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化学专业的就业方向范文

时间:2023-09-19 16:52:22

应用化学专业的就业方向

应用化学专业的就业方向篇1

[关键词]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方向;人才培养;课程设置

引言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是在化工设备与机械专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仿照原苏联的教学模式成立了化工设备与机械专业。如大连工学院(即大连理工大学)在1951年率先成立了化学生产机器与设备专业,第二年天津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化工学院(华东理工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也相继设立了化学生产机器与设备专业。该专业的设立,对我国当时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对我国化工、石油化工、轻工、制药等行业的发展功不可没。该专业主要的特点是将化工过程和过程设备有机地结合起来,所学知识既可以解决化工生产过程遇到的难题,又可以根据化工生产需要来设计、改进和加工所需的设备,还可以对生产设备进行操控、维护和维修。该专业曾被誉为“万金油”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长期备受社会青睐。[1][2][3][4][5]然而,随着工业和科技的发展,高能耗、低效率、高污染的粗放式的生产模式已与时代主题格格不入。目前的生产,要求过程设备向大型化、精密化、节能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为了迎合社会发展的需要,1998年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进行调整时,将原来的“化工设备与机械”专业更名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专业名称的变更,既拓宽了专业领域范围,也拓宽了专业知识结构。目前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涵盖了化工设备与机械、真空技术与设备、炼油机械、矿业机械、建材机械、轻工机械等专业。也就是说,过去的这些专业经专业调整以后现在都叫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对应专业名称的变更,专业知识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即从原来的以化工过程原理和化工设备设计知识为主的课程设置,拓宽到以过程原理、过程装备和过程控制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体系。学生的就业领域也从原来的以化工和石化企业为主导领域,拓宽至化工、石油化工、炼油、食品、环境工程、制冷工程、生物化工、动力能源、冶金、轻工和制药等领域。不可否认,专业名称和专业内涵的变革对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同时,专业范围的拓宽也带来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鉴于目前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就业形势较好,目前全国已有120多所高校开设了此专业。其中部分院校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并不是由原来的化工机械与设备专业转变过来的。这些院校为了满足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要求,同时保存原来专业的特点,课程体系一度变得庞大而复杂。面对复杂的课程体系,学生们在一定程度上对本专业的认识、专业课程的学习、就业甚至再深造专业的选择产生了一定的困惑。目前,为了与国际工程教育接轨,使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国际化,即使是由化工设备与机械发展起来的过程装备控制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也非常庞大。图1是我校2015级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加上选修课共60余门次。目前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是,课程门数在增多,而总学时却在减少,从而出现学时紧张难以分配的现象。对本专业而言,一些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如工程流体力学和工程热力学仅有32学时,在有限的学时内学生对这些课程知识点的掌握不够深入和透彻,这导致学生在后续课程的学习(如过程流体机械)中比较吃力,难以理解过程中涉及的物理现象;甚至有些学生在考研时,几乎不敢报考专业课程为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的高等院校。其次,课程的大而全,在某种程度上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困惑。面对复杂的课程体系,学生们不知道他们到底要学什么,将来能干什么。学生在课程学习时,对很多课程认识不足,只是简单的根据学时的多少来判断课程的重要性,这导致他们在学习时不能很好地把握专业方向,严重影响了就业方向选择的主动性。再加上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本身在专业方向归类时就比较特殊,其本科阶段归属于机械工程一级学科,而研究生阶段(即化工过程机械)又归属于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这无形中又增加了学生对专业方向理解的困惑。再次,目前有些院校虽然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专业方向,但从学生就业和发展的角度来说,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再加上目前高校招生规模逐步扩大,学校很难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而且单一的专业方向会影响学生的就业,形成内部竞争的局面。因此,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方向的精心凝练和认真规划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二、专业方向的规划和思考

正如前述,早期曾把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称为“万金油”专业。但仔细想想,如果一个人啥都能干,那也就意味着他啥也专不了、精不了。就学术界而言,到目前为止,本专业出来的两院院士和杰出科学家屈指可数,所以专业方向的凝练和规划是必然的。为了与国际接轨,专业方向的凝练不能偏离已有的课程体系,而应在与国际接轨的基础上,认真规划专业方向。从表1可以看出,对于我校的过程装备控制工程专业而言,主要的专业课程可分为:过程设备、过程机器和过程控制三大类。顺着这三大课程类别,实际上可以规划为过程设备、过程机器和过程控制三个专业方向。学生在数学、自然科学和人文与社会科学等基础课程学完之后,就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进行专业方向选择。确定了专业方向后,学生就可以根据专业方向和个人的发展深入学习相关课程。当然,制订培养方案时应根据专业方向的需要合理地安排相关课程、分配学分和学时。

(一)过程设备方向

该方向以过程设备(包括存储容器、换热器、塔器、反应釜等)的结构设计、强度设计、材料选用、制造加工为主。支撑专业方向的主干专业基础课程应为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过程原理、工程材料,主要的专业课程应为过程设备设计、过程装备制造工艺、压力容器设计规范、信号测试与处理。相对于其他专业方向而言,在制订培养方案时,这些课程的学时应偏多些。

(二)过程机器方向

该方向以过程机器(包括压缩机、泵、离心机、汽轮机等)的结构设计、热力设计、节能设计、操作运行、故障诊断为主。支撑专业方向的主干专业基础课程应为流体力学、热力学、传热学、过程原理、材料力学,主要的专业课程应为过程流体机械、故障诊断技术、过程装备制造工艺、信号测试与处理。相对于其他专业方向,在制订培养方案时,这些课程的学时应偏多些。

(三)过程控制方向

该方向以过程控制仪表(包括压力、温度、流量、应力应变等传感器)的结构设计、原理设计、电路设计、控制设计为主。支撑专业方向的主干专业基础课程应为电工和电子技术、控制工程基础、复变函数、过程原理、计算机原理及应用,主要的专业课程应为过程控制技术及应用、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过程控制与计算机控制系统。相对于其他专业方向,在制订培养方案时,这些课程的学时应偏多些。表1列出不同专业方向课程的对比情况。从中可以看出,每个方向都有自己的重点课程,这样做有以下优点。1.学生明白了专业方向的重要课程,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能够很好地将课程学习和自己将来的就业和发展结合起来。2.优秀学生在进一步深造学习、选学校和专业时,比较灵活,选择的余地比较大,摆脱了考研专业课程只敢选材料力学和理论力学的尴尬局面。3.能够合理地利用教学资源,分层次教学,比如每个专业方向的重点课程应配置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进行授课。对于这些重点专业课程,不论是理论学习还是实践学习,均应严格要求,在纵、深方面均应达到预定的水平。而对于相同课程、非专业方向学生的教学,教师应侧重于知识广度的教学,不应再抓细节、求深度。4.便于课堂管理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有了专业方向,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就比较强,重点课程会多投入,非重点课程应以了解为主。对学生而言,在明白了课程的学习目标后,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会相应提高;对教师而言,课堂管理也会相对轻松。

三、结束语

不可否认,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教育也如此。教育的改革和国际化,一方面促进了我国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诸如课程体系膨胀、专业方向模糊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针对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方向模糊不清这一问题,给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解决方案。在笔者看来,根据目前的课程体系,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应设置过程设备、过程机器和过程控制三个专业方向,然后再根据专业方向设置相应的课程。每个方向应根据需要来设置自己的课程,不同的方向、相同的课程,可配置不同的学时,讲授不同的内容。面对具体的专业方向,学生应制订详细的学习目标。这无疑对学生的学习、就业乃至未来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志义,.对“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认识与规划[J].化工高等教育,1999(3):9-12.

[2]李志义,.对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背景的认识[J].化工高等教育,2003(1):11-14.

[3]闫绍峰,廖国进,熊晓航.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建设探索[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16-123.

[4]陈国华,梁峻.培养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11(2):45-49.

[5]王宗明,王振波,周昌静.突出石化特色,培养应用型复合人才[J].高教论坛,2009(2):53-55.

