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诵读范文

时间:2023-11-09 16:53:49

国学诵读

国学诵读篇1

一、 读经典,厚德固国本

《大学》曰:“德者,本也。”“本固则枝荣,根深则叶茂。”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也写道:少年强则国强。所以,要国本牢固,必须从孩子的道德教育抓起,要让学生学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仁”和“孝”等等。

而现今的小学生,大多数孩子为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加之如今文化产业的市场化,孩子们受到电视、网络中暴力、色情等低级快餐文化的污染,导致当代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日趋下降,自私自利,道德修养差等问题频频出现。

国学经典流传了千百年,积淀了中华传统优秀的思想、道德、情感和审美智慧,如:《论语·里仁》 “父母在,不远游,远游必有方”中的孝敬父母;《荀子·劝学》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中的持之以恒;《中庸》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行世处事的准则;还有“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的处世原则;王冕的“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郑燮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坚定立场等等。这些警世名言,或是一种规范,或是一种精神,或是一种品质,学生在观赏、诵读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了教育,达到了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效果。国学经典是中国文化的最好载体,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孩子们从小接触国学经典,既受到民族精神的感召,又陶冶了情操。

二、读经典,强语浓学风

中国的语言文字之根在国学经典,仅从《诗经》算起就有三千多年了,《百家姓》《千字文》《易经》《论语》《菜根谭》等这些经典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人们可以从这些优秀国学经典中领略祖国山河的壮美,了解民族历史的演变,感受汉语表达的丰富和美好。国学不仅有经典的思想、经典的故事,尤其是有经典的语言,它是文化内涵最丰富的语言,是形式最优美的语言,是最具灵性和想象力的语言,是最深刻最具感染力的语言。学习这种语言,是学习中华民族文化的最佳途径。

诵读经典,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记忆力及对语言文字规律的认识,而且使学生背诵课文显得更加轻松,对课文中的古诗、古文的理解与记忆有直接好处,对自己的写作帮助较大。对于语文功底较好的学生,有的可直接引用语句为文章添色,有的则可学习古文的描写方法,借鉴其思想内容。如学《坐井观天》成语时,孩子们出人意料地用苏轼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来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表达自己的思想。

国学诵读篇2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经典;诵读教学

引言

国学经典诵读作为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创新课程,已经在各中小学校语文教学中出现,并逐渐发挥出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作用。初中生的兴趣广泛,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且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如果此时教师能激发学生对国学的兴趣,并引导学生进行国学经典诵读,使其沉浸在民族文化魅力中,就能帮助学生形成与素质教育目标更相符的素养及能力。由此可见,促进国学经典诵读在我国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不断渗透具有重要意义。

一、结合地区特色开发校本课程,创设教学情境

语文教学是国学内容的重要依附对象,课本中有很多课文属于国学内容,学生诵读这些内容,有助于领略国学魅力。通过语文教学的方式渗透国学诵读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国学内容[1]。但是,当前初中学校教育中开发的国学诵读内容非常有限,与国家发展国学经典内容的期许仍有较大差距。所以,学校应该结合地区特色开发校本课程,为学生营造国学氛围浓厚的教学环境。例如,山东曲阜是儒家孔圣人的故乡,当地学校有丰富素材可以开发校本课程。学校可将圣训、圣言融入国学内容中,让学生在每天的语文教学中抽出几分钟的时间进行诵读。教师也可以对其中的重点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准确地了解孔圣人圣训的具体意思,并且遵照圣训改正自己不良的行为和态度。另外,教师在收到学校制订的校本课程教材后,一方面可以根据班级环境将教学氛围布置得更适合国学诵读,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国学魅力;另一方面,可以创新诵读方式,打破受传统诵读模式的束缚,如播放背景音乐配乐、让学生每周抽出一天穿汉服诵读国学内容等。总之,教师要借助校本课程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环境,使学生产生更浓厚的国学情感。

二、结合国学经典内容不断优化诵读环境

学生如果没有对所学内容产生足够的兴趣,那么必然无法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快乐。因此,采用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并激发学生对国学诵读兴趣的方式,就是当前利用语文教学渗透国学诵读的主要方式。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认识到环境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然后不断优化学生的诵读环境,从而达到每一处环境都能教育人的效果。学校中的诵读环境主要分为班级环境和校园环境两种,在上文已经提到了创设良好的班级环境对学生国学诵读的重要作用,那么不断优化校园环境也非常重要。班级环境、氛围的创设是学校文化环境创设和优化的一部分,教师不仅要重视班级环境的创设与优化,也要重视校园诵读环境的优化[2]。如果学生在班级感受到了浓厚的国学文化氛围,而一出班门,校园内国学文化氛围较弱,那么学生就会产生较大的文化情感落差。所以,语文教师应该协助学校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当然,语文教师优化校园文化的主要方式是课堂教学,如果教师能和学生一起共同布置和优化校园文化环境,那么学生将会体验到不一样的课堂教学。例如,2018年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迎国检”工作,在“迎国检”的过程中,学校就需要对校园文化环境进行布置和优化。有的学校为了布置好国学诵读环境,发动语文教师和班级学生,将国学诵读的内容分片区布置在相应的地方,如学校安排语文教师和学生将“孔子圣训篇”布置在校园入口处,这样不仅学生每天上下学都能看到,而且在布置的过程中,还能通过“特殊的语文课堂”对该任务中的“圣训”内容有了一定了解。另外,有的语文教师组织全班学生对校园道路或楼层建筑命名,如“笃行路”源自“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格致楼”源自“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还有的教师和学生专门负责校园广播、黑板报、新闻橱窗等内容,每一项任务都需要教师和学生以“特殊的课堂教学方式”进行。例如,负责校园广播的班级,由语文教师组织学生抄写国学方面的小文章,然后每天在上学、下学时都在广播中播出。实践证明,这种特殊的国学诵读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

三、举办形式多样的国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国学之美

学校是开展国学诵读教学活动的关键场所,所以应该在结合校本课程的基础上,组织一系列国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国学之美。笔者结合实际工作,介绍学校主要开设的国学活动。

(一)组织学生诵读国学经典,感受国学的语言魅力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唐诗宋词作为我国诗词歌赋的巅峰,能够帮助学生感受国学的语言魅力。而至于诵读方式,教师可以灵活把握,如个人单独诵读、小组比赛诵读、男女比赛诵读等,总之教师应根据班级学生的兴趣爱好等情况灵活掌握诵读方法。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每节语文课中五分钟的时间来诵读这些诗词歌赋,让学生形成一种习惯,从而为校园营造出浓厚的国学诵读氛围。同时,学校可以组织全校师生参加国学诵读比赛,让学生感受不一样的国学教育。

