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实践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01 11:09:00

信息技术教学实践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实践论文篇1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 实践 教学技巧 应用

信息技术作为现代计算机科学快速发展后出现的新的学科,其具有包涵科学种类丰富、技术能力要求强、应用范围广、实践环节多等特点,因此,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深入和推广,信息技术已成为素质教育中提升学生知识文化水平和社会技能的重要学科之一。由于信息技术教学的起步及推广较晚,所以,对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技能的研究便成为现阶段推进计算机技术教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为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稳健快速发展,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就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结合学校的自身优势资源,培养起符合发展要求的信息技术教学先进教学理念,使信息技术教学拥有更加丰富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技巧,同时也拥有更加成熟的学科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这也是本文研究的意义之所在。[1]

一、信息技术教学发展现状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也随之发展并推广开来,计算机技术在社会经济环境中各领域的作用不断增强,所以,在各级学校中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已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发展主流,就现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现状来看,其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现阶段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已初步构建起以义务教育阶段――普通高中阶段――大中专教育阶段为整体框架的信息技术教育体系。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主要针对小学及初中阶段的义务教育学生;普通高中阶段则针对高中阶段学生;大中专阶段则主要针对进入大中专院校学习的学生,其覆盖面积以涉及到教育体系的每一环节。

2.现阶段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知识结构已建立起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的信息技术教学结构体系。该体系中,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信息技术教学要求学生认识信息技术中的主要设备,能够熟悉操作设备;普通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则要求学生掌握主要的办公软件和其它应用软件;大中专的信息技术教育则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程序编辑等复杂的信息技术。

3.现阶段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已初步构建起来一套针对不同阶段教育的信息技术教育方法和教学技巧。纵观我国现阶段信息技术教学来看,我国信息技术已初步构建起来一套符合我国教育体系的计算机教育方法和教学体系,其包含了信息技术理论教育和信息技术上机操作教育两方面,保证了学生信息技术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综合学习。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呈现良性发展、健康发展的势头,总体上看,信息技术教育已形成了符合我国教育体系的教育结构和教学方法体系,在信息技术知识结构组成上,已形成了具有针对性的完善的知识体系组成,但是由于我国复杂的教育教学空间组成,各地区较大的教育教学资源组成,使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仍存在有较多问题。[2]

二、信息技术教育中实践教学技巧应用分析

由于信息技术教育所具有的知识结构开放性、技术应用实践性、科学技术复杂性等特点,要求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创新相关教育教学方法,通过教学中相关教学技巧的运用,将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理论与操作相结合,使信息技术教学能够以更加实用的方法,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引入实践教学技巧,能够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在计算机信息计算方面的实践能力,所以在信息技术教育中采用实践教学技巧尤为重要。

1.课堂理论课讲授中,融入计算机实践操作讲解,便于学生直观感受理论知识在实际操作中的效果。由于计算机理论的科学性较强,所依在传统理论课中,单纯讲解理论知识往往较为枯燥,而适度在理论讲解中加入实践操作讲解,能够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更能够直观感受理论知识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的操作步骤及后期效果,使理论课中理论讲授变得简便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例如,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绘画板使用理论讲授一节中,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多媒体终端,在结合课本知识讲解的同时,在投影仪操作演示中,多绘画板下每一窗口、工具进行逐一操作,之后可组织学生参与讨论,便于理论知识学习。[3]

这样的教授方式,利用先进的多媒体系统,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实践教学技巧,增加了学生感官体验的同时,适当加入互动教学环节,调动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使信息技术理论可变得更加生动具体,从而改变了传统理论讲授往往只依据课本作为唯一的教授工具,使传统沉闷的“填鸭”式课堂变得更加生动,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2.信息技术上机课中,通过主机控制终端,教师先就上机操作内容进行演示,之后学生根据教师演示流程自主操作,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教师针对问题予以解决。由于计算机上机课程中,教师在课堂中往往扮演管理者的角色,使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问题较多,操作困难,导致上机课难以发挥实践课程的作用,而教师在上机课中适度增加实践教学技巧,通过教师实际演示,让学生能够更直观的感受到操作过程,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水平和学习兴趣。

例如,在计算机办公软件使用上机操作一节中,教师在上机过程中,通过主机控制终端,通过实践教学技巧,亲自演示办公软件的打开,操作,调节行间距,调节字体颜色、首行缩进等知识点,之后让学生自主实践。

这样的讲授方式,改变了传统上机课,教师只负责管理计算机房设备的管理员角色,使教师能够通过实践教学技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计算机操作中去,在提升学生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三、总结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教学是一个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而来的全新的学科,由于其科学性、复杂性、时代性等特点,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践教学技巧能够在提升教学效率,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还能够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对信息技术教学而言,其是一个重要的课堂教学方法,更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周小颖.信息技术中的教学策略[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1(04):21~23

[2]朱士生.浅谈分组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中的有效应用[J].少儿科学周刊,2014(02:):45~46

信息技术教学实践论文篇2

关键词:行动者网络;信息技术;转译;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6-0034-04

以往基于信息技术的大学外语教学改革实践过分专注于信息技术的作用,而忽视了信息技术实践中的社会文化因素,笔者通过分析本校前后长达七年时间的大学外语教学改革中的信息技术具体实践案例,从科学实践学派的“行动者网络”角度对信息技术实践进行探究,划分出信息技术在实践过程中构建的学校、学院以及学生不同的行动者网络层次,指出信息技术实践活动中的决策者、教师、学生、技术等行动者网络要素及其在信息技术实践中的作用,对大学外语教学改革中的信息技术实践进行认真总结与反思,认为信息技术实践受社会文化因素制约,具有开放性、构造性等特征。

一、行动者网络理论背景

行动者网络理论也称为异质建构论,巴黎学派的理论家往往把科学描述成由所有的行动者共同构成的网络。“行动者”概念包括了科学实践中的一切因素,既可指称人(actors),也可指称非人的存在和力量(actants)。凡是参与到科学实践过程中的所有因素都是行动者,行动者存在于实践和关系之中,异质性(heterogeneity)是其最基本的特性,表示不同的行动者在利益取向、行为方式等方面是不同的。[1]

引入行动者网络理论是为了对称地看待教育环境中的自然和社会在信息技术实践中的作用,要了解什么是信息技术,要把它放在动态的关系网络中,而不是孤立地谈论信息技术的价值和作用。首先,整体观的分析方法可以把自然和社会、主体与客体等有机地放在一起, 在实践中共同博弈性地建构信息技术世界;其次,参与式观察本身所要求的“自观”与“他观”,能够克服信息技术建构中的偏见和主观性;第三,把信息技术看作是一种实践过程,是各种异质文化因素的建构过程,期间穿插人类学的“深描”与“反思”,这样信息技术活动和信息技术成果本身是值得相信的;最后,行动者网络理论并不去获取信息实践表象后面隐藏的秩序, 而是寻求可见的文化多样性,从而构成一种信息技术内在的动态发展空间, 这种空间中并不存在着什么隐藏的秩序。[2]

信息技术隶属于科学的范畴,拉图尔认为“科学活动并非针对本质 , 而是为了建构实在性而进行的一场激烈的战斗”,从而把信息技术科学活动拉回到现实中。基于拉图尔所提出的强对称性纲领,无论是从实证主义角度还是哲学思辨角度都不能解释信息技术知识的形成。而应该把信息技术当作活动或实践过程的集合。信息技术知识主要是在专家、教师与学生的语言交往、教学活动乃至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想真正了解和把握信息技术的本质,应该把信息技术理解为“动词”。第一,把信息技术作为文化现象来研究,把信息技术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与宗教、艺术、语言、习俗等文化形式和现象相并列。第二,对信息技术的社会研究采取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 选出某个信息技术集体活动的场所,对所观察到的现象作详细的记载、描述和分析的方法。

