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履职监督报告范文

时间:2023-11-18 12:33:40

法官履职监督报告

法官履职监督报告篇1

今年,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对检察院检察长进行述职评议,衷心地感谢人大给予我汇报履职情况和听取评议意见的机会。

*年月,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决定,任命我担任一分院检察长。检察工作的实践使我认识到:中国的检察制度由我国的政体、国体所决定,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坚实的政治基础和深厚的实践基础。我国宪法确立了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地位,反映了党和人民对检察机关加强法律监督、维护司法公正的期望和要求。检察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在人大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下,通过履行公诉、职务犯罪侦查和诉讼监督等职能,与侦查、审判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共同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实现全社会公平和正义。

根据法律规定,国家设置直辖市检察分院主要是因为案件的审级关系,由检察分院办理危害国家安全、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和外国人犯罪案件的审查逮捕、提起公诉;查处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件;对侦查机关、审判机关和刑罚执行机关的诉讼活动实施法律监督;通过检察活动,教育公民忠于国家,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积极同违法行为作斗争。一分院成立于年月,根据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对分院地域管辖的分工,我院案件管辖的区域为浦东新区、卢湾、徐汇、长宁、闵行、金山、松江、南汇、奉贤等个区。我院与辖区检察院的联系主要通过办理第二审案件,开展个案指导。根据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和检察官法的规定,分院检察长的主要职责是,领导全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国家法律,在市检察院的领导下,组织指挥检察官依法履行各项检察职责,通过教育管理提高检察队伍素质。我认为,作为一名分院检察长,要时刻牢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带领全体检察人员,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依法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护司法公正。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海确定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奋斗目标。今年,同志到市检察院视察工作时,对检察工作提出了融入大局、服务大局的新要求。新形势、新任务,激发了我更强烈的责任感;在市委领导下,上海政法各家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创造了良好的执法环境;一分院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全体干警勤奋敬业,为我履行职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增强了我继往开来、再创新业绩的信心。我和班子成员提出了“以强化法律监督为主线,加强规范化建设,全面履行检察职能;以检察改革为动力,推进机制创新,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以提高检察官综合素质为目标,加强教育培训,努力塑造检察官良好形象,为上海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法治保障”的总体工作思路。下面,我将履行职责的情况汇报如下,请予评议。

一、加大执法力度,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能

市人大十二届一次会议后,我和班子成员认真分析了做好各项检察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今年是新一届班子工作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至关重要。我们坚持一手抓防治“非典”,一手抓检察工作,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各项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是检察机关的首要任务。经过“严打”整治斗争,上海的刑事案件多发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社会治安总体上保持了基本稳定的态势,但仍存在着严峻的一面,维护稳定的任务还相当艰巨。在刑事检察工作中,我提出对严重刑事犯罪要继续坚持“严打”方针,建立经常性“严打”工作机制,做到思想不松,力度不减。一是加强与公安、法院等有关部门的配合。通过派员适时介入侦查,参与公安机关讨论疑难案件,列席法院审判委员会会议,组织集中公诉,参与专项整治工作等,把“严打”方针落实到批捕、等各个检察环节,形成打击犯罪的合力。二是加强办案指导。我经常到办案第一线听取汇报,及时召开检察委员会会议讨论研究疑难案件,加强对重大复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指导,确保办案质量。三是把握好刑事政策,注意区别对待,体现“宽严相济”。对未成年人犯罪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对主观恶性小、社会危害不大的作案人员,特别是初犯、偶犯、过失犯,加大教育挽救力度,依法从轻处理。四是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针对办案中发现的社会治安、经济管理等方面存在的漏洞,运用《检察建议书》等方式,督促、帮助有关部门堵漏建制,预防犯罪。

二依法查办职务犯罪,促进国家工作人员廉洁正确履行职务

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是反腐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责。当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结构调整的社会变革时期,客观上存在诱发职务犯罪的多方面因素,贪污贿赂等腐败问题在一些地方和部门还比较严重,大案要案时有发生,查办职务犯罪的形势依然严峻。我组织侦查部门同志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市委、高检院有关反腐败斗争的新要求,强调要提高对查处职务犯罪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今年,我院认真受理群众举报,加大查案力度,依法立案查处了中国中福实业总公司原总裁白晓江等人贪污、挪用公款及市看守所公安民警舒伟庆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等案件。为推进职务犯罪侦查工作,我带领侦查部门总结出“举报线索初查”、“立案传唤”等工作经验,并加强对职务犯罪新情况的研究,从而扩大了侦查视野,提高了发现犯罪、侦破案件的能力。为加强查处职务犯罪工作,我经常深入侦查部门,参与制定和研究侦查方案,确定侦查方向,靠前指挥。在查案中,我十分注重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集中力量查办职务犯罪大案要案。这是检察机关加大办案力度的重要表现,体现了党和人民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坚定决心。与此同时,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认真查办群众反映强烈的“小案”,不因“官微”而不查,不因“案小”而不办。二是严格依法办案。坚持依法立案,依法传唤,依法获取证据,依法采取强制措施,以程序规范保证案件质量,使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近年来我院所办理的每一起职务犯罪案件,法院都作出了有罪判决。三是依法文明办案。我要求检察官必须树立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的现代司法理念,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我们还将廉洁办案作为公正执法的重要内容,所有办案费用和办案用车全部由院里提供保障。办案中对发案单位,做到不借一辆车,不吃一餐饭,不花一分钱,不收一份礼。四是认真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逐步加大治本力度的方针,我提出,查处职务犯罪必须坚持打防并举,按照“一案一预防”的要求,通过办理案件开展预防工作,努力减少犯罪。如结合查办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原副总裁张士翔等人贪污、挪用公款案所开展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被市纪委选作今年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警示教育材料。

三强化诉讼监督,维护司法公正

开展法律监督会不会影响与其他执法机关的合作关系和人际关系,是检察长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我认为:诉讼监督是维护司法公正、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是宪法和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根本职责。只要我们依法正确运用法律监督手段,提高办案质量,既讲监督也讲配合,就能取得其他执法机关的理解与支持。因此,我十分注意把法律标准作为诉讼监督的准绳,对侦查机关提请复议、复核的意见*,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决不为保“面子”而不纠正;对审判机关确有错误的裁判坚决依法提出抗诉;加强对刑事二审案件的审查,依法支持区检察院抗诉,切实保障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

在立案监督、侦查监督和刑事审判监督中,我强调要把监督重点放在群众反映强烈的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等问题上,重视对审判活动违反法定程序、枉法裁判的监督。在刑罚执行监督中,重点开展刑事诉讼超期羁押的检察。在民事行政审判监督中,则一手抓维权,一手抓息诉,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维护社会稳定。

随着上海法治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日益增强,对司法文明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要求全院干警在办案中依法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利,而且从有利于教育感化的角度给予人文关怀。如在侦查白晓江等人贪污、挪用公款案件期间,一名犯罪嫌疑人的父亲病逝,我们利用休息天主动安排其与父亲遗体告别,使当事人及其亲属感动不已。在搜查时回避未成年人,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对身患严重疾病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积极与有关单位联系提供医疗条件,对符合法定条件的依法变更强制措施,使其能够及时得到治疗。在书等法律文书中,尽可能隐去或简化被害人、证人的姓名、地址,以保护他们的隐私和人身安全,避免给当事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二、积极推进检察改革,强化法律监督职能

推进检察改革,是检察工作与时俱进,强化法律监督的内在要求。检察改革要坚持实事求是,勇于探索,注重实效,不追求一时的轰动效应。我注意从一分院实际出发,把检察改革与年度工作同步规划,针对影响法律监督职能发挥的制度性、机制,突出重点,明确目标,稳步推进,形成了“在现行法律框架内,通过制度改革,机制创新,优化检察工作管理机制,提高质量和效率,强化法律监督职能”的改革思路。

