教育家孔子范文

时间:2023-11-17 22:46:46

教育家孔子

教育家孔子篇1

论文关键词:孔子思想 仁学思想 家庭教育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世界文明 “仁学” 儒家思想 人类社会

孔子的仁学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礼记》和《孔子家语》等文本之中。仅《论语》一书中,“仁”字的出现就达109次之多。如果我们把孔子对仁的各种界说加以分析与综合,就不难发现,“仁”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针对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对象,孔子所阐述的“仁”是不完全一样的。本文无意全面解读与阐释孔子的仁学理论,只是认为深刻领会并汲取孔子仁学思想的精华,对于指导和改进当前我国的家庭教育,深化家庭仁爱、孝悌与克己教育,解决爱心缺失、亲情淡漠及自私任性等实际问题,极具现实意义。

一、“仁者爱人”与仁爱教育

《论语》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仁者爱人,是孔子仁学思想的第一要义,强调的是对他人的尊重与关爱。孔子把“爱人”视为伦理道德规范体系的最高准则,就是希望人们能以“仁爱之心”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这种超越血缘关系而尊重他人权利并普遍性地爱他人的理念,是孔子仁学思想的最基本特征。

孔子不仅以“仁爱”思想要求民众,还要求执政者率先垂范,以“仁爱”治国安邦。他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他还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在孔子看来,只有执政者带头施爱,且人人都有一颗仁爱之心,一个和合有序的礼治社会便不难实现了。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孔子所提倡的“仁爱”,并非不讲原则。孔子说:“唯仁者,能爱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当子贡问他“乡人皆好之”或“乡人皆恶之”时,他的回答是:“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论语·子路》)孔子还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他把“乡愿”那种模棱两可的“好好先生”称为“德之贼也。”(《论语·阳货》)由此可见,孔子所倡导的“仁爱”是建立在原则基础上的理性之爱,是爱憎分明、爱善者与憎恶者相统一的一种美德。

深刻领会孔子“仁者爱人”思想的内涵,反观当前我国独生子女群体中较普遍存在的“爱心缺失”的问题,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启示:“仁爱教育”,迫在眉睫。

众所周知,当今时代的青少年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祖辈、父辈的爱都倾注在他们身上,好吃、好用、好玩的多由他们独享,久而久之,习以为常。再加上商品经济社会,物欲横流,过分追逐享乐与金钱至上的理念,充斥其间。在这种环境熏陶下长大的青少年儿童,极易形成自私、懒惰、依赖与任性等心理弱点。他们从小生活在以我为中心的环境中,缺少关爱他人的内在意识。这种“爱心缺失”的问题往往是产生人际冲突乃至造成社会悲剧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问题的严重性并不仅仅在于此,而是在于长期以来被人们忽略了的家庭“仁爱教育”。

须知,仁爱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个传统优势,在家庭教育中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当家长的都希望自己的儿女成龙成凤,成为有博爱之心的仁人志士。然而,这一美好愿望的实现却有赖于家庭仁爱教育的传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学会共处,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作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家长要想使子女学会共处,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就必须通过实施仁爱教育,使子女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学会倾听他人意见,与他人协商共事;学会分享与换位思考,凡是自己不愿意的,决不可强加于别人。实施仁爱教育,家长要身体力行,为子女做出榜样。只有这样,才能将仁爱教育落到实处。

二、“孝第为本”与孝悌教育

孔子一贯主张“爱人”应从“孝第”开始,然后再由近及远,把对亲人的爱推广到社会上。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第,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在《论语》中,子有是这样阐释孔子“孝第”思想的,他说:“其为人也孝第,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篇》)不难看出,孔子的仁爱思想具有鲜明的层次性特征。“爱人”应以“孝悌为本”,只有以孝为先,以爱齐家,方能爱他人、爱国家。“孝第为本”,是孔子仁学思想的又一要义。它不仅是人们应当遵循的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准则,还具有促进社会和谐与安定的作用。

在“孝第”中间,孔子更为重视的是孝道。他认为,一个人要尽孝道,就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以礼相待。“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二是关心牵挂。“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三是恭敬真诚。“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在孔子看来,孝敬父母的根本不在于赡养父母的形式,而在于是否心存真诚。对父母的真诚是最难能可贵的。如果没有孝敬之诚心,赡养父母与饲养狗马之类又有何异?

深刻领会孔子“孝第为本”的思想,对于加强孝悌教育,解决当今社会较普遍存在的“亲情淡漠”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君不见,在我国众多的“四二一”式家庭中,“孝老”已被“亲小”所替代,“啃老”则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虽说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那就是“孝悌”,作为一种传统美德和做人最起码的道德规范,正在被人们所淡忘;亲情,作为人类相生相息的一种自然情感和维系社会伦理道德制度的基础,正在被金钱和利欲所替代。由此而产生的亲情关系破裂乃至家庭暴力事件,正在危及社会的安定。试想,一个人连自己的亲生父母都不孝顺,都不感恩,怎么可能去关爱他人,奉献社会?加强孝悌教育,确实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

孝敬父母、尊重师长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一种美德,我国政府历来都非常重视孝道。宪法中就有“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禁止虐待老人”等条款规定。孝悌教育,作为我国传统教育的一大优势,应当成为当今时代我国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当家长的有责任把孝悌作为教育子女的一门必修课,做到常抓不懈。在道德观念上,要让子女懂得父母有养育之恩,孝敬父母责无旁贷,无上光荣;在道德情感上,要让子女知道父母的生日、爱好、身体和工作情况,学会关心、体贴与理解父母;在道德行为上,要让子女对父母恭敬真诚,自觉接受父母的教诲,但又不过分依赖父母,主动与父母分担辛劳和忧虑。在孝悌教育中,家长的以身作则至关重要。家长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和影响子女,引导他们从爱父母、爱自己身边的人做起,进而升华到爱集体、爱国家、爱人民。

三、“克己复礼”与克己教育

克己复礼,是孔子仁学思想的第三个要义。《论语》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在这里,“仁”有两层含义:一是克已,二是复礼。所谓克己,就是严格要求和约束自己;所谓复礼,原本是指回复周礼,即西周维护社会秩序的一整套政治制度和伦理规范。我们今天理解其内涵,不必苛求其原义,可以把它理解成必要的伦理制度与行为规范即可。孔子认为,一个人只有克制和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规范,才算是仁人。“克己复礼”,不仅体现了孔子仁学思想的本质内涵,同时又指明了践行仁学思想的正确路径。

首先,“爱人”需要“克己”,“克己”要有目标。孔子为此提出了“为仁”的“三项要求”、“近仁”的“四种品德”和“行仁”的“五个标准”。其中,“三项要求”是:“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子路》)“四种品德”是:“刚、毅、木、纳。”(《论语·子路》)意即“刚强不屈、坚毅果敢、质朴无华、言语谨慎”的品德。“五个标准”是:“恭,宽,信,敏,惠。”(《论语·阳货》)在孔子看来,“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论语·阳货》)

其次,“克己”要有措施保证。孔子提出了以下几条措施:一是“思”。他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二是“省”。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三是“戒”。他认为“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四是“绝”。“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即杜绝“不凭空猜测,不主观武断,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的毛病。五是“学”。孔子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在孔子看来,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修行“仁、知、信、直、勇、刚”等六种德行,才会克服愚、荡、贼、绞、乱、狂等六种弊端。

第三,“克己”是条件,“复礼”是目的。孔子认为,“礼”是衡量人的行为和道德是否规范的标准。“不知礼,无以立也。”(《论语·尧曰》)只有“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所以,他一再要求他的学生“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意在使其弟子知礼守礼,立身于世。“礼”还是维护社会秩序与伦理道德的核心。理政治国,需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为政》)“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论语·里仁》)在孔子看来,礼作为一种形式载体,不仅可以约束与规范人们的道德意识,还具有促进国家安全与稳定的功效。

总之,孔子提出“克己复礼”是基于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今天,我们领会并汲取其思想精华,对于加强家庭克己教育,解决我国独生子女中较普遍存在的“自私任性”的问题,极具有现实意义。

克己是一种品德。人的忍耐、谦让、恒心与毅力,都是由克己而生。只有克己,才会奉公;只有克己,方能临危不惧,尽忠报国。从我国古代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苏秦的“悬梁刺股”,到当今时代焦裕禄、孔繁森等英模人物克己奉公的先进事迹,我们不难看出,凡成就大业者,皆具备克己的品质。眼下,许多人都在抱怨当今社会独生子女“自私任性”的问题,却苦于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岂不知,这正是长期以来疏于对子女“克己教育”的结果。许多家长对子女关爱有过、赏识有加,缺少对他们的约束、批评与引导,久而久之,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不断增长,私欲和任性也在随之膨胀,他们甚至听不进一点反面意见,经不起任何困难与挫折的考验。须知,一个人的克己品质,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长期教育与修养的结果。孩子年纪小,克制能力差,更需要家庭克己教育。家长要让孩子从小学会克制自己,对孩子自私、懒惰、说谎、任性等弱点,不可姑息迁就;要让他们从小学会明辨是非、抑恶扬善、克己奉公,做到个人服从集体、服从国家、服从时代、服从社会。

