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记录范文

时间:2023-10-30 04:05:13

访谈记录

访谈记录篇1

2。你对教师的师德师风教学水平是否满意?

3。如何看待社团活动?

4。老师和辅导员在你的学习生活中起到的作用的程度?

5。你认为学校、学院学生党建、教育管理工作开展的如何?

6。针对学生工作、后勤管理等方面还有什么建议和意见?

访谈记录篇2

口述档案的整理

口述档案的建立并不是采访结束后就大功告成,访谈者面临的新任务就是对访谈内容的整理(即口述档案的整理或抄本的制作)、分析、诠释及保管。访谈过程中形成的音频、视频或文字记录仅仅是毛坯,还须通过整理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口述档案,整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口述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口述档案的整理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 抄本的制作

访谈过程形成的音频、视频等声像记录对存储介质有依赖性,一旦发生意外,访谈记录极有可能受到破坏,另外有些研究者喜好选择抄本开展工作。为此,须及时将访谈过程中形成的声像记录逐字逐句转录成文字稿,即制作抄本。

(1)抄本的格式以问答式为主

原始性为档案的属性之一,因此建立口述档案时,抄本的制作格式应尽可能按照访谈过程中提问及回答的先后顺序,即采用问答的形式整理。与其他格式的抄本相比,问答式的优势在于再现访谈情境,体现抄本的原始性及访谈者与受访者间的互动性,能够保留比较丰富的口语形式和口语信息,便于通过文本分析验证访谈逻辑。但是问答式抄本的缺点在于有时断句不完整造成语意不连贯。

(2)抄本制作者的选择

访谈内容反映了受访者对访谈主题或历史事件的看法,对日后口述档案的价值分析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抄本的制作者应持有谨慎而认真的态度。抄本的制作看似简单,实际非常繁重。因为抄本的制作非常耗时,平均每l小时的访谈大约需要6~8小时的抄本制作时间,同时还有更费时的监听编审工作,须回放或重播声像记录,检查声像内容与抄本是否一致。抄本制作者重任在肩,因此成功的抄本需要一位专业的、有高度责任感的抄本制作者。选择抄本的制作者时,一般可考虑如下人选:①专业的抄本制作者。在经费充足的前提下,请专业的抄本制作者不失为良策。他们既有口述档案经验,又有很快的领悟能力及打字速度。②访谈者。除受访者外,访谈者是对访谈内容及访谈情景最熟悉的人,因此往往是整理访谈记录的最佳人选。③新闻传媒专业或相关专业的学生。围绕口述档案工作,构建学生资源站。先让学生按照声像记录初步完成抄本的制作,然后再由访谈者仔细核对,在档案馆人手紧张的条件下,从人力上确保口述抄本的顺利完成。

(3)抄本制作不得任意删减受访者原意

抄本不同于文学作品,也不同于新闻报道,制作者首先必须充分理解受访者的言语要义,对访谈中含混不清的语音,需前后回放,直至听清。对实在难以听清的词语,应做好标识。访谈中涉及的历史事件背景、内容、人物姓名,访谈者应尽可能多途径了解或核实相关资料,以免曲解受访者原意,绝不能不清楚时就放弃或索性等待受访者后续的校核,否则受访者会质疑访谈者的诚意及口述档案交给访谈者的安全性,进而可能影响后续合作。其次必须尊重和保留受访者的原意,不用制作者的语言进行概述或删减。即便受访者谈及的事件背景、内容与所查核的资料不一致或访谈中出现前后不一致的情况,制作者也不应按自己的主观意愿或所了解的客观事实进行修改,应保留受访者的原意,同时做好标识,以便后续与受访者核对。

(4)尽量保留口语信息、口语形式及非语言行为

制作抄本时,还应尽量保留访谈过程中受访者的口语信息与口语形式,以及受访者的一些肢体语言、表情等非语言行为。制作者要及时记录或观看摄像记录,在抄本中做好注释,这不仅可以渲染访谈过程的现场,而且对口述档案的分析和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从声音记录转换为文字记录时,总会出现口语信息的流失,即便采用问答式抄本,虽然能够保留较为丰富的口语形式和口语信息,但是从口语到文字的转换,不可避免会造成口语信息的流失。为降低这一现象的不利影响,可利用语言学领域的分支一话语分析中使用的记音方式,详细地记录访谈过程中受访者的语言特征,如停顿、犹豫等,但是这种口述文本更费时,对’没有受过语言学训练的抄本制作者构成较大的挑战。

2 抄本的校核

老人是历史的见证者,访谈中他们对重大历史事件提出自己的看法,讲述不为人知的史实。在访谈过程中,由于老人年龄较大,面对摄像镜头时稍带紧张,难免会对部分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涉及的人物等产生模糊或错误的回忆;还有一些老人虽然亲历了一些重大事件,但不很健谈,所以口述抄本的原始稿整理好后须请受访者校核和补充,进而丰富口述档案的内容,提升口述档案的准确性。也许有人会质疑事后再给受访者校核,能否保持口述档案的原始性。受访者可能会删去某些访谈内容,也可能会增加访谈中未提及的内容——这种情况确有可能。但即便如此,访谈者也须将抄本交给受访者校核,因为他们是访谈话题的主角,不能剥夺他们的审核权。此外,档案部门最好留存一份抄本的原始稿。

口述档案的分析

口述档案收集、整理完后,口述档案的建立就进入了最后的环节,即分析和研究。这一环节研究者不仅需要查阅大量的档案或文献资料,而且需具备社会学、史学、逻辑分析、统计学等多门学识,难度确实大,从而致使部分口述档案的研究工作仅停留在对访谈资料的收集、整理与保管,未能对口述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分析提炼。笔者认为,只有对口述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深入分析,才能整合口述档案的信息资源及提升口述档案的史料价值。口述档案的分析包括对访谈内容的核证、分析与诠释。

1 考证与核实

相对于纸质档案或文献资料,口述档案需要考证、核实分析的成分更多,因为口述档案是一种回忆式的收集档案资料,因此在研究口述档案时要采取审慎的态度,做到“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大胆征集,审慎运用”。

