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不是童话范文

时间:2023-10-26 10:17:51

现实不是童话

现实不是童话篇1

关键词:童话;现象学;世界;真实

目前对于童话的美学研究主要来自接受美学、符号学美学、政治美学等角度,但对于童话本质的不够全面、彻底,也没能解释童话现象的现实基础与价值所在。现象学美学的“悬置”理论可以为我们提供新的视角与思维方法,帮助我们探索童话的本质与价值。

一、童话的本质

根据“悬置”理论,应该从童话现象本身出发去认识它。关于童话有一个很重要的现象――成年人读童话。美国童话《夏洛的网》,诞生五十年来发行了数千万本。写于1943年的法国童话《小王子》目前发行量已超过5亿册,译本至少在102种以上,已经成为全球阅读率仅次于《圣经》的书籍,被称为“写给成年人的童话故事”。这种现象与人们对于童话属于孩子的认识是相悖的,要理解童话的本质,就需要考察这一现象。

平时我们阅读的童话故事中,包含往有现实中常见的事物,也包含了现实中没有的、通过想象塑造出来的事物。虽然成年人读童话,但那些想象,往往是来自于孩子的眼睛,或者说,孩子式的眼睛。正如海德格尔所说“作品存在就是建立一个世界”。[1]童话就是一个用现实的和想象的材料共同搭建起来的孩子眼中世界的文学形式的再现。

童话世界与现实世界不同,源于对世界的把握方式不同。童话是孩子眼中的世界,在童话世界中,没有“我”和“对象”的区别,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是有生命、有思想和有感情的,是一个活的世界。与之相对是属于成年人的现实世界――世界被一分为二,成为了“我”与“对象”。童话的完整世界被分裂,而失去了生命,成为对象化了的现实世界。作为文学体裁和文学现象的童话,是成年人对于童话世界的怀念和再现。童话的本质在于构筑了一个和现实完全不同的世界。

二、童话的存在基础

人们生活在自己的现实世界里,为什么需要童话的世界呢?

首先,从现实生活的角度来看,人们对童话的需要来自于对他们对现实世界的超越性要求,这种超越要求的本质是对自由的追求。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童话世界可能就是他的世界,而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童话世界却变成了现实世界之外的一个小角落。这类似于宗教和现实之间彼岸与此岸的关系,区别在于宗教的彼岸世界与现实世界对立,而童话世界则可以与现实世界共存。人们对于二者的心理需求是相通的,即超越现实世界及其法则的深层心理。在现实生活之中受到现实法则的束缚,使人们渴望自由,但现实世界的法则恰恰是不自由的,而童话的世界可以给人们自由的生命体验。从这种意义上说,人们需要童话帮助他们从现实世界中逃离出来,去享受暂时的自由。

其次,从深层心理结构上看,对童话的需要源自人类早期经验中对世界的把握方式。人类文明的早期阶段,人们采用“原逻辑”的思维方式来把握世界,“具有这种趋向的思维并不怎么害怕矛盾(这一点使它在我们的眼里成为完全荒谬的东西),但它也不尽力去避免矛盾。”[2]原始时代普遍流传的融合了现实与想象的神话就建立在“原逻辑”思维之上。后来,随着文明的演进,这种“原逻辑”逐渐被理性认识和逻辑推理所代替,而神话中的事物沉淀为人类深层心理结构中的“集体表象”。这一演变过程也同样适用于童话与人类个体的童年的关系。起初,不懂逻辑的儿童以类似于“原逻辑”的态度去认识世界,这就是童话产生的心理基础――现实与想象并行不悖,随着成长,儿童时期所拥有的童话世界成为个人历史的一部分,但这段历史也会沉淀到心灵深处,使人们在成年之后的现实世界里面仍然能够感受到了童话世界的呼唤。因此,成年人需要童话带来的故地重游的亲切感和幸福感。

三、童话的价值

关于童话现象本质的考察,还包括它的意义问题,也是童话的价值判断问题。

对多数人来说,童话的魅力正是在于它不是现实。但现实与真实不同。人们通常认为他们所见、所闻、所感的东西和所被告知的关于这个世界的那些常识就是真实的。但其实那更应该属于现实(包括当下的现实和历史的现实)的范畴。胡塞尔认为这种认识误区源自“自然的态度”和“历史的态度”,他以“悬置”方法对这两种态度加以限制与超越,通过“现象学还原”回到认识过程的始源和客观性,只有在认识的始源处才能获得“真实的实在性”。胡塞尔现象学体系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意向性”也支持了他关于真实的这种看法:一切对象都是在意识中生成的意向对象,而一切意识都必须指向意向对象。也就是说,人们习惯了的真实(实际上是“现实”)其实只是在意识中受到了意向性限制而被它构造出来的,并非真正的真实。现实不能等同于真实,真实不是像现实那样直接就可以获得,它需要通过努力来实现把握。

现实不等于真实,这道理也适用于童话。童话把握世界的独特方式比起现实世界中人们对世界的对象化的认识态度,更接近于现象学的“本质直观”。童话的世界不会简单否定某种事物存在的可能性,而是以平等的态度,去感受它们的存在,探究它们的意义,这就减少了因为过分追求对象的明晰所带来的意向性限制,而更接近了真实的面貌。如童话中会说话的动物和植物,通过语言这种特殊的能力,重新拥有了与人类进行对话的平等身份,而这正是摆脱了人类中心主义立场之后才能显现出来的真相。童话所反映的是不同于现实生活的“在者”的,更接近于海德格尔的“存在”的真实。童话的最高价值就在于它的真实,真实是它具有魅力的最终原因。

注释:

[1] 海德格尔著,彭富春译q诗歌、语言、思想[M] 文化艺 术出版社,1991.2:44

[2]列维•布留尔著,丁由译q原始思维[M] 商务印书馆, 1995.3:93

参考文献:

[1]朱立元 张德兴等q西方美学通史(第六卷q二十世纪美学q上)[M]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9.11

[2]现象学在中国――胡塞尔《逻辑研究》发表一百周年国际会议[C]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9

作者简介:

现实不是童话篇2

一、儿童哲学的概念

儿童哲学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在现在的教育领域内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现在国内主流的观点主要有一下三种:

1、作为思维训练的儿童哲学。观点的代表人物是李普曼【美】。这种观点认为儿童哲学是一门以训练儿童思维为主的学科,他是以培养孩子的思考技能,养成良好思维习惯为目标,有其自身独特的教学模式。

2、作为注重探究过程的儿童哲学。这一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修斯。这种观点主张儿童哲学仅把思维训练视为其中的一部分,而更多地关儿童的哲学思想,突出哲学探究的过程体验,注重对儿童之哲学观念的欣赏,重视与儿童的精彩对话,以提升儿童的整体哲学质素为己任。

