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见大的作文范文

时间:2023-12-11 05:22:37

以小见大的作文

以小见大的作文篇1

一、内涵深刻的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意为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

作为艺术表现技法,以小见大就是人们通过平凡细微的、人们熟悉的小事、小物、小景,来表达大境界、大主题,来阐明抽象的深刻的哲理,它可能关系到自然社会、人生命运、天地宇宙等等。这里以小见大中的“小”, 它已不是一般意义的“小”,而是小中寓大,以小胜大的高度提炼的产物,是简洁的刻意追求。这里以小见大的“大”,是大的话题、大的道理,它可能关系到自然社会、人生命运、天地宇宙等等。这种艺术技法是以一点观全面、以小见大、从不全到全的表现手法,给作者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和无限的表现力,同时为接受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获得生动的情趣和丰富的联想。

明代周履靖在《骚坛秘语》中说:“凡作绝句,如临窗观景,立处虽窄,眼界自宽。题广者取远景,寸山尺水,愈觉其遥;取近景,一草一禽,皆有生意。”可见,以小见大是我国古代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如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通过母亲为要出远门的儿子一针一线缝制衣服的生活细节,赞颂了伟大而永恒的母爱,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其表现手法是典型的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的艺术表现手法得到古今中外艺术家的广泛青睐。如美国著名的摄影家爱德华·韦斯顿以其作品的凝练和精美著称于世,被称为“以小见大”的摄影大师。韦斯顿很少拍摄宏伟壮丽的风景照片,而更多着眼于“以小见大”,于细微之处见精神的题材。韦斯顿在拍摄那些平凡的物体时,不仅局限于表现事物的本身,而是要以小见大,透过它们表现造化的奇妙。韦斯顿的作品《甜椒》,整个画面上就是一个甜椒,就是一幅最能表现其创作特色的作品。为了挖掘出这个小甜椒内在的生命奥秘,他整整花了一个星期,先后拍摄了30多张底片,最后他把甜椒放在洋铁皮卷成的圆筒中才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完成了以小见生命奥秘的创作。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朱良志先生说:“中国哲学和艺术理论中,存在着一重要思想,就是以小见大。恒河沙数,一尘观之;浩瀚大海,一沤见之;一拳石,可以知高山;一叶落,可以知劲秋;一朵微花低吟,唱出世界的奥秘;一枝竹叶婆娑,透出大千信息。所谓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国。”……佛教禅宗六祖“慧能的弟子永嘉玄觉《证道歌》说:‘一月普现一切月,一切水月一月摄。’《信心铭》将其概括为:‘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禅门发现了一朵野花的价值。《碧岩录》说:‘一尘举,大地收,一花开,世界起。’在南宗禅这里,以小见大,其实没有小和大,没有量上的分别,随处充满,无稍欠缺。” (《中国美学十五讲》,朱良志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215-240页) 由此可见,以小见大与禅宗的思想是相契合的。以小见大就是无小无大,一朵浪花,一片绿叶,就是全然的满足。

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真正打动人心的不是画面的形式,更不是选取景物的大小,而是作品传达出来的真切感受、真挚的意向,是作品画面蕴含的优美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它使欣赏者产生共鸣,从而感受到审美的愉悦。摄影家张磊在获奖感言时说:“我经常参加一些摄影比赛并获奖,得到一个经验——以简取胜,以小见大。大多数时候,我们不会有充足的时间等到有气势的风光、感人的故事。这使得我开始动脑筋,拍些力所能及的画面。有时候,我甚至不用出家门,就地取材,拍摄——一双骨瘦如柴的手,一片枯黄的树叶,一盏如夕阳般的明灯……只要技术过硬,意境恰好,就有获奖的机会。以简取胜也不意味着不假思索。我平时很喜欢看一些小品绘画,从中就能学到很多构图方法。仔细观察,借助与众不同的表现手法,一定能拍摄出与众不同的佳作。”

二、禅摄影的以小见大

摄影中的以小见大与微距摄影和静物摄影不同。

“静物摄影,顾名思义就是对静止的物品进行摄影。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和摄影艺术的不断发展,摄影门类越分越细,有些对象虽然也属静物,如城市建筑等,但由于其体积庞大、摄影器材与要求也已自成体系。所以,我们这里说的静物仅指体积较小、可以任人摆布的物品,但并非绝对静止的东西。” (《静物摄影》,陈建复著,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版,1页)

微距摄影是区别于常规摄影的一种特殊的摄影方法,微距摄影是在近距离拍摄有关物体,并可以得到比原实物大的影像,放大倍率是1以上。微距摄影的目的是力求将主体的细节纤毫毕现的表现出来,把细微的部分巨细无遗的呈现在眼前。

摄影中的以小见大是一种摄影技法,以小见大中的景物的“小”,和静物摄影、微距摄影中的“小”截然不同,以小见大中的小的关键是要见到大主题、大境界、大哲理。就像英国诗人布莱克的诗:“一粒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看出一个天堂。把无限抓在你的手掌里,把永恒放进一刹那的时光。”著名文学家郁达夫说过:“一粒沙里看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在禅摄影中,以小见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体现:

1.以小见大景物。景物是可供观赏的景致和事物。以小见大景物是选取景物的片颜只影、一枝一叶,便可以推测到或联想到景物的全貌,似窥一斑而知全豹。这是由点推测或联想到面、由局部推测或联想到全体的以小景物见大景象的方法,如冰山一角。冰山只一小部分露出海面,但这一角是冰山的组成部分。见其一角,即可窥知全貌。

清代思想家王夫之《姜斋诗话》中说:“有大景,有小景,有大景中小景。‘柳叶开时任好风’、‘花覆千官淑景移’及‘风正一帆悬’、‘青霭人看元’,皆以小景传大景之神。若‘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张皇使大。反令落拓不亲。宋人所喜,偏在此而不在彼。近唯文征伸《斋宿》等诗能解此妙。” (《姜斋诗话》,王夫子著,舒芜点校,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139页) 王夫之认为诗歌写景有阔大的景象,也有细微的景致。他主张选择好切入点,以“小景”传“大景”。景物小,可以写得具体一些,透过具体的小景物来显示大景象、大境界,以小见大,耐人寻味。

微距摄影作品《母子》

著名小说家老舍的《想北平》,以一个老北京的独特视角,把读者引进北京的胡同:看作者在城墙根下“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的那份惬意;看北京市民雨后买“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的新鲜蔬菜的生活图景。这样细碎鲜活的生活画面,非在北京市井浸润日久者不能捕捉。作者舍“大”取“小”,反让人耳目一新。

在拍摄雪景的时候,也可以找一些小景物、小细节来表现雪的魅力。比如雪花、雪蘑菇、雪树的一枝、雪下的一朵冰凌花、一朵雪梅等,只要你把自己的眼睛变成放大镜,就能发现很多雪景的题材和画面。如《摄影部落》网站老兵不油的摄影作品《蒲桃花开》。画面是一朵呈丝状的花伞昂首怒放的蒲桃花,背景是模糊朦胧的花蕾、花叶和其它的蒲桃花。看到这一朵犹如美丽烟花的蒲桃花,可以联想到满园蒲桃白色的黄色的花朵在青翠的叶子拥抱下,把美丽尽情绽放,报告着春天的气息。

2.以小见大主题。就是以小题材表现大主题。主题也叫主题思想,是文艺作品中所蕴含的中心思想,是作品内容的主体和核心,也是作者通过作品的题材和表现形式所表达出来的基本思想。

小题材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一个细节,可以是整体中的一个小部分,也可以是一件小物品、一只小动物、一棵小植物,还可以是一个小人物……;大主题可以是景物和人物的内在精神,可以是表现自己对禅宗悟证的境界,可以是对自然、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和感悟,可以是对个人生命和心灵的关注与追求,可以是对历史和社会责任的思考等。