在考证、核实口述档案时,经常利用纸质档案、文献资料等多途径比对。当口述档案与纸质档案或文献资料矛盾时,口述档案研究者就需深入挖掘,决定究竟哪一方更为准确。但如果不能进一步核证而难以取合时,暂以纸质档案或文献资料为准。在核证口述档案时,如果无法通过现有的纸质档案及文献资料比对,而现有的受访者对同一事件或同一人物的意见存在分歧时,不妨适当拓宽采访范围,合理确定采访对象,接着对访谈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及对受访者的经历、接受教育程度、个性等因素进行剖析,最后下结论。如华南理工大学档案馆反映该校组建时期第一任校长的馆藏纸质档案及文献资料非常少,为此在启动口述档案之初采访了一些组建时期的老教师、老教授,采访中他们对首任校长的看法存在差异,接下来就需要访谈者必须对存在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剖析产生差异的原因,然后再对该校长的性格特征进行归纳。

2 分析与诠释

口述访谈是口述档案研究者出于研究、挖掘历史、弥补断层记忆等目的而开展的,收集与整理好访谈内容或抄本,并对口述档案的历史性与准确性核证后,研究者还需将所有访谈内容或抄本展开,进行多角度剖析、归类、探究,对关键信息进行梳理,提炼受访者口述背后的核心理念,思考如何将众多个案的共性与个性有效串联起来,对问题进行梳理与探索,进而实现口述档案研究的逻辑框架与核心概念认识上的突破。

分析口述档案时,研究者首先要明确建立口述档案的预期目标,接着反复观看摄像记录或阅读访谈内容或抄本,再对访谈内容进行比较分析,留同存异,萃取精华。以华南理工大学为迎接校庆60周年而开展的“口述华工”为例,建立口述档案的目的非常清晰,即回顾办学历程、办学理念、培养目标、提练华工的精神及华工的特色文化,讲述老华工的故事。研究者就38位老华工对华工的回忆与叙说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受访者对华工的办学历程、培养目标及办学理念等问题,看法较为集中,对华工人的精神和华工特色文化的解读,则呈现波动,但异中有同,究其原因,精神和特色文化都是长期积淀的产物,比较抽象,具体到受访者的认知,则受他们的经历、思想情感、价值观等因素影响,38位老人的共识则展现了华工人的主流精神,已为大家所公认和接受。

此外,在分析口述档案阶段,口述档案的研究组成员更应强化团队合作的意识,定期分享、探讨每位受访者及研究成员观点或结论,最后形成对人物、事件、历史较为全面的理解。

总之,口述档案整理与分析进展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口述档案的信息资源能否有效利用,口述档案的研究者需理性面对这项工作的挑战,尽可能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翔实的史料知识与便捷的利用平台。

档案部门开展口述档案,在拓展其社会服务功能、促进档案资源整合、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建立口述档案是档案部门的一项责无旁贷的工作,它包括访谈对象的确定、受访者背景资料的查阅、访谈提纲的制定、访谈器材设施的准备、正式访谈、访谈内容的整理(抄本的制作)、分析及保管利用。面对这样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不能急于求成,任一环节都很耗时且急需口述档案研究者认真核证。

口述档案的整理

口述档案的建立并不是采访结束后就大功告成,访谈者面临的新任务就是对访谈内容的整理(即口述档案的整理或抄本的制作)、分析、诠释及保管。访谈过程中形成的音频、视频或文字记录仅仅是毛坯,还须通过整理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口述档案,整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口述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口述档案的整理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 抄本的制作

访谈过程形成的音频、视频等声像记录对存储介质有依赖性,一旦发生意外,访谈记录极有可能受到破坏,另外有些研究者喜好选择抄本开展工作。为此,须及时将访谈过程中形成的声像记录逐字逐句转录成文字稿,即制作抄本。

(1)抄本的格式以问答式为主

原始性为档案的属性之一,因此建立口述档案时,抄本的制作格式应尽可能按照访谈过程中提问及回答的先后顺序,即采用问答的形式整理。与其他格式的抄本相比,问答式的优势在于再现访谈情境,体现抄本的原始性及访谈者与受访者间的互动性,能够保留比较丰富的口语形式和口语信息,便于通过文本分析验证访谈逻辑。但是问答式抄本的缺点在于有时断句不完整造成语意不连贯。

(2)抄本制作者的选择

访谈内容反映了受访者对访谈主题或历史事件的看法,对日后口述档案的价值分析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抄本的制作者应持有谨慎而认真的态度。抄本的制作看似简单,实际非常繁重。因为抄本的制作非常耗时,平均每l小时的访谈大约需要6~8小时的抄本制作时间,同时还有更费时的监听编审工作,须回放或重播声像记录,检查声像内容与抄本是否一致。抄本制作者重任在肩,因此成功的抄本需要一位专业的、有高度责任感的抄本制作者。选择抄本的制作者时,一般可考虑如下人选:①专业的抄本制作者。在经费充足的前提下,请专业的抄本制作者不失为良策。他们既有口述档案经验,又有很快的领悟能力及打字速度。②访谈者。除受访者外,访谈者是对访谈内容及访谈情景最熟悉的人,因此往往是整理访谈记录的最佳人选。③新闻传媒专业或相关专业的学生。围绕口述档案工作,构建学生资源站。先让学生按照声像记录初步完成抄本的制作,然后再由访谈者仔细核对,在档案馆人手紧张的条件下,从人力上确保口述抄本的顺利完成。

(3)抄本制作不得任意删减受访者原意

抄本不同于文学作品,也不同于新闻报道,制作者首先必须充分理解受访者的言语要义,对访谈中含混不清的语音,需前后回放,直至听清。对实在难以听清的词语,应做好标识。访谈中涉及的历史事件背景、内容、人物姓名,访谈者应尽可能多途径了解或核实相关资料,以免曲解受访者原意,绝不能不清楚时就放弃或索性等待受访者后续的校核,否则受访者会质疑访谈者的诚意及口述档案交给访谈者的安全性,进而可能影响后续合作。其次必须尊重和保留受访者的原意,不用制作者的语言进行概述或删减。即便受访者谈及的事件背景、内容与所查核的资料不一致或访谈中出现前后不一致的情况,制作者也不应按自己的主观意愿或所了解的客观事实进行修改,应保留受访者的原意,同时做好标识,以便后续与受访者核对。