3、作为整个精神世界的儿童哲学。这一主张的代表人物是南京师范大学的刘晓东教授,“儿童的哲学”可以界定为儿童关于世界(即常说的宇宙人生)的观念,既包括儿童的好奇、困惑、探究,也包括他们对世界的理解与阐释。就像哲学可以涵盖认识论、伦理学、美学、宗教学等学科一样,广义的儿童的哲学可以涵盖以下几个领域:儿童的科学、儿童伦理学、儿童的艺术、儿童的宗教、儿童的文学等[ 1]。

二童话的哲学

童话给儿童以极大的趣味与愉快。当儿童在欣赏童话时,他们脸上和眼中泛着光彩。童话为什么能如此吸引儿童呢?因为童话具有以下特点:

(一)童话具有亲密生活而有超越生活的特点

儿童的生活经验有限,他们喜欢经验自己日常生活熟悉的情景,同时他们又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欲,希望与还未知的事物接触。换言之,就是因为孩子因重逢已知的经验感到温暖的安慰;同时因和未知的经验相遇而感到强烈的惊讶。

(二)童话具有想象性

很多童话情节都是虚构的,儿童在童话的世界里要自己去想象童话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童话以自己强大的吸引力,引导儿童插上想象的翅膀,在童话的世界了不能自拔。

(三)童话具有艺术的美

使儿童为之波动的重要原因是因为童话的美,童话中不仅有物质的美,如大自然环境的美、人物形象的外形美。更多的包括童话中精神方面的美,如道德的美、智慧的美。

三、儿童哲学与童话的相互建构关系

儿童哲学创始人李普曼认为,儿童哲学就是要帮助儿童去建构属于自己的意义世界。儿童哲学的形成就是儿童对自己整个精神世界的建构,思维训练是其中的重要方面,但是儿童哲学的全面、健康发展不仅仅局限于此,更多的是让儿童在本能好奇心的驱动下探究世界,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自己对世界的理解与解释。童话不是儿童建构精神世界的唯一方式,儿童也通过游戏、绘画、音乐、以及与成人的互动来完善自己对世界的认识,但童话有天然的优势,也与儿童精神世界的建构有密切的联系。

(一)童话帮助儿童建构自己独特的哲学

童话是来源与儿童的现实生活又超越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它具有有神秘性、奇异性、冒险性、虚构性、荒诞性、愉悦性等特征,它的这些特征契合了儿童时代强烈的好奇心,伸手儿童喜爱,也成为儿童精神世界发展的重要养料,帮助儿童建构自己独特的哲学。

童话的奇幻和冒险因素满足了儿童的好奇心。哲学就是爱智慧,就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究。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但由于经验有限,他们有很多的困惑,在童话的世界里,他们找到了答案。童话不仅能满足儿童的好奇心,解答他们的困惑,又能进一步满足激发他们新的求知欲。儿童带着困惑走童话,在童话里解答困惑,不断开拓自己的精神,建造自己的哲学。

童话的虚构性和想象性培养儿童想象力,促进思维发展。童话的世界是超越儿童现实经验的,儿童走进童话,需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需要在自己的头脑中再现童话形象,幻想童话的故事情节。这一过程就锻炼了儿童的想象力。还有一部分侦探类的童话还能锻炼儿童的逻辑推理能力。想象力和推理能力都是儿童思维的主要组成部分,思维能力又是儿童哲学重要的组成部分。

童话中美的因素熏陶儿童的艺术气质。儿童的艺术童话的世界是美的,色彩是丰富的;音乐是美妙的;画面是生动的;生物是鲜活的。儿童在童话的世界里不仅探险奇妙的世界,也在自己的心里种下艺术的种子。在儿童的艺术素养养成过程中,童话是最生动、最综合、最具有影响力的方式,在畅游童话世界的过程中,艺术的泉水悄悄的滋养了儿童精神的田地。

(二)儿童用自己的哲学建构童话意境

儿童不是小大人,儿童的心理发展与成人大有不同,儿童有其独特的心理特征,所以儿童在进入童话世界中时,脑袋里并不是空空的,而是带着自己已形成的认识,带着自身特有的个性特征,用已有经验去认识童话世界,去想象童话形象,感受童话意境,从而建构自己独特的童话世界。以下通过儿童整体和个体两个方面来具体阐明。

对于整体儿童而言,儿童不是空着脑袋走进童话世界的,儿童在现实的生活中,已经习得了一些经验,这些经验构成了儿童早期的精神世界,也就是儿童哲学的雏形,儿童的这种特殊精神世界会影响着儿童对童话的体认和理解。外界的任何力量都不能影响到儿童自己精神世界的建构,一切事物只有通过儿童自己的感知、理解才能真正的成为儿童精神世界的一部分,所以说儿童是自己主动建构童话情景的,是主动吸收童话里的精神营养,自由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

对于个体儿童而言,不同的儿童对于同一童话的解读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精神世界。这就是说儿童带着自己独特的精神哲学走进童话,在童话的世界里在建构自己的哲学。它启示我们在儿童哲学形成的过程中,我们要从儿童出发,把主导地位还给儿童,也提醒企图对儿童进行哲学教育的家长和老师,对儿童的哲学教育必须真正走进儿童的精神世界,才能为儿童所吸收。粗暴的、脱离儿童精神生活的干预只会事倍功半。

现实不是童话篇3

童话是一种专门为儿童而创作的文学体裁,具有语言简明生动、行文结构清晰明了、故事情节充满幻想的特征,是运用了大量象征、夸张、拟人、描述的创作手法的虚构故事作品。我相信从牙牙学语的孩童到耄耋之年的老人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经典童话故事。在如今教育备受重视的和平时代,儿童可以广泛接触到童话,并对童话里的人物形象如数家珍。

随着时代的发展,阅读童话不仅仅是儿童用来满足好奇心的娱乐消遣,用其进行儿童教育越来越受到欢迎。童话教学成为儿童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进行专业、全面、适应儿童成长轨迹的童话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让学生明白童话情节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以一种儿童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故事内涵的阐释。

用“最近发展区”理论来说明进行专业、科学的童话教学的重要意义,很有说服力: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就必须要将儿童的智力一代更胜一代地进行提升。如果进行儿童德育的内容选择适应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就能够更好地激发儿童的自主性,这种自主性将刺激儿童主动进行思考和实践,从而实现儿童德育的发展。因此,童话文本的选择是一个非常细致而关键的工作,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道德思维发展水平和道德发展主要侧重点来选择适合的文本。

