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27 16:11:23

播音主持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篇1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信息社会的形成、知识经济的到来、文化艺术、政治经济、思想观念上的变革等等,一方面为播音主持艺术的发展形成了外部条件,一方面也为播音主持艺术创作提供了无限鲜活丰富的内容。外部条件的变化促进了播音主持艺术自身各要素的不断优化。当然这种优化的实现,最终还要播音主持艺术创作内部动因起作用。具体讲,科技进步、经济改革落实在广播电视等媒体的传播上,导致了传统工具的更新,使传播条件改善、传播媒体增多、传播方式变革,呈现出信息传播的全球化、传播技术的数字化、媒体管理的产业化、媒体运作的市场化、传输方式的集团化、传播人员的职业化、受众需求的多元化、沟通方式的交互化等等。这一切又使得播音主持艺术的创作条件、创作环境、创作工具、创作手段、创作样式、创作观念、创作依据、创作状态等发生着变化。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信息来源丰富,播出数量较大,传播频率加快,直播节目增多,受众更加主动,交流更加敏捷,节目相对独立,媒体竞争激烈。这一切随时随地都在影响着未来播音主持艺术的创作模式,都在作用与播音主持艺术的发展趋势。

二、播音主持艺术发展的趋向

研究播音主持艺术发展的趋向,既要紧紧抓住其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和由此产生出的基本特征,又要全方面、多角度来表明其表现形态。

1、“传与受”始终贯穿播音主持艺术生存和发展的规律。“传与受”是播音主持艺术创作的基本矛盾。抓住这一矛盾运动规律,就抓住播音主持生存和发展的规律。“传与受”随着人类发展而产生,发展而发展。现代社会,它在媒体安家。它用播音主持艺术创造解释自己,但它不会因为媒体的更迭而消亡,也不因为媒体、主持字面名称的消化而消失,今天叫播音员、主持人,明天叫传媒人、传达者,这些称谓都无关紧要。无论是广播、窄播,还是交互式传播,传的主动性和地位并没有改变,“传与受”这一矛盾的基本性质并没有改变。

2、“播音员”“主持人”界限缩小,趋于融合。这是因为上边所论述的播音主持艺术创作的基本矛盾运动所致。“播音员”“主持人”的称谓都只是一个过程,其本质和最终结果都是“传播者”、“传播主体”或“创作者”。从未来发展来看,播音员和主持人所从事的创作活动越来越趋于一致。在播音中要编排、要交流、要主持,在主持时要传达、要报告、要播出。事业的发展,由因人设岗、因人论岗变为以岗定人、因事论人。关键不在于你叫播音员还是主持人,关键是看你从事的是否是播音主持艺术创作活动。未来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一专多能,由单一型变为复合型,“播音员”“主持人”实际的融合会在本世纪变为现实。

3、播音员、主持人部分脱离媒体,出现“制播分离”或部分“制播分离”现象。由于媒体增多、竞争的激烈、产业化的管理、市场化的运作,也由于传播的集团化、节目中心制,使得一些非新闻类播音员、主持人如娱乐、综艺节目、少儿、专题节目、体育、科技等的主持人首先脱离某个媒体,伴随节目独立走向市场,以便服务于更多的媒体。新闻节目的时效性、政治性决定了在未来的时间里,新闻播音员和新闻节目主持人仍然会就职于某个媒体。

4、播音员、主持人职业化程度加强。越是传播技术的现代化,越是要求规范化;越是管理的产业化,越是要求规范化;越是运作的市场化,越是要求规范化。规范化,决定了播音员、主持人的职业化。规范化程度越高,其职业化要求也就越高。只有职业化的高水平,才能在未来的现代化、产业化、市场化中具有适应力、竞争力和生命力。其规范性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它包括作为广播电视等媒体的新闻工作者所应具有的基本素质,职业道德、纪律、语言的规范(按照国家等级标准要求上岗,未来人机对话、人机互动、人机并用,信息化社会,科技含量高的广电等传媒会率先使用,到时,语言不规范难以工作),还包括评估体系标准的规范等等5、播音员、主持人管理的专业化、制度化程度提高。由于“制播分离”,一些播音员、主持人脱离媒体,走上社会,由于媒体对播音员、主持人要求的职业化、专业化程度的提高,由于市场机制需要一个相同的管理标准,给人以平等竞争上岗的机会和权力,要求国家主管部门设立或委托专门委员会进行专业宏观管理,制定相关法规法纪,依法管理。其管理不仅仅是“有了任务、有了工作去做”,还应该包括主动的测试、评估、监控、审核等等。管理部门要制定各个等级的上岗标准,定期组织专业人员考核认定专业资格、水平,颁发相应证书,进行跟踪管理,定期抽查、考评。

6、中央、省、市电台、电视台等无论大台、小台,无论多媒、单媒,所有媒体的播音员、主持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由于传播信号上星、入网,都是面向全球播了,如收看省台已不仅仅是某省的观众,信号上星、入网,无论何地,有相应接受器的人都可收到。这就要求各级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主持人都要具有国家意识,都应具备对内对外宣传的素质要求,要求各级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主持人都要达到较高水平。播音员和主持人对媒体的依赖性越来越小,一些人也不能再靠着电台、电视台的光环生存了,要凭真本事,要在竞争中站住脚,脱颖而出。

7、播音员、主持人的素质会更高,适应力会更强,种类会更多,个性会更鲜明。这是因为:

(1)电台、电视台、网络等电子媒介相互融合,使得播音员、主持人不光能出声在电台主持,也能上镜在电视台主持:反之也有可能成立。

(2)节目分化越来越细,主持种类越来越多。如文艺节目主持,又可细分为综艺类、娱乐类等;少儿节目主持也可有讲述式、游戏式、表演式等多种。细化后岗位多了,可能会出现一人多岗,这更要求主持人的适应能力要强。

(3)由广播到窄播又到交互式传播,21世纪不光是信息社会,更是美学的世纪,既传播信息也要出精品。所以,要求主持人要具有较高的知识素养、专业水平和能力,富有较为鲜明的个性特征和人格魅力。

8、播音主持艺术创作的属性呈多质性,播音主持艺术学科的知识构成呈复合型。其创作既有再造性,也有创造性,是再造和创造的统一。从对其符号系统重新构建来看是创造,从对前一次创作过程创造后所形成的创作素材来看是再造。这创造和再造,有时交互进行,有时同时开展。由于其技术含量增多,其知识结构表现为以新闻、语言、艺术、技术为主要版块的集成,是各知识结构群的有机统一。

9、创作主体知识结构加大,技术含量增多,能力增强。创作主体具有多种功能,以播为主,采访编辑兼做;以节目为单元,广播电视兼播,对创作主体能力方面的要求更多。上述各方面情况的发展,条件的变化,使得创作主体要具有政治辨别力、敏锐观察力、现场反应力、转换应变力、快速记忆力、信息采集力、语言表达力、艺术审美力、技术操作力、策划创新力、节目制作力、市场竞争力、媒体适应力、心理承受力、整体驾驭力和综合调节力,这样才能把握播音主持艺术创作的基本矛盾运动。在上述新的变化中,创作主体的创作主导地位没有变,依然是播音主持艺术创作矛盾运动的主要方面。创作主体作为党的宣传员、新闻工作者的身份没有变。创作主体运用规范化语言及副语言进行传播的手段没有变。尽管有数字机器参与,那只不过是语言的帮手、辅助而已,不能代替创作主体自身语言的表达。播音主持工作的性质没有变,播音主持的创造性在新的条件、新的形势下将更充分地显示和发挥出来。

