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空间设计范文

时间:2023-10-03 23:26:29

公共空间设计

公共空间设计篇1

[关键词]:滨河 ;公共空间 ; 湿地 ; 生态

1.当前国内城市公共空间的显著问题

1.1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河流整治工程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西安的城市生活现状背景。如今西安的社会生活节奏愈来愈快,人与人之间资源的冲突频频不断。其中不乏众多的人口基数导致的激烈竞争让人与人之间的融洽有所减少,如工业废水的排放污染水源地,对于森林资源的乱砍滥伐导致水土流失,也有贫富差距的不断加深所导致的社会不和谐因素。近些年来关于游客污染水源,倾倒垃圾,侵占滨水生态空间的新闻不断出现。其中有关于广场舞的案例不胜枚举,舞者与舞者相互争夺场地,舞者与周围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有关此类冲突的新闻近些年来比比皆是。而产生冲突的原因可以归咎于各个方面,例如教育程度,文化修养等等。但是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与设置不合理也是导致冲突发生的重要因素。在一个人口众多的高密度城市中,这种不和谐因素已经开始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健康的生活,生存状态。此种生活状态的普遍化将对城市的健康发展造成严重的打击。

2.研究内容

2.1以西安特有的水文化历史背景入手,结合西安地区的气候,生态,降水等资源条件调查研究从古至今滨水文化的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建设系统相互交融的滨水公共空间的背景环境,挖掘其地方精神,总结人文内涵;

2.2以陕西西安地区滨水湿地健康效应的理论机制(包括促进市民身体锻炼、舒缓精神压力、减轻精神疲劳、增强社会交往、提升市民归属感与荣誉感等方面);

2.3能够满足市民生理、精神和社会安康完整状态的复合型、多角度的城市环境(健康的城市滨水生态环境、积极的市民活动空间、平等良好的社会互动交往环境)的设计方法;

2.4西安城市公共空间在促进市民身体锻炼、舒缓精神压力、减轻生理与身体疲劳、增强社会互动交往等方面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实证研究。

3.城市公共空间的作用

城市滨水公共空间作为城市活动的重要健康载体,它体现着古人“逐水而居”,“无水不活”的朴素生活与生态思想。体现着城市的水文化特征以及城市历史。一个城市是否具有活力也最容易从这些公共外部空间中洞察。在人群中,城市的城市滨水公共空间可以说是观察城市是否具有活力最为直接的地方。这些由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河流,湖泊,湿地等所组成的滨水空间的“交互区”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作用于整个城市健康公共空间重要的一环生态、生活系统。

对公共空间的关注本质是对市民赖以生存的土壤和营生空间的关注。 在现代城市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理需要,而公共空间正是城市人这种生理需求得以实现的物质依托,是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必不可少的空间类型。在我国许多城市中,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和发展作为衡量城市整体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其建设和发展已经显得相当迫切,已得到世界各国学术界的广泛认同,城市公共空间真正成为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关键问题和人们关注的热点。找回城市中失落空间,让城市更有生机和活力也是从物质化的层面上对人居和谐做了全新的诠释。

4.城市公共空间在城市中的应用

灞河湿地公园作为西安滨水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区位优势和自然环境都比较显著,具有较好的生态条件c人文环境背景,要素较为单一,构成相对复杂,以此作为研究范本能比较全面的从健康城市的角度来考虑健康的城市生态与健康的人。

以健康导向下的复合型、多维度的城市滨水公共空间设计方法是本课题的研究重点,对城市滨水公共空间影响市民健康的理论机制是拟突破的难题。旨在解决城市健康滨水空间的具体形态、市民心理生理活动的引导、以及保护发展模式的建立三个方面的问题。我国的规划设计专业人士已经提出了一些对策,但数量和内容仍较为有限,大部分成果都集中于园艺疗养及城市的管理领域,缺乏对城市滨水绿色景观健康效应的全面而深入的考查与计量。本文意在在西安地区从微观层面的中小尺度城市滨水公共空间入手,探讨其对大众公共健康的影响机制及作用,并提出比较具体的设计策略与方法。希望促使研究成果“健康导向下的城市滨水公共空间设计策略和模式”,能够为陕西省健康城市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实证和经验支持,从而促进公共健康问题的有效解决和社会生活的全面健康发展。

5.结语

滨水公共空间对城市人群所具备的心里与生理之间的相互影响,使用功能和具体形态之间的从属关系,数据管理与公众参与的联系。针对整体的调查研究实例,在基于“健康城市”的基础上能够对城市健康滨水空间的具体设计方法以及策略会带来改进,从而突出健康滨水空间的重要性。

形成对健康滨水空间的设计的理论机制,在功能使用、生态健康、公众参与的心理与生理影响、在其所在层次提高利用率,在形态上更具美感,等方面,在其所在层次提高利用率,在形态上更具美感,集散广场更多的提高其风景旅游区的形象。

公共空间设计篇2

【关键词】室内设计;交通空间;动线设计;共性为主;个性为辅

前言:近年来,城市高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的建设同样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与过去传统的铁路车站不同,现代的站房是集多种交通方式(地铁,轻轨,高铁,公交,公路等)一体化,实现多种交通实现无缝换乘,转接,对接,形成了庞大的交通枢纽中心,以广州南站为例,浅析此类公共交通空间的特点

一、空间的组织立体化

作为轨道交通枢纽中心,其自身特点就是要实现多种交通工具一体化的立体衔接,所以要求其空间组织紧密,集中,必须有效利用地下,地面,地上空间。如广州南站,地下一层为连接城市内部的地铁站,地面层为售票及进出站层,转换交通层,地上二层为口岸进站厅、站台层,地上三层为高架候车层。出站在站房中央的扶梯连接,可直达地下地铁站,亦可向两边交流转换其他交通,而进站刚由站房两端直接上去高架候车层,再由高架候车层转换到站台层。进站,候车,出站,各三大动线之间不会相互干挠,完美实现多种交通的一体化立体衔接。

二、室内环境设计的思路

现代设计的一个新基本点,是在室内设计环境中高度重视科学性、艺术性及其相互之间的结合。而科学性与艺术性;遇到不同的类型和功能特点的室内环境可能有所侧重,而公共交通空间侧更侧重于其科学性,体现在以下几点。

1、寻找能满足空间要求的材质,由于公共交通空间室内装饰的使用周期长,人流密集,所以,室内装饰材料必须具好更好的耐久性,同时乎合防火规范要求,绿色环保。而且在旅客易于接触的区域,还要考虑选择易于清洁,耐污的材料为宜。

广州南站的天花设计以U形铝条扣吊顶天花为主,面部经氟碳处理的铝材,经久耐用,而设计方向排列一致,强调纵向的天花处理,视觉上引导旅客快速前进,站台顶部侧采用碟形帘天花,和铁轨顶部的拉伸网吊顶天花与高速列车相得益彰,充分体现出交通空间的流动感与时代感。

出站层的高架桥梁以清水混凝土为主,保留高架桥梁优雅的结构曲线,出站层及候车层的墙身侧以彩釉玻璃为饰面,经刚化处理的双层夹胶彩釉玻璃材质其强度能抵挡人流密集时的碰撞,而且易于清洁,能历久常新,浅蓝调的彩釉玻璃配合浅灰的条形铝扣天花,强调室内空间宽敞、简洁,通透且强具时代感,并且尽可能不用装饰和取消多余的东西,保留建筑本身的结构形态形式美,更多的强调自身的服务于功能。

