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警察公共关系活动 是构建功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途径

时间:2022-09-09 10:28:44

开展警察公共关系活动 是构建功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途径

在全国“二十公”会议上,公安部部长孟建柱提出要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毫无疑问,警察公共关系已成为新时期公安机关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对作为国家和社会稳定中坚力量的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建立新型警民关系、实现警民关系良性互动的重要体现,是公安工作转型、树立警察公共形象的关键要素。那么,在新形势下如何构建警察公共关系、如何实现警民关系尤其是基层派出所警民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开创公安工作新局面?在此,笔者粗略地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警察公共关系的概念

“公共关系”一词源于英语“PublicRelation8”。自从1903年美国著名记者艾维・李在美国开办一家正式的公共关系事务所开始,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关系就走上了历史舞台,迄今已过百年。警察公共关系就是―种公安机关与其相关的社会公众之间的特殊的公众关系。这种特殊的“公关”由警察组织(公安机关)、公众和信息传播三个基本要素组成,其中警察组织是警察公共关系的活动主体,公众是警察公共关系的活动客体,信息传播是警察公共关系的活动内容。以现代公关学理论为逻辑起点来看,和谐沟通是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管理监督是公共关系的重要职能,构建和谐公众关系是公关的重要任务。因此,警察公众关系概念包含以下四项基本含义:1警察公共关系是一种公众关系,以构建椭皆为本质要求;2警察公共关系是一种传播活动,且不局限于传统的新闻媒体的传播,包含公安机关为公关所从事的一切活动;3好的警察公共关系是双向信息交流关系,是公安机关与社会公众的一种良性互动;4好的警察公共关系具有管理监督职能,公安机关在公共关系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凭借公共关系的不断推进为更好地履行自己的法定职责服务,同时作为客体的社会公众可起到监督作用,促使公安机关执法互动更加规范完善。

二、派出所开展警察公共关系活动的必要性

基层派出所处于公安工作的最前沿,担负着维护社会稳定、打击违法犯罪、治安防范和服务群众等多重任务,是公安机关展示形象的窗口。在新形势下,基层派出所如何拓展警察公共关系,对内提升队伍素质,增强队伍凝聚力、战斗力,对外加强警民之间的双向沟通,实现警民关系的良性互动,在树立自身良好形象的同时,得到公众的理解、合作和支持,警民携手共同打造安定有序、社会稳定的和谐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 公安机关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公安机关需要开展警察公共关系。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工具之一,是具有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和刑事执法的专门机关,肩负着保卫人民、打击犯罪、保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推进依法治国的神圣使命。《人民警察法》第二条规定:人民警察的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公安机关要担负起自己的职责、完成好自己的任务,就必须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开展信息沟通,发展警察公共关系。

2 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支持派出所工作,需要开展警察公共关系。公安机关开展警察公共关系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想方设法谋得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了解、信任、支持和合作,为公安工作争取更多的辅助力量。派出所“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但仅仅凭几十名民警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派出所民警与人民群众有着直接的、紧密的接触,公安工作不仅为了人民群众而开展,而且必须依靠群众才能进行。实践证明,公安派出所应当树立“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理念,切实在各项工作中坚持群众路线,才能有效地解决社会治安和各种犯罪问题。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公安机关就得广泛宣传,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这又恰恰是开展警察公共关系的目的所在。因此,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支持派出所工作,需要开展警察公共关系。

3 派出所民警树立形象,需要开展警察公共关系。在派出所工作中,塑造良好的警察形象,有助于维护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派出所民警的信任和支持,促进社会稳定。只要我们的公安工作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得到人民群众的帮助,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可以创一方平安。那么,如何塑造良好的警察形象,提升派出所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美誉度?这就需要开展警察公共关系了。派出所工作无论是打击犯罪,还是搞好辖区防范,其职责归根结底都是服务,但公安机关这种服务是否为广大人民群众所青睐,开展警察公共关系活动,捌立形象就显得极为重要。况且派出所民警自身形象的树立,不仅涉及该部门的形象,更涉及整个公安机关乃至党委政府的形象,正因如此,派出所才被称为公安机关的“窗口”单位之一。

4 派出所自身凝聚力的提高,需要开展警察公共关系活动。派出所良好的公共关系,是基层公安民警政治、业务、纪律、作风和道德品质的集中体现。开展警察公共关系活动不仅是一种外求发展的手段。也是内求团结的有效措施之一。派出所通过开展警察公共关系活动,可以促使组织内部建立起和谐的上下级关系、民警之间的团结友好关系,深化民警对派出所集体的向心力和荣誉感。《孙子兵法》云:上下同欲者胜。所谓“上下同欲”指的是官兵齐心,目标一致,军队就具备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开展警察公共关系活动,派出所同样能够使民警“上下同欲”。

