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3-09-21 02:08:20

访谈心得体会

访谈心得体会篇1

关于深度访谈,这里面涉及的关键是何谓“深”,要多深才算深度访谈。笔者的理解是:

1.“深度”的第一层面――深入。深度访谈并不单纯指访谈者与被访者重复地面对面的接触,更主要指的是访谈双方的交流是自由的、轻松的,甚至是无障碍的。深度访谈没有事先统一的问卷、没有标准的提问顺序,其访谈话题多半是一个大范围或一个题目细化后的访谈提纲,由访谈者与被访谈者在这一范围内就访谈提纲进行自由交谈。双方围绕一定的题目,可从历史到今天,从原因到结果,从现象到本质,从个人到他人,从家庭到社会,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谈和讨论。访谈者可从中获得大量与研究问题有关的丰富的社会背景材料和访谈对象在这一背景中的所思、所言、所为的生动而鲜活的资料。

2.“深度”的第二层面――“深信”。在访谈的深入交流过程中,访谈者要高度尊重并重视被访者的说法、观点,超越访谈者个人的感受、理解与解释。

访谈这一交往过程包含访谈者(信息发送者)、被访者(信息接收者)、通道、信息编码、信息反馈等基本要素。访谈过程中,信息的传递和反馈是双向的,访谈的每一方都在不断将信息回送给另一方,双方都可能是信息的发送者和接收者。作为整体的访谈是访谈者和被访者的共同产物。访谈者和被访者之间是平等的关系。访谈者不是操控访谈历程,而是引导访谈过程。被访者不是被研究的对象,而是研究的信息提供者。访谈者事先准备部分的访谈信息(半结构的),以中性的语言提出研究的问题,对于被访者的回答,无须做出反馈或评价,不能进行诱导,更不必去迎合或说服访谈者,应当始终保持中性的立场。访谈者只有以客观的、尊重的态度才能尝试从被访者身上得到真实而深入的信息。

3.“深度”的第三层面――深究。在深入访谈的基础上,面对真实的、丰富的访谈材料,访谈者要善于去芜存菁,探索隐藏在表面陈述中的深刻意义。深度访谈的重点不仅是得到被访者的陈述,而且要透过被访者的陈述材料,探索其中折射出来的对某些活动、事件、现象的多元观点。这当中,访谈者要搁置自我的感受、解释与理解,超越自我的假设,探索潜藏在表层观点下所蕴含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有人曾将访谈比喻为采矿,访问者就像是采矿者。面对被访者提供的反馈信息,访谈者的工作就是挖掘它。

深度访谈的障碍

深度访谈的过程是机动的、松散的,随访谈者与受访者的互动而变化,其过程和结果难以预料。事实上,深度访谈难以展开无障碍的深入访谈。因为访谈是在一定背景下进行的,它包括:物理背景――访谈时的时间、地点、距离等;社会背景――访谈双方的身份、关系等;心理背景――访谈双方当时的情绪状态和感情;文化背景――访谈双方的受教育程度、信仰、价值观等;历史背景――访谈双方以往的人和事与此次访谈的关系。这些背景因素会给访谈的信息通道造成干扰,从而导致一定的访谈障碍。

常见的深度访谈的障碍有以下几种:

偏见。产生偏见的一种原因是“选择性知觉”的主观性。人们每天面对来自各方面大量的信息,而实际上注意到的信息却很少,总是因个人的兴趣、需求、动机等有选择地接受信息。这种有选择地接受信息是无意识的。但是,“选择性知觉”的主观性导致了访谈的认知障碍。由于被访者选择性地接受信息,访谈者的编码没能有效地传递给被访者,使得被访者难以客观译码,反馈的信息自然就不能客观、全面。例如,有时被访者不喜欢访谈者所提出的讨论问题或对所提的问题存在偏见,有时被访者可能觉得访谈者无法理解他们的回答而没能客观地回答提问。

产生偏见的其他原因是生理方面的原因,包括精神或情绪状态等因素。如果被访者的精神状态不佳或情绪不稳定,例如疲劳、激动、忧郁、亢奋等,被访者是难以有效地接受信息并准确译码。在访谈过程中,情感对于访谈双方的沟通、交流有很大的干扰。信息的交流是访谈双方交往的开始,而情感的交流是更深层次的沟通。例如,当被访者的心情不好时,很无意的一句话也可能引起波动,被访者可能会把它当作挑衅,觉得别人在和他作对。这是心境对认知的影响。被访者的情绪、精神状态对深度访谈造成主观障碍。

习惯。主要体现为“性格障碍”。性格反映了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体现在个体对人、对事的态度和处理方式的方方面面。某些习惯或性格会造成访谈的障碍。例如,访谈者没有倾听的习惯,急于打断被访者的讲话,使对方没能完整表达。又如,某些被访者的性格特征以自我为中心,他总是将精力过分集中在自我身上,看问题比较主观,过分关注自己的感受,没有耐心面对访谈问题,而是喋喋不休地讲述自己的感受。

顾虑。某些被访者比较世故,面对隐私话题、敏感性话题或评介式提问有所顾忌,顾左右而言他。在访谈中,世故心理的表现为:1.外热内冷,有些被访者表面上寒暄,看似热情支持访谈,实则轻易不发表意见,或者半真半假、虚虚实实,让访谈者捉摸不透;2.见风使舵,某些被访者八面玲珑,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往往注意访谈者在某一问题上的意见,寻找暗示,投访谈者所好,以迎合和取悦访谈者,造成材料失真;3.明哲保身,某些被访者奉行中庸,迁就随和,可以谈天说地,但决不说对错。这些现象导致深度访谈难以深入展开。

经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受教育水平或知识水平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知识层中。知识层面的差距会带来表达与理解的差异。当被访者的经验不足以理解提问的实际含义时,被访谈者或者不了解问题,或者不确定访谈者想要知道的是什么,会出现答非所问,导致回答发生偏差。例如,有的访谈者常与书面语接触,口语表达往往使用长句,结构比较复杂,修饰语较多。这样的表达内容,文化程度低的被访者可能听不懂。有时,访谈题目包含的专业性较强,被访者没有足够的信息回答,或不懂如何表达他们的内心感受,使得回答虽洋洋洒洒却没有提供访谈者想要的信息。

环境。访谈的环境和访谈者的仪表等非言语因素的干扰会形成访谈障碍。访谈者的目光、表情、动作、姿态、服饰,以及与被访者的距离都会影响访谈。例如,在访谈过程中,访谈者不时接听电话或周围环境的嘈杂都会干扰被访者的表达。又如,访谈者通过得体的打扮、仪态等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对被访者形成了一个好的首因效应,他会在访谈过程中以肯定的眼光来看待访谈者,愿意与访谈者沟通、交流。人们在首次对人知觉时形成的印象往往最为深刻。积极的首因效应往往会带来高质而持久的访谈,反之,消极的首因效应所产生的辐射会导致访谈障碍。

深度访谈的引导策略

在深度访谈的过程中,为了达到特定的访谈目的,访谈者必须针对已知的各种变量或可能存在的障碍,选择应对策略,有意识地远害就利,谋求最佳的访谈效果。

铺设访谈架构。访谈者要明确收集资料的方向,准备一个适当的访谈架构。

1.选择恰当的提问方式。例如,如果访谈者希望得到某人或某事某物或经验体会的信息,可以采用描述性的问题,使受访者在开放的话题空间诠释个人经验。如果访谈者希望发现受访者的知识、经验的架构,则可以采用结构性的提问。

2.设计简洁、清晰的问题。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加快,每个人的时间都异常紧迫,如果讲话过于冗长和复杂,对方就会产生厌烦心理,不愿再听下去。因此,问题必须简单明了。此外,由于人们的认识、内心感受存在差异,对同一词汇的理解可能是不同的。为了防止出现访谈障碍,在访谈过程中,访谈者要注意词句的简明、清楚。根据短时记忆的规律:人们的记忆组块通常为7+2或7-2,也就是说人们一次只能记住7条信息(加2或减2)。所以每次的问题不要给予过多信息。访谈者必须清楚所要表达的想法和想要传递的信息,选择那些能够清晰表达想法的词句,避免抽象性、有歧义的问题。此外,访谈的问题避免包含过强的专业性,这样的问题可能超出了受访者的经验,他们没有足够的信息回应,无法具体地回答。访谈话题应尽可能采用受访者能够并且愿意回答的开放式的提问方式,选择与受访者切身相关的主题,以防受访者误解问题而发出错误信息。