此可以总结出作为交通枢纽中心,其室内空间设计特点就是共性为主、个性为辅。

2、实施的要点,广州南站的建筑面积为61.5万平方米大型的空间,装饰面积近1.4万平方,跨度大,难度大,所以在设计方案的初期,就应尽量让施工向标准化,模数化方向考虑。

如U形铝条扣吊顶天花,其身特点就是一种系统天花,可以按相同尺寸要求在工厂完成加工定做,现场只需组装吊挂。

而墙身的彩釉玻璃饰面,为能实现系统安装,尽量统一分格模数,80%的彩釉玻璃模数分格是相同的,而且通过结构设计改进形成全装配快装式玻璃内幕墙创新技术,主骨架立柱制作预留好与横骨的连接口,现在只需做固定连接工作,彩釉玻璃按统一尺寸由厂家集中加工定制,现场只需做挂装,调整工作,此做法大大减低现场施工难度,提高施工质量与效率。

由此可以总结出广州南站此类大面积,大跨度交通空间的施工特点,系统化,科学化,将复杂烦琐的工序全部由厂家完成,现场只做固定连接拼装工作,此种施工方法,减少现场制作,侧重于工厂化加工,工厂有更好设备条件,能更好更快更精确的完成,加工精度是现场无法比拟的,还能大大节省工期,同时保证工程质量。

3、灵活空间分隔与引导,出层站在大空间之中以玻璃或低矮灵活的隔断划分不同区域,尽可能减少物体对视线的障碍,使旅客获得清晰的方位感,而高架候车层则用活动绿色植物配以矮玻璃为分隔手段,将候车层分隔成不同功能的候车休息区,休闲区,半高的绿色植物不只美化空间,同时还能分隔出更私密,休闲的小空间,让旅客得到更安静舒适的候车环境。而且活动隔断可以根据日常不同需要随时灵活调整,对整个大空间没任何破坏性的影响。

三、公共空间的服务角色

高铁站除作为交通转移点外,同时也要为停留旅客提供更多元化的活动空间,除更舒适安静的候车环境外,车站已经向服务经营主体方向转化,从对旅客进行行为管理转化为旅客提供多元服务,站房设计中,加入商业空间可提供餐饮、金融、商务、娱乐、购物等综合服务。

广州南站在高架候车站层中,两侧增设了半开放式的夹层作为商业空间,主要提供餐饮购物功能,给旅客提供多元化的候车环境,而将商业空间设在候车层中,方便旅客活动之余,亦可同时让候车旅客关注到车站信息,不会因为距离太远而错过班次车。

高架候车层中,同时也增设了小型售票厅,为旅客更换票据,退票等问题提供方便,而不是要再次到出层站的售票厅,此设计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此外,作为公共空间不紧是服务大部份人,而是服务于每一个人,所以要为每一个人的需求作出考虑,特别是残疾人,创造无障碍空间是设计中必不可少的理念。广州南站的地面铺设导盲指引砖,层间转换设有垂直电梯,卫生间则设有残疾人专用卫生间,残疾人卫生间除基本专用设备外,还需特别注意留足够活动空间和开门尺寸,至少可以让轮椅通过的尺寸。另外,还设有母婴室,有单独隔间以保证私密性,提供基本的换尿布台和卫生设施,体现公共服务理念的人性化。

总结:公共空间对于公众的利益的理解和服务负有特殊的责任,我们追求的是如何使其适应人的各种需求,而不是让公众去适应各种环境。它没有富丽堂皇,美轮美奂,奢侈浮华的外表,它是简约自然,它是城市的客厅,是人们共有的,应更配合人们的活动规律,应更乎合大众的审美意识,应更深切实践“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参考文献:

[1]《公共空间设计》刘洪波 编著 2009-8-1

公共空间设计篇3

一 公共空间的吸烟区设施化设计概念的提出

秉承以上理念,现代公共空间设施设计的整体性能、综合效益、和谐环保等迫切需要顺应时代,得到催生。由此凸显出吸烟区设施化设计在公共空间组合与分割的布局设想、功能完善和寓意传达等方面的重要性,为公共空间的吸烟区设施化设计概念的提出予以首肯。

(1)吸烟及非吸烟人群的双向性要求

近年来,欧洲的禁烟运动如火如荼,全球范围内民众对吸烟的危害性觉醒度日益提升。在我国尽管经过多年推动,但公共场所吸烟的状况尚未得到良好控制,围绕公民吸烟而展开的争议颇多,实现百分百无烟环境积极推进的同时,我们需要清醒看到控烟政策、资源与庞大吸烟人群个体诉求的矛盾性和差异性,吸烟者的个体需求与环境社会约束双方不可分割却又存在冲突,公共空间内吸烟区公共设施设计的提出及完善呼声强烈。

(2)空间范围规划的环保要求

现代公共空间设施化设计的一个重要特征即在于其理性约束和感性惠顾的统筹以及人与环境可持续的兼顾。正如人所共知的被动吸烟危害生命健康同理,环境面对公共空间吸烟现状的立场诚然是极为被动,面对冷烟雾这一与环保背道而驰的重要推手,公共空间设计也极端渴求吸烟区设施化所提供的清洁过滤性能和绿色清洁保障。对比欧洲公共空间规划布局强调氛围塑造、系统化建设、空间尺度友人性化设计等方面,我国公共空间划分更侧重实用性传承和群体兼容性。吸烟者与非吸烟者需要公共空间的划分与隔离,香烟燃烧所产生的有害冷烟雾亦针对公共空间整体的室内外划分提出特性鲜明的环保要求。

(3)公共空间的场所特性要求

人的主体社会特征是差异性的集中阐释。公共空间承载着不同人及从属关系的流动人群个体,实现优化基准也要遵循其自身固有特点:人口相对集中,相互接触频繁,流动性大;设施重复使用率高,易污染;健康与非健康个体混杂,易造成疾病的传播等。特别是吸烟行为的普遍受害性——主动吸烟与被动吸烟皆对健康双向损害,因此公共空间吸烟区设施化设计的概念即是出于公认的崇尚健康和行为便捷化映射在设施使用人群针对吸烟这一特殊行为的综合需求。

(4)设施的商务效益要求

公共空间设立吸烟区并引入设施化新式经营渠道直至把设施的多重效益展现于使用者,是吸烟区设施化设计在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中市场营销程序的关键环节。这种多重效益在吸烟区这个设施化载体的具体演绎主要体现于四点商务化收益:1)针对设立部门有偿吸烟的收取费用效益;2)针对吸烟人群控制其吸烟频率时长的督导效益;3)针对非吸烟人群避免被动吸烟损害的健康效益;4)针对环境的和谐可持续无毒烟雾排放的环保效益。此外,吸烟区设施化采用标准化安装模式所带来的后期维护和使用及更换耗材的资源节约、吸烟区安装模式的其他多样性空间引用、设施内部的宣传展示广告合作等多方的经济效益也定会在具体的实践中提高吸烟区设施化的整体应用价值,摒弃公共设施政府及设立方高投入、低收益的无偿公共概念,重塑公共空间吸烟区设施化设计为兼顾经济收益效益、商务扩展效益、社会共享效益、大众督导效益等多重化互通的效益集合体。5)功能形态的教育要求:优秀的公共设施设计是形态与实用的完美结合,因此与之核心呼应的外在设计形式更要突出对积极寓意的形态设计追求,吸烟这一争议颇多的诉求往往以灰阶色彩或棱角形态示人以显示社会对吸烟行为的排斥感和限制教育目的。