10、播音主持创作依据节目稿件、音乐、画面、音响等要素,都在发生着不同层次的变化。节目的中心地位日益显现,人们的节目意识日益增强。部分节目脱离媒体而走向传媒市场;稿件形式的多样化,稿件体现形式的立体化,稿件有形和无形的弹性化;音乐、音响的电脑化、仿真化;画面图像的多维化、立体化等等,但是各种创作素材的创作依据地位没有变。、受众在新的时期,素质日益提高,审美能力日益增强,传播方式的多样性,多媒体、网络等由广播到窄播到交互式传播方式的形式,使其分类更细,其接收和反馈更为便利,越来越呈现出较强的主动性和选择性。但是受众的接收规律没有变,依然是物理—生理—心理的运动过程。民族审美心理没有变,受众者的地位也不因其主动性增强而改变。

三、如何面对未来

在21世纪的初期,我们已经看到了未来播音的样态特征,如前面所概括的:“变与不变的统一”。那些“变的因素”,给我们提出了挑战,同时又给我们提供了机遇和新的领域;那些“不变的因素”,为我们积累了经验,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如何运用这些经验的新的挑战。可见,面向未来,迎面而来的挑战是多方面的。我们只有勇敢地迎接挑战,在不断地解决新的课题中发展和前进。

在播音主持艺术创作实践中,创作主体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这里提出挑战主要是针对创作主体而言。迎接挑战,就是要求创作主体能够做到适应、优化和统一,即主动适应外部条件的变化,优化内部要素的构成,使“变”与“不变”的因素在播音创作中有机地统一起来,使播音主持艺术创作在新的天地里获得更大的发展。

在时代的科技、经济、政治、文化促进传媒的发展和变革中,播音主持艺术创作主体应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政治文化素质,不断更新观念,扩充现代知识结构,增强掌握和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和工具的能力,提高语言功力和语言表达水平。因为越是与机器结合,越要求语言的准确规范,提高运用变化了的创作素材进行播音主持艺术创作的能力,进一步树立为受众服务意识,满足受众更

高的信息需求和审美追求。科技的发展、传媒的进步,已经把广播和电视、中央台和地方台的播音员都推到了一个平台上,形成了平等竞争的状态,这对广大播音主持艺术创作者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一大批真具水平的播音员和主持人必将应运而生。他们以节目为单元,以播音为主业,做到既能播音又能主持,既能干广播播音又能干电视播音,既能采访又能编辑,既能创意策划又能制作节目,成为高素质的播音主持艺术工作的创造者。

在播音主持艺术理论的研究方面,要坚持正确导向,拓宽研究领域,紧密结合实践,服务传媒一线,总结历史经验,关注国际传媒,仅仅抓住规律,加强预测研究,组建研究梯队,活跃学术空气,开辟传媒市场,形成良性循环。

在播音主持艺术教育方面,要更新观念,加大改革力度,根据传媒一线对未来人才的需求,拓宽人才培养口径,提高人才培养规格,更新人才培养方法,注重学员素质教育,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做到发挥特色与拓宽口径、强化基础的有机统一,培养更多更好的具有较高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一专多能的播音主持合格人才。

在未来发展的世界中,在不断变化的条件下,受众始终需求有声语言的传播,播音主持艺术创作的基本矛盾仍然存在,并不断以新的更加多样的形态呈现出来。播音主持艺术创作主体通过自身素质的提高、创作要素的优化、“变”与“不变”的有机统一,必将使播音主持艺术创作进入更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姚喜双,未来播音主持艺术的展望[J],语文建设,1996,6

[2]苏晓琼,播音艺术与主持艺术札谈[J]现代传播,1999,4

[3]苏晓琼,播音、主持艺术之我见[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3(3)

[4]孔宪毅,自然辩证法的根本出路在于原始性创新[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20(3)

[5]张颂,坚持规范化,走向多样化——节目主持艺术中的语言态势[J],语言文字应用1997,4

播音主持论文篇2

在文化价值中体现主持人的策略。文化的传播对播音与主持的人来讲有着重要的意义,播音主持它传递了社会文化的价值导向,提升了文化素质的极大的培养,提升个人文化素质的有效培养,有着重大的意义,文化素养的缺失,不仅造成了社会极大的反差现象,也会对舆论的向导问题造成社会的一定的误区,无法传达出正确有效的信息,使人们产生错误的理解,导致播音与主持这个工作在这个栏目组进行不下去,成了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危害组成部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进行对社会各种类型的主持人进行一个完全有意识的科学培训,加以学习,让其不在整个社会学习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水平,提高专业化技能,提升节目文化价值观,并且,把不同工作领域的工作状态分散开来,进行专业化培训,使得在整个学习在以后的工作中,展现出以往不一样的一面。其次,对播音原件进行有序深刻的分析和揣摩,在整个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如果使用播音稿太过单一化,他必然会造成社会信息播报的不太全面,这就造成了社会发展的一个滞后性还会造成社会文化的一个不确定性导致社会结构的一个不合理,让观众对此次文化的传播的一个误解,所以,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就应该在播音稿的选择之中就应该让其内容丰富化,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直观的感受,使其播报的内容,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加入当地特色和社会文化和基本元素让人们发展具有真实可行性,也让整个播报的过程中让观众体验到丰富多彩的文化气息。再次,进行主持人的文化塑造,来传递正确的生活舆论价值观。在整个主持人主持节目的过程中,播音主持应该外表一定要收拾的光鲜亮丽,外表向上得体,让观众视觉上带来不一样独特的风格,并且也要更具自己的播报的内容要进行很大的改变,给观众展示了播报的各种类容,让其不在平淡,不同的节目主持有着不同的风格,栏目组在采用主持人上也要进行大范围的改变,不同类型的节目要有不同类型和风格的主持人,要更具节目的不同进行有效的变换,从而为社会提供有力积极的人才。最后,在主持人的发音方面,应该也要加以培训和指导,主持人在不同的节目里要有不同的口音,比如,《新闻联播》进行播报的过程中要用到标准的普通话,和社会导向能力,《关中的那些事》里,就需要大量的陕西话语来彰显语言特色,增添整个节目的喜庆程度,对语音的完成与播报都有一个美好的解释,并且在不同的节目文化里,可以传播语言大众文化的传播,极大的推广了普通话的应用,和各地文化的传播,所以,我们应该正确的认识和发展主持人的语言化素质的体提高,推动社会文化的渗透到每一个人心里,促进文化快速传播。

二、播音主持对文化价值的构建

音主持对文化价值传播的具体的表现形式,它反映了文化的一种构建模式,主持活动是一种文化的传播形式,其代表了,对某个文化的认同,和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一个社会的组成部分,就是文化领域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应该选择这种文化传播形式下得有力的见证,它从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传播到另外一种的文化模式从中推动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播音主持是文化的选择之中拥有更多的问文化决策,和品质的涵养,它不仅表现了主持人的当时的各种心理素质变化,和主持人的外在动作以及各种表态神似状态,体现出了外在的动作,在整个社会之中文化价值取向,在特定的情况下产生的,比如,人们常常使用的语言、服装、行为习惯,这都是对应了社会文化的传播方向,而在这种媒体达到某个规范时,人们应用的社会价值存在和导向存在法,都是具有重大的意义。

三、结语

播音主持在整个思想媒介中具有很大的价值导向,具有很重要的位置,在整个文化体系的构建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这个大背景下,大众传媒在这个社会体制中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节目文化内含又得到了大大加深,在整个文化体制的够建中有着更重要的作用,在整个文化体系的构建中,需要广大人民的共同努力的,来创造整个社会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完善个人文化素质修养让我国播音与主持行业欣欣向荣,传播更好,形式多种多样,来丰富人们的生活。

播音主持论文篇3

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电视事业发展迅速。主持人成为受人瞩目的焦点。因此,本文分为两个部分对“节目主持人应具备那些素质”这个题目进行了探讨:

一、节目主持人应具备的基本问题。在这一部分中,首先对本文的研究对象“节目主持人”进行了界定。其次,说明了一下节目主持人的主要来源。

二、本部分是文章的核心部分。分别从主持人的政治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三个方面论述了主持人应具备那些素质这个主题。在这一部分中,作者视“素质”为灵魂,展开了思考并提出了一些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节目主持人素质

Atract

WithChina’sreformandopeningup,TVprogramsdevelopedrapidly.