二、外语教学改革中的“行动者网络”构建

拉图尔在《重组社会》中指出,社会科学应当完成三个任务:“展开(deployment) ”,如何通过追踪生活世界中的各种不确定性来展现社会世界;“稳定( stabilization) ”,如何跟随行动者去解决由不确定性造成的争论,并将处理办法承继下来;“合成”(composition),如何将社会重组为一个共同世界(common world) 。[3]依循此思路,对本校基于信息技术的大学外语教学改革实践进行考察与探究。

1.展开:学校的行动者网络

从2007年《课程要求》颁布后,我校开始进行基于信息技术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2010年,随着我校成为“卓越工程师”培养示范学校,在推广和深化外语教学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应用信息技术构建新型外语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继续探索信息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价值和定位。

基于信息技术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面临着众多难题:教育教学理念滞后,教学软硬件资源匮乏,外语教师信息素养不高、工作量大、多校区运行,教学资金投入相对不足、关注度相对不够、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师资水平相对不高以及教学目标的矛盾都是新建本科院校信息技术实践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共性问题。学校由副校长牵头,外语学院、网络中心、教务处、人事部、学生所在学院共同组成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课题小组,实行各相关单位分块负责制,以教改课题立项的方式进行教学改革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外国语学院利用各种机会以不同形式向校领导、各职能部门、各专业院系进行沟通交流,汇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进展和观念,取得相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在院系领导的积极沟通与协助下,使得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网络中心、教务处、教学管理部门等纳入到教学改革的行动者网络。

首先,教学改革需要信息技术硬件资源配置与管理。学校基础建设任务繁重,无法投入大笔经费专门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这直接影响着教改的硬件保障,为此学校采取了统筹其他部门计算机房,给学生免费上机时间,对相关部门适当补贴等一系列措施进行保障。

其次,外国语学院现有服务器软硬件设备陈旧,无法配置相关网络环境,不能支持相关软件运行服务,阻碍了外语网络教育平台的建设和外语网络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在这种情况下,学院和网络信息中心积极协调沟通,获取服务器空间及相关网络服务。

最后,为适应“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改革英语教学模式,提高大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学校专门组织教务处等相关部门实行外语教学选课制度。

2.稳定:学院的行动者网络

外国语学院为了支持大学外语教改,充分有效地利用外语系现有的网络平台和教育资源,整合本系网络教育应用平台以及相关外语教育教学视音频资料,提高外语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基于信息技术平台的外语学习能力,为外语系网络教育应用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教学服务和支持。

第一,外国语学院内部举办教育教学思想讨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讨会,邀请相关专家作专题讲座,在校人事处的资助下,外国语学院先后举办了“计算机辅助教学”、“英语语料库”、authoware课件制作等系列讲座,三年共计32场;另优先选派教改教师出国进修或短训,达成一定程度上的教学改革共识。

第二,全面提升教学软硬件资源。首先,外国语学院积极引进各类教学资源平台,包括外研社新视野和新理念大学英语网络课程、新东方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等。其次,外国语学院组织教师等相关人员自主开发教学课件、教学网站等网络教育资源。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外语系编制完成《新视野大学英语1》(第二版)多媒体教学课件,现有包括外国语学院网站、外语教学网、外语教学视频点播系统等多个网络教学应用平台。最后,外国语学院在经费预算不变的情况下调整大学英语实验室建设计划,组建大学外语教师备课系统,采取了语音室可兼做自主学习中心等方法,充分利用现有信息技术资源,推进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开展。

第三,外语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转换。随着新视野、新理念网络课程的引入,外语视频公开课资源平台的搭建,传统的教学模式被协作、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所取代,同时教学评价模式也发生重大变化。在大学外语视听说课程评价体系中,借助于语音室教学系统,引入了口语评价模块。课程评价方式也由传统的广播式评价转变为更为灵活的自主视听方式。外语系英语专业教学借鉴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模式,改造课程体系,强调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针对性地提出了“教师介入下的自主学习”,强调教师的任务设立关联性、监控督促即时性、检查评估科学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发展:学生行动者网络

首先,积极引导学生社团与外语专业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应用。外国语学院下设外语广播电台、外语俱乐部等学生社团。外语教学电台面向全校学生,为全校英语学习者和爱好者提供一个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开拓视野、提高水平的平台,使同学们在轻松的氛围内享受英语带来的乐趣。在大学外语教学改革初期,外语电台除了播放同学们精心制作的精彩节目之外,还负责播出期末英语听力以及CET考试听力等。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外语电台学生的努力,在原有调频广播的基础上,外语电台还搭建了网络收听的平台,为同学们带来全新的视听体验。在微博等新媒体技术环境下,面向本校学生的双语双平台(网络与纸媒双平台)《外语之声》杂志编辑部已经正式成立,并积极开展各项活动。

其次,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学外语课外教学活动。每年举办的外语文化交流节除了前期进行精心策划、加强宣传、扩大规模和影响外,还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在形式和内容上作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在各项活动的设计中,注重通过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将素质教育渗透于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力求内容多样、主题深刻、创意独特、形式别致,在轻松活泼中传达深刻的文化精神,营造浓厚的素质教育氛围。在外语文化交流节中增加了异域风情图文征集汇展、经典外文影视展播、“声光伴我飞”――英文经典电影片段真人重现等节目。口译大赛的报名选手初选,采用语音室录音方式,减轻了外语口译大赛实施与组织的困难。英语演讲比赛、外语歌曲大赛中的投影仪、微博墙等在学生活动中的应用,增加了外语课外活动的参与性与趣味性。外语文化交流节在整体上凸显“创建外语氛围,丰富校园文化,增强外语技能,提高信息素养”的活动主题,追求形式的多样性和内容的丰富性,同时增强了广大学生之间的互动,不但增添了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外语信息技术实践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等外语文化素质。

三、“行动者网络”的推进要素分析

信息技术推进大学外语教学改革成效显著:

首先,基于信息技术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高了外语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实现了教师职业良性发展。在近五年的教学改革实践中,外国语学院取得了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丰硕成果。外国语学院教师成功申请了教育部课题,大学英语教改作为校级重大教研项目(已结题)和教改项目立项,大学英语课程获校级精品课程资助并建设完成。外国语学院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获得江苏省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青年教师申报校内青年科学基金等信息技术相关课题多项,并与校外公司展开横向课题合作。此外,外国语学院还成功举办2010年江苏省外语电化教学年会等相关活动。

其次,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外语教学改革极大地提升了大学生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据统计,学校2008级参加教改的同学第四学期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为82.33%,超出非教改班16.64%。近三年,学校在省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人数达到350人。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满意度由2008年的 70.6 %上升到现在的 90.3 %。此外,英语专业教学也借鉴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模式,改造课程体系,强调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再次,信息技术提升了外语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构建了良好的校园外语文化氛围。英语专业学生“外语电台网站的建设和实践”获得校内大学生科技竞赛一等奖,《外语之声》双语双平台大学生读物获得省级大学生重要课题科技立项。外语电台网络教学资源建成后,教学课件、影视资源等通过网络获得广泛传播,在校内外形成积极影响。外语文化交流节、口译大赛、英文歌曲大赛、外语广播电台节目等逐渐形成校园文化传统。

在信息技术推进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决策者、教师、学生与技术人员等行动者的聚集,推进了学校、学院、学生等不同层级的行动者网络形成,教学改革力量经由信息技术转译,推动外语教学改革不断前行,形成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学生的参与、教师专业发展、决策者的力量、技术的推动,共同构成了大学外语教学改革中的行动者网络要素。

1.决策者的力量

权力(power)是理解教育环境的核心术语,在教育场域中,力量关系的沉淀及其持续影响是无所不在的。[4]决策者是教育环境中权力的拥有者,是保证行动者网络顺利展开的决定性力量。首先,决策者自身需要应对信息技术带来的冲击。其次,决策者是学校、学院、技术网络之间理解、沟通、协调、达成共识的基础与保证。本校大学外语教学改革过程中,学校决策者同时具有教育技术专家的特殊身份,而外国语学院决策者对信息技术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有力地保证了自上而下进行的教育改革决策的制定与执行。

