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夏天的诗句范文

时间:2023-10-13 09:39:38

有关夏天的诗句

有关夏天的诗句篇1

春夏秋冬的古诗精选(一):

一、关于描述春天的诗句: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树阴里白沙堤。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忆江南·江南好》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二、关于描述夏天的诗句:

《首夏》

【唐】白居易

孟夏百物滋,动植一时好。

麋鹿乐深林,虫蛇喜丰草。

翔禽爱密叶,游鳞悦新藻。

天和遗漏处,而我独枯槁。

一身在天末,骨肉皆远道。

旧国无来人,寇戎尘浩浩。

沉忧竟何益,只自劳怀抱。

不如放身心,冥然任天造。

浔阳多美酒,可使杯不燥。

湓鱼贱如泥,烹灸无昏早。

朝饭山下寺,暮醉湖中岛。

何必归故乡,兹焉可终老。

《夏夜叹》

【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

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夏时田园杂兴》(其一)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无名杂诗》

【明】施耐庵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三、关于描述秋天的诗句: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秋夜曲》

【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子夜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四、关于描述冬天的诗句: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咏梅》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冬日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放船闲看雪山晴,风定奇寒晚更凝。

坐听一篙珠玉碎,不知湖面已成冰。

春夏秋冬的古诗精选(二):

一、关于春的诗句

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4、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楼》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6、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7、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8、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9、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0、春风双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舟》

1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1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

二、关于夏的诗句

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

3、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苏轼《浣溪沙》

4、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高骈《山亭夏日》

5、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6、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虞世南《蝉》

7、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范成大《夏时田园杂兴》(其一)

8、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9、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10、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苏轼《六月七日望湖楼醉书》

11、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

12、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王安石《初夏即事》

三、关于秋的诗句

1、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2、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4、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6、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7、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8、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四、关于冬的诗句

1、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沁园春·雪》

2、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落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3、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陆畅《惊雪》

4、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7、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

8、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杜甫《野望》

9、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王维《观猎》

10、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终南望余雪》

11、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12、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东方虬《春雪》

春夏秋冬的古诗精选(三):

(一)描述春的诗句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二)描述夏的诗句

(二)描述夏的诗句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三)描述秋的诗句

1、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

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3、常恐秋节至,j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4、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6、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7、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8、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9、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10、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四)描述冬的诗句

1、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2、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3、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4、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5、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6、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7、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八日风雨大作》)

8、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9、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有关夏天的诗句篇2

[关键词] 深层意象 视觉意象

闻一多曾指出:诗的“内的原素”重“幻想、情感”,诗的“外的原素”重“声与色”。由此而论,幻想有时是虚无的,不确定性的,但情感一定是真切的。我们可理解为“深层意象”。那么,“外的原素”的“声”与“色”则是韵律,也是“视觉意象”。“视觉意象”和“深层意象”合拍,才能产生共鸣。同时,外在意象也是有声有色的。声在无声之中,色在有色之内,形色毕俱,方可供遐思,达到“内外原素”的完美。这样,内外之美合一,才美得让人叹为观止。

谈到台湾诗人的“内外原素”,不得不提到蓉子、彩羽、张秀亚等人。

余光中称蓉子是台湾诗坛上“开得最久的”,是“守望最久的灯火”,好像“展翅的青鸟”,在诗坛上永远飞得矫健、潇洒、顽强。美誉的赢得全仗她心源里流淌着不绝的生活真情。从《夏,在雨中》这首诗中,我们便可以领略“祖辈的明星诗人”幻想、情感的悠悠心泉,共赏她那“常青树”般声与色的诗艺才华。

“纵我心中有雨滴 夏却茂密 在雨中/每一次雨后更清冷 枝条润泽而青翠/夏就如此地伸茁枝叶 铺展藤蔓 垂下浓荫/等待着花季来临 纵我心中有雨滴//如此茂密的夏的翠枝/一天天迅快地伸长 我多么渴望晴朗/但每一次雨打纱窗 我心发出预知的回响/就感知青青繁茂又添加/心形的叶子阔如手掌/须藤缱绻 百花垂庇 在我南窗/啊!他们说:夏真该有光耀的晴朗/我也曾如此渴望//但我常有雨 在子夜 在心中/那被踩响了的寂寞/系一种纯净的雨的音响――/哦!我的夏在雨中 丰美而凄凉。”

蓉子曾说过:“有时候,为了表达某一心绪的动荡,我心中如找不到了,我就停止了它的创作,我的诗必须有自己的感觉和旋律。”她的话,正是强调了诗的“内外原素”,而且达到了高度的和谐。

这首诗,诗人因为“心中有雨滴”而应和《夏,在雨中》的旋律,随着夏“茂”夏“浓”夏“深”自然之夏的“雨滴”的音响,诗人的心音也随着发出“等待”、“预知”、“感知”、“渴望”的回应,直到夏雨滴得“寂寞”,诗人的心律也静止于“丰美而凄凉”。全诗整体旋律是舒缓的,一般是三个或四个节拍为一旋律,但其间也有一个或两个节拍的旋律,从而使诗缓中有急,舒中有促,旋律便不显单调而动人心弦。

语言的起承转合,变幻多姿,使诗味浓郁而饱满,大大加深了诗情的深度。诗中有顺装句,也有逆换句,诗人在每一节中一般先有逆换句,随后有顺装句,使整体错落有致,和谐统一,加强了诗歌的音乐性,使诗句更具尾韵。在段与段之间,诗人也很注意衔接的天衣无缝。像第四节开端,一个“但”字,承上启下,段断而意不断,大大缩短了意象间的裂痕,使全诗更加流畅。诗人把“夏雨”和“我心”交叉配合,很具物我合一、水融的诗语功力。诗人如此营造语言,使诗歌在意象上既有朦胧美,又有诗体美;“物”的意象和“我”的意象互相反衬,互相加强,互相交织,使诗的外味和内蕴都大大加强了,从而拓展了诗歌的容纳量和升华度。再者,诗中像“心中有雨滴 在子夜 在心中”等诗句,很具含蓄美;像“他们说:夏真该有光耀的晴朗”则是拟人化,写得生动而传神;像“心形的叶子阔如手掌”“垂下浓荫”“青青的繁茂”等诗句,是对雨中之夏的枝叶的铺陈绘形,很具形象美。总之,无论营造怎样的诗意境界,蓉子都有其不凡的“内外原素”的功力和审美情趣。

彩羽的诗,大多是从一棵树、一朵花、一阵风、一抹云入手,他的诗,洋洋洒洒,花草虫鱼似乎都打上鲜明的人生的烙印,他们不再是自然中的自然,而是与我们人类相生相融的自然的思想者。请看他的《端居在芒果树下》一诗:

“树在我的/屋瓦上纹身,屋顶,常是/浓荫的覆盖,室内充溢着/巨树的芬芳//自那日,蓦地/看到芒果花开,几乎终天/自己都在为树打扫着/些许断柯和叶子,始从雀鸟初啼/而到鸣蝉的喧嚷/今儿,突有/一枚熟透了的果子,从空中/跌落了下来/拾在手中,我知道的/这并不是它的失足,而只是/树所投给我――一枚熟透了的喜悦。”

彩羽这首诗,反映了他也是一位注重于“内外原素”的忠实实践者。他把那株巨硕丰茂的芒果象征为一个大师(外的原素)。在芒果树开花结果自然演绎的过程中,诗人也收获了成熟的感动。与其说这首诗在表述芒果树在诗人眼里的风情万种,倒不如说是在揭示一位“端居在芒果树下”的诗人的心路历程(内的原素)。

诗人显然是通过芒果树而感悟的,“树在我的/屋瓦上文身”,树是主动者,它在诗人经意或不经意的时候“文身”,以消解打磨诗人的肉体和灵魂。“文身”这个比喻可谓入木三分,捕捉到了树微妙的变化和动态的美感,刻画出芒果树的良苦用心和诗人的感触之深。“文身”的意义何在?“屋,常是/深绿深绿的”,说明一个季节走过一个季节所带来的变化和思考,也就为后面的“跌落”作辅垫,“浓荫的覆盖,室内充溢着/巨树的芬芳”,一幅深绿的画面,色、香、味俱全,无疑为诗人开辟出一个隽永馥郁的世界,并让诗人沉醉其中。

“芒果花开”应该是亲近感的渊源,照应着诗人智慧之门的洞开。假若说“树在我的/屋瓦上文身”时诗人尚且混沌,现在则有每天都在为树打扫清醒意识。从“雀鸟初啼的”早春,到“鸣蝉的喧嚷”的盛夏,断柯一直结实,叶子持续深绿,诗人也在不断地深沉而明澈。诗人将果子“拾在手中”,就是将“一枚熟透了的喜悦”拾在手中,这枚熟透了的果子,就是“文身”和诗人“为树打扫着”最甜蜜的果实。这就表明了“内外”互动,让诗穿上外衣,又有了灵魂。

一般来说,感情虽是一种很真实且具体的内的原素,可是一旦要在诗中表现它,却往往容易“痛极之思”而往往无言,所以鲁迅才说过于强烈的感情容易戕杀诗美。读罢张秀亚的《名字》,虽然感到它感情真实,但毕竟是处在一种距离状态下写出的诗,因而能够比较冷静地作诗美的审视和理解。

“一切的笑与感伤/原以为已经沉落/如清晨的白月/心窗上更无它的光和影//忽听到有人提到你的名字/那神秘的字音/像是展着美极的翅膀/来而复去/去了还来//到今天我才知道/并未将你忘记/只要有人提起你那有魅力的名字/千重山、万重水/都阻隔不住/携带闪着微光的如萤清梦/向着那炽燃着往事的小灯飞去/――当年,那灯曾照着我们/黄昏彳亍未融的雪地/那脚步清晰一如昨日。”

“笑和感伤”是对既往感情的回顾,它代表感情中的欢乐和痛苦,但是作者把这种感情写成“如清晨的白月”,“原以为已经沉落”,这就不但使感情具象化了,而且有清淡的色彩感。“名字”当然不会翱翔,这是诗人给它装上想象的翅膀。如果沿着前面所写的“心窗上更无它的光和影”的思路发展下来,此时可以说诗人已经从“心窗”里窥见了昔日那一片感情的天空上有一只美丽的夜莺在盘旋。

