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四级作文常用句型范文

时间:2023-09-18 09:23:43

英语四级作文常用句型

英语四级作文常用句型篇1

关键词: 大学英语四级 段落翻译 翻译方法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于2013年8月了《关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题型调整的说明》和《关于2013年12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相关材料及说明》,文中规定,从2013年12月份的考试起,四六级考试的试卷结构和测试题型将有局部调整。新题型的说明表示,原复合式听写调整为单词及词组听写;在长篇阅读部分,原快速阅读理解调整为长篇阅读理解,篇章后附有十个句子,每句一题,要求考生找出与每句所含信息相匹配的段落;在翻译部分,原单句汉译英调整为段落汉译英。

一、 段落翻译题型介绍

翻译部分调整后,原单句翻译改为段落翻译。翻译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四级长度为140~160个汉字,六级长度为180~200个汉字。时间由原来的155分钟增加到30分钟,分值也由原来的5分提升到15分。翻译长度的增加,无疑给广大考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翻译考点与之前的考点基本是一致的,重点考查一些重要的词汇、词组、惯用法和句型等。

二、 汉英不同表达习惯

汉语和英语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不同的表达习惯。在英汉互译中,我们只有详细了解两种语言的差异,才能更好地理解原文,把原语言翻译成准确的目标语言,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在语言的表达习惯中,英语比较注重结构,而汉语则偏重语义的表达;从句式上看,英语多长句和从句,而汉语则多短句和分句;在语态方面,英语多运用被动语态,汉语往往多使用主动语态;在连接方式上,汉语的连接词很少出现或不出现,呈现出的是一种意合的隐形连接,而英语则呈现的是形合的显性连接,句子的衔接要使用连接词。

三、 汉译英段落翻译常用翻译方法

汉英翻译的方法和技巧有许多,但是大学英语四级段落翻译题型的特点、所考查内容和其难易程度等因素,决定了在这一题型中所使用的翻译方法不同。笔者通过研究2013年12月四级真题考试中的四篇段落翻译,分析这一题型常用的翻译方法。

1. 直译法/意译法

直译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基本保留原有句子结构,不是死译。而意译则是只保持原文内容,不保持原文形式,更多考虑英语的特点。

例一:精心准备的中餐既可口又好看。(2013年12月四级段落翻译―中餐)

译文:Well-prepared Chinese Cuisine is both tasty and good-looking.

例二:这种形式的手工艺代代相传,现在已经在中国和世界各地越来越受欢迎。(2013年12月四级段落翻译―中国结)

译文:The handicraft has been passed down from one generation to another and now is gaining popularity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分析:例一的翻译基本是采用直译法,按照原文的顺序和形式翻译的; 例二中的“在中国和世界各地”没有直接译出来,而是进行了意义的理解和转换,运用英语词组“at home and abroad”表达出其意思,非常简洁。

2. 词性转换法

词性转译法是汉译英中常用的翻译方法,也是语言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尤其是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词类转换非常普遍。比如,由于汉语多用动词,因此在做汉译英时,时常将汉语的动词译为英语中的名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等。

例一:许多人喜欢中餐。(2013年12月四级段落翻译―中餐)

译文:Many people are fond of Chinese Cuisine.

例二:中国公民也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2013年12月四级段落翻译―信息技术)

译文:Chinese citizens are attaching great importance t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分析:例一中的“喜欢”在原文里是动词,而在译文中采用了“be动词+形容词”的结构译出。例二中的“重视”也是动词,在译文中使用的是其名词搭配形式“attaching importance to”。

3. 语态转换法

由于汉英表达习惯不同,英语中被动语态的使用频率要远远高于汉语。如果一味按照汉语原句的语态翻译,就会使译文显得十分别扭。因此,在汉译英的翻译过程中,要考虑使用被动语态的英文表达,还有一些形式主动、意义被动的汉语句子,我们在译的过程中要将其译成被动语态。

例一:在古代,人们用它来记录事件。(2013年12月四级段落翻译―中国结)

译文:In ancient times, it was used to record events.

例二:饮茶在6世纪传到日本。(2013年12月四级段落翻译―茶)

译文:Tea drinking was introduced to Japan in the 6th century.

分析:例一中原文是主动语态,而译文直接用“它”做主语,使用了被动语态。例二虽形式是主动,但是其意义是被动的,所以也使用了被动语态。

4. 减译法

英语四级作文常用句型篇2

关键词:段落翻译 翻译技巧 翻译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9-0237-01

一、综述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一直力求对大学生的英语能力进行客观准确地测量。从1987年实施以来,为适应时代的需要,考查方式几经变革和调整。2013年12月的四六级考试又有了新的变化。原有的单句汉译英调整为段落汉译英,内容涉及中国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段落翻译长度四级考试为140-160个汉字,六级考试为180-200个汉字。由考查简单的词组掌握、语法和句型表达转变为考查篇章整体表达。相比改革前的句子翻译,无论是分值还是难度都有所加大,对考生英语应用能力要求更高,同时也对未来大学英语的翻译教学起到了方向指引的作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只是一种辅的教学手段,无论是课堂上老师设计的翻译练习还是教材里的翻译题,都是以句子为单位,以课文中出现的词汇或句型为材料,目的仅限于考查学生是否能熟练运用这些词汇或句型,并不能体现翻译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及其交际功能。随着新题型的出现,翻译教学也应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成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

二、段落翻译中的难点

1.文化词汇的翻译

由于新题型的题材是与中国的历史、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紧密相关的,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具有中国特色的表达。如:

“茶是中国的瑰宝,经常被用作馈赠外国友人的礼物。”(2013年12月四级)

“中国结常常作为礼物交换或作为饰品祈求好运和辟邪。”(2013年12月四级)

“中秋节在农历八月十五,是人们拜月的节日,这天夜晚皓月当空,人们合家团聚,共赏明月。”(2013年12月六级)

在这几个句子中,“瑰宝”、“馈赠礼物”、“祈求好运”、“辟邪”、“农历”、“拜月”、“皓月当空”、“合家团聚”等词,在平时以介绍英语文化背景为主的教材和练习中是难觅其影的。

2.中英句式特点的差异

中英两种语言在句式上有很大的差别,四级翻译旧题型是完成句子,学生只需要写半个句子,不需要去分析较长的中文句子,主要考察的还是短语或句型的应用。一旦要翻译整个句子,学生就习惯性的逐字逐词的翻译,不分析主谓,不考虑词性。因此分析两种语言句式上的差异是段落翻译成功的前提。