一、童话主题具有独特的生活价值

童话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幻想是其基本特征。童话是运用奇特的想象力,将人的情感寓于动物、植物、甚至非生物,编织故事情节,在故事中蕴含一定的人生哲思。童话并不是毫无根据的胡编乱造,其中的种种幻想,实际上都植根于现实,是出于现实而高于现实。仔细分析童话,我们会发现童话其实并没有脱离现实生活的事理原则,只是其表现方式是善于用幻想去揭露现实生活问题的本质。

其实童话主题特有的生活价值,非常显而易见。《海的女儿》就人类永恒的话题――爱情进行了探讨,并且通过小鱼儿的行动告诉人们,如果爱一个人,就应希望他幸福,而不是伤害或者强行拥有他;《皇帝的新装》也是说明了一个人生哲理,永远不要自欺欺人,否则就会闹笑话;《灰姑娘》阐释了逆境中学会坚强,永远保持善良和勤劳的特性的重要性。

我们还可以从更深层次的心理学角度来理解童话的生活价值,心理学家布鲁诺・贝特莱姆曾说:“闭口不谈孩子身内的怪物,将它藏在无意识中,孩子是就无法围绕着它编织他从童话故事意象中知道的幻想。没有这些幻想,孩子就无法更好懂得他身内的怪物,不知道用什么办法控制它。”他的这一段话从心理学角度剖析了童话主题所具有的独特生活价值。例如,《白雪公主》,儿童将自己内心的恐惧附在王后身上,并随着王后最终死亡而恐惧消失。《小红帽》中,儿童将自己对未知的好奇心理与小红帽融为一体,并随着遭遇大灰狼而产生警惕心理,也就是达到了童话对儿童不可轻信陌生人的教育目的。童话虽是虚构,但未曾离开现实生活,童话中的离奇情节虽不能实现,却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精神动力和生活价值。

二、童话必须有儿童存在

杜威说:“儿童的世界是一个具有他们个人兴趣的人的世界,而不是一个事实与规律的世界。儿童世界的主要特征不是什么与外界事物相符合这个意义世界的真理,而是感情与同情。”儿童的世界与成人的世界是完全不同的,儿童的世界没有假大空的社会框架限定,他们也没有理性和逻辑的捆绑,他们的世界可以天马行空、毫无章程。童话是写给儿童的、容易被儿童接受的文学作品,应该从儿童所看到的世界的角度来描绘和展现儿童的视角与生活。

童话故事里面儿童形象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存在因素,这是有一定道理的。首先,儿童可以将自己投射到童话里的儿童身上,从童话的儿童的经历来凸显儿童的本性与思维,这能激起儿童对童话的兴趣,因为他们拥有许多的共同性,能带给儿童精神上的享受和喜悦。比如儿童在看到《白雪公主》时,会将自己投射到这一形象身上,甚至以为自己就是这个不受新王后喜欢的、漂亮善良的小女孩,因为他们内心也是善良而阳光的,并且对美好的事物有着无限想象和期盼,他们不会以为自己是王后、小矮人,因为跟他们没有共同的心理特征和行为习惯。再就是《小红帽》,儿童绝不会站在妈妈或者奶奶的角度去看这个童话,因为他们和小红帽有着类似的经历、相同的语言和思维方式。

其次,儿童通过将自己投射到童话中,想象着经历童话里的故事,这可以让儿童潜移默化地接受和养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并且通过体验童话中的“真、善、美”,习得人生必不可少的良好素养。比如《木偶奇遇记》,通过一系列充满想象和奇特因素的情节,来反映皮诺曹的转变。这个故事在成人眼中是荒诞的,但发生于皮诺曹身上的故事却能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调皮捣蛋、不爱学习是需要改正的。

最后,儿童有了童话故事中具体的儿童人物形象作生活标本,在适当的时候选取为模仿或者排斥的对象,以从容地应对随时出现在他们生命中的喜怒哀乐。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宝葫芦的秘密》通过一个孩子在梦中的奇遇――这个童话故事的整个过程就像是跟随着儿童的心理在逐步推展开来,任何孩子想拥有一个宝葫芦,能够使他所向往的东西,马上得到满足。接下来却是他不得不离开集体――离开学校,离开队,离开老师和同学。不劳动,不活动,不斗争,没有了朋友、没有了劳动的快乐。这让儿童感到宝葫芦也有许多坏处,很多东西要自己去争取。值得庆幸的是王葆逐步看透了宝葫芦的丑恶,明白这完全不是自己追求的东西,终于坚决地把它抛弃了。这不仅是让儿童引以为戒,而且对孩子进行了正确价值观的教育。

三、童话内容要符合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水平

“拔苗助长”给了我们很深刻的启示:凡事都有其固有的规律,人们必须遵循这些规律,方能事半功倍、取得成功。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水平也一样,是有阶段性和规律性的。

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儿童道德发展分为“自我中心阶段(2~5岁)”、“权威阶段(6~8岁)”、“可逆阶段(9~10岁)”和“公正阶段(11~12岁)”,他认为,儿童道德品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儿童思维的发展,道德发展的阶段不是孤立的,而是连续不断的,发展阶段的顺序也是不会改变的。在这几个阶段,童话内容的选择都应该相应地去寻找适合其心理和发展特征的文本。不可操之过急,选择超出儿童理解范围的内容,在儿童能够理解的范围之内,加以适当地督促和引导,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样,让儿童在童话教学中逐步成长,促进儿童德育的发展。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发展水平(第一个发展水平)和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时的潜在发展水平(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在这一时期,儿童会表现出对某一事物或活动特别敏感,或者产生一种特殊的兴趣爱好,学习也特别容易进步,是学习该事物的最好时期,这一时期经过一段时间就会消失。因此,儿童的道德教育也应积极寻找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在儿童学习的最佳期限,抓住这一时期,帮助指导儿童,获得知识的收获,感受学习的快乐,过高或者过低的道德内容对儿童来说都毫无意义。因而,在选择童话时,必须以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水平为依据,让儿童与童话自然、真实地相处。

因此,童话教学要真正做到作用于儿童德育的发展,教师和家长都就必须遵循教学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掌握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掌握儿童教育的理论常识,不可急,急则弄巧成拙;不可缓,缓则错过良机。

现实不是童话篇4

一、童话与寓言

什么叫童话?“童话”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编写适合于儿童欣赏的故事”。

什么叫寓言?“寓言”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带有劝诫、教育的性质。”

二、童话与寓言的共同点

童话与寓言是文学作品中的两支奇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者有不少相同之处。

1.故事性。无论是童话还是寓言,都由假托的、创造的、幻想的故事构成,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揠苗助长》;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如《丑小鸭》、《守株待兔》。故事中的主人公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中的其他物体和现象。《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守株待兔》的主人公都是人;《丑小鸭》的主人公是一只人格化的“天鹅”,《坐井观天》的主人公是人格化的“青蛙”。