有关夏天的诗句篇3

气吞山河遗篇在,血溅沙洲浩气存。

白骨推波卷巨浪,丹心永照“后来人”。

喜见今朝乾坤赤,英魂含笑看朝晖。

这是新中国诞生后,郑家钧同志专程到汉阳凭吊她的爱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革命烈士夏明翰同志的忠魂而作的一首七律。

夏明翰同志不仅有着坚强的革命意志和可歌可泣的献身精神,而且有非凡的写诗才能。他的诗,尤其是他的就义诗,充满革命豪情,饱含着对党对人民的赤胆忠心,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革命者前仆后继,奋勇直前,确实是“丹心永照‘后来人’”。

满腔激愤吟“三洋”

夏明翰祖籍湖南省衡阳县礼梓山。他于1900年出生于他父亲的任上——湖北道归县。夏明翰8岁那年,即1908年,跟随母亲到了汉口,住在外婆家。一天,小明翰和他的母亲路过一座外国人的别墅,只见门前竖了一块牌子,上面是外文,旁边有行汉字:“华人与狗不准入内。”他不理解这是什么意思,便问母亲。母亲怏怏不乐地说:“这栋洋房是外国人住的,故意侮辱我们:把我们华人与狗同等看待,不准进去。真乃欺人太甚!”不久,明翰和母亲乘坐一条外国轮船从武汉到九江去。一上船就看到船上的洋人气势汹汹,骄横跋扈,对中国乘客任意叱责,指手划脚,不准乱走一步。明翰的母亲触景感怀,站立船缘栏杆处,吟诗一首。明翰拉着母亲的手,听得出神,像在想什么。过了一会,母亲叫明翰也作一首。明翰不知写什么好,母亲就启发他:“你就把亲眼看到的景象写出来嘛!比如这长江上,你看到什么印象最深,你心里是怎么想的,都可以写呀!”

小明翰站在母亲的身边,望着滚滚的长江,先见一艘冒着浓烟、挂着太阳旗的军舰从北面开过来,又见一艘飘着米字旗的商船从南面驶过去,卷起重重恶浪,附近的木船被冲击得东倒西歪。明翰不禁吃了一惊,便问母亲:“这是哪里来的军舰、轮船?为什么这样横冲直撞?”母亲深沉地告诉他:“挂太阳旗的军舰是日本的,挂米字旗的商轮是英国的。这些帝国主义者根本不把中国人放在眼里,所以在我们的江河上横冲直撞,在我们的土地上耀武扬威。这是我们国家的耻辱,民族的仇恨。有血气的中国人,谁不感到可耻,谁不痛恨在心,真想早一日把他们撵走啊!”

母亲的启示,使明翰想到汉口租界的见闻,面对着洋人军舰、商轮在江上飞驶的情景,使紧锁眉头,满腔怒火,琅琅念道:

洋船水上漂,洋旗空中飘。

洋人耍威风……

念了这么3句后,就不知道怎么说了。母亲听了明翰这几句不成诗的话,欣喜若狂,连声啧啧,鼓励他继续说下去。可小明翰一时说不上来。后经母亲删改补充,把“耍威风”改为“逞”,续上末句“国耻恨难消”。这便是后来人们传为佳话的夏明翰最早作的一首儿童诗的故事。这首诗一连3个“洋”字,厌恶与激愤之情跃然纸上。

巧画封建军阀相

1917年春天,夏明翰考入辛亥革命前后在“废科举、兴学堂”,追求“科学民主”的呼声中创办和发展起来的衡阳省立第三甲种工业学校机械科。当时南北军阀混战,衡阳这个历来兵家必争之地更成了他们进行拉锯式战争的场所,硝烟弥漫,人民痛苦,不可言状,学生也在窒息之中。夏明翰对军阀混战深恶痛绝,他深为国家前途和命运担忧。1918年4月的一天,北洋军阀吴佩孚攻陷衡阳城。他的部队到处奸淫掳掠,放火杀人。夏明翰目睹这种黑暗的现实,更在心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夏明翰在第三甲种工业学校读书时,不仅主课成绩好,而且还能画画。他和热爱绘画的同学组成了一个画社。一天,一个同学画了一幅构图是重重山雾中升起了一轮红日的山水画给夏明翰看。夏明翰意味深长地说:“锦绣山河美,你确实画得不错,可惜现在并没有出太阳。”那个同学不解地问:“为什么?”明翰没有马上回答,而是推开窗户,只见外面雾气正浓,遮住了远近的青山翠峰,听到了那湘江上传来的洋船汽笛声,又看见北洋军阀士兵在街上行凶打人。明翰说:“这幅令人烦闷的景象,哪有你画的那么美丽!如今,帝国主义列强想瓜分中国,封建军阀各霸一方,连年混战,劳苦大众,饥寒交迫。中国的天,是黑沉沉的天;中国的地,是雾茫茫的地,哪有什么太阳!”

同学们终于明白,明翰不是在就画论画,而是通过画来看现实,认为他谈得对,看得深。于是一个个地向他靠近,听他对同学们画作的品评。

夏明翰看到同学们画的题材多样,构思新颖,也画兴大发,拿起画笔,很快就画了一幅:只见灰暗的画面上,画了一个怪模异样的人,眼似铜铃,鼻如蒜瓣,尖牙利齿,嘴成弯月,身佩短剑,一脚屈膝跪在地上,双手高托一个盘子,盘子上写着“大好河山”四个字,右侧一只毛茸茸的大黑手伸向盘中,下面题有一首小诗:

眼大善观风察色,嘴阔会拍马吹牛,

手长能多捞名利,身矮好屈膝叩头。

一个同学笑问道:“你这是画哪个呢?”明翰用画笔在那个画中人头上一钩一圈一点,又给罩上了一顶圆锥式的官帽,然后说:“你们看,像不像封建军阀?”那个同学问道:“像哪一个军阀?”明翰答道:“我不是指某一个军阀,而是针对他们一伙,封建军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只顾他们自己升官发财,对人民的死活,从来不管;对国家的命运一概不顾;而对帝国主义列强却卑躬屈膝,百般献媚,总之,不惜卖国卖民卖祖宗,只图洋车洋房洋小姐。”

同学们听了赞扬道:“这是一幅很有意义的漫画。”

算命吟诗唤觉醒

1920年,被戏称为“你比《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强多了”的夏明翰,毅然与封建家庭决裂,从衡阳来到长沙,结识、何叔衡。1924年12月,夏明翰担任中共湖南区委执行委员。他经常化装成农民,或以小学教员的身份,深入长沙、平江、浏阳、湘潭等县进行社会调查,指导农民开展武装斗争。

1925年5月间,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湖南有不少地方因严重干旱,大闹粮食灾荒,贫苦农民找不到吃的东西。有的携儿带女,逃到长沙,白天沿路讨吃,夜里睡在破庙、凉亭、码头。有的死在途中,抛尸露骨。而地主、商人却囤积谷米,趁机抬高价格。

夏明翰下乡的日子多,对贫富不均的实际情况很了解。有一天晚上,他刚回到城里,便翻看着刚收到的衡阳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一个团干部写来的4首诗,不禁写出一首民歌:

官家一片灯,民家墨森森。

官气吃汤丸,民家锅朝天。

正在这时,省委来了通知,调他去湘潭领导农民开展平粜运动,战胜灾荒。

当时湘潭县境内一间小学附近有一个叫周远明的农家,全家8口人,连饿带病就死了5口。一天,夏明翰以小学教师和算命先生的身份,与在这间小学教书的姓屈的地下党员(大家都叫他屈先生)一起来到周远明家里。夏明翰热情诚恳地对周远明说:“听屈先生告诉我,你家里很不幸!父、母、妻子都遭了难。”周远明不觉流出了眼泪,说:“我这个人八字不好,生来命苦。”在谈话中夏明翰得知周远明十分相信八字、命运、只是苦于没钱,没法去看相、算命,明翰便想从八字上来启发他:“我也晓得算八字,看相。”

屈先生也附和着说:“夏先生和一般看相、算八字的不同,一不要钱,二不要米,看得最准确,说得合正理!”

周远明半信半疑地说:“我是壬午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辛时生。你看我这个八字如何?”

夏明翰想了一下,看着周远明说:“壬午属马,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若想不受欺和压,就要团结齐努力。”

周远明点点头,觉得夏先生的话有道理。

接着夏明翰又吟了一首诗:

腊月生来天气寒,无柴无米难过关。

要想吃饱身上暖,除非荒年换了天。

在夏明翰耐心说服教育下,周远明的阶级觉悟提高得很快,成为农民运动的积极分子。

妙续诗句抒豪情

1926年,夏明翰的好友,后来也是著名的革命烈士的郭亮买了一把宝剑,挂在床头,经常在清晨打拳练剑。一天,夏明翰问道:“你那宝剑挂在床头是什么意思?”郭亮笑而不答,旁边有人打趣说:“他在想诗,莫打岔!”郭亮也笑着说:“你们真的引出了我两句打油诗。”说着他念了这样两句诗:

一方宝剑帐头挂,大鬼小鬼休进来。

念罢又说:“明翰,你作下面两句吧。”诗才敏捷的明翰随口答道:

斩尽妖魔平天下,山河日月重安排。

逗得满堂大笑。这首《宝剑》诗,语言明白晓畅,形象活泼生动,通篇运用比喻,风趣幽默,革命豪情跃然纸上。

借用古诗教妻子

夏明翰在长沙工作期间,曾领导过人力车工人罢工,以迫使长沙县知事宣布削减车租。当时身为湘绣女工的郑家钧在掩护领导罢工斗争的夏明翰时,右臂中弹受伤。后来,夏明翰经常去看望她,为她的勇敢和坚强所感动,两人互生爱慕。经做媒,夏明翰和郑家钧于1926年结婚。当时前来贺喜的人有李、何叔衡、谢觉哉等,他们还专门送了一副“世间惟有家钧好,天下谁比明翰强”的对联。郑家钧不识字,为了使郑家钧懂得革命道理,夏明翰在家认真地教她学文化。有时为了教她懂得一个字,他竟绞尽脑汁,编成故事或借助笑话来启发她。这不仅使家钧认得快,记得牢,用得准,而且还从中受到深刻的革命教育。后来,家钧的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都提高得很快。她不但认识了不少字,还跟明翰学习作诗填词,写对联。明翰案头的《唐诗别裁》、《白香词谱》,她也基本上读了一遍,看到一些晦涩难懂的词句,她也不轻易放过,明翰回来她就详细问个究竟。而明翰每次回来,也习惯地看看案头,翻翻书页,就大概能知道家钧这一天看了什么书,或有什么看不懂的地方。一次,他顺手将一本诗书的折页打开,读着一首古诗: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明翰指着这首诗问家钧:“这首诗写得怎么样?”

