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伦理学范文

时间:2023-09-22 02:26:19

应用伦理学

应用伦理学篇1

一、以人为本与尊重人权原则

以人为本与尊重人权之所以能够成为应用伦理学的首要原则,其根本的理由在于,应用伦理学的诸领域和关系是围绕人而展开的,涉及人对自己生命价值、生活意义、生存境况以及人与神、人与物、人与自然还有人与社会共同体等的认识、体悟与评价。更为重要的是,人—毕竟只有人一一才是道德生活的真正主体。所谓的神本主义、物本主义,以及动物保护主义等等,实质上是人的道德主体的一种推扩、延展甚至异化。以人为本,与生态伦理学所言的人类中心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如果说人类中心主义有着强烈的征服自然色彩,那么以人为本则强调人与自然友好相处。以人为本在发展价值观上是对以物为本、以神为本的根本超越,要求以人为根本、为价值的目的,意义的重心和发展的动力,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人”在哲学上,常常既与神,亦与物相对而言。以人为本,无论从价值亦或是伦理的角度立意,明显要高于并优于以神为本和以物为本。西方近代的人本思想,主要是相对于神本思想提出,主张用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中国历史上的人本思想,侧重强调人贵于物,“天地万物,唯人为贵”。《论语》载,马棚失火,孔子最先担忧的是伤到人没有,而不问伤到马没有,说明在孔子的心目中人比马更加值得关心。以人为本,即是说,在人与物、人与神的关系问题上,人比神、比物更为重要、更为根本,更具有目的性。如果一味地强调神高于人,物高于人,贬低人的地位和价值,那就是本末倒置,不能舍本求末。

以人为本,因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而理性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发展“为了谁”的问题,又因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而科学回答了怎样发展、发展“依靠谁”的问题。“为了谁”和“依靠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本源问题,涉及价值的形成、伦理的基础、道德主体的落实以及人类追求的目的性问题。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二者的统_构成以人为本的完整内容。只讲根本目的,不讲根本动力,或者只讲根本动力,不讲根本目的,都不是完整的以人为本观。毛泽东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胡锦涛说,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试金石。以人为本贯穿在应用伦理学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经济伦理学,政治伦理学,生命伦理学,生态伦理学,基因伦理学,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解决许多存在的道德悖论和难题,也才能彰显其人本意识、人文关怀,突出伦理的意义。

以人为本内在而必然地要求尊重人权,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人权是由人的理性所赋予的人之为人的基本权利。人权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而是一种基于理性并通过理性表现出来的人的理性权利。人权并不仅仅取决于人的生物属性,而是来自于人的道德自主性。完整的人权是人的权利与义务、尊严与责任的统一,从个体来说是维护自己人权与维护他人人权的有机统一。权利并不意味着为所欲为,而是关涉着对他人平等权利的尊重的义务,对契约与合作的承诺的义务。人权的合法性来自于相互性,来自于先验的交换,即以对他人权利的尊重的义务,来换取他人对自己权利的维护。

尊重和维护人权是应用伦理学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说,应用伦理学的核心问题就是一个人权问题。这不仅是因为应用伦理学诞生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公民权利运动的历史背景,而且更是因为几乎所有的应用伦理学前沿问题都是与人权的价值诉求相关,几乎所有的应用伦理学领域的争论都是有关权益之间冲突的争论,诸如,人类胚胎与孕妇或病人之间生命权的冲突;病人的知情权;个体的死亡权;女性的平等权;弱势群体的权益诉求;公众知情权与公民隐私权间的矛盾;当代人与未来人之间的权益冲突等等。可见,人权的价值诉求和尊重人权是应用伦理学最核心的价值诉求和最基本的道德原则,人权的道德视点是应用伦理学最根本的道德视点,人权原则构成了应用伦理学全部论证的根基,人权的价值构成了应用伦理学全部规范的终极标准。

二、民主平等与公平正义原则

民主平等既是现代伦理的基本精神和道德原则,也是应用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应用伦理学是以突出民主平等原则为特征的公民社会的产物,是公民社会的文化发明和公民社会的道德理论。应用伦理学体现着一种新的伦理体系,最根本原因在于它产生于倡导公民社会的民主和平等精神。民主不仅是一个政治范畴,更是一个伦理范畴。民主平等最根本的要求,就在于每位公民的权益、需求、意愿与价值都必须而且应当得到来自自我和他人特别是社会共同体的尊重。任何一种与公民相涉的社会行为方案的设计与实施,都要以对作为当事人的每位公民的自主意识的认可为前提。只有经过当事人商讨、权衡程序所形成的决断才具有合法性,只有平等地看待人的一切权益、要求和愿望,才能真正体现出价值的感召力和伦理的魅力。尽管现实生活中充满着不平等的现象,但是现代应用伦理学几乎众口一词地强调民主平等的价值,主张尊重每一个人的价值、人格和尊严。

应用伦理学因为崇尚民主平等而体现出一种崭新的道德观,即道德是人们在为某一伦理悖论或难题寻求解答方案的论证活动中建构出来的。所有的道德约束力都可以归结为个体与个体之间的自愿协约,道德是当事人沟通商谈和相互建构的结果,当事人本身拥有作为道德的创造者和主体的独特地位。道德所提供的,本质上是一种对无数行为个体权利、尊严、价值等的保护,而这种保护的价值导向,又是建立在公民社会对共识的尊重、对人类利益的关注以及对这种利益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包容基础上的。

公平正义与民主平等既有某种内容实质的相关性,也有某种程序或形式的共通性。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价值取向和衡量尺度,公平正义是协调社会各个阶层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早在古希腊时代,公正就和智慧、勇敢、节制—起被列为四德。在西方伦理学史上,从柏拉图到罗尔斯,公正问题一直为人们所关注。罗尔斯提出了“作为公平的正义”的伦理原则,并且指出,如同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尽管人们对公平正义有过很多的探讨或争论,但谁也不否认公平正义之为伦理原则的意义和价值。公平正义是一个社会的全体成员相互间怡当关系的最高概念,它是以—切人固有的、内在的权利为基础的人人皆有的社会平等的实现和权益保护,是通过权利、机会开放而成就的得所当得或各得其所状况及其合理配置。所谓公平正义,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公正,一般来说,反映的是人们从道义上、愿望上追求利益关系,特别是分配关系合理性的价值理念和价值标准。就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而言,公正所描述的是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各领域的权利和义务的均衡状态;它坚持人们的劳动贡献同其应得报酬,社会功绩同其应得奖赏以及罪与罚等等之间的一致性或正相关关系;它要求按照同-的道德标准,“同样地对待相同的人和事,不同地对待不同的人和事”。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公正就是为-定的道德体系所认可的对社会成员之权利和义务的怡当分配。

公平在现代社会主要表现为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分配公平四大公平。

权利公平基本权利不能因为出身、职业、财富等不同而区别对待。在现代社会,社会公平首先意味着社会权利上的公平,它承认并保证社会主体具有平等的生存、发展权。也就是要求社会的制度安排和非制度安排给每个社会主体的生存、发展的机会是平等的。劳动的权利、受教育的机会、职业的选择等不能受家庭背景、种族、性别以及资本占有状况等因素的限制和影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权利”的认知与诉求从生存层面上升到发展层面,对户籍制度、劳动合同、城乡人口选举比例等“权利公平”更加关注。

机会公平机会公平要求摒弃先赋性的因素(如特权、身份等级)等不公正因素的影响,保证每一位社会成员能够有一个平等竞争的条件,能够得到公正地对待,从而拓展自由创造的空间。社会主体参与社会活动,要求社会确保机会均等,这是实现权利公平的前提。从有利于挖掘、发挥出每个人的潜能的要求来看,机会公平意味着要满足人的不同层次需要和不同人的不同层次需要,从总体上保证每个社会成员享有大致相同的基本发展机会。

规则公平社会主体参与社会活动,要求规则必须是公平的,只有在规则公平的前提下,才能实现机会公平、权利公平,才能保证效率的提高。即是说,政府不仅要保证在制度和规则面前所有社会主体一律平等,还要保证社会主体享有平等的规则。规则公平是法律、规定,有些人超越规则,就形成了“潜规则”和“特权”,会严重破坏公平。“规则公平”的重要性往往超过“权利公平”和“机会公平”。