2.教育性。童话的创作宗旨无非是要歌颂真善美,批评和揭露假恶丑。儿童文学作家陈伯吹认为:“童话的特点就是为儿童年龄特征服务的。只要留心儿童作为读者来看童话、作为观众来看童话剧的时候,就可以看出他们是把它们看作真的事物来接受的,所以他们会大声地笑,也会大声地哭,憎恨坏家伙,热爱好人儿,而教育的价值也就在这一点激动与鼓舞上。他们往往能够凭直觉的感受来辨别道德问题的实质。”寓言是通过具体的人物或人格化的动植物、非生物的艺术形象来寄托某一道理,以此来引发学生的思维、想象,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学生在领会寓意的过程中得到了明是非、知善恶、识美丑的教育。

3.审美性。北师大王泉根教授认为童话的审美价值是童话最根本的价值。童话具有荒诞美、喜剧美、悲剧美,奇异与荒诞是童话最重要的审美品质。黑格尔在《美学》中将寓言归纳为“比喻的艺术形式,自觉的象征表现”。寓言通过具体的故事、形象来以此喻彼、借古讽今、以此喻彼、以物喻人,传达出深刻的哲理。寓意性是寓言最基本的美学特征,它通常以简单的描写寄托生活的真理,寓讽刺、劝谕于生动的形象之中,使人获得启示和教益。

4.象征性。在中国古代,童话与寓言原本混淆,童话的象征是整体寓意和抒情经由一个象征性的形象体系而获得实现的。幻想和现实融铸成一个象征的实体,含蓄、凝练、深沉、隽永,象征的结构形态有机地牵织着童话的题旨与美学价值的实现。 而寓言的象征更倾向于运用譬喻,通过喻体和被喻体之间的某种相似性来体现其象征性。

5.讽刺性。讽刺性是童话和寓言特有的特点,它们用夸张的手法、机智的幽默实现了讽刺和训诫。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是讽刺童话最杰出的代表,它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昏庸、愚蠢、虚伪、狡诈、自欺欺人、荒唐可笑的本性。 刘向的《叶公好龙》是寓言的名篇,寥寥数语把“叶公式”人物的丑恶刻画得入木三分,讽刺辛辣。

三、童话与寓言的区别点

童话与寓言是两种不同的文学体裁,有其相同之处,但更多的是不同点。

1.在特征上: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是童话的灵魂;而哲理性是寓言的灵魂。

2.在内容上:童话比较浅显、通俗,可读性、趣味性更强;而寓言则相对深奥,寓言所包含的道理有时需要读者细心品析才能体会出来。

3.在情节上:童话的故事情节神奇曲折,生动浅显,结构完整,篇幅较长,一般有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人物形象的塑造比较丰满,人物性格的刻画比较有特色;而寓言的故事情节简单直白,篇幅短小精悍。

4.在语言风格上:童话有诗一般优美的意境,语言通俗生动,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寓言则语言简练朴素,极富表现力,常用讽喻的方式使深奥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表现出来。

5.在侧重点上:童话侧重于叙事,它通过叙述一个富有幻想色彩的故事,反映社会现实,起到教育人、劝诫人的作用;寓言侧重于说理,它将深奥的道理寄寓在简单的故事中。

6.在对象上:童话是纯儿童文学,针对儿童而作,没有儿童就没有童话;寓言既针对成人也针对儿童,关于儿童读寓言的问题,法国教育家卢梭和我国文学大师钱钟书都曾反对过。

童话与寓言的区别点远不止以上六个方面,但我认为上面六个方面是其主要的区别点。

四、结语

了解并掌握童话与寓言的异同,有助于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根据童话和寓言的特点,提高童话和寓言的阅读教学水平,提高孩子们阅读童话和寓言的兴趣,从而喜爱童话和寓言,达到知识学习和思想教育双丰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2]严文井 《关于寓言的寓言》。

现实不是童话篇5

[关键词]语言习得童话转喻逻辑思维

童话故事伴随着每个人的成长,它不仅给儿童带来了无尽的快乐,就连成年人也难以忘记童话曾经给他们童年带来的快乐和难以泯灭的温馨记忆。中外著名的童话作品可谓举不胜举,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儿》、《小红帽》、《丑小鸭》、《白雪公主》、《蓝胡子的故事》等西方童话故事;在中国也涌现出许多作家为童话的发展和儿童的成长做出巨大贡献,如:《玩具店的夜》、《亭亭的童话》、《怪老头儿》、《唏哩呼噜历险记》等等。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作品的一种,具有其独特的体材特征,是儿童必不可少的阅读材料。语言学家主要从童话的体裁特征、童话故事对儿童成长以及对个体童话作品的分析等方面进行研究,但对童话中屡见不鲜的转喻现象在促进儿童语言的习得和发展给予很少的关注。本文将对童话中的转喻进行探究,认为转喻在儿童语言发展的连续性、儿童形象逻辑思维的形成,阅读能力的提高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概念转喻

认知语言学诞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此后迅速成长为具有较牢固的哲学基础,较完备的理论体系,有着新颖理论见解的语言学流派。许多语言学家也从新的视角对转喻进行了探究。“转喻(metonymy)”一词源于拉丁文denominatio,最初出现在公元前1世纪的拉丁文献《修辞和解释》中,一直被视为是一种修辞工具,体现一种替代关系。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语言学家们认为转喻不仅是语言层面的问题,也是一种概念现象,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机制。语言学家从不同的角度给转喻下定义,试图想囊括所有的转喻现象,但却没能找到令所有人都能满意的定义。如在牛津字典中,转喻被定义为:

Thesubstitutionofthenameofanattributeoradjunctforthatofthethingmeant.

该权威字典从传统的修辞角度给转喻下的定义,即转喻是名称之间的替代。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语言学家从认知的角度定义转喻。如Radden&Kovecses(1999):

Metonymyisacognitiveprocessinwhichoneconceptualentity,thevehicle,providesmentalaccesstoanotherconceptualentity,thetarget,withinthesamecognitivemodel.