二 公共空间的吸烟区设施化设计的可行性

(1)高新科技的技术支撑

1)烟气回收技术——控制烟气扩散目的

吸烟区设施化设计在公共空间中的首要核心技术是烟气的回收与聚拢。此种吸烟区设施化设计的可行性构成是以多门学科交杂为技术依托的:根据空气动力学和流动力学原理形成自抗的风幕,阻止多重抽力对资源的浪费同时较出色的完成吸烟有害气体的迫使性回收。

2)气体净化技术——环保目的

吸烟区设施化设计的真正环保理念是一个可循环性质的综合系统,深入到具体技术层面也必然是承接性良好的技术性扩展,由此对于已经回收的吸烟区有害气体的良性改造即肯定了气体净化多重技术、多种手段的互通式配合,为公共空间吸烟区设施化设计可行性提出支持。

3)防火材料技术——安全目的

优秀的公共设施化设计充分考虑到其物质使用功能和精神协调功能的作用,提高其整体的便捷易操作性,更高层次表现为高度专业性的安全保障。在公共空间这样人群密集度高、空气流通率低同时明火接触率频繁的特殊载体中,吸烟区的设施化存在意义以不仅局限于提供场所区分和实用意义上的概念辨别,更要强调安全性保障的设计和生产模式。

4)智能限时技术——限制目的

吸烟区设施化的积极目的不仅是保护被动吸烟者免于有害烟气的损害,更要强调的是其设立对吸烟人群的欲望控制,缓解进而减少公共空间吸烟行为的个体行为。“计时吸烟、有偿吸烟”的概念应运而生,相应的智能计时系统技术及程控计费模式为吸烟区功能的完善化提供了无忧的技术性保证。从吸烟区设施化在公共空间的直观功能中迸发全新的功能性设想。

5)网络宣传展示技术——教育目的

吸烟区设施化的主要应用场所为强大的广告宣传商业运作模式提供可能,网络展板技术、动态液晶LED技术的展示技术将与公共设施领域实现多层次、全方位的一体化结合,为社会公共行为方式的积极教育、吸烟行为的督导限控及社会思维的健康引导发挥更加积极的设计意图。

(2)标准化的安装模式

公共空间吸烟区设施化设计要以多变的形式适应不同性质的公共集散空间,变换设计的通用性与标准化概念具有综合作用和相关必然性:通用性要求吸烟区设施内产品部件或单元甚至模块能达到可置换性要求;标准化一是追求吸烟区设施系列中为达到互换目的而建立的标准;二是公共设施行业或者国家制定的公共空间设施使用标准,通过这种横纵向或多向变换、相似变换及模块化设计等多重手段,实现公共空间吸烟区设施化的安装模式标准化,完善其轻便简洁、实用耐用、易更换维护和无障碍的多重效益优化。

(3)设施化的人群共享

公共空间中吸烟区的设施设立既是功能意义上的超越,通过施加人性诉求的满足和环境统一的优化,不仅满足了吸烟者与公共空间之间的生理心理需求,同时保障了非吸烟人群被动吸烟的危害;通过无障碍实施因素与吸烟区设计相结合扩大受用人群的多样性和特殊性;通过安装模式的标准化与设施化延伸至国际通用趋势的人群循环受用系统化配置;种种深入层层循环,构建公共空间吸烟区扩大化的适用人群及大众化的收益效果。

三 公共空间的吸烟区设施化的前瞻性探讨

(1)以环保为主导的多元化

公共环保意识的强弱对环境体系的决定性作用不容忽视,亦是对公共空间设施化语义传达的集中体现。凸显环保作为解决公共空间实际问题的吸烟区设施化设计始终遵循原则的必然趋势和发展方向。兼顾环境、人群、经济的多元化链接模式必将公共空间的吸烟区设施化框架扩大,涉足多产业、多领域、多国界的环保资源化共享。

(2)以督导为主旨的大众化

公共空间设计篇4

关键词:公共建筑;入口空间;空间设计

中图分类号: TS958 文献标识码: A

公共建筑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入口空间则是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的结合部位,其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了城市与建筑建设之间的协调性。因此,为避免公共建筑与城市环境的脱节,以及满足人们心理需求,就需要从实际出发,确定入口空间设计原则,针对不同形式的公共建筑来确定相应的设计方法。

一、公共建筑入口空间功能分析

1.过渡功能

公共建筑的建设与人们生活有着重要的联系,其建设的本质就是为人们提供更为舒适的活动空间,在对建筑空间进行设计时,必须要满足使用者的需求。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公共建筑入口空间设计的要求更为严格,因为公共建筑入口空间起到连接建筑与城市环境的过渡作用,并且还可以为使用者提供一个转换与过渡心理需求的空间,以此来提高建筑各项功能的发挥效率。

2.商业功能

大部分公共建筑都具备着商业性特点,这样其在对入口空间进行设计时,主要想要获的就是更多的消费者,因此对消费功能的设计与体现要求比较高。尤其是以商业公共建筑来说,建筑内部商品比较多,很多顾客为节省时间,并不喜欢在建筑内各功能区域之间来回穿梭,更多的人喜欢在入口空间稍作停留[1]。这样为了更好的实现商业功能,会选择在门口空间做一些促销活动,不但可以满足顾客对空间的需求,同时还可以产生商业活动。

3.交通功能

公共建筑人流量与车流量都比较大,尤其在入口空间位置更显得拥堵,入口空间还具备了重要的交通功能。对于公共建筑工程来说,入口空间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了能否可以满足人们对集散空间以及缓冲空间的需求。

4.景观功能

公共建筑入口空间作为连接建筑与城市环境的部分,除了具备以上功能外,还具有体现建筑工程与城市建设景观的功能。一般情况下,公共建筑为满足这一要求,会采用雕塑、喷泉等艺术小品的设计方式,在为顾客提供缓冲空间的同时,提高建筑的景观性[2]。同时还可以与城市环境特点相融合,凸显文化特质,展现城市文化底蕴,在精神上获得更多人的支持。

二、公共建筑入口空间设计原则

1.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公共建筑入口空间设计需要遵守的重要你原则之一,公共建筑工程主要由多种元素组成,入口空间只是其一。但是其作为建筑工程与城市环境交接的重要部位,将作为建筑室内空间向外延伸,与建筑外空间相结合而组成建筑整体环境,其设计效果如何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建筑工程以及城市环境建设效果。公共建筑入口空间作为中介,突破了建筑空间自身的封闭性,积极融入到城市环境系统中,两者形成一种多层次的动态开放系统,实现建筑与环境的整体性建设。

2.开放性原则

公共建筑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活动空间,并且其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就具备很强的开放性特点。相应的在对入口空间进行设计时,应结合建筑工程向城市环境开放的特点,放大建筑的公共化。例如设计室内与半室内空间与城市空间结合方式,将其作为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公共建筑门口空间所具有的结构功能以及形式是属于建筑的,同时更是属于城市环境的,应与整个城市建设环境相配合,形成开放的并且连续的城市空间环境,提高人们活动空间以及自由度。

3.可识别性原则

作为公共建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结合建筑工程应用需求,满足可识别性原则,在实现对周围环境认同的基础上,促进建筑的应用效果。建筑环境建设都具有明确的运载性,承载着工程与城市文化以及功能特征,帮助人们更清楚的认识到其所具有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产生认同感,进而在入口空间就对建筑工程产生了归属感。