比如,汉语侧重语义,多用短句和分句来表达,英语则侧重语法结构,多用长句及复合句,其结构是通过时态、标点符号及关联词来表达。

“中国结最初是由手工艺人发明的,经过数百年不断的改进,已经成为一种优雅多彩的艺术和工艺。”(2013年12月四级)

这句话由三个短句构成,但英语可以合成一个句子翻译。翻译时必须先理清句子的主干“The Chinese knots have become an elegant and colorful arts and crafts”,之后“由手工艺人发明”可处理为后置定语,而“经过数百年不断的改进”则可处理成由after引出的时间状语。

另外汉语句子的重心往往在后,而英语句子的重心则是比较靠前的。具体来说,汉语一般是由因到果、由假设到推论、由事实到结论、即重心在后;英语则往往是推论或结论等在前,假设或事实等在后,即重心在前。如:

“它既包括为皇室成员享乐而建造的大型花园,也包括学者、商人和卸任的政府官员为摆脱嘈杂的外部世界而建造的私家花园”(2013年12月六级)

先分析句子的基本结构应是“它包括大型花园和私家花园”。“大型花园”和“私家花园”之前修饰成分过长,翻译成英文时应该后置“it includes both large gardens built for royal family enjoyment and private gardens built by the academics, businessmen and former government officials to get rid of the noise of the outside world”。

3.成语的处理

成语是汉语言的精华之一,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提炼出的语言结晶,多出自经典名著和民间传说,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段落翻译中的成语有时候可能两个或三个连在一起出现的,这往往成为学生翻译时的难点。比如在上文提到的“这天夜晚皓月当空,人们合家团聚,共赏明月”中,三个成语的作用是不一样的,“皓月当空”是用来修饰当天夜晚的状况,整个做状语,应该引导学生用“意译”的翻译方法来处理“皓月”,故译为“bright moon”。“合家团聚,共赏明月”是句子的主干信息,翻译时不能逐字逐词去一一对应,而应分析“合家”可以是整个句子的主语,这个主语发出“团聚”和“共赏明月”两个动作。所以翻译为“On this day, under the dazzling bright moon, families reunite and enjoy the moon’s beauty”。

4.段落翻译的衔接问题

汉语由于结构比较松散,常对名词进行重复使语义更加清晰,对动词进行重复起增强语气的作用,而英语则多使用代词或助动词来代替重复出现的部分。另一种情况是中文往往会出现无主语句,而英语要相应的添加主语,如:

“信息技术正在飞速的发展,中国公民也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有些学校甚至将信息技术作为必修课程。”(2013年12月四级)

原句中“信息技术”亦出现多次,可翻译为“Nowadays, 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inese citizens are attach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ce to it. Some universities have even included it in their required courses”

三、教学策略的调整

由于翻译的考题已经从单句翻译扩展到段落翻译,明显提高了对翻译的要求,从对“点”的考查转变为对“面”的考查,这不仅要求考生有良好的单词和语法基础,也要求学生能够合理拆分、组合段落信息,最终按照英语的惯用思维翻译出整个段落。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只针对词句的翻译练习已经不能满足需求。

1.课时保证

学生翻译技巧的提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就有所体现。要有计划的在一个学期的不同单元课文讲解中,渗入翻译技巧的专项讲解,并辅以练习,让学生熟悉基本翻译技巧和转换方式。有很多高校目前都开展了与英语相关的一系列选修课,翻译技巧也是很好的选修课的选题之一。

此外,由于翻译内容涉及到的是中国特色的文化和时事,而学生文化词汇的输入量非常有限,可以分专题布置学生去阅读和讨论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现象等相关文章,帮助学生积累相关领域的词汇表达,然后再针对相关话题设计段落翻译,让学生在有词汇积累的前提下再去做段落翻译,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翻译技巧讲解

针对大学英语四级的翻译技巧讲解不应该和英语专业的翻译技巧等同,应从句子结构入手。因为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对中英句子差异非常的陌生,往往是机械的对等翻译,而且受到中文的影响,选择用词时并不考虑词性,也不考虑句子成分。所以在四级复习的授课中,本人首先给学生大量的中文句子来分析句子的主干信息和修饰成分,让学生讨论并选择合适的句型结构,和恰当词性的词来翻译这些相应的成分。比如段落翻译中第一句往往对所讨论的话题进行定性的介绍:“中国剪纸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在明朝和清朝时期特别流行”。 这句话的主语学生能非常确定是“中国剪纸”,而谓语部分可以分析为“在明朝和清朝时期特别流行”,那么“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就做状语,可以用with短语引出。谓语也可以是前半段,但是后面的“在明朝和清朝时期特别流行”就应该做补充成分,由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来充当。最后引导学生写出两种翻译的句子:1. With a history of more than 1500 years, paper cutting is most popular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2. Paper cutting in China 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1500 years, which is most popular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一旦学生掌握了这个方法,再遇到类似的句子,如“烤鸭是北京的地方风味,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和“火锅(hot pot)是中国的传统饮食方式之一, 拥有几千年的历史”,学生的翻译就不会再出现像“Roast duck is a local flavor of Beijing, has a history of 1600 years”这样的句子了。另一个句子“杭州特产众多,其中以丝绸和茶叶最受欢迎”,学生被要求分别用后置定语从句,独立主格,以及with复合短语来翻译后面的“其中以丝绸和茶叶最受欢迎”,学生讨论相当热烈,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于句子的分析能力。

在学生学会分析句子结构之后,可以加入更具体的翻译技巧的讲解。比如成语的翻译。 学生先分析成语的内部结构,找对应的英语结构,找不到相应的结构时可以找上下义的词,或者近义词,或者解释性的翻译。比如“其(饺子)特点是皮薄馅嫩,味道鲜美,形状独特,百食不厌”,这一句的前三个成语结构是一致的,都是中文的主谓式结构,翻译时可以处理成形容词加名词的结构,也就是“thin wrappers, delicious stuffing and unique shapes”至于最后这个成语,由于结构不一样就要单独处理了。“Jiaozi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thin wrappers, delicious stuffing and unique shapes. And you can never have enough of it.”

