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营经济发展范文

时间:2023-11-19 21:24:18

私营经济发展

私营经济发展篇1

党的十五大之后,我国私营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私营建筑经济由于受到传统计划经济观念、建筑业产业和产品特点、国有建筑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滞后等因素影响,其发展速度、经济规模和市场环境与私营工商企业相比,存在明显差距,严重阻碍了建筑业生产力的发展。

文中所称私营建筑经济是指:纯粹私营经济+国有或集体经济中属于私营经济的成份+名为国有或集体实为私营的建筑经济。

一、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一)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是我国私营经济大发展的必然要求

私营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支撑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增加财政收入、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和分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力量和重要来源。改革开放20年来,非公有制经济在并不宽松的市场环境下,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7%,明显高于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速度(集体经济8%,国有经济4%)。1993-1996年间,私营经济的工商税收增长5倍以上,已经成为各级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劳动就业的重心已向非公有经济转移。

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私营经济、个体经济等非公有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了条件。

由于建筑业和建筑产品具有特殊性以及“所有制歧视”的存在等原因,使得私营建筑经济发展与私营工商业相比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建筑业的发展。但是,私营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并促进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

(二)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是建筑业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1、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是由建筑业具有“二元性”特点所决定的。建筑业的“二元性”特点表现在:

(1)一方面,国家把建筑业与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并列,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但另一方面,建筑业又属于竞争性行业。1984年,在全国城市经济中,建筑业率先进行了改革,建筑业企业被率先推向市场。十几年来,国家不仅没有给建筑业以优惠政策,而且仍然将之作为完成基本建设任务的“工具”,在资源配置、价格改革、政策法规制定和建筑市场规范等方面严重滞后,使建筑业企业在“压级压价、垫资承包、拖欠工程款”的恶性竞争环境下艰难度日。

(2)一方面,随着我国一大批工业、能源、交通等重大建设项目的建设,尤其面对国际建筑市场的竞争挑战,对建筑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另一方面,建筑业从整体上说,仍然属于劳动密集型、粗放型产业。建筑业仍然没有摆脱“四低一易”的特点:即资本有机构成低、生产工业化程度低、服务社会化水平低、建筑市场准入的门槛低。因而使得私营建筑业企业容易进入建筑市场,容易完成资本原始积累。

(3)一方面,公有建筑经济(国有+集体)在建筑经济总量中仍然处于主体地位,还在发挥着主导作用。但另一方面,大多数国有建筑业企业产权不明、权责不清、包袱沉重、亏损严重、效益低下;而私营建筑企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政企分开、产权明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并日益显示出其生机活力。私营建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国有建筑企业改革形成了“倒逼机制”。而产权改革是改革的关键,国有建筑企业的前途取决于产权改革的成败。因此,私营建筑经济是建筑业深化改革的结果,反过来,发展私营建筑经济又促进国有建筑企业的改革。

总之,由于建筑业属于一般竞争性产业,国有经济要逐步从这一产业退出,为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留下更大的空间;由于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私营建筑经济的市场进入创造了有利条件;再加上私营建筑经济较国有经济具有更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因此,发展私营建筑经济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建筑业生产力的二元性决定了所有制的二元性,即必须在发展国有建筑经济的同时,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

2、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已经具有较为深厚的现实基础。就量的概念而言,在建筑经济总量中,非国有经济已经占有较大份额。据统计,在1997年建筑业总产值中,非国有经济所占比重已达到63.7%。私营建筑经济的现实基础更主要地还表现在质的方面:

(1)近几年新成立的一批建筑业企业,尤其建筑装饰装修、地基处理、综合布线、建筑防水、消防工程施工等专业企业,成为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最具活力的重要力量。

(2)在国有建筑经济中孕育着私营建筑经济的成份。国有企业通过改制,使“原国有企业”已经改性,从而增加了私营建筑经济的成份。有的已经上市,其产权已属股民所有;有的已由职工一次性买断,变成民有民营企业;有的由职工参股;有的实行租赁、承包经营,特别是有的经营者买断了中小国有尤其是集体建筑企业,变成了私营企业。

此外,在国有建筑企业中,还存在着如下三种情形:一是一些企业经理以改制为名,将有效的国有资产“重组”,成立新的公司,由自己或亲属控股,并兼任董事长或总经理。他们将以国有企业名义承包的工程,尤其是资金到位、利润丰厚的“肥活”,交由“自己”的公司施工。这样实际上是将企业的有效资产和利润实现了由“公”到“私”的“双转移”。二是一些国有建筑企业的项目经理,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名,打着国有企业的招牌,只负盈,不负亏(实际也负不了亏)。项目盈了,狠捞;项目亏了,也捞。导致国有企业普遍存在寺庙穷、和尚愁、方丈富的现象。三是一些企业之外的人,以国有企业某某工程处或项目部的名义,以交上一点象征性的“管理费”为条件,挂靠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牌子,冒国有之名,行个人之实。这些现象的存在,事实上使许多国有建筑企业包括一些国有大中型建筑企业已经成为一捅即破的“空壳”。国有建筑企业中存在的为数不少的这些人,实际上成了国有建筑企业为自己培养的“掘墓人”。就是这些人,就是利用这些手段,在几年中就迅速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

(3)大量存在的名为国有或集体,实为私营的建筑企业已经成为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3、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有利于加强建筑市场管理,有利于消除私靠乱挂、出卖资质、垫资承包、压级压价、拖欠工程款等建筑市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利于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三)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符合发达工业化国家建筑业发展的规律

从发达工业化国家建筑业发展的规律来看,私营建筑经济应大力发展,国有资本可以从建筑业产业中退出。如日本在明治时期及其以前创立的23家主要建设公司中,有22家属私营企业,占96%,只有大成建设公司由大仑组商会(属行业协会团体,而非政府)创立。私营建筑企业由于自身具有灵活的机制和旺盛的生命力,而经久不衰。被称为日本五大超级建筑公司的清水建设、鹿岛建设、大成建设和大林组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竹中工务店创立于1610年,距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虽历

经沧桑,但至今仍然保持着蓬勃生机。

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几十年前就基本上没有了国有建筑企业。我们也应当结合建国以来建筑业的发展史,认真研究国外的做法,改造我们的建筑企业所有制结构。

二、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主要障碍、政策措施及发展趋势

由上述分析可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具有客观必然性。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私营建筑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阻力,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一)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主要障碍1、从外部来看,主要存在着观念和市场环境两大障碍。观念障碍———概括起来有“三论”,它是制约中国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具体表现为:

(1)“对立论”,即不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营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而把私营建筑经济看作“异己”,加以排斥;

(2)“担心论”,即担心私营经济发展过快,会影响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担心工程质量干不好、债务债权还不了,等等;

(3)“唯心论”,即看不到私营建筑经济发展已经具有雄厚的现实基础,或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更看不到私营建筑经济所具有的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市场障碍———概括起来是“三个缺乏”。(1)缺乏有效保护私营建筑经济合法财产的法制环境。尤其一些管理部门对私有建筑企业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集资、乱报销的“五乱”现象比国有企业更严重。(2)缺乏平等竞争的政策环境。在市场准入、资质审批、招标投标等方面,私营建筑企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所有制歧视。(3)缺乏提供服务的社会环境。目前,私营建筑企业在银行贷款、员工培训、职工职称评定、申报户口等方面受到不应有的、很“严格的”限制。

思想认识和市场环境存在的种种障碍,严重阻碍了私营建筑经济的大力发展。

2、从私营建筑经济自身来看,制约发展的障碍主要表现为“三大缺陷”:

(1)家庭化的管理模式和独裁型的决策方式,难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在企业发展初期,权力高度集中的家庭化管理模式和个人专断的决策方式,能够高效地利用有限资本,调动家庭成员的积极性,加速资本原始积累。但是,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任人唯亲的用人制度,使得私营建筑企业在家庭关系之外难以培植新的动力主体;个人专断的决策方式,由于受经营者自身知识、信息等方面的局限,而难以作出更正确的决策。因而,制约了企业的规模发展。

(2)较小的经营规模和单一的组织形式,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的竞争环境。一是私营建筑企业的发展滞后,规模很小。二是私营建筑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是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在融资能力和扩张能力方面受到限制,制约了企业规模难以迅速扩大。因而,使得私营建筑企业在抵御经营风险,参与市场竞争方面缺乏实力。