应用化学专业的就业方向篇2

为真实地获得第一手资料,准确地了解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笔者通过两种方式对池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1-2014四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一是通过池州学院就业指导中心查阅了近四届毕业生详细的就业统计资料和数据,二是寻找毕业班各位辅导员的帮助,获得每届毕业班的qq群和微信群,主动与已经走出校门的毕业生进行联系,通过追踪调查对他们的就业现状进行了统计和分析。企业是目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人数最多的领域,而通过参加考试到中小学担任教师和考上公务员进入党政机关以及其它事业单位的毕业生的比例却是较低。这说明,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虽然不低,但就业流向的基本趋势却是日益走向了多元化。在我国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内,汉语言文学专业传统的就业主要流向主要是以下领域:一是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文字工作部门,二是教育系统。但在目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能够跻身于党政机关、教育服务工作和其他事业单位的文字工作部门的每年加起来最高的还不足30%。现在绝大多数毕业生的岗位是:文秘、文案策划、行政助理、行政前台、前台文员、前台接待、平面设计师、市场专员等,占了就业岗位的70%以上。由此可见在日益猛烈的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传统的主要就业去向已经完全被颠覆了,多元化趋势已经显现并将继续增强。而传统的不重视就业去向的人才培养观念和模式,在市场需求多元化趋势面前,难以适应,表现出明显的弱势,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的转化率较低;第二,学生社会化程度不高,较少与社会直接接触,人际交往能力不强;第三,学生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不强;第四,实践动手操作各种办公自动化设备的能力不强等。基于此,一个摆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办学者面前最紧迫的问题就是,如何积极探索并尽快建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多元化就业趋势下的职业素养的培训,满足地方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2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2.1专业定位没有个性化

“应用型本科人才与学术型本科人才的本质区别在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具有较强的专业应用能力,能够直接适应社会相应职业与岗位的需求”[1]。因此,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应以培养适合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主。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围绕着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将学校定位为应用型教学型本科院校,逐步形成了多样化的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了许多富有地方特色的应用型科学研究,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契机。但是作为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其专业定位并没有明显的变化,仍就以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功底与人文素养为主要目标,没有超越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身的局限,对学生的社会应用能力重视不够,没有构建起以人文素质为基础的综合性人才培养模式。

2.2专业课程设置没有与时俱进

受意识形态对文学渗透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绝大多数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习惯性地承接了传统,依然是将重心集中在传统专业课上,侧重于学科科研、理论教学。以池州学院汉语言专业为例,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文学理论等课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中占据70%以上的比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和基础课程,学科地位很高。而一些应用型的课程占据的份量太少,且地位不高。而处在时代前沿且有较强实用性的网络编辑学、现代办公技术等新兴课程和广告设计、DV制作等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程,因为师资力量薄弱或教学条件限制等原因,很少甚至是几乎不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这种传统的课程设置所存在的体系单薄,知识信息量小,内容陈旧、重复等问题,必然会带来毕业生“所学非用”的现象比较突出。而且长期忽略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当然就没有办法去实现“要通过专业的技能训练和实践性创意来从事和提升素质教育和知识教育”。

2.3对学生的评价体系陈旧单一

当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评价体系基本上还处在还比较陈旧和单一化的状态,主要是以书面考试和小型论文写作为主,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其依据基本上是以笔试的成绩、作业完成的数量和质量、课堂上的表现这三部分为主,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重视不足,比如对学生的视野广度、交际交往及职业规划等非专业能力,其评价标准不是很明确,且执行的力度也很弱,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而大学里党员的培养、奖学金的评定、三好学生以及优秀学生的选定,很大程度上是依据学生智育成绩的。这种以检测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为主的评价体系,淡化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必然是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3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3.1确立应用能力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从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对应的社会职业来看,不管是传统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岗位,还是大中文覆盖的职业,都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中文方面的专业应用能力。因此,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既要具有现实性,又要具有前瞻性,应紧扣学校办学定位,积极适应社会人才市场需求,以培养学生突出的专业应用能力为核心,逐渐由传统学科知识型人才培养转变为应用能力型人才培养,可以按照“基础性+特色化”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合格+特长”的人才质量为目标。这里的“基础性”、“合格”是指学生能具有较好人文素养和文化功底,“特色化”、“特长”是指学生能掌握现代社会实际岗位所必须的核心工作能力,这样结合起来,学生的就业能力必然能大大增强。

3.2构建应用能力为重点的课程体系

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应该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基本理念”。这就要求理论知识学习最终还要转化为专业应用能力。就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专业应用能力具体可分为专业基础能力和专业岗位能力这两大类。专业基础能力具有共性和基础性,包括所有大中文覆盖职业都需要的中文专业应用能力,如口语表达、书面写作以及文本解读和鉴赏等能力。专业岗位能力是本专业所对应的中文类职业岗位能力,是中小学语文教师、行政管理、文秘、新闻、广告等职业岗位所需要的专业应用能力,是直接根据职业市场的需要而进行的细分化能力。由此,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要改革课程的设置,应以这两个专业能力的培养和拓展为目标。第一,通过优化传统的专业基础课程来强化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例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文字学、普通话、教师口语等十余门课程必不可少,是培养学生的汉语分析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基础性和精干性课程。而同样不可忽视的还有基础写作、应用文写作以及申论写作等课程,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和应用能力。另外还有文学概论、现当代文学史及作品、古代文学史及作品、外国文学史及作品、影视文学、相关拓展性选修课程是培养学生的文本解读鉴赏能力。这些专业基础课程的开设,可以保证专业教育的规格,避免出现片面强调应用性而不注意本科教育水平的现象。第二,重视专业技能课的开设,提高学生专业岗位能力。汉语言文学专业通常包含有师范和非师范方向,师范类专业岗位能力主要包含语文教学能力、教师口语、现代教育技术以及综合性能力。除此之外,考虑到很多师范教育方向的学生,毕业后不会从事教育工作,课程设置上还应增加应用文写作、言语交际学、朗诵、演讲、辩论等实用性课程。非师范类专业岗位能力有文秘方向,要求具有较强的写作、管理、协作、表达等能力,其应用型课程应该占70%左右,除了开设行政管理学、管理学原理、实用公文写作、秘书学、秘书心理学、秘书实务、公共关系学、统计学基础等方向性选修课程外,还应开设办公自动化的使用和维护、电子政务和信息管理、网络传播技术、中文信息处理等课程。

3.3搭建多样性专业实践平台

首先,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语言文学专业应建设开放性的实习实训平台,借用、整合教育资源,积极与校外单位交流互动。从教师这个角度来说,目前切实可行的做法是可以安排一些教师到实习基地或指定单位兼职进行“锻炼”一段时间,目的是培养“双师型”教师以弥补实践性环节上的不足。从学生这个角度来说,师范专业可以加大与中小学基地互动,除了把学生安排到中小学实习以外这种传统的方式以外,也可以主动安排一些讲座,邀请来自当地的优秀中小学的语文教师来给学生传授经验;非师范专业可以与党政企事业、文化公司、新闻传媒等单位进一步拓展合作的广度和力度,选择一些相关职业和行业资深人士,作为兼职的实习实训指导教师,这样既加大了见习、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力度,也壮大了其规模。同时,在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应灵活地进行教学管理,尽可能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现实的工作环境,鼓励学生利用各种机会参加实践活动,有意识地培养专业实践能力,明确对未来职业的规划,增加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就业的质量,增强就业的稳定性。其次,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日常教学中,应注重将第一和第二课堂有机融合,取长补短,互为补充。第一课堂由于教学时数的限制,无法安排充足的时间来锻炼学生的能力,因此通过第二课堂来完成就是一条十分重要的实现途径。此外,也有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根据地方和学生未来职业岗位的需求,正在尝试着实行短学期的实践教学,通常是按年级来设计实训内容,采用实践能力培训和训练,再辅以讨论会和讲座等形式,强化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如池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一年级的学生,从“说”和“写”这个基础开始,重点是强化对师范生的普通话口语表达和“三字”的训练;二年级的学生利用暑假里近两周的时间进行实践必修课程“社会调查”,让学生提前接触社会,提前到社会中去接受锻炼;三年级学生立足实际,更有针对性,以未来职业规划、工作需求、职业技能的培养为目标,采用开设灵活多样的非学术性的讲座,来全方面、多角度地强化学生的专业岗位能力。