(4)尽量保留口语信息、口语形式及非语言行为

制作抄本时,还应尽量保留访谈过程中受访者的口语信息与口语形式,以及受访者的一些肢体语言、表情等非语言行为。制作者要及时记录或观看摄像记录,在抄本中做好注释,这不仅可以渲染访谈过程的现场,而且对口述档案的分析和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从声音记录转换为文字记录时,总会出现口语信息的流失,即便采用问答式抄本,虽然能够保留较为丰富的口语形式和口语信息,但是从口语到文字的转换,不可避免会造成口语信息的流失。为降低这一现象的不利影响,可利用语言学领域的分支一话语分析中使用的记音方式,详细地记录访谈过程中受访者的语言特征,如停顿、犹豫等,但是这种口述文本更费时,对’没有受过语言学训练的抄本制作者构成较大的挑战。

2 抄本的校核

老人是历史的见证者,访谈中他们对重大历史事件提出自己的看法,讲述不为人知的史实。在访谈过程中,由于老人年龄较大,面对摄像镜头时稍带紧张,难免会对部分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涉及的人物等产生模糊或错误的回忆;还有一些老人虽然亲历了一些重大事件,但不很健谈,所以口述抄本的原始稿整理好后须请受访者校核和补充,进而丰富口述档案的内容,提升口述档案的准确性。也许有人会质疑事后再给受访者校核,能否保持口述档案的原始性。受访者可能会删去某些访谈内容,也可能会增加访谈中未提及的内容——这种情况确有可能。但即便如此,访谈者也须将抄本交给受访者校核,因为他们是访谈话题的主角,不能剥夺他们的审核权。此外,档案部门最好留存一份抄本的原始稿。

口述档案的分析

口述档案收集、整理完后,口述档案的建立就进入了最后的环节,即分析和研究。这一环节研究者不仅需要查阅大量的档案或文献资料,而且需具备社会学、史学、逻辑分析、统计学等多门学识,难度确实大,从而致使部分口述档案的研究工作仅停留在对访谈资料的收集、整理与保管,未能对口述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分析提炼。笔者认为,只有对口述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深入分析,才能整合口述档案的信息资源及提升口述档案的史料价值。口述档案的分析包括对访谈内容的核证、分析与诠释。

1 考证与核实

相对于纸质档案或文献资料,口述档案需要考证、核实分析的成分更多,因为口述档案是一种回忆式的收集档案资料,因此在研究口述档案时要采取审慎的态度,做到“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大胆征集,审慎运用”。

在考证、核实口述档案时,经常利用纸质档案、文献资料等多途径比对。当口述档案与纸质档案或文献资料矛盾时,口述档案研究者就需深入挖掘,决定究竟哪一方更为准确。但如果不能进一步核证而难以取合时,暂以纸质档案或文献资料为准。在核证口述档案时,如果无法通过现有的纸质档案及文献资料比对,而现有的受访者对同一事件或同一人物的意见存在分歧时,不妨适当拓宽采访范围,合理确定采访对象,接着对访谈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及对受访者的经历、接受教育程度、个性等因素进行剖析,最后下结论。如华南理工大学档案馆反映该校组建时期第一任校长的馆藏纸质档案及文献资料非常少,为此在启动口述档案之初采访了一些组建时期的老教师、老教授,采访中他们对首任校长的看法存在差异,接下来就需要访谈者必须对存在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剖析产生差异的原因,然后再对该校长的性格特征进行归纳。

2 分析与诠释

口述访谈是口述档案研究者出于研究、挖掘历史、弥补断层记忆等目的而开展的,收集与整理好访谈内容或抄本,并对口述档案的历史性与准确性核证后,研究者还需将所有访谈内容或抄本展开,进行多角度剖析、归类、探究,对关键信息进行梳理,提炼受访者口述背后的核心理念,思考如何将众多个案的共性与个性有效串联起来,对问题进行梳理与探索,进而实现口述档案研究的逻辑框架与核心概念认识上的突破。

分析口述档案时,研究者首先要明确建立口述档案的预期目标,接着反复观看摄像记录或阅读访谈内容或抄本,再对访谈内容进行比较分析,留同存异,萃取精华。以华南理工大学为迎接校庆60周年而开展的“口述华工”为例,建立口述档案的目的非常清晰,即回顾办学历程、办学理念、培养目标、提练华工的精神及华工的特色文化,讲述老华工的故事。研究者就38位老华工对华工的回忆与叙说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受访者对华工的办学历程、培养目标及办学理念等问题,看法较为集中,对华工人的精神和华工特色文化的解读,则呈现波动,但异中有同,究其原因,精神和特色文化都是长期积淀的产物,比较抽象,具体到受访者的认知,则受他们的经历、思想情感、价值观等因素影响,38位老人的共识则展现了华工人的主流精神,已为大家所公认和接受。

此外,在分析口述档案阶段,口述档案的研究组成员更应强化团队合作的意识,定期分享、探讨每位受访者及研究成员观点或结论,最后形成对人物、事件、历史较为全面的理解。

总之,口述档案整理与分析进展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口述档案的信息资源能否有效利用,口述档案的研究者需理性面对这项工作的挑战,尽可能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翔实的史料知识与便捷的利用平台。

访谈记录篇3

关键词:录音访问 广播 采访任务

录音访问记是广播记者常用的一种文体,是以记者采访人物的问答、谈话录音为主的录音报道新闻体裁。常见有两种形式:一是把访问对象的讲话录音分为若干段,在开始、中间和结尾穿插记者的介绍感想或评论等,这种形式叫“录音访问”。另一种是除了开始时由记者对被访问对象及时间地点等作必要介绍外,自始至终都是记者与被访问对象的问答交谈录音,这种形式称作“答记者问”。

它通过语言的叙述和音响效果的运用,把内容客观地再现给听众,使听众产生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觉。由于是访问的形式,记者在文章中的作用就十分重要。他的活动是整篇文章发展的一条线索,听众的思维跟着这条线索接受新闻事实。记者所到之处提出的问题和得到的回答,逐次地在听众心里形成印象。听众接受到的新闻事实是由记者的活动提供的, 记者的活动,从心理角度讲,在录音访问中是一个时空转换问题;从行为角度讲,在录音访问中是一个地点延伸问题。这种录音访问大体有三个因素:以人物谈话为主题、以录音的表现形式、访谈场合双方感到舒适。这三个因素相互为用,构成了它区别于现场报道的特点和表现优势。

它的特点:一是题材的广泛性。二是对受众有强烈的亲切感和参与性。受众在接受广播媒体传播时,能在第一时间感受到被采访对象的状态、所表达的内容。在空间的交互上,能产生一定的心理交流,在接受的同时,产生出强烈的亲切感和参与性。所以,录音访问这一专稿形式,在广播传媒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

做《广播艺苑》栏目的编辑主持时,曾做了一期专访《超越自己的人——介绍豫剧表演艺术家李喜华》中间有两个片段。

第一个片短是谈到她刚从中国艺术节上荣获优秀表演奖载誉归来:

孔:李老师,许多人都说你的成功,就是你丈夫苏鹏程的成功。大家说的对么?