另外还有一些常见的翻译技巧包括:增词减词,断句合句,词性转换,主动与被动转换,省略,正反译法等,可以结合段落翻译中的句子进行讲解和练习。

四、结语

四级新题型段落翻译不仅给学生带来新的挑战,也给大学英语的教学带来新的任务,老师有针对性的给学生讲解翻译技巧,能有效的帮助学生改变逐字逐词翻译的习惯,而且有助于学生深刻认识中英两种语言的差异,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进而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永东 谭福民.《新潮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综合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04

[2]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3

英语四级作文常用句型篇3

关键词: 大学英语六级考试 汉英翻译 技巧

“级”的概念,使人们联想起考试。有了级,各学校就有了一级考试、二级考试、三级考试,全国就有了四级考试、六级考试[1]。大学英语四、六级近年来一直被视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指挥棒和评价高等院校综合办学水平的一个硬指标[2]。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也成为高校学生最重要的考试之一,同时也成为毕业生求职的敲门砖。因此,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关注度以及参与人数可谓是史无前例的。那么,如何才能在四、六级考试中成功过关并取得好成绩呢?这其中听说读写译五个部分缺一不可,此外,考试技巧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本文拟从四、六级考试改革前后新旧题型的比较以及四、六级考试中汉英翻译这一模块的考点着手,探讨汉英翻译的技巧,旨在使广大考生在复习阶段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在《改革方案》中,综合测试部分的另一重要题型是汉英翻译。该题型要求用汉英翻译的方法补全五个句子,每个句子的平均长度约为15个单词,需填入的部分为6到10个单词,占总分值5%,通过分析最新几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真题,我们不难发现新题型在放弃专门的词汇语法结构题型后,把相关知识点设置到了汉英翻译部分。下面是几例08年12月和08年6月真题中汉译英题目:

例题1:It was very dark,but Mary seemed to know______________(本能地知道该走哪条路).

标准答案:which way to take by instinct

考点:动词不定式的特殊用法

例题2:I don’t think it advisable that parents___________(剥夺孩子们的自由)to spend their spare time as they wish.

标准答案:deprive their children of freedom

考点:短语和搭配,六级高频词汇deprive sb. of sth.

例题3:Older adults who have a high level of daily activities have more energy and a lower death rate___________(与不那么活跃的人相比死亡率要低).

标准答案:compared with those who don’t

考点:过去分词和定语从句的用法

下面两例是08年6月真题

例题4:Mary couldn’t have received my letter,___________(否则她上周就该回信了).

标准答案:or/ otherwise she would have replied to me last week

考点:对含蓄条件句的掌握

例题5:Never once___________(老两口互相争吵)since they were married 40 years ago.

标准答案:has the old couple quarrelled with each other

考点:倒装句的掌握

从以上五例翻译真题可以看出,其中重点考察的各类短语及语法知识与六级旧题型中词汇测试重点几乎是重现的,也就是说命题专家将六级旧题型中词汇与结构中重点考查的知识点,转移到了新题型中汉英翻译的重点。由于汉英翻译比单纯的四选一的词汇题型难度更大,也更灵活,知识运用更全面,这一新题型势必成为六级考试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很少有考生能在这部分得高分。虽说汉英翻译题从测试手段和效果来说有了较大的突破,但是,归根结底汉英翻译考查的内容不外乎是语言基础知识,即核心语法考点、高频词汇和句子结构的掌握,下面就从这三方面考点入手来具体探讨汉英翻译的一些技巧:

一、核心语法考点

这部分语法考点大多数是以前词汇语法考题考点的重现和转移,尽管词汇单选题现在不考了,但是还是不能忽视这部分题目,因为考点是一致的。核心语法考点最重要的是虚拟语气,其次是倒装结构、从句知识及非谓语动词等。

1.虚拟语气

(1)虚拟条件句:表示说话人的愿望、建议、推测或与事实相反的假设,最重要的是要掌握三个公式:

(2)含蓄条件句:主要标志有without,but for,othetwise。

(3)省去if的虚拟条件句:当动词或助动词were,had,should置于句首构成倒装句。

(4)as if或as though引导的方式状语从句,表示与实际情况相反。

表示与现在事实相反时,从句用动词过去式(be动词用were);

表示与过去事实相反时,从句用动词过去完成式;

表示将来不太可能发生的情况,用过去将来式。

(5)动词wish后的宾语从句,表示未实现或不太可能实现的主观愿望。从句中的谓语动词用过去式表示目前与事实相反的愿望;用过去完成式,表示与过去事实相反的愿望;用过去将来式,表示将来不太可能实现的愿望。wish和if only等词后的虚拟语气一直是六级考试各种题型的热门考点。

(6)表示命令、建议、请求等动词及其衍生词后跟“should+V”形式的虚拟语气。如demand(要求),suggest(建议),insist(坚持),order(命令),propose(提议),require(要求),request(请求),command(命令),recommend(推荐),decide(决定),ask(要求)等动词的宾语从句,从句的谓语动词必须变成“should(用于所有人称)+动词原形”,should可以省略。

(7)含有下列形容词、过去分词引出的主语从句,谓语动词必须虚拟语气(should+V),necessary(必要的),important(重要的),imperative(必要的),essential(基本的),advisable(建议),strange(奇怪的),desirable(合乎需要的),vital(极其重要的),order(命令),suggeste(建议)等。

2.倒装句

对倒装句的考查是汉英翻译题重中之重,主要掌握以下几种模式:

(1)以否定词开头的句子,如hardly,never,not...untill,rarely,seldom,little,few,neither,nor等。

(2)主系表倒装,即形容词Adj/现在分词Doing/过去分词Done+be+S句型。

(3)So do/does/did+S或者Nor do/does /did+S句型。

(4)虚拟条件句中以should/had/were位于句首。

(5)成分前置。

(6)满足三个条件:A.以介词短语或副词开头;B.以be为代表的状态性动词如lie,sit,stand,或来去动词come,go,rush等;C.主语必须是名词。

(7)比较结构的倒装。倒装句的翻译关键是助动词,部分倒装句在翻译的时候不要忘了助动词,此外,时态要配合,如08年6月的真题85.Never once ___________(老两口互相争吵)since they were married 40 years ago.答案:has the old couple quarrelled with each other,很多考生知道用倒装句做,但最后因为助动词has的错误而失分,因为空格后的从句有since引导,故本句倒装句应该使用现在完成时。又如07年2月的真题83.Only in the town___________(他才感到安全和放松). 本句答案:can he feel safe and relaxed该句倒装结构中应该使用情态动词can,而考生常常在此处失分。

3.非谓语动词和独立主格

命题专家在这部分主要考查分词、动词不定式及独立主格在句中作状语的情况。不定式的重点是时态问题,如08年6月真题84.Nancy is supposed to_________(做完化学实验) at least two weeks ago.本题主要考查对动词不定式的掌握。空格后的at least two weeks ago表明“做完化学实验”这个动作发生在主句的动作之前,故应该用动词不定式的完成式“have finished”来表达,因此标准答案为“have finished her/ the chemical experiments”。其次,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以及动词不定式的区别也是不可忽视的部分,还有就是非谓语动词的逻辑主语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考点,而这往往是中国学生的弱项,遇到此类翻译不妨用相应的状语从句来取代独立主格。