教育家孔子篇2

关键词:孔子;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精神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8-0190-02

儒家教育思想,特别是孔子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其创立的教育目标,使几千年来中国的学子发愤图强,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其提倡的教育内容,不仅使中国的教育体制更加完善,也使得中国的教育领域更加广阔,其总结的教育方法,是当代教师引以为自豪的教学工具,为向学生更好地进行素质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利器,其归纳的教育精神,不仅是指引中国的教师不辞劳苦的进行教育的精神支柱,也为世界各国教师推进本国教育提供了指路明灯。儒家教育思想的创始人——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一生力求以信示人,力求以德育人,力争以情感人。在施教方面,他潜心钻研,博学以致教,仁爱而博收弟子,不仅把“学在官府”变成“学在庶民”,也把“学在有限”变成“学在无限”。孔子作为第一个把文化知识普及到平民中去的圣人,深受各个阶层人民的爱戴与敬仰,孔子不仅提出了具有指引性意义的教育目标,也提出了涉及多个领域的教育内容,以及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方法和激励我们不断前行的教育精神,真可谓是博大精深,震撼后世。

一、孔子的教育目标

其一,孔子提倡广施“仁德”,把他的弟子培养成道德高尚,仁爱有礼,博学多才的君子。他认为,一个人不仅要提高自身的“仁道”,还要将道德与德行铭记于心,他提倡人与人在交往时要相互尊重,相互敬爱,时时刻刻以君子为榜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社会和谐。正如《论语·述而》篇中提到的“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正体现了孔子对“道”,“德”,“仁”,“艺”的追求与探讨。

其二,在孔子看来,进行教育的目标除了用仁、义、礼来净化人们的灵魂,协调人们的社会行为之外,另一个重要目标在于培养具有仁义之心的“仕”、“君子”,来为当时的社会服务,这就是他的著名的“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思想。事实上,在孔子七十二个得意门生中,从政者为数不少,就连孔子也参与过政事,这说明,孔子的教育思想与培养目标与当时的社会需要是统一的,孔子虽然官运坎坷,但是他依然通过言行身教鼓励其弟子以“仁爱”之心施政于民,以正确的价值观来服务于人民,用正确的“义利观”来效劳人民,达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成就圣贤人格,由内圣达到外王。

二、孔子的教育内容

1.孔子在施教时,提倡书本知识、社会实践、道德修养的结合

在孔子的教育体系中,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是教育的基础,高尚的道德修养是教育的方向,而学习书本知识和进行社会实践又是实现一个人高尚的道德情操的手段和途径,高尚的道德情操是人们学习书本知识和指导社会实践的航标和灯塔。正如《论语·述而》中“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所倡导的,“文”、“行”、“忠”、“信”的结合,这四教相辅相成,相互作用。此外,孔子还在《论语·学而》中主张“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因为“行”“忠”“信”是专门的具体科目,要通过“文”来体现。

2.孔子在施教时,还注重《诗》、《书》、《礼》、《乐》的教育

孔子认为“君子不器”(《论语·为政》),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君子,不能只局限于做一个专才,而是要向做一个通才不断努力,可是要做一个通才并不容易,不仅要见多识广,还要有丰厚的功底和学以致用的才能,这就需要学习《诗》、《书》、《礼》,《乐》。

第一,《诗》博大精深,涉及了多方面的内容,如在《论语·为政》中“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就是孔子希望他的学生通过学习《诗》,达到思想典雅而端正。又如,在《论语·阳货》中“子曰:‘小子何莫夫学《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可见,诗教可以修身,诗识可以改知,诗用可以治国。

第二,《尚书》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是儒家五经之一,也是中国最早的散文总集。因此,孔子除了自己学习《书》之外,也向其弟子讲解《书》的精华,如《论语·为政》中“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在此处,孔子通过讲《书》,使其弟子懂得齐家与为政、治国的关系。

第三,《礼》作为人们生活中潜在的行为准则,对我们的行为起着约束和导向的作用,孔子特别提倡其弟子对《礼》的学习与应用,在《论语·八佾》中“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教授他的学生,礼的根本是,适宜、恰当、和谐。通过强调礼的实质,引发其弟子深思。

第四,《乐》不仅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也可以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孔子对音乐特别的痴迷,就像在《论语·述而》中说的“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可见孔子对《韶》乐的如痴如醉。除此之外,孔子还虚心学习音乐,如在《论语·述而》中“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总之,孔子对《诗》、《书》、《礼》、《乐》的教育是十分重视的,就像他曾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把《诗》、《礼》、《乐》作为修身立事三部曲,以此来振奋志气,达到完美人格。

三、孔子的教育方法

1.“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孔子作为一个伟大的圣人,其教育理念是以人为中心,他从“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论出发,认为每个人的心理、智力、能力等不同,所以教师要因材施教,正如《论语·雍也》中“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句话是孔子“因材施教”的总则。孔子为了更好的施教,他从获取知识的角度把人分成四个层次,即“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孔子认为针对这四个层次的人,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2.“启发式”的教育方法

孔子在教学方面,反对“填鸭式”的做法,他要求学生“举一反三”,在充分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疏导,就像《论语·述而》中“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因此,朱熹在充分了解孔子“启发式”教学的基础之上,著:“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讲得就是启发式教学的前提条件,“求通而未得”、“欲言而未能”,离开这个契机的“启发式”则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启而不发。因此,针对不同的学生,在恰当的时机,采取适当的启发式教学,可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3.“比喻式”的教学方法

孔子为了使其弟子更好的理解他所教授的知识和道理,有些教学内容或者问题答案,不是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把知识或者道理比喻成一个抽象并且形象、生动的物,让学生自己思考在这个物中隐藏的道理。如“子曰:‘君子不器’。”(《论语·为政》)孔子通过“器”,这一个字就揭示了通才与专才的区别与联系,鼓励其弟子学习各个方面的知识,向通才发展。另外,孔子在与子贡的对话中也充分地体现了“启发式”教学,如“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曰:‘瑚琏也。’”(《论语·公冶长》)这是孔子对子贡的评价,子贡虽然非常优秀,孔子的评价却是“瑚琏”,这一评价,既具有一定高度的肯定色彩,也有一定的惋惜似的否定,令子贡深思。

四、孔子的教育精神

1.“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个好为人师的圣人,注重每一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他的弟子颇多,从横向来说,涉及各个领域,不论是平民还是大夫,从纵向来说,各个年龄的都有,不论是小孩还是老夫。就像他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对此句有三种解释,“第一种是:只要给我一点薄礼,我没有不教育的。第二种是:凡是十五岁以上的,我没有不教诲的。第三种是:凡是那些能够自我约束又有自觉进取精神的人,我从没有不给予悉心指点教诲的。”这三种解释都有其道理,总的来说就是受教育者应是机会均等,每个人都有学习的权利,都有掌握技能和知识的权利,这种“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在当代社会也发挥着重大作用。

2.“诲人不倦”的教育精神

传说孔子有三千弟子,而孔子认为“受业申通者七十有七人”。孔子教授的内容涉及文化、道德、音乐等各个方面,其授课方法也使得每个学生心悦诚服,他一生孜孜不倦的教育每一个学生,就像他曾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从精神上说明了孔子认为学无止境,教授别人不知疲倦,也许这就是他一生贡献于教育事业的精神动力。此外,孔子还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论语·述而》)这句话正表现了孔子对“圣”与“仁”的自谦,也表现了孔子对“教”与“学”的自信,孔子正是在不断地追求“圣”与“仁”的同时,才不断地提升自己,进而向大众平民和弟子撒播着他无价的仁爱,深受人们的敬仰。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其教育目标准确而精炼,教育内容丰富而精彩,教育方法灵活而实用,教育精神博大而引人深思,这些正确的、积极的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不仅可以为我们所用,也可以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孔子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精神也是指引着我们不断投身于教育事业的精神动力和指路明灯。因此,研究和探讨儒家的教育思想,特别是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邵汉明,刘辉,王永平.儒家哲学智慧[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教育家孔子篇3

一、开情景教育之先河,在美好春色中放飞学生的心灵

孔子听说泗水正涨春潮,便带着他的学生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到泗水河边游玩,这说明孔子善于把握机遇,能从生活中抓住一切机会,创造宜人的教育环境。阳光普照大地,泗水河畔桃红柳绿,草色映绿了学生的眼眸,习习的春风荡涤着学生的心怀。广袤的大地、茂密的森林、温暖的太阳、和煦的轻风成了大自然母亲那宽广的胸怀;飘逸的长发、明亮的眸子、甜蜜的絮语……草长莺飞间,好一派妩媚的春光!在这迷人的景色中,学生的心灵就像春天的小草一样蓬勃地舒展着。情景教育的第一要素就是选择合适的教育环境。对要开阔学生眼界的孔子来说,这样理想的地方,这样美好的时节,不正是最好的选择吗?环境是育人的重要因素,在什么样的环境开展教育学生的活动,在什么样的环境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几千年前的大教育家孔子就十分注意这样的问题,这和我们今天提倡的环境育人,开展情景教育多么相似!我想,正面的教育需要优美的环境,教育学生的过程也包含创造优美环境的过程,让环境影响人,让环境熏陶人,是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都要重视的课题。孔子带着学生游春之所以能起到理想的育人效果,与其选择这样一个优美的育人环境是分不开的。我们要学习孔子注重情景教育的育人方式,在语文教学和语文活动中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突出环境育人的特殊作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二、重视心灵感悟,与自然对话,讲求天人合一