一继续深化主诉、主办检察官办案责任制

我院较早地在公诉、二审部门实行了“在检察长授权范围内,独立承担审查、出庭公诉和审判监督任务,向检察长负责”的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并率先推出预备主诉检察官制度,加快主诉检察官后备队伍的培养。又针对我院侦查部门以办理大案要案为主的特点,推出了以办案责任和侦查指挥责任相统一的主办检察官办案责任制。今年在全院各业务部门继续完善、全面推行主诉、主办检察官办案责任制,如在侦查监督部门试行集审查逮捕、刑事立案监督和刑事侦查监督于一体的主办检察官办案责任制,在控告申诉部门建立以“首办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主办检察官办案责任制等,减少了办案工作的行政色彩,强化了法律监督职能,有效地推动了各项检察业务工作的开展。

二逐步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

在实行主诉、主办检察官办案责任制的过程中,我认真思考,在放权的同时,如何对主诉、主办检察官办案权进行监督制约,以保证案件质量和公正执法。对此,我提出应重点建立两项机制。一是在全市检察机关率先推行以“三书”对照复核为主要内容的案件质量保障机制。通过对公诉等部门主诉检察官所办案件中的意见书、书、判决书进行对照复核,对主诉检察官是否依法办案及办案质量等情况进行跟踪检查。二是建立以目标管理考核为主要内容的绩效管理机制,将检察官和各业务部门办案数量、工作质量以及文明办案、廉洁办案等纳入考核范围,促进检察官依法正确履行职责。

三不断优化检察工作管理机制

我还积极探索建立体现司法属性、符合检察工作规律的管理机制,优化检察业务管理,强化法律监督职能。对建院以来的办案工作制度进行了修订,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对检察办案的操作程序、工作要求等进行细化,制定了《制度汇编与工作流程》,把法定诉讼程序和内部工作程序有机结合起来,使执法办案更具操作性和规范性,并通过局域网,实行检察业务动态管理。我注重发挥检察委员会的业务领导决策作用。在检察委员会讨论问题时,注意听取其他委员的意见,不先发言,不定“调子”,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作出决定,慎重行使检察长的最终决定权。今年又陆续推出了检察委员会委员听庭评议制度,以了解主诉检察官的公诉水平和办案质量;实行了业务处室主要负责人列席检察委员会会议制度,使各业务处室全面了解和执行检察委员会的决定,统一执法思想,提高执法水平。

三、主动接受监督,正确履行法律监督职能

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如何加强自身监督,做到公正执法,是社会关注的问题。我把健全监督制约机制,拓宽监督渠道,作为任期内的一项重要任务,着重抓了以下三项工作。

一自觉接受人大监督

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领导,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是检察机关正确履行职责的关键。每年“两会”期间,我都指派各部门负责人认真旁听分组讨论,主动听取代表们对一分院检察工作的意见,并限期处理,及时答复。我组织干部认真学习“两会”文件,贯彻“两会”精神。高度重视人大常委会批示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来函所反映案件问题的督办工作,对上述信函,都仔细阅看并指定专人办理。通过建立督办制度,严格督办程序,保证督办案件质量,及时答复和反馈,把督办工作落到实处,增强接受人大和社会各界监督的自觉性。

二全面落实检务公开

我组织控告申诉部门开展争创文明“窗口”活动,落实高检院关于检务公开的要求,在举报中心、律师、证人接待室发放《检务公开手册》,并将有关内容制成挂图,公开检察机关的受理案件的范围及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公布接待来访、受理案件和举报的工作程序,充分发挥控告申诉、举报中心联系群众的“窗口”作用。坚持检察长接待制度,对有些重要的举报、申诉,我都自己接待。我还要求检察官在办案中认真履行告知义务,充分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在处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时,做到热情接待、认真办理,并及时将办理情况告知当事人。对不属于本院管辖的,要积极帮助当事人联系具体承办单位。对不属于检察机关管辖的,也要努力配合其他职能部门做好疏导工作,共同化解社会矛盾。

三积极发挥廉政监督员的作用

我院实行了廉政监督员制度,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有关人士担任廉政监督员,借助他们社会联系面广的优势,对我院工作进行监督。今年又新聘请了名廉政监督员,邀请他们参加有关会议,由院领导通报检察工作情况,请他们旁听出庭公诉、案件听证会,走访发案单位等,进行明察暗访,了解检察官依法办案、文明办案、廉洁办案的情况,并请他们评议我院工作。通过积极发挥廉政监督员的作用,促进了全院干部廉洁办案、公正执法。

四、加强检察队伍建设,提高法律监督能力

上海检察官的思想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素质及法律专业水平必须适应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法治需要。我始终将队伍建设作为正确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重要保障,按照“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目标,坚持从严治检,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检察官队伍。

一坚持从严治检,促进廉政建设

依法建院,从严治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提高检察官素质的有效手段。我着重抓好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认真组织全院干部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使检察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牢记“立检为公,执法为民”,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国家意识和责任意识,把公正执法作为最高价值追求。根据高检院的部署,今年认真组织开展了“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教育活动,通过学习教育,切实解决执法观念、执法作风和执法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我注重把好干部选拔任用关,按照检察官法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把德才兼备、业绩突出的优秀干部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我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对队伍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从小事抓起,严肃查处违纪苗子,抓倾向性问题,防患于未然,做到常抓不懈,不断提高干警拒腐防变的能力。

二强化教育培训,提高专业化水平

检察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法律监督和公正执法的能力。检察官的知识面和专业水平,必须适应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适应检察工作发展的需要。我把提高检察官专业化水平作为队伍建设的着力点,严格检察官准入条件,加大职业培训投入,制定了各项培训办法和激励措施,引导大家自觉学习,提高了检察官的文化层次。每年选派检察官出国培训、考察,学习借鉴先进的司法理念、管理经验和工作方法。开展岗位练兵和业务技能培训,选拔主诉、主办检察官,评选检察专门人才,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通过教育培训和引进高学历的法律、计算机、外语、财会等专业人才,不断改善队伍结构,提高专业水平。努力学习,钻研业务,提升自我,与时俱进,已成为全体检察干警的共同追求。

三深化创建活动,塑造良好形象

创建文明单位是检察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载体。我院已连续次获得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我要求大家成绩面前不自满,提高标准找差距,不断深化创建内涵,积极开展新一轮创建活动。通过学习先进典型的先进事迹,提高检察官“忠诚、公正、清廉、严明”的职业道德修养。通过开展检察文化建设,陶冶检察人员情操,培育学法守法、执法护法的尚法精神,提高了尊重和保护人权、弘扬现代司法文明的自觉性。开展创建文明处室活动,倡导“团结、务实、廉洁、高效”的院风和刚正不阿、护法为民的检察官职业操守,在人民群众中树立检察官的良好形象。“公正执法为人民,廉洁从检树形象”已成为一分院全体同志的共同目标。建院以来,我院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检察官,队伍中至今未发现一起违法违纪事件。

担任检察长以来,我时常告诫自己:检察长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为了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我注意加强自身修养,努力学习政治、法律和科学文化,更新知识结构,把先进的司法理念与我国检察工作的优良传统结合起来,及时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积极探索检察工作规律,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公生明,廉生威”,领导者必须自觉接受组织的监督、制度的制约和群众的监督,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我深切地体会到,一分院各项成绩的取得,靠的是党的领导,靠的是人大的监督和人民群众的支持,靠的是全院同志的共同努力。我不断提醒自己,一定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用自己的表率作用团结带动一班人,凝聚集体智慧,形成工作合力,不断推进各项工作。