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曾说过,成功的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从小事、细节、小部分、小物件、小人物着笔,往往能写出“用最小的面积” 惊人地揭示出大主题的好文章来。在这里,小题材与大主题乃是辩证统一的矛盾的两个方面。“小”是现象,“大”是本质。小题材是为表现大主题服务的,而大主题也需要通过小题材来表现。二者互相依存、相辅相成。因此,在创作中,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通过小题材反映大主题。

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意是沉埋在泥沙中的断戟还没有烂掉,经过一番磨洗确认它出自于前朝。遥想当年如果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战机,恐怕春色幽深的铜雀台上早就锁上了东吴“二乔(美女两姐妹大乔和小乔)”了吧。这是一首咏史诗,借出土文物“折戟”和吴国“二乔”来展现三国时期的政治风云变幻,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真可谓大内容、大主题、大感慨。但这首诗却是通过“小物”“小事”来表现这些大的方面的。前两句由一个小小的文物 “折戟”,联想到汉末分裂动荡的年代,联想到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三、四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味、有风韵。

著名的小品摄影家邓君瑜的禅摄影作品《新人替旧人》,图片中是一片几乎占据整个画面的残败的大荷叶,还有一片覆盖在大荷叶右下方叶片上的鲜嫩的小荷叶。作者在说明文字中说:“在池塘边,浮着一片惨败的荷叶。了无生机,相信不久便会消沉到塘底去。可喜另一片清新而完整的嫩荷叶,在它的旁边浮出来,刚好填补那惨败荷叶的一角。这里意味着新旧交替的规律。”作者通过这一新一旧、一老一嫩两片荷叶,表现出了生命的新陈代谢的普遍规律,充分发挥了小品摄影“小中见大”、“以少胜多”的特色。

3.以小见大哲理。以小题材表现大哲理,就是读者通过摄影作品中的小景物体悟到作者蕴含在作品里的哲学观点和哲学道理。哲理的基本解释一是能使人的精神新生的原理或概念,二是关于宇宙和人生的根本原理。以小题材表现大哲理,有些类似寓言故事,通过结构简单篇幅简短的故事,让读者去理解和思考故事中蕴含的深刻的道理。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林路在论述哲理小品摄影时说:“一幅优秀的小品摄影往往都包含一种哲理,它能使观众从画面中引发对社会、对人生、对自然、对历史等等方面的丰富联想。在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是与非、曲与直、进取与颓唐等的对比中悟出许多道理,从而提高观众积极向上的力量和与邪恶斗争的勇气。哲理小品的素材,大量的存在于现实世界中,要发掘它、拍摄它,就应培养摄影者自己的‘悟’性,用各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去发现、探索、寻觅、挖掘其内涵意蕴,从一件普通的小事(或小人物),折射出奥妙深博的哲理。” (《大师的小品摄影》,林路著,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版,58页)

古今散文家惯用以小见大的方法,写作时往往运笔于一事一物的细部,在不惹人注意的细小的地方狠下功夫,却常常能够揭示出发人深思的人生哲理。台湾作家林清玄先生的诸多散文作品,虽篇幅短小,常因一小故事或一小场景而触发顿悟,表达某种人生理念或处世哲学。如他的作品《活珍珠》,写作者在市场上看到小贩现场剖开珍珠贝,剖出的同一时间种在海里的珍珠有的很大,有的很小,有的圆润,有的歪歪扭扭,由此想到同样是砂石,经过珍珠贝的历练,却结成不同的珍珠,连种珍珠的人也不知道原因何在。由此得出 “在人间的生活也是一样,同样受伤与挫折,总有一些人能长出最美、最大的珍珠。”作者通过小珍珠、小篇幅,却得出了人生的感受和哲理。

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作品《走一步,再走一步》,也是小故事悟大道理的杰作。小故事是——童年的我随小伙伴去爬悬崖——中途被弃进退两难——父亲指点摆脱困境。这次经历使作家悟出生活的一个哲理:每当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小小一步,走了这一步之后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要到的地方为止。这也就是告诉读者,在困难面前不应该畏难怯步,要就近起步,由易入手,循序渐进,坚持到底,就能取得成功。

摄影家朱金平对哲理摄影很有研究,出版了哲理摄影集《风景中的哲理》。他说:“哲理摄影属于艺术摄影的范畴,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把哲理与摄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思想与图片的交响乐。影像与哲理的有机结合,使得哲理摄影具有了独特的魅力。……对哲理摄影者来说,最重要的是他头脑里要有哲理、有思想。有了哲理思想,他就可通过某种画面来体现。笔者生活的大院里,有一株杨树被虫子蛀得只剩下树枝和树干了,样子很不好看,但又不能随便将它砍掉。一天,有个园林工人在这棵杨树底下栽花时,顺便把多余的一颗矮牵牛塞到树洞里了。没成想,这颗矮牵牛在树洞里长得生机勃勃,枝叶铺开,花朵开得红红火火,与那枯树组成了一幅绝妙的风景。几乎每个散步路过此地的人,都要看上几眼。于是,我将其拍下来,取题为《1+1>2》,想说明弱弱联合、取长补短变强势的道理。哲理摄影者的思想从哪里来?首先是要多读书,尤其是多看哲学书。其次,要多思考,认真琢磨生活中的哲学。”

邓君瑜先生的许多摄影小品是形象的格言和警句,揭示了许多生活中的道理,如他的作品《红颜春尽》。整幅画面是一块紫红色漆过的墙面,因为风雨的侵蚀,已有三块地方爆漆,像绽开的花朵,露出下面的墙面。邓先生在照片的说明文字中说:“你如果读过《红楼梦》里林黛玉的葬花词:‘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你会怎么想?如果你是感情丰富的话,定会为天下间红颜渐老的女性叹息。”

以小见大的作文篇2

英语文学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中文题目

分析《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的成长三部曲

英文题目

AnAnalysisoftheTrilogyofProtagonist’sGrowthinInvisibleMan

开题报告内容

1.选题背景(含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及评价)与意义。

对于成长和成长类型的小说,国外学者的理论研究层出不穷,如《麦田里的守望者》,《棕色的姑娘,棕色的砖房》等这些成长小说都有专门对它们的成长研究的相关文章。相比之下,我国以前的文学研究则有意无意忽视了成长小说,但近年来评论界对成长小说的重视有所加强。如我国就有芮渝萍的《美国成长小说研究》,专门对美国的成长小说做了系统全面的研究;还有周海燕的《论〈看不见的人〉的布鲁斯象征》对小说中布鲁斯的象征做了研究。

国外学者对《看不见的人》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成长的研究还未专门涉及,国内学者对《看不见的人》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他的民族身份以及主人公的个性觉醒方面,例如唐晓钟的《文化冲突中寻求真正的存在-拉尔夫·埃里森〈看不见的人〉创作简论》也对《看不见的人》的找寻自我及存在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但是关于这部小说的主人公的成长的研究却很少专门涉及。

论文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学术性、现实性、前沿性、针对性,学术界越来越重视研究成长类型小说的成长过程,也希望能对《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的成长过程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丰富对这一小说的研究。论文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在研究小说主人公的成长过程方面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有利于人们更好地体会生活,体验社会。

2.选题研究的方法与主要内容。

1、在收集资料,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与指导教师讨论,共同确定选题,列出论文提纲,并拟采用比较法,分析法,推导论述法等方法进行论文撰写。

2、该论文主要从三个部分来研究《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从迷惑,成长到顿悟的过程,通过分析综合总结的研究方法,试图从分析主人公认识到他自己以及所有黑人在白人社会中的不可见性以及黑人青年在白人社会中成长的艰辛方面,就揭示主人公从无知到成熟的成长过程的论题进行深入的探讨,皆在实现提出自己对《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的成长过程的见解和观点,丰富国内外对成长类型小说研究的目的。

3.研究条件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通过专业学习,具备基本英语语言技能和专业知识,拥有所选课题需要的部分资料和相关理论书籍,校图书馆和网络有丰富的资料可查询。同时,有导师的指导和帮助,能够顺利完成论文写作。

对于论文,可能存在的问题有相关文献和著作收集不足;理论理解、分析不够深刻、透彻;理论研究较为肤浅;理论联系实际不够;缺乏充分、全面的实践证明等问题。但论文尽量减少类似问题发生,尽量完善各方面。

参考文献:

Ellison,Ralph.InvisibleMan.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0.