三、公共建筑入口空间设计设计方案

1.从城市整体设计出发

公共建筑的性质决定了在对其入口空间进行设计时,必须要做好与城市整体环境联系的必要性,将建筑功能与城市建设要求相结合。第一,引入城市设计理念。即对城市环境建设特点进行分析,在进行入口空间设计时,寻找两者的相同点与共同点,保证设计方案可以满足城市大空间建设的美学规律,实现建筑工程与城市环境的完美融合[3]。现在很多公共建筑建设位置都临近城市主要街道,这样在进行入口空间设计时,需要从交通功能以及环境融合两个方面来进行,结合街道空间尺度以及自然特征,来确定入口体形与方位结构,以此来提高空间设计的合理性。第二,加强公共设施设计。公共建筑也是构成城市街道环境的重要部分,对公共设施也有着一定的要求,如指示标识、休息空间、地上车位以及交往空间等。在度对入口空间进行设计时,不但要满足商业建筑自身实际需求外,还应从城市整体需求的角度进行分析。

2.做好入口空间过渡设计

现在很多公共建筑都选择应用单一或者复合的构成形式,来实现么入口空间的过渡功能。对于过渡功能的设计与实现,需要从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第一,以用途来确定空间区域,即室外导向空间、室内集散空间以及内外转换空间等,并且室外导向空间与集散空间经常相互交叉存在。为有效引导人流进行方向的转换,特别是对于建筑入口界面与人流方向不垂直时,为使得人流可以顺利达到入口界面,就需要设置一处转折空间[4]。第二,空间序列,主要来满足人们审美需求,通过突出建筑特点,来满足人们的期待值。通过合理的设计来控制人流视线,随着移动逐渐看到全部景观,全面感受空间设计的特点。例如利用地面高低差,并配置相应的树木,作为引导人流视线的主要道具,逐渐由城市环境慢慢过渡到公共建筑。

3.因地制宜的空间设计

公共建筑工程主要包括三大界面,即平面、围合界面以及入口序列,其中平面为平面布局以及入口环境设计,围合界面即建筑立面,而入口序列则为人流在行进过程中对周围环境先后感知顺序。三个方面综合影响了人们对空间设计的印象,因此在进行设计时必须要做好此方面管理。其中,对于建筑立面来说,是影响建筑商业功能的主要因素,在设计时应结合城市环境、建筑功能以及人们心理需求等因素,将建筑特色与城市特色相融合,明确空间设计主题,简单明了的向人们传达其所具有的内涵。

结束语:

公共空间设计篇5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城市建设

“Better City,Better Life”―“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这是一个充满了人文关怀的口号。在当今城市人口密集、人地关系紧张、矛盾突出的背景下,城市建设呼唤人本主义,城市呼唤公共空间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时代潮流。然而在经济发展高速、城市化建设超速的我国,近年城市公共空间的现状却并不理想,人性化设计的城市公共空间则更显缺失。不少知名学者纷纷对我国城市建设的趋同化、城市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表现出忧虑。

一、 城市公共空间及其意义

什么是城市公共空间(Urban Space)?城市公共空间一般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城市公共空间指“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地等;广义的城市公共空间可以扩大到公共设施用地的空间,例如城市中心区、商业区、城市绿地等。

作为城市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公共空间的存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能承载城市活动,执行城市功能,体现城市形象,反映城市问题等。具体来看:对居民而言,城市公共空间是公共交往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居民可以无拘无束光顾、自由自在活动的地方,根据居民的生活需求,在城市公共空间可以进行交通、商业贸易、表演、展览、体育竞赛、运动健身、消闲、观光游览、节日集会及人际交往等各类活动。城市公共空间正在成为城市居民生活的一部分,可以享受城市生活、体认城市风情,领略城市魅力;对城市而言,城市公共空间城市形体环境中最易识别,是城市形象、城市文化的重要体现之处,是一座城市的重要“窗口”、常常成为一个城市的象征。它为美化城市环境、增强城市活力、体现城市特色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最能为城市带来活力的空间。对于社会而言,作为重要介质,城市公共空间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增加社会不同人群的交流,人际交往,人们可以在其中寻找归属、共享其中,甚至还能缓解一定的社会矛盾等。总之,无论对城市居民、对社会还是对城市本身,城市公共空间都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二、 正在缺失的城市公共空间

和过去相比,现代城市生活表现出了越来越强的公共性,同时对城市公共空间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由于经济增长、假日制度等带动了休闲产业的发展,这使社会对公共空间的需要增长;第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其所伴随的第三产业的兴起,和第一、第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的就业岗位与公共生活关系更为密切,这会相应引发城市公共生活总量上升,增加对公共空间的需求;第三,我国正步入老龄化社会,大量闲赋的老年人口除了需要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外,还需要适宜的公共空间容纳相关的公共活动,从而带来对公共空间的需求;第四,从城市居民角度而言,由于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城市化过程中的积聚效应已使得城市居民越来越密集地聚拢到城市核心地带,随着城市日益拥挤和人群个体出现潜在的孤独感,人们在追求效率便捷的同时,身心遭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从而滋生了更多公共空间需求,他们迫切需要与人沟通、交流,需要散步、放松的空间环境。

然而,面对正不断上升的城市公共空间需求,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却是:城市正在被蚕食、城市公共空间正在被挤占、日渐萎缩,对现代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的城市公共空间正在缺失。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城市公共空间的缺失?有学者分析,这是所谓“工具理性”在城市建设和规划中起主导作用而产生的后果,是巨大经济利益驱使下的土地规划者的“工具理性”策划了当代被压缩的城市公共空间。对规划而言,“工具理性”原则把经济价值和土地利用的最大化作为城市规划的优先原则,某种程度上将城市的公共空间推向对立面,使公共空间成为被压缩的对象;同时,现代社会的“速度”忽略了城市公共空间重视物质表现的规划理论造就了“直线式”的城市改造思维和“推土机”策略。最后,全球化、商业化的迅速发展正在把人变成越来越独立的个体,人们不断扩张自己的私人空间,把公共空间压缩到最低限度,受到过分强调的私人空间也在不断挤占公共空间。可以说,传统城市空间结构的颠覆和现代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变共同作用,导致了现代城市生活中的公共空间危机,出现了诸如步行空间缺失、公共空间私有化以及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脱节等问题。

三、 城市公共空间呼唤人性化设计

现代城市建设正面临着困境(Dilemma),一方面是城市生活对公共空间的诉求日趋强烈,另一方面是正在缺失的城市公共空间。然而城市公共空间缺失更为严重的是当前城市公共空间表现出来的人性化缺失倾向。其实在许多城市,我们能够见到的城市公共空间可能并未减少或消失,但要面对的现实是城市公共空间的环境品质下降,个性魅力正在褪色,人文关怀的淡薄等。随着工业、后工业社会时代的到来,城市公共空间逐渐失去了原有的人本尺度。当前人性化缺失的城市公共空间比比皆是,例如到处可见的大规模的景观广场、世纪大道,大型绿地蔓延成风,越来越多的城市建设和公共空间使人感觉到是仅他人观赏,而不是用来为公众所使用,城市设计遗忘了人性尺度,或为城市肌理带来突兀的隔离,并且动则运用僵硬的平面几何构图与植被设计,形成貌合神离的气氛。此外,城市建设中还有如下一些倾向,也是造成城市公共空间人性化缺失的主要原因:例如城市设计过于追求形式、过于追求规模和尺度,在构图上讲求严格的规则、对称,气氛上追求宏伟、大气,象征性,尺度上追求大,太重,公共空间形式单一、缺少个性,尤以国内一些“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表现最为突出,这类公共空间常常忽略对空间的环境品质的塑造, 缺乏地方应有的文化地域特色和当地民从熟悉的生活氛围,这类设计正在使城市空间环境走向人性化的反面,离大众的情感距离也越来越远;另外,有的设计者常常以自身主观的形式美标准作为公共空间的评价准绳,过分重视城市公共空间的视觉形态设计,城市公共空间应当是最具人本主义特性的场所,这一根本属性往往在现实中被忽视了。