三、影响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不利因素

一是公安机关长期以来形成的认为打击破案是主业,是硬指标,要全心投入抓紧抓好,而对协调公安机关与社会大众的关系不够重视,忽视了警民公共关系的建设。由于建国以来公安机关一直十分强调和重视公安的打击和管理职能,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严打”斗争和各项专项整治行动,使公安机关“责大权重”,一些地方重打击、轻服务,忽视对公民权益尤其是隐私权利的充分保护,忽视和人民群众的交流和沟通,存在着为了破案“宁可冤枉好人,也不放过坏人”的思想。这种思想和做法显然不符合现代管理理念,更不符合时展对公安机关构筑和谐社会和关注民生民本的职责要求。

二是有的民警在与群众打交道时习惯于扮演“管理者”角色,态度冷硬,有高人一等的感觉,少数甚至把对待犯罪分子的态度用到群众身上,其行为举止使群众容易产生抗拒心理,更不用说主动配合公安机关开展工作,情感上造成了“历史痼疾”。

三是将警察公共关系简单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对外宣传工作。这种观念认为,警方长期以来十分注重公安宣传工作,除了大众传媒上有大量的警方新闻外,我们还搞了许多诸如“爱民月”等活动,这便是公共关系了。殊不知传统意义上的对外宣传主要是警务信息的单向,而真正公共关系要做的正是将单向信息转变为双向交流与互动沟通。

四、东街派出所开展警察公共关系活动的具体实践

一是抓好管理同时又抓好服务,树立正确的基层派出所工作理念,为活动开展树立正确的思想先导。管理与服务是一对矛盾

结合体。管得过严,势必影响服务;过分强调服务,又会影响从严管理社会,影响打击犯罪,又可能“铲了别人地,荒了自己田”,影响了管理和打击这个公安机关的主业。所以,如何合理地的摆布好二者的关系,对于公安机关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至关重要。东街派出所一方面在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上下功夫。进一步端正执法思想,转变执法观念,改进执法方式,在打击和管理工作中,真正做到执法上的公开、公平、公正、公认。另一方面,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为创造和谐警民关系提供条件。“民生问题”是当前创建和谐社会最关键的问题,要求广大民警必须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办案,尽最大努力为受害单位和群众挽回经济损失,把更多的关爱传递给社会弱势群体和广大百姓,避免因经济犯罪侵害群众利益布引发不安定事端,维护社会大局的稳定。把管理和服务关系处理好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才会提高,从而才可能为开展好警察公共关系活动确定努力方向,警民和谐关系的培育才有可能。

二是正确解决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情感问题,为开展好活动打下良性基础。俗话说: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感情的力量可以超过物质的力量,甚至冲破原则与理智。要顺利开展好警察公共关系活动,就一定要处理好警民关系,而解决公安群众工作的核心问题是增进民警同群众的感情,只要感情问题解决好,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因此,解决好民警与群众的感情问题是做好公安群众工作的前提条件。“群众心里有杆秤,群众在你心中有多重,你在群众心中就有多重。”为此,东街所提出“四心四力”的团队精神,特别是“热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的提出,为开展良好的警民公共关系打下扎实的群众基础。一是热心。我们的民警特别是基层民警每天都要和群众打资交道,而这些“交道”更多是服务,民警是否热心为群众服务,群众很“在乎”。服务热心了、周到了,群众就会感激,甚至铭记于心。二是耐心。群众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十分烦琐,而且群众来自各个阶层,他们理解问题的程度和沟通问题的方式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我们有十足的耐心,不急、不躁、不烦。做群众工作首先要耐心做一个好“听众”,然后耐心做一个好“解说员”,这样才能与群众建立良好关系。三是细心。要求案件审理时要细心收集证据,案件侦破要细心分析推理,作询问讯问笔录时要全面到位,既注重实体又注重程序。细心还要求民警将以人为本精神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细节,要在工作善于发现、查找人民群众关注点和关切点,将民本、民生工作作为公安工作的一部分抓好抓细抓实,切实让群众感受到我们的温暖和关爱。四是责任心。要求要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对社会平安的新期待,把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检验与衡量社会治安工作的根本标准,让每一起案件和接处警都符合法律的规定,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从实践来看,“四心四力”团队精神的提出,进一步激发了全所民警的进取心和荣誉感,使得全警宣传的理念顺利贯彻到位,为开展好警民公共关系打下夯实的基础。

