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心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4 16:36:21

焦虑心理论文

焦虑心理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学术焦虑;就业焦虑;疏导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326-02

心理焦虑是指一种中等程度地干扰人的正常生活,而无任何器质性病变的心理疾病。焦虑症患者需要得到他人的帮助,以摆脱情绪上的痛苦[1]135。当前,我国研究生的招生数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随之增加的是研究生教育管理和心理疏导任务。媒体和网络报道的研究生跳楼轻生、论文抄袭、情感纠纷等相关事例并不少见。那种认为研究生已经是成年人,不需要再进行心理疏导的想法无疑是错误的。现实表明,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帮助研究生解决各阶段的心理问题,必将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有必要对研究生的心理状况进行积极关注,通过相应的手段和渠道疏导其心理焦虑,尽量避免上述不良情况的发生。

经过调查了解,笔者认为目前研究生的心理焦虑主要表现为学术焦虑和就业焦虑。在研究生学业的不同阶段,其心理焦虑的侧重也有所不同。

一、学术焦虑

学术焦虑是指研究生在从事学术研究活动时产生的困惑、厌烦、不安、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在入学和毕业阶段,不少研究生容易产生学术焦虑。

在入学阶段,研究生的学术焦虑主要表现为对自己将要从事学术研究的目标、过程、方法等不甚了解,对研究过程的茫然无措。很多研究生虽然在本科阶段已经参与过一些学术研究活动,但仅限于普通的调查和资料分析,主要目的是为了完成毕业论文或者毕业设计。而研究生阶段对学生的学术要求必然会有较大的提高。笔者召开研究生期中教学检查座谈会时发现,不少学生对自己的科研方向和科研途径感到很迷茫,不知道该如何读书,读哪些书,如何研究,如何写作。他们常常感到心理压力大,觉得自己目前硕士阶段的学习并未达到预想的效果。

在毕业阶段,研究生的学术焦虑主要表现为对学位论文写作的厌烦和恐惧。学位论文是衡量研究生学术水平最重要的成果,学生本该极为认真地对待,但实际上很多学生忙于在外地实习、赴各地参加招聘,很难静下心来完善自己的学位论文,往往在导师的多次催促之下才匆忙交稿。之后又对论文盲审忧心忡忡,对论文答辩忐忑不安。2011年南京某高校就有一位女研究生因为导师对学位论文提出严格修改要求不能按时答辩而跳楼自杀。

对于上述种种情况,如果我们不能及时给予引导,研究生会对学术研究失去兴趣和信心,还会引发各种学术不端行为。

(一)入学之初注重学术引导

根据《江苏省毕业研究生就业情况、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报告(2012年度)》显示,研究生读研期间最想增加与导师交流和参加学术活动的机会[2]191。绝大多数研究生在刚进校时,踌躇满志地要进行科学研究,希望自己能在导师的帮助下,充分利用三年时间多读书,多写文章,使自己的科研能力和水平获得较大的提高。因此,我们要在研究生入学之初就给予介绍和指导做学问的方法。在每年的开学典礼上,学校就邀请著名专家和优秀研究生代表向研究生新生介绍进行学术研究的方法和过程,使研究生刚入学就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在每年举行的研究生科技文化月活动中,我们还邀请校外知名专家跟研究生交流如何实现学术创新,如何注重学术规范,为研究生指明科研活动的方向。

(二)学期之中加强学术指导

入学之后的一段时间里,研究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并通过思考产生了一些想法,需要进一步加深认识和拓展思维,学校相关部门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如研究生各种主题论坛、议事沙龙等。同时要制定、出台相关管理规定,使研究生在从事学术研究的活动中能够得到经费支持和奖励,如学校先后修订并颁布了《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实施方案》等一系列管理文件,为研究生提供科研经费,搭建科研平台。

(三)毕业之时善于学术疏导

研究生在毕业阶段时,由于就业占用了大部分时间,对学位论文的撰写有所松懈,部分学生甚至是在工作基本确定后才开始论文写作,仓促程度可想而知。这就要求研究生管理部门和导师对全体毕业班的学生要强调学位论文的重要性,要统一口径,把握标准,不能任由学生放松学位论文的写作。一方面,应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研究情况尽早选题、准备材料、开题和论文写作;另一方面,对于论文粗制滥造、质量低下的学生导师要提出问题所在,责令其认真修改,决不能因为其工作已定而放松论文要求,马虎过关。这样既对学生本人不负责任,也会对后面的学生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当然,导师在对论文把关时,不能只是简单斥责学生,而应积极提出建设性的指导意见,利于学生及时修改。

二、就业焦虑

就业焦虑是指研究生在就业准备和实践过程中,由于不断遭遇挫折而逐渐产生不愉快的情绪体验。随着多年来的不断扩招,研究生就业难已经逐渐为世人所共识,尤其硕士研究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更为担忧。从每年下半年的就业工作启动到几经周折完成签约,不少研究生经历了长时间的就业焦虑。根据某医学院研究生就业心态与心理状况调查显示,93.2%医学研究生表示会不同程度的“担忧找不到合适的工作”,78.5%的学生“担忧工作不能满足家人的期许”[3]。

研究生就业焦虑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不能在一定的时间内找到合适的工作。新型的就业体制带来了选择的多样性,但同时也带来了各种不确定性。在连年扩招、经济状况不景气、就业岗位减少等不利因素的冲击下,能否较为顺利地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给研究生带来了不小的心理压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焦虑程度也逐渐加深,对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可谓寝食难安。二是研究生对自己就业的预期目标较高,找到的工作往往不能如意。江苏省毕业研究生就业情况、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报告显示:2011届硕士毕业生当初考研的主要原因是就业前景好的占28.0%,职业发展需要的占24.2%。2011届博士研究生当初考研的原因中职业发展需要占21.2%,就业前景好占19.6%[2]102-103。可见,研究生对就业单位的性质、收入、劳动强度等都有一定的期望值,如果不能达到,也会产生较大的失落感而产生焦虑。针对以上现状,研究生管理部门应该高度重视研究生就业焦虑的预警和疏导,努力帮助学生走出就业的心理困境。

(一)改革“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模式

长期以来,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是以理论学习和研究为主,教学形式主要还是课堂,研究生活动的地点局限于教室、图书馆和宿舍。这种传统模式下培养出来的研究生可能在理论水平上有一定的提高,但在待人接物、参与社会实践方面的能力就较为欠缺。这就要求研究生培养单位不仅要注重学术研究能力的提高,更要加强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适时安排研究生到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单位、部门进行社会实践,鼓励其利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同时进一步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调整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尽快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为毕业求职打下良好基础。另一方面,学校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来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如学校每年都要举办研究生科技文化月活动、各种文体活动、研究生支教团、主题辩论大赛、环保志愿者活动、职场模拟面试大赛等。通过这些活动,研究生能够不断增强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学会与人交往,改善人际关系,提高应对就业挫折的心理承受力。

(二)加强职业设计规划与就业指导服务

很多研究生在入学时就有就业的预期,但如果想要顺利实现自己的目标,必须进行及早规划和准备。现实中,常有研究生由于缺乏充分准备,在择业过程中屡屡遭遇挫折,进而怨天尤人。因此,在新生入学时学校就尝试对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通过开设相关课程、邀请专家讲座、进行职业素养心理测评等活动提高学生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初步明确就业意向以及适合的从业领域,形成合理的预期和社会定位。在研究生毕业即将开始求职时,注意通过专家讲座、职场达人回校互动交流等活动指导研究生学习就业方面的知识礼仪、求职技能乃至解约技巧,使其能在后续的就业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避免头脑中一片茫然,就业时误打误撞。

另外,各级就业指导部门应认真负责研究生的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及时联系用人单位了解用人需求,通过张贴公告、就业网站、手机短信等各类招聘信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就业资源。同时设立就业咨询热线,为研究生及时解答在择业、就业中遇到的种种困惑,热心提出建议供其参考,对于其产生的就业心理问题要耐心疏导,在政策、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尽量为其提供方便。

(三)积极发挥导师的作用

不可否认,有些研究生在选择导师时主要看重其学术声望,也有些研究生选择名导师是为了给自己今后就业带来“便利”。笔者认为导师不仅要指导研究生完成学业过程,也要在平时的交流中对其就业观提出自己的意见。导师应当主动关心研究生的就业状况,督促学生通过不断努力提高自身实力,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就业活动中。对其遇到的就业困难提出合理建议,及时缓解他们的就业焦虑。如果研究生遇到各种挫折,导师还要鼓励学生不要轻言失败,应反思改进自身存在的不足,力争尽早达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要求。

事实表明,研究生这一群体相对于本科生而言心理焦虑的程度明显增大。学校管理部门和导师要认真分析当前研究生产生心理焦虑的原因,充分认识心理焦虑对其学习、生活和就业产生的负面影响甚至危害,通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及时沟通交流,使研究生能正确认识自我,不断提高自我调节能力,努力走出心理困境,从而以积极、饱满的精神状态完成研究生阶段的各项任务。

参考文献:

[1]朱宝荣.现代心理学原理与应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朱卫国.江苏省毕业研究生就业情况、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报告(2012年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焦虑心理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运动心理学;21世纪初;国际;研究主题

国际运动心理学的四种专业杂志《应用运动心理学》(JASP,Journal of Appiied Sport Psychology),《运动与锻炼心理学》(JSEP,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国际运动心理学》(IJSP,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运动心理学家》(SP,the Sport Psychol09st))是目前国际运动心理学会公认的最具权威的杂志,能代表国际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对这4种杂志2000―2003年中发表的大部分论文,共计244篇的主题进行统计分析比较,总结出21世纪初国际运动心理学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我国运动心理学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1 21世纪初国际运动学研究主题归类统计分析

参照国内外运动心理学研究领域的划分标准,并结合最近出版的《运动心理学》教材的内容体系,对发表在2000―2003年国际运动心理学期刊上的244篇论文主题进行分类统计得出表1的数据,从表1可看出,有关运动参加者的动力因素、运动参加者的认知过程、运动参加者的自我完善和运动参加者的心理健康的论文篇数在全部论文数量中占有较高比例(分占39.8%、11.9%、13.9%、11.1%),说明这些内容仍是当今国际运动心理学的主要的研究领域,这与运动心理学这门学科的任务是分不开的。运动参加者的动力因素、认知过程、自我完善和心理健康贯穿运动过程的始终,它们直接影响着运动参加者的运动效果,所以对这些领域的偏重研究充分体现出国际运动心理学对竞技体育、体育教育和体育锻炼的指导作用。王长生和王智的研究表明,21世纪初我国运动心理学研究主题也主要围绕着竞技运动心理学、体育教育心理学和健康锻炼心理学这三个领域而展开的,说明国内和国际的运动心理学研究发展是趋同的。

2 21世纪初国际运动心理学各研究主题分析

2.1 运动活动参加者的动力因素 对97篇有关运动参加者的动力因素论文的研究主题归类统计得到表2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有关运动参加者的动力因素研究主要集中在运动动机、自我、目标定向、应激、唤醒与焦虑和归因几个方面。

2.1.1 与运动动机、自我、目标定向有关的研究 从21世纪以前,认知评价理论已得到广泛的认可,并运用到运动实践当中,在研究运动参与动机问题和运动动机的激发与培养问题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从21世纪初国际运动心理学论文中可看出,社会认知理论(包括自我效能)、目标定向理论(自我定向、任务定向)是有关动机研究中运用较多的理论。在自我效能的研究中,不再局限于笼统的自我效能和运动成绩的关系研究上,而是探索更多与运动有关的自我效能形式与运动成绩和情感的关系,比如比赛和训练自我效能与正性情感存在相关;成功和失败分别会增加和减少自我效能,归因方式能够预测自我效能。

