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转正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11-04 22:32:39

产品经理转正工作计划

产品经理转正工作计划篇1

从控制存货中“走出来”

所谓“微利时代”,指的是自由竞争走向寡头垄断过程中的特殊时期。随着市场集中度的不断提高,诸多企业倒闭,百战余生的企业借助于兼并手段不断扩张,导致规模不经济。竞争的胜出,依赖于存货控制能力,像ZARA那样,历经30年从减少各环节存货的努力中,逐渐形成新的盈利模式。

存货变现的风险

中国诸多竞争性行业,像电脑、家电、食品、饮料、服装、家具和医药等,正处在微利时代,行业中的任何企业,都不可能依靠扩大规模保持盈利水平。相反,继续外延扩张,必然的后果是规模不经济,边际利润趋向于“零”乃至“负值”。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诸多大企业的盈利能力可谓“九牛一毛”。

导致企业微利的内在原因,是存货贬值和变现损失急剧增大,又称“作业成本和机会成本”急剧上升。一般而言,一台彩电2000元,积压一年“作业成本”(仓储费用和财务费用)会增加25%,一年后错过销售机会导致的“机会成本”以及促销费用的投入又会增加25%,两者相加为1000元。这只是一个环节存货损失,即彩电或产成品的损失,还不包括各环节的存货损失,如原辅料或中间在制品的壅塞风险。只要前端销售受阻,流程的速度就会减慢,生产的效能难以发挥,各环节存货会急剧增加。对一个年产900万台彩电的企业来说,如果一年积压10%的产量,直接损失就超过9亿元。

面对这种系统失效或系统干扰,诸多企业的应对往往不得要领:没有在缩短供货周期和各环节同步作业上下工夫,或者说没有在“速度”上下工夫,没有依靠响应市场的速度来维持供求平衡,维持盈利能力,而是一味地追求“规模”,企图通过扩大规模、扩大现金流量,维持成本费用开支,维持企业生存,等待奇迹发生。但等待不是出路,奇迹也不会发生,只会加剧存货上的麻烦,沦落为一个“现金流量依赖型企业”。

为了维持现金流量,缓解存货压力,企业往往采取“产品多元化”和“销售全国化”策略――开发更多种类的产品,招聘更多的人,到更远的地方寻找更多的销售机会。整个过程看上去很热闹,实际上却加剧失效的过程,威胁着企业的生存,使企业背离了2/8法则,从“精耕细作”走向“广种薄收”,单客销售收入和人均销售收入迅速下降,人员工资和人均非工资性开支骤然上升。

“产品多元化”和“销售全国化”,必须建立在“短周期、高频次”的供货能力和补货方式的基础上。否则,徒然增加管理上的复杂性,会使管理体系变得更加脆弱,弄不好会丧失走出困境的机会。当竞争变成“你死我活”的杀戮时,所有企业都会不惜一切代价,包括跌破成本价谋求存货变现,依靠可支配资源相互绞杀,这在诸多行业已经成为事实。

控制存货的办法

有些企业企图依靠市场预测技术,来规避存货风险,减免存货变现损失。他们相信,未来存在于现实的规律之中,通过统计分析,可以预测未来可能的需求结构,包括需求品种、数量、价格、时间和地点;相信通过预测可以有效地安排投入,控制各环节存货,确保“生产期量”和“销售期量”的一致性,确保产销在“周期和数量”上的均衡。

可是事实不是这样。早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就有人对企业实际销售数据做过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微利时代的任何企业,都无法依靠预测技术控制存货,使供货偏差落在可控的范围,证据是“方差”不稳定,几乎每过15天变一次,来不及建立预测模型。证据背后的事实是,随着品牌集中度的逐渐提高,企业的自由创新意志以及调动资源展开厮杀的能力逐渐增强,没有企业能够确定未来会有多少需求发生在自己的产品上。这正好应验了预测技术上的一句老话:凡是个人意志可以自由介入的地方,事情往往变得不可预见。

控制存货的唯一选择,就是提高响应市场需求变化的速度,依靠“时间”上的快速响应,减免“空间”上的供货偏差,即实现“时空转换”。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未来究竟能够在哪些销售区域、销售什么产品、销售多少产品,是不确定的。企业的供货周期越长,响应市场的速度越慢,预见性越低,产销的偏差越大,就会积压或断货。比如在家电行业,超过15天,预见性陡然下降。而产销偏差一旦超出计划修正能力,就必须加大降价促销的力度,消除存货变现的压力,减免存货贬值的风险,确保现金流量的增长,由此导致亏损或潜亏――这就是中国诸多大企业不挣钱或挣不到现钱的原因。

依靠“时空转换”来解决存货风险,表明企业的盈利模式需要转换,从“规模经济”转向“速度经济”;表明企业可以从控制存货入手,转向基于“速度经济”的盈利模式。所谓“速度经济”,就是缩短产品价值创造过程的时间或周期,按照实际需求供货,减免各环节的存货,减免存货变现风险或损失。

供货速度的快慢或周期的长短,取决于价值创造过程各环节的“通过能力”。通过能力越强,加工对象“通过”各环节所需要的时间就越少,单位时问通过的数量就越多。因此,速度是规模的本质,速度起不来,规模上不去;规模上去后但速度起不来,则是灾难。有鉴于此,西班牙的服装品牌ZARA把盈利模式建立在“速度经济”之上,又称“快速价值链”模式。

另外,供货速度还取决于“整体通过能力”,取决于各环节通过能力的一致性,也称“同步通过能力”。好比道路交通,畅通与否往往取决于各路段同步通过车辆的能力,同步通过的一致性越好,道路秩序就越好,通过的车辆就越多。

ZARA模式的优势

2003年,ZARA做到60亿欧元的销售规模,相当于600亿元人民币,扣除消费水平的因素其规模也在300亿元人民币以上,平均售价85%,存货10%。“平均售价”是指打折程度,“存货”是指卖剩下的数量,这是服装行业的两个关键绩效指标。ZARA在这两个指标的数值上表现很好,表明其商业盈利模式还有潜力,还能继续保持盈利性增长的势头。

相比之下,欧洲其他一线大众品牌,做到20亿欧元后产销规模就到尽头了,平均售价65%,存货20%。继续扩大规模的结果,要么毁掉品牌,要么挣一堆存货。所幸的是,这些欧洲企业看明白了ZARA模式中的门道,翻然醒悟,走上了以“速度代替规模”的道路。可是,中国的诸多服装品牌至今依然没有觉悟,规模做

到5亿元人民币已经撞顶,平均售价65%,存货15%,却继续沿着过去成功的思路前进,依靠产品的多元化和销售的全国化盲目扩张规模。

ZARA把“速度”当做本质,围绕着速度或通过各环节的能力,谋求整体效益、谋求持续成长。ZARA的产品,从设计到采购、生产、全球各地的服装店上架销售,全过程只需要15天时间,其中的配送速度是24小时到达欧洲、48小时到达美国、72小时到达上海和日本的各个门店。随着货物流通速度和数量的提高,资金周转速度的加快,盈利空间加大,为提高产品性价比和加快产品更新速度创造条件,进而带动终端出货速度,降低各环节的存货水平和运营费用,形成良性循环。比如,ZARA依靠快速供货的能力,以及控制存货的能力,制定“限时销售”的营销策略,即货品上架后2~3周,无论销多销少一律撤拒换上新品,以此吸引消费者不断光顾门店,使之产生即时购买的冲动和紧迫感,使销货速度快上加快。据说ZARA门店的主顾,每年人均光顾17次,而其他品牌店只有4次。

国内服装品牌企业,错把规模当本质,唱着“做强必先做大”的歌谣失去速度意识,缺乏提速意愿,从设计到产品上柜销售,至少需要45天,补一次订单就需要30天以上。如果没有现存的面辅料,需要拉动采购程序,时间就更长,往往赶不上当季销售,只能作罢丢掉销售机会。所以,各品牌企业只能提前设计和生产,俗称“反季生产”;对经销商而言,需要“反季订货”,反季备足货源,一般需要提前两个季度确定产销计划及购销协议,供货偏差可想而知。在这种状况下,产销规模越大越麻烦,一脚踏空全盘皆输。

为了躲避灾难性后果,诸多品牌企业往往会设法转嫁危机,俗称“货物移库”――使过剩货物从“供应商库”移向“经销商库”。基本手段就是,在事先约定的购销协议基础上,通过调整价格和利益关系,达到向经销商压货的目的。经销商为了避免倒闭,只能保本甩卖、杀价抛售。如此,惨淡经营建立起来的企业品牌,连同经销门店网络,毁于一旦,且鲜有东山再起的机会。背离速度的任何规模扩张,都会引发存货麻烦,压垮品牌企业及其经销网络,这是国产品牌不能做大的根本原因。

培育“速度经济”模式

高德拉特在《目标》一书中指出,对一个管理者来说,最要紧的是明确选什么事情做、这件事情的方向是什么,以及如何去做这件事情。企业在转向速度经济模式过程中,最要紧的是出货尽可能的快,支持出货所需要的各环节存货尽可能少,使存货转变为出货所需要的运营费用尽可能低。这样,才能满足财务上的要求,即利润、资金利润率和现金流量;才能赢得时间和空间,从容应对环境中的不确定性;才能像丰田公司和ZARA那样,完成从规模经济向速度经济的转化,构建“基于快速价值链”的盈利模式。

加快出货速度

在频繁降价促销和更新产品的竞争环境下,存货不是资产,也不是财富,而是负债,是成本的主要驱动因素,并驱动着企业走向衰退。企业――无论供应商还是经销商――盈利的秘诀就是“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加快周转速度,使货物快速流转起来并维持这个过程。