2.教师专业发展

研究表明,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教师,改革的关键是教师发展。(吴宗杰,2005)外语教师职业发展具有较强的自我驱动力。信息技术环境下,外语教师职业发展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面对复杂的信息技术教学环境,教师在外语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增进实践性知识的积累。“外语教师的职业成长,即外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和“解放性”知识的养成,离不开探索性、反思性外语教学实践。” [5]复杂的信息技术教学情境为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契机,本校外语教师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积极参加信息技术培训学习,亲身参与到制作外语教学多媒体资源的过程中,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探究式、协作与自主学习等教学模式,提高了外语教学技能,在教学实践中深化了信息技术教学理念,教师的能力与水平也在外语教学改革中得到了发展与提高。

3.学生群体参与

福克斯(Fox,S.)以行动者网络理论对高等教育中的学习过程进行分析后发现,学习过程的实质是组成网络的技术、事物与变化的知识等力量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持续搏斗的过程。[4]外语教学改革既需要自上而下的决策力量,同时又需要自下而上的积极参与,学生参与是检验外语教学改革和信息技术实践的标准。如果缺乏学生的广泛参与,那么所有的改革措施都将是一席空谈。信息技术对外语教学改革介入与转译是学生群体参与的必要条件,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兴趣广泛,对新技术、新媒体理解接受能力强,是信息技术的积极传播者、接受者与使用者。本校外语教学改革实践中,各种网络课程的顺利开展,丰富多彩的外语文化课外活动都表明了学生参与的群体性与积极性。

4.信息技术转译

新技术与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具有无与伦比的吸引力,既是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改革中的兴趣所在,也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展开过程中知识与智慧产生的沃土。在大学外语教学改革中,信息技术还扮演了另外一种角色――转译。

所谓转译,是指行动者通过问题化(problematisation)、旨趣化(Interessement)、召募(enrollment)和动员(mobilization)等方式,重新界定和分配自身与他人的利益、角色、功能和地位,以及交互环境的过程和最终取得代言的结果。[6]转译可以改变、扭曲和修改所传达的意义。大学外语教学改革中的转译主要包括:决策者的权力转译、学习者的参与转译、教师专业发展的转译以及信息技术文化转译。新媒体、新技术本身转译了社会与教育变革发展的方向,决策者则通过技术的推广把决策力量转译成教师专业发展力量,教师通过新媒体等把学生的兴趣转译成对学习资源的关注和动力,教育变革、决策者的决策、教师的职业发展与学生的学习互相连接,构成紧密的行动者网络。

四、总结与启示

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角度来对信息技术在大学外语教学改革中的实践进行考察,把信息技术推进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作为行动者网络来研究,为我们考察信息技术提供了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角度,使得信息技术与宗教、艺术、语言、习俗等文化形式和现象相并列,改变了信息技术仅仅被看作是工具的观念,使我们认识到信息技术具有外语教育实践建构的本质力量。

第一,信息技术环境是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必要前提。信息技术的介入和参与是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根本,信息技术介入教育教学过程,各种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才具有生发的基础。协作式、探究式、自主学习等学习理念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可以说,离开信息技术环境,大学外语教学改革无从谈起。

第二,信息技术的构造性。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视频技术、网络教学平台、大规模开放课程等催生并构造了新式的教学模式与课程内容。

第三,信息技术实践受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制约,并不是信息技术的力量改变了大学外语教学现状,而是信息技术、决策者、教师以及学生各种教育教学因素相互博弈,共同推动大学外语教学改革不断前行。

第四,信息技术的开放性。行动者网络并非是封闭的、确定的和不变的,而是开放的、不确定的和可变的。基于此信息技术所构建的网络效应影响才可以不断扩大,使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教学改革实践中,扩大了外语教学改革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郭俊立.巴黎学派的行动者网络理论及其哲学意蕴评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

[2]刘世风.科学即文化:拉图尔科学实践观的人类学分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3]吴莹,卢雨霞,陈家建,王一鸽.跟随行动者重组社会――读拉图尔的《重组社会:行动者网络理论》[J].社会学研究,2008(2).

[4]左璜,黄甫全.行动者网络理论:教育研究的新视界[J].教育发展研究,2012(4).

[5]吴一安.外语教师研究――成果与启示[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8(3).

信息技术教学实践论文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 难点 策略

一、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我们迎来了信息化时代,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信息化就如浪潮般扩展开来。我国信息化实践也在我国政策支持下不断的进步,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另一方面,新质的信息技术观同时在国家领导层以及普通公众中日益形成。站在技术社会学的角度来说,信息技术观的构成不仅仅是因为技术的发展,是因为整个社会的需要。对此,信息技术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我们信息技术教育起步晚,所以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本文就常见信息技术实践中的难点和对策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了当下信息技术教学当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关意见,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

二、信息技术实践当中存在的一些难点

(一)学校普遍对于信息技术教育不够重视

信息技术虽然还没有被纳入我国应试教育的中考科目,而现在我国把初中信息技术纳入学业水平考试已有三年,但仍然是我国初中、高中的一门关键性科目,其重要程度可想而知,但是由于我国的应试教育的体制,再加上很多的学校领导以及教师对于这门学科理解不够深入,往往是把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当成副科来对待,并没有对其有过多的关注,基本要求也仅仅是满足学业水平测试及格,这就让学生对于这门课非常随意。但是这是我国教育当中一个相当大的败笔,因为信息化社会已经到来,并且信息化程度以后必将作为衡量一个人才的重要标准,是未来社会的焦点。对此作为基础阶段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教师具有长远的教学目光,首先就需要引起学校对于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视,将教学目光放得更加长远,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应付中考、高考,而是要对学生未来负责,在实现教书的同时,育人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部分,不能够仅仅是拘泥于考试成绩之上。

(二)学生对于信息技术没有清晰的认知

这个问题在信息技术教学当中是作为普遍,主要因为学生对于这个学科没有清晰的认识,这和教师自身的因素也是脱不了干系的,现在不少学校的学生以及教师都将全部精力放在中考与高考上面,对于其他的一些学科选择了主观忽视,对此,教师应该端正自身教学态度,并且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清晰的意识到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以及信息技术素质对其未来发展的意义。

(三)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太过单一

目前我国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还属于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或者是一节理论、一节实践的交换教学。这两种方式都还是传统的意义上的“灌输式”教学,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够适应的。对此,很多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都不是那么认真,没有彻底的投入进去,在上机操作的时候嬉戏、聊天等等情况普遍存在,教师所做的事情仅仅也就是管管纪律,并且没有对学生的操作有什么实际性指导。另一方面,在信息技术教学方式上教师往往也是一刀切,并且没有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教学,因为有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经验,对此,就很难学到有用的东西或者感兴趣的东西,同时还有部分学生基础较为薄弱,就导致其听不懂教师在讲什么。这样就达不到信息技术教学预期的效果。

三、提升信息技术教学的相应对策

(一)培养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兴趣

托尔斯泰曾经提出过这样的观点:“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对此,只要学生对于信息技术感兴趣,那么信息技术教学就算成功了一半,信息技术不同于其他课程,能够给学生提出能写会算等等的硬性要求,信息技术教学需要给予学生一定发挥空间,教师需要做的仅仅是给学生正确的引导,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创造性思维。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信息技术。

(二)在加强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也要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这一门课程不仅仅是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并且还有对于实践的需要,让学生在了解一些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过后,进行一些基本的实践操作,让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进行充分的融合。对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理论和实践是密不可分的。

(三)将信息技术教学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紧密的结合

想要让信息技术教学变得生动、形象、具体,就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所以教师应该尽可能的将抽象的信息技术知识给具象化,让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生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到信息技术知识。信息技术课,特别是信息技术的理论课,相比其他课程要枯燥很多,对于农村偏远地区的学生更多了一份陌生感,我们要把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生活化”,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让学生把信息技术应用到生活中去。比如教师就能够通过使用幻灯片给学生播放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图片,对PPT进行讲解,并且指导学生进行实践。

四、结束语

在信息技术教学当中虽然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只要通过教师们的不懈努力,肯定是都能够克服的。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学校应该重视信息技术教学,并且让学生也意识到信息技术对其以后的影响,并且使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参考文献:

[1]学校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模式课题实验研究精粹汇编(五)——利用信息技术实践有效的课程整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3):148-150.