参与访谈建构。层递式传递信息。人们在口头表达时,大多是随想随说,语言编码的时间很短促,思维活动的节奏特别快,每句话都是在瞬间完成的语言编码任务,并说出来,不允许表达的人有充分的时间去考虑、去斟酌、去推敲。内部语言所形成的语义意向尽管存在跳跃性,但是在一句接一句的表述时,句与句之间的思维不能断档,一断档就说不下去了。且不说思维能力一般的人,就是有充分准备、思维活跃的人也不可能完全按照事先准备好的说下去,总有一些临时的变化,影响到语言的编码变化,以致出现前言不搭后语的反馈现象。访谈是靠一个个句子的信息焦点,在言语线形结构中,延续、衔接、组织起来的交流过程。因而,访谈问题尽可能在意义上由浅入深,侧重于语义的层次推进,层层深化受访者的思维活动,有利于引导受访者层层接受,有条理地把思想、观点、看法等表达出来。

及时提取反馈信息。访谈者在倾听过程中积极地与被访者进行对话,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被访者反馈的信息。在倾听过程中,当被访者口若悬河时,访谈者不妨从被访者的语言信息中提取与主题相关的词句,将对方前面所谈内容的某一点作为下一个问题的契机,使对话内容的转换显得比较自然。访谈者要根据被访者的价值观念、文化修养和社会期待去调整交流的方式,尽量缩小与被访者的距离,甚至站在被访者的立场上思考,通过求同达到感染诱导被访者的可能。访谈者要主动接受和捕捉被访者的语言背后的含义,把握重要词语,等待时机追问,通过双方的互动共同建构访谈。

被访者接受访谈多多少少会有个人的动机、兴趣或利益,因此在回答问题时,他们常常不自觉地滑向个人的意向,好像不经意地偏离话题。表面上,这些话语与访谈的研究主题无关,但对被访者而言,也许是十分重要的事件,被访者希望引起访谈者的关注。访谈者顺着对方的话题追问,可以获得超越访谈者个人假设的重要信息。

注 释:

①④李晓凤、佘双好:《质性研究方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2页、143页。

②杨善华、孙飞宇:《作为意义探究的深度访谈》,《社会学研究》,2005(5)。

③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74页。

参考文献:

l.高燕、杰:《社会研究方法》,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年版。

2.刘晓新、毕爱萍主编:《人际交往心理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王古馥:《思维与语言应用》,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单位:湛江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访谈心得体会篇2

我在编辑制作电视访谈节目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主持人的巧妙提问,而被访嘉宾精彩回答的时候,我都会兴奋得从编辑台前跳起来。做电视节目的人常说:做好的节目,先要能感动自己。才能感动观众。电视访谈节目中的提问技巧是做好访谈节目的重要一环。在电视访谈节目中,绝大多数信息起源于主持人的提问;对同一采访对象的提问方式不同会获得截然不同的效果。善于提问,有利于主持人进行深层次挖掘,有利于节目向深度延伸;反之,就会前功尽弃。因此,做好电视访谈节目,除了做好前期策划以外,关键是一个“问”字,要问得有学问,问得有技巧。

一是要保持平等的心态。电视访谈节目的采访对象,大都是名流权威、专家学者。作为主持人,要与被采访对象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如果面对名流权威人物时。你用一种仰视的心态进行提问,不但不能深入被访者的内心世界,反而让观众觉得平淡无味;如果主持人用平等的心态或是充当对手的方式往往能取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采访名流权威、大腕明星,记者不妨把问题提得尖锐一些,不要绕圈子,不必遮遮掩掩,简明扼要,一针见血,反而会激起他们的挑战欲望。把访谈引向深入。

我曾做过访谈著名演员杨再葆的一期节目,我要求主持人在访谈的一开始就很尖锐地和他探讨当前演艺界存在的问题,其中也有针对他本人的内容,一下激起了他表达个人见识的欲望,他侃侃而谈,从他扮演《市长》的角色体会,到对当前演艺界问题的看法,节目很快一次录成。事后,他还十分赞赏主持人这种直率、坦诚的提问方式。

二是要智慧地掌控现场。在电视访谈节目中,被采访对象是主角,但在采访过程中,主持人是主角。被采访对象是配角。主持人只有充分掌握了访谈的主动权,通过提问,引导采访对象说出观众最想知道、最感兴趣的事情。主持人必须动脑子,认真思考,依靠智慧发问,用智慧掌握好现场。提问后还要注意认真听被采访对象讲述的内容是否符合观众的需要,有哪些疑问还需要及时补充提问,一定要把被采访对象的谈话进入节目预先设计好的主题;对于被采访对象的即兴发言,只要是对深化节目主题有利的,就不要打断;如果被采访对象谈的内容不太理想,或是对深化主题没有益处的。聪明、智慧的主持人最好不要生硬打断被访者的话头,要抓住被采访对象说话的空隙,随机应变地提出新的问题,把话题引导到围绕主题方面来。记得2006年的夏天,我带一个摄制组在上海一个宾馆采访著名电影作曲家吕其明(电影《铁道游击队》的作曲者),当谈到他父亲为革命牺牲的情景时,老人泪流满面。又情不自禁地讲起父亲的战斗故事,老人越讲越激动,没有停止的迹象,而这些又与我们的节目不相关,我情急之下,向主持人出示提示牌:“问他父亲什么时候安葬在雨花台?”主持人乘老人擦泪的时候。把话题引向了南京雨花台。引出了吕其明为南京雨花台作曲的前后经过,及时完成了采访任务。总之,对于不同的被采访对象,主持人要因人而异,察言观色,以不同的方式发问,或旁敲侧击,以迂为直;或真真假假,假中求真,这样才能出新求异,把被访对象心中你想要的话全都掏出来。

三是策略方式很重要。在现实工作中,也会遇到不愿意接受采访的对象,不愿接受采访的原因也很多,这时候策略方式很重要。譬如你对他说:我们知道您很忙,但观众喜欢您,您德高望重之类他喜欢听的话,这样一来,他一般不太好意思拒绝。有一次我们要采访安徽籍的著名京剧演员李炳淑,我让制片连续三次和她预约,她都不接受采访。第四次我给她打电话。先说我是看样板戏《龙江颂》长大的,(她是《龙江颂》中女主角江水英的扮演者)然后问她近来身体好吗?和她交流很顺畅,当我提到采访她时,她以身体不好为由第四次拒绝。无奈之下,我向她诉说起做电视的艰难,采访名人的不易,她表示了理解,并说也很想配合采访,只是身体不好,力不从心。我说:我们去车接您。她说:我不能下楼,上不了车。我说:我上楼去背您下来……她沉默了一会,终于答应接受采访,并约好了去接她的时间。当我们赶到她指定的地点时,她已站在那儿等候了。事后,我们才知道,三十多年过去了,她老了,她特别怕上电视,她是想把《龙江颂》中江水英的美好形象永远留在观众的心中。

在电视访谈开始时,主持人和被访对象在感情上默契、交融和共鸣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情绪、情感具有组织和激发被访者言行的作用。一般来说,被访者大都有配合媒体完成采访任务的心理,感情上并不都是真心配合。这时,主持人的态度就显得十分重要,无论面对什么人,主持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体现出一个“诚”字;“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用真心实意去吸引、感染被访对象,使其感到是在与自己交流,和朋友在谈心。只有进入了这样的意境,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访谈心得体会篇3

电视访谈节目渊源的

心理学分析

1939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开播了广播谈话节目《芝加哥圆桌大学》和《美国城市空中会议》,被认为是西方电视访谈节目的发端。二战结束之初,社会百废待兴,公众需要一个公共谈话空间来沟通信息、交流思想,特别是经受了战争创伤的人们需要宣泄个人情感、相互抚慰心灵伤痛。谈话节目以人们日常交际中最熟悉的交谈方式、开放式的受众参与格局、宽松的话语环境、平等的话语权释放等元素安抚了受众战后紧张、敏感、脆弱的心理,满足了他们的信息需求和精神渴望。

随着谈话节目的发展,访谈节目内容从最初的战争评论演化到包罗社会万象,节目风格也趋于多元。因为节目样态广受欢迎,所以各种风格内容的访谈节目都深得人心。尤其是在西欧,无论是在电台还是电视台,访谈节目都非常盛行,一度占据自办节目时长的一半以上。

在改革开放之后,电视访谈节目样式流传到我国。缘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特质与社会心理差异,中国的电视访谈节目根据中国受众心理经过本土化改造后,其表现和西方同类节目有显著差异。

