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亲情的作文范文

时间:2023-10-17 15:40:26

有关亲情的作文

有关亲情的作文篇1

《背影》表达了作者至情至真的父子之爱。在素质教育活动中,学生的情感水平不仅是素质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标志,而且其情感因素对整个素质教育活动具有一定的引导、激励和强化的作用。此文通过描写父亲的“背影”来歌颂父亲,把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体会文章朴实的语言风格。

2.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

3.通过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父亲深深的爱子之情,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优良品德。

三、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人间至情。

2.了解文章具体描写父亲“背影”的细节,体味作者为之感动落泪的原因。

四、导入环节

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海洋天堂》的有关片段,让学生体会海洋天堂,一个永远有自由、有父亲、有依靠的地方,那是内心最后的归宿,最舒适的栖息港湾。

(设计意图: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象、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所以,借助有关的影视片段,顺利地将学生引入正文的学习。)

板书:父爱。

五、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朱自清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5年到清华大学国文系任教。1928年后,主要从事文艺批评和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1931年到英国留学,次年回国,继任清华大学教授。他的散文感情真挚自然,语言朴素简洁,结构严谨精巧,具有清新、委婉、隽永的艺术风格。《背影》是他前期散文的代表作。

写作背景:本文是作者追忆八年前的事。作者当时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念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在浦口惜别。

六、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索

(1)本文的题目是“背影”,文中一共几次写到“背影”?表达了什么中心思想?

(2)在这几次背影的描述中,哪一次“背影”写得最具体、最感人?

(3)儿子理解了父亲的深情吗?为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4)父亲对儿子的关怀,除了从外貌和动作描写体现外,还用什么描写方法表达这种关爱?父亲这些朴实而简洁的语言包含着父亲怎样的深情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分析相关的问题,使学生在相互讨论中逐步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当学生能够真正读懂文章中几次“背影”中蕴含的意义时,学生也就能够感受到文章包含的那份人间至情。)

2.感受父爱深情,学会感恩

给父亲写一段话,引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对父亲的爱。

(设计意图:网络上前段时间爆出一项调查:父亲节前夕,淘宝网了一组很有意思的数据。数据显示,同为节日,父亲节却没有情人节那般喧嚣,没有母亲节那般温暖,更没有儿童节那般欢快,与关键词“爸爸”相关的宝贝仅32万件,中国父亲遭遇尴尬父亲节。算下来爸爸的淘宝待遇仅为孩子的1/30,不足妈妈的1/8,情侣的1/20。从这则信息来看,人们对父亲节不是太重视。所以,在这个环节引导学生给父亲写上一段话,并交给父亲,使学生真正懂得感恩,真正明白父爱无言。)

七、课堂结尾

以刘和刚的“父亲”为结尾曲,让学生在MV中感受父亲的默默付出。

八、教学反思

本文感情真切、质朴自然,所以在授课的时候,我主要采取的是阅读与思考的方式,引导学生品读“背影”中所展示的亲情,进而,让学生在感受父亲与作者深深的爱子之情中,学会感恩。

有关亲情的作文篇2

关键词 亲情教育 幼儿 家校互动

亲情是情感世界的玫瑰。亲情是教育的源泉和支持。充满亲情的家庭是和谐欢乐的家庭。充满亲情的社会是和谐文明的社会。然而现实生活中,家长的过度保护,过分关爱,使很多孩子成了“小皇帝”“小公主”。孩子长期处于安逸、舒适、优越的生活环境中,他们对周围一切觉得熟视无睹,麻木不仁,得了“爱的麻痹症”,不会感恩,不会感动,不懂关心……甚至骄横、自私、懒惰、不尊重父母等不良品质也随之而来。因此,亲情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强,尤其是幼儿园大班幼儿,在受家长的娇惯宠爱,孩子的可塑性又很大,进行亲情教育就更有必要了。

一、感受亲情,理解亲情

对幼儿进行亲情教育,就要充分点拨幼儿的亲情之弦,使之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理解亲情的美好。同时,让那些因今天的生活条件好了,却不理解父母,甚至连举手之劳也要依赖父母的幼儿觉得自己这样做实在不应该,从而形成对家庭关系的正确认识。

1.诵读亲情诗文。亲情是一种血脉相通的默契,是一种无法割裂的存在。古今中外,有许多表达亲情的诗文。我把这些好的诗文打印出来,利用晨读时间,通过文学作品的赏读,让幼儿们常常沉浸在浓浓的亲情中,更深刻地感受亲情,体会亲情。

幼儿园幼儿识字不多,每天中午,我还抽出5—10分钟时间给幼儿读一些亲情文章,讲一些亲情故事。如大班幼儿心灵鸡汤《亲情阳光下的守望》,该书精选了100则耐人寻味的亲情故事,细细品味,这些篇幅短小的故事如涓涓细流般缓缓流淌在孩子们的心田。

2.吟唱亲情歌曲。亲情是一杯醇香的美酒。亲情是一首温暖的歌。《烛光里的妈妈》、《让爱住我家》《感恩的心》《母亲》《父亲》《儿行千里母担忧》……优美的旋律,感人的画面,幼儿耳熟能详的歌曲,容易引起幼儿的共鸣,使幼儿不知不觉中就进入情景,融入角色。

二、实践活动,回报亲情

1.运用口头语言,沟通交流,积累亲情。如今物质生活条件好了,通讯和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拉近了时空的距离,但心灵的距离反而远了,“代沟”也越来越宽了。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两者缺少沟通形成的。于是,我有目的地让孩子主动与父母交流,了解父母的生日、父母的童年、父母的爱好等,了解自己成长的历程,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每天跟父母说说学校发生的事,也听听父母工作的事,在沟通中积累情感,缩小代沟。

2.利用传统节日,体验亲情,感恩亲情。春节、元宵节、重阳节、中秋节、清明节都是进行亲情教育的契机。结合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孩子们在活动中感恩亲情,潜移默化地接受亲情教育。

