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教学范文

时间:2023-02-21 02:31:46

作品教学

作品教学范文第1篇

学生对鲁迅作品的生疏感和距离感,造成师生无法与这位大手笔进行对话和交流。在学生的面前,无论教师怎样强调鲁迅作品的文化性价值性,强调鲁迅作品语言如何的含蓄晦涩,主题如何的深邃意蕴,都无法让学生对鲁迅的作品感到亲切,更无法透过作品更深的了解历史、社会和人生,感受社会的步履和语言的声音。

海德格尔深刻指出:“教难于学,乃因教所要求的是:让学。”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自己独立,主动的阅读是前提,教学实施中师生一起更为广阔的背景性资料之间的对话,,这种对话可以反过来保证学生独立自主的阅读活动的展开,使学生的阅读视野得到拓展,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由于鲁迅的作品在不同的视角具有不同的理解,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有更多的自己思考的空间,对作品有自己的创造性的阐释,在某些方面“发现”了作者,拉近了与作者之间的距离,其实也就体现除了阅读中的体验性和主动性。加上教师的引导,达成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学生与作品之间的对话,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双重的自我,以自己的视角发现作者同时也发现自己。

另外,除了“让学”消除学生对作品的生疏感外,可以利用鲁迅在作品中的儿童视角来拉近学生与鲁迅,与鲁迅作品的距离。例如在《风筝》一文中,鲁迅说弟弟从小躲在屋里制作风筝,被自己发现就踏扁了,认为玩风筝是没出息的,后来读过外国儿童教育专著,知道“玩是孩子的天性”,就自责当年对弟弟粗暴。体现出了鲁迅对孩子的童真天性的理解,这就去掉了鲁迅在学生心目中冷峻的脸谱,让学生更全面立体的认识鲁迅,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欲望。

其次,对于鲁迅文学作品的阅读,不能要求学生“统一见解”。

对于求知欲望特别强,创造意识活跃的中学生来说,要扭曲他们自己对某一事物独到的看法无疑是在扼杀他们的思想,特别是在现代信息社会,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增多,思想观念不断更新,思维模式不断变化,对作品的理解,也会因为生活体验,兴趣爱好,性格品质的不同而有差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能引导,不能硬性的反驳某位学生的观点,也不能要求统一见解。课文的解读,旨在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情感力、独特的想象力和深刻的见解力,唤起和启发学生阅读的创造性。因此,我们对鲁迅作品的讲解,不但要注重“有用”“有益”“有力”,还要注重“有趣”“有味”“有度”,要避免陈旧、狭窄,力求新颖、丰富。例如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理解,对中学生来说,可能“表现儿童热爱自然,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追根究底的性格特点和天真可爱、活泼生动的内心世界”这一题旨,会比“批判封建教育制度”的说法更具有说服力、沟通力和亲和力。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让学生自己学会“占有、挑选、拿来”,并且“放出眼光”,这就需要关注和研究学生的实际水平,要从他们的现实生活入手,从他们的性格特点、思维习惯、兴趣爱好出发。否则,“封建制度”“国民劣根性”将成为他们面前的黑是名词

术语的堆砌而没有任何的感彩,更不要说领悟和文学鉴赏了。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以一种先入为主的经验思维,潜意识的把鲁迅的作品与战斗檄文捆绑在一起,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会忽略学生的文化背景和思考方向,强硬的把这种思想灌输给学生,遏制了学生的思维创新,从而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也消减了教师的积极性。

再次,引导学生从不同的侧面分析探讨鲁迅以及鲁迅作品中的人物,从而获取更多的收获。

鲁迅的作品,往往意蕴丰富深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把鲁迅作品与现实问题的思考进行“链接”,挖掘鲁迅作品中最现实的主题,启发学生对自然、社

会和自我的深沉追问。例如过去我们批判阿Q的“精神胜利法”,仔细想来,其实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需要这样一种思想元素,自我调侃本身就是一种人生的修辞艺术。问题在于阿Q自身的精神胜利法并没有造成对他人的伤害,这只是他自己的一种自我解嘲。换言之,仅仅停留在精神胜利法的批判并不能承载起鲁迅所批判的国民劣根性的深沉内容,恰恰需要反思的应该是:对阿Q奴隶意识和投机思维的体认与把握。鲁迅无非是通过艺术画面昭告人们:救国必先救人,救人必先启蒙。如此分析,主题可以迎刃而解。再比如“《故乡》到底是反映辛亥革命的失败还是折射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孔乙己在咸亨酒店寻找什么?”“祥林嫂: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等等,教材的提示和教参的阐释并非不对,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引导学生从他们的生活出发,从他们的自身出发理解和把握。如果从人的生存、生活的方式、状态的角度,不妨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华老栓、康大叔、夏瑜、红眼睛阿义、孔乙己、祥林嫂等人的生存勇气、生命信仰、生活理想各自是何以体现的?为何如此体现?怎样体现?这样的问题不仅有深度,也有力度,而且触碰到了学生心灵的最深处,会引发学生对人生有了更新更全面的思考。

作品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鲁迅作品;教学方法;亲近鲁迅;研究鲁迅

鲁迅的思想博大渊深,其文章出神入化,共有数十篇小说、散文、诗歌、杂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重视鲁迅作品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有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教学鲁迅作品呢?

1 亲近鲁迅,还学生一个真实的鲁迅

抓好鲁迅作品教学,首先必须打破陈旧的思想桎梏,从鲁迅各个阶段的实际出发,正确引导学生认识鲁迅、走近鲁迅、亲近鲁迅,还学生一个真实的鲁迅。例如《社戏》这篇小说,文中的平桥村就是现代版的“世外桃源”,那里山美、水美、人更美,那群淳朴、可爱的孩子,如双喜、阿发、桂生等,他们聪明活泼、胆大心细、热情、友爱,具有未被宗法礼教束缚的个性和未经封建思想毒化的人性。“夜航看戏”、“偷豆”等事件,写出了儿童的天真纯朴。这些作品充分继承了传统写人记事的长处,再现民俗,重温人情,呼唤童真,教学中把握好这一点,就会让学生接近鲁迅,理解鲁迅;让学生感到鲁迅并不神秘,进而对鲁迅作品产生学习兴趣。

2 理解鲁迅、博览鲁迅其它作品

教好鲁迅作品,首先教师要具有扎实的中外历史知识,了解鲁迅生平、思想及创作道路,还要有一定的中国古代文化和外国文学基础知识。讲鲁迅作品,不能就事论事,孤立地分析一篇文章,要看到这篇文章与其它一些文章的内在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博览鲁迅其它与本文写作日期相近的、思想内容相似的书信、日记、回忆录等作品,即教师自己先要读懂鲁迅的作品、理解鲁迅的作品才能教好鲁迅作品。

3 研究鲁迅,了解鲁迅作品艺术特色

3.1 《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主题明确: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作品虽然是一篇狂人的日记,但却始终围绕着中国几千年历史中不断发生的吃人现象展开,其用意就是告诉大家:在满口“仁义道德”的社会历史中,其本质却是“吃人”两字!彻底地批判了封建礼教,还表现了作者“忧愤深广”的人道主义情怀。

狂人的形象具有两面性:“狂”与“不狂”。“狂”一方面在于他具有精神病人的特征,还在于他具有对传统和世俗反抗的本性;“不狂”则在于他“超前”的思想认识,说出了当时人们不敢说或根本还没有想到的话。因此,狂人实际上是一个敢于向传统挑战的已经觉醒了的反封建的民主主义者的象征形象。

3.2 《野草》

《野草》是鲁迅“彷徨期”的作品。他用象征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感情和对人生和现实的思考。他直面现实的黑暗,又直面自己内心的痛苦。在艺术手法上,《野草》较多地吸取了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等西方现代派文学特点。在弥漫全书的彷徨情绪中,可以嗅出厨川白村“苦闷象征”的气味;在深刻精辟的哲理式格言中,可以找到尼采“箴言体”的身影;在对黑暗和罪恶的诅咒中,可以看到波德莱尔盛开的“恶之花”。《野草》的语言是精美的,意象是晦涩的。