[2]王瑞杰,李艺,冯满堂等.目标与过程的比较:探究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以《IP地址及其管理》一节的案例群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0,(1):100-103.

[3]张庆.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研究、实践、创新能力浅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26):249-250.

[4]其木格.谈网络背景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J].科学导报,2013,(1):191.

信息技术教学实践论文篇4

信息化教学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为目的,以现代教育理论和观念为指导,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开发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过程的教育方式。相对传统教学而言,信息化教学以其形象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等优点,为培养学生思维、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水平、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和学习方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国内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正积极投入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构建。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光学物理》课程在信息化教学环境构建中建立“几何光学实验设计平台”,将信息技术与光学物理有效结合;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开发的“单片机虚拟实验室”,利用汇编语言模拟设备调试和安装过程,利用信息技术取代传统仪器设备;清华大学《汽车检修》课程构建发动机模拟检修系统,学生藉此快速定位故障设备、评估受损程度,更换机械器件。

在教育中,由于我国信息化研究起步较晚,在构建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模式,企业如何参与和促进信息化教学改革缺乏清晰思路和实践经验;第二,技术水平较低,信息化教学环节简单,缺少人与仿真设备的互动过程;第三,信息化教学环节缺少行业企业参与,不基于真实工作过程,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社会高速的技术革新;第四,信息化教学环境开放共享的范围和深度不高,难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实践需求。

有鉴于此,文章以我院《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课程为例,将教学过程融合于信息化教学环境构建之中,并利用信息化技术创建虚拟化教学环境,扩大共享范围和受众深度,充分发挥课程在信息化教学中的示范性和辐射作用。

二、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整合

每个国家对“信息技术”定义并不完全一致。在我国,“信息技术”泛指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主要是指利用计算机科学和虚拟技术设计和开发的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整合”是指协调不同系统之间的功能和要素,扬长避短,并获得新的属性和功能。基于上述定义,文章将信息化和教学之间的“整合“理定义如下,信息化教学是以各种教学系统整体为协调,构建相互渗透和彼此关联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和教学环节,以发挥教学过程的最大效益,并产生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从而转变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不是被动地纳入,而是主动地适应和变革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整合不是简单地利用信息技术演示教学过程,更不是将信息技术作为辅助学习的工具,而是要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有机融合,实现网络虚拟显示与实际教学之间的融合,既将信息技术既作为教学内容,又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贯穿教学主线,还要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资源整合方式实现教师教学与学生自主实践的融合。从这个角度来说,“信息技术”不能使学生更聪明,也不能使学生更勤奋,更不能自然而然引发教学改革。但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却为教育改革提供有利条件,才诞生了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才促进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高职院校才步入信息化教学的新时代。

三、信息技术教学环境整合方式与手段

1.翻转课堂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革新,网络教学已成为信息技术应用的核心,各类教学网站和资源蓬勃兴起,“以教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正演变发展为“以学为中心”的远程教学设计,称为翻转课堂。翻转课堂已成为传统教学的有益补充,不但可以促进教学资源均衡配置,还可以解决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在翻转课堂教学环境构建中,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设备等都不是真实存在的,教师和学生双方地位和作用也发生明显变化。学生不再是课堂的旁听者,也不是知识的灌输对象,更不是停留在对教师演示的机械模仿和重复,而是做为实际的参与者主动地与教学环境和课程资源展开的互动,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实践的履行者。翻转课堂为学生提供图文音像并茂的超文本连接知识库,激发学习兴趣,符合认知规律,优势明显。

(1)翻转课堂整合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优点,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传统教学注入新的生机,为教学环境构建提供物理媒介和系统平台,丰富了教学方法,改变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配置方式。

(2)翻转课堂使教育享有真正的公平和平等。在翻转课堂教学环境中,所有学生处于同样的虚拟环境,享用同样的教学资源,接受相同的教师指导,大大降低高职院校因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的差异,学生享有真正的教育平等。

(3)传统课堂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知识传授基本依靠教师语言描述和示范演示。在翻转课堂中,教学可以通过动画、视频等方式模拟理论原理,再现实验过程,提供教学过程的生动性和交互性,切实提高学习效果。

2.虚拟实验

虚拟实验是基于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构建的开放式网络化虚拟实验教学环境。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应用,虚拟实验以其形象、廉价的知识获取和技能培养方式,为教学开辟了新的领域。虚拟实验器材采用与现场设备相同的配置过程,学生以近似真实方式通过网络方便快捷地进行实验配置,再现实验过程,从而打破传统实验受时间、地点和设备条件等诸多限制。虚拟实验技术先进,手段多样,具体表现如下:

(1)虚拟实验为动态实验而设计,根据教学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新现象、新问题和新规律,实现学生与教学、实践与环境的互动。

(2)虚拟实验为动态控制而设计,模拟实验步骤,控制实验过程。

(3)虚拟实验为动态结果而设计。实验结果会因为具体实验环境、器材和实验过程等因素变化而改变,虚拟实验在结果分析、处理时必须针对不同情况计算实验数据和结果。

3.虚拟图书馆

虚拟图书馆利用信息化手段将现实书籍数字化,检索过程程序化,浏览模式仿真化,从根本上改变文化信息保存、管理、传播、使用的传统方式和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创建虚拟图书馆,可以将不同高职院校、行业企业之间的图书资源和文化积累集中规范化管理,提高资源的组织性、共享性和利用率,促进资源合理分配,发挥资源最大效益。

4.虚拟社区

信息技术为教学过程创造虚拟化、平等化和个性化的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使虚拟社区成为一种崭新的教育方式和手段,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和共享教育资源、节约教育成本。从此学生进入社区不再依靠双脚,而是通过双手寄以文字表达,根据学科领域和企业需求自由地选择所需知识,自主地安排学习时间。虚拟社区将传统教学方式的单向性转变为交互式,把传统教学手段的单一性转变为多元化,利于网络的传输和信息的反馈加深知识理论的横向扩展和纵向深入。通过信息技术打造虚拟社区,系统平台是社区建立和发展的土壤,内容资源是社区存在和发展的供给,社区交往与师生互动是社区的生命和灵魂,三者共同缔造网上虚拟社区的情感和归属感。

5.微课程

微课程是指根据教学目标、课程特点、学生情况,组织教学内容及资源,设置教学情境,形成围绕知识点和技能点展开的短视频。微课程具有极大的自主性,通过网络再现教师课堂授课情景,简洁方便,形象生动,成为信息化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微课程视频资源信息量大,形象直观,具有很强的真实感,既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缺欠与不足,又可以避免传统文本资源直观性缺点。

四、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与革新

以我院《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课程为例,将教学过程融合于信息化教学环境构建之中,提出“虚拟仿真、实物结合、实践验证”三步学习法和“分组实施、制定方案、实践论证”三步实践法。

(1)通过“虚拟仿真、实物结合、实践验证”三步学习法引导学生思考,提高认知水平。

网络设备运行机制和工作原理以程序固化,如交换机生成树收敛过程、路由选举机制等。学生对程序看不见、摸不着、想不透,即使学会对设备配置后只知其能,不尽其然。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把晦涩理论以生动形象的多媒体动画展现出来,仿真网络运行机制,阐述设备工作原理,将复杂拓扑简单化,抽象理论具体化,配合实物讲解和演示教学,边讲边练,边练边讲,再现配置过程,验证实践结果,既丰富了课程内容,又加深了对知识难点的理解,提高认知水平。