3.布置亲情作业,点点滴滴,回报亲情。“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的爱,孩子是永远报答不了的,但孩子可以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实实在在的事,作为对父母亲情的回报。回报亲情并不在于轰轰烈烈,关爱父母要体现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细水长流。⑴平时的亲情作业。为父母拎包、拎东西、拿鞋、盛饭、端饭、拿筷子、搬椅子、捶背、倒杯茶、挤牙膏、暖手、扫地、擦桌子、叠被子、洗碗、陪父母聊天、替父母洗脚等等。任选一样,一天一做。⑵“五一”节里的“五个一”。①当一天家长。②看望一位长辈。③和家人一起逛街或游玩。④向妈妈说出一个心中的小秘密。⑤写一写节日见闻。⑶寒假里的亲情作业。为了让春节过得更有滋味、更有意义,我为每一位孩子准备了一份“亲情作业”菜单供选择。这份作业以表格的形式呈现,有评分记录,有家长反馈,最终评出活动小明星,并送上喜报。幼儿积极参与,卓有成效。

三、家校互动,落实亲情

亲情教育是教师、家长和幼儿之间的互动,没有家长参与的亲情教育是不完整的,不可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我通过QQ群、家校通、电话、家校联系本、写话本等平台家校互动,交流沟通,争取家长的配合,使亲情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除了语言文字上的交流外,活动是一个很好的亲情使者。

亲子运动会,爸爸或妈妈和孩子绑着一条腿走路的温馨愉悦的一幕,我相信孩子们会终生铭记。

家长开放日活动,报告厅里,家长与孩子同窗共读;操场上,家长与孩子一起嬉戏,其乐融融。

我还要求家长从我做起,教育孩子要有一颗仁慈的心,爱自己,也要爱别人。多带孩子到外面去玩,在玩乐中,感受家庭的温暖与幸福。经常和孩子一起去探望老人,逢年过节常回家看看,让孩子感受大家庭里那浓浓的亲情,在愉悦的气氛中得到亲情的满足。

一系列的亲情教育活动,营造了浓郁的情感氛围,幼儿孝敬长辈、关爱亲人、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蔚然成风。孩子们深深地知道,取得优异成绩是给父母最好的回报。我们不能做坏事,要做个好孩子。班级是个大家庭,我的学校我的家。不仅如此,孩子们正在身体力行,努力实践着。

有关亲情的作文篇3

论文摘要:本研究根据贵州省部分地区的一个乡村初中生亲社会行为调查,对部分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而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培养建议。

亲社会行为是指一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如助人、分享、合作、规范、自我牺牲等。亲社会行为是当前积极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议题。我国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乡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和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影响因素及其培养,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因素。乡村初中生在偏僻的农村生活和上学,他们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群体,其社会化过程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对乡村初中生亲社会行为的家庭条件、性别、民族差异的分析

对乡村初中生调查研究发现,乡村初中生亲社会行为在总体上都呈负偏态分布,亲社会行为表现趋于良好,助人、规范、合作、分享等亲社会行为中,规范行为表现较为突出,这表明规范与道德在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根据学生的主观感受和评价把家庭条件分为差、一般和好三类。研究表明,乡村初中生亲社会行为在规范行为表现上,家庭条件差的初中生显著优于家庭条件好的初中生,但是在其他方面与家庭条件的关系无显著差异。规范行为上的显著差异,可能是家庭条件差的学生在其行为上较为主观控制,存在自卑心理,行为表现较为保守慎重,只有通过遵守规范和规则来获得更多的支持与尊重以及赢得更多的朋友和伙伴。研究还发现,与父母同住一起的学生和离开家庭父母另外住的学生在助人、规范、合作、分享等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并没有显著的差异。

乡村初中生女生的亲社会行为表现优于男生,原因可能是传统文化的影响,对男生赋予阳刚之气而女性温柔贤淑、体贴关怀等性别行为特征,虽然研究被试为初中生群体,但这种文化无意识地影响着学生行为的发展。也有可能是因为女生的移情能力和同理心高于男生,所以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丁芳(2000)的研究发现,即当移情水平较高时,女孩的亲社会行为表现显著多于男孩[1]。李红霞(1996)对初中生的亲社会行为调查也表明,初中女生的亲社会性发展好于男生[2]。不过亲社会行为具有很多种表征,范围较广,在不同维度上,男女性别受到自身特点的影响,在不同方面有不同的表现是情理之中的事,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可根据生态心理学的理论探索被试自身多方面因素。

对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初中生的亲社会行为差异分析发现,汉族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显著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学生,尤其是规范行为和情感关系表现较为明显。在情感关系和规范行为的表现上不一样,其原因可能是,社会约束和家庭教育以及情感表达的含蓄等方面存在差异,在情感关系的差异上也可能存在少数民族学生与父母的交流和沟通少于汉族学生,才导致少数民族学生在情感关系方面的亲社会行为表现显著低于汉族学生。而规范行为有可能是少数民族学生的规则和汉族学生的规则存在一定的差异,用汉族文化的规范来衡量少数民族学生的行为不免会有偏差。汉族学生的亲社会为普遍高于少数民族学生,也有可能与自然生存环境、父母教养方式、父母文化程度及民族自卑心理等方面的因素有关。

二、对乡村初中生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对初中生的亲社会行为培养,应该针对青少年的发展特点,从学生认可的亲社会行为着手,从学生的日常行为入手建立亲社会行为的干预模式,这样才能易于操作和行之有效。

1. 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维持良好的群体规范。

在初中生的教育中,应重视培养学生体贴、尊重、孝敬、宽恕、诚实、合作、负责、勇敢、平和、忠心、礼貌、独立、等道德情操。大多数初中学生在有利于发展亲社会行为的环境中,通过观察学习、直接训练、奖惩等方法,能把体现亲社会行为规范的价值观和信念内化,产生道德义务感,从而形成良好的亲社会行为。

2.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情绪胜任力。

人际交往是初中学生人格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以往研究发现,良好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对个体的利他行为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其中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的质量对个体利他行为的影响比亲子关系的质量更为突出[3]。因此,要在校园里开展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建立兴趣社团,活动,促使他们建立健康向上、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 尤其要注意引导性格内向的学生积极参与。

3.注重移情能力的培养。

移情是一个人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识别并体验他人情绪和情感的心理过程,是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动机来源和促进因素,具有引发助人行为和抑制攻击等亲社会功能[4]。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夫曼指出:移情在儿童亲社会行为的产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儿童亲社会行为产生、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5]。培养、训练学生的移情能力,可以先培养他们的角色选择能力和从他人的角度来解释、评价自己及他人行为的能力,从而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自我归因能力和习惯。因此, 移情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性情绪情感,我们要利用各种渠道训练和发展初中生的移情能力,充分发挥移情作用, 增强亲社会动机,提高亲社会行为水平。