3.3 《灯下漫笔》

《灯下漫笔》是一篇具有高度理论性并符合文体要求的“论文”。在这篇总结历史经验的长文中,作者从人的本位出发,认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个奴隶”。他将中国的历史归结为两个时代:一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并将希望寄托于青年,强调“而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青年的使命”。文章情感酣畅淋漓,激情澎湃,把高度的“理论性与生动的形象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通过“人肉筵宴”说明复古主义,赞美“中国固有文明”;通过“这人肉筵宴的厨房”说明军阀统治下中国的黑暗和肮脏;通过“这人肉的筵宴现在还排着,有许多人还想一直排下”,说明现在青年的使命是何等的迫切和严峻。

4 学习鲁迅,认真抓好鲁迅作品教学

4.1 学习鲁迅“立人”精神

学习鲁迅,最重要的是学习鲁迅的“立人”精神,即“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铮铮铁骨精神。教育学生要热爱人民,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要有爱心和耐心去面对身边的弱势群体。

4.2 学习鲁迅作品语言艺术

鲁迅作品,语言个性化,风格独特化,含义深刻隽永、幽默、犀利、简洁干练;善用比喻、反语,极为形象传神。

语言含蓄有味,也是鲁迅作品的一种艺术特色。如《为了忘却的记念》写到柔石等五位青年作家遇难时,他是这样写的:“当时上海的报刊都不敢刊载这件事,或者也许是不愿,或不屑刊载这件事……”这里的“不敢”、“不愿”和“不屑”三个词,准确地概括了当时上海的报界在白色恐怖下的不同态度:“不敢”,是指那些有一定进步倾向的报刊,他们认为这样的大事件应该及时报道,但是慑于反动派的血腥镇压,而不敢刊载;“不愿”,是指那些自诩中立、自命清高的报刊,为了明哲保身、但求无过而“不愿”刊载;“不屑”,是指那些顽固分子,坚持反动立场,对革命青年的流血牺牲持漠然视之态度。在他们看来,革命青年惨遭杀害是咎由自取,所以“不屑”刊载。

4.3 多元化地解读鲁迅作品

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对作品作出多元的解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最高表现,而检验某一思维是否属于创新思维的标准有三:一是独立性;二是发散性;三是新颖性。所以,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多元解读,正是为了达到或符合创新思维的三个标准或要求。因为,要多元化地解读课文,学生的思维就必须具有独立性;解读结果的多元化,没有学生思维的发展性和新颖性,那是不能实现的。

4.4 教好鲁迅作品心得体会

作品教学范文第3篇

主要任务之一。文章以教学实践为基点,分析了弹奏中国钢琴作品需要重点把握的要点。

【关键词】钢琴 乐谱 时代 民族器乐曲 民族乐器

钢琴艺术源于西方,自19世纪传入中国后,这一外来的文化种子播撒在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土壤里,历经百年,已在中国开花结果。

中国钢琴艺术涵括中国钢琴作品创作、钢琴教学和钢琴演奏三方面,其核心是钢琴作品的创作。自1915年中国第一首钢琴作品出版到现在已有97年了,在近百年中,中国作曲家创作了大量的钢琴作品,很多都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富于新时代气息。到目前为止,已知中国钢琴作品大体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作曲家自创的作品;第二类,以诗词、古曲、民间器乐曲、舞蹈、戏剧、民歌等改编的钢琴曲,这些改编曲在中国钢琴文献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它们对中国钢琴创作的民族化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钢琴艺术是西方的音乐艺术,在钢琴教学中当然应该教西方的作品,因为它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但是在我国的钢琴教学中,自己本民族的作品理应占有突出的地位。为了优化中国钢琴作品的教学、帮助学生学好中国钢琴作品,笔者根据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主要问题,重点从以下几方面谈谈个人的思考。

一、认真研读乐谱、正确理解作品内涵

在钢琴学习中,要想真正窥探作曲家的内心奥秘、理解作品内涵,认真研究乐谱是重要的途径。钢琴作品是以乐谱的形式存在的,乐谱中的一切音符、术语,都包含深刻的内涵。学生的任务是通过研究乐谱,正确理解作品的音乐内涵,从而完美地表现作品中的音乐意境。

令人遗憾的是,不少学生至今没有建立认真研究乐谱的习惯,他们拿到一首新作,就急急忙忙地在琴上一遍一遍地练,这种效果可想而知。针对学生存在的这一问题,笔者在教学中把握的尺度是:要求学生认真读谱,认真研究乐谱,在理解作品内涵后再练,如在学习作曲家储望华的一首新作《茉莉花》时,引导他们从乐谱中了解此乐曲主要是描述在一个满园花开的东方庭院中的爱情故事,作者用茉莉花比喻爱情的甜美,乐曲中描绘出江南水乡各式各样的大自然景象。在学生理解作品内涵后,把握好作品中的情绪、幅度、力度、速度、音色……然后才让他们集中精力去寻找恰当的弹奏方法,开始练习,这样,学生可以把这首意境丰富、技术复杂多样的中国钢琴作品演奏得比较完美。

二、研究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拓宽对作品内涵的理解

在钢琴作品中,不同时代的作品,不同作曲家的作品,即使在乐谱上记载下来的符号是相同的,但它所体现的意义以及表达的方法都是不同的。同时,中国钢琴作品的选材和内容,均与该作品产生的时代息息相关,紧密相连;从创作手法、风格和技巧上看,也是在紧跟时代步伐的。如作曲家郭志鸿根据李劫夫一首用的诗词《为女民兵题照》所谱写的一首歌曲改编的钢琴曲《女民兵》,这是一首紧跟时代步伐,具有历史意义的作品。学生学习这首乐曲,既要认真研究乐谱,又要研究那个时代的特征,才能理解和表现作品中“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的主题思想,也才能正确表达出那个时代女民兵英姿飒爽的形象。又如作曲家黎英海用清代张鹤的一首古琴曲改编的钢琴曲《阳关三叠》,张鹤的这首古琴曲《阳关三叠》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七言格律诗《送元二使安西》改编的。王维这首诗的主题是表现与朋友分别时的留恋难舍的深厚感情。学生学习这首钢琴曲,除认真研究乐谱外,还要研究王维的诗以及那首诗产生的时代特征,即交通极不方便的时代。这样,才能理解作品中对朋友分别的那种难分难舍的感情,也才能表现出钢琴曲《阳关三叠》的音乐意境。

三、聆听相关音响资料,正确表达作品内涵

在钢琴教学中,组织学生多听、多读、多感受,增加感性认识,从广义的视野中进行熏陶,学生会在有意无意中逐渐感觉和接受,同时,还会有新的理解。如作曲家王建忠以诗词《咏梅》的意境作为改编的宗旨,以古琴曲为蓝本,运用丰富的织体变奏手法,带有中国民族音乐支声复调的多声部,结合五声调式内在联系的转调手法,使古曲《梅花三弄》在原来已有的笛子、二胡、古琴版等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钢琴版《梅花三弄》。钢琴《梅花三弄》更富生气,更具感染力。