一分院检察工作和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党和人民的要求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在依法治国的新形势下,检察人员履行法律监督的能力与担负的职责还不完全适应,法律监督存在薄弱环节,个案指导还不够积极主动;检察官的政治素养、知识结构和法律专业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司法工作的需要,专家型检察官群体尚未形成;市民对一分院检察工作还了解不多,检察宣传力度还要进一步加大。就我个人而言:对一分院检察工作如何更好地融入大局服务大局探索还不够;对法律监督中的难点问题,及时研究解决不够;在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是加快检察专门人才的培养方面,措施和力度还不够。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学习,提高水平,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法官履职监督报告篇2

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好,完善好,切实落实人民当家作主,不让官员“私自作主”,才能从根源上预防腐败,有效惩治腐败,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因此,人大要在反腐中充分发挥作用。

发挥作用的“工具”是什么?人大法定职权主要有四项,外加代表工作,俗称“四菜一汤”。发力点在哪?腐败多发于决策、用钱(物)、用人等,其本质是。人大在履职中要锁定用权关键环节,推动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处理,铲除滋生腐败的制度性土壤等。如何发力?党的十报告提出,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并强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所以人大在履职中要注重以权力和权利制约权力,扩大参与,推动阳光公开。

“第一道菜”,立法。这也是反腐顶层设计,可有效避免人治和运动反腐。法律法规立改废,可着重针对腐败与立法缺陷之间的联系,请专家及公众参与讨论。当前,需加快官员财产申报“亮家底”的立法,着重解决申报真实性问题,可考虑规定“金融实名制”、公开申报结果等条款。突出针对性立法,制定完善国家机关信息公开法、决策程序法等。

第二道“菜”,监督。推动依法行政、公正司法,这也是预防腐败的重要途径。十报告提出“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财政“蛋糕”越做越大,个别官员垂涎长度可能日长,加强全口径预算监督,可于“亡羊”前“补牢”、提高财政资金利用率。还可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行政程序法、行政许可法,以及腐败多发领域等开展重点监督。

不仅如此,在人大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和执法检查等日常监督中所发现的问题,难说都是发展阶段性、现实条件等客观原因限制,以及思想认识不到位、法律意识淡薄、依法行使职权能力不强所致——这些有时也会成为遮羞布,有些问题恰恰是腐败作怪。不管问题性质如何,将问题及时向党委汇报,向纪检、组织等有关部门通报,应是有备无患。

同时,善用“四两拨千斤”,通过监督,强化“一府两院”之间及其内部之间权力制约监督,一举两得。加强对“一府两院”内部监督的监督,如,通过“紧盯”政府审计部门,强化审计监督;对检察院针对法院的法律监督工作,加强监督,促进公正廉洁司法;加强对法院行政审判工作的监督,通过“民告官”、法院行使司法监督权加强对政府行政行为的监督。

“第三道菜”,重大事项决定权。如,重大投资决策,一旦失误往往带来巨额损失,特别是“形象工程”,在幕后可能潜伏着贪腐黑手。可通过立法或作出相关决议,明确重大事项界限,将重大投资纳入重大事项决定权的范围,以减少决策失误,封杀“形象工程”等。

“第四道菜”,人事任免。党管干部和人大依法任免的目的是完全一致的,就是任用群众公认、廉洁优秀的领导干部。要把两者有机而不是机械地统一起来,发挥人大优势考察拟任干部,通过依法行使任免权,扎紧“篱笆墙”,把贪腐官员拦在门外。关键是要在组织部门考察阶段,人大要将所掌握的情况主动向党委汇报、向组织部门通报,把“硕鼠”搞定在任免前,如此效果尤佳。

“一汤”,代表工作。关键是做好人民当家作主的“发动机”和“传送带”工作,培育公民意识,做实代表选举,让代表切实接受选民监督、表达选民意愿,充分履行代表职责,监督推动人大及“一府两院”依法履职遏制腐败。

法官履职监督报告篇3

澳大利亚很晚才认识到建立议会专员机构的必要性。因为人们普通认为议会能适当地处理对行政决定的不满。然而,快速发展的官僚机构远远超过了议会监督的能力,议会专员的设立成为不可避免。议会专员不像法院那样确定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而主要考虑行政决定及作出决定的方法的质量。

第一部澳大利亚议会专员立法是1971年的西澳大利亚议会特派员法。接着1972年的《南澳大利亚议会专员法》、1973年的《维克多利亚议会专员法》、1974年的《昆士兰议会特派员法》、1974年的《新南威尔士议会专员法》、1976年的澳大利亚联邦《议会专员法》、1978年的《塔斯马尼亚议会专员法》、1980年的《北部地区议会专员法》、1989年的《澳大利亚首都地区议会专员法》等相继出台。这样澳大利亚的州和联邦在20世纪70年代完成了议会专员的立法。2001年《昆士兰议会专员法》代替了1974年的《议会特派员法》。联邦和各州的法律极为类似。

议会专员制度在澳大利亚发展很快,建立议会专员控制决定者这一观念已经从政府部门扩展到准公共部门,也扩展到社会的私人部门,如金融议会专员和保险议会专员。很多大学任命了自己的议会专员。对国防军队和警察等部门,设立特殊的议会专员,有特殊的规定。

二、联邦议会专员制度的内容

(一)组成和任命。议会专员法及根据该法第三十八条制定的议会专员法规,对议会专员及其办公室作了明确规定。(1)议会专员办公室。议会专员法第四条规定了联邦议会专员办公室和三个联邦办公室。所以除非有相反情况规定,议会专员指的是联邦议会专员办公室或者三个联邦办公室的议会专员。(2)议会专员的资格除了年龄有具体的规定外,未规定其他条件。一个人在超过65岁时,不得被任命或者重新任命为议会专员;也不得在其任期延伸至其达到该年龄时被任命或重新任命。议会专员由执政的政府挑选,被联邦总督正式任命。

(二)议会专员的职能。议会专员的中心职能是处理公众对行政的不满。在他收到公民对政府行政的投诉后,进行调查,发现问题并建议官员纠正问题。在没有得到官员满意回复的情况下,以报告的形式将其报告政府并公开。议会专员受理投诉行政行为有三个实质性要求:该行为属于议会专员的调查范围,包括行为的类型和作出行为的部门或权威机构;议会专员行使其调查的权力;该行为涉及到议会专员可以介入的理由。具体职能包括:(1)解决个人对公共机关提出的投诉;(2)改进政府管理的总体水平;(3)通过个人的投诉和有关变化的建议识别社会的制度性问题;(4)监督外部审查机构决定的执行,包括决定的执行和公共管理中的申请审查决定的执行;(5)监控执行活动和自身决定的制度性影响。

(三)管辖。(1)接受调查的机构。《议会专员法》第五条规定,议会专员有权调查联邦政府和“被规定的权威部门”。除了明确排除的以外,都在议会专员管辖权范围内。“被规定的权威部门”是为了公共目的根据法令而建立的机构或者个人,如澳大利亚邮政局。(2)不接受调查的机构和行为。某些机构被排除在“被规定的权威部门”之外,如议会专员法规定的混合公司和团社,法规特别排除的个人或者机构、准司法机关、法官和国王委员会等。议会专员法第五条规定了不接受调查的机关和行为,有10种情况。如部长采取的行动不在议会专员管辖范围内,因为部长责任制可以提供合适的责任机制。但作为委任的行使部长的法令性权力的部门官员的行为不排除在外。与澳大利亚公共服务部门工作有关的行为被排除在外。排除的理由在于它们的决定可以得到合理性保护审查机构的审查。(3)与管理有关事项的行为。议会专员的管辖权被限制在“与管理有关事项的行为”中。(4)不调查的裁量权。在议会专员有权管辖调查的投诉中,专员可以根据其自由裁量权拒绝调查投诉,包括四种情况:其一,投诉耽搁12个月以上,投诉被认为琐碎、无确实根据或者没有诚实提出等情况下,调查行为不被批准。其二,投诉没有首先提交相关部门或者权威机关处理,议会专员将延期调查,直至向相关部门提出投诉并使该部门有适当的时间加以纠正。其三,部门或者权威部门有合适的内部审查机构,议会专员可以在这些机构处理之后介入。其四,在某些事项属于另一个调查机构管辖权范围内时,议会专员可以不采取调查行为或者移送案件,与某个部门或权威机构商业活动有关的行为可以被相关的产业议会专员有效地处理。