分配公平分配公平主要表现为个人消费品分配的相对公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个人收入的社会分配是否公平,不取决于有没有差距,而取决于这种差距是否合法、合情合理、合乎民生发展。分配公平(distributivejustice)是个人对所获报酬的公正知觉,也就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分配最终结果的评价,亦称结果公平。在当代,人们通常以社会财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分配是否合理作为评判社会公平程度的直接依据,所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根本内涵和最高层次。解决分配不公问题,必须确实提高普通劳动者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在收入分配中的比例,有效调节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分配是否公平,不仅关系到效率的高低,对社会制度的变革和社会秩序的维护与稳定也起着决定性作用。实现分配公平,有赖于合理的社会分配机制的建立,其中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起着极为重要的、直接的作用。

公平正义原则在应用伦理学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存在并发挥着重要作用,经济伦理学的分配正义、交换正义,环境伦理学的代内正义与代际正义,政治伦理学的制度正义,法律伦理学的矫正正义、程序正义、实质正义等,都是公平正义的具体化实现或表现。

三、自由自主与自愿允许原则

自由自主与自愿允许原则是一个相对于行为主体尤其是个体而言的道德原则。它意味着主体的行为是在自由自主的基础上自愿选择的,同时也必须自觉承担起行为的责任。行为主体应基于自我意识和意志自由选择行为,自觉控制或调整行为,作自己心灵、情感和命运的主人,培养起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尽其能的自主人格。自由是—个关系概念,英文Freedom的基本含义就如其拉丁文Libertas之原初本义,指的是“免于的奴役从……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自由首先与人和人的活动联系在一起。个人的现实性就在于他的生活过程是在一定条件和社会关系中展开的。正是有了这种“社会关系”,自由就和人的存在联系在一起,被纳入觉醒了的人的自我意识。自由属于人的个体存在,同时又产生于这种个体存在依存的各种社会关系之中。自由既与个体活动的意志特征相联系,又不能脱离个体生存于其间的社会关系的限制和制约。

自由必然指向自主并要求自主,自主是一种积极的自由。在一个多元价值观的社会中,理性判断、理性宽容是实现自主理想的必要条件之―。但是自主也应有自己的责任范围。自主不但有情感道德的意义,更有理性道德的意义。个人自主是一种既现实又理想的权利,同时也是对他人自主的道德上、理性上的义务。自主原则包含:(1)不得干涉他人的责任。(2)基于自主的其他责任也同样有权利存在。所以,自主是善良生活的—个构成要素。自主的意义就是一种善良生活的能力所在。自主是一种积极的自由。积极自由的价值正是来源于自主。

自主价值的普遍预设,针对的是对主体间Gntersubjective)道德原则和注重自我的个人卓越性观念的自由接受。主体间道德原则按照个人对他人利益或福利的影响(比如说禁止杀害他人)来评价个人行为。个人卓越性观念按照行为对生命品质或当事人道德品格的影响来评价行为。当自主价值关系到第一种道德原则,即那些主体间道德原则时,它就有了限制自身的力量。必须限制某些人的自主,以便保护其他人的自主。当某些个人自由接受的行为标准反过来影响到其他个人按照他们自由的意愿接受的道德标准而行使自主权时,这种限制就发生了。这要求我们利用某种原则一这原则让我们在失去的自主和当个人选择受到干扰时被保留的自主之间保持平衡。

个人自主原则决定了个人权利的基本内容,因为从这一原则我们可以推出那些权利所保护的利益。这些利益是选择和实现个人理想以及基于那些理想的生活计划的必要条件。选择和实现生活计划的先决条件包括,精神一生物的生活、身心的完整统一、行动自由、表达自由、获得物质资源、结社自由、工作自由、获得闲暇的权利以及宗教实践的自由。

自由自主所包含的个人的自我控制,即避免他人对个人有意义的选择进行控制、干预和限制,被恩格尔哈特称之为自愿允许原则。在恩格尔哈特看来,在一个俗世的多元化的社会中,理性的人们只能通过相互同意来确立一种共同的道德原则,“有关一个具体行动的适宜性或不适宜性这类冲突可以通过主体间的相互同意来得到解决,并且人们因而接受这种观点以便能够在主体之间确立一种进行责备和称赞,并且相互尊重和有道德权威的实践。……根据这种道德,相互尊重应被理解为只有经得别人允许才能利用别人 干涉他人行动的权威性来自他人的自愿允许。允许原则表达为行为准则(Max¬im)即是:别对他人做他所不愿意强加在他身上的事情,而应当做他人许可或允许或协议要求做的事情。

自由原则试图划定个人自由的界限,以保障和平的社会秩序和人类进步;允许原则则试图为信仰多元化的社会确立一条起码的世俗道德准则,并赋予它以普遍的权威性。所以,它们所维护的目标是一致的,即维持信仰不同的自由个人的和平协作与共存。

自由自主和自愿允许原则,既有尊重个体自由自觉的内涵品质,又主张让人们的创造性活力竞相迸发,在奋斗、求索和开拓中抒写成功人生。它反对对个体意志和行为自由过多或不必要的干涉,主张合理地释放人们发财致富的欲望,合理地满足人们自我保护享受生活的欲望。在法制和道德允许的条件下做各种自愿的事情,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一原则在经济伦理学、生命伦理学、科技伦理学、网络伦理学等中有生动而深刻的体现。

四、普遍幸福与和谐均衡原则

普遍幸福既源于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又源于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提振民生幸福,是共同富裕与包容性增长诸理念的现实化表现。真正的伦理学从来不讳言人的幸福问题,并把普遍幸福的实现作为其终极指向。普遍幸福是一种涵盖面宽广、受益人群众多的幸福,是一种“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如同中国古人所说的“众乐乐”,它反对的是“独乐乐”,坚持认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因此,那种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行为与普遍幸福的价值追求是背道而驰的。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早已超越了一部分人的幸福建筑在别人痛苦基础上的社会条件,个人幸福的实现完全可能与大多数人的幸福一同增长,合作共赢的空间进一步扩大。“你好我好大家好”能够而且应当成为社会追求的价值目标和伦理原则,普惠型的社会,普遍性的幸福,成为整个社会的一种价值共识和行为追求。在追求幸福、满足幸福和实现幸福的过程中,一个人越是能够把别人的幸福放在心头予以真诚地尊重与考虑,他个人获得的幸福就越大、越深沉、越持久。而别人幸福的满足与实现,反过来也会给自己带来极大的幸福。因此,学会从别人的幸福中感受幸福,将自己的幸福成果与他人共同分享,是普遍幸福原则的价值指令和内在要求。向往和追求幸福是每一个人的天性,也是人之目的性的价值追求和德性所系。社会是一个由无数追求幸福生活的人组成的共同体,幸福是社会中人的幸福,社会是促使人获得幸福的社会。社会文明和进步始终要以人的利益和幸福的实现程度作为一个根本尺度。社会是否和谐统一发展,最终取决于社会全体成员的普遍幸福,它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终极目的和终极原则。没有社会各阶层成员之间利益和幸福的合理调整和良性互动,没有全社会的普遍幸福,也就没有真正的和谐社会。只有和谐社会的建构为向往幸福的每个人创造良好的追求幸福、享受幸福的各方面环境和条件,人们才可以自由地、平等地实现自我幸福,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自得其乐。在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里幸福生活,在幸福生活中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是应用伦理学的理想原则、终极原则或最高原则,也是人类伦理文化发展的大方向、大目标。