首先,从题材选择上看,中西方观众都对轻松愉快的小题材感兴趣,一些无伤大雅又放松身心的趣谈打破了民族的界限,是中西方观众茶余饭后共同的谈资。在严肃话题的选择上,西方观众普遍更关注大视野下的社会政治与经济发展问题,如种族歧视、青少年性教育、战争与和平、全球经济发展战略等;中国电视访谈更倾向于与公众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如住房、教育、就业、医疗保障等,虽然近年涉足全球视野下的国际问题的访谈节目不断增加,但对普通百姓而言,更关注的还是周边生存环境现状。

这种严肃题材选择上的差异源于中西方不同的社会认知心理。相对而言,西方人生活中的社会组织关系较简单,他们的自我结构具有个体独立性,社会认知更倾向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征服外部世界,属于主动型认知心理态势;中国人较复杂的社会组织关系造成公众具有群体依赖性,认知过程更倾向于遭遇问题、解决问题从而适应外部世界,是一种被动型认知心理态势。因此,西方观众更热衷谈论宏观背景下的时政问题,而中国观众更关注与实际生存有关的切身利益问题。

其次,从节目传播意向上看,西方电视访谈节目并不讲求从某一所谓官方角度对访谈主题进行观点评价,而是提供一个各抒己见的发言平台,至于观点的优劣正误则任由观众进行自行取舍和判断。相比之下,我国的电视访谈节目更注重在舆论导向上坚持党性和政治性,尊重社会公共秩序和道德规范,讲究通过意见交换取得观点共识。

我们可以从社会心理的角度来解释这种传播意向上的差异。中国社会基于农业生产关系,是一种以集体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社会,其中包含复杂的等级制度与群体协作的要求,造成对人际取向非常依赖和重视的社会心理,讲求集体纪律与公共约束;而起源于古希腊的西方文明基于渔业和狩猎等对个体特征和自由要求更高的生产关系,因此,西方社会是以个人主义为主的社会,在社会心理中更看重个体特征的表达和发展。

第三,从电视访谈节目的具体话语方式看,中国观众表达情绪情感较为含蓄内敛,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从众心理,而西方观众表情达意时更追求自由率性,注重不同意见的交锋。

社会心理学认为,话语方式是“自我表现”的倾向与程度的综合体现,而自我展露受文化心理的影响。西方文化是求异文化,以独特性为价值取向;中国文化是一种求同文化,追求在集体中达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因此,西方观众更乐于“自我表现”,目的在于展示与众不同以及能言善辩的个人能力,而中国观众在“自我表现”时更为谨言慎行,目的则是掩藏与众不同并塑造稳重可靠的形象。

最后,从节目编排逻辑上看,中国人讲究循循善诱、层层递进,在深入主题后往往又转换角度迂回式探寻更多问题的答案,而西方人更喜欢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从社会交际心理来分析,中西方电视访谈节目编排逻辑上的差异合情合理。心理学认为,人的社会关系范畴由中心的自我范畴及其的交际范畴组成。中国人的自我范畴开放而交际范畴封闭,在心理上将对不太熟悉的陌生人排斥在自我范畴之外以实现自我保护。而陌生人一旦变成熟人时,就为开放的自我范畴接纳,在交际过程中设防较少甚至不设防。西方人正相反,自我范畴封闭而交际范畴开放,他们在社交范畴中表现得积极踊跃又重视保护个人封闭的自我范畴,因此他们更易于在社交场合融入公共议题中,彼此尊重和保护私人信息。

电视访谈节目的

观众心理机制分析

传播心理学认为,传播效果不是在传播者的心理系统中产生,而是在受传者的心理系统中形成的。 本质上说,传播活动的终极目标是通过传播活动对受众产生影响以实现传者的传播意图。只有对受众的心理机制有更为深入的了解,才能有的放矢地调整传播策略,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电视访谈节目观众的心理需求主要是接受个人社会生存所需要的外部信息,并以此作为参照,权衡、认识、调整并发展自我,以便更融洽于现实社会生活。具体来说,人具有自然属性,有衣食住行的需要,但人更重要的属性是社会属性。当人的自然属性需要被满足之后,就会渴望满足更高层次的社会属性需求。而人的社会属性需求就是获取社会信息,使自然人成为符合社会规范、能够融入社会生活的社会人。

在现实生活中,社会人际关系趋于单一,除了亲情交际,社交更多属于趋于功利的某种利益交际,只交际不交心;在网络媒介时代,更出现了虚拟交际,不知人不知面更不知心。同时社会竞争激烈、变革加剧,人们又更迫切需要持续接收外来信息刺激其认知和发展自我,避免成为社会边缘人。因此,无论从满足我国传统文化所赋予的社会从众心理,还是从实现人的社会属性的现实需要来看,观众都希望电视访谈节目能提供获取多层面的社会参照信息的条件,使观众冲破实际生活中人际交往的局限,从不同社会背景的节目参与者身上了解更广阔的社会中更多社会人的现实经历与思想形态,借以作为自我认知的参照 “镜子”。观众据此认知并矫正自我,完成又一次自我发展的心理过程。

此外,观众的心理系统在面对外部信息时是自由的又是不自由的。不自由表现在外部信息错综复杂,心理系统无法左右信息刺激的来源、容量和强度;它的自由则表现在它具有选择过滤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选择接受哪些信息刺激、接受多少,也可以选择将哪些信息刺激拒于“心门”之外。同时,观众还有接受心理上的信息偏向性,如富有趣味的信息刺激、与自身情况有相似性、有可比性、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刺激、满足好奇心的信息刺激能更易于得到正面和强烈反馈。电视访谈节目的内容选择虽然无所不包,但它不像新闻节目那样向非特定观众群进行普遍时事信息的刺激,不像新闻深度报道郑重严肃地进行单向传播,也不像娱乐节目喧闹有余而信息量不足。通常来说,受欢迎的电视访谈节目涉及的具体内容都是普遍关注的社会焦点,或现象,或人物,或事件,或观点。只有本身就具有可议论性而观众又热衷于一探究竟的题材,才能对接目标观众的心理期待,才能顺利通过观众心理系统的自由选择过滤而存留下来。

电视访谈节目创作的

内在心理机制

电视节目的创作大体上由三个部分组成:前期策划、节目录制、后期剪辑。由于电视访谈节目中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是言语交流,保持语境的完整真实是正确传递信息的必要前提,因此电视访谈节目创作的重心在前期的策划和对节目录制过程中的谈话流程的走向和进度的掌控上,而后期再创作的余地有限,剪辑是根据节目时长的要求,尽可能保留访谈现场的情境。这也正是电视访谈节目总体制作成本相对不高的原因之一。鉴于此,本文也将对创作过程的研究重点放在前期策划和节目录制环节中。

节目策划。节目策划是传播者和观众心理互动的外在体现,观众心理需求是策划的风向标。传播者应重视观众对外界信息刺激的心理认知和反馈机制的分析, 适时调整选题策略, 寻找传受双方的心理共振点,满足目标观众的某种特定的心理需求,以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

具体来说,电视访谈节目策划首先在话题选择时应注意是否能满足观众的求知心理,是否能够顺利通过观众心理系统的过滤。也就是说选题无论是从宏观着眼的国家大政方针,还是从微观上把握的社会热点和生活焦点,都必须针对与观众生活密切相关,又在观众心理上存在矛盾、困惑或好奇,并且具有可议论性的选题,或分析评说,或启发引导,或展开讨论,才能激发观众参与关注节目的热情,才能引发观众一吐为快或者先睹为快的心理需求。

在寻找访谈对象时,是否具有事实价值、思想价值,是否为公众所关注,是否善于表达、乐于表达是非常重要的标准。因此,访谈对象的选择既要考虑到他(她)与主题的相关程度、对话题的接受程度,又要考虑到他(她)的语言表达能力甚至个人魅力等条件。例如,如果话题政策性较强,可以选择有关部门领导或者决策人作为被采访对象,保证政策阐述的严肃性、准确性和权威性;如果话题的专业性较强,非平常观众所熟悉,可以选择既精通业务又能深入浅出说明问题的专家作为被采访对象;如果话题是普通观众所熟悉和关注的,可以考虑根据话题主旨的需要,多角度多层次地选择受教育水平、成长环境、职业背景、社会地位等等条件各不相同的观众共同探讨。

访谈过程控制。在这个阶段,电视访谈节目的成功更多地取决于能否把握被访谈对象心理,获取符合观众心理需求的信息。电视访谈以人际关系为纽带和桥梁,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发生心理共振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在电视访谈过程中,主持人和访谈对象能否顺利产生心理共振是访谈过程控制的关键,也是推动采访不断深入的内在动力。

心理共振是社会交往中一方情绪、情感和意念上的变化在另一方心理上得到同步呼应的心理现象。在电视访谈过程中,如果顺应访谈对象的心理变化态势,因势利导地进行心理暗示,就有可能实现心理共振。