(四)程序。(1)启动。议会专员可以通过三种方法开始调查:议会专员自行主动开始调查,个人或者法人的书面投诉引起调查,议会请求调查。(2)形式。投诉人可以通过电话口头或者本人亲自告知,也可以采用书面形式作出投诉请求。但议会专员可以要求投诉者书面提出。议会专员调查是免费的和非正式的,它有可能被快速和非正式地完成,这是为了适应日益增加的大量的案件的需要。(3)调查。很少采用双方对峙式的听证程序来解决问题。议会专员喜欢优先采用询问和讨论的方式,或者努力调解矛盾。通常有两种程序被议会专员采纳:其一,预先询问。启动事项开始后,议会专员可以向部门或者权威机关的主要官员询问情况以决定该事项是否在其管辖范围内,以及是否进行调查。多数案件采用这种方式解决。其二,正式调查。只有少部分案件采用这种方式。在开始调查前,议会专员必须告诉责任部长和涉及实体问题的主要官员。在正式调查过程中,议会专员不能给投诉者或者其他人提供参与调查的机会。但是在议会专员意欲作出一个报告明示或者暗示对某部门、权威机关或者个人进行批评时,必须给予个人或者该机构作出口头或者书面看法的机会。再者,在形成正式的不利于某个机关的看法之前,部长可以询问议会专员,同其商量讨论。(4)秘密。保密是惟一的对议会专员调查的法令性要求。在调查过程中,秘密条款保护被交流的信息。但是该信息可能被议会专员的最终报告所泄露。(5)权力。在实施调查过程中,议会专员具有广泛的调查权力,可以获得和询问他认为适当的信息和问题。他还有权迫使有关单位和个人提供信息并给出证据,审查发誓的证人,进入和检查联邦房屋。

(五)救济。一方当事人对议会专员的行为或者决定不满意的,可以根据《司法审查法》或者1903年《联邦司法法》的规定寻求司法审查。再者,《议会专员法》规定了特别的条款,联邦法院可以审查“行使或者建议行使的权力,或者履行或建议履行的职责。”如,议会专员拒绝调查一项投诉就可以被联邦法院审查。

三、州议会专员制度的内容

由于各州议会专员法(西澳大利亚为议会特派员法)的内容基本相同,也与联邦议会专员法的规定相类似,大体都规定了议会专员的性质、管辖权、权能、向州最高法院申请的情形、调查行政行为的时间、对投诉的要求、调查前的先行询问、可以拒绝调查的情形、调查程序和完成调查后的权力等内容。限于篇幅,笔者仅以2001年昆士兰议会专员法为例,重点介绍州议会专员完成调查后的权力的内容。

(一)七种情况下的报告。该法第四十九条规定,该条不适用于议会指令的调查,适用于议会专员认为调查与之有关的行政行为。在出现下列七种情况时,议会专员可以提出报告:认为与法律相反;认为不合理、不正义、受压制或者不适当的歧视;同法治或者一个法律或实践相符合,但在特殊情况下,它们可能是不合理、不正义、受到压制或者不适当的歧视;作出行为是为了不适当的目的、不相关的理由,或考虑了不相关的因素;没有给出应当给出的理由;作出的决定建立在完全的或者部分的法律或事实错误的基础上;错误的。

(二)第五十条规定的报告和建议。其一,在下列情况下,议会专员可以向合适的政府机构的主要官员提交报告陈述其认为应当采取的行为,以及该行为的原因,并提出议会专员认为合适的建议:(a)行政行为应当提交给适当的政府机构作进一步的考虑;(b)纠正、减轻或者改变行为效果的行为;(c)同行政行为一致的惯例应当得到改变;(d)作出行政行为所依据的法律被考虑;(e)给出行政行为的原因或者进一步的理由;(f)采取其他任何措施。其二,在调查过程中或者之后,议会专员认为有证据表明政府机构的官员违反其职责要求或存在不良行为时,可以采取下列措施:(a)必须向政府机构的主要官员报告违反职责或者不良的行为;(b)如果议会专员认为在其情况下适当的话,可以发送一个报告副本给政府机构的责任部长,政府机构是地方政府时,送给地方政府的主持人、镇长或者主任。其三,如果第二款的情形不能适用,议会专员可以将报告的副本送给责任部长。其四,如果政府机构是地方政府,主要官员必须将报告的副本和建议送给地方政府的所有成员。

(三)报告的追踪。该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了四方面的内容。其一,本条适用于议会专员根据第五十条规定给政府机构主要官员送达建议报告后的情形。其二,议会专员可以要求政府机构的主要官员在指定的期限内通报下列事项:(a)落实议会专员提出的或者被建议采取的措施要求的情况;(b)如果没有采取措施,或者只采取了某些措施来落实议会专员的建议要求,应当给出没有采取所有必要措施的原因。其三,在下列情况下,议会专员可以给州长一份报告和政府机构主要官员的评论:(a)在议会专员看来,在将报告提交政府机构主要官员后似乎没有在合理的期限内采取其认为适当的措施;(b)在该期限内,议会专员考虑了主要官员提出的评论;(c)议会专员认为其适当。其四,如果议会专员给州长一份报告(原件报告)和一本评论,议会专员也可以给议会议长另一份报告并列入议会日程,在议会专员认为适当的情况下,内容涉及原来的报告和评论。

(四)报告履行职责。该法第五十二条规定,议会专员主动给议会大会的报告,如果议会专员认为合适的话,他可以在任何时间提交给议长列入会议议程,报告其履行职责的事项。

(五)必须报告的职责。该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如果议会专员调查了议会指令其进行的对行政行为的调查,就必须将调查报告提交议长列入议会大会日程表。

(六)报告的出版。该法第五十四条规定,议长可以根据议会专员的书面请求,为了公共利益或者任何政府机构、组织或者个人的利益而批准议会专员出版下列资料:(a)通常与议会专员履行职责有关的报告;(b)与议会专员调查的具体案件有关的报告。

(七)通知投诉人。该法第五十七条规定,如果议会专员因为投诉人的投诉而对行政行为开始调查的,议会专员必须以其认为适当的方式尽快告诉投诉人调查结果。

四、澳大利亚议会专员制度对我国的启发

法官履职监督报告篇4

(一)俄军内部审计监督制度安排 

俄联邦国防部是联邦执行权力机关之一.是俄联邦武装力量的指挥机关.负责制定和落实国家在 国防领域内的政策,对国防领域进行规范性法律调节.履行联邦宪法法律、总统和联邦政府法令规定的其他职能。国防部的活由俄联邦总统直接领导。

俄国防部中央机关包括:国防部和总参谋部下属各总局、中央局.各军种司令部及其参谋部 .独立兵种司令部及其参谋部 。这三类机关 内部都设置有审计机构 .开展 内部审计工作。 

俄国防部领导内部审计工作 的是经济与财政勤务主任)副部长级)①。该勤务主任分管财政总局和军事预算总局的工作。财政总局编有法规局、计划局、工程企业局、社会保障局、会计局、监察局等六个局 ,其中的监察局负责财务监督和财经纪律检查 ,实际上就是审计监督(下同)。此外。需要说明的是 。2004年俄 国防部体制改革之后.总参谋部已不再行使军事行政职能.实际上已成为国防部机关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内部没有设置相应的审计机构俄陆军 、海军、空军司令部 以及独立兵种司令部(战略导弹兵司令部 、太空兵司令部和空降兵司令部1均设置了直属各总司令的财经局f与各司令部的参谋部、后勤部、装备局 、营房管理局等是相互平行的关系1.在各财经局下面设置有监察处 ,负责各军种和独立兵种的内部审计工作。各军区、舰队以及集 团军司令部也设有财经局,直接受军区司令、舰队司令或集团军司令的领导 ,其 内部设 置的监察处负责全区、全舰队或全军的内部审计工作。 