钢琴曲《梅花三弄》有3位钢琴家的演奏音响资料。鲍蕙荞演奏的《梅花三弄》充满女性的柔和因素,富有浓郁的民族音乐特色,在结尾处,描绘出挺拔俊俏的梅花默默报春的音乐意境。卞萌的演奏,由于她是留学俄罗斯的双博士,她的演奏技法带有俄罗斯风格,在演奏琶音分解和弦时,运用印象派的朦胧手法,声音飘渺,纵向和弦采用重音弹发,颇有力韵风骨。石叔诚的演奏,具有男士特有的刚强,坚实和敦厚的色彩,塑造出在风雪严寒中梅花那种傲然挺立的高雅形象。3位钢琴家用不同的演奏手法演奏同一首作品,体现出他们各自的独特演奏个性,但都堪称是完美表达了作曲家的意图和作品的音乐风格。这说明钢琴作品风格又是可变的,它有一定的发挥空间。学生聆听了这些音响,对他们演奏作品会有很大的启发,还可以为他们今后演奏中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奠定基础。如果学生能长期坚持聆听不同时代、不同作曲家、不同类型作品的音响,还可以培育他们的乐感。

四、研究作品中模拟民族乐器的音响特点,完美表达作品内涵

中国钢琴作品中模拟民族乐器的音响特点改编的作品占有较大的比重,学生学习这类作品,教师应组织他们多听作品中模仿民族乐器的音响特点。如钢琴曲《二泉映月》是根据同名二胡曲改编而成的。原二胡曲《二泉映月》中,凝结了天才盲人音乐家阿炳一生的坎坷、感慨和对光明的向往。钢琴曲《二泉映月》基于原作精神,有一定的发挥。乐曲感情深沉、意境丰满,根植于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之美。学生学习这首作品,首先要引导他们研究乐谱,从乐谱的旋律中去捕捉阿炳的内心世界,抓住阿炳表达情感的独特风格。同时,尽可能组织学生听原作《二泉映月》,了解二胡运弓的音色特点和二胡拉奏的感觉。还要研究阿炳的生平等。这样,对二胡曲有全面的认识。对二胡演奏技法、音域特征和音乐情绪有更多了解,演奏时,头脑中会有更多的声音组合和音色变化,也才能更完美地表达作品中那些历尽世间沦桑,如泣如诉的旋律中所描绘的动人心弦的情感。

钢琴曲《百鸟朝凤》是用同名唢呐曲改编的。乐曲中百鸟和鸣之声,引人入胜地表现出生气勃勃的大自然景象。钢琴不可能像唢呐那样把鸟鸣模仿得惟妙惟肖,但我们可以发挥钢琴表现力极其丰富的特长,如乐曲中第29小节Allegro Vivace 开始的乐段中,运用持续音型作伴奏,模仿笙吹出的长音,在此背景上,旋律声部以不同类型的装饰音和十六分音符的音群奏出,从而产生出颇似唢呐清脆的吐音,表现出此起彼伏的各种鸟鸣声,欢快雀跃,富有情趣。学生学习此曲,一定要多听原唢呐曲,研究唢呐和笙是如何表现百鸟争鸣的,研究如何发挥钢琴特长,加上弱音踏板做变化,扬长避短,把百鸟争鸣的声音变成活的音乐形象转化到钢琴上来,生动地演奏出来。这样,钢琴演奏的《百鸟朝凤》比之唢呐演奏的《百鸟朝凤》,不仅同样可以完美表现作品的内涵,还会营造出更丰富的声音,开拓出新的意境。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钢琴作品并不像有的学生认为的那么浅显、易懂、易弹。因为,中国钢琴作品的风格是多样的,其中,有用民歌改编的,有民族器乐曲改编的,有用古曲写成的、有用戏剧写成的,有用少数民族歌曲写成的,有用古诗写成的,还有作曲家自创的。不同的作曲家采用不同的素材创作的作品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正因为中国作品的涵盖面太大,在掌握作品的不同风格上必须深入学习和研究,如用古琴曲改编的钢琴曲,除了了解作品风格外,还要研究古曲的原形以及研究原古琴的声音等。加上中国钢琴作品风格的多样性,还必须具备弹奏技术的多样性,这对学生的弹奏技术的基本功、表现力和灵活性都是一个全面的要求。

同时,中国钢琴作品不仅仅是教学和演奏的文献,其中有千百年沉淀下来的流传音乐文化、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民族精神等,此外,每个时期创作的作品都带有时代烙印。所有这些都需要学生去挖掘、去琢磨、去表现。因此,要学好中国钢琴作品,需要有深厚的文化知识、良好的艺术修养、高超的弹奏技术和丰富的生活积累,只有综合素质提高了,才能深刻理解作品内涵,也才能完美地表现出中国钢琴作品中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

作品教学范文第4篇

一、找准文学作品的教学定位

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师大都缺乏对所要讲授作品的几点思考主观概念和体悟,不能抛开课本,只能“照本宣科”按照统一的流程进行解读。教学过程中,过分突出文学学识教学,利用单一的教学传输方式进行讲授,使得教师成了课堂的统治者,严重抑制了学生对文学作品欣赏的个性情感,以及个性技能的发展,使最具人文精神、最能丰富读者想象力.以及充满人性之美的文学鉴赏,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带给学生的只能是被动的“鉴赏”和学习.学生的思维也只能被这种传授过来的传统思维模式给牢牢困住[教师定位准确,才有机会获得文学作品教学的成功。文学作品教学的定位应当从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认知水平与文本的特点中去找,以“鉴赏”为基本点。此处的鉴赏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欣赏。从美学的角度来看,欣赏应是表层的,鉴赏则是深层的,既要理解文字表面内容,更要引导学生理解文字背后深层面的内容。以李煜的《虞美人》为例,若问:“词中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那么这就只是一个欣赏性的问题。因为这首词所要表达的情感,文本已明确地告诉了我们:“问君能有几多愁”中的“愁”字。倘若换个角度,“词中的‘愁’又是怎样一种愁呢?”那么,这就是一个鉴赏性问题了,要回答这一问题,学生就要联系全诗。结合自身感受来理解体验。两个问题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可以从文本中直接得出,后者则要求学生知人论世。从作者及写作背景中找信息,并对此作归纳提炼转化成自己的体验,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由此可知,文学作品教学中的“鉴赏”和“欣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教学层面。教师不同的定位将直接决定着不同的教学走势。文学作品教学更多的应是一种让人充满期待。丰富人文精神的鉴赏性的教学[3]。

二、把握准确文学作品教学中的切入点。

文学作品教学的切入点应深深地扎根在文本这块土壤中,并能迅速地传递出作品最有效的信息,同时,它又能带动整篇作品的教学。从设计的角度来说,设计应大气,要从大处着手,从作品教学的整体考虑。倘若设计太细或者设计太小.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还会影响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整体感悟。下面以《祝福》(鲁迅)为例,看如何设计多切入点,如:从小说开头结尾处描写鲁镇过年的氛围人手;从介绍祥林嫂的身世人手:或通过祥林嫂眼睛四处的描写入手。这些设计过于具体或过小,都不能真正意义上带动整篇文章的教学,因为理解文中的基本情节,以及文中人物形象、性格等特征对学生来说并非难事。因此,教学时就大可不必将切入点设计得过小、过细。鲁迅先生的《祝福》所要表现的主题是以悲剧收场的,那么造成此次悲剧的真正原因就是此文所应引导学生思考的关键问题所在。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就通晓了整篇小说。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妨以文中精神内涵人手.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思考小说要表现的深层社会含义。基于这样的思考,可以紧扣住文中的一句话:祥林嫂嫁给贺老六以后“人们仍然叫她祥林嫂”.以此作为切入点可以设计如下三个问题:(1)作者为什么要为之取名《祝福》(因小说是悲剧的收场)。(2)许寿裳说:《祝福》的主题“惨在不是狼吃了阿毛,而是传统礼教吃了祥林嫂”,结合课文,你如何理解这句话呢?(3)小说中除了表现夫权对妇女的束缚外,还表现了哪些迫害妇女的情节,并从文中找出相应情节。这三个问题是统一的,而带动这三个问题的是切入点所提的问题。由此也就解决了“人们仍然叫她祥林嫂”的问题。这个切人点设计貌似有点抽象,但其蕴含的内涵却很深,又不偏离主题让学生紧扣文本去阅读、思考且得出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来E4]。结合实际教学,我认为一篇文学作品的教学,应当有一个好的切入点,而一个好的切入点应该紧扣原文本。能传递文本的最有效信息,能让学生依据原文本创造出心中新的文本来。