Thepresenteralreadybecameafocusandinfluencedmillioof

audiences.Sothispaperdiscuesthepresentershouldhavewhat

kindsofqualities.Thereare2parts:

The1stchapter:Therearetwobasictopicsonthepresenter’s

qualities.Theauthorfirstdefinestheconceptof“presenter”.

Then,theauthorcitethesourceoftheanchors.

The2ndchaptercomestothecoreofthepaper.Idomybestto

makeasystematicexpositionaboutthepresenter’squalitiesfrom

herorhispoliticalquality,profeionalqualityandeducational

quality.Inthispart,viewingqualityasthesoulofwritingpaper,

theauthorthinkdeeplythesubjectofthispaperandprefersome

standpointsandopinio.

Keywords:presenterprogramquality

目录

前言……………………………………………………….1

一、节目主持人素质构成的基本问题…………………..2

(一)概念的界定………………………………….…2

(二)节目主持人的来源…………………………….2

二、节目主持人的素质构成……………………………..3

(一)政治素质……………………………………….3

1、节目主持人应具有正确的导向意识……….3

2、节目主持人应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政治素质…3

(二)专业素质………………………………………4

1、节目主持人的形象语言……………………4

2、节目主持人的有声语言……………………4

3、节目主持人的采编播合作与合一…………5

(三)文化素质……………………………………….5

总论…………………………………………………………6

主要参考书目………………………………………………7

前言

1978年,伴随着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的广播电视事业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广播电视在深化改革中,技术突飞猛进,频道不断增加,节目焕然一新,成绩斐然。80年代初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出现更是给广播电视增加了无限的活力,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主持人已作为一种职业开始迅速兴起和发展。

因此在节目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主持人,如何充分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不断提高各方面素质,以适应和满足广大观众日益增长

的精神生活的需要,已成为当代广播电视事业中一项重要的课题。

主持人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甚至决定着节目的质量。著名主持人和名牌节目相辅相成,息息相关。一个名牌节目可以造就一个知名主持人,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可以使节目骤然增光。当然,不佳的主持人则会使一个具有很大潜力的节目功亏一篑。因此深入探讨主持人素质构成的话题已经刻不容缓。

本文拟从节目主持人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文化素质三个方面进行一点思考和阐述。

一节目主持人素质构成的基本问题

(一)概念的界定

既然讨论主持人素质的话题,那么我们就必须首先明确“节目主持人”和“素质”这样两个关键的概念。

1.关于节目主持人概念的界定,一直以来就有很多观点和认识。笔者引用这样一段话来释义:“节目主持人指在广播或电视中,出场为听众或观众主持各种节目的人”,“主持人不是表演者,也有别于新闻通讯和文章的播报者(播音员)。主持人是以他(她)自己的身份,自己的个性,直接面对观众的人。主持人在节目中处于主导地位,他(她)的主要职责是组织、串联一次节目的各个部分,也可直接向观众和听众传播信息。”

我想主持人好比是一位家庭聚会的主人,殷勤的操持款待嘉朋贵宾的一切事务。只不过,他(她)用来款待嘉宾的不是美味佳肴,而是制作精良的电视节目;他(她)的客人则是电视观众。而实际上,电视节目主持人在英语中统称为Host,这个单词的意思与宴会、会议的主持人是同一个。

2.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

素质按心理学上指人的精神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

既然已经定义为“先天”,是不是就否定了素质的可变性呢。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不是。每个人自其出生起,都具有一些先天的“素质”,它是我们在心理和生理上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但这些“素质”会随着我们后天生存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地发生变化。所以我认为素质是可以在我们不断地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发展、成熟和完善起来的。

电视节目主持人职业的特殊性要求主持人具备较高的素质。作为一个主持人认识到了素质的可塑性以后,就应该更加注重平时生活中的学习和积累。优化自身的素质,提高节目的水平。

(二)节目主持人的来源

节目主持人的来源直接影响着节目主持人的整体素质。那么主持人的来源到底都有那些呢。

一般的情况下,大家都认为主持人来自专门培养这类人才的学府。比如说北京广播学院,二十多年来,她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和著名的节目主持人。但一支非专业出身的主持人队伍同样使人不可忽视。他们当中不乏电台、报社、电视台的采、编人员(如《实话实说》栏目中的主持人崔永元,原中央广播电台编辑。水均益,原新华社国际部记者),以及社会上知名度高的某一方面的专家,或从事其它专业学习和研究的人员(如《今日说法》栏目中的撒贝宁,就读于北京大学法律系),当然还有一些演员和歌手也加入了主持人的行列。

我想说 ,无论这些人来自学校还是来自社会,无论这些人的专业是主持专业或其他专业,既然走到了主持人这个行业中,既然已经面对了广大听众和观众,就要以一个主持人的身份和资格来衡量自己。那么主持人到底应具备那些素质,才能称其是一位合格和优秀的主持人呢。

二节目主持人的素质构成

(一)政治素质

1.节目主持人应具有正确的导向意识

在中国,广播电台、电视台是党和政府的宣传机构,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和工具,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无论是新闻类主持人或者是娱乐类主持人都首先要明确这一点。

作为电台和电视台的工作人员,节目主持人是喉舌的喉舌、工具的工具。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紧密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发挥节目主持人的聪明才智,做好宣传工作。

在节目中,我们常常听到一个词,那就是“我”,如我认为、我以为、我想等等。但是这里的“我”和自然生活中的“我”是不能等同起来的。作为主持人的我是工作中的我,他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还代表着媒体,体现着党和政府的意愿,是具有社会属性的“我”。

作为节目主持人的我,不等同于生活中的我。他高于生活中的我,是更高尚、更完美、更纯洁、更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我。作为生活中的我,对一件事想不通的时候可以发发牢骚,不满意的时候还可以发发火儿。而作为主持人的我,在话筒前就不能发牢骚,就不能随心所欲没有原则、没有立场,不计后果地轻率地发表“我”的意见。什么话不能说,什么话能说,说到什么程度,怎么说,什么时机说,从什么角度说,要达到什么效果和目的等等这些,都不能随心所欲、任我独行。都要以党和政府的宣传原则为依据,起到舆论宣传的正确导向作用,帮忙而不是添乱。这是党和政府对我们宣传工作者的基本要求,也是作为一名节目主持人的工作基础。

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节目

主持人方宏进曾深有感触地说:我从来没有以个人的身份说过话,我们说话的方式有一定的个性,自己可以写稿子,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观点,在演播室里录节目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风格对稿子加以改动,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以正确的宣传导向为基础。

即使在标榜人权和新闻自由的某些西方国家,广播电视也是要为一定的阶级和政权服务的。美国C新闻节目主持人沃尔特.克朗凯特曾说:我知道自己应该走多远,不能走多远。我想克朗凯特所谓的“走多远”正是他对自己在镜头前的言行的约束尺度,也是他对主持人这个媒介角色的理解。。

所以,在我们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后,作为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的时候就要时刻想到,我是党的宣传员,是媒体的体现者,在节目的策划、构思、编排及话筒前的一言一行都要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出发、从大局出发。这样就可以避免个别主持人在话筒前出政治性的差错,犯导向性错误。