通常情况下,采访对象表现消极、冷漠的只是少数,更多的人会积极配合。然而,可能是异于平常的心理反应,有的人不适应电视镜头而产生紧张心理,并由此引发“詹森效应”反应,言行表现有失正常水准;有的人害怕言辞不当受到误解、轻视而产生从众心理,人云亦云。面对此类情况,主持人可以先避开正题,挑选对方最熟悉、最感兴趣、最易回答的事物和问题为话题,待对方放松心情逐渐进入正常心理状态后再转入正题。也就是说,顺应访谈对象的心理变化过程设计提问,由易到难,由柔到刚,循序渐进。对主持人来说,这种交流不但可以让对方配合对话,也能加深对选题及过程信息的正面心理反馈,发现和对方的“共同语言”,进而引起心理共振,推动访谈向纵深发展。

心理暗示是引起心理共振的一个隐形手段。心理暗示是指在无对抗状态下,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他人的思维施以影响和引导,使其心理结构产生变化,跟随暗示者的情绪、情感及意念的变化,并最终在行动上实施对方意见。

和其他媒体的访谈相比较,电视访谈的难度更大一些。表现在:一是时间短暂,给予主持人接近访谈对象的“预热期”很短;二是许多访谈对象一看到摄像机就有一种本能的紧张,在短时间内稳定访谈对象的情绪使之进入状态,需要娴熟的心理暗示技巧。一般而言,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的心理暗示主要有三种形式:直接暗示,用直陈式的说明使被访谈对象了解暗示内容和目的;间接暗示,把某一事物的意义借其他事物或行为间接地提供给访谈对象,使采访对象迅速而无意识地接受,自然而然地得出某种观念或某个结论;反暗示,主持人向访谈对象发出暗示刺激,有意引起访谈对象性质相反的反应。例如,在涉及自尊和道德等原则问题时,访谈对象通常会产生抵触心理。主持人应善于利用这种心理,巧妙地运用反暗示技巧,故意说反话,以达到“激将”的正面心理反馈目的。主持人的这三种心理暗示可以运用于电视访谈全过程,在节目中巧妙地使用暗示技巧,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控制访谈对象心理状态,消除访谈对象消极心理因素,诱导访谈对象在心理共振的状态下展开叙述或停止叙述,使访谈活动连贯、自然、和谐地顺利进行。

实践证明,遵循心理学规律组织、调节电视访谈活动,关键在于了解、顺应并适当引导参与者的心理反应,通过心理机制的作用达到理想的传播目的。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本文责编:邵满春

参考文献:

1.金维一:《电视观众心理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童腮军:《论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情感把握》,《新闻界》,2008(4)。

3.汪冬:《把握好观众的收视心理》,《新闻爱好者》,2010(20)。

4.邱丽:《电视新闻受众的大众化心理特性和心理需求》,《大众文艺》,2010(19)。

5.刘京林:《大众传播心理学》,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林之达:《:传播心理学新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访谈心得体会篇4

专访前的准备

专访有时像是一次探险,短时间内希望挖掘出一些深层的东西很不容易,就像进入到一个丛林,并不知道途中会遇到什么。所以,案头准备功课十分重要。专访前的准备其实是一个较长的积累过程,既有长期准备又有节目之前的热身。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接受采访时说过“更多的准备是在平日而不是在临时”,需要长期的准备工作,比如理论政策上的准备和资料、知识及经验上的积累。节目之前的准备是指确定报道目的、涉及专访方案,做好一些设备和物质性的准备工作等。约翰·布雷迪在《采访技巧》一书中指出:“采访宁可准备过头,而不要准备不足。”

确定专访对象并与其沟通。选择专访对象,要选择谈话具备权威性、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人选。主持人与专访对象在事前的交谈沟通十分必要,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途径。为避免出乱子闹笑话,先要对专访对象摸个底,从丰富的材料或者事先的交谈中比较全面地了解对方,知道他们的独有经历等,便于主持人走进被访者的内心,甚至会因此而发现一些有价值的细节,生动的细节往往会成为一个亮点,这就决定了专访的成功与否。有细节有亮点,就有助于对人物、事件、问题进行还原,从而会产生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就能够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追究到事件的真相以及问题的核心所在,从而更加准确地提炼主题,让受众想看、爱听,觉得可信、受益、可鉴。另外,与专访对象沟通,让对方明白为什么要进行这次采访、受众定位如何、重点想突出哪些内容、希望产生什么样的社会效果等。熟悉专访对象也是为了融洽关系,使对方更愿意接受主持人的提问,便于和谐采访气氛。所以,主持人要尽量从最初线索中获得更为全面的信息,这样,在专访现场就可能选好提问角度并且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设计访谈提纲。设计访谈提纲即设计问题。首先,问题是专访准备工作中的核心内容。问题要尽可能详细、具体、实在、简明扼要。同一个问题,同一个事实和细节,要多侧面,多角度地去提问、考证、挖掘。专访中忌讳问题准备得少,几个问题一问完,就无话可谈,使访谈不容易往下深入。美国谈话节目主持人拉里金说,一个好的主持人要做到无论面对何时、何地、何人都能有话题、有问题,而简单的问题,好过复杂的问题。其次,问题提得恰当与否,也直接决定着访谈的质量。问题提得到位、提得准确则有助于打开采访对象的话匣子,要想使专访对象有兴趣跟主持人交换意见,那么,问题应该是新鲜的和让人感兴趣的,还必须具有新闻价值、前瞻性、预见性和战略性眼光。同时,也要善于把复杂的问题和过程“浓缩”成一个或数个简单的问题,既便于回答,又可以节省专访对象为梳理自己思路以及谈些无用材料所花费的时间,缩短采访过程。因此,问题需要用心设计,要能体现专访目的,承上启下,相辅相成。

访谈过程中关键环节的把持

和谐融洽的气氛,是访谈得以成功的保证。虽然和谐积极的语境与访谈对象的性格及语言表达能力有关,但良好的访谈氛围应该由主持人用心营造。专访主持人心理状态的真诚平等,有利于专访语境的和谐融洽。那么,真诚平等应具备哪些条件呢?

平等、诚恳、尊重是处理好与访谈对象关系的基本原则。主持人热情诚恳、谦虚自信、平和开朗会让访谈对象从心理上愿意接受采访、主动配合。同时,主持人因为对访谈对象不一定熟悉,也不了解其性格,这就需要调适心理,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做到对普通人不俯视,对居高位者不奉迎。平等、诚恳、尊重的关系是人际吸引的一项基本原则,尤其是主持人与专访对象在交流中出现暂时的冷场而陷入窘境时,主持人善解人意的诚挚话语往往使之得以化解。

以访谈对象的谈话为主。访谈节目的主角是访谈对象,受众关注主持人专访节目主要是想听到访谈对象的真知灼见,因此,主持人要以访谈对象为主,不宜与之平分秋色,更不能喧宾夺主。主持人本末倒置地以显示自己的“对话资格”为目的而大谈特谈,就大错特错了。事前充分地准备以获得“对话资格”,是为了让访谈对象接受自己、信任自己、感到有共同语言,有谈话的基础和兴趣;也是为了自己能把握和控制话题,使专访能顺利而有效地进行,而绝不是突出或抬高自己,加重自己的分量。

主持人要掌握好话语的分寸。话语的选用要分对象,访谈对象的背景不同,访谈时的用语和提问方式就应有所区别。比如与谁交谈可以多些理性思考的东西,否则用情感的氛围去感染受众,对什么样的专访对象可以提出直截了当的问题,什么样的对象只能逐步引导等。如果主持人准备提出较尖锐的问题时,还需注意自己的心态,应该控制过激的主观感情色彩。此外,主持人还要考虑到受众的接受能力和习惯。如果访谈对象是专家学者,主持人最好是用通俗易懂的话语来阐明艰深难懂的专业术语,要深入浅出。

主持人要在放松自己的情况下充分调动访谈对象。无论是紧张还是松懈的状态,都无法做到正常的访谈。主持人还要有一些技巧和经验来让自己和对方保持在自然状态。人际关系学的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地域、民族、年龄、知识、兴趣、观点、理想等相似或相近的因素会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另外,为了舒缓访谈气氛,有必要采取得体的幽默。

专访中主持人的无声语言

主持人除了用有声语言进行交流外,无声语言也应该是访谈语境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比如主持人用表情、手势和体姿来进行思想交流、表情达意、传递信息的非语言符号也会传达丰富的信息,常常起到配合、辅助和加强有声语言的作用;而有声语言又常常需要表情、手势、肢体等无声语言来进行精炼、补充和完善。二者互相依附而存在,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少了任何一方都会使另外一方黯然失色。一个细微的表情或者一个眼神都会传达出赞同、关注、有兴趣或是质疑、询问、不解等信息,会刺激到对方,使其表达得更生动明确,受众也听得明白满意。尤其是电视节目主持人,只有通过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的相互配合,才能取得好的传播效果。