4.强调句

强调句结构“It is/was...that/who...”是又一个考查热点。一般会让考生翻译that/who后面的部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强调句切勿和定语从句混淆。

5.从句知识

(1)定语从句:作为整个英语语法体系中的一个难点,定语从句的考查是必不可少的。而对定语从句的考查焦点集中在关系词上,即根据不同的先行词和从句本身的结构要求判断应该选择关系代词还是关系副词,以及具体选择哪个关系代词或关系副词。对于定语从句的翻译技巧只要遵循“先后再前”的原则,即先看后面,看从句本身缺少什么成分,如果缺少主语和宾语,则确定选择关系代词,如果缺少状语则选择关系副词。另外需要注意区别同位语从句和定语从句,同位语从句没有代替对象,不作句子成分,它只对前面的名词作出解释,具有一定的内容性,而定语从句必作句子成分。

(2)状语从句:对于状语从句的考查主要集中在让步状语从句和比较状语从句上面。常考的句式有“无论(No matter)+疑问词”,“倍数表达A是B的多少倍”,一般有两种方法:1)“twice as...as(是……的两倍)”,“one third as...as(是……1/3倍)”。2)“twice the +N(是……两倍)”,“one third the+N(是……1/3倍)”。“与其……不如”通常可以这样表达:1)not so much...as,2)less A more B,同级比较有“no less...than(和……一样多)”,“no more ...than(和……一样少)”。

二、高频词汇的考查

六级高频词汇是汉英翻译的一个重要考点。对于这些单词要掌握的不仅是它们的汉语意思,最重要的是要掌握它们的用法。分析近年六级真题可知,近形词的考查正成为考点,如attribute to(把……归因于)和contribute to(造成……的原因),这两个单词不易分辨。此外,固定搭配是最为核心的考点,也是近几次命题密度最高的知识点。比如名词与动词搭配、形容词与名词搭配、动词与副词的修饰关系、名词与介词搭配。更为重要的是常见的固定词组及固定表达,这些都可能成为每次考试的命题重点,也是考生复习的重心。例如,07年12月真题84.It is absolutely unfair that these children _________________(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答案是:should be deprived of their rights to receive education,本题主要考查虚拟语气及“被剥夺……的权利”这一固定表达。无独有偶,在08年12月的汉英翻译中再次考到了“剥夺孩子们的自由”这一用法“deprive their children of freedom”,因此,我们可以总结技巧如下:首先要准确选词,确切表达词义,主要有赖平时的积累,其次可以旁敲侧击达到目的,碰到所要翻译的那个确切的单词一时想不起,可以换一种表达绕着说,毕竟翻译不是什么固定的模式,答案可以多种多样,在备考复习阶段需要开阔思路,多记同义词、近义词等。

三、句子结构

汉英翻译部分考查的是句中的一部分翻译,因此需要特别注意该部分在全句中的成分,然后判断该填从句还是短语,是谓语动词还是非谓语动词。如果所译部分是从句,就选择合适的连接词进行翻译;如果所译部分只是短语,看其是否作句子状语,如果逻辑主语一致即可,否则按独立主格来翻译;如果所译部分只是主句或某从句的一部分,需要注意确切作什么成分,再选择适当的词性。最后,必须指出的是无论什么句子都要考虑其时态、语态和主谓一致的问题,考生在做题过程中虽然能注意到主要考点如定语从句、形式主语等,但常常在这些细节处丢分。

总之,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使用语言,而翻译能力是英语应用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3]。翻译是一项复杂的艺术,它需要的是综合语言知识的运用。一方面需要扎实的基础语法知识,另一方面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同时特别关注英语和汉语用法的差异,如英语属于后重性语言,一般名词后面常接七种后置定语――介词短语、副词短语、形容词、现在分词、过去分词、不定式及同位语,而汉语是前重性语言;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汉语无主句较多,而英语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语,所以在翻译汉语无主句的时候,除了英语无主句、there be结构或者根据情景补出语境来翻译之外,运用被动语态来翻译也是常用的技巧。以上都是在做题目时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只要我们找出语言的规律,坚持多练,攻破汉英翻译这座堡垒乃至顺利通过六级也就指日可待。历史跨入21世纪后,全球一体化加速,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在中国社会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各行各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愈益迫切,社会对大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4]。掌握技巧,把握机遇,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中“级”的概念和词汇要求[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Vo1.35,No.5:380.

[2]李忠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与对策[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No.9:48.

[3]杨书银.大学英语改革下的翻译教学[J].宿州学院学报,2008,Vol.23,No.2:160.

英语四级作文常用句型篇4

关键词:功能对等;大学英语四级;被动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3-0238-01

翻译在西方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而在中国,古有玄奘翻译佛学经书,今有大批中国翻译工作者翻译西方先进科技文化著作。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有一点显而易见,即翻译不是一种语言中的词语和语句结构到另外一种语言的词语和语句结构的简单转换,也不是在另外一种语言中寻找与源语言对等的词语和语句结构,然后将其串接成句的过程。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新题型中,以翻译为例,在英汉翻译中,如果考生只着眼于字词转换等肤浅的内容,翻译出来的文字只会徒有其表,原文的内容和文字不能得以传达,自然无法获取较高的分数。而在新题型的段落翻译中,由于中英语言差异,出现问题最多的则为被动句翻译。因此,需要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视角出发,采用规范地道的英语将汉语被动句的内容准确无误的表达出来。

一、功能对等理论与翻译

功能对等理论是美国人尤金・A・奈达(Eugene Nida)提出,他一生的主要学术活动都围绕《圣经》翻译展开。在《圣经》翻译的过程中,奈达从实际出发,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翻译理论,最终成为翻译研究的经典之一。奈达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对等”。然而,两种语言代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文化可能有类似的因素,但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完全展现原文文化内涵的完美的翻译作品是不可能存在的,译者只能最大限度地再现源语文化。其次,如果意义和文化不能同时兼顾,译者只有舍弃形式对等,通过在译文中改变原文的形式达到再现原文语义和文化的目的。例如,英语谚语“white as snow”翻译成汉语可以是字面意义上的“白如雪”。但是,中国南方几乎全年无雪,在他们的文化背景知识中,没有“雪”的概念,如何理解雪的内涵?在译文中,译者可以通过改变词汇的形式来消除文化上的差异。因此,这个谚语在汉语中可以译作“白如蘑菇”,“白如白鹭毛”(郭建中,2000,P63)。