3.4建立注重过程考核的学生能力评价体系

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学生能力评价方式应走向多元化,形式可以不拘一格,书面作业或口头表达、常规考试成绩与竞赛结果相结合等等,评价的组织也应从单一模式转变为多种形式混合。总之,要提高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符合人才市场需求的能力,当务之急是要建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它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该从学科定位的层次性、课程设置的科学性、课内外教学环节的实践性等方面同时改革。

应用化学专业的就业方向篇3

关键词: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建设;改革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在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上,有着特殊的作用。经济的快速发展,更离不开高职教育的有力支撑。尤其是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在现代经济社会建设中更是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教育部2009年工作要点也明确指出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提高职业教育学生实践能力。这要求高职教育在专业建设中要打破传统的模式,积极探索专业建设的改革之路。

2转变观念,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是“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要“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本课题组的调查数据充分说明了高职高专计算机类专业在人才培养与促进社会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但发展到现阶段专业改革和进一步建设也势在必行。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计算机人才的培养思路也应顺应这一变化作出相应调整。高等职业院校在计算机类专业建设中,要进一步转变观念。为此,学校就要解决“为什么教,进而探索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在大众教育阶段,计算机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工具,计算机基础知识已经广为普及,作为高等教育阶段计算机人才培养的规格、层次、岗位定向应作相应调整,这直接决定着计算机类专业建设的思路和改革的方向。高等职业院校要把为企业培养实用性人才作为专业建设与改革的出发点,明确人才培养规格,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层次的定位,要主动服务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变化、就业状况和供求状况,适时调整专业设置方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学生要转变观念,就是要解决“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学生要明确学习目标,改变学习方法,转变就业观念。由单一的研究性学习向应用性学习转变。

3结合社会发展,调整专业设置

3.1计算机专业设置要切合社会及市场的需求

我国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发展从1956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院校开办计算装置与仪器专业开始,到今天的计算机和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衍生出各类分支,逐步细化为各个小方向,并不断诞生新的方向,人们必须清楚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动态的演进过程。因此,专业的设置也应与此俱进,从早期的开设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两个主流专业,到前几年诞生的电子商务、游戏开发、嵌入式开发等专业,都无不体现着社会的实际需求的变更。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对于精英教育,计算机在我国也处于发展的中初期,社会对计算机了解相对较少,所以需要学生掌握较深的理论知识,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而在大众教育阶段,计算机已经变成各个行业的工具,计算机专业学生在进入高校学习之前可能对计算机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专业和课程设置要以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新知识、新技术为主,突出实践。计算机主要是面向应用,因此传统的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任务,可以通过在各学科专业开设有一定的专业倾向性的计算机应用课程来解决。通过开设与专业培养目标紧密结合的计算机应用课程即课程内容的专业差异性突出专业特色,满足市场对人才需求的针对性。

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的设置方向应立足于高职教育的特点,结合计算机学科本身的研究领域和分支,同时兼顾计算机与传统学科融合产生的新的学科。课题组建议:(1)设置少数专门针对计算机行业岗位需求的专业,这个专业方向主要是为了满足计算机行业应用的需要设置,如计算机制作、设计、维修、装配、系统开发、计算机网络等专业方向。(2)针对计算机专业与其他行业相结合的复合型专业,应该具有计算机应用和行业业务应用技能,从计算机应用与行业业务操作相互结合的角度出发,在应用过程中强调计算机技能应用与拓展,如计算机数字媒体制作、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通信工程、计算机控制系统等。

3.2服务区域经济,灵活调整专业方向

任何院校开设的专业和专业方向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要想使自己开设的专业能够在众多高职院校中保持竞争力,使自己开设的计算机专业能够得到发展和长期生存,那么在专业建设时,应该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必须要加强与市场的结合,在专业开设之前要认认真真地做好充分的专业市场调研工作。由于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是培养面向企业生产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因此高职计算机专业的培养方向一定要根据企业的实际生产管理工作的需要来开设。只有坚持与企业的结合,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这条路,才能确保我们的人才培养能够适应市场的需要,而做好专业市场调研是高职院校确保专业建设适应市场需求的有力保障。(2)结合自己学校的特点和优势,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由于高职计算机专业工作的特殊性(绝大多数企业的计算机工作岗位都是与其它技术行业的结合),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应该加强与相关行业的结合,如果能够与自己学校相关行业的特色专业相结合,开设计算机与行业结合的复合型专业,这就能够大大增加专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保持专业的市场竞争实力。(3)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具有畅通的人才需求信息搜索渠道,能够及时获得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信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比较迅速,企业会不断调整自己的经营业务,对职业岗位的需求也会不断改变,因此,就需要我们能够及时获取到企业职业岗位变化的信息,为我们提供专业调整的第一手资料。(4)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采取多种办学模式,开设特色班级(专业):如订单教育,学生一入学就和企业签订就业合同,或入学后根据企业的要求适当调整后续课程,和企业签订用人合同。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制定专业培养方案、企业与学校共同担负教学实践任务、定向培养等。

专业方向已经确定,标志着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毕业生职业定向的确定,下一步是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科学地规划人才培养方案。

在制订计算机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以教育部《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高函〔2000〕2号)为依据,以服务为宗旨,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把市场、行业、企业对人才的技能要求融入到高职教学的方案中,把相应岗位技能培养与考核纳入教学计划。根据职业岗位要求,建构各专业职业能力体系。开展社会职业调查,建立职业能力行为目标。根据职业岗位分析,确定综合职业能力要求和各组成能力模块,确定形成能力模块的技术技能内容。

落实在高职院校,就是要构建两大体系:课程设置体系的构建和教学方法体系的构建。

4以课程为中心,优化教学设计过程

4.1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它的调整和优化直接影响到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时要遵循如下几个原则:(1)突出实用,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中应该突出应用特色,开设应用性强、实用价值高、就业需求大的实用课程。(2)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注重能力培养规律的原则。我们应该分析计算机应用技术面临的职业岗位群,分析每个岗位所需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工作规范,确定每个岗位的岗位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根据岗位能力确定课程,根据能力形成规律,确定课程结构、排列顺序和教学形式。(3)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满足多样化需求。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不同的发展潜能,课程体系设置中要关注学生的这些差异,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所喜爱的课程。(4)与时俱进,建立动态课程体系。计算机应用技术日新月异,课程内容、课程体系也不是完全确定、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服务对象情况的变化、计算机应用技术本身的变化和学生基础的变化进行调整和修正。

德国是目前世界上职业教育最为著名、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他的成功依赖于他的教育制度体系。“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核心,它被看作是二战后德国创造“经济奇迹”的“秘密武器”。中国高职与德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存在差异化,值得借鉴的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重构,重构新体系的关键因素是领导观念由学校主体向企业主体转变,教师的教学设计观念由注重课程体系内在联系和整体逻辑性向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转变,学生转变课堂被动接受知识向自我学习和提高行动能力转变,资源配备上转变教室是传授知识的空间向实现教室教学做一体化转变,加强教室的实验室功能。

4.2教学方法体系建设

加强课程建设,必须构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方法体系。在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时,应打破传统教材的内容组织次序,探索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主动性)的教学体系,制定合理的授课计划。传统的教学方法体系是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要内容,以教材反映知识为主线。教材对课程内容的组织,往往注重知识的逻辑性、完整性,而忽视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学生还没有建立对整个课程的总体认识之前,就已经提出了大量抽象的、难于理解的概念,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和信心,使后续的教学工作难以进行。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体系的关键是在专业建设中,彰显学生的主体作用,探索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现代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通过各种学习获得各种职业技能,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职业教育的改革亦迫在眉睫,传统的以教师为本位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教学的需要,以学生为本位的“行动导向”学习方法被提上日程。所谓“行动导向”(Handlungsorientierung),是指由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产品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一般采用跨学科的综合课程模式,不强调知识的学科系统性,重视“案例”和“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学生的自我管理式学习。