(二)俄军外部审计监督制度安排 

1.联邦审计院行使俄军经济活动外部审计之权。俄罗斯联邦审计院是俄罗斯政府审计的最高审计机关.负责对联邦预算执行情况 、预算外资金 、俄联邦各部 门(含国防部)和联邦银行进行审计监督。俄《联邦审计院法》第十二条规定:“审计院的审计权限包括对所有国家机构(含其办事处)和联邦团体、组织的审计,也包括对联邦特别预算 资金的审计。”此外.第二十六条规定:“审计院检查员履行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职责时,具有下列权限:(一)有权自由检查国家机构 、各种所有制形式 的团体、企业、组织 、银行和金融信用组织,检查任何军事单位 ,进入任何生产、仓储、销售和办公房屋与建筑物,但现行联邦法规另有规 定的除外… …”由此可见,对军事经济活动实施审计监督是俄联邦审计院的一项重要权限。

2.机构、人员、经费完全独立 于被审计单位 俄罗斯联邦审计院成立于 1995年 ,直属国家杜马(联邦议会下院)。 联邦审计院院长 由国家杜马选举并获得全体议员多数选票才能任命,任期 6年。审计院院长不能与俄罗斯联邦总统、联邦委员会(联邦议会上院)主席、国家杜马主席、政府总理、总统办公厅主任、联邦总检察长、宪法法院院长、最高法院院长和最高仲裁法院院长有亲属关系.不得兼任国家杜马的议员和政府成员,不得从事除教学、科研和其他创作之外的任何盈利活动。审计院院长、副院长和审计官③

俄军内部审计机构设置详见下图 

未经联邦议会同意.不得被拘留、逮捕或者追究刑事责任。对审计院院长、副院长和审计官只能由联邦总检察长提出刑事起诉。审计院检查员履行职责时。未经审计院审计委员会同意.不得追究其刑事责任。审计院院长、副院长和审计官具有职业独立性保障.只有在满足法律规定的条件下.由联邦议会作出决定才能免除其职务。审计院的审计活动不因国家杜马的解散而终止。审计院开展审计工作所必需的经费在联邦财政预算中单列并予以保障。 

3.全面审查预算收支并及时报告。俄联邦审计院不仅开展预算执行审计.对联邦财政预算执行过程中预算收入的完整性和及时性、实际支出与预算的一致性进行审计,揭露违反预算的行为。并进行分析,提出纠正建议。同时,还要评估联邦财政预算草案收支项 目和联邦特别预算资金收支项目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评价国家资金支出和使用联邦财产所达到的目标和效果。审计院每季度向议会提交联邦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包括预算收入组成的实际数据、提前发生的预算支出、本年预算确定的季度收支情况等。该报告经联邦委员会同意,由国家杜马批准。 

4.审计院官员享受较高的物质待遇。联邦审计院法规定,审计院院长、副院长、审计官分别享受联邦政府第一副总理、副总理和联邦部长的月工资和加薪待遇。审计院专业审计人员的工资高于联邦政府事务部门官员的 20%审计院事务部门官员与联邦政府事务部门官员的工资一致。此外.审计院官员享受联邦政府事务部 门官员的医疗保健、休假疗养、交通和 et常服务待遇;审计院院长、副院长和审计官享受联邦政府相应职位官员的医疗保健和日常服务待遇。

5.注重处理好与其他监督机构的关系  俄联邦行政性监督机构和单位 的内部审计机构 f当然包括困防部内部审计机构1有义务协助联邦审计院工作.对审计院的质询予以答复.并提供其所进行检查与审计结论的信息。这样既便于审计院有效地开展工作.也有利于减少监督机构的重复劳动和被审计单位的负担.从而形成协同高效的监督体系 。 

6.对外公布审计信息。审计院定期向新闻媒体提供审计工作信息,每月出版审计公告。年度审计工作报告在提交联邦委员会和国家杜马的同时.向社会公布。涉及重要军事秘密的审计监督结果报告只向联邦议会特定会议提出。

注释

①根据总统令,目前俄国防部除国防部长(文职)之外,还设有两名第一副部长、两名一般副部长和四名副部长级勤务主任。在两位第一副部长中,一位是总参谋长。负责总参谋部 的工作 :另一位负责战斗训练。分管武装力量战斗训练与队务总局的工作。两名一般副部长分别负责装备和后勤按照俄军传统。国防部构成中的营房和财务等职能部门不属于武装力量后勤的范畴):作。四名副部长级勤务主任分别是:干部与教育工作勤务主任,分管干部总局和教育总局的工作;基建与营房勤务主任,分管建筑总局和营房管理总局的工作;经济与财政勤务主任,分管财政总局和军事预算总局的工作:第四名勤务主任分管 国防部办公厅的工作。 

②根据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主编、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俄联邦军事基本情况x2004年版卜一书提供的资料 

法官履职监督报告篇5

关键词:检察机关;人大监督;司法独立;检察官誓词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法治社会和法律体系,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人大与司法机关的关系。由于我国的政治体制是一个“金字塔”型,处于塔尖的是权力机关即全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处于塔底的是司法和行政机关等各类机关,这不同于西方的“平行型”政治结构即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由此决定了我国人大和司法机关的关系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在我国的框架内,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检察机关由其产生,并对其负责,这是二者最基本的宪法关系,也是人大具有监督检察机关的权力根源。但是,检察机关作为司法机关必须要保证司法独立,这是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司法独立与接受人大监督是统一的,两者并不矛盾。

一、人大监督与司法独立

我国宪法,监督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都对人大监督检察机关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宪法》第62条、63条、67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选举或者罢免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人大常委会任免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员、检察委员会委员和军事检察院检察长,并且监督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第8-14条也专门规定了人大听取和审议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专项工作报告。这就是人大监督检察机关的法理和法律依据。同时,宪法和人民检察阮组织法同样规定了检察机关独立行使检察权。即《宪法》第131 条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9 条规定“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从上述法律规定可以看出,检察机关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检察机关的独立行使检察权,是独立于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而并没有排除作为权力机关的人大。

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构的检察机关,只有保持司法独立,才能,正确适用法律执法办案,才能有力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法律权威,这恰恰就是人大对检察机关进行监督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因此,二者是统一的,并不矛盾。检察机关要在人大的监督下保持司法独立,在司法独立的前提下接受人大监督。

二、人大监督检察机关的方式

目前,人大对检察机关的监督方式主要是工作监督和人事监督。工作监督主要表现在:人大每年定期听取检察机关全年工作情况和专项工作情况的汇报;检察机关接受人大的执法检查;检察机关以召开座谈会、走访等形式征求人大代表的意见;检察机关对一些重要工作和部署向人大作汇报、征求意见,答复等。人事监督主要表现在: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重要人员由人大任命并赋予权力,人大对人民检察院的人事选择权和任免权。可以看出,对检察机关重要人员的人事任免是人大监督检察机关的重要途径。《监督法》还扩大了人大对人民检察院的人事选择权和任免权,进一步确定了人事监督的重要性。《监督法》第44条规定,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 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可以决定撤销由其选举任命的本级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使得人大常委会作为权力机关对检察机关的监督更为明确、更为有力。人大对检察人员职务的撤销权具有一定的威慑力,促使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更自觉地履行职责, 主动接受人大的监督。[1]

三、践行检察官誓词,主动接受人大监督

检察机关作为被监督的对象应该履行怎么样的义务以配合人大的监督。为了更好的维护社会正义,维护法律权威,也为了更好的接受人大监督的同时独立行使检察权,检察机关必须变被动监督为主动执行。首先应该转变思想,要明白接受人大的监督是一种法律义务,是一种法律职责。然后,要转变接受监督形式,从被动的接受人大监督转变为主动执行。如何才能转变监督的方式,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执行呢?笔者认为,这要从检察机关的组成人员即检察官谈起。