孔子看着活泼欢快的泗水从大山滚滚而来,又不知疲倦地奔腾而去,陷入了沉思。学生们向孔子询问,孔子告诉学生,水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在孔子论水这一环节,教参侧重于表现孔子学识的渊博、思索的深远。但我个人认为,除了上述两点,孔子论水所表现出来的教育作用同样不能忽视。人要面对的不仅是复杂的社会,还要面对给予我们很多的大自然。人从课本上、社会中学习知识,也从自然中汲取营养。“格物致知,缘物悟理”,孔子对水的看法不正体现了他重视与自然对话,从自然中感悟做人道理的教学理念吗?“学而不思则罔”,孔子在沉思中细细品味自然之水,水不仅在泗水河中流淌,更在孔子的心中翻腾着。渐渐地,水在孔子的心中变得欢悦了……在与水的交融中,孔子的心灵得到了升华,感悟出真君子的品性。孔子与学生们论水,既讲出了自己从流水中悟出的做人道理,又借以教诲学生要像水一样做人,要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教化,成为一个真君子。孔子临水而思,使自己得到启发,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以水作喻,对学生循循善诱。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孔子是善于学习、缘物悟理的大师,亦是善施教化、育人于万物之中的大教育家。

三、相机而教,尊重多元价值观

教育教学不全在整齐划一的课堂,也不追求十全十美,孔子对教育的内涵的理解很独到,定位准确。在只有颜回和子路陪伴身边的时候,孔子感觉教育的时机到来了,于是向他们询问:可以说说你们的志向吗?读到这里我们就会明白,教育学生的机会时时皆有,又稍纵即逝,教师应该像孔子一样留心学生,相机而教。对子路和颜回两人截然不同的志向,“孔子用赞许的眼光看着他们,微微点了点头”。从这可以明显看出,孔子没有用同一标准去要求他的学生,只要是正面的、积极的志向,孔子都赞同。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教育思想!我们再深入一步还会发现,孔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志向,也与学生的志向不一样。这足以说明孔子明了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教而同一”与“教而不一”的结果是迥异的,尊重多元的价值观,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我们常说要培养有棱有角的学生,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在追求“教而同一”的基础上,也像孔子那样,把“教而不一”放在适当的位置,听听不同的声音,尊重不同的理念,培养各式各样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再看看孔子的志向,我们除了能感受到他对学生殷切的期望,还能感受到孔子强烈的个人希冀。他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创建一个美好和谐的世界。这种志向,实质上反映了孔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每个人都积极地追求理想,不就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了吗?肯定和引导个人正当的、合理的、积极的追求,不正是我们所提倡的个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吗?

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拜读孔子的名言,我如坐春风;察看孔子育人的方式,我自愧不如,但是我会不断地研读孔子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向孔子学习,把最好的教育奉献给学生,让学生也能感受到泗水河畔浓浓的春意。

教育家孔子篇4

孔子被历代推崇为大教育家、至圣先师。“至圣先师”之誉源于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大教育家的成就则得益于其作为大思想家――创立儒家学说的积淀。要继承中国的教育传统,做一位大写的教师,像孔子那样培育众多人才,我们首先要向孔子学习,成为思想者,而后效仿孔子做教育,之后才是做教师。这是普通教师成为优秀教师、专家教师的必由之路。

要求一般的中小学教师成为思想家的标准或许高了些,但要做好教师不能不成为思想者。要成为思想者,首先应该像孔子那样成为真正的好学者。孔子是好学的典范,“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孔子又是终身学习的典范,“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孔子亦是注重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习的典范,《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经常带着学生在周游列国游说的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并培养学生忠、信的德行。由此可见孔子更是修德的典范,孔子的真正好学体现得很全面,其重在四个方面:书本知识、社会实践、道德修养以及终身学习。

要成为思想者,还应像孔子那样成为“学”与“思”的有机结合者。“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论语》中的这三句话,前两句透彻地说明了“学”与“思”的关系,后一句全面地思考了人的言行举止各方面。孔子要求自己和学生的一言一行都要经过认真思考和不断反思,“吾日三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有思想的教师才会有自己的主张,有自己的师道,有了师道方有尊严,有了师道方从者众。信其道而从其师,强调的就是无师道不能为师,无师道何以“传道授业解惑”?有思想的教师才能培育出有思想的学生,也就是说,有思想的教师才能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向孔子学教育,要求在成为思想者的同时,还要有大教育观。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开创了中国古代私学的先河,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有教无类,广招门徒,不分民族、氏族都可以到他门下受教育。孔子的教育以道德为中心,旨在培养学生的德行,对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是第二位。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如果还有闲暇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

“自古以来,我国知识分子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孔子便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他做教育特别注重个人学识、修养,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有机结合,强调做人要“做君子”,“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宪问》)从中亦可见孔子主张为人谦逊,“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述而》)做人就要“守理善道”,“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泰伯》)做人就要“守礼守俭”,“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述而》)而且孔子进一步强调了“学与道”、“道与守”、“立与变”的关系,“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子罕》)可见孔子做教育做的是大教育,特别强调“知”、“仁”、“勇”之“达德”的示范,特别强调以育人为前提的授知,特别强调师生都要做大写的“君子”――既有家国情怀,更有社会担当。

随着现代学校的普及,随着知识的日益丰富并呈几何式、爆炸式快速增长,知识传授成为学校的主要任务。教师成了学科教师,教学成了学科教学,各学科教师全身心致力于自己学科知识的传授,然而,教育的本真――教人从善以及学习的本真――学会做人,则退居其后了。知识传授、掌握的多少,考试成绩的高低自然成了评价学生、教师、学校的重要尺度,甚至是唯一尺度。这种偏离教育本真的现象虽然是时展、教育发展过程中难以逾越的局限,但不能背离得太久,偏离得太远,教育必须迅速从快进功利和盲目高效的桎梏中挣脱出来,回归至“百年树人”――着眼长远、着眼未来、营养丰厚、自然积淀成长的科学教育,回归至先做全面育人的教师,再做学科知识传授的教师,且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无时无处不浸透着育人,从而培养出一代代知识丰硕,道德情操高尚,个人充分发展,且具家国情怀,社会担当,乐于奉献的新人。

要求一般中小学教师创立学派并不切合实际,但“术业有专攻,教学有一套”是应该的,也是可以做到的。几句“论语”治教学是毫不夸张的,将《论语》中的几句话学懂学透,活学活用,真正像孔子那样做教育,便能够真正实现“术业有专攻,教学有一套”。有志做这样的老师并不难,难在牢记以下几句“论语”且践行其教育精神。

首先,应将“有教无类”当作毕生不懈之追求。2000多年前,两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和苏格拉底在不同的国度,几乎异口同声地高喊出教育最根本的追求在于“有教无类”:提出了教育面前应人人平等,有了真正的教育平等,才会有人类的共同进步与发展。经历了两千多年对“有教无类”的不懈追求,众多国家已经实现义务教育,最贫穷的国家也在逐步实现着人人有学上的教育平等。就外在表征而言,“有教无类”似乎在一天天缩小教育资源的差距,改变接受教育权利的差异,而实质上“有类有别”的教育还在不断加剧分化。西方公立私立教育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层次的进一步明确和不断地拉开拉大,已迫使平民再无可能,或很少有可能进入上流社会。因为经济受限,平民家的孩子只能接受低层次的通识性的一般公立教育,难以晋升到名优大学进一步深造。鉴于此,我国一再向贫困地区教育倾斜的政策正是为了实现“有教无类”,追求教育平等、公平。当然,对“有教无类”的追求,一方面靠政府的不懈努力,另一方面更需要每位教师在心目中、行为中实现真正的“有教无类”,且树立起通过教育可以促使“有类”变成“无类”的信念。

其次,应认识到“因材施教”是教育教学中一项最重要的教育方法和教学原则。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善于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不同追求以及身体素质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开展针对性教学,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树立每个学生的学习信心,从而促进每个学生张扬个性特长,在张扬强项的同时实现全面发展。颜渊、仲弓、司马牛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仁”,孔子的回答有的十分简单,有的则比较具体。简单与具体是由学生的认知水平、个性特点所决定的。孔子面对冉有、子路“闻斯行诸”同一问题的回答截然不同,是根据其性格不同而作出的。当冉有问孔子“闻斯行诸?”孔子肯定地回答说:“闻斯行之。”而子路问孔子这一问题时,孔子却回答说:“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先进》)同一问题老师不同的回答令公西华不解,于是就问孔子。孔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孔子的“因材施教”,考虑到冉有性格比较懦弱,需要不断鼓励,让他大胆进取;而子路个性好胜急躁,需要有意抑制,让他变得沉稳。这种针对学生性格不同,不同回答的教学既有力又有效。

