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税审计范文

时间:2023-10-21 23:50:35

所得税审计

所得税审计篇1

【关键词】 企业所得税; 舞弊; 审计

一、引言

企业所得税自18世纪末产生以后发展得非常迅速,已成为许多国家的主体税种,它的地位如何反映了一个税制体系的先进程度,在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实现政府的社会、经济目标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依法治税是依法治国在税收领域的具体表现,企业所得税涉及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很多领域,因此企业所得税调控是税收调控中极其重要的部分,它应当在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依法进行,由此可以看出企业所得税的调控受到经济原则和法律原则的双重制约。随着国家税制的完善和征税的日趋正规化,企业所得税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一种重要手段,很多时候会因舞弊行为而被扭曲,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收入最大化是每一个经济主体的追求,但令纳税人痛苦的是,他们必须将其中一部分作为赋税上缴给国家。作为纳税人总有将保留给自己的份额最大化(上缴金额最小化)的倾向,舞弊正是纳税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在税收和法律领域的体现。因此具体深入细致地研究企业所得税,查找出其偷税、漏税、逃税等具体舞弊形式,并对企业所得税设定审计目标、控制审计、实质性测试等审计程序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企业所得税的舞弊表现

企业所得税是指国家对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依法征收的一种税。据国家税务总局网上公布的数据显示,企业所得税占税收收入的比例呈稳步上升趋势,已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表1):

正因如此,企业为了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千方百计地想少交税,由此产生了许多的偷税漏税行为。对于企业所得税的舞弊形式具体有以下几种:一是选择存货计价方法逃税。企业对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市场物价变化趋势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当材料价格不断上涨时,采用后进先出法来计价;反之,当材料价格不断下降时,采用先进先出法来计价。这样,可以使期末存货成本降低,本期销货成本提高,从而使企业计算应纳企业所得税额的基数相对减少,达到减轻企业所得税负担,增加税后利润的目的。二是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逃税。固定资产折旧是缴纳企业所得税前准予扣除的项目,在收入既定的情况下,折旧额越大,应纳税所得额就越少。就折旧方法而言,会计上可用的折旧方法有直线法、工作量法和加速折旧法。加速折旧法就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节税方法,它也是通过增加前期折旧额,把税款推迟到后期缴纳,从而为避税筹划提供了可能性。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有的不属于国家允许选用加速折旧法的企业选用了;有些企业将国家不允许采用加速折旧法的固定资产采用了;有些企业未经财政部批准,就擅自采用了。三是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逃税。如:利用企业兼并、合并和更换企业名称骗取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重复享受交叉的税收优惠政策等。四是利用“预提费用”账户进行避税。按照现行会计制度规定,预提费用账户核算的是企业预先提取计入到成本费用中去但尚未实际支付的费用,如预提的租金、保险费、借款利息、修理费等。预提费用预提时,直接加大“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但不需要以正式支付凭证为依据入账,待实际支付费用时再从预提费用中列支,减少本期应纳的企业所得税。五是利用租赁进行避税。某些企业的设备,在一定时期内,可能会处于闲置状态;而另一些企业短期内又急需这些设备。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可以通融一下,前者将设备暂时租给后者使用。租赁,无论对承租人还是出租人来说,都可获得益处,少缴企业所得税。对承租人而言,他在经营活动中要支付租金,从而冲减其利润;对出租人而言,租金收入要比一般经营利润收入享受较为优惠的税收待遇,有利于税负的减轻。六是人为缩短摊销期限逃税。按照新会计制度的规定,待摊费用账户核算企业已经支出,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摊的费用,如低值易耗品的摊销,出租出借包装物的摊销,预付保险费,固定资产修理费,以及一次购买印花税票和一次缴纳印花税额较大需分摊的费用等。而一些企业往往利用待摊费用账户,调节企业的产品成本,不按规定的待摊期限摊销数额,转入“制造费用”、“管理费用”、“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等账户。特别是在年终月份,将应分期摊销的费用,集中摊入产品成本,加大摊销额,截留利润。七是降低关联企业间的交易价格逃税。我国会计准则中没有提供关联交易的计价方法,有些企业为逃避企业所得税,以低于成本价将产品销售给其免征企业所得税的关联企业,再由此关联企业以高价将此产品卖出,所产生的利润留在关联方,用以支付其不合理的费用,由此偷漏的企业所得税。八是以白条充抵产成品库存逃税。企业为了降低赊销收入,避免这部分收入在货币回笼之前提前缴纳各种流转税和企业所得税,就采取赊销产品不出库,虚拟库存的方法逃避企业所得税。九是向免征企业所得税地区投资成立全资子公司逃税。企业利用国家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向国家批准的免征企业所得税地区投资兴办全资子公司,并将自产产品以成本价销售给其全资子公司,再由全资子公司以市场价格向社会销售,由此形成的利润除部分返回投资企业作为投资收益照章纳税外,剩余利润继续留在全资子公司享受免税待遇,投资企业年终并不编制合并会计报表,以此逃避企业所得税。

所得税是对企业和个人,因从事劳动、经营和投资而取得的各种所得所课征的税种的统称,或者说是以所得额为课税对象而课征的税种的统称。我国目前的所得税有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包括内资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两种方式。表2描述了我国1996-2005年企业所得税的具体情况:

由表2可以看出,企业所得税是我国税收的一个重要方面,从税收收入增长速度看,企业所得税在逐年增高,是我国近年来收入增长速度最快的税种之一。由于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受经济利益的诱惑,企业所得税的舞弊普遍存在,必须对其审计进行有效设计,才能做好防范措施。

三、企业所得税的审计

(一)制定合理的企业所得税审计目标,为实现企业所得税审计指明方向

企业所得税的审计目标具体包括:1.明确企业所得税内容的真实性。2.明确企业所得税计税依据的合规性。3.明确企业所得税适从税率的合法性。4.明确企业所得税减、免的合理性。5.明确企业所得税纳税的时效性。6.明确企业所得税会计报表列示的恰当性。

(二)确定科学的企业所得税审计程序,使企业所得税审计不偏离审计目标并有条不紊地进行,从而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具体程序如下:1.企业所得税业务控制制度审计。2.企业所得税业务处理流程审计。3.企业所得税会计信息审计。

(三)及时对企业所得税业务控制审计,为实现企业所得税审计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具体包括:1.对企业所得税核算范围控制进行审计。2.对企业所得税设置的科目控制进行审计。3.对企业所得税的征收方式控制进行审计。

(四)重视对企业所得税业务处理流程审计,最大限度地降低审计风险

企业所得税业务处理流程是:明细表纳税鉴定/纳税通知汇算清缴文件计算税额。具体包括:1.获取或编制明细表,查其内容是否真实可靠,是否与总账数、报表数相等。2.了解是否按纳税鉴定或纳税通知的税种、计税依据、税率来确定应纳税内容,减免税的范围和期限核实。3.对税务部门的汇总清缴文件进行有效性分析,并与明细表进行核对。4.检查各种企业所得税计算的正确性。

(五)慎重地选择企业所得税的切入点,确保企业所得税审计目标的实现

对企业所得税的审计,注册会计师应根据被审计单位本年的收入、支出、费用、利润、亏损和以前年度所发生的问题等确定企业所得税的实质性测试的审计程序和方法。应包括以下内容:1.获取或编制企业所得税的明细表。目的是为了复核其申报的加计数是否正确,并与企业明细账和总账核对相符。2.确认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是否正确。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每一纳税期间收入总额减除因取得收入而发生的成本、费用、损失以及其他允许扣除项目金额后的余额。对应纳税所得额的审计,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收入的确认原则方法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收入实现条件,前后期是否一致。(2)审计主营业务成本是否正确。(3)成本费用是否准确。3.是否按规定年限弥补亏损。4.从税收政策入手看企业是否符合优惠条件。5.核定的企业征管方式是否科学。

四、结语

企业所得税已经成为我国税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涉及到社会生活中的很多领域。企业所得税的审计,是审计工作中的重要环节,由于现实生活中利益多元化、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制度不够健全,加之一些人心理需求脱离社会现实、盲目的拜金主义和强烈的个人利己思想,导致价值观扭曲,善恶是非颠倒,社会责任感丧失,不择手段追求经济利益,更由于一些地方管理松懈、监督乏力、打击不力,使得一些违法犯纪的偷漏企业所得税的舞弊行为越演越烈,最终导致企业所得税的审计存在着较大的风险。所以认真、科学、有效地进行企业所得税审计有着重大而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数据来源:国际税讯,1997年第4期.