(3)经营策略上的短期行为及较低的技术和信用,是造成私营建筑企业承揽工程难的重要原因。我国私有建筑企业追求眼前利益的短期行为比较严重。有的私营建筑企业不是依靠加强科学管理,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工程质量,降低经营成本来获得经济利益,而是通过偷工减料、偷税漏税等各种不正当手段牟取利益,直接影响了私营建筑企业的信用和形象。

(二)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对策与措施

1、抓认识。就是要用党的十五大关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全新观点,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要把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提高到国有建筑企业改革能否深化,建筑业能否真正成为支柱产业的高度上来;要把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提高到能否抓住历史机遇,使建筑业得到大力发展的高度上来;要打破束缚私营经济发展的框框,只要不违背法律政策,就不要做任何限制。

2、抓改革。就是要深化国有建筑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重点是改革产权制度,实现制度创新。国有小企业可以采取出售、兼并、租赁、承包、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加快放开搞活国有小型企业的步伐。从而为私有建筑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

3、抓政策。就是要全面落实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政策。一是加强法制建设。制定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规划,为长期以来名不正、言不顺的“戴红帽”私营建筑企业“摘帽”正名,还原其本来面目,确立其法律地位,从而最大限度地解决和发展私营建筑生产力。二是制定一切有利于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要为私营建筑企业在工商注册、资质审批、招标投标、跨地区跨部门施工、工程质量评优、企业贷款、企业改制,尤其是私营企业兼并、参股、收购国有中小建筑企业等方面,创造一视同仁、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三是破除所有制歧视,强化服务意识,提供各种咨询服务,为私营建筑经济的大力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4、抓规范。就是要以克服私营建筑经济自身存在的缺陷为重点,抓规范。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这就要求我们,一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和导向作用,引导私营企业明确市场定位,确定经营策略,壮大经济规模,适应市场竞争。二是要加强工商、税务、审计和工程质量监督,提高工程监理覆盖率,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充分运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等综合手段,消除私营建筑企业自身存在的偷工减料、偷税漏税、掠夺经营、忽视质量等行为短期化问题,促进其向合法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三是要改变私营企业传统落后的经营管理方式。

(1)在产权制度上,要从独资企业单一主体的产权结构向股份合作制和有限责任等多元化产权制度过渡;

(2)在企业管理上,要从传统的家庭化管理模式和独裁型决策机制向科学化现代化管理过渡;

(3)在企业规模上,要从以中小企业为主逐步向公司化、集团化方向发展;

(4)在经济增长方式上,要从劳动密集型、粗放型逐步向技术管理密集型、集约型过渡;

(5)在企业扩张上,要从仅仅依靠“一家一户”的资本积累转移到依靠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实行多元化融资上来;鼓励私营建筑经济参与国有建筑企业的产权流动、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在推动国有建筑企业改革的同时,壮大和发展私营建筑经济。

只要政策允许,并正确引导,这些“戴帽”的、“挂靠”的私营经济成份必将象火山爆发一样,迸发出巨大的能量,使私营建筑经济得到大力发展,进而推动整个建筑业的迅速发展。

(三)我国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趋势我国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我国整个私营经济的发展状况;二是我国整个建筑业的发展状况。只有整个私营经济和建筑业都发展了,才能为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

1、私营经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我国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长期存在。对我国私营经济的存在期限,十二大后认为“从大局看,不用担心”,十三大报告认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始终,十四大报告认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共命运,十五

大报告认为与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同兴亡。这充分说明了我国私营经济存在的长期性。

2、建筑业作为国有经济的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将随着我国工业化

进程的加快,而进入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纵观工业化国家建筑业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建筑业的发展同工业化进程密切相关。工业化前,由于以农业为主体,因而不具备大力发展建筑业的要求和条件;工业化初期,以工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快速发展,建筑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工业化阶段,以工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在经济中占主体地位,本阶段建筑业总量进一步加大;后工业化时期,以工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比重下降,随之,建筑业作为国有经济重要支柱产业的历史使命也将完成。

我国正处在农业国逐步转变为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在这个较长的历史发展阶段,建筑市场潜力巨大,建筑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私营建筑经济作为我国整个私营经济和整个建筑业中的一个很活跃的部分,也将长期存在并得到大力发展。如果把改革开放初期到1997年的20年间私营建筑经济从无到有、基本完成原始积累作为“孕育”阶段的话,那么,以党的十五大为标志到下个世纪的前20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随着私营经济、私人投资的发展和增大,私营建筑经济将进入一个大发展时期。

我国私营建筑经济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年的孕育阶段,已进入大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一是随着我国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增加,为建筑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样有利于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二是私人投资的日益加大,将有利于私营建筑经济扩大市场占有率。因此,这一时期,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速度将明显加快,经济规模将迅速扩大。这一阶段大致用20年的时间,即到2020年,我国私营建筑经济规模总量将与国有建筑经济规模持平。

从2020-2050年,我国将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私营经济持续发展。私营建筑经济将作为国内建筑市场的主力军而进入规模发展阶段,就其经济总量来说,已超过了国有建筑经济;国有建筑经济由于国有资本的逐步转移等原因,而呈下降趋势。国有资本是否要象发达工业化国家一样从整个建筑业中退出,那将是下世纪中叶之后的事情了。

诚然,上述对我国私营建筑经济历史发展趋势的描述,是建立在十五大关于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经济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我国私营经济将持续快速发展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我国私营建筑经济已经孕育成熟、将要大发展基础之上的。而发展趋势中各阶段发展周期的长短,取决于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时间表,并随着改革进程的调整而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马洪.王梦奎主编.中国发展研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报告选:中国私营个体经济的现状与对策.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2]张岳东主编.日本的建设业.中国计划出版社,1988.7.

私营经济发展篇2

关键词: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探究

私营建筑工程在我国市场的强大推动下有了更加宽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余地。经过大量的社会调查发现,我国的私营建筑工程的质量往往相比其他建设工程来说较高,并且不仅仅在建筑工程的数量方面具有重大的优势,在创造经济效益反面的优势也很大。目前我国的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具有很多的制约因素。建筑工程的施工材料的特性以及建筑工程的产业化影响了当前我国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同时建筑工程的国有化以及建筑企业的各种制度对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速度也具有重大的影响。因此,我国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需要结合当前我国私营建筑行业的发展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措施,来保障我国私营建筑工程的经济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性。

1.私营建筑工程的现今发展模式

目前我国的私营建筑工程在建筑工程的整体发展中具有巨大的阶段性发展力。逐渐成为建筑工程行业的关键组成部分。根据当前发展的整体模式可以得到,我国的私营建筑工程在管理模式、组织结构、经营发展以及法律保障等方面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纵观我国的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管理模式,绝大多数都是以家族为中心的垄断式管理。这在整个私营建筑经济管理模式上注定了在进行企业内部的人员分配时所采用的为亲论。由于整个企业的办事人员都是家族中的成员,所以在进行企业内部的人员配备的整个过程中都很大的问题。进入到家族企业的专业人士由于没有家族的血缘关系,使得其在这种私营建筑经济的企业中得到发展的空间,同时也没有竞争的权利。这种情况导致外姓人员在私营建筑企业中的工作不积极,大大地减少了工作的效率和工作的质量。这些家族性聚集的私营建筑企业的发展由此受到了制约。此外企业内部的发展规划决策的权利会由于个人主导的原因而变得片面化。私营建筑行业的带头人往往是技术人员,这种发展经营模式使得其在管理公司的过程中忽视了对公司管理层的建设。技术人员作为私营建筑企业的法人,不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且缺少管理培训的经验。使得大部分的企业领导人在公司管理决策上会出现细节上的问题。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私营建筑行业的发展。企业法人只有逐渐提升自我的管理素质和修养才能更好地实现私营建筑企业的管理,并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私营建筑行业所受到的经济支持往往比较少。从企业的整体利益来看,私营建筑行业在经营期间并没有一个完整的经营管理模式,且对员工的管制往往不到位。这使得私营企业无法吸引高水平的从业人员。根据不完全统计私营建筑行业的存活周期往往比较短。这成了私营建筑企业在发展中的一个严重问题。此外,私营建筑行业收工程尾款的难度往往很大,所以导致了其存活时间短。私营建筑企业当前没有受到法律的合法保护。在法律上并没有建立起保护私营建筑企业的法律措施。这使得私营建筑经济的安全性没有受到法律的切实保护。且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利用法律的漏洞为自己谋取利益,给私营建筑企业带了很大的经济损失。这大大地影响了私营建筑企业的持续发展。