(2)结合“分组实施、制定方案、实践论证”三步实践法开发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结合分组实施、制定方案、实践论证”三步实践法开发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实践动手能力。课程根据具体工作任务实施分组教学,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工合作、角色交替方式共同制定解决方案,论证网络规划,最后通过虚拟网络组建和虚拟实验检验方案的可行性,得出实践结论。让学生知道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中,答案没有最好的,方案不是唯一的,以此扩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结语

信息化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主观集约、理性实践和客观显化主体作用。课程通过科学的实践方法、先进的技术手段、革新的教学模式和多维的教学方法,在启发学生多元思维、提高自主实践水平、培养创新性人才上起到重要作用。

[基金项目:2014年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1401115);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15年重点课题(项目编号:GDGZ15Z007);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1503Y52);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15年交通运输职业教育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5B21)。]

参考文献:

[1]孟昭宽,杨丽娜.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共同体构建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08):45-49.

[2]陈海燕.信息化教学模式下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01):74-79.

[3]何克抗.我国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新进展[J].中国电化教育,2011(01):142-146.

[4]刘向永,董玉琦.信息技术课程价值实现的困境与机制[J].电化教育研究,2012(01):23-26.

[5]李秀滢,彭静,王建新.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开放性信息化教学体系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03):223-226.

[6]范B.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理想课堂的构筑[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08):119-123.

信息技术教学实践论文篇5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课堂;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034-01

1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

1.1 信息技术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

信息技术现在发展的越来越快,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中的技术更新都是最快的,这个特性决定了信息技术教学的难度,需要不断进步。在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学也不例外,要求教师专注于新技术和前瞻性,提高灵敏度,及时获得新知识,注意知识的更新,对现有的知识结构进行改进,引导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

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与高中其他课程的教学方法略不相同,这门课的教学需要培养动手实践的能力。由于目前的高考制度没有强制性将IT作为一个考试内容,所以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学习惯,坚持到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学习这门课程。

2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2.1 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严重。

高中信息技术是一个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科,需要学生把学习的实际操作当作是最终目标。但是由于高考制度的执行时的大多数学习过程忽略了对实践上机操作的考核,将书面理论的考核摆到了过高的位置上。而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动手实践能力往往比理论知识要实用,这就导致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没有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没有能够从根本上改善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

2.2 教学中忽略学生个体差异。

高中校园里面,学生的各种学习和生活在一起。但许多学生由于不同的家庭环境,之前的教育背景也有所不同,每个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和使用的熟练程度是不一样的。有些学生出在较富裕的家庭,对电脑有相对较多的认识,而一些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相对来说却比较差。但是,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将一个尺寸衡量所有的教学,使得教学效果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

2.3 信息技术课程结构不合理。

信息技术是具有时代特征的,但现在很多高中无处不在的IT课程结构却不合理,与实际问题脱节。一方面教科书中出现的信息陈旧过时,有事甚至出现信息错误,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课程安排也不合理,教材的结构不能达到知道学生的效果,适合学生探索和自学。

2.4 信息技术教师不受重视。

由于高考制度的影响,学校往往没有重视信息技术的教育,这也导致教师被忽视的现状。许多青年教师在信息技术课程中不能发挥出自己真实的水平,难免会产生负面心理。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高中生认为信息技术课是一个轻松的科目,上机操作时,没有认真的学习态度,这种情况下也使得很多信息技术的教师感到无奈。

2.5 学生信息技术知识有限。

大部分的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了解还很有限,没有掌握足够的基础,对电脑的运用过程中只是打网络游戏,使用简单的聊天软件,对真正的办公软件了解很少,对电脑的硬件知识了解的也不深刻。一旦涉及到稍微复杂一些的问题学生就解决不了了。

3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改革策略

3.1 结合实际构建科学的教材体系。

要求高中学校一线的教师和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讨论,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学校计算机硬件设备、学生的计算机大体水平等)来进行初步的策划,同时还要具有前瞻性,要关注已有的技术以及可能会发展的信息技术,根据这些情况提出教材修订的建议,请求相关教育部门就一线教师和技术人员的讨论结果进行教材修订,最后请专业的教材编撰小组来进行教材的编写和修改,争取最后将科学的教材体系构建出来。

3.2 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授课水平。

从学校的角度讲,应当优化教师队伍,合理安排每一位教师的教学任务,及时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招聘专业的教师,补充新鲜血液。教师本身,应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作为一名计算机老师,本身的计算机知识质量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教师的个人形象会影响到课程的效果,所以要确保教师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个人外表形象,从各个方面做好工作。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特征来做出相应的联系和调整,应该注意了解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认识到每位学生在计算机知识上的大体储备,明晰学生的个人差异,以做到因材施教,在了解学生基本情况的同时,积极为其制定大致学习目标。

3.3 讲求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学校可以设计学生的互动网络平台,将优秀的教学课件和其他公共资源共享出来,指导学生自我导向的进行学习。此外,教师和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应注重相关的理论和实践,千万不要忽视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学校可以开辟一些空间,让学生有机会进行动手练习。

3.4 拓展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是一项灵活多变的技术,教师和学生需要一个积极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技术升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采取以课本教学内容扩展为基本点。教导学生掌握有效的方式来获得知识是必要的,增加教学的技术含量,还要注重加强学生对信息技术重要性的认知。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学到技术内容,更重要的是能够找到学习方法,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3.5 改革考试形式,注重理论实践双重考核。

信息技术学科的考试形式应该灵活多样,注重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考核。考试的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书面上的理论知识考试;二是进行上机实际操作的实践考试。 注意两者的结合,全面提升学生专业素质。

3.6 适当引导基础较好的学生提高技术水平。

有很多学生会打电脑游戏等,对于计算机的基本知识较为熟练,这就需要教师对这类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热情,发挥学生的特长为学习服务。

这种学生对电脑及网络有一定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信息技术的老师,要通过各种的手段努力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和良好的奋斗情绪,引导学生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将这门课程当作工具来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不能只会打游戏,还要学会理论与实践结合,学有所用。

结语

在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校要加强信息技术教学与现实的联系,重视教材改进和教师水平的提高。各个学校与信息技术教学一线的教师要仔细分析自己学校在信息技术教学上存在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整改,加大教学的改革力度,提高学生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芳华. 新课程下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新课程(下). 2011(01) .

[2] 任惠宇. 基于新课标下的优化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思考[J]. 科技信息. 2010(32) .

[3] 周小蓬. 有效教学的法则与证验[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

[4] 张倩. 有效目标导向引领有效教学[J].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0(08) .