认知语言学家各抒己见,从不同的研究视角阐释概念转喻。Lakoff&Turner从认知域的角度定义概念转喻;WilliamCroft基于“认知矩阵”的概念,认为转喻的映射发生在单一的认知域矩阵中;AntonioBarcelona认同转喻是域突显现象;认知语法的创始人RonaldLangacker在认知语法框架内解释转喻现象等等。对转喻的分类,传统修辞学试图归纳所有多样繁杂的转喻表达形式,而认知语言学家则对各种转喻现象进行系统的概括。Radden&Kovecses(1999)根据理想的认知模式中转喻喻体和转喻目标之间关系给出了较全面、系统的分类。转喻分为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转喻和整体中不同部分之间的转喻。

二、童话故事

童话故事的历史久远,其雏形是神话传说。人们将现实与想象融合在一起,试图对未知世界或某些自然现象寻求合理的解释。童话源于西方,直到近代中国才出现童话这一概念,随之繁荣地发展起来。童话经历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安徒生是这一过渡时期的典范。童话的形式从约定俗成的公式化变成与其它文学体裁形式相交融,呈多元化趋势发展,如:童话小说、童话诗、童话散文等等。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一些童话故事中增添了科幻的色彩。就其内容而言,传统的童话故事主旨鲜明,叙事方法单一,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现代文学终于将文学的指针明确指向儿童的心灵世界,试图运用儿童特有的思维方式表达童话时代的美妙想象。比较传统童话,现代童话不只是在内容上反映时代的变化,呈现出更为多样的艺术形式和更为丰富的思想内涵。童话故事的语言同样与儿童的思维模式相匹配与儿童语言习得规律相吻合,采用简洁精练的词句突现事物的本质和特征。转喻不仅是童话故事表现手法之一,同时作为人们的认知机制顺应了作家的创作心理和儿童的阅读心理。

三、儿童语言习得

儿童如何习得语言一直是心理学家和认知语言学家关心的焦点。语言天赋论认为儿童自出生就具有习得语言的能力,即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语言习得能力;行为主义认为人类习得语言过程是反复模拟、操练和强化的过程。韩礼德从语言的功能角度认为儿童习得语言就是学会与其周围的人进行交际。他们试图将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划分成不同的阶段,由于先天的原因、后天的生活环境和智力开发程度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儿童语言习得存在个体差异,各阶段之间的界限并不分明可见。儿童从出生到具有熟练口语能力大致分为4个时期。1.发声练习期(出生至6个月左右);2.语言准备期(7至11或12月);3.语言发展期(1岁至两岁半左右);4.语言成熟期(两岁半至4.5岁或5岁)。此后,儿童后天的教育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成效更为明显。儿童语言习得与认知过程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幼儿2岁时能够把已有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例如能把形状、大小、颜色和性能各异的车辆称为小汽车。5-6岁时,儿童开始对概念进行抽象压缩和提炼。儿童的词汇量非常有限,表意能力较弱,为了减少交流的阻碍,基于转喻思维模式,他们会采用重复、多义词、上下义词、词性转化等等方法以达到交际的目的。

四、童话故事中的概念转喻与儿童语言习得

童话不仅娱乐儿童,同时为他们的语言习得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童话故事中的转喻促使儿童去感受词句以及词句所产生的意象和概念,使他们在心理世界重新整合。这样日积月累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渗透,必将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表达能力的提高以及形象思维和系统逻辑思维的形成。

1.有助于儿童语言连续的发展

语言学家对儿童语言习得阶段的划分不尽相同,但都不可否认这一过程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理性和灵活的方法,可以使儿童言语技能大大的加强,使语言习得变得更加顺利而连贯。行为主义者认为人的语言可以通过强化、训练塑造或模仿等来自外界的刺激来习得。童话故事语言短小精悍、流畅上口、且含蓄、凝练,是适合儿童反复吟诵的好资料。儿童大脑中原有的概念是构建其它联想的出发点。Langacker认为,转喻就是一个参照点现象,由转喻词语指定的实体作为一个参照点,为被描述的目标提供心理可及,并同时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到目标上。[2]在编续故事或创编故事过程中,基于转喻的思维模式,儿童可将记忆深刻,特征突出的事物用表意简单的语句表达出来。虽然多数情况下他们不能恰当准确的将自己的思想描述出来,但他们有运用的欲望和要求。儿童语言重在培养感觉和灵性,这种简单量的积累会实现质的飞跃,从而使语言运用能力得以提高,增强表达的形象性,提高语言的使用价值。

2.有助于逻辑思维的培养

儿童概念的形成和发展与语言紧密关联。儿童语言的发展是概念发展的先决条件和催化剂。某一事物也可能具有很多特征,其中既有本质特征(关键特征),它决定着事物的分类;也有无关紧要特征,它不决定事物是否属于某一类。儿童最初习得的可能并不是本质特征,而是一些其他的特征。这些非本质特征通常具有突显性,易于识别和感知,因此能给儿童留下难以抹去的深刻印象。童话的创作通常是基于此基础之上。作家选用一些具有鲜明特征的语言表达以吸引儿童们的注意力。如:小主人公戴的小红帽在《小红帽》这篇童话中是故事的中心信息,它为其他相关信息提供预期。这一外貌特征让小读者就儿童的衣着特征有初步的概念。周国光和王葆华(2001)认为,早期儿童的认知结构简单,语言知识贫乏,他们只能从大量的实际经验到的具体实物中,以归纳的方式抽取出来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这一过程包括辨别、抽象、分化、提出假设检验假设和概括等,从而获得某些初级概念。童话中的转喻对于儿童意义潜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增强阅读和理解能力

童话作品的故事性很强,通常具有较浓的传奇色彩,使儿童在虚拟的时空中漫游。这样就要求各故事情节衔接紧密,从而使故事跌宕有致,给小读者的心灵以触动,产生心理上的共鸣。方卫平和王昆建(2009)认为,儿童读者的感性认识强于理性认识、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所以他们更喜欢阅读情节环环相扣、事件娓娓道来的故事。某个事件总是由一系列子事件构成,如初始事件、中心事件、最终事件等。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提及某个事件的子事件就激活整个事件以及其他子事件。如:故事《蓝胡子的故事》中“蓝胡子”这个男性的面部特征贯穿整个故事的始终,“蓝胡子”代指文中长着蓝胡子的富人。小朋友们从自己的爸爸爷爷那里了解到普通男性的胡子是黑色、灰色或白色的,但没有见过蓝色的胡子,这便激起儿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童话故事中的语言色彩感较强。色彩是认知对象重要的外部特征,具有较强的突显性,儿童借助于色彩可以对认知对象产生强烈的直观感受。这种感知特征为进一步理解这个事物提供心理通道。基于儿童的经验,长着蓝色的胡子的人可能是个怪人或坏人,他们便试图揣测“蓝胡子”富人的性格和行为。带着这样的阅读心理儿童在情节紧凑,波波相连童话中寻找答案,验证自己的假设。转喻是一种直接、明晰的表达方式,通过转喻这种表现手法和思维模式,可提高儿童对文章的分析、理解和领悟能力,促使形象逻辑思维的形成。

五、结束语

童话故事语言的选择要考虑到儿童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心理需求和阅读习惯。孙亚(2008)认为转喻的过程是用一个概念实体来触发另一个概念实体,或者一个概念实体为另一个概念实体提供心理通道。转喻涉及两个概念实体,其中用以指称或触发另一实体为参照物或载体,而被触发的实体被称为目标,二者属于同一认知域,在概念层次上有邻近关系。童话故事中的转喻的使用减轻儿童的阅读压力,增强儿童对童话故事的理解,促进儿童语言的连续发展。

参考文献:

[1]Radden,G.&Z.Kovecses.TowardsaTheoryofMetonymy.InK.Panther&G.Radden(eds.).MetonymyinLanguageandThought.Amsterdam:JohnBenjaminsPublishingCompany,1999.