四、 构筑人性化城市公共空间

一个民主的、现代化的社会和城市,应该创造多样化、人性化的公共开敞空间,使空间为公众所使用和享受。面对我国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人性化缺失现象,著名的景观规划专家俞孔坚教授指出:“现代城市空间不是为神设计的,也不是为君主设计的,更不是为市长们设计的,而是为生活在城市中普通的人们设计的,这些普通的人是具体,富有人性的个体,而不是抽象的集体名词‘人民’”。的这一观点无疑对我们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城市是“人”的城市,人是城市的创造者,也是城市的使用者,城市设计必须以“人”为中心,城市公共空间应体现人文关怀,提倡人本主义设计理念,设计人性化、设计“以人为本”,这应当成为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主导思想,那么,应当如何来构筑人性化的城市公共空间呢?

人性化城市公共空间的构筑必须要遵循以人为核心的原则,设计的核心是“人”,即人的需求,所有的设计应针对人的现实需要而展开。美国社会心理学家Abraham H. Maslow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 Hierarchy of Needs,把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成像金字塔一样的五个阶层,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需要不仅仅是物质生活需要,还包含着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因此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的根本目的,要通过提高公共场所的环境质量,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从而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德慈先生提出人性化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三个原则:第一,研究人在空间中的行为特征,满足广大市民的需求和爱好研究城市公共场所中人的行为或活动规律是做好城市设计的重要条件。第二,以“人的尺度”为空间的基本标尺,创造富有亲切感和人情味的空间形象。例如倡导无障碍设计,最大限度地消除由于身体不便带来的障碍,让儿童、老人、残疾人都可能享受户外公共生活的乐趣,特别是针对母婴、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需要,在公共空间设计、建设时也理应给予体贴关怀;第三,展现特定地域的文化,营造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每个城市都是“生长”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中,并且由于历史、规模、性质、文化的不同,具有不同的性格、品格和风格。

我国文化部部长孙家正曾言:“一个城市是否具有人文关怀的精神、环境和氛围,应成为考评城市建设水平高低、管理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尺。”构筑人性化的城市公共空间应当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要强调以人为中心的城市环境设计,健全城市环境的文化生态系统。海德格尔“…人诗意地栖居…”也应成为人性化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追求。

作者单位: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机械系

参考文献:

[1]俞孔坚.城市公共空间设计: 呼唤人性场所[J].城市环境艺术,2002,1:65-68.

[2]邹德慈.人性化的城市公共空间[J].城市公共学刊,2006,5:38-41.

[3]廖方.城市公共空间层次结构探讨[J].规划师 , 2007,4:71-72.

[4]杨保军.城市公共空间的失落与新生[J]. 城市规划学刊 , 2006,6:92-94.

[5]柳学军.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J]. 科技广场 , 2007,1:53-55.

公共空间设计篇6

二十一世纪是社会文化大力发展的时代,各种物质文化以及精神文化呈现多元化发展,并且越来越富有时代特色。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单元,地域文化代表着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历史形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个地域文化的特色和多样性正在逐渐减弱。而我国在公共空间设计中,比之于国外,其对于地域文化应用方面的研究还不太深入,有待进一步分析和探究,因此本文针对空间设计,对地域文化在其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二、地域文化在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发展

1.地域文化以及空间设计的基本内涵

简单来说,地域文化指的是因一定的地理形势、环境因素,从而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与其他地域不同的风俗习惯、语言表达以及生活、生产方式等文化。综合来说,地域文化指的是人们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因长期从事劳动,从而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这种文化随着时间和经济的发展得到了积累和沉淀,并且具备了一定的个性和特色,深刻的反映着当地社会生活以及文化环境的文化特色。公共空间设计随着时代的进步已经发展成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室内文化设计的依据和蓝图,成功的公共空间设计能够提升空间的文化品质和艺术审美。公共空间设计具有很多不同的类别,也具有很多不同的设计风格、设计原则以及设计主题,在设计情感内涵的表达上也是不同的。

2.地域文化在空间设计领域中的发展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后,我国在室内空间设计方面开始对于地域文化进行相关研究,并且随着与其他国家交流的不断加强,我国室内空间设计风格开始向着地域文化特色以及时代特征方面发展,其设计的手法也越来越多样,一些优秀的空间设计作品开始逐渐出现并增多。如由郑莉、吴小波主持设计的海口经济学院美术馆(海南),其在室内空间设计中运用了海南神话壁画、黎族大力神图腾浮雕、黎锦及汉字的笔画构成等,这些文化元素都体现出来一些地方文化的特征。还有岭南纪念馆的室内设计,其中多运用了岭南文化进行了建筑布局以及空间流动的构建,而该纪念馆的设计手法则追求了不同的地域文化的不同特色。另外还有君邦天山饭店(新疆),该饭店的室内空间设计追求了丝绸之路文化以及一些宗教文化,其以阿拉伯式的异域装饰设计饭店空间,典型的突出了该地域的文化特色。

三、地域文化在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1.因地造景表现手法的应用

因地造景的表现手法指的是因着某地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来进行公共空间各种造景要素的设计,形成具有一定地域文化特色的公共景观特色,从而起到烘托、美化公共环境的作用。造景要素主要有各种装饰材料、灯具、桌椅、构件陈设、植物绿化以及山石等人造和自然元素构成。因地造景表现手法要根据公共空间设计中的空间人景相融性、空间整体性、时空和谐性的特点来对造景元素进行设计和造型,这样能够给公共空间带来很大的文化感染力,促进其地域文化的体现。

2.情节编排表现手法的应用

在公共空间设计中对于地域文化应用的表现手法还有情节编排手法,其主要是通过利用具有某地域风俗习惯、风土民情的书法、雕塑、壁画以及瓷器等来设计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故事情节来向欣赏者传达某地域文化的特色风貌。这种具有地域特色的故事情节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地域文化背景、地域历史背景以及地域风俗习惯。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公共空间的设计离不开情节编排表现手法,因为通过这种情节的表达,能够将公共空间的整体场景以及空间结构上的序列性表达出来,从而使得欣赏者得到美的享受,并体验到艺术的感染力。

3.对比与融合表现手法的应用

对于公共空间的设计而言,对比与融合的表现手法指的是将具有矛盾的、差异的造景要素同时放在同一个空间条件下,使其同时体现在一个完整的空间艺术中,从形成一种对比明显,同时又相互呼应的关系,这样对于公共空间的表达更具有突出的艺术氛围。首先,将具有地方历史传统特色的材料、装饰物以及空间布局等与现代化技术以及时代特征相结合,从各个审美要素如色彩要素、形状要素以及质感要素等方面形成一种视觉冲突的和谐之美,体现出公共空间的对比和统一。其次,针对现代化的材料和形式,结合我国传统的加工艺术,将公共空间的现代化内涵以本土特色文化的形式展现出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满足人类的物质和精神享受是设计的主要目的,所以对于公共空间的设计就应该追求生活、文化以及艺术的统一性,体现出形式、功能和技术的协调性。作为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重要载体,地域文化随着时代的进步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因此我们在公共空间设计中,对于地域文化的应用应当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并对地域文化进行不断的开发和深入挖掘,从而使其能够更好的与现代公共空间设计相融合,实现我国设计方面更好更快的发展。