三、教师对文学作品必须进行个性化阅读

作品教学范文第5篇

熟悉中国语文教材编写史的老师都清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迅作品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最多时达到二十余篇。即便到了新时期,有些人曾呼吁应把鲁迅当普通作家看待,鲁迅作品仍在教材中享有其他作品无法享有的殊荣:数量之大,仍无人超越。短时间内希望删减鲁迅作品来解决矛盾是不现实的。解决矛盾只能从改进鲁迅作品教学入手,如何改进鲁迅作品教学呢?笔者认为应从两个方面进行突破。

一、兴趣突破

鲁迅作品中像《孔乙己》、《立论》等,这样趣味横生的作品不多,更多表现的是一种深刻,是一种愤世嫉俗的渲泄,是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呐喊和独白。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在快餐文化和众多媒体吸住眼球的诱惑下,鲁迅作品的魅力难逃“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厄运,然而“在整个20世纪的中国作家中间,达到像鲁迅这样思想上异常深刻和艺术上光芒四射的大师,无疑是十分罕见的”,鲁迅作品语言的典范性,数遍现当代作家,恐无人能与之比肩,鉴于此,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语文教材编撰者无论潮起潮落,自始自终把鲁迅作品当作重头戏,实在是明智之举。不过由于受政治因素或其他因素影响,一些脍炙人口、颇受中学生欢迎的作品,如《“友邦惊诧”论》、《文学和出汗》和《一件小事》,悄悄从课本中淡出,实在有点遗憾。教师应从思想上摆正观念,学习语言不能一味媚俗,从行动上克服个人嗜好的不足,自觉去阅读一些鲁迅的作品,提高自己的“鲁迅品位”。通过阅读鲁迅传记(如林贤治的《人间鲁迅》)走近鲁迅,了解鲁迅性格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原因:幼年丧父,家道中落,婚姻的不幸,兄弟反目、友人断交和学生背叛。通过了解这些,你会理解鲁迅,恶劣的环境造就了鲁迅“敏感多疑而不失光明磊落、激烈尖刻而内含博爱胸襟、审慎多虑而一旦认准便锲而不舍”的性格。另外,教师的阅读不同于其他人的消遣性阅读,其他人的阅读仅仅是为了愉悦自己,我们的阅读还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担,应把阅读的快乐分享给学生,应把阅读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以我的阅读经历来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读一些名家对鲁迅褒扬的文章以及对鲁迅作品赏析的文章会大大激发阅读的兴趣。鲁迅作品的赏析文章不少,精品不多。即便不是精品,由于赏析者是当代人,说话口吻、用语习惯和我们的阅读习惯相近,他们的赏析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作品。在讲授《孔乙己》一课时,笔者便引用刘再复的话:“《孔乙己》产生之后,直接间接分析这篇作品的数量已经超过《孔乙己》作品本身的字数几十倍了,但是,今天,我们读《孔乙己》仍然可以咀嚼出新的意味”, “这可以说是一种奇迹。只有高度浓缩的真正优秀的短篇,才经得住这么多人分析、研究、推敲”,学生听后阅读兴趣大增。学《阿Q正传》道一句:“《中华读书报》评选20世纪最受欢迎的中国作品,鲁迅的《阿Q正传》评为第一。”学生的精神便会为之一震。

二、语言突破

鲁迅作品博大精深,使鲁迅研究者兀兀穷年,皓首穷经,对此,走红作家王朔以“小人”之心度“鲁迅”之腹,大加挞伐,“倘若鲁迅此刻从地下坐起来,第一个耳光自然要扇给那些吃鲁迅饭的人脸上”,此语一出,无异于文坛地震,鲁迅研究者纷纷操笔上阵,檄文如潮水般铺天盖地而来,王朔纵有千口、口有百舌,也只有招架之功,无还口之力。吓得王朔在出《无知者无畏》一书时抽掉了《我看鲁迅》这篇重量级文章。笔者无意去探讨谁对谁错,只是觉得对中学生而言,学习鲁迅作品,以“语言学得促进语言习得”显得更为重要。之所以这样说,并不是笔者想回避“人文性”,更不是想为王朔呐喊助威是学生如何运用语言工具的问题,而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就成了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选择一些我们教师都感到吃力的文章去教学生,实在有点难为学生。为此,教材编选者下了很大功夫从中挑选浅显易懂的,比如《野草》中较好懂的《雪》和《风筝》,即便如此,仍给现在的中学生带来了不少学习上的困难。以《风筝》为例:“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拗口的“秃树枝丫杈”已经使学生稍感不适,紧接着又来了“于晴朗的天空中”,“于”对我们这些成年人来说也习以为常,状语后置也见怪不怪了,可是对于十一二岁的孩子,便显得有点突兀、有点生硬。看文章都有这样的体会,开头吸引人,句式对脾胃,便容易读下去,反之亦然。可《风筝》第一自然段,便出现不对学生脾胃的“难句”,学生怎会愿意读下去?如果不是在教师的逼迫下,相信很少有初一学生愿意读这样诘屈聱牙的文章。因此,鲁迅作品教学的突破口应从语言着手,教师有必要从课文挑选一些不合乎当前口语习惯的句子解释给学生听,以扫除语言障碍。比如《纪念刘和珍君》中的“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名证了。”可以改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但还是没有消亡,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以至殒身不恤,这事实就是明证了”来帮助学生理解这句话。学习《风筝》可以拿同是写自责心情的《背影》、歌曲《冲动的惩罚》来进行对比学习,体会鲁迅自责心情所写的“深刻”。从“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将要完工了”这一段,可如文所述摆好,让学生先写,来对照原文,体会鲁迅语言简洁的特点。

作品教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学;鲁迅作品;突破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某著名学者谈到鲁迅作品教学时,说了一个顺口溜:“中学生学语文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周树人,三怕文言文。”学生如此,老师又如何呢?前不久我曾和一位市语文教研员闲谈鲁迅,她直言不讳地说不喜欢读鲁迅的文章。问其原因,一说拗口,又说不喜欢鲁迅好斗的性格。两种原因都很有代表性。

熟悉中国语文教材编写史的老师都清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迅作品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最多时达到二十余篇。即便到了新时期,有些人曾呼吁应把鲁迅当普通作家看待,鲁迅作品仍在教材中享有其他作品无法享有的殊荣:数量之大,仍无人超越。短时间内希望删减鲁迅作品来解决矛盾是不现实的。解决矛盾只能从改进鲁迅作品教学入手,如何改进鲁迅作品教学呢?笔者认为应从两个方面进行突破。