家钧回答说:“读来顺口,觉得不错。但它究竟说的是什么意思,我还是没看懂,所以折了角要问你。”

明翰告诉她:“这首诗是借花影骂奸臣,说奸臣多除不尽。我看只要大家团结,奸人再多也可除尽。土匪、劣绅、军阀不都是奸人吗?工人、农民、学生群众起而攻之,他们就统统要完蛋。”

一天,明翰化装成商人,又要出去,家钧担心地问:“今天去什么地方?我陪你去吧。”明翰说:“要到苏联领事馆去,你去不行。”家钧叮嘱道:“外头风声紧,小心啊!……”她说不下去了,泪水涌了出来。

明翰用手轻轻拭着她的泪珠,亲切地说:“家钧,大石压草草不死,抽刀断水水更流。我不是和你一起读过一首唐诗《草》吗?还记得吗?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家钧默默点头,明翰又说:“是大石头,我们是原野上的草,他压我们压不死;烧我们也烧不尽;到处挥舞大刀,我们是滔滔江水,他们砍也砍不断;杀我们也杀不尽,革命者一个人倒下去,会激起千万人站起来!”

在夏明翰尽心地言传身教下,家钧迅速成长。在白色恐怖的逆境里,她陪伴明翰坐机关,送机密,会同志,以至扮作名门之女、高贵太太,巧与敌人周旋,并终于制服对手。尽管他们夫妻相处岁月不长,但她已在明翰的身边养成了刻苦学习的习惯。夏明翰不幸牺牲后,家钧曾写了几首悼念烈士忠魂的古体诗,如1928年她就写了《祭夫诗》:

赤胆忠心交给党,毕生精力献人民。

昂首刑场洒热血,忠魂犹绕汉阳城。

吊祭来迟悲更深,鹦鹉洲前日色红。

不存白骨精神在,革命还有后来人。

巧作诗迷鼓斗志

1927年4月12日,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在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派的支持下,在上海发动反革命,中国共产党人、革命志士和革命群众的鲜血染红了中国大地和中国历史的这一页。在累累尸骨上,于4月18日在南京成立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政府”,与武汉的国民政府相对立,形成了“宁汉分裂”的局面。

“四·一二”的消息很快就传到武汉。当时正在主持的武汉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任秘书的夏明翰气愤极了。他拿起笔,在一张登有“四·一二”事件的报纸上写道:

越杀越胆大,杀绝也不怕。

不斩蒋贼头,何以谢天下!

在5月的一天,讲习所内几个学员到夏明翰家,谈到叛变革命,发动“四·一二”大屠杀,无不义愤填膺。夏明翰说:“现在革命处于低潮时期,我们更应坚定乐观,有润芝(指——笔者注)在,我们就不怕!”又说:“是什么东西!他是个脓包,没有什么了不起!”为了鼓励学员的革命斗志,他严肃而又打趣地说:“我出一个字谜给你们猜,我希望大家一猜就中。”于是他一字一句地念出4句话:

一车只装一斤(斩),好个草包将军(蒋)。

两个小孩相助(示),又来三个大人(众)。

大家沉静地听着,不约而同地回答:“斩——蒋——示——众!”

刑场绝笔耀千古

1928年3月中旬,因叛徒告密,夏明翰在武汉被捕了。当时他的女儿夏赤云(后改名夏芸)还不到半岁,他估计到反动派会对她下毒手,于是给妻子留下遗嘱:

“赤云孤苦望成全,坚持革命继吾志。”

在狱中,夏明翰表现得很坚强。一个专门做诱降工作的人假惺惺地说:“夏先生,如果你放弃了自己的信仰,那么你是清楚的,我们的蒋总司令不会亏待你。”

夏明翰回答得很干脆:“办不到!可以牺牲我的性命,决不可以放弃我的信仰。”

敌人用重刑折磨他,从古老的刑具到现代的刑具,统统用上了。可是夏明翰顽强地忍受着,一声不吭。反动派无奈,只得宣布将他“就地处决”。

3月20日,临刑前,反动派要他下跪,夏明翰拒不屈服,连腰也不弯,象南岳衡山一样巍然屹立。他还高呼革命口号,高唱《国际歌》。周围的群众默默低头流泪。反动派急了,问他:“死到临头,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夏明翰大声说:“有,给我纸和笔!”这时,他真有千言万语要讲,云天万里,关山阻隔,极目远眺,大夜弥天,对党对同志,还有那苦难深重的几万万同胞,他有多少知心的话要说要写;对敌人、对那些可耻的叛徒,他有数不尽的诅咒。他沉思片刻,用带着铁铐的手,饱醮着浓墨和自己的满腔热血,在一张雪白的纸上,飞快地写下了一首正气凛然的《就义诗》: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将毛笔往地上一甩,厉声喝道:“开枪吧!”

刽子手面对夏明翰凛然不可侵犯的高大英姿,两手颤抖,许久扳不动机枪,反动派不得不换人。

夏明翰饮弹倒下时,口中还念着他的《就义诗》。

有关夏天的诗句篇4

引经据典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明引出彩

明引,是指直接引用。我们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引用诗句。引用诗句当文题,鲜明、醒目。在文中引用诗句,可以使文章锦上添花,增色不少。如《往事依依》一文引用《千家诗》中歌咏祖国风物的诗句,为我们展现了春夏秋冬的风光:写春光的有“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城无处不飞花”,写夏景的有“绿树阴浓夏日长”“五月榴花照眼明”,写秋色的有“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写冬日的有“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这些诗句如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又似一幕幕特写的镜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引用名人名句。名人名句语言典范,往往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且鲜明的印象。如《俭以养德》一文中引用诸葛亮《诫子书》中的名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既点题,又提出了中心论点。

二、嵌引灵活多变

嵌引有两种方法:1.将所引用的诗句整句嵌入一句话中,加上引号使之成为整个句子的一个成分。我们可从以下角度入手:

(1)让古诗词名句在句中作修饰语,即作定语,来修饰打扮你所表达的中心词。如:“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母子情让我感动;“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夫妻情让我感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朋友情让我感动。(2)让古诗词名句作所表达的句子的主语。如:“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是清幽的春天;“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是迷人的春天;“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生机勃勃的春天;“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繁华的春天;“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是醉人的春天。(3)让古诗词名句作所表达的句子的宾语。如:春是一种情调:古乐府传出“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晚归的孟浩然清唱“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杜工部低吟“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运用此法时需要注意两点:(1)准确理解被引用的诗词的含意,包括字面含意和比喻、引申含意,这样方可恰当引用。(2)引用诗词名句能提高语言的表现力,但一定要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而用,要恰到好处,切忌不可堆砌诗词名句。

2.将所引用的诗文名句、典故故事简缩成词或短语融入句中,使读者一看就知道它包含的意思。这样,不仅使语言更加灵活多变,生动形象,而且典雅精致,富有文采。

三、化用古朴典雅

所谓化用诗词,就是截取诗词的某一部分直接变成我们作文语言或者是用自己的语言去演绎诗词的意境,即从自己的记忆中将某一人物、某一问题、某一景物或某一现象的古今诗文佳句汇集在一起,构成排比,产生一种一气贯通的雄伟气势。我们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定点钻探。锁定一点立意,联想这一立意的诗词,展开深入剖析论证。这不仅增加议论类文章的论证深度,而且使文章更富有意蕴。

2.百花齐放。紧扣观点,由此及彼,举一反三,想到一组有着相似或相反关系的诗词,并就此归纳生成阐述的道理。这既增加了文章内容的覆盖面和观点的可信度、说服力,又展示出考生博览群书的真风采。

如王开林的《穿越诗经的画廊・关雎》,有这么一段文字:

三千年,我寤寐求之;三千年,我辗转反侧。数数吧,多少个不眠之夜,我听着窗外草虫的低吟,看檐间的月牙儿袅娜如她瘦细的腰肢,我喃喃吟念“窈窕淑女”四个字,忍不住披衣而起,在中庭久久徘徊。

其中“三千年,我寤寐求之;三千年,我辗转反侧”,则化用了《诗经・关雎》里“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作者在这里巧妙化用《诗经》中的名句,散发出了对往古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诗经《关雎》里“窈窕淑女”的遐想,使得文章具有古朴典雅之味。

运用引经据典这种方法,我们要注意下面几点:

1.引用必须精粹。就是说引用要少而精,不可连篇累牍。引言过长,使文章显得繁冗、累赘,使人不得要领。引用还要准确无误,内容与原文吻合,不能张冠李戴,闹出笑话。

2.引用必须典型。典型是指那些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最能打动人心的、最能表现文章中心的、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强大说服力的名言警句。因为经典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因此能促进作文深刻的思想性和文化底蕴的形成。

3.引用必须恰当。名言警句是浓缩了的语言,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内涵,引用时不能望文生义,应做到深入理解。名言警句应是文章内容水到渠成的升华,将名言与自己的感悟很好地融合,从而借古说今。

有关夏天的诗句篇5

关键词: 《闲吟集》 秋萤 汉诗 和歌

《闲吟集》是日本室町时代的歌谣集,其中收录了室町时代的“小歌”(流行歌谣)、“猿乐”、“田乐”等311首。《闲吟集》采用了日本古代常见的敕撰和歌集(由天皇下令编写的和歌集)的题材,即前后分别附有“真名序”和“假名序”。所谓“真名序”即用汉字写成的序文,而“假名序”则是用假名写成的序文。《闲吟集》的假名序文结尾处有这样一句:“命にまかせ、しも秋のにらひて、月をしるべにす事しかり。(试译为:时与秋萤互语,时与明月为伴,任命而作此处)”此句中的“秋の(秋萤)”自古以来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为了解释此处“秋萤”的合理性,一些注释书甚至把“萤”解释为“蛩(蟋蟀)”的别字,例如朝日古典全书中注释为“は蛩のりか(“萤”大概是“蛩”的笔误)”。也有一些注释书例如《日本古典文学全集》、《大系》和《新大系》等中虽然保留了原作的“秋萤”,但都对此加上了特别注释,认为是中国汉诗中的题材,在和歌中只是一个特例。由此可见,“秋萤”对日本人来说是一个极其生疏甚至颇有抵触感的词汇。那么“萤”在日本文学中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呢?日本文学中“和歌・散文”与汉诗文是相互独立的两大文学派系,因此下文将分别进行论述。