“因材施教”的根基在于了解每一个学生,因此,备课务必要充分地备学生,对于“材”(学生)的强弱项,应了然于心。据《列子・仲尼》和《说苑杂言》记载,有一次弟子子夏陪着孔子说话,闲谈之中子夏问道:“夫子,您觉得颜回为人怎样?”孔子回答说:“颜回很不错啊,他在仁义方面比我还强呢!”子夏接着又问道:“那您看子贡怎么样呢?”孔子答道:“子贡嘛,口才很好,他的口才,我是赶不上的!”又问到子路、子张,孔子均说出了他们强于自己的优点。子夏更困惑了,很诚恳地对孔子说:“既然他们都超过了您,那怎么都来向您学习呢?”孔子解释说:“颜回是很讲仁义,但不太懂得变通;子贡口才很好,而不够谦虚;子路勇敢而不知道有时需要退让;子张虽然很注意庄重,但是他有些孤僻,跟人合不来。他们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所以他们都愿意再学习提高自己。”子夏豁然开朗。孔子的“因材施教”能够真正做到家,既源自他对学生的真正了解,也源自他个性答疑的艺术。

由上可见,“因材施教”在孔子的教育实践中是无处不在的,无论是在看待学生的优势与不足上,还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以至在对待不同性格的学生上都有比较充分的体现,因此促成了在孔子的针对性教育引导下,各种不同性格、禀赋和才能的学生都能既张扬个性,又全面发展,学有所成。

此外,“循循善诱”业已成为褒奖优秀教师的一个成语,它应成为每位教师教育学生时,在态度、方法方面的努力方向。它是孔子教育思想又一特色,源于颜渊对老师孔子的赞誉,多指在诱导教育方面不急躁,善于引导,有步骤且方法得当地引导人进行学习。

孔子能成为倍受学生爱戴的老师,不只因为他是学识渊博的有道的仁爱之师,更因为他面对学生能因材施教并循循善诱地促使他们热爱学习,取长补短,进行个性化学习。孔子的学生对老师非常崇拜,其得意门生之一颜渊,在称赞孔子学问高深,教法有道时“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子罕》)颜渊这些话不仅极力推崇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更强调了孔子讲究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擅长引领、诱导学生不急躁、有步骤、有方法地深入学习,深化学习,不断向着高标进取,正因此,孔子才有了 “七十二贤”弟子的流芳千古。

孔子的“循循善诱”既是遵循规律而行,又是一种身体力行启发式而非说教式的引导。在孔子看来,人品决定学品,做人与做学问首先应该杜绝四种弊端:“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这四杜绝真可谓说到了教育的根本,博大精深,既涉及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又强调人性的弱处必须规避。也就是说,孔子主张要做道德完善、修养高尚、求真务实的仁爱之人并做好学问,就必须没有主观猜疑,求真求实,不绝对肯定,固执已见,唯我独是。孔子的做人与做学问,教人做人与做学问都始终以“绝四”为前提,为人、为事、为学之道既遵循规律规则而行,又不说教苛求他人,特别注重身体力行的影响,诱导示范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子罕》)

孔子对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循循善诱”之法。他对学生既不设置统一标准,不用一把尺子衡量;也不急于求成,不强制接受,而是善于耐心地、有恒心地、按学生不同的成长规律进行针对性教育,有步骤、讲方法地引导学生,启发自觉,激励学习,改进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孔子的这些教育思想,在当代仍有宝贵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新修订的师德规范在第四条“教书育人”的含义中指出,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并要求教师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地因材施教。可见,循循善诱不仅仅是教育的方法、态度,更是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它反映出教师的教育理念,关系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完成,关系着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既要懂得科学地育人,还要做到艺术地育人,切实地像孔子那样做“有教无类”的大教育,做“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循循善诱”的好教师。

作为教师,有了“有教无类”的大教育观,实施“有道”的教育并“因材施教”,遵循教育规律进行“循序渐进”的教育,并讲究“循循善诱”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才能够成长为优秀的教师,而要成长发展为专家教师、教育专家,还需接下来践行《论语》中其他教育教学主张。

优秀教师、专家教师、教育专家之所以区别于普通教师,关键之处在于他们不仅善于激发学生爱好学习,而且善于诱发学生勤于思考,将“学”“思”有机结合,成为善学者;不仅能够注重“举一反三”,而且善于促使“举一反三”;不仅注重引领学生“学而时习之”的强记博识,而且善于启发学生“温故而知新”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不仅善于诱导学生在学校学习,而且善于帮助学生随时随地学习,使“生活即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成为一种自觉意识,成为一种习惯。

孩童的天生“好学”应该是普遍的,大多孩童“敏而好学”也是常态。因为人们的“天资”即“智商”区别并不很大,因此教师的主要任务应是在善于保持孩童“敏而好学”的同时,教导他们若遇到不懂的事情,不是一味苦学,而能够“不耻下问”。在孔子看来,唯此才能达到了真正的“好学”的境地。

孔子所谓“善学”者是“学”、“思”有机结合者。“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清楚地阐明了好学不善思不行,好思不善学更不行的道理,“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可见“学”重要,“思”重要,“学”、“思”结合更重要。针对不同的人又要各有侧重,“好学”者要强化“思考”,“好思”者要强化“好学”。于是便有了《论语・公治长》中:“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公治长》)由此可见,孔子教学是十分强调针对性的,不仅注重类的区别,而且具体到每一个学生,因人而异,针对季文子“好思”故告知他“再思”即可,无须“三思”,而若对子路,孔子一定会强调“三思而后行”。由于“好学”者多,“善思”者少,所以此成语告诫人们遇事一定要多思考后再行动,可见,孔子对学与思并非片面强调某一方面,而是强调二者的有机结合。可见,促发学生能够“学思有机结合得恰到好处”是很见教师教学功底的。

优秀教师、专家教师区别于一般教师还在于对“举一反三”的理解与应用。不少教师常用不能“举一反三”批评学生,视不能“举一反三”的学生为不可教也。这样的理解虽不能说完全不对,但至少对孔子的话未能全面理解。“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在这里孔子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强调“举一隅”应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基础上,即举例子要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了渴求的前提,有了想学的欲望之时,举例方能促进学生由此及彼的理解,再推论出认知其他相同规律的东西。另外,孔子的这段话不只面对学生,强调学生要善于根据教师举出的一个例子,灵活推想到其他相关事例,而且强调教师要善于“举一隅”促发学生“三隅反”,活学活用。

同时,孔子的教学还特别注重针对性的分层教学。“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过去时常有人曲解这句话,批判孔子把人分成等级,看不起老百姓,看不起劳动人民。而事实上,这里孔子谈论的是教学,面对的是学生,说的是资质,强调的是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深奥的道理;中等资质以下的人就很难让他了解深奥的道理了。这种说法,不是看起看不起谁,而是实事求是,是对客观存在的尊重,更是对不同人的真正尊重。

孔子倡导“温故而知新”的学习,实质上是倡导学生要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探究学习。“温故而知新”有着丰富的内涵,可以有多方面的理解:一是“温故而知新”,温习已学的知识,在掌握已学知识中获取新的领悟;二是“温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方面要努力撷取新的知识;三是“温故,知新”,随着阅历的丰富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回头再看以前所学知识,总能从中体会到更多的东西;第四,“温故而知新”,即通过回味旧知,可以推知和预知、预判、预识新知。孔子的“温故而知新”是学习能力的一种新的生成,与“可以为师矣”构成因果关系。它启示并告诫“好学”者要成为“善学”者,必须具有“温故知新”的能量,而且进一步强调藉此可以成为“师”。在孔子看来,为师者不仅要善于“温故而知新”,而且应善于引领学生“温故而知新”,让学生自主学习,真正地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并在学习中互为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出自《论语・述而》。后人特别是老师多将“学而不厌”理解为指学生要不断学习,不感到厌烦;将“诲人不倦”理解为指教师教育学生要有耐心,不感到疲倦。然而,这种理解实则有失偏颇。孔子教学很讲究方法,很强调学习态度,常常与弟子一道研讨问题,答疑解难,鼓励他们培养良好的品德,一再强调“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弟子们赞扬其教学有耐心,孔子却谦逊地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可见这句话既是谦虚,更是自勉;既是自勉,更是对做人,做学问的要求。“我们深信教师必须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仅仍有着现实意义,而且符合当代课程改革的精神,即:人人需要终身学习,教师的“诲人不倦”要建立在“学而不厌”基础之上,学生既要“学而不厌”,又要“诲人不倦”,合作学习方能共同进步。当下,合作学习、相互学习已成为学习的主要形式。互联网作为媒介,为实现“互为学生、互为教师”的学习提供可能,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每时每刻的相互学习与交流,整个互联网业已成为一个学习的大磁场、大课堂、大舞台。

孔子一贯主张,不仅要在学校学习,更应在生活中、在社会活动中学习;不仅要向老师学习,更要注重向他人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同时还要能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治长》),孔子强调的这种学习态度与方法,在互联网条件下更能便捷地实现。在互联网这个巨大的学习场中,各种知识、观点、思想、各色人物极为丰富,这也给好学者带来了新的问题――学什么?向谁学?怎样才能在纷繁中择其善,紊乱中选其贤?这需要树立牢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以及大教育观,大学习观,并兼具辨别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和全面看问题的健全思维。

科技不断进步,社会不断发展,教育与时俱进的改革是不会有句号的。但教育的本真“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不会变;教育的追求“立德树人”、“有教无类”不会变;教育的规律、原则和基本方法“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循循善诱”、“学思结合”不会变;因此,做教育,做教师要跟上时代,不能只顾追新,而忘却了本源;不能只重共性,忽视个性,或只重个性忽视共性;不能只重学习不重思考,或只重思考,不重学习;不能只重学习不重复习。总之教育不能偏离规律,不能偏废一方。“中国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教育亦是如此,要科学发展,还是要向孔子学习,树立大的教育观,践行《论语》中的教育教学思想,做大写的教师,“因材施教”培育各种人才。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2016年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师范生师德教育和养成教育培养研究”(2016-JSJYYB-013);河南大学2016年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师范生师德教育和养成教育培养研究”。

参考文献:

[1]论语译注[M].杨伯峻,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58.