李:(哈哈啊哈哈大大笑)对!对!对!确实是这样。说句实话,苏鹏程就是我的一面镜子,没有鹏程、我什么也没有。

听众听到这对话,感到的是一种亲切的谈话氛围,仿佛置身现场,亲临其境,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现场感。也让听众有一种愉悦的心情,一起分享艺术家获奖的喜悦之情。

再如另一片段是在专访接近尾声时:

孔:(插播)为了事业她很晚才结婚,因为过度劳累她生下一个先天性痴愚型婴儿,三岁时不幸夭折;为了事业,父母有病她不能床前行孝;谈到这里她双眼含泪:

李:为了事业,我,我,我牺牲的太多了。

孔:那你认为值得么?

李:有时想想不值得,但是我、我、没得法子(襄阳土语:意思没办法。)我真的太喜欢演戏、喜爱唱戏、我离不开我的舞台!

(接她的唱段,压混插播结束。)

这个片段是有主持人的议论和叙述,引出被访问者的录音。朴实的语言,深切感人,强烈的渲染了气氛。与访问开始的情绪截然不同,观众明显会感受到被采访对象情绪的变化,并且跟随她的变化而变化,特别是她的方言特点,虽然不是普通话,但是增加了现场感、真实感。与以文字表现的专访相比,录音访问的这种表现优势是十分明显的。它真实、自然,能突出采访对象鲜明的个性,另外采访对象作为当地文化名人,本身也是大众关注的焦点,受众想从录音访问中了解她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中得到艺术家更多个人信息。

采访人物的选定,也是这个专访成功的很重要的一环,本身就是大众关注人物,就具有新闻的典型性。另外如何引导被访问对象,也是一个技巧问题,比如在一媒体采访神州七号升空的前夕,对航天员曾经上过的中学班级进行报道。记者对曾教过航天员的老师提问:这个座位是他当年坐过的么?老师答:是。记者又问:他当时学习好么?老师回答:好。报道中记者把老师要回答的话,当问句先说了,老师只好只有一个字了,显得提问很苍白。

在这篇录音访问中,我尽量精练自己的语言,尽量提出一些贴近被采访对象心理的问题,还要顾及听众感兴趣的话题来进行访问,比如:她的父母、丈夫、孩子、她以后事业的规划等,使采访对象能接受我提出的问题、也使听众能能获取他们想要的信息。

《超越自己的人——介绍豫剧表演艺术家李喜华》访问播出后两个月,李喜华同志因公在河南境内遇车祸身亡。为纪念这位已故豫剧表演艺术家,第一时间我在《广播艺苑》栏目重新播出这期专访,并更名为《“天妒娇娃“》(著名导演余笑于挽联题词),那时间许多喜爱她的听众潸然泪下。这也是她留给家人和听众的最后的遗言,这期访问也成了她最后的绝唱。

做广播专访,无论因人访问,还是因事访问,都要做到知己知彼、有备而来。由于事先已掌握了大量的有关资料,做了充分的准备,采访时的录音几乎是原封未动的播出了,通过主人公自己的语言,再现了她自己的思想品质、和精神风貌,把主人公始终不渝的对艺术事业的挚爱,对家人的愧疚、一个鲜活的生命,真实的展现在广大听众面前。这篇专访基本体现了录音访问的特色,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访谈记录篇4

【关键词】唐德刚;张学良口述史

口述史学,由美国人乔・古尔德于1942年提出。使用口述方法从事历史研究由来已久。西方有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东方则有司马迁的《史记》。现代口述史学一般以1948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立口述历史研究室为开端。

严格意义的口述历史概念:有录音记录(包括手记、照片、实物、录像等);有完善的就历史发展有意义的事件或人物的研究计划;有训练有素的访谈者;按学术规范的整理、分类和保存,主要依据此进行的学术研究。与以往的口述资料相比较,口述历史更强调技术手段的提高与学术规范的严谨,特别是关于录音机使用的争论。口述历史强调在采访前,必须对以往历史记载及回忆进行全面的了解、分析,采访依据严格的学术规范,建立完整的档案,强调对历史发展解释的完整性。

唐德刚在其《文学与口述历史》中对口述历史的撰写规律交待得很清楚,“所谓口述历史并不是一个人讲一个人写就能完成的,而是口述部分只是其中史料的一部分而已。一般而言,大学者的口述史料大概有百分之五十、六十;非学术人士的口述史料只有百分之十五、二十左右。”

做口述历史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口述对象的选择

选择在历史进程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作为访谈对象作口述历史,是比较合适的。尤其是唐德刚所选的胡适、李宗仁、顾维钧、张学良等都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政治人物,世人皆知。本书的成功之处很大程度上在于选取的口述者的地位特殊、经历曲折,而且对中国近代史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翻开中国的当代史,张学良先后两度在历史关键时刻,在国家统一和抗日救亡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做出正确和果断的决定,力挽狂澜。

二、口述前期准备工作

再对口述对象进行访谈前,应该对其进行一定的背景了解。比如他的生平事迹,他的著作、日记,如果有自传,那是再好不过了。在此过程中,形成对访谈对象的大致印象,并记录在准备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整理成访谈记录。如唐德刚在确定胡适为研究对象后:“我计划的第一步是把胡氏有关他的自传著作《四十自述》《藏晖室札记》,历年日记以及其他零星散文排个队,并择要整编一番;第二步我再以访问方式来填补这些著作的空白做出个详细的胡适年(日)谱。”相比于《胡适口述自传》而言,笔者认为《张学良口述历史》在这方面所做的准备不足,不过考虑到当时唐德刚和张学良均年事已高,时间仓促,加上张学良并不像胡适受过良好的史学训练,故情有可原。