任何企业都都可以帮助经销商提高认识,加快终端门店的出货速度。关键在于,强化区域化分销管理的职能,促使经销商改变观念,着眼于长远利益,着眼于共享价值链,放弃一事一议、追逐单件毛利的习性。帮助经销商提高认识,相信只有强化终端拉力,才能拉动整条价值链,才能分享价值链快速运转的好处。好比一根绳索,向前运动的速度取决于“前端拉力”,而不是“后端推力”。

加强分销管理职能的重点是,与经销商共享企业的供货信息和市场的需求信息,依据实际销售数据,以及预期的市场机会和满意的产品组合,帮助经销商形成“需求计划”,并说服经销商围绕着分销、助销和促销,加强资源的配置和人员的投入,包括扩大门店的覆盖率、扩大货架的陈列面积、改善货架的位置、加强现场导购和生动化,以及强化卖场的客情关系等,有效地实现预期的销售目标和利益。

对分销管理平台或分公司来说,经销商的“需求计划”只是一种承诺,不会自然兑现,需要管理行为的介入,对需求计划的实施过程进行管理。具体方法就是,责成分销管理人员,制定经销商巡访计划,检查每日销售情况,研究分销、助销和促销工作,总结经验,分析问题,帮助经销商改进。分销管理平台的主管,必须跟进分销管理队伍的巡访工作,根据现场工作日报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形成市场专业知识和分销管理知识,包括完善策略举措和健全管理规范,以共享知识的方式,激励分销管理人员,改善分销价值链的管理。

随着分销管理职能的逐渐强化,营销中心总部就有机会研究目标消费群的特性和需求模式,精简产品系列或调整产品结构,形成有竞争力的产品组合策略,以及相应的推广方案,指导各销区与经销商签订长期(年度)购销协议,并在长期(年度)购销协议框架内,结合产品组合策略、实际销售数据和市场预测结果,帮助经销商制定短期(季度)需求计划,以及把短期(季度)需求计划分解为13个周的“周需求计划”。区域分销管理平台依据“周需求计划”,对经销商进行管理,形成“短周期”的分销管理能力。

13周的“周需求计划”,表达的是未来13个周的需求分布,包括各周的产品数量和品种结构。当第1周计划实施后,分销管理人员要实时跟踪,帮助经销商逐次修正第2周至第13周计划,并生成第14周计划,使各周计划联动。依靠各周计划联动,滚动修正偏差,持续保持供求平衡,支持快速出货;依靠快速出货,为增大现金流量作贡献。

减少环节存货

有了各区域的稳定出货能力,以及“短周期”分销管理能力,营销中心总部就可以依据上年度实际销售数据、各地经销商的需求意向、未来的市场需求预测、整体营销策略及产品组合策略,形成“年度总体需求计划”。生产中心及采购和仓储部门,按照总体需求计划的要求,生成“年度总体供应计划”,再经由企业当局决策,形成“全资源配置计划”,包括对各部门投入产出的能力进行分析,并依据整体平衡的要求对各部门配置资源,使采购能力、生产能力和分销能力相互匹配,确保供求计划的衔接和平衡。

全资源配置计划的核心思想,就是按照市场的客观需求配置资源,提高通过能力和出货速度。营销中心和生产中心依据配置计划,制定阶段性的策略和举措,消除工作流程中的瓶颈环节,或缩短薄弱环节滞留的时间,使各环节的“通过能力”匹配起来。

把企业价值创造过程各环节的“通过能力”协调起来只是基础,还需要相应的手段和方法,使“外部供应链、采购、仓储、制造、生产作业、分销

链和物流”保持同步作业。丰田公司大野耐一当年在“生产作业”领域,采用“节拍”的概念,把各工序衔接起来,建立同步作业的“物理流程”;然后采用“看板”的方法,拉动“加工对象”依次通过各工序,使“加工对象”在“物理流程”上,按照市场需求或实际出货能力,有节奏地流动起来,创造了准时制生产方式(JIT)。

ZARA的做法是,设专人对各流程、各环节实时跟踪,追踪订单处理、物料采购、生产作业、外协加工、物流配送等作业流程,检查各环节同步作业情况和时间进度,直至货物抵达门店、上柜销售为止。ZARA的理念是,控制价值链所有的环节和可能发生的变数,直到产品被顾客买走。

一般而言,实时跟踪需要“集成的周计划(SOP)”作为基础,需要各部门、各作业流程“周计划的联动”作为基础。周计划的形成,是从销售端开始,由营销中心把销售终端的“年度总体需求计划”转化为全年1~52个周的“周销售计划”;然后帮助采购中心和生产中心制定类似的1~52个周的“周供应计划”;各部门再进一步依据各作业流程的投入产出周期,安排各项作业的时间进度计划。当销售端供求发生偏差,则滚动修正各部门周计划,以及修正各项作业的进程,减免各环节的存货。

降低运营费用

这里讲的“运营费用”,是指存货变现的费用,或者说使“存货”转变为“出货”所需要的费用。企业绝大多数运营费用是由“成品结构”偏差引起的,速度经济模式的最终落脚点,就是要依靠“短周期、高频次”的成品供货能力,提高响应市场需求变化的速度。按照丰田模式研究会主任佐佐木元的说法,就是把时间作为第一资源,以顾客为中心,以顾客的需求节奏来决定生产运营的节拍。

任何企业都无法在订单发生后,从事设计、采购和生产,做不到真正意义上的“订单发生制”或“以销定产”、“按需生产”。即便ZARA这样快速的通过能力,也需要让消费者等上15天。企业能够做到的是,尽可能在订单发生后,缩短成品供货的时间,在成品这个环节上,提高响应市场的速度。

为此,ZARA配置800名员工处理订单,旺季增加到1200人,确保所有订单在8小时内履行完毕。缩短成品的制造周期,包括控制50%的产能,减少外协加工中“人为”变数,或减少人际交易时间。还有,缩短配送周期,建设2座60万平方米的配送中心,并实行24小时昼夜运行,运输卡车像地铁一样准时,货物上车无论装满与否按时启运,尽快把产成品送达门店、上架销售,减少停留、等待和转运的时间。概言之,根据每周的出货速度,加大“关键部件组装、产成品组装和物流配送”的通过能力,俗称一周“组装+在途”,一周“销售”。而传统企业往往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却忽略“时间”也是一种资源,不重视缩短“产出周期”,不鼓励人们专心致志用最短的时间把一件事情做成。

在提高成品响应市场的速度上,提高分销管理的“周计划”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必须把销售计划的周期缩短到“每周”,以减少成品组装的“批量”,缩短组装的“周期”。缩短成品装配周期的首选方法,是减少每次供货的批量,增加供货的频次,使供货次数增加到每周一次。ZARA现在已经能够做到一周下单两次,意味着现有的制造平台能增加一倍的通过能力。

销售端的“周计划”,必须建立在“短周期”的分销管理能力之上,包括控制各终端出货的能力,以及实时把握销售数据的能力。顺便指出,离开了分销管理能力,“周计划”连同信息技术只会带来麻烦甚至混乱。丰田公司靠“厂商结盟”的方式,获得“稳定出货速度、共享出货信息”的分销管理能力,以及数据挖掘能力、产品选型能力和产品推介能力,加上“集成周计划(SOP)”的能力,丰田公司可以做到提前一周乃至更多周的“备货生产”,从而在满足一定出货速度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成品组装环节的压力。

具体而言,就是根据终端门店的实际销售速度,以“补货”方式而不是“订货”方式,按规划路线和必要周期准时配送到各门店。同时,修正销售端的下一周“需求计划”,减去本周各流通库存,形成下周的订货计划,又称“补货计划”,向生产中心或丰田汽车制造公司发出订单。所谓“准时制生产方式(JIT)”,就是“在必要的时间内,提供必要的零部件,生产必要的产品”。

降低成品组装的时间压力,等于延迟了原辅料或零配件进入成品组装阶段的时间,使“成品结构性偏差”的难题变得容易解决。对丰田来说,只需按下周的补货要求,生产必要数量和种类的产品,其余的都保持在物料或零配件状态即可。对ZARA来说,就是使存货处在“面料”而不是“成衣”状态,即便在“面料”环节还有“活纱”、“死布”、“烂印花”的说法。可以说,丰田模式追求的不是各环节的“零库存”,而是修正产成品偏差的能力,以及调整各环节存货偏差的能力。

降低各环节的存货偏差或原辅料偏差,主要靠“集成周计划(SOP)”的作用。具体而言,当销售系统确定下一周的“补货计划”后,采购、仓储和生产等环节,都必须同步做出响应,修正各自的下一周“供货计划”,及其各项“作业进度计划”,控制各环节必要的资源投入量,包括原辅料、零配件或在制品的投入。依靠各周计划的联动,动态修正偏差,保持各环节投入产出的平衡。

产品经理转正工作计划篇2

一、作法

几年来,全省各农牧场按照各自的产业优势,行业特点和管理模式,在推行责任会计方面逐步摸索出一套较为完整的作法,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确定责任实体实行原则性、实践性相结合。

1.原则性主要是指:

(1) 能促进企业内部层层关心"总体效益",层层承担经济责任。

(2) 有利于改革企业的经营机制,给予责任单位一定的管理自。

(3) 有利于将市场经济的概念引进企业,有正确的责任行为、准则、规范。

2.实践性主要是指:

(1)被确定的责任实体,必须能够"相对独立"的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拥有一定的管理控制权。