二、英汉语被动句的特点

英语被动句是英语“语态”的一种表现形式,特点其一为指向性非常明确。即英语被动语态的焦点和背景分别在动作的承受者和执行者之间相互转换。例如,They killed a wolf.(他们打死了一只狼),其中英语的动词(kill)“打死”的指向是“主语到宾语”。A wolf was killed by them.(一只狼被他们打死了),其中动词的指向转换为“动作的承受者到执行者”。特点其二为具有相关标记。即为语态的“-ed”标记。

汉语被动句源远流长,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例如“我们家后山的猴子被猎人抓走了”。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例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个句子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三、被动句的翻译方法

所谓“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为了准确地再现源语文化和消除文化差异,译者必须努力创造出既符合原文语义又体现原文文化特色的译作。以2014年6月大学英语四级新题型为例。“这些资金用于改善教学措施、购买书籍,使16万多所中小学受益。”此句属于无标志的被动句,在翻译的时候应该突出英语被动句的特点,处理为“These funds were used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facilities and purchase books, so that more than 160,000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can benefit from it”。以2013年12月大学英语为例。“中国结常常作为礼物交换或用作饰品祈求好运和辟邪”,此句也无明显被动标记,译者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必须按照汉语习惯和英语语言的构成模式,将“作为......”译为被动句“is used as.....”。综上所述,在翻译被动句时,译者应该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视角出发,首先注意分析汉语句型结构,找出被动句的施事者和受事者,尤其要注意汉语中存在的大量无标志被动句。其次要通读上下文,分析被动句与整体段落的逻辑关系,并注意关联词的运用。

参考文献:

[1]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9.

[2]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英语四级作文常用句型篇5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是对大学生英语水平的测试方式,这种方式能够激励学生能够不断地进行英语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对大学的教学有着较大的反拨作用。大学英语四级的翻译考试题目是其中影响较大的内容。文章以当前大学英语四级翻译考试题为例,通过反驳理论,分析了其对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作用。

关键词:

大学英语;四级翻译;教学;反拨作用

大学四六级考试有着悠久的历史,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有着较大的影响力,是当前大学英语考试中影响较大的考试。大学四级的考试成绩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工作选择,常常成为企业选拨人才的标准之一。同时大学生的四级考试成绩也影响着大学老师的教学水平,是大学英语老师考核的标准之一。2013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进行了改革,针对考试的题型和考试的分数分配进行了变化。其中,翻译题型改革的程度最深,其难度和分数比重也逐渐上升。这种改革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案以及学生的复习方式,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能力都有着较高的要求。文章从当前大学英语的教学现状开始分析,针对当前四级翻译题型的变化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概述反拨作用理论

大学英语四级是一种语言考试,语言测试的反拨作用通常是对教师的教学方式产生直接的影响。反拨作用通常是指语言考试对教学发挥作用,语言测试的结果直接影响着学生以及教师,甚至是对教学的体制产生较大的影响。另外,反拨作用分为积极的作用和消极的作用。区分大学四级对大学教学的反拨作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主要是通过教学内容是否与考试内容相匹配来进行的。当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都符合大学四级的要求时,大学四级的考试则发挥了积极的反拨作用,当大学教学内容与大学四级的翻译考试题型有着较大的差异时,其发挥的作用则为消极的反拨作用。此外,反拨作用是通过对参与者、机制、模式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二、当前英语教学中的问题

(一)翻译题型无法指导教学

当前大学教学中并没有重视翻译题型的变化以及翻译题型对当前教学产生的影响。通常大学教学过程中重点突出词汇、语法等内容,另外一些加深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掌握固定搭配,结合部分句子、文章来进行学习。大学英语教学中并没有将翻译题型的考试单独拿出来作为锻炼的项目。大学四六级改革之前,翻译题型的分数占比较少,并没有受到当前大学的重视。尽管部分高校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大学考试的提纲作为教学计划的安排的参考,但是众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仅仅是重视学生词汇量的扩充,忽视了翻译题型的特点,忽视了翻译的技巧,因此,当前的大学四级翻译的题型并不能对当前大学教学产生指导作用。

(二)大学翻译教学内容少

大学的英语教材中并没有针对翻译题型设置的专业内容,众多的大学课本单元题型中涉及到了翻译题,但是并没有作为重点内容出现,仅仅是孤立的句子练习,没有将段落整体的翻译落实在课本当中。大学四级翻译题型中包括单词、句型、上下文含义等各个方面的考试,但是在大学教材当中将单词与句型都展示出来,没有将上下文的翻译练习作为重点内容,无法锻炼学生的综合翻译能力。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会缺乏整体翻译的能力以及整体翻译的意识,最终导致了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不知所措,甚至是翻译的语意不符合标准含义。教材中忽视了翻译题型的联系,从而导致了教师与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忽视了翻译能力的提高,学生仅仅在备战考试的过程中无法短时间内提高自己的能力。

(三)不重视翻译教学

一些教师认为翻译考试并没有太大的难度,只要学生掌握足够的词汇量以及语法就可以完成翻译考试。但是,翻译考试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学生需要熟悉句型和语境的含义。翻译考试对学生的专业水平要求较高,学生需要在汉语与英语语境之间进行转换,学生只有在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上才能够轻松地完成翻译题型,否则学生需要加大练习才可能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正是由于教师对翻译题型以及翻译要求的掌握不够准确,对翻译题目的认识不够才导致了学生不重视翻译题型的考试,最终使得翻译题型的考试并不能对大学的教学发挥任何的反拨作用,从而使得大学四级考试与大学英语教学之间缺乏关联性,最终导致了学生的翻译水平以及考试成绩都无法得到提高。

三、大学四级考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

(一)改革教学内容

大学生具备翻译能力必须要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主题知识的能力、大幅篇章的能力、文化能力以及语言转换能力。针对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状况,教师应该改善自己的教学内容,首先让学生明白基础的翻译的概念,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认识翻译的重要性。另外,教师不仅需要让学生进行语句的翻译,还需要让学生在篇章中锻炼自己的翻译能力,让学生掌握篇章翻译的方式,增加学生对单词在不同语境中不同含义的认识,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文章内容练习不同的翻译技巧。另外,翻译中涉及到较多的文化知识,学生需要适当地了解英文国家的文化以及思想,了解文化对翻译题型产生的影响,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翻译题型的要求。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锻炼学生的词汇能力,同时让学生掌握英文的表达习惯,英语基本功的能力,从而让学生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语句。