三、谈话过程与技巧

做口述史,谈话前的环境评估,明确谈话人的权利与责任;进入谈话时把握主题;谈话时的必要提示和要求澄清;多提叙述性问题,少提判断性问题;掌握时间进度;总结与征集材料。唐德刚在为李宗仁写口述史的时候,正值李宗仁“赋闲”,唐德刚所准备的访谈内容,又正好符合李宗仁的口味,两人一拍即合,据说他们有一天一直聊到深夜,这种氛围的营造,往往有利于被访谈者敞开心扉,这样有可能获得具有价值且世人罕见的史料。

四、资料后期的保存与使用规则

在谈话后要整理和保存录音的文字整理、必要的追踪访问,要把资料归档并要注意材料的保存与使用规则,最后才是研究与出版。

口述材料不仅有一般史料的特点,还有其自身的特点:第一、记录有被访者的记忆与失忆情况,有利于进行历史发展的连续性观察。第二、在准备上,包括采访前后两个环节,材料的目的性更为明确。第三、在考订上,有助于区分历史史实与个人创造。

在历史研究的材料中,档案文献资料居主要位置,除去其为过去历史的记录,以及历史的不可重复性之外,还具有不受后续事件影响的稳定性。但档案文献有时也可能是不完全、不正确、甚至造假欺瞒,最为典型的是官方档案,世界各国政府都普遍存在文件造假。报刊资料也有类似的现象。日记、信件、自传等材料,也有可能由于作者的偏见或者有意识的制造,出现错误和模糊,特别是精英人物若考虑到日后有可能出版,在写作时就会有意识将自己塑造成为典范。

除了对历史名人的口述史的研究,我们也注意到今天口述史逐渐向“平民化”转型,意味着当代史学已经脱离高不可攀的研究,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民间视角发掘史实,同时“口述史”的历史学研究方法为史学研究打开了新的大门,也为历史发展的多样性提供了新途径。

【参考文献】

[1][美]唐德刚.史学与文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

访谈记录篇5

习作内容: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你一定有不少收获吧?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窃读记》中的小女孩,在书店里得到了“窃读”的乐趣;《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中的小女孩,在对长辈的访谈中获得了读书的启示。在你的读书经历中,有什么样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呢?先说一说,再写下来。可以谈你和书的故事,也可以谈你读书的体会。如果你采访了身边读书的人,你可以和同学们交流采访的经过,谈谈采访的心得体会,再根据采访时的笔记,仿照课文整理出采访记录。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但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看了那些不健康的书反而有害。”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我们可以展开一次辩论。辩论结束后,可以以“记一次辩论”为题,写一写这次辩论的经过,也可以把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写下来。

习作指导:1.认真审题:“分享读书经历”习作要求较低,可以写自己的读书故事,也可以写读书体会,多谈谈读书让你获得的知识以及明白的道理。“整理采访记录”则基于真实的采访之上。如果进行了这种采访活动,就不要浪费,可模仿课文整理出采访记录,让自己的习作具有一定的新颖性。观看或参加过“开卷是否有益”辩论会的,不妨学习记录那一次辩论活动。2.回顾自己开展“我爱阅读”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情况,从三个习作要求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一个方面来写。3.建议“分享读书经历”的同学结合自己的事例,恰如其分地运用名人名言总起、过渡或总结,为文章画龙点睛、升华主题;建议“整理采访记录”的同学在记录后面写上自己此次采访的心得体会,或者采访得失;建议“记录辩论会”的同学把辩论的经过(不要面面俱到地写下所有辩论人物的语言、神态等,需选取双方关键人物重点记录)、结果和自己的看法写具体。4.完成习作后,先自己修改,再请同学提修改意见。

习作展示: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

—莎士比亚

书之意

趁着难得的阳光浴,我翻出了那本一直放在我床头边的书来看。虽然书的封壳随着标题早已被岁月洗刷了,但那的确是我最喜爱的书。

在我这个年龄,《爱的教育》 的确是最美好的礼物,安利柯所记录的种种,虽然在我们生活当中早已司空见惯,但那却是我们无法表达出来的一种情绪,那就是——爱。

泰戈尔曾说:“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它定睛望着风暴却兀不为动,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正是这些平凡人物的平凡事迹,深深地打动了我。

记得小时候我并不爱读书,直到我第一次接触到《爱的教育》后,我才爱上读书。读书,尤其是读一本好书,的确能让人生变得更加灿烂。读书的快乐,不仅仅是体会它里面所蕴涵着的大道理,还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书之忆

记得盲孩那个片段,一直深深印在我的心中。“母亲们来看望他们的时候,他们就将手放在母亲的脸上,从额以至下颌耳朵,处处抚摸,一边还反复地呼唤着:‘母亲,母亲。’”

那一个个盲孩,是多么渴望光明啊。而我们正拥有着光明,却不去做些什么。一个电视节目里盲孩曾说过,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用明亮的眼睛多去看一些好书……现实中,有这个能力的人,不是虚度,就是丢掉。而我,毅然选择了去完成这一个看似简单却充满意义的任务。我愿做那盲孩的双眼,去完成那美好的心愿。的确,我也收获很多,读书真的能使人生更加灿烂!

书之益

读书使我获益匪浅。

当我写作业分心时,随手拿起张纸就在那画画,画到一半时,我看到躺在那的《爱的教育》,便停了下来。因为这让我想起了安利柯父亲的话。

“这些学生尽管走的路不同,但他们都是去上学的,不是吗?知识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人类凭借着知识,才创造了今天的灿烂文化。你应该努力求知,将来对人类文明有所贡献。安利柯,努力吧!记住勤奋学习是学生的本分。”想到这,我便把纸放到一边,开始重新投入到学习中。

读好书,好读书,书读好。的确,正因为读书,我的人生才会更加灿烂。它使我看到了未来的路,充满阳光。我会认真读好每一本书,让我的人生更加绚丽,更加有意义。

人生因读书而灿烂!

点金石: 第一眼看到此文,我就被它的题记和小标题所吸引。即便到了小学高年级,也很少有学生能为自己的习作披上如此华美的外衣。所以,结构新颖往往先声夺人,令读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在我看来,散文短小优美,是“集诸美于一身”的文学体裁,适宜表达自我的读书经历和感悟。不过,即便是不经意地抒写着一己的经历和感受,也应紧扣主题,所思、所感、所引都为文章的中心服务,这叫形散而神不散。读书让人生“灿烂”体现在哪里?这是要回环复沓、反复吟咏的,而不是书写上显得优美的几段文字就行的。也就是说,美好的形式,需要衬上达意的内容,才能文质彬彬。相信小作者领悟了我所说的写作要领后,文笔能更上层楼。

得分: 主题: 内容:

访谈记录篇6

2011年的武汉“12·1”爆炸案,造成2人死亡、10多人受伤。主犯王海剑今年25岁,是个农家子弟,拥有过硬的家电维修技术,完全可以凭技术在城市立足。他为何犯下如此惊天大案?