Philips,Elizabeth.RalphEllison’sInvisibleMan.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1997.

Pizer,Donald.TheCambridgecompaniontoAmericanRealismandNaturalis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1997.

芮渝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

拉尔夫·艾里森.看不见的人.任邵曾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

唐晓钟.文化冲突中寻求真正的存在-拉尔夫·埃里森《看不见的人》创作简论.南京师范大学报,1990,1:107-111.

周海燕.论《看不见的人》的布鲁斯象征.浙江万里学报,2006,4:13-16.

4.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预期效果。

论文主要试图研究《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的成长过程,通过比较分析,归纳分析,推导论述的方法,从主人公迷惑、成长到顿悟过程的三个方面,分析黑人青年在白人社会中的不可见和黑人青年成长的艰辛的过程,从而探究在当时社会黑人处境的艰难和内心的蜕化,最终按照学士学位毕业论文的要求,完成3000到5000词左右的论文,并顺利通过答辩。

计划起止时间完成主要任务

2010年10月13日——2010年10月20日论文准备工作

2010年10月30日——2010年11月30日论文选题和收集资料

2010年12月1日——2010年12月20日开题报告、任务书和论文提纲填写

2011年1月1日——2011年3月15日完成论文初稿

2011年3月20日——2011年4月26日修改论文并定稿

2011年5月下旬——2011年6月论文答辩及其他工作

指导教师审核意见

论文主要研究《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的成长过程,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应认真查阅相关资料,运用综合分析等方式深入探讨主人公成长过程三部曲,并提出黑人在白人社会中的不可见性以及黑人青年在白人社会中成长的艰辛。该论文写作应严格按照进度计划进行,论文格式应该完全符合论文写作规范,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论文、顺利通过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中文题目

分析《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的成长三部曲

英文题目

AnAnalysisoftheTrilogyofProtagonist’sGrowthinInvisibleMan

题目来源

教师科研项目教师指定√学生自拟其他

基本任务

与要求

论文主题是分析《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的成长三部曲,研究方向是英美文学方向。通过比较分析,归纳分析,推导论述的方法,从主人公迷惑、成长到顿悟过程的三个方面,结合社会背景,分析黑人青年在白人社会中的不可见和黑人青年成长的艰辛的过程,从而探究在当时社会黑人处境的艰难和内心的蜕化。严格规范论文格式,严禁抄袭。

拟解决主要问题及预期成果

论文从主人公的成长着手,研究主人公从迷惑、成长到顿悟的三个成长过程,分析主人公认识到他自己以及所有黑人在白人社会中的不可见性以及黑人青年在白人社会中成长的艰辛,揭示当时社会黑人处境的艰难和内心的蜕化。

写论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参考资料不足,理论研究较为肤浅,论文容易出现分析不够的现象。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字数在3000到5000字以内的关于分析《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的成长三部曲的论文。

阶段性主要工作的起止时间

1.准备工作2010.10.13起6.论文撰写2011.1月起

2.选题2010.10.30-11.157.完成初稿2011.3.15

3.资料收集2010.11.16-11.308.修改、定稿2011.4.26

4.开题报告2010.12.1-12.159.答辩2011.5月下旬

5.论文大纲2010.12.16-12.2010.其他工作2011.6月

学生完成论文最终时间:2011年4月26日

学生接受任务时间:2010年11月16日学生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系审核意见

以小见大的作文篇3

关键词:《看不见的人》;文化;互文性

中图分类号:1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8)08-043-04

作者:张学祥,潍坊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山东,潍坊,261061

基金项目:潍坊学院青年基金项目“文化观念/下的拉尔夫・艾立森小说研究”(2008S43)阶段性成果。

引言

1952年,《看不见的人》的问世使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艾利森在美国文坛上“一鸣惊人”,成为美国历史上仅凭一部作品走红的少数作家之一,从而确立了他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1965年《图书周刊》(BookWeekly)和1978年《威尔逊季刊》(Wilson Quarter-1y)开展的民意测验中《看不见的人》都跻身于二战以来最重要作品的行列,“标志着一种文学传统的结束,另一种文学传统的到来。”当时小说如此受青睐推崇的重要原因是作品从黑人的独特视角阐述的身份主题――“看不见性”――超越了种族界限,具有了普遍意义,唤起了世人的共鸣。

多少年后,重读这一力作还会发现小说存在于主题思想以外的魅力同样令人震撼。艾利森在各个不同的层面上对欧美传统经典作品的广征博引、兼收并蓄,对历史、神话的娴熟驾驭和广泛指涉,以及对各种创作手法的创造性运用,赋予了作品丰厚的内涵。这说明小说文本丰富的内涵源于对其他文学文化文本的创造性运用,这恰好吻合了“互文性”这一西方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思潮中产生的文本理论。不管是从小说情节的内部参照关系、主题与创作手法上与其他欧美经典作品的相似之处,还是从小说当中零零散散的神话、民间习俗的指涉上来看,《看不见的人》可谓囊括了“互文性”特征的方方面面,是解读“互文性”文本理论的典范,折射出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思想。可以说小说《看不见的人》是艾利森站在历史的高度,固守黑人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博纳世界文化经典之精华而烹制的一道文化大餐。

目前国内外的艾利森文学评论者对《看不见的人》的研究往往以小说的主题、艺术手法为切入点,对黑人的自我异化、身份的解构与重建、种族文化观、反讽和象征手法的运用、小说的音乐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然而,从文化的宏观角度来解读这部世界经典的论作却不多见。鉴于此,笔者试图借助“互文性理论”在这方面作一尝试。

一、互文性理论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又称为文本间性、文本互涉,是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中产生的一种文本理论。“互文性”的思想源于索绪尔的语言符号理论和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后来经过克里斯蒂娃和巴特、热奈特、里法特尔、米勒、布鲁姆等人的努力,互文性理论的

内涵不断丰富,逐渐成为一个包含多重意旨的文学批评概念。俄国文艺理论家巴赫金(M.Bakhtine)认为对话性是所有语言的构成性成分:人们的言语不可避免地会吸收他人的词语,渗透着他人用法的痕迹,人们的看法也不可避免地会与他人的观点相契合或碰撞,而且人们在具体情景交流中所选择的词语总含有“他性”,总是属于特定的言语类型,总是附有前面话语的痕迹。法国后结构主义巨匠罗兰・巴特(RolandBarthes)在1973年为《大百科全书》撰写的《文本论》中认为,文本实为各式表述片段的交汇处,所谓新文本不过是从现存文本的基础上所得出的,凡文本都有“互文”。由于文本不过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换,所谓“作者”也就只不过是那已有文本的组织者,而不是原创者,他唯一的权力就是将各种书写混合起来,以一种抵消另一种。因此,互文性通常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文本间发生的相互指涉关系。也就是说,任何一个文本都与来自本文化的或者他文化的其他文本进行着对话,“一切时空中异时异处的文本相互之间都有联系”。

互文性理论具有极大的涵盖性,不仅打破了孤立文本分析的僵硬和固化,为理解文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是对把文本当作一个独立自足的语言封闭体的结构主义文本理论的一种超越,认为文本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有其他文本的存在,因为某事已被先在地书写了,一个文本从一开始就在其他文本的控制之下,必须把文本从文本的生产者那里解放出来,放到与其他文本的关系中去理解。互文性并不是简单的文字借用,而是思想的互相碰撞,它涉及到人类的历史、文化、知识、语言等各方面的交融。本文试从文化的视角,以广义互文、内互文、外互文、积极互文、宏观互文为切入点对《看不见的人》的多元互文性进行实证解析。