2.私营建筑行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

私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药摒弃自身的发展劣势,完善自身的发展模式。同时要转变私营建筑行业的发展观念。此外,私营建筑企业要逐渐改善自身的资金的运作方式,进而促进其经济的发展。私营建企业需要根据国外的建筑行业的经营模式来改善其发展的战略部署,并实行开放式的经济管理模式。私营建筑企业在转变经营模式的同时,还要在企业内部不断地更新血液,吸引市场上的优秀人才,使得其在建筑行业中获得更大的竞争力。私营建筑企业发展中要逐渐地走向大公司的发展模式,逐渐使得公司制度程序化,并对获得的建筑资源进行科学的整顿。这样才能实现企业内部的资源的合理化配置。私营建筑企业的经营人员是决定企业发展与否的关键性因素。所以需要逐渐地提高私营建筑企业的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使得其在发展自身的同时,处理好公司内部的工作。私营建筑经济若想在巨大的社会竞争下获得经济利益,需要对现代化的建筑市场建筑模式产生足够的认识。这样才使得私营建筑企业管理人员在整顿家族式管理的同时,处理好公司内部家族式管理所带来的问题。此外,私营建筑的管理人员需要结合当前企业的发展状态,改善其管理办法,并实现公司内员工的系统培训教育。使得他们在提高自身工作水平的同时加强实践工作的能力。这样才能保证私企建筑行业的员工在实际的工作中得到充分的锻炼,推动企业的发展。私营企业若想延长自身的存活周期,需要建立长久的合作,并制定长期的技术合作发展战略。企业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久远的规划。若想获得长久的利益,私营建筑经济需要寻求稳定的经济建设模式。私营企业的管理人员需要根据本身企业的特点,来进行企业长期性的系统规划。我国的经济发展虽然迅速,但是其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具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影响了其发展。私营建筑企业之间需要形成团队的建设,进而共同提升自身的管理素质和管理能力。这样才能使得私营建筑企业的技术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有所提高。私营建筑企业需要借鉴国内外的其他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逐渐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才能立足于建筑行业的发展中。这样才能增加私营建筑行业的竞争能力,获得更多的建筑项目,得到更多的经济资助。私营建筑经济要科学地对待短期的建筑合作项目,并使其得到长期的发展,保障企业的固定建设项目来源,从而实现长远的发展。国家政府需要宏观我国当前私营经济建设的发展状况,并对私营建筑企业的分布类型进行分析,从而完善地方法律法规对其的保护。使得私营建筑行业获得的机会更多。这样才能使得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得到保障。同时政府需要委派专门的人员对所管辖区域的私营建筑行业进行走访,对于不合格的建筑企业需要及时地处理,避免由于私营建筑企业的自身建筑资格不够带来建筑物的质量问题,同时给予相应的惩罚。对于发展好的私营建筑企业进行大力鼓励。

3.结论

目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逐渐的朝着多元化发展,并且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使得我国的建筑行业正朝着大规模发展。所以作为影响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私营建筑行业需要抓紧当前的发展时机,加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私营建筑企业要不断地更新自身的发展模式,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摒弃家族式管所带来的弊端。同时私营建筑行业需要提出有效的措施来激励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私营建筑行业在承接项目之后,要加强建筑物的施工质量,提高自身的实力。政府也要起到检查的作用,对私营建筑企业实行监督管理。这样才能保障私营建筑经济保持蓬勃的发展动力,进而提高建筑行业总体的经济效益,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光辉.浅谈私营建筑经济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现代商业,2013(07):80-81.

[2]刘朝阳,郭治国.对制约我国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因素及措施的探讨[J].中国房地产业,2015(08):102-104.

[3]汤庆学.刍议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现状以及改进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5(01):55-57.

[4]王康庄.浅谈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J].2013年4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3(04):201-202.

[5]邓军.中型私营建筑企业国际化经营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67-70.

私营经济发展篇3

一、放宽市场准入。除国家法律、法规和省、市政府明令禁止和限制的产业范围以外,个私企业可以自主选择投资领域。鼓励个私企业从事市政公用事业、社会福利事业、教育、文化产业、交通设施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景点和小水电建设、学校后勤服务等行业的投资经营。

二、放开经营范围。除特种行业和专营行业外,个私企业可以超越原核定的经营范围开展经营活动,自主选择生产经营方式。

三、简化审批登记手续。个私企业到工商部门登记注册,除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明确核定必须进行前置审批的以外,其他前置审批一律取消。凡规定要进行前置审批的,也应一律纳入并联审批,提高办事效率。在报批材料齐备条件下,正式受理后5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核决定,核发营业执照。外地自然人来杭与本地自然人共同投资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其注册资本在50万元以下(含50万元)的,均在各工商分局登记,企业名称可冠用“*”地名。

四、免收登记费用。凡办理从事种植、养殖业的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科技人员和外地来杭人员申办个人独资、合伙企业,免收开业登记注册费;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和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登记为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及合伙企业的,免收开业登记注册费。

五、采取多种方式供地。对各级政府确定的“小型巨人”企业、特色经济园区和科技园区的用地需求给予保证。园区用地由管委会统一申报办理。进入上述园区的个体、私营企业,凡从事高新技术产业和工业生产的,可根据企业实际需要,采取土地使用权出让或租赁等多种方式供地。对用于建设非经营性公共基础设施和非经营性公共服务设施的,可以采用行政划拨方式供地。个体、私营企业土地使用权转让中的税费收取及产权登记发证,与国有、集体企业一视同仁。个体、私营企业投资种植、养殖业的,可拥有所开发土地面积最高不超过30年的使用权;投资开发“五荒”资源的,可拥有所开发土地面积50年的使用权,由有关部门核发土地使用权证。

六、鼓励个私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原国有、集体企业土地为行政划拨的,被个私企业收购、兼并后,可在5年内保留土地使用权的划拨方式。

七、鼓励个私工业企业进入工业园区。符合城市规划要求,进入特色工业园区和科技园区,从事高新技术产业的个私工业用地,出让金可直接按基准地价测算确定;出让金中的级差地租部分免缴,配套费部分减半收取;园区内个私工业用地征地补偿标准,按《*市征用集体土地实施办法》规定标准的低限执行;对个私企业建设公益性项目的用地,可采取行政划拨方式供地。

八、放宽进杭入户限制。各地来杭个体、私营企业,凡两年内纳税累计达10万元以上的,或投资高科技产业并经认定后两年内累计纳税2万元以上的,可申请办理正式户口1人(依此类推)。自主创业的大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凭工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和在杭固定合法住所证明,可申请办理蓝印户口。

九、鼓励各类人才创办和进入个私企业。个私企业单位招聘的高校毕业生,由政府人事部门或所属的人才开发中心直接办理有关手续。来我市创办、领办个体或科技型私营企业的外地科技人才和留学回国人员,凡符合杭政〔*〕1号文件规定的,可直接向市人事部门或市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申办进杭落户手续。

十、享受一般纳税人待遇。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年应税销售额30万元以上的个体、私营企业,已按国税机关要求建帐建制,并能够准确核算,提供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及应纳税额的,也应当按照规定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新开业的个体、私营企业符合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条件的,经主管国税机关审批同意后可暂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的个人独资企业,凡年应税销售额在100万以下、30万元以上的,也应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十一、减免营业税。下岗职工个人从事社区居民服务业取得的营业收入,自其持下岗证明在区、县(市)地税局备案之日起,3年内免征营业税。个体工商户(业主为下岗职工)或者下岗职工人数占企业总人数60%以上的企业,从事社区居民服务业取得的营业收入,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之日起,3年内免征营业税。

十二、减免企业所得税。新办从事咨询(包括科技、法律、会计、审计、税务等)和信息、技术等中介服务、社区服务、种植业、养殖业的独立核算私营企业,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自开业之日起,免征企业所得税2年;新办从事交通运输的独立核算的私营企业(政府限量发展的除外),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自开业之日起,第一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二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新办的独立核算的从事公用事业、商业、物资业、对外贸易业、旅游业、仓储业、居民服务业、饮食业、教育文化事业、卫生事业的私营企业,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自开业之日起,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1年。新办私营企业经劳动就业部门确认,当年安置当地下岗待业人员达到私营企业从业人员总数60%,并签订劳动合同2年(含2年,下同)

以上的,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查批准,免征企业所得税3年;私营企业当年新安置下岗待业人员占企业原从业人员总数30%以上、不满60%,并签订劳动合同2年以上的,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2年。原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待业人员,到个私企业重新就业并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原单位可按国有企业安置下岗人员的标准,向安置的个私企业支付安置费,费用可在应付工资中列支。