[2].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3]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J].人民教育,2008,(18).

[4]陶行知.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

教育家孔子篇5

关键词:孔子;启发教学;言语教学;中学作文

据索绪尔语言学理论,言语包括口头言语和书写言语。大教育家孔子的言语教学理念及实践学界已有深入研究。但从中学作文教学视角探讨孔子言语教学的理论指导作用,尚有待进一步加强。笔者不揣冒昧,对孔子言语教学作初步梳理,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孔子言语教学理念的现实和理论根源

1.孔子启发教育思想与有教无类的关系

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对孔子言行的记录。《论语・述而》载:孔子说:“自行束以上,吾未尚无诲焉。”者,干肉也。束为古之薄礼。孔子教育的对象不分贵贱种族,这就是孔子“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的教育理念。据《史记》记载,孔子有弟子三千,来自鲁、齐、晋、宋、陈、蔡、秦、楚。其年龄、禀赋、志向各异,孔子教学任务极为繁重。孔子博闻强记,吸取古人智慧。据《左传・襄公二十年》载,古志云:“言以足志,文以足言。”古人质朴,言为心声。孔子进一步推论:“不知言,无以知人。”(《论语・尧曰》)于是,言语在孔子教育中地位上升,有助于提高孔子的教学效率。但推论还需实践检验,据《论语・公冶长》载:宰予昼寝,孔子在严厉批评之后,发现教学中“听其言而信其行”失之严谨,从而修订为“听其言而观其行”。在教学中,孔子的教育理论开始创新,逐步完善。

2.孔子因材施教与启发教育的关联

孔子弟子数量极多,其教学质量也是极高的。据《论语・为政》载,孟懿子、孟武伯和子游、子夏均向孔子请教孝的问题。因学生个性、处境各异,孔子对学生的启发教育也不一样。宋代程颐对此有精到的分析:“告懿子者,告众人者也;告武伯者,以其人多可忧之事。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程颐之说,也是对孔子因材施教的理论概括。《说文解字・木部》:“材,木梃也。”据段玉裁注:“‘材’引申之义,凡可用之具皆曰材。” “因材施教”之“材”是指材具。孔子的因材施教是他根据弟子材具所进行的教育。

二、孔子言语教学的重要作用

1.孔子言语教学在其教育体系中的定位

据钱穆考证,孔子三十岁后即授徒设教,三十五岁已有声誉。孔子去鲁,周游列国,但不为时君所用,最后返鲁办私学。孔子虽在政治上失意,但在教育上却成就非凡。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孔子弟子三千,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古人追求立德、立功、立言。孔门弟子撰《论语》受其影响,将孔门贤弟子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类,司马迁称之为“异能之士”。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后世称之为“孔门四科”。据《论语・述而》载:“孔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行、忠、信,后世又谓之曰“孔门四教”。孔门“四科”与“四教”之区别,王齐洲先生已有论述。他认为“四科”是孔子对弟子从政特长的评价,“四教”是孔子教学的基本内容。

2.孔子言语教学在社会文化体系中的地位

先秦诸子,除老子外,均晚于孔子。老子与孔子孰先孰后,学界存在争议。孔子晚于老子论者以《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孔子向老子问礼为据,孔子晚于老子论者以今本《老子》部分思想晚于孔子为据,各持己见。据李学勤先生考证,郭店楚简《老子》成书于公元前四世纪末。楚简《老子》不反对“圣”“仁义”,其与入家思想并非水火不容。今古本《老子》和庄子的“弃圣绝智”思想均与儒家仁圣思想水火不容,其原因是《老子》在流传中被庄子后学所篡改。可见,孔子的出处思想与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思想相贯通。

三、中学作文教学与孔子口头言语教学,均以言志为旨归

据《论语》记载,孔子至少开展了两次弟子集体言语教学活动,均要求表达志向。一次见载于《论语・先进》,子路、曾、冉有、公西华侍坐于孔子,孔子他们各言其志,其口头作文如表一:

孔子当时约六十岁。子路,名由,比孔子小九岁。曾,名点,比孔子约小二十一岁。冉有,名求,比孔子约小二十九岁。公西华最小,约十八岁。子路性刚,冉有性谦,公西华年弱,曾皙知时,其“作文”斐然成章,情志各异。另一次见载于《论语・公冶长》,颜渊、季路侍于孔子,孔子说:何不谈谈各自的志向?其口头作文如表二:

子路、颜渊的口头作文言简意赅。孔子对言语的最低要求是“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语言只要准确通顺就可以了。孔子对言语的最高标准是“言必有中”(《论语・先进》)。孔子应子路(疑为“季路”)之请,以文言志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言不妄发,发必当理,非子路等所能道。颜回孔子之言“无所不说。”(《论语・先进》)

孔子命弟子口头作文,只要求他们表达志向。中学作文教学理论演化迄今,强调创作主体充分表达情志。两者在作文功能的看法上基本相同。

简而言之,在我国一千多年科举考试中,言语均为考试的重要内容。两千多年前,人才与社会双向选择,孔子重视言语教学,要求弟子作文言志。今天,人才与社会双向选择,国家重视语文教学,也要求作文言志。可见,孔子的言语教学理念形成的社会背景和当今中学作文教学理念形成的社会背景相似。

在孔子的教育活动中,他的因材施教、启发教学是与他的有教无类理念相适应的。同时,孔子的因材施教、启发教学又是以他的言行观为理论基础。教育教学需要言语的正确理解和语言的准确表达。言语与政治互动互渗,在社会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言语教学在孔子教育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因为孔子的言语教学为他的启发教育服务,所以,孔子在作文教学中要求以文言志。这一作文教学理念形成的社会背景和当今中学作文教学理念形成的社会背景相似。

参考文献:

[1]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0.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174.

[3]阮元刻校.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

[4]钱穆.孔子传.三联书店,2005:13.

教育家孔子篇6

摘 要:孔子作为万师之宗,他的教育思想是我国教育的主流思想,也是从古至今最优秀的教育思想之一,本文就将从孔子的教育思想出发来谈谈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影响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D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夏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首先说一下《论语》这个书名,为何叫论语而不叫论言呢?《说文》直言曰言,论难曰语。《周礼・大司乐注》发端曰言,答述曰语。可见言是比较严谨的,往往是自己一个说的,而语则是日常的,是和旁人交流时说的。论语记录的大多是孔子和弟子日常交流时的话语,所以为语。另外语也是一种书籍体裁,像国语、小儿语、家语、新语之类。至于论,由于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子弟们编辑而成的,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即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同时论又有经纶、伦理之意,因此论字读阳平而不读去声。这说明论语不是一个散乱的语言集合,而是有条理,很严密的。

《论语》中记录了许多孔子的思想,本文将从孔子的教育思想出发谈论其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一、“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出自于《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有教无类”的意思就是教育没有类的差别,所有人不论贫富、贵贱、善恶、智愚,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这种人人平等的教学观念就是孔子的教学宗旨。同时,这也打破了当时“学在官府”的局面。

“有教无类”思想对教育有跨时代的影响。孔子在几千年以前就看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促进教育普及化,教育公平化。

观之现代教育,我国在推行全民教育。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要想促进社会的发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高国民的素质。而教育就是提高民众素质最为直接的手段。通过教育,我们可以提高国民素质;通过教育,我们也可以提高我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让国民在学习的过程中思考,丰富民族文化的内涵。通过教育,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教育,学习各方面的专业知识,比如:经济、法律等等,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促进我国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提高国民安全感、幸福感。通过教育,加强对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研究,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每个公民都应该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孔子讲的“有教无类”主要讲的就是教育机会平等,目前我国的现代教育也在秉承孔子这一教育思想,逐步实现从小学到高中的义务教育,每个人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正是受到孔子教育思想的影响。