自我观念是指个体主观上关于自己的看法和感觉的总和,它包括身体自我观念、社会自我观念、学业自我观念等因素。近年来在体育领域研究较多的是身体自我观念和身体自尊,在有关自我观念的论文中,研究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对自我观念的分层模型的进一步论证,自我观念与运动成绩的深层关系,以及不同项目身体自尊量表的修定方面。

在97篇有关运动动力因素的论文中,有12篇论文是和目标定向理论有关的,在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影响下,成就动机在本质上是自我定向或个人定向的,但在运动成就的实现过程中,存在自我定向和任务定向两种方式,已往的研究表明,自我定向不利于运动表现,而任务定向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Kavussanu和Robets的研究表明男运动员比女运动员有较高的自我取向、较低的任务定向、较低的道德功能水平和较多接近于非体育道德的行为。通过对目标定向的跨文化分析,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运动员在任务――自我定向以及个人――社会定向的选择方面存在差异,在倡导集体主义的国家,运动员更倾向于社会定向;影响个体目标定向的因素有社会文化因素、集体项目与个人项目的差异因素以及运动水平的差异因素;而且目标定向的选择与主观能力影响着运动员对规则的尊重程度,高能力知觉、低自我定向的运动员表现为最尊重规则和权威。

2.1.2 运动中的应激、唤醒及焦虑 对运动员的应激与应对方式研究也成为21世纪国际运动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根据应对行为的目的,可将应对分为问题定向的应对和情绪定向的应对,探索运动领域的应对量表有助于确定运动员的应对方式并对他们进行指导。Giacobbi的研究表明应对反应和特质焦虑之间存在显著相关,高特质焦虑的运动员比低特质焦虑的运动员对压力有更多不同的应对行为(如否定、幻想和自责),而且应对是比较稳定而非情景变量;同时注重运动员对失败的应激应对研究,注重社会支持对运动员应对方式的影响,在探讨运动员的组织压力源以及对压力的认知评估、应对策略和应对效果方面也作了相关的研究。

2.2 运动活动参加者的心理特征 表1显示,有14篇论文是研究运动活动参加者的心理特征的,但其中只有1篇是研究运动员的智力特征,2篇是研究运动员的人格特征,其余是研究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心理特征。由于运动员的人格和智力与运动成绩的相关关系一直得不到定论,而且单纯的人格和智力测验已不能满足运动实践的需要,所以对运动员的心理特征的研究更多地转向行为评估,而且特别注重对优秀运动员临场比赛心理特征的调查和记录,重视个案访谈方法的应用,在确定各个专项运动员的心理特征的方法上,运用因子分析更显出研究结果的科学性。优秀运动员在比赛中除了具有低焦虑、低紧张、低抑郁、低气愤等心理特征外,还应具有心理坚强性,心理调节能力。同时运动心理学家关注竞技运动中运动员的流畅状态和高峰体验,并探索使运动员能达到流畅状态和高峰体验的方法与策略。

2.3 运动活动参加者的认知过程 运动活动参加者的认知过程包括运动活动的感知过程、记忆过程、思维过程、注意状态和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由于它贯穿了运动参加者整个运动过程的始终,是关系到运动参加者的技能获得的关键因素,所以对运动活动参加者的认知过程的研究一直是运动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在研究内容上,重点是对和运动有关

的认知问题进行研究,比如运动知觉,时间知觉,注意方式与注意状态,运动中的内隐学习和内隐记忆,运动技能获得中的认知建构和心理表征以及如何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同时运用脑电技术对优秀运动员的技能操作过程进行记录,发现其大脑皮质活动的特殊性。

Davids和Button等人通过对技能习得的系列研究提出了动作与意向之间关系的理论,认为意向是一种纯认知―心理加工过程,也是一种有意识的控制行为过程,在学习和技能获得过程中,在主观知觉、评估条件的基础上会形成意向,从而促使动作的流畅联结和协调。这种对技能的潜在内部结构的分析有助于教学指导。

2.4 运动活动参加者的自我完善过程 运动活动参加者的自我完善过程包括心理技能训练、比赛的心理准备和心理咨询。心理技能训练和比赛的心理准备在运动心理学研究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在运动心理学发展的早期,心理技能训练主要用于帮助运动员在竞技运动中提高运动成绩。现在运动心理学家的兴趣变得更为广泛,他们关注运动员的整个运动生涯和生命发展,而且还关注参加体育活动的健身者,所以参加心理技能训练的对象不断扩大,实施的干预手段不断科学化,在心理技能训练的实施过程中,综合地考虑环境、生理、认知、运动情景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有计划多形式地进行心理技能训练。通过对各种心理技能训练策略研究并得出了很好的结果,mane和Baltes运用自由设置目标训练来提高摔跤运动员的运动成绩,通过对运动员赛季中的自由设置的目标可以预测赛季后的运动成绩,以前的运动成绩可以预测赛季中的自由设置目标。Munroe从实证的角度提出了表象训练的4W概念构架,即何时、何地、何因、何事而采取何种具体的表象方式来辅助提高运动成绩,从而提高了表象训练的效率,Cumming和Hall的研究表明,运动员赛季后表象应用存在着竞技水平的差异,季后期运动员做的身体和技能准备越多,他们运用的表象就越多。

2.5 运动活动参加者的心理健康 21世纪对锻炼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现在不断发展锻炼行为理论,发展了四种锻炼行为理论:信念―态度理论、能力理论、控制理论和决策理论;有关个体锻炼参与的理论包括:健康信念理论、动机保护理论、理和计划理论、自我效能理论、控制点理论、自我决定理论和行为改变的跨理论模型。锻炼行为理论的发展有助于深入理解锻炼行为。在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上,涉及到体育锻炼对心理状态的影响;长期体育锻炼对心理特征的影响和对患有心理疾病的治疗作用;体育锻炼对心理神经免疫的影响;锻炼产生的心理反应与社会形体焦虑功能的关系;锻炼对自我效能、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同时关注为促进锻炼行为的改变而发展一些干预手段的问题。对锻炼方式的研究已不再局限于慢跑和游泳等周期性运动项目,而是扩展到对抗性和集体性项目当中。但目前对锻炼的积极效应研究的多,对锻炼的消极效应研究的少。

2.6 运动活动参加者的社会互动 运动参加者的社会互动主要包括运动团体的凝聚力,教练员的领导及与运动员的关系和运动中的攻击与暴力。从2000―2003年国际运动心理学杂志的论文主题来看,更注重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关系研究,并研制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关系问卷和教练员的行为量表,Bakerd和Cote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得出7种教练行为(心理准备、技术技能、目标设置、身体训练、比赛策略、个人亲善和消极的个人亲善)是预测执教满意感的主要变量。Price和Weiss考察了教练员疲劳、教练行为和运动员心理反应的关系,得出高情绪疲劳的教练员提供较少的训练、指导和社会支持,以及较少专制、更多民主决策。同时教练员较多的训练、指导和社会支持,积极的反馈、民主决策和较少专制的风格与运动员更多积极的和更少消极的心理反应有关。

3 21世纪初国际运动心理学研究主题的特点分析

3.1 研究主题趋向多元化,研究的问题不断细化和深入 国际运动心理学研究主题主要涉及到运动动机、自我、目标定向、应激与应对、焦虑、技能获得、心理技能训练、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运动员与教练员的关系等,几乎涉及到竞技运动心理学、体育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三大领域中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同时还向社会其它领域扩展,充分体现了运动心理学对运动实践、体育教育、大众健康的指导作用。

3.2 研究对象不断扩展,研究体系不断完善 研究对象涉及到了大学生、奥运会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儿童体育参加者、心理咨询师,同时还涉及到社会其它领域,比如表演艺术家、特警、商业团体。说明国际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在不断扩展的同时注重其社会应用性以及和其它领域的相互借鉴性。但对老年人身体锻炼的心理问题、特殊人群参加体育锻炼的心理问题研究较少。

焦虑心理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焦虑;研究现状;述评

近年来,应届大学毕业生一年比一年多。据相关统计,今年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近700万。①在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不少高校中的高低年级大学生都呈现出了较明显的就业焦虑心理。对于这些大学生产生的就业焦虑心理,一些理论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虽然给予了一定的关注和研究,产生了一批研究成果。但是,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仍然有值得进一步拓展和深入之处。鉴于此,笔者拟对大学生就业焦虑问题研究作一述评,以期增益学界的研究。

一、研究的基本内容

在近年中,研究者们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内容对大学生就业焦虑问题展开了研究:

1.关于大学生就业焦虑理论的研究

首先是关于大学生就业焦虑内涵的研究。从目前学界的论著来看,大多数研究者都对“大学生就业焦虑”概念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尽管各位研究者的界定在文字表述上有一定的差异之处,比如:较早的研究者张晓琴[1]和后来者梁晓燕[2]等均认为,所谓“大学生就业焦虑”就是指大学生这一特定个体在就业问题上表现出的紧张、不安、担忧、恐惧的心理以及伴随着的一定生理反应。揭水平[3]和张静[4]则认为,大学生就业焦虑是大学生对可能无法实现的就业目标所产生的紧张、焦躁不安的情绪体验。蒋春雷[5]和安东岩[6]却认为大学生就业焦虑是指在没有确定就业单位之前或在就业过程中遇到挫折时,由于心理准备不足,对可能无法实现的就业目标所产生的忧虑、紧张、恐惧等焦躁不安的消极心理情绪,以及由此引起的有关认知、生理和行为上的不良变化。但是,各位研究者有关大学生就业焦虑概念的内涵界定,在核心思想大都具有一致性。这个一致性就是:大学生就业焦虑是一种大学生在就业之前和之中,由于复杂因素引起的一种不良心理及其相应的认知、生理和行为反映的状态焦虑。

其次是关于大学生就业焦虑特点的研究。大学生就业焦虑作为大学生在择业之前和之中的一种焦躁不安的消极心理情绪,其具有区别于其他焦虑症状的几个基本特点:一是大学生就业焦虑有明确的原因,因择业过程而产生,随择业过程的结束而消失。二是大学生就业焦虑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与择业的场面、对自己的影响程度相关。三是大学生较少伴有精神运动性不安和精神神经功能障碍。四是大学生就业焦虑与其他焦虑在水平上有明显区别。[7]宁敏还进一步指出当前大学生就业焦虑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即:就业焦虑在低年级中更加普遍;就业焦虑形式更加多样化;就业焦虑持续时间长,并伴有隐秘性。[8]

第三是关于大学生就业焦虑影响的研究。关于就业焦虑对大学生的影响问题,绝大多数研究者都持辩证分析的观点,即:一方面是大学生在就业上的轻度或适度焦虑,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和积极作用,因此,适度的就业焦虑既是必然的,也是正常而普遍的。另一方面是大学生在就业上的重度或过度焦虑,则会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和消极后果,因此,对于过度的就业焦虑需要积极预防和应对,防止适度的就业焦虑演化为过度的就业焦虑。张晓琴[9]、揭水平[10]、蒋春雷[11]、肖盈[12]、朱子娟[13]、王金平[14]、安东岩[15]、张莉[16]、梁晓燕[17]等人均持这种辩证分析的观点。

2.关于大学生就业焦虑现状的研究

研究者们对大学生就业焦虑现状的研究成果如下:

首先是关于大学生就业焦虑“症状”的研究。研究者们对大学生就业焦虑的“症状”大多从情绪体验、行为表现和生理变化等方面进行了解析。比如:史宝玉[18]等人指出,患有“就业焦虑症”的大学生主要表现为抱怨、自卑、沮丧、焦躁等。张静[19]指出,患有“就业焦虑症”的大学生常有“紧张不安和忧虑的心境,有注意困难、记忆不良、对声音敏感和易激惹等心理症状,还伴发心跳过速、血压升高、吸气困难、胸闷等躯体症状,呈现焦虑性神经症的症状。”孙淑华[20]等人指出,患有“就业焦虑症”的大学生在情绪方面的表现为焦虑抑郁、缺乏安全感以至失去信心等;在认知方面表现为注意力和记忆力的持续下降,担忧、不安、焦躁明显,严重的可能出现自杀观念;在躯体方面的表现为失眠、食欲下降、身体某处的不适感、疲惫感等;在行为方面的则有退缩被动、缺乏积极主动的进取行动、人际交往活动的减少等。朱子娟[21]指出,就业焦虑是当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患之一,主要表现为急躁、紧张、惊恐、易怒、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甚至有濒死感。王金平[22]还指出,患有“就业焦虑症”的大学生除了具有上述“症状”外,还体现出逃避就业、抱怨社会、消极厌世等消极心理和行为倾向。

其次是关于大学生就业焦虑程度的研究。一些研究者仅从理论推论视角指出了大学生就业焦虑的程度。比如,张莉[23]指出,在当今充满竞争的择业过程中,就业焦虑情绪在许多毕业生身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反映;朱子娟[24]认为,在当今部分大学生身上体现出的“就业焦虑型”自杀呈上升趋势,并且逐渐波及到硕士、博士等高学历群体。而孙卓[25]和梁晓燕[26]等人更多是通过采取问卷调查等实证研究方法对一些高校大学生的调研分析,指出当前大学生在毕业前的焦虑状况较为严重,从总体上看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焦虑程度已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他们还指出,当今大学生的就业焦虑已不是个别现象,而已是一种群体焦虑,需要引起各方面的广泛关注、重视和应对。

第三是关于大学生就业焦虑差异性的研究。大多数研究者都指出大学生在就业焦虑上存在较明显的性别、专业、院校、城乡等方面的差异。比如潘鸣[27]、常保瑞[28]、史宝玉[29]、孙卓[30]、安东岩[31]和梁晓燕[32]等人通过调查均发现:女生的焦虑程度高于男生,文科生的焦虑程度高于理科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焦虑程度高于家庭经济较好的学生,农村学生的焦虑程度高于城市学生,处于中间层次的院校学生的焦虑程度高于重点院校和专科学校学生。另外,蒋春雷[33]还指出在校大学生就业焦虑的严重程度随着年级增高而增大,大四学生焦虑水平高于全国常模,并呈现向低年级蔓延的趋势。而在有关社会背景的焦虑、对家庭影响的焦虑、对自身素质的焦虑上,大一、大二、大三三个年级学生的得分均比大四年级学生的得分高。[34]

3.关于大学生就业焦虑成因的研究

由于当今大学生产生就业焦虑心理的原因是多样而复杂的,因此肖盈[35]、王金平[36]、张莉[37]、梁晓燕[38]等大多数研究者都采取综合分析的方法,探究了大学生产生就业焦虑心理的共性原因。他们一般将大学生产生就业焦虑的原因概括为外界因素(或外在客观因素)和个人因素(或自身主观因素)。其中,外界因素主要包括政府因素(如政府就业制度的改革、就业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不健全不配套等等)、社会因素(如社会整体就业压力的增强、就业市场的不完善、社会就业支持体系不全和支持力度不足、用人单位原因等等)、学校因素(如学校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不合理,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合作不到位,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就业教育指导的不佳、心理健康教育实效不足等等)和家庭因素(如父母亲人的高期望、家庭人格教育和职业指导的缺乏、家庭经济条件等等)。个人因素则包括学生个人条件(如身体素质、家庭条件、自身能力等等)和心理因素(如人格特质、职业期望、职业认知、自我认知等等)。另外,还有少数研究者采取个别分析的方法,探究了大学生产生就业焦虑心理的一些个性原因。比如,张巧燕[39]和孙卓[40]等人还指出,社会支持不足和就业认知评价不当也是大学生产生就业焦虑的重要原因。

4.关于大学生就业焦虑对策的研究

大多数研究者均主张从政府、高校、社会、家庭、学生等多方面来探究应对之策。比如:揭水平[41]、蒋春雷[42]、史宝玉[43]、宁敏[44]等人认为,政府应该积极制定和落实相关政策,采取配套措施,加强宏观调控,扩宽就业渠道、提供充分的就业信息,全面健全就业服务和保障体系,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好的政策环境。高校应该转变高等教育发展方式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学校学科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方式改革,加大对学生能力培训的投入,提高大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等等。社会应该遵循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用人制度,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宽松公平的环境,减少对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限制,增强社会支持度等等。家庭应该转变就业观念,主动关心学生在择业期间的心理状况,树立合理的职业期望,积极配合学校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并给予必要的择业指导,从物质和精神上给予必要的支持。大学生自身应该正确分析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客观评价自己,调整就业期望值,合理定位目标,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适应就业竞争现实,掌握相关心理调适方法,积极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等等。当然,还有部分研究者将大学生就业焦虑进行类型划分后,主张分类探索应对策略。[45]甚至还有研究者提出用“认知疗法”[46]和“阅读疗法”[47]来预防或舒缓大学生就业焦虑。

二、研究的主要不足

综观已有文献②,笔者发现研究者们对大学生就业焦虑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一定广度和深度的探讨,并提出了不少具有较强现实针对性的对策建议。这对于我们分析和把握大学生就业焦虑的现状、特点、成因和对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但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客观上还有一些不足。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方法上的不足

虽然当前有关大学生就业焦虑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但是当前的研究主要还是以浅层描述性研究为主,而相关深层实证性研究较为缺乏或处于初步阶段。即便是一些研究者采取实证调研的方法来研究大学生就业焦虑问题,大多还是采取问卷调查、随机抽样等方法对一个或几个高校来研究,而对同一地区不同类型高校或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高校的大面积实证调研还较少。另外,研究者们通过借鉴他人焦虑自评量表(SAS)或者自编调查问卷,使用SPSS和Amos等软件和采取结构模型方程等统计方法来实证研究大学生就业焦虑问题,虽然有可取之处,但仍然存在调研对象过窄、主观随意性强、结论针对性不足、相关详细科学系统的调查数据支持度不够、部分结论出入较大等问题。

2.研究内容上的不足

尽管已有研究者们在对大学生就业焦虑的概念、性质、影响等问题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理论推演和实证调研等方法,指出了当前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基本现状,从局部或综合方面分析其产生原因,最后是提出了应对之策。但是,这些研究在内容上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比如:一是对于大学生就业焦虑概念的内涵界定与外延归纳还存在不足。在内涵上,应明确说明大学生就业焦虑是一种包括认知、情绪、行为等为构成范畴的心理现象;在外延上,应包括临近毕业的高年级学生,也应包括低年级在读学生。二是对于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共性与个性原因,即“为什么”的问题的探讨缺少普适性与特殊性,也没有提出既有一般性也有特殊性的应对之策,鲜有从社会支持的角度展开对大学生就业焦虑的研究。三是对国内外各类高校和各级政府应对大学生就业焦虑的成功经验或有效做法的推介还缺乏,研究成果的时代性、针对性和适用性还有待加强。四是研究者们综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范式和方法研究大学生就业焦虑的成果还不多,研究内容上的大同小异、低水平重复现象还较为突出。

3.研究主体上的不足

总体来看,目前有关大学生就业焦虑问题的研究还属于高校学生工作者的“私域”。目前关注和研究大学生就业焦虑问题的人员,大多数是从事高校学生工作的辅导员和相关政工干部,除此之外还有部分思政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但是较少有懂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的知名专家学者参与本项时代课题的研究。辅导员和相关政工干部尽管有关于大学生就业焦虑的直观感性认知,但是由于自身日常事务繁琐、工作负荷大,很难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去深入细致的调研与思考。另外,一些辅导员和政工干部自身由于专业知识和工作志趣的局限,自然还会使自身的研究打折扣。

三、研究的发展趋势

提升大学生就业率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有效应对大学生就业焦虑进而保障大学生有效就业,是未来高教界和社科界研究的一个重要时代课题。对于此课题,笔者认为我们在今后可以围绕以下几个研究方向去努力。

(1)进一步科学界定和明确归纳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内涵与外延。从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对大学生就业焦虑和大学生其他焦虑进行比较研究,重视大学低年级学生的就业焦虑问题研究,比较分析高低年级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异同。

(2)进一步深化对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不同学科门类大学生、东中西部不同地区大学生、贫困大学生、女大学生等的就业焦虑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和比较研究。

(3)进一步综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和行为学等学科范式和研究方法,更大范围地选取研究对象,提升大学生就业焦虑专门问卷的设计质量,增强调查数据的科学性、系统性和“证据力”。

(4)逐步引介和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有关大学生就业焦虑应对上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以期用他山之石来攻玉。

注释:

①参见《教育部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2]11号;韩秀.2013年中国应届毕业生人数接近700万[DB/OL].中国广播网,2013-07-19.

②除了目前不少高校所编写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教材的相关篇章对大学生就业焦虑问题进行探讨之外,有关大学生就业焦虑问题研究的专著还缺乏。在期刊论文和调研报告方面,笔者以“大学生就业焦虑”为篇名,在CNKI上精确查找到35篇期刊论文和5篇硕士论文,而以“大学生择业焦虑”为篇名,在CNKI上精确查找到9篇论文和1篇硕士论文。当然,以上述两个篇名在CNKI上模糊查找,所得的期刊论文和硕士论文略微多一些。

参考文献:

[1][9]张晓琴.大学生就业焦虑及其成因分析[J].社会心理科学2004(5).

[2][17][26][32][34][38]梁晓燕,梁栋青.大学生职业期望、应对方式和就业焦虑的关系研究[J].高教探索2012(3).

[3][10][41]揭水平.大学生就业焦虑因素分析与调适方法略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8);大学生就业焦虑的性质与认知调适策略[J].教育探索2009(2).

[4][19][46]张静.认知疗法预防大学生就业焦虑初探[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0(4).

[5][11][33][42]蒋春雷.大学生就业焦虑现象分析[J].教育探索2009(2).

[6][15][31]安东岩.大学生就业焦虑心理问题探析[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1(5).

[7]李积萍.大学生就业焦虑问题研究综述[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5).

[8][44]宁敏.高等教育大众化语境下大学生就业焦虑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2(6).

[12][35]肖盈.大学生的择业焦虑及其应对[J].中国就业2010(6).

[13][21][24]朱子娟.论大学生就业焦虑的生成与克服[J]经济研究导刊2010(31).

[14][22][36][45]王金平.大学生就业焦虑现状及分类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1(4).

[16][23][37]张莉.大学毕业生就业焦虑及应对策略[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11(8).

[18][29][43]史宝玉,刘景军.高校应对大学生就业焦虑策略分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0(4).

[20][47]孙淑华,廖志炎.大学生就业焦虑与阅读疗法[J].图书馆2010(3).

[25][30][40]孙卓.大学毕业生就业焦虑及其成因的调查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11(3).

[27]潘鸣,陆亦佳.大学生就业焦虑研究综述[J].内江科技,2006(1).