5开拓创新,发扬高等职业教育优势,弥补传统高等职业教育中重理论体系,轻实践教学的不足

5.1校企合作,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教室里种庄稼,黑板上开机器”是当前职业教育的“软肋”,也是学校培养出的人才不能适应社会需要、企业需要的直接反映。“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创造德国“经济奇迹”的“秘密武器”。“双元制”充分体现了国家与经济界,学校与企业界的通力合作,为职业教育领域的联合办学开拓了一条成功之路。其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两个教育场所,即企业和学校。学生在学校学习必须的理论,企业为学生设置实习车间和实际的生产车间,让受训者实地操作,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克服学校因经费不足导致实训设备陈旧的积弊,使学生快捷地习得操作先进机器的技能,缩短学生到岗位工人的适应期。同时对学生熟悉企业生产过程和管理制度、养成遵守劳动纪律和安全规程的习惯,也有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下受教育者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生,也是学徒。尤其是充当学徒时,实训教师由企业提供。他们一般是完成“双元制”职业培训后具有五年以上职业实践的“师傅学校”的毕业生或是经“双元制”培训后具有两年职业实践的各类“专科学校”的毕业生,在通过心理学,教育学考试后方能成为实训教师。利用企业的师资可以解决职业院校双师素质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学生的考试也由企业主、企业实训教师、职业学校教师及工会代表在内的考试委员会实施。

校企合作克服了学校实训设备陈旧和不足的弊病,弥补了学校办学资金的紧张,达到了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的,按照互惠互利原则,与企业签订联合协议,让学生进厂后利用自己在学校的所学所练,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便于学生养成一些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如出勤、卫生、纪律、文明规范的操作等方面,按时到岗,不迟到、不早退,主动打扫卫生,保养机器,收拾工量具,整理实习场地,严格遵守安全的操作规程等。以学生加工的产品作为他们完成作业的成绩,增强他的责任心和就业意识,真正地实现理论与实践合一,学校与企业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教室与车间合一,作业与作品合一的教学教改路子与学生就业岗位对接“零距离”。

5.2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要有一定的投入。作为当今时代的管理者,必须要改变观念,从长远着想。要想提高实训教学水平,实验实习设备的购置,需要相应的投入。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许多实训设备不齐全,根据学校的发展应不断的购置和更新设备设施,建立现代化的校内专业实训室,进行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操作模拟训练。启动校本专业工作室,接轨社会主流技术。校本专业工作室对外是社会服务的窗口(营业);对内是师生专业学习与创新的载体。针对计算机专业的特点,高职院校可优先发展网络技术与网站建设、印前作业、网络布线与局域网建设、计算机拆装与维修、多媒体与电视片制作、程序设计与数据服务等工作室。在校生通过参与工作室的运作,打通与社会的联系,通过各种形式与企事业单位及相关技术人员建立合作,使师生从理念、意识、技术等多方面与社会接轨,将工作室置于市场的竞争浪潮中,树立现代职业人意识,师生不断成长和成熟,工作室的品牌地位也会逐步建立。

6结论

高职高专院校只有根据市场的需求,顺应社会变化和形势的发展,不断深化高职高专计算机类专业建设和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才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参与社会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 安文. 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思路与实践教学改革[J].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8(8):116-118.

[2] 曾煌兴,温晓军. 国内外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J].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91-96.

[3] 余以胜. 对高职改两年制后计算机专业建设的思考[J].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2):32-33.

[4] 宋红安. 高职计算机专业建设刍议[J].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9(5):64-65.

应用化学专业的就业方向篇4

论文摘要:高职教育必须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合理调整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应该以就业为导向,优化专业结构,调整计算机类专业方向的设置;以提高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深化教学改革。建立培养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新模式;以提高岗位竞争力为目的,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转变就业观念为目的,开展就业指导教育,建立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院校具有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三大职能,其中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主要职能。以就业为导向,就是要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生就业和与岗位要求相适应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就业导向贯穿于高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有四个关键环节,即专业设置以社会需求为目标、能力培养与岗位要求相适应、产学研结合是根本途径、加强就业指导是基本措施。

笔者根据多年的计算机教学与管理的实践深刻体会到:高职教育必须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合理调整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院计算机专业始终贯彻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这一教育理念,多次对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并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以就业为导向。优化专业结构。调整计算机类专业方向的设置

在专业设置上,应充分搞好调研,以就业为导向。在制定培养方案时,紧紧围绕就业岗位及适应该就业岗位所需要具备的综合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来制定相应的课程体系,强化综合职业能力和岗位技能的培养。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优化专业结构,根据调查分析调整计算机类专业方向的设置。我们派专业教师深入社会、行业、企业调查研究,获取来自it岗位一线的资料,认真分析,以“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应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培养的学生应当具备过硬的操作技能,应当了解岗位职责,具有敬业爱岗的良好职业道德,应当具备相应的自学能力,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够跟得上专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于是我们确定了“基础知识够用,动手能力强,职业道德良好,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的办学指导思想。根据计算机专业人才职业岗位需求分析,我们得出适合高职学生学习的计算机应用技能有:办公软件应用、网页制作、初级软件编程、平面设计、小型网络安装与维护、计算机组装、多媒体制作、动画制作、计算机销售和技术支持服务等。冈此我们的专业没置方向为: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软件、网络技术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动画制作等。

二、以提高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深化教学改革

以满足岗位需要为目标,深化教学改革,构建科学的教学体系,建立培养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新模式,是保证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多年来,我们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建立了以突出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满足市场需求为特色的应用型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

(一)优化课程体系,强化综合职业能力和岗位技能的培养

课程设置要解决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和与岗位要求相适应的问题。理论教学要突出针对性和应用性,实践教学要强化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的重点要放在提高思想品德素质和职业素养上。在制定教学计划过程时,我们对用人单位进行广泛调查,征求意见,并邀请来自企事业单位的有关专家共同研究教学计划。根据培养目标所针对的职业岗位群,先分析其所需的若干项主要能力,然后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来设置与能力相关的职业技能课和职业技术课,再开设相关的各项基础知识课程,从而打破了以往课程设置以学科知识结构为体系的模式。既有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课程,又有能培养学生获得充分的职业技能、具有较高水平的软件应用、网页制作、初级软件编程、平面设计、小型网络安装与维护、计算机组装、多媒体制作、动画制作、计算机销售和技术支持服务等综合能力的实践课程。同时我们通过“三年不断线”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外语的应用能力。“三年不断线”就是采用基础课和专业课相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方法,保证人文素质和外语的学习时间三年不断线,达到提高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外语应用能力的目的。

(二)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推动专业教学改革

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课程教学是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课程改革是每个任课老师应尽的责任。我们要求老师们以就业为导向,冈材施教,把创新技能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贯穿到整个课程的始终,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优化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和技能考核,建立专业课程系列技lfnj,il练大纲、指导书和考核标准,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实现以下几个转变:教师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向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转变;教学目标由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向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协调发展转变;课堂教学由“讲三练二考一”向“讲一练二考三”转变,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想空间和时间;教师由只重教法向既重教法又重学法转变,不仅教知识,还启发科学的思维方法,不仅教科学原理,传授技术,还说明原理和现行技术的局限性及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由强调统一向因材施教转变;由校内封闭教学向开放教学、现场教学和理论联系实际转变;教学技术由传统技术向现代技术转变;学生由知识技能的被动接受者向知识技能的主动探求者转变,进一步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三)营造现场氛围,提高实践能力

计算机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应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一是构建了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体系,明确要求,抓住关键,落实保障措施。二是建立了一个由基础课实验、专业课实验和课程设计、跟岗实训和毕业设计、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等组成的、较完整的梯次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三是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改革实训教学环节:对实验较多的课程单独设置实验课,独立考核;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加强职业技能训练,在实习现场营造真实的现场工作氛围,使学生就业后就能直接进入实际工作环境。特别是在最后一学期安排的带有就业意向的岗位实习,由学校与用人单位共同完成,这是计算机应用能力落实到某一应用领域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适应岗位、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培养的要步骤。学生在这些实践教学环节中,尽量结合实用系统,掌握分析、操作和应用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协调工作能力,培养自我知识更新能力。同时我们利用开放机房的方法,让学生自由上机,带着课题任务上机,为他们实践能力的培养与锻炼提供良好的条件。