十三、实行财政扶持措施。凡被各级政府列为重点企业的,其符合规定的技改项目,竣工后按项目实际投资中的国内各类金融机构贷款部分,给予企业一定额度的贴息。由同级财政在年度预算的有关支出项目中安排贴息资金,根据企业的实际贷款额度按银行一年期利率的50%—80%给予贴息。对于在科技进步、争创产品名牌和经济效益上作出突出贡献的个私企业,政府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给予奖励。

十四、创造良好融资环境。积极创造条件,为私营企业直接融资创造条件。支持上档次、上规模的私营科技企业在创业板上市,支持符合条件的私营企业发行债券,支持有实力的外地来杭企业成立风险投资公司,支持建立形式多样的贷款担保公司,以解决个私企业特别是中小个私企业的资金困难。个私企业办理抵押贷款时,有关部门要简化手续,提高办事效率。

十五、帮助个私企业创造条件,积极申报自营进出口经营权。凡具备条件的个私企业,都可与国有企业同等待遇申报自营进出口经营权。在正常情况下,市外经贸委要在5个工作日内行文上报省外经贸厅。

十六、进一步加大依法保护个私经济合法权益的力度。严禁对个私企业实行非法核查或非法行政措施,不准对个私企业“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和“吃、拿、卡、要”。由有关职能部门建立强有力的联合监督组织及一系列切实有效的监督制度,形成一套规范统一的内外部执法监督体系。对有关行政执法机关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执法监察,采取明查暗访、设立举报信箱等形式,监督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公正执法。

私营经济发展篇4

一、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是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一)私营经济的发展,已成为支撑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增加时政收入,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和分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要力童和重要来源

据统计,改革开放20多年来,私营建筑经济年增长率为巧%以上,明显高于公有制建筑经济的发展速度(国有经济4%,集体经济8%)。私营建筑经济的工商税收增长五倍以上,已经成为各级财政收人的重要来源。劳动就业的重心已向私营建筑经济转移。

(二)私营建筑经济是建筑业深化改革的结果,反过来,发展私营建筑经济又促进公有制建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

公有制建筑经济在建筑经济总量中仍处于主体地位,还在发挥着主导作用,但由于大多数国有建筑企业机制不活、权责不清、包袱沉重、人才流失、亏损严重、效益低下等原因,已制约了国有建筑企业的发展。而私营建筑企业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诞生,又随着市场竞争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因此私营建筑企业日益显示出较强的生命力,同时,对国有建筑企业形成越来越大的冲击力。对国有建筑企业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有利于加强建筑市场管理,规范建筑市场秋序

目前,建筑市场中国有民营出卖营业执照和资质、挂户、垫资承包、压级压价,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较为突出,已成为各级政府管理与治理的重点问题,因此,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有助于这类问题的解决。

二、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对策和措施

(一)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要用党的十六大关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新观点,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要把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提高到国有建筑企业能否深化、建筑业能否真正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高度上来;把重视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提高到能否切实改善人民群众居住条件,建立稳定和谐的社会上来。因此,要充分认识到私营建筑经济已处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宣传和政策上为私营经济保驾护航。

(二)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落实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政策

1.制定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长远发展规划,为最大限度地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确立目标和指明方向。

2.制定一切有利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各项配套政策。在工商注册、资质审批、招投标、工程质量评比、工程安全评定、企业贷款、用人用工等方面,创造公平、公正、平等竟争的市场环境。

3.在加强法制建设的同时,强化服务意识,提供各种咨询服务,为私营建筑经济的大力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切实做好和加强私营建筑企业指导和监督管理。确保其遵规守纪、稳定持续地发展

1.正确指导私营建筑企业的市场定位,确定经营策略,不断地壮大经济规模,适应市场竟争。

2.工商、税务、城管、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审计等部门要加强管理,充分利用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消除私营建筑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如偷税漏税、偷工减料、掠夺经营、忽视质量与安全的短期化行为,促进其向规范化和持续化方向发展。

3.建立长效机制,改变私营建筑企业传统落后的经营管理方式。从单一产权结构向股份和有限责任公司转变;从传统家庭式管理向现代企业管理转变;从经营增长方式上,从劳动密集型、粗放型逐步向技术管理型、集约型转变等。

三、我国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趋势

1.私营建筑经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我国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长期存在。

2.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新兴支柱产业,将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而进人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

我国目前正处在向工业化国家转变的历史阶段。在这个阶段,建筑市场潜力巨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作为建筑业中充满活力和生命力的私营建筑企业,可以说商机无限,有广阔的发展舞台。

私营经济发展篇5

一、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一)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是我国私营经济大发展的必然要求

私营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支撑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增加财政收入、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和分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力量和重要来源。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私营经济、个体经济等非公有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了条件。由于建筑业和建筑产品具有特殊性等原因,使得私营建筑经济发展与私营工商业相比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建筑业的发展。但是,私营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并促进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

(二)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是建筑业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1、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是由建筑业具有“二元性”特点所决定的。建筑业的“二元性”特点表现在:

一方面,随着我国一大批工业、能源、交通等重大建设项目的建设,尤其面对国际建筑市场的竞争挑战,对建筑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另一方面,建筑业从整体上说,仍然属于劳动密集型、粗放型产业。建筑业仍然没有摆脱“四低一易”的特点:即资本有机构成低、生产工业化程度低、服务社会化水平低、建筑市场准入的门槛低。因而使得私营建筑业企业容易进入建筑市场,容易完成资本原始积累。

2、一方面,公有建筑经济(国有+集体)在建筑经济总量中仍然处于主体地位,还在发挥着主导作用。但另一方面,大多数国有建筑业企业产权不明、权责不清、包袱沉重、亏损严重、效益低下;而私营建筑企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政企分开、产权明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并日益显示出其生机活力。私营建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国有建筑企业改革形成了“倒逼机制”。而产权改革是改革的关键,国有建筑企业的前途取决于产权改革的成败。因此,私营建筑经济是建筑业深化改革的结果,反过来,发展私营建筑经济又促进国有建筑企业的改革。

总之,由于建筑业属于一般竞争性产业,国有经济要逐步从这一产业退出,为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留下更大的空间;由于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私营建筑经济的市场进入创造了有利条件;再加上私营建筑经济较国有经济具有更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因此,发展私营建筑经济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建筑业生产力的二元性决定了所有制的二元性,即必须在发展国有建筑经济的同时,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

2、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已经具有较为深厚的现实基础。私营建筑经济的现实基础更主要地还表现在质的方面:

一是近几年新成立的一批建筑业企业,尤其建筑装饰装修、地基处理、综合布线、建筑防水、消防工程施工等专业企业,成为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最具活力的重要力量。

二是在国有建筑经济中孕育着私营建筑经济的成份。国有企业通过改制,使“原国有企业”已经改性,从而增加了私营建筑经济的成份。有的已经上市,其产权已属股民所有;有的已由职工一次性买断,变成民有民营企业;有的由职工参股;有的实行租赁、承包经营,特别是有的经营者买断了中小国有尤其是集体建筑企业,变成了私营企业。

三是大量存在的名为国有或集体,实为私营的建筑企业已经成为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3、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有利于加强建筑市场管理,有利于消除私靠乱挂、出卖资质、垫资承包、压级压价、拖欠工程款等建筑市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利于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三)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符合发达工业化国家建筑业发展的规律

从发达工业化国家建筑业发展的规律来看,私营建筑经济应大力发展,国有资本可以从建筑业产业中退出。如日本在明治时期及其以前创立的23家主要建设公司中,有22家属私营企业,占96%,只有大成建设公司由大仑组商会(属行业协会团体,而非政府)创立。私营建筑企业由于自身具有灵活的机制和旺盛的生命力,而经久不衰。被称为日本五大超级建筑公司的清水建设、鹿岛建设、大成建设和大林组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竹中工务店创立于1610年,距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虽历经沧桑,但至今仍然保持着蓬勃生机。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几十年前就基本上没有了国有建筑企业。我们也应当结合建国以来建筑业的发展史,认真研究国外的做法,改造我们的建筑企业所有制结构。

二、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政策措施及发展趋势

(一)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对策与措施

1、抓认识。就是要用党的十五大关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全新观点,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要把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提高到国有建筑企业改革能否深化,建筑业能否真正成为支柱产业的高度上来;要把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提高到能否抓住历史机遇,使建筑业得到大力发展的高度上来;要打破束缚私营经济发展的框框,只要不违背法律政策,就不要做任何限制。