(2)确定的责任实体,必须能够创造规定要求的经济效益和业绩,做到能核算、能考核能操作。

根据上述要求,各农牧场在推行责任会计过程中,实行了"逐级承包"、"层次核算"。逐级承包是指:总场把直属工厂或分场确定为责任实体,直属工厂或分场再把所属的车间、或工副业单位定为责任实体,层层承担经济责任。层次核算是指:农牧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以后,没有搞逐级(总场、分场、生产队、家庭农场)责任核算,而是把责任核算有重点的落实在确有核算任务的场属工厂和分场属工副业。这样不仅不影响总场和分场财务汇总,且有利于总场、分场两级财务部门制定政策,调查研究,加强对责任实体的管理,控制和监督。

(二)合理划分经营权,实行集权、分权相结合。

权力是履行责任的条件和保证。在逐级承包,层次核算中,应体现集中统一领导下的"分权制"。各场根据企业法的规定和农场实际,对场级和责任实体的经营权限,大体做了如下划分:

1.场级(含分场)的经营权。凡是涉及企业总体和宏观调控的权力,仍应集中, 如制定企业总体规划和责任目标的计划;制定工资调整和资金分配方案;决定企业行政机构的设置;提请任免副厂级和中层以上领导干部;以及审定计划价格、核定资金、费用定额,控制产品质量,审核财务决算等。

2.责任实体的权力。凡是不触及企业总体和有利于微观搞活的权力, 可以下放到责任实体,如:责任实体在完成上级下达任务的前提下,可承揽对外加工任务和开发社会需要的小商品;确定在总额内的职工岗位工资等级和奖金分配形式;确定内部专业人员的设置和生产组织形式;对职工给予记大功以下的奖励和开除厂籍以下的处分(实施中向场备案);调度使用企业核拨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确定对外加工小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按照农场财会制度办理具体的财务结算业务等。

几年来,各场通过实行分级分权管理,对落实承包经营,推行责任核算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

(三)在核算经营成果上,实行两种目标相结合。

两种目标系指企业的"总体目标"和内部单位的"责任目标",实现结合的特点是:

1.首先企业会计(财务会计、责任会计)要搞好协调, 互相配合,通过预测、分析、选择、决策、制定出企业的"总体目标"。

2.企业的"总体目标"经场(厂)务会研究确定后, 按责任归属和管理层次分解下达,形成责任单位的责任目标。

3.责任会计对已下达的责任目标进行核算跟踪,实施过程控制,包括"定额控制"、"成本控制"、"质量控制"和"资金费用"控制。

4.定期对责任单位的工作实际与预定的目标相比较,并通过约束、调节、激励等手段,促使责任单位达到目标,进而保证企业总体目标的实现。

(四) 在核算总体上,实行两种管理相结合。

两种管理系指企业的"目标管理"和"基础管理",两种管理同步加强。

1."目标管理" 。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综合性管理,它以预定最优的最佳效果为目标,促使企业的各项管理都围绕的"目标值"的实现而统筹运动。

2."基础管理"。只有加强企业的基础管理,才能使目标管理有准确的数据来源。 为了实行目标管理,确保企业(各级)目标值的实现,应重视发挥企业会计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调节的功能。同时还要跟上基础工作,包括加强计量、整顿原始记录、完善定额管理,修定计划价格、及健全与此相配套的制度、措施等。同时为了实施责任会计核算,企业财会部门应及时制定出分级核算方案,对各级核算的方法、内容、程序、凭证和结转手续,都做出具体规定,严格制定统计、计量、检测、验收、考核等制度,并把企业计划指标、目标成本指标、定额管理指标、经济责任制指标归纳成统一指标体系,综合下达,同时制定出奖惩考核办法,做到奖惩严明。

(五)在核算体制上,实行两种会计相结合。

两种会计,是指企业的财务会计和责任会计。实现结合的特点是:企业的财务会计核算和责任会计核算,是在企业同一厂长或总会计师领导下进行;是在企业同一财会部门进行或在同一财会部门监督指导下进行;是在逐步加强和完善厂部(部门)车间、班组同一核算系统中进行;使用的是同一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和账簿;使用的是同一结账时间、同一结转方向和同一结转程序。

(六)在核算技能上,实行多种方法相结合。

多种方法,通常包括量本利分析、厂内银行、目标成本、标准成本、质量成本等,其中,与责任会计结合最多的是"目标成本"和"厂内银行"。

1.责任会计与目标成本的结合。 为了加强对责任成本的控制,企业要首先制定出车间目标成本和产品目标成本。基本程序和作法是:

(1)首先要严格制定出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耗用各种材料,各种工时的计划单价(基础计划价格)。

(2)按"工序"和"部件"计算出产品生产中各种材料,各种工时的标准耗用量。

(3)按工时、材料的耗用量乘以计划价格,组成产品的"工序单价"和"部件单价"。

(4)各工序或部件定额单价相加之和, 组成产品的计划单价(注:各工序定额单价相加之和等于产品) 计划单价:各部件定额单价和总装工时费相加之和也等于产品的计划单价,也是产品的车间成本。

(5)产品的车间成本加上责任核算与财务核算的价格差异,即是产品的工厂成本(目标成本)。 制定产品的目标成本,是为了定期检查生产部门的绩效,实际成本比目标成本增加即为超支,比目标成本降低即为盈利(或节约)。

2.责任会计与内部银行的结合。为了加强对责任成本的控制,扭转到月末才知道经营结果的被动局面,一些企业把责任核算,事中控制的重点放在内部银行,并采取了以下步骤:

(1)制定标准成本。根据目标成本的分解指标,按产品的工艺步骤(责任单位), 单位产品工时,材料的耗用量,各种计划价格和有关单耗定额,首先核定出单位产品的"工序标准成本"作为核拔定额资金的依据。

(2)核拨定额资金。月初, 按照厂下达的产量计划和工序标准成本, 核定出各责任实体的月份"资金定额",通过内部银行划拨、控制,对非生产部门核定"限额费用",通过费用限额卡加以控制。

(3)控制产、耗进度。内部银行通过内部结算、划转,随时观察各责任实体定额资金的"耗费值"和"产出值",促其产耗平衡,争取资金增值(盈利或节约)。

(4)调整执行差异。 通过日清日结,如发现某责任实体消耗高、产出低,出现了责任预算的执行差异,内部银行要随时汇报,并通过领导迅速采取措施,调整差异,限期达到目标,并对超耗的资金进行罚款加息。

(5)做好上下勾通。每到月底(规定的对账日), 内部银行要及时与财会部门、责任实体核对财务,使三方账目(内部银行账、财会部门账、责任实体账)相关指标达到一致,而后,填制有关的责任报表。

通过上述控制,对各责任实体提高产量、质量,降低消耗、成本,节约费用、资金等,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七)在核算对象上,实行两种成本相结合。

所谓两种成本,系指内部单位的责任成本和各种产品的实际成本。实现结合的做法是:

1.填制双项凭证。即以同一原始凭证填制同一记账凭证,在同一记账凭证中, 既反映上级统一的会计科目和费用项目,又要反映经济业务的责任单位和责任指标。从而既满足上级按统一会计科目、费用项目的检查汇总,又要满足企业内部的"责任跟踪"和"业绩考核"。

2.进行双项记账。双项记账就是在相关账户中(如应付工资、制造费用), 分别汇集各项费用,使双项凭证所反映的内容如实按"责任单位"、"费用要素"同步记载。

3.开展分户核算。分户核算就是在"基本生产"一级账户下, 按各责任单位名称(也是产品的生产步骤)设置二级账户,按责任单位核算责任成本,并与车间核算员的成本明细账同增,同减,以便上下监督。

4.实行逐步结转。逐步结转即采用逐步分项结转法。 将第一步骤(第一工序车间)发生的半成品成本,按照成本项目,分项转入第二步骤(第二工序车间)的基本生产账户,依次下转,直至产品入库。以分别计算各车间的责任成本。

5.认真调整差异。逐步结转的责任成本, 到最后工序车间,便可计算出产品的车间成本。但为了计算产品的工厂成本,还需调整各项差异。这是因为:在责任成本核算中,为了消除各责任单位的不可控因素,车间领用的材料、燃料、自制半成品,以及耗用的水、电、气和机修工时等,都是按计划价格计算的。因此,在产品车间成本的基础上,再加减各项价格差异,进而核算出产品的工厂成本。

6.显示双项功能,每一计算期结束后,分别编制"财务会计报表"和"责任会计报表"以显示"财务核算"、"责任核算"两个功能,以满足上级的指标汇总和内部的业绩考核。

(八)在业绩考核上,实行两个文明结合。

各农牧场在对责任实体的业绩考核中,不仅考核产量、产值、增加值、质量、成本、利润、设备、资金等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同时还要考核班子建设,企业形象、党群活动、民主管理、治安普法、职教培训、计划生育、财经纪律等执行情况。其目的是促使责任单位不仅完成预定的经济目标,同时还要增强社会效益和法治观念,从而做到两个文明一起抓,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双进取。

二、问题

当前,在推行责任会计中,有些单位违背推行责任会计的原理和原则,出现了一些不应出现的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在划分责任实体中,搞假分立。

调查发现,有的资产负债率偏高的企业,不从改革着手,优化资本结构,盘活存量资产,强化内部管理,提高总体效益,反而搞"假分立",将企业划分成若干个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法人,名曰:大船搁浅、小船放生;划小独立、切块经营;主辅分离、分段搞活;其目的是逃避企业债务。结果各二级单位各行其是,不能正确执行企业的经营方针,打乱了现在工业大生产中专业化、科学分工及协作精神,内部管理混乱,完不成厂下达的目标计划,削弱了大中型企业的活力,甚至原来效益尚好的企业,目前却造成停产或破产。