公共空间设计篇7

(一)城市公共空间的地域特征趋同

众所周知,不同城市由于地域环境特征、民族历史和居民生活习俗的不同,其文化习俗与城市空间特征也不尽相同,每个城市由此也获得了独一无二的城市特征。然而,在城市化建设高速推进的今天,一些城市在公共空间规划设计过程中缺乏严谨而富有审美品位的明确设计思想的指导,缺乏整体的形象概念与更富美感的环境特征,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有一个一模一样的广场,既不能满足城市居民对城市公共空间服务功能的需求,又无法作为有特色的城市名片展示形象。可以说,单调、缺乏地域特色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不利于提升城市居民对城市的满意度与强化其家园观念,不利于推动城市居民精神文化建设。城市公共空间地域特征趋同的主要原因是城市现代化建设对成本的严苛限制。现代工程强调模块化与功能化的设计,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使得建筑群区域性的结构趋向一致。由于城市公共艺术系统性设计的缺位与城市规划体系的不完善,目前国内的城市规划部门尚不能有效地进行兼顾艺术性的体系设计,致使城市公共空间的整体规划与设计严重不足。于是,被大小地产项目环绕割裂的城市公共空间,在城市建设的发展规划中处于从动地位,在进行整体设计时,不能与周边环境有效衔接。而且,出于个人利益和压缩成本的考虑,地产开发商往往只注重局部的建筑设计。很多地产项目在进行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时,并未充分考虑如何表现城市发展的历史文化记忆,也未对城市居民教育水平、民族的区域结构进行系统的调查分析,设计缺乏区域性的变化,在城市历史文化的表现上,生硬地采用大量的文字介绍,缺乏视觉与空间的体验,使得城市公共空间的整体设计既与中国传统设计的审美要求脱离,又不符合现代设计的概念。

(二)城市公共空间的利用效率不高

好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可以通过合理、有效的利用现有空间资源,有机整合公共空间的各项服务功能,使视觉与空间体验设计更加完整、明确,有更强的感染力,从而发挥出城市现有公共空间的真正效能。然而,目前城市中散落的有限公共空间,面临着由于未能被有效利用而导致的功能性不强、审美体验效果不佳的现状。尽管一些城市大楼鳞次栉比,但它们大多都只注重自身的设计与外观,未对个体在城市整体环境中的影响进行评价,以至于一些原应属于公共服务区域的社会公共空间被地产项目割裂,导致功能缺失,空间浪费严重。以城市广场空间为例:城市广场空间本应具备城市区域形象名片、市民公共活动游玩、体育文娱活动、节庆集会、商业展览、公益宣传、审美引导教化等功能,与城市绿化、水体衔接,与城市园林共生。但实际上,大多数具备一定规模的城市广场空间未被有效利用,一些城市广场的设计与规划,不能有效地兼顾各个功能的需求,与城市园林结合生硬。

(三)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未能与公共艺术系统完美结合

城市公共空间是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的,其包含的任一结构性元素都应受到整体性设计的制约。公共艺术系统的应用涉及城市形象、城市文化精神的表现水准,直接影响城市整体的空间视觉设计。公共艺术系统设计只有从整体设计理念出发,与城市公共空间充分结合,准确调整和把握各种可变因素,对特定的目标进行有效控制[1],方能产生好的空间视觉艺术效果。目前,有些城市的公共空间设计项目没有较好地结合高水准的、有针对性设计的公共艺术系统,设计出来的公共艺术作品处于较为初级的‚置放状态,与公共设施的结合度不高,缺乏系统性和层次变化。

二、民俗文化在当代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复兴

为了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一些学者提出了在当代城市中复兴传统文化的设想,即将民俗文化扎根城市空间的需要落实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中,这为医治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中出现的社会疾病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其实,将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城市公共空间在艺术形式上结合,在城市规划界早有尝试,也不乏精彩先例。但是,如何实现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中国城市精神完美结合,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课题。

(一)民俗文化活动在现代城市发展中的蜕变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2]108。民俗文化是在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经过不断的融合与积淀而形成的,并被深深地烙印在人民的文化血脉之中。在近些年的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随着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口进入城市生活,许多城市的人口密度大幅攀升。同时,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在城市的影响力也逐步扩大。开展民俗文化活动的关键是重内涵。在近年的民俗文化以及‚汉文化活动复兴的过程中,许多的活动组织方,打着复兴传统民俗文化的旗号,却无真正的民俗文化特质,将活动当成了炫富的舞台、表演的秀场。如果把‚诗乐教化称作是带有普遍性与公众性的美育活动的话,它就是对审美价值主体性的扭曲[3],并无更大的推广空间与教化作用。作为一个多民族充分融合的国家,我国的民俗文化源流复杂。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应在尊重民俗文化特性的基础上,将传统民俗文化内容充分整合,融入城市的社会生活中,使之成为真正长久的社区文化活动,成为社区居民精神交流的平台;在城市公共空间开展经济、环保、高参与度的公共文化活动,推广与传统节日如端午节、清明、中秋节等相关的民俗活动,突出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特色。这对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与民俗文化生态系统

在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中,中华民族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形成了人与自然稳固而和谐的生态文化关系。中国传统的生态民俗文化强调人对自然的尊重与和谐共生。自然对于人类有着非同一般的重要价值和意义,生态民俗以人类生存需求的方式提醒人类自觉地形成约定俗成的社会行为规范。发展人与自然万物同宗同源、亲密共生的传统民俗文化,将其与现代城市环境妥善融合,使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更容易被公众接受,更加深入人心。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居住区的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在环境资源矛盾突出的当下,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是城市环境发展研究的新命题。我们应借助于公共空间的设计规划,使城市公共活动空间融入生态环境的框架之中,强调人与自然的亲近,让居民在生活环境中随时深刻体会民俗文化生态系统的传承,主动养成善待自然环境生命的文化观念,从而形成社会性的绿色环保生态观念。此外,城市公共空间的框架设计,也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地理特征,突出广场空间与城市园林环境的结合,突出现代化设施与公共艺术的结合,塑造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生态空间,保持城市环境的生态多样化。

(三)民俗文化与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整体性把握

民俗文化在现代城市中主要由日常生活民俗、岁日时节民俗和社会组织民俗构成,它们都强调日常城市公共空间民俗文化的传承功能。将民俗文化发展的要求融合在城市公共空间系统中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是城市公共空间真正承载社会文化需求的关键。现代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要想为解决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与民俗文化传承、发展、融合的问题提供场域功能条件,就必须充分考虑民俗文化发展的要求和民俗文化在现代城市空间中的体现形式。在城市现代化建设大行其道的今天,各线城市随着规模的扩张出现了各种城市病,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努力被经济建设的‚副产品淹没,拜金、拜物、个人中心等不良社会风气也以极快的速度扩散,社会生活中不道德的行为屡屡出现。为了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越来越严重的城市病,需要尽快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填补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空缺。民俗文化作为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虽在近代遭到了一系列的破坏,但始终适宜中国的土壤,最易被民众所接受。借助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与设计,将民俗文化融入城市的血脉中,建设各方面协调发展的人文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强化城市居民的创新与进取精神,可以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提升城市的整体竞争力。

公共空间设计篇8

[关键词]住宅设计;公共空间规划;集约化

从1978年中国理论界提出住房商品化,到1981年深圳、广州最先试点商品房开发,经过近40年的发展,国民的住房需求得到极大的满足和改善。同时,也出现一系列新的问题,总结主要矛盾:人口聚集与住宅稀缺程度提高、房价走高与住宅利用率降低、居民交往需求提升与公共空间稀缺、资源环境制约与居住便利性要求提高等矛盾。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的目的聚焦在:从源头上,房地产开发商为主体的整个住宅生态链能否从规划设计开始,将原有住宅中的部分私有空间取消,改为公共空间补充,是否可行?另外如果可行,公共空间该如何规划,整体政策可以怎样配套?