随着人类基于利益共同体而生发的情感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形成及其发展,自主的个体怎样才能彼此和谐地生活在一起,怎样建构和谐均衡的社会关系以及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友好关系,成为应用伦理学研究的重大课题。人们应该在自由平等的前提下互利、合作地在一起生活,这一社会和谐理念已经通过哲学和伦理学而成为了公认的理念。“和则两美,斗则两伤”已成为被无数历史事实证明的伦理真理和道德铁律。应用伦理学应当特别致力于克服各种破坏社会和谐、人际和谐、天人和谐诸问题的对策性研究,并致力于研究如何使社会和谐的要求体现于制度安排和政治决策之中。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必须坚持走全面(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持续(当代和未来)、协调(相互促进发展的道路。当代伦理学的这一主张虽然得到了公认,但远未得到有效的贯彻,片面经济主义盛行,吃子孙饭、断后代路的现象依然存在甚至比较严重。这就要求理性的心灵和关心人类生存和发展命运的应用伦理学,应当而且必须高举和谐均衡以及持续发展的旗帜,力行普遍幸福与和谐均衡的道德原则,克服利己主义及其短视行为造成的种种弊端,确保人类的一切活动促进而不是阻碍或破坏协调均衡发展的有效机制,建构和谐社会,建设和谐世界。

应用伦理学篇2

【摘要】本文通过PBL教学方法在医学伦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挖掘它的优势,以期探索出适应我国国情、学情的PBL教学模式,更好地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PBL,教学法,医学伦理学,教学应用

医学伦理学是高等医药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主要的德育课程。它对于医学生增强职业道德意识,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与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当前的医学伦理学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医学伦理学的教学质量。

PBL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目前已称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主要集中应用于医药学领域。“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展开的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模式,它强调把学习设置到真实的问题情境中,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1]PBL教学法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打开理论课教师的思路,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品课的实践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一、PBL教学法的应用

1、创设问题是基础。PBL教学法是以现有现实的实际情境为脚本,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由问题中练习如何“发掘问题、分析问题并且解决问题”。PBL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最重要的是,教师、学生与问题的互动学习,通过小组沟通讨论,培养沟通协调能力。借着处理问题的过程,自行搜寻资讯,从而学到必要的知识。“以这种方法所取得的知识,印象深刻,记忆良久,将来面临类似的现实问题时,旧知识即时涌现。即使旧知识不足以解决当时的问题,学生所拥有的‘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仍然终生受用”。[2]因此,PBL教学方法最适合“终生学习”的需要,可以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

2、课堂讨论是手段。“PBL要着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问题提出之后,按照“组内合作、组外竞争”的指导原则,成立学习小组,进行组内讨论,分组发言。让学生在这个环节上集思广益、畅所欲言,发表讨论的结果;之后在进行小组间的辩论,促使学生进一步的思考、探究和交流,使知识体系更加完善,从中选择最佳答案,是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现获取知识的快乐。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在互联网上进行交流,扩大学生们的知识面和提高学生们使用现代化技术的能力,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例如在讲当代医学伦理中的热点问题时,由于医学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对传统的医学伦理思想形成冲击,引发一些医学伦理问题的争论。如器官移植、安乐死等,可以设计小型的课堂辩论,在课前留下作业,要求每位同学通过查找资料、网上搜索等方式,思考怎样看待器官移植、安乐死及人们在这些问题上存在的伦理争论。在讨论与辩论中,使学生们认识到生命神圣与生命质量、生命价值的冲突,更加珍惜现在的每一天,珍惜作为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职责。

3、教师积极参与和适度点评是剂。国外的PBL教学法研究结果显示:教师积极而有效的教学支持对于学生的自

主学习很有帮助。在课堂讨论中,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反复研究,要控制课堂的教学进度,适度活跃一下课堂的讨论气氛,引导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的知识,用准确的语言表述自己的观点。在每次课结束前,教师要对各组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内容等做出全面的评价,尽量做到评价中肯、适度,多激励和表扬学生,确有不当之处也应用婉转的语气指出,这样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二、PBL教学法在《医学伦理学》教学中的优势

1、PBL教学法为学生们营造了一个愉快、自主学习的气氛,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畅所欲言,踊跃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可轻松地获取来自其他同学和老师的学习资源。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在师生间构建良好的双向沟通关系,既可增加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2、PBL教学法使医学伦理学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尽可能多地暴露出来,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正确知识的理解,还可以锻炼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习过程缩短,深刻领会教学内容,逐渐培养其临床思维能力,为今后医学生们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成为具有个体发展优势的全面发展德高素质人才。

3、PBL教学法不仅对医学伦理学中理论内容学有益处,还可以锻炼学生其他方面能力,如:与学生团结协作完成任务,通过查阅资料和文献检索知道知识的来源,同时还可提供学生归纳总结、独立思考、演讲、辩论等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还促进学生逐渐树立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在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都有显著提高,以此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服务于不断快速发展的医学领域。

总之,PBL教学法是一种现代的教学模式,它在《医学伦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是非常必要的,在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欢迎和接受。我国高等院校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适应时代和未来社会的需要。PBL正是适应这样要求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我们相信通过与国情、学情相结合,PBL教学法能够更好地提高医学伦理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ZeitzHJ.ProblemBased Learning:DevelopmentofanewStrategyForeffectiveContinuingMedicalEducation[J].AllergyAsthmaProc,1995(5):317-321.[2]基于问题学习教师手册.

应用伦理学篇3

摘要:应用伦理学正在成为一个迅速发展的学科,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应用伦理学的本质特征,对于反思现实问题,解决实际的问题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应用伦理学的概念意义,分析应用伦理学兴起的背景是什么,应用伦理学与元伦理学的差异,应用伦理学的特点是什么,旨趣是什么等的问题,简单探究了应用伦理学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应用伦理学、元伦理学、分析哲学、社会危机

一、应用伦理学的含义

应用伦理学是近年来在伦理学领域兴起的一个新的学科,它包括环境伦理、生命伦理、医学伦理等分支。历史上伦理学被理解为是对道德规范的原则与方式的研究,它要把人们的行为准则变成一种直言律令,然而人类自我意识的发展是渐进式的,作用于人类实践的道德原则也应当以向前看的姿态不断蜕变和进化,以适应越来越复杂的社会关系和实践活动。科技和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需要应用伦理学。

二、应用伦理学产生的背景

1、理论背景

应用伦理学研究热潮兴起于20世纪60、70年代。20世纪上半叶,分析哲学在英语等国家居于主流地位,整个哲学领域为分析哲学所主宰,分析哲学把伦理学归结为对道德语词的逻辑分析和语言分析。分析哲学家反对伦理学家关注人们的道德实践,这是对伦理学的背离。20世纪上半叶发生了许多震撼人们道德感的事情,科学主义者沉浸在科学的胜利之中,而忽视了科学技术成果的滥用及其社会后果,导致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以及大规模杀伤武器的发展和使用。在这样的时期中,伦理学家们却认为这一切与他们无关,对这些事情的道德思考和讨论不是他们的事情。到了20世纪60年代,西方科学哲学出现了一次根本性的转折,即对逻辑实证主义的反叛。经过这次革命,正统分析哲学土崩瓦解,新一代的伦理学家开始摆脱分析哲学的束缚,使哲学伦理学研究重新与现实生活相连,应用伦理学研究热潮日渐兴起。

2、现实背景

西方应用伦理学兴起于20世纪60~70年代。西方世界的实际生活要求人们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道德反思,现代战争问题、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所面临的新问题、现代医学以及现代高科所引起的环境问题,人类问题等都要求伦理学的介入,这便是应用伦理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20世纪60、70年代,西方世界的实际生活要求人们进行道德反思,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反思。讨论现代战争问题、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所面临的新问题、现代医学以及现代高科技所引起的人伦关系问题、环境问题等都要求伦理学的介入,这便是西方应用伦理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中国应用伦理学的研究热潮则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到90年代初,中国市场经济已有了巨大的发展,但在伦理学领域仍是“极左”倾向的观点占据主导地位,伦理学研究既不能在商业化大潮中发挥价值导向的作用,又不能帮助迷惘的人消除道德困惑。正统伦理学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丧失了应用之地,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要求刺激一种与之相适应的道德体系的出现,新的伦理学应运而生。