[28]常保瑞,方建东.大学生就业焦虑心理的调查与分析[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哲社版)2010(3).

[39]张巧燕,程绍珍.大学生就业焦虑和社会支持的关系:就业认知评价的中介作用[J].河南教育(中旬刊)2012(9).)

作者简介:

焦虑心理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英语学习焦虑 研究总结 展望

一、 引言

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于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兴起,这种心理学思潮在70年代促使外语教学研究从教学中心转变到学习者中心,学习者个体因素对外语学习的结果差异的影响受到重视。根据著名学者Krashen的观点,动机、自信和焦虑是影响外语学习的三大情感因素。

美国心理学家Horwitz在1986年最早提出外语学习焦虑的概念并使用了language anxiety 这个术语。他认为,外语学习焦虑是学习者因语言学习过程的独特性而产生的一种与课堂外语学习相关的自我知觉、信念、情感和行为的情结。另外,还有学者提出了另外的定义,如一种重要的情感因素、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感的情绪状态等等。此后,西方学者们尝试从多种角度探索语言学习焦虑形成的原因以及对语言学习造成的影响。Horwitz还设计出外语课堂学习焦虑量表FLCAS(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 Scale)供学者们从定量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

西方学者的研究为我国英语学习焦虑的研究提供了极大的借鉴和指导作用。我国外语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英语学习焦虑的研究。在1999~2003年中,我们的研究经历了探索阶段。学术界主要进行了相关理论引进、介绍和述评等工作,研究成果少,研究对象单一,研究范围窄。

近8年来,相关研究文献不断增多,理论发展的需要和新形势、新环境的挑战,要求对当前国内英语学习焦虑这一领域的研究发展状况进行整体的了解。本文拟以维普数据库为平台,收集2004~2011年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综述,探索存在的问题,并就进一步研究提出建议。

二、 国内英语学习焦虑研究状况及主要研究成果

(一) 国内英语学习焦虑研究状况

通过维普数据库检索,共发现相关研究论文132篇,按照论文数量,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2004~2006年:在这三年中,仅发表10篇论文,但是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围上都有所发展。在研究对象上,改变了以单一的以混合类学生群为主的状况,逐渐细化。10篇文章中除1篇认为综合介绍外,1篇研究的是少数民族学生、1篇研究的是体育学院学生、1篇研究的是大专的学生、1篇研究的是中学生,5篇研究的是大学本科生,其中1篇又细化研究大一新生。在研究方法上,90%的文章开始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更具科学性。在研究范围上,以实证性研究为主,从单纯的理论介绍发展到对某个特定群体的实例分析,并结合相关研究,给予意见和建议。因此,这三年可以称为持续发展阶段。

2.2007~2011年:在这五年中,相关研究工作得到迅猛发展,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有所飞跃。数量上,从十位数激增到百位数,共有122篇。研究对象基本分布到教育的各个阶段,从小学到大学,都有相关的研究论文。同时,同一个教育层次也有不同角度的研究。如大学本科阶段,就有针对大一新生、英语专业学生、不同类型高校,像医学院、农学院;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独立学院等等的观察角度。研究内容进一步拓展,包括焦虑与成绩、评估、课堂教学、各项英语技能的获得、合作型学习、任务型学习的关系以及在新的媒体网络环境下出现的新情况等等,包罗万象。因此,这五年可以看做是迅猛发展阶段。

(二)主要研究成果

1. 学习焦虑与英语读写听说等技能的相关性研究

(1)英语听力的提高一直是困扰学生的大问题。2000年杨晋研究出促进性焦虑与学生的听力水平呈正相关,而抑制性焦虑与学生听力呈负相关。在此基础上,2004年陈秀玲指出,焦虑对英语听力理解的成效产生负影响,其焦虑程度与听力理解的成效产生负影响,其焦虑程度与听的内容和类型有相关性。2005年,刘燕妮研究得出学生的性格焦虑程度及状态焦虑程度对他们听力成绩有影响,听力成绩适中的学生受其影响程度达到显著程度。

(2)英语口语是引起学生焦虑的另一大问题。2005年杨丽红探讨了教师如何在口语教学中降低学生焦虑感。2007年成艳萍等发现学生的课堂焦虑与口语表达之间呈显著负相关,而且发言焦虑也与口语成绩呈显著负相关。

(3)在英语阅读方面,2008年赵云丽等经过研究,认为学生的英语学习焦虑与阅读成绩呈显著性负相关。石运章调查表明,使用阅读策略多、外语成绩好和阅读兴趣高可能是女性外语阅读焦虑低的主要原因。

(4)英语学习焦虑与英语写作相关性的研究文章不甚多见,2009年郭燕等在研究中发现,英语写作焦虑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学生回避行为接近高焦虑水平。这些受试者在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上进行学习,他们的焦虑程度无显著差异,但写作成绩差异显著。

2.英语学习焦虑综述性研究

综述性文章在这八年中只有2篇,所占比例甚微。学者们通过自己的研究,提出研究要扩大对象,延展到少数民族等群体,研究方法要更加全面,内容更加多元,向动态的方向发展等建议。

3. 英语学习焦虑与网络关系的研究

随着信息化革命的推进,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教学中。网络运用对英语学习焦虑的影响也慢慢引起学者们的注意。邵新光等在2008年撰文,他们研究发现网络多媒体的运用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减少学习焦虑、大量获取语言信息并提高学习效率。但是,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焦虑仍然大范围地存在。言语焦虑、考试焦虑和负评价恐惧是他们英语学习焦虑的主要方面。

4. 英语学习焦虑与其他因素相关性的研究

近年来,学者们的视觉不多拓宽,尝试用不同方法解决英语学习焦虑的问题。有的学者尝试用认知能力改善的方法,有的学者从情感角度提出建议,有的学者从自我评价方面入手……这些研究都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英语学习焦虑研究。

三、 对英语学习焦虑研究现状的思考

总体来看,八年来国内对英语学习焦虑研究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是,毋庸置疑,研究工作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一) 介绍国外最新研究进展的前沿知识的太少,特别是解决学习焦虑的有效方面介绍太少

在检索到的文章中,学者们对英语学习焦虑的基本知识都非常熟悉,但没有一篇提及当今国外学者在该领域所提出的最新策略和相应机制。

(二) 研究内容局限于实证研究

检索到的文章中,除了几篇介绍性的文章外,几乎所有的文章都在进行实证研究,即证明在特定的学习者中是否存在学习焦虑。而对成因、解决机制、策略等研究甚少。在提及的寥寥几篇中,也只是寥寥数笔,从浅层次或是单纯的情感因素提出解决办法,主观性观察性的结论多,科学性的结论少,可操作性不强。

(三) 研究手段不够科学、严谨

在进行调查中,2篇文章采取了Herwitz的英语课堂焦虑量表(FLACS)与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式,1篇采用了秦晓晴的英语学习焦虑问卷,其余的文章都单纯地依靠Herwitz的英语课堂焦虑量表(FLACS)进行调查研究。另外,有些文章数据分析不尽科学,如只考虑平均值,在设定焦虑等级时,往往用“根据以往研究者对焦虑等级的划分”一语带过。

(四) 研究方向不够全面

通过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英语学习焦虑确实存在负面效应。但是,1994年,Ellis提出焦虑就其作用而言可分为两类:促进型焦虑(facilitating anxiety)和抑制型焦虑(debilitating anxiety)。顾名思义,前者对语言学习能起到促进作用,后者则起到抑制作用。目前,在检索到的研究中,学者们都在证实后一种焦虑的存在以及对学习者影响,而忽视了研究前一种焦虑对学习者的影响,两类焦虑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将后者转变为前者等更加积极的方面。

(五) 对新环境下英语学习焦虑研究不多

在网络时代,有关网络与英语学习焦虑的研究文章只检索到2篇。这是远远不能适应如此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的要求的。

四、 对未来英语学习焦虑研究发展的展望

以上,笔者对8年来英语学习焦虑研究进行了比较详尽的述评,并且指出了相关研究存在的不足,下面对这个领域的未来研究进行简要展望:

(一)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将更加细化,不仅覆盖教育的整个阶段,在每个阶段还会在现有程度上进一步细化。

(二) 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将从实例研究扩展到形成因素、解决机制等领域,同时兼顾学习焦虑的促进型作用和抑制型作用。此外,其它因素的相关性研究以及在新技术环境下的研究将进一步加强与深化。

(三)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将更加科学化,逐渐形成针对中国学生行之有效的测量方法和手段,研究技巧将不断推进,科学化和严谨的研究风气将进一步形成。

五、 小结

本文对近八年来国内学者研究英语学习焦虑方面的现状和成果进行梳理、总结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不成熟的个人见解。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为后续的研究者提供资料来源,激发更多学者对英语学习焦虑这一课题的兴趣,关注其发展动态,进行新的研究和探索,让英语学习焦虑理论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KRASHEN S D. 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M]. New York: Longman, 1985.

[2] Horwitz, E. K., Horwitz, M. B. &Cope, J.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 [J].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86:125-132

[3] McCroskey, J. Validity of the PRCA as an index of oral 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 [J]. Communication Monograph, 1978(45):192-203

[4][13] 陈巧薇.国内英语学习焦虑研究10年综述[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8):152-154

[5] 杨晋.英语学生焦虑感和听力理解的关系[J].外语研究,2000, (1):54-57

[6] 陈秀玲.英语听力理解与焦虑状态的相关研究及对教学的启示[J]. 外语电化教学, 2004, (4): 65-68

[7] 刘燕妮.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学生听力成绩与其焦虑程度的相关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3):98-100

[8] 杨丽红.如何降低焦虑感对英语口语水平的影响[J].山东外语教育, 2005, (108):79-82

[9] 成艳萍,何奇光,韩晓立,英语课堂焦虑对大学生口语表达的影响[J].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7(1):89-95

[10] 赵云丽,张莺, 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焦虑与阅读成绩的相关研究[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3(4).-127-129

[11] 石运章,刘振前,外语阅读焦虑与英语成绩及性别的关系[J].外语学院学报,2006,(2):59-64

[12] 郭燕,樊葳葳.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背景下的写作焦虑实证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10):79-84

[13] 邵新光,张法科,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研究

焦虑心理论文范文第5篇

本届研讨会共举行了三场大会,六场分组讨论会,以及两场学术报告。大会共收到参会论文五十余篇。会议主要围绕以下议题展开讨论:1.音乐心理学学科建设与研究方法;2.音乐教学与学习心理研究;3.社会生活中的音乐心理学问题研究;四、音乐治疗学研究。

一、 音乐心理学学科建设与研究方法

音乐心理学的学科建设与研究方法是本届研讨会讨论的一个重点议题。从代表们提交的论文来看,共有近21篇论文涉及这一方面的问题。

周世斌《科学研究方法在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和音乐治疗学研究中的价值与意义》一文认为:无论从学科性质的角度,还是从学科建设与发展的角度,在学科研究与实践中运用科学的思维和研究方法,符合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和趋势。而我国目前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没有体现出各种研究方法的同时并存,而是主要依赖于思辨性研究方法。