4.注重个性发展和培养,提高人文素质。

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男女有别,应根据不同的个性特点,全面培养。德、智、体、美、劳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必须协调,才能有益于人格的发展。教育工作者必须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言行给学生以启迪、教育,以自己良好的人格形象为学生树立起活生生的学习榜样,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实现对健康人格的认同和追求。同时,教师应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对学生家长进行交流,转变一些家长不合理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因此,必须把人文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贯彻于整个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系统。

总之,想要充分发挥教育培养的效果,教师应该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性别、家庭背景、民族习惯等实际情况,选择契机,选取有效的方法,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水平。

参考文献:

[1]丁芳.儿童的道德判断、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

[2]李红霞等,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和亲社会行为发展的调查与教育对策,现代中小学教育,1996,4.

[3]卢咏莉等,·社会榜样、社会关系质量与青少年社会观念和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

[4]hoffman,l.m. empathy and moral development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有关亲情的作文篇4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对家园的眷恋,对亲人的思念,就像一根无形的彩线,串起我们生命中最美丽、最动人的记忆。因为,家是我们幸福的港湾,亲人是我们坚强的后援;家中有用赤橙黄绿编织出的五彩画卷,有用酸甜苦辣烹饪出的五味佳肴,有用喜怒哀乐酿制出的精制家醅……家中更有浓得驱不散、化不开的亲情与挚爱,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回家里,用心去欣赏、体味、感悟,一定会有无数的精彩呈现在我们眼前。

思家念乡,颂扬亲情,体悟真爱,历来是文章永恒的主题。在中考试题中,更是有不少作文试题要求同学们关注亲情、抒写对亲人的感恩、对挚爱的礼赞。如2007年广州花都市的“家事”、山东青岛市的“孝敬父母”、广西贵港半命题作文;2008年江苏扬州市的“回家”、云南省的“我爱我的家”、湖南郴州市的“孝心”;2009年湖北恩施州命题作文“我帮爸爸妈妈做家务”;2010年黑龙江哈尔滨市的话题“真心换真情”、江苏徐州市的“感恩”;2011年浙江金华市的“欢乐一家亲”等。

审视这些题目,“家”“父母”“亲”“真情”等词语直接嵌入题目中,明确提醒我们要关注自己的家,关爱自己的亲人,体味家中浓烈的亲情。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这类作文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

一、关注琐事,发现亲情。我们很多人都是普通人,我们的亲人大多从事非常平凡的工作,因此,我们的生活多是波澜不惊的市井生活,我们家中充溢着的多是细屑琐事。让人感动的亲情,它就藏身于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品尝寻常菜肴的情景中,它就栖息在一家人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的情景中……只要稍一思忖,你就会发现:前一天不经意说出的想吃的菜肴,第二天竟然出现在餐桌上,摆在了你的面前;只要稍一思忖,你就会发现,父母的唠叨中充满了对你的关爱和期待,他们叫你添加衣服,带上雨伞,他们叫你路上小心,注意安全。朴实、琐碎的话语中充满着对你的关爱。描绘这一桩桩琐事,我们笔下的亲情定会打动读者的心弦。

二、放大细节,彰显至爱。爱无形,需要我们用一双慧眼去辨别;爱有意,需要我们用一颗慧心去感悟。因为爱经常融化在一句平淡的话语之中,经常潜伏在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之中……俗话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我们与亲人朝夕相处,彼此之间太过熟悉,很容易因熟悉而对亲人熟视无睹,因熟悉而显得非常陌生。我们只知自己的喜好,却不知亲人的好恶,更不易领略到亲人对我们的关爱了。你可曾发现,上学时父母为你理理衣领、抻抻衣角的动作是那么轻柔;可曾发现,家门打开时,门后现出的那一张笑脸……亲人的语言、动作、神态都有丰富的情感变化,而能将这情感变化诉诸笔端的便是你。发掘那些满含爱意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的细节,我们笔下的爱才会具体可感、可爱、可亲。

三、转换角度,表现亲情。我们多善于从自己的视角来发现亲情、表现亲情,那么,我们可不可以从父母、亲人的角度来表现亲情呢?回答是肯定的。从人称上讲,第一人称固然真实、亲切,但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也各有所长,因此,写作时,人称的变换,既是视角的转换,也是由于多层面表现亲情的需要。有时,亲情也会因人称的变换而表现得更加动人。从内容上看,我们可以写自己从家中感受到的亲情,还可以写自己为亲情而做的加法,甚至可以以物睹人,从物的角度来表现亲情……这些手法会让我们所写的亲情更有个性。当然,这对我们写作者来说,也是一种挑战。

有关亲情的作文篇5

【论文摘要】亲子关系是人生中形成的第一种人际关系,也是家庭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关系,它对青少年的社会认知、情感和社会行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亲子关系的界定分析亲子关系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三个方面影响,并提出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方法。

亲子关系是儿童社会化发展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人们试图通过对亲子关系的探讨,为儿童不同的社会化发展进程及后果提供解释通,通过对亲子关系所特有的行为系统及其内部表征机制的研究,分析亲子关系的不同形态,有利于深入到儿童第一个最亲密的人际关系的深层,这有助于人们理解儿童社会关系的发展。