另外一种传递信息的无声语言是节目主持人的服饰,它直接参与视觉形象的塑造。主持人合理运用服饰语言,对自己的外在形象进行恰当地修饰,既可以使观众对主持人有一个良好的观感,也体现出主持人对工作的认真态度和对观众的礼貌与尊重。在专访中,主持人的服饰、化妆要符合人际交往中的仪表规律,既要考虑自己的身份、所处的环境,而且还应当与采访对象协调。主持人杨澜无论是主持《杨澜访谈录》还是《天下女人》,她的服饰总是随着采访对象的变换而做适当的调整:访问政要官员等交谈时,她的服饰端庄典雅,妆容淡雅自然朴素大方;与演艺明星交谈时,她穿着时尚活泼,与对方的装束相映成趣。清心舒爽的举止妆容,一定会给人以干练、自信、可亲可近的印象,必然会有助于专访语境的营造。

主持人专访中应避免的几种情况

主持人真诚的态度、认真倾听的神态、准确到位的提问、贴切诚恳的语气、机敏得体的反应,都会传达给对方积极的信息,能有效地增强对方谈话的愿望和兴趣。但是,有几种情况不足取。一是主持人按事先的准备的问题照本宣科,没有应答和发挥,访谈没有交流感。二是主持人只会随声附和、频繁点头,或是无必要地重复,使对方和受众都感到乏味。三是随意插话,喧宾夺主,让对方很不舒服,受众也很反感。四是主持人表情漠然、敷衍了事的心理状态和假装深刻,总摆出一副皱着眉头用审视目光打量对方的样子。

访谈心得体会篇5

关键词 电视人物专访;采访者;嘉宾;心理互动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4-0003-02

电视人物专访节目主要通过对嘉宾进行采访,了解他们的人生经历和心灵感悟,发掘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表面上是一项言语交际活动,但更多则的是一种心理交际活动。在访谈中是否能够营造良好的访谈氛围,触发并推进采访者与嘉宾之间的心理互动,成为决定电视节目成功的关键。

1 触发并推进采访者与嘉宾“心理互动”的重要性

“心理互动”,是指互动双方从心理层面所产生的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交流状态。人物专访节目是在电视谈话节目和新闻采访的基础上所产生的一种新的节目形态。电视人物专访节目中,主持人与嘉宾作为心理互动两极,在以主持人为主导所创设的访谈情境中,结合嘉宾自身的特殊经历和情感倾向,以语言为载体围绕某一话题进行平等融洽的交际活动。在这一过程中,良好的心理互动是支撑双方能够更好地完成专访的重要基础。只有双方都乐于进行相对坦诚、开放的交流,节目才有可能真正完成预定的访谈任务。因此,主持人要关注节目中双方的“心理互动”状态,采用有效手段触发并推进二者的“心理互动”。

2 触发并推进采访者与嘉宾“心理互动”的相关要素

心理属于主观意识范畴,但仍会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在电视人物专访节目中,专访的主体、现场的环境以及采访者所运用的访问语言都会对双方的“心理互动”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2.1专访主题

采访主题是奠定整个节目的基调,也是采访者与嘉宾是否能够达到一定深度的交流层面的重要因素。具体来说,专访主题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首先,应当充分考虑到专访嘉宾的实际情况,结合嘉宾个人的生活、工作经历和性格特点选择具有个性化特征的主题;其次,应当充分考虑当今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选取能够激发各方谈话热情并最大可能地吸引广大受众的注意力的主题,如,《星型态》中杨幂接受专访时就涉及到“整容疑云”、“声音太甜”等尖锐的话题;再次,要充分兼顾到情感因素,选取符合社会伦理,具有一定人情味的、倡导文明发展的主题。

2.2访谈情境

情境是指电视人物专访节目时,由采访者、嘉宾、现场观众以及其他要素所构成的谈话环境。和谐的访谈情境有利于采访者与嘉宾之间开展良好的心理互动,使专访活动更加顺利地进行。采访者作为专访节目的设计者与引导者,在营造访谈情境时负有重要责任。专访节目环境的布置应当符合节目的要求,带给嘉宾及在场观众一种在自家客厅聊天的谈话氛围,并坦诚地与采访者及现场观众交流观点、倾诉感情。如娱乐人物专访节目《星型态》,采访不是演播室而是非常生活化场景中进行,嘉宾更容易放松。同时,为了与嘉宾之间形成和谐的心理互动,采访者应当主动去调动各种感受,以“诚”来找到触发双方心理互动的契合点,并在专访的过程中推进这种心理互动,使在专访情境中的双方达到一种共鸣、和谐的状态。

2.3访谈语言

语言是电视人物专访节目中采访者与嘉宾进行心理互动的重要载体,采访者的语言艺术对于心理互动的触发与推进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采访者语言运用要得体,要符合采访者及嘉宾的社会身份,适应整个访谈的语境,并推动谈话向良好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采访者还应当善于运用一些“副语言”,如语音、语调、语气等对语言进行修饰和补充,使自身所运用的语言更富于表现力。就这一点来说,杨澜在《杨澜访谈录》中的表现是十分突出的。

3 触发并推进采访者与嘉宾“心理互动”的具体策略

电视人物专访节目实质上是一个心灵影响另一个心灵的过程。在节目中要触发并推进采访者与嘉宾的“心理互动”,最终实现促使广大受众更加深入思考,倡导一种更加积极社会风尚的电视传媒功能。采访者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3.1准确把握电视节目定位

当前,包括人物专访在内的各类电视节目数量众多,电视节目只有准确定位才能获得更好的生存与发展。采访者要准确把握这一定位,以此来确定专访的选题、谈话的切人视角、明确栏目风格,设计专访提纲和方案,做好充分的采访准备,与嘉宾进行良好的交流与沟通。如,《星型态》的采访嘉宾都是娱乐明星,受众也都是关注时尚的年轻人,因此,采访者切入话题的方式十分直接,访谈也大多围绕受众比较感兴趣的热点话题展开。

3.2全面深入地了解嘉宾

嘉宾是电视人物专访节目的主角,是心理互动中重要的一方。当前,电视人物专访所邀请的嘉宾或是一些社会热点新闻的当事人或相关人,或是某些专门领域的权威者或专家,或是占据一些优势资源的名人。由于嘉宾的性别年龄、社会地位、生活经历、教育程度、职业背景和生活环境等存在一定不同,对待采访者的访问也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应对。主持人应对这些情况进行深入、细致和充分的了解,以便在专访中更加游刃有余地、有针对性地与嘉宾进行交谈。杨澜在《杨澜访谈录》中专访新任奥运冠军龙清泉时,甚至连嘉宾在QQ上的个性签名是“举出世界,举出未来”都关注到了,真是不可谓不充分。

3.3科学巧妙地设计问题

问题是支撑采访者与嘉宾之间进行交际的“支架”,也是触动与推进双方心理互动的重要手段。采访者在交谈之初,应当尝试通过问题激发嘉宾“倾诉”的愿望,使之乐于与采访者进行一场敞开式的交流;当交谈展开的过程中,采访者又应当借助问题,引导交谈走向深入,使二者之间在更加坦诚的氛围中完成心理互动。杨澜在采访约旦王后拉尼娅·阿卜杜拉时,问题设计的就非常有层次性,引导嘉宾更全面深入地向广大受众展示自己的真实内心世界。

综上所述,电视人物专访是一项以心理为基础的公开谈话类节目,采访者与嘉宾之间是否能够形成良好有效的“心理互动”对节目是否成功具有重大意义。作为电视人物专访节目的主持者,采访者应当充分了解影响双方心理互动的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双方在良好的氛围中完成节目的访谈任务,最终达到提高节目整体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小燕,等.采访对象的心理分析及控制[J].艺术百家,2004(3).