一、和歌和散文文学中的“萤”

“萤”在日本古典文学里并不是一个极其稀少的景物,在日本最早的和歌集《万叶集》和历史记录《日本书纪》中可以找到歌咏“萤”的例子,而到了平安时代(710―794)“萤”已经作为普遍的吟咏对象备受歌人的青睐。但是日本的和歌作品和散文文学中”萤”又名“夏虫”,都是作为夏天的代表性景物被歌咏的①,而歌咏“萤”的和歌一般都被归类为四季中的夏季歌。此外,和歌中引用的“萤”,多用于比喻因恋爱而产生的思念之火。例如:

暮るより露とみだれて夏草の茂みにしけくとぶ哉(新拾和歌集1749)

试译为:日暮露水影零乱,夏草深处萤火飞

夕さればよりけに燃ゆれども光ねばや人のつれなき(古今集562)

试译为:恋情燃心胜夕萤,隐隐无光人不知

当然,在一些和歌中也可以看到“秋天”与“萤”的搭配,例如:

小筱原しのに乱れてぶ今いく夜とか秋を待らん(拾集・3・夏歌)

试译为:小筱原上乱飞舞,今夜萤火待秋来

秋ちかし居まてとやゆくへの水に影のみだるる(雅和歌集・4・夏歌)

试译为:秋近萤火冲云霄,空留孤影乱泽沼

ゆくの上までいぬべくは秋吹くと雁に告げこせ(後撰和歌集・5・秋上)

试译为:萤火云中飞,告雁秋风起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的3首和歌除了《后撰和歌集》在原业平的歌之外,其余两首均收录在夏季的类别中,而且都是通过“萤”来表达“秋已近”、“盼秋”的心情。而在原业平的这首和歌同时在《伊势物语》和《古今和歌六贴》中出现过,仔细分析会发现,歌中的“萤火虫”其实依然是夏季的代表,萤火虫的高飞代表着夏季的远离,而大雁才是秋天的使者。因此,这首和歌虽然被收录在秋季类别之中,但其本质与其余两首相同,都是表达对即将到来的秋天的等待和盼望,并不能作为一个真正的秋季的题材。

那么日本古典和歌作品中究竟有没有把“萤”作为纯粹的秋季题材来吟咏的例子呢?回答是肯定的。例如:

置く露に朽ちゆく野の草のや秋のとなりわたるらむ

试译为:露落田野边,腐草化为萤

秋来れば深山里こそわびしけれ夜はをともしびにして

试译为:秋到深山里,寂夜萤为烛

这两首和歌都是贞亲王家哥合(作歌比赛)中的和歌,歌中已经不再是晚夏的景致了,而完全是秋天的情景。对于这两首日本和歌中极为罕见的将“萤”作为秋天代表景物的和歌,著名文学理论家渡边秀夫作了如下解释:“(这是)为了对当时非常贫乏的歌题进行补充,急切地引入汉诗题材的一种尝试。因此,这里遵照中国诗文的一般惯例,(萤火虫)是作为秋季题材登场的。”②具体而言,这两首和歌不论季节感还是题材都和中国诗文极其类似。前者是在“季夏之月、腐草为萤、飞虫萤火也”(《礼记・月令》)和「立秋、腐草化为萤(初学记・萤所引)的基础上创作的,而后者则引入了中国诗文中常见的“萤火=灯”即“车胤聚萤”的典故,以此来凸显秋天的寂寥。

因此“秋萤”绝不是日本式的歌题,而是中国文学中广泛使用的词语。从六朝古诗到唐诗,在中国文学作品中,“萤”完全是一种秋天的常见景物,大多和秋夜、秋月、秋草、大雁等一起组合吟咏,来表达秋天的寂寥、孤独和荒凉等特征。歌咏“萤”的诗歌不胜枚举,单从《全唐诗》中找出包含“秋萤”这一固定词组的诗歌来看的话,例如:

鬼火穿空院,秋萤入素帷。(于鹄・哭凌霄山光上人)

残秋萤出尽,独夜雁来新。(周贺・旅情)

废馆秋萤出,空城寒雨来。(贾岛・泥阳宫)

风池宿鸟喧朱阁,雨砌秋萤拂画梁。(许浑・出永通门经李氏庄)

秋萤一点雨中飞,独立黄昏思所知。(李咸用・秋夕书怀寄所知)

汉陵秦苑遥苍苍,陈根腐叶秋萤光。(刘禹锡・秋萤引)

当然,中国的古典文学中也并非完全没有例外,如上文引用的“季夏之月、腐草为萤、飞虫萤火也”(《礼记・月令》),以及“萤火乱飞秋已近、星辰早没夜初长”(元稹・夜坐)。作为夏天最后一个月份的“季夏”,以及“秋已近”提示句中表达的是夏末秋初之际的景致。上文中所引的《续拾遗集》《风雅和歌集》以及《后撰和歌集》中的和歌均承袭了上述诗文的视角,即把“萤”作为夏秋之交的景物来表达秋之将近。只不过不同的是,日本的和歌作品中大都把此类歌谣归类为夏季类别,努力与恋歌中歌咏的“萤”在季节感上保持一致。

二、日本汉诗文中的“萤”

除了和歌和散文文学,汉文学在日本文学历史上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那么日本的汉诗中的“萤”又是怎样的一种形象呢?众所周知,日本的汉诗在题材和作法上都受到了中国汉诗文的很大影响。而对日本汉诗中的“萤”进行考察后会发现,日本汉诗中虽然从中国汉诗中汲取了视点和作法,但把“萤”作为夏天的题材来吟咏的倾向性却越来越强。例如《千载佳句》基本上是把“萤”作为秋天的题材来处理的,不过其中有两首诗文却归类为夏季诗。而《和汉朗咏集》之后的汉诗集无一例外地都把“萤”收录到了夏季题材中。但是,虽然在季节分类中与中国诗文不同,不过日本关于“萤”的汉诗却在内容上和题材上表现了与中国诗文的一致性。例如《菅家文草?菅家后草》中的诗文:

悲栽冢上新生树,哭放头旧聚萤 86

一不用满金,况复萤光草迳深 95

君政万机此一,飞龙不忘始萤 382

秋天未雪地无萤,灯灭抛书暗零 509

这几首诗文均包含了“车胤聚萤”的典故,且多表现的是秋天的景物。但是其中并没有出现“秋萤”这一字眼。“秋萤”作为一个独立的词汇是到了后期的五山文学才出现的,例如:

秋萤何意照鳏床(幻云诗稿)

山莫丛丛绿,好化秋萤照夜书(云诗稿)

不知朝日出,弧光淡々似秋萤(翰林五集・雪)

上述几首诗文或是把“萤”作为秋季题材来表达秋天的寂寥,或是引用中国诗文典故把“萤”作为勤学苦读的象征,在内容上无疑与中国的诗歌更为接近,而与以恋歌为主的和歌区分开来。

由此可见,在日本古典文学中,和歌与文学作品均把“萤”作为夏季的代表景物,用以表现男女之间的恋爱之心。而汉诗文虽然在季节上也与和歌保持一致,但在内容和题材方面却深受中国诗文的影响,多倾向于景物描写,大多与恋爱无缘。并且后期在日本汉诗文中甚至出现了“秋萤”一词,足见受中国文学影响之深。

三、《闲吟集》中“秋萤”

那么《闲吟集》序文中的“秋萤”为什么会引起众多的质疑呢?原因恐怕与“秋萤”在文中的位置有关。如本文开篇所述,《闲吟集》采取了敕撰和歌集的文体模式,即前后各附有以假名写成的假名序文和以汉字写成的真名序文。一般认为,假名序文与和歌、散文等同属一系,是真正意义上的日本本土文学;而真名序文与汉文学同属一系,是深受中国文学影响的文学作品。根据这一区分,出现在假名序文中的“秋萤”就难免显得格格不入。毕竟在日本的和歌与散文文学中,“萤”多是代表夏天的景物。

《闲吟集》虽然同是附有假名序文和真名序文,但是与真名序相比,假名序在篇幅上要短得多,同时其内容也和汉诗文有着很深的联系。如序文中有如下语句:“毛三百余篇になずらへ、数を同じくして吟集とす。(试译为:效仿毛诗三百篇作闲吟集,篇数亦相同)”其中的“毛诗三百篇”即中国的《诗经》,说明作者在创作时有意模仿了《诗经》。此外,假名序文开篇写道:“富士の望をたよりに庵をびて、十余の雪をにむ。(试译为:在远望富士山之处结下草庵,窗上积十余载白雪)”同时与结尾处的「秋萤首尾呼应,暗含了“孙康映雪,车胤聚萤”的典故。

由此可见,《闲吟集》中的假名序虽然与和歌、散文等相同均以假名写成,但在内容方面却和中国汉诗文有着密切的关系。作者在写作是有意地模仿和利用了中国文学的诸多元素。因此可以说《闲吟集》的假名序文并不是纯粹的假名文学,而是汉诗文式的序文。而如果从汉诗文的角度来考虑的话,此处的“秋萤”就不难理解了。

注释:

①张龙妹等编.《日本古典文学大辞典》中“”词条.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864.

②渡边秀夫著.《歌の森》.大修馆书店,1995:50.

参考文献:

[1]张龙妹等.日本古典文学大辞典[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刘德润等.日本古典文学赏析[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3]渡边秀夫著.诗歌の森[M].大修馆书店,1995.