(二)开设经典国学写作,体验千古华夏人的情怀魅力

用国学内容写作,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且可以让学生积累和掌握更多国学知识[3]。以往很多学生缺少写作素材,导致写出来的文章非常肤浅,而在文章当中加入国学素材,会使整个文章的用语、结构等显得非常紧凑而富有语言魅力。学生将国学素材引用到写作当中,必定能对国学内容产生更准确的理解,从而体验到千古华夏人的情怀魅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写一写诵读国学的感受。学校也可以组织师生参加经典国学习作比赛活动,并将征文通过橱窗、文化长廊、校园广播等方式对外发布,进一步丰富校园国学文化,激发学生对国学的热爱之情。

结语

综上所述,国学是我国非常宝贵的民族文化,承载着几千年华夏儿女创造的文明和历史,凝结着智慧和心血,是我国乃至世界的文化瑰宝。所以,通过语文教学渗透国学诵读,不仅有利于学生接触更丰富的国学文化,还能不断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不断陶冶学生的品质道德,为学生日后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奠定基础。当然,目前我国国学诵读活动多样化有待提高,教师作为国学诵读活动的组织者,学校作为国学诵读的主要负责方,应该结合地区文化特色开设国学课堂,让学生在体验国学魅力的同时,对当地文化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主动地接触国学内容,才在国学诵读活动中体会更丰富的文化魅力和历史情怀,继而让自己的情操得到陶冶,在不断反思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使自己成为合格的国家未来建设者。

国学诵读篇3

关键词:国学教育;经典诵读;校园文化;

作者简介:谭诤(1972-),男,湖南洞口人,博士,讲师;

自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掀起“国学热”以来,有关中小学开展国学教育的“是”与“非”的讨论就一直没有停止。然而,许多中小学校国学教育却以校本课程的形式不断实施着,因此,对于国学教育有无价值的讨论已经没有必要。虽然在中小学开展国学教育已经被大家所接受,但关键问题仍在于如何开展和实施国学教育。基于目前大多数学校在实施国学校本课程中以经典诵读为主要方法的现状,本文提出中小学国学教育不止于经典诵读的观点,即中小学生对国学的学习在内容、方法、学习结果、学习价值取向和评价上不止于诵读。本文围绕“为何不止于诵读”和“如何不止于诵读”两个问题,提出建构中小学国学教育课程和方法体系。

一、国学教育为何不止于经典诵读

何谓“国学”?何谓“国学经典”?任何一个问题的讨论都是从其最基本的概念和内涵开始的,对基本概念的澄清是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情。何谓“国学”?学术界的争论至今未停止,莫衷一是。但目前学界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国学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的总称。[1-2]国学包括古代诸子百家之说(以儒学为主流)、文学、艺术、科学、史学等多方面。“国学经典”是“国学”的下位概念,即是指“国学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原创著作”。[3]从“国学”和“国学经典”的概念界定看,经典可以诵读,但并非所有“国学”都是可以诵读的,诸如书法、绘画等艺术。之所以出现“国学教育止于诵读”的场面,首先是在概念理解上把“国学”囿于“经典”,使“国学”概念狭义化。

经典可以诵读,经典也需要诵读。1995年3月,以赵朴初、冰心为代表的九位政协委员向第八届全国政协会议提交了《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紧急呼吁》提案,这一提案得到党和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1998年6月,团中央、少工委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启动了“中华古诗文诵读工程”。此后短短数年间,该工程便得以在全国近30个省、市、自治区的数千所中小学校开展起来。[4]一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国学经典诵读运动自此在全国中小学铺开,许多中小学校自行开发了诸如《经典诵读》《千人诵读》等国学经典校本课程,而且采取了多种多样的诵读方法和形式,如课堂读和课外读相结合、学校读和家庭读相结合、学生读和教师读相结合、音乐舞蹈和诵读相结合等等。但为什么如此恢宏的场面,甚或可以说是一场诵读运动却在学术界产生了如此大的争议?

极力反对儿童读经的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刘晓东教授曾分别撰文与南怀瑾先生和郭齐家先生讨论,他争论的焦点在于经典内容选择和经典学习方法问题,认为“儿童读经以‘填鸭’‘填牛’之强制灌输方法,让儿童死记硬背、生吞活剥古代‘经典’,期望以此使儿童获取‘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劳永逸’之学问,这公然背离了儿童教育的近现代观念,是走历史的回头路。”[5]仔细体味,他的质疑不是没有道理,如果中小学校所选择的国学经典内容是不加甄别的、良莠不分的,断然不可取;如果把儿童诵读作为经典学习的唯一方法,那是对传统教育中记诵方法的盲目推崇,也是断然不可取的。但如果以此断然否定儿童国学经典学习的价值,也是断然不可取的。故作者认为,科学地选择适合当代儿童学习的经典内容和适应儿童心理特征的学习方法,才是对待国学经典的辩证之正确态度。

那么,对待中小学生国学学习,我们究竟持怎样的教学方法和目标?在这里,我们提出“诵、忆、悟、行”四重境界,即“诵读、记忆、领悟、行动”。对待国学主要在于“悟”和“行”,而对于《论语》等经典国学即需要达到“诵、忆、悟、行”四重境界。国学教育由“诵”开始,最终到“行”,逐次提高,使国学的学习最终内化到学生日常生活行为中。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只有让国学内涵和精神由意识层面的知识变为无意识层面的教养,进而成为他们的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国学教育才能意味着真正成功”。[6]“诵、忆、悟、行”四重境界可以说既是中小学生国学学习的方法体系和目标要求,也可以称作是国学学习的评价标准。

“诵”。国学经典需要诵读,诵读经典符合语文教学规律,诵读也是语文学习的核心。在实践中,我们也看到许多学校通过设计不同的诵读方式,如吟唱、带读或齐读、接龙、默读、讲故事等等,甚至和舞蹈、武术联系在一起诵读,让师生流连忘返,乐在其中。但我们需要警惕的是诵读的形式不要过于“复古”,或行似“诵经”的味道。

“忆”。经典内容除了诵读,许多是需要记忆的。我们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就是儿时的记忆在成年后很难消退,孩童时代的记忆甚或可以追随一个人的一生,而且类似书法和绘画类国学内容有些也是需要记忆的。

“悟”。中小学生学习国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形成高道德素养、高审美情操和高人文素养,所以中小学生国学的学习更重要的还在于“领悟”,最终落实到“行动”当中,而这种“领悟”更多时候应是一种内隐学习。内隐学习是无意识、自动地获得知识的过程,对规则知识的无意识加工是内隐学习的本质。[7]通过诵读经典和记忆经典,使学生沉浸在国学的氛围之中,并通过教师适当地解读,久而久之自然就会体会其中的要义,达到“悟”的效果,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燃起生命的希望火花。

“行”。诵而后能忆和悟,悟而后能用。中小学生国学学习的最高境界在于“行动”。这种“行动”既是一种学习的过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种“行动”也是一种结果,是学生学习国学的外显行为表现,譬如彬彬有礼、团结奋进、活泼可爱等外显形象,以及践行孝道、热爱祖国、社会和生活等外显行为。因此,国学教育的最终目的不应该只停留在学生背多少经典,或者是背得多向别人炫耀,而应该是通过学习国学来滋养学生,使其立君子品、行君子事、树君子风,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二、国学教育如何不止于诵读

中小学生学习国学,由“诵、忆、悟、行”四重境界构成,四重境界辩证统一,逐次提升,构成一个完整的国学学习的目标体系。那么,在中小学国学教育过程中,我们又该如何实现这四重目标呢?