2、抓改革。就是要深化国有建筑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重点是改革产权制度,实现制度创新。国有小企业可以采取出售、兼并、租赁、承包、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加快放开(下转第23页)(上接第19页)搞活国有小型企业的步伐。从而为私有建筑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

3、抓政策。就是要全面落实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政策。一是加强法制建设。制定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规划,确立其法律地位,从而最大限度地解决和发展私营建筑生产力。二是制定一切有利于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要为私营建筑企业在工商注册、资质审批、招标投标、跨地区跨部门施工、工程质量评优、企业贷款、企业改制,尤其是私营企业兼并、参股、收购国有中小建筑企业等方面,创造一视同仁、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三是破除所有制歧视,强化服务意识,提供各种咨询服务,为私营建筑经济的大力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4、抓规范。就是要以克服私营建筑经济自身存在的缺陷为重点,规范行业行为。这就要求我们,一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和导向作用,引导私营企业明确市场定位,确定经营策略,壮大经济规模,适应市场竞争。二是要加强工商、税务、审计和工程质量监督,提高工程监理覆盖率,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充分运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等综合手段,消除私营建筑企业自身存在的偷工减料、偷税漏税、掠夺经营、忽视质量等行为短期化问题,促进其向合法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二)我国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趋势

我国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我国整个私营经济的发展状况;二是我国整个建筑业的发展状况。只有整个私营经济和建筑业都发展了,才能为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

1、建筑业作为国有经济的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将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而进入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纵观工业化国家建筑业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建筑业的发展同工业化进程密切相关。工业化前,由于以农业为主体,因而不具备大力发展建筑业的要求和条件;工业化初期,以工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快速发展,建筑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工业化阶段,以工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在经济中占主体地位,本阶段建筑业总量进一步加大;后工业化时期,以工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比重下降,随之,建筑业作为国有经济重要支柱产业的历史使命也将完成。我国正处在农业国逐步转变为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在这个较长的历史发展阶段,建筑市场潜力巨大,建筑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私营建筑经济作为我国整个私营经济和整个建筑业中的一个很活跃的部分,也将长期存在并得到大力发展。如果把改革开放初期到1997年的20年间私营建筑经济从无到有、基本完成原始积累作为“孕育”阶段的话,那么,以党的十五大为标志到下个世纪的前20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随着私营经济、私人投资的发展和增大,私营建筑经济将进入一个大发展时期我国私营建筑经济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年的孕育阶段,已进入大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一是随着我国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增加,为建筑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样有利于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二是私人投资的日益加大,将有利于私营建筑经济扩大市场占有率。因此,这一时期,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速度将明显加快,经济规模将迅速扩大。这一阶段大致用20年的时间,即到2020年,我国私营建筑经济规模总量将与国有建筑经济规模持平。

私营经济发展篇6

党的十五大之后,我国私营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私营建筑经济由于受到传统计划经济观念、建筑业产业和产品特点、国有建筑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滞后等因素影响,其发展速度、经济规模和市场环境与私营工商企业相比,存在明显差距,严重阻碍了建筑业生产力的发展。

文中所称私营建筑经济是指:纯粹私营经济+国有或集体经济中属于私营经济的成份+名为国有或集体实为私营的建筑经济。

一、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一)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是我国私营经济大发展的必然要求

私营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支撑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增加财政收入、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和分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力量和重要来源。改革开放20年来,非公有制经济在并不宽松的市场环境下,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7%,明显高于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速度(集体经济8%,国有经济4%)。1993-1996年间,私营经济的工商税收增长5倍以上,已经成为各级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劳动就业的重心已向非公有经济转移。

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私营经济、个体经济等非公有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了条件。

由于建筑业和建筑产品具有特殊性以及“所有制歧视”的存在等原因,使得私营建筑经济发展与私营工商业相比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建筑业的发展。但是,私营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并促进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

(二)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是建筑业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1、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是由建筑业具有“二元性”特点所决定的。建筑业的“二元性”特点表现在:

(1)一方面,国家把建筑业与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并列,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但另一方面,建筑业又属于竞争性行业。1984年,在全国城市经济中,建筑业率先进行了改革,建筑业企业被率先推向市场。十几年来,国家不仅没有给建筑业以优惠政策,而且仍然将之作为完成基本建设任务的“工具”,在资源配置、价格改革、政策法规制定和建筑市场规范等方面严重滞后,使建筑业企业在“压级压价、垫资承包、拖欠工程款”的恶性竞争环境下艰难度日。

(2)一方面,随着我国一大批工业、能源、交通等重大建设项目的建设,尤其面对国际建筑市场的竞争挑战,对建筑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另一方面,建筑业从整体上说,仍然属于劳动密集型、粗放型产业。建筑业仍然没有摆脱“四低一易”的特点:即资本有机构成低、生产工业化程度低、服务社会化水平低、建筑市场准入的门槛低。因而使得私营建筑业企业容易进入建筑市场,容易完成资本原始积累。

(3)一方面,公有建筑经济(国有+集体)在建筑经济总量中仍然处于主体地位,还在发挥着主导作用。但另一方面,大多数国有建筑业企业产权不明、权责不清、包袱沉重、亏损严重、效益低下;而私营建筑企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政企分开、产权明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并日益显示出其生机活力。私营建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国有建筑企业改革形成了“倒逼机制”。而产权改革是改革的关键,国有建筑企业的前途取决于产权改革的成败。因此,私营建筑经济是建筑业深化改革的结果,反过来,发展私营建筑经济又促进国有建筑企业的改革。

总之,由于建筑业属于一般竞争性产业,国有经济要逐步从这一产业退出,为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留下更大的空间;由于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私营建筑经济的市场进入创造了有利条件;再加上私营建筑经济较国有经济具有更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因此,发展私营建筑经济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建筑业生产力的二元性决定了所有制的二元性,即必须在发展国有建筑经济的同时,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

2、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已经具有较为深厚的现实基础。就量的概念而言,在建筑经济总量中,非国有经济已经占有较大份额。据统计,在1997年建筑业总产值中,非国有经济所占比重已达到63.7%。私营建筑经济的现实基础更主要地还表现在质的方面:

(1)近几年新成立的一批建筑业企业,尤其建筑装饰装修、地基处理、综合布线、建筑防水、消防工程施工等专业企业,成为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最具活力的重要力量。

(2)在国有建筑经济中孕育着私营建筑经济的成份。国有企业通过改制,使“原国有企业”已经改性,从而增加了私营建筑经济的成份。有的已经上市,其产权已属股民所有;有的已由职工一次性买断,变成民有民营企业;有的由职工参股;有的实行租赁、承包经营,特别是有的经营者买断了中小国有尤其是集体建筑企业,变成了私营企业。

此外,在国有建筑企业中,还存在着如下三种情形:一是一些企业经理以改制为名,将有效的国有资产“重组”,成立新的公司,由自己或亲属控股,并兼任董事长或总经理。他们将以国有企业名义承包的工程,尤其是资金到位、利润丰厚的“肥活”,交由“自己”的公司施工。这样实际上是将企业的有效资产和利润实现了由“公”到“私”的“双转移”。二是一些国有建筑企业的项目经理,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名,打着国有企业的招牌,只负盈,不负亏(实际也负不了亏)。项目盈了,狠捞;项目亏了,也捞。导致国有企业普遍存在寺庙穷、和尚愁、方丈富的现象。三是一些企业之外的人,以国有企业某某工程处或项目部的名义,以交上一点象征性的“管理费”为条件,挂靠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牌子,冒国有之名,行个人之实。这些现象的存在,事实上使许多国有建筑企业包括一些国有大中型建筑企业已经成为一捅即破的“空壳”。国有建筑企业中存在的为数不少的这些人,实际上成了国有建筑企业为自己培养的“掘墓人”。就是这些人,就是利用这些手段,在几年中就迅速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

(3)大量存在的名为国有或集体,实为私营的建筑企业已经成为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3、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有利于加强建筑市场管理,有利于消除私靠乱挂、出卖资质、垫资承包、压级压价、拖欠工程款等建筑市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利于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三)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符合发达工业化国家建筑业发展的规律