[2] 数据来源:1991-1998年数据来自《中国税务年鉴》[M].1999年和2000年数据来自《中国财政年鉴》[M].和国家税务总局《税务快报》[N].

[3] 引自:中国税务报[N].2002―1―7.

[4] 廖涵,王平.地下经济――成因及条件分析[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3(3).

[5] 梁朋.税收流失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6] 朱为群.税法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

[7] 石彦方.怎样查账与调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8] 书新.会计查账方法与案例分析[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4.

[9] 吴佩江.税法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所得税审计篇2

作者简介:江苏华会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所长助理兼质量控制部主任、苏州市注册会计师协会专家委员。

随着国家对税务机关职能的强化及对税务征管要求的提高,税务部门税务征管的压力正不断地增加。为了节约人力物力,提高税务征管的工作效率,税务部门已逐渐加强利用中介机构所出具的年度审计报告来协助税务征管,提供有效涉税数据。因此,很多地区的税务部门纷纷要求企业的年度审计报告兼具税务通用性,要求通过对企业年度审计报告中的涉税事项的阅读,能够全面、详细地获取到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中所需要的各种真实涉税信息。

年度审计报告对涉税信息的披露与税务部门要求的差异

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年度审计报告,要求对被审计对象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情况发表审计意见,以合理确信会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年度审计报告中包含了企业的相关涉税信息。然而,年度财务审计报告对涉税信息的披露与税务部门对涉税事项的披露要求仍然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

1.对涉税信息的披露深度不同

年度财务审计报告的使用对象是报表的潜在使用者。税务部门虽然也是报告的潜在使用者,但是,年度审计报告是为所有的潜在使用者服务的,它不可能仅侧重于涉税信息的披露,而只需要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相关披露要求进行披露即可。而税务部门为了利用中介机构的审计报告为税务征管提供便利,其对审计报告的披露内容和披露深度的要求是较高的,其所强调的是要求披露完整的涉税信息。

2.对重要性标准的掌握程度不同

根据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审计报告需要合理确信会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并须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企业在报告截止日的财务状况及年度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因此,审计准则对审计及审计报告的要求是关注重大方面,而非面面俱到。同时,审计过程需要达到审计效率和审计效果的平衡,这也要求注册会计师基于一定的重要性标准执行审计业务。对于低于重要性水平的审计差错,注册会计师可以基于专业判断而不作进一步的审计调整。同时,重要性标准是一个定性和定量的综合判断过程,不同的审计对象由于其企业规模及经营管理水平千差万别,故基于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判断而得出的重要性标准也是不同的。重要性标准在确定时虽然会被控制在企业某个经济指标的一个较小的相对值范围以内,但是,对于规模大且内控好的企业,其金额绝对值仍然可能会较大。

而从税务的角度看,由于税务部门所要维护的是国家利益,因此税务部门在执行税务征管和税务检查时不存在重要性原则,只要发现差异,无论其金额绝对值的大小,均需进行调整。

年度审计报告对涉税信息的披露与税务部门要求的协调

中介机构所出具的年度审计报告与税务部门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协调好两者的关系呢?笔者认为,有以下两种途径:

1.保持常规年度审计报告的披露格式,同时,根据当地税务部门对所得税汇算清缴所提出的涉税事项披露要求,另行出具专项税务审计报告。

这种方案,比较容易协调好中介机构、纳税人以及税务部门三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因此,相对而言,是解决年度财务审计报告与税务披露要求之间差异的较好途径。采用这种方法,不仅能满足税务部门利用中介机构协助税务监管的目的,也便于会计师事务所与客户针对不同的报告作出双向选择。其惟一的缺点是,由于需要出具常规审计报告和专项税务审计报告两份报告,故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纳税人的费用负担。目前,包括广州在内的一些南方大中型城市已较为普遍地采用了这种方法。

2.在审计报告的附件构成中增加专项涉税信息的披露内容。

此种方法由于不需要在出具年度审计报告以外另行出具专项税务审计报告,不会额外增加纳税人的经济负担,故受到纳税人的普遍欢迎。然而,专项涉税数据既然作为审计报告的附件构成,注册会计师就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基于前文所述的原因,注册会计师按重要性原则执行审计业务,其在审计报告附件中所披露的专项涉税数据也是基于重要性原则而产生的。由此与税务部门的披露要求在深度上势必存在差异。从而,会在无形中增加中介机构来自税务方面的风险。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建议,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附件中增加专项涉税数据的披露内容时,最好单独设页,并对其披露的前提条件进行书面设定。例如:“上述涉税数据系基于审计重要性原则而产生,提请报告使用者注意。”否则,注册会计师必须对所有涉税内容进行详细审计并披露所有细节性数据,从而,审计的成本就会大幅提高。

在实际操作中,上述两种方法的具体选用与施行,必须建立在中介机构与当地税务部门取得良好沟通的基础上,否则,如果在未得到税务部门的支持与认可的基础上而贸然实施,则有可能会因为税务部门的干预而导致操作的失败。在与税务部门的沟通过程中,须注意以下环节:

(1)事前沟通

中介机构应积极参加税务部门组织的各项年度汇算清缴布置会议,掌握其核心精神。同时,结合其要求,就审计报告中涉税信息的披露方式及披露的深度与税务部门进行初步沟通,以获得税务部门的理解与支持。

(2)事中控制

建立涉税反馈的应急处理程序。中介机构对于从客户或税务部门所得到的任何涉税反馈,要及时组织研究。对于其中的合理反馈,应立即对相关审计程序及报告披露作出相应调整,防止问题的进一步扩大。如为非合理反馈,也应及时与税务部门进行协调,以商榷解决的办法。

(3)事后总结

所得税审计篇3

函证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获取影响财务报表或相关披露认定的项目的信息,通过直接来自第三方对有关信息和现论文联盟存状况的声明,获取和评价审计证据的过程。

一、运用误区

(一)函证及其替代审计程序仅在银行存款、借款、往来账款的审计中运用

日常审计实务中,由于对银行存款、借款、往来账款的审计中运用函证及其替代审计程序比较频繁,从而使一些注册会计师误认为函证及其替代审计程序仅在对这些账户余额审计时采用,忽视了在审计如其他单位代为保管或加工或销售的存货、保证或抵押或质押、或有事项、重大或异常的交易等其他账户余额和其他信息时的运用。

(二)询证函不是由注册会计师直接发出和回收

根据审计准则规定,询证函由注册会计师直接发出并由接受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回收。但是,一些注册会计师为了图方便或为了省事,往往将询证函的发送和回收交由被审计单位办理,这就可能使回函的可靠性受到严重影响。

(三)认为简单抽凭就是替代审计程序,而缺乏必要的专业判断

在审计时,一些注册会计师往往不能针对具体的账户实施专门的抽凭测试,而是随便抽凭,如审计应收账款时,仅是在各个应收账款明细账户中随便抽查几笔会计分录,或者即使是在同一账户中抽凭,但仍是没有章法,没有目标,抽凭量极少,表面看实施了替代审计程序,实际上仅是一般性的抽凭,有的甚至就是简单的抄录会计凭证,复印几份原始凭证,根本没有履行规范的抽凭测试程序,缺乏必要的专业判断,从而不能证明每一具体账户余额的完整性、真实性和正确性。