(二) 在分级行使权力中,侧重下放财权。

有的在分级行使权力过程中,不是合理划分经营权力,使企业经营者和内部责任者协调行使生产经营指挥权,而是侧重下放财权。 对企业内部责任实体实行分立(各立门户), 分账(财务分割、单独立账)、分户(各自到外部银行开户)经营,从而助长了各二级法人弄虚作假,攀比消费,乱开口子及其它不正之风,结果形成企业资金分散、沉淀,财务管理失控,国有资产流失,经济效益下降,甚至出现经营者连任"年年盈",经营者变更大窟窿。

(三)在制定分级目标中,不按规范办事

有的企业在制定分级目标中,不是模拟市场,优化方案,先制定总体目标,后分解责任指标,作到责任保指标,指标保目标。而是不搞科学测算,盲目地定指标、形成以包代管、以分代定,造成财务预算与责任预算的分离,总体目标与责任指标的脱节,甚至不签置内部合同、协议,年初宣布,年底翻车,使企业经营目标全部落空。

(四)实施责任核算,失去财务会计监督

有的企业在实施责任核算中,不执行与财务会计统一的会计科目和费用项目,记账规则和结转程序,违背有关开支范围、标准和计价方法,基础工作薄弱,没有严格的标准、定额、计量、检测、验收、考核等制度,没有统一的计划价格体系,缺少统一的原始记录的填写、签署、传递、汇集、稽核等制度,使责任核算失去了财务会计的监督。形成两种核算(财务核算、责任核算)各忙各的账、各出各的数,致使个别责任单位出现了应提未提、应摊未摊、应列未列、应转未转、直至其它方面潜亏。

(五) 有的在考核责任效果上,忽视精神文明建设。

在考核责任效果上,有的企业领导只注重产量、产值、成本、利润及相关经济指标的完成,甚至为完成经济指标,拼资源、拼设备。而不重视班子建设、党群活动、民主管理、治安普法、计划生育等精神文明指标,同时在兑现绩效奖惩上、重物质奖励、轻精神鼓励、更忽视企业精神,企业形象和社会效益,造成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双滑坡。

上述错误倾向,虽然发生在少数企业,但也不可忽视,应认真加以解决。

三、对策

为了使责任会计的"机制功能"得以充分发挥,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一) 进行综合治理,强化领导责任。

推行责任会计出现的问题,责任首先在于领导。因此,应以多种方式,特别应以法制宣传、行政督导等手段,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

1.增强法制观念。我们说,责任会计也是会计, 各级领导要增强会计法制观念,以身作则,严格守法、执法。要认真学习会计法规和会计知识,变外行为内行。要重视和支持各级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并在领导企业财会工作中,坚持做到不做假、不投机、不失控。如实反映责任状况和经营成果。

2.提高领导水平。针对部分企业领导对责任会计比较生疏的问题, 要以培训、帮扶、督导等手段,促其在健全、完善财务会计管理的基础上,学习、掌握、熟悉责任会计知识,并在划分责任实体、分解经营权力、制定总体目标、分解责任指标、实施责任跟踪、考核责任绩效等项目工作中,作出正确决策。作好财务会计与责任会计的结合,财务指标与责任指标的衔接。

3.加强综合治理。据了解,责任会计出现的问题和财务会计虚假密切相关,因此,要把纠正责任会计问题和财务会计打假结合起来,实行综合治理。会计管理工作(财务会计、责任会计)涉及面广、且情况复杂,实施综合治理单靠财政部门是不行的,要充分发挥企业主管、纪检、监察、审计、税务、银行等部门的作用,互相勾通,密切合作、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治理。在治理过程中,如发现问题,要根据具体情节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二)实施"系统"管理,加强制度监控。

系统管理即从专业角度,推行"系统"责任会计,强化对企业,企业经营者和企业责任会计制度的监控,以补充财政部门仅以财务会计制度约束的不足。

系统责任会计是指:在各农牧场的行业或企业主管机关,推行责任会计,这属于初级的"社会责任会计",它是根据国家下达的经济目标,在一个农牧场范围内,按照"管理系统"确定责任会计层次,以企业为主体建立责任会计单位,依据责任归属,对经济活动进行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和考核的一种会计制度。

系统责任会计,可借助主管机关综合、协调、调度、激励、任免等行手段;可通过制定总体目标,分解责任指标、谋化经营政策、规范经营形式、明确经营纪律、控制工资总额,实施考核核算,加强专业督导,实施审计监督,兑现绩效奖惩等专业手段,强化对企业(经营者、责任者)的监控。同时指导、帮助、督导企业会计人员建立、完善责任会计制度, 把住责任关口,严格责任考核,规范责任核算。 作到既正确记录、评价经营者(责任者)的业绩,又及时制止纠正其不正当的财务行为和责任行为。从而形成社会责任会计,企业责任会计同时并存,相互制约、互相补充、共同发展的格局。

(三) 构造新型会计机制,严格程序管理。

为了更好地推行企业责任会计,企业应该建立"以决策会计为主导, 以财务会计为核心,以责任会计为重点,以内部银行为调控"的新型会计机制, 以突出发挥决策会计对财务会计、责任会计、内部银行会计全方位管理与监督的作用,建立、健全企业会计的自我约束机制。并严格实施以下工作程序:

1.根据企业的生产组织形式, 由决策会计(总会计师或财务厂长)统一谋划总体方案、制定总体目标、确定责任实体、划分经营权力。进而做好企业责任会计关键环节的把关定向。

2.由财务会计(一般由财务科长主持)根据企业总体目标, 编制财务预算和责任预算,把企业的目标值定量化、具体化、细分化。所编制的责任预算必须与财务预算紧密挂钩。

3.由责任会计(可由财务副科长代表),按照责任预算进行指标分解, 制定管理措施,核算方案及报表体系,实施对责任实体责、权、利、效的监督与考核。

4.由内部银行会计按责任归属,进行核算跟踪, 实施对责任实体成本、费用、资金的核算控制与监督,并通过日清日结,发现问题,立即汇报,及时处理。从而使"会计机制"一环紧扣一环地强化责任会计监控。

(四) 提高会计素质,把握工作要领。

要创造条件和机会,使会计人员提高素质,增强执法意识,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和核算质量,尽快改变会计人员只忙于记账、算账、报账和只善于财务核算的传统习惯,从而步入参与管理、预测、决策和善于责任核算的新境界。

(五)要把推行、完善责任会计和学习邯钢经验结合起来。

要学习邯钢关于企业管理的核心是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资金成本管理,资金成本管理的核心是内部责任管理的经验。大力推行模拟市场,成本否决,狠抓突出"效"字定目标,落实"责"字搞分解,划分"权"字保运转,注重"质"字提品级,深化"改"字激活力,对准"实"字搞核算,把握"严"字来考核等工作要领,真正作到企业重担众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完成指标保目标。促使企业以最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

(六)实施审计检查,严格责任约束

年终,企业主管部门要协调财政、审计等等部门, 在对企业进行年度决策审计的同时,延伸进行"责任效益"检查。其重点是:

1.查实施方案。即查企业年初制定的内部经济责任制实施方案, 在实际工作中是否得以落实;责、权、利、效的划分、监控是否规范; 财务预算与责任预算是否衔接; 对下分解的责任指标是否签署了合同协议。

2.查制度落实。即查企业是否制定、执行了严格的责任会计制度; 其会计科目、费用项目、记账规则、结转程序、开支范围、开支标准、计价方法等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应交纳的利、费是否及时上缴。

3.查指标衔接。 各责任实体的资产、负债、权益分项指标相加之和(抵销内部往来)是否与企业总体资产负债表分项指标相一致;累计各责任实体的生产经营成果(收入、收益抵减成本、费用和厂部支出)是否与企业总体的经营成果相吻合;企业的财会报表和责任报表是否能综合反映企业总体和责任实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4.查领导责任。对责任核算出现的差异和问题,要按管理归属查明责任, 对完不成责任指标,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或故意弄虚作假,伪造数据、骗取荣誉、乱发奖金的经营者、责任者,要按规定做出处理;对超额完成指标任务和作出突出贡献的各级领导,要给予表扬和奖励。

产品经理转正工作计划篇3

当前国内部分传统制造企业所应用的推动式生产方式,显然已经无法再适应新时期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形势。在当下以“知识经济”为市场竞争核心的互联网信息化时代,尤其是各产业生产部门逐步步入到ERP市场环境后,精益化生产管理理念才是现阶段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发展的主流方向。

二、拉动式生产计划

1.拉动式生产计划概念

所谓“拉动式生产”,主要就是指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并根据实时市场需求以及客户订单来安排生产。拉动式生产方式在实际操作实施中,主要就是以市场需求来拉动企业生产,以后道工序来拉动前道工序的生产,该生产模式是现阶段国内相对比较先进的一种产品生产管理方式,同时也是当下国内众多传统制造加工企业实现转型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拉动式生产计划体系所蕴含的核心管理理念就是一种精益化生产,精益化生产方式是相对于传统生产制造企业大批量生产方式管理模式而言的,而拉动式生产计划体系则是严格贯彻实施精益化生产理念的主要手段。

通过将拉动式生产方式应用到电机制造企业生产经营领域,可以促使着该企业最大化的实现并达到按期兑现既定市场目标,包括市场客户订单、产品均衡生产、企业运营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市场目标。文章的最后找到并提出一种真正适合传统电机制造企业建立拉动式生产计划体系的新思路、新方法,即坚持在ERP环境下实施推行精益化生产模式。