从发达工业化国家建筑业发展的规律来看,私营建筑经济应大力发展,国有资本可以从建筑业产业中退出。如日本在明治时期及其以前创立的23家主要建设公司中,有22家属私营企业,占96%,只有大成建设公司由大仑组商会(属行业协会团体,而非政府)创立。私营建筑企业由于自身具有灵活的机制和旺盛的生命力,而经久不衰。被称为日本五大超级建筑公司的清水建设、鹿岛建设、大成建设和大林组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竹中工务店创立于1610年,距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虽历经沧桑,但至今仍然保持着蓬勃生机。

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几十年前就基本上没有了国有建筑企业。我们也应当结合建国以来建筑业的发展史,认真研究国外的做法,改造我们的建筑企业所有制结构。

二、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主要障碍、政策措施及发展趋势

由上述分析可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具有客观必然性。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私营建筑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阻力,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一)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主要障碍1、从外部来看,主要存在着观念和市场环境两大障碍。观念障碍———概括起来有“三论”,它是制约中国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具体表现为:

(1)“对立论”,即不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营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而把私营建筑经济看作“异己”,加以排斥;

(2)“担心论”,即担心私营经济发展过快,会影响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担心工程质量干不好、债务债权还不了,等等;

(3)“唯心论”,即看不到私营建筑经济发展已经具有雄厚的现实基础,或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更看不到私营建筑经济所具有的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思想认识和市场环境存在的种种障碍,严重阻碍了私营建筑经济的大力发展。

2、从私营建筑经济自身来看,制约发展的障碍主要表现为“三大缺陷”:

(1)家庭化的管理模式和独裁型的决策方式,难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在企业发展初期,权力高度集中的家庭化管理模式和个人专断的决策方式,能够高效地利用有限资本,调动家庭成员的积极性,加速资本原始积累。但是,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任人唯亲的用人制度,使得私营建筑企业在家庭关系之外难以培植新的动力主体;个人专断的决策方式,由于受经营者自身知识、信息等方面的局限,而难以作出更正确的决策。因而,制约了企业的规模发展。

(2)较小的经营规模和单一的组织形式,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的竞争环境。一是私营建筑企业的发展滞后,规模很小。二是私营建筑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是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在融资能力和扩张能力方面受到限制,制约了企业规模难以迅速扩大。因而,使得私营建筑企业在抵御经营风险,参与市场竞争方面缺乏实力。

(3)经营策略上的短期行为及较低的技术和信用,是造成私营建筑企业承揽工程难的重要原因。我国私有建筑企业追求眼前利益的短期行为比较严重。有的私营建筑企业不是依靠加强科学管理,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工程质量,降低经营成本来获得经济利益,而是通过偷工减料、偷税漏税等各种不正当手段牟取利益,直接影响了私营建筑企业的信用和形象。

(二)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对策与措施

1、抓认识。就是要用党的十五大关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全新观点,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要把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提高到国有建筑企业改革能否深化,建筑业能否真正成为支柱产业的高度上来;要把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提高到能否抓住历史机遇,使建筑业得到大力发展的高度上来;要打破束缚私营经济发展的框框,只要不违背法律政策,就不要做任何限制。

2、抓改革。就是要深化国有建筑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重点是改革产权制度,实现制度创新。国有小企业可以采取出售、兼并、租赁、承包、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加快放开搞活国有小型企业的步伐。从而为私有建筑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

3、抓政策。就是要全面落实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政策。一是加强法制建设。制定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规划,为长期以来名不正、言不顺的“戴红帽”私营建筑企业“摘帽”正名,还原其本来面目,确立其法律地位,从而最大限度地解决和发展私营建筑生产力。二是制定一切有利于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要为私营建筑企业在工商注册、资质审批、招标投标、跨地区跨部门施工、工程质量评优、企业贷款、企业改制,尤其是私营企业兼并、参股、收购国有中小建筑企业等方面,创造一视同仁、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三是破除所有制歧视,强化服务意识,提供各种咨询服务,为私营建筑经济的大力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4、抓规范。就是要以克服私营建筑经济自身存在的缺陷为重点,抓规范。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这就要求我们,一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和导向作用,引导私营企业明确市场定位,确定经营策略,壮大经济规模,适应市场竞争。二是要加强工商、税务、审计和工程质量监督,提高工程监理覆盖率,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充分运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等综合手段,消除私营建筑企业自身存在的偷工减料、偷税漏税、掠夺经营、忽视质量等行为短期化问题,促进其向合法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三是要改变私营企业传统落后的经营管理方式。

(1)在产权制度上,要从独资企业单一主体的产权结构向股份合作制和有限责任等多元化产权制度过渡;

(2)在企业管理上,要从传统的家庭化管理模式和独裁型决策机制向科学化现代化管理过渡;

(3)在企业规模上,要从以中小企业为主逐步向公司化、集团化方向发展;

(4)在经济增长方式上,要从劳动密集型、粗放型逐步向技术管理密集型、集约型过渡;

(5)在企业扩张上,要从仅仅依靠“一家一户”的资本积累转移到依靠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实行多元化融资上来;鼓励私营建筑经济参与国有建筑企业的产权流动、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在推动国有建筑企业改革的同时,壮大和发展私营建筑经济。

只要政策允许,并正确引导,这些“戴帽”的、“挂靠”的私营经济成份必将象火山爆发一样,迸发出巨大的能量,使私营建筑经济得到大力发展,进而推动整个建筑业的迅速发展。

(三)我国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趋势我国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我国整个私营经济的发展状况;二是我国整个建筑业的发展状况。只有整个私营经济和建筑业都发展了,才能为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

1、私营经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我国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长期存在。对我国私营经济的存在期限,十二大后认为“从大局看,不用担心”,十三大报告认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始终,十四大报告认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共命运,十五大报告认为与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同兴亡。这充分说明了我国私营经济存在的长期性。

2、建筑业作为国有经济的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将随着我国工业化

进程的加快,而进入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纵观工业化国家建筑业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建筑业的发展同工业化进程密切相关。工业化前,由于以农业为主体,因而不具备大力发展建筑业的要求和条件;工业化初期,以工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快速发展,建筑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工业化阶段,以工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在经济中占主体地位,本阶段建筑业总量进一步加大;后工业化时期,以工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比重下降,随之,建筑业作为国有经济重要支柱产业的历史使命也将完成。

我国正处在农业国逐步转变为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在这个较长的历史发展阶段,建筑市场潜力巨大,建筑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我国私营建筑经济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年的孕育阶段,已进入大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一是随着我国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增加,为建筑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样有利于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二是私人投资的日益加大,将有利于私营建筑经济扩大市场占有率。因此,这一时期,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速度将明显加快,经济规模将迅速扩大。这一阶段大致用20年的时间,即到2020年,我国私营建筑经济规模总量将与国有建筑经济规模持平。

从2020-2050年,我国将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私营经济持续发展。私营建筑经济将作为国内建筑市场的主力军而进入规模发展阶段,就其经济总量来说,已超过了国有建筑经济;国有建筑经济由于国有资本的逐步转移等原因,而呈下降趋势。国有资本是否要象发达工业化国家一样从整个建筑业中退出,那将是下世纪中叶之后的事情了。

诚然,上述对我国私营建筑经济历史发展趋势的描述,是建立在十五大关于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经济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我国私营经济将持续快速发展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我国私营建筑经济已经孕育成熟、将要大发展基础之上的。而发展趋势中各阶段发展周期的长短,取决于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时间表,并随着改革进程的调整而进行调整。

[1]马洪.王梦奎主编.中国发展研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报告选:中国私营个体经济的现状与对策.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2]张岳东主编.日本的建设业.中国计划出版社,1988.7.