二、广义互文性:历史的戏剧性重演

后结构主义者克里斯蒂娃和巴特提出的广义互文,打破了狭义互文性仅限于文学文本之间联系的局限性,把非文学的艺术作品、人类的各种知识领域、表意实践、甚至把社会、历史、文化等都看作文本,认为任何文本与赋予该文本意义的各种语言、知识代码和文化表意实践间都相互指涉,这些知识、符码和表意实践形成了一个潜力无限的文本网络。

《看不见的人》可以说是美国社会的全景图,更是美国历史的一个缩影。小说以主人公的成长经历为主线,刻画了来自不同阶层的众多黑人,辽阔的生活画面跨越了自蓄奴时期至20世纪中叶的漫长历史过程,作品与其所产生的整个社会历史文化都形成了互文。Klein认为看不见的人的经历都是历史的,穿越了从解放运动开始的整个美国历史。Susan L.Blake发展了Klein的历史结构的观点,认为小说中的每一个插曲是与具体的历史阶段是相对应的。主人公在黑人大学的逗留映射的是美国的重建时期,即美国内战结束后对南部社会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改造与重新建设。民主重建以南北双方的妥协宣告结束,所以南部的民主改造是很不彻底的,广大黑人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仍处于无权地位。重建没有没收奴隶主阶级的大地产,没有给广大黑人和贫穷白人分配土地。广大黑人继续被束缚在种植园主的土地上。刚刚从奴隶制枷锁下解放出来的广大黑人很快又沦为租佃制种植园主的分成佃农或分成雇农,各州种植园主采取各种合法与非法手段限制佃农的自由流动与自由雇佣劳动制 的发展。因而在内战后的一个长时期里,南部农业中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十分缓慢。小说中主人公名义上在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似乎摆脱了黑人前辈的卑劣处境,却处处受到校长布莱索博士的限制与刁难,身心备受煎熬。他尴尬的个人境况象征了重建时期广大黑人佃农和雇农非人的苦难生活。

他以屈辱为代价获取了上大学的奖学金是对黑人解放运动的一个讽刺性仿拟,因为奖学金并没有使他彻底解放,反而差点儿断送了其前程,正如黑人解放运动虽然使黑人处境有所改变,但要与白人平起平坐还要走很长的斗争之路;后来他和一个一战老兵被迫离开大学则折射出“大迁移”的踪影:北上纽约的经历和西迁苦旅都是美国梦破灭的典例;他在纽约的几个星期是充满希望的20年代的写照:工业就是上帝,自立就是教条,工会主义则是异端邪说……他在兄弟会的经历反映的则是大萧条时期,那时被驱逐是人们最普通的抱怨,共产主义是知识分子的良药;小说最后的暴乱也暗示了1943年的哈莱姆暴乱。小说不仅戏剧性地重现历史,而且还映射未来:艾利森的文学遗产执行人J.F.Callahan认为五六十年代的民权运动改变了美国社会的特征,这部小说也引导了后来美国小说的发展,成为民权运动的文字催化剂。

三、内互文性:“布鲁斯”的神奇力量

内互文性是指同一文本内部各种要素的关系。在小说《看不见的人》中,黑人音乐作为一种主旋律贯穿始终,使得小说具有鲜明的内互文性。自幼对黑人音乐情有独钟的拉尔夫・艾利森,其文学创作深深植根于美国黑人音乐。他将黑人音乐以不同的形式娴熟地穿插在小说中,特别是在一些关键时刻总会让音乐出现。反复演奏,不断加强,就像一座隐形的桥梁使小说中众多的故事情节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一种对话。

小说中“特鲁布拉德”这一插曲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故事。更是其他故事的“元故事”,正如评论家休斯顿・A・贝克所说,这一插曲中充满多种声音,与小说中其它插曲相互照应:“像其它系统象征现象一样,特鲁布拉德这一插曲,与其它各种符号系统形成对话关系,从而产生并获得意义。佃农这一章,作为一个文本,从与其周围的和内部的文本的互文性关系中获得其逻辑意义,并且也使其它章节的意义更加复杂化。”

吉姆・特鲁布拉德是一个勤劳而深受人们喜欢的佃农,是一个黑人圣歌和“布鲁斯”歌手,时常被请到大学,用校方官员称之为原始圣歌的音乐款待白人客人。但是由于家境贫寒,冬天缺乏基本的取暖条件,只好全家挤在一起后,睡梦中与女儿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关系,给了白人歧视黑人的把柄,更让他在妻子面前抬不起头来。他的“丑闻”折射出一个严峻的社会现实:在美国这个物质极度丰富的社会里,黑人却挣扎在温饱无法保障的贫困之中。这让读者情不自禁地想到了那一对黑人老夫妇因缴不起房租被强行撵出他们居住了20余年的公寓,他们的东西被胡乱扔放在大街上,老夫妇绝望地坐在冷风中哭泣,悲惨的哭声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起布鲁斯音乐中的哀伤。这一幕却如同袅袅的布鲁斯音符萦绕在义愤填膺的黑人群众耳畔,激发了他们要与不公斗争到底的决心。特鲁布拉德的处境再次唤起了小说前言中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的歌声,“我造了什么孽?为何我周身漆黑,如此忧伤?”不难看出,布鲁斯音乐作为一种独特的声音对白人的垄断霸权进行消解,揭示出社会批判的主题,暴露了“机会均等,人人都有成功可能”的“美国梦”的谎言。

布鲁斯不但使小说中声讨社会不公的情节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也是小说中展示黑人坚强与爱心情节的粘合剂。特鲁布拉德发现与自己的女儿后,来自家庭、内心和社会的压力迫使他离家出走。自我放逐的日子“有一天夜里”,他“开始唱起歌来……我也不知道唱得什么歌……我只知道末了我在唱“布鲁斯”……我一边唱着“布鲁斯”,一边认定了一个事实:我不是别人,就是我自己”,从吟唱“布鲁斯”中得到启发,认识到沉迷于过去的悲哀是于事无补的,于是吉姆重新振作起来,回到家,摆正犯罪和责任的位置,将生活继续下去,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取全家人的谅解并为他们谋幸福。正如艾利森在《与音乐共生》中所写,生活有时可能是艰难的、嘈杂的和不正常的,但是流畅的音乐风格可减少生活的混乱以恢复常规,表达一种肯定的生活态度。布鲁斯是他坚强起来的源泉。无独有偶,小说中玛丽・蓝博这个哈莱姆区有名的黑人好大妈也是通过布鲁斯表达了她的坚强和慈爱。看不见的人经历了在油漆厂的不幸遭遇,摔倒在伦诺克斯大街上后,玛丽・蓝博收留了他,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她把这位素昧平生的年轻人弄到她的寄宿房子里却不向他讨债。当一周三次闻到卷心菜的味道时,看不见的人意识到玛丽肯定缺钱了,但玛丽将自己的苦衷埋在心里面。他在思考时听到玛丽在楼下的门厅里唱歌,唱的是一首布鲁斯歌曲,一首有关烦恼的歌,可是她的声音清脆而宁静。离开她家时,看不见的人最后听到的还是玛丽・蓝博在唱歌,歌声向他飘来,在他的周围荡漾,使他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南产生一种蒙恩的感受。这位平凡的黑人大妈作为“布鲁斯”使者的化身,表现出来的是她在困境中折射出的难能可贵的博大仁爱之心。她凭借顽强的精神战胜个人苦难和艰难的岁月,所以看不见的人不仅仅把她当作朋友,更当作一种力量,一种坚定的、熟悉的、使他没有崩溃的力量。在玛丽无微不至的母性关怀下,看不见的人发现了哈莱姆区鼓舞人心的民间精神,使他勇于面对自己痛苦的过去和前途未卜的将来。玛丽经常以她清晰而平静的嗓音哼唱忧伤的“布鲁斯”歌曲表明驻守于她心中的应该是她那时刻不忘的黑人民族情结,她具有生活在堕落的社会里而不使自己堕落的能力。忧伤的布鲁斯歌曲背后是一个没有被困难扭曲的真正好女人。布鲁斯不但没有使黑人沉迷于忧伤,反而让他们看到了希望,正如

“鲜血和白骨之歌”所唱的那样:

那意味着希望!