[2]LangackerR.Reference-Pointconstruction[J].CognitiveLinguistics,1993,(4).

[3]方卫平,王昆建.儿童文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8-132.

[4]李卓.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与儿童语言习得.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5.

[5]孙亚.语用和认知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98-106.

现实不是童话篇6

[关键词]热闹派; 童话; 审美心理

[中图分类号]I28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4 ― 0120 ― 02

近些年来童话创作与研究很受关注,由此而引发的派别研究更是不断出现热门现象。其中很多作家及评论家把目光集中到了“热闹派”童话的创作上。中国“热闹派”童话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热闹派”童话以郑渊沽、周锐、彭懿等作家为代表。他们的作品尊重了儿童的游戏意愿,信奉快乐主义的童话创作原则,在创作中多运用大胆的夸张、想象、变形等表现形式,从而达到追求童话创作的游戏精神这一目的,给“文以载道”的传统童话观念以猛烈冲击。童话作为审美的本体认识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久违了的游戏精神在当代童话中得以重新释放。

一、 中国“热闹派”童话的源流

研究中国“热闹派”童话的源流,首要提出的观点是刘崇善先生所说的“其名源出于任溶溶《外国童话漫谈》,他在阐述外国童话作家各种风格的前提下,把童话分为两大派,其一名之曰热闹派。” 〔1〕与此种说法相合,国内研究者多认为任溶溶是国内最早提出“热闹派”这一名称的人。但要深入探究“热闹派”的名称来由,必须深入剖析“热闹派”童话的创作审美心理,本文就以郑渊洁作品为例浅析中国“热闹派”童话创作的审美心理。

“热闹派”童话之所以取“热闹”一词为名,首先在于它具有超级释放能量的“闹剧”效果,它常以作家大量运用大胆的夸张、象征、想象等艺术表现手法来呈现。“热闹派”童话 “从儿童现实生活出发,运用瞳孔极度放大的视点,夸张怪异;追求一种洋溢着流动美的运动感,快节奏,大幅度地转换场景的艺术效果”〔2〕这使读者在多样的视觉刺激中获得充满想象力的的审美感受。同时,这种童话也善于使用闹剧的表现形式来展现幽默、讽刺、变形,从而达到寓庄于谐的艺术效果。

从以上艺术表现形态及表现手法的特征来评定“热闹派”童话,其源头可以追溯到上古神话。例如《后羿射日》是《山海经》记叙的一则故事,故事中后羿射掉天上的九个太阳来解救烈日炎炎中的人民。与之具有相同艺术特征的还有《开天》、《精卫填海》等,故事中的大胆想象与变形让我们看到了游戏的成分甚至闹剧的风格。还有长期以来活跃在民间的传说,也具有古神话的特征。由此可见,古神话、传说对中国“热闹派”童话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他们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中国“热闹派”童话看似热闹、天马行空,实则包含对人生清醒的认识和丰富的时代意义。具体表现为透视人生睿智,启迪儿童心智的幽默、游戏与幻想。

二、游戏冲动与精神扮演

儿童习惯于利用游戏来通畅在现实中所受委屈时产生的情绪阻碍。儿童通过游戏来进行情感的宣泄与释放。当代儿童文学评论家斑马认为:游戏是“既寄寓着儿童过剩的生命力,也有着儿童对未来生活的试探,是一种儿童心理能量的发散形式。”〔3〕这意味着儿童愿意在游戏中达成自我实现,而这种自我实现多为想象中的轻松与愉快,这些心理特征正暗和了“热闹派”童话的本质特征。

中国“热闹派”童话以游戏精神为审美指向的同时,以快乐主义为自己的创作原则。郑渊洁作为中国热闹派童话的代表人物,在其作品中塑造了大量的童话人物形象,例如脍炙人口的皮皮鲁和鲁西西。郑渊洁用自己的作品证明了他为儿童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并为中国童话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创作现象。追求快乐主义的原则在郑渊洁童话中大多经过了夸张和变形,给人以新奇感,使童话充满极强的热闹氛围,并给读者带来审美的阅读感受。郑渊洁的著名长篇童话故事《舒克和贝塔历险记》中就充分彰显了游戏冲动与精神扮演这一审美特征,它以曲折的故事情节和富有童趣的内容,吸引了儿童的目光,成为深受儿童读者喜爱的作品。例如其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海盗喝足了牛奶,抹抹嘴,问舒克:“刚才你和奶牛说,你是什么航空公司的飞行员?吹什么牛!不过你真有两下子,大模大样就骗来两桶奶,比我们高明!”

“报告大王,草丛里真有架飞机!”一个小喽罗跑来禀报。

“噢?”海盗用异样的眼光看了看舒克,转身去草丛里看飞机。

舒克冲臭球使了个眼色,臭球撒腿往东跑,舒克往西跑。

“抓住他们!”小喽罗们喊起来。

海盗的部下太多了,舒克和臭球又被抓回来,这次是五花大绑。

这种热闹的场面,也只有郑渊洁这位童话大师才能写得出来,时刻体现着快乐的原则,在他的作品中,常选择儿童乐于接受的游戏内容来构建情节,情节新奇并充满喜剧色彩,给儿童带来审美的享受。

中国“热闹派”童话的创作中普遍存在以游戏冲动和补偿为内容的精神扮演的审美倾向,使童话阅读与“骑竹马”、“过家家”式的游戏具有一脉相承的意味。也就是说,中国“热闹派”童话阅读审美心理的另一个特征就是精神扮演,在这种扮演中体会游戏的快乐。

现实不是童话篇7

[关键词]成人童话;颠覆;幻想;惊艳;沉重;童心

“所有的大人都是孩子,可惜,只有很少的一些大人记得这一点。”

――安东尼・德・圣埃克絮佩里,《小王子》

早在1917年,两部格林童话《白雪公主》和《汉斯和格丽泰》被拍成无声电影,人们已经表现出将童话故事影像化的需要。而将童话故事与电影结合不仅仅是孩子的愿望,成年观众也不满足于和孩子分享儿童童话电影,而是要求属于自己的童话电影――成人童话电影应运而生。