三、应用伦理学与近代元伦理学的区别

元伦理学是科技革命后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最深最大的伦理学分支,是一类形式的伦理学,强调纯粹理性在伦理学上的运用,它是20世纪西方分析哲学发展的产物,在近代伦理学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元伦理学不提出任何关于实践的指导与建议,仅仅是对伦理学概念的分析,适应了科技发展带来的智能发展需求。人类的伦理感官在机械的生产生活中逐渐退化,道德感的丧失,同情心和怜悯心的泯灭,为元伦理学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科技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提醒人类重新认识世界,认识人类改造世界的行为,重估实践活动的价值意义,对伦理道德的反思推动了应用伦理学的产生,随着应用伦理学的发展,元伦理学走向衰亡。应用伦理学不是站在纯理论的高度告诉人们什么样的生活是值得过的,而是针对具体生活情境中的伦理难题为人们提供道德指南,应用伦理学不是对伦理学原理或原则的简单应用,它的目标在于打通事实与价值的鸿沟,评价行为中哪一个价值原则的整体性与和谐度更高,从而在呈现出的价值分析中,让理性的公民以辩论来取得共识。

四、应用伦理学的旨趣

通过研究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研究人们的不同职业、研究各类不同人群、以及关注当代各种重大问题四个方面,伦理学介入了社会现实。伦理学成为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问题的“药方”,伦理学着眼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将以人为本、普遍幸福、社会和谐、协调发展和天人合一的五个原则应用于社会,而向人类提供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促进人类在实践中谋求更好更幸福的生活。

五、应用伦理学的特点

应用伦理学更看重具体境遇中的伦理问题。与以往的伦理学讨论关注态度、情感、愿望的做法不同,应用伦理学更注意研究境遇、需要和利益。它要求应用伦理学者走出一般原则和规则的讨论,要求他们在可以应用这些原则、规则的具体事例中,进行更为审慎的分析。在变幻莫测的现实社会中,每个人遇到的道德问题、道德境遇极其复杂,面对千变万化的生活,传统的、不变的道德教条就变成了人们的精神枷锁和行动桎梏。因此,要解决由于现代科学发展所产生的新的道德问题,已经不能从现行的道德原则和已有的伦理学概念出发,而必须从人的境遇出发,关心人应优先于关心道德规则。

六、应用伦理学意义

应用伦理学恢复了实践的概念在伦理学讨论中的应有地位,它使伦理学的讨论从关注态度、情感、愿望转到关注境遇、需要和利益,使哲学家重新回到寻求“公正”、“合理”的道路上。

应用伦理学对中国社会价值观念的变革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采取的听证制度,建立了伦理委员会,这些都代表了中国应用伦理学研究的成果和积极姿态,应用伦理学在这样公民社会的背景中产生的,这就决定了应用伦理学不将伦理学史上各种纷争着的分歧与冲突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它所关注的是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意愿、实现民主的方式以及调解人与人之间在权益上的矛盾与冲突的途径

科技和生产给了现代文明强大的动力,然而批判与反思才能引导科技走上正确的方向。科学理性和哲学理性应成为人类文明的两翼:缺乏了科学理性,人类就不可能有足够强大的力量,缺乏了哲学理性,人类就不可能正确使用自己的力量,当两翼丰满时,人类才能稳健地飞翔。应用伦理学的理念和原则就如同人类的“哲学之翼”,它的存在能够保证人类正确运用理性,合理使用科学技术的力量,在发展科技的同时注意到避免科技的过分膨胀带来的“异化”和“物化”现象,使用应用伦理学的方法和观点来解决社会问题,能够帮助社会性的人努力保有一份纯真的本性,从而推进社会和人类的发展。(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魏英敏.《新伦理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2]摩尔.《伦理学原理》.长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3]赵敦华.道德哲学的应用伦理学转向[J].江海学刊.2002.

[4]季国清,刘啸霆.应用伦理学的哲学背景[M].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8.

[5]甘绍平.论一线伦理与二线伦理[J].哲学研究.2006.

[6]廖申白.什么是应用伦理学 [J].道德与文明.1989.

应用伦理学篇4

1根据教学内容

精心选择“道德两难”案例这是应用伦理学实施好案例教学的首要条件和关键所在,因为“两难”案例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好的“两难”案例的选择应该具有客观性、典型性、时效性等特点,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更重要的是,“两难”案例的选择必须紧扣教学内容,突出主题,使学生能够在案例的思考和讨论中,加深对某一理论、知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而不是就事论事的讨论。例如,我们在讲“应用伦理学的应用模式”这一部分的时候,曾经引用过2008年发生的“交叉换肾”案例。两个家庭,两个医院,换或是不换,生命攸关而又左右为难。通过展示相关案例信息,带领学生直接进入两难选择的具体情景。在引导学生自发思考讨论之后,介绍两家医院各自的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做法。在此基础上,引发学生关于程序正义的深入思考,指出伦理委员会是解决“道德两难”问题,形成道德共识的可行的途径。这样,从个别到一般,从实践到理论,层层深入,使学生在案例的思考中掌握这本部分的教学难点和重点,融会贯通地理解相关知识。

2精心设计问题,提前布置准备

选择好“两难”案例后,任课教师要结合案例情景,提出和设计好所要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围绕问题查阅资料,展开思考。问题的设计要强调价值性和开放性。价值性强调的是设计的问题要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的能力;开放性强调的是设计的问题要能够给学生提供较大的思维活动空间,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道德两难”问题的“难”就难在我们会面临两种完全相反的选择,无论哪一种选择,都会遇到一些道德原则的支持或反对。比如,关于“克隆人”的讨论,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都能找到相应的论证,讨论会触及“人究竟是什么”“人类道德的支柱是什么”以及“对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等的一些根本性的理论问题。因此,与其他的教学案例相比,“道德两难”案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所涉及的理论知识也具有一定的广度、深度和难度。为了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查阅相关资料,对“道德两难”案例有深入的思考和分析,更好地参与到案例教学中来,问题的布置应提前完成。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的做法是在这一次课结束之时,布置下次课将要讨论的“两难”案例及其问题。

3分析讨论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这是“两难”案例教学的核心环节,观点在这个环节碰撞,思想在这个环节交流,学生的道德观念也在这个环节得以提升。分析讨论能否圆满成功,关键在于任课教师是否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冷场往往是这一环节遇到的最大障碍。讨论冷场现象的原因很多,有来自学生自身的内因———兴趣不足,更有来自教师的外因———方法不得当。但现实情况是不少学生没有提前阅读课前布置的案例相关资料。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应用伦理学课堂上,要想克服“冷场”现象,教师除了在前两个教学环节加大投入,唤醒、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外,更重要的是任课教师在此环节要扮演好“主持人”的角色,通过巧妙安排,适时鼓励,营造一个平等的开放式的活跃的辩论环境。同时还要防止学生天空行马,远离主题,保证讨论沿着既定目标进行。还有一种常见情况是,辩论只集中在少数几个积极分子间,其他同学要么是没有准备要么是懒的发言而只是倾听,坐享其成。因此,通过提交个人课前准备资料和小组案例分析报告、记录发言次数等方式,考查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有效性,使之成为判定课程成绩的重要标准之一,依然是行之有效的外在激励手段。

4归纳总结,梳理问题明确思路

由于“道德两难”案例的复杂性,辩论结果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不同的道德原则在面对“两难”问题时会有不同的抉择。所以,无论对案例所提出的问题采取的态度是支持还是反对,都可以从我们普遍认可的道德原则中找到相应的道德理由。对“道德两难”案例进行分析讨论的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道德争议所涉及的所有道德依据,学习如何在道德判断上进行理性讨论。这种解决“两难”问题的对话程序,是应用伦理学所必需的,也是学习应用伦理学者必须理解和掌握的。叔本华说过,伦理学不在于呼吁,而在于论证。应用伦理学所提供的是开放的辩论平台,所直面的是“道德两难”,所寻求的是“道德两难”的解答方案。因此任课教师在归纳总结时要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做出全面总结,虽然这种总结不一定能达成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满意的答案,但这个归纳过程的本身可以进一步拓宽思维空间,帮助学生梳理问题,明确思路,掌握达成道德共识,走出伦理困惑的解决方案。“道德两难”案例教学带领学生直面道德冲突的“两难”困境,让学生在思考、解决冲突中掌握伦理知识,提升道德认知能力。

二总结

“道德两难”案例的应用,使应用伦理学课堂焕发出新的教学活力,激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带来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在实践中,“道德两难”案例教学对教师的理论修养、掌控能力、教学艺术和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思维模式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在教学的许多环节上还存在着许多的局限与不足。所有这些,都需要在理论上进一步探讨,实践上进一步的修正。