唱一首艰难和痛苦之歌:

那意味着信仰!

唱一支谦卑和荒谬之歌:

那意味着忍耐!

唱一支黑暗中斗争不已之歌,那意味着:

胜利

四、外互文性:与世界文学经典的共鸣

外互文性是指不同文本间的参照关系,在这种互文参照中融进了文化内涵与知识结构。法国批评家热奈特从修辞分析的角度阐述了互文性理论,提出了一个不同的术语,“跨文本性”(transtextuality),认为从根本上讲文字是“跨文本的”,或者说是一种产生于其他文本片断的“二度”结构。指出跨文本性是文学性的一种普遍形态,“没有任何文学作品不唤起其他作品的影子,只是阅读的深度不同唤起的程度亦不同罢了;因此所有作品都具有“跨文本性。”小说《看不见的人》闪烁着欧美文学经典中多部作品的影子,其中最典型的要属《地下室手记》和《炼狱》。

艾利森虽然师承黑人反抗小说大师理查德・赖特,但是他却一再声明,他的小说不是反抗小说,“我是一个人,不仅仅是理查德・赖特的继承人。反省我的经历 可以有很多种方式,远比‘抗议’这两个字体现的意思复杂得多。”他是从全人类的视角来写作的。因此他的小说源于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记》(Notesfrom Underground),而不是赖特的《土生子》(NativeSon)或其他作家的反抗小说。艾利森将《看不见的人》的叙述者比作《地下室手记》的主人公,认为二者都具有各自的才智:“我的叙述者,同陀氏的一样,都是思想家。虽然我的主人公没有陀氏的主人公思考的那么周到和清楚,但是我的主人公意识上具有一种哲学思维的高度。他依靠思想而存在,他是一位知识分子。”看不见的人在序曲的一开始就提到《地下室手记》,对陀氏主人公的观点进行了改造,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了重述,表明自己的非洲身份和条件。看不见的人利用陀斯妥耶夫斯和他的主人公,暗示他将进入方言土语、文学和民俗的传统中,成为一个艾利森所谓的“疯狂国家”的作家。地下室人和看不见的人对外面的世界都具有高度民主的认识,但又充满恐惧,都认为它是充满着潜在危险的领地。两部小说中的独自都具有个人与政治的双重性。但艾利森的独自具有史诗的庄严性,这是陀氏独自所望尘莫及的。两部小说都采用了回忆录的形式,都具有诱人的地下日记的忏悔文学的特点。此外,两部小说在结构和主题等其它方面也有许多相似之处,二者的互文性是很明显的。

《看不见的人》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地下室手记》的创造性翻版,无独有偶,但丁的《炼狱》和《看不见的人》相互回应,同样存在极大的相似性。《看不见的人》一开始就说,“在听爵士乐的时候,他不仅能够进入到音乐当中,而且像但丁一样,能够降临到其纵深处。”这表明艾利森和但丁开始了默契的对话。艾利森的小说以主人公的经历为线索由一系列的插曲构成。整部小说是由三大部分组成的,每一部分由三个插曲组成。而但丁的诗也可以被分成三个基本的部分,而且每一部分也被细致地分成小部分。因此,两者在总体结构上是平行的。两部作品都是从幻想到现实的一个复杂而必然的微妙过程,在最后的尾声中达到高潮,经过“炼狱”的洗礼主人公对现实世界中的自私、暴力和欺骗有了清醒的认识,醍醐灌顶,回归自我。像但丁的作品一样,艾利森小说的主人公也让人产生一个复杂的双重视觉,“既谴责又肯定,既说是又说不”:尽管他意识到生活是“坏的,恶劣的”,但他内心深处还是相信它是“庄严而美好的”,因为生活当中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

此外,《看不见的人》也传达出了许多其他作家的声音。在小说中读者可以重温《荒原》和《尤利西斯》当中的许多古代神话和仪式;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边境神话和民间习俗,“使他的习语美国化,拓宽了他的文本感染力”:《看不见的人》广阔的覆盖面再现了梅尔・维尔的《莫比・迪克》中的书信,布道、格斗、歌曲、政治演讲,梦幻以及对私人住宅、会议室、办公室、妓院、酒吧和教堂的描写等等。

结束语

以小见大的作文篇4

[关键词]新课标;小组;合作能力;评价

新课程语文学习强调要构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是发挥学生集体智慧进行学习的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帮助,相互交流,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一、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倡导“合作”这一学习方式,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合作学习能让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交换彼此的见解,展示个性思维的方法与过程,在交流中反思,使自己的见解更加丰富和全面。同时,在合作式的民主互动的和谐氛围内进行学习,有利于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养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通过合作与交流,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精神。同时,合作性的讨论与交流,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现自己的动机,达到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目标。

例如,笔者在教《凡卡》这一课时,要学生用最精练的小标题概括各部分的意思,让学生四人一组合作学习,然后各小组选最佳标题向大家汇报。分组后,学生的讨论非常热烈,笔者再适时启发“抓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边读边想,互相商量,相互改进,最后达成共识。在汇报结果时,他们的回答令笔者大吃一惊,语句精练。当笔者把学生的答案写在黑板上时,每个学生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自豪的神情。可见,通过合作学习,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热情;另一方面,通过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达到了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语文新课程的最大的特点就是教学要基于生活、基于情景、基于问题。这就要求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合作与交流,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升华与发展,要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积极,主动,充满活力。首先必须要使学生有合作意识,教师在合作意识的培养方面要联系实际,结合生活情景,让学生感觉到有合作的需要和合作的重要性。让学生把合作当成一种习惯,从而养成合作习惯。

二、合作学习习惯的培养

1.帮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表达。合作学习是指小组中的合作,也包括班级内部的合作。不管是在哪一种合作的形式下,每个学生都应主动参与合作。在讨论中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所以,要组织好合作学习,就要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发言,主动表达自己的看法。在开始组织合作性的讨论时,有些学生难免会担心自己说错了怕人笑话而不敢发言,这时教师应鼓励他们,让他们有说话的机会,说错也不批评。若有时候要求发言的学生多了,教师可要求学生依次说,表达出自己的见解;别人说过的,尽可能不重复;轻轻地说,不影响别人;另外把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有意地安排给少数语文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去回答,鼓励他们积极发言,对于他们的进步给予肯定与鼓励,使他们能够有表现自我和获得成功的机会。

2.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合作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合作与交流的学习形式,是发挥集体智慧的最好形式,也是相互交流与学习的最好机会。小学生由于学习缺乏持久性,所以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注意听同学的发言,不能只顾表现自己,更不能打击别人的意见。做到注意听,听不懂的马上问,整理小组研究成果,准备大组交流。如果是没有规则的活动,看似气氛活跃,实则实效不佳。这就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活动前向学生提出合作建议。

3.帮助学生学会提问。语文学习中的许多问题具有不确定性,有许多问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在语文合作学习活动中要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既要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也要能听取别人的意见,在肯定别人优点的同时还要敢于质问。如果有疑问,应立即追问;有不同的见解和意见时,要敢于提出,大胆质疑;对同学们没想到的、没说完的,要勇于补充,这样就会使我们的课堂更加富有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张华,谢祥琼.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尝试[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2]杨洁.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2011,(5).