(四)对债权账面余额的认定不考虑可回收性

一些注册会计师认为,债权能不能正常回收是被审计单位的责任,审计只是负责确认账面数据的正确性,所以,许多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被审计单位的债权账项时,根本不考虑被审计单位债权的可回收性,往往仅凭回函证明或替代审计的结果就作出余额可以确认的审计结论,对一些有明确线索证明已经形成潜亏的债权不仅不调整会计报表,也不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五)对债务不进行函证,对债务现时应付数不加以判断

一些注册会计师认为,债务类账户余额不需要进行函证,或由于被审计单位的反对也就不对其债务进行函证,实际上这些都是错误的认识。当被审计单位控制风险较高,债务金额较大或被审计单位处于财务困难阶段,则应该对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中的重大项目进行函证。对债务类账户余额的现时应付数不加以判断,在无法收到回函的情况下,仅凭简单抽证而加以认定是远远不够的。

(六)认为余额大的往来账项才是重要的

许多注册会计师在选择和判断往来账项的重大项目时往往有这样的误解,即认为余额大才是重要的,余额小或为零的就不是重大项目,而事实上往往一些账户的年末余额虽然很小甚至为零,但平时的发生额可能非常大,这些账户同样也是被审计单位的主要往来账户,肯定就是重要的。所以,注册会计师在今后的审计中要注意正确选择和判断往来账户的重大项目,对年末余额虽为零或很小,但发生额非常大的重要往来账户也必须进行函证。

二、注意事项

(一)不能凭询证函回函直接确认有关往来账项

在对一般往来账户的审计中,在先对有关往来款实施了账账、账表核对和账龄分析,再分析和考虑可回收性后才可以依据函证回函确认有关往来账户的余额。

(二)采用函证后应尽量进行相应的替代审计程序

在审计过程中,对已确定为函证的有关往来账项就应进行相应的替代审计程序,避免一旦函证结果无效,也没有相应的替代审计程序。

(三)熟悉被审单位的业务类型和具体操作规程

加强对被审单位的业务类型和具体操作规程的了解与熟悉,有利于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有利于降低审计风险。

三、意见或建议

(一)函证

1.注册会计师必须控制整个函证的过程

审计准则明确规定了注册会计师要对函证过程进行控制。特别强调在审计过程中所发函证,应该由注册会计师直接发出,函证询应该向接受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回函。

如对企业的银行存款函证,应同时对企业的借款进行了函证,以证实企业在银行的借款金额。应对企业的所有开户行进行发函,而不能仅凭企业提供的开户行向银行函证。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在人民银行查询系统中查询企业所有的开户行;在对企业银行存款函证时,还应询问企业是否有借款,如有借款金额是多少。

2.提前发询证函

在会计报表截止日后、进点实施审计前,提前派出审计人员至被审计单位发询证函,等到以后实施审计时,能回函的也应该早已收到;也可在会计报表截止日前预审时发函询证,等到终审时,注册会计师再实施适当的审计程序,以确定函证截止日与资产负债表日之间的变动是否已作正确的会计记录来确认账户余额。这样,不仅能够较好地避免了回函时间太久的问题,而且还可以有效地降低了注册会计师终审的工作量。

(二)替代审计程序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替代审计程序的抽证应具有针对性、连续性和系统性的特点,与其他一般性的抽凭测

转贴于论文联盟

试有着明显的区别,以便能够从总体上对被抽查账户记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作出推断。

论文联盟

(三)关于风险

今年初,笔者所在的事务所受审计局委托,对某房地产拆迁公司某地块拆迁资金的收支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在审计过程中,我们对被拆迁户拆迁补偿协议及账面反映的往来支付情况核对后发现,该拆迁公司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所有手续齐全,并有拆迁合同佐证,符合实际操作的规定。考虑到社会稳定的原因,本项目无法实施函证程序,这就对实际拆迁成本的确认带来了很大的风险,最后我们只能通过政府行政手段,在公安局、产监处地配合下发现了该拆迁公司虚增拆迁成本,套取大量现金达到骗取政府拆迁资金为目的,由房地产评估公司出具虚假评估报告,由公司内部人员伪造被拆迁户签字,作为取款的证据,套取了大量现金的违法行为。

通过这次审计,笔者感触很深。如果这次审计仅是一项会计事务所承担年报审计,该拆迁公司大量造假现象可以说是很难发现,光就拆迁公司拆迁补偿协议及账面反映的往来支付情况,我们可以出具无保留的审计报告,这就给我们中介机构带来了很大的审计风险。但是我们只要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履行必要的审计程序,严格按独立审计准则执业,该公司造假的蜘丝马迹还是能发现的,再根据本项目无法实施函证程序的具体情况,考虑对所发表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直至终止该项目的审计。

注册会计师实施审计,重要的是采用必要的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作为审计证据,有证明力强弱之分。函证取得的证据,是证明力较强的审计证据。因为外部证据比内部证据可靠,函证的回函来自于被审计单的位之外的第三方,因而它的证明力强。而如果不同来或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能相互印证,审计证据就更为可靠。假如我们既实施了函证,又进行了必要替代审计程序,各种检查的结果都能印证账面金额,这样的审计证据既可靠,证明力又强。

问:我们是连锁超市,超市里的一块空地租给乙方,签订了一年的合同。合同规定租金半年一付,全年租金是50万元。乙方在2005年12月付了第一期租金25万元,我们也向其开具了25万元的场租费发票。请问,我们收到的25万元租金是在2005年12月全部入其他业务收入,还是要分月做其他业务收入,如果要分月,应该怎样进行账务处理?

答:这种情况在会计处理时可以在12月一次性确认收入,如果这笔收入占本单位全年收入比重比较大的,也可以分期确认。分期确认时先将全部收入记在预收账款借方,然后分月确认收入。但如果是一次性开票的话,还是做一次确认收入比较规范。在税务方面,《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业务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7]191号)第七条规定;纳税人超过一年以上租赁期,一次收取的租赁费,出租方应按合同约定的租赁期分期计算收入,承租方应相应分期摊销租赁费。但贵超市的情况不属于一次性收取超过一年以上的租赁费,所以不能按此规定处理,也就是说要一次性确认收入。

问:转让无形资产,到税务局开票,税务局当时就扣缴了营业税、城建税及所得税,但本企业一直亏损,没有交过所得税。该所得税怎样入账?

答:因到税务局开票,被要求交企业所得税,可理解为预缴企业所得税。

预缴时的会计分录为: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这时的“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是借方余额,无需做其他处理,待企业盈利后汇算清缴时,与”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的贷方发生额相抵。

若当年无盈利,收到退回企业所得税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由纳税人自行计算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缴所得税额,根据预缴税款情况,计算全年应缴应退税额,并填写纳税申报表,在税法规定的申报期内向税务机关进行年度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审核后,办理结清税款手续。”

第十五条:“纳税人已预缴的税款少于全年应缴税款的,应在年度终了后4个月内结清应补缴的税款。预缴税款超过应缴税款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及时办理退税,或者抵缴下一年度应缴纳的税款。”

问:我公司应付a公司货款24万元,因我公司财务困难,无法偿付。经双方协商,我公司以一批产品抵偿该笔债务。该批产品公允价值20万元,成本15万元,增值税税率17%。我公司会计上应如何处理?