2.节目主持人应加强政治学习以提高政治素质

节目主持人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就必须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政治敏感性。这就要求我们节目主持人在生活中关心时事,加强政治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深刻地理解党的政策、方针和路线,才能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此影响受众。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作为一名合格的主持人首先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党制定一切政策、方针和路线的理论基础。

主持人不仅应自觉地加强政治学习,还应深入实际,深入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涉及到一些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敏感话题。这就要求主持人加强调查研究,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对党和政府出台的政策、法令、决策有一个切身感受,增强理解程度。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把握节目的选题和嘉宾的选择,才能在屏幕上、话筒前保证不出政策性差错,并使节目具有一定深度。

(二)专业素质

1.节目主持人的形象语言

节目主持人在电视画面上的形象包括发型、化妆、服装、饰物、仪态、肢体语言等多个方面。这些因素的组成恰恰构成了一个主持人的主持风格。

主持风格和栏目形象是密不可分的。据不完全统计,中央电视台在新闻、文艺、体育、社教、经济、对外、青少等12个栏目中,拥有不同类型主持人400多人。

新闻评论性节目中的主持人形象应庄重大方;文艺娱乐节目中的主持人形象应清新活泼;青少类节目中的主持人形象应亲切可爱等等。

总之,一个节目主持人的风格和形象应符合这个栏目的风格和定位。主持人要根据节目类型调整自己,或根据自身的形象、风格选择适合自己的栏目。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切不可盲目追求所谓“流行”、“时尚”,矫揉造作,故弄玄虚。

主持人还应在细节上多下功夫。哪怕是一条领带或一个小小的饰物如果佩带的不合适都会在观众中引起负面反响,有的甚至造成恶劣影响。曾经就有一位新闻节目主持人在上节目时佩带了一条带有十字架的项链。节目播出后,立即收到来自全国观众的电话几十个,信件上百封。由此可见主持人在形象细节上同样不容忽视。

2.节目主持人的有声语言

节目主持人要进行信息传播是离不开有声语言的运用的。主持人的语言是工作语言,不是日常生活中的生活语言。既然是工作语言,就要比生活中的语言更标准、更规范、更简练、更准确、更健康。

主持人的语言是来源于大众,来源于生活的,但决不是生活语言的照搬和翻版。它是一种经过严格锤炼而纯化了的艺术语言。作为节目主持人要避免把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毛病带到节目里来。首先要做到起码的语音音调的标准。根据国家语委的规定,全国主持人必需讲普通话,而且要通过考级。但现在也有一些主持人在语音、语调上存在不规范的情况。根据观众听众的来信反映,有资料记载主持人的误读字音若干例:

“大男人模(mó)样”的“模”应读“mú”。(一套《半边天》,李晓萌。)

“这是即(jì)兴的”中的“即”应读“jí”。(一套《东方之子》,白岩松。)

“音乐界的佼佼(jiāo)者”的“佼”,应读“jiǎo”(《音乐盛典》颁奖大会,女主持人。)

作为电视节目主持人除了要正确流畅地发音吐字,还要加强语言交流的口语化。口语,就是口头语言,是说出来的语言。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是以第一人称贯穿始终,语言中的语气、停顿、转换都要表达主持人特有的语言个性,使人感到亲切、自然。

主持人的说话,通常都是在限制中进行的,这个限制,是指“节目时间”的限制,因此主持人要在有限的节目时间中,根据节目内容表达完整的语意和中心思想,要将自己的话说得简明、集中、适听,便于观众的理解。这就要求主持人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要临场不乱,从容不迫,以一念抵万念,那就是心中只有镜头,镜头代表你的观众,你的亲人,讲话要有对象感,这样才能亲切自然口语化的主持你的节目。

3.节目主持人的采编播合作与采编播合一

要主持好节目,首要的一点是主持人参与节目制作。节目制作过程包括了采(含策划)、编、播三个主要环节。根据主持人参与节目程度的不同,就有人把主持人分为“采编播合作”和“采编播一体”这两种类型。

“采编播合作”就是编辑为主持人写稿、主持人照稿播讲,或主持人以出场主持为主,部分参与节目制作。而“采编播合一”则是整个节目都由主持人单独完成,主持人参与节目的采编播全过程。

有观点认为采编播合作是主持 人的低级形式,采编播合一是主持人的高级形式。因此要用“采编播合一”来取代“采编播合作”。但这种观点在现实节目制作中是否确实有效和实际呢。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敬一丹曾是《一丹话题》栏目的主持人。《一丹话题》持续了五十多周,从选题、采访、编辑到制作,每一环节敬一丹都亲力亲为,经常处于超负荷状态。从而使节目逐渐流于粗糙,节目最终告一段落。引用她自己的话:“这种工作方式有利有弊。表现在节目上,有些节目仓促、粗糙。表现在我个人的状态上,我常常很累,疲于应付。”1

可见一个人的精力和能力都是有限的,超出了本人所能承受的限度,反而适得其反。

笔者认为作为一名主持人应该具有采编的综合能力。但在实际节目制作中并不一定非要采取采编播合一这种形式。因为我们最终目的是制作出观众满意的高质量电视节目,而不是单纯追逐形式。

电视节目的制作具有很强的合作性。我们不可否认一个优秀的节目和一个出色的主持人后面,必定有一只强干的采编班底作为他的后盾支持。比如美国著名节目主持人克朗凯特,就拥有一个庞大的编辑记者队伍为其策划、写稿。我想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他所说的内容、经历、感受,并不一定是他自己的东西,但要把别人的东西消化、理解、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

应该说,节目主持人的能力差别体现在水平上,而不是形式上。“采编播合一”有着不可否认的突出优势,有条件的可以去做,但不必完全拘于一格,让所有的节目主持人都“采编播合一”,这在实践中是难以做到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应该根据主持人的精力、能力等一些实际情况而定。

(三)文化素质

最后一点我想谈一下主持人的文化素质。作为一名主持人应全面提高文化素质。文化素质是基础,只有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才能更深刻的理解党的方针政策,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才能更加深入的研究钻研自己的专业,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同时提高整个节目的质量。

人们常用“杂家”来形容主持人。我想它所要表达的意思就是主持人应涉猎广泛,触类旁通。应是复合性人才。无论是文学、语言、历史、地理、美学、心理学、还是社会学及一些自然科学等等,有关这些方面的知识,主持人都应学习。不仅面要广,还要根据主持的节目类型和主题,强调它的深度。比如经济类型栏目的

主持人应通晓有关经济的各种专业名词及相关政策,要做到脱口而出,成为经济领域的内行和行家。

总之,只有主持人全面提高文化素质才能在主持节目时做到胸有成竹,心中有话,出口时才能做到一语中的,入木三分。反之,则会造成不知所云,无聊调侃。

吉林日报曾登文批评有些节目主持人素质不高。刊文说,有这样的顺口溜形容某些主持人:有话没话都要“聊”,什么场合都要“笑”,什么年龄都要“俏”,不论男女都要“闹”。该文举例说,据对某电视台综艺节目的三次细心记录,女主持人无聊的调侃真不少,约占这台50分钟节目的近30。有一次她与男主持人就下一个地方性食品技艺的展示进行串词,先是聊自己小时侯喜欢吃什么、怎么吃、又露出怎样的吃相,然后询问男主持人小时侯爱吃什么等等,前后用了7分钟,而下面的正式节目才不到5分钟,让人看了以后莫名其妙。1我想这种情况的出现正是反映了主持人文化素质不高,肚里没货,以“无聊”的调侃掩饰,想造成幽默气氛,反而弄巧成拙,使人十分厌恶。