一、亲子关系的涵义

亲子关系原是遗传学中的用语,是指亲代和子代之间的生物血缘关系。在教育学心理学领域亲子关系的内涵有所扩大。台湾学者从生物条件——血缘关系、社会条件——法律或制度关系(如入赘或婚姻)和心理条件——当事人双方以亲子互许,有亲子情感交流这三个纬度把亲子关系分成七种类型:A型(通常的血缘之亲子关系);B型(真实的亲子,却无心理沟通);C型(有血缘关系,也有心理沟通,因某种理由未入籍者);D型(收养的亲子关系);E型(只有血缘关系,无社会、心理联系);F型(名义上的亲子关系);G型(因约诺而成的亲子关系)[1]。近来有人将其界定为“以血缘和共同生活为基础,以抚养、教养、赡养为基本内容的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统一体”[2]。这一界定排除了非血缘关系的养父母、继父母的亲子关系,同时也排除了虽有血缘关系但未共同生活担负抚养、教养、赡养等义务的亲子关系。毫无疑问,这样来界定亲子关系对于亲子关系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不过这一解释对于亲子关系中极为重要的亲子之间的双维活动、双向原则的内涵表现得不够明显。“抚养、教养、赡养”等只说明了父母对子女的影响,而子女对父母行为的影响则不够清楚、突出。刘晓梅、李康将亲子关系进一步理解为“以血缘和共同生活为基础的父母与子女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亲子双维行为体系的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统一体”。这样既可以排除非血缘关系的亲子关系,有血缘关系而未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亲子关系,又突出了亲子关系中的双维双向原则和亲子之间的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为亲子关系的研究提出了较为明确的研究内容、范围和方法。

二、亲子关系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在社会学中,伊恩?罗伯逊指出儿童社会化(初级社会化)是发生在生命早期的基本的社会化,它主要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使儿童将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内化,建立感情联系,并了解他人的角色和观点。《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编辑委员会则解释儿童社会化指一个人在儿童阶段(通常指0—14岁)通过个人和社会的交互作用,获得语言、思维、情感等能力和最初行为方式,逐步了解社会,掌握生存能力的过程。

陈帼眉根据《规程》的基本精神以及幼儿心理发展的具体特点,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目标进行了较多研究,概括起来儿童社会化的结构包括如下内容:(1)自我系统的发展,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尊心和自我价值感、成就感与好胜心、自信心、主动性、独立性、自制力与坚持性等。(2)情绪情感的发展,包括:一般情绪状态、情绪情感的表达与控制、同情心、责任感、好奇心与兴趣等。(3)社会交往的发展,包括:交往态度、交往能力(合作、轮流、分享、遵守规则、解决冲突)、人际关系等。(4)品德发展,包括:爱周围人、爱集体、爱祖国、礼貌、诚实、爱劳动等。[3]结合以上分析,笔者通过三个方面分析亲子关系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

(一)亲子关系与同伴交往

儿童是在与周围人的相互作用和交往中不断发展的。儿童的交往对象主要有家庭和家庭外两大系统,其中亲子关系、同伴关系是儿童主要的社会关系,对其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父母与子女形成和谐的亲子关系,儿童会获得安全感,信任感,这对他们的社会性和情感性模式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这反映在他们的同伴交往中。如形成安全型依恋的儿童,老师反映他们的朋友多,自尊、同情、积极性情感较高,更多地以积极性情感来发动、响应、维持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同时他们攻击性低,对新鲜活动表现出较少的消极反应,更具社会竞争能力和社会技能。同伴也反映他们比不安全依恋的儿童更容易接近。安全依恋的2-3岁儿童,在玩伴中有更强的人际吸引力,积极、利他行为比较多,而焦虑、反抗型依恋的儿童常对同伴做出消极、攻击的行为,因此人际吸引力差。对4岁儿童配对游戏的研究发现,虽然冲突在所有儿童之间都是普遍存在的,所不同的是,安全-安全型组队的儿童能够很好地解决分歧,慎重地对待朋友的不同意见,协商出公平的解决办法;而安全--不安全型对子的儿童更倾向于相互挑战,靠武力解决冲突,往往最终以生气或赌气而结束游戏,显示出两组儿童友谊质量的差别,安全依恋的儿童之间更协调,更善于合作。[4]

所以亲子关系对儿童同伴交往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其形成和谐人际关系,更好的适应社会。

(二)亲子关系与社会认知

亲子关系不仅与儿童的情绪、情感及行为表现有显著联系,与社会认知模式也关系密切,而且以认知模式来解释亲子关系的作用机制,这就是“内部工作模型”假设。许多学者同意,亲子关系对儿童后期适应性发展的持续影响,是通过自我认知提供的一种机制来完成的,工作模型的假设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支持,至少母子亲子关系质量和儿童对自我的知觉之间有显著的联系。有研究比较了父子关系、母子关系各自与幼儿自尊、自我认识之间的关系。自尊、自我认识的评定分为三部分:教师评定的儿童自尊表现量表、以玩具为道具的访谈、幼儿对自己社会接纳性与社会性能力的知觉绘图量表,后两者均为投射技术。结果发现,母子关系质量可以预测儿童的自我肯定水平,父子关系对儿童自尊表现及社会性能力的预测性更强[5]。验证了Bowlby的思想:安全性水平高的儿童,更自信、更主动,自我效能高。由于儿童认知发展平的局限,亲子关系与社会性认知的研究大量来自成人及大学生。从社会性认知角度对依恋的研究表明,工作模型对个体日后的人际相互作用有强有力的影响。安全被试对积极关系结果的辨别反应更快,也就是说他们更敏感,而不安全被试对消极关系更敏感。除反应速度的比较外,对反应频数的比较也显示了类似的结果:不安全依恋的大学生更多地回忆起日常生活中的消极人际关系结果,并与安全依恋的大学生之间的差别达到了显著程度,这些发现表明过去的人际关系经验以一定的方式为人们提供了进一步知觉人际关系的认知准备。

(三)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

Bowlby认为,“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是婴幼儿与母亲(或稳定的母亲)之间建立一种温暖、亲密、稳定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婴幼儿既获得了满足,也感到愉悦。”相反,早期主要亲子关系的破坏会导致儿童情感上的危机,并将在其后的生活中以突然的抑郁或焦虑形式表现出来,而这些抑郁焦虑似乎与当前的生活压力无关,因此儿童早期生活中亲子关系的形成与否会影响整个人生的顺利发展。因此早期亲子关系成为儿童精神健康研究的一个突破口。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之间的联系不仅表现在婴幼儿期,也会在成人期表现出来。那些回忆其早期亲子关系为稳定、安全的大学生,同伴反映他们焦虑水平和攻击性低,他们自己也报告了较低水平的孤独和压抑。与母亲形成安全依恋,有良好亲子关系的小学五年级儿童,报告了较低的孤独感。父母婚姻质量对儿童社会化有重要的影响,有关离异家庭的研究提供了充分的证据,比如抑郁、焦虑、孤独、孤僻等一些内部行为问题,是父母离异儿童的常见症状。这主要是因为父母婚姻质量差,互相争吵,对儿童关注较少或经常指责儿童,缺乏沟通,亲子关系差,儿童没有安全感,进而通过影响儿童的情感影响其社会性的形成。