答:一方面,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你公司应对该笔业务作如下会计处理:

借:应付账款 240000

贷:库存商品 15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

值税(销项税额) 34000

资本公积 56000

另一方面,从税务方面来说,上述以物抵债的经济业务,在抵债环节应视同销售计算纳税。首先,应纳税所得额为200000-150000=50000(元);其次,确定抵债产生的重组所得为240000-234000=6000(元),企业在申报缴纳所得税时,应调增计税所得额:50000+6000=56000(元),将债务转为资本。除企业改组或者清算另有规定外,债务人(企业)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债权人因放弃债权而享有的股权的公允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所得,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所得税审计篇4

近年来, 我国加大了对外开放及吸收外商投资的力度, 外商在国内投资兴办合资和独资企业越来越多。然而, 外商投资企业逃避国内税收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避税手段也不断“ 创新” 。

一、 外商避税的主要方式

1.利用常设机构避税。一方面, 外商投资者通过转移利润, 造成境内企业账面连续几年亏损或人为扩大亏损面, 而最后又保持微利或不盈不亏的状态, 使企业推迟进入获利年度, 使其长期处于免税期, 达到避税目的。另一方面, 对于信息特许权使用费和一些我国不包括在特许权使用费之内的为使用非专利技术和商誉等而支付的费用, 如果对于总机构作为费用或投资的, 这个常设机构所承担的利息就能从其所得中扣除, 从而就能减少所得, 逃避我国税收。2.利用关联方交易避税。首先, 抬高进口设备价格, 虚增固定资产投入。我国的外商投资企业一般都是以提供全部或部分先进的进口机器设备作为投资的股份。由于中方不了解国际成套设备的性能及价格, 难以准确地进行估价。于是外方就可以任意抬高机器设备的价格, 使企业的固定资产虚增, 折旧多提, 税收减少, 而外方却获得比实际投入要高的股息和红利, 使中方收益减少, 利益受损。其次, 高价进, 低价出, 转移企业利润。在外商投资企业中, 由于中方缺乏国际供销渠道, 又不了解国际市场价格, 多依靠外方进口原材料和配套件, 出口产成品。这样, 外商便控制了企业的购销, 任意抬高进口原材料价格, 压低产成品价格, 使得购销价几乎相等, 甚至虚报出口价, 实际上由关联企业高价外销获得, 企业则没有利润,这就自然逃避了企业所得税。3.利用税收规定差别避税。第一, 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避税。我国 1991 年颁布的《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 凡新办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在 10 年以上的, 从获利年度起可享受 2 年免征、 3 年减半征收所得税的优惠待遇。于是外商投资者从第 6 年开始全额缴税时起, 或停办工厂, 另寻合作对象重新投资; 或将其企业的主要车间划出,增加少量资金和设备, 在产品销售渠道均未改变的基础上, 成立所谓“ 新的独立核算单位” , 重新享受减免优惠, 得以避税。第二, 利用“ 评优” 避税。有些来料加工企业, 在减免税期满后, 为继续享受税收优惠, 从境外关联公司购入优质产品,使其评上出口创汇先进单位, 从而取得减免税优惠。第三, 推迟偿还债务控制利润以避税。在免税期不支付境外原材料款, 企业账面利润扩大, 外方获纯利。当进入征税中后期, 便将挂账的 “ 往来账款” 分期支付, 有计划地冲减征税期的企业利润, 减轻税负。第四, 用隐蔽手法逃避承包工程应缴纳的税款。一是将劳务费转移为材料入价款。我国税法规定承包工程作业, 可以扣除部分材料价款后纳税。于是外商投资者在承包工程中尽量抬高材料价款, 降低人工费用, 将劳务费用转向材料价款, 以扩大材料免税额,减少纳税。或是将包工包料工程按承包总额征税, 包工不包料则按包工部分价款征税。于是外商将实际包工包料工程,假借三者名义分订包工、 包料合同, 以减轻税负。第五, 利用保税区优惠政策避税。我国在不同地方实行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 外商将企业的经营点设在保税区, 将生产产地设在原材料、 人力相对集中的高税区, 依法享受低税区的税收优惠。第六, 虚报财产损失以避税。我国税法规定, 企业转让或处理财产的净损益应列入当年损益。外商利用这项规定虚报财产损失、提前报废或将损失在税前列支, 却未将处理所得入账, 以此来减少税收。第七, 缩小股份融资, 扩大贷款融资。按照我国税法规定, 股东通过股份投资取得的股息是企业税后利润的分配,不能从企业的应税所得额中事先扣除。而投资人以贷款形式所获得的利息却可以列为财务费用, 从应税所得额中减除。外商企业为避税, 利用两种融资形式的税负差异, 把本应以股份形式投入的资金转化为贷款形式, 人为加大企业成本,减少企业的应税利润。4.利用征管漏洞避税。 一是在我国设有代表处的外国企业, 不通过代表处而直接来我国采购原料或销售商品, 利用我国不采用“ 引力原则” , 即外国企业在我国设有常设机构, 但从我国获得与上述机构无关, 不计入常设机构应税所得,逃避税收。外国企业因我国代表处是以费用开支额计征所得税, 就以少分摊或不分摊费用来逃避我国税收。二是利用发票、 收据逃避税收。当前税务机关对外商投资企业 “ 补开发票”仍缺乏有效监管, 又加上计算机打印发票的出现, 为外商避税提供了条件。三是利用国际税收协定的一些条款进行避税。我国税法规定: 居民纳税义务人, 负无限纳税义务;非居民纳税义务人, 负有限纳税义务。一些外商便通过少报居住时间, 或利用我国地区之间缺少联系, 在我国不同地区之间流动居住, 使其成为非居民纳税义务人, 达到其仅负有限纳税义务的目的。5.利用地下经营进行避税。目前, 世界上几乎每个国家都存在着数量可观的地下经济活动, 这种经济活动完全避开了政府的管理, 其中包括逃避全部税收。外商的这种逃避税收方法, 往往同出入境走私活动相结合。

二、 外商避税审计失败原因探析 1. 对外商避税问题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各地为了加快地区经济发展, 想方设法吸引外资。有些行政领导对外商投资者的避税持迁就态度, 甚至对税务机关的依法处理予以不当干预。地方政府对外资的考核只重数量不重质量, 对那些没有发展前途的项目也大开 “ 绿灯” ,为外商将来的避税、抽逃资金埋下了隐患。也有一些地方政府认为对外商优惠就是税收优惠, 不能对其严格执法, 从而严重影响我国的投资环境, 导致外商投资信心的不足产生避税行为。据报道, 一些跨国公司利用非法手段避税, 每年给我国造成税收收入损失达 1270 亿元以上。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2. 国际间经济业务的复杂性提高审计难度。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外资企业往往利用复杂的国际环境, 进行频繁的关联方交易, 或从全球角度安排投资销售活动, 跨国界灵活调度资金, “ 成本费用内流, 收益资金外流”现象屡禁不止, 导致国家大量税收外逃。审计人员要想跨国界彻底查清类似案件, 其难度不可言喻。3.审计依据不充足。 企业所得税内外分两套税制, 既使税制复杂化又不利于企业公平竞争。应尽快合并内外资企业所得税, 同时应对所得税法差异较大的税收优惠进行必要的调整, 以建立一个较为合理、 科学的税收优惠制度。4.审计成本效益性差。 为什么外企能屡屡钻了避税的空子? 税收优惠一直以来都被各地在吸引外资时列为优惠政策的首位, 地方政府对外企税收方面事实上的纵容, 使得他们的逃税成本很低。有人计算过, 现有外资企业平均每家被审计的概率是 800 年一遇, 这使得外资企业早已将制定“ 避税计划” 堂而皇之地纳入企业管理日程。5.互联网的运用提高了审计风险。 互联网的普及是与经济全球化紧密相关的, 然而, 互联网技术在商务中的运用,由于缺乏规则和约束, 使得传统的税收管理有遭到破坏的危险。一旦纳税人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施逃税活动, 传统审计方法将失去意义, 由于问题的不确定性增强, 审计风险也提高了。