一、兴趣突破

鲁迅作品中像《孔乙己》、《立论》等,这样趣味横生的作品不多,更多表现的是一种深刻,是一种愤世嫉俗的渲泄,是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呐喊和独白。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在快餐文化和众多媒体吸住眼球的诱惑下,鲁迅作品的魅力难逃“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厄运,然而“在整个20世纪的中国作家中间,达到像鲁迅这样思想上异常深刻和艺术上光芒四射的大师,无疑是十分罕见的”,鲁迅作品语言的典范性,数遍现当代作家,恐无人能与之比肩,鉴于此,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语文教材编撰者无论潮起潮落,自始自终把鲁迅作品当作重头戏,实在是明智之举。不过由于受政治因素或其他因素影响,一些脍炙人口、颇受中学生欢迎的作品,如《“友邦惊诧”论》、《文学和出汗》和《一件小事》,悄悄从课本中淡出,实在有点遗憾。教师应从思想上摆正观念,学习语言不能一味媚俗,从行动上克服个人嗜好的不足,自觉去阅读一些鲁迅的作品,提高自己的“鲁迅品位”。通过阅读鲁迅传记(如林贤治的《人间鲁迅》)走近鲁迅,了解鲁迅性格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原因:幼年丧父,家道中落,婚姻的不幸,兄弟反目、友人断交和学生背叛。通过了解这些,你会理解鲁迅,恶劣的环境造就了鲁迅“敏感多疑而不失光明磊落、激烈尖刻而内含博爱胸襟、审慎多虑而一旦认准便锲而不舍”的性格。另外,教师的阅读不同于其他人的消遣性阅读,其他人的阅读仅仅是为了愉悦自己,我们的阅读还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担,应把阅读的快乐分享给学生,应把阅读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以我的阅读经历来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读一些名家对鲁迅褒扬的文章以及对鲁迅作品赏析的文章会大大激发阅读的兴趣。鲁迅作品的赏析文章不少,精品不多。即便不是精品,由于赏析者是当代人,说话口吻、用语习惯和我们的阅读习惯相近,他们的赏析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作品。在讲授《孔乙己》一课时,笔者便引用刘再复的话:“《孔乙己》产生之后,直接间接分析这篇作品的数量已经超过《孔乙己》作品本身的字数几十倍了,但是,今天,我们读《孔乙己》仍然可以咀嚼出新的意味”, “这可以说是一种奇迹。只有高度浓缩的真正优秀的短篇,才经得住这么多人分析、研究、推敲”,学生听后阅读兴趣大增。学《阿Q正传》道一句:“《中华读书报》评选20世纪最受欢迎的中国作品,鲁迅的《阿Q正传》评为第一。”学生的精神便会为之一震。

二、语言突破

鲁迅作品博大精深,使鲁迅研究者兀兀穷年,皓首穷经,对此,走红作家王朔以“小人”之心度“鲁迅”之腹,大加挞伐,“倘若鲁迅此刻从地下坐起来,第一个耳光自然要扇给那些吃鲁迅饭的人脸上”,此语一出,无异于文坛地震,鲁迅研究者纷纷操笔上阵,檄文如潮水般铺天盖地而来,王朔纵有千口、口有百舌,也只有招架之功,无还口之力。吓得王朔在出《无知者无畏》一书时抽掉了《我看鲁迅》这篇重量级文章。笔者无意去探讨谁对谁错,只是觉得对中学生而言,学习鲁迅作品,以“语言学得促进语言习得”显得更为重要。之所以这样说,并不是笔者想回避“人文性”,更不是想为王朔呐喊助威是学生如何运用语言工具的问题,而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就成了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选择一些我们教师都感到吃力的文章去教学生,实在有点难为学生。为此,教材编选者下了很大功夫从中挑选浅显易懂的,比如《野草》中较好懂的《雪》和《风筝》,即便如此,仍给现在的中学生带来了不少学习上的困难。以《风筝》为例:“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拗口的“秃树枝丫杈”已经使学生稍感不适,紧接着又来了“于晴朗的天空中”,“于”对我们这些成年人来说也习以为常,状语后置也见怪不怪了,可是对于十一二岁的孩子,便显得有点突兀、有点生硬。看文章都有这样的体会,开头吸引人,句式对脾胃,便容易读下去,反之亦然。可《风筝》第一自然段,便出现不对学生脾胃的“难句”,学生怎会愿意读下去?如果不是在教师的逼迫下,相信很少有初一学生愿意读这样诘屈聱牙的文章。因此,鲁迅作品教学的突破口应从语言着手,教师有必要从课文挑选一些不合乎当前口语习惯的句子解释给学生听,以扫除语言障碍。比如《纪念刘和珍君》中的“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名证了。”可以改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但还是没有消亡,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以至殒身不恤,这事实就是明证了”来帮助学生理解这句话。学习《风筝》可以拿同是写自责心情的《背影》、歌曲《冲动的惩罚》来进行对比学习,体会鲁迅自责心情所写的“深刻”。从“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将要完工了”这一段,可如文所述摆好,让学生先写,来对照原文,体会鲁迅语言简洁的特点。

作品教学范文第7篇

一、鲁迅作品教学面临的难题

鲁迅作品的特点有很多,但从初中语文教学来讲,特别是从解读角度而言,有不少难点。要很好地解读鲁迅文章,需要先找准这些难题及其成因,进行科学破解,从本源上找到适合鲁迅作品教学的科学模式。个人觉得鲁迅作品教学主要面临以下难题。

首先是文字上难以理解。在不少教师和学生看来,鲁迅的文字可以用诘屈聱牙来形容,读起来觉得不顺畅,不直白。这其实是有着主客观方面的原因的。客观上,鲁迅所处的时代是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大家都知道,在1919年新文化革命后,白话文才开始有了生存土壤。鲁迅先生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以白话文创作了中国现代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可以说是白话文法的奠基者之一。但是,同时,鲁迅幼年所受的主要是古代私塾教育,所学的主要是八股文等古文法,古汉语文法、明清小说语言等形式的白话文,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在他的文章中,在文字、句式、文法上和现在的汉语是有着很大不同的。对于从小熟悉现代语言的初中生而言,读起来自然是比较费力的。即使对于一些对古汉语和鲁迅文章有一定的研究的教师,读起来也并不顺畅。主观上,鲁迅文章中难以理解的语言、句式,很多是鲁迅刻意为之的,这主要是受限于当时时代因素,鲁迅不想因文字获罪,采用的隐讳等语焉不详的手法躲避反动派的稽查。

其次是思想上难以捉摸。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文字还只是一点难以阅读、难以直观把握的问题,但对于鲁迅作品的思想,往往理解起来就是“一个头两个大”了。这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这里主要是时间跨度导致的理解先天性缺失。鲁迅作品不管是杂文、小说、散文都喜欢有所喻指,言之有物。鲁迅先生之所以伟大也就在于他的文章很少写个人兴寄,更多的是现实情怀。鲁迅将他所处的时代、所看到的黑暗、所接触到的人物,不管可写不可写,只要有所动,就将之纳入写作范畴,“立此存照”,不仅如此,还要在文中臧否、或讽刺或嘲笑、或揭露或批判,总之是“金刚怒目”,不假宽暇。这样就造成鲁迅文章的两大难以捉摸的因素。一是今天离鲁迅所处时代太过遥远,八、九十年的时间足以让很多历史事实难以确解,同时,对于今天“长在红旗下”的新一代师生们,除了在史书上大致了解那个时代之外,也很难深入知晓那个时生的许多历史事件,遑论理解鲁迅的洞幽烛微了。二是上文所说的出于隐讳需要,鲁迅在文字、句式等方面作了一些处理,或语焉不详,或反讽,或隐喻,或象征等等不一而足。为了不至于受到最直接的文字打击和黑暗势力的稽查。据鲁迅日记中记载,即使这样,鲁迅文章被改、书籍被禁也是常事。所以要解读鲁迅文章,还要破译这些人为设置的“关卡”。

再次是作者情怀的准确把握。鲁迅很多小说、散文都有一个“我”,这个“我”或多或少有着作者自己的一些影子。如《社戏》、《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如果对鲁迅的生平经历没有深入了解的话,仅仅是对鲁迅作一些大事记般的文字理解则很难达到入情入心的效果,也就很难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脉络,难以深入解读作者的个体情怀,更不要说文本的主题思想了。

基于上述三个难题,鲁迅先生的作品在初中教学难也就不奇怪了。因此,在鲁迅作品的教学中,决不能简单从文字上进行解读,而要从主题角度进行立体突破,充分发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一起探寻鲁迅作品的奥妙。

二、鲁迅作品互动立体教学的尝试

在鲁迅作品中采用互动立体教学法是基于其诸多理解上的难题的,那么如何运用,还需要不断探索,不断补充。下面就以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谈谈初步的体味。