(二)改革教学方法

多数的教学课堂中都是采取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师需要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增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练习自己的英语能力。在教学方式上,教师需要注意将讲解单词转变为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单位的含义,让学生具体地认识到不同语句中的同一单词有着较大的区别,所以不能够局限在单词的词语翻译当中。此外,教师应该将翻译经典当中的语句单独拿出来让学生进行赏析对比,让学生了解其中的翻译的技巧,让学生可以从经典翻译中学习翻译的技巧。另外,教师需要让学生多多阅读外国名著,同时结合经典的译文来进行分析,能够让同一句翻译多种不同的翻译方式进行对比,从而让学生可以不断地掌握较为优秀的翻译方式。最后,学生准备大学四级的考试需要经过大量的练习,学生应该小组练习的方式来共同分析四级考试真题中的翻译题型,从而借鉴他们的优秀翻译的方式。

四、结语

语言测试对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影响。大学英语教师需要注意到四级英语考试题型的变化,针对四级翻译考试难度增加的状况,教师需要及时地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教师需要了解考试的重点以及考试的技巧来加强学生的日常练习,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翻译学习,从而能够在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翻译考试能力,从而帮助学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楚承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给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带来的挑战[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141-143.

[2]谭洪进,殷炳兰.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翻译题型调整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02:97-99.

[3]兰晶,邝江红.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翻译测试的反拨效应之教师调查——以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为例[J].读天下,2016,18:178+209.

[4]王文花.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4:26-27.

英语四级作文常用句型篇6

>> 大学英语四、六级新题型“段落翻译”策略研究 浅析大学英语四\六级机考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政策评析 大学英语四、六级应试技巧 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解读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方法谈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翻译策略在大学英语四级段落翻译中的应用 大学英语四、六级翻译题型改革的作用和意义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四级段落翻译的教学策略 元认知监控策略在大学英语四\六级应试中的运用 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后的独立学院听力教学策略 大学英语四、六级机考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改革背景下的大学英语四、六级教学策略 转型分析 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影响 大学英语四级翻译策略 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机考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大学英语四、六级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及教改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翻译在四、六级总分中的比例也从5%提高到15%,与写作一样。一般来说,大学英语考试大纲就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风向标。翻译替代以前的完形填空,并且由原来的句子片段翻译改为完整的段落翻译。由此表明翻译地位的提高,大学英语教学阶段,翻译与听、说、读、写一样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真正实现《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提出的有关翻译的一般教学要求:能借助词典对题材熟悉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英汉译速为每小时约300个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时约250个汉字。译文基本准确,无重大的理解和语言表达错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段落翻译是对考生英语综合能力的考查,要在短时间内取得长足的进步不太容易。除了要具备扎实的英汉两种语言功底外,了解一些翻译的标准和策略,并进行适当的练习也是非常必要的。

二、翻译的标准和策略

(一)翻译的标准

1.中外翻译理论有关翻译的标准。古今中外的翻译理论家和实践家都曾从不同角度对翻译制定过一定的标准。在我国近现代,最有影响也一直备受争议的应数严复的“信、达、雅”标准。直白点说,就是“忠实于原文;语句通顺;译文要优美”。后有傅雷先生提出的“神似”和钱钟书先生提出的“化境”。国外翻译理论中最有代表性的美国的尤金・萘达(Eugene A. Nida)的“功能对等理论”和英国翻译家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的“语义/交际理论”。前者主张意译,后者主张直译和意译的灵活选择。直译强调忠实于原文,而意译更多考虑的是原文意义的传达(叶子南,2013;宋天锡,2007)。

2.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段落翻译标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段落翻译尽管属于比较基础简单的翻译,但了解其评分标准也十分必要。以下是从网上搜到的四、六级考试翻译评分标准:本题满分为15分,成绩分为六个档次:13~15分、10~12分、7~9分、4~6分、1~3分和0分。各档次的评分标准见下表:

(?a_id=ff8080813f26f758013f26f758080000&kid=ff80808148a943210148aa3ed53806a2)从以上的翻译评分标准看,四、六级翻译和四、六级作文一样,阅卷员从整体把握,凭总体印象给分,而不是按语言点的错误数目扣分。但语言的质量确实是得分高低的决定因素。从“信、达、雅”的标准来看,能做到前两点,即忠实于原文,行文流畅,就可以得到不错的分数。

(二)翻译的策略

翻译,看似简单,包括理解和表达两个步骤,即首先理解原文,然后把原文想要传达的意思用目的语表达出来。而实际上,翻译过程却很复杂,是对语言表层背后,深层思维差异的处理。尤金.萘达把翻译过程分成:分析,转换,和重建三个阶段(叶子南,2013:46-55)。因此,翻译不仅是理解和表达的过程,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正确理解原文是翻译的基础,很多同学在翻译时容易犯逐字翻译的错误,其实翻译是原文意思的传递,所以保证原文的意思不变是最重要的。要想译出地道的英语,最根本的出路还是打牢英语的语言基础,阅读大量的英语原著和文章,并且要善于观察,对比,积累和模仿(宋天锡,2007)。

1.注意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因此必须关注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英语和汉语之间的差异表现在从词汇、句子到篇章的各个层面。

首先,词汇是语言表达的基础。由于四、六级段落翻译的选材特点是有关“中国文化”,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因此相关词汇的积累非常重要,尤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比如:中国的节假日:春节(Spring Festival),元宵节(Lantern Festival),清明节(Tomb Sweeping Day),端午节(Dragon Boat Festival),中秋节(Mid-Autumn Festival)等。

中国古代经典书籍、教义以及流派。比如:

四书五经 the Four Books & the Five Classics

四书 the Four Books ,including “The Great learning《大学》,The Doctrine of the Mean《中庸》,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论语》and Mencius《孟子》”

五经 the Five Classics,including “the Book of Poetry 《诗》,the Book of History 《书》,the Book of the Changes 《易》,the Book of Social Forms and Ceremonies 《礼》and the Annals 《春秋》”

三纲五常 the three cardinal guides and five constant virtues

三纲 the three cardinal guides:ruler guides subject,father guides son and husband guides wife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 five constant virtues:benevolence(humanity),righteousness,propriety,wisdom and fidelity

仁、义、礼、智、信

三教 Confucianism,Daoism,and Buddhism(儒、道、佛教)

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宣传语,如:

三个代表the Three Represents:(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represent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a's advanced productive forces;represents the orientation of China's advanced culture,represents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overwhelming majority of the Chinese people

五讲四美三热爱

五讲 the Five Merits focus on decorum,manners,hygiene,disciplines and morals

四美 the Four Virtues:golden heart,refined language,civilized behavior,and green environment.