信息技术教学实践论文篇6

本文就主要以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从理论和实际进行说明,有效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使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能达到培养学生信息素质修养的目的。

关键词:

新课改;高中教学;信息技术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对于学生信息素质修养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意义非凡。通过将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理论提出,再用实际教学案例进行论证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可行性,让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具有实践价值。

一、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教育界对人才的培养也有了新的目标,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以及信息技术的全面普及,使得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具有理论和实践平台的支持。虽然目前我国关于课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也在许多学校开展进行,但由于种种原因,还是存在许多不足,因此笔者通过学习和考察,对课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提出简要说明。课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理论主要依据三大点,即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将这三大理论作为教学设计基础,在“主导一主体结合”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有综合性、基础性、人文性三大特点,通过在高中开展信息技术课程,能为学生打造良好信息学习环境,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并尊重学生个体,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二、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方法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前必须先对课标和教材认真研读,再对学生进行充分了解,从而在理解课程树立宏观目标、理解教材突出重点目标、理解技术显现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将教学目标确定,最后再通过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有效将教学目标实现。进行教学内容选择时,要注意将学生实际学习及生活情况相结合,也要注意技术和人文相结合。关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必须要注重对学生基本技能知识的培养,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合作学习法、发现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和讲授法。在进行设计时要注意课堂引入时机,选择精彩课堂案例,并精心问题设计,及时对教学效果进行反馈和反思。

三、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实践

首先选择班级,人数为40,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模式进行教学,并且为班级都配备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室和学生都人手一台电脑,并能顺利使用局域网、互联网、投影仪和网络电子软件。设计教学实践时间为一个学期,设计实践目标为高一学生,为保证教学设计实践的严谨性,将学生综合实力水平、学习环境都保持相同水平。

(一)和班级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当学生对教师印象良好时,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和学生建立友谊能更好地进行常规教学。首先让学生了解多媒体教室使用守则,再让学生明白上机记录填写的重要性和意义,再将小组和座次进行安排,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扩充课堂容量,将多媒体教室诸多功能教授学生,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因材施教,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在学生对多媒体技术有所了解时,教师可将具体设计教学开展。

(二)展开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实践

关于教学实践的开展,可具体分为以下四个个小部分,即教学设计主题、教学设计目的、教学实践实践过程和教学实践结果,以下就此展开简要说明。

1.确定主题:以“中秋节”为主题,让学生利用所学多媒体技术,并利用网络信息平台,设计与中秋节有关的教学作品,可以是PPT、word、flash等多种形式。

2.教学设计目的:让学生将所学知识消化理解并合理应用,再学会如何利用网络进行有效的信息收集,并让学生在参与作品设计过程中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3.教学设计实践过程:(1)首先教师将和中秋节有关的动画、图片及音影播放,激发学生兴趣,引出相关话题;(2)在课堂可以先通过适当引导,启发学生思路,确保学生能有突破口;(3)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就观赏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说明;(4)五人一组,共八组进行抽签,就PPT、word、flash、音频四种形式作品随机选择,也就是每两组作品形式一样;(5)让学生按小组形式进行合作,通过收集信息,利用所学知识将教学作品完成,教师可以适当提供帮助。(6)让每个小组的作业都呈现在每个学生的电脑上,让每个学生都对各个作品清晰欣赏,最后教师点评作品,最后由全班同学共同将作品名次排出,最后让学生将作品所利用的所学信息技术知识列出。

4.教学实践结果:通过这种“主导-主体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不减,并能将基本技能和知识掌握,学会团队协作和处理庞大网络信息的能力。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作为当下基础教育教学研究的热门课题,对基础教育和教育技术的有效结合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将“主导-主体结合”的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使学生既能在轻松氛围积极展开学习,还能将既能和知识扎实掌握并灵活使用,通过教学设计使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更有效开展。

信息技术教学实践论文篇7

【关键词】多元视角;技术哲学;知识管理;绩效技术;媒介素养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11-023--05

引言

目前,有人认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素质在技术层面不如理工科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媒介素养层面不如新闻传播学专业,在教育教学理论层面不如教育学专业。形成当前困境的原因表现在:一方面是缺少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尤其是教育技术学实践的正确理解;另一方面是教育技术学工作者没有准确地对信息化过程中教育实践的正确关怀。当然,我国仍有许多的教育技术学理论研究者正以饱满的热情关注着教育技术学的实践活动,思考着教育技术实践问题,他们不辞劳苦地奔波在中小学教学现场,为一线课程整合的教师教学献计献策,谋求以技术为支撑的实践关怀。所谓教育技术学的实践关怀,笔者认为是对教育技术学的实践主体、实践地位,对符合现代教育实践的需求、实践的现存状态、实践条件以及保障的关注,是对教育技术学科的肯定。它的核心是实践价值,是教育技术学的正确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践行。

教育技术学是综合性学科,涉及教育学、传播学、信息科学等,其理论背景较复杂,笔者认为教育技术实践应该更多地从技术哲学的视角来强化理论研究,形成“合适的人使用合适的技术做合适的事”的局面。其次,教育技术学实践主体与实践客体自身的媒介素养直接影响着实践的结果。每一个实践对象在应用媒介时,身处“拟态环境”之中,对信息的选择、理解、运用、建构都相差甚远。正因如此,在教育技术实践过程中,强化媒介素养教育是基础,是获取较好实践绩效的前提。第三,用技术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高教育绩效,从实质内容角度加以分析,就是实践主、客体之间的知识传承,说具体点就是人与人、人与组织之间的显性知道与隐性知识的转化,要关注社会性知识个体化的同时个体社会化。所以,知识管理应该成为教育技术实践的具体内容。最后,在整个教育技术实践过程中,离不开绩效技术的调控与评价,在技术硬件与数量增加上,重视技术软件和质量的提升。在整个教育技术实践框架图中,绩效技术不是具体的,有形的对象,更多的是在技术哲学的主导下,用绩效技术来调控我们今天的教育技术实践。

一 技术哲学:教育技术学实践的理论指导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真正的教育家是关怀实践的,并具有强烈的实践精神,对于教育技术学科来说,具有全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是教育技术学科有序发展的根本,毕竟,教育技术是为教育服务的。在技术特别是当代的信息技术正大踏步进入教育领域的背景下,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在我们接受新技术的同时,必须要思考: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价值。

从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和模式来看,其主要目标是促进和改善人类学习的质量,而教育技术也就是为达到这个目标所采用的技术实践方法,其价值指向是学习的效益促进人的发展。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技术的教育价值问题最终归结到“人”的发展价值上。更具体地讲,研究教育技术的实践价值就是要说明教育技术对于教育中的“人”的实践价值,即对学习者和教育者的实践价值,就是要解释教育技术对学生和教师意味着什么,要阐释教育技术可以做什么和应该做什么,要研究教育技术应该如何做等问题。

当前教育技术的实践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技术的认识误解;二是实践与理论脱节。对技术认识,主要集中于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手段,将教育技术中的技术简化为媒体,把技术视为工具,认为教育技术就是教学中所用的媒体技术,误解了教育技术的内涵,重硬件、重建设而轻软件、轻应用、轻教师培训,重视媒体技术而轻视媒体应用方法,重视硬件的使用而轻视教学设计等问题;另一方面认为技术等同于媒体,使教育技术实践者过多地把精力和资源放在硬件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上,忽视软件资源建设和教学资源建设,导致技术开发缺乏正确的教学设计方法的指导,技术设计缺乏对教学过程的关照,技术使用者过于关注媒体硬件的技术开发,而忽视技术应用的价值。

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表现为理论空洞、不能指导实践、未能形成基于我国实践的理论体系。我国的教育技术起步较晚,更多的是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理论与经验,这是必然的和有益的。但教育技术本质是一个实践指向非常强的领域,涉及到“教育”与“技术”,中国与西方国家在这两个方面差异巨大。所以,我国教育技术发展到现在,不能还仅停留在引进阶段,而应做大量系统、深入的工作,致力于构建符合我国教育教学实践、有很强的指导性与前瞻性的教育技术理论体系。

技术哲学为研究教育技术实践的价值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我们从技术哲学角度来探讨教育技术实践,从内涵上讲,教育技术是为了满足教与学的需要而采用的物化技术和智能技术总和;从本质上讲,教育技术是人类认识教育和改造教育的一种本质力量的体现,是技术理性在教育领域扩展的中介与具体形式。桑新民教授就曾明确指出:“技术哲学是现代教育技术学的重要理论基石”。