访谈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 电影题材;访谈节目;电视;要素;节目设计

近年来,随着新技术新手段不断应用于电影事业,国际国内电影市场得到长足发展,引发了新一轮的电影市场的繁荣景象,以电影题材为选题,并作为访谈主要内容的电视节目也得到进一步强化的发展。

一、电视访谈节目的现状及类型

电视访谈节目起源于西方脱口秀(Talk show),即没有脚本,脱口而出,即兴发挥,具有“秀――表演性”的特点。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声画结合的电视节目形式。二是以口语为主要传播方式。三是传播效应是即兴的、双向的和互动的。

电视访谈节目,广义上讲是指所有的通过主持人和访问者面对面地进行口头交流,来实现信息传递的电视节目。包括面对面的人际传播语境、节目形式以主持人问被访者答为主、信息传递相对比较单向和固定、信息交流的渠道比较窄、谈话的双向和即兴的特点不突出等特点。与之相对应的是狭义的电视访谈节目,多指在电视节目中,在特定的自发即兴的语境中,两个人在情景中面对面进行口语传播,并实现对观众的视听感受的节目形式。

目前,在我国主流电视节目中,影视频道的收视率是很高的。而且,以电影为载体,通过嘉宾和主持人进行访谈类的对话交流或者内容展示的节目,并由此吸引观察或者为电影进行推广宣传。常见的电影访谈节目基本架构,包括主持人与嘉宾进行互动对话,以电影内容为中心并就相关内容进行交流,并通过电视音画形式传播相关信息。

目前,国内外的电视类谈话节目,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一)讨论叙事型

如《鲁豫有约》《实话实说》等,借鉴了《大卫深夜秀》的节目形式,但在话题选择上比较注重和个人真实命运相关的社会热点、焦点、难点,带动了全民进行大讨论,主持人以幽默机敏的风格协调嘉宾和观众,提倡“实话实说”的谈话风气,以“让人说话,把话语权交给老百姓”为宗旨,实现谈话现场的双向人际沟通。

(二)谈话娱乐型

如高博主持的《今晚》、刘仪伟主持的《东方夜谭》等。这种类型的节目,主持人以幽默的独白,通过在与嘉宾对话中,结合表演,增加了节目的娱乐性和互动性,并为电影平添了一些喜剧色彩,在看似漫无目的的交谈中,却紧紧围绕着主题思想,以更多的娱乐笑料吸引观众的注意,并渲染更加突出的娱乐氛围。

(三)新闻专题型

如《焦点访谈》,整档节目基本采用演播室主持和现场采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突出节目的真实性和有据可依,使得报道件件有出处、评论有依据,述评比交、述评补充,相得益彰。自开播以来,《焦点访谈》形成了自己的独特品牌,并通过以舆论监督的节目形式,引起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老百姓的关注和喜爱,始终坚持节目“用事实说话”的方针,揭露大量的真实信息,引起社会关注,发挥了新闻媒体的作用。

(四)热门话题型

如美国NBC的谈话节目《今夜》(The tonight show)和CBS《大卫牙擦苏》《大卫深夜秀》(Late Show With David Letterman)的节目模式定位于有大量观众参与,针对热门事件进行访谈的节目。

(五)其他专题型

如美国的电视节目《奥普拉访谈》(Oprah Winfrey Show),节目中主持人把这个电视谈话节目组织得如同一次心理治疗活动(一种在美国非常流行的心理压力解脱方式)。观众往往会受到节目主持人的影响和带动,畅谈自己的心理感受和想法,表达出个人心中的隐私,使得节目非常具有真实性,观众往往也更容易接受,并通过这种方式得以减压等。

二、电影节目电视访谈的设计

近年来,无论国际还是国内,以电影为主要内容的电视访谈节目,多数是以主持人和嘉宾谈话的方式进行,以电影内容为主要载体,并作为电视高端节目出现,并且成为不少电视台的主打栏目。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以电影为题材的电视访谈节目,策划工作做得比较好。

(一)选题策划

选题策划,是关系到能否正确宣传先进的思想路线,传播先进的科学知识的首要问题。访谈节目谈什么,是至关重要的问题。通常来说,选题要进行初选,要有专门的团队进行搜集话题和筛选话题。再根据制作团队的特点和优势来选择话题,同时还要兼顾新闻性、经济性和可操作性。

确定选题,必须要进行前期调研。一般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确认选题所引发出的事实是否准确,与原来的设想有多大出入,可否有过更深层次的内容或者人物发掘,找出更有意义的话题;二是节目选题所涉及的人物和事件有哪些,具体情况是什么样的,深入了解其中又会是什么情况;三是对于个案人物,涉及本人的语言、谈吐、性格等公众的可接受程度。另一方面就是选择的个案,是否涉及法律、道德等层面的隐私或者其他,能否以公共探讨的话题,带来个人或者其他社会层面的负面影响,或者引发其他舆论导向,或者有无现实社会意义,能否引发更多的理性或者感性层面思考等。实现话中有话、题中有题的新思考;四是能够请进演播室做访谈嘉宾的专家人选和他们的基本情况。在调研后形成初步的策划案本,供进一步召开策划讨论会。

谈访话题由策划讨论会确定。通常来说,参会人员应包括节目的制片人、策划、编导、主持人等。通常先由策划介绍具体事实,阐释自己对节目的初步构想,由参会人员讨论。因此,主持人的意见起着导向和定向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在正式的策划会上,需要对重要讨论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主题的价值,就是这个话题能带来什么样的社会效应;二是话题的深度,就是话题能谈到点到层面;三是话题的角度,就是从什么切入点来引开话题;四是话题的意义,特别是对于个案性题材,应考虑该题材是否具有普遍性和积极意义,而不是过于个性化和极端化;五是话题的表现形式,就是通过什么样的思路和原则来展现话题的内容;六是话题整合,就是能否通过更多不同题材进行整合,能提升话题的价值和内涵,使其具有独特性引发讨论兴趣等。

(二)嘉宾权利

通常来说,节目嘉宾可以分成与话题密切相关的当事人或者对某些问题上有独到见解,并且有一定公信力和知名度的专家。为保证访谈节目的质量,与嘉宾沟通也很重要。在节目开始之前,主持人应该就话题的相关内容提前与嘉宾进行交流,让其有一定的素材和理论的准备。当然,为了保持话题表现的新鲜度和新奇感,前期沟通时,应该掌握一定的技巧,让嘉宾有所准备,但不完全了解主持人的访谈方式。

(三)观众来源

电视访谈类节目中,真正的参与者是观众。现场观众的舆论不断推动着话题的前进。

选择观众可以通过观众来信、来电、发电邮自荐参加。谈话节目常规方式会做提前预告话题或人物,有兴趣的观众可以自愿报名,并在节目组的统一安排下参加节目。对于这类观众,节目组必须提前介入,做好了解。了解的主要内容包括:观众的观点是什么,可以归纳为几类,有无偏激的观点,有无不可控的负面观点,有无对立的观点。对立观点能否有平衡的方法,偏激的观点有无负面影响,不可控的观点如何避免,等等。

当然,观众的选择也可以通过剧组的外联来组织。让外联人员根据话题的内容,与有关单位、组织联系取得联系,让这些单位来推荐观众。这种组织观众的方式,由于对话题了解和发言准备不够充分,因此,往往成为花瓶的角色。而且这样的观众,大都具有相似的经历,相似的观点,很难体现社会舆论的复杂性,观点层次也不够丰富,容易形成一边倒。但是由于可规避更多的风险,所以通常也为大多数访谈节目所采用。

三、电影访谈节目要素选择

电影访谈节目,就是访谈节目的主要内容是电影,访谈的主体是电影所引发的讨论和对电影其他层面东西的引申。

(一)内容选择

由于电影访谈节目通过电视来传播和实现,因此,在内容上,应该体现电视节目时效性、社会性和政治性的必然要求。比如,在2008年第17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期间,大连电视台就围绕金鸡百花奖做准备工作,在年初就推出了以电影题材为主要内容的电视访谈系列节目《相约电影 百花人物》,系列访谈节目50期,均以“中国百年”为主要题材,分别选择了演员、编剧、导演、观众等为访谈对象,并将他们请进演播室,以主持人与嘉宾进行对话的方式,把中国电影百年演绎得淋漓尽致,结合了在大连举办的第11届金鸡奖的背景,体现了个性特色。同时,也通过电视节目迅速地扩大的影响,增强了观众的互动和节目的观赏性。

(二)嘉宾选择

前面讲到了,电视访谈节目中,嘉宾的选择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对于电影访谈节目的嘉宾选择时,同样要注意这个问题。要结合考虑主题表现的内容,将嘉宾选择定位于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有一定独特见解、有一定表达能力和有一定的工作经历的人群,体现社会主流媒体价值,体现电影本身价值,体现观众欣赏水准等。当然,对大中城市来讲,这类嘉宾的可选择余地比较大,且因为电视传播影响力大,嘉宾群体往往愿意参加。但就小城市而言,由于各种因素所限,嘉宾选择难度相对大得多,因此,对嘉宾的条件可以适当放宽,但必须符合主流思想价值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政治性、政策性不能改变。

(三)话题设置

电影访谈节目话题设置的方法和技巧有多种,但归结到一点,话题必须兼顾热点、敏锐和及时。要在具备求新、求真、求美的同时,从深层次发掘人性善良和社会进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人民群众的诉求,展现真实的社会现状。从本质上来讲,一部好的电影本身就是当今时代的真实缩影,是当今时代的现实体现,也是人们对社会现状的再提炼和再思考。电视工作者,作为新闻媒体工作的实践者,本身也有责任和义务弘扬时代价值观,不能盲目追求新、奇、特,盲目看中收视率,盲目追求经济效应,而放弃职业道德,违背职业准则。比如,不能过分渲染电影内容中的负面的因素:崇洋、“小三”、暴力、战争等,可以有提及,但要有原则,不能顾此失彼。

总之,电影题材的电视访谈节目,既有一般访谈节目的共性,又不完全等同于一般访谈节目。特别是随着电视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影类访谈节目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了。

[参考文献]

[1] 刘一瑾.从“一虎一席谈”栏目看谈话节目公共话语空间营造[J].今传媒,2010(02).