2.传统推动式生产与现代拉动式生产对比

3.拉动式生产方式的生产控制特点

准时化生产。在“十二五”发展规划期间,我国市场经济正逐步进入到“新常态”阶段,各产业部门发展日趋合理,市场经济运行模式也愈发科学化。在制造工业产业发展领域,许多行业产业部门也开始走向了新型化转型发展的道路,从传统的粗放型向集约型、精益化生产模式去转变。主要运行机制就是拉动式生产方式的引入,其中准时化生产时整个拉动式生产计划体系下重要的一项生产控制机制。简单一点讲,就是将产品生产所需要的材料及相关零件,以最恰当的数量、时间送达到规定的工位,严格一点讲,就是最大限度的实现一切生产活动控制在最佳时间点内,包括制造、搬运、交货、供应等,这是一种比较纯粹化的用市场需求来触发的生产活动。

看板管理。如图2所示,在拉动式生产计划体系运营下,制造企业产品生产加工等各个环节,极大的改善了传统推动式生产计划体系中的一些弊端,尤其是在工作任务的排置上,最大限度的节省了人力物力,借助于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搭建,做到办公信息自动化、生产进度监控化、指令传达时效化等。所谓“看板”管理,它实质上就是指专门用来实施拉动式生产的一种手段,所起到的主要功用就是监督和控制着生产现场信息的传递和物流的传送等部分环节。例如,电机物料的配送方式是根据前后工序之间按照看板来进行拉动式取料管理,换言之就是指前工序主动为后工序补充所必要的配件、零件,同时又可以实现组装工序物流配送中心根据市场客户实时需求信息来进行物料的配送工作。总体上来评价,可以将看板的作用归纳为六项,即传达取货送货指令、传递生产指令、防止过度生产和运送、指导产品制造相关作业事项、有效防止制造出不合格产品、较为准确的指出库存问题。

三、拉动式生产计划体系的构建

1.精益生产理念解读

(1)精益生产方式 -(Lean Production)主要就是指运用多种现代管理方法或手段,坚持以社会市场需求为依据,以人为中心,将企业内部各有效资源通过整合、配置使其效率实现最大化、最优化,从而最大限度地为企业谋求经济效益。精益生产方式是现阶段国内不少制造企业重点研究与运用的一种新型生产方式,它的最终目标就是不断的去追求“精益求精”,永无止境的追求探寻生产“零浪费”。本文所重点提到的拉动式生产计划,就是精益生产计划体系操作运营环境下的一种,它与企业产品生产全面质量管理控制、团队协调工作等经营管理手段共同构成了精益生产框架体系。

(2)通过精益生产方式与大批量生产方式特征对比分析,来重新认识拉动式生产计划体系的优势及特点。

2.传统电机制造企业拉动式生产方案设计――以T公司为例

该电机制造企业,近两年采用的仍旧是大批量生产理念下的推动式生产运营方式,以产品为中心来组织电机的生产制造活动,并以生产调度为中心来进一步加强内部生产控制。在具体操作实施上,就是由该公司内部生产管理部门来统计安排并制定相应的生产计划,之后传达任务指令,由企业内部其他各生产单位根据接收到的指令计划来执行任务。简单一点讲,就是企业生产电机所需要的各物料、资源,其中所涉及到的物流活动均是从仓库开始,并在各工序之间自由流动。其中的问题就出现在这里,经常会由于工序之间缺少必要的信息沟通,进而导致着生产部门各车间、各工序、各班组之间工作严重不协调、不统一,有的产品某环节生产过早、而有的则生产滞后,最终造成出现在制品大量积压或者短缺的现象。

产品经理转正工作计划篇4

(一)生产成本与生产费用科目设置生产成本科目用以归集养殖生产过程中的直接成本费用,并用科学实用的方法对产品成本进行结转和分配。对于养殖业可单设“养殖成本”科目,而对于整个农业则可设置“生产成本”科目。设置“生产费用”科目以核算生产中应由产品负担的间接生产费用。

(二)产品科目设置产品包括产成品、半成品以及在产品。在农业生产中,特别是养殖业中,产成品、半成品、在产品很难区分,笔者认为主要应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正在孕育和不可独立养殖的产品与可独立养殖的产品的划分;二是独立养殖产品与可作商品出售的产品划分;三是出售产品的养殖成本费用划分。现代养殖企业逐步形成了规模化、产业化,作为养殖企业一般都有生产计划和目的,产品也形成了科学的检验标准,因此可参照以下几种划分方法对产品进行划分:(1)按产品的育龄时间或产品的重量、大小,制定出一般标准,将产品划分正在孕育和不可独立养殖的产品与可独立养殖的产品、正在养殖产品与可出售的产品。(2)按企业的生产目的、生产计划,可将产品划分正在养殖产品与可出售的产品。(3)按企业的销售合同或协议划分出售商品的直接养殖费用;如已作为商品但未确认销售的直接养殖费用应为本企业负担,产品已确认销售但未运出本企业,商品的管理权还在企业,应根据合同或协议规定商品直接养殖费用的负担方。

养殖业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计划生产、标准化生产成为养殖业发展的主流,成本核算也必须顺应养殖业的发展趋势。根据上述养殖业产品的划分,结合养殖企业的特点,会计科目可作如下划分:设置“在产品”科目,核算正在孕育的不可独立养殖的产品;设置“半成品”科目,核算可独立养殖的正在养殖的产品;设置“产成品”科目,核算达到出售计划或标准的养殖产品。而将产品分为“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充分运用产品生产标准及生产费用定额,便于分析企业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从而进行生产决策和市场决策。

(三)种畜科目设置种畜的特征与固定资产特征相同,是为生产商品而持有、使用年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较高的有形资产,因此应作为固定资产核算。

二、成本核算

(一)产品养殖成本的核算“在产品”的产品达到独立养殖标准的,应转入“半成品”科目核算继续养殖成本;“半成品”的产品达到出售计划或标准的,应转入“产成品”科目核算养殖成本;“产成品”的产品已确认销售后,应转入“库存商品”核算销售成本;“产成品”的产品未确认销售,且养殖成本费用不能增加其价值或增加很小,也应转入“库存商品”核算。

对于达到出售标准或计划而未出售的产品,从“半成品”转入“产成品”科目后,与工业产成品的区别在于这部分产品还要发生直接养殖费用,笔者认为,发生的成本费用若能够增加产品的价值,应计入产品成本中;若不能增加产品的价值,则应转入“库存商品”作为期间费用处理,属于经营方面的原因应记入“营业费用”,属于管理方面原因应记入“管理费用”,属于合同纠纷和其他非常原因的可作为“营业外支出”。

一般情况下,“产成品”已确认销售后再转入“库存商品”,这样便于成本核算。如确认销售后,还保留了产品继续管理权,按合同协议规定企业还负担养殖费用的应作为“营业费用”,若由销售方负担养殖费用的则应作为“应收账款”。

(二)种畜折旧的核算产品从购进或自产至种畜达到生殖状态前的养殖成本费用,应与固定资产购建核算相同,对种畜预计净残值的确定则参考丧失生殖能力或不具备种畜功能时出售种畜的价值或养殖后出售价值减养殖费用后的价值。折旧率、折旧年限、折旧方法的确定与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核算相同。种畜处置时,也应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进行,处置方法与固定资产处置相同,如养殖后出售则应转入产品科目。

通过“在产品”核算种畜在正常生育间隔期内自饲养、配种至幼畜可单独养殖期内的幼畜成本费用。正常生育间隔期的养殖成本应记入“在产品”成本,超过正常生育间隔期的养殖成本应记入“生产费用”。

(三)产品成本结转将养殖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费用归集到“生产成本”中,通过“生产成本”将生产过程中的费用分配到养殖产品中去,购进的或自产的用于养殖的产品应记入产品中的“半成品”、“产成品”等科目,而不应记入“生产成本”。因为养殖业生产与工业生产存在以下区别,其“生产成本”科目为过渡科目,一般期末应为零。(1)生产周期较长。养殖的动物生长一般都超过一个月甚至一年以上才能出售,其生产周期为几个月或一年以上;而工业生产中产品一般只需要几小时或几天,或更短即可产出。(2)所用原料不同。购进或自产的用于养殖的动物都可作为独立的产品,可以随时出售;所用原料是饲料,它不同于工业的原材料,不能改变它的形态、性质、性能。工业生产产品的原材料虽然也可出售,但不是企业计划生产的产品,或不是企业计划生产产品的整体,一般要改变它的形态、性质、性能。(3)生产过程不同。养殖业的生产是通过对产品的饲养使产品长大从而达到出售标准或计划,工业生产产品一般需要通过对原材料的加工制造并经组装后成为一种新产品才能出售。

如将养殖业的购进成本和生产过程的成本费用全部归集在“生产成本”中,待达到出售标准或出售时再结转销售成本,不利于及时、准确地核算产品成本和产品数量。因此,养殖业的成本费用要通过“生产成本”和“生产费用”每期归集到产品中去。这种方法符合养殖业的生产特点、能及时准确地核算产品的成本及数量、适应养殖业的发展要求。

生产成本结转的主要方法包括直接认定法、费用定额法、定额比例法以及数量比重法。应根据企业的成本费用特点选择恰当的成本费用方法。“生产费用”可按数量比重法、费用定额法等方法分配。“生产成本”中的“基本生产成本”一般包括饲料和人工成本等,可采用直接认定法、费用定额法、定额比例法等分配方法。“生产成本”中的“辅助生产成本”主要包括辅助生产部门的生产费用,可按数量比重法、费用定额法等方法分配。若“生产费用”、“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方法相同,可将“生产费用”、“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全部结转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中,按一定方法分配到各产品中去。若其分配方法不同,则按各自的分配方法进行分配。期末应设置成本费用分配表,结转成本费用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半成品――品名或在产品、产成品等科目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生产费用