“有教无类”还有另外一种解释,人原本是“有类”的。比如有的智,有的愚;有的贤,有的不肖。但通过教育,却可以消除这些差别,“有教则无类”,可见“有教无类”是教育的结果,不是前提。这种解释就是从教育的作用角度出发来解释“有教无类”。通过教育可以减少人之间的差别,这也是鼓励人们接受教育的一种解释。人虽然人而不同,但是通过教育,人们可以减少人之间的差别,从而改变人的命运。这也为人接受教育找到了一个更为直接更为现实的理由。从而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二、“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出自《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它的意思是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由于现在社会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教学资源的限制导致现在我们不可能实行一对一的教育,只能通过其他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现在国家对待学生的个性发展也提出了很多方案,比如:把班级分成快慢班,课后根据学生的兴趣来分成不同的特长班,等等。并且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艺术事业也不断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根据自己的特长来从事艺术方面的学习,而且国家在支持科技发展的同时,也不断支持我国文化艺术方面的发展,为“因材施教”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这些都是对“因材施教”思想的继承和改革。

三、“培养文质彬彬的君子”

《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是孔子的教学目标,培养人成为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所谓“质”,是指人与生俱来的质朴本真的秉赋,是人的真情实感。所谓“文”,是指人在后天所得到的教化,是人的文化素养。《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是教育人应当先做到孝、信、爱、仁,有剩余精力再“学文”,也就是说孔子教育的目的是把人首先培养成为“文质彬彬”的人,然后才学习知识。

这个观念在现代教育中的辐射越来越小。现代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得分”,一切的教学互动都是为了得到高分,老师们越来越不注重学生的道德教育、素质教育、心理教育,于是才会出现像“宿舍投毒案”“宿舍杀人案”等一系列发生在高校里接受过所谓“高等教育”的人身上。这些不得不令人反思。教育是应当先把人教育成为一个能做“合格的人”的人,其次在教育他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这才是我们应该奉行的教育。

四、结语

孔子作为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教育思想,值得我们去好好研究、学习,灵活运用到我们现代的教育中去,提高我国现代教育的质量,促进我国教育的良好发展。(作者单位: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 《论语全解》.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年版

[2] 《从现代教育的角度看孔子的教育思想》.石华灵.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3]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程洋.鸡西大学学报.2013年11月

教育家孔子篇7

史料教学法的兴起和推广,原因很多,诸如学术界实事求是学风的弘扬,历史教师对历史学和历史学科特征认识的深化,历史思维方式从“以论代史”到“论从史出”的转换,英美等国史料教学法的引介等。除此之外,不必讳言的是,历史高考也发挥了“指挥棒”的作用。①为避免所引材料重复、雷同以及考生猜题,高考历史试题命制专家往往回避常用的基本史料(首先是中学历史教科书引用或明显涉及的史料),把目光投到“新史料”上,因而很多题目的材料都出自新出版的史学著作和新发表的史学论文。一些老师不知其中的奥妙,仿而效之,在常规历史教学中也置常用的基本史料于一旁,大量使用新史料。这样做,有开阔学生视野,活跃其思维的可能。不过,因没有根基,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概率很低。过多使用新史料、过度追求新情景的史料教学,离选拔性考试近了,离基础教育就远了。事实上,中学历史课程的史料教学一定要在基本史料的开发和利用上多下工夫。《淮南子・缪称训》说:“根本不美,枝叶茂者,未之闻也。”史料教学自然也是如此。若主攻方向和着力点不对,史料教学会事倍功半,乃至更差。

那么,中学历史教师应如何在基本史料的开发和利用上下工夫呢?

史料教学法的运用始于基本史料的选择和确定。什么是基本史料?笔者无力为其下一精确定义,但认为,第一,基本史料是确凿可信的史料,且以第一手资料为佳。似是而非、疑点重重的史料不能作为基本史料使用。历史教师不能虚构、杜撰基本史料(如虚拟历史人物的“日记”“回忆录”和“手记”等)。这是史料教学的底线,必须守住。第二,基本史料是研究历史问题不可或缺、无法取代的重要史料,是多数史学研究者探讨该问题常用的史料。第三,基本史料是从相关的史料中筛选出来的史料,宜精不宜多,初中历史教学使用的基本史料尤其是如此。穷尽相关史料是历史研究对史料的要求,精选史料则是历史教学对史料的要求,二者不能混同。

依据以上三点,笔者认为中学阶段讲授“孔子及其思想”,其基本史料有以下三种。

1.《论语》

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当代研究者普遍认为,《论语》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最可靠的、第一手的资料”。①有鉴于此,将《论语》排在“孔子及其思想”的基本史料的首位,顺理成章。

因是语录体散文,在中国古籍中,《论语》并不是最深奥的,但因时代久远,今人要真正读懂也非易事。因此,一般要借助前人的注疏,如宋代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清代刘宝楠的《论语正义》、近代杨树达的《论语疏证》等。但要求广大城乡历史教师人人都读这些权威注疏,恐不现实。笔者认为可以徐志刚译注的《论语通译》为主要参考书。此书早已由教育部列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推荐书目之中。

2.司马迁《史记》中的《孔子世家》和《仲尼弟子列传》

实事求是地说,《孔子世家》和《仲尼弟子列传》并非研究孔子及其思想的第一手资料,但《史记》成书时代早,被称为“实录”,且司马迁曾到今山东曲阜一带实地考察,“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史记・孔子世家》),因此这两篇传记一直被孔子研究者看重。有的学者认为《史记・孔子世家》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孔子传》”,②史料价值极高。

3.《孔子家语》

《孔子家语》是不是伪书?如果不是,其原初作者是谁?撰集者又是谁?千百年来争论不休。经深入研究,并以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土的战国和西汉简牍上类似文字、敦煌写本《孔子家语》等比对印证,现在多数研究者认为,《孔子家语》由孔安国“撰集”之说可以成立,③该书内容基本可信,有的学者甚至称其为“孔子研究第一书”。④因此,可将其作为研究和讲授孔子的基本史料。《孔子家语》版本很多,中学历史教师宜先选择一个节录本或选译本作参考,进一步则可阅读全本。比之《论语》和《史记》的相关篇目,本书的史料价值稍低一些。

在历史课程中,师生开发和利用基本史料的目的在于实现历史课程目标。200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都要求学生“知道孔子”,这就是教学目标。深入下去,这一目标可分解为三个子目标:(1)知道孔子的生平和主要事迹,(2)知道孔子的基本思想,(3)知道孔子及其思想的历史地位。基本史料的开发和利用要为达成上述教育教学目标服务。

1.利用基本史料帮助学生知道孔子的生平和主要事迹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孔子用这段话勾勒了自己的人生轨迹,是我们讲述其生平的“纲”。

《史记・孔子世家》线索清楚,材料翔实,有详有略,记叙的重点是生年,即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17岁、30岁、35岁、42岁、56岁、63岁、73岁亦卒年,即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几个时间节点。

《孔子家语》共40篇,一些篇章详述孔子的重要事迹,如“观周”篇记孔子适周问礼于老子的情况,“相鲁”篇记孔子为中都宰、司空、司寇以及参与夹谷之会占尽风光的情况,“在厄”篇详记孔子及其弟子困厄陈、蔡的情况。

合理地有选择地利用这些史料,可以让学生知道孔子一生的基本情况及主要事迹。

作为“知道孔子”这个教学目标的一个子目标,“知道孔子的生平和主要事迹”的教学过程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它与“知道孔子的基本思想”和“知道孔子的历史地位”两个教学子目标又有密切联系,因此,在利用基本史料达成本目标时,要为达成其他两个子目标作铺垫。比如,如果想在下面的教学环节中让学生知道孔子是大教育家,本环节就应该较多介绍孔子私人办学、招收并教育弟子这个方面的情况。

2.利用基本史料帮助学生知道孔子的基本思想

(1)知道孔子思想的核心“仁”

第一步,结合教科书,指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

第二步,根据《论语》,大体理解“仁”的含义。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子路》)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

以上材料全出自《论语》,但排列顺序有别于原书,调整的目的,主要是考虑由小故事切入,由浅入深,便于学生接受。如初中教学要减轻学生阅读负担,则可少引一两条,还可以在原文之后附上今译。

第三步,依据《论语》,论证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首先,《论语》言简意赅,仅11000字,但“仁”字出现109次。其次,从《论语》中可以看出,众弟子如颜渊、仲弓、樊迟、子贡、子张、司马牛等都向孔子请教“仁”的问题,樊迟和子贡还不止一次问这个问题,而孔子总是耐心地从不同角度给予回答,可见此问题之重要。最后,“仁”包含着恭、宽、信、敏、恕、勇、忠、孝、悌等内容,并可衍生出仁义、仁德、仁慈、仁济、仁厚、仁政、仁和等概念,可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第四步,师生互动,概括升华,理解“仁”的最基本含义就是“爱人”,即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

(2)知道孔子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依据《论语》、《史记》的《孔子世家》和《仲尼弟子列传》等基本史料,用归纳法或演绎法帮助学生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

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法:

第一步,介绍孔门弟子的大概情况。“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孔子世家》)。他们之中,鲁国人不少,也有齐、陈、卫、吴等国人。有的学生家庭富裕、社会地位高,有的家庭穷困,社会地位低。至于性格、兴趣和特长,更是各不相同。总之,孔门弟子多且杂。