1.准确定位教学范畴

虽然说鲁迅作品大体上在文学界都有了一些广泛认可的解读,但作为教师并不能以此作为教学定位的范畴。毕竟我们面对的是初中生,要基于初中生的接受和认知来展开教学,科学定位。同时,苏教版教材的特色之一就是主题式、板块式教学,主题内涵也应该作为界定教学范畴的依据之一,不宜无边放大。

如《社戏》一文,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民俗风情”中的课文,是一篇带有自传性质的优美叙事散文。作品通过记叙“我”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经历,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的形象,孩子们的天真率直、活泼可爱得到了尽情的展现,读来充满生活情趣,令人回味无穷。如果在这里引入鲁迅原文中三次看社戏的对比,以此来揭示封建的思想文化对老百姓的束缚,进而引申到辛亥革命后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根深蒂固,如果不能把人民从封建的思想文化的束缚当中解救出来,人民仍旧处于麻木状态,那么一切革新都将是空谈。这样的理解看似深刻,却并无必要。对于初中生而言,这样的解读有过深之嫌。其次缺乏支撑,就像“我的院子里,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鲁迅杂文)被解读为“一党独大,所见皆是”一样,主题先入。据周作人回忆,当时鲁迅先生居住院子里确实是只有两颗枣树,解读成景色单调表现作者心情苦闷比较合适。再次,就主题教学而言。这一单元主要是“民俗风情”,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看,将课文定位成童年回忆、乡情动人比较合适。

2.科学设置互动方式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内容确定后,关键在于方式方法的科学把握。对于鲁迅作品要结合其教学难题把握互动的方式。涉及鲁迅生平背景的、文本背景的、文中难解词句的,到写作技巧手法的、文章主题思想争议的,都需要科学设置互动方式。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涉及到鲁迅幼时的一些经历,比如家道中落、上当铺为父买药和寻药引等事情,作者讲来平淡平静不带一点情绪,但事实上这些可以说和鲁迅一生都有着莫大关联。因此解读这篇文章,鲁迅生平是互动的关键之处。因此我在教授此文时,设计了三个互动教学方式,层层深入。首先是互动找“我”。在不阅读鲁迅生平背景的前提下,让学生一起在文中找出“‘我’的一日”、“‘我’心所想”、“‘我’家概况”,这样从文本中梳理出了鲁迅的生平;其次是互动比“我”。在下发的鲁迅少年生平中,将同学们在文中找出的“我”与生平中的“我”对比,一起来看其中的异同,让同学们明白鲁迅淡淡笔法下对于一个普通少年而言的不幸,童年趣事对比的是少年不幸;最后是互动追“我”。结合鲁迅一生经历,让同学们大胆寻找童年“我”影响其一生的事件、选择等,明白文章所写的一些具体内涵。比如学西医又最终弃医从文的选择等等。在互动中,学生由文本到资料,由浅入深,就很好地将互动引向深入,准确理解作者的写作初衷。

3.灵活深化互动结果

教学需要深化,如何深化又不过分解读是个比较难以把握的问题。在教学鲁迅作品时尤其如此。对于其语句中的一些难以理解的地方,虽然在互动时也可以慢慢解决,但不代表下一次在阅读到鲁迅文章时,学生就能举一反三。这就需要深化互动结果。具体方式可以灵活把握。

如在教学《孔乙己》一文时,对于小说的主题——封建科举制度吃人,在互动教学中学生至少在概念上已经初步了解了,那么如何深化呢?可以有很多方法。我在教学时就采用了三个方法。一是问题论辩式。引导学生就“孔乙己之死”从主观原因上的好吃懒做和客观原因上的封建科举制度的危害两个方面进行辩论,很快学生就能明白主观原因也是客观原因的附属物,从而深化理解。二是课外拓展式。下发《范进中举》节选,引导学生去对比阅读,在拓展阅读中充分理解这一主题。三是思维迁移式。要求学生就“孔乙己穿越来高考”写一篇文章,就孔乙己高考失败后的种种可能遭遇来看其究竟会不会走投无路,引导学生去深思为什么在那个时代孔乙己非死不可。

鲁迅作品教学难是个共性问题,但如果能基于特定主题,在立体互动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寻的积极性,那么还是有着可操作的有效途径的。总之,不论是鲁迅作品的文句、思想还是个人情感,都应该归于这个主题之下探寻、定位,才能提高鲁迅作品教学的针对性。

作品教学范文第8篇

然而,现在的学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鲁迅先生的文章真的那么难学吗?我思忖了许久。鲁迅作品在中学生眼里成为鸡肋,我个人认为,主要源自两个因素:

一、源自时代的隔阂

鲁迅作品反映的生活距离现在很遥远,那时的中国与今日有着天壤之别。这种天生的时空间离感,让90后的学子无法揣想当年的人、事、景、情,更不用说理解和把握鲁迅作品所表达的主题了。

二、源自鲁迅作品语言的“陌生化”

在谈及语言时,鲁迅自己也曾说:“是比较的难懂,不像茶淘饭似的可以一口吞下去,但却是精密的”。他的小说广泛汲取了文言、白话、欧化语体和俗语,进行了创造性的陌生化处理,语言结构繁复、修饰语大量叠加、标点符号多样,都是同时代其他大家无法可比的。语文教师读他的语言,都要很“吃劲”地寻觅他文字背后的“意味”,初中学生更应该是“佶屈聱牙”了。

当下,鲁迅作品会成为学生眼中的鸡肋。同时老师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老师自己没有充分解读鲁迅,挖掘鲁迅作品里潜藏的钙质;更没有从学生的心灵出发,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打动其心灵,好好培养他们的鉴赏能力。如果能认认真真地备好每一节课,善于整合教材提供的资源,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策略,一定会发现,鲁迅的作品是中学里最富有生命、最具有价值的学习材料。

三、诗情画意的世界

在鲁迅先生的作品里,你会发现,这是一个异彩纷呈的世界:那里有“在天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雨的惊魂”,那里有“两岸的豆麦和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婉转、悠扬的横笛,那里有充满乐趣的“百草园”,那里还有“身披着月光,戴着银项圈、拿着钢叉的少年”……

优化对策:鲁迅笔下流淌的这些如诗如画的语言文字,只有学生自己反复朗读,调用各种感觉器官,从不同的角度加以玩味,或从修辞出发,或从感觉审美出发,或从表达方式出发,或从表现技巧出发,才能领悟出其写法的精妙之处。朗读教学法和品味鉴赏法很适合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可试着采用。同时也情不自禁地锻炼了学生朗读能力和培养了他们的言语鉴赏能力,真可谓一举两得。

四、鲜明的儿童形象

在鲁迅先生的创作世界中,有许多具有儿童形象的作品。这符合90后学生的年龄特征:天真、淳朴,传递着童真、童趣。如:《百草园》中写到“单是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段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还有童年时鲁迅与闰土间的游戏,和阿发他们去看社戏等等,都属于孩子时代的行为,是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新知识,天真、幼稚、欢乐心理的见证物。

优化对策:找到了学生们的兴趣点,然后顺之以道,激之以趣,我把它称之为激趣教学法。众所周知,新课标要求“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但这并不是要求老师“无所作为”,放任学生在低水平中停滞或是走向歧途;而是要求教师将他们引向“最近发展区”,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顺应学生的个性特点,并据此实施教学,设计出能激发学习兴趣的活动,从而培养出真正的阅读能力。

五、可怜可恨的小人物

人应该是平等的,受到尊重、受到保护的。可是,鲁迅笔下的人――孔乙己、祥林嫂、阿Q、闰土,他们都成了牺牲品,自身的奴性和世态的炎凉使他们早早忘却了自己,成为当今的弱势群体。鲁迅在刻画这些小人物时,用一篇课文的通篇对比,有人物与人物之间的比较,更有课文前后的对比,在不断地对比中张扬人物性格的劣根性,从而充分挖掘他们悲惨命运的自身根源和社会的黑暗。