三热爱 the Three Loves:Love(for)the motherland,Love(for)socialism,Love(for)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安居工程 Economy Housing Project

希望工程 Project Hope

菜篮子工程 Vegetable Basket Project

精神文明等 (以上翻译都摘自金惠康的《跨文化交际翻译》,2002)

平时多阅读有关中国文化的英语资料,多看英语新闻和报纸,比如CCTV英语节目和China Daily的大学校园版。

其次,段落翻译应该以句子为最小单位,总体来说,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子层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1)形合语言与意合语言。英语属于“形合”语,主要指从句子结构来看,英语句子严密紧凑,句子各部分之间的形式和联系必须符合语法规则。英语句子以“主谓结构”为主要框架,主语和谓语要求在人称,数,时态上保持一致。而汉语则相反,属于“意合”语,句子各部分之间没有严格的语法结构限制,体现在“形散而意合”。因此,汉英翻译时必须在正确理解汉语的基础上,用符合英语语法和习惯法的句子来表达。比如:汉语无主句较多,但翻译成英语时必须把主语加上去。例如: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孙子.谋攻》)

You can fight a hundred battles without defeat if you know the enemy as well as yourself. You will win one battle and lose one battle if you know yourself but are in the dark about the enemy. You will lose every battle if you are in the dark about both the enemy and yourself. (徐行言,2004)

汉英对比,英语注重形式连接的特点,和汉语注重词组和句子之间的关系都是非常明显的。

(2)静态语言与动态语言。与汉语相比,英语表示动作的手段不仅可用动词,还可借用其他形式,比如,名词,介词,同位语,非谓语动词,形容词和独立结构等。而汉语一般只能用动词表示动作。因此我们说汉语属于静态语言,而英语是动态语言。例如:

…that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shall not perish from the earth.(Abraham Lincoln)

汉语翻译是:一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远不会从地球上消失。

英语由于语法要求严谨,与汉语相比,一般长句比较多。因此,汉译英时,就要充分利用英语长句的特点,采用“短句合译”的方法,可以使用从句(状从、定从),非谓语动词,或者同位语。例如:

・“京剧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的国剧。”

・Peking Opera,as /known as the national opera of China,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200 years.(同位语)

第三,段落翻译应从语篇的角度着手。段落翻译处理的不是一个个孤立的词句,而是由互相关联的几个句子,按一定的格式,有机地组织在一起的语篇。因此,段落翻译必须以语篇为单位,对语篇进行分析理解并综合运用各种翻译手段,才能使译文达到“忠实,通顺”的目的。换句话说,就是翻译要跳出原文语言层面的束缚,传递出原文的意义和精神(孟庆升,2003)。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结构上的差异,汉译英时就需要打乱汉语原文的结构顺序,而用符合英语语篇结构的方式来表达原文的意思。

2.关注中西文化差异。语言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二者不可分离。社会学认为,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语言学家说,学习一种语言就是了解一种文化。“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点,它不仅包含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邓炎昌,刘润清,1989)。语言和文化的密切联系使得翻译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文化因素。一般来说,译者的文化背景知识越丰富,他的译文才会越准确和地道。译者必须具有文化意识,即意识到翻译是信息的语际交流活动,文化差异和语言差异一样可能成为翻译的障碍。译者不仅要精通两种语言,还要了解语言背后的诸多文化现象。正如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萘达曾指出的“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孟庆升,2003)。

三、结语

总之,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段落翻译是对考生英语综合能力的考查,要想在短时间之内有明显提高可能性不大。但是考虑到其选材特点以及评分标准,考生可以在平时的学习中有针对性地积累相关词汇,多读地道英文,在扎实语言基本功的基础上,掌握一些翻译理论,包括翻译标准、方法等,并且注意英汉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再加上多加训练,一定可以取得满意的分数。

参考文献:

[1]关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题型调整的说明[EB].

?a_id=ff8080813f26f758013f26f758080000&kid=ff80808148a943210148aa3ed53806a2.

[6]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7]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孟庆升.新编英汉翻译教程[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3.

英语四级作文常用句型篇7

关键词:大学英语四级;语段翻译;问题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3.103

0 引言

2013年6月开始,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题型的构成和分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翻译部分由原来的翻译补全五个句子转变成段落汉译英,分值由原来占5%增加到现在的占15%。考察的内容涉及到历史、文化、经济等各方面,字数在140个词左右,要求学生在半个小时内完成,对学生英语翻译实用能力的要求更高,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也提出了比较严峻的挑战和要求。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对翻译部分不够重视,很多院校的公共英语课程都是一门综合课程,没有单独的翻译课程,因此,学生比较缺乏专门的翻译技巧训练。此外,由于一直以来大学英语教学比较重视读写,忽视听说和翻译,使得我国在校大学生的英语翻译水平普遍较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题型改革后,学生普遍反映段落翻译难,对完成这道题没有信心,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和教师应该及时反思,改变传统低效的教学方法,转变教学重点和教学策略,改善教学质量,努力提高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

1 学生进行语段翻译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学生在进行语段翻译的时候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中式思维造成语言翻译不地道或不准确

为什么很多中国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学英语,平均学了10多年的英语,到大学的时候,很多学生还是听不懂,说不出,无法顺畅的和外国人交流呢?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缺乏二语习得的语言环境,像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地区),英语是官方语言,人们周围都有说英语的语言习惯,人们接触和应用得频率比较大,所以那里的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比较理想。其次,由于中国地域广阔,只有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城市外国人数比较多,而普通的中小城市外国人的人数还是非常少的,所以这种环境也不利于不同语言的交流和发展。这样的国情导致很多学生在平时很少有机会用英语与外国人交流,对国外地道的表达方式知之甚少,仅是从教材中获得相应的知识。而由于各方面的因素,我国有的英语教材,本身的编写就不严谨,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有时候也存在学生被误导这种现象。缺乏足够的正确语言输入,再加上学生平时疏于练习和思考,在翻译的时候,很自然的就会按照汉语的语言习惯进行书写。