(四)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

一是建立了由校内专家和企事业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会成员参与学校专业设置的论证、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课程内容的确定等工作,保证了人才培养规格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二是与企业联合建立了一批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如与齐鲁软件园合作建立“齐鲁软件园校企人才对接培养基地”,建立“软件编码”和“网站建设与管理”特色班,与济南信息时代联合建立“网络培训学院”等。三是经常组织学生到实践教学基地进行认识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实习。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习和校内毕业设计期间,学校聘请现场的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使学生有机会进入牛实际领域,获得真正的职业训练和工作体验。

(五)实施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

根据国务院关于“推动职业学校实施学历汪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的要求,我们的计算机类专业实施双证书教育。人事部和信息产业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考试中心、一些it企业和教育培训机构都推出了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学生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用人单位认可程度高、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和满足市场需要的职业资格证书、技能证书或培训证书,把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我们还学习和借鉴印度等国it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和模式,引进国际accp软件工程师认证课程到我们课程体系,建立ata考试平台等等。

(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实践能力

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关键。为提高教师的职业实践经验、新技术实践能力,以及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创新教学、互动教学的能力,积极参由教育部牵头,信息产业部协助,有关it企业参与举办的教师轮训和教学研讨会,派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一线实践锻炼,还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充实教师队伍,如聘请计算机相关行业的专家担任兼职教师,聘请it企业有实际经验的技术人才举办讲座、指导学生实践课程等,实现教师队伍的多元化,提高双师型教师的能力和数量。

(七)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实验实训条件

首先我们对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多次调查、研讨和修改,建立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其次,通过我们新校区实验大楼的建设,改变以前单一的实验窒格局,按综合职业能力训练和项目训练的要求,建设功能强大的校内实训基地,同时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八)实施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

计算机专业的高职教育应以实用性为目标,以兴趣为引导。在学生基础文化素质普遍薄弱的情况下,采用多模式的教学方法和突出个性的学习方法,通过适合学生特点的指导学习(如演讲、辩论、项目实习等),引导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与应用工具的同时,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与职业素质。it教育的特点应是注重培养学员的实际动手能力,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则偏重于理论知识的讲授。我们探索了一套多模式的教学方法,将理论课、上机课、学习指导课、在线学习课融为一体:以理论课讲授专业知识,上机课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通过学习指导课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并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通过在线学习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同时我们不断改革考试方式,减少背诵性的试题,实行终结性考核与过程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以实际技能为导向,把实践能力和项目能力纳入考核范围。采用笔试、机试、综合作业、项目评审、毕业设计答辩等相结合的方法,并以此全面衡量和控制教学质量。

三、以提高岗位竞争力为目的,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未来社会的职业岗位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其岗位能力要求的内涵也是一个不断变化、不断丰富的过程。人的一生中无论是被动地适应社会变革,还是主动地追求理想的日标,其职业岗位都会是多变的。圜此,高职学生要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找到合适的位置并站稳脚跟,除了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岗位能力外,还应加强职业素质教育(如丹拓精神、市场观念、管理技巧、团队精神)和行业规范、国际标准教育等,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将提高学生的岗位竞争力作为一项培养日标,通过开设选修课、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开展多种竞赛活动、强抓教师课堂教学等方式,积极开展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教师课堂教学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首先,教师要把以知识传授、继承为主的人才培养观念,转变到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创新精神、较强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培养观念上来。这要求我们在制定培养方案时,特别是理工科,要注意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增加一定的人文教育课程和内容,同时要求我们的任课教师在自己所担任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中也传授给学牛人文方面的内容。其次,学校建立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全面的教育质量观和评价体系。要求我们的老师在制定授课计划时,单独增加一页,以文字形式提交所任课程在创新教育、素质教育方面的培养思路和具体培养点。第三,要求老师在授课时,要实行知识教育向认知教育的转变,由传授技能向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转变。特别是我们it类专业,知识更新很快,知识点的多少对学生以后影响不是很大,要重视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重视创新技能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要使学生善于学习、善于分析和思考问题,为学生的创新和创业构筑成长的平台。

四、以转变就业观念为目的,开展就业指导教育

较高的就业率是社会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最好肯定。多年来我们在调整专业设置,深化教学改革,提高综合素质的同时,也从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人手,积极开展就业指导教育。

(一)制定就业指导教育计划,将就业教育贯穿于年学业的始终

开学伊始,针对新生刚刚从高考的紧张中解脱出来,思想上容易产生放松学习念头的现象,我们聘请有教学和企业管理经营经验的专家来给学生做讲座,分析t1r就业形势,介绍社会需要的it人才类型,使学生一入校就绷紧就业这根弦,端正学习态度。随着学习的深入,就业指导课也渗透于课程学习之中,我们建立了专业教师导师制度,每班聘请一个骨干专业教师作为导师,由导师经常深入学生中,介绍所学专业知识在职业领域中的应用,以及应用中应遵循的各种规则,使学生对未来的岗位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在接近毕业时,增加就业技巧方面的培训,为了让学生感受就业体验,增加求职经验,我们还请来往届优秀毕业生,传授求职心得、面试技巧等经验,同时,学校还与企业联系,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就业洽谈会。

(二)教育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首先,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能体现出人生的价值就是好岗位、好工作。其次,教育学生要摆正位置,不要好高骛远、盲目攀比,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选择适合发挥自己特长的岗位。第蔓,引导学生认清职业发展与现实待遇的关系。一些工作岗位可能条件艰苦,现实待遇不高,但却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通过三年的就业指导教育,学生对自我定位、企业需求有了很好的把握,增强了就业信心和能力。

应用化学专业的就业方向篇5

关键词: 独立学院 汉语言文学 应用型人才

近年来,独立学院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之一,在满足学生受教育需求、加强高等教育内涵建设、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独立学院发展的重要方向。但是独立学院发展时间较短,在师资建设、专业建设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作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独立学院,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不能完全借鉴其他高校的经验,应该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汉语言文学作为传统专业,如何适应独立学院的发展,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更值得探讨。

一、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现状

当今处于多元化时代,专业发展日新月异,新兴专业、交叉专业增多,传统专业面临挑战。当下经济社会高度发展,使传统的理论型人才在走向社会时难免出现无法适应社会的状况,尤其是像汉语言文学这样的传统人文学科更是面临日益萎缩的窘况与困境。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目前部分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内容偏于理论和综合,缺乏鲜明的特色与可操作性,缺乏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偏重于理论性知识和学科的深入研究,忽视人才培养与现实社会需要的深度结合,导致当下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有所缺失。

二、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缺失的原因

(一)专业的定位不准确

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就业前景越来越严峻,专业空间的弹性尺度越来越小,专业价值越来越被边缘化和弱化。尤其是独立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专业定位不准确,发展方向更是面临严峻的挑战。目前国内院校虽然意识到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重要性,但仍处于探索阶段。

(二)对应用型人才的认识不足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具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应用性,即培养的人才要有较强的适应社会能力,较强的应用性,适合于行业的需要,让行业“用得上”。二是行业性,即能够尽可能发现学科的适用行业,有效拓宽行业应用范围。而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未能准确理解其应用性和行业性。鉴于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汉语言文学专业新的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

(三)专业方向性不强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已失去其原有的专业优势和文化地位,学生的就业状况十分窘迫,大多成为公司企业的文职人员,未来发展空间有限。当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改变,但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未能及时调整,没有顾及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仍限于传统的专业教学,过于强调专业教育,忽视专业方向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结合。

(四)教学中缺乏实践

1.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设置的专业色彩过于浓厚。汉语言文学专业与其他应用性强的学科不同,它有自身的特殊性,除了少数要继续深造或在该方面有所发展的学生之外,大部分学生都不会在相关的行业领域就业。所以,那些所谓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很少会直接涉及,大多只是作为文化背景存在。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专业色彩过于浓厚,缺乏实践性,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课程内容设计不能为培养目标服务。课程内容是教学计划的具体落实,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具体步骤,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应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由于过于追求强调应用性或专业性,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课程内容设计方面存在庞杂、重复等问题,课程的设置落后于本专业的发展,不能更好地培养应用型人才。

2.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教师对教学实践的不重视,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不能有效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某些教师毕业后由一个校园进入另一个校园,缺乏社会工作经验,“双师型”教师较少。

3.教学方法有待改进。汉语言文学专业一直以来都比较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不能改变以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为主的模式,缺乏对实践教学的认识。