“如何让炸药迅速换成钱”

刺激几个“80后”的神经

5月14日开庭时,6名法警将王海剑、王伟、王安安三名被告人押上法庭。三人均稚气未脱。其中,个头最矮的王海剑看起来面容秀气、稚嫩,身高不足一米七,瘦小单薄,让人很难与凶残的爆炸犯联系起来。

王海剑1987年出生在湖北省枣阳市十里庙村一个贫穷的农家。初中毕业后,他进入枣阳市技校学习电子维修。在村里人看来,王海剑是忠厚老实的乖孩子,每次回家都热心帮村民修电视、电扇,被奉为全村孩子的学习榜样。

2005年,中专毕业后,王海剑南下广东,在一家工厂里做维修工。两年后,他辗转武汉开了一家小店经营家电维修。凭借过硬的技术,他赢得了良好口碑,也逐渐有了积蓄,生活正向他展示良好的前景。

但渐渐地,王海剑在眼花缭乱的世界迷失了方向,如何挣更多的钱成了他重要的人生目标。2010年10月,他开始对炸药产生兴趣,并经常上网搜索相关资料,购买书籍自学研制方法。

王海剑说,刚开始,他想将炸药卖给矿山和炸鱼的,甚至还印发名片做广告,但最终一单生意都没做成。这时,王海剑与店里的老顾客王伟成了朋友。王伟是武汉人,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湖南一家景区驻武汉的办事处工作。王伟告诉他,自己有途径可以销售炸药。

2011年3月,由于店面被拆迁,王海剑搬到了王伟的租处继续试验,并邀约来儿时的伙伴王安安。不久,因操作失误引发爆炸,王海剑左眼受伤并住院治疗一个多月。他不仅花光了多年的积蓄,还欠医院一笔医疗费。

“炸药如何能迅速换成钱?”不久,一部电影给了他们“灵感”。轰的一声爆炸,运钞车被冲天火光吞噬。电影里闪过的场景,不断刺激着这几个“80后”男孩的神经。可怕的是,当王海剑向王伟、王安安明确提出通过爆炸的方式抢劫运钞车,得到了两人的同意。

轰隆一炸犯下滔天大案

为了能够成功实施爆炸抢劫,三人在近一年间就进行了二三十次爆炸试验。

2011年11月底,王海剑买好了作案用的水泥袋。为了保证万无一失,他曾利用谷歌地图多次踩点,又把银行的上下班时间、运钞车大致停放位置摸准。12日3时许,王海剑携带自制的爆炸物和两袋水泥,骑摩托车来到雄楚大街1070号建设银行关山一路支行门前,将爆炸物放置于银行门前的人行道上,用两袋水泥压住爆炸物,并留下“建筑材料,勿动”的字条。

当日下午5时30分许,当一辆运钞车停在建设银行关山一路支行门前路边,银行职员将钱箱取出准备送上运钞车时,藏匿在附近的王海剑通过遥控引爆装置引爆了爆炸物,当场致2人死亡10多人受伤,导致单位和个人财产损失共计12.7万元。爆炸后,王海剑抢劫钱箱未遂,骑摩托车逃离案发现场。归案后,王海剑称,当时他就躲在一个柱子后面,盯着运钞车,手一直在抖。

12月7日和8日,武汉警方先后将王安安、王伟抓获。12月16日,王海剑在武汉一所医院落网。

专家呼吁加强第二代农民工的教育引导

面对审判,王海剑说:“我对不起伤亡的人们,我对不起父母,我愿以死谢罪。我的左眼还是好的,愿意以左眼眼角膜来赔偿被我伤害的人。”王海剑做了最后的忏悔,然而,逝去的生命无法再挽回。

“王海剑是一个渴望成就感、希望被关注的人。王海剑有他的自大,也有他的自卑。”湖北多能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海剑的辩护人胡延美说,城市里生存的艰辛,暴富的心态,及对兴趣的痴迷,让他彻底迷失了人生方向,扭曲了心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院长苏彩霞教授认为,从王海剑的犯罪经过可以看出,他法律意识非常淡薄。在我国非法制造炸药就已是犯罪,但他却梦想着以此出售来赚钱。同时,他过分渴望财富,到了贪婪的境地。

苏彩霞说,近些年,与王海剑类似的“80”后犯罪并不少见。其中,第二代农民工群体尤为突出。他们大多第一次走出家门,就从农村来到城市独立生活。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缺少忍耐与吃苦的精神,容易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感。虽然他们更聪明、大胆,但在畸形的心理下,这反而助推他们铤而走险。

访谈记录篇7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要 “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创业之路在脚下”语文实践活动是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结合国家、省级中职学生文明风采大赛要求,以学校二、三年级选修新闻采写的学生为主要参与对象,依托校级语文类选修《新闻采写》与学校语文社团小记者站等活动,通过走访优秀的本校毕业生感悟创业感悟成长,旨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增强其综合素质、奠基其终身教育的语文实践活动。

二、“创业之路在脚下”语文实践活动的设计

“创业之路在脚下”语文实践活动主要设计为学习与准备、采访与反馈、写作与修改、展示与互评四个环节,每个环节的课堂教学设定为2课时,共计8课时,历时一个月。

1. 学习与准备。在这一环节要做好采访前期的学习、准备及组织工作。

(1)组织学生学习专访相关知识。结合观摩讲解《杨澜访谈录》等名人采访实录中的访谈艺术,使学生了解采访的过程,理解倾听的重要性,掌握提问的技巧,学习编制采访提纲。

(2)组织小组共同作业。将班级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分成多个2-3人的采访小组。同时各小组确定采访对象,收集相关资料,并根据资料确定可行的采访对象拟定采访提纲初稿。

2. 采访与反馈。采访提纲经指导教师审阅合格后,展开采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联系采访对象,征得对方同意并约定采访时间。采访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直接采访、电话采访、QQ视频访谈等方式。因采访毕业生有可能活动地点在校外,要求提醒学生活动安全。同时采访前提醒学生注意以下事项:采访前做好准备,带好需要的采访用品;采访中要注意营造较为轻松的氛围,根据采访提纲完成采访任务。除了谈话倾听,当场记录要点外,也要善于观察现场。同时注意拍摄好访谈照片,积累活动资料。采访结束要求各组及时与指导教师联系,汇报情况听取建议。