有关夏天的诗句篇6

“……怀尔明德”曷?诚谓之也;“有命自天,命此文王”,诚命之也,信矣。卜子曰:此命也夫!文王虽欲也,得乎?此命也

“有命自天,命此文王”见于《大雅·大明》,则很明显前“怀尔明德”亦当为引文,《诗论》此简是引《诗》文而论《诗》。从“诚命之也”对应“有命自天”之形式来看,“怀尔明德”前当有一“谓”字,与“诚谓之也”之“谓”对应。《大雅·皇矣》有:“帝谓文王:予怀明德”一句,与此较接近,只是“予怀明德”与“怀尔明德”不同。当然,前面残缺之简文也有可能是“帝谓文王,予”几字。事实表明,这种猜想有其根据。

《墨子·天志(中)》有:

曰:将何以为?将以识夫爱人利人,顺天之意,得天之赏者也。《皇矣》道之曰:“帝谓文王: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不长夏以革,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帝善其顺法则也,故举殷以赏之,使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名誉至今不息。[1]

《墨子·天志(下)》 有:

非独子墨子以天之为仪法也,于先王之书《大夏》之道之然:“帝谓文王:予怀而明德,毋大声以色,毋长夏以革,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此诰文王之以天志为法义,而顺帝之则也。[2]

两相比较,不难发现两段文字文意相近,所引之诗相对于《毛诗》即是《大雅·皇矣》。唯《天志(中)》所引同于今《毛诗》;而《天志(下)》所引多了一个“而”字3;两“不”字作“毋”;《天志(下)》所引称《大夏》而非《大雅》。

《文物》杂志1989年第4期,载有两篇考释江苏丹徒背山顶春秋墓出土钟鼎铭文的文章。铭文中“我台(以)夏台(以)南”一语,考释者已对照《小雅·鼓钟》、《周颂·时迈》“以雅以南”指出:“夏”即是“雅”4。荆门郭店楚简《缁衣》中,简7与简35、36两处两次先后引大、小《雅》,其“雅”字皆作“夏”,裘锡圭、张春龙先生已指出:“夏”字“楚简文字习见,在此借作‘雅’”5。可见《天志(下)》所引《大夏》即是《大雅》。

而“尔”与“而”古通。如《易·颐》:

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 6。

马王堆汉墓帛书本“尔”作“而”7。又如《左传·宣公三年》:

予,而祖也8。

《史记·郑世家》“而”作“尔”9。更明显者为《尚书·吕刑》:

在今尔安百姓10。

《墨子·尚贤下》引“尔”作“而”11。可见,《诗论》简的“怀尔明德”同于《墨子·天志(下)》的“怀而明德”;《墨子·天志(下)》所引之诗与《诗论》所论之诗,至少在这一句上有同一师本。而且,下文将证明这个版本是合理的。

方授楚于《墨学源流》一书中曾指出,《墨子》中“引《诗》多散文化,《兼爱(下)》……云:‘先王之书《大雅》之所道曰:无言而不雠,无德而不报。’今《大雅·抑》篇无两“而”字也。凡此改《诗》为散文,以就当时口语之体,昔人多未达其故。”12《天志(下)》此处也是有一个“而”字,但据《诗论》来看,这个“而(尔)”字并非“以就当时口语之体”,而是一个实词,不能去掉。《墨子·天志(下)》两“不”字作“毋”,这只是通假字的问题,如鲁诗便“‘不’一作‘弗’”13,并不影响文意。多或少一个“而”字,则大关文意。今《毛诗》对于这一句作如下解释:

帝谓文王: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不长夏以革,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传:怀,归也。

笺:天之言云:我归人君有光明之德,而不虚广言语,以外作容貌,不长诸夏以变更王法者。其为人不识古,不知今,顺天之法而行之者。此言天之道,尚诚实,贵性自然。

疏:毛以为,天帝告语此文王曰:我当归于明德。以文王有明德,故天归之。因说文王明德之事……郑以为,天帝告语文王曰:我之所归,归于人君而有光明之德……14

孔疏已发现毛、郑之不同。其实,补一“尔”字,文从字顺,即是:天帝告语文王曰:我心中怀藏着尔之美好德行——不虚广言语,以外作容貌;不长诸夏以变更王法;“虽未知,已顺天之法则”15而行之。正因为此,所以才有下文“帝谓文王:询尔仇方,同尔兄弟。以尔钩援,与尔临冲,以伐崇墉”16。如果天帝告语文王的只是要归于明德,文王尚未有所表现,何来立即命之 “伐崇墉”?如果以 “伐崇墉”为考验文王能否为“我之所归”,那么天帝似乎过于残忍,万一文王不合所愿,天帝恐怕只好另请高明,再起刀兵了。总之,有“尔”字义胜。

不过,《中庸》文末有:

君子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诗》曰:“奏假无言,时靡有争。”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鈇钺。《诗》曰:“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诗》曰:“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诗》曰:“德輶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17

所引《皇矣》没有“尔”字!

子思所引之诗句不太可能是先有“尔”字,而后儒从《毛诗》或三家诗删改。后人多將子思所引之《诗》归为齐诗,这是用反溯之方法研究已失传的齐诗,然而将郭店简本《缁衣》引《诗》与今本对勘,异文不少18,恐不能将之定为齐诗。依一直流传的《毛诗》来看,《中庸》多有引《诗》与之不同者。譬如《中庸》中有:

《诗》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19

所引相对于《毛诗》,出自《大雅·假乐》,今《毛诗》作:

假乐君子,显显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右命之,自天申之。20

有四字不同。《坊记》中有:

子云:“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民不争;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怨益亡。”《诗》云:“尔卜尔筮,履无咎言。”子云:“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民让善。”《诗》云:“考卜惟王,度是镐京;惟龟正之,武王成之。”21

所引相对于《毛诗》,出自《卫风·氓》、《大雅·文王有声》,“履”字今《毛诗》作“体”;“度”,《毛诗》作“宅”;“惟”,《毛诗》作“维”22。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皆未改回。当然,改字与删字不同,上面的佐证并无力反证《中庸》原文本身绝对无“尔”字。若果有之,则注3所引吴毓江所谓后人据《诗》删掉《天志(中)》之“而”字之说倒可谓卓识;但后人并未删掉《天志(下)》中之“而”字及改“夏”为“雅”,则吴毓江之疑恐非是。而且即便有人改动《诗》文,这与本文所得之结论也并不矛盾。

此处子思有可能是截引《皇矣》,转换《诗》文,《中庸》中不乏其例,如:

《诗》曰:“衣锦尚絅”,恶其文之着也。故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23

所引相对于《毛诗》,出自《卫风·硕人》。疏云:

案:《诗》本文云“衣锦褧衣”此云“尚絅”者,断截《诗》文也24。

又如前引《中庸》文末之:

《诗》曰:“奏假无言,时靡有争。”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鈇钺。

所引相对于《毛诗》,出自《商颂·列祖》,《疏》云:

《诗》本文云“鬷假无言”,此云“奏假”者,与《诗》反异也。25

此外子思亦因文意而直接引《诗》入《中庸》,不加“《诗》曰”,如前引《中庸》文末之:

“《诗》曰:‘德輶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

“上天之载,无声无臭”相对于《毛诗》,出自《大雅·文王》,子思直接引入文中。

子思于《中庸》文末之意是想说明以声色、以德化民,不如上天化民之至境。因此“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当是截引,“予”并不用《毛诗》“帝”之义,而是紧接上文指“君子”,以《诗》文来形容君子,用“不大声以色”来代表“笃恭”,用“天下平”来说明怀有明德之效。《毛诗》以“予”为“帝”,释“怀”为“归”放在此处显然是不合文意的,因为《中庸》后文又说到“上天”。一般认为,殷周之际“天”与“帝”在表示至上神之意时,是一个概念26。因此,子思所见《皇矣》当有“尔”字。

子思之截引《皇矣》,如何反与后来的四家《诗》文及《墨子·天志(中)》一致了呢?书阙有间,现在笔者只能推断说,可能因《中庸》引用该《诗》,而后文又有“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一句,后人遂以为《诗》本来是孔子所引27,《诗》之原文如此,因而改从之。 据《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28

虽然所谓的子夏至毛公一系《诗》说没有间断地流传了下来,而且可能是孔子真传,但“儒分为八”,每一儒家别派都可能有其《诗》说乃至传颂的《诗经》版本,《毛诗》说所宗的《诗经》本文,有可能在流传的过程之中,有所改变。因为古人经、说分开,各自单行,《诗经》由于讽颂、传抄特别是音假、方言等缘故,小有差别,在所难免(由此遂至四家《诗》多有不同),至秦末又逢焚书,有所疑惑,无从改正。而由于孔子、子思的身份关系,况且儒家八派中有“子思氏之儒”29,《汉书·艺文志》还列有《中庸说》30,这一派影响当很大,在《诗经》出现问题时,从《中庸》确实是较好的选择;而子夏虽以《诗》闻名,但《汉书·艺文志》中未见《卜子》,其《诗》说可能有变迁,后人无法取其文作为佐证。

但是,《皇矣》的两种版本见于《墨子》,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天志(中)》所引与今《毛诗》完全一样,虽不能说就是《毛诗》,但它与《天志(下)》一“而”字的区别,却足以说明当时的墨家受儒家的影响很大。我们知道,墨家弟子也常常称引《诗》、《书》,今本《墨子》中引《诗》达12处,为先秦非儒家诸子书中,引《诗》最多者,说明墨家也以《诗》、《书》教。这并不奇怪,因为据《国语》等古籍的记载,《诗》、《书》一直是当时流行的启蒙教材。但是从墨家引《皇矣》有文字不同这一有趣的现象可以看出,不论墨家是在用哪一种《诗经》版本来教导弟子,墨家至少有一派在用儒家的《诗经》。因为儒家的教材偶有了小变化(没有“尔”字),墨家便跟着变(《天志(中)》也无“尔”字)。儒墨之关系,由此可见一斑。

(本文原载《中国哲学史》2001年第3期)

(作者为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硕士生)

--------------------------------------------------------------------------------

[1] 见吴毓江《墨子校注》306页,中华书局1993年“新编诸子集成”本。

[2] 见吴毓江《墨子校注》323页,中华书局1993年“新编诸子集成”本。

3吴注:“‘而’字毕本无,旧本并有,今据补。”见《墨子校注》335页注94。另:吴于《天志(中)》注80认为:“《毛诗·大雅·皇矣》篇文与此同。下篇‘怀’下有‘而’字,疑《墨子》引《诗》原文如此。此无‘而’字,疑后人据《诗》删之。”见《墨子校注》306页,中华书局1993年“新编诸子集成”本。