一住宅公共空间设计借鉴

住宅公共空间设计问题由来已久,在中国历史上,不管是村落的规划设计还是家族住宅的设计都特别注重公共空间的规划与设计。位于广东肇庆地区的八卦村,又名黎槎村,整个村落仅有南北两个出入口,其他位置被护村池塘包围。八卦村的设计中,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包括多个层面。第一个层次的公共空间为整个村落共用,主要包括两个村口的碉楼,负责整个村子的安全包围工作;包括环绕村子的一条主干道,串联起整个村子;包括村子最中间的鸿运台,是大家祈福求鸿运的中心位置。第二个层次的公共空间为村落内的“里”的规划:主要包括“兴仁里”“柔顺里”“毓秀里”等,每个“里”基本为一个大家族,里面有公用的酒屋、祠堂等,为整个“里”的各户家庭提供一个公共聚会和祭祀朝拜的空间;同时“里”会有自身的门楼设计,与其他“里”区分开来;前两个层次的公共空间的设计有其共通之处,其公共空间被一种“填空”行为所调整,即“重新定义那些无人需要的以及被忽略的空地,并将其转换为具有充实内容的公共空间”。[1]第三个层次的公共空间是每一户的公共空间,主要包括天井、客堂、厨房等,一大户人家很多个房间会围绕天井和客堂分布。通过多个层次的公共空间设计和规划,八卦村历时700多年仍然屹立不倒并为大家所接受,他构建了邻里守望,精神交流的共同家园。另外,传统的四合院、客家围屋等都有异曲同工之妙,都特别重视住宅公共空间的设计规划,较好地平衡了私密性和公共性的矛盾。从全球范围来看,日本、英国、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由于人口密度大、土地资源稀缺等因素,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都会特别关注住宅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以日本集合住宅为例:针对进入新千年以来的生活形态的变化,如家庭形态、内部关系、就业形态以及就业意识等方面的差异,日本集合住宅的户型、结构形式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尤其是在保障私密性的同时向公共空间适当开放的住宅平面设计,获得了消费市场的广泛认可。日本集合住宅会通过将中、高层住宅中的走廊和楼梯等公用空间作为立体的街道设计并重构该部分空间的所有权利用权及管理关系,引导新的集合居住体形成。[2]香港公屋的设计除特别重视交通、公共设施的配套外,会通过立体化设计在高层高密度居住区内创造出一个供居民休憩娱乐的场所。香港众多的公屋设计中,天台花园通过将高层住宅之间的裙楼扩大形成屋顶平台,然后整体规划设计形成一个所有居民交往活动的公共空间。[3]新加坡在公共住宅开发过程中,会充分考虑三个层次的设计:新城镇、小区范围、邻里之间。[4]在最宏大的层面上,新城镇的规划会充分考虑高效便利的交通和配套齐全的商业设施,以构造一个自给自足、高度自治的生态系统,满足居民日常的需求;在小区范围层面,会通过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着重营造社区的亲和力和住户的归属感;在邻里之间,新加坡公共住宅项目会在注重传统公共空间比如电梯廊道等的同时,创造一些类似“空中走道”的公共空间,增加住户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延长接触的时间。同时政府鼓励住户在平台花园举办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各类社区活动,并通过鼓励住户进行阳台种植,把阳台、露台等半公共空间的效应最大化,变成实质上的公共审美空间范畴。

二住宅市场现状及公共空间设计趋势

(一)当前住宅市场现状

在进行具体的住宅公共空间设计趋势研究前,有必要对当前住宅市场存在的各类矛盾做一个深入的研究与剖析:第一,人口持续聚集的趋势和资源稀缺程度的提高之间的矛盾。大城市拥有更多的行政、教育、医疗及各类综合资源,且拥有更多的企业和就业机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员涌入;另一方面土地资源的稀缺程度越来越严重,政府出台了更为严格的土地供给政策,相应的土地之上的房屋供给增长跟不上需求,两者的矛盾愈演愈烈。第二,不断攀高的房价与较低的住宅利用率之间的矛盾。现在各大城市房价持续攀升,购房者的压力越来越大;同时对于众多的购房者而言,很多时候仅仅是一个住所,相当部分的人没有用到厨房甚至客厅,但在购房的时候基本都是一体的。第三,情感交流的需要与公共空间的稀缺甚至继续减少。随着过去改革开放国民财富的增加,人们在最基本的温饱和住宿问题解决后,情感交流的需求作为更高层级的精神需求不断提升,大家渴望有朋友,邻居之间有交往;但当前的商品住房规划设计基本没有考虑公共空间,除了电梯和过道走廊,邻里之间基本没有交流的公共空间。第四,环境资源有限性的约束和生活便利舒适性的平衡。当前在资源约束下,市场上出现部分精简的户型,比如仅仅只有一个卧房的,在此情况下由于没有配套的公共空间,生活非常不便,居住也谈不上舒适。在以上各类矛盾持续不断的聚集下,住宅市场会有一系列的变化。单一住宅的平均面积将下降,资源利用率将提高,同时住宅的功能区分将越来越细,公共空间由可有可无变为必需品,一方面满足私有面积下降后相关职能的补充需求;另一方面为居民提供情感交流的空间和场所。我们有理由相信,住宅公共空间的扩大化将成为一种趋势。住宅公共空间扩大带来的好处毋庸置疑,在同等生活便利情况下,如果将每一户家庭不需要用到或利用效率较低的空间公共化,这里指的公共化是在规划设计之初即不设置为私密空间,而单独规划为公共空间,那空间资源的节约效果将非常明显;相应的人均居住面积将有可能大幅降低,购房成本的矛盾也将降低。同时适度开放的公共空间设计,能让共享该空间的家庭之间有了一个更广泛的交流沟通平台和更大的空间,在保障私密性的同时,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流变得可能。