成人童话电影具有明显的后现代特点,最大可能地颠覆传统童话。同时创意、想象力成为最为看重的部分,商业目的和先锋精神在此寻求尽可能完美的统一。不断发达的技术手段,让影人们造梦的能力愈发高超,一方面从前只存于想象中的童话世界被完美再现,另一方面更新奇绚烂的新童话影象也在不断被创造着。区别于现实题材电影和儿童童话电影,成人童话电影具有自己独特的审美元素和价值构成。

1.颠覆

俄罗斯学者普罗普从民间故事入手,研究人类生存状态。经过对大量俄罗斯童话的分析推出一个言简意赅的“定律”:童话包括七种角色六个叙事单元。这七种“角色”或“行动范围”是:反面角色[agresseur]、为主角提供某件东西者[donateur]、辅助者[auxiliaire]、公主或被追求的人[princesse ou personnagerecherché]、派主角出去历险者[mandateur]、主角[héro]与假主角[faux héro。这七种角色又各具有不同的功能和行动范围,例如,辅助者行动范围包括:帮助主角从此地到彼地;补救主角所遭遇的恶行陷阱,或弥补其不足之处;在追捕过程中救援主角;完成艰辛的任务;显示主角的身份等五种功能。六个叙事单元是:准备、纠纷、转移、对抗、归来、接受(赏赐)。

现代成人童话电影的颠覆,即用成人喜闻乐见的部分替换传统童话的原始要素。颠覆之道在于用现代方式讲述古代故事,并在此基础上将多种元素整合在一起。例如《格林兄弟》将《格林童话》的作者演绎成一对江湖骗子,对历史人物的立场进行解构,大大颠覆了传统思维。导演特里・吉列姆把原著中许多元素溶解进情节中:提着篮子看外婆的小红帽,吃掉巫婆糖果屋的汉斯与格莱泰兄妹等等,甚至还加入取自欧洲其它地区民间传说人物,如莫尼卡・贝鲁奇扮演的女王就源于匈牙利著名的“浴血伯爵夫人”(Bathory)等等,且这些人物都被赋予新的含义和形象。2005年上映的德国童话《七个小矮人》(7 Zwerge)中这种意图更加明显:影片中现代人的对白、举止、衣食住行比比皆是,小矮人的家是“伤心男人俱乐部”,而白雪公主的玩具是芭比娃娃……

以现世思维置换前人叙事,赋予童话时代气息和新鲜感,特别是看到儿时熟悉的童话场景得到另类诠释,人们会产生一种和新奇感,在古老的童话森林之中游走着的,是现代式幻想。

以《怪物史莱克》为例:传统童话爱情讲述翩翩白马王子拯救受难公主的故事,《怪物史莱克》却安排一只绿怪物担任“白马王子”的角色,小红帽是送外卖的服务生,狼外婆读休闲杂志吃斋念佛,皮诺曹居然穿了蕾丝边内裤――童话经典形象成了异装癖者。《史莱克》式的颠覆虽然在原本无邪的童话世界注入成人笑料,但人们因其轻松俏皮和真挚的感情而欣然接受。颠覆后的童话故事依然包含神秘世界、英雄式冒险、坏人终究一败涂地、公主王子浪漫爱情故事等元素,并保留“王子公主从此快乐生活”的美好结局。所以成人童话往往颠覆的只是形式,借用童话来表现美好人格和愿望的内质并未改变。

2.幻想

童话电影的活力和魅力源于无拘无束的幻想,幻想也恰是成年人意识中普遍缺失的成分。基于此,成人童话电影借助幻想的翅膀吸引着成年观众。

导演特里・吉列姆以奇思诡异著称,《时光大盗》(Time Bandits,1981)是他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故事主人公凯文的衣橱里存在通往时光隧道的入口,六个从上帝那里偷来“时空地图”的矮人,把早已厌倦父母唠叨的凯文,带上时空之旅。旅途中主人公与特洛伊战场上的雅典王阿加曼农、横扫欧洲的法兰西皇帝拿破仑、绿林英雄罗宾汉等一一邂逅。科幻色彩的时空旅行,加上宗教传说和历史事件人物,“拼接”手法运用自如,虽然故事上仍离不开六个叙事单元,却加入了超大容量的幻想内容,使影片并非成为一个简单游记故事,而以梦一般绮丽的影像传达深刻的内涵。

幻想还在于独辟蹊径,成人童话电影惯于走另类路线。法国导演马克・卡洛与让・皮埃尔・热内合导的《黑店狂想曲》(Delicatessen,1991)就在想象力上刀走偏锋,达到惊人效果而成为典范作品。影片以黑、昏黄为色彩基调,使锈蚀和潮湿的破败感扑面而来,情节延续这种阴暗基调:在环境严重污染、资源极度匮乏的未来世界,食物成为首要问题。一座阴森的公寓中凶恶屠夫主宰全楼人的生命,人们心照不宣地分食人肉甚至是亲人。但影片整体气氛却处理得外紧内松,对血腥场面的渲染也极为控制,人物形象夸张而富有喜剧色彩。影片虽未偏离正定压邪、爱情主题的童话路线,但却用想象力重构一个前所未有的舞台空间。这个怪诞的童话也符合了成人的观影需求――商业看点,搞怪噱头,对人类社会生存状态的忧思,对极端环境下人性的拷问,以及古老的英雄救美情结。这就是后现代时期的成人童话。

3.惊艳

成人童话电影的惊艳包括两方面:视觉效果上的惊世骇俗和心灵撞击带来的美不胜收。

成人童话电影提供梦游仙境般诡异惊艳的观影体验。蒂姆・波顿是个中翘楚,其电影作品深具不言自明的锐利影像风格。他为黑色英雄《蝙蝠侠》注入哥特元素,让夜幕的颜色成为影片最惹眼的色调,给予“剪刀手爱德华》中的约翰尼・德普一双剪刀的手,配以零乱的长发,惨白的脸孔,阴暗的眼圈,阴柔无邪的眼神,漆黑的连体皮衣,以及巧夺天工的冰雕与园艺,充溢着无私的爱与宽容的内心,成就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浪漫童话爱情;《断头谷》中,油画背景室内拍摄与真实外景素材相结合,使影片的氛围几近完美,当无头骑士从树洞里呼啸而出挥动利刃砍掉人头时,惊惧中包含凄美;《查理的巧克力工厂》充满奇情怪景,令观众眼见为实的看到原小说中流淌着巧克力河的工厂;《僵尸新娘》则让枯骨新娘讲述纯净而诡谲的爱情故事。