1.正确认识国学的教育价值

有什么样的教育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目的和行为观。对待中小学国学的教育价值,我们需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既然其出现并且普遍存在,就应该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价值。因此,对待国学复兴思潮,完全否定和无限夸大其价值的非此即彼的态度都是有害的。从宏观教育价值而言,中小学实施国学教育对提升民族文化自觉、凝聚民族文化精神、彰显民族文化价值等,其作用是显著的,意义是非凡的。从微观教育价值而言,主要表现在国学对于学生个体终身发展所独具的“生命化”价值。这种“生命化”价值在表象上并非明显,而是在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状态下,对学生产生人文情怀和精神关怀,提升其作为个体的生命质量,完善其精神世界,实现其生命的终极意义。因此,对待中小学国学教育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既不过于夸大其价值,也不否认其价值。

只有具备了正确的国学教育价值观,才会有正确的中小学国学教学观和目的观。诵读是国学学习的基础,学生通过诵读可以领略经典行文的美妙,可以培养好的语感。通过记忆经典可以增加经典知识的储备,并为领悟和行动打下坚实的基础。领悟和行动是学习国学的最终目标,只有把国学学习的最终目标定位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我们才算是真正落实了国学学习的实质。

2.培养一支高国学素养的教师队伍

中小学生学习国学需要以内容和形式为载体,不同学段的孩子需求是不一样的,因为他们的心智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所以,不同学段的国学教育应该有不一样的目标。如何选择不一样的内容,如何选择不一样的教和学的形式?又如何做到内容和形式的无缝对接?这是需要教师去研究和探讨的。从作者所调研的情况看,国学校本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水平参差不齐,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开发实施课程的教师队伍素质存在较大的差异。

古文与现代白话文差距较大,有些不仅艰涩难懂,而且很多内容是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紧密相连的,如果教师对经典内容及背景没有完全搞清楚,我们的学生又怎么去弄明白呢?如果一个教师自身都不懂国画知识,甚或不会毛笔书法,怎么去教我们的孩子呢?从教学方法的角度看,“诵、忆、悟、行”是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需要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最关键的还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编撰工作,我们知道,并非所有的国学内容都适合现代的孩子学习,又怎样真正做到“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这更需要教师去深思和研究。因此,如何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国学教育教师队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唯有真正解决了国学教师职前培养的问题,包括在职培训在内的国学教育师资一体化培养体系,才有可能得以建构并日趋完善起来,国学教育教师的整体发展状况也才会发生根本改变”。[4]因此,除了教师自身加强国学学习和研究外,需要专门针对国学教育实施教师培训,组织相关专家就国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进行系统的讲座和学习。此外,在师范类院校可以开设相关国学类课程,强化国学教育师资的职前培养。

3.把国学教育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中

什么是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独特气质和办学特色经过长时间的淀积而形成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等物化形态和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集体舆论、人际关系、心理氛围、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学校成员共同的行为准则,它体现在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把国学教育纳入学校文化建设之中,创设一种能使学生领悟国学内涵的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

从校园物质环境的装饰中营造国学氛围。作者在南昌市珠市小学调研时感触十分真切,南昌市珠市小学从2004年开始以开设博文国学班为载体,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和文明礼仪教育。学校在校园物质环境的建设上可谓是下了工夫,在“礼”文化主题框架下,设立“礼文化墙”,兴建走廊“国学小驿站”,从“礼”言联壁到“礼”育版画,从学子规到君子行,处处精心设计,精巧改造,营造精致礼育环境,让校园形成一个鲜活的礼育教育场。校园环境的精心设计布满了人文气息,集聚着礼育文化的精粹,成为学校的精神符号。漫步校园,处处育礼,点点入心,无不彰显“礼”文化的教育元素,形成无形的环境特色文化。

精心设计和组织学校各种活动,营造国学教育的活动文化氛围。把国学教育融入各种各样的学校活动中,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做到“诵”“忆”“悟”“行”相结合。如许多学校开展校园读书节活动,营造书香校园;通过校园艺术节活动中师生的说、唱、演、跳等形式,展示师生文明礼仪风貌;通过如京剧操、韵律操、呼啦圈操、跆拳操、消防操等新颖活泼的校编体操形式,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能够调整学生健康的身心,塑造健美的体态。

4.构建中小学国学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是实现国学教育“诵、忆、悟、行”目标的重要载体,如何让国学在诵读的基础上更好地扎根学校教育?如何关照认知与德行的和谐发展?如何使国学与教育实践、校园生活水乳交融,成为“活”的文化力量?我们必须搭建国学教育课程体系,使其成为国学教育与素质教育相联系的桥梁。中小学国学教育课程是一个体系,应该包括课程价值、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五个方面,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国学教育课程体系。

(1)国学课程的价值。首先,它应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传统文化不仅属于历史,更属于现实;不仅属于过去,更属于现在;既可以表现为民族性,也可以表现为世界性,甚至是立足世界的根基。其次,是一座衔接多维因素的桥梁。时代行走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教育同样行走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学校教育是促使人的德行、情感以及社会性的发展,国学教育课程体系可以衔接和关照认知与德行的和谐发展。因此,我们建构的国学课程体系应是一种汲取传统文化要义,以社会需求、学生的发展为基点,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强调学生知识、能力和人格统一发展,使之成为一座桥梁,架设在传统文化与素质教育之间,学生认知与德行之间,为每一位学生的“生命化”和终身化发展奠定基础。第三,国学课程体系是学校教育承担育人社会责任的载体。传播传统文化、滋养学生心灵是学校教育的责任;传承民族精神,彰显中华传统美德,让学生感知做人的原则、做人的智慧和做人的精神,形成和谐完满的道德和人格修养,更是学校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国学课程正是承担这一责任的载体,“濡化”中华传统文化中礼的知识、礼的行为、礼的准则和礼的智慧,培育文明人和文化人,让世界看到中华少年公民坚强、自信、仁爱、智慧的内心。

(2)国学课程的目标。在这里,我们可以把国学课程教育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分目标,总目标是针对师生生命成长的总体目标,而分目标是针对不同年龄和年级学生认知和心理差异的阶段性目标。国学课程教育总目标可以定位为通过实现学校的全部生活就是课程的原则,把国学教育贯彻到师生学校生活实践中,形成学校独特的文化气质和校园特色,培养德高学实、行端表正、艺美体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国学课程教育应尊重学生成长规律,遵从儿童天性,分年龄段设立目标。如小学低年级目标可以设立为“学会适应,学会独立,养成基本的文明礼仪和文明生活的习惯”;小学中年级目标可以设立为“学会敬人、律己,懂得尊重与理解他人,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增强集体荣誉感与学校、家庭小主人的责任感”;小学高年级目标可以设立为“热爱祖国,树立民族自信心、自豪感,遵守社会法律规范,熟悉并掌握公众场合基本礼仪,学会礼让他人、宽容待人,学会分享”。