研究表明,(1)母亲在与子女交往中,给予最多的是抚育、照料和丰富的情感反应以及言语教导、具体示范、行为榜样、平时鼓励与错误纠正等等。其中,母亲对婴幼儿的交往态度和丰富而又积极的情感交流,对子女未来一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健康的情感具有奠基性的影响。(2)父亲与子女的交往具有母亲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父子交往内容偏重于游戏、游玩和学习指导活动,具有更多的认知性和活动往内容。方式上偏重于身体运动、户外活动和科技工艺性活动等,它具有更大的活动量和更强的刺激性。父亲在与子女交往中,常常成为子女游戏的伙伴、学习的指导者和品行的榜样。孩子在与父母的亲密交往中,获得安全感,学会独立和与人合作,并在未来的生活中为发展其完美的人格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奠定基础。[6]

三、培养良好亲子关系的途径与方法

第一,开展亲子教育,传播科学育儿方法,提高家长的自我教育能力。在家庭教育中,往往亲子关系不当的家长其本身的愿望都是好的,但由于他们不懂得正确的育儿方法,不了解子女的真正需要与真实水平,从而使教育与实际相脱离;这样既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又使亲子之间的关系僵化,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要改善亲子关系,首先要使家长提高自身的素质,掌握一定的科学育儿方法,真正从子女发展的需要出发,学会做一名可亲可敬的称职的家长。第二,利用亲子游戏进行亲情教育,改善亲子关系。游戏是婴幼儿日常生活的主要活动,他们通过游戏学习并发展自己各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所谓亲子游戏是指父母鼓励性参与婴幼儿的游戏活动,与孩子一起动手完成任务并在这一过程中激发儿童的积极情感,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孩子乐于学习,愿意接受父母的教育。同时也使父母对子女更关心,更真切地感受和了解子女的内心需要,为家庭教育指引正确的方向。第三,提倡“三亲、三和、四自”教育,改善家庭教育模式,实行亲情教育。三亲是:距离要亲近、教育要亲切、关心要亲热;三和是:态度要和气、方式要和顺、交往要和谐;四自是:要让婴幼儿在自由自在中玩得开心,在自说自话中鼓励开口,在自作主张中逐渐开窃,在自由活动中给予开胃。通过这种教育模式的实践使人们感悟到,只有研究婴幼儿的心理需要,给予适当的满足,就能建立起亲密、亲爱、亲热的亲子关系,在教育上也能得到超常性的教育效果。为此,我们概括出这样一些体会:“亲子教育以亲为主;亲而不教,也有成效;亲而又教,效果更好;不亲而教,等于无效。”随着年轻父母学历的不断提高,他们对子女的教育也逐渐趋于合理化。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培养与发展,正越来越受到家长与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其相关的理论和实践也在不断的涌现和发展,亲子关系作为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必将对子女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7]

【参考文献】

[1]台湾教育学会主编:亲职教育研究,华欣文化事业中心,1983年12月出版

[2]刘晓梅、李康:亲子关系研究浅识,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

[3]/LTXXLR.asp?ID=574:我国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4][6]于海情:亲子依恋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的研究进展,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1期

[5]Davies P.T.,Cummings E.M:Exploring children’s emotional security as a mediator of the linkbetween marital relations and child adjustment[J].Child Development,2001

有关亲情的作文篇6

第一种,可以概括为“真情说”,认为《背影》主要是写父子之间的互相关爱,一方面是父亲关怀儿子,另一方面是儿子关心父亲。此种解读的主要证据在于买橘子的情节。父亲在路途不便、身体不力的情况下仍要坚持给远行的儿子买水果,儿子被父亲艰难而温馨的举动感动落泪。父子情深由此可见。中学老师大多对此种观点很认同,除了因为它明白易懂之外,还在于可以利用这种真情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第二种,可以概括为“和解说”。钱理群先生指出,《背影》的写作建立在父子感情隔膜的基础之上,朱自清写作的动机出于父子感情的“和解”,而非父子深情的自然流露。因此,钱理群先生认为,《背影》所写的仍是父子之情,“但又不是一般的父子之爱,而是在人世艰难的年代,父子间曾有过深刻的隔膜,而终于被天性的爱的力量所消解、融化之后,所显示出的父子之爱的伟大与永恒”(钱理群《“做”与“不做”之间——读》,引自《解读语文》,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05页。

从理论层次审视这两种观点,我们还会发现,第一种观点的得出,是因为读者特别看重文中所讲的故事——父亲给儿子买橘子;第二种意义的得出,在于读者对作者生活和心理的深刻体验。也就是说,前者是从现实生活的角度来解读文本,后者则从作者的角度来阐释文本,两者都是文本解读的常用方法,读出的意义虽有差异,但都有其合理性。但是,值得思考的是,这两种方法都没有把文本放置在解读的中心,也就是说,没有从文本自身出发去解读文本的意义。

首先,来看文本的开头和结尾。作者以奔丧开篇: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

以父亲来信说自己大去之期不远矣结束:

“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死亡。按照一般的写作习惯,开篇是点题,结尾是深化主题,我们似乎可以说此文的主要意义是死亡或者至少是与死亡有关。但是,就此完成《背影》的解读显然非常草率,因为我们还没有触及文章的核心意象——背影。

其次,我们来看作者在文中着力塑造的核心意象——背影。为了与第一种解读的方式相区分,我们换一种提问的方式:为什么作者选取父亲的背影作为感情的符号,而不去观照父亲的正面?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之中,可能会得到多种答案。有人会从审美的层面出发,认为写背影而不写正面,会使文章显得清新而别致。但想要写得新鲜和特别,有很多侧面可抓,如白发、眼神等,不一定非要选择背影。有人会从阅读的角度回答,认为写背影能够更好地表达文章的主题。文章是何主题暂且不论,就从理论的层面来讲,一个形象能够表征何种意义,此种关系并非固定,因此,认为背影一定和某种意义如父子情感挂钩,这种预设过于僵硬。