法官履职监督报告篇6

通过开展动物检疫监管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强化动物检疫工作,严格动物卫生监督证章标志管理,加强动物防疫监督检查,加强官方兽医行风建设,坚决杜绝不依法履职、不作为甚至乱作为现象,严厉打击违反动物防疫法律法规的行为,全面提升动物卫生监管能力和水平。

为了开展好全市动物检疫监管专项整治活动,县畜牧中心成立领导小组,负责整治活动的领导协调工作,保证整治活动顺利实施。

组 长: *

副组长: *

成 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具体负责此项工作。

整治活动:2015年*月1日-*月24日。

第一阶段:部署启动阶段(4月1日-4月5日)。结合工作实际,做好宣传组织发动工作,并传达到每名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

第二阶段:实施推进阶段(4月6日-4月19日)。整治对象包括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和官方兽医,整治方式为自查自纠(具体内容见附表一、二、三)。要对照媒体曝光的问题和视频会议指出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动物卫生监督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农业部有关文件、规定为依据,全面进行自查自纠,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切实提高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能力和水平。

第三阶段:整改提高阶段(4月20日-4月24日)

自查自纠结束后,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和每名官方兽医都要写出自查自纠报告,经由领导小组审核后,在单位内部予以公示。对发现的问题,要认真调查、分析原因、迅速整改。对自查自纠的一般性问题,不批评、不秋后算帐。对不自查自纠的或新发生的问题,对出现问题的相关人员、单位负责人要进行诫勉谈话,情节严重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给予批评、通报、警告、记过等处分。

1.组织保障情况。是否落实国务院国发〔2005〕15号、农业部农医发〔2005〕19号、省政府冀政〔2005〕91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冀政办〔2003〕35号文件规定,解决基层防疫队伍和机构的编制问题;是否对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进行专题研究,并采取推进措施,是否向政府正式报告和与其它有关部门协调,解决基层防疫机构、人员、经费等存在的矛盾和困难。

2.安排部署情况。是否对本地动物卫生监督工作进行专门研究谋划、安排部署、制定工作方案和督促检查;是否按照省局“提素质

强能力”行动要求,抓好各个阶段工作的贯彻落实。

3.制度建立情况。是否建立了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是否建立官方兽医管理、培训、考核和奖惩制度;是否对现有在编、在岗的官方兽医进行核查清理;是否对因存在失职、渎职行为的官方兽医进行认真严肃处理。

4.监管工作情况。一是检查是否明确动物检疫和监督执法各岗位的人员数量、工作职责和工作程序;二是检查是否设置动物检疫申报点并建立了动物检疫申报制度,是否监督官方兽医按照农业部产地检疫规程及有关规定,严格到场、到户或指定地点依法实施检疫;三是是否监督官方兽医按照屠宰检疫规程及有关规定,把好入场查验、宰前检查和同步检疫关,严格检查官方兽医是否存在只出证不检疫,隔山出证等违法违规行为;四是否按照《河北省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和《河北省动物疫病风险评估分级管理办法》,对辖区内的各类动物防疫监管对象实施了有效的监管,是否配备与检疫、监督工作相适应的设施设备。

5.证章标志管理情况。一是检查是否健全完善动物卫生监督电子证章标志管理制度,领取、发放、使用、回收、销毁证章标志是否有完整准确记录;是否能够做到追溯到具体经手人员;二是检查动物检疫粘贴标志,是否有将动物检疫粘贴标志违规交给动物产品生产企业和个人使用的违规行为;三是检查旧式检疫证明回收、处理情况。

6.官方兽医履职履责情况。一是检查是否严格执行农业部行政执法“六条禁令”,是否存在

“吃拿卡要”、不作为等突出问题;二是检查是否按照农业部《产地检疫管理办法》、《产地检疫规程》和《屠宰检疫规程》的规定依法实施检疫;三是检查是否按照《河北省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和《河北省动物疫病风险评估分级管理办法》进行监督检查;四是检查是否认真填写监督检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和处理;五是检查证章标志填写和应用是否符合农业部《关于印发“动物防疫证照填写及应用规范”的通知》(农牧医发[1998]85号)的规定。动物检疫粘贴标志是否由官方兽医负责粘贴,或者由官方兽医现场监督粘贴。

(一)加强组织领导。此次专项整治活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为确保取得实效,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当前动物疫病防控、食品安全监管所面临的严峻和复杂形势,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组织领导,把专项整治作为当前工作重点,按照省局和市局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细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二)加强督促检查。4月份,将组织骨干力量,对基层查摆问题情况进行检查,对整改情况进行追踪,对工作不力的,视情况予以通报批评。

(三)加强情况报告。4月20日前,要将专项整治工作总结和相关报表(见附件)的纸质材料及电子版上报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对专项

法官履职监督报告篇7

一、“一府两院”组成人员不宜担任本级人大代表职务的法理依据和现实依据

1、与代表职务性质相矛盾。各级人大代表是一项职务,不是一种政治待遇,也不是一项荣誉。《代表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代表“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和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活动,都是执行代表职务。”宪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由本级人大选举产生,对人大负责,向人大报告工作,受人大监督。同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行使行政权;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是审判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是法律监督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可见,“一府两院”与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法律关系是非常明确的。从法理上说,“一府两院”包括其组成人员是人大的监督对象,没有理由同时又让他们兼任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这就是不能既是人大监督的对象,又是人大监督权的行使者。这就好比运动比赛一样,你不能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

2、现实角色相矛盾。《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成人员和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乡级人民政府领导人员,列席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显然,安排政府组成人员、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担任人大代表与法律规定不符。政府首长、两院领导向代表们报告工作,又与代表们一起审议其刚刚报告过的工作报告,既是代表又是官员的双重的角色让人感到十分别扭。自己审自己的报告,自己给自己找不足,找原因,可能吗?现实的情况是,这些官员代表在参加代表团审议报告和议案时,多数出现角色倒置,他们不是作为一个普通代表发表审议意见,与代表们一起分析工作不足,商议对策;也不是作为一个被监督的对象列席会议,认真听取代表们的批评意见,而是作为一个地方的领导对代表们作指示,发号施令。

3、履行代表职责不到位。我国实行的是兼职代表制,从实践上看,大多数代表认为本职工作才是他们的“正业”,“代表”是他们的“副业”,因而从事“副业”的积极性不够高。担任人大代表的“一府两院”组成人员更是忙于他们的“正业”,而无瑕顾及“代表”这个“副业”。所以他们在人代会闭会期间极少参加视察、评议和代表小组活动,一年下来就参加这么几天的代表大会,与代表法有关闭会期间代表活动的规定要求相差甚远。履行代表职责不到位、“挂名代表”是这些官员代表的突出特征和真实写照。

4、不利于人大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担负着监督“一府两院”的重要职责。过多的“一府两院”组成人员担任本级人大代表,造成代表在审议、视察、检查、质询“一府两院”工作时,鉴于这些官员的双重身份以及情面上的障碍,使得许多代表欲言又止,不敢揭“烂疤”,人大监督权的行使不能淋漓尽致,一些问题只好折衷处理,监督效果就不得不大打折扣。长此下来,增强人大监督效果就成为一种顽疾甚至是一句空话。