(3)国学课程的设置。国学课程设置的基础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文化特色,办学理念为国学课程设置提供方向指引,文化特色为国学课程发展提供现实土壤。在这里必须再次澄清的是“国学经典”只是“国学”的下位概念,因此,经典诵读仅仅是国学教育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必须拓宽国学课程的视野,整体架构国学教育课程设置的体系。这里,我们同样以南昌市珠市小学的国学课程设置为例加以说明。

南昌市珠市小学经过近十年的国学教育实践,基本形成了学校富有特色的国学教育课程体系,国学课程主要包括“博文国学类课程”“学科拓展类课程”和“实践活动类课程”三大部分。博文国学类课程主要包括《国学小书院》、中国书法、中国文化、历史知识、礼仪教育、童书阅读、经典诵读、绘本阅读、晨诵、午读等。学科拓展类课程主要包括漂流阅读、巧算乐园、英语剧场、“博主”训练营、生态种植、手工制作、四操(京剧操、武术操、彩穗操、礼仪操)、三球(毽球、篮球、羽毛球)、三棋(象棋、围棋、桥牌)等。实践活动类课程主要包括少年君子训练课程、少先队活动拓展课程、社团课程、家庭文化课程。

从南昌市珠市小学国学课程设置看,首先,突破了国学止于经典诵读的思维模式,体现了“诵、忆、悟、行”的目标和方法论思想。其次,国学教育与素质教育紧密结合,体现了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思想。第三,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把国学精粹融入现代学习元素当中。

(4)国学课程的实施。国学课程的实施应纳入中小学教学计划中,使之成为日常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使之制度化、常态化。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主题活动、活动体验、课堂学习、专题讲座等。学校同时成立国学课程领导团队,明确学校每个教师都是课程人,构建学校国学课程开发实施的共同体。领导团队应该发挥国学课程的专业权威和精神领袖作用,起着引领、支持、保障的作用,在课程规划、设计、开发、引领、评价等整体基础上实施“高位”管理,在课程理念、精神、关系、需求、特色等综合意义上实现“内涵”管理。当然,这些都有赖于学校领导团队具备较高的国学素养和先进的课程理念。

国学课程的实施要做到“诵、忆、悟、行”的统一,重在潜移默化和知行合一,必须遵循一定的课程实施原则。第一,针对性原则。国学课程实施应力求遵循教育规律,针对学生的年龄和身心特点展开,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切合实际,加强针对性。第二,互动性原则。教学过程注重师生间的互动,师生间的互动胜过单向输入的效果,同时还要注重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之间的互动,形成教育合力。第三,实效性原则。注重实效性是国学课程实施的基本任务和归宿,体现实效性也就是要解决如何将国学教育落实到师生的行动中。因此,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既要有明确的制度保障,也要有完善的课程内容设置;既要有切实可行的考察方法,也要有细致的课程评价方法。

(5)国学课程的评价。广义的课程评价,包括对课程产品、课程与教学过程、教师教学表现以及学生学习成就的表现的评价。要实现国学教育从以往单一的国学经典“诵”的评价转向多样化评价,从碎片性评价向系统性评价转变,必须建构完整的国学教育评价体系。因此,探究新的评价方式就成为国学教育研究者新的课题。

建构科学的国学课程评价标准,从教师、学生、教学等层面进行监测,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信息,采用各种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国学课程的教学计划、课程实施、结果等方面做出价值判断并不断寻求改进途径。国学课程的评价应注重具有激励性质的积极性评价方式,如学生作品的展示、“少年君子榜”“知行少年”“国学小书童”“节日文化小使者”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学生才能。不论是对学生还是教师的评价,都采用自评、互评和总评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评价形式多元化,评价结果公正、公平,体现课程评价的可操作性。

三、结语

国学诵读篇4

【关键词】国学经典;诵读;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9-0018-02

国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灿烂瑰宝,其蕴含的语言力量与文化精神值得每一位国人学习。“文以载道”,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思想与文化的浓缩体现,其传承不仅是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更是为提高学生文化修养、构建学生积极健康的精神家园提供了有力支柱。诵读模式在古时即被广泛用到语言教学中,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国学经典的诵读需要引入新的方式方法,才能起到将经典真正带入学生心中、提高学生语文鉴赏水平的作用。本文将从诵读国学的目的、经典诵读的方式方法和国学诵读的课堂实践3个方面阐述笔者对国学经典诵读的教学思考。

一、明确国学经典的种类,传递学生诵读目的

1. 国学经典的种类与诵读资源的选择

调查研究发现,当代学生对传统国学知之甚少,不少学生对国学的了解仅局限于课本中的《三字经》《论语》等,然而,中华国学博大精深,在语文教材中选取的不过是九牛一毛,若想让学生真正开始接触国学,首先须让学生了解国学经典的范畴。

“国学”一词最早出现在《礼记》中《周礼・春官・乐师》篇,指古代的学校。随着明末西学等的引入,有人便提出与之对应的“国学”,国学的定义变为研究以经、史、子、集为载体的传统文化的学问,经部主要为儒家经典,包括《周易》《尚书》《春秋》《孝经》等,史部为各种历史著作,如《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子部为诸子百家之著作,阐述百家之思想,如《老子》《庄子》《墨子》等,集部是古代文学和艺术作品统称,包括《楚辞》《乐府诗集》《全唐诗》等。最经典的国学当属“四书”和“五经”,在不同A段和不同版本的语文教学中,四书和五经的内容都有所选取,其在经典国学中的地位可见一斑。随着对国学越来越深入和广泛的研究,如今的国学经典泛指那些影响深远、价值高、具有传承价值的资料。

在对国学经典诵读材料的选择上,教师需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进行筛选。对开始接触国学的学生,可选择《弟子规》《三字经》等进行诵读,朗朗上口,浅显易懂,具有实用性;对中阶学生,唐诗宋词、《论语》《史记》等是不错的选择,这些经典既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解力,又能结合语言环境进行相关揣测,还能为学生提供语言素材积累,激发学生对国学的兴趣;对高学段学生,对国学经典的涉猎可以更为广泛,《诗经》《楚辞》《大学》等都是经典书目,这些书籍或意境深远,可提高学生文学底蕴,或讲述圣贤之道,传授为人处世之法,都能使学生获益匪浅。

2. 诵读国学经典的目的

明确诵读国学经典的目的是塑造良好诵读环境的前提。中学时期正处于精神文化培养的初始阶段,学生的世界观和对社会的认知还处于探索时期,学生越早诵读国学经典,越能尽早树立基本的价值观念。尽管早期接触国学经典时,学生对经典意义的理解及其文化内涵的把握还存在缺陷,但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长期和反复的诵读中,当学生的文化积累到一定程度,学生脑海中的国学经典便会日益明晰,国学中蕴含的智慧和文化将在学生的反复研读中根植于学生的精神家园,为学生日后为人处世指引正确的方向。