第二步,说明孔子收生原则:“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也。”(《论语・述而》)

第三步,强调上述情况体现的孔子的教育思想是:“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第四步,指出“有教无类”是孔子思想“仁”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

从抽象到具体的演绎法:

第一步,强调孔子依据“仁”的思想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

第二步,指出依据“有教无类”的思想,孔子的招生原则是“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也。”

第三步,描述孔子弟子的基本状况:弟子众多,情况各异。

从历史学科的特点和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角度考虑,归纳法显然优于演绎法。

3.利用基本史料帮助学生知道孔子的历史地位,对其作出评价

(1)树立评价的参照系

从《论语》中,我们可以知道弟子对孔子的评价。如颜渊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子贡说:“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愈;仲尼,日月也,无得而愈焉。”学生高度评价老师,极其自然,以此作为评价孔子的主要依据,难以令人信服,故还必须看看与孔子无利益关系的人,尤其是权威人士的看法。

司马迁对孔子的评价值得关注。孔子无诸侯之封却被列入“世家”,这就是很高评价。不仅如此,《史记・孔子世家》结尾还赞誉说:“《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此外,司马迁还为孔子的杰出弟子写了《仲尼弟子列传》,这也是一种肯定。据统计,除《孔子世家》和《仲尼子弟列传》外,《史记》其他篇目提及孔子的地方约有160处,引用孔子言论近90处。①这也是肯定孔子及其思想的一种方式。

(2)引导学生评价孔子

“知道孔子的历史地位”这个子目标,实际上可以分解为“知道孔子在先秦学术发展史上的地位”,“知道孔子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的地位”和“知道孔子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的地位”等二级子目标。因学生已通过基本史料知道了孔子的生平和主要事迹,知道了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其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有教无类”等,学生要做出孔子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的评价已不是难事,故重点可放在孔子在先秦学术史上的地位,亦即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这一评价上。基本教学过程是,师生合作、互动,利用前面几个环节获得知识,首先明确孔子思想(学说)核心内容或重要内容(如“仁”的观点、“有教无类”的主张等)具有开创性,独树一帜。其次,孔子的思想在当时即广泛传播,不仅三千弟子深受影响,还影响一些国家的诸侯、政界人物和大批士人。最后,孔子的思想为后学继承,深刻影响后世。《论语》的编纂和流传可以证明这一点。《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的长子孔鲤生孔(字子思),“子思作《中庸》”,又说“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也能证明这一点。据此可知,孔子创立了一个学派,即儒家学派(初中教学到此即可,高中课堂则可说明这个学派为什么叫“儒家”)。

4.发掘和利用基本史料中的细节,让教学生动活泼

开发和利用基本史料要从整体着眼,抓住关键,突出重点,注意宏大叙事,但也不可忽视细节和故事。没有细节,难以还原历史现场。没有故事,难以让学生获得学习历史的乐趣。在难教难学的思想史教学中,如何让抽象的内容具体一些、让理性的分析与感性的体察有机结合起来,很值得研究。

在“孔子及其思想”的教学中,可以从史料中,发掘出不少可用之于教学的有趣的细节。如《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又异之”。称孔子为“长人”,是否夸张?可引导学生考证。东周一尺合今多长,说法不一。一说约合23.1厘米,②一说约合19.9厘米。③按合23.1厘米折算,孔子身高约2.22米,即令按19.9厘米折算,也高达19.1米。另外,从家族遗传的角度看,孔子后代中,有个叫孔子襄的(孔鲋之弟),汉惠帝时作过长沙太守,身长也是九尺六寸(《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家语・本姓解》说,孔子父亲叔梁纥“其人身长十尺”,比孔子还高。

又如,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孔子的兴趣爱好。孔子爱学习,爱读书。《论语》开篇第一句就是孔子的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晚年“读《易》,韦编三绝”(《史记・孔子世家》)。他喜欢音乐,编入《诗经》的305首诗,“皆弦歌之,以求合诏、武、雅、颂之音”(《史记・孔子世家》)。“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孔子爱好体育,是射箭、驾车的高手。他喜欢户外活动,一说起春游就高兴得不得了(参见《论语・先进》)。孔子吃东西很讲究,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乡党》)的美食家。

作为名师,孔子善于“因材施教”。《论语・先进》记载了孔子根据学生性格特征施教的故事,极其有趣。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而通过《论语・季氏》记载的一个细节,今天的学生便会具体了解孔子高尚的师德,从而产生敬佩之情: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趣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一些老师往往觉得,基本史料枯燥无味,故不想加以利用。以上实事说明,并非如此,关键在于要善于发掘和发现。

强调中学历史课程的史料教学要在基本史料的开发和利用上狠下工夫,并非只是引导中学历史教师钻“故纸堆”,教师还必须关心时政,关注史学研究的进展,用新的理念、新的观点和新的方法去开发基本史料。这样去做了,定会有新的收获。

以往,我国中学历史教学界一般称孔子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称其为政治家的则很少。但新近出版的《谈治国理政》一书中的一个注解称孔子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①前几年出版的匡亚明著《孔子评传》也称孔子为“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②王大千在为一本新出的《孔子传》所作序时亦说,孔子是一个“满怀理想的政治家”。③这种说法启示我们,今后在开发有关孔子的基本史料时,要关注孔子的政治活动和政治思想,塑造作为政治家的孔子的形象。

以往,中学历史教科书和中学历史教师讲孔子思想,高度重视“仁”,对“礼”也比较重视,但很少注意“德”。近年,党和国家高层领导在强调以法治国的同时,也强调以德治国,这就启示我们,今后讲孔子思想,要注意其“为政以德”的重要思想。据笔者所知,2014年末,教育部在审定按《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编写的历史教科书时,审定专家就指出,讲孔子思想,教科书正文应增加以德治国的内容,并可将《论语・为政》中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二章作为阅读材料写入教科书之中。

在开发基本史料时,难免会遇到一些难题,有的难题千百年来一直未能突破,而利用史学研究新成果则可能有效解决。上文说过,《论语》中“仁”字凡见109处,孔子经常回答弟子提出的关于“仁”的问题,可该书《子罕》篇开头即说:“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这是怎么回事?这个问题两千多年未获解决。那么,孔子为什么“罕言”仁呢?杨义在其新著《国学会心录》中说:“言,语两个字意义相通,但对比着讲的时候,意义又存在着微妙的差别。‘言’是正面提出命题,进行阐发。《论语》中孔子虽然反复论仁,但多是回答弟子和他人的提问,以及进行论辩的话,自己作为一个命题首先发端,并正面作出界定,就非常少见,因此只能说是罕言。”④这样一说,疑问就迎刃而解了。

作为一种新的史学方法,近年,计量方法不仅广泛用于经济史研究,也逐渐用于思想史研究。用计量方法开发相关基本史料,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孔子及其思想。据统计,《论语》中“仁”字出现109次,“礼”73次、“道”60次、“命”21次。这一组数据有助于我们研究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如前所述,本文就是将“仁”字在《论语》中出现109次作为论证“仁”是孔子核心思想的证据之一。

史料教学法,通常指一切重视并较多使用史料的历史教学方法。这实际上是历史教学的一种方式或模式,它包括多种多样的具体方法。

1.史料解析法

其操作过程一般是:教师呈现史料学生阅读史料师生互动,解析史料以回答问题方式得出结论。

2.讲述法

利用《论语》《史记・孔子世家》等叙述孔子的生平事迹,包括宏大叙事和微观叙事,而讲故事是极其重要的一种叙事方式,对初中历史教师来说尤其如此。从史料的角度看,事事有出处,句句有根据,是历史叙述的最高境界。

如讲解讲《论语》中“仁”“礼”“德”等重要概念的含义,讲解“克己复礼”“有教无类”的含义等。

3.活动法

(1)表演:如可组织学生以《论语》为素材,编演以孔子为主角、弟子为配角的历史短剧。上引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和孔鲤与陈亢的对话,情节、人物、对话几个要素都有,已接近于可用于表演的“脚本”了。

(2)诵读:朗诵孔子名言。

(3)抢答(知识竞赛):以源于《论语》的成语为内容。

(4)辩论:论题如颜渊是优秀学生吗?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还是“礼”?

5.小组合作学习

如可拟定“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孔子”“中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古代政治家孔子”3个题目,学生3~5人一组,择题研讨,然后同题小组进行交流。

6.其他

史料教学的具体方法虽多,但都以重视并较多使用史料为特点,且必须遵循适应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和认知心理特征、充分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两大基本原则。

本文强调中学(尤其是初中)历史课程的史料教学要以基本史料的开发和利用为主攻方向亦即首要着力点,其实,何止中学,大学、研究生、成人历史教育,乃至专业历史研究也是这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一位专业研究者在回顾和总结自己的学史治史经历时写道:“30年前,我进入大学历史系学习;20年前,我开始用电脑完成博士论文;15年前,我创办了史学专业网站象牙塔;10年前,我和几位同学开办以史学讨论为特色的往复论坛。3年前,我因时间和精力有限停止了网站更新。我们这辈人追随着计算机技术在人文学科应用和普及的大潮蹒跚而行,体验了惊喜,经历了喧嚣,也见证了历史。驻足回眸,令人略感失望的是,当我们以数字化的方式在一定范围内(比如我所从事的汉唐历史研究)‘穷尽史料’之后,我们所期待的‘史料大发现’的时代却并没有到来,我们依然要在那几本最基本的史著的字里行间寻求突破。”①这是当今不容易听到的经验之谈。高深的历史研究尚且如此,中学历史课程的史料教学不是更需要在“最基本的史著”上下工夫吗?