二、大量“一府两院”组成人员安排担任本级人大代表的主要原因

1、法律对“一府两院”组成人员不能担任本级人大代表没有明确规定。法律对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角色作了明确规定,而没有对人大代表的角色作出具体规定。法律规定,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不得担任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有担任职务的必须辞去常委会委员职务。所以各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中没有“一府两院”的官员。《选举法》规定,除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力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其他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可以联合或者单独推荐代表候选人。这就意味着,“一府两院”组成人员只要符合《选举法》规定,当选人大代表就是合法的,无需向人民代表大会辞去人大代表职务。设立人大制度的初衷是通过人大来组织政府和监督政府,由于法律没有对“一府两院”组成人员不能担任本级人大代表作出规定,各地安排大量官员特别是政府官员担任本级人大代表就显得合理合法,无可厚非。

2、党委有关部门在规划和安排代表候选人时,过于强调“工作需要”或把“人大代表”当作一种政治待遇和荣誉来照顾安排,所以非但没有限制人大代表中“一府两院”领导人员的数目,反而为了“平衡关系”,把党政及“两院”甚至政协领导基本上都安排为代表候选人。把“人大代表”当作一种荣誉来照顾安排各方面的荣誉获得者,往往这些人胜任代表的实际能力素质都较差,不太适合担任人大代表的角色。这样做往往忽视了社会上那些真正具有能够履行代表职责素质的人。事实表明,因“工作需要”而安排有关人员当代表,实际上是“岗位需要”,至于此人是否能胜任代表职务并不重要。现实上有这么一种现象,有个别的“一府两院”官员因为“工作需要”被安排为人大代表候选人,在某县区“高票”当选之后有人打电话向他表示祝贺,他自己却感到懵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不能不说是对当前规划和安排代表候选人做法的一个极大讽刺。

三、改进现行人大代表选举制度和做法的建议

1、法律应明确规定“一府两院”组成人员不得担任本级人大代表。建议修改现行法律,明确规定“一府两院”组成人员不得担任本级人大代表职务,当选人大代表的,必须辞去人大代表职务。

2、在法律未作规定前应尽量减少安排“一府两院”组成人员担任人大代表,原则上只安排兼任党委职务的人员担任本级人大代表。从增强人大监督效果出发,可安排一些熟悉“一府两院”业务的其他非组成人员担任人大代表。或安排部分本级“一府两院”组成人员担任上一级人大的代表。

3、适当增加人大常委会机关人大代表的名额。人大常委会机关是人大及其常委会运转的保证,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人大及其常委会职能的发挥。加强人大常委会机关建设首先要发挥机关干部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熟悉人大工作、专业水平相对较高的优势,使机关各个工作部门高效运行。当前,机关专职代表人数偏少,除人大常委会领导、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安排为代表外,其他部门的副职都没有安排。人大的主要日常工作是监督,增强监督实效,要靠人大代表的具体活动来实现。如果把人大机关工作部门的副职安排为专职代表,那他们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和便捷的条件搞好监督工作,这就必然有利于人大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

4、要进一步健全代表活动制度,督促担任人大代表的“一府两院”组成人员尽可能参加代表活动,了解情况,多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依法履行代表职责。代表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依法履行职责是每一个人大代表的义务。担任人大代表的“一府两院”组成人员不能因为自己是地方官员就高人一等,就可以动辄以工作忙为由,不参加代表活动。应根据本级人大常委会或代表小组的安排,尽可能督促他们多参加代表的视察、检查、评议和代表小组活动。同时要加强与原选区的联系,发挥他们自身的优势,积极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表达人民群众的要求,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

5、进一步完善现行的选举制度,尊重代表和选民的民利。一是要做到选民或代表依法提出的候选人与政党、团体提名的“一府两院”组成人员拟担任代表的候选人一视同仁,选举时不得做“技术处理”;二是要增进选民、代表对政党提出的上述候选人的了解,让候选人能与选民和代表直接见面,表明当好人大代表的态度,回答选民和代表提出的问题;三是要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差额选举和无记名投票,防止在选举中钻法律的空子,发生不民主的行为,让选举人充分表达自己的意志,真正选出群众信得过,能够有作为,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当人大代表。只有这样,才能使当选人增强光荣感和政治责任感,才能牢记自己是人民选出来的代表,不能辜负人民的重托;才能经常自觉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联系,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法官履职监督报告篇8

关键词:法治进程;检察官;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DF83文献标识码:A

法治是一种全球化的意识形态,也是现代各国一致追求的目标。我国宪法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当前,我国正在抓紧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检察机关要履行好法律监督职能,检察官队伍素质是基础,而检察官专业化之路正是提高检察官素质的必然选择。

一、检察官专业化是当代中国检察制度的要求

当代中国的检察制度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中国政权建设和法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制度,是检察官专业化制度的基础。

与其他国家检察制度相比,当代中国检察制度有自己的特色:一是在宪法地位上,宪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均规定,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二是在具体职能上,人民检察院依法履行审查批准和决定逮捕、职务犯罪侦查、公诉以及对刑事诉讼、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实施法律监督等专业职能,这些职能内在地统一于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属性。三是在组织体制上,宪法规定检察机关实行上级领导下级的领导体制。四是在行使职权上,人民检察院坚持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与党的领导相统一的原则,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五是在决策机制上,各级人民检察院设立检察委员会,实行检察长统一领导与民主集中制相结合。六是在人事制度上,实行党管干部原则。这些特色与我国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相适应,根植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法治建设的实践,与西方国家在“三权分立”政治体制下建立的检察制度有着根本区别。这些特色也使得中国检察官与西方国家检察官有着明显的不同,从而需要中国检察官走一条适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道路。

二、检察官专业化是法律监督职责的内在要求

十六大报告指出:“推进司法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罗干也指出:“中国检察机关是中国负责侦查、贪污贿赂犯罪的司法机关。”[注:罗干2006年10月25日在国际反贪局联合会第一次年会暨会员代表大会闭幕式上的讲话。所以,检察机关是司法机关。同时,检察官是实现客观法意旨并追求真实与正义的司法官署。检察权行使的主体是检察官。[1]我国《检察官法》规定:检察官是依法行使国家检察权的检察人员。可见,从检察官履行的职能看,检察官是法律监督官员。因此,中国检察官的法律监督角色特征,对检察官的专业化提出了以下要求:

(一)检察官是履行国家法律监督职能的主体

检察官是履行国家法律监督职能的主体,这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法律监督职能在国家监督机制和法制系统中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一方面,检察机关是行使法律监督职能的专门机关,法律监督职能是由检察机关履行的专门职能。另一方面,检察官是从那些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资历的人员中遴选出来,并经过法定程序任命为检察官,进而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

(二)检察官担负着维护公平正义的重任

法治社会试图达到的目标就是用法律来维持和恢复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权的实现等。法治对检察官的角色定位要求检察官是代表国家而非基于当事人的请求,主动对违反法律的犯罪行为进行追诉并对诉讼中的其他违法行为进行监督。从检察官独具的主动追诉的职能看,检察官是社会公平正义的积极维护者。公正执法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本质要求,是检察工作的核心内容。要胜任维护公平正义的重任,首先是检察官本身的专业素质要过硬。正如罗干同志在高法、高检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工作的决定》大会所说:司法公正首先是人的公正,广大法官、检察官要不受人情、关系、金钱的干扰,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三)检察官在恪守客观性义务上具有很高专业性

检察官、法官、律师都要通过适用法律来实现维护法治的义务。恪守法律意义的固定性、客观性,坚持用法律标准衡量法律事实是他们共同的要求。但是,职业角色对其法律的适用也有所不同。检察官不仅代表国家对犯罪进行追诉,维护法律秩序,而且还负有保护人权之责。这就使得检察官负有“客观性义务”。[2]用通俗的话说,检察官的客观性义务就是在追诉犯罪过程中,既要维护诉讼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人权,又要维护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

(四)检察官的法律监督活动就是一种适用法律的专业活动

法律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知识、技术和思想体系,是一门艺术,在一个人能够获得对它的认识之前,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实践。在加快法治进程的今天,法律监督程序越来越规范,适用法律的活动越来越专业,这就要求检察官必须具有较高的法律专业水平和较强的检察专业技能。