首先,技术哲学引入教育技术研究领域,其价值绝不仅仅在于辨析“技术”与“教育技术”的概念与内涵,而是突出地表现为对教育技术领域批判意识与批判精神的培养。无论是对于“技术至上主义”的剖析,还是对“工具理性”思潮的批判,都彰显了哲学批判的深刻性;其次,“媒体中心”、“技术万能”、“技术至上”、“工具理性”,从技术哲学角度对这些错误观念的剖析与批判,使我们认识到,教育技术领域很大程度上都在于工具理性的过度膨胀和价值理性的缺失,在于对技术的膜拜和对人的漠视。如果忽视技术与人的关系,那么教育技术就会永远找不到正确的方向;第三,技术作为人的本质力量,既是改变自然的力量,也是改变人自身的力量,最终必然成为促进人发展的力量。以“技术哲学”统领教育技术价值观、实践观,既出自于对教育技术历史和现实的检视,也符合技术的本质认识,更是考虑了技术与人的关系、与教育的关系。既是对“技术至上主义”和“工具理性”的批判,也是对教育技术价值观的建构。

二 媒介素养:教育技术学实践的生态基础

英国传媒教育专家大卫・布金汉姆给媒介素养下的定义是:“媒介素养指使用和解读媒介信息所需要的知识、技巧和能力。”

同时,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指出:媒介素养是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价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从这里不难看出,媒介素养不仅包括接受媒介产品的能力,而且包括用独立的、批判的眼光看待媒介内容和建设性地利用媒介的能力。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媒介知识:是指对媒介的了解、

认识,使用,对媒介运行机制和操作流程的了解和掌握,以及利用媒介为自己服务的能力;媒介意识,指自觉利用媒介为自己服务;(2)媒介能力:是指对媒介环境、媒介内涵,媒介所传播的内容有自己独立的判断、反思,能够利用媒介进行制作和创造的媒介能力;(3)媒介意识与道德,是指自觉利用媒介,积极关注并参与各种媒介活动,且注意媒介伦理道德的反思与批判的能力。

作为教育技术实践基础的媒介素养,就是要求实践者具有:(1)对媒介、媒介信息和媒介传播的本质特征的基本认识和解读,能够正确理解不同媒介的性质和功能的能力;(2)具有较高对各种形式的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除了听、说、读、写能力外,还有批判性地观看与解读影视、广播、网络、报纸、杂志、广告等媒介所传输的信息能力;(3)具有利用大众媒介为自己生活、工作、发展服务的能力,包括使用信息技术来制作各种媒体信息的能力:(4)具有对各种不良信息的正确辨认能力和免疫力,对各种媒介信息的正确批判意识和批判能力。对于媒介传播的信息,信息受者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而是有自己的意识、思考和需要,对传播媒介可以进行分析、选择,对传播内容往往从主体意识出发进行接收、加工、整理和判断,所以受者是信息解读者。所以有论者认为,“用解读者的概念取代受众的概念已是信息时代的必然。”

教育技术学的实践重在媒介教育,是针对现代媒介对人的影响而提出的以培养人的媒体素养为核心,使人们具备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的能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在信息爆炸时代,不具备传媒素养的人就无法获得真正有用的信息。随着媒介传播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并不困难,难的是分辨信息的价值,有效地利用信息。媒介教育重在启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以求达到高度的自律和对媒介的有效利用。例如大学生上网是为了获得学习资料、看新闻和影音娱乐。真正到了网上,情况有所变化,学习、看新闻和影音仍占主流,但BBS和聊天成为上网的重要内容。这种信息需要的异化和对媒介理解的异化最终会导致人的思维认识异化,使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沦落成为“媒介人”,成为媒介的延伸。麦克卢汉在他的名著《理解媒介》中认为,媒介文化己经把传播和文化凝聚成一个动力学的过程,将每一个人都裹挟其中。生活在媒介文化所制造的仪式和景观之中,我们必须要“学会生存”。

媒介素养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生存能力和生活技能,教育技术实践指导受众正确理解和享用大众传播资源,培养受众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的任务,使他们能够主动的选择和接触传媒,解读、甄别传媒信息,这就是教育技术专业实践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同时,大众媒介在反映现实的同时也建构现实,身处“拟态”环境,我们的认知环境取决于媒介体制、传播者的意识形态、媒体对受众文化认同和需求的理解以及市场的需要等等。今天的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也只有通过媒介教育来培养受众认识和利用大众媒介的能力才具有现实的实践意义,这也是我们专业实践的契机。

三 知识管理:教育技术学实践的具体内容

知识管理是以知识和知识活动为核心的管理,包括对知识的识别、获取、开发、传递、使用和存储。其目标就是使组织内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共享,促进知识创新。对于什么是知识?众多学者都试图对知识进行定义,其中较为广泛接受的是:知识是一种像流体一样具有流动性的物质,其中混杂了已经结构化的经验、价值、有特定含义的信息及专家洞察力。它包括:人类对事物的基本认识和掌握的基本情况的事实知识;对产生和发生的某些事情或事件的原因和规律的认识原理和规律知识;能被应用于基本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基本技能的技能知识;知道是由谁创造的知识经验知识。这四个方面。前两类知识,对于学校来说容易编码,传播、共享、学习和应用,是显性的知识,需要与“人”结合个体的经验才能做到创新。而后两类的知识,对于学校来说,难以量化和信息化,是隐性的知识,需要营造知识共享的氛围,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才能做到知识编码化,转化为显性知识。

教育技术专业实践目的就提高学习效率,促进知识的有效转化,包括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社会化过程;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外化过程;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融合过程;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内化过程四个方面。在社会化阶段,实质上是隐性知识在不同主体之间的互动,是创造出来的隐性知识的共享,也是成员之间经验的共享;在外化阶段,被大家分享了的想象与创意能够通过语言、图表、模型、概念得到表达,并在成员之间传递。知识的融合就是把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之中,知识的内化就是将新的知识演进成个人的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这四种转化方式构成了知识创造过程,同时也是教育技术实践的过程。

教育技术学实践过程的核心就是能有效地促进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即隐性知识的外显化,显性知识的内化。一方面关注学习组织内将学习组织成员所拥有的个人化的知识资产转变为学习组织的基础资产,从而在组织成员中进行广泛地共享;另一方面关注怎样增进个人或团体渐进累增的经验,从而使组织成员能有效地将所获取的经验信息提升到知识层次,且对知识进行内化并运用自己内化后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

知识管理的具体实践离不开学习型组织的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建设是实践知识管理必要的组织环境,因此,教育技术实践的主要内容之一必然要涉及到构建学习型组织,创造有利于结合组织学习和知识管理两种能力的组织环境,通过有效利用学习组织的知识资源来提高组织学习绩效。在组织学习和知识管理过程中,首先是个体层面通过学习和交流对知识的识别和直觉感知,然后是将获取的知识进行“外部化”;其次,通过信息技术在组织内部进行传递,在个体和团队中交流和沟通,形成共同的认知、解释、归纳和整合:最后在组织层面将学习的成果和知识进一步的传递和发展,个体和团队学习所积累的知识逐渐转化为组织学习,并且通过组织层面的应用进行反馈,形成不断循环的学习和创造知识的过程。因此,在组织学习过程中,知识管理就是在技术、理论与实践的推动下知识在个体、团队和组织之间不断的演进,形成组织的学习能力,从而有助于知识的获取和利用,实现学习组织的学习目标。 知识管理对教育技术学专业来说,无论在其知识分类,还是在对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方面,都有深刻的借鉴作用和意义。所以,知识管理正是从另外一个角度为教育技术的实践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迪,其实践范畴更加凸显教育技术的实践目的性,指向更加明确:其目的就是要实现教与学的最优化,即如何使教师头脑中的知识、智慧以最佳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这就需要利用知识管理技术来实现,其目的就是要在恰当的时机,用最佳的方式把适当的知识传送给恰当的人,促进人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