应用伦理学篇5

关键词:营销伦理学;煤炭企业;应用

一、企业营销伦理缺失现状分析

当前企业营销伦理建设的滞后,是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较晚,市场还不够规范,企业也还未走向成熟等原因造成的。道德现象的日渐增多,企业营销伦理和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才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煤炭行业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奇,有些企业道德意识低下,企业营销理论尚不被他们接纳,这些企业对在经济活动中出现的一系列伦理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往往较多地强调产值和利润,却忽视了自身的社会责任。其现状突出表现在:企业对外侵害消费者利益对内侵占员工利益的事件经常发生;对企业的各种投诉日益增多;企业虚列成本、伪造账目、偷漏税现象普遍;产品的虚假宣传,用降低交易透明度等手段来谋取企业的一时局部私利,忽视社会利益;还有些企业自身利益至上,野蛮式掠夺性开发自然资源、破坏和污染环境非伦理行为现象严重,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方面意识淡薄。

不可置疑,作为企业营销的主要目的是为获得利益最大化,但是获得利益最大化并不意味着可以去违背法律,违背有关最基本的企业营销伦理准则——即:维护社会和消费者的长远利益,以推动社会进步、创建和谐社会。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制尚不健全,市场机制不够完善,很多方面留有纰漏被一些利益至上的企业营销者所利用,与传统的“以义谋利,利义共存”的传统经商理念发生对立或矛盾。

(一)社会文化环境及企业文化的影响

与社会文化相比,企业文化对企业营销伦理的影响更为直接。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营销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而我国现在的大部分企业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加上西方文化思潮的导入和冲击,使一些企业文化中的价值观发生偏移,导致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背景下,单纯追求以企业自身的利益为唯一标准,这样的企业营销道德水准是绝不会高的,在参与市场活动中表现出营销不伦理行为在所难免。

(二)经济体制及市场因素的影响

市场因素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条件下,市场体系与市场机制发育的程度及市场供求状况的市场趋势。煤炭市场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始终没有彻底完成,包括定价权、合同签订等方面还存在着计划经济状态下的后遗症。市场因素的优化,为企业营销伦理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反之,如果市场体系与市场机制不健全,等价交换与公平竞争原则被扭曲,市场就会缺乏良性竞争。加快经济体制建设,完善市场体系整改不容忽视。

(三)政府监控不力及政策法规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政治体制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一些政府部门的执法机构在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管制过程中,形成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状况。地方政府或者为了自己的政绩,推行地方保护主义政策,或对企业造成的社会损害行为的麻木与不作为,助长了一些企业的违法、违反伦理经营。此外,我国的政策法规尚不健全,政策上有许多纰漏,法律上还有不少盲点这是导致企业营销伦理失范现象产生的主要基础。

(四)企业的短期行为及竞争意识的偏移

当今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企业的经营充满着风险。由于企业缺乏一个可指导其发展的长期战略,导致企业出现了短期行为。一些短期利益诱导企业片面追求当期利润最大化,采用一系列非伦理的手段竞争,如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掺杂使假、冒用其它大煤矿企业的品牌等等不伦理行为。漠视甚至损害社会利益和消费者利益。二、煤炭企业营销伦理问题的防范对策

我国的企业结构和性质比较复杂,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形成不同的企业伦理层次。但是,无论是何种性质的企业,都是同处于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平等主体,其经营行为必须既要服从市场规律,又要遵从社会伦理准则;即享有一定的权利,又有承担一定的义务和伦理的责任;在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又要兼顾消费者和社会的利益,切实处理好企业与社会、企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具体而言,企业营销伦理问题的防范要从以下六个方面着重加强:

(一)加强企业自身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涵盖范围很大,拿我们现在的开滦来说:企业形象建设,本质安全人管理,人文关怀,准军事化管理,ISO质量认证等等都属于这个范畴。简单说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企业的品牌建设,企业的特质建设。企业文化建设是在为经济建设铺路,为经济建设护航。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开滦品牌在大众心理的认知度,增强企业内部活力,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增强企业的自我约束力。从合同的定制、履行、售后服务等各方面都自发遵从社会伦理的约束。

(二)秩序井然的社会环境

通过宣传教育形成关注企业营销伦理的社会氛围,企业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经营,需要一个规则清晰、秩序井然的社会大环境,需要良好的社会氛围。诚实守信、公正公平、尊重他人、成为每一公民的道德取向和行为准则。企业在进行营销活动时,把消费者长远利益和社会的长远利益结合起来考虑,从而形成全民注重企业营销伦理的社会氛围。

(三)强化行业监督

行业协会是同行业企业之间的组织,由于个别企业的非道德营销行为会损害全行业的商业信誉和利益,行业协会能针对本行业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营销道德准则以及对非道德营销行为的处罚规则,起到强化行业监督,规范全行业的营销行为,维护全行业的利益作用。因此,强化行业监督的作用不可忽视。

(四)增强新闻监督作用

增强企业营销活动中的新闻监督作用,新闻监督的特点是非功利性、影响大、制约性强。用现代大众媒介对企业道德行为进行评议造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唤起民众注意,引起国家执法部门的关注,增加这类企业的经营风险和“投机成本”,通过舆论的力量制约企业营销不伦理行为,使其回到道德营销的规范上来。

(五)增强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消费者应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消费观念的影响,从维护社会及自身利益出发,拒绝购买和使用假冒伪劣产品及污染环境的产品,反对一切不良营销活动及行为。强化消费伦理意识,消费者在市场交易中同样需要承担一定的伦理责任。消费者的整体素质和伦理水准,直接影响企业营销方式的选择和效果。

(六)企业的自律建设

应用伦理学篇6

[关键词]境遇式教学模式;伦理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3 — 0176 — 02

境遇式教学模式是在对传统律规式教学模式反思的基础上产生的,是现代教育科学发展的产物,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其形成、发展与完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国的境遇式教学模式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与西方的研究与实践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将境遇式教学模式引入高校伦理学教学实践中,对于改善伦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境遇式教学模式的引介

美国伦理学家约瑟夫·弗莱彻教授在其《境遇伦理学》一书中提出了“境遇”的概念,“境遇”实质就是指人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所处的一种存在状态,在他看来,没有一件事是举世公认对的或者错的,也没有一件事在本质上是善的或者恶的,我们所采取的行动,必须依据当时的情境而做出判断。伦理学中的教条主义使人盲目地服从道德法则,而丧失了个人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失去了道德选择的能力,因此,解决现实道德问题必须从人的境遇出发。他断言,“一切事物正当与否完全取决于境遇。”〔1〕“境遇”的理念不仅可以应用于伦理学的实质内容方面,还可以进一步运用于伦理学的教学实践。事实上,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就提出了“情境”这一概念,与弗莱彻的“境遇”概念在本质上相同。他认为,在真实的情境中,学生能够不断的思考真实的问题,这样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情境或好或坏地规定了个别人日常表现自己的力量”〔2〕。以上两位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境遇”进行了相似的阐释。

随着后现代思潮的兴起,境遇式教学模式的内涵更加丰富。罗祖兵认为传统律规式教学是一种注重预成的教学,而境遇式教学则注重生成。他探讨了从律规式教学到境遇式教学的演进历程。相对来说,律规式教学注重课堂的预成性,即每次授课都按照事先制定的计划,有条不紊的组织课堂教学,缺少一定的灵活性,犹如一台编制好程序的机器一样,需要按照既定的规则运行,完全是一种机械的思维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中只要循规蹈矩的按照教学设计完成教学任务即可,学生被动的听从教师的安排,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都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在实际进行教学之前,教学的样态、程序甚至是细节就己经预存于教学设计之中。在这种教学中,教学设计可能是由教师本人在教学前制定的,也可能是由实际从事教学活动的教师以外的人员制定的。”〔3〕

因此,在高校伦理学教学实践中应用境遇式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显著提高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特别是当学生面对突然发生的道德事件时,能够快速反应、及时处理、正确应对,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由此可见,将更多的伦理学知识、原理转化为不同的伦理“境遇”,用不同的伦理“境遇”深化伦理学知识、原理,就成功地架设了一条连接境遇式教学模式的“实践”品性与高校伦理学的实践特性的桥梁。