私营经济发展篇7

一、我市私营个体经济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

直辖以来,我市私营个体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形成了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的良好局面。各区县(自治县、市)领导、各级部门进一步转变观念,遵循“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始终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切实加强领导,狠抓工作落实,同心协力,密切配合,充分肯定个体私营企业的合法地位和社会贡献,适时给予从业人员应有的社会荣誉和政治地位,加大对私营个体经济的宣传和扶持力度,形成了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大力支持,全社会共同推进私营个体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是私营个体经济发展出现可喜势头。直辖以来,我市私营个体经济的发展速度大大高于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速度,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根据叙定市长在市一届人大六次会议上公布的数字,年,全市实现GDP达1750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私营个体经济创造的GDP达603.75亿元,增长20.97%,占全市GDP的34.5%;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9亿元,同比增长8.7%,其中私营个体经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36亿元,增长13.9%,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8%;全市出口总额11亿美元,同比增长10.8%,其中私营个体经济实现出口3.5亿美元,增长63.6%,占全市出口总额的32%;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802亿元,同比增长22.3%,其中私营个体经济固定资产投资额212.3亿元,增长21.2%,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6.5%;全市入库税收126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私营个体经济入库税收22.5亿元,增长22.3%。

三是发展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直辖以来,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渝委发〔1997〕6号、〔1998〕35号等引导和鼓励私营个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实施“十个一批”的发展环境综合整治措施,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强化职能部门的配套服务,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切实保护私营个体企业的合法权益,积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表彰奖励一批个体私营企业及其优秀代表,着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私营个体经济的发展环境有了较大改善。

四是企业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私营个体企业从盲目发展逐渐向市场导向发展;从小富即安向不断追求质量上档次发展;发展眼光由内向外扩展;努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重视品牌和诚信建设,建立良好的市场形象;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总体来看,私营个体经济的总量不断增加,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市场竞争意识日益增强,竞争能力不断提高。

尽管我市私营个体经济有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我市私营个体经济发展速度比沿海地区和部分西部省市慢;总量偏小,比重偏低,发展质量不够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地区发展不平衡;外部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等。我们要正视这些困难和问题,尽快加以解决。

二、我市私营个体经济面临的形势

跨入新世纪,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挑战,面对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面对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性机遇,私营个体经济如何在新形势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发展,再创佳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和重要任务。

去年底,我国已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入世”后,第一产业面临的挑战大于机遇,我市私营个体经济第一产业占比仅为0.3%;第二产业挑战与机遇并存,我市私营个体经济第二产业占比也仅为12%;第三产业机遇大于挑战,我市私营个体经济第三产业占比达87.7%。总体来说,“入世”对我市私营个体经济利大于弊。实行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的原则,对私营个体经济的歧视和不公正待遇将进一步取消,私营个体经济将获得更大的政策支持。个体私营企业将获得更多的关税减让,有利于降低产品出口成本,扩大出口规模,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增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寻求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银行、保险、运输等服务行业领域的进一步开放,也将给私营个体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提供有利条件。加之今年中央将继续实行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金融对经济结构调整、企业技术改造和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这些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都将为我市私营个体经济发展创造更为宽松的外部环境。

从来看,今年我市经济和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喜事不断。我们将迎来市第二次党代会的召开和直辖五周年庆典,还将举办AAPP会议、“2002·中国西部论坛”以及一年一度的“一会一节”、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等,这些重大活动必定给我市私营个体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在参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我市还提出构筑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三大经济区”的战略构想。三大经济区的划分和发展目标的确定,为私营个体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三大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私营个体经济必将在调整区域经济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城镇进程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在充分认识面临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要看到,随着市场准入的扩大、关税的削减和非关税措施的取消,外国产品和投资者会更多地进入我国市场,私营个体经济将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而我市私营个体经济总量偏少,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存在产权制度等方面的缺陷,特别是那些成本高、技术水平低和管理落后的私营个体企业,面临的挑战将更加严峻。因此,我们必须从全市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快私营个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坚持把私营个体经济发展作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在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力争使我市私营个体经济的发展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我市私营个体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工作重点

今年我市私营个体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深入学习贯彻江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加快发展为主题,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抓住“入世”和西部大开发机遇,加大工作力度,改善发展环境,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自身素质,支持、鼓励和引导私营个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使私营个体经济在我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政府工作报告》所提任务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进一步加快我市私营个体经济的发展步伐,要把握好“四个坚持”:

一是要始终坚持把加快私营个体经济发展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全市各级各部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深刻领会党的十五大报告和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把大力发展私营个体经济作为一项带根本性、全局性的长期战略任务,纳入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特别是各区县(自治县、市)要高度重视私营个体经济的发展,要把它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主体之一,全力推进私营个体经济更快更好地向前发展。

二是要坚持数质并举,推动私营个体经济不断提高竞争力。去年,我市的12家私营企业进入了全国私营企业500强。今后,在加快发展数量的同时,对规模大、效益好的私营企业要进行重点引导和扶持,努力培育和造就一批在全国影响大、扩张能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对多数中小型私营企业,要引导其加快转机建制步伐,尽快适应市场竞争要求,获得新的发展,以增强私营个体经济的市场竞争力,力求在今年私营个体经济的发展上,数量有一个大的增长,质量上取得新的突破。

三是要坚持扩大对外开放,推动开放型私营个体经济的发展。积极实施“走出去”的对外开放战略,加强对外联系与合作。有重点地培养和扶持一批出口创汇大户,大力支持私营个体企业兴办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和合作项目,开拓国际市场。

四是要坚持不断改善和优化发展环境。私营个体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服务。政府部门要在服务上有所突破,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重点是规范收费、罚款、审批、检查等行政行为。继续实施“十个一批”综合整治的各项措施,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和正当市场竞争行为进行有力的保护。加强对私营个体企业的司法治安保护和法律服务,严厉打击侵害私营个体企业权益的行为,真正为私营个体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发展私营个体经济,要注重抓好“六个结合”:

1.把拓展融资渠道与增强社会信用结合起来,在解决融资问题上下大功夫。

一是实行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等方式,探索扩大融资渠道新路子。对于成长性好、信誉度高、符合上市条件的私营企业,可推荐一批上市直接融资;对于科技含量高,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风险型投资企业,可通过二板市场融资;对于投资回报率高、盈利稳定的私营企业,经批准,可发行一定的企业债券来融资;对于量大面广的私营个体企业,则要从改善银企关系,通过信贷融资解决资金困难。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是私营个体企业融资的重要中介,要在认真总结南岸区等区县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扩大试点范围。但对担保机构也要加强监管,不能搞成新的“三金、三乱”问题。

二是加快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步伐,创新信用评估体制。要在外部环境上促使私营个体企业建立起社会信用体制。银行、担保公司和行业组织等部门要探索建立企业信用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有效的监管体系。对信用度高的私营个体企业要主动扶持,促其良性发展。各商业银行要引导私营个体企业建立信用自律机制,提高企业信用度,并改善对私营个体经济的金融服务。

2.把清理前置条件与着力规范市场结合起来,放宽私营个体经济的市场准入。

完善的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是有序的经济。在放宽市场准入这个问题上,既要清除不合理的、过时的登记、审批规定或限制,又要把该管的管好管紧,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清理前置条件与规范市场行为,前者是扫除私营个体经济发展的不必要的障碍,后者是保护生产的合法性、市场交易的公平性,其目的都是为了促进私营个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今年市里将组织各有关部门对本部门现有涉及私营个体经济管理的政策规定进行清理,凡是不合理的规定,要按程序予以修改或废止。

要逐步放宽对私营个体企业的市场准入范围,拓展私营个体经济发展空间。放宽准入的思路是,只要是竞争性的盈利性领域都应对私营个体经济开放,即使在传统上被视为必须国家垄断的某些行业,也应根据实际情况将能够市场化经营的部分进行必要的分解和剥离,也让私营经济进入,享受“国民待遇”。

3.把发展科技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结合起来,提高私营个体经济整体素质。

发展科技型产业是提高私营个体经济整体素质的需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解决我们就业压力的需要。问题的关键是要搞好这两者之间的结合。

去年,我市私营个体经济中的科技型企业有939家,同比增长4.2%,注册资本金为29.69亿元,同比增长1.79倍。私营个体经济要在我市高新技术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份额。要引导私营个体企业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科研机构,支持其与科研院校协作,充分利用我市科研院校的人才优势、科技优势和信息优势,实现私营企业与研究机构资源优势的有机整合。加强对私营个体企业的科技信息服务,鼓励私营个体企业运用科研成果,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重视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就必须开拓传统产业的新领域。大力发展服务业,包括物流配送、连锁经营、商贸流通等。鼓励建立社区服务公司,积极发展家政、维修、养老、看护、保健等社区服务业。

4.把政府引导与加强中介组织建设结合起来,建立起以中介组织为基础,适应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的私营个体经济管理体制。

要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积极探索私营个体经济管理体制。政府从宏观层面,中介组织从中观层面,共同为私营个体企业搞好协调和服务。从宏观层面上,各级政府,特别是各级私营个体经济领导小组要从制定私营个体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上作好产业引导,取消歧视政策、促进公平竞争。工商行政管理、税务、公安、文化、国土房管等政府职能部门对私营个体企业必须依法管理,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商会、私营个体协会、各种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要在招商引资、内外协作、信息服务、行业自律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各种协会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自身素质,拓展服务领域,在促进企业公平竞争和发展上多做工作。