谢嘉幸《解释学在音乐心理学中的方法论意义及其实践探索》一文探讨了解释学基于“感悟”认识的基本原理及其在音乐心理研究中“文本――语境”的基本方法;郑茂平《音乐心理学及其研究的方法学探讨》中提出了音乐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学问题;刘沛《音乐心理学教学纲要与研究性学习资源》一文反思了我国音乐心理学教学的现状,提出了构建我国音乐心理学教学体系的构想,解决此问题的办法有两个,一是编撰;二是翻译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教学建设。可以一方面发展音乐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另一方面依据紧迫的教学需要,系统的回顾、跟踪和评估音乐心理学的西文著述的历史和发展,选定前沿的内容,形成一套音乐心理学的教学体系;罗小平《音乐心理学与老年心理学交融的新学科――老年精神音乐学》一文介绍了老年精神音乐学形成的背景、学科研究的对象、范围、方法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廖家骅《音乐记忆的机制与策略》一文从音乐记忆赖以依存的生理基础、音乐记忆的主要特征、音乐记忆的基本策略三个方面对音乐记忆做了解释,认为音乐记忆的运转机制是以一定的生理条件为基础,经过后天教育、实践等多方面途径而逐渐形成的;赵冬梅《音乐心理学研究方法概述》,从冯特的实验内省法到适时测量和元分析技术,论述了音乐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杨和平《20世纪下半叶中国音乐心理学文献续解(上)》一文取20世纪下半叶中国音乐心理学研究文献的视角,对这个时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音乐心理学中元理论、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欣赏心理学的代表性文献做出初步的分析研究,并给予相应评述。

针对音乐心理学的学科建设和研究方法这一议题,还有不少论文对国外音乐心理学发展、研究作了介绍。如:蔡黎曼、黄虹《西方音乐心理学研究方法对我国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启示》,霍橡楠《近年来国外关于音乐才能相关性因素的研究》,蒋存梅《国外关于认知发展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德〕弗兰德・劳厄《音乐与个性发展》(金经言译)等。

二、音乐教学与音乐学习心理研究

从提交的参会论文来看,有近三分之一多的论文涉及音乐教学和音乐学习心理的研究。代表们分别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对音乐教学与音乐学习心理进行了建设性的探讨。

马达《论音乐学习中的自我调节学习》一文介绍了自我调节学习的概念,并根据自我调节学习循环模式理论,结合音乐学习的特点,探讨了自我调节学习的规律和特点。

陈雅先《当代心理学思想对视唱练耳课程理论的影响》一文通过考察行为主义、认知学派和人本主义这三个心理学派思想对音乐基础课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所产生的不同影响;任志琴《利用节奏命名的通感效应挖掘学生用眼去听、用耳去看的潜能》一文指出:在音乐实践中常需要读谱能力(即用眼去听),音乐听觉分析能力(即用耳朵去看),这实际上是人的通感功能在发挥作用。

徐行效教授的论文《念动训练对提高声乐技能的实验研究》,从自己的实证研究出发,论证了念动训练对声乐技能的学习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对歌唱者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具有明显的辅助作用。

本届研讨会的一个亮点是一批年轻学者和在读研究生的参会,这些年轻学者分别从不同的方面论述了各自的音乐心理学学习和研究所得。金世余《支架式教学模式与音乐教学》一文结合音乐教学分析了支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特色和基本环节,论述了在音乐教育改革逐步深入的今天,引入建构主义心理学的支架式教学模式对音乐学科教学所具有的积极指导意义。苏海鸣《视唱练耳与内隐记忆》、李莉《内隐记忆与音乐内心听觉》,分别从不同方面阐述了内隐记忆对音乐内心听觉培养的重要作用。黄剑敏《基础音乐教学中关于儿童自我效能感与奥尔夫教学理念的思考》一文探讨了借鉴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在基础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儿童自我效能感等问题。徐岚《心理定势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影响探析》,从心理定势的含义、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中存在的定势及其形成原因、如何克服定势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实施的负迁移几个方面,论述了心理定势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影响及其解决策略。另有林琳《中小学生喜欢音乐而不喜欢音乐课的心理成因分析》、颜艳《缄默知识与音乐教学》、陈佳《依恋理论和构造主义理论对音乐课堂实施合作学习的影响》从不同层面对音乐教学与音乐学习心理作了探讨。

在器乐学习和教学心理方面,以下几篇论文则集中论述了器乐学习中常见心理问题的解决和良好学习心理的培养。薛瑾《儿童钢琴学习心理初探》,王昕野《论儿童小提琴教学中心智技能的培养》,张新林《小号演奏最佳心理状态培养》,关继文《器乐学习中的情绪和意识初探》、周珏《钢琴练习中识谱过程的认知解读》等文章,分别就各自教学领域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解决以及良好音乐学习心理的培养展开了讨论。

三、 社会音乐生活中的音乐心理学问题研究

关于社会生活中的音乐心理学问题,张前《再论音乐欣赏方式与心理发展阶段》一文对比了四部相关研究著作①中关于音乐欣赏方式及音乐欣赏心理发展阶段划分的彼此之间的异同点,进而对音乐欣赏的性质、方式及其心理发展阶段做出概括。

孙佳宾《论心理知觉在音乐审美中的意义》从心理学角度研究了知觉在音乐审美中的作用和意义,强调感性能力是音乐审美知觉的基础,提出把握音乐作品的形式内涵是音乐审美知觉的关键,主张音乐审美理解是音乐审美知觉的前提和条件,认为对音乐的价值判断是音乐审美知觉的终极目标。张莉《性别差异对音乐行为的影响》从社会心理学,即从社会文化环境方面探究性别差异对音乐行为的影响,文中从两性生理方面的差异、性别模式化的社会角色、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发展与变化三个方面,考察了性别差异对音乐行为的影响。

黄君、张庆林《莫扎特效应研究述评》总结论述了国外有关“莫扎特效应”的研究成果,并对其今后的研究做了进一步的展望。

黄虹、蔡黎曼《音乐的熟悉性、复杂性、情感类别与偏好的关系研究》以实证研究的方法,对部分音乐专业和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就音乐的熟悉性、复杂性、情感类别与偏好的关系进行调查。

除上述研究成果外,尚有蒋聪《音乐表演心理试验研究综述》、马卫星《音乐欣赏的心理逻辑》、邵桂兰、王建高《试论西方后现代音乐文化的心理模式及其反美学特征》、王放歌《论心理机制是音乐表演作为音乐再创造的重要因素》等论文各自对社会音乐生活中的相关音乐心理现象做出了探讨。

四、音乐治疗学研究

音乐治疗学作为音乐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该学科和专业的学科建设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国内有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几所院校开设音乐治疗学课程。此次研讨会共收到相关论文7篇。这些论文大多从一些研究个案出发进行探讨,没能对学科建设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周世斌《科学研究方法在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和音乐治疗学研究中的价值与意义》一文指出:作为音乐艺术与医学科学相融合与交叉的新兴边缘学科,音乐治疗学的学科性质规定了其比其他音乐传统学科更加强调科学研究方法及其成果的有力支撑。

杜青青《关于音乐治疗中音乐取向的研究――从音乐心理学的角度》,论述了在音乐治疗的临床实践中,了解患者的音乐取向的重要性。

韩扬《音乐治疗对老年情绪障碍干预效应对比研究》,采取前瞻对照性研究的方法对8名老年情绪障碍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研究,最后就实验组的4名被试结果得出结论:音乐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老年情绪障碍的焦虑、悒郁临床表现,恢复和提高积极情绪。

吴继红、万瑛《音乐治疗中的情绪和认知》一文阐述了音乐治疗中的情绪――认知原理及其理论背景,并结合音乐治疗个案加以分析。

李霞、王今《艺术院校大学生表演(考试)焦虑的测量与人格特征》一文运用Catte116种人格因素问卷、Zung焦虑自测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1971)以及Spielberger等人编制的状态――特质问卷(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对北京市六所艺术院校部分大学生表演(考试)的焦虑进行测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徐杰《论音乐综合治疗在高校的试验与研究》一文在进行理论研讨的同时,结合实验研究对在高校进行音乐综合治疗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论证。张卓、余瑾《聆听两段音乐的脑电图(EEG)分析》一文则从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音乐与大脑不同脑区的功能及思维特性具有相关性”这一假设进行了论证。

五、其他方面

此次大会还安排了两场重要的学术讲座:11月25日晚在广州云山国际会议中心,韩国梨花大学教授、韩国音乐认知心理学会会长张善熙女士做了《国际及韩国音乐心理学发展状况》的学术讲座,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当今国际音乐心理学的最新动态及韩国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发展状况。这次讲座为我们了解国际音乐心理学研究前沿的动态及其方法、成果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当晚,上海音乐学院林华教授的学术讲座《论逆完形》在星海音乐学院沙河校区举行。林华教授用美术审美的“完形”概念,分析了人的音乐审美心理,深入浅出地为与会代表上了一堂音乐审美心理学课。会议期间还参观了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心理实验室。

会议改选了“全国音乐心理学学会”理事,产生了新一届音乐心理学学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和理事。中央音乐学院张前教授再次当选为新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会会长。

① 这里指的是黄自著《复兴初级中学教科书・音乐》,1934年版;〔美〕科普兰A・Copland)著《怎样欣赏音乐》中译本,1984年版;张前著《音乐欣赏心理分析》,1983年版;赵宋光主编《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2003年版。

马达文学博士,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焦虑心理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自我效能;职业决策;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综述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的研究大致从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兴起,2000年以后开始进入我国研究者的视野。已有的研究表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理论有很强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应用前景,可以依据它来理解和解释学生的职业选择等职业行为问题,可以把它作为职业咨询的工具,可以用来了解学生的职业自信心状况,可以作为职前培训和学生职业行为问题的有效干预手段,从而提高学生职业行为的有效性。因此,应唤起高校职业指导者及其他有关人士的关注。本文将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研究的起源及国内研究进展加以回顾,展望其发展趋势,以期对国内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研究提供有益启示。

一、概念界定

自我效能(Perceived self-efficacy or sense of self-efficacy)是社会认知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最先由Bandura, A.于1977年提出,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①。自我效能总是和特定的领域相联系,职业自我效能便是自我效能在职业领域的具体体现,即个体对自己能否胜任和职业有关的任务或活动所具有的信念②。职业自我效能是一个总称概念③,具体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与职业内容有关的自我效能,即个体对自身完成某一职业所规定的有关内容(如该职业所需教育,某种具体职业任务等)能力的信念;另一方面是有关职业行为过程的自我效能,即个体对自身完成有关职业行为过程(如职业决策、职业找寻等),实现行为目标能力的信念④。职业决策自我效能(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就属于后者,它是指决策者在进行职业决策过程中对自己完成各项任务所必需的能力的自我评估或信心。而职业决策(career decision-making),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来自乔普森(Jepson,D.)⑤,他认为职业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通过此过程,决策者组织有关自我和职业环境的信息,仔细考虑各种可供选择职业的前景,做出职业行为的公开承诺(public commitment)。

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研究的起源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研究起源于职业决策理论。决策理论最初起源于经济学领域,后应用于职业心理学领域,继而发展出了现在的职业决策理论。该理论的研究主要涉及三方面的内容:决策过程的研究、决策模式的研究以及影响决策因素的研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即属于影响因素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领域。有关影响因素的研究,Yun-Cheng Wei和O’Neil曾提出:职业决策过程受五大因素影响,分别是家庭因素,包括早期童年经历、父母亲的角色模型;社会因素,包括受教育的经历、同辈人的影响、大众媒体;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害怕失败、缺乏自信、缺乏决断能力、角色冲突;个人因素,包括自我期待、能力、兴趣、态度、成就动机;环境因素,包括机会、最小阻力的选择、地理位置、科技的变化等⑥。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众多影响因素中,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对最终做出成功的职业决策期重要作用。