三、加强外商避税审计力度的建议和措施

1.完善审计依据。 特别是完善有关涉外税法, 减少和消除税法漏洞。对我国税法中部分不完善的条款应该修改: 一是正确确定税收优惠, 使税收优惠应既有利于我国吸引外资目标的实现, 又不会影响本国的利益; 二是修订外商投资企业的注册程序, 防止外商假冒新办企业骗取减免税收, 法律应对老企业设立独立法人企业制定专门的条款; 三是逐步统一内外资两套税制, 改 “ 普遍优惠原则” 为“ 特殊优惠原则” , 对某些行业给予外资特别优惠, 从而引导外资流入我国急需的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领域; 四是规定资本金与债务比例, 针对外商的“ 资本弱化” 的避税行为, 应该明确规定资本金与债务的比率。债务超过部分所负担的利息不能在税前扣除, 应课征个人所得税。2.加强设立验资制度。 对于外商利用虚增固定资产价值提高折旧避税等问题, 适合通过加强对注册资本的验资工作解决。验资是外商投资的第一道审验工作, 把关不严将后患无穷。为配合新税法中防止外商假冒新办企业骗取减免税收, 针对外商的“ 资本弱化” 的避税行为,也可以通过加强设立验资, 使新税法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3. 关注外资企业的关联方和互联网交易。关联方和互联网交易是外资避逃税的“ 安全屏障” 。因为审计难度大, 涉及面广, 审计成本高, 外资企业利用关联方和互联网交易往往可以成功避逃税。审计人员更应该努力开展国际间审计合作业务, 严格审查外资企业的购货发票和销售业务, 杜绝利用国际价格转移利润从而避税的非法行为, 坚决清除互联网站点的可疑业务, 防止其成为专业的避税地, 为国家税收建设好无形的 “ 防火墙” 。4.培养外资企业审计专门人才。 外资企业审计专门人才必须是熟悉英语、 计算机网络、 电子商务、 税收法律与审计专业知识的高级专门人才。制定合理的激励制度, 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 在审计实务中正确引导审计力量, 这是外资税收审计工作面临的关键问题。5.改变审计策略, 重点审查中小纳税人。6.严格发票管理, 开展分析性复核审计。建立纳税人单一注册体制, 包括法人代表姓名、企业名称、地址以及应纳税种, 确立税号制度, 严格发票管理。根据发票计算理论税额, 与实际征收额进行分析性复核, 根据差额估算偷逃税情况。这可以为明确审计重点, 提高审计效率提供依据。7.加强库存现金审计, 规范外资企业经济行为。外资企业的地下交易往往是通过现金进行的。审查外资企业的账外小金库, 关注不合理的现金交易业务, 特别是打击外资企业逃脱外汇管制与地下钱庄的非法交易, 是保护国家税收流失的强有力措施。审计人员应加强外资企业的库存现金审查, 规范其经济行为, 在国家加强外汇管制、进行金融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 一定可以达到既定的审计目标。

参考文献:

[1]《 避税与防范》 李凌 经济管理出版社1994( 1) ;

[2]《 新避税与反避税实务》 樊虹国 满莉中国审计出版社 1999( 5) ;

[3]《 审计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耿建新 宋常 2002( 6) ;

所得税审计篇5

近年来, 我国加大了对外开放及吸收外商投资的力度, 外商在国内投资兴办合资和独资企业越来越多。然而, 外商投资企业逃避国内税收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避税手段也不断“ 创新” 。

一、 外商避税的主要方式

1.利用常设机构避税。一方面, 外商投资者通过转移利润, 造成境内企业账面连续几年亏损或人为扩大亏损面, 而最后又保持微利或不盈不亏的状态, 使企业推迟进入获利年度, 使其长期处于免税期, 达到避税目的。另一方面, 对于信息特许权使用费和一些我国不包括在特许权使用费之内的为使用非专利技术和商誉等而支付的费用, 如果对于总机构作为费用或投资的, 这个常设机构所承担的利息就能从其所得中扣除, 从而就能减少所得, 逃避我国税收。2.利用关联方交易避税。首先, 抬高进口设备价格, 虚增固定资产投入。我国的外商投资企业一般都是以提供全部或部分先进的进口机器设备作为投资的股份。由于中方不了解国际成套设备的性能及价格, 难以准确地进行估价。于是外方就可以任意抬高机器设备的价格, 使企业的固定资产虚增, 折旧多提, 税收减少, 而外方却获得比实际投入要高的股息和红利, 使中方收益减少, 利益受损。其次, 高价进, 低价出, 转移企业利润。在外商投资企业中, 由于中方缺乏国际供销渠道, 又不了解国际市场价格, 多依靠外方进口原材料和配套件, 出口产成品。这样, 外商便控制了企业的购销, 任意抬高进口原材料价格, 压低产成品价格, 使得购销价几乎相等, 甚至虚报出口价, 实际上由关联企业高价外销获得, 企业则没有利润,这就自然逃避了企业所得税。www.133229.CoM3.利用税收规定差别避税。第一, 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避税。我国 1991 年颁布的《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 凡新办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在 10 年以上的, 从获利年度起可享受 2 年免征、 3 年减半征收所得税的优惠待遇。于是外商投资者从第 6 年开始全额缴税时起, 或停办工厂, 另寻合作对象重新投资; 或将其企业的主要车间划出,增加少量资金和设备, 在产品销售渠道均未改变的基础上, 成立所谓“ 新的独立核算单位” , 重新享受减免优惠, 得以避税。第二, 利用“ 评优” 避税。有些来料加工企业, 在减免税期满后, 为继续享受税收优惠, 从境外关联公司购入优质产品,使其评上出口创汇先进单位, 从而取得减免税优惠。第三, 推迟偿还债务控制利润以避税。在免税期不支付境外原材料款, 企业账面利润扩大, 外方获纯利。当进入征税中后期, 便将挂账的 “ 往来账款” 分期支付, 有计划地冲减征税期的企业利润, 减轻税负。第四, 用隐蔽手法逃避承包工程应缴纳的税款。一是将劳务费转移为材料入价款。我国税法规定承包工程作业, 可以扣除部分材料价款后纳税。于是外商投资者在承包工程中尽量抬高材料价款, 降低人工费用, 将劳务费用转向材料价款, 以扩大材料免税额,减少纳税。或是将包工包料工程按承包总额征税, 包工不包料则按包工部分价款征税。于是外商将实际包工包料工程,假借三者名义分订包工、 包料合同, 以减轻税负。第五, 利用保税区优惠政策避税。我国在不同地方实行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 外商将企业的经营点设在保税区, 将生产产地设在原材料、 人力相对集中的高税区, 依法享受低税区的税收优惠。第六, 虚报财产损失以避税。我国税法规定, 企业转让或处理财产的净损益应列入当年损益。外商利用这项规定虚报财产损失、提前报废或将损失在税前列支, 却未将处理所得入账, 以此来减少税收。第七, 缩小股份融资, 扩大贷款融资。按照我国税法规定, 股东通过股份投资取得的股息是企业税后利润的分配,不能从企业的应税所得额中事先扣除。而投资人以贷款形式所获得的利息却可以列为财务费用, 从应税所得额中减除。外商企业为避税, 利用两种融资形式的税负差异, 把本应以股份形式投入的资金转化为贷款形式, 人为加大企业成本,减少企业的应税利润。4.利用征管漏洞避税。 一是在我国设有代表处的外国企业, 不通过代表处而直接来我国采购原料或销售商品, 利用我国不采用“ 引力原则” , 即外国企业在我国设有常设机构, 但从我国获得与上述机构无关, 不计入常设机构应税所得,逃避税收。外国企业因我国代表处是以费用开支额计征所得税, 就以少分摊或不分摊费用来逃避我国税收。二是利用发票、 收据逃避税收。当前税务机关对外商投资企业 “ 补开发票”仍缺乏有效监管, 又加上计算机打印发票的出现, 为外商避税提供了条件。三是利用国际税收协定的一些条款进行避税。我国税法规定: 居民纳税义务人, 负无限纳税义务;非居民纳税义务人, 负有限纳税义务。一些外商便通过少报居住时间, 或利用我国地区之间缺少联系, 在我国不同地区之间流动居住, 使其成为非居民纳税义务人, 达到其仅负有限纳税义务的目的。5.利用地下经营进行避税。目前, 世界上几乎每个国家都存在着数量可观的地下经济活动, 这种经济活动完全避开了政府的管理, 其中包括逃避全部税收。外商的这种逃避税收方法, 往往同出入境走私活动相结合。