作者之所以选择父亲的背影而不是正面的主要原因非常简单,因为在当时作者只看到了父亲的背影。什么时候才能看到一个人的背影而不是正面呢?答案就是当一个转身离开的时候,也就是说,背影意味着一个人转身离去,此文也不例外,背影应该与离别有关。再看文章写到的三次背影,前两次是实写,第三次是虚写。第一次写到背影是父亲费劲地为已经成年的儿子买橘子,儿子被父爱深深触动,情不自禁泪水满眼。第二次是与父亲站台告别后,父亲的背影被人流淹没,儿子离愁黯然,伤神泪流。第三次虚写背影,被父亲信中的哀情所感,回忆往日,伤怀懊恼。由于作者高超的写作驾驭能力,写到三次背影的同时还有三次泪水,所以很多读者都会在感动之中不加细分,认为这三次泪水可以汇聚一处,那就是父爱。如果只是父爱的话,作者写第一次即可,第二次和第三次都可省略。细读之下可以发现,第二、三次的背影均是离别,如果第二次是生离的话,第三次很显然,作者说的是死别。可以说,朱自清先生给我们的是一个生离死别的背影。

回到文本细读,就能更进一步读出背影的深层内涵。文章本身写的就是一场离别,所以,在文章开头之后不久,作者就要和父亲分别北上,父亲执意要送,而“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在父亲的再三坚持下,我只好让父亲送,但是又对父亲讨价时的笨拙话语和托茶房时的旧派做法不满,觉得父亲太迂腐。这两段叙述是蕴含深意的,作者说出自己的年龄以及来往北京的次数,不仅表明了自己能够独立生活的能力,更是暗示了一种青春期想要摆脱亲人束缚的叛逆感,表现出“我”对离别的漠视。对父亲“迂”的嘲笑,一是表明一种年轻人的超脱,同时,也显示出青春年少时对亲情的忽视。所以,“我说道,‘爸爸,你走吧’”。当时的“我”,就像甩掉麻烦一样,想让爸爸赶快离开。为此,多年后,作者说:“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作者多年以后的懊悔,不仅为下文写背影做了铺垫,而且,也为背影定下感情的基调——背影就是一段抓不住的时光,一个留不住的生命。背影不仅是父亲的符号,还具备了丰厚的隐喻意义。

如果我们放宽视野,拿朱先生的《背影》和当代文学写背影的名篇进行类比,能够更好地阐释背影这一意象的独特韵味。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之中写到过母亲的背影。由于他经常坐着轮椅到地坛散心忘了回家,母亲就到园子里找他。作者在文中痛悔地说:“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这种痛悔和朱自清的“太聪明”的感叹实则如出一辙。我们与其把作者对背影的描绘视为父子或母子感情的符号,倒不如说这是作者在表达某种成长期的感悟。把背影与生命感悟联系在一起的最近的名篇,是被誉为“二十一世纪背影”的龙应台的《目送》,这篇文章直接把人生一程比喻为一场场月送亲人背影的离别。

回到《背影》,我们发现,朱先生对自己这段生活往事的叙写,既有着青春期的反叛,也有着中年期之后和父母的疏远。实际上,文中的父亲和儿子之间的距离是越来越远——不管是地理的距离还是心理的距离,直到死亡来临。作者不仅是在述说一种亲情,也是在诠释生命和死亡的意义,看父亲的背影离去就是在目送生命离开。

有关亲情的作文篇7

关键词:父母亲;务工;留守少年;教育

中图分类号:C4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6)ll―0042―02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在本文中,“留守少年”是指中学生的父亲、母亲或父母双亲离开本市(地级市)到外地经商或务工,而中学生单独与父亲、母亲、祖辈或其他亲戚居住在一起的群体。

本调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表、入户访谈、实地考察、召开师生座谈会等形式收集资料,采用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处理。调查组分赴江苏省地处苏北的连云港市、淮安市、盐城市、宿迁市和徐州市所辖农村地区,分别选取二到三个中学的部分初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当代中学生教育现状调查问卷表”170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表1666份,其中“留守少年”的调查表425份,“留守少年”占被调查对象25.51%。盐城市的两所中学离市区较远,中学所在乡镇经济较为落后,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因而“留守少年”占被调查对象的比率占46.18%。

二、调查结果

1.“留守少年”父母亲的现状

从调查结果看,“留守少年”的父亲到外市务工的占89.65%,其中到外省务工的占48.7l%,到本省(外市)的占40.94%;母亲到外市务工的占52.71%;而父母双亲都在外务工的占45.4l%。“留守少年”父母亲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9r7.4l%在高中及其以下,其中56.24%父母亲只有初中文化水平。外出工作的父母亲所从事的工作48.47%是务工,24.94%是经商。

2.父母亲与“留守少年”的亲情交流情况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留守少年”与外地工作的父母亲一个星期通一次电话的占62.82%,一个月通一次电话的占26.12%,半年及以上通一次电话的占3.29%,而从不与在外工作的父母亲通一次电话的占7.53%。在外地工作的父母亲有66.35%半年回一次家,28.94%一年回一次家,二年及以上回一次家的占4.71%。

3.父母亲对“留守少年”的教养情况

父母亲对孩子做错事(如:打架斗殴、经常上网、不交作业等)的处理态度上,有80.71%的父母亲是说服教育,这让所有教育工作者感到由衷欣慰;也有17.88%的父母亲相信“棍棒出孝子”,经常或偶尔体罚自己的孩子。当然,更有1.41%的父母亲对自己的孩子缺少教育或不闻不问。

同时我们发现,有73.18%的父母亲并没有因为自己长期在外务工,就无条件地满足自己孩子的要求,他们只是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15.06%的父母亲着重于关心孩子的学习。对于自己孩子的将来,有46.35%的父母亲希望孩f能考上大学,16.71%的父母亲希望孩子能找到好工作,而只有27.06%的父母亲希望孩子能全面健康发展。

4.“留守少年”对外出务工父母亲的态度

在外地务工的父母亲殷切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好好学习,将来有所作为,而他们在外工作、生活的条件都很艰苦。调查数据显示:有62.82%的“留守少年”很感激自己的父母,但也有2.35%的孩子不愿见到自己的父母亲。有59.76%的“留守少年”认为在外地务工的父母亲对自己的学习没有影响,更有15.76%的孩子认为推动自己的学习。