三、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措施

在市场经济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的大趋势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转变观念、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问题被迫切地提上议事日程。

(一)明确专业定位

由于当前社会各个部门与各个行业之间有越来越多的融合渗透,单纯的语言文字工作者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市场需求。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就业时亦存在起点低、工资低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重视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为明确专业定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行业性。首先明确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在独立院校的性质,形成依托学校资源、具有行业特色的专业。若属于面向传媒行业的专业类学校,可依托独特的行业优势,定位于为传媒行业培养专门的文秘人才。

2.区域性。独立学院一般为立足地方、面向全省、辐射全国的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结合当地实际需求,根据经济、文化等发展需要,进行专业定位,故定位于为全省培养应用型人才,符合区域发展的需求。

3.实践性。独立学院旨在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出“专业基础厚、动手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学生。另外,在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背景下,可开设创业类课程,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二)突出专业特色

现代社会对人才需求发生变化,不是之前的单一型人才,而是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尤其是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需求,要求不仅熟练运用汉语与外语,而且充分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熟练运用现代媒体;不仅要笔头能力强,还要扛摄像机,懂得编辑与制作,运用网络等多种传媒途径进行文化宣传。因此,我们应根据独立学院的实际及不同的行业领域对人才的需求,确定人才培养方向,突出专业特色,从而形成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适合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首先,应根据实际确定专业方向。根据学院的总体规划及市场需求,为了体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可以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方向大致分为师范类、文秘、文化产业管理三个方向。其次,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设置不同的课程模块。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要求主修专业基础课,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能力,夯实专业基础;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求主修专业方向限选课,以培养其主修方向能力及应用能力,鼓励学生跨专业兼修,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以适应今后的分展。最后,坚持人才的培养要适应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需要,在塑造和培养学生的过程中,紧密结合现代社会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新要求,在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同时,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开放型教学氛围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意识,以多元化考核方式多方位、多角度地考查学生的能力,将学生的诸多创新潜能挖掘出来,凸显“重基础、强实践、促创新”的专业培养特色。

(三)合理设置课程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准绳,所设课程既体现汉语言文学的学科特征,又适当打破固有专业结构的完整系统,突破传统专业课程体系的束缚,科学构建出既适合独立学院专业定位又体现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一般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可由以下几大模块组成:

1.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奠定素质教育的基石。公共基础课是高等院校各专业学生共同必修的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体育与健康类课程、外语和计算机基础课程。

2.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夯实专业理论基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这类课程既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又能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学生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发展后劲,主要包括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化史、基础写作等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专业基础课程时应做到课程的精简、优化与整合,突出重点,避免交叉,强化实践。通过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学生把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本知识结构,形成汉语言文学专业领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地在该领域中把握、探究新知识。

3.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凸显专业方向。汉语言文学专业根据其主要方向,若以文秘为主要方向,则依据实际工作所需的理论、知识、能力与技能,设置相应核心课程,即与秘书职业素养、技能密切相关课程,如秘书学概论、档案管理、公文写作与处理、办公自动化、社交礼仪等。此类课程实践性较强,突出文秘人才应用型、实践型的特点。

4.专业拓展课程模块――突出专业特色。根据现代行业化的发展趋势,依托学校的整体优势,增设传媒、法律、商业类拓展课程,旨在增强学生的传媒素养、策划能力、法律意识,更好地适应社会现实的发展需求。

5.实践与创新课程模块――培养应用人才。除了四大课程模块之外,为了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实践与创新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分为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课内实践包括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中的实践部分;课外实践包括集中实习实践和社会实践。其中集中实习实践包括项目专题实践和定点合作实践;社会实践包括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

以上五大模块,促使学生形成本专业的应用能力。各类课程的系统设置与强化,是实现培养本专业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基本保证,是保证学生在校四年能够获得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应用能力,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的有利条件。

(四)优化教学模式

任何教学模式都是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学目标的实现就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改变当今教学模式下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关系。

1.借鉴慕课教学模式,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慕课(MOOC)是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是融资源、学习管理系统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于一体的课程开发模式。简单地说,慕课是为了加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开放课程。课程范围广,而且绝大多数免费。尽管慕课课程通常对学习者并没有特别的要求,但是所有的慕课会以每周研讨话题的形式,通常包括讲授、研讨问题及阅读建议等。在“慕课”中,视频课程被切割成十分钟甚至更小的“微课程”,由多个小问题穿插其中连贯而成,就像游戏里的通关设置,只有答对才能继续听课。

慕课的发展模式触动了传统的高等教育,许多大学开始加入慕课大军。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教学中可借鉴慕课教学,合理利用网络资源,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教师可以将在线视频等相关内容作为教学的线上环节,要求学生在课外先“听课”,课内则侧重深入的分享、探讨和问题解决。

2.借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内的时间,学生更专注于主动的学习,共同研究讨论课程问题,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讲授信息,而是由学生在课后完成自主学习。课后的自主学习,可以看视频讲座(慕课)、听播客、阅读功能增强的电子书,还可以在网络上与别的学生讨论,在任何时候查阅需要的材料。学生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学习节奏、风格和呈现知识的方式,教师则采用讲授法和协作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和促成他们的个性化学习,其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更真实的学习。

汉语言文学专业可借鉴翻转课堂的模式,大量节省课堂讲授信息的时间,基本知识由学生自主完成,课堂更多地用于讨论问题、实践操作,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强化实践环节

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环节的强化主要从课程实践、课外实践和教师自身实践三方面展开。

1.课程实践。在教学环节中设置一定学时,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参与实践。实践的表现与成果计入该门课程的总体评分。课内练习与课外定点实习相结合,增加学生的“实战”体验,提高学生的应用水平。文学课程可以把课外活动作为课程实践的一部分,以创办文学报纸、文学刊物和组织演讲比赛等形式,让学生把课堂所学内容应用于实际;文化课程可组织学生走进历史文化名城,考察文化古迹,制作电子文化期刊,以提高学生的文字应用能力。

2.课外实践。创建实习基地,实现校企合作。加强学校与校外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与合作,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体验并实践,为以后就业打下基础。

校企合作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校企双方因共同利益而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赢的一种机制。这不仅有利于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而且有利于增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独立学院与企业合作,不仅为企业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而且为学生创造了选择机会。汉语言文学专业,可以通过共同培养的方式深化就业合作,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形成一种产学模式。

3.培养“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指同时具备教师资格和职业资格,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复合型教师。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相适应,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积极引进“双师型”教师和培养“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一方面有针对性地聘请具有丰富的行业实践经历同时具有教学能力的专家加入教学团队,担任相关专业课程教师,另一方面鼓励教师走出校园参与实践,丰富行业实践经验,提高课程教学的实践性。

总之,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这不仅关系到该学科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而且关系到独立院校的进一步发展。只有明确专业定位,突出专业方向,合理设置课程,优化教学模式,强化实践环节,才能真正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才能让独立学院和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得更好。

参考文献:

[1]陈润生.探讨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5.

[2]王晓梦.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应用性转型研究与探索[J].科教导刊,2011.8.