5.把做大经济总量与搞好品牌建设结合起来,增强私营个体经济综合实力。

私营个体经济的发展,既要有量的提高,更要有质的优化。要在增大经济总量的同时,实施品牌战略,发挥品牌效应。当前,要采取多种措施增大经济总量。一是对企业改制未完成的,要加速乡镇企业、城市集体企业体制转化,推进存量调整,加快经济总量的增长。二是通过品牌建设增加经济总量。私营个体企业要应对“入世”后的新形势,结合改造传统产业发展特色经济,在塑造品牌上狠下功夫,推出一批精品、名品占领市场。今年内,力争在全市新推出市级知名品牌20个,部级知名品牌5个;并且围绕名优产品和优势产业形成一批私营集团企业、专业化企业和特色企业,努力培育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大公司、大集团,形成与大企业集团相适应的社会化分工、大中小匹配、专业化衔接和技术配套的产业关联群体和产业组织结构。三是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增大经济总量。拓宽新的投资领域,开辟新的产业渠道,及时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走集约化经营的路子,加快发展步伐,不断壮大经济总量。

6.把占领市内市场与拓展市外市场结合起来,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参与竞争与合作。

私营个体经济要加快发展,关键在巩固老市场,拓展新市场。因此,就必须树立起全方位的市场观,全球化的市场观,在利用好“两种资源”的同时,主动开拓市内市外、国内外“两个市场”。在市内,要积极主动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西部大开发、库区移民搬迁、退耕还林还草、经济结构调整、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物流商贸等,从中多方寻找商机,激活市内市场需求。

在积极开拓市外市场上,要鼓励、支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私营企业实行跨国经营,实现优势扩张;逐步对私营企业出口实行登记制。在进口业务方面,取消一切不利于民间投资的限制性和歧视性规定,对私营企业从事对外经贸业务及享受出口退税等方面的政策待遇,与其他各类对外经贸企业一视同仁。今年,市外经贸、外办、贸促会等相关部门要有重点地帮扶一批有条件的私营企业“走出去”。

私营经济发展篇8

关键词:私营经济;私营建筑业;持续发展

纵观世界范围内各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史,在任何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建筑行业的发展都是与当地经济发展直接相关,在一定程度上直接体现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主要是以实现工业化目标为主要任务,给予建筑行业巨大的发展机遇。由于公有制建筑经济体受到各种自身短板条件的限制,其市场适应能力差,市场适应能力强的私营建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促进我国经济顺利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一、私营建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

其一是私营建筑经济已经成为我国整体建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质上需要得到全面健康持续发展是客观要求所在。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私营建筑经济所占比例还在不断提升,从业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而且在新时期形势下其存在的重要意义不断得以体现,对于缓解新生代农村劳动力有重要作用,同时在目前经济转变过程中,在维护就业稳定以及缓解就业压力等方面作用显著。因而我们需要整体上准确把握建筑行业发展方向和时代机遇,全面认识发展好私营建筑经济的重要性,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更好地适应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和满足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需要。其二是公有制建筑经济体在各种各样的原因下,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无法满足历史发展的需要,跟不上时代变化的步伐,甚至在某些方面阻碍了建筑经济整体健康持续发展。私营建筑经济实在市场化条件下进行行业改革的必然结构,经历了严酷的市场竞争环境而茁壮成长起来的经济实体,具备强大的市场适应能力和创新发展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和促进了公有制建筑经济体的改进和完善,对于整体市场具有极强的推动力,两种所有建筑经济共同发展,对于实现我国建筑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其三是我国私营建筑经济体也存在需要完善改进的地方,这主要体现在私营建筑经济体给人们造成的不好印象,解决不好这些问题,既影响我国建筑经济成体形象也会对私营建筑经济体长远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这一方面需要国家出台相应政策实施监管,另一方面需要私营建筑经济体约束自身行为,加强企业精神文化建设,朝着健康持续的方向进步。

二、完善我国私营建筑经济健康发展的对策

当前我国私营建筑经济在整体上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主要体现在建设生产能力、行业技术水平、生产经营效益等方面均已进入到了全新的阶段。进步是巨大的,发展速度空前快速,在看到成就的同时也应当看到关注高速发展所带来的不利因素,需要综合全面的发展才能健康持续长久。随着我国经济整体完善和进步,私营建筑经济也面临着全新的发展机遇,在抓住机遇的同时也需要面对挑战。这就需要认真总结和反思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针对问题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实现私营建筑经济的良性发展。

(一)在思想认识上重新定义私营经济地位

在新的世界经济格局和经济增长背景下,需要进一步提高对私营经济重要性的认识,剔除影响私营建筑经济健康发展的认识误区。这些误区主要体现在公有制建筑经济体对私营建筑经济体的认识上,过于担心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导致国有经济受到影响,特别是公有制建筑经济主导地位的受到动摇,进一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体制的主题地位。从而给私营建筑经济制造各种各样的障碍,打压私营建筑经济发展前景。需要以政府为主导,做好建设私营建筑经济的积极推动工作,将私营建筑经济的健康发展与深化国企改革和建设和谐可持续发展经济统一起来,为私营建筑经济的良性发展打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二)私营建筑经济的促进政策探究

在总体上我国现有的建筑经济法规相对已经完善,但是再具体到私营建筑经济法规管理方面相对缺乏,尤其是在具体执法方面更是缺乏明确规定。这首先需要确定私营建筑经济的法律主体地位,建立全面有效的法制环境,将私营建筑经济体管理提升到法制范围之内,避免简单管理、粗暴执法现象的发生,执法有据、执法严明,杜绝以罚款代替执法管理等现象的出现。再者就是作为建筑行业管理部门需要认识到私营建筑经济的重要地位,其发展进步不仅仅将继续得到迅速发展,并且作为公有制建筑经济的重要补充将长期存在这一客观事实,应当从整体建筑业良性发展的高度出发,制定兼容并包的适应建筑经济长远发展规划,做好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指引工作,最大限度地跳动和促进私营建筑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是需要解决私营建筑经济面临的最大障碍———融资政策,需要制定政策,推动私营建筑经济体在资质审批、贷款融资等受到公平对待,为解放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政策束缚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

(三)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场运行体制

充分发挥市场调节机制对于创建公平合理的市场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政府应当做好监管工作,确保市场秩序稳定有序,促进私营建筑经济在市场化环境中健康发展。首先需要对私营建筑经济不合法行为进行有力整顿,引导私营建筑经济在合法、规范的市场机制中良性运行;其次需要对私营建筑经济体社会诚信和社会责任意识建设进行完善工作,从其自身内部促进健康良性思想建设,为其良性发展奠定良好的意识基础,同时建立对于企业社会诚信和社会责任意识进行严格的奖惩机制,提高对于社会责任差,诚信度低企业的惩罚力度,减少私营建筑经济体失信行为的发生,降低私营建筑经济体的社会负面影响。

三、增强私营建筑企业的核心业务能力

企业生存至关重要的就是掌握行业核心竞争能力,现阶段我国私营建筑行业粗放式管理水平、盲目扩张等行为,还停留在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阶段,政府应当予以引导,企业自身应当认真反思,针对不足,完善能力,突出企业强项,建立核心业务发展规划,增强企业核心业务能力不断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其一,作为管理者和决策者,私营建筑经济体经营者在机遇面前也应保持清醒认识,以新的理念,掌握市场规律,适时地调整企业市场运行战略,勇于创新,抓住机遇,在挑战中促进企业不断向前进步。其二,完善企业管理制度,提高企业创新支持力度,转变企业效益增长方式,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创立企业市场口碑,提高企业服务水平,提升企业内在价值。扩大企业业务范围,积极对企业业务根据市场情况进行积极调整,做精做强企业经营策略,不断提高企业运营效益,增加企业利润。其三,完善企业人员素质提升,市场的竞争源动力来源于人才的竞争。加强和完善人才管理,做到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人才能尽其用,才能得以发挥,能持续不断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和动力。对于人才的培养,加强专业能力和职业德行建设力度,提升人才综合素质,使人才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实现共同进步,营造积极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建立自身特色核心业务能力。

参考文献:

[1]苏锋.以发达国家私营建筑经济看中国私营建筑经济[J].商场现代化,2008.24.

[2]徐革明.现代私营建筑经济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管理观察,2010.11.

[3]张培波.私营建筑经济发展探究[J].财经界(学术),2010.5.

[4]潘剑辉.对怎样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思考[J].科学时代(上半月),2010.7.

上一篇:新闻科技发展范文 下一篇:港口物流发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