5.“留守少年”的代养人及其相处情况

在调查中发现,有42.12%的“留守少年”单独和母亲居住在一起,3.29%的“留守少年”单独与父亲生活在一起;而32.47%的“留守少年”被托付给了爷爷奶奶,22.12%的“留守少年”被托付给了外公外婆或其他亲戚等。与这些“留守少年”居住在一起的父辈、祖辈或亲戚等有13.41%是文盲,30.12%只有小学文化,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只有6.12%。在调查中,有76.47%的“留守少年”与代养人相处得非常融洽或融洽,只有1.41%的“留守少年”与代养人之间关系非常紧张。调查数据显示:有57.47%的代养人偶尔过问或从不过问“留守少年”的学习情况,只有20.94%的代养人经常辅导“留守少年”的学习。

三、结论与建议

1.“留守少年”教育存在的问题

(1)父母监管的缺失。调查结果显示,有42.12%的“留守少年”与母亲单独居住在一起,母亲由于性格特点,不可能代替父亲对孩子的教育作用,往往会出现“管不了”的情况。此外“留守少年”与其父母亲见面的频率一般都很低。在外务工的父母亲半年才回一次家的占66.35%,一年回一次家的占28.94%,回家因在春节期间为多,这时对孩子的管教也因节日的气氛而淡化。“留守少年”与父母亲交流的缺失,直接导致其情感的缺失,并进而导致其心理失衡、缺乏安全感、心理恐惧,从而产生一系列的问题行为。

(2)代养人无力教育好“留守少年”。在凋查中我们发现,与这些“留守少年”居住在一起的父辈、祖辈或亲戚等有13.4l%是文盲,30.12%只有小学文化,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只有6.12%。他们中有的没有能力去管教这些孩子(如文盲),有的即使有能力也因隔代、隔亲而不便于管教。此外,在一些留守家庭中,还出现了逆向监护的情况,即“留守少年”要反过来照顾年老体弱的隔代监护人,替父母尽赡养义务。

(3)学校对“留守少年”缺乏更多的管理。在对教师的调查中,当被问到学校有没有对“留守少年”有更多的管理时,76%的教师选择了“没有”。在农村,因中学升学压力、教师待遇的偏低等原因,促使教师只去抓班级那几名或十几名成绩较好的学生,对更多的学生缺乏关爱,更别说对“留守少年”的特殊关爱。他们大部分初中毕业后进入职业培训学校接受教育,两年或更短的时间就加入了父辈打工的大军。

(4)社会对“留守少年”的关爱不够。在对教师的调查中,当被问到学校有无特别关爱“留守少年”的实施文件或意见时,只有淮安市于2(104年12月出台了《关于实施关心爱护城乡“留守儿童”十项行动的意见》,主要包括成立“留守儿童”关护工作委员会、构建“留守儿童”五大关护网络等。但另外四个城市的15份教师调查表中都没有填写这方面的实施文件或相关措施。

(5)“留守少年”的心理性格发展不健全。青少年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在生理与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消极情绪一直困扰着他们,使他们变得自卑、沉默、悲观、孤僻,或表现出任性、暴躁和极端的性格。大多数少年思念父母,他们希望经常与父母亲见面或与父母亲待在一起,可实际上无法做到。在调查中我们发现,2.35%的“留守少年”不愿见到父母,33.18%的“留守少年”与父母亲很少交流。更有1.65%的“留守少年”见到父母亲很冷淡。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变得如此脆弱,亲子间的情感淡化,这对孩子的情感发展、性格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

2.对策与建议

我们认为,做好“留守少年”的教育工作,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区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与配合。

1.政府方面

(1)强化政府职能。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强和重视“留守少年”关爱工作,各级政府可以成立“留守少年”协调机构或办事机构,可明确人员、任务和责任。如淮安市于2004年12月出台的《关于实施关护城乡“留守儿童”十项行动的意见》中大力构建“留守少年”五大关护网络ll J。同时,各级教育部门要把寄宿制建设纳入学校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扩大寄宿规模,改善住宿条件,为“留守少年”提供住宿便利。

(2)综合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政府相关部门要依法加强对网吧和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的管理,中小学校园周边200米内不得有网吧和电子游戏经营场所,营业性网吧不得让未成年人进入,所有网吧终端设备必须安装封堵不健康内容的过滤软件。坚决取缔不法网吧。

2.学校方面

(1)建立“留守少年”专项档案。学校要成立留守少年管理和教育工作小组,制订工作计划,建立“留守少年”专项档案,内容包括:“留守少年”的临时监护人、学习状况、身体状况、家庭成员、性格爱好等各个方面。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鼓励、吸收他们参加课外集体活动或兴趣小组,使“留守少年”在集体的大家庭中得到关心、感到温暖。建立责任到人的帮教制度,开展师生间、同学间“结对子”互帮互助活动。定期召开座谈会,掌握“留守少年”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

(2)建立家长定期联系制度。建立“留守少年”家长定期联系制度,运用书信、电话、家访和召开家长会等途径,与相对应的“留守少年”家长保持主动性沟通、经常性联系,让家长及时了解掌握孩子的情况,重要问题要责成其回家亲自参与解决。利用春节、农忙等时机,邀请返乡外出务工人员召开工作座谈会,交流、研究共同教育孩子的计划,并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落实。

3.家庭方面

(1)转变观念,重视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家长要破除“只要给孩子留下更多的钱,让孩子有实力接受更高的教育就是对孩子负责”的思想,树立孩子的教育和全面健康发展需要家长的精心呵护和全面关怀的理念。其次,应充分重视监护人的选定问题。如果是夫妻都出去打工的,应尽可能把子女寄放在有一定学习环境、比较有文化的、具有一定责任感、能更好地监督和指导自己孩子的亲朋好友处。再次,就是在外出前应主动与子女的任课老师、班主任联系,委托老师加以管教和关注,并时常与老师联系和交流。