二、 外商避税审计失败原因探析 1. 对外商避税问题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各地为了加快地区经济发展, 想方设法吸引外资。有些行政领导对外商投资者的避税持迁就态度, 甚至对税务机关的依法处理予以不当干预。地方政府对外资的考核只重数量不重质量, 对那些没有发展前途的项目也大开 “ 绿灯” ,为外商将来的避税、抽逃资金埋下了隐患。也有一些地方政府认为对外商优惠就是税收优惠, 不能对其严格执法, 从而严重影响我国的投资环境, 导致外商投资信心的不足产生避税行为。据报道, 一些跨国公司利用非法手段避税, 每年给我国造成税收收入损失达 1270 亿元以上。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2. 国际间经济业务的复杂性提高审计难度。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外资企业往往利用复杂的国际环境, 进行频繁的关联方交易, 或从全球角度安排投资销售活动, 跨国界灵活调度资金, “ 成本费用内流, 收益资金外流”现象屡禁不止, 导致国家大量税收外逃。审计人员要想跨国界彻底查清类似案件, 其难度不可言喻。3.审计依据不充足。 企业所得税内外分两套税制, 既使税制复杂化又不利于企业公平竞争。应尽快合并内外资企业所得税, 同时应对所得税法差异较大的税收优惠进行必要的调整, 以建立一个较为合理、 科学的税收优惠制度。4.审计成本效益性差。 为什么外企能屡屡钻了避税的空子? 税收优惠一直以来都被各地在吸引外资时列为优惠政策的首位, 地方政府对外企税收方面事实上的纵容, 使得他们的逃税成本很低。有人计算过, 现有外资企业平均每家被审计的概率是 800 年一遇, 这使得外资企业早已将制定“ 避税计划” 堂而皇之地纳入企业管理日程。5.互联网的运用提高了审计风险。 互联网的普及是与经济全球化紧密相关的, 然而, 互联网技术在商务中的运用,由于缺乏规则和约束, 使得传统的税收管理有遭到破坏的危险。一旦纳税人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施逃税活动, 传统审计方法将失去意义, 由于问题的不确定性增强, 审计风险也提高了。

三、加强外商避税审计力度的建议和措施

1.完善审计依据。 特别是完善有关涉外税法, 减少和消除税法漏洞。对我国税法中部分不完善的条款应该修改: 一是正确确定税收优惠, 使税收优惠应既有利于我国吸引外资目标的实现, 又不会影响本国的利益; 二是修订外商投资企业的注册程序, 防止外商假冒新办企业骗取减免税收, 法律应对老企业设立独立法人企业制定专门的条款; 三是逐步统一内外资两套税制, 改 “ 普遍优惠原则” 为“ 特殊优惠原则” , 对某些行业给予外资特别优惠, 从而引导外资流入我国急需的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领域; 四是规定资本金与债务比例, 针对外商的“ 资本弱化” 的避税行为, 应该明确规定资本金与债务的比率。债务超过部分所负担的利息不能在税前扣除, 应课征个人所得税。2.加强设立验资制度。 对于外商利用虚增固定资产价值提高折旧避税等问题, 适合通过加强对注册资本的验资工作解决。验资是外商投资的第一道审验工作, 把关不严将后患无穷。为配合新税法中防止外商假冒新办企业骗取减免税收, 针对外商的“ 资本弱化” 的避税行为,也可以通过加强设立验资, 使新税法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3. 关注外资企业的关联方和互联网交易。关联方和互联网交易是外资避逃税的“ 安全屏障” 。因为审计难度大, 涉及面广, 审计成本高, 外资企业利用关联方和互联网交易往往可以成功避逃税。审计人员更应该努力开展国际间审计合作业务, 严格审查外资企业的购货发票和销售业务, 杜绝利用国际价格转移利润从而避税的非法行为, 坚决清除互联网站点的可疑业务, 防止其成为专业的避税地, 为国家税收建设好无形的 “ 防火墙” 。4.培养外资企业审计专门人才。 外资企业审计专门人才必须是熟悉英语、 计算机网络、 电子商务、 税收法律与审计专业知识的高级专门人才。制定合理的激励制度, 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 在审计实务中正确引导审计力量, 这是外资税收审计工作面临的关键问题。5.改变审计策略, 重点审查中小纳税人。6.严格发票管理, 开展分析性复核审计。建立纳税人单一注册体制, 包括法人代表姓名、企业名称、地址以及应纳税种, 确立税号制度, 严格发票管理。根据发票计算理论税额, 与实际征收额进行分析性复核, 根据差额估算偷逃税情况。这可以为明确审计重点, 提高审计效率提供依据。7.加强库存现金审计, 规范外资企业经济行为。外资企业的地下交易往往是通过现金进行的。审查外资企业的账外小金库, 关注不合理的现金交易业务, 特别是打击外资企业逃脱外汇管制与地下钱庄的非法交易, 是保护国家税收流失的强有力措施。审计人员应加强外资企业的库存现金审查, 规范其经济行为, 在国家加强外汇管制、进行金融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 一定可以达到既定的审计目标。

参考文献:

[1]《 避税与防范》 李凌 经济管理出版社1994( 1) ;

[2]《 新避税与反避税实务》 樊虹国 满莉中国审计出版社 1999( 5) ;

[3]《 审计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耿建新 宋常 2002( 6) ;

所得税审计篇6

【摘要】本文基于近年来我国企业尤其是外资企业避税盛行的现实,首先分析了我国反避税审计走入困境的原因,然后提出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反避税审计队伍,建立反避税审计调查的跨国合作机制,建立税收信息库以提高反避税能力,合理设置反避税工作权责,加大对避税行为的责罚力度以增加企业避税的成本等反避税审计策略。

【关键词】反避税;审计;困境;策略

随着2007年11月28日中国第一起因反避税调整引起的行政诉讼案件在贵阳市云岩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中国的反避税审计开始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可以预见,在以后相当长时期内,反避税审计将是我国经济审计领域中一项非常重要而艰难的工作。

一、我国反避税审计的困境

据统计,在我国设立的外企亏损面在1988-1993年期间约占35%-40%,在1994-1995年增至50%-60%,在1996-2000年期间平均达到60%-65%;在此以后,外企亏损面稳定在50%左右,自报亏损总额每年都在1200亿元-1500亿元之间。另有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世界159个实行企业所得税的国家和地区平均税率是28.6%,我国周边18个国家和地区的平均税率是26.7%。我国执行25%的企业所得税率属于适中偏下的水平,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吸引外资。但在中国较低税率的条件下却有如此大规模的避税,令人深思。这也表明我国必须建立高效、完备的反避税审计新体系。

与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反避税审计历史相比,我国反避税审计工作开展得很迟。从1988年深圳试点、1991年立法全国施行到现在,仅有20余年时间。在当今日趋复杂的避税与反避税对抗中,我国反避税审计工作尚处于初级阶段,成效不明显。探究我国反避税审计走入困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反避税审计人才极其缺乏

在日趋开放的市场经济中,很多时候企业税收不仅涉及国内税法和税率,还涉及到国(境)外税法和税率。这需要税务审计人员通晓世界各地的税收制度和税收协定,更要熟练掌握和运用电子商务环境下跨国企业经济交易的运作状况和规律。但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人才培养远远赶不上形势的发展。

(二)反避税审计机构与其他部门协作不够

企业逃避税收往往涉及到跨区域、跨国范围内产品价格和市场信息,这需要反避税审计机构与商务部、海关、统计和工商管理等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联络与沟通,单靠审计部门“单兵作战”,力量有限。