可见主持人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节目的质量,和随之而来观众对节目的评价。

文化素质是主持人的知识水平、艺术修养、法律观念、行为准则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现。我们要知道“文化”始终是人类生活的中心。只有观众看到主持人所表现出的文化内涵、文化修养是实而又实的东西,就一定会被接纳和肯定。相反,没有深厚的知识文化为基奠,主持人即使有娴熟的表达技巧也是一个花架子。

作为一名主持人还要不断学习外语提高外语水平。我们正处在一个与时俱进催人奋进的年代。中国与世界已融为一体,申奥成功,加入世贸等等。因此,在节目栏目中,国际化色彩越来越强。这就要求主持人应具有一定的外语能力。它不仅仅是一种口头交流的工具,也有便于我们从网上、外版书籍中直接汲取精华,为我所用。

文化素质对于主持人来说确实是一个大题目,要在较高层次中实现它,我们就必须付出不懈的努力和追求。

笔者从以上政治、业务、文化三个方面阐述了主持人素质的构成。也许有些人会说这样对主持人的能力要求似乎过高,但是看一看那些优秀主持人,不都确实如此吗。随着时代的发展,国民素质的提高,观众审美水平的变化等等这些,都对主持人素质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主持人发展的趋势将是,越来越多的复合型的主持人独占荧屏。新闻型的节目主持人要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要思维敏捷

,逻辑严谨。综艺型的节目主持人要有某一方面的艺术特长,要成为艺术作品的鉴赏家。服务型的节目主持人要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及热情的服务态度。知识型的节目主持人不但要用语准确,概念清晰,而且还要能旁征博引、深入浅出,成为所涉及内容的内行和专家。

节目主持人作为新兴行业,应运而生。庞大的主持人队伍,直接影响着受众,而这种影响的作用又日益明显和重要。提高主持人素质已是当务之急。(全文完)

主要参考书目:

1、张颂主编:《中国播音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年10月第一版。

2、朱羽君王纪言钟大年主编:《中国应用电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6月第一版。

3、陶涵主编:《新闻学传播学新名词词典》,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1月第一版。

4、陈原著:《语言与社会生活》,三联书店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5、郭镇之著:《中国电视史》,文化艺术出版社。

6、吴庆棠著:《传媒角色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播音主持论文篇4

地方普通高校培养的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就业方向基本上都是针对当地的电台、电视台、报社等相关媒体。因此,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是我们教学的前提,如果教出来的学生胜任不了他们的工作,则我们的教育是失败的。播音主持教育更应注重实践性,因此,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策略要正确,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播音教学的新方法1、理论讲解与实训相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基础,以老师的研究方向为出发点,没能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是简单的老师说学生学的单项传播。新型的教学方法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在以后的教学中,不能一味的专注于理论的讲解,要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比如播音发声课理论的讲解要和小课播音发声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上小课的时候,就不用再花时间讲解理论,直接进行实训即可。结合的方法可以让上播音发声训练小课的老师,一起听播音发声老师的理论大课。比如讲解到“吐字归音”理论时,理论老师把对“吐字归音”的“枣核型”要点讲解清楚,把对字头、字腹、字尾的处理的要求和技巧剖析透彻,上小课的时候就可以直接进入实践,找些相关的稿件进行练习,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提高了效率,从而达到小课实践的目的。新课程体系的制定要围绕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重抓实训过程,播音主持专业课程的设置,我们大胆的进行了实训教学。在播音老师的带领下自制了十三档节目。紧跟音乐风尚,自制了年轻人喜欢的音乐节目《新声动人》,重温美文经典,陶冶人们情操的节目《品读经典》,除去人们的疲劳,给观众带来快乐的经典相声小品节目《品来品去》,给人们繁忙的生活快乐,用搞笑的视频片段,我们自制了娱乐节目《网事播报》等。节目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应的学生来完成,老师都会紧跟市场的需要,对每一期节目的选题策划,节目编排,时间长短都给出指导的意见。每一期节目的完成,同学们都会有新的收获。经过四年制作节目的锻炼,同学们的专业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升,毕业后可直接胜任单位交给的任务。2、课件制作与学生兴趣相结合对于播音艺术专业课程课件的制作要坚决杜绝文字满篇飞,幻灯片上切忌密密麻麻的全是文字,而且密不可辨,把上课所要讲解的每一句话都打在幻灯片上,这样老师看着累,学生同样也累,且效率不高。要以更直观,更易看懂的图片为主,加上文字注释讲解。且文字的字号24到28磅为宜,用此字号,无论学生在教室的哪个角度都能看清楚内容。比如播音发声理论课有对声带的讲解,我们的声带不通过特殊的设备自己是看不到的,但是课堂上想找到特殊的医疗设备是很困难的,即使有用起来也是比较浪费时间的,此时,我们就可以找些声带的相关图片,以发声时和不发声时声带的图片为例对学生讲解声带震动发声的原理,这样不仅增加学生的兴趣,更对对所学内容记忆深刻,对发声原理理解透彻,对以后科学的发声及保护声带有很大的帮助。3、校内专业交叉与师资共享相结合播音专业的学生基本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的适合新闻播报,有的适合主持娱乐节目,有的适合解说体育。因此,在招生的时候,就要全面考察。录取以后,要制定符合播音专业发展的培养计划,争取把每一个学生的潜质都激发出来。“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我国著名的排球运动员、教练郎平,根据自己多年的比赛、执教经验就可以做排球节目的评论员,尽管她没有学过播音主持。新型的教学方法不仅是和社会上的单位联合办学,而且在相关教学单位中也可以实现。比如,有的学生喜欢法制节目,有志做个法制节目主持人,就可以和法律专业相结合培养。比如学生喜欢话剧,就可以和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结合培养。谁也不知道学生就业后具体从事的工作是什么,那就根据学生的爱好,在打好专业基础的基础上,多教授相关的知识,以提高工作的机会。

(二)开阔学生眼界的新型教学法——实施“走出去、带进来”战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性因材施教,比如有的同学基础好,简单的指导后就能很全面的掌握,而有的同学基础不好,需要花双倍的时间和精力去帮助他纠正不足。播音的学生文学功底相对较弱,有的高考只考了360多分,语言组织能力很有待提高,这时候就需要老师帮助他们提高知识储备。可以规定一个月或半个月看一本书,并写下一定字数的心得,在课堂上和大家交流探讨,一来可以增加知识储备,二来可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实践证明这一做法还是很有效的。在练好学生专业的同时,要鼓励学生走出去,多参加高水平的比赛,从而发现自己的不足,把别人好的方面学回来。近两年我们先后参与了目前规格最高的全国大学生朗诵大赛——齐越朗诵艺术节,还有河南省大学生艺术节的比赛。通过比赛,同学们会有新的认识和提高。

(三)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新型教学法——“联手行业、产学合作”更新实践教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与行业两种资源,努力实现“实基础、高素质、强能力、重个性”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健全以课程实验教学为基础,社会实践为拓展,专业实习(见习)为核心;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搭建实验室、校内学生创新中心、导师工作室、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等实践教学平台;坚持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把实践教学贯穿到本科阶段的整个学习过程。主动联手行业,强化制度建设。主动出击联手行业,拓展产学研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通过制度平台建设,确保实践教学体系顺畅运行。与行业合作,聘请业内专家担任学校兼职教师,同时每年也要输送教师到行业培养,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与相关单位共同组建教学实践教学基地,鼓励扶持教师申报解决行业实际问题的横向项目课题和联合创作广电影视作品。卓有成效的实践教学会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二、新型教学方法对老师、学生的要求