无论童话发生的仙境如何奇幻,感人至深的真情都必不可少。感人才会惊艳。迪斯尼出品的《美人鱼》,将安徒生原著中小美人鱼为了爱情放弃一切,最后在肉体剧痛和心灵凄苦中化为泡沫的情节变得轻松娱乐,最后大团圆收场的改编版本并不是符合观众 本质需求的成人童话。假如《剪刀手爱德华》的主人公没有悲剧性的另类苦情,就只是一个扮相恐怖的人造生命。一个在孤独中长大善良灵巧的男孩,渴望别人的关怀与爱却因一双剪刀怪手无法与别人接触,当他终于遭遇爱情,这种缺憾就成为撕心裂肺的痛,成就影片最终的高潮:女孩试图与爱德华相拥作别也是不能够。悲剧的命运,带给人们心灵的震撼和净化。用简单到直白的童话故事将成年人深深感动――这样的电影无疑也是伟大的。

4.沉重

童话并不就意味轻松。如捷克超现实主义导演扬・史云梅耶地影片《爱丽丝漫游奇境》采用真人与逐个拍摄动画相结合的手法,使原小说中所有角色得以真实再现:肚里塞着木屑胸口装着拉锁的白兔,戴着假牙的长袜子毛毛虫,生着骷髅头的鸟,表情可怖的玩偶,装满钉子的蜜饯罐头等等,尽管影片几乎滴水不漏地复制了原著,受众的观影感觉与阅读原著的状态却迥若天地,观众不仅无法再体验阅读童话小说时的轻松愉悦,还会产生一种恐慌感:对物化社会的恐惧和对人间荒诞性的体会。史云梅耶的童话电影近作《树婴》(2000年)更是剥去了童话美丽的表皮。影片的故事源于捷克民间故事,是一个纯正的童话故事。一对不能生育的夫妇收养一个树根做成的孩子,孩子胃口很大怎么也吃不饱,把妈妈爸爸都吃了,出去找东西吃。吃了牧羊人和一群羊,一个姑娘和一车苜蓿,一个赶车人和马……最后吃了老太太种的卷心菜,老太太生气地把他打死了。电影将这个故事放在现代社会背景下,表现出人类和童话所隐藏着的本性:血腥,粗蛮甚至没有人性。只知吞噬的树婴象征着人类最基本的欲望:食欲。其实在经典童话中也不乏猎人剖开大灰狼的肚子将小红帽和外婆救出、灰姑娘的姐姐们削足适履等惨烈的场面。史云梅耶成功地将对此的理解融入到对童话故事的超现实解构中,从而给人们看到血淋淋的欲望的真实面目。

经典意义上的童话往往有一个美好的结局,且虚构一些诸如青蛙、天鹅的意象。成人童话里的人物则常常是一个普通人,在挫折、琐碎中辗转,并怀有廉价的梦想。如《麦兜的故事》里的麦兜是一个智商不高,单纯善良,卑微平庸,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人,他的人生故事也很平常,上学、工作、希望、失望一一经历。因为妈妈没钱给他买金鱼,于是他把一粒金鱼蛋放在果酱瓶里,每天换水、清洁、晒太阳,妈妈为了实现他去马尔代夫的梦想,带他坐缆车在中环至尖沙咀转了一圈。麦兜总会知道,金鱼蛋孵不出金鱼,而那天早上他去的“蓝天白云、椰林树影、水清沙幻”的地方其实也只是山顶公园。

童话不再是天真烂漫的代名词,在伤感、焦灼、哀愁、寂寞的背后,成人童话电影演绎一种沉重的美好、淡淡的温情、平和的渴望以及生存的艰难。

5.童心

成人童话电影还在于以童心去发现美丽生活,并以此抓住人们柔软的内心。

《天使艾美丽》作为一部清新出色的童话电影,讲述活泼美丽巴黎少女的快乐生活。影片将导演让一皮埃尔・热内的奇思妙想发扬光大,片中每个角落都是暖暖的,从教堂屋顶直到排水沟的激流,所有的暖意都来源于艾美丽纯真的笑脸和无邪的童心。以童心看待生活,在细微处发现一直都在的幸福。再如蒂姆・波顿的《大鱼》,影片在现实与童话之间徘徊,父亲一次次讲着童话,似乎那里才是他的世界,父子情被作为一条暗线埋在父亲一生经历是否属实的悬疑下。面对大病垂危的父亲,真情让儿子终于学会了理解。片尾所有童话里的人物都来参加父亲的葬礼,父亲微笑着和大家告别化作一条大鱼跃入水中。虚与实得以统一。导演试图表达,每个人心中都应给“大鱼”留下畅游的空间,生活不是童话,但成人童话电影用童心赋予影片特别的意蕴和美丽。

成人童话电影用成人独特的理解方式诠释出新意义上的童话,基于对传统童话形式的颠覆,注入丰富的想象力让观者在情节中感动并惊艳,从而萌发出对生活的思考和些许的沉重感。成人童话尽管在形式上对传统童话做出了大胆解构,但依然保持童话的精神内核,即纯真无畏的童心和超凡脱俗的无限想象力。正是有了这五个元素的支撑,成人童话终究盛开成影坛中的一朵芳香四溢的奇葩。

现实不是童话篇8

童话的结局通常都是完美而美好的,像是常见的“……从此,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坏人得到了应有的报应……毕竟童话是作为儿童的启蒙教材来使用的,它的初衷是让儿童了解真善美,学会分辨是非,以童话中的好人好事为榜样。童话故事的生动有趣,让还是儿童的我们不由自主地喜欢上它。

但长大后,现实与童话残酷而鲜明的对比,让我们清楚地意识到:像童话般美好的世界,很难存在于现在这个社会中。若以现代社会的角度去看童话,许多人会对童话中的美好提出了质疑,许多故事无疑会让人发笑。但笑声中,人们还是会对童话念念不忘:现实生活中生存的无奈,只有在童话里才得到心灵上的安慰。

如今,时代的变迁,使童话逐渐失去了它曾拥有的无比魅力。

童话消失了。却留下了一群不相信,又期盼童话降临的人。多么矛盾!人们对童话无法割舍的情结,使其衍生出了一个又一个经过新潮包装的、类似于童话的故事。在不知不觉中,那些故事还是受到童话的影响,留有童话的影子。

这微妙的一切,像是不经意的,又像是必然的结果。旧的童话在消失,新“童话”在悄然取代真正的童话。或许,多年以后,那些瑰丽美好的童话故事只能在满是灰尘的书柜中寻觅。

上一篇:伤感的爱情范文 下一篇:四年级作文美丽的校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