此外,国学经典的语言往往具有简洁、凝练的特点,哪怕不知其意,学生读来亦朗朗上口。一些国学经典通俗易懂,内容明晰,如《三字经》等,可为学生奠定基本的语言基础,而一些国学经典意境深远,语言优美,需反复研读,如《诗经》等,这些国学经典集中华语言文化之大成,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可向其学习行文的思路,积累优美的词句和丰富的语言材料,构建学生学习语文的思维框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国学经典诵读的方式和方法

随着国学经典诵读走入课堂,旧的教学理念有待革新。传统诵读缺乏系统讲授,将诵读片面地理解为诗文朗诵或简单的文字重复,既未培养学生对诵读的兴趣,又未教导学生诵读的要义,结果导致国学诵读占用了语文课程时间却并未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基于此,笔者对国学经典诵读的方式和方法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1. 合理安排诵读时间

语感的培养是诵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而语感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积累。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国学经典诵读习惯,最好每周有固定的国学经典诵读课,有利于教师对诵读进行集体教学。此外,可安排朝读或晚读的部分时间专门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既可作为对课程的预习,又可作为课后的巩固,加深学生对国学经典的理解。

2. 教授学生正确的诵读方法

不少教师在诵读课堂上只是一味地让学生进行朗诵,却并未教学生正确的诵读方法,导致学生诵而不知其味、不知其意,久而久之便失去了诵读的兴趣。对中高年级学生,掌握基本的诵读方式是有必要的,如在诵读中的抑扬顿挫应该如何把握,诵读时发声有哪些技巧。诵读时既要有外在的语言表达,又要有内在的情感表现,语言的表达要有规律,朗诵时脑海中要有相应的画面,这样有声的文字才能转化为画面和情感。朗诵是对文字的二度创作,特别是在进行国学经典的诵读时,其语言简洁凝练,情感和意境的表达需通过“诵”的方式体现。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对诵读基本方法的教学并不是让学生成为朗诵家,而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诵读的方式能更深入地融入国学的语言环境,领会国学经典独特的音韵之美。在进行方法教学时,教师可为学生播放相关名家的诵读视频,让学生切身感受诵读的魅力,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在学生进行诵读时,教师也应进行相关指导,帮助学生回归语境,把握诵读节奏。

3. 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诵读

课本中的国学经典非常有限,仅凭课本教学还远远不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拓宽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认识,促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国学内容的理解。如在进行《论语》教学时,教师可多准备相关背景材料,如颜回是个什么样的人,孔子的话是对谁说的等,增强学生对诵读经典的了解,并提供相关的诵读资料,将课内外诵读有效地结合起来。

三、经典诵读的课堂实践

1. 小组合作形式的课程教学

学生掌握基本诵读要点后,采用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课程教学,使学生在诵读中占主导地位,老师仅起到辅助指导的作用,一方面,小组中每人轮流朗诵,可为彼此提供诵读意见;另一方面,诵读就是为了理解文意,体会情感,在小组讨论时,不同的观点进行相互碰撞,可扩展学生对课文的认知范围,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在诵读中积极主动地思考,有效改善学生被动学习知识的局面。

2. 开展多N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多元化活动的开展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浓郁的诵读氛围。活动形式可以是国学黑板报大赛,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将国学经典故事展现出来;可以在校园或班级范围内开展国学诵读比赛或国学小故事演讲比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对诵读的热情;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广播平台,在每日固定时间由教师进行国学经典朗诵,营造学生学习国学氛围;还可以在节假日举办与节日相关的引经据典活动,如教师节时举办“尊师重道”国学经典引用比赛,将节日和国学经典联系到一起,使国学经典中传递的文化和精神深入每位学生的日常生活。

3. 建立多元化课程评价标准

评价是为了检验课程效果,为课程的改进提供方向。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是为教师和学生的课程交流提供更好的平台。在学生评价体系中,学生可对教师的授课方式、课后辅导、课堂活跃度等进行评价,也可以在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评价,实现诵读课程的评级,并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在教师评价体系中,教师的自评、互评,以及学生给教师的反馈可以帮助教师把握课程定位,更加明确教学需要,通过反思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扎实有效地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核心的理解将会更加透彻,国学经典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将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传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 周小研.在国学经典诵读中诗意成长[J].中国德育,2015,(9).

[2] 白红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大力开展国学经典诵读[J].学园,2013,(4).

国学诵读篇5

国学经典使人明智。让学生诵读国学经典,从小的方面讲,可以有效地提高孩子的记忆能力、识字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从大的方面讲,可以让学生从小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道德水平和文化修养,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是真正实现社会和谐的保证。专家认为,经典诵读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的层面,学生更应从修养、气质等方面着重领悟其意义。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诵读经典的同时,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笔者浅谈以下三点看法与认识。

1 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诵读

既然是经典,就不是仅靠一次活动或一次诵读就能将国学铭记于心的。学生年级越低越应注重此类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从小就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国学经典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更适合采用课外活动的方式进行,使其成为课堂外的有效补充。

在进行经典诵读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诵读经常化,每日阅读,反复熟悉,读中感悟;诵读全员化,不仅是全体学生的参与,老师、家长也可以参与其中;诵读交流化,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需要师长的点拨,同伴的交流;诵读活动物质化,即通过物质环境营造诵读氛围,如学校宣传栏彰显国学经典的身影。由文本学习走向生活实践,发挥经典的育人、化人功能,使学生自觉具有良好行为习惯。如(1)“百善孝为先”感恩行动——围绕“每日为父母做件事,及时感谢别人的帮助”等好习惯展开。结合实际开展“孝”的教育、“礼仪之星”等,使学生敬重父母,关爱别人。(2)“次谨信” 承诺行动——规范自己的言行,结合实际开展人人争当“诚信之星”,使学生从小就懂得诚实、守信的做人基本准则。(3)经典美文诵读比赛。通过经典美文诵读比赛,让全体师生从经典美文中学习“养德小事”,在激发广大师生崇尚美德、践行美德,陶冶语言美情操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了校园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4)“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诵读比赛“校园书香周”,举办诵读沙龙,组织学生交流诵读体会,开展读书征文活动。(5)“融入经典感受古人意境”——古诗文配画、书法展示。(6)我爱经典诵读——原创经典拍手谣、国学皮筋舞大赛使经典成为一种“流行”。(7)“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家乡文化大搜索活动。

2 提高教师素养促进诵读

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教师是关键,学校要培养一批国学经典教育需要的优秀教师队伍。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国学素养,身体力行,做好学生的表率,用自己的行动感召学生。