[2] 张炜.从《实话实说》的停播看谈话节目的话题设计[J].当代电视,2010(03).

[3] 李娜.广播谈话主持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和技巧[J].新闻世界,2010(02).

[4] 魏胜利,郭静.嘉宾――被赋予社会角色的谈话者[J].新闻战线,2010(03).

[5] 揭明.电视谈话节目如何叙事――《传奇故事》和《人间》的对比解读[J].新闻前哨,2010(03).

[6] 翁佳.是访还是谈?――试论专访和谈话节目主持的语言策略[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09).

访谈心得体会篇7

【关键词】访谈节目 策划 协调 引导

20世纪90年代上海东方电视台成功推出了电视访谈节目《东方直播室》,这个节目的出现意味着谈话节目在中国电视领域的诞生。接下来随着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的一炮走红,一股强劲的访谈节目浪潮汹涌而来,访谈节目在电视传播领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所谓访谈节目即“以两人或多人沟通交流的谈话方式为主,实现信息共享、观点共识、情感共鸣的广播电视节目形态。”在节目主持人的引导下,嘉宾和节目主持人就某一个话题进行讨论和交流,观众也可以加入其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在这个过程中,访谈节目主持人的驾驭能力非常关键。

一、访谈节目主持人要有策划意识

访谈类节目大多以一个时期社会普遍关注和热议的现象为主要内容。嘉宾要针对访谈节目话题讲出自己的见解、表明持有的态度,访谈中嘉宾谈话的内容才是节目的重心。这就要求节目主持人要提前和嘉宾做好沟通,在掌握大量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嘉宾谈话的内容,进而精心地对节目做出策划。首先节目主持人对访谈节目要有一个全面的规划,要明确整个节目由哪些环节构成,从哪个角度切入话题,选取哪些事例来论证,最终以怎样的方式总结归纳等等,然后设计好开讲语、串联语、总结语等内容,做好提纲式的案头准备。电视访谈节目的前期策划尤为重要,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实话实说》节目在前期策划上下了很大功夫,他们邀请一些中青年学者和专业人士出任策划,并向有关专家学者进行广泛咨询。由于策划周详,节目一播出即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一致好评。主持人对节目把控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便是悉心设计提问。常见的提问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正面提问。这种提问方式在现场采访中最常见。主持人的提问开门见山,直奔主题。2)反问方式。采访对象出于某种原因不能或不愿讲实情时,主持人常采取反问的方式以加强语气。3)设问方式。为达到启发和引导的目的,主持人对某一问题提出假想,提醒采访对象注意和思考。4)追问方式。主持人对采访中的关键性问题穷追不舍,直到问个水落石出,这种提问方式利于挖掘出问题背后所隐含的细节,准确把握事件原委。主持人对提问语一定要做出精心的设计,尽可能达到精练准确、层层深入。精妙得体的提问不仅可以让嘉宾畅所欲言,还能确保访谈话题方向不走偏,充分发挥了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引导话题、调控节奏的作用。

二、访谈节目主持人要有协调意识

访谈节目在节目主持人、嘉宾与观众之间展开,节目主持人在节目现场要有协调引导意识。在节目准备阶段,节目主持人有必要与嘉宾做充分的交流,不仅要了解他对话题所持的观点和具体要讲的一些内容,还要知道嘉宾的生活经历、性格特点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情况。了解嘉宾的基本情况就容易和他们拉近距离,建立融洽的关系,能促使嘉宾快速打开“话匣子”,保证了访谈节目有“话”可谈。

一旦进入演播室,节目主持人就要很好地充当话题引导者的角色,要懂得“控场”的技巧。访谈现场经常会出现一些始料不及的情况,作为访谈节目主持人,必须想尽各种办法进行协调引导,快速理顺现场关系。比如有的嘉宾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就要耐心启发、积极诱导,提出一些比较具体的问题,以引发他热情发言;有的嘉宾滔滔不绝,致使别的嘉宾插不上嘴。对于这些活跃型的嘉宾,主持人要加以暗示并寻找机会巧妙地打断他的谈话,将话头转交给别的嘉宾,尽量让每位嘉宾都享有话语权;有的嘉宾思路混乱、离题万里,对于这类嘉宾,节目主持人就要在认真倾听的基础上提炼嘉宾的观点,归纳说明观点的事例,然后依靠插话的方式对嘉宾的话语加以补充完善,引导嘉宾做出深刻清晰的表达或是把嘉宾拉回到讨论的主题。节目主持人还要善于抛出话题,不断地激发嘉宾的谈话热情,鼓动嘉宾之间进行思想碰撞,引导嘉宾在规定的时间内圆满完成谈话任务。

观众参与话题讨论往往也是访谈类节目的一个重要内容。访谈节目为观众提供了一个自由表达个人观点的谈话场,但由于观众来自不同的群体,文化层次不同,对话题的理解认识也就有可能不同。遇到一个有争议的话题,观众就有可能会针锋相对、互不退让。在这个关键时刻,节目主持人就要加以协调和引导。对于那些一般性的日常生活类话题,节目主持人要允许观众坚持自己的观点,不必强求人人有一致的看法,只要在访谈节目结束前对各类观点加以归纳即可;而对那些原则性问题的讨论,节目主持人则必须立场坚定、观点鲜明,始终使节目主题和党的政策保持一致,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

三、访谈节目主持人要有文化引导意识

电视访谈节目由主持人、嘉宾和观众共同参与完成,整个访谈过程处于一种开放的、多向的、灵活的状态。节目主持人、嘉宾、观众在同一现场面对面的就同一个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表达思想的方式完全是即兴的,传递信息的方式属于最为直接的自然状态。作为电视访谈节目核心的主持人,不仅担负着调节气氛的重任,同时还是访谈话题的引导者,这就决定了节目主持人必须要有对谈话进程的文化引导能力。优秀节目主持人精妙的语言透射着智慧的光芒,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焦点访谈》主持人张泉灵的语言坦诚、质朴之中透露出深邃;《中国梦想秀》主持人周立波的语言则干练犀利、幽默风趣。主持人的语言是自身文化内涵的体现,鲜明的语言风格无疑提升了节目的文化品位。节目主持人个性化的语言将会对观众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从而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受众群,这些都是《焦点访谈》、《中国梦想秀》赢得较高收视率的关键因素。在主持访谈节目时,节目主持人可以有意识地运用一些文化品位较高、内涵较深的词句,利用诗词名句、成语典故来提升节目的文化品位,以满足新时期广播电视受众不断提高的文化需求。电视直播现场时常会有一些出乎意料的事件发生,作为主持人就要调动自身的知识积累,巧妙地利用语境化险为夷。在一次主持活动中,主持人袁鸣不小心把南新燕“先生”说成了“小姐”,这样的场面令人尴尬。意识到口误后,袁鸣面带微笑地道歉:“哎呀,真是非常抱歉,我可能望文生义了。不过您的名字使我想起了一首古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可真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美妙图画。同样,国粹京剧作为宫庭艺术,一直在北方盛行。如今,随着海南狮子楼京剧团的成立,古老的京剧也首次飞过了琼州海峡,到海南安家落户,这不也是一幅美妙的图画吗?”节目主持人“妙口生花”的语言不仅解决了“冲突”,同时还让观众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受。

四、访谈节目主持人要有交流意识

谈话节目是由主持人和嘉宾、观众就某一问题进行对话交流。做完了访谈节目的前期策划,接下来节目主持人就要和嘉宾、观众进行交流与沟通了。但是无论采用何种形式进行交流,节目主持人与嘉宾、观众之间都必须要尽可能的做到零距离,这样节目主持人才能够走进受众心里,倾听受众心声。