二、境遇式教学模式在伦理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境遇式教学模式因其给予教师较大的主动性,同时注重课堂这一情境,将教学活动看成是一种具体情境下的互动过程,与传统的律规式教学有着本质上的差别。”〔4〕结合我们以往的教学经验,境遇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境遇式模式:案例教学

应用案例教学方法,可以提高伦理学课堂的实效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经常引入伦理学中的一些困境,创设较为真实的境遇,在这一“境遇”下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以强化对伦理学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起到的是主导作用。我们曾经举过以下案例来阐释境遇式的概念:①失火的屋里有一位是你年迈的父亲,另一位是正在发现治疗世上危险病特效药的医师,而这药还在他构思之中,而你只能营救一位——你要救谁呢?是你所爱的父亲还是掌握十万条生命的医师?救那一位才算爱,才算善?②一群人遭劫,惨遭杀害,其原因是由于其中有一位妇女的婴儿啼声暴露了他们的位置。这位妇女勒死婴儿保全大家,还是婴儿啼哭,众人丧生呢?哪一种才算道德? 〔5〕上述案例表明,一件事分明是错的,但在某种境遇下,它却成为唯一正确的事。

2.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境遇式模式:互动教学

在境遇式教学模式下,互动教学就是把教育活动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的过程,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在伦理学教学中,我们选用了纳许剧本《兰美克》中的剧情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兰美克半夜和老处女相爱约会,但他并非真心爱她,只是希望她不要再作老处女;他要把她的女性特质找回来,重新点燃她对婚姻和子女的希望。她的坚守道德规范的哥哥见此情景,义愤填膺,拔枪射杀兰美克。她的父亲,一位年老有智慧的牧场主,对他的儿子说,“诺亚,你的想法是对的,不过你不知道什么是好的。”〔6〕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采取的教学方法为首先抛出主题、提出问题,其次让学生角色扮演、进行互动,再次讨论问题、寻找答案,最后归纳总结、形成共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

3.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境遇式模式:实践教学

在高校伦理学教学过程中,应用境遇式教学模式,要将大学生看成是自主的个体,注重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突出变化性、生成性、具体性、随机性、开放性、复杂性等。要把教学作为教师和学生的一种关系性事件,不断的变化生成是其本性。由于社会实践是丰富多彩而富于变化的,因而非常有必要让学生更多的深入社会、深入实际,让学生切实感受日常实践中的伦理困境,寻求解决的路径,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教师则给予必要的指导。比如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参观养老院、儿童福利院等,为老人、儿童等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服务,切实感受社会的关爱、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虽然起到的是辅助作用,但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彰显,学以致用的能力得以提高,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应用境遇式教学模式的效果

在伦理学教学中,应用境遇式教学模式之后,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境遇式教学模式将课堂看成一种情境,在良好的课堂情境中,教师授课后都会产生成就感,学生在课堂上表现良好,学习兴趣显著提高。

1.教师评教得分显著提高

应用境遇式教学模式前,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律规式教学模式,每次都是熟悉教材,甚至能将许多知识点背诵,每次讲课时,只是按照教材上的内容进行讲授,与学生的互动较少,结果每次都是提前将教材上的内容讲授完毕,在一些需要拓展知识面的内容上,并不能进行相应的拓展,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对教师授课效果的评价不是十分理想。而应用境遇式教学模式后,近5年来,在学生一次性评教中,教师的评教得分稳步上升,并多次进入全校前10%。

2.学生学习兴趣日益浓厚

应用境遇式教学模式前,学生学习兴趣并不浓厚。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打瞌睡、聊天、玩手机等行为,这些与课程无关的活动既影响其他学生的听课效果,又影响教师的教学活动。而应用境遇式教学模式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将课堂作为一种情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打瞌睡、聊天、玩手机等行为很少发生,同时由于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90%以上的学生能够专心听课,学生的学习兴趣日益浓厚。

实践证明,境遇式教学模式有力推进了高校伦理学课的教学改革,使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该模式不仅对伦理学、社会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等人文社会学科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理工类学科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也同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 考 文 献〕

〔1〕〔5〕〔6〕〔美〕约瑟夫·弗莱彻.境遇伦理学——新道德论〔M〕.程立显,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2,128,128.

〔2〕〔美〕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7.

〔3〕罗祖兵.从“预成”到“生成”——境遇性教学导论〔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4.

应用伦理学篇7

关键词:大学;参与式教学;管理伦理学;课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2-0020-02

管理伦理学是一门研究企业道德现象的科学,是面向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课程,要求大学生置身于一个现实的环境中,运用管理伦理的基本理论与原则,对企业的伦理问题、道德困境加以分析,对管理活动中的伦理道德现象和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地将参与式教学列为三大教学方式之一。参与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习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实现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内化和情感态度的培养。

一、参与式教学的基本理论

1. 参与式教学的研究

关于“参与式教学”的研究主要是以对“参与式教学”在课程中的应用为主,涉及的专业课程领域非常广泛。例如,张尚宇在《参与式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一文中提出教师要开展专题式教学、案例教学,增强理论引导的针对性,提高教学评价的效果。黄江泉等在《参与式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一文主张运用参与式教学法组织管理学教学,全面激发学生对管理学教学的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实现从学会到会学、从被迫学到主动学、从旁观者到主演者的角色转变。也有人对“参与式教学”的理论架构和教学设计进行了研究。于波等在《参与式教学的目标设计》一文中认为课堂教学作为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应将参与式教学理念渗透于课堂教学中。从已有的研究“参与式教学”相关文章中可以看出参与式教学方法已经被广大教师所接受,但是在具体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探讨和研究。

2. 参与式教学的优点

在传统的教学中,许多教师都意识到学生参与教学的重要性, 但是仍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还是为了教学而教学。教师只重视讲授课本的理论知识,而忽视了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只有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才可以真正地理解知识并转化为自己的能力。以企业道德为例,如果一个员工能背诵企业道德准则,甚至理解其必要性和合理性,但在现实中还是不懂得怎样正确地进行判断、评价和选择,就没有达到要求。员工们只有从理论认识转化为内在的情感和价值观时,才会对自身的行为和举止产生深刻的影响。参与式教学法是让学生置身于具体的企业道德情境中,根据具体的情境做出自己的判断,并且在参与教学中更好地理解企业社会责任。

3. 参与式教学法有两种主要形式

参与式是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师和学生都处于公平的角色和主体地位,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参与、相互激励、相互协调、相互沟通,在互动过程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法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正规的参与教学法,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活动,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另一种是在传统授课时加入参与式教学法。这样既有传统教学法的优势,又可以结合参与式教学法的特点,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动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

4. 参与式教学法的程序

参与式教学法是采用全班集体活动方式。首先要把教学班级分为4至6人的小组,小组划分完之后,布置小组讨论的主题。其次是教师要通过课前的准备,根据课程内容制订课程实施计划、课程评价标准、围绕实施计划结合课程内容编写教学大纲,并推荐相应的参考书目以及小组讲授和主题研讨环节所需推荐的参考书目。再次,教师要对各小组进行角色分工,每个成员都担任一定的角色。同时,提出明确的小组活动要求,提供材料和设备准备,并给予小组活动以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还有,活动结果的反馈,针对讨论的主题目标,开展活动设计。既可以是形式多样的案例讨论、角色扮演、视频播放等,还可以是头脑风暴、排序、问题树等呈现方式。各组的讨论结果,采用口头形式汇报或书面形式写在大白纸上向全班展示。通过小组讨论、各组轮流展示、大家分享等方式,以达到共识。最后,是活动的结果评论与总结。教师对各组的展示作出评论和总结,给予参与者恰当的评价。