[3]王彩琴.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探[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应用化学专业的就业方向篇6

关键词 新建本科高校 转型发展 应用型本科

当前,我国正处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关键时期,推动地方高校向培养应用技术和技能人才的应用型高校发展,对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新建本科院校,我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始终坚持“高起点、高层次、有特色、国际化”建校方针,坚持错位发展的理念,打造品牌专业;秉持“学兼中外,知行合一”的校训,立足安徽,辐射长三角和中部地区,面向全国,主动服务安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勇于改革创新,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形成了较为鲜明的特色。

1 学校转型发展的多方探索

1.1 以学科专业建设为核心,初步形成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独具特色的学科专业群

学科专业是高等学校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高校的办学特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科专业特色,转型发展的关键之一就是要形成服务地方(行业)独具特色的学科专业群。”①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快速推进,涉外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我校紧紧瞄准市场就业导向,从自身发展实际出发,立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来开展学科专业建设。在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找准自己的坐标,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努力发展优势专业,打造品牌和特色。

在确立办学定位中,学校领导层坚持把学科专业定位作为重点和核心,紧紧围绕外国语言文学、经济学、管理学、人文艺术等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大力建设学科专业群,密切面向就业市场、面向生产实践,突出应用性和技能性。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我校一方面加快发展小语种专业,开设英、德、法、俄、西班牙、日、韩、阿拉伯语等8个语种。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涉外经济、管理、人文艺术类专业。基于“立足安徽,辐射长三角,延伸全国,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坚持培养基础扎实、专业过硬、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定位,到2015年,学校本科已建立了涵盖文学、管理学、经济学三个学科,包括外国语言文学类、经济与贸易类、工商管理类、金融学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电子商务类、旅游管理类、中国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学类9个专业类,20个本科专业。经过“十二五”跨越式发展,我校已基本构建起了以外语为基础,以涉外经济、管理、贸易、旅游、艺术、语言等专业群为主干,相互支撑,协调发展,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

我校能够紧密结合市场需求,适度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院系专业布局,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增强专业集约度。强化外语和以外语为基础的应用型专业建设,组建相应专业群;瞄准就业导向,大力发展新兴专业;根据社会需求、生源和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对部分专业作必要的院系间调整;逐步停止部分专科专业招生,提升专业层次和人才培养水平。

我校坚持做到因时、因地、因势谋求人才培养目标的“高移”与“低就”。在谋求人才培养目标的“高移”时,能够充分考虑地方乃至全国高等教育结构体系的动态性平衡,科学评估我校的办学实力、优势项目及发展潜力,预测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景及对高层次人才的潜在需求量。在谋求人才培养目标的“低就”时,坚持立足本校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认真调研安徽省乃至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态势和产业状况,分析就业潜力大、发展前景良好的产业,并以此对相关学科专业进行适当调整,坚持培养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使人才培养工作更加“接地气”,从而实现专业培养、学生就业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

1.2 依托地方特色优势,不断坚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我校始终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发展,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建立和完善本科教学体系为主导,学士学位授予权和普通本科合格评估标准为引领,强化本科办学理念,加强本科基本教学制度建设和教学过程管理,加强课程和教学团队建设、倡导教学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和质量。

继续坚持错位发展,更新人才培养观念,从培养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向宽口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转变,在认真总结自身经验,充分借鉴省内外成功做法的基础上,提出新要求,丰富新内涵,将语言技能的训练、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经过多年探索实践,逐步探索出一套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外语+专业+综合素质”或“专业+外语+综合素质”人才培养模式。

该模式的主要内涵指着力培养外语基础扎实,专业特长明显,综合素质较高,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宽广国际视野、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外语基础扎实”,主要是指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外语听说读写译技能,外语应用能力强,能够胜任涉外岗位对外语的要求;“专业特长明显”,主要指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本专业知识技能,胜任职业岗位的要求;“综合素质较高”,主要指学生具有较高的思想文化素质、较强的专业素质、健康的心理和强健的体魄。

一方面,外语类专业增加应用型专业方向和语言技能培养课程,强化实践环节教学,学生在学习外语的基础上,同时学习定向专业课程,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另一方面,涉外经济、贸易、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则在主修本专业的同时,强化外语基础及行业外语的应用。

我校还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系统整合各类教育活动,形成综合素质教育体系;加强学生成长设计,激发其内在发展动力;根据学生实际,突出学习引导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活生存教育、安全教育、感恩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把专业知识教育、操作技能培养、基本职业能力训练和学校精神塑造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开设综合课程、开展社会实践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者的有机结合,力求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外语基本功、相关的学科知识面、一定的复合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

作为外语类专业院校,我校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改革教学内容,拓展交际外语、应用性外语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努力强化双语教学,继续推进英语分层教学;围绕外语口语教学开展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积极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着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外语综合应用能力。紧紧围绕本科专业,特别是小语种专业、特色和重点建设专业,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在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推进教学改革,谋求教学创新,努力形成我校的教学特色和优势。

我校在充分发挥外语教学特长和优势的同时,还积极开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各类科学研究。继续强化翻译、外国语言与文化、安徽涉外经济、安徽历史文化旅游等重点研究方向,积极开展特色科研,努力在应用型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外语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教学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科研是高校发展的动力。作为新建本科高校,只有依托地方特色的优势,着眼高等教育发展大势,在探索中思考定位,在实践中凝练特色,走出一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特色发展之路,才能顺利实现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②

1.3 立德树人,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形成较为完善的学生教育管理体系

以立德树人、建设和谐校园为根本任务,以构建学生工作大格局为目标,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辅导员队伍建设为重要抓手,我校建立健全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体系。

建立制度、强化机制,落实具体职责、推进全员育人;狠抓纵向培养环节,从招生宣传、入学教育,到在校四年学习全过程指导,再到创新创业教育、就业指导、应聘培训、毕业后的跟踪服务等,实现全程育人;拓展培养领域,抓住教室、公寓、校园、校外等关键阵地,构建“责任到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教育体系,实现全方位育人。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改革,将“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关心时事、厚德明理、立足国情、放眼全球,增强学生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全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着力培育大学精神,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的校园文化,为学校转型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学校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的协调发展。如:加强校园网、广播、校报、宣传栏等新闻宣传阵地建设,加强与主流媒体的合作,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及重大活动、典型人物、重要事件、特色和亮点,积极主动地开展对内对外的新闻宣传工作,增强舆论宣传的影响力和实效性,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塑造学校品牌形象,提升学校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建立融创新性、趣味性、职业性为一体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打造社团活动精品,丰富教职员工文化生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创业素质和职业素养。

1.4 以市场就业为导向,服务经济社会,努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我校立足安徽,辐射长三角和中部地区,面向全国,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勇于改革创新,形成了鲜明的涉外型应用型人才优势和特色。在办学思想上突出“地方性”这一鲜明特征,在人才培养目标、学科专业设置和办学体制机制上体现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针对性,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为此,我校充分整合和科学优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功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具有较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我校坚持以生源市场为基础、毕业生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创新大学生就业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不断提高新生素质水平和毕业生就业质量。加强实习、就业基地建设,完善课程体系设置,为学生提供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着力加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进一步建立健全就业工作指导体系,健全各项工作制度,规范就业工作流程,建立毕业生动态管理系统和实训就业信息平台;深入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学校连续多年被授予“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2 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主要保障机制

我校在转型发展中,能够主动适应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变发展方式,牢牢把握科学发展的主题和转型发展的主线,坚定不移地发挥民办体制优势,建立可靠的规划实施保障机制,既能够不断总结经验、坚持优良传统,又能够做到统筹兼顾,创新举措,促进发展。

(1)坚持人才强校战略,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继续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坚持人才队伍优先发展。牢固树立“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办好学校的理念,把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摆在全局重中之重的位置;加强领导,构建大人才工作新格局,形成上下联动、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着眼长远,高度重视制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定期召开人才工作会议,总结经验,部署任务,表彰先进;加大资金投入,确保骨干人才进得来、用得上、留得住。

(2)统筹好规模与质量的关系,更加注重提高质量。坚持规模与质量并举,更加注重提高质量的方针,同时兼顾效益。从本校实际出发,用好国家对民办和新建本科院校的政策,积极发展本科专业,努力扩大本科招生规模,适当控制和合理调整专科招生规模,以保持总规模得到适度扩大;更加注重全面提高办学质量,更加注重深化教学改革,通过优化专业结构,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实践环节,加强条件保障和经费保障等措施,切实提高办学质量。

(3)统筹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关系,突出人才培养核心地位。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工作的核心,全力以赴做好提高生源质量、建设师资队伍、完善教学设施、保障实训条件等方面工作,千方百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着眼于长远发展、学科建设和提高师资水平,高度重视科研工作;从本校实际出发打开服务社会的局面,逐步扩大服务范围,提高知名度;走文化立校之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着力培育独具特色的大学文化。

3 关于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思考

我校作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办学时间短,经验积淀少,如何适应社会的需求,顺利实现向应用型职业高校转型,还有一段较长的探索之路。笔者认为应用型高校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以下几方面应予以关注和深入思考:

(1)坚持产学研深度合作,走合作办学之路,要成为服务域内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供给地、主要的科技支撑地;

(2)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格局,走地方化之路,要成为服务域内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阵地、经济社会发展引智的有效服务地;

(3)瞄准市场就业导向,走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一体化之路,要成为服务域内专业人才的储备地、社会建设的积极参加者。

注释

① 陈阳,王永刚.试论经济转型时期的地方高校发展定位[J].教育与职业,2014(14):34.