教师诵读经典美文,真切感悟经典文章之美,品味与书为友的

转贴于

乐趣,激发热爱祖国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通过诵读经典让教师体会以德明志、博学多才的内涵,在诵读中感悟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的荣耀,感悟诗文中的真善美,礼义信,体味诗文中精美的比喻、喷薄的情感、丰富的想象。开展“师生共读经典”活动,通过读书笔记、读书研讨会、读书沙龙等各种形式,使教师们多一些文化积淀,写起文章来如行云流水,说起话来字字珠玑。教师们深刻认识到国学的学术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本,是华夏儿女骨骼里的钙质。国学,容纳下纵横千年的文化,无论身处什么样的环境都可以淡定从容、高雅脱俗;国学,是最质朴的人生指南,是对世界的精辟认识,对为人处事的精准总结,日常行事的准则;通过经典诵读陶冶了教师的情操,提升了教师文化底蕴,实现自我的升华。

3 重视多元评价成就修养

国学经典不仅仅是让学生们能诵读经典,而且要能践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采取两种评价方式:一是重过程性评价。对于学生学习国学经典不应只看其会背、会写多少,更重要的是学习过程。我们重视学生在学习国学经典过程中的兴趣、态度等诸多因素。二是多元化的评价。国学经典的学习,我们不能像高考一样,用考的方式作一种评价。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定相应评价内容。

通过阶段性的评价(教师评、互评、家长评),使学生在诵读经典与行为习惯养成的同时享受成功的喜悦。班级每月一次评出“诵读小明星”。鼓励性评价——教师对学生的经典诵读与道德素养的提高加以肯定与表扬,学校对各班的诵读活动进行在抽查、比赛、等基础上,通过对班级书香氛围的创设、班级图书角的建设与使用、学生参加活动的成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比,开展评选“书香班级” “书香名师”国学小状元”活动。

开展“亲子读书”活动,将家庭引入到热爱图书、享受阅读、热爱母语、享受经典的行列中来。学校每年结合“校园书香节”开展1—2次全校性的“亲子读书”活动,邀请家长一起参加,“书香家庭”活动。印发《“书香社会”行动告家长》书,进行宣传发动;围绕诵读活动,充实家长会、家长学校的活动内容;开展“亲子诵读活动进行“书香家庭’的推荐、评比与表彰活动;发挥家长的作用,使其成为书香社会行动的有力的支持者、宣传者、参与者和建设者。

诵读并学习国学经典最重要的是让诵读内容内化为学生气质。那么,如何将国学经典内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最终成就一个人的气质修养?

国学经典要内化为学生的气质,首先需要国学知识的不断积累,有步骤地反复诵读和理解感悟,即经典诵读活动化的过程;其次是经典诵读生活化;再其次是学校和家庭共同建立学习的人文环境,形成精神气场。如从学生年龄特点出发,选择《弟子规》为国学经典诵读课本,将《弟子规》中规范、良好的行为指导与现代要求结合进行有益的指导,让学生不感到陌生,指导性更强。学生学习了《弟子规》,首先是文明礼貌方面,比以前懂事多了,对家长更加孝敬了,对老师也更加尊重了,课间不文明现象减少了。

国学诵读篇6

[关键词]诵读经典 道德 品德教育 文明 诚信 感恩 心性 改变

目前,青少年的道德问题已成为社会隐忧,对现实和未来社会的和谐构成潜在的道德障碍,青少年的放纵、叛逆,其实也正讽刺与挑战着我们的教育,尤其是挑战着我们的德育。人们把青少年的道德问题概括为“问题少年”。2007年9月我开始担任高一班班主任,这是一个全由三限生组成的班级。所谓三限生即未达到高中录取分数线,必须缴纳一定择校费的少数学生。这些学生可以说都属于“问题少年”,他们不爱读书,奇装异服,耳上穿孔,裤子挖洞,讲“义气”,爱打架,高消费,整天追星攀比,脾气喜怒无常,早恋,与成人顶嘴,成夜泡在网吧、游戏厅聊天。无视前辈的奉献,缺乏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嘲笑师长的管教,抵制成人的观念。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教育的发展。

一、固本溯源,道德教育的关键不是治标而是治本

如何医治青少年心灵?通过实践我体会到国学经典诵读是一剂“良药”。我在二十多年的教师生涯中深深懂得:教育改变的是人,而人的转变最根本的是心的转变,而心的转变仅靠知识、靠说教、靠灌输,其效果是微乎其微的。要想从根本上提高人的道德品性、提高教育质量,必须从转变人心入手;而人心的转变,必须启动生化人心、演绎人心的能量。这种能量来源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诵读。

诵读经典是人类几千年来总结出的最经济、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传承文明是教育的重要责任。我在实践中体会到,现行的各类道德教育模式,之所以低效或无效,之所以走入困境、进入误区,是因为这些道德教育模式,他们把道德降格异化为一个哲学名词、一种伦理说教、一种空洞的形式、和一种虚无的政治口号。因此这样的道德教育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今天的教育弊端之症结,都是只注重孩子知识的积累,只注重表面的教育,而忽略了他们的精神需要,那些“灰色”的歌谣和孩子们张扬的表现,只能进一步的说明孩子们太需要精神的滋养了,在繁重的学习之余,他们内心没有依托,只能用这样的方式发泄自己的郁闷及空虚。古时的圣人所遗留下来的那些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它经过几千年的洗刷,仍然是光彩夺目。这些能量可以从本质上、心性上改变一个人!心性是人的根本,只有心性补充到“知识”,吸收到能量,你外在的方面才会得到根本的改善,这就是经典的力量!让我们用心中的道德来挽救自己,挽救我们今天的教育,挽救我们的孩子。

二、形式多样,读经诵经培养了学生健全人格

在近两年的实践中我采用经典诵读加班会教育来进行品德教育。即每天利用早读时间(40分)中的十五分钟以及每节课前五分钟进行诵读,然后紧紧扣住每周一次的班会时间来进行德育教育。

我发现学生热情非常高涨,每天早读的十五分钟时间,开始高声诵读,读的形式很多,有轻读,朗读,领读,引读,接龙读,师生配读,男女生对读,方法灵活多变。实践证明,“多样诵读”可以大大激发诵读兴趣,学生们在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同时,根据学生实际,采取周周点评,月月小结,每二至三个月一次书面总结的方式。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提高认识,及时调整和改进方法;以便对实验中的文字、资料、能及时整理、收集、积累、总结,以期进一步完善。

同学们天天读,日日诵,久而久之,一个良好的读书习惯也自然养成。我从学生三次小结写上来的一百多份自我总结中,分析这些“问题少年”的心理路程,走访家长,我深深地感到我们的教育的确出了问题,我们教师的责任感的确出了问题。孩子无罪,罪在我们教育,罪在教化啊!整天沐浴在道德的春风里,孩子的变化可想而知,侯占元的父亲说:“上初中时这娃成天跟社会上的人鬼混,打架斗殴、惹事生非,通宵上网,几天都不回家。在学校不好好念书,经常旷课,谁说都不听,我们早就不想管他了。现在他变得懂事点了,知道做作业了,也按时回家,不出去胡跑了。”这种转变还表现在许多同学身上,如古力特、陈鑫、杨琦、刘欢、哈媛媛、叶青等同学,他们思维的转变就非常明显,他们思考问题开始从内部寻找原因,在自心深处找问题,因而他们的学习成绩也稳定,对生活、学习的心态乐观向上。如叶青同学,他在总结中写道:“作为一个农村来的孩子,能上得起高中,并且能有这么好的学习环境,真是太幸运了。而我呢,成天向父母要钱买这买那,却从来不把这些心思花在学习上。再想起前几天老师讲的石媛婧的事迹,同样是农村的孩子,为什么她能吃那么多的苦,而我却不能呢?我真的很后悔。”