以小见大的作文篇5

关键词:真情;个性;质朴;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2-0129-01

小小说是小书大文章,是平民化阅读,以其曲折的故事、深远的立意、简练的语言、精巧的结构而倍受人们的青睐。它往往截取生活的片段或用简洁的语言叙述一件事、一段情、一点感受、一截意识流,却能反映时代风云,就像郁达夫所说的“一粒沙中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考场作文因字数限制更是这样。我们可以通过对小小说的阅读与学习,学会精选生活场景,以独特的眼光去挖掘、透视,以小见大,揭示新鲜深刻的思想内涵。

一、悟生活・抒真情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小小说是现实生活中的直接对话,它虽不是大菜,但方便可口,色香味俱全,又有足够的营养。小小说的作者为社会各界人士,写作素材较为生活化,大都取材于身边的生活。

如《飞翔的学费》这篇小说的题材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父亲为保东挪西借筹来的学费的万无一失,穷尽所有的智慧,认为把钱塞进鞋底最安全,但是产生了出人意料的结果:这些钱飞上了天空。仅仅这一个细节,因为它的罕见,它的闻所未闻,它背后潜藏的酸甜苦辣,产生了令人难以忘怀的艺术魅力。《父与子》写的是一位父亲在火车站送儿子去上学,但火车因事延迟出发,别的送亲的人已相继离开,但这位父亲却一直站在雪地里目送儿子,儿子不停劝父亲离去,但父亲坚持等到火车出发,即使他已变成了一个雪人。这两篇都凝结着父亲对儿子沉甸甸的爱。“交学费”“送子女上学”这都是常见的话题,在小说作者笔下是如此的耐人寻味,扣人心弦。不少学生经常抱怨生活太单调,永远的三点一线,无法找到真正打动人心的事。其实,学生不是没有生活,他们缺少的就是对现实生活的有效感悟。小小说作者会借给学生一双感悟生活的慧眼。我们可以启发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家庭、学校、社会,关注身边的一切,从现实生活中汲取写作的营养,只要用心发现、感悟,即使再平凡普通的东西都能闪现出珍珠般的光芒。

二、深立意・扬个性

小小说创新的特点是小中见大,微中见情。

“小中见长”就是小小说具有大小说的思想容量;如周波的《太阳很刺眼》:学校一场火灾,人们皆露悲戚之色。只因一位老师微笑如故,在查案无果时被无端猜疑,最终职业不保,只能微笑着“离去”。我们这个民族的思维似乎多呈平面状,在思辨能力和智慧量级上更是有待提高。所以汶川地震中一个致残少年“我要喝可乐,冰镇的”的声音,一个儿童在担架上的稚气敬礼,曾让我们多少人破涕为笑,忍俊不禁。面对灾难,哭不是我们的唯一专利,有时一脸灿烂的笑靥,更能激发我们热爱生活的天性。

“微中见情”即文字不多,情感深厚,充满诗人一般的热情。如于德北的《秋夜》写三个业余诗人在乡下聚会,少不了饮酒诵诗,背诵的是普希金、雪莱、泰戈尔、惠特曼的传世经典。值得注意的有一个背诵者名叫佳卫,从来不喝酒的他那天喝了不少酒,他背诵的是普希金的《致大海》。点燃篝火之后,他喃喃地说:“我是那么恨火,可我现在突然发现,我又那么爱火。”这些场景都是实写,实在是让人神往的雅兴和情调。虚写的是,业余诗人佳卫还是一位消防队长,不久后因救火而牺牲。于德北写他,不写他怎么赴汤蹈火,而写他背诵诗时眼中的泪光。更让我们相信:他是凤凰,他涅了。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学说如何发现鲜活生动的生活细节和富于时代气息的生活片断,如何积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再学习如何选择那些真正能够“小中见大”的生活片断,选择那些迅速反映时代新思想、新风貌、新问题的题材,选择新角度进行立意构思的创作。

三、探语言・求质朴

小小说精巧别致,不同于长中短篇小说,因其短而更须凝练优美的语言。如林斤澜的小小说语言简洁,行文洒脱,善于在小说中营造出诗一般的意境,显得很有神韵,如经年之陈酿,品后滋味悠长。如实力派作家冯骥才的小小说的语言风格往往是平白朴实中流露出真切的生活感受和哲理。我们可以通过鉴赏小小说的语言来指导学生如何写富有文采的文章。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这些都是有文采的表现。如“他像丧家犬一样灰溜溜地逃跑了。”这个句子,用“丧家犬”“灰溜溜”两个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他”逃跑时的狼狈样子。小小说很少追求辞藻的华丽,更多的是致力于语言的精粹、洗炼、富有感染力,有时一个传神的动词,贴切的形容词,普通却富有表现力的人物语言,令我们赞叹不已。

四、借结构・仿技巧

小小说是“在螺壳里做道场”,在短小的篇幅里,要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叙述完整的情节,展现典型的环境和表达深刻的主题思想,就必须在结构和技巧上花工夫。如王任叔的《河豚子》,写一农民在二三十年代的社会背景中,因穷困而自杀的过程:弄回毒鱼,却看到孩子们兴高采烈;怕见惨象而出外, 回来后却见妻儿欢笑等待;吃后等死,却因鱼失去毒性,死不成仍要受苦。该篇作品在情节上采用单线曲折,一波三折的写法。如《奇妙的循环不等式》,车上只有一个空位,售票员不让老太太坐,却让“首长”坐。司机上车后赶开“首长”请经理坐,经理的丈母娘正是老太太。小小说在技巧上更是形式多样,如张与弛、动与静、虚与实、抑与扬等艺术手法的合理运用,悬念法、铺垫法、烘托法的巧妙使用,以及对比、夸张、双关、象征等手法的恰当使用等等。我们学生写作文往往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完全不理会什么结构什么技巧,甚至写出的作文连文体都搞不清楚,实足的“四不像”。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小说的学习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文体意识,通过小小说写作技巧的分析,理解其在写作中所起的作用,进而在实际写作中能够恰当地运用。

以小见大的作文篇6

关键词:虚实相生 因地制宜 造园艺术 室内设计 继承发展

《浮生六记》的作者沈复,生活于乾隆年间的苏州。乾隆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最后繁荣时期,号称“乾隆盛世”,此段时期集中兴建的一大批优秀的皇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成为我国园林发展史上并驾齐驱的高峰,可以认为是整个封建社会园林创作的总结。它们全面体现了传统园林的美学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审美心理的结晶。当时的造园理论也已经比较成熟,明末计成的《园治》等理论书籍也已经有了较大的影响。沈复就生活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中,他本人又擅长写诗作画,《浮生六记》中对插花,盆景设计,特别是园林造景方面的描述,体现出了作者较高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浮生六记》的卷二“闲情记趣”篇中关于园林空间处理手法的描述,更是体现了“小中见大,大中见小,虚实相生”的美学思想。“若夫园亭楼阁,套室回廊,叠石成山,栽花取势,又在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不仅在“周回曲折”四字,又不在地广石多徒烦工费。或掘地堆土成山,间以块石,杂以花草,篱用梅编,墙以藤引,则无山而成山矣。大中见小者,散漫处植易长之竹,编易茂之梅以屏之。小中见大者,窄院之墙宜凹凸其形,饰以绿色,引以藤蔓;嵌大石,凿字作碑记形;推窗如临石壁,便觉峻峭无穷。虚中有实者,或山穷水尽处,一折而豁然开朗;或轩阁设厨处,一开而通别院。实中有虚者,开门于不通之院,映以竹石,如有实无也;设矮栏于墙头,如上有月台而实虚也。”