(2)尽可能多地与孩子交流。家长要重视同孩子的情感交流,并尽可能地保持和孩子的密切联系和沟通。有条件的父母,可把孩子接到身边,让其在打工地接受义务教育,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条件。一时无法把孩子接到城市的,要认真从孩子成长需求的角度出发,寻找和确定孩子的监护人,细致地落实孩子的被监护权。同时要与孩子加强联系,创造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与孩子沟通。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有关亲情的作文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亲情教育;实施;研究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其正是身体、心理快速成长的重要时期,同时学生和家长间的冲突与矛盾非常的明显,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导之,则可能会对学生的心理以及情感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误入歧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引导学生体验情感、给予其高尚情操的熏陶,即语文教学中的情感目标。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加强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亲情教育实施问题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初中学生亲情观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高楼大厦平地而起,在钢筋混凝土建筑“丛林"中,孩子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少,即便是对门的邻居,也老死不相往来。在当今互联网时代,计算机网络几乎成了涉世未深的学生们最“知心”的朋友,在虚拟的世界里他们能够找到安慰,而对于亲情则变得更加的冷漠。据调查显示,由于父母忙于生计,学生和父母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沟通,甚至连最起码的信任也没有,亲情观非常的淡薄,比如对父母的辛苦劳作视而不见、对忠告与训导视而不闻,甚至觉得父母的操心都是多余的;同时,出门、回家不打招呼,个人主义倾向非常的严重,对老人嫌弃等现象,非常的普遍。甚至有些学生和家人闹矛盾时,亦然选择离家出走,将父母作为不共戴天的仇人。据新华网的一则资讯报道,北京市某区的一名16岁初中学生,残忍地将亲生母亲用菜刀杀害,在确定母亲已经死亡以后,如释重负的洗了个澡,然后到网吧享受所谓的自由;这中冷漠的亲情感不仅表现在城市的学生中,而且农村的初中生也非常的普遍。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留守少年的亲情教育教学问题日渐凸现,思想保守、观念落后,不尊重老人,甚至打骂爷爷奶奶。在笔者看来,亲情原本是最质朴、最纯洁的情感,像指明灯一样,照亮我们的人生;但当前的现状部分初中生的亲情观如此冷漠,也对我们的教育教学敲响了警钟。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亲情教育实施策略

情感或者亲情教育,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和尊重学生社会性情感基础上,发展自我情感调控能力的一重要方式,它可以促使学生对生活、学习以及周围的事物、环境产生一定积极应收的情感体验,对于独立健全人格、性格的形成,对于智力、品德以及美感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亲情教育实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激发学生的情感

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当对文本进行整体了解和把握,只有心中有数,才能有效的走进文本之中,全面了解和感知该文章的学习内容,品味文章本身的魅力。对于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而言,情感体验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一切均源自于课文的整体把握。比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设置情景,以亲情体验的形式适当的导入新课程,从而使学生对该诗进行整体上的把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在新课程导入过程中,应当先让学生对中秋诗句的描写进行了解,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来唤起他们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可借助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欣赏这首词的歌曲版,即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原本比较枯燥的文字转变成生动活泼的旋律,同时又可以使学生对该首词进行整体把握,使他们进入到一种情感意境之中。

2.通过语言渲染,落实亲情教育教学要求

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语言应用艺术,通过语言渲染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情感素养,落实亲情教育教学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起到以积极引导作用,教师应当通过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来影响学生的情感和学习情绪。同时,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身教学优势,注重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以此来感染学生。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善于利用语言,强化其艺术性,同时让学生有效的领会到教师想要表达的意思,体会其中的情感;只有学生自己真正体会到了教学中的亲情,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亲情教育才得以实施。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通过语言的形式,同时加上肢体语言,让学生深切的体会到被关心、想念的感觉。这是亲情教育有效落实的关键和保障。

3.强化语文作业的亲情化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亲情教育实施,并非只是依赖于课堂,充分发挥课外教学的作用也非常有意义,尤其是要利用语文作业的布置,来实现亲情教学的目标。语文这门学科,与生俱来的表现出一定的丰富多彩性,作业的异彩缤纷也在情理之中。因此,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亲情教育实施,不仅依赖于课本理论知识的灌输,而且还应当体现在家庭作用之中。比如,可设计亲情作业,每天出门、回家,都要向父母问好、为他们洗一次脚,给劳累一天的父母捶捶背、揉揉腿,第二天在课前五分钟活动中,要求讲述自己的亲身体验。通过这一活动,很多学生在“亲情作业"完成后深有感触,认为自己对父母的大声叫喊、认为父母所做的一切理所应当的想法,都是错误的,应当加倍珍得之不易的亲情;在开家长会时,很多家长反应也自从布置“亲情作业’’以后,孩子变了,变得更加的懂事了,更有爱心,人情味更浓了,心里感到非常的欣慰。相反,如果在课堂上只是告诉学生,一定要有爱心、重视亲情,那么这种做法显得非常的苍白、无力。因此,不断的创新教学方式,变换教学方法,对于实施亲情教育,效果也非常的显著。

4.深化、家长与学校之间的亲密协作是亲情教育实施的重要保障

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尤其是亲情教育的实施,实际上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系统工程项目,社会、家长以及学校之间的协作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充分发挥三者的作用,才能确保亲情教育的有效落实。在该系统中,社会、学校和家庭,都担负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和任务,学校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担负的任务更重一些;家庭是亲情教育的基础,同时也是孩子们成长的摇篮,其作用也是不可小觑的;作为社会中的一员,社会是最大的育人环境,因此应当营造一个和谐、友爱以及充满亲情的社会氛围,这样才能对孩子们的人生观、亲情观产生积极的影响。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在此过程中,家长作为交流的桥梁,应当充分发挥其作用。比如,以举办家长会的形式,为其提供亲情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在彼此之间的相互沟通之中,找到实施亲情教育的平衡点和最佳方式。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亲情教育不可小觑,关系着孩子们的人生观、亲情观的培养,同时也是初中语文学科是否能够充分发挥其人文性价值的重要表现形式,对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廖材美.小议初中语文教学中亲情教育的渗透[J].中学课程辅导.2012(12)

[2]彭丽.浅谈学校对学生的亲情教育[J].科技创新导报——创新教育.2009(12)

[3]]杨曼.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亲情教育的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03)

[4]丁晓燕.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一谈渗透在语文教学中的亲情教育[J].学生之友(初中版).2010(11)

上一篇:独坐敬亭山李白范文 下一篇:成长教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