3.写作与修改。写作与修改细分为两个阶段:(1)初稿写作:完成访谈实录。学生根据访谈情况完成访谈实录,可以用记叙文、问答式对话体等,要求尽可能详细。当学生写完后,可在小组内进行第一轮交流,通过小组同学的彼此启发补充,力求用文字重现采访情景。(2)稿件修改:商讨提升内涵。在研习访谈实录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探讨归纳采访对象创业过程中的启示感悟。学生在访谈实录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写作,进一步明晰采访毕业生的特点,书写自己采写的感悟。二稿写作后可根据实际进行多次修改。

4.展示与互评。各小组进行组间展示,相互评论与自我反思。各组基本定稿后,集中进行组间展示交流,可以采用访谈体会宣讲会、访谈成果PPT展示、访谈稿件评审会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教师适时点拨。展示交流后要求各小组用500字左右篇幅言简意赅地完成本次活动小组总结。

三“创业之路在脚下”语文实践活动的反思

1.“教学做合一”是提升活动效能的关键。参与活动的学生在全国文明风采征文大赛中多次获奖,学校也累积了毕业生的动态资料。在活动中我们也惊奇地发现即使不那么成功的活动和展示也一样让学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活动中借鉴采用了专业教学中“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和教法。“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职业学校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提升语文实践活动所应借鉴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活动中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新闻采写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向学生传授新闻采写的方法,让学生在采写中学习采写。实践证明这一教学方法有效地提升了“创业之路在脚下”语文实践活动的效能。

2.“有效的引导”是保证活动深入的关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大脑不是一个等待教师去填充的容器,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获得必须在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准备的基础上自主构建。而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在著作《智力的结构》也指出:在同一个教室里学习的学生都是活生生的有着各自鲜明个性特征并且具有各种不同的兴趣指向的个体。在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活动要精彩深入,有效的引导是关键。“有效的引导”与指导教师本身的新闻采写的水平、教育教学的艺术息息相关。作为一个参与教学的个体,单个教师的能力、精力、创造力都是有限的,一个团结务实的学习型教学团队将有效增强活动魅力,切实保障语文实践活动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3. 活用学校资源是打造活动品牌的关键。与普通高中相比职业学校学生对于自己职业道路的了解有更多需要,走访优秀毕业生让他们有了一个接触自己专业远景的机会。同时因为没有高考等指挥棒,职校学生也有更多时间和空间来开展灵活多样的活动。而“创业之路在脚下”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推进本身也要有效活用包括学校资深班主任、相关任课老师在内的各种资源。积极活用现有的学校各种资源,才能使“创业之路在脚下”语文实践活动在学校师生中树立起良好的品牌。

访谈记录篇8

【关键词】传播媒体 广播媒介 采访技巧

作为一名广播电台记者,掌握相关技巧是记者成功进行广播电视采访的重要前提。与被采访者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是获得新闻事实的重要前提。在广播采访中,事前周密准备、提问简明、驾驭声音以及营造现场感是关乎采访质量的关键,笔者就广播采访应注重的技巧进行了简单探讨。

一、广播采访的概念

广播采访是一种和电视采访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的采访模式,几乎所有的广播电台都会有广播访谈节目。将新闻事实转化为声音进行传播,诉诸于受众的听觉。

二、广播采访的特点

1、迅捷、快速时效第一

广播的最大优势是传播速度快,广播采访最突出的个性特点是迅捷、快速。在各种新闻传播媒介的记者中,广播记者的新闻采访更应该做到迅速及时。

2、采、编、播同时进行

报纸记者一般是在采访后写稿,经过编审、排印后见报。广播节目有时也要经过录音、制作、传播的过程。但有时也要采录、编辑与播出同时进行,比如现场报道,录音采访的过程也就是编辑制作的过程。这种采、编、播一条龙的工作性质,充分体现了广播的特点,它能以最快的速度将消息传播出去,争取新闻报道的最佳时间。

3、随机性强

在进行文字采访时,记者是用文字将采访内容记录下来,然后加以整理,去掉与表达意思无直接关系的“哼、哈、啊”之类的一些语气词和嗦之处。而在广播中,类似这样的声音出现在句子中是无法去掉的。广播采访的随机性较强,因此,采录的音响可以直接放入报道之中,增加报道的可信性和感染力。这就要求记者一方面要善于提问,使被采访对象顺利地表达意思,一方面利用音响的原始样式,提高其可信程度。

4、采访者、被采访者与受众形成直接交流的关系

报社记者采访,一般不与读者见面,读者能见到的只是由记者写成的文字报道,读者对被采访对象的了解,也是借助文字的。虽说“文如其人”,从文字中也能认识记者、被采访对象,但毕竟是符号化了的,与原本的面目有“隔”。采录的音响中直接留下了记者与被采访者的说话声,受众可以直接接触到原始声音,也就等于直接接触到说话的人。因为,“你的声音就是你”,这种关系是客观形成的,记者无法回避。这无疑增加了广播记者采访的难度。广播记者在进行录音采访时,对采访对象、环境、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都要提出更高的要求,以保证每一次录制的音响素材都能直接运用到新闻报道中。

三、做好广播采访的技巧

1、周密准备

在采访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做到知己知彼,争取在短时间内成功完成采访,这个要求对于广播而言是非常突出的。广播记者的采访准备主要有以下几点。

(1)确定选题,明确采访目的。在新闻同质化日益明显的今天,新闻竞争的重点已逐渐转移到采访策划上。在采访前期,每个记者都应该确定采访选题并找好切入口,明确自己本次采访的目的和重点。

(2)资料准备和心理准备。面对的新闻事件往往是突发的,面对的新闻人物也可能是陌生的,但每个新闻记者在采访这些事件、人物的时候,都必须使自己在短时间内成为这方面的专家,能将详实的信息传播给受众。因此,记者必须在平时注意积累,采访前做好资料准备、心理准备。

(3)器材准备。广播采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的支持。一般说来,记者外出采访总要带上录音机、话筒、磁带。现场的言语和情景是转瞬即逝的,所以,在每次采访之前都要检查这些器材的工作状况,以确保它们在现场能够正常运作。