四 绩效技术:教育技术学实践的功能价值

我国教育技术经过近年来的大规模的硬件投入后,学校教学与学习效率并没有产生与投入相匹配的应用效益。各阶段的教育中硬件的大投入与应用效果的低产出矛盾突出日益严重。面对当前技术大众化,教育技术实践中已有的理论与方法就显得苍白无力,很难独立承担复杂而艰难的教育中技术应用问题。通过对在商业和企业培训、管理中应用的绩效技术研究,发现其为教育技术学实践理论的拓展和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AECT 1994年出版的《教育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指出绩效技术是一种对项目进行选择、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的过程,目的在于以最经济的成本效益影响人类的行为与成就。绩效技术是用一种科学化的系统观点来解决问题的手段与方法。它以组织的总体目标为导向,在分析绩效的基础上,制定最佳成本,获取最大利益,从而最大限度地改进个体和组织的绩效。在我国教育技术的应用现状中,技术单纯的只是应用,技术研究也只是应用模式研究,缺少的是对技术应用之后的效益研究。2003年何克抗教授就曾指出,我国教育技术多年来最大的缺陷就是企业培训这一块,且从事与企业培训有关的绩效技术方面研究的专家极少。因此,当前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现实迫切需要从整体上对绩效技术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和把握,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实践和探索,寻求绩效技术对教育实践的应用。

本文中,笔者把“绩效技术”作为教育技术学实践的功能价值,重点强调的是“绩效技术”并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其“思想”,即围绕绩效而展开技术应用。而这与我国较早开展绩效技术研究的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张祖忻教授的观点相似,即把“绩效技术”看成是对“教学设计”的延伸。绩效技术更应该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方法,而非仅仅只是教育技术学专业涉足到企业培训中的一个领域。唯独以此种视角来审视绩效技术,才能把其定位于教育技术学实践的功能价值。因此,从受绩效技术角度加以思考,教育技术学实践需要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从关注个体的学习向同时关注社会教育绩效的改进;从关注知识型问题解决方案向同时关注能力型问题解决方案的转变;从关注学习过程与资源向关注学习结果与效益的转变;从关注学习方法向同时关注学习问题本身的转变;从关注微观教学过程与资源的研究向同时关注宏观教育问题解决的转变。

在教育技术实践关注绩效方面,我们认为技术不是简单的在教育中应用,而是应用新技术去解决教育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在做技术“追新族”的同时,不仅需要教育理论的知识,更需要技术整合的培训、还需要有很强的分析、组织、沟通、协调、规划等宏观管理能力。教育中需要的绩效技术专业人员,不仅要求具有很高的学科内容知识背景,而且具有较强的设计、开发、决策、咨询及管理等综合能力,他们不仅需要懂得某一方面的技术,更需要具有整体规划、设计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对于我们教育技术实践者来说,都是必需的,也是其专业价值体现。

教育技术中关注绩效技术的实践,技术更新,硬件投入本身带来的不是数量上的累积,更重要的是质量上的提升。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教育创新项目的实施,不是多建了几个实验室,多增加了几台计算机,更多的是促进了实践者的思维意识的改变。教育技术专业实践人员所做的只能是逐步实现从关注技术本身到关注技术与绩效的转变。传统意义上教育技术实践常常关注于微观个体的学习,而忽略了对整个组织绩效改进与发展的研究。个体学习更多的是解决知识积累,而缺少对能力的提升。所以,个体与组织教育绩效的改进才是教育技术实践者追求的最终目的。教育技术实践绩效问题的解决需要非常复杂而多样的技能,这并非单独的专业技术人员个体所能够解决的,必须学会与其它学科专业人员的协作与互补,这就要求教育技术专业人员要有极强的合作意识、协调能力,实现教育技术的实践价值。

结语

综合以上四个方面的内容分析,结合教育技术学的“94定义”,我们构建了教育技术学的实践体系框架图(如图1):

任何实践都离不开强大的理论支撑,在发展教育技术本学科理论时,更多的需要技术哲学理论来指导,强化用技术促进教育的发展;

教育技术学实践的核心就是优化教育教学,促进学生的知识提高,针对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采用知识管理,促进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互相转化;

教育技术是新技术的先行者,理应对新技术有更深刻的理解,这就需求教育技术实践者具有更强的媒介素养能力,所以媒介素养(媒介/信息生态)是基础;

在对整个教育技术学实践关怀之中,作为教育技术专业践行者,让社会认可本专业价值,在执行绩效技术的同时,调控着我们的每一个实践行动(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

信息技术教学实践论文篇8

鉴于当前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现状,因此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高职人文素质课教学改革将成为我国高职教育界一项紧迫的任务。

1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提高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首先,加强对高职人文素质课教师的培训。一是增强高职人文素质课教师的信息意识,树立现代教育理念。二是加强高职人文素质课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培训,掌握人文素质课网络课程、多媒体课件等相关开发软件的使用,以增强高职人文素质课教学课程的实效性。三是积极组织教师优秀教学课件和网络课程相互学习和观摩,组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经验研讨会,使高职人文素质课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其次,提高高职学生的信息素养。一是通过开设现代信息技术课程,主要传授高职学生现代信息技术理论和相应的实践操作能力,使高职学生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二是通过高职人文素质课教师的日常教学,培养学生检索、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加强人文素质课课堂的互动,推进有效的自主性学习,发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从而使学生在运用中提高信息素养。

2改革高职人文素质课教学内容与方法

现代信息技术会导致高职人文素质课教学内容的开放,对高职人文素质课教师的要求更高更全面,要求教师从仅仅注重对学生情感和认知的关怀,转变为更注重对学生现实生活、人生价值、全面发展的关怀等。高职人文素质课教学方法既影响着高职学生的学习方法,又决定着高职学生学习的效果,所以在教学中,需要根据高职学生个体的知识基础与能力水平,结合高职人文素质课教学内容,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来实行讨论教学、案例教学、讲授教学、启发教学、专题学习、情感教学、小组协作、辩论、演讲、自由发言等教学方法,实现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改革。例如可利用微博、微信、QQ、世界大学城(职教新干线)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个别教学;也可通过网络视频连接进行现场教学;或通过高职人文素质课多媒体课件、音频、视频、录像、网络课程、QQ群、微博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扩大案例教学的信息量、使案例教学更形象、生动,实行案例教学。

3改革高职人文素质课教学评价

一是高职人文素质课教师通过设计开发网络课程考核平台,全面评价高职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果,把高职学生的作业成绩、课堂参与、组织纪律、平时表现、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情况与期末考试成绩等综合起来进行评价。二是高职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课程、QQ群、电子邮件或BBS等多种现代信息技术方式来完成高职人文素质课教学内容的考评,做到把高职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目标考核相结合,把高职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

4加强高职人文素质课程实践教学

一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模拟真实情境的教学活动。高职人文素质课教师运用多媒体、视频、网络课程等现代信息技术,模拟特定的情境,如模拟校园、模拟社区等,开展网上校园服务、社会调研、勤工俭学、模拟实习等网络实践,让高职学生去真实体验和实践。二是借助网络课程、职教新干线、多媒体、视频、电影等现代信息技术,立足高职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发挥学生社团组织的作用,通过组织音乐欣赏、歌咏比赛、英语角、辩论赛、模拟法庭、体育比赛等各种文化艺术活动,让高职学生在参与中提高人文素质,使得高职学生的文化品位与人格修养得到提高。三是运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职教新干线、电子邮件、QQ群、视频等现代信息技术,开设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文学鉴赏、艺术修养、交际礼仪等系列讲座,邀请专家、学者经常为高职学生进行专题讲座,让高职学生了解最新最前沿的思想文化动态和研究成果,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四是借助网络课程、电子邮件、QQ群、投影、视频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使高职大学生在实践中认识社会、锻炼自我。五是推进校企文化的互动。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与企业联合举办校企联谊活动、校企合作论坛,建立“前校后厂”的合作模式,缩短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的距离;通过举办职业生涯设计大赛、职业技能竞赛,让高职学生在日常校园活动中感受企业文化、接受企业文化教育,养成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服务至上、团结协作等人文素质。

上一篇:楼宇智能化系统范文 下一篇:多媒体教学实践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