(四)进销存核算在养殖业中,购进的饲料、饵料、化学生物添加剂等可纳入“原料”科目核算。购买或自产的产品用于养殖,按购进或自产的实际成本直接记入“半成品”,子目应为“品名+产期”,标记生产日期可计算产龄,便于计算每月或每日饲养费

用。购进或自产的产品用于销售应记入“库存商品”。

养殖业中,产品销售主要通过“库存商品”科目进行核算。购进或自产的产品用于销售应记入“库存商品”;达到销售标准或计划已确认销售或不应再负担养殖费用的产成品应转入“库存商品”;由饲养目的改变为销售目的、已确认销售的在产品、半成品也应转入“库存商品”;“库存商品”主要核算商品的进销存成本,不能分配成本费用,若有直接成本费用则只能记入“营业费用”等其他期间费用。

产品经理转正工作计划篇5

关键词 房地产 会计核算 问题 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逐步完善,新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不断,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目前适用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主要有《企业会计准则》、《房地产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制度》等,如何在门类众多的制度、准则、规定之下,结合企业自身特点,改进现有会计核算方法,更好地发挥会计职能,是会计人员的职责。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目前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方法。

1 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1.1 房地产开发企业收入确认的复杂性

房地产商品的销售包括两种,一种是自行开发并销售,另一种是事先与买方签订合同,按合同要求进行开发。对于后者,应按照建造合同的标准进行收入的确认。而对于企业自行开发的房地产商品,由于其开发的周期较长,耗资巨大,其商品具有较高的价值性。这些特点决定了房地产商品销售往往采用预售、分期收款销售等多种销售方式。房地产商品销售的前提是首先取得预售许可证和销售许可证,在此基础上,一般要经过签订预售合同并预收房款、签订正式销售合同、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并交付买方验收确认、收取房款、办理产权过户等销售环节。因此,房地产收入的确认同其它的生产收入相比具有一定特殊性。《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以结算账单提交买方并得到认可作为房地产开发企业收入确认标准,该规定比较简单,宜于实际工作中的操作,但没有反映销售的实质,理论上不够合理;《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收入》中规定以风险和报酬的实质转移作为收入确认的标准,理论上具有合理性,但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在会计实务中如何运用这一标准则比较混乱,核心问题在于应在哪一环节确认为收入,其分歧的焦点集中在:商品房所有权上的重要风险和报酬是否已经转移。

1.2 房地产开发企业商品成本与售价的不配比性

首先,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生产周期较长,开发项目从获得土地并开发完成到确认收入短则1~2年,长则4~5年,必然使得企业投入产出比例呈阶段性不合理;在项目建设期内大量投入资金,并发生大量费用计入当期;由于项目尚未完工,即使开发产品已预售完毕,其预售款项也无法确认为收入,其结果是为配比原则的应用造成了困难。

其次,房地产开发商品的成本载体是整个建设工程,而销售则是按楼层或户型为单位,这样就造成单个楼层或户型的售价明显与其成本不配比。如同一结构的房屋,低层建筑施工成本低于高层建筑施工成本,但销售时低层售价却高于高层售价;又如“丁字形”楼房虽然同楼层成本一样,由于朝向不同,其售价相差也很大。

通常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成本结转方法是:按当期竣工后的核算对象的总成本除以总开发建筑面积,得出每平米建筑面积成本,然后再乘以销售面积得出本期销售成本。这样均摊计算的结果没有考虑房屋楼层、朝向的因素,得出的经营成果不具有真实性。

1.3 收益评价指标不能真实反映企业业绩

房地产企业投入产出周期具有较强的特殊性,表现在会计年报中往往是业绩波动较大——项目建设期内业绩不佳,验收售出后,大量预收款确认为收入,期间间隔在一个会计期内还好,但一个项目往往要跨4、5个会计期,故不适用一般的公司业绩评价指标,如净利润指标就不能正确、客观、全面地反映其真实经营情况,尤其是上市公司,极可能误导投资者。一个经营情况很好的开发公司,其净利润可能很小甚至是负数,但有大量的在建工程和很好的预售情况,现金流状况极佳,有很强的盈利能力。同理一个盈利的公司也可能正危机四伏:面临着因施工质量导致的巨额赔偿,大笔银行贷款到期而无力偿还,尚未结清的担保金,由于市政规划调整,地价变化导致的土地风险等等;故此,评价一个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业绩,千万不要以指标论好坏,应透过指标看实质,看其资质信誉、实力、现金流量、资产质量,还有更重要的表外风险等等。当然,这有赖于我们会计界同仁对会计信息的真实反映与充分披露。

2 完善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规范的对策

2.1 正确确定和应用收入确认标准

房地产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应符合两个标准,即法律标准和专业标淮。

(1)法律标准。法律标淮是指我国相关法规中规定的房地产销售必须符合的条件或标淮:如对于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未按照出让合同规定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未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或未按照出让合同规定进行投资开发的,以及权属有争议的、未依法登记领取权属证书的房地产不得买卖。凡是不符合上述标准的,即使房地产商品已经开发完毕,甚至取得了相关报酬,并转移了风险,也不能作为收入予以确认。法律标淮是专业标准的前提条件。

(2)专业标准。专业标准是指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中规定的商品销售收入确认标淮,即收入确认的4个必要条件: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买方;企业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上述规定中,收入确认以风险和报酬实质的转移为标准,理论上比较合理,但由于房地产业销售方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为实际工作中收入确认带来了困难。

笔者认为,房地产销售合同是在房屋尚未建成竣工前的预先销售行为,不论是否收取了款项,均不属于实际发生的销售业务。因此,签订预售合同并收取预收货款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不能作为销售实现依据;签订正式房屋销售合同则如同一般工商企业产品销售合同一样,从法律意义上讲也只是一种合约,房屋未经买方验收认可,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尚未转移给买方,不符《企业会计准则——收入》的有关规定,故也不能确认收入;购买方取得商品房产权证的环节较为特殊,尽管房地产商品最终是以产权证上权利人主体的更替为所有权变更的主要标志,但由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项目开发前根据规定需要支付土地出让金,取得土地使用证,并办理领取预售许可证、在工程获得有关部门竣工验收领取销售许可证、签订正式房屋销售合同,并向客户收取房款、交付买主办理入住手续的情况后才办理产权过户手续,且产权证的办理涉及到房地产管理、土地管理等政府有关部门,办妥产权证书的时间并非开发企业所能控制。如果此时确认收入,会导致收入滞后,同样不符合收入确认原则。所以,尽管房屋产权证书是房屋所有权的标志,但并非是确认收入的必要条件。

2.2 引入计划销售价格的概念,使销售收入与成本配比

建议引入计划销售价格的概念,解决销售成本结转错位,与销售收入不配比这一特殊问题。即当开发的房屋达到可销售状态时,企业根据成本、市场、地段、楼层、朝向等因素制定一个计划销售价格,作为成本分配标准。

(1)实际售价成本率法,是在季度前两个月按实际售价乘以计划销售成本等于季末销售成木的方法调整。具体操作顺序是:分类明细账按开、竣工时间相同或相近且一并办理决算的项目设置账户,在此分类明细账基础上,再按计划价格相同的房屋分类设户,价格不同的分别设置。季度前两个月可按分类明细账结转成本,即按分类明细账记载的当月实际销售额乘以计划销售成本率得出当期成本结转数,对销售房屋只登记数量,待季末将未销售房的计划售价乘以计划销售成本率得出月末留存成本,用倒挤的方法结出销售成本。这种方法适用于开发规模较大的房地产企业,优点是可以减少工作量,缺点是季度前两个月受房价影响会产生一定误差,且不能及时、准确提供较详细的成本资料。

(2)计划售价成本率法,就是始终按计划售价乘以计划销售成本率进行结转。只要是开发建设工程已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就可以把商品房成本按楼栋、楼层、单元予以确定,甚至可以计算出每平米建筑面积成本。因此可以按单元设置账户,也可以把每平米建筑面积成本相同的商品房归类计入同一账户。销售成本按单元设置账户的房号直接对号入座结转,按每平米建筑面积成本归类设户的,可按销售面积乘以每平米建筑面积成本得出销售成本。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结转工作量较大,但遵循了一贯性原则,提供信息可靠及时,并能将结转成本工作量分散在日常工作中,适用于一般房地产开发企业。

2.3 扩大信息披露内容,提高房地产开发企业信息披露中的信息含量

(1)增加土地储备量及成本构成的信息。房地产开发成本中土地成本的比例一般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能否拥有土地储备以及土地储备的成本状况,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开发企业未来的发展。对于拥有大量优质低价的土地储备的企业来说,土地成本低本身隐含着巨额的利润,在土地出让市场向招标拍卖过渡以后,相对于其它公司具有先天的竞争优势,能在未来三到五年内保持良好的增长,从而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而信息使用者通过企业披露的土地使用权总额无法判断其土地储备的信息。因此,在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财务报告附注中增加土地储备量及取得成本情况的披露是必要的。

(2)增加分项目现金流量信息的披露。我们建议应在其财务报告附注中增加分项目的现金流量信息,即以企业每一开发项目为基本单位,披露其在开发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包括销售房地产收到的现金、购买工程物资以及支付工资等所支付的现金,以此提高其现金流量信息的有用性。

产品经理转正工作计划篇6

关键词 卷烟车间 成本核算 成本控制 降本增效

一、前言

产品成本是表明工业企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指标,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企业各个方面的经济效益。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着重大的作用。[1]

二、卷烟车间成本核算与控制的意义

(一)车间在企业中的地位

车间是工业企业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与其他生产业务活动的基本经济单位和行政管理单位,它由若干工段或生产小组所组成。我国的大多数卷烟企业的内部管理分为三级,即厂部、车间、工段成班组。车间是整个企业的中心环节,是企业生产活动的实体,在整个企业的生产活动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其地位十分重要。