1.2 英语语法基本功差

由于英语语法学习起来比较枯燥,很多学生在课上对学习英语语法都没有兴趣,更别说课下进行自主学习。语法不好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翻译能力的低下,句子翻译混乱。汉语是意义型的表达,也就是说句子意思完整算是一句话。而英语是形式型的语言,也就是说每句话都要严格的遵守一定的形式,不管意思是否完整,只要有一套独立的主语、谓语和宾语,就算是独立的一句话。可是很多同学在平时的翻译过程中,总是无法很好的掌握这条规则,经常按照汉语的写作思维翻译,在没有连词的情况下,一句话中出现很多谓语动词,导致出现这种最低级的语法错误,影响得分。

1.3 英语教学中缺乏对文化背景的输入

任何一门语言都是对文化的一种体现和反应。有的时候,文化知识的学习反而比语言本身的学习更加重要。由于大学公共外语不是专业课,课程设置的学时有限,使得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为了完成规定的教材授课任务,而无暇顾及太多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使得学生对很多西方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了解不够。比如说“I have fought tooth and nail.”这句话是有历史典故的。这里面“fight tooth and nail”是引自动物打架时的场景。可以想象一下动物打架的时候把tooth牙齿和nail指甲都用到了,所以把这个表达放到人的身上,比喻“已经尽力”的意思。再比如“cock and bull story”,什么是“公鸡和公牛的故事”呢?在英国的中世纪,有一个旅馆的名字就叫伥“cock and bull”,往来的住客经常聚在一起谈论周围出现的奇闻轶事,久而久之,人们谈论的毫无根据、无从考证的故事就被称作是“cock and bull story”,即“无稽之谈”。由此可见,多给学生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对学生正确理解英语的表达非常有帮助。

2 结语

综上,学生对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出现的段落翻译不太适应,主要存在着上面三个方面的问题,因此,教师在以后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克服上述缺点,调整具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加强翻译的相关技巧的讲解和训练,增强学生的西方文化底蕴,多进行地道英语输入,逐渐提高学生的段落翻译水平,提高大学英语整体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谢诗琳.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新题型、新策略――四级考试短文翻译技巧[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3,(10).

英语四级作文常用句型篇8

关键词:综合英语教学 英语专业四级考试

一、英语专业四级考试(TEM-4)及语法部分新题型

英语专业四级考试考察全国综合性大学英语专业学生,目的是全面检查已学完英语专业四级课程的学生是否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各项要求,考核学生运用各项基本技能的能力以及学生对语法结构和词语用法的掌握程度,既测试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测试学生的单项技能。同时,也是评估教学质量,推动校际交流的一种手段。[1]英语专四考试是衡量学生语言能力和学校教学水平的一把重要的标尺,因此在高校的英语专业教学中受到普遍重视。

近年来,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的语法部分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新题型,并呈现出比重逐年增加的趋势。以往的专四考试的语法部分主要是考一些语法知识的应用------主要是根据语法规则,选择正确的选项完成句子。2008年以来,开始出现一些考察语法概念的新题型,如考察学生对句子结构的理解,分析句子画线部分的语法功能。通过分析近5年的英语专四试题,可以发现:专四试题中15道语法中,语法概念题占到了相当的比重。

以2014年专四试题53题为例:

53.Which of the following italicized parts is used as an object complement?

A. The front door remained locked. B. The boy looked disappointed.

C. Nancy appeared worried. D. He seemed to have no money left.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结构的掌握,ABC选项为系表结构(系动词+过去分词),斜体部分的形容词作表语,而D选项过去分词left用来形容宾语money,因此正确选项为D。

从本校的情况来看,学生普遍反映这类题型较难,原因如下:

1.此类题型与以往的侧重语法应用的题型差别较大。学生们在初高中阶段所做的大量试题都是侧重应用方面。很多学生虽然会做题,但是对句子的语法结构未必熟悉。

2.对英文的术语感到陌生。中国的学生都是用中文来学习英语语法。虽然学生知道定语、表语、同位语、补足语等术语,但是对它们的英文表达却一窍不通,这就导致了在考试中很多学生连题目都看不懂,更谈不上选择了。

二、专四新题型对综合英语教学的新要求

全国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目的在于考查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它既是对专业二年级学生进行的基础阶段终点测试,又是一种较全面地检验学生真实水平的权威性测试。但就当前综合英语课的教学现状来说,还难以达到培养合格英语人才的客观要求。对于提高学生专业四级过级率的作用发挥上,也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所以,改革综合英语课教学模式,努力提 升教学质量。确保学生顺利通过专业四级考试,已成为综合英语课教学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2]

针对专四考试语法部分出现的新题型,综合英语课程的教学方式应及时做出调整:

1、在课文里强化语法概念。在课文里通过大量、反复地结构分析强化学生的语法概念。学生们在中学阶段已掌握了基础语法,在综合英语课堂上,教师应把重点放在对基础语法的复习与巩固上。对于课文中出现的复杂句式,应详细剖析句型结构, 及时总结重要的语法项目,强化英语专四级考试中经常出现的语法结构。[3]

2、尽量使用英文讲解语法,这样学生自然熟悉了语法概念的英文说法,从而在考试中应对自如。英文讲解语法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并伴以中文解释,不断重复以加强学生对英文语法概念的理解。

3、鼓励学生通过朗读课文培养英语语感。综合英语课的课文大多篇幅长且难度高。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不仅可以解决词汇语法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长、难句。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较好地英语这门语言的遣词构句的规律。

三、以英语专业四级为导向改革综合英语的教学模式

1、 采取互动式教学模式。教师就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法,采用组织复述课文、讨论作者观点等不同的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也可以组织学生间的辩论和问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启发性的、开放性的,这样就能让学生自由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语言输出能力 。

2、改革教学模式。构建以综合语言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英语课堂。传统的英语精读教学

多以讲解知识点、翻译课文为主。这种模式最大的弊端就是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而新的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增加了对综合能力和交际能力考查的比重。要求学生打下良好语言基本功。 听、说、读、写、译各种技能均衡发展。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引入任务型教学模式。教学任务围绕一个中心,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时,综合应用所学知识 .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4]

四、结束语

教师应该将语专业四级考试作为综合英语课的教学内容与方式的风向标,并根据时代的发展和要求不断地调整英语教学。综合英语课的教学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在不断的探索和尝试中, 教师能够把握明确的教学目标,运用适当的教法以及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教学的效果会越来越好 。

参考文献:

[1] 武书敬;孟丽华.新建本科院校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7.

[2] 谢华. 综合英语教学中提高英语专业学生专业四级考试能力的探索.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3] 于洋. 英语专业精读教学与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互动研究.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9

上一篇:大学活动策划书模板范文 下一篇:抗震救灾标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