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教育,应在遵循普通课程教育方法的基础上融入新型的授课方法。播音教师要打破传统过分强调共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着眼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把学生身上蕴涵的创造潜能开发出来。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张扬提供广阔的生活空间、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播音主持专业培养的学生将来是要在镜头和话筒前工作的,各方面的能力都要经得起工作的考验,经得起听(观)众的考验。因此,播音教师不仅要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更要具有较强的示范能力。播音员主持人不仅是个专家,也是个杂家,无论天文、地理都要有所知,这就要求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师要有广博的学识。媒体在发展,培养学生的内容和方法也要与时俱进,才能紧跟时代步伐,才能满足社会需要。这就要求播音专业教师不仅要站在社会发展最前沿,吸收最新鲜资讯和业界时尚理论,更要潜心研究,置身于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去,认真分析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找出新的解决方法。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就业面不应该局限于播音员主持人,应该成为一名综合性人才,有能力担当摄影、摄像、灯光、化妆、采、编、播、主持、策划、出镜记者、培训或者导游等可以发挥个人能力的工作。面对就业问题,毕业生要把眼界放宽放大,要谦虚好学,从基层做起,避免眼高手低,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媒体现在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内涵。电视台要的是“播音员型的主持人,主持人型的播音员”,这就要求从业人员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又要有涵养,厚积而薄发。播音专业的学生仅有标准的普通话和靓丽的外表是不够的,还需要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培养更多的自身能力,从而提高综合素质,把自己锻炼成一名被社会认可的综合型人才。

三、结语

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考虑学生应该会做什么作为培养目标,能做什么作为反思的出发点。要处理好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关系,新培养方案的制定要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重点,培养高素质的人。播音专业培养的学生毕业后,不仅仅会在台上主持,节目策划、外景主持、拍摄、后期编辑制作都应该会。要克服知识本位,克服老师本位,要以学生为主体,提升学生能力为重,不能因为老师喜欢开哪门课而开哪门课,要根据学生的需要而设。知识只有转化为能力才有价值。小学教育核心是习惯,高中是认知,大学是思考。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不仅给学生知识,更应帮学生提高社会能力,“给人以鱼不如给人以渔”。让其在客观或特定的环境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出被社会认可的价值。

播音主持论文篇5

只有重视主持意识在播音艺术创作中的价值,才能积极能动地传达出创作内容的艺术魅力,催生播音语言艺术表达的百花齐放。在播音艺术创作中以主持意识的特点、方式和目的去选择和驾驭一切表现方式和手段,是使作品在表现力上具有魅力和创新的关键,亦是弥补现有传媒教学的缺失、适应现代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正如张颂老师所言:“播音艺术创造活动的丰富生动、千差万别,都离不开语言主体的创造性、开拓性、群众性、时代性。从人文精神的音声化层面,注重语言主体的研究,也许能冲破‘工具论’的机械性,集结‘文化论’的普泛性,打开语言本质的大门,推动语言活动的科学化、规范化。”以主持意识的视角观照播音艺术创作过程,既能开拓播音主持艺术研究的学术视野,又能为播音主持艺术传播研究提供一种实证,对当前播音主持艺术教育的生存与发展也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二、主持意识产生的适应性需求

播音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的表达方式,属于创作范畴。在这种有声语言的二度创作过程中,传播主体按照创作要求运用主持意识,积极能动地将文字符号转化为有声语言、创造性地将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张颂认为“有声语言的创作,必须完全符合创作要素(创作目的、艰苦劳动、改变形态、完整作品)的要求,否则就称不上创作”;①创作主体按照播音创作四要素的要求进行语言传播时,需要发挥主持意识的能动性,掌控创作的主动权,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舞台,有效地实现个人的艺术梦想。人们的行为总是有着一定目的,播音创作的目的亦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信息、服务大众。在明确播音创作目的的过程中,创作主体需要在主持意识的统率下,规范创作过程,搞清对具体内容的创作是在规范社会公德还是在痛斥社会陋习,是在宣传家庭美德还是在开掘审美视角,做到心中有数,而不致迷失航向、偏离主题。播音创作的第二个要素是需要艰苦的劳动。播音属于二度创作,是把冷冰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有色的语言的过程,创作主体需要在对文字进行理解感受的基础上遣词造句、表达情感。这时创作主体在进行反复推敲和再三琢磨的劳动中,激发创新意识,挖掘艺术思维中转瞬即逝的闪光点,启发语言表达上的表现力,实现播音创作的目的。在这种创作中,创作主体运用主持意识深钻苦研,提高播音创作的自觉性,增强对播音艺术的创作力。播音创作的第三个要素是改变形态,是创作主体把文字稿件转化为有声语言,把内在思维转化为外部语言进行传播的活动,完成了语言艺术由静态到动态、由无声到有声的形态转变。这个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念字吐词而是把文字转化为创作者自己的语言,亦不是漫无目的闲谈性的聊天,而是在理解与升华基础上的以理服人、以美愉人。这就要求创作者在改变形态中发挥主持意识的潜在的主观能动性、遵守播音创作的规律、呈现创作高潮,从而使主次关系明晰、表情达意贴切。播音创作的第四个要素是需呈现出完整的作品,可以是一档完整的节目也可是多人共同完成的诗歌朗诵作品等。作品的“完整性”体现出创作者调动自己的主持意识的重要性,因为“完整性”不仅是形态的有头有尾、有始有终,还是作品内容中的“不可重复、不可模仿”。这就要求创作主体以主动性的思维对语言内容进行不同形式的具体感受,引发不同思想情感的深化,传达出具有个性印迹的艺术作品。这个完整的作品包含着创作主体与众不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趣味,更融入了个人在生活道路和艺术历程中的体验、触动、思考与启发。