三、感恩诚信,经典诵读提升学生道德水准

长期以来,由于异化的教育对孩子从小就灌输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外求型思维模式。衣服破了,家长买新的;衣服脏了,家长给我洗或洗衣店去洗;肚子饿了,家长给我弄吃的或到饭馆去吃;屋子脏了,家长给我收拾;学习不好了,老师没把我教好;考不上大学,是学校教育质量不好……等等。这些现象的根源就是在被异化的教育下培养灌输的外求型思维模式,这种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严重地禁锢着人们的思考方式,而要使孩子有独立的人格和处世方式,必须矫正孩子已经形成的这种不正常的思维模式,打破这种禁锢孩子个性发挥、人性发展的错误的思维方式。

近几年来,我把班会作为道德教育的一个非常优越的平台,给学生讲感恩诚信教育,这是品德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也与国学经典中所蕴含着感恩思想一脉相承。我们把国学经典中有关“孝”的内容穿插其中,如“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等等。我们还要求学生把从书本中学到的“孝”落实到自己的日常行动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每学期班级评选“敬老孝道”好学生公布在光荣栏里,家长会上广泛宣传。并鼓励学生在每周或每月把别人为其做过的比较感动的事情写成周记或作文,在班上宣读;指导学生亲自去做去体会,与家长、老师进行换位后做一做家长与老师的事情,从而感知父母、老师对自己的恩情……这些活动的开展,拉动了学生心底感恩的弦,使他们懂得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曾经的“浪子”古力特同学多次为生活困难学生和行乞老人捐款,并坚持每周为八十多岁双目失明的爷爷洗澡搓背,其忠孝心、好善心、慈悲心可见一斑。

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原则。而当今社会诚信危机正侵蚀着学生幼小的心灵,因而诚信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古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关诚信的经典名言,如“人不信而不立”“一诺千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言必信,行必果。”以及《弟子规》《三字经》中的许多片段。并开展如《我们和诚信在一起》《抄袭害了谁》《诚信是金》等主题班会,以及诚信承诺、成人宣誓活动,并根据需要让诚信名言进入课堂,用于指导学生的做人准则。使他们懂得在与人相处中要理解他人、欣赏他人、尊重他人,更重要的是要守信他人。

国学诵读篇7

【关键词】传统文化国学经典幼儿诵读

一、幼儿诵读国学经典的价值

1.国学经典的文化价值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举世瞩目,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先人积累了大量的智慧,曾使得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的航标中遥遥领先。然而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却也有它愚昧和落后的一面,并在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中得到教育界和文化界的否定,鲁迅曾经在《狂人日记》中将以儒家为代表的封建礼教思想描述为“吃人”。 传统文化经典也被国人以摧枯拉朽之势摒弃一旁。随后很长的时间里,国人的思想一直都被追求“民主”、“自由”所主导,一直到之中的破“四旧”,传统文化被与封建礼教划上等号,国学经典也被视为封建糟粕,将其弃之尘埃。

然而,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球一体化的加剧,在激烈的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怎样保住文化的民族性与本土性?这成为当下国人日渐关注与思考的问题。于是传统文化得到重新的慎思,牟钟鉴,陈光林在其主编的《儒学价值的新探索》中谈到:“传统文化和儒学有‘三性’:时代性、民族性、人类性,时代性要转换,民族性要升华,人类性要阐扬。”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秉承理智和甚至的心态,对于违背时展的、落后的要给予改善,对于具备民族性特色,体现民族优秀文化的要给予发扬,具备人类性的更要给予积极推广。对于传统文化不能一概视为封建、落后的糟粕,而应进行“创造性的转换”与“综合创新”,既要超越传统,又要超越反传统,国学经典文化就像我们民族的血液,需要在蜕变中传承,“一个民族没有了经典,就没有了文化,没有了历史,没有了根基,没有了灵魂,没有了常理常道,因而也就没有了未来与希望。”[1]

二.幼儿阅读国学经典的意义

2.1 国学经典的启蒙意义

国学经典文化以 “仁义忠恕孝悌礼信”的道德伦理观为核心,国学经典文本里几乎都贯穿了这样的价值观,这对于幼儿从小养成道德、诚信、孝顺、仁爱等传统美德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幼儿时期,处于人格发育的基础时期,可塑性非常强,价值观的灌输对于以后的为人处世,性格养成都非常重要,现在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自私、任性成为当下幼儿的代名词,而国学经典的诵读,可以塑造传统礼仪文化的语言环境,加上教师的适当引导与讲解,让国学经典文化在他们心中扎根,从中华传统文明中,汲取到正面的能量,尤其是当下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的冲击,国学经典文本的阅读与学习对于幼儿健康人格发育、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2 幼儿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本民族文化的保持与传承。[2]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犹太民族历经了几千年的颠沛流离但最终还是复国,这离不开其对于本民族文化的坚守。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外民族对我们中华传统文化表现出了海纳百川的接纳与认同,但是却有很多国人在冲击中迷失,因此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刻不容缓,幼儿时期是一个对周边事物建立认知的阶段,此时介入以国学经典为主的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其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将其作为最初的价值观确立,从而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未来的弘扬。

三、幼儿国学经典诵读---以《弟子规》为例

国学经典作为传统文化最核心的部分,曾经对封建社会进行了几千年的精神统治,对于仁爱、诚信等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伦理观的形成功不可没,但是其也有愚昧和落后的一面,因此教师在幼儿诵读的过程中要给予适当的讲解与引导,以实现在传承中创新的目的与效果,本文就以国学经典《弟子规》为例,根据笔者的课堂实践,谈一下幼儿国学经典诵读中需注意的问题。

《弟子规》原名为《蒙训文》,作者是清朝秀才李毓秀,后来经过贾存仁改编而成《弟子规》。其内容主要来源于《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 出则悌, 谨而信, 泛爱众, 而亲仁, 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的文意,经过引申扩展,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形式进行了阐释与论述,为“弟子”们指引了为人处世之道。倡导在生活中以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为第一目标恪守各种礼仪和规范。笔者认为在阅读课对《弟子规》进行诵读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加深幼儿的理解