建筑和园林都是处理空间的艺术。沈复的这段描述,就阐述了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利用分隔、藏露、虚实等艺术处理手法,达到含蓄又丰富的园林艺术效果。沈复所强调的虚实藏露的曲折手法,符合江南园林的实际情况。与北方园林相比,江南园林多造园于市井之内,一般规模比较小。要在较小的空间营造出理想的意境,应该采取委婉曲折的的手法,使有限的空间蕴含丰富的趣味。因此,沈复认为,园林“不在地广石多徒烦工费”,关键在于以委婉曲折的手段巧妙安排,山水、亭台、楼阁,或屏或露,愈变化而愈见姿态,特别是以“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办法,或于水尽山穷处而豁然开朗,或于散漫处植以竹梅,造成委婉多姿的艺术效果,使园林意味无穷,耐人寻味,达到隐而深秀的委婉境界。

“小中见大”是指通过较小的有限的空间传达广大幽深的审美境界。沈复对“小中见大”的解释:“小中见大者.窄院之墙宜凹凸其形.饰以绿色.引以藤蔓。嵌大石.凿字作碑记形。推窗如临石壁。便觉峻峭无穷”。使小院的围墙形成生动的曲线美,并以藤蔓加以装饰,使小小的院落既有婉转之美,又不乏峻峭的意味,充分体现了江南园林委婉曲折、传神写意的特色。“虚中有实者。或山穷水尽处。一折而豁然开朗:或轩阁设厨处.一开而可通别院。实中有虚者。开门于不通之院。映以竹石。如有实无也:设矮栏于墙头。如上有月台。而实虚也。”似虚还有,如有实无,以一种曲尽变化的思维创造出人意料的空间艺术效果,私家园林常是住宅的延伸部分,基地范围较小,因而必须在有限空间内创造出较多的景色,“小中见大”“虚实相生”等空间处理手法,在这有限的空间内得到了十分灵活的应用。

《浮生六记》还有关于园林建筑应“因地制宜”的描述。“因地制宜”的思想是我国数千年造园艺术实践所逐渐形成的一条美学原则,历代著名的造园家都是按照这条原则进行园林艺术创造的。计成在《园冶》中对“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了精辟的理论阐述:“因者,随基势高下,体形之端正,碍木删桠,泉流石注,互相借资,宜亭斯亭,宜榭斯榭,不妨偏径,顿置婉转,斯谓精而合宜者也”。李渔的《闲情偶寄》中所有论述园林的部分,也都渗透着这一基本思想。

沈复在《浮生六记》“浪游记快”篇中所记用“重台叠馆”法建造皖城“王氏园”的情况:“其地长于东西,短于南北。盖北紧背城,南则临湖故也。既限于地,颇难位置,而观其结构,作重台叠馆之法。重台者,屋上作月台为庭院,叠石栽花于上,使游人不知脚下有屋。盖上叠石者则下实,上庭院者则下虚,故花木乃得地气而生也。叠馆者,楼上作轩,轩上再作平台,上下盘折,重叠四层,且有小池,水不滴泄,竟莫测其何虚何实。”这正是善于因地制宜的绝好例证。在东西长,南北短,背城临湖的地盘局限之下,造园者顺其性而制之,极尽巧思,创造出层层叠叠、丰满充盈、出奇入胜的园林美景来。善于顺其性而制之,是园林艺术创作的一条普遍原则。

传统园林建筑中所体现的这种“虚实相生”“因地制宜”等美学思想,在现代室内设计中仍然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现代城市人口密度越来越大,人们大多居住在高层建筑中,如何在有限的空间中创造舒适的生存环境,是每个人都渴望解决的问题。

室内设计中,采取虚实相生、分景、隔景、借景等手法,组织空间,扩大空间。采用园林中分隔的手法,在整个空间的基础上,即在一个总的大“无”的基础上,根据功能导向又划分了很多小的“有”,然后在小“有”中充分发挥“有”的作用,实现区域的功能,达到“虚实相生”,然后要结合空间的形状、空间的区域功能及视线分配等方面对整个布局和装饰陈设进行设计规划,做到“因地制宜”同时要注意空间内各要素在大小、比例、相互位置、色彩灯光配置等方面的协调。

合理运用隔断形成的“有”和“无”在交替中达到了“虚实相生”。将这点引入室内,可在空间内设置罩、碧纱橱、屏风、帷幔、博古架,以及用线帘珠帘等软隔断,这些分隔极具装饰性,又产生“隔而不绝”的感觉,不完全隔断,从而留出了空白,更好的延伸了空间,空间上产生极强的流动感,感觉上显示出了虚实相生的空间情趣,产生一种特殊的美的意境。

利用光色表现空间的虚实。“光很重要。没有了光的变幻,形态便失去了生气,空间便显得无力。”贝律铭先生尤其注重光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安藤忠雄设计的光之教堂就运用光和空间相结合,“光之十字”产生强烈的光影和明暗对比, 虚幻而圣洁的意境油然而生。三十六鸳鸯馆等建筑中采用的蓝白相间玻璃窗,光线透过玻璃可达到班驳陆离、若隐若现的光影效果,带来似有若无的虚实变化。光色本身有很强的虚实表情,在室内就可利用色彩、光影极强的可塑性,增加空间的层次感,创造或烘托特定的气氛,得到特殊的空间感受。

中国园林建筑的美学思想博大精深。儒、道、佛三大教派的思想对中国园林建筑有着深远的影响。《浮生六记》中,通过作者的描述体现的只是某些方面,要想做到充分的理解,需要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丰富的文化是无价之宝,它能陶冶人的情操,提升我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我们有责任将它继承并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沈复.浮生六记[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1999

[2]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3]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4](清)李渔.闲情偶寄[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

以小见大的作文篇7

关键词:激发 作文 兴趣

传统的小学作文教学是一种维持性、被动性的教学。为了完成作文训练任务,根据作文要求,习惯于教师命题,学生的写作内容受限制,写作的方向总是跟着教师走。每到作文训练,小学生的脑子空空的,没有内容可写。长期下去,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发挥,学生提不起写作的兴趣,作文水平自然难以提高。兴趣是写好作文的关键。要使学生喜欢作文,教师必须实施创新教育,激发小学生写作文的兴趣。我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创新意识,实施创新教育,激发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做了多方面尝试。

一、作文命题创新,激发小学生写作的兴趣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抓好作文命题是作文创新的第一步,一个好的作文命题会深深地吸引学生。

首先,作文命题要新颖。作文命题平淡、单一、刻板,自然提不起学生的兴趣,所以作文命题要有新意。所谓“新意”,就是把平常的作文命题换个新鲜的字眼或换个说法,新鲜事物总是吸引人的,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能干的爸爸》《聪明的妈妈》《我的家乡是个好地方》,比《我的爸爸》《我的妈妈》《我的家乡》更有新意。

其次,作文命题要生动有趣。要做到生动有趣,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站在学生的角度,体会、感悟小学生的所见、所闻,熟知小学生感兴趣的事物。

再次,让学生自由命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自由命题就是学生自己拟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培养学生独立观察生活、选取题材、拓宽思维空间的能力,学生不受指定命题的束缚,自由发挥创造性。

二、创新作文的内容,激发小学生作文的兴趣

小学生所写的作文都是反映日常生活中的人、事、物或参加的活动。但因为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往往被随意性和情绪性所左右,没有认真观察身边事物的新奇之处。写起文章来,总是那几件事,那几样活动,老调重弹,没有新意。为了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我在指导作文训练时启发学生可以写一些新鲜的事物。如写一些常见的动物,我便引导学生写蜗牛、蛇、蝴蝶等;写植物时,我带领学生野外考察,让学生认真观察,开启思维。

三、利用现代电化教育设备,激发小学生写作文的兴趣

小学生的生活范围不够宽广,所见所闻不多,亲身经历的事情也少,写作素材缺乏。电化教育设备能突破时间、空间的局限,提供丰富、新鲜、生动有趣的作文素材。世界各地、大江南北,见过的、未见过的,五颜六色的图画,新鲜、活跃的画面,都可以通过录像机、幻灯机展现出来。各种不同的声响可以通过录音机播出。这些手段有效地刺激了学生的视觉、听觉神经,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学生为此兴奋起来,增强了写作兴趣,产生了写作的极大欲望。