优化对策:对比手法的活用,细节描写的刻画,很快就能找到教学策略的契合点――活动表演法和比较分析法。于是,在分析这些人物形象时,无需教师过多的讲解语言,只要学生充分地细读,深思揣摩,尽情地模仿人物的言谈举止,文中人物的性格就凸现出来了。引导学生用圈点勾画“和“换词比较”的方法,体会作者在遣词造句上的深刻用意,感受语言的韵味。

六、真挚、浓郁的情感

鲁迅作品中到处播撒着亲情、友情。作品《啊长与(山海经)》说的是童年鲁迅对长妈妈情感变化的心路历程,鲁迅在许多文章里都写到长妈妈这个人,长妈妈在他心中留有深刻印象。这是当代人很难做到的。在文章结尾,长妈妈与“地母”已经融为一体了,想尽办法,引导学生穿花拂柳,体悟鲁迅作品独特的意义和价值,让她的灵魂已在那里“永安”了。表达了鲁迅对长妈妈的深切怀念之情。它凝聚着鲁迅对长妈妈的全部情思,寄托着鲁迅对善良人的衷心祝愿。这时的长妈妈,不再粗俗,不再可笑,激荡在我们心中的只有深深的怀念。若我们的人际关系中若能具有这样的人情、亲情,社会岂不净化了吗?还有《故乡》中少年闰土与“我”两个形象,他们在小时候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作品中有如此的描述“啊!闰土的心理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可惜正月过哦区了,闰土须回家,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他后来还托他的父亲带给我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我也曾送他一两次东西,但从此没有再见过面”。从这段叙述中,我们可以发现“我”与“闰土”的友情宛如海深。

优化对策:鲁迅先生的这些温馨文字,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似江南雪一般柔软、温情、赤子童心的鲁迅影像。欣赏这样的人物形象,我个人认为,可以采用情感体悟法来进行教学。运用这种方法,重在以文为本,让学生先感后悟。为此,必须将作品“还原”来读,即“把审美对象的描写恢复到人的本质属性的原状,对文学形象进行本体考察。”

在阅读中,教师应从文本人手,创设情境,拉近作者和读者的距离。也只有通过对语言材料的感知,才可能去悟出作者那厚重的人文情愫。这样也较为容易摆脱长期以来读鲁迅作品的政治思维定势,从而实现人性的、创造性的阅读。让学生以生命体验去悟出文本的历史意义,解读文本的内涵,从而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此中情感的熏陶才能得以施展。

比如对《风筝》一文的解读,本人试着从亲情这个角度,让学生去感受小兄弟对风筝的入迷。看到别人放风筝,小兄弟如痴如醉;而当“我”毁坏了小兄弟的风筝以后,在“封尘的什物堆中”的弟弟的反应。“我”蛮横地毁坏了风筝,并“傲然”离去;小兄弟只“绝望”留在原地。兄弟俩截然不同的表现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一个是追求美的心灵被扼杀而痛苦无告,一个是缘于病态的偏见和封建长幼尊卑伦理的威力而进行戕害美的心灵。越抒写“我”的“胜利”,则越显得“精神虐杀”的可恶。特别当“我”怀着“沉重”的心去讨他的宽恕时,小兄弟却“惊异地笑着”,还说:“有过这样的事吗?”而且“全然忘却,毫无怨言,”这也不正是美的情操么?朴实的语言,展示两颗美好的心灵:一个严于自责,有错就改;另一个是宽于待人,不计较别人的错处,这也正是美的心灵的写照。这种从人性化的角度去解读这篇课文,学生觉得特别,也容易悟出“我”心情“沉重”的道理。

也正是在这种感与悟的过程中,不仅使学生具有整体把握的能力,而且通过自己的阅读与思考,使他们领悟作品的人性美、体验作品的生活美、学习作品的语言美,感受作者的人格美,从而获得审美的情趣和能力。

除此之外,找准切入点,试着长文短教,也是提高鲁迅作品课堂教学效率的又一重要途径。鲁迅先生的文章,篇幅都较长。其情节结构,人物塑造,环境描写,语言表达,精彩纷呈。有些教师在课堂上恨不得将所有的研究成果,一一展示给学生。然而现实的教学,授课时数减少,不允许长文长教。这时候,如何找好切入点,是在真切地考验教师的功力。如《孔乙己》一文的教学,我首先就设计了一个问题:要求学生根据原文给孔乙己起草一份简历(简历内容包括:姓、名、年龄、身高、学历、爱好、特长、生活经历、工作情况、社交关系等),可谓是抓住了牛鼻子。既能让学生阅读全文,梳理内容,又能于无形之中让学生了解文章结构,为接下来的赏析作铺垫。好的切入,能牵一发动全身,让课堂教学举重若轻,是语文教师应该给力的地方。

作品教学范文第9篇

一、钢琴教学中掌握作品文化底蕴的必要性

在钢琴上演奏中国作品这一“洋为中用”的做法是需要演奏者进行多方面的训练,这是对中国音乐文化的再创作,使中国音乐文化得到传播和延伸。演奏者在演奏一首音乐作品时,应对作品的整体构造进行深入的了解,如作品时代背景、作曲家的生活背景、作品的结构和写作手法等进行多方位的了解和掌握,这样作品的深刻内涵能够熟知于心,进而才能够得心应手的将其表达出来。当然中国作品的教学必须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进行深入开展,遵循东方音乐的审美观念来阐释作品,这是对学习西洋键盘乐器的演奏者的巨大挑战,他们要用西洋乐器展现中国的文化则需要对两种不同的地域的文化进行深入探究,这样才能够演奏出具有中国音乐文化特点的钢琴音乐作品。

二、从教学实践中体会中国钢琴作品教学价值

目前高校音乐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欠缺,对中国音乐作品的演奏仅仅局限于形式,而没有将真正的音乐文化融入到其中,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钢琴作品演奏技巧的不断提升,现代钢琴演奏在音乐处理上需要更加的立体饱满、宏大而又精细,这使得最初的纯手指的技巧演奏已经满足不了现代的教学实践,从事钢琴教学的教师已经开始探索新的演奏方式并注重音乐作品背后的文化价值,尤其是置身于中华文明背后的中国音乐文化。其中钢琴教育家朱工一的主要教学原则是“因材施教”,他认为:“一个好的教师,总是抹去学生身上被自己的影响造成的痕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他注重作品背后的文化、意境等人文因素的培养,认为学生应该在小时候打基础,并不以特定的标准来要求学生,这样既使学生掌握了技术同时又使其具备了文化艺术和人文音乐素养等特点。目前成功的钢琴音乐家和钢琴教学无一不具备良好的音乐文化底蕴,同时注重将中国传统美学原则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来。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处理好西洋乐器与中国音乐文化冲突呢?钢琴艺术的创新和发展与主体对文化的理解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以此来反思我国的钢琴艺术发展,钢琴艺术表演者对外来和本民族钢琴文化关系的理解和应用倾向于哪种方式决定了我国钢琴发展的不同方向。钢琴艺术自传入我国起,便在我国落地生根并衍生了具有中国风味的钢琴作品,这只能在我国的艺术土壤中才能培育出来,表演主体对钢琴文化的理解不可一味的搬用西方艺术的一切音乐元素,而忽略其发展的环境乃是中华文明大地,同时也不能一味地排斥外来文化而只采用其发声原理和技巧,而应该取长补短,转变观念,在交流的过程中实现文化的互溶,同时保持我国民族艺术文化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以以下几个方面为基础进行教学实践:首先要全身心投入作品中,不以音乐技术为重点;其次表现音乐最质朴纯真的情感;最后做到透彻研究音乐作品,做到乐随心起。