4 见《文物》1989年第4期53、59页。

5 见《郭店楚墓竹简》132页注[二二],135页注[八六],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

6 见《十三经注疏》41页,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

7 见《文物》1984年第三期《马王对帛书〈六十四卦〉释文》第2页。

8 见《十三经注疏》1868页,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

9 见《史记》1765页,中华书局1982年版。

10 见《十三经注疏》249页,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

11 见《墨子校注》97页,中华书局1993年“新编诸子集成”本。

12 见《墨学源流》46页,中华书局、上海书店1989年《中华文史精刊》本,据中华书局1934年版复印。

13 见王先谦《诗三家义疏》858页,中华书局1987年版。

14 参看《十三经注疏》522页,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

15 从《荀子》杨倞注,见王先谦《荀子集解》34页,中华书局1988年“新编诸子集成”本。

16 见《十三经注疏》522页,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

17 见《十三经注疏》1635——1636页,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

18 参廖名春《郭店楚简〈缁衣〉篇引〈诗〉考》,《华学》第4辑,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0年版。

19 见《十三经注疏》1628页,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

20 见《十三经注疏》540页,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

21 见《十三经注疏》1620页,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

22 见《十三经注疏》234、527页,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

23 见《十三经注疏》1635页,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

24 见《十三经注疏》1635页,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王先谦等以为齐诗作“衣锦絅衣”,若如此则亦无齐诗传人改动《中庸》。

25 见《十三经注疏》1466页,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王先谦等以为齐诗作“奏假无言”。

26 参看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史》13页,西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葛兆光《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106页,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7 今人为子思之作品如《坊记》、《表记》等加标点时,引《诗》、《书》之文亦算作孔子原话,如此恐将取消“子思作”之意义。然此习惯或即本于尊孔。

28 见《史记·孔子世家》1938页,中华书局1982年版。

29 见王先慎《韩非子集解》456页,中华书局1998年。

有关夏天的诗句篇7

关键词:平罗八景 八景诗 平罗纪略

一、八景的起源及宁夏八景概述

“八景”是我国古代约定俗成的一种风物景观,是人文文化的一种历史体现。八景作为代表性的八处景物,常常是某一名胜地、或者扩大到某一城市或地区的著名景物的集合,也是它们的历史和人文的重要反映和象征。从而“八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出现,被赋予很多的意义而形成其独有的价值。

很多学者普遍认同“八景”文化的来源是北宋的“潇湘八景图”,根据是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十七书画》中提到“度支员外郎宋迪工画,尤善为平远山水,其得意者有《平沙雁落》、《远浦归帆》、《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夕照》、谓之‘八景’,好事者多传之” ①。自此以后浓缩各地风物名胜的人文“八景”应运而生,沿袭不绝。每有八景成立,必先有定名诗,而后设点勒石,邀请文人唱和,墨客挥毫而作,代表地方八景的冠名也就传世了。

宁夏地区的八景多收录在地方志之中,并且以八景为题所赋的诗也收录在其中,如《乾隆宁夏府志》②中收录的宁夏八景及宁夏八景诗;《嘉靖万历固原州志》中收录的固原八景以及刘继铭、金希声、韩国栋等人所题的固原八景诗。除此之外还有广武、韦州、灵州、中卫、平远、海城等地的“八景”及八景诗均在各地的地方志书中有所体现。由此可见宁夏八景的丰富性和八景文化的深厚的历史底蕴。

二、平罗八景及八景诗介绍

平罗八景具有独特的地域特点和浓厚的人文底蕴,平罗八景诗从数量和质量上都具有独特性,并且保存得特别完整。以下对平罗和平罗八景诗作简单介绍:

(一)平罗地理概貌

今平罗县位于宁夏平原北部,清雍正三年置平罗县,从此该县开始有了系统的文字记载。在《弘治宁夏新志》中记载平罗的沿革历史“自古无城。国朝永乐初建,只有军马哨备。景泰六年,奏拔前卫后千户所十百户军余居之。弘治六年,因居人繁庶,展筑新城。正德六年,总制右都御史杨一清奏设守备,镇城迤北地方皆领之”,对于其地理描述为“贺兰背于西北,黄河面于东南”。③浙江归安人徐宝字在道光四年至道光五年、道光八年两次任平罗知县,在任上他编修了平罗县志《道光平罗纪略》。在《平罗纪略》中可以知道平罗的名称的变革――“平罗”古称“平虏”,据《平罗纪略》中记载“明设五路七卫,灵州与武平虏三所”“雍正三年改平罗县” ④31在《平罗纪略q序》中记载:“平虏一隅左黄河右贺兰” ④1就大致勾勒出了平罗的地理形势。在《平罗纪略・卷一》中对平罗方域的记载为“平虏城广一百里,袤一百三十里,东至黄河一十五里,西至贺兰山六十里,北至镇远关九十里,南至洪广堡六十里”,由此可清楚了解平罗的历史地理概况。

(二)平罗八景及八景诗介绍

在徐保字修订的《平罗纪略》中确定了平罗”八景”:西园翰墨、马营远树、虎洞归云、磴口春帆、北寺清泉、杰阁层阴、边墙晚照、贺兰古雪。在《平罗纪略》中还收录了蒋延禄依咏题所赋写景诗8首。于道光二十一年至道光二十三年任平罗知县的张梯完成了《增续平罗纪略》的编修。在《增续平罗纪略》中他改动了徐保字所定的平罗”八景”,将平罗”八景”定为:官桥烟柳、马营远树、虎洞归云、磴口春帆、佛寺泉香、杰阁层阴、边墙晚照、贺兰夏雪。并且在《增续平罗纪略》中收录他本人所赋的八景诗8首,同时还收录了王以晋、郭鸿熙所赋的八景诗各八首。据目前收集到的资料整理平罗八景诗共有32首。

三、平罗八景诗探析

据《平罗纪略》和《增续平罗纪略》记载,创作平罗八景诗的诗人共有四位:蒋延禄、张梯、王以晋、郭鸿熙。下面对这四位诗人的八景诗进行探析:

(一)蒋延禄八景组诗

蒋延禄,清代平罗县文人,他所作的平罗八景诗是最早收录在平罗的地方志《平罗纪略》之中的,所赋的八景诗是以两任平罗知县的徐保字所定的平罗八景,也就是最早的平罗八景为题的。蒋延禄所写的八景诗以平罗八景为描写对象,简约精炼。如蒋延禄所作的平罗八景组诗之一《贺兰古雪》一诗:

天外一峰划远痕,雪山亘古照边屯。

不知谁把盐池化,撒向空中补暗门。

《平罗纪略》称:“贺兰山四时多雪。” ④38“贺兰古雪”之一说是因为贺兰山处于西北的独特地理位置,常年积雪,构成一幅独特的雪山美景,所以将其定为平罗八景之一。在蒋延禄的《贺兰古雪》一诗中用“雪山亘古照边屯”一句既写出了贺兰山的突出特点,又写出了贺兰山独特的地理位置,简明扼要且表达准确。“不知谁把盐池化,撒向空中补暗门”一句更是用了独特贴切的比喻来形容贺兰山的雪。这首诗表现出的是蒋延禄独特的写作特色:简约。这样的风格在其他八景诗中也有体现:平罗八景组诗之一《边墙晚照》:

一带颓垣柳陌河,长城饮马此中过。

挥鞭小住斜阳里,贪看边山红叶多。

平罗八景之一“边墙晚照”中的“边墙”指的是平罗县城以北5公里处,明嘉靖十年筑的新北长城,又称边防北关门墙。

蒋延禄用“一带颓垣柳陌河,长城饮马此中过”写边墙周围的景色:边墙周围柳陌河静静流淌,古来征戍之客在这一带防守边疆。两句诗简约但表意明确,既写出了边墙周围的景色,又表现出了边墙的历史价值。而后两句诗“挥鞭小住斜阳里,贪看边山红叶多”则表达自己的情感:挥鞭骑马驻足在斜阳里,为的是多看几眼边墙周围的红叶。一个“贪”就展现的是自己溢于言表的喜爱之情。这首八景诗简约而生动,既写景又写情,是蒋延禄平罗八景组诗中的上乘之作。

(二)张梯平罗八景组诗

张梯,字颐园,河南鹿邑人,于清代道光二十一年至二十三年任平罗知县。张梯在《续增平罗纪略中》收录了自己以平罗八景为题所赋的八景诗。

张梯所赋的八景诗文采盎然,不仅仅注重对景物的描写,还注重在诗歌中表达自己的愿望。如他的平罗八景组诗之一《杰阁层阴》:

天府文光百丈开,培风特起最高台。

春秋灌献人o数,不是书生不上来。

紫阁雕甍耸几层,窗开四面晓霞蒸。

上头原近青云露,愿与诸生努力登。

在这里“杰阁”指的是文昌阁。据《平罗纪略》载:“文昌阁临唐徕渠,携}凭轩,然意远。” ④通过志书的记载,文昌阁是文化底蕴很深的所在,所以自然此地就成了读书人的天堂。在张梯的八景诗《杰阁层阴》中表达得就十分清楚:“天府文光百丈开,培风特起最高台。春秋灌献人无数,不是书生不上来。”既表达了平罗人杰地灵,也看出儒生对这样一个文化圣地的向往。在这首诗的尾联张梯用“上头原近青云露,愿与诸生努力登”这样的诗句来表达自己对后生的期望和鼓励,同时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张梯的八景诗创作,以八景为题,并不是一味地具体细致描绘八景,而是将八景作为背景或一种承载体,主要的目的还是对自己情感意志的体现。如在《虎洞归云》一诗中就用“愧我不同云出岫,遍施霖雨慰苍生”这样的诗句,表现诗人忧民情怀和为百姓着想的迫切心情,大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避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豪迈情怀,而这种情怀也是中国文人历来所有的一种担当。

(三)王以晋平罗八景组

王以晋,陕西咸宁县(今陕西长安县)人。清道光二十一年任宁夏平罗训导。王以晋的八景诗有一部分表达的是一种悠闲自适、怡然自乐的感受,一种美好清幽的环境带给人心灵的释放和回归自然的本真。如《官桥烟柳》一诗:

桥槛檐楹照水新①,两行杨柳画中春。

莺鸣玉g蛙鸣鼓②,早晚迎人又送人。

在这首诗歌中,诗人笔下的“桥槛”、“檐楹”“杨柳”“水”给人以灵动之感,用玉g里吹奏出来的音乐来形容“莺鸣”,用“蛙鼓鸣”借写悠闲自适及环境荒旷,独特的比喻,对人感官上的一种唤醒,显得诗人创作上的独到之处。

诗人倾心于山水,但是依旧荡不尽一片“尘心”。王以晋所作的平罗八景诗与蒋延禄、张梯相比,在思想上显得更加的深沉。王以晋的诗作体现着一种对历史兴亡的慨叹,也表达着文人身上固有的一种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忧天下之忧的情怀。如《马营远树》一诗:

难辨唐家与宋家,旧时壁垒委黄沙。

不知多少英雄血,散向长林化晚霞。

马营,即哨马营。哨马营作为战时的军事建筑,多年后已难以辨明它是何时存在过的,旧时的壁垒也已经被黄沙所淹没,战场厮杀,多少的英雄血洒于疆场之上,已化成长林边的一缕晚霞。面对古时所遗留下的残迹,以物是人非,带给人一种怆然之感。在《边墙晚照》一诗中就用“秦劳民力竭民财,万里空留赤土堆”这样的诗句表达诗人对统治者为维护自己的统治低位,劳民伤财,让百姓苦不堪言的军事建筑到头来只留黄土一堆的讽刺,可以看出作为一代文人的王以晋心忧百姓疾苦的高尚情怀。

(四)郭鸿熙平罗八景组诗

郭鸿熙,于清代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任宁夏平罗县知县,他所赋的八景诗是以张梯所定的平罗八景为题的。在郭鸿熙的诗作中对景色的描绘是从小处着手的,如在《磴口春帆》一诗中写:

春生磴口绿波多,为挂轻帆一叶过。

回忆赭湖风景好,水云乡里听渔歌。

仅选取黄河水道中的一叶扁舟,展开联想和想象,给人展现了一片美好的景象。在《边墙晚照》一诗中写:

锋镝销F战垒空,断砖零落野花红。

村农倦倚苔垣坐,闲话桑麻夕照中。

同样是对战争的描写,郭鸿熙除了以激动的心情写逝去的历史,还热情地歌颂了长城脚下村民的安居乐业的生活和边塞的美丽风光。

在郭鸿熙的诗作中对景色的描绘是从小处着手的,通常选择有代表性的东西进行吟诵,并未进行全方位的描绘,但是仅仅是小处就让人感到妙趣横生,以点盖面,让人体会到景色独有的特点。在诗人表达情感的过程中,诗人大多是乐观明朗的情绪,即使是怀古,也未让人感到愁苦,在字里行间透露的是一种恬淡自然的情绪。

平罗八景产生于清代,在此基础上发展得很快,并且八景是也表现出“多产”的状态,究其历史原因是在明清时期,八景文化发展比较兴盛,许多地方都出现了“志景必有八”的现象,在此基础上文人也有了借此题赋诗的习惯,而平罗八景诗就是这样的文化现象的产物。

平罗八景作为宁夏地区的八景之一,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平罗八景为题创作的数量的领先:共有四位诗人依题而赋诗计32首。平罗八景的选取以高标准的审美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为为前提的,在平罗八景的选取中表现出的有“贺兰夏雪”的奇异之美,也有“官桥烟柳”的柔情万种;“马营远树”体现的是宁夏地区作为重镇边防的特点,“边墙晚照”体现的又是一种战争遗留下来的断壁残垣的独特的美感;“北寺清泉”展现静谧而悠闲的放松与心灵的舒缓,“西园翰墨”展现的是儒家文化影响下的浓重的书卷的气息。并且在平罗八景中多历代文人运用在诗歌创作中经常使用的意象,如“雪”、“柳树”“夕阳”等。在这样的条件下,平罗八景诗的发展自然就是繁荣的了。其次以平罗八景为题所赋诗的诗人均为在平罗当地生活的文人或者参与修定志书的官员,他们在对平罗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的了解的基础上题诗,自然而然使诗歌具有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思想上的厚重感。再者,文人以八景为题赋诗是时代潮流,平罗此地却是如此之多,就映射出了平罗在清代是一个汇集人才的地方,是一个重视文化的地方。

注释

① 沈括.梦溪笔谈[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186-187.

② (清)张金城,修.(清)杨浣雨,纂.陈明猷,校注.乾隆宁夏府志[M].1992,21:797-874.

③ (明)王,主修.胡汝励,编纂.范宗兴,签注.弘治宁夏新志[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0:77.

④ (清)徐保字.平罗纪略[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31页

参考文献

[1] 朱靖宇.八景的源流[J].北京观察.1994(8).

[2] 申月华.八景文化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影响[J].景观研究.2009(1):75.

[3] 范宗兴,吴晓红,霍丽娜,王玉琴.志与宁夏[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

[4] 薛正昌.宁夏历史文化地理―黄河文明的绿洲[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

[5] (清)徐保字.平罗纪略[M].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

[6] (清)张梯.续增平罗纪略[M].宁夏教育出版社,2003.

[7] (明)杨经,纂辑.(明)刘敏宽,纂次.嘉靖万历固原州志[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

[8] 张廷银.西北地方志中的八景诗述论[J].宁夏社会科学,2005(5).

[9] 赵夏.我国的八景文化及其传统意义.[J].规划师.2006(12).

有关夏天的诗句篇8

关键词 古代文学;二十四节气;文化底蕴

作者简介 崔玉霞,(1966-),女,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江西南昌 330046)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对天文、气象、物候进行观测、探索、总结的结果,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在二十四个节气背后,蕴含着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习俗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诗词曲赋,无不鲜明地带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特色,成为我国农耕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据悉,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1天为夏至,最长的1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到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24节气的概念。

从天文上讲,二十四节气就是把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将全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给每个等份起名,这就是24节气由来。

二十四节气与季节、温度、降水及物候有密切的联系,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广泛的影响,无论是文人还是民间百姓,多有通过诗词歌赋来反映二十四个节气的变化和习俗的,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二十四个节气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便于人们记忆和传诵,人们还把二十四个节气编成一首歌谣在民间传唱: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署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这首诗前四句是二十四个节气缩略的集成,依次称为:

立春、雨水、惊蛰、眷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署、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后四句为各节气的时间。通过“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这两句对仗巧妙,指出了如果以阳历来推算节气的日期,那么7月份以前,每月两个节气的日期,多在阳历6日或21日,下半年每月的两个节气多在阳历的8日或23日。有时也相差一两天。所以口诀中又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一句。

此诗的巧妙之处在于把二十四个节气取其中的一个字贯穿起来,组成一首七言律诗,同时指出了节气之间的间隔规律,简单易记,朗朗上口。

二、二十四节气与谚谣

谚语源远流长,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先秦时期的文献里就有不少“引谚”的实例,在《易经》、《尚书》、《左传》、《战国策》、《国语》、《孟子》、《史记》等古籍中,都提到并且记载了谚语,宋代以后还出现了关于俗谚的专著,如《古今谚》等。

由于我国是农业发达的文明古国,对农业社会的人而言,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是一年中的大事。因此对气候与季节变化,须有一套准则或方法来遵循,二十四节气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制定出来。为了便于记忆,智慧的劳动人民还把有关节气的内容加工总结、凝练压韵,形成民谚民谣用以指导农业生产和生活。这些民谚民谣形式多样,活泼生动,意象鲜明,流传甚广。例如“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惊蛰一犁土,春分地如筛”“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清明下种,谷雨栽秧”“立夏小满,雨水相赶”“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三朝遍地锄”“过了芒种,不可强种”“夏至进入伏天里,耕地赛过水浇园”“进入夏至六月天,黄金季节要抢先”“小暑惊东风,大暑惊红霞”“大暑大落大死,无落无死”等等。这些农家谚语短小精练、实用具体,至今还在农村流传和使用。

比民谚形式更高级的形式是民谣,关于节气的谣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特点。如有一首五言节气歌,将每个节气中的典型物候与景色以及农业生产、民风民俗编在一起,通过阳气转、乌鸦叫、滴水干、封河等外在景物描绘出鲜明的季节变化,通过种粟、种大田、动刀镰提醒农民到季节该进行的农事活动。大家乐、不着棉、忙买办、要过年写出不同季节的民风民俗。全诗如下:

“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滴水干。清明忙种幕,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大家乐,夏至不着棉。小署不算热,大暑在伏天。立秋忙打垫,处暑动刀镰。白露快割地,秋分无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先封地,小雪河封严。失雪芟冬月,冬至数九天。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

流传于四川地区的《节气百子歌》,则每句以“子”结尾,描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民风民俗:

说个子来道个子,正月过年耍狮子。二月惊蛰抱蚕子,三月清明坟飘子。四月立夏插秧子,五月端阳吃粽子。六月天热买扇子,七月立秋烧袱子。八月过节麻饼子,九月重阳捞糟子。十月天寒穿袄子,冬月数九烘笼子。腊月年关四处去躲账主子。

这首诗一共写了十二个月,每个月份中重点选取有代表性的节气民俗,其中吃麻饼、吃捞糟烘笼子等习俗带有浓郁的四川地方特色。

三、二十四节气与诗词

由于二十四节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广泛和深刻,在中国浩如烟海的诗词中,涉及到二十四节气的诗词很多,多愁善感、触物兴情的诗人们对季节的变化尤其敏感,通过诗词借景抒怀,驰骋想象,施展才华,表达不同阶层,不同时节的情感,反映不同历史不同地区的生活生产和民风民俗,写出情景交融并深刻体现民族文化传统的佳作。

二十四节气诗词主要表现的内容有:

一是反映炎黄子孙在不同季节从事劳动生产的场景和农家生活的场景。

这些诗词宛如一幅幅优秀画卷,不同朝代的不同农耕图和农家乐组成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清明上河图”。我国最早的一首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诗歌是《诗经》里的《七月》。作为《诗经》中最优秀的篇章,《七月》描写了先民们随一年四季节气的变化所从事不同的农事活动。诗歌从一年最寒冷的十一月、十二月“无衣无褐”的冬日生活起笔,写了“春日载阳。鸟鸣仓庚庾”的春天万物复苏景象;接着写夏季芒种的繁忙;然后的秋收冬藏,一年四季不停歇的劳作。其中写道“六月食及,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寿眉。七月食瓜,八月断壶。