四、指导想象作文,激发小学生作文兴趣

喜欢想象和幻想是小学生的天性,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想象的事物或景象,总是小学生日常生活感兴趣和久谈不衰的话题,指导学生作文训练时,我巧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让其大胆设想,甚至可以异想天开。如:利用带有悬念的文章结尾,要求学生续篇,让学生尽情发挥想象;利用听录音(各种大自然的声响),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将周围事物联系起来写文章;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将身边的事物拟人化写想象作文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就意味着作文成功了一半。实施创新教育,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大胆尝试各种教学方法,就能激发小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培养小学生爱写作文的习惯,丰富多彩的世界就能在小学生的笔端生动有趣地展现出来。

以小见大的作文篇8

[论文关键词]李贽;文学批评;童心说;化工说

李贽是明代一位以狂放著称的思想家,公开以“异端”自居,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虚伪道学,注重个体生命之解脱以及个体在社会中的位置。在文学批评理论方面,李贽重视作家主观情感的自然表现,强调情感之真诚无伪与表达之流畅通顺。于是他提出著名的“童心说”和“化工说”。

一、李贽的“童心说”理论

李贽的“童心说”是其文学理论批评的思想基础。就“童心说”来看,李贽围绕着“自然无伪”这个核心展开论述的。“童心”一词的本义是指人心之本然状态,即童稚之心,李贽认为是“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心之初也”。突出强调“真”,即人类童年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没有受到后天教化的影响。但李贽更看重的是表现思想情感之真诚无欺,这是与虚假伪饰相对立的层面。故日:“童心既障,于是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见而为政事,则政事无根底;著而为文辞,则文辞不能达。”即所言要发乎心,不要掩盖自我真实想法,要自然无伪的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这是针对盛行一时的假道学所提出来的,李贽推崇做真人、说真话、做真事、写真文。“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苟童心常存,则道理不行,闻见不立,无时不文,无人不文,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降而为六朝,变而为近体,又变而为传奇,变而为院本,为杂剧,为《西厢》曲,为《水浒传》,为今之举子业,大贤言圣人之道皆古今至文,不可得而时势先后论也。故吾因是而有感于童心者之白文也,更说什么《六经》,更说什么《语》、《孟》乎?”由此可以看出,决定作品价值的是“童心”,作者只有将“真心”融入创作中,表现自己的真情实感,才有可能创作出来好的作品,这着重强调了创作过程中作家的主体作用。李贽更注重人格,他认为读古人诗文须注重作者其中的品格境界,真正能与古人心灵相通,方能有所收获。

但伟大的人格不是创作好作品的唯一条件,若想创作出不朽的文章还必须有才、有胆、有识。李贽本人狂放狷洁在明代可谓一流,论独立精神亦可谓一意孤行。他写文章随心所欲,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他却只能被视为杰出的文学思想家而非伟大作家。可见一位伟大的作家不仅要人格崇高,还应具备才、胆、识。以上条件具备以后,作者于临笔挥毫之际还需有“绝假纯真”之“童心”,只有如此,方能创作出好的作品来。“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这个“童心”成了衡量作品好坏的标准,于是《西厢记》、《水浒传》与《六经》、《语》、《孟》并列成为天下至文。这样,李贽在批判复古主义思潮的氛围里肯定了戏曲小说的文学地位,对后来的戏曲小说理论批评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二、李贽的“化工说”理论

李贽还提出“化工说”,他认为艺术造诣有“化工…画工”之分,“画工”是一种人为的极工尽巧,它虽能夺自然造化之细腻工巧,却无法与真自然相比,故李贽认为高明的《琵琶记》没有能深入表现人物真实自然的爱恋之情,而是极尽工巧地去刻画人物之全忠全孝,结果失去了感人的力量。所以真正的作品应如自然界的万物,有其自身的生存规律。李贽显然侧重表现作品人物之真实自然。故其“化工”乃指对客观对象的描述要达到逼真生动的程度,“画工”则指违背自然真实的人为加工。李贽所追求的“化工”即自然之美,它不囿于形迹法度,不在于字句、结构、对偶之间,也不在于道理、法度。李贽认为“且夫世之真能文者,比其初皆非有意于为文也”,他们是触景生情,有感而发,是“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诉心中之不平,感数奇于千载”,是一种真情实感的流露,是真性情的表现。

李贽关于化工与画工的理论无疑来源于绘画艺术,而且很有可能直接受到苏轼的影响。东坡论诗画肯定“天工”而否定“画工”,李贽将这一理论应用于戏曲小说批评领域时,在保持其原有含义的同时,又拓展了其所含意蕴。如李贽评《水浒传》十三回日:“《水浒传》文字形容既妙,转换又神,如此回文字形容刻画周谨、杨志、索超处,已胜太史公一筹;至其转换到刘唐处来,真有出神入化手段,此岂人力可到?定是化工文字,可先天地始,后天地终也,不妄不妄。”此言化工乃取其自然不露雕琢痕迹的意思。小说叙刘唐至晁盖处送生辰纲消息,并不直叙,反远远由雷横巡乡入笔,化直接叙述为情节描写,在人物冲突中自然引出欲传消息,显得过接自然而无痕迹,所以称其为化工文字。又七十六回评日:“若欲借此阵法封侯拜将,待河之清也。”指其专注于细致描绘各种阵法,却毫无自然真实之感,是画工之作。这一用法与绘画中所用意义大体上是相同的。

李贽还为此理论注入新的内涵,使之更适用于新的艺术领域。首先,从自然真实之内涵出发,强调作者在描绘人物时须合乎其本色如身份、口吻、性格等。《水浒传》四十四回杨林对石秀日:“四海之内,皆是兄弟,怎如此说?”李贽批日:“太文雅些。”(同回夹批)此言杨、石二人均为粗汉,如此说话不合他们的性格、身份。此种对人物本色的强调对于戏曲小说批评而言意义重大,这是因为只有将批评重点转向人物塑造成功与否,才算真正进入戏曲小说批评领域。李贽还认为小说欲达到“化工”效果,必须依据描写对象之情理,不允许作者率意而为。

其次,“化工说”又包含着传神的理论。李贽认为传神欲达到化工境界须具备以下两点:一是须真正将人物写活,达到只见其声音笑貌语言声口而完全忘记叙述之语言媒介。

卓吾评《琵琶记》二十三出日:“曲与白竟至此乎!我不知其曲与白也,但见蔡公在床,五娘在侧,啼啼哭哭而已。神哉!技至此乎!”由此评论可知化工传神是李贽相当高的艺术要求。二是化工传神非但要准确描绘人物外在的语言行动,还需要重视人物内心世界之开掘。李贽评《水浒传》二十一回日:“此回文字逼真,化工肖物。摩写宋江、阎婆惜并阎婆处,不惟能画眼前,且画心上;不惟能画心上,且并画意外。顾虎头、吴道子安得到此?至其中转换关目,恐施、罗二公亦不自料到此。余谓断有鬼神助之也”。此处透辟地论述了逼真、化工、传神三者间的关系,逼真即化工肖物,亦即如自然本身那般真实而无人工斧凿痕,且惟其如此方可称为传神。

再次,化工说强调戏曲小说之寄托寓意。卓吾论《拜月》《西厢》日:“余览斯记,想见其为人,当其时必有大不得意于君臣朋友之间者,故借夫妇离合因缘以发其端。于是焉喜佳人之难得,羡张生之奇遇,比云雨之翻覆,叹今人之如土……小中见大,大中见小,举一毛端建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此自至理,非干戏论。”(《焚书》卷三《杂说》)李贽依据自我认识去解读作品以寄托自身感慨,当然无可厚非。但我们必须承认他的“小中见大,大中见小”原则触及典型性问题,一个优秀的批评家理应努力揭示作品的真正内涵,这有益于对作品的理解和价值之判定。

上一篇:500字作文范文 下一篇:调动申请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