(三)地方政府反避税意愿不够坚决

在某些地方政府看来,招商引资重于税收流失,引资越多政绩越大,税务部门反避税会破坏投资软环境。于是地方官员不正当干预反避税审计成为一种常见现象,这大大降低了审计机关反避税的效率。地方税务部门在税收征管手段上也存在技术落后、查堵不严等问题。

(四)中国税法存在漏洞且随意性较大

目前各类保税区、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企业等涉及到各种各样的税收优惠,这为合法避税提供了一个很大的操作空间。在具体政策上,刚正式施行的新企业所得税法,虽然对限制转移性定价行为作了原则性规定,但还未达到可直接操作的程度。

(五)税务管理执行情况难度大

从税务管理执行来看,由于税法的不完善,存在诸如纳税人定义上的可变通性、课税对象金额上的可调整性和税率上的差别性等缺陷,导致纳税人可以利用税法的不足之处进行避税,这加大了反避税审计执行的难度。例如在实践中,很多时候避税与反避税并非是纠缠在“违法或不违法”之间的争论,征纳双方争执的焦点在于纳税人的交易行为是合理还是不合理;合理或不合理的争执用现行法律是难以准确界定的。

(六)新税法反避税条款的执行还需要相关法律的配套

例如,在企业所得税上目前通行的做法是由纳税人负举证责任,以提高行政效率,即如果税务机关裁定纳税人有转移定价避税行为,纳税人又不能提供与事实相反的证明,则按税务机关的裁定执行。但是,我国行政诉讼法采用的是被告举证义务制度,即由行政部门承担举证责任。显然,反避税中的纳税人举证规则和行政诉讼的举证规则相互矛盾。

二、我国反避税审计的出路

(一)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反避税审计队伍,强化相关部门的合作

当今的纳税人尤其是大型跨国公司,基本都是知识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企业,其经营方式、管理方式以及最终产品等都融入了先进科技和现代管理理念,许多跨国公司本身就是高科技的产物。另外,我国反避税审计工作的主要对手是外国公司重金聘请的职业会计师、律师,这些人精通各国法律且信息灵通,具有丰富的避税经验。要对这样的纳税人实施有效管理,必须具备很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要维护国家,保护国家利益,税务审计机关必须有大批高素质人才。因此,有必要设置专职的反避税审计机构,提高征管人员尤其是反避税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技能,使他们熟悉税法,精通外语,通晓财务会计、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税收等知识,提高税务审计水平,具备应付因税制执行而引发的国际间摩擦和税务争议的能力。

另外,由于反避税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活各个部门,单靠税务审计机关来加强税收的防避工作是不够的,必须与海关、外贸、金融、保险、商检、工商、外汇等专业部门以及各类会计、审计、税务事务所通力协作。特别是要结合国际贸易中新出现的一些争端和事件,加强与诸如倾销与反倾销调查部门之间的联系和信息沟通,做好转让定价反避税工作,从各方面堵塞税收漏洞,维护税法尊严,保护国家利益不受损失。

(二)建立反避税审计调查的跨国合作机制,细化相关规则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经济的兴起,使某些生产和流通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仅由一个国家的税务审计部门对某些经营活动遍及多个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进行税收审计调查往往力不从心,其结果就是无法解决日益严重的避税问题。目前在反避税的跨国合作方面,一个紧迫任务是进行情报交换。我国在与有关国家的税收协定中也都有情报交换的条款。2005年5月,中日两国税务当局在北京签署了我国第一个双边预约定价安排(简称BAPA),双方首次开始反避税合作。在BAPA框架下,双方可以共享来自对方国家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信息;其主要功能是反避税,其次是避免双重征税。鉴于国际形势的发展,今后还应加强税收征管的跨国协作,加大国际间反避税审计调查的合作力度。

作为一个世界性难题,反避税审计的关键是信息。在纳税申报、审核评税、税务稽查等环节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完善反避税工作机制。就国内而言,长期以来我国有关部门对市场价格信息都有一定收集,税务部门可加强与它们的联系,进行互联网将分散于各部门的信息集中起来,做到彼此信息能够迅速相通、核对,必然会增强反避税审计的能力。此外,还可以直接向境外派驻价格信息情报员,及时了解和掌握国际市场行情和价格动态。应抓紧细化、修订有关反避税规章制度,特别是与新税法相配套的纳税调整管理规程或细则。重点围绕关联申报与审核、同期资料管理、转让定价办法、预约定价安排、成本分摊协议、受控外国企业管理、资本弱化管理、一般反避税调整及国际磋商等多方面内容进行规范。

(三)建立税收信息库,提高反避税审计的能力

反避税审计是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经济活动信息的掌握程度。税务机关应当加强征管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进行掌握纳税人经济活动信息渠道的建设。因为没有健全的税收情报网络及动态价格信息,就很难了解纳税人避税的实际情况。加强对企业的信息监控,是控制避税的最有效保障。应该研究制定《情报交换管理规则》,规范情报交换程序,适时扩大情报交换范围。建议由国家税务总局负责组建税务情报收集和交换的专门机构,省、市建立分支机构,专门负责反避税情况信息的收集、分类、储存,同时建立国际信息库,广泛收集国际经贸税收有关资料,收集和跟踪国际市场主要商品价格、成本、行业利润率、贷款利率以及费用收取标准等信息资料。还要建立国际上著名跨国企业有关组织结构、管理特点以及内部交易的资料库,并及时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提供给税务部门,以便税务机关对转让定价企业调整定价时有可靠依据。针对反避税信息需求,需要完善信息的收集方法:一是制定有关反避税资料的管理办法,明确企业应整理备查的关联交易资料档案;二是加强对关联申报的管理,特别要针对新税法中资本弱化、避税地避税等避税行为的反避税规定,补充和明确相应的关联申报内容;三是加强情报交换,通过情报交换掌握企业与境外关联企业间劳务发生的真实性,掌握企业在境外设立的受控公司的经营状况和盈利水平等,避免税企间的信息不对称。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反避税的能力。否则单纯靠一些纸面上的制度,是不可能提高反避税能力的。

(四)加强税务管理,合理设置反避税审计工作的权责

反避税工作要实现源头控管的前提是要及时发现避税趋势,目前我国的反避税工作权限设置过高,造成反避税工作与日常税收征管工作脱节,发现问题难,调查举证难,导致反避税工作的成效难以得到较大提高。因此,应将反避税管理权限适当下放,提高基层税务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将反避税审计工作与日常税收征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基层税务机关工作职能应定位于发现疑点,及时上报,并能参与最后的谈判工作。基层税务管理人员相对于市县级反避税主管单位的工作人员,更加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更容易发现企业转让定价趋势,更及时地发现问题,启动预约定价安排程序。离开基层管理人员的积极参与来谈源头控管是不现实的。

针对避税源头,需要重点做好以下日常管理工作:一是加强纳税申报源头监控,要求从事跨国经营活动的纳税人及时、准确、真实地向税务机关申报所有经营收入、利润、成本或费用列支等情况。这也是国际反避税的首要环节。二是积极进行国际间反避税合作。在经合组织税收协定范本和联合国范本指引下,几乎所有税收协定都设有信息交换条款,在征管各个方面开展互助。反避税工作与日管工作脱节。

(五)加大对避税行为的责罚力度,增加企业避税的成本

首先要从立法的高度,在明确企业义务的同时必须告知其不履行纳税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其次,对避税行为进行明确的定义,并规定对避税行为的惩罚。规定与违规的法律后果必须匹配,否则规定将不具约束力。例如在目前急需解决的纳税人对其关联关系的披露义务问题,明确其披露义务,可以使税务机关在关联关系的认定环节处于主动地位,确保反避税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新税法第43条中虽然规定了企业披露其关联关系的义务,但是由于没有相应明确的不履行惩罚措施,企业不会因为不履行该义务而增加额外的成本,因此纳税人会自然地选择隐瞒其关联关系的做法。因此要确保纳税人认真履行该义务,明确其法律后果,按照成本与收益相匹配的原则设置金额不低的违规成本是必要条件。