(二)卷烟车间成本核算与控制的意义

车间成本控制是根据成本计划指标对实际发生的支出进行指导、监督和限制,发现偏差,及时纠正,使成本支出控制在已确定的指标范围之内。具体说来,就是对车间为生产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或提供劳务)所发生的生产费用,通过对产品成本形成过程,进行经常性的监督,使产品成本的形成受到控制。[2]通过车间的全面控制,达到节约费用、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车间成本控制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证目标成本的实现,检查车间成本计划的完成,纠正出现的偏差,促进增产节约,提高经济效益。成本控制对于改进和加强成本管理工作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1)成本控制能有助于提高成本预测的准确性。车间在生产前或生产过程中,有关科、工、费的能用情况,具体项目费用数额,偏离计划,定额和准确程度等方面已经出现、可能出现和将要出现的问题,靠成本控制及时地检查、对比分析。以车间材料耗用为例,成本项目中的材料费用金额占成本的比例最大。

(2)成本控制有利于成本计划的贯彻执行。企业车间编制成本计划,离不开前期成本计划执行情况与历史数据。前期成本计划如果是在成本控制状况下完成的,那么,前期积累的数据就比较可靠,据以统制出下期成本也比较准确。同时,成本计划的贯彻执行要通过成本控制来保证,成本计划的指导作用也要经成本控制来验证。成本控制对成本形成过程具体活动进行严格监督,纠正偏差,对于保证成本计划的完成,提高计划工作质量都是完全必要的,不可缺少的。

(3)成本控制能提高成本核算资料的准确性,真实性。

三、卷烟车间成本核算方法

(一)核算项目分类

为了便于成本管理,车间生产费用一般分为:第一,外购材料。是指车间为进行生产而耗用的一切向外购进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半成品、辅助材料、包装趋物、修理用备件、低值易耗品等。第二,外购燃料。是指车间为进行生产而耗用的向外购近的各种燃树(包括固体、液体、气体燃料)。第三,外购动力。是招车间为进行生产而耗用的向外购进的各种动力。第四,工资。是指应计入生产费用的职工工资。第五,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是指车间按规定从生产成本中提取的职工福利等。

(二)基本生产车间的核算

基本生产车间是企业的主要生产车间,它是直接生产产品的车间,如卷接车间。卷烟厂基本生产车间的成本核算过程,是反映对直按劳动对象进行加工,把劳动对象变为烟品的经济过程。产品生产过程发生的直接费用,可根据成本资料(包括原始资料和成本分配,计算表)直接计入产品成本(成本计算对象),对生产中虽为直接劳用但数额过小,不宜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以及为管理和组织车间生产而发生的费用,在实际工作中叫做车间经费。这项费用应单独核算,以便同按车间编制的车间经费预算进行比较,揭示实际费用脱离预算的差异并分析产生的原因,为成本控制提供依据。[3]

基本生产车间的成本核算,是在生产费用按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汇集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分配和计算方法核算车间的完工产品和末完工产品的成本。对于工序、操作较简单的小型卷烟厂可以采用成本的简单法,只要经过生产费用的一次汇总与分配就可确定产品成本。生产一种烟品,由于一切费用都是直接费用,这些费用也就构成了烟品的成本。如果不只生产一种烟产品(如生产不同材质,不同包装的烟),则按不同材质的产品分配费用,核算各种产品的成本。不过这种分配仍然是比较简单的,一则因为它们都是单阶段生产,二是因为它们的生产工艺基本相同,车间只需把汇总起来的生产费用同产品联系起来,归集于完工的各项产品,就能实现生产耗费的对象化。

(三)辅助生产车间的核算

卷烟企业的辅助生产车间是为基本生产车间和管理部门服务的车间。辅助生产车间有的以一种产品或劳动服务于基本生产车间和管理部门,如供电、供水、供气等车间;有的则是提供多种产品或劳务于基本生产车间和管理部门,如工具和设备修理等。各辅助生产车间的产品和劳务,有的也可在企业外销售一部分,但其根本任务是服务于产品生产和管理工作。辅助生产车间应将发生的费用按产品按部门进行归集与核算,并按一定方法分配入受益对象,成为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正确核算辅助车间成本,能为基本生产车间和管理部门提供资料,能为产品成本核算打下基础。因此,辅助生产车间的成本核算是企业成本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辅助生产车间主要是为基本生产车间和管理部门服务的,也就是对企业内部服务的,所以为了简化核算手续,辅助生产车间的成本核算范围只计算各辅助车间直接耗用的费用,如材料、燃料和动力、工资及福利基金、车间经费等,如果对外供应劳务或出售产品时,则由厂部计入企业管理费。

辅助生产车间所提供的水、电、风、气、冷和修理、运输,以及工具、磨具、修理备件等产品和劳务,由于劳务与产品有所不同,供应对象也有所不同,因而在核算处理方面也不相同:

(1)提供劳务成本,单位按受益程度进行分类,还应先进行交互分配。应在受益车间(部门)和有关各辅助生产车间互相提品,如入库的工具、模具、备件等,则应转入各有关材料类账户,如系为各供应对象提供的,则由各供应对象谁用谁负担。

(2)为基本生产车间和管理部门供应的产品、劳务按车间范围内的实际成本结转,但对外单位、本企业建设单位、专项工程、福利事业单位供应的劳务和产品,则由厂部分配应负担的企业管理费。

(3)根据供应对象的不同,分别计价。

(4)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企业,辅助车间生产完成的自制的工具、备料、备件等产品,可以按类汇总计算成本,入库时,按计划成本转账。但对外单位制造的工具、辅料等,则应在入库时,按实际成本入账。

(5)为专项工程供应的水、电、修理和运输等劳务,不论是否完工,月末都应转账;为专项工程加工的零件、配件和制造设备,则在完工月份转账。

四、卷烟车间成本控制方法

(一)成本控制的内容

车间成本控制的内容包括对车间范围内发生的科、工、费支出按照预定的计划和目标进行控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各种费用的开支进行控制。对车间发生的各种费用,都要按成本计划指标和相成本费用标准,从用途、作用、时间和数量上进行控制。

(2)对车间所消耗的料、工、费进行控制。虽然各种生产活动所开支的费用就是料、工、费消耗的货币表现,但是,对费用的控制并不等于对消耗的控制。因为费用开支和科、工、劳消耗常常并不是同时发生的,而是分为两个不同的过程。

(3)对费用和对资源消耗的控制,实际上是对各种生产活动的控制。费用和资源消耗的多少,决定着车间的生产活动的规模相效益。所以,各种生产活动也是成本控制的内容。

总之,车间成本控制既是对产品(半成品)成本的控制,使产品成本在既定的范围内发生,达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也是用成本标准来控制整个生产过程,使其按照以尽量低的成本取得尽量多的经济效益,达到车间预定的成本和效益目标。

(二)成本控制的程序

(1)进行整个过程的全面控制。车间烟产品(半成品)成本形成的整个过程包括了各种生产活动,生产准备活动和计划组织活动。全面控制就是对这些不同性质的生产活动都要进行控制,而目的是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进行有效的控制。

(2)建立成本标准。建立成本标准,坚持检查监督,及时纠正偏差,这是要坚持成本控制的三项基本程序。

(3)建立健全成本控制的基础性工作。根据厂部下达的责任成本指标,充分挖掘潜力后编制车间成本资助,并组织有关人员制定增产节约措施计划,实施降低车间成本的有效措施。将车间成本指标进行分解,下达各个工序班组,并制定各项消耗定额,以控制各个工序或班组的各项物资消耗和劳动消耗。车间进行成本控制工作时,应采取分类控制的方法,把各种费用分成不同的类别,并根据各类费用的特点进行控制。可以按各项费用对产品成本的作用来分类,也可以按车间各类费用在成本中所占的比重来分类。

(4)采取优选的车间成本的控制方法,依据产品成本在车间范围内所发生的费用,通过最优选择确定成本标准以及进行监督,纠正偏差而借以达到降低成本目标的方法。合理处理成本与产品性能之间的关系。通过成本效益分析剔除多余性能(机能)和消除不必要成本的一系列活动,达到用最低成本实现产品的必要性能。在新产品研制阶段和产品正式生产阶段,包括从车间投料到产品生产全过程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控制产品的成本性能。

五、结束语

卷烟车间的成本核算有助于提高成本计划与控制的效果。本文从卷烟基本车间与辅助车间两部分出发,研究了卷烟车间的成本科学核算方法,并进一步分析了卷烟车间成本控制的方法,从而为卷烟车间成本核算与控制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参考与借鉴。

(作者单位为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南宁卷烟厂)

参考文献

[1] 沈俊伟.三种成本核算方法的应用与比较[J].会计之友(下),2009(21):66-69.

[2] 王文莲,王晓晖.企业成本核算方法的发展趋势研究[J].管理观察,2009(5):14-15.