二、参与式教学法在大学管理伦理学中的实践探索

1. 开放性的教学设计

开放性的教学指教学中注重与社会的联系,注重与其他学科的内容的内在相关性。

(1)教材的开放性。教材不仅仅是教学所用的教科书,还包括网络资源、MOOC课程、研究性专题材料等。要让学生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学习知识的能力。例如,在讲述“水体污染”一节时,用一张从1988年到2008年滇池流域土地利用过程中折射出的城市化进程情况,分析滇池流域污染及控制情况。2010年,滇池流域的废水排放量为3.2亿吨,化学需氧量排放2.02万吨。其中,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6%,城市生活化学需氧量排放占排放量的76.4%,农业源化学需氧量占排放量的17.6%;氨氮的排放量为0.54万吨。其中工业氨氮排放量占排放量的1.1%,城市生活氨氮的排放量占排放量的89.4%,农业氨氮排放占排放量的9.5%。所以,城市生活是滇池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的主要排放源。

(2)学习环境的开放性。利用好课堂教学,可以适当让学生进行实习实践。例如,涉及到环境保护中的伦理问题时,可以利用周末时间让学生们参观滇池周边的工业园区中的一些企业,调查这些企业是如何做好排污系统的,并实地参观污水净化系统。同学们也能从企业负责人那里了解到污水处理系统的建造要花费百万元以上的资金,但为了保护好滇池,这些企业积极承担企业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同学们被深深感动。

(3)教学的互动开放性。除课堂上的互动交流外,网络提供了更好的互动和交流平台。教师和学生可以资源共享,通过互联网工具进行线上线下交流,弥补了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增强了学生和教师的互动。这样的互动开放可以延伸到实践教学,研究现实生活中的伦理问题。比如,对于环境保护中的伦理问题,可以让学生对环境污染地区的实地进行考察,并用小视频记录下来,针对研究的问题收集资料,写成研究报告进行小组讨论和汇报。

2. 多样的参与式教学设计

(1)案例式教学应用。案例教学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而且为学生创造了一种参与的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求知、探索思考问题的动机和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同学们用管理伦理学理论分析案例中的具体问题。传统教材有的案例脱离或远离学生实际生活,教师可以编写一些生活和身边的案例,利用这些通俗易懂的素材讲解一些基本的理论。案例具有典型性和时效性,可以先把学生分组,采取以小组代表发言和自由发言相结合的方式,最后由教师综合学生的观点和自己的见解,或者运用课堂小组报告的形式,来推动课程进行。课程的一般内容由学生自学,重点内容由教师讲授。在课堂讲授时,采取小组报告和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例如,在讲解企业社会责任时,可以用案例“网络游戏,企业的责任在哪里”让学生分析网络游戏有哪些利益相关者,对利益相关者有哪些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企业在游戏产品开发和促销上怎样做才算尽到企业社会责任,在经济利益和社会责任发生冲突时,企业应该怎样做等。

(2)组织学生课堂讨论。管理伦理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国家的重要大政方针和社会热点事件都可以用伦理学的理论来进行分析和讨论。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可以引入相关的事件或热点问题,让同学们参与讨论,深入了解学生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和应用。用理论来分析现实生活,用实践来深化对理论的认识。比如,在讲市场营销中的伦理问题时可以让同学们就“青岛天价虾事件”进行讨论。

(3)改变教学评价模式。参与式教学法,改变了用一张试卷来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方式,重视对学生进行多元综合性评价。从之前的死记硬背,为考而学到要求学生运用管理伦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原则,对真实的伦理问题、道德困境加以分析,教师要注重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情况的评价。教学评价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激励学生的态度和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参与式教学法要注意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1. 参与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参与式教学花费的时间较多,围绕某个主题所做的活动,会花费许多时间,特别是要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参与式教学还需要组织者花费大量精力准备有关材料。由于活动讨论的高度灵活性,有些同学的观点、结果可能得到中肯的评价,但由于没有标准统一的答案,对每个问题的讨论会有种种不同的结论,不利于形成知识的连贯性。

2. 参与式教学在企业伦理学教学中改进建议

(1)提高教师自身修养和业务水平。教师要熟练掌握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好参与式教学法。教师不仅要加强对参与式教学法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认识,还要不断发展和完善在管理伦理教学中的参与式教学法。参与式教学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准备各种材料,要求教师课前认真思考和精心策划。教师对自己业务水平要不断精进,并且与时俱进地掌握现代教育技能,不断地拓宽教师的知识面,具有较好的逻辑分析能力,不断地启发引导学生。

(2)公平和全面的学生参与。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设计好学生参与教学的过程,同时,通过课前课后或线上线下和学生交流,了解和熟悉学生的基本情况。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信任的关系,有利于学生在教学中积极主动参与,认真配合教学。参与性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优秀的同学踊跃参与,对理论不熟悉的同学不愿意参与的现象。在任务分工时应该让理论较弱的同学负责理论,教师要多鼓励并多创造机会,有意识地对这些同学进行培养和训练,使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公平地参与课堂,从而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鉴于管理伦理学课程本身的特点与难点,在管理伦理学教学中应用参与式教学法可以让大学生更好地运用管理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大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为了激发大学生对管理伦理学课程的学习兴趣,结合参与式教学的理论和在管理伦理学教学中的经验,本文提出一些关于参与式教学在管理伦理学中如何应用的思路,为日后更好地运用参与式教学理念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罗瑞珍.参与式教学法在《国际市场营销学》教学中的应用心得[J].经济师,2010(02).

[2]谢智娟.参与式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8(21).

[3]李海英,李建军.“参与式教学”的实践与问题透视[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4(28).

应用伦理学篇8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 互动 核心范畴 问题延展与拓展

一、何谓“问题教学法”

专业理论课教学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范畴和基本原理。从事高校专业理论教学实践的教师几乎都会认为基础理论的教学与艺术化的手段与方法无关,只要讲清楚说明白就行,似乎“一言堂”是唯一的方式。因而,现实中基础理论课教学过程往往缺乏互动。从学生这一受体角度来说,缺乏互动的课堂效果往往达不到课堂教学的“帕累托最优”(即通过教学让学生全面准备地理解基本范畴和问题)的边界。从动态角度,缺乏互动的课堂难以实现课堂教学的“帕累托改进”,即难以实现通过互动教学实现思想交流的1+1>2的效应。

问题教学法即通过设置激发课堂互动的问题,然后在问题的不断探讨和解答中完成课堂教学。从教者的角色担当方面来说,这一教学法无疑突出强调了“师者,授业、传道、解惑”中的解惑,把解惑看作了授业和传道的手段。问题教学法内涵的重点包括两个方面:问题的设置和答问方式,前者强调问题的激发课堂互动的功能,这意味着问题教学法中的问题不是教者单方随意设计的问题,它必须照顾到学生的学科兴趣起点,顺应学生的知识结构与线索,激发互动思考;后者强调“问题意识”的即发性和解答方式的多样化与多变性,以产生与学生更多的思维碰撞点,增强思想的产生和学生理解程度的深化。