应用化学专业的就业方向篇7

论文关键词:就业导向 强化教学 管理

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关注和重视不断深入。教育部部长周济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进一步确立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观念,实现职业教育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发展思路的根本转变,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为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职业能力服务。以就业为导向就是要求把培养社会需要和职业岗位需要的人才,做为人才培养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要淡化学科性教育,强化职业技能和岗位技能培训。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要贯彻落实这一又好又快的职业教育发展理念,理应率先正视当前国际性经济危机带来的新问题、新情况,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

1顺应发展确立培养目标

职业教育是就业的途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条规定:“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国家发展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进步需要的职业教育制度”。其目的是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劳动者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职业教育是一种就业教育,保质、保量、保就业是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总原则和总方向,是教育质量标准制定的基础,是发展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侧重解决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方向问题,是职业教育质的规定性,这种规定性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区别开来,也把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区别开来,为此,中等职业学校应从培养任务和办学方向的普教化倾向中走出,从职业教育主体层面找准自己的定位,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摆脱过于注重理论能力,片面强调学科教学,忽视知识的实践性,漠视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这一被扭曲的教育价值观和人才观误区,从科学务实的发展观出发,在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方向上,始终坚持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方向,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职业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职业技能为重点,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

2把握市场调整专业

中等职业教育设置专业的主要依据是职业技术的岗位或岗位群,即按市场的需要,缺少什么职业技术人才就设置什么专业。以岗位群来设置专业的显著特点是注重职业的明确性和岗位的针对性,不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强调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布局主要应遵循“做强核心专业、做实辅助专业、适度增加新专业”的原则,关注发展潜力、要素支撑与环境承载等当前和未来的问题。设置专业要有独辟蹊径的视野,要有“需求决定供给”的理念,社会需求什么人才,学校就设置什么专业,保持专与地方经济的联动,专业既要保持相对稳定,又要做到动态平衡。专业的动态平衡要求专业跟随经济结构的调整步伐,随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而转变,随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而互动发展。

中等职业学校目前运行“2+1”模式,即前两年在校学习,第三学年顶岗实习,这种模式缩短了校内学习时间,对理论内容较宽广的专业有较大的限制,而更适合定单培养模式,在此背景下,中等专业学校应重视内涵的专业群建设,借助特色专业优势,加强专业群建设。所谓专业群是指与行业中的职业群相对应,有共同资源基础、技术基础和社会关系基础的相近专业,从这些专业内部来看,由于具有共同的职业基础,资源技术和社会基础,其内部存在共同的课程基础,如存在共同的基础理论课程,并有大体相同的社会联系,专业群涵盖的是同一学科体系的专业或是不同学科体系的专业,专业群中的各专业或专业方向面向企业中的岗位链,因此,均能在同一个实训体系中完成基本的实践教学。

3技能为核心强化课改

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技能型人才和较高素质的劳动者,应具有较高解决实际问题的岗位适应能力的目标日益清晰,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和学生的就业定位被广泛接受,但从明确目标到真正实现就业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而职业教育体系中的课程也必须充分适应这一教育要求,即所有的课程设置都是为了培养必要的能力而服务的,加强改革传统专业教学模式,转变教育观念,抓好实训设施建设,抓好实训教学环节,进一步提高实训教学的比例和比重,切实从专业学科本位转向能力本位,突出能力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根本地位,以能力培养为基础来选择相应的课程内容和教学环节。

4技能为核心强化课改

课程体系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我国的专业教育长期采用学科式课程体系,但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这一体系已无法适应就业教育目标,应建立一种新的以学生就业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根据职业市场需求调查进行职业定位,参照对应的职业分类与职业标准进行职业分析,结合专业岗位群的特点以职业素质为指导,以职业能力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课程开发和组织教学,采用模块式课程教学模式,建立起以职业能力(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方面)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的多元评价的新型课程体系,职业模块式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为主体以实践活动为纽带,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职业生涯为背景,着眼于职业目标,强化从业能力培养,在教学组织上对教学课程内容进行整合,采用模块式结构,在授课形式上采用一体化教学,以学生的技能活动为重心,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专业课程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原则,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要加强针对性、实用性,做到理论和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能力培养要贯穿教学全过程,要改变过于重视知识传授,过于强调学科体系严密完整的做法,精选有利于学生终生发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充分体现社会需要、学科特点、学生身心发展三者的有机统一。

应用化学专业的就业方向篇8

[关键词]行业文化导向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行业英语 英语运用能力 就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7-0208-01

近年来,随着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研究,大学英语教学也为培养应用型英语人才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实践。然而仍存在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差等诸多问题。从学生知识需求上看,学生迫切需要对专业发展有极大帮助的实用性英语,以应对毕业时用人单位对英语实践运用能力的较高要求;从教师教学结构上看,只强调单一的语言输入的教学模式,势必使学生难以学以致用,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教材方面分析,不同专业使用相同教材的这种“同吃一锅粥”的做法,根本无法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因此,本文通过论述行业文化导向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实施的必要性,从学生、教师等不同视角研究英语教学与行业文化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教学新方略,以此优化大学英语教学课程,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一、行业文化导向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实施的必要性

近年来,许多高等院校已经开始加强外语教学与专业学科的结合,并希望通过学科的互补来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高速发展,行业英语作为一门将语言和行业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学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行业文化导向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是将英语教学和行业英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它注重学生语言技能和专业水平的同步提高,符合实践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因此有必要将这种教学模式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实践。

二、行业文化导向型大学英语教学新方略

(一)按学生不同专业,侧重发展不同语言技能

不同专业因人才培养的技术、能力要求不同而各自设置了不同的教学要求。作为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大学英语不但要服从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更应突出学生因专业不同而产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差异性。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充分了解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特点,有选择地讲授教材内容,重点培养专业所需的语言运用技能。例如:文秘、旅游等文科学生在毕业后的职业岗位中,最多的是与客户或游客直接交流及讲解,因此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的能力。而类似于计算机、食品制药等理科专业的学生,接触更多的是操作指南、技术说明书等书面文字,因此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英语阅读与翻译能力。由此可见,大学英语教师要根据学生专业差别,选择教材讲解内容,在综合培养英语能力的同时,侧重发展其中一个或几个英语技能,做到以未来职业为导向,因材施教。

(二)以就业为导向,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内在渴望

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媒介,更是信息的载体。作为一名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学生在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同时,更应从这种语言所承载的各方面信息来了解自己未来的职业领域。以笔者所在学院讲授的大学英语系列教材为例,不仅内容设计上突出了时代感,增加了跨文化交际内容,更具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讲解语言知识,更要把书本知识与行业发展结合起来,启发学生将教材内容与所学专业联系起来,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学习书本知识,最大限度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内在渴望。以对外汉语专业汉英翻译课为例,由于本专业培养的对外汉语教师作为中国文化输出者的特殊职业特点,教师应有计划地渗透中国文化专有词的英译,如:“拜年”(pay a New Year call)、“恭喜发财”(May you be prosperous)、“紫禁城”(the Forbidden City)等,使学生领略中国文化的风采,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又潜移默化地学到了汉英翻译知识,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基础。

(三)完成教师角色转变,加强英语教师相关专业素质建设

大学英语教师要积极完成教师角色的转变,由传统教学中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实践能力培养的指导者,真正由“授人以鱼”转变为“授人以渔”。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专业,加强学生语言应用技能的培养。因此,大学英语教师除了过硬的英语专业水平外,还要加强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密切关注学生的专业培养目标,及时根据学生在专业上对英语的不同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确保大学英语教学不与学生所学专业脱钩。同时教师应扩大知识储备,做到一专多能,向“双师”型教师方向发展。大学英语教师还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利用现代科技获取最新市场信息,努力提高学生专业或岗位所需的英语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2]王丽蓉.高职行业英语教学“滞后”之现状、成因及发展对策[J].钦州院学报,2009(2).

上一篇: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前景范文 下一篇:会计核算范围的基本假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