三、主持意识在播音艺术创作中的主导作用

主持意识是建立在对主动性思维的理解和主动性语言表达方式的创作把握上。所以,在播音艺术创作中的每一部分(内在感受、有声语言的组织特点及创造表达等)都是来源于对主动性思维的理解和把握上,以主动性语言的形式特征和艺术轨迹进行思考,是使有声语言在表现力上具有魅力的关键。良好的文化基础和学习储备,对于有声语言创作的完成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这种创作的准备就是广义备稿和狭义备稿,有这一点作为基础,可使创作者更为集中地抓住稿件的精神实质,更为恰当地把握表达技巧。但不善于运用主动性的思维方式开掘播音创作的表现力,便无法使播音创作有的放矢。创作主体也只有在较高的政治觉悟和丰富的艺术素养的广义备稿、较为广博的知识和较为扎实的播音技能的狭义备稿的基础上,才可以更为主动驾驭稿件的主次关系,恰如其分地运用表达方法,吸引和感染受众。文字稿件是将静态的文字呈现给读者,而播音艺术的创作必须把静态的形态改变为动态,改变成一串串鲜明生动的语言符号以丰满受众的想象力。播音艺术创作是把文字的东西转变为创作者要说的话,所以不能被动地“播”、被动地念字出声,要理解、感悟,激发播讲愿望,以积极的心态进行声音意象表达,以主动性的方式思考节目的内容形式、选择语言表达手段,从而使播音鲜明深刻,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主持意识在播音创作的每一环节中的呈现。“音”是播音艺术创作的表现形式,“播”则是这种创作的趣味核心,更是播音之所以称为“艺术创作”的意义所在。播音艺术创作在内容和形式上重视个人的具体感受和情景表现的自由,使文字稿件里的任何一种对象都可以通过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等表达技巧打通情感动脉,赋予其生命;作品的生命在创作主体的调度和发挥中,充满灵性,富于韵味。创作主体发挥主持意识的主导作用,能动地运用表达技巧,把技巧转化为表达工具,为传播服务。创作主体通过停连的回味想象、节奏的抑扬顿挫、语气的拟人夸张等技巧的运用,使有声语言创作串联起听觉微妙的感受,描绘出富于情节的精彩画面;作品的内在韵味基于创作主体主动积极的内在感受过程,也只有主持意识所引发的主动性思维运用方能将文字内容的原汁原味解读给受众。电影、电视等艺术作品,因其是实物的呈现,所以在创作上的表现力是相对写实的,这就限制了受众的接收空间;但播音艺术创作则不是,作品中创作的所有对象可通过多姿多彩的表现手法赋予其灵性,让受众意念自由挥发、任意驰骋。这就是有声语言创作表现出来的自由性所带来的优势,这也正是有声语言创作在表现力上无可比拟的一个特点。所以,播音艺术的创作意义不是简单的“播报”与“发音”,而是创作者在以负责、掌管的主持意识的运用后所给予受众多姿多彩的意境空间;重要的是在语言的组织方式和表现力上怎样以主动性的思维、主动性的目的进行创作,充分运用播音语言的“主持”优势营造魅力声场。运用主持意识所进行的有声语言的创作对受众进行吸引与统领,具有鲜明的目的性。播音艺术的创作,不是自娱自乐,亦不是漫无目的胡侃,而是吸引受众,让受众获得信息,得到启发,感受到生命的真谛与生活的价值。所以当受众感同身受时,创作者必然会对受众的潜意识进行统领,以“催人向上”为目的,知善恶、辨美丑、明是非。以主动性的方式与主动性的目的去思考、设计节目的内容和形式,是在播音艺术创作中灌输的内驱力,是播音员由内而外生发出来的前进力,使播音员的语言创作拥有了生命力,凝练着感召力。这种与受众在情感上所达到的心理默契充满了人文关怀,可以在创作中营造沟通的氛围,疏通交流的渠道,在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中达到一种情感共鸣,以承担起广播电视媒体“教育和鼓舞”受众的职责。

四、主持意识在播音主持艺术教育中的培养

对于学生而言,播音艺术创作是一个用有声语言创作的表现方式艺术性地展示自我和张扬个性的过程。在其中,教师不仅要传播知识、答疑解惑,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的创作保驾护航,启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激发学生潜在的表现欲,调动学生创作的主观能动性,挖掘与呵护学生在播音创作中转瞬即逝的闪光点并鼓励将其放大,启发他们在创造中的艺术想象力。同时,教师要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创作个性,根据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进行教学,细心观察并善于沟通,发挥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作用,帮助他们发掘自己的创作优势,以此形成每个人不同的创作特点,帮助他们最终实现自己的播音与主持艺术梦想。

播音主持论文篇6

一、包容性与交互性相辅相成

包容性与交互性是两个相互促进的概念,包容意为容纳,交互意为交流。作为一名优秀的主持人,在语言方面应首先对节目嘉宾与其他主持人的语言具有包容性,然后在此基础上与其产生交互性。主持节目与为人处世一样要懂得倾听,要包容对方的观点与语言,这访谈节目和综艺节目中尤为重要。“访谈”顾名思义是一种互动的模式,即追求嘉宾与主持人之间思维碰撞所产生的火花,而在节目中,主持人未必对嘉宾或者其他主持人的意见思想完全赞同,有时甚至持相反意见。这就要求主持人灵活运用语言艺术,对嘉宾和其他主持人进行包容和理解,并借此建立对话平台,《天天向上》就是这类节目的典型。《天天向上》的嘉宾来自五湖四海,观点也不甚相同,但主持人汪涵却并未急于否决嘉宾的说法,反而让他畅所欲言,最后再对自己的认识娓娓道来。除此之外,汪涵并没有建立“一言堂”式的节目模式,反而与嘉宾和其他主持人很好地互动起来,常常妙语连珠,建立了对等的交流,从而拓宽了节目的思想内核,真正使主持人作为一个交通枢纽的作用出现,产生了良好的节目效果。

二、文化性与时代织相融

作为媒介形象,播音主持人担负着信息传达的重要作用,这要求主持人的语言既要体现深厚的文化内涵,又要求能表现出一定的时代特征。只有如此,主持人所代表的节目才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许多优秀的播音节目,如中央广播电台的《网络文化看点》《走遍天下》,以及《新闻密码》等,正是因此才广受听众的好评,提升了节目的受众忠诚度。人们常以“杂家”来形容播音主持人,其核心内涵就是主持人无论是文学、地里、历史、政治等方面知识,都应广泛涉猎。一个播音主持人也只有全面地提高了文化素质,节目中才能做到胸有成竹,讲述道理才能入木三分。反之,若主持人缺乏一定的文化素养,在节目中可供发挥的空间便显得有限和局促。薄弱的文化素养很可能导致传播主体语言上往往索然无味,节目质量也因此深受影响。除此之外,语言的时代性则代表了播音主持人与时俱进的能力。语言富有时代性,使播音主持人更具亲和力,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节目的审美空间。正如央视著名主持人张泉灵所说“主持人需要接地气”。如何在语言上亲近观众与沟通技巧密切相关,语言的与时俱进就是良方。可以说,近年来的新闻类的节目一改过往严肃刻板的形象,越来越多地采纳了由新闻事件、网络用语演变而来的流行语,这不但拉近了节目与观众的距离,也从以往观众的被动接受变为了如今的主动革新。实际上,社会迫切需要这样有温度的新闻。由此可见,文化性与时代性的交织相容是一位优秀播音主持人所不可或缺的职业素质与能力。语言艺术是播音主持人的灵魂。一位合格的播音主持人应灵活运用语言,并在与时俱进中形成自己的风格,也只有这样才能吸引观众,保持节目收视率。同时也对今后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实践教学产生了启发,警示了我们应更加重视对语言艺术这一播音主持人核心功力的培养。

播音主持论文篇7

关键词:播音主持专业论文

目前,随着互联网传媒与通讯传媒的不断扩大与发展,传统电视传媒行业受到的压力与挑战也越来越大,电视传媒行业怎样才能抓住观众心理,怎样才能提高观众对电视播音主持的效果评价,怎样加强观众的代入感。优秀的播音员为了增强主持工作效果,在任何不同的播音工作需求和工作场景中都应该能够及时创造可以激发观众关注情绪的副语言。

1电视播音主持副语言的概念

电视播音主持可以理解为是播音员在电视镜头中用动作、表情、眼神、服装、妆容、体态、荧幕感觉等更立体、更直观、更全面地向观众展示自己想要表达的信息内容。在一般情况下,主语言与副语言相互结合是电视播音主持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在电视画面带给观众视觉体验下,播音员主持人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让观众理解事物信息和人物情感。实际上播音员主持对副语言的运用能够将电视节目所要表达的事件内容、节目风格以及观点更加清晰、直观地传达给观众,让观众对这个节目有着深刻的印象。电视播音主持运用副语言的能力不但体现了播音员主持人的身体素质、魅力,还是决定一个电视栏目质量是否好坏的重要因素,甚至象征着整个电视台的价值标准。所以,播音主持工作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能很好的将电视播音主持副语言表达出来,拥有播音主持副语言能力对于电视播音员主持人来说非常重要。

2电视播音主持副语言创作的功能与作用

电视播音主持副语言的主要功能是辅助,语言播报大多被要求必须遵守着客观公正的原则,对于播音员主持人来说,要想使播音主持更加具有亲和力,更加准确清晰地将所想表露的情感态度体现出来,副语言的使用就变得必不可少了,所以播音员主持人就要不断提升自己创作电视播音副语言的能力。以下就从几个方面出发讲述播音主持副语言创作的功能与作用。