二、问题教学法在企业伦理导论教学中的应用

下面以高校《企业伦理学》导论部分的课堂教学为例,说明这一教学法的应用。

企业伦理学是近年来在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课程,至今并没有一本完全成熟的“本土”化的教材,但从学界的共识来说,大家基本上认为这一门课应该包括三个知识板块:企业伦理的基础理论、企业伦理的案例分析和企业伦理建设的实践。这“三块结构特征”从目前广泛使用的两本教材可以看出。其一是上海财经大学徐大建教授著的《企业伦理学》(注:这是目前国内最为成功的一本“本土化”教材,一方面其选用的案例几乎全部是中国本土发生的,另一方面它的成功在于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和全新的阐述体系解释了西方企业伦理基础理论);另一本是上海交通大学周祖城博士编写《企业伦理学》。徐大建教授的《企业伦理学》分为“企业伦理学的理论基础”、“企业管理中的伦理问题”和“企业的伦理建设”三个部分[1],周祖城博士写的《企业伦理学》也分为“企业伦理学基础”、“企业经营中的伦理问题”和“道德管理”三个部分[2]。对于这门课的教者来说,许多教师认为第一部分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如何设置互动的起点问题?企业伦理学导论教学中,如果立足于与学生互动需要设置问题,首先应该换位思考,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思维特征和兴趣点,从而确立从什么问题开始进入这门学科即确立“起点问题”。就企业伦理学的入门来说,一般学生不会从专业和纯学术角度直接进入一门学科。诸如“企业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企业伦理学学科特征是什么?”此类的问题只是从学科知识传授角度设置的“单向性问题”,即只代表了教师或研究的思考起点,这些问题尽管体现了教材的逻辑严谨性和知识系统性,但在教学中照搬很少能够切合学生的思维起点,因而很少能够产生思维互动。因此,即便使用的教材本着常规作了这样的知识结构安排,也并不表明必须照本宣科。那么,如何得到切合学生的思维起点的“问题”?应该首先从备课的方式和内容改革着手,备课即对课堂教学的准备,其中包括教学方式、步骤、重点难点突破等方式的思考与安排,备课本质上是课堂设计,这一点在现实中并不被许多人理解,许多教师特别是文科教师会将备课理解成课堂教学内容的准备,因而把备课理解成“背课”,这种理解是不妥的,也是有害的于课堂效果的。在企业伦理学的第一次课备课中,应该将重心放在探索学生的思维起点方面,可以采用以下步骤:(1)换位思考,假设自己是对这门课一无所知、在已有知识结构和框架下如果进入这门;(2)找学生聊天,问他们对这门课程有什么想法;(3)以“试错方式”提出问题,即尝试提出一些问题,通过交谈看学生是否有足够的兴趣,从交谈中不断寻找学生“参与率”最高的问题;(4)进行“简单化和可逆交互检验”。什么是“简单化和可逆交互检验” ?一般来说,教师不可能在备课中对学生的兴趣点作足够的了解,因而设置的问题一般只是教师对学生思维兴趣点的猜测,所以最终需要对这些问题作检验,以保证它代表了学生思维兴趣点的现实,通常可以进行两个方面的形式检验,其一看形式上是不是简单通俗,学生一般不会从一个很抽象很专业的问题开始,其二看这一问题对我和学生来说是不是可以进行有效讨论。

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受已有的知识结构的影响,会形成三个基础性问题:什么是伦理、道德?企业为什么要讲伦理、讲道德?企业如何讲伦理、讲道德?这三个问题是本人在与学生交谈中受到启发、进行换位思考设置的问题,具有简单通俗的特点、经过了可逆交互检验是能够激发互动的问题。

问题教学法的第二步是问题的延展和拓展,方向包括两个:横向和纵向。所谓横向延展是指从与基础问题相关的核心范畴出发引发学生思考相关的横向并列的问题;所谓纵向拓展是指按问题之间的内在逻辑逐步引导学生利用归纳与演绎回答先前设置的基础性问题。横向延展的重点是应该顺应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和逻辑思维,抓住核心范畴。比如思考什么是道德这个问题时,应该抓住“规范”这个核心范畴。规范的作用是告诉人们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其作用是调节人们之间的关系,而人与人的关系最主要的是利益关系,道德本质上是规范,其作用在于调节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这一范畴的横向延展意味着要引导学生将“规范”这一范畴横向展开,思考规范的种类:法律、市民共约、集体守则、乡规民约。规范有成文的有不成文、有来自外部的、也有来自于内心的,道德就是来自于内心的规范。接着应该让学生集中思考道德与法律与风俗的区别与联系。

本例中还应该通过将自然人与法人的进行类比,抓住“企业公民”这个范畴,理解企业公民遵守规范的重要性,这样便可以从第一个基础问题过渡到第二个基础问题。这一过程的关键是教师要讲清楚个体公民与企业公民的行为内容的区别与联系。

总之,这一层次横向延展的问题可以设置为“人们在生活中往往会遵循一定的规则与规范,请列举种种规范”;“什么是法人?”;“什么是企业?”;“企业主要的行为是什么?”“企业要不要遵守一些规范?”“列举企业需要遵守的规范?”

在“企业”这一范畴上,可以顺应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进行纵向的延展:企业是什么?学生从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得到:企业是投入产出的“黑箱”或过滤器,是经营性组织或生产组织,科斯认为企业是对市场的替代;弗里德曼认为企业最大的任务就是为老板实现利润;德鲁克的企业观认为企业是社会存在物。教师应该从德鲁克的企业观入手,指出企业应该遵守社会的规范,然后导入企业应该遵守哪些规范。

在“规范”这一范畴上的纵向延展意味着,必须从“什么是规范”这一问题过渡到“为什么要遵守规范”。首先要引导学生思考人为什么要在社会生活中遵守规范?学生自然会想到在现代文明社会里,如果不守规范就会受到惩罚。那么惩罚有哪几种?可以在学生思考和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外在的第三方惩罚、报复(第二方惩罚)、内心的惩罚。其中第三方惩罚指的外在的社会强制机制给予的身体和经济利益方面的制裁,也包括社会舆论给予的孤立和谴责。这是一个符合一般认识的结论:不遵守规范就会受到惩罚。对于企业来说,同样可以从三种惩罚方面说明,企业如果不守规范,就会受到惩罚。但是应该结合企业的定义与主要职能指出,企业如果不守规范,其后果比社会成员不守规范更严重,因为企业“以提供社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为生存以依据,通过为社会创新价值求得发展,所以它如果不遵守社会规范损害社会中一些成员利益,其存在的理由就一定会遭到社会否定。

对企业来说,不守规范的后果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不守法律规范会遭受罚款等由仲裁部门作出的制裁;(2)不守伦理规范,在经营过程间接损害了相关者的利益不仅会遭遇后者的一种“报复”,而且将丧失一种资产──名誉资产、其生存与发展得不到由社会这个系统的支持。不守人们共识性的道德规范的严重性在于,企业将失去战略优势,进而导致企业自身生存环境的恶化和长远利益的丧失。一方面,法律往往就是“底线道德”,不讲道德的企业最容易触及“底线”直接遭受外在制裁;另一方面,伦理与“企业文化”及“核心竞争力”紧密相关。学生由于学过管理学知识,都熟悉“企业文化”和“核心竞争力”这些范畴,应该分析指出,所有企业的文化基本内核是“顾客至上”和“人本主义”,所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内涵在于“利益相关者的广泛支持”, 所以,这两个范畴都与伦理道德有关,对企业文化和核心竞争力的强调无异于强调在行为层次上企业要讲伦理讲道德;对于一个自然人来说,不讲道德也许意味着在社会中遭受孤立,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不主动讲伦理道德也许注定了企业的短命和做不大。

这一阶段应该紧扣“不守规范就会受到惩罚”这一命题,将“惩罚”这一基本范畴进行拓展。然后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角度将企业讲伦理道德与企业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两个管理学的学科概念联系起来,讲解伦理道德对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对上述两个问题进行进一步纵向延伸,就会形成第三个基础性问题:企业如何讲伦理、讲道德?可以从现象入手:几乎任一企业,都会在企业的形象外展中看到口号,比如海尔集团的“真诚到永远”等;许多企业在内部竭力形成共同价值观即在员工中形成什么最重要、什么该做等问题的共识;更重要的是许多企业会实施值得赞许的对内对外的善举。横向来看,如何促进企业讲伦理、讲道德这一问题与一系列范畴有关:企业价值观、企业慈善、企业领导的影响力、执行力。于是这一问题便转化为;企业如何形成共同价值观?企业如何实施自己的战略?如何从组织机制和企业内在价值观导向方面着力实现战略规划。

三、“问题教学法”的总结

总结起来,在企业伦理导论部分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首先设置能够激发有效互动的基础问题,然后抓住每个问题的核心范畴进行横向和纵向拓展,在互动式的思考与交流中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其具体的图式如下:

可以将这一图式转化成一般性的表述:在专业基础理论课教学过程,应该将问题教学法运用其中,其步骤包括;根据交互性试验设置能够产生互动的基础问题,然后确立核心范畴对这个问题进行纵向和横向延展,通过回答其他相关问题支持核心问题的回答。这一方法的运用可能产生的结果有三:一是有力增强了互动效应,提高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接收率,增强了学生对所授专业知识兴趣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二是增强了教师的主导意识和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助于形成和谐有序的课堂气氛;三是培育了学生已有知识与新授知识的结合点,有助于打破知识之间的专业边界,在形成支持课堂问题理解的知识体系的同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

参考文献:

[1]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王海明.伦理学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徐大建.企业伦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5]周祖城.企业伦理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注释:

[1]见徐大建,2002:《企业伦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目录部分。

上一篇:诗经国风范文 下一篇:心里难受的句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