此外,到了现场,你的录音器材放在哪里、话筒对准谁都是很有讲究的。记者要在平时的采访中积累经验,熟悉各种器械的工作特性,以获得高质量的录音。

2、提问简明

很多时候,记者的提问艺术是显性的,他的提问和口播一起将成为新闻的一部分而直接展示在听众耳边。因此,在广播采访中,提问的艺术是很重要的。此外,由于广播的篇幅往往较小,记者应该尽最大的努力获得明确的信息,在较短的时间内将事情说清楚、将新闻人物突显出来。

(1)提问明确,要有逻辑性。提问明确有三个层次的、不同的含义。首先,因为广播是一种声音传播媒体,而口语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种模糊性,没有非语言信息的辅助很容易产生歧义,所以提问明确的第一步是说话简单明了,不产生歧义。其次是让采访对象明确问题的主旨。在交流中,即使双方运用的是同一种语言,但仍有可能是处于不同的语境话语体系。因此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要用适合采访对象的语言,用简短、明确的语言提出问题。最后,记者在采访的时候还要有听众意识。广播的传播是一种“面对不确定的大多数”的传播,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应该想到有很多听众在关注你的提问,因而记者的采访不仅要让采访对象明了,还要让听众明白。记者要提听众希望知道或者对他们的生活有很大指导意义的问题,同时要避免艰涩、专业的语言,做到雅俗共赏。

另外,提问要有逻辑性,一个个问题分开看,需要明确,一组问题合起来,就需要有逻辑性,东一铘头西一锤子的提问会使采访对象不知如何回答,也会使记者在写稿时无法把握重点。

(2)综合运用多种提问方式。采访中提出的问题大致有两类:开放式问题和闭合式问题。开放式问题不能以“是”或“不是”这样的答案来回答。比如“为什么你瞅上了食品”这样的问题,就是开放式问题,它能刺激采访对象的发散性思维,让他有所发挥。闭合式问题则是那种采访对象只能用肯定或否定来回答的问题,如“是不是”这个问题就是闭合式问题。在采访中,我们既需要采访对象发散性的回答以获取更多信息,也需要闭合式的问题,让采访对象自己作个总结。因而采访中这两种问题要交替使用、互相配合,以得到更多更鲜活的信息。

(3)营造一种交流感。广播采访大部分时候是在一种交流的状态下完成的。为了使采访对象放松情绪,以达到良好的说话状态,记者应该营造一种交流的气氛,在类似朋友交谈的氛围中完成采访。要营造这样的气氛,首先要选择适当的采访时机。其次,要以平等的身份自然交谈。在采访中,记者应该以一种平等谈话人的角度来诱发采访对象的谈话,在谈话的过程中,适当地插入一些可能不带有任何信息量但能活跃气氛的话语。交流的气氛有利于摆脱采访现场的生硬和紧张情绪,而有价值的信息或者说是真实的信息也往往是在这样的氛围中获得的。

3、驾驭声音

广播依靠声音传播信息,以上我们对广播的声音及其作用、特点做了简要的论述,在这里我们首先必须明确,广播的声音种类繁多,记者要出色地完成新闻稿件必须有驾驭声音的能力。

(1)口语化。广播的接收通过听众的听觉,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者要牢牢记住这一点,广播的文稿要写适合听的句子。

首先,多用双音节的词。双音节的词由两个音节组成,读起来舒缓顺畅,有利于节奏的掌握。而单音节的词则过于急促,在一个句子中过多使用,会使人产生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比方说,在广播稿中可以适当地将“这时”改成“这个时候”,“刚”改成“刚刚”,诸如此类。

其次,要用白话文。文言、半文言的语句出现在印刷媒体中,可以显得简练典雅,但当这些词语出现在广播稿中,会对听众的理解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广播中应该避免像“致函”、“故里”、“系”这样纯书面语的词语。

第三,注意同音词。汉字中有很多发音相同、相近但意义不同的词语,这种在口语中会引起歧义的词语要谨慎使用。比方说“走进”与“走近”、“切记”和“切忌”,以及各种代词如“他”、“她”、“它”。避免的办法就是用别的词替代,明确句子含义,如将“切记”改成“牢牢记住”。

第四,慎用简称。记得曾经有个相声嘲讽乱用简称所造成的混乱,如将“上海吊车厂”说成“上吊”,“开元搪瓷厂”说成“开搪”。这种简称,如果光从口头语言以及听觉来理解,势必造成歧义。广播记者就是要从口语考虑,使文稿通俗易懂,以便达到交流无障碍的目标。

(2)增加声音的附加值。广播的单通道传播在现今多媒体竞争中必然会有一定的劣势,为了增加声音的信息量,记者要注意增加声音的表意功能。声音的附加值来自多个方面,可以是语音语调,也可以是采访对象的一些非语言信息。记者如果抓住了这些信息和细节,广播新闻的力量就更为丰厚。

(3)进行必要的重复。声音的传播是线形的,其重要特点就是转瞬即逝。为了让听众听明白,记者要在适当的时候凭借经验和语感重复上述重要内容,使听众能够真正听懂、听明白。这种必要的重复本质上是听众意识的体现。

4、营造现场感

在电视媒体的强大冲击下,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强调信息视屏化。对于报刊而言,就是照片的运用,对于广播来说,就是强调声音对于视觉元素的描述。总体上来说,广播视屏化主要可以采取以下两种做法:第一,运用音响。音响是自然界的声音,是一种最真实的声音,它所承载的信息,有时是现场口头描述所无法达到的。第二,口头描述。广播新闻的主体还是由文字稿转化而来的口头叙述,在叙述中,记者应该将现场的情况做详尽的说明,使听众能够在脑海中进行相应的想像。这种有点真实、有点虚构的境界,往往比直接让受众看现场更为微妙。

结语

广播采访是一项带有一定技术性的采访活动。声音单通道的传播看似简单,但要充分发挥广播的优势,用有限的素材将新闻做深做透是需要很深的功底的。记者要综合考虑各种可利用的因素,广播出富有广播特色的稿子。

参考文献

①吕越,《浅谈记者采访提纲的写作》[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1):134

②李晓东,《浅谈记者新闻采访的艺术》[J].《赤峰学院学报》,2008(4):109-110

(作者单位:滁州广播电视台)

上一篇:人生能有几回搏范文 下一篇:请愿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