从20世纪80年代起,Hackett和Betz开始运用Bandura的自我效能理论来研究职业领域中的问题。1983年,Taylor和Betz正式提出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概念,并指出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包括五个部分:了解自己的能力、职业兴趣、与职业有关的需要和价值以及自我概念等的自我评价能力;获得职业信息的能力;将个人的属性与工作特点进行匹配的目标筛选能力;做出职业决策后,对决策实施的职业规划能力;解决或应付在职业决策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或障碍的能力等⑦。随后,他们编制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 scale,简称CDMSE),主要用于测量个人需要成功作出职业决策时的信念程度。指导他们研究的一个重要假设就是,影响职业决策的因素不仅包括职业决策技能的发展,而且还包括对具体的职业决策能力的信心,后者更为重要。他们的研究证实了理论假设,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阻碍了个体职业探索行为和职业决策技能的发展,使得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者无法做出有效的职业决策。1994年,他们对量表进行了修订。1996年,他们又编订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简式”(CDMSE-SF)。目前该量表已成为我国研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使用最为广泛的测量工具之一。

三、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研究进展

目前国内关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方面的介绍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还很鲜见。笔者以“职业自我效能”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网”、“中国硕博士学位论文网”进行搜索,并对搜索到的文章进行整理分析,得到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主题紧密相关的论文共有十篇,现简要介绍如下:

2001年,厦门大学的彭永新和华中师大的龙立荣参照Betz和Taylor“职业生涯决策自我效能量表”,依据对学生进行的访谈资料和学生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编制出“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该研究是抽取武汉地区14所大学30个专业1 000名毕业年级的大学生作为研究样本,进行正式施测。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量表的项目特别良好;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均具有较强的辨别效度;作为整体判断使用较好。但是由于该测验的修订范围还不够大,还需要再扩大样本,以获得常模数据,这是今后尚需解决的问题⑧。

在此基础上,彭永新和龙立荣又进行了高中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的初步编制⑨。方法仍然是参照CDMSE量表,依据对高中生的访谈资料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抽取湖北省8所中学高三年级的750名同学作为研究样本,进行正式施测。研究结论证实,该量表可以作为高中生选定大学专业出现困难时的诊断工具试用。但该测验编制仍存在相同的问题,即修订范围不够大,需要扩大样本。

2003年,浙江大学的李莉、马剑虹⑩进行了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及其归因研究。该研究采用彭永新、龙立荣修订的CDMSE量表,考察了当前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性别和学历差异,并进一步探讨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毕业生自我评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整体上看毕业生职业决策中问题解决部分的自我效能比较低。但是,文章并没有运用归因理论深入探讨毕业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

2006年,华东师范大学的徐爱华(11)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大学生职业选择行为的关系展开研究。该研究从成就动机的角度,考察了大学生目标定向、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对其职业选择行为的影响。论文探讨了大学生群体中目标定向以及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表现特点,目标定向、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和职业选择范围的关系。该研究的结果提醒我们,高校职业指导应唤起对目标定向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理论的关注。

2007年,吉林大学的吴韬(12)进行了高校临近毕业学生择业焦虑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研究。该研究通过对高校临近毕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高校临近毕业学生的人口统计学变量、择业焦虑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进行研究,并进一步考察了人口学变量和择业焦虑各维度对高校临近毕业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预测作用。但该研究只从择业焦虑及人口统计学变量方面探讨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所以整体预测能力不强,而且只得出了择业焦虑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负相关关系,讨论不够深入,缺乏因果关系模型的支持。

此外,华中师范大学的郭敏(13)也进行了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及其相关研究。该研究拟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这一视角探讨女大学生择业问题,把社会支持作为一种外部影响因素来分析其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她借鉴以往国内外相关研究,编制了《大学生社会支持问卷》,对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及其相关进行了实证研究。

除此以外,团体辅导、团体训练、团体咨询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研究也初露锋芒。河北师范大学的李斌(14)在他的硕士论文中研究了职业生涯团体心理辅导对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该论文在需求评估的基础上进行实验研究,目的在于探索提高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途径,协助女大学生克服职业发展上的心理障碍,为大学生的职业指导提供一套可行的实施方案。随后,王金良(15)在其论文中探讨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团体训练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他采用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分析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较低的现状出发,从实证的角度系统探讨了团体训练对于提高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为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依据。此外,上海师大的曹丽丽(16)进行了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团体咨询研究。该文也以提高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为目的设计了一套团体咨询干预方案。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良好效果。

四、研究趋势

从国内关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研究进展来看,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该领域。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文献梳理法,研究对象主要是大学生群体。由于经验的缺乏和研究手段的局限,上述的诸种研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尽管如此,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研究价值却是毋庸置疑的。如何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更好地开展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研究,将是我们面临重要课题。

在今后的研究中,要积极关注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群体如女生、人文学科学生、农村生源学生和缺乏实践经验学生的职业辅导。抽样涉及面也可以更广些,研究对象不一定只局限于学生群体,可以扩展到其他人群。比如,下岗再就业的工人等。这样,不同群体之间可以进行比较,更能说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作用。另外,以CDMSE为依据,可以编制更多符合我们需要的相关量表,并建立全国常模和地区常模。

而且,对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研究,可尝试采用更为先进的实验设计和统计方法,深入探明各因素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探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结构和特点,并据此进一步研究可采用哪些有效的改进方法。

随着心理科学和职业指导学科的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为完善的研究来填补该领域的空白,推动其更大的发展,从而为人们的职业选择提供更为实际和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狄敏,黄希庭,张志杰.试论职业自我效能感[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5)22-26.

[2]Patrick F Feehan, Joseph A Johnston. The self-directed search and career self-efficacy [J].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 1999, 7(2)147-162.

[3]郭本禹,姜飞月.职业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应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53,(5)130-137

[4]姜飞月.职业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在大四学生职业选择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5]Jepson D.A. The development perspective on vocational behavior: A review of theory and research [A]. Brown SD, Lent RW. Handbook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C].New York: Johns Willey &Sons, 1984.194-195

[6]Yun-Cheng Wei Factors influencing students’ career decision-making in selecting programs in graphic communication [J].New York University, 1994

[7]Gati I, Krausz M.A taxonomy of difficulties in career decision-making [J].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1996, 43(4)510-511

[8]彭永新,龙立荣.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测评的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1,(2)38-43

[9]彭永新,龙立荣.高中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 (3)175-177

[10]李莉,马剑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及其归因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3,(4)3-6

[11]徐爱华.目标定向、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大学生职业选择行为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2]吴韬.高校临近毕业学生择业焦虑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3]郭敏.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及其相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4]李斌.职业生涯团体心理辅导对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5]王金良.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团体训练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焦虑心理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国内 大学生情绪调节研究 现状与分析

1引言

Gross 认为情绪调节是指“个体对具有什么样的情绪、情绪什么时候发生、如何进行情绪体验与表达施加影响的过程。”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基础医学界、教育界和心理学界的学者先后将研究的兴趣放置到了大学生情绪调节研究上。医学界是最早关注大学生情绪调节的学科,它侧重于大学生情绪调节与抑郁、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教育界学者则通过研究大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探讨在实际的教育生活中的调节干预研究。心理学界对大学生情绪调节问题的关注仅始于21世纪初,其主要关注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及其与大学生情绪调节相关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各学科的研究均已取得了一些价值成果。

在知网中,以“大学生情绪调节”为关键词检索到3672篇文献。其中,基础医学149篇,占4%;教育学占1936篇,占53%;心理学1585篇,占43%。 由此可以看到心理学者对大学生情绪调节问题的关注是比较多的。本文通过对检索到的大学生情绪调节的论文进行描述和分析,唤起心理学者对广大大学生的关注,加深他们对大学生群体情绪调节了解,激发其研究兴趣。

2文献的总体情况

中国知网显示,中国心理学界的第一篇大学生情绪调节的研究于2000年。在2000年-2014年间的183篇学术论文中,会议论文集16篇,占10%;学位论文56篇,占31%;期刊文章108 篇,占59%。各年份数量呈逐渐递增的趋势,可粗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0至2007年,此阶段的7年关注者甚少,平均每年仅有论文5.7篇;第二阶段为2008-2014年,平均每年16.7篇。

心理学专业杂志刊登大学生情绪调节文章情况如下。14年间发表在专业杂志文章共34篇。其中核心刊物《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总共刊登了19篇,且学会一级刊物《心理学报》没有刊登文章。由此可见,心理学者对大学生情绪调节问题的关注度不高。

3主要研究内容

心理学文章比较集中关注的内容有两个方面: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研究、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关注度最高的是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与方式的相关研究,共164篇文章,其次是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共19篇。主要都采用问卷法进行相关研究,实验研究与质性研究较少。

3.1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研究及多元化研究

大学生的情绪调节策略不同且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大学生对积极情绪调节多于对消极情绪调节。对消极情绪多用减弱型调节和反应调节,对积极情绪多用增强型调节和原因调节。男生对积极情绪更多采用忽视调节,女生对消极情更多采用宣泄、反应调节和增强型调节,且女生对情绪的自然调节更多。王春花研究发现,在面对不同情绪时,大学生使用的情绪调节方式频率也不同并存在年级差异。面对积极情绪时,大学生所用的情绪调节方式由多到少依次分别为为:情感分享、情感表露、情绪维持、激励、克制、升华;面对消极情绪时同样由多到少为认知重评、发泄、压抑、放松、体验痛苦、转移注意。性别差异表现为女生多使用情感分享和情感表露的方式来调节积极情绪,男生多用克制、升华的方式。对消极情绪时,女生常采用转移注意的方式,男生则多采用压抑的方式。

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多元化研究主要涉及情绪调节策略与父母教养方式、人际关系及抑郁的相关研究。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密切联系。父亲的过度保护及拒绝否认与大学生更多地使用表达抑制策略存在正相关;父母给予子女过多的拒绝、否认,其子女多采用不成熟的方式来调节情绪。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与人际关系困扰研究发现,大学生正性情绪的分享和负性情绪的转移与人际关系困扰有着负相关关系,正性情绪的克制和负性情绪的发泄、压抑、体验与人际关系困扰有正相关关系。负性情绪的压抑、体验和发泄对人际关系困扰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与抑郁的研究发现,情绪调节中重新评价策略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重新评价策略的使用有利于减少抑郁情绪。大学生的认知重评策略与心理问题、焦虑及忧郁呈显著的负相关,与自我肯定因子呈显著正相关。差异检验结果也表明,除抑郁这一因子外,认知重评得分高低不同的大学生在心理问题、自我肯定、焦虑上的得分都有显著差异。可见,认知重评策略与心理健康水平有密切联系。认知重评策略水平越高,自我肯定性越强,负性情感越少,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3.2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

有研究采用中文版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 512 名大学生进行测查。发现,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分为表达积极情绪效能感、调节沮丧或痛苦情绪效能感、调节生气或愤怒情绪效能感三个维度。大学生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各维度上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表达积极情绪效能感方面,女生优于男生,在调节消极情绪效能感方面,男生优于女生;大学生在表达积极情绪效能感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得分呈现出随年级上升而下降的趋势。外向性与表达积极情绪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神经质与调节消极情绪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

4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评价与展望

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到,中国心理学界对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与方式的关注虽然比较多,但其研究内容与方法单一、实验研究不足、理论探讨深度不够等。因此,今后的研究应注意扩展研究内容、丰富研究方法、加强理论探讨。

参考文献

焦虑心理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图书馆焦虑 焦虑理论 焦虑研究

中图分类号: G250.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2)02-0034-03

Research on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of Library Anxiety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library anxiety, and focuses on library anxiety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from personality conflict theory, cognitive theory, behavioral learning theory and the state - trait anxiety theory. Through this analysis, a new point of view could be provided to related research subject.