1、节目主持人的亲和力是交流的基础

电视访谈节目兼有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性质,因此毫无疑问的具有人际传播的特点。人际传播的实施者不是哪个传播机构而是节目主持人本人,节目主持人传播视角的选择关系到人际传播的成败。一个访谈节目主持人如果采用平民化的传播视角和嘉宾进行交流,就会让嘉宾感到主持人具有亲和力,便由此产生信赖感。嘉宾会觉得自己是在向一个好朋友诉说内心的感受,从而一吐为快,使节目变得精彩纷呈。《鲁豫有约》的节目主持人陈鲁豫就非常有亲和力。陈鲁豫以一个邻家女孩的形象出现在节目现场,甜美的微笑、轻柔的话语、关切的眼神,举手投足间都给人一种亲切感。她设身处地的替嘉宾考虑,使得嘉宾都愿意向她讲述自己的经历。

2、节目主持人耐心倾听是交流的前提

“交流”是人际传播过程中的一个双向的活动。仅仅有从节目主持人到嘉宾的信息交流是不完整的,只有在收到嘉宾的信息反馈之后,信息的传递才圆满完成。接收嘉宾的信息反馈的过程即为倾听,耐心倾听是信息传播规律的需要,更是激发嘉宾谈话兴致的要求。耐心倾听体现出节目主持人对嘉宾的尊重,也是激发嘉宾敞开心扉参与交流的前提。嘉宾是否诚心地说出心里话是谈话节目成败的关键,主持人在与受众交流时务必要耐心倾听。《艺术人生》的主持人朱军就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在与嘉宾交谈时,朱军总是聚精会神地倾听对方的讲述,他以温和坚定的眼神注视着对方,时而眉头紧蹙,时而露出会心的笑容,他的思想完全随着嘉宾话语的内容而转移,很自然赢得了嘉宾的信赖。

经过多年的发展,电视访谈节目已逐步形成了稳定的收视群体,成为我国电视基本节目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电视访谈节目整体播出比例的提高,完善和优化访谈节目已成为目前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新闻工作者要勇于开拓、不断创新,积极探究改进访谈节目的各种方法,努力把更精美的访谈节目奉献给广播电视受众。

参考文献

①吴郁:《当代广播电视播音主持》[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②苗棣、王怡林:《脱口成“秀”》[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③廖祖峰、钟宇,《电视谈话节目的成功要素》[J].《电影文学》,2008(13)

(作者: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教授)

访谈心得体会篇8

[关键词]面对面采访;技巧;选择;倾听;记录

面对面采访是记者直接面对采访对象进行的采访,即直面采访及面访。这种采访方式,记者通过口头提问,以一问一答的方式来了解情况、采集新闻素材。这也是最早出现的采访方式,又是常用的采访方式。

一、面对面采访应处理的几个选择

在面访过程中,记者面临着各种不同的选择。首要的选择是采访谁;找准了采访对象,还应考虑选择最佳的访谈环境、营造融洽的谈话氛围。在这些细节工作做好后,记者才能进行采访,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处理的重要选择,有以下几个选择。

1.面访对象的选择。记者只有找准掌握所需信息的人,才能获得所需的信息。怎样选准采访对象,要选择最有发言权的人。包括新闻事实的参与者、见证人或直接关系人;围绕新闻事实的知情人;对采访的事实有研究、有见解的人;这些人有利于记者认识和评价新闻事实。采访他们能够了解新闻事实,加深对事实的理解,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新闻报道的舆论引导力。在新闻采访中,若没能采访到所有与新闻有关的对象,新闻来源单一化,就可能削弱新闻的公正性、客观性和可信性。

2.采访时机的选择。新闻报道强调及时性,要求记者快速反应、及时采访。许多新闻现场转瞬即逝,如果不及时,现场的生动细节便得不到,新闻价值的及时性也就得不到体现。但也不是所有的新闻现象都越早采访越好,如“三八”妇女节时刊发的先进人物报道,一般记者在二月份,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得知线索,等到活动时间到来前集中采访报道。

3.采访场合的选择。选择理想的采访环境,对消除采访对象的顾忌,激发谈话兴趣,有显著的调节作用。采访对象一般愿意在非正式的场合接受采访,可能提供更多的信息;而在正式场合采访对象对记者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顾虑。记者在采访中要注意选择可轻松谈话气氛的环境。若采访纯属工作方面的内容,最好选择在工作场所采访。如采访教师,可在上课的教室或批改作业的办公室进行;采访法官,选在法院进行。这是由于采访地点能够引发采访对象的联想,激发对方的情感,找到更多的话题。

4.记者自身形象的选择。记者的服饰、妆容、言行等,服饰与妆容,考虑适当减少与采访对象的形象落差,如见领导要西装革履,到工地要身着便装;要注重以“朴实稳重”为美,这样更能给人以成熟稳重之感。言行要求“落落大方,不卑不亢”,以朋友的姿态面对采访活动。

二、面访中的倾听技巧

1.专心听。记者在采访中要集中注意力,排除干扰,用心理解采访对象的谈话内容。专心听取采访对象的谈话,能体现对被采访者的尊重,也是记者引导谈话内容,促使话题深入的必要条件。记者认真听、仔细想,才能跟上被采访人的谈话思路,提问有价值的问题,发现新的线索。

2.全面听。要注意谈话的具体内容,也要注意采访对象的口气、语调,注意其谈吐特点和谈话内容的侧重点。“锣鼓听声,听话听音。”同样一句话,在不同的场合、时间、不同的人,说出来的含义可能是不一样的。要听出有意义的弦外之音;同时,要听出说话者本人也不一定意识到的含义。还要注意采访现场的音响信息。现场音响信息的采集,不但可弥补谈话内容的不足,还能增强报道的现场感,提高作品的生动性,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3.听时要作出恰当的反应。采访是一种交流,要求双方互动。这样,交流才可能得以继续。如果一方口若悬河;另一方无动于衷,讲述者就感到会无味,交流不会进行下去。

为激发谈话兴趣,记者在采访对象回答问题时,要对被采访者谈话保持关注和浓厚的兴趣,给予适时的回应,促使对方继续谈下去。作出反应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是简短的插话,也可以以肢体语言如眼神等表示自己对对方所谈的内容感兴趣。比如,与对方谈话时,若身体保持适度前倾,眼睛看着对方,这样就表示对对方所谈的内容感兴趣,对方就会受到鼓励继续谈话内容。如果身体懒懒地靠在沙发或坐椅靠背上,无精打采地环顾四周,半天不发一言或只是“嗯、嗯”应付,给人的感觉就是漫不经心,对方可能匆匆结束谈话。

4.注意文化差异。不同职业、性别、地区、年龄等因素的差异,会造成用语习惯的不同。记者在听取采访对象的谈话内容时,要注意对方的用语习惯和不同的理解方式。

三、记录艺术

采访记录的形式通常分为三种,即录音笔(机)记录、心记和笔记。

相比心记和笔记,录音笔(机)记录属现代化的记录手段。它主要有记录速度快、准确性高的长处。现在的录音笔(机),录音时间长,音质保真度高,小巧便于携带,同时,因录音笔(机)“有闻必录”,也便于记者在采访中将注意力集中在听和问两方面,这一点在采访权威人士或重大活动时非常重要;采写的广播稿中需要配发同期声时,录音笔(机)有不可取代的价值。

但用录音笔(机)记录也有其弱点:整理所录内容,这既费时又费力,有些报道的时效往往延误,易使被访者紧张或做作。过多运用录音笔(机),容易使记者在采访中过多依赖录音,减少对谈话内容中的关键数字、人名、地名等易误听误解信息的留意,造成重复采访现象的产生。为此,不管采访设备如何先进,记好采访笔记永远是记者的一项基本功。记录要求有以下几点。

1.记内容要点和关键点。采访中作笔记时不是从头至尾全记下来,一般内容用心记住就可以了,笔记只记事实要点如关键数字、关键语句、精彩语言和一些专用术语等内容。记者记要点,可以节省时间,更能帮助记者理清思路。记者记录时,如果对方语速较快,或内容不太重要,记者可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记录对方的讲话内容。

2.掌握速记法。速记比普通记录决4 倍多。记者如能掌握速记技术,无疑他较一般记者而言,就多了一种优势。

随着笔记本电脑的小巧化,除笔录以外,记者在采访活动中也喜欢用电脑来记录。它也要求记者要掌握一门快捷的输入法,力争打字速度能上升到每分钟100个字以上,减少录入迟缓对采访出现的不利影响。

上一篇:区域活动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下一篇:微课制作培训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