2.1副语言的基本创作功能

副语言的基本创作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1)补充播音员主持人运用有声语言想要表达的信息。很久以来人们向外界传播信息所用的主要手段就是使用有声语言,它是文字的一种表达方式。但是在电视播音主持工作中,播音员为了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播报内容的真实、直观,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播报必须要保持传播内容、信息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原则,但这种播音方式却不能让观众更好地明白播音主持人想要表达的观点以及事件中人物的情感态度与想法,那此时就需要运用副语言来对语言信息进行补充。恰当的使用副语言能够让观众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实践中人物的情感态度和播音员想要表达的观点,并且可以保证信息的传播完整性。2)体态语言信息的功能。电视播音主持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播音员主持人的内心情绪、态度主要是通过播音员主持人的动作、表情和眼神等副语言来表达和传播。这种表达方式有很多好处,例如: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加强观众对电视信息的代入感,更能让播音主持所传播的内容更加真实。3)对语言信息进行强化。由于信息内容离观众生活较远,所以在一般情况下,观众并没有对电视播音主持内容产生迫切的求知欲望,在看电视节目时仅仅是抱着看热闹的态度。通过运用电视播音主持副语言不仅能够强化电视的人际传播效果,还能对语言信息进行强化,使得语言信息更具有情绪性和传播力度,这样就能让观众更加热情关注电视中的播报事件。

2.2副语言的基本创作规律

1)将信息更加全面的展现给观众。在电视播音主持中,适当的运用副语言能够将电视画面不能表达的内容展示给观众。播音员主持人要不断的加强自身文化素养并且要积累更多的专业知识,以此来提高自身的审美品位和人文情怀、锻炼更准确符合节目定位的副语言表达能力。2)有效加强信息的传播效果。电视播音主持工作是一种大众化传媒工作,并有着要求播音员主持要在第一时间知道并了解新闻事件,并且还要作为新闻事件的传播者将新闻事件报道给观众的工作性质,这种工作性质能够体现电视中新闻内容的传播即时性。所以为了增强节目信息的传播效果就要求电视节目的播音员主持人能够适当的使用副语言来向观众表达出很好的情绪态度。

3副语言的表达规律

评价电视播音节目效果好坏的重要标准就是电视播音主持工作中的副语言的应用,而这也是判断播音员主持人个人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研究电视播音主持工作中副语言表达规律是十分重要的。

3.1表情语言

在人与人的交流过程中,最能够直观表达出一个人情绪变化的就是通过观察这个人的面部表情变化,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闻名不如见面”。通过摄像头的取景,播音员主持在电视屏幕上与成百上千的观众朋友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表达,他们要想提升整个电视节目的艺术效果就必须学会恰如其分的使用表情副语言。例如湖南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汪涵就经常给观众带来一种幽默而又富有内涵的感觉,那是因为他在面对摄像镜头时市场运用一些细微的表情副语言,这样不仅让电视节目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得到了提升,还很好的体现了节目的主题思想,让观众更加喜爱这个节目并对节目产生了一种亲近感。

3.2手势语言

在大众日常生活中运用非常广泛的语言艺术就是手势语言艺术了,这是人们在和别人交流沟通的时候最常被使用的一种表达方法。通常手势语言的使用方式比较随意,所以人们在运用时都会带有自己的明显的个人特征。但在电视播音主持的过程中,主持人为了更加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不让手势语言的表达产生歧义,不让观众产生误读的情况,他们必须更有规律性的使用手势语言。正确的使用手势语言能够让主持人所要表达的语言变得更加生动与形象,还能调节节目的氛围、更便于观众了解节目的思想。

3.3体态语言

坐姿、站姿和走姿是电视播音主持体态语言主要的3种表达方式。在一般情况下,电视播音员主持人为了让观众在欣赏电视节目的时候能够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他们必须在镜头前保持着大方得体的体态。就像在著名主持人白岩松主持的节目中,我们可以发现他始终保持着坐姿挺直,肩膀放松,并且两脚平落在地面上,这样就给我们一种稳重得体的感觉,他所反映出来的节目主持体态语言不仅符合节目的定位,还符合观众对于整个节目的审美要求。

3.4仪表语言

电视播音主持的目的其实能被理解为是传播信息,但它同时又是一种给观众带来视觉和听觉的工作,所以对于播音主持来说外在形象和声音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所谓的播音员主持人的外在要求并不是指容貌上的要求,更多的是仪表上的要求。通常情况下,电视播音主持是在一个非常严谨的直播环境下工作,但如果一个播音员主持人穿着拖鞋来进行工作,就会在观众面前呈现出一种懒散的、对工作非常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这会大大降低电视播音主持的效果。这就是在戏剧行业中常说的“宁穿破,不穿错”,他们讲的是同样的道理。因此,播音员主持人要不断的丰富自身内涵,让自身的文化素养得到提升,注重播音主持仪表语言的表达艺术,还要学会在任何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背景下选择合适的仪表形象,这样会让观众在电视播音主持的一开始就对你产生一个很好的印象,也会使观众更快的喜欢上你,进而喜欢上这个节目。

4结束语

播音主持论文篇8

播音主持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了播音广播、语言表达、播音发声、口语表达等专业课程之后,在对播音主持有了初步了解,需要进一步提高综合应用的能力。这就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课程来练习相应的气息、情感的表达、思维的灵活性等内容,这些知识往往都需要一个连贯性的学习,不然知识没有得到融会贯通,缺少连续叉,不能熟练应用。这个问题需要学生和教师注重学习的连贯性,不仅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也要不断回忆旧的知识,做到温故而知新,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并能熟练地应用于实践之中。

二、自信心缺乏,无亮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一般都要树立典型,给学生提供一个完美的参考。这样虽然给学生明确了努力的方向,但同时学生也会对此倍感压力,对自身的能力不信任,产生不自信的心理,这样往往导致学生无法自如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仅仅是效仿,没有课程亮点,往往得不偿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创新,引导学生大胆去做,对于突出的亮点给予肯定,发挥每个人的优势,让学生树立自信。

三、话筒前状态欠缺积极和热情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面对话筒往往会呈现出紧张、手足无措甚至是表情木讷的情况,播音主持状态进入较慢。为了积极调动学生的话筒前状态,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机会锻炼,提高心里承受能力。除此之外,还要帮助学生努力创造角色状态,一旦进入状态立即呈现积极、活力、思维活跃的意识,快速进入播音状态。

四、教师与学生对实践课的认识不足

由于播音主持专业的实践性较强,播音主持人才属于应用型人才,课程设置往往会将实践课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以便学生更好地将播音主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加深入地理解播音主持的内涵,因此在理论基础教学完成的前提下,往往会进行实践环节。因此,在课程设置阶段,教师和学生要积极参与进来,对实践课程的内容和意义进行深入分析,为更好地实现实践课程的目的综合考虑实践课程设置的各个方面,明确目的和目标,落实实施过程。

五、学生缺乏实践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播音主持实践小课教学不仅仅是教师努力教学的过程,还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成为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在实践课的教学中会存在教师讲得天花乱坠,但学生却如坠云雾完全不感兴趣的情况,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教师与学生不能在兴趣上接轨。小课教学往往是分组的形式,教师可以有意培养小组的团队意识,以组为单位组织各种形式的课程和讨论,这样的实践课程可以培养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学生成为一个集体,可以集体之智慧进行更多的创作,有着更广阔的思维空间,这种责任感会促使学生更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实践课程中,让灵感不断出现,智慧火花常备点燃,这样教师仅仅是引导,学生才是实践课程的主体。

上一篇:播音主持艺术范文 下一篇:新闻专业毕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