Keywords Library anxiety; Anxiety theory; Anxiety research

1 导言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的迅猛发展,图书馆的环境和服务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图书馆努力为读者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数据资源、优质的信息服务,但用户对这些突如其来的变化的适应并不理想。在图书馆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人不知道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源、不会使用图书馆提供的硬件设备、对图书馆的学习环境表示不满等,这些都会对用户使用图书馆造成心理障碍,影响图书馆的有效利用,因此,了解这些负面情绪及其产生的原因至关重要。1986年,美国图书馆学家Mellon将这种在使用图书馆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障碍称为图书馆焦虑,自此无数的专家和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了探索式的研究。通过已有的文献可知,图书馆焦虑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涉及多种学科之间的交融。本文将依据心理学中的人格冲突理论、认知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状态-特质焦虑理论,探究图书馆焦虑的心理机制,其意义在于既可以拓宽焦虑的研究视野,提升了图书馆焦虑的理论水平,也可为图书馆工作的具体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以在了解图书馆焦虑所产生的心理机制的基础上,能更好的落实以 “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各项职能。

2 图书馆焦虑研究源起和发展现状

读者在图书馆使用过程中心理感受的不同,早就受到了图书馆员和图书馆教育家的关注。他们发现在使用图书馆的过程中,一些读者总是比另一些读者更为舒服,更愿意使用图书馆。相反,一些读者在使用图书馆的过程中会遭遇心理的不适。1986年,美国图书馆学家Mellon根据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实践经验总结,首次提出了图书馆焦虑的概念。这个概念的提出是基于她两年的扎根研究,她注意到学生在进行研究论文写作过程中必须在图书馆收集资料,由于不能合理与有效地处理好所遇到的问题而产生焦虑情绪,叫做图书馆焦虑 ( Library Anxiety,简称LA ) [1],她给出了造成这些学生焦虑的心理成因:(a)学生们认为别人比自己利用图书馆的能力强,因而会感觉到恐惧;(b)由于认识到自己在图书馆使用能力方面的欠缺,为了避免尴尬和害羞,需要被掩饰;(c)向别人问一些问题就是在暴露自己的缺点。根据Mellon的总结描述,焦虑的感觉主要来自如下几个方面:(a)图书馆的规模;(b)不知道自己对所需材料、设备和资源进行定位;(c)缺少如何开始图书馆研究的知识;(d)缺少如何进行图书馆检索的知识。和一般性焦虑类似,图书馆焦虑也有很多生理特征,如心率和呼吸加快、血压升高。情感症状如恐惧、沮丧和学习的无助。轻度的焦虑实际上是有帮助的,因为他可以促进利用图书馆的动机。然而,重度焦虑对学生是极其有害的,甚至影响到学生学位论文的完成。1992年,Bostik在Mellon定性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量化的研究方法开发了图书馆焦虑量表,并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将图书馆焦虑划分了五个维度,分别是员工障碍、情感障碍、图书馆舒适性、图书馆知识、机械障碍[2]。这使得对图书馆焦虑程度的测量成为可能,此后很多研究人员根据Bostik开发的图书馆焦虑量表,结合自己的研究需要对图书馆焦虑量表进行了修订和完善。

在对图书馆焦虑进行了测量的同时,一些研究者也进行了许多相关研究。Jiao 和Onwuegbuzie等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发现个人特质因素(自尊、自我概念、自我知觉、完美主义、学术拖延、学习习惯、希望、社会相互依赖性),情境因素(图书馆规模、方位常识缺乏、检索常识缺乏、员工障碍、情感障碍、舒适、机械障碍、图书馆部局及装饰、使用图书馆原因、图书馆教育课数量、来馆频次、学习成绩平均点、相关学术焦虑、计算机态度、学习风格),环境因素(性别、年龄、母语、就业状况、学年、种族)均会对图书馆焦虑产生影响。因此可知,图书馆焦虑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概念,对其研究需不断的深化[3]。

3 图书馆焦虑的心理机制研究

焦虑,是心理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概念。自1986年被引入到图书馆的研究领域中,受到了很过国外学者的重视。这些学者的研究不仅局限在图书馆的本身,更重视用户在使用图书馆后的感受,尤其是用户在使用图书馆过程中的负面心理,因为它会对用户在以后图书馆的利用中造成障碍,有些心理阴影甚至终身难以抹去,了解这些障碍情绪产生的心理机制,可以使图书馆扬长避短,知读者所想、供读者所需,这样方可实现“以人为本、用户至上”的理念。以下将从心理学视角对图书馆焦虑产生的机制进行探析:

3.1 弗洛伊德(Freud)的人格冲突理论

弗洛伊德(Freud)将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基本层次是本我,中间层是自我,最上面一层是超我。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是建立人格的基础;自我是指人格结构中的意识部分,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环境的接触发展而来的,是本我经外部世界影响而形成的知觉系统,它遵循现实的原则[4]。超我是人格中被道德化的自我,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它遵守至善的原则。超我和本我是对立的,为了协调这种矛盾,自我需要进行调节,除了自我之外,没有什么外部变化能够被本我所经验到,自我是外部世界通往本我的代表,自我基本上是经过特殊分化的本我的一部分。自我会根据周围环境对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进行调节[5]。

用户在使用图书馆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本我原始欲求的支配,用户所表现出的行为往往会和图书馆规定及社会道德准则(超我)相矛盾,在这种状况下,图书馆焦虑心理便随之而产生。这些焦虑的心理可能来自本我基本需求,如饥饿而吃零食、无法自制的交谈等行为,这些都是和图书馆的相关规定是相矛盾的,当自己(自我)无法调节这些矛盾时,心理的不适感(图书馆焦虑)就会出现。那些具有较强自我意识的用户,会自觉地遵守图书馆的秩序和规则,使自己本能的欲望受到制止,以自我的道德观念去压抑本我中的原始欲。但当原始的本能膨胀到自我都无法控制时,用户在行为上就会表现出焦虑心理。图书馆的性质决定了图书馆的用户在使用图书馆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现实的原则,这使得用户不得不去遵守其中的规定,如在图书馆中各种标牌的善意提醒、借还文献的规定等都是对用户的本我的限制[6]。因此,图书馆焦虑的产生从根本上说,是用户的人格特质所决定的。

3.2 认知理论

从认知心理的观点来说,焦虑的产生和个体对某事的认知和判断是相关的,认知专家把知觉主体当成是焦虑理论的核心。贝克(Beck)提出情绪障碍认知模式,认为焦虑者的认知图式是以“危险”为主题的负性想法。在焦虑者看来即便很多人认为没有任何危险和威胁的事情,他们也认为将会发生危险。凯利(Kelly)提出了个体建构论,认为当我们不能预测未来的事情,即我们的个体建构不适合于预测未来的时候,焦虑就会随之而来[7]。

图书馆对于那些高焦虑的用户通常是不安全的,空旷、安静的学习环境使得他们内心感到不适,而向图书馆员寻求帮助会暴露自己的无知。另外,对自我的认知产生偏倚也会导致焦虑情绪的产生。高校图书馆焦虑的学生,一般认为自身图书馆使用技能欠缺,和熟练的同伴比较,不具有使用图书馆的胜任力,这种自我无能的认知是图书馆焦虑产生的重要因素。Jiao and Onwuegbuzie[8] 发现在学术自我胜任力、智力水平、创造力和社会胜任力方面认知较低的学生,呈现有较高的图书馆焦虑水平。1992年,Bostick发现学生在使用图书馆中的无能感会导致图书馆焦虑的产生。图书馆焦虑的产生原因也在于用户对未知事情尽在掌控中的错觉。现如今的图书馆所能提供给用户的丰富资源会使得他们在图书馆中不知所措和迷失。当自身所具有的知识或者能力无法驾驭图书馆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时,图书馆焦虑便产生了。因此,正确对事物及对自我的认知是必要的。

3.3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即“刺激——反应”。他们将环境看成是刺激,学习是被动的;学习是因刺激而引起的行为变化;学习的发生就是刺激与刺激、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学习即习得新的联结[9]。环境决定了个体的行为模式,行为无论好坏都是学习而来的,并可以通过学习改正。当有机体知觉到危险讯号(刺激)且预期危险即将发生时,所做出的制约反应便是焦虑,这种反应通常是紧张、身体不适和痛苦的[10]。

图书馆焦虑产生的原因在于用户对图书馆环境的不良反应,是在刺激(图书馆环境)与不良反应(图书馆焦虑)的联结中不断习得而来的。面对陌生、安静、宽敞的图书馆环境,用户需要做出调整,往往会感到无助、恐惧和焦虑。另外,图书馆使用过程中过去的失败经历也会引起焦虑的条件反射,不愉快的经历会在用户的心理深深地烙下印记,认为图书馆是一个令人不舒服的场所,这种个体形成的刺激-反应联结会影响用户对图书馆的正常使用。相反,个体也能会联结积极的心理,如在使用图书馆过程中的良好心理体验,也会促进用户对图书馆的使用。因此,图书馆环境至关重要,是影响图书馆焦虑的外部因素。

3.4 状态-特质焦虑理论

众多的研究者已达成共识,认为焦虑可被划分为两个不同且彼此相关的不同面向: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Cattell[11]把特质焦虑定义为一种在个体内感觉到某种情景会带来压迫感而做出的相对稳定的焦虑反应;状态焦虑是指个体的临时的情感状态,而且状态焦虑被认为是强度不断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波动的。斯比尔伯格(Spielberg)[12]将状态、特质焦虑的理论构想转变成了实际可操作的概念,自此焦虑不但可以定性研究,还可以做定量分析,将焦虑带入了实证研究领域。

Mellon对学生在使用图书馆过程中的焦虑心理进行了研究,她发现图书馆焦虑是在特定时间和情景中才发生的,这种症状仅出现在当学生在图书馆中或者学生打算去图书馆的情形中,也就是说,图书馆焦虑是一种状态焦虑而非特质焦虑。正如Jiao and Onwuegbuzie所言,图书馆焦虑是在所有和学术相关的焦虑(计算机焦虑、统计焦虑、数学焦虑 写作焦虑 外语焦虑、考试焦虑)中最为普遍的,因为大多数学生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在某种程度上都会使用图书馆,这种焦虑只限定在图书馆的使用过程中。

4 研究结论及启示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图书馆焦虑产生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现象。人格冲突理论、认知理论、行为学习理论和状态-特质理论从不同的心理学理论对图书馆焦虑的产生进行了诠释,因此对图书馆焦虑的理解要从多个视角进行考量。对于那些具有图书馆焦虑情绪的用户来说,要减轻图书馆焦虑的程度,人格特质的健全是必需的。当遇到和自己的本意相冲突的情形时,能学会自我的调节,使自己的心态趋于平和。另外,对事物及自我的正确认知也是非常重要的,这种认知来自平时对自我概念和自尊的培养。图书馆也要努力创造一种环境,使得学生形成合意的联结,图书馆员要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给他们创造一个舒服的环境,最大程度的强化他们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当行为。图书馆焦虑作为一种状态焦虑,仅仅是发生在图书馆使用的特定情景下,因此要考虑到用户在使用图书馆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所有心理体验。总之,图书馆焦虑的形成和各种因素是分不开的,无论是从内在的人格角度、还是外部图书馆环境都需要给予重视。

参考文献:

[1]Mellon, C. A. Library anxiety:A grounded theory and its development[J]. 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1986,47(2):160-165.