三、检察官专业化是检察官法律职业属性的要求

尽管世界上不同国家对担任检察官条件的要求不完全一样,但检察官主要由受过法律专业训练,具有娴熟的法律技能与法律伦理的人组成。[3]这可以说是检察官的共性。因此,从检察官职业看,检察官无疑又属于法律职业。检察官的法律职业特征,对中国检察官从业素质提出了以下要求:

(一)学识性

职业不是一种普通的工作,而是具有学识性的工作。[4]职业的学识性表现为,人们如果想从事某一职业,必须掌握从事该职业所必需的一套知识和技能。在我国,法律职业者是指精通法律专门知识并实际操作和适用法律的人,即法官、检察官和律师。[5]在加快法治进程的今天,检察官所从事的法律事务相当专业化和复杂化,要胜任就必须掌握一系列法学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从某种程度上说,检察官的学识比法官还要高一筹,因为检察官所从事的法律监督内容之一就是发现法官在司法中的错误,并依法提出纠正意见。

(二)相对独立性

同其他社会职业、群体相分离、相区别,具有相对独立的社会身份和地位,是一种职业形成的最起码条件。以检察官为例,如果检察官不能保持一种独立的地位,而是屈从于某些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意志,就不可能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对检察官的相对独立性而言,我国法律已有相应法律规定,主要体现在:一是身份的相对独立性。《检察官法》的制定和实施,使检察官获得不同于政府公务员和法官的相对独立身份。二是处理事务的自主性。检察官有权依法自主处理其承担的法律事务,其他组织或个人不得非法予以干涉。如担任检察长的检察官有权直接决定某些法律事项。

(三)同质性

同质性是职业的基本属性,表现为从事同一职业的人们在教育背景、职业意识、思维方式、语言规范、职业道德等方面具有共同性。“建立法治社会必然要求法律界成为一个更有力量的群体,而欲使法律界有力量,同质性是一个基本的要求。”[4]674检察官职业的同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同样的法学教育背景。这是法律职业具有同质性的重要前提条件。我国《检察官法》对检察官规定了法学教育必须具有的标准。二是共同的职业意识。所谓职业意识,是指从事某一职业的人们对本职业的性质、价值的集体性认识和追求。对当代中国检察官来说,必须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三是共同的职业伦理道德。职业伦理是指从事法律职业的人在司法实践中必须遵循的伦理规范和伦理原则。正如恩格斯所说:“实际上,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6]我国《检察官法》等对检察官道德规范有明确的规定。四是相同的思维方式。法律职业群体具有大致相同的思维方式,已成为一个普遍接受的事实。对当代中国检察官来说,必须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五是共同的话语体系。“法律语言是世界上最精、最慎密的语言”,法律语言是一个由众多法律概念、术语所构成的独特的语言规范,检察官必须熟练地掌握法律语言。

(四)组织性

一种职业的存在,不仅意味着有一批从事该种职业的人员,更重要的是这些人员形成了一个或多或少互相联系的整体。不同国家,行业协会的形式和种类有所不同,但通常都有检察官协会。检察官协会作为行业性组织,通过开展检察信息和学术交流,组织协调检察理论研究活动等,提高检察官的业务水平。同时,也担当着一部分维护检察官合法权益的角色。我国实行党管干部的原则,检察官协会是社会团体,不具有直接管理检察官的权力。

(五)规范性

严格的职业规范的确立和实施,使职业成员的行为规范化,具有确定性,从而有助于树立职业的声誉、威望。职业规范还构成了职业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不同职业相互区别的重要方面。我国依托《检察官法》等法律,已经建立了一套不同于其他职业的制度规范。

(六)专业性

现代社会是建基于职业化、类型化、专业化知识上的社会。马克斯•韦伯曾指出,法律职业的专业化,是现代国家司法机关与其他社会组织最大的区别和最重要的特征[7]。按照社会分工的专业化规律,每一种职业或行业只能是少数受过专门训练、拥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员从事的社会领域。一方面,检察官专业准入制度将不称职的人排除在检察官之外,从而降低了他们向社会提供劣质法律监督服务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检察官的崇高职业吸引着社会精英投身于该职业,从而确保检察官队伍的整体素质始终处于较好状态。

四、检察官专业化是检察队伍现状的要求

依法治国的基本价值在于实现法治,法治的基本含义在于良好的法律获得普遍的遵守。法律监督活动是一项适用法律的司法活动,司法的构成要素、职能和特征,决定了司法是实现法治的关键。因此,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在法治建设中居于不可或缺的地位。城市在法治建设中发挥着辐射作用,世界城市法治化治理体系的一般司法经验表明:世界城市注重法官、检察官的素质,并为此设计了相当高的专业准入制度[8]。但从检察官队伍的现状看,检察人才总量不足、素质不高,特别是高层次的专业人才短缺。据高检院政治部调查,全国检察人员中,具有大学本科法律专业以上人员只占总人数的24%[9]。“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面对加快法治进程的要求,必须“以公正执法为核心、专业化建设为方向,进一步提高检察队伍的整体素质。”《贾春旺检察长在第十二次全国检察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摘要》,《检察日报》2006年6月30日。当前,我国已进入加快法治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在和谐社会语境下,检察机关处理各种违法案件的过程,实际就是化解矛盾,修复社会创伤,减少社会对抗,重塑社会和谐。因此,检察机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改革的深化,社会经济成分、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愈加多样化,各种利益冲突不断出现,检察机关依法调整的社会关系也随之多样化和复杂化。人民检察院监督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新型案件层出不穷,检察任务与队伍素质不适应的矛盾不断加剧,检察信誉与检察权威在更大范围内经受着严峻的考验。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加强检察官队伍专业化建设,提高检察官队伍整体素质迫在眉睫。

四、检察官专业化是检察队伍现状的要求

随着法治进程的加快,整个司法机关的水平都必须提高,作为担负法律监督职能的检察机关更应该走在前面。最高人民检察院确立了“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工作主题,提出了“加大工作力度,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的总体要求。司法的本质是理性的判断,专业素质就是检察官职业的精神和灵魂,要把工作力度、办案质量和执法水平三者有机统一起来,保障工作健康发展,没有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高素质的专业化检察队伍,是不可能实现的。从法律职业的学识性、专业化看,检察官的专业化建设,应当包括受到专业的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具有特殊的检察工作职业思维和技能等基本素质。具体应包括培养一批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在本系统、本专业有一定权威和影响的高层次专家型人才;培养一批既精通法律,又在其他专业领域有较高造诣,具备跨专业、跨行业的复合知识结构和复合能力结构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一批具有较高专业理论水平和较强业务工作能力,实践经验丰富,能够处理复杂疑难案件和承担重要任务的各部门业务骨干专门型人才。

检察官专业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除了需要各级检察院的共同努力外,还需要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检察官专业化建设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进程统一协调发展。JS

参考文献:

[1] 孙谦. 中国检察制度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08.

[2] 高检院政治部编写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学习资料[M].北京: 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156.

[3] 孙笑侠.法律人之治――法律职业的中国思考[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21.

[4] 朱景文.法理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672.

[5] 朱力宇.依法治国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588.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0.

[7] 于萍.检察官管理制度教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47.

[8] 张志铭.世界城市法治化治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345.

[9] 全国检察人才队伍现状调查与分析[J].人民检察,2005(1):10.

On the Necessity of Prosecutor Specialization

LAI Caiming

(The People's Procuratorate of Jiangxi Province Ganzhou City,Ganzhou City 341000,China)

Abstract:The Chinese procuratorial system is a very important system in the course of rule of law and the basis of prosecutor specialization. The prosecutor has responsibility of law supervision, so, it is the demand of prosecutor responsibility, prosecutor diathesis improvement and rule of law to advance prosecutor specialization.

上一篇:邮政营业履职报告范文 下一篇:河长履职尽责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