(二)住宅公共空间设计趋势

在具体的住宅公共空间的设计方面,首先要考虑目标家庭细分及住宅市场的特殊性,其天然的私密性要求较办公商用物业要高很多,所以对细分市场的分析和选择变得非常重要,未来住宅公共空间扩大的趋势也必然先从某些细分市场领域开始启动并逐步扩展开。住宅的需求与家庭结构密切相关,当今中国家庭结构呈现出规模小型化、结构核心化、类型多元化这三个特点,家庭结构的研究为对住宅市场公共空间设计趋势的探讨具有重要价值。一人户、二人户家庭比例持续提高;同时一对夫妻的核心家庭占比显著提升;“四二一”式家庭结构也成为较为常见的家庭组合模式;空巢家庭、丁克家庭、单亲家庭、单人家庭等类型也不断提升。[5]所谓“四二一”结构指的是夫妻双方父母和夫妻及独生子女三代组成的家庭组合形式。[6]住宅公共空间设计上,需先充分考虑住宅整体的家庭定位,不同的家庭结构其对应的住宅需求也是不一样的。其次,针对不同的家庭结构类型定位,可以设计多样化的户型供住户选择。比如双方均有职业的夫妻家庭,对厨房客厅餐厅的私有需求会显著降低,且更大可能性能够接受公共食堂的形式。在一个以年轻白领夫妻家庭为主要目标销售人群的住宅项目中,可以大幅度减少厨房和客厅等单个住户的公共空间面积,同时,可统一设置休闲娱乐空间、商务会谈空间、餐厅等;“四二一”家庭组合模式下,一个公共的更大的共享聚集空间的需求超过了每户一个客厅的需求,可以考虑以星型分布的方式,在三个住户中间构建一个较大的公共客厅,而每一户的客厅视情况而定,在保持每一户家庭私密性和个性化需求的情况下,增加交流互动的空间。再次,在对不同家庭结构细分的情况下,原有的满足综合需求的大户型将极大比例的转变为小户型,并配套实用恰当的公共住客会所。香港市场由于住宅户型普遍偏小,住户休闲娱乐、接待朋友、举办聚会等均需要有一个公共场所,从而催生了住客会所的普遍存在。[7]针对不同的住宅小区人群和家庭结构定位,可以差异化设计住客会所,对功能和档次均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在具体的功能上,可以通过调研进行优先组合,可考虑将健身的需要、棋牌娱乐、阅读学习、会客交谈等不同功能的模块组合成不同的住客会所,一方面解决住户自有空间公共化后满足特定需求的需要;另一方面形成一种邻里之间交流互动的精神空间,将健康、休闲的生活气息带入住宅项目之中。最后,在整体的层面上,可以加强对平台花园、垂直步梯廊道等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单一户型的设计中,尽量减少固化的隔离墙而采用可调整变化的形式来架构。可以通过构建适合不同人群、不同性格爱好特点的小空间,强化邻里之间的交流沟通,营造共同家园的感觉和氛围。除了个性化需求的满足,还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公共空间,种植摆设一些绿色植物,提倡自然与生态环保,让公共空间的设计成为住宅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多变化的户型空间架构设计将有助于随着住户家庭结构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整,提高消费者的选择意愿。在此情形下,通过公共空间的规划与设计,能够在住户中营造社区凝聚力和集体精神,我们也有望构建一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又能够较好地满足住户的个性化需求的新兴集约化的住宅体系。

三住宅公共空间扩大的配套政策建议

住宅公共空间的扩大化也会伴随一些新的问题:公共空间的产权及相对应的交易问题,公共空间的管理维护与可能的搭便车问题都可能阻碍公共空间设计的实施及效果,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有系统化的思考和配套政策的支持。首先,可以从某些领域先行推动、鼓励公共空间扩大的尝试和探索。比如针对经济适用房或者城市廉租房的建设,可以更多的考虑资源的集约化和公共空间的设计,在满足住户需求的情况下降低建设成本与平均资源耗费;鼓励开发针对特定目标人群的社区项目,并在这些项目上大胆试点探索:如鼓励房地产开发商或相关养老机构在老年人公寓的建设上进行探索,打造适合老年人群体特点和需求的公共空间,构建即是住宅也是疗养院形式的养老综合体,更好的平衡满足老年人物质层面对住宅的功能性便利性需求,也满足精神层面相互交流有人关爱的需求;又或者鼓励针对性开发青年公寓,减小单一住宅的空间,构造以卧室和卫浴为主的私密空间,以及不同功能定位的健身房、会客室、餐厅等公共空间。通过有针对性的进行试点和探索,逐步积累在住宅公共空间扩大化趋势下的住宅开发、设计及管理经验,以便于后续形成可复制经验。其次,国家需要从立法层面对住宅公共空间的建设和产权等相关不清晰事项予以明确。住宅公共空间由于其天然的公共性,在管理不到位职责不明确的情况下,很容易成为管理缺位和无人负责的三不管地带,在管理到位的情况下也容易引起各住户对资源的争抢,相关的立法支持将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的发生,在真正发生时也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国家层面对居民住宅问题的干预早已有之。早在1850年英国就颁布《公共宿舍法》,成为政府干预住宅问题的开端和公共住宅史的起源。1919年又制定了《住宅法》,确立了公共住宅的政策。在住宅公共空间建设方面,国家立法的态度应该给以明确支持,并明确新的房屋结构下相应的公摊面积的折算方法与规则、公共空间的归属管理主体及建设要求、公共空间产权的界定与各利益相关方的权利义务等,使得市场在经营有关项目的时候有法可依。再次,可以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层面引导,推进住宅市场的“供给侧改革”,激活市场需求。住宅公共空间扩大化能够有效解决当前我国面临的多方面问题,但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尤其在发展的初期,供给侧和需求侧均可能存在观望和怀疑的态度,可以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层面的引导。宏观经济政策既传达了一种导向,给企业和消费者信心,也能够实实在在地提供杠杆牵引作用。比如建立针对性的税收政策,如果企业开发的住宅利用效率高,可以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或减免补贴;也可以针对在建的夫妻核心家庭模式下的住宅给予购买的绿色通道,在某些限购的大型城市可以适当放宽购买的标准和要求;购房利息作为住宅购买过程中重要的一个价格因素,如能够针对性制定定向住宅利息优惠政策,也将能够极大的激发购房者的热情。最后,公共空间的有效运行需要有专业的管理主体的支撑,这个主体有可能是物业公司,有可能是业主联合会。政府层面应该鼓励专业物业经营管理模式的探索,鼓励相关专业企业做大做强,做好公共空间的开发、设计、运营等全流程服务,鼓励国外具有相关经验的企业加大在此领域的投资,推进公共空间管理服务升级。

四结语

住宅的设计总是随着人的需求的变化,当某一方面需求变得更为迫切,矛盾更为激发的时候,这种需求或者矛盾就会影响设计趋势的变化。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们经历了从早期的“筒子楼”住宅形式,到基本没有邻里间的公共空间的住宅形式,伴随的是人们对个性空间的需求和经济水平的提升。新的市场及社会形势下,私密性与公共性、自我保护与情感交流、资源集约与舒适便利这些以往矛盾甚至冲突的方面,随着技术手段、设计规划水平的提升,理应可以得到更好的平衡,住宅公共空间设计的扩大化得以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刘晓都,孟岩,王辉.“城市填空”:一项给“城市空虚”重注活力的计划[J].世界建筑,2007(8):22-27.

[2]周艳珉.日本集合住宅及老人居住设施设计新动向[J].世界建筑,2002(8):22-25.

[3]杨靖,郭?,张嵩.香港公屋规划设计的分析与启发[J].规划设计,2008(4):31-35.

[4]张天杰,李泽.新加坡高层公共住宅的社区营造[J].设计学报,2015(6):52-57.

[5]童辉杰,宋丹.我国家庭结构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分析[J].深圳大学学报,2016,33(7):119-123.

[6]宋健.“四二一”结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J].中国人口科学,2000(2):42.

[7]刘焰灵.深圳城市小地块高层住宅公共空间营造-香港都市高层住宅人性化居住环境的启示[J].科技创新导报,2010(9):141.

上一篇:服装平面广告范文 下一篇:室内设计环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