[2]Bostick, S. L.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library anxiety scale [D].Wayne State University, 1992.

[3]徐迅,宋志强.国外图书馆焦虑研究进展[J].图书情报知识,2011,(4).

[4]阳德华.大学生抑郁和焦虑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37-40.

[5]车文博.弗洛伊德文集之第四卷[M].长春:长春出版社, 2004:159-248.

[6]龚文静.文明是需要提醒的——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说”看高校图书馆文明构建[J].图书馆建设,2008,(10).

[7]党彩萍.焦虑研究述评[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

[8]Onwuegbuzie,A.J. Statistics anxiety among African-American graduate students: An affective filter? [J]. Journal of Black Psychology, 1999, 25:189-209.

[9]阳红.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与认知学习理论比较[J]. 贵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

[10]Rollo May.The Meaning of Anxiety[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03.

[11]Cattell,R.B.Anxiety and Motivation:theroy and crucial experiments. In C .Spielberger(ED), Anxiety and Behavior[M].New York:Academic Press.1966:23-62.

[12]Spielberger,C.D. Anxiety:Current trends in theory and research[M].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2:3-23.

焦虑心理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焦虑是一种常见的负性情绪状态。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探析创伤性事件的重复强化、内心冲突的潜意识压抑以及家庭综合环境对焦虑心理形成的影响,对于个体焦虑心理的干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焦虑是指因遭受心理冲突或挫折而引起的复杂情绪反应。通常是由紧张、忧虑、烦恼、恐惧、焦急等众多感受交织在一起形成的复杂情绪状态。焦虑是一种常见的负性情绪状态,其表现形式有因感到不明原因的、无明确对象的紧张不安、焦虑烦躁等精神性焦虑,还有表现出肌肉紧张、出汗、心悸、呼吸急促等的躯体焦虑。精神分析的理论认为,个体焦虑心理源于儿童早期经历的内心冲突与防御,综合的家庭环境因素更是形成焦虑的重要原因。

创伤性事件的重复与强化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危险情境可导致其焦虑心理的产生。在发展早期,儿童控制和释放能量的心理功能相对较弱,最容易产生创伤感。伴随创伤感出现的心理体验就是焦虑。特别在幼儿时期,当母亲离开时,幼儿就会产生创伤体验,因为他们各种需要的满足都要依赖母亲。随着幼儿的成长及各种心理功能的完善,特别是感知、记忆功能的完善,幼儿逐渐把母亲的离开识别为一种创伤感出现的前奏或信号。也就是说,当母亲离开时,儿童就会感受到一种危险的情境,因而产生焦虑体验。父母的爱是儿童本能需要满足的先决条件,丧失父母的爱与关怀意味着本能需要将无法获得满足。因此,失去父母的爱与关怀的可能也被儿童知觉为危险情境,与此相联系的焦虑也就成为“分离焦虑”。在现代一些家庭中,儿童的父母由于特殊原因如工作特别忙而无暇顾及家庭,未能使他们与儿童之间的关系得到充分发展。如果父母特别是母亲常以简单、粗暴甚至冷漠的做法对待儿童,这更易给儿童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导致其内心不断体验失去母爱的创伤情境,从而形成焦虑心理。

内心冲突的潜意识压抑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存在潜意识,潜意识在很大程度上支配和影响着人的意识和行为,并且成为人们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潜意识是个体不能知觉的精神活动,它由原始冲动和本能以及出生之后的多种欲望构成。这部分欲望由于得不到社会通行的标准的认同,只好压抑到潜意识中。它们虽不能被个体本人意识到,但却并未消失,而是在潜意识中继续活动,力图渗透到意识中以获得满足。这个过程中的潜意识会遇到意识强烈的抗拒,但潜意识并不因意识的压抑而屈服,它们之间不断的活动构成了潜意识的冲突,冲突的结果就引发了焦虑。随着儿童的成长,超我逐渐形成后,本能的获取爱的冲动和对父母的反抗引起自卑与自责,此种内疚成为儿童的“超我焦虑”。“本我”欲望要求和“超我”控制之间的潜意识矛盾冲突导致的焦虑,反过来使得儿童的各种心理防御机制发生作用,以此达到保持心理的平稳与安宁的目的。

例如,由于孤独和恐惧感而对父母不断加剧的依赖与对父母的敌意冲动就是典型的引起儿童焦虑的心理冲突。儿童对父母的敌意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一些父母没有精力或根本忽视与儿童之间进行心理的交流与互动。为避免因处理与儿童相关的事务而致使其工作或其他事情延误,父母选择为儿童安排了一切。儿童没有权力反抗和争辩,因为这样做的结果可能得到的是父母责罚和训斥。父母还可能对儿童提出无礼要求和禁忌,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公正、信用,并对来自儿童的批评予以压制。他们还可能振振有词地将上述行为说成是对儿童的爱,实际却形成对孩子心理上的虐待。儿童此时意识到自己因为幼小还需依赖父母以得生存,感到敌视父母会危急自身的安全,因而明显地表现出对父母的恐惧。对父母敌视的压抑本身并不激发儿童的焦虑,但如果这种压抑危害到自身生存这个重要价值,就可能激起他们的内在焦虑,这种心理上对父母既依赖又反叛的内心冲突必定造成儿童的焦虑。这同样也解释了一些儿童在面对与父母的关系发展恶化时,可能表现出活动减少、食欲下降、情绪抑郁、人际关系紧张等一系列症状。

家庭综合环境的影响

在诸多环境因素中,与个体性格塑造关系最大的是其家庭中的早期人际环境。个体在儿童时期与父母的关系构成其人际环境的核心,与其它环境综合地对个体焦虑心理的形成产生影响。一些父母由于工作和生活压力,无力给儿童提供良好的精神与物质生活环境。此时儿童还可能存在渴望但又疏远并害怕与小朋友之间交往的心理冲突。做为种种不利的人际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儿童发现自己处于一个令人沮丧的环境中,认为自己身上不再具有引力中心,而将它完全转移到作为权威者的父母身上。儿童的自我发育不全,此时被迫迎合父母的期望而失去了自主能力。这个逐渐发展的无意识过程使得儿童判定父母或老师或其他成人是一贯正确的,因而好与坏、称心与不称心、快乐与不快乐、可爱与可恶等对事物的衡量标准都从他们个人身上带走了,从而失去了自己的愿望、目标和判断。当儿童再次遇到产生基本焦虑的类似危险情境时,他们的能力不能自由发挥,自尊与自立也失去了大半,显得无力抵御侵犯,孤立无援。

如儿童在家庭和幼儿园以及与周围人际关系处理过程中任何的创伤情境,都会使他们陷入无力反抗而内心又充满反抗的冲突之中。他们通常不敢向老师和父母表示自己的不满和指责,反而必须压制他们的敌意,否则焦虑来得更快。因为当儿童将敌意指向被依赖的人时,敌意就成了危险,因此,他们潜意识中就不得不通过建立某些防御性态度来对付这个世界并得到可能的满足。至于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完全取决于儿童所处人际综合环境的影响。儿童内心的冲突导致的恶性循环会更加剧了父母对他们诸如拖沓、依赖、内向、不积极、不勇敢等“不良”表现的严厉责备,使其陷入更孤立的境地,加剧了焦虑体验,也成为他们常见的交往障碍、适应障碍等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

精神分析的理论认为,个体一生中的前五年至关重要,特别是个体在童年时期的创伤经历、被压抑的愿望以及家庭综合环境等因素会对其今后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重视个体在儿童早期良好的家庭人际环境等社会文化条件的创设对于焦虑心理的干预治疗及防止神经症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karen horney.神经症与人的成长[m].陈收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1

[2]karen horney.精神分析新法[m].雷春林等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1

焦虑心理论文范文第10篇

【论文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特点,探讨有效地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83例冠心病患者的护理资料,并加以分析。结果: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消除思想顾虑,积极配合治疗。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以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论文关键词】冠心病;心理特点;护理

2007年1月一2009年1月期间,我们对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加以分析,积极采取疏导措施,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83例患者均经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肌酶谱等检查确诊,符合WHO缺血性心脏病诊断标准。其中男49例,女34例,年龄42~8O岁,平均年龄58.4岁,病程1h一20年。心绞痛71例,心肌梗塞9例,心力衰竭3例。文化程度:大学23例,中学4O例,小学14例,文盲6例。职业:干部21例,工人33例,农民29例。

1.2方法患者入院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评价分析患者的心理特点。

2心理特点

2.1紧张恐惧部分患者进入医院就会产生不同程度地恐惧,加上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突发的胸痛、胸闷、濒死感等,进一步增加了患者的恐惧心理。病情严重者需要给予吸氧、输液、监护等治疗措施,常使患者处于紧张状态。

2.2抑郁焦虑冠心病对患者是一个很强的心理刺激,尤其是再发性心肌梗死、反复心衰发作、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常担心自己是否会突然死亡,同时因病情反复发作,药物疗效差,病友病情恶化而失去治疗信心,产生抑郁、悲观的情绪。

2.3多疑自卑患者住院后对自己的病情都很关注,尤其是病情重的患者,经常向医生、护士和家属了解,同时对他们的回答不十分信任,认为自己病情很重,已经没有治疗的希望,怀疑周围的人都在隐瞒他的病情,甚至怀疑家属和医护人员已经对他放弃治疗。

2.4否认心理部分患者不承认、不能接受自己患病或病情加重,对疾病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不能相信,坚信自己身体素质很好,甚至拒绝治疗。

2.5盲目乐观部分患者缺乏对冠心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对自己身患疾病却满不在乎,不注意自己的饮食和生活,不加强自身的锻炼,从而积极配合治疗。

3心理护理

3.1建立良好护患关系责任护士要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态度和蔼,语气委婉,耐心地倾听患者的诉说,了解患者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指导患者合理休息、饮食、运动,介绍病室环境等,让患者感觉到自己被重视,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等心理。

3.2健康教育通过在病室内针对性地讲解或者利用多媒体、录像、板报等形式对患者进行介绍冠心病的病因、病理、发作诱因、治疗和预后等知识,让患者明白冠心病是可以治疗的,只要积极配合治疗,预后较好,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担心、疑虑和不配合治疗的心理,树立治疗的信心;同时让患者明白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负面情绪对疾病的预后影响很大,从而在思想上给予高度重视,并落实到行动中,消除其盲目乐观的心理状态。

3.3舒缓情绪疗法①放松疗法:鼓励患者看喜欢的电影、电视剧、书籍,听喜欢的相声、小品、音乐等方法,可以达到怡养心情,放松的目的;尤其是音乐疗法,对恢复期患者缓解心绞痛的效果显著。②疏泄疗法:教会患者学会疏泄,当焦虑、愤怒时,找知心的人倾诉、宣泄使心情变得平静安定,达到心身平衡。③移情疗法:指导患者学习或培养情趣,当心情抑郁或焦虑时,可以将患者的注意力逐渐转移到感兴趣方面,以抑制原来的心理障碍。

3.4家庭支持家属要对患者给予理解和支持,鼓励家属陪伴、亲友探视,多与患者交流,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让其感觉到家的温暖。同时家属不要在患者面前提医疗费用,避免给患者带来负面情绪,如果患者一味担心经济负担,家属要给予开导、支持,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消除自卑、郁闷等心理。

4小结

上一篇:逆反心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就业心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