三、实践反思

笔者认为植根于中华文明大地则应对汲取本民族的音乐精华与其他国家的钢琴先进元素相结合产生属于本民族特色的钢琴作品,在演绎钢琴作品时应在悠长、久远的中国传统音乐基础上,融合中国钢琴艺术与新时代的艺术文化的中国民族艺术独特的意境和表现体系。钢琴艺术始源于西方,有着西方音乐创作体系和西方人文背景,在表演时离不开西方传统和声功能体系和调式特征等,离开了基本的西方钢琴表演文化也不可能对钢琴作品进行深入的演绎和诠释。在处理好中国的汉民族旋律方式与西方的功能和声网络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冲突和矛盾的基础上,钢琴主体对钢琴艺术文化的不同理解角度直接决定了作品的风格和表现形式。如何保持原有钢琴文化艺术特性,更好地丰富我国民族音乐是每一个钢琴主体对作品进行演绎的基本理解方式,不同的文化相互影响最终互溶并趋向一致,这样产生的作品才能够具有民族时代的特征。

总之,植根于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和文化下的钢琴艺术在中国文化的熏陶下也逐渐产生了崭新的形式并具有了自身的特点,钢琴艺术在我国具有一定的开采价值,这需要表演主体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研究和开采。但只要在中华文明大地上的钢琴音乐离不开中国地域特色的音乐旋律,一旦失去了民族音乐的风格,作品就只能被简单地复制和模仿,作品展现在观众面前时便会显得直白而黯淡,永远不如原创作者对作品的演绎,只有主旋律突出、具有特点的音乐作品才能够被广大的观众所接受。

参考文献:

[1]《民族音乐家论文集》——《中国音乐》增刊.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理论教研室,1981.

[2]丁亚平.艺术文化学[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

作品教学范文第10篇

一、了解事件梗概,把握主要内容

叙事性作品主要是通过事件的叙述和具体环境的描绘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新课标要求阅读叙事性作品要了解事件梗概。了解事情的梗概即大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对学生来说就是要能说出课文大致讲了一件什么事,这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情感的基础。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了解事件的梗概,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呢?

1.借“六要素”概括

我们知道,叙事性作品通常包括六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教学中,引导学生把“六要素”弄清楚,再连起来说一说,即可以大体把握主要内容。如在教学《船长》一文时,我要求学生在读文的基础上说一说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学生很快梳理出事情发生的时间是“1870年3月17日夜晚”,地点是“‘诺曼底’号轮船从南安普敦开往斯恩西岛的途中”,主要人物是“哈尔威船长”,故事的起因是“客轮被撞,遇到危险”,故事的经过是“哈尔威船长镇定自若地指挥人们乘救生艇脱险自救”,故事的结果是“坚守岗位,以身殉职”。随着学生的回答,我逐步出示了一组关键词:遇险、自救、殉职。我引导学生借助这组关键词把事情连起来说一说。有的学生这样说道:“1870年3月17日夜晚,‘诺曼底’号轮船在从南安普敦开往斯恩西岛的途中,被‘玛丽’号巨轮猛烈撞击即将沉没,哈尔威船长镇定自若地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安然脱险,而他自己却随着客轮一起沉入深渊以身殉职。”借助这样的方法,学生从整体上了解了事情的梗概,大体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2.借“时间”概括

有的叙事性课文还可以引导学生按时间的顺序说说每个时间段发生的事情,从而大体把握课文内容。如教学《卢沟桥烽火》一文时,我先引导学生在文中画出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语,学生很快圈画出“‘九一八’事变后”“1937年7月7日深夜”“第二天凌晨”“当天晚上”“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然后我引导学生简要说说每个时间段发生了什么事,最后再连起来说一说。借助这样的方法,学生很快知道课文主要描写了什么。

3.借“空间”概括

叙事性作品还包括一些游记,对于这类课文我主要引导学生按照作者的空间位置的变化即游览路线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如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时,我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根据课文的描述画一幅金华双龙洞的景点游览图。经过小组讨论,集体交流,最终确定了作者的游览路线: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接下来我再引导学生根据游览路线说说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这样学生很容易就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4.借“问题”概括

有些叙事性课文还可以通过几个问题的探讨从而把课文的主要内容串联起来。如在教学《司马迁发奋写〈史记〉》一文时,我引导学生根据课题质疑,学生问道:“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他是如何发奋写《史记》的?”“发奋写作的结果怎样?”学生带着这几个问题朗读课文,之后用简要的语言回答了这三个问题,最终也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5.借“关键句”概括

有的叙事性的作品中就有能直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句子。如《郑成功》课文的最后一句:“民族英雄郑成功,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又如《轮椅上的霍金》的一个过渡段也可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感动了大众。”

二、品读重点句段,深化阅读感悟

修订后的语文课标指出:要让学生“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这样的要求如何落实?笔者认为关键要引导学生品读文章的重点句段。重点句段指的是对表现课文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有突出作用的词句和段落。这样的句段主要包括细节描写的部分,作者精辟的议论和抒情性的语句等。如何引导学生品析叙事性作品的重点句段以深化自己的阅读感悟呢?我进行了以下一些尝试。

1.自主中感悟

在语文课堂上,我们要给学生潜心默读的时间,让学生带着思考自读自悟,引导学生找出能体现课文中心的重点段落、重点句子、关键词语,写一写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如果是写人为主的文章,就要关注描写人物行动和心理活动的词句以及人物的个性化的语言等。如在教学《钱学森》一文时,课堂上我选取了钱学森的三段语言,提出自学的明确要求:“读一读下面三段文字,在让你有感触的地方停一停、想一想、圈一圈、画一画、写一写自己的感受。”有的学生在“我是中国人”这句话中体会到了钱学森作为中国人的自豪之情;有的学生从“诚恳地说” “日夜盼望” “终于”“应当”体会到钱学森时时刻刻都在思念着自己的祖国,他把为祖国做贡献看做是自己分内的事,是一种职责,是天经地义的,等等。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在小组交流和集体研讨环节更有话说,发言也更加踊跃。经过同伴提醒,教师点拨,学生们把别人的想法与自己的认识相比较,总会获得一点灵感,得到一些新的启示,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2.质疑中探究

教学中,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特别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并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学生能更好地体会课文的中心。如在教学《船长》一文时,引导学生思考哈尔威船长一共下了几次命令,每一次是在什么情况下下达命令的,结果怎样。《爱之链》一文中,乔依需要钱为什么又不要钱?通过这些有价值的问题的讨论,学生的交流会更具广度和深度,也会更深刻地体会文章的中心,加深自己的理解与感受。

3.交流中提升

在引导学生阅读叙事性作品的整个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比较充足的“交头接耳”的时间。如在教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文时,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对描写肖邦的词句――“悲愤欲绝”“倾注”“他勉励自己要工作、工作、再工作”“他常常把自己关在幽暗的房间里,点上一支蜡烛,彻夜地作曲弹琴”,以及对肖邦弥留之际的所说的话“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进行了交流、探讨,在交流中学生各自谈论了自己的感受:肖邦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用在音乐创作上,为的是解救自己的祖国;肖邦有着一颗炽热的爱国心,临死的时候还想着自己的祖国……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聆听别人的谈论,不断完善和丰富自己的认识与体会,更加感受到了肖邦的那颗炽热的爱国心。

4.朗读中升华

叙事性作品的教学,只靠理解语言文字是不够的,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去体会和感受。感受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朗读,朗读可以理解和感悟词句的意蕴和运用的精妙,加深对词语和文章的理解和感悟。因此,教学中要让各种形式的朗读出现在课堂上,对课文的重点语段、关键词句进行自由大声朗读、同桌对读、全班齐读等,让学生在不拘形式的朗读中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同时对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有更深的印象,以进一步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上一篇:技术研究范文 下一篇:商店经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