教育家孔子篇8

论文关键词:全民教育思想;孔子;有教无类;区别;渊源

2005年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从2006年起设立首次以个人命名的国际奖项“孔子教育奖”,用于奖励在“全民教育”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和有突出贡献的个人。这是国际教育界对孔子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的充分肯定,也说明孔子对全民教育思想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作者认为,全民教育思想与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有紧密的历史渊源。

一、全民教育思想的兴起及其基本内涵

早在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就宣告:“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几十年来,许多发达国家把全民教育作为缓解社会危机和国家反贫困计划和经济振兴计划来对待。亚太地区于1985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推行“亚太地区全民教育计划”的建议。1990年3月“世界全民教育大会”在泰国宗迪恩召开,这标志着全民教育思想的正式产生。进入21世纪以来,全民教育思想已成为最具影响力的两大教育思潮之一(另一个是终身教育思潮),它不仅主导了当前世界教育改革努力的方向,也成为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和进步的趋势。

全民教育兴起并迅速发展的原因有三:首先,从个人发展的层面上看,全民教育既是使每个社会成员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并籍以促进社会平等的根本保证,又是使个人获得生存和发展能力的基本手段。其次,从社会或国家层面上看,全民教育既是社会经济进步带来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和国家走出危机、摆脱贫困、实现繁荣的必然选择。第三,全民教育是促进世界文明共同繁荣的需要。目前,全世界面临着一些令人生畏的问题:环境的普遍恶化、人口的迅速增长、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等等。教育,尤其是面向所有个体的全民教育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全民教育就是指教育对象的全民化,其基本内涵就是追求教育平等、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民主化,它要求教育必须向所有人开放,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并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全民教育不仅仅是人的一种权利,而且也是一种必须。全民教育的宗旨和最终目的是满足所有人的学习需要,以提高所有人的基本文化水平和谋生的基本技能,让他们有尊严地生活,并有一定的意识和能力参与解决困扰世界的一些重大问题。通过全民教育,让全人类和平共处、共同进步,从而使世界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及其基本内涵

孔子生活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那是一个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在经济上,铁器时代的到来,使生产工具得到质的改进,生产效率得到很大提高,私田的大量出现导致“井田制”的瓦解,新的经济关系为体、脑的进一步分工提供了可能。在政治上,春秋时期,烽烟四起,战乱频仍。政治的多元化及其连锁的分裂、组合,使政教合一的封闭模式开始瓦解,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法制度也受到破坏。

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社会文化的发展变化。出现了“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局面。“士”阶层逐渐兴起,官学逐渐衰退,私学大量出现。孔子在这百家争鸣的时代独领风骚,他首创私学,并历史性地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为“文化下嫁”即文化知识传播与民间做出了巨大贡献。

关于“有教无类”内涵的解释,历史上存在着许多争论和不同的见解。合理的解释主要集中为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有教无类”即是指孔子在收受弟子时不分民族、种族,没有“夷夏之防”。有人统计过孔子弟子的籍贯,计有鲁、齐、卫、晋、秦、蔡、吴、宋、薛、楚等国。其中楚国在当时被称为“蛮夷之邦”,孔子弟子中的公孙龙和秦商就是楚国人。孔子甚至还欲居“九夷”施教,认为他的教育在“蛮夷之邦”也能行得通。第二种观点认为,“有教无类”是指孔子在收受弟子时不分贫富,不问阶级出身,不搞“有成份论”。因此他所接收的弟子不分国籍,也不分政治经济地位,既有大贵族子弟如司马牛。也有称之为“卞之野人”的子路和“在缧绁中”的公冶长,有“家累千金”的子贡,也有“穷居陋巷”的颜回,不仅有形同乞丐者,甚至还有犯人和大盗,更没有任何年龄上的限制,既有年长的冉耕,也有年幼的曾参。

无论从以上哪种解释去理解,“有教无类”均可与教育对象产生直接的联系。无论怎样解释,都不可能脱离孔子的办学实践去做出结论。时人南郭惠子的慨叹——“夫子之门何其杂也!”(《苟子·法制》)就是明证。孔子“来者不拒”的办学实践是不争的事实,它对冲破“学术官守”的局面和顺应学术下移的潮流,对于教育对象的扩大化发挥了极大的积极作用。

三、全民教育思想与孔子“有教无类”教育主张的区别

首先,从教育对象的范围来看,全民教育主张满足所有人的基本学习需要。它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了儿童的早期护理与教育、初等教育、成人扫盲、特殊教育、技能培训、妇女教育等等。显然全民教育的对象是无所不包的一切有生命的个体的总合。而“有教无类”限于当时社会历史的具体条件和教育阶级性的要求,虽然极力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但仍把女人和社会底层的奴隶排斥在外,这不能不说是孔子这一教育主张的一大缺憾。所以,“有教无类”的教育对象实际上是“有类”,是有条件的,而全民教育的教育对象是“全民”,是无条件的。

其次,从教学方法来看,全民教育和“有教无类”的要求也有明显不同。全民教育是一种现代教育思想,它必然伴随着一系列的现代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全民教育的教学方法具有全面性、针对性和开放性。一方面,全民教育内容丰富、对象复杂、形式多样,要求教学方法依具体情况而不断变化,丰富多彩。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和远程教育的空前发展,使全民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必然向开放性方向发展。还有,随着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理念的提出,全民教育必然要反映自我教育、自主学习方面的教学方法的要求。而2500多年前,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在办学实践上主要是个别教学方法的运用,相对于当今的全民教育而言明显有方法单一、机械的缺陷。

第三,从教育目的来看,全民教育的宗旨和最终目的是满足所有人的学习需要,以提高所有人的基本文化水平和谋生的基本技能。所以,全民教育的重点是儿童初等教育的普及和成人扫盲,全民教育是普及教育的继续和发展,只有建立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教育机会均等,从而使教育对象的全民化成为可以实现的理想。但是,全民教育拘泥于普及教育,它放眼全球,从解决人类普遍关心的、困扰人类的一些世界性问题高度,来审视教育在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而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其教育目的是培养有治国处世之术的“士”和“君子”。孔子毕生的理想是从政,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在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情况下,才退而求其次去创办私学。所以,不难理解孔子的教育目的仍然是“学而优则仕”。孔子按照自己的政治理想,按照自己既定的以“仁政”治国的人才标准去培养有治术之才,这不能不说具有浓重的等级色彩。这与全民教育思想的宗旨和最终目的是有根本区别的。

最后,从教育内容来看,全民教育思想作为代表现代社会教育发展方向的重要思想,越来越与终身教育思想融合起来,在教育内容方面体现出无所不包的广度。而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服务于其培养统治阶级治世之才的教育目的,其教育内容也受到很大限制。孔子教育内容的基本内涵是四教:文、行、忠、信,课程设置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材设置为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主张以德治国的孔子,毫无疑问会把德育内容放在首位。孔子的思想总体中“仁”为基本内核,“礼”为表现形式。所以,《论语》中许多篇章记载的都是孔子对弟子提出的纲常、礼仪方面的要求,这也是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的文化思想根源。所以,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内容相对于全民教育思想的要求而言有很大的局限性。

四、全民教育思想与孔子的“有教无类”的历史渊源

尽管全民教育与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在时间跨度上相距甚远,在教育对象、教育方法、教育目的及教育内容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但在基本内涵和精神追求上是相通相合的.全民教育和孔子的“有教无类”是一脉相承的关系。

首先,在教育对象方面,全民教育和孔子的“有教无类”都体现了教育对象扩大化的基本追求。二者都有追求教育平等、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民主化的基本内涵,都致力于是更多的人接受教育、获得学习的机会。二者的区别只是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的不同,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我们不能不顾历史条件的限制去要求孔子提出面向社会全体成员的全民教育思想。二者的差别只处于相对意义的层面。实际上,处于现代社会阶段的全民教育思想也有理想化的成分,人类目前还不可能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受到基本相同的受教育机会,甚至不能保证让所有人都受到教育,让更多的人受到教育是孔子的理想追求,同时也是我们现代人甚至未来人所追求的目标。

其次,在教学方法方面,全民教育与孔子的“有教无类”也有许多相通之处。孔子所处的年代虽然教学条件简陋,教学手段单一,只能实施个别教学,但孔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教学方法。孔子很注重“因材施教”,善于“启发诱导”,主张学思结合,提倡复习和练习,还很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都可用从《论语》及其它儒家经典中找到大量的例证。孔子的教学思想是人类教育史上的瑰宝。现代全民教育思想在凭借现代化的、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的基础上,还要继承传统教育、教学思想的精华,这其中自然少不了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

上一篇:动能定理课件范文 下一篇:易拉罐的故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