产品经理转正工作计划篇7

利益至上是每个企业的成立核心,如何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得到更多的利益是企业永恒的追求主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环境的变化,现代企业的成本会计也应与时俱进,不仅仅是外延,包括内涵都应该如此。这些变化给企业的相关核算与管理工作都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因此,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意识,加强成本的管理水平,成为了现在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管理

近些年来,在社会新的经济形势的推动下,成本会计核算引起了工业企业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笔者结合现在工业在发展中所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从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定义以及要求和步骤方面进行简略的讲解,从物流成本、质量成本等几个方面,对其浅显地进行了探讨。

1 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的要求

在企业进行成本核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才能更好的确保会计核算的进行。具体如下:

1.1 核算与管理结合

算管结合指的是在进行成本会计核算的过程中,要与企业的管理相结合,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利用成本核算的结果与信息,为企业服务,确定企业在进行材料购买、产品的加工、质量的保证等方面,满足企业管理的经营以及决策的需要。

1.2 正确划分费用界限

为了更加正确地进行成本会计的核算,进行计算产品的成本和期间费用,必须对费用进行划定界限。其中总共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正确的进行生产费用以及期间费用的划定界限。(二)、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三)、正确划分各月份的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界限。(四)、各种产品生产费用的界限应正确划分。(五)对完工产品和在产产品的生产费用之间的界限正确地划分。以上五个方面的费用划定方式,实际上是对生产成本及各项期间费用计算的归集。在此过程中,应以受益原则为主进行贯彻,即受益者与负担费者分清,何时受益、何时负担费用分清;负担费用的多少应与受益程度成正比。

1.3 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以及价值结转

企业财产物资计价以及价值结转的方法主要包括:固定资产原值的计算方法、折旧方法等。为了正确计算成本,对于各种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的结转,应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各种方法一经确定,应保持相对稳定,不能随意改变,以保证成本信息的可比性。

1.4 做好准备的工作

准备工作即基础工作,做好基础工作就是为以后各种的工作的开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具体工作分类如下:做好定额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建立和健全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制度;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工作;做好厂内计划价格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2 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的程序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是指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按照成本核算的要求,逐步进行归集和分配,最后计算出各种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各项期间费用的基本过程。根据前述的成本核算要求和生产费用、期间费用的分类,可将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归纳如下:

2.1 审核和控制

准备工作之一是对企业的各项工作所需开支或者是费用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控制,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对费用进行分类,划分到生产费用或者是期间费用之中,并且决定是否计入这些费用之中。

2.2 正确处理支出工作

在企业已有的资金的基础上,对各项费用的支出以及具体花费,资金的跨期使用或者跨期预支进行具体的划分,总结,归纳。避免以后资金的重复计算。

2.3 费用的归集

成本计算时,应该首先确定是否属于本月产生的生产费用。如果是的话,就应将各种费用按照成本的项目分类,进行分配以及归集,计算出按成本项目反映的各种产品的成本。对于月末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的产品,将该种产品的生产费用(月初在产品生产费用与本月生产费用之和),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该种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3 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的选择

根据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的分类以及其各自的特点,可以选择不同的核算方法。

双轨制也就是独立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单独设立物流成本核算的会计科目、会计凭证以及账簿。这种模式要求把物流成本核算和财务会计核算体系彻底分离,从而形成两套各自独立账户系统,分别按不同计算体系进行。这样信息的全面性、准确性可以得到更好的提高。

单轨制是结合财务会计体系的一种物流成本核算模式,是将物流成本核算、企业财务会计及成本核算结合起来进行,在现在成本核算基础上增设与物流成本相应的会计科目、凭证和账簿。优点是把物流账户与成本账户合一。

历史成本法,又称为原始成本法,作为实际成本法,它是以企业在人力资源取得、开发、使用全部过程中发生的实际支出为依据来计量人力资源的成本的一种核算方法。历史成本法提供的信息具有客观性并易于验证。

机会成本法计算的是机会成本,应用在人力资源的替代过程中,是一种根据人力资源暂时或者永久地脱离企业组织而可能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来计算人力资源成本的核算方法。机会成本法包括遣散前业绩差别损失与遣散后空职损失。

4 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的关系

成本会计核算和管理问题与企业发展问题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前一个问题处理的好,就有利于后一个问题的解决。同样,后一个问题的解决,也将更有利于前一个问题的处理。

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为企业的管理提供了数据依据,使得各项的决策以及经营更准确的、符合实际的进行。

工业企业管理能使得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得到实行,在实际的操作中,发现不足,改进不足,使得企业发展的更高更快更好。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工业企业的成本会计核算中,所涉及到的知识面是非常广泛的,我们在进行成本会计核算的时候,不仅仅要知道它的分类,还要了解每一部分的特点,有选择的利用核算的有用方法进行核算。并且在核算的时候,莫要忘记与管理之间的关系,要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切实加强核算与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事业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张梅.对环境成本的控制与效果、效益的分析[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1

[2]傅巧丹.加强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06

产品经理转正工作计划篇8

成本会计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比较一、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概述

工业企业的生产车间按其生产职能不同可以分为基本生产车间和辅助生产车间两种。基本生产车间是指从事商品产品生产的车间。辅助生产车间,是指为基本生产车间、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的车间。辅助生产车间有的只生产一种产品或提供一种劳务,有时辅助生产车间所生产出的产品也对外销售。但其根本的任务主要是服务于企业的基本生产和企业管理。企业只有在辅助生产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确定之后,才能确定基本生产产品成本。因此,正确、及时地组织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的核算,对于节约生产费用、降低产品成本、保证产品成本核算的正确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前所述,辅助生产提供的产品和劳务,主要是为基本生产车间及行政管理部门服务的,但在某些辅助生产车间也有相互提品和劳务的情况,如供电车间为供水车间提供用电,而供水车间又为供电车间提供用水。为了正确计算辅助生产产品和劳务的成本,在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应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费用的相互分配,然后才是对外(即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分配费用。由于上述原因,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为了使分配结果尽量接近客观,在分配时应根据企业各辅助生产部门生产产品的特点以及受益单位提供服务的情况,结合企业管理的条件和要求来选用适当的分配方法。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通常采用的方法有: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顺序分配法、代数分配法和计划成本分配法。

二、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对比分析

1.直接分配法

直接分配法是指把辅助生产车间所发生的实际费用,仅在各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等部门之间按其受益数量进行分配,对于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的产品或劳务则不进行分配的一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公式如下:

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成本,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仅对外进行分配一次,计算手续较为简单,但它具有一定的假定性,即假定各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产品或劳务都为基本生产车间和管理等部门所耗用。实际上,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的产品或劳务不分配费用,计算出来的辅助生产成本就不完整。所以,在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品或劳务的数量较多时,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结果的准确性差一些。因此,这种方法一般只适用于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品或劳务较少的情况。

2.一次交互分配法

一次交互分配法也叫做交互分配法,它是先根据各辅助生产单位相互提供劳务的数量和费用分配率(单位成本),在各辅助生产单位之间进行一次交互分配;再将交互分配以后辅助生产单位的全部应分配费用(即交互分配前的待分配费用,加上交互分配转入的应负担费用,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按提供劳务的数量,在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对象之间进行分配。采用一次交互分配法,辅助生产部门之间相互提供了劳务,也相互负担了费用,虽然计算过程较直接分配法复杂,但分配结果较之更为合理。计算公式如下:

采用一次交互分配法,辅助生产单位内部相互提供的产品和劳务进行了交互分配(即相互分配了费用),与直接分配法比较,提高了费用分配结果的正确性,但由于在分配费用时都要计算交互分配和对外分配两个费用分配率,进行两次分配,增加了分配计算的工作量。同时,交互分配的费用分配率是根据交互分配前的待分配费用计算的,不是该辅助生产单位产品或劳务的实际单位成本,因此,分配结果也不很准确。在实际工作中,为了简化计算工作,如果各月辅助生产的成本水平相差不大,也可以用上月辅助生产单位该产品或劳务的实际单位成本,作为本月交互分配的费用分配率(产品或劳务的单位成本)。

3.顺序分配法

顺序分配法又名阶梯法。采用这种分配法,首先将各辅助生产部门按施惠和受益的多少顺序排列,施惠多、受益少的排在第一位,施惠少、受益多的排在后位。在分配时,前者分配给后者,而后者不分配给前者,后者的分配额等于其直接费用加上前者分配转入的费用之和。这种方法比直接分配法前进了一步,有重点地反映了辅助生产车间交互服务的关系,并且分配方法也较简便。但其毕竟未全面考虑辅助生产部门之间的交互服务关系,因此,分配结果也不够准确。另外,各辅助生产部门费用分配的先后顺序也较难确定。所以这种方法一般只适用于辅助生产部门交互服务有较明显顺序的单位。

计算公式:

其中:待分配费用总额=该车间的直接费用+排序在前的辅助车间分配转入的费用

某单位应分配的费用=该单位的受益量×费用分配率

4.代数分配法

代数分配法运用代数中解多元一次联立方程组的原理,在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品或劳务情况下的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分配方法,首先,应根据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品和劳务的数量,求解联立方程式,计算出各辅助车间提供的产品或劳务的单位成本(即费用分配率);然后,根据各受益单位(包括辅助生产内部和外部各单位)耗用产品或劳务的数量和单位成本,计算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采用代数分配法,是通过解联立方程组求得产品和劳务的实际单位成本的,分配结果最为准确,但当企业生产单位较多时,计算工作会比较复杂。如果企业已经实现会计电算化则采用这种方法比较适宜。

5.计划成本分配法

计划成本分配法是先按辅助生产单位产品或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和实际供应量,在各受益对象(包括各辅助生产单位在内)之间分配生产费用,再计算和分配辅助生产单位实际发生的费用(待分配费用加上辅助生产单位内部按计划成本分配转入的费用)与按计划单位成本分配转出费用的差额,即辅助生产单位产品或劳务的成本差异。为了简化分配工作,辅助生产的成本差异一般全部调整计入管理费用,不再分配给其他各受益对象。

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由于预先制定了产品和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各种辅助生产费用只需分配一次,简化和加快了成本计算和分配工作。同时,通过计算和分配辅助生产单位的成本差异,可以查明辅助生产单位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辅助生产费用按计划单位成本分配给各受益单位和部门,排除了辅助生产单位费用超支和节约的影响,也便于考核和分析各受益单位和部门的经济责任。

上一篇:车辆调度转正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行政人事转正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