在《弟子规》的诵读课上,笔者一般会结合生活经验,有的放矢的解释相关内容,比如"父母呼 应勿缓;父母命 行勿懒”首先给幼儿解释这几句话的意思,告诉他们,要尊重父母长辈,从小要有“孝”的观念,并结合一些现实情况进行讲解,比如很多幼儿都会看央视的儿童频道,央视儿童频道近几年搞的《十大孝心少年》评选活动,在幼儿及家长当中也都比较熟悉,可以结合电视节目为幼儿讲解什么是“孝行”,并与家长配合做一定以“孝”为主题的活动,比如回家给父母洗脚,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件家务等等。诵读“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的时候,则主要针对大班虚荣心萌芽的现状切入,告诉他们不攀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史上很多有作为的大人物在生活中都谦恭有礼,不比吃穿。引导幼儿从小树立简朴、自律的作风。

2. 对内容进行引申扩展,培养幼儿创新精神

前文也提到,对于国学经典我们要持批评地继承的态度,因此在给幼儿上国学诵读课时不能盲目灌输所有的传统文化观点,还是以"父母呼 应勿缓;父母命 行勿懒”为例,这里面既蕴含着遵从父母的“孝行”理念,也有封建社会“愚忠”、“愚孝”的暗示,因此在幼儿诵读过程中要给予适当引导,培养幼儿的质疑与创新精神,指出对于父母的观点和行为,既要充分尊重,也要独立思考,思考父母的观点与命令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的话,则可以引入后面的内容:“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以和顺的态度与父母沟通,反复劝谏,启发幼儿勤于思考,对书本内容也要有自己的认识与分辨,从而有辨别的汲取传统文化精髓。[3]

3. 活学活用,促进幼儿知行合一

随着诵读课的进行,幼儿对《弟子规》的认识也逐步深入,根据笔者的教学

经验,小班幼儿即可完整讲述弟子规中蕴含的1-2个故事,但是对于与实际行动的结合,还需要教师的强化与环境的渗入,比如在上其他课时,有个别幼儿不停讲话,课堂气氛一时难以安静,于是笔者严肃的说:“话说多!”其他幼儿立即齐声喊出:“不如少!”个别幼儿听到这里,知道是不好的行为,立即安静了下来。根据笔者的经验,笔者所教授的从小班开始到大班,《弟子规》诵读课都对幼儿的价值观念及行动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结束语:国学经典文本的诵读,对于幼儿思想道德启蒙及华夏文明的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在诵读过程中需要教师适当介入与引导,让幼儿既能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汲取到传统文化精髓,同时又能摒弃封建糟粕,并且做到将价值观转换为行动,从而真正实现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参考文献

[1] 蒋庆:读经与中国文化的复兴[J].世纪中国,2004.9

[2]金鸣娟主编.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

国学诵读篇8

【关键词】语文教学 国学经典 诵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4-0109-02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而经典是文化之母,是文化传承最重要的载体。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它沉淀于历史的长河,而又升华于现代的社会,既是延续传统的纽带,又是开创未来的阶梯。近年来,国学热方兴未艾,“让孩子读点国学经典”的观念渐入人心,有很多的教师、家长以及学校、社团等,都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和探索。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一方面能增加学生的国学涵养,丰富学生的人文底蕴;另一方面把诵读活动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又能成为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助推器”。在中学生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人文精神,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有利于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让学生感悟优秀的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使学生从阅读经典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汲取民族精神的丰富营养。培育他们的爱国情操、崇高志向、自强人格、诚信品质,让学生感受汉语言的魅力,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爱好,提高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发展奠定基础。

一 中学语文教学中国学经典诵读对孩子的作用及影响

第一,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有利于培养孩子高尚的道德情操。要想使孩子成为有用之才,首先就得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而诵读经典则是培养其高尚道德品质的一条捷径。自从孩子们接受国学教育之后,校园变得更加文明和谐了,同学们变得谦让、文明,尊重师长了。大部分家长反映:如今孩子懂事了,懂得为父母端茶倒水;主动帮忙做家务了;对师长也礼貌多了。

第二,提高语文素养。经典诵读,主要是指开展《三字经》、《弟子规》、《论语》、《道德经》、《大学》、《中庸》等国学经典的诵读活动。在诵读熟背中增加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成诵量,促进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记诵任务的落实,促进中学阶段语文能力培养目标的达成。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奠定语文基础,在记忆的黄金时段,增加经典文化储备,从而打下语文学习的厚实功底。

第三,国学经典诵读,能显著提高孩子的记忆能力。国学经典诵读开发的是学生一生的潜能。诵读国学经典,也是为孩子的一生打上文化的底色。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这些经典的理解会越来越深,而且惠及其一生。经典语言一旦系统进入孩子的大脑,沉睡的记忆潜能就会被唤醒,背诵的速度就会越来越快。

第四,国学经典诵读,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文化素养。如今,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所谓流行文化对孩子们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孩子不但在文化素养方面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还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浮躁、自私、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通过经典文化的诵读,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文化知识素养。通过国学经典的诵读,大部分同学养成了上课认真听讲的好习惯,读课外书的人也越来越多了,特别是一些儿童版的文学名著更是成了同学们的至爱。课余,名著中的各种人物自然就成了同学们谈论的重要话题。一部分平时不善言谈的同学也渐渐参与到对名著的讨论中来,口头表达能力也渐渐地得到了提高。特别是习作方面,较以往有了明显的进步。诵读经典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文学修养,增强了其语言表达能力。

二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

第一,确保国学诵读的教学时间。(1)国学课排入语文课表,由班主任或语文教师任教,每周一节课,各班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分两次,每次半节课。(2)语文教师在每天的晨读中必须安排有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内容,并对学生的诵读进行指导。

第二,保障诵读进度。要严格执行统一的诵读进度,但不要执著于让学生全部背过,更不要强求学生在背诵程度上步调一致。

第三,保护诵读兴趣。要积极创设良好的诵读氛围和环境,提倡通过经常的、轻松的大声朗读,自然成诵,不主张布置诵读任务和诵读指标,保护学生的诵读兴趣。要经常在小组中、班级中、学校中开展演讲赛、擂台赛等多种形式的诵读比赛,充分调动学生诵读的积极性。

第四,与课程改革相结合。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更新观念,促进课外阅读,尝试将国学经典引入教学,开设读书课,符合课改要求。课前活动充分利用,早读时间合理划分,放学之后适当延续,以保证读书的时间。

第五,开展班级、年级诵读比赛。通过班级、年级诵读比赛,或是写经典、画经典比赛,或是家庭经典诵读比赛,同学们在诵读中加入吟唱、配乐、情景剧表演等,形式多样,精彩纷呈。这些活动的开展,一方面是各班班风、班貌的展现,极好地丰富了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另一方面,对于陶冶青少年的情操,在活动中形成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无疑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这些活动的开展,推动了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学校、深入课堂,丰富师生人生内涵、开阔人生境界、净化灵魂、启迪智慧,在优秀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熏陶下,更好地笃学、明志、立德与做人,并充分发挥学校文化氛围的辐射作用,带动师生及周边社区促进和谐文化建设。

上一篇:晋明帝数岁范文 下一篇:幼儿园亲子游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