三是发挥好公安新闻宣传这个载体,为公安民警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在宣传过程中,我们巧妙运用融势、借势、顺势、蓄势、造势等公关手段及技巧,精心策划宣传方案,把握主动,强化沟通,以诚恳、积极的态度出现在媒体和公众面前,塑造公安机关敢于负责、严抓严管、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力、实事的良好公众形象。同时,定期主动和媒体积极策划,正面引导,寻找利益交叉点,密切合作关系,以双赢为目的,努力构建公安机关与新闻媒体长效互动机制。具体做法有:一是与媒体合作开辟专栏。2007年我们与福州电视台《法眼》栏目合作,以现场讲解的方式,向广大市民宣传安全防范知识,收到很好效果。二是积极向新闻媒体提供稿件。及时将新推出的便民利民措施、民警的好人好事、破获的案件和取得的或绩见诸报端。如2005年6月中央求是杂志社《红旗画刊》登载文章《让红旗在心中代代相传》,全面报道了东街派出所的先进事迹;2007年我所民警刘斌在结婚日抓获盗窃嫌疑人的事迹在《福州日报》、《海峡部市报》刊登;2008年《人民公安报》更是先后两次报道了东街派出所余民、周宁两位优秀民警的先进事迹和工作方法等,都引起强烈的反响,鼓舞了士气,提升了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美誉度,使广大群众了解到一线人民警察不怕牺牲、扬善除恶、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从而更加理解、支持公安工作。

四是用好用足警务室这个桥梁和纽带,依托社区警务建设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一是提高警务室的知名度。我们将社区民警的工作中心放在警务室,把治保例会、谈话教育、青少年帮教以及简单治安案件的调处等社区警务室能够完成或办理的工作,尽可能放到警务室办理,增加警务室开门时间。定期在警务室召开警情通报会和民警述职会,公开警务工作,听取群众意见,并邀请居民代表、退休老人等参观警务室,增强了老百姓对警务室的认知度和认同感。二是积极推行“四位一体”运作模式,形成警务室、百姓服务站、司法调解站、法制宣传站“四站合一”的工作体系,把窗口设在群众身边,及时了解掌握社情民意、矛盾纠纷,并通过为民办事、替民解忧,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三是组建群防群治队伍。让社区民警扎根社区,积极发动组织群众参与治安防范,形成良性互动。社区民警积极协调辖区单位和物业加入治安联防工作,配合派出所加强治安防范。同时,社区民警定期上门开展针对性防范指导、法制宣传等,既起到了防范效果,又密切了警民之间的关系。四是处理好与社区单位的关系。社区居委会、业委会及物业公司等单位是社区民警的重要依靠力量。处理好与他们的关系也是警察公共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社区警务实践中,我们要求社区民警做好治安防范的同时,积极协助社区单位的各项工作,通过参与社区党建、计划生育、物业管理等非警务工作,潜移默化地增进社区单位对警方的信任感、满意度和依赖性,从而建立公安机关和社区各界相互支持、相互理解、密切协作的警民关系。

五是加强警民互动,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警民互动是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着力点。同志强调:“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是我们宝贵的执法资源。”群众是治安信息最广泛、最直接、最敏感的来源口,群众基础做好了,就可以及时掌握辖区治安动态,对开展治安防范工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公安工作离不开广大群众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十分重视警民关系,以警察公共关系建设为载体,加强与人民群众的互动,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沟通和理解,促进警民和谐。一方面,派出所开展并坚持好“警民恳谈”活动。“警民恳谈”活动是基层辖区民警以辖区或村居为单位,以了解社区社情民意、解决群众反映的有关社会治安热点问题为目的,与普通群众进行面对面交流探讨、释疑解惑、建言献策的互动活动。我们一直践行时间、地点“两固定”、对象、形式、内容“三不受限”的恳谈方式,与群众进行“零距离”的面对面交流,听到了群众平时不愿说、不想说、不敢说的声音,帮助解决了群众认为不好办、难以办、办不了的事情,得到了群众的热烈拥护和支持,警民关系进一步融洽和谐。另外一方面,通过解决好群众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最终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组织和动员群众参与社会治安管理。大力开展“人民公安为人民”、阳光伴你同行、扶危助困等主题实践活动,以热情显亲情,以关爱给人民,关注民生,广泛深入地开展帮扶结对活动,塑造新时期公安民警新形象。

组稿责编:叶儒龙

上一篇:一场山地围捕战给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带来的实... 下一篇:代号“JDB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