九月叔苴。采茶薪樗,食我农夫。”这一段写先民在不同的季节采食不同的果实,丰收喜悦的情景。

农事诗在此后各朝都有杰作出现,田园诗人陶渊明、孟浩然、范成大都有与节气相关的农事诗佳作。宋代陆游的《时雨》也是不可多得的一首节气诗佳品,“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香,处处菱歌长。”文字短小精焊,清新自然,不仅写出了节气时令、物候现象,而且突出地渲染了田家插秧、采菱时的繁忙与欢畅。

第二类是通过描写农家生活的艰难和辛苦,反映我国农民吃苦耐劳、辛苦劳作的精神及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事活动是国人生存根本。很多文人出身就是农家,也有的是躬耕垄亩的田园诗人,对农村生活有切身的感受。而中国儒家的“达则兼济天下”的情怀也让他们特别关注农民的悲苦,关注百姓的生活。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白居易的《观刈麦》,诗歌开头就写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垄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一段非常逼真地写出了芒种时节田家麦收的劳累和辛苦。为了抢时收获,全家老少一起出动,脚踩滚烫的热土,头顶炎炎的烈日,不顾劳累,不怕流汗的精神。

范成大是宋代著名的田园诗人,其晚年所作《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如其三十五“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写农夫被租税所迫无力买田耕种,只好在七月采菱为生的困苦和愤怒。

这类反映农家被剥削和压迫的诗歌在历朝历代都有新作,从中可以看出我国诗人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爱民的情怀。

第三类是随景寄情、四时感怀之作。

战国公孙尼子《乐记,乐本篇》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感物说是中国古代诗学中最基本的艺术创作触发论。“感物说是建立在中国古代的”“气本原之说上的。”钟嵘在《诗品序》中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古代文人从二十四节气的变化中感受到季节更迭、时间的流走、人世的变迁、年华的逝去,由此触感,他们通过节气诗或抒发感慨、寄托心志,或吊古伤今、怀乡念友、或人生悲愁、忧国忧民等等,情感均随诗词表达出来,为诗词领域增加了丰富的内容。

春有梅花秋有月,夏有清风冬有雪,一年四季景物的变化都会引起诗人无限感怀,伤春、苦夏、悲秋、枯冬均成为文人创作的由头和契机。五代南唐后主李煜借春分日来写离愁,其在《清平乐》中这样写道:“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该词撷取春分天最易让人伤感的落花来融情人景,情景交融。春风吹又生的春草在作者看来却成了离恨的象征,将无形之离恨化为有形之春草,生动而贴切,富有创意。

“自古逢秋多寂寥”,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以来,悲秋成为我国文学中的传统主题。而在四时感怀的节气诗词之中,悲秋的诗词所占份量最多。“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诗人触物兴词,以白露季节水边的秋景营造出凄清哀婉之氛围,烘托出为追求爱人历尽艰辛而不得的怅惘和凄苦的心境,全诗情中有景,景中有情。

在以悲秋为主题的诗作中,杜甫的《秋兴八首》被誉为律诗中的精髓,是“裘领之作”,是“一生心神结聚之作”。其第一首诗:“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该诗通过悲自然之秋来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全诗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愁,含义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第四类写节气变迁时的自然之景及百姓在不同节气里民风民俗。

在二十四节气中,民间特别重视立春、清明和冬至等几个节气。这也许是这几个节气物候变化较明显,其中关于这几个节气的传说更多、习俗更多、其所蕴藏的文化底蕴比其他节日更深。在涉及到二十四节气的诗词中,也尤以这三个节气的诗词为多。

立春在每年的2月4日。据资料记载,历代王朝对立春这一节气都相当重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以农业立国,对立春的到来寄予了厚望。在《礼记・月令》中记载:“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乃齐。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返赏公卿大夫于朝。”后世历朝历代都有不同形式的迎春活动,有的朝代还举行隆重的迎春大典。到唐宋时期,立春日还有盛大的春祭活动,从京师到县城都特修专供祭春用的宽阔的“春场”。立春这天,人们穿着同一颜色的春服。打着旗、幡、伞盖,牵着纸糊的春牛春象,用彩杖鞭打,意为打春”,送小春牛,载歌载舞;明清以来,又发展了民间食青菜,迎土牛,浴蚕种,喝春茶等习俗。立春这一天,民间还有吃春卷的习俗。据说这是为了祭奉春神句芒,请他督促耕牛努力干活,催促庄稼快快成长的意思。

苏轼在62岁时被贬到海南儋州,对于一个年近古稀老人来讲,海南这样一个荒蛮之地已近乎是葬身之所了。但我们从达观的坡《减字木兰花・立春》词中,看到的却是欢欣鼓舞,清新活泼的春的气息:“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花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胜雪花。”全词写春风吹暖,桃花盛开的春日景象。词中还写了农人在立春日举行鞭春牛插春幡等民俗内容。

清明在阳历每年4月5日前后,是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开始的。据《岁时百问》称:“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据统计,《全唐诗》《全宋词》中,内容中包贪“清明”“寒食”字样的作品有850多首。有些诗词已成为妇孺皆知的千古名篇,如杜牧的《清明》诗,几乎家家尽知,无人不晓。

清明节的主要习俗是祭祖扫墓,清明前后,他乡游子不论多远都要返回故里,到祖先亲人墓前祭祀洒扫,寄一腔哀思,以慰地下亡灵。唐戴叔伦的《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就是写清明及清明前一日寒食节的习俗的。“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传镜看花发,持杯话故乡。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在外为官的戴叔伦为仕途羁绊不能回乡,清明之日送儿还乡祭扫,离别时说到家乡触动思乡之情,忍不住泪湿衣襟。诗中“晓厨新变火”一句指的是我国寒食节习俗: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是日禁火,家家冷食。至次日清明方举火做饭。此习俗传说为纪念春秋时期的忠臣介子推。

清明又是一个郊游踏青的好日子。古代民间有植

树、插柳、放风筝、打秋千、蹴鞠(踢球)、斗鸡等多种有趣的民俗活动。宋代吴惟信的诗《苏堤清明即事》写苏州清明美景“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表现了万人郊游、尽兴方归的宏大场景。

冬至古称“至日”、“日短至”。冬至在阳历的12月21或22日。这天,太阳位于黄经270度,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自昼最短的一天。 在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为年节食品。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曾较为时兴的“冬至亚岁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饨拜冬等。

冬至节丰富的文化内涵为文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冬至诗以唐宋时期为最多,宋黄公度《至日戏题天福寺》“去年至日老夫家,呼儿具酒对梅花。今年至日空奔走,岂止无花亦无酒。薄宦驱人无已时,客怀牢落强裁诗。君不见杜陵老诗伯,年年至日长为客。”全诗运用对比手法,写去年冬至过节的欢乐及今年过节的冷清,抒发宦游生活的无奈。通过由已及人,想到杜甫遭遇的对比,突出诗人寻求自我安慰的心理。宋范成大的《满江红・冬至》借写冬至日节序的变化,抒发一种对时光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清昼永,使眠熟。门外事,何时足。且团奕同社,笑歌相属。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纵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

四、二十四节气与曲赋

由于二十四节气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广泛影响,清末同治、光绪年间,苏州著名弹词艺人马如飞还新颖别致地用节气和戏剧名称编写一首《节气歌弹词》,作为弹词的开篇进行演唱,深受广大听众欢迎。其词云:

西园梅放立春先,云镇霄光雨水连。节气名:立春、雨水;戏目名:《西园记》、《霄光剑》。

惊蛰初交河跃鲤,春分蝴蝶梦花闲。节气名:惊蛰、春分;戏目名:《跃鲤记》、《蝴蝶梦》

清明时放风筝误,谷雨西厢好养蚕。节气名:清明、谷雨;戏目名:《风筝误》、《西厢记》。

牡丹亭立夏花零落,玉簪小满布庭前。节气名:立夏、小满;戏目名:《牡丹亭》、《玉簪记》。

隔溪芒种渔家乐,义侠同耘夏至间。节气名:芒种、夏至;戏目名:《渔家乐》、《义侠记》。

小暑白罗衫着体,望湖亭大暑对风眠。节气名:小暑、大暑;戏目名:《白罗衫》、《望湖亭》。

立秋向日葵花放,处暑酉楼听晚蝉。节气名:立秋、处暑;戏目名:《葵花记》、《西楼记》。

翡翠园中零白露,秋分折桂月华天。节气名:白露、秋分;戏目名:《翡翠园》、《折桂记》。

烂柯山寒露惊鸿雁,霜降芦花红蓼滩。节气名:寒露、霜降;戏目名:《烂柯山》、《惊鸿记》。

立冬畅饮麒麟阁,绣襦小雪咏诗篇。节气名:立冬、小雪;戏目名:《麒麟阁》、《绣襦记》。

幽闺大雪红炉暧,冬至琵琶懒去弹。节气名:大雪、冬至;戏目名:《幽闺记》、《琵琶记》。

小寒高卧邯郸梦,一捧雪飘空交大寒。节气名:小寒、大寒;戏目名:《邯郸梦》、《一捧雪》。

冬去春来天渐暖,白兔鸟飞又一年。戏目名:《白兔记》。

作者马如飞原籍苏州,清代咸丰、同治年间苏州弹词艺人。原名时霏,字吉卿。一署沧海钓徒。江苏苏州人。’马如飞一生致力于弹词《珍珠塔》的加工和曲调的研究,此外还创作了不少弹词开篇。此节气弹词即为开篇演唱之作。此曲的妙处在于,词人不但把二十四节气名和二十六个戏目名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嵌入句中,语意双关,联缀成篇。而且从中既可见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和人事,也可知清代咸丰、同治年间戏曲的流行情况。全篇文词典雅,天衣无缝,含蓄有致,别有风味。

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诗词曲赋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些诗词曲赋大部分依托节气而生,其来自生活、贴近生活,鲜活自然,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和传承,因为与读者的阅读心理契合而越来越深人人心,影响深远。

上一篇:心经解释范文 下一篇:回忆童年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