由于关联企业避税行为从主观上讲,具有故意性,因此笔者认为对避税行为应加大处罚,在现有加息处罚的基础上侧重于加收罚和资格罚,例如加收滞纳金、降低纳税信用等级、取消出口退税资格和一般纳税人资格等。例如,美国从1996年就转让定价违法问题增加了处罚规定,对调增所得税净额达5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按其调增额处以20%~40%的罚款,力度之大,令避税企业望而生畏。目前我国对避税的企业大多只进行纳税调整和加收利息,一般很少涉及罚款,使避税企业产生侥幸心理。在新企业所得税法中,虽然对独立交易原则、成本分摊协议、受控外国企业规则、资本弱化条款等方面进行了补充和说明,但仍有许多不明确之处。例如第24条引入间接抵免法,但却在间接抵免母子公司的层次问题上没有具体说明。

(六)其他有助于反避税审计的措施

一是要充分发挥税务师、审计师、会计师在反避税工作中的作用,弥补我国专业税务审计人员不足、素质不高的缺陷,增强反避税审计的力度。对重大的转让定价等避税行为,除有计划的派专人到境外对关联企业进行税务审计外,税务机关还可委托境外会计公司或私人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查证。二是努力阻止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帮助公司进行避税,加大对逃税帮凶和非法避税产品推销者的民事惩罚力度,违法者不仅要上交非法收入,还要缴纳大额罚款。还可以借鉴美、英等国做法,要求税务顾问在向企业出售有关避税方案之前,必须取得税务部门的许可。三是明确和强化经济实质标准,对无经济实质或除合法税收收益外存在其它商业目的的交易,加大监督与惩罚力度。

【参考文献】

[1]李爱明.数据印证外商避税事实[N].中华工商时报,2005-05-25.

所得税审计篇7

1、税务管理风险:销项税、进项税金额确认不准确、不真实影响财务报表数据的准确性,同时影响增值税申报金额的准确性存在税务合规风险。财务部税务会计核对营销部与财务部的电力销售情况,确定当月销项税额,并正确区分电力销项税额和价外费用销项税额;核对当月进项税发票与财务账面数据,保证发票及时认证,确认当月进项税额,正确计算应交增值税金。

2、税务管理风险: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编制不准确导致纳税申报金额不准确存在税务合规风险。每月十号前,供电公司将上月《电力企业增值税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传递单》、认证结果通知书、认证结果清单递交省公司财务部。省财务部负责税务工作的处室的税务会计汇总全省售电收入销项税与进项税额,计算出应交增值税,然后按照收入比例将应交增值税在省公司本部及各地市供电公司进行分摊,编制增值税分配表。各地市供电公司财务部税务会计汇总省公司增值税分配金额、价外收入销项税额,合并填列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经财务部主任、公司主管领导审核后,在所属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并缴纳增值税。

3、税务管理风险:销项税金额计提不准确,造成纳税申报金额错误,存在税收检查风险。地市公司每月编制税金稽核报表,与月度报表一同上报省公司。税金稽核报表中增值税销项税来源于月报中利润表的营业收入乘以应税税率,同时,销项税应区分售电收入销项税与价外收入销项税,税金稽核表中的增值税销项税额与月报中应缴增值税明细表中的销项税进行比较。对于差异金额地市公司需做出合理解释。财务部税务会计每月审核税金稽核表,分析是否存在异常差异,如果税金稽核表中的差异原因存在异常,则查找异常原因。经财务部主任或分管主任审核后,由报表管理岗将税务稽核报表与月报一同上报省公司。

4、进项税发票未及时认证,进项税发票未按要求取得,导致部分进项税额不能抵扣,造成公司多交增值税。财务部税务会计不定期对单位进项税抵扣情况、进项税发票取得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税控系统中的已认证进项税与账面数是否一致;检查进项税额账面数与相关科目,如购电费、工程物资、固定资产等科目的钩稽是否存在重大异常。如存在当期未认证抵扣进项税、大额购进未取得增值税发票情况,按考核办法对业务部门进行考核,以督促业务部门及时取得进项税发票,如有异常说明原因

5、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编制不准确,导致纳税申报金额不准确,增加潜在税务合规风险。每月,省公司财务部负责税务工作的处室的税务会计根据母公司报表利润数计提所得税,并按照各地市总收入所占母公司总收入的比例在省公司本部和地市公司间分配所得税费用。地市公司财务部税务会计依据所得税分配表进行所得税纳税申报,纳税申报表经过财务部主任、公司主管领导审核。

6、企业所得税支付的账务处理不准确、不及时影响财务报表数据的准确性。地市公司财务部税务会计依据税收通用缴款书、银行回单或扣款回执在SAP财务模块中进行所得税缴纳的账务处理。

7、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申报表编制不准确影响汇算清缴金额的准确性可能导致公司利益受损或存在税务合规风险。省公司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各地市公司财务部税务会计上报纳税调整事项,地市公司财务部主任对纳税调整事项进行审核。

8、未及时对适合公司的税收优惠向税务机关申请,无法充分享受税收优惠,影响公司利益最大化。财务部税务会计不定期查看税收优惠的相关政策,如有适合公司的税收优惠政策及时协助省公司向税务机关申报。

9、未妥善保管发票可能导致发票管理不符合税法规定或者发票遗失造成公司潜在财产损失。地市公司财务部的税务会计根据公司自身业务的情况提出增值税发票以外的购买申请,财务部主任审核。税务会计对每次发票的领用情况进行发票统计或将税控系统中的专用发票汇总信息作为对每次发票的领用情况进行的统计,定期核对发票领用数量、使用数量与留存数量,确保账实一致,发票存放在保险柜中。财务部独立于发票管理的岗位对发票进行盘点。

10、未对发票实行统一管理导致发票使用不符合公司规定或者未能及时知晓发票遗失情况造成公司潜在财产损失。地市公司的营销部门自行打印电费普通发票。地市公司营销部的业务部门提前向本单位财务部门提出增值税发票的用票申请,由财务部税务会计结合其实际业务量进行审核后,交财务部主任审核,财务部统一购买。地市公司营销部不定期联合审计部对下属单位电费发票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电网企业税务管理风险的实务操作案例

1、风险案例主题:所得税管理管控不严、造成补缴所得税;

2、案例简述:在国税局税务检查中发现,2005年、2006年列支了以前年度费用,形成了补缴所得税的结果,增加了税务检查风险;

3、处理结果:完善所得税管理管控程序,按内控要求严格执行资金审批程序;

4、风险名称:所得税管理风险;

5、风险产生原因:企业所得税支付的原始票据不及时影响所得税申报的准确性,财务部会计人员未严格审核报销单;

6、风险影响:费用报销审批程序不要给公司造成税源浪费,增大公司的运营成本;

7、风险控制方法:各部门费用报销时需填写费用报销单并经过部门负责人和费用归口部门负责人审批;

8、稽核方法与方式:财务部会计人员审核报销单是否经过审批,原始单据金额是否与报销金额一致,部门预算是否超支,审核无误后在SAP系统财务模块编制记账凭证,报销经办人在记账凭证上签字确认;财务部审核岗审核凭证,然后交出纳人员付款;

所得税审计篇8

一、税前补亏与税后补亏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纳税人发生年度亏损的,可以用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弥补;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不足弥补的,可以逐年延续弥补,但是延续弥补期最长不得超过五年。”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企业所得税税前弥补亏损审核管理办法》规定,纳税人可以在税前弥补的亏损额,是指经主管税务机关按照税法规定核实、调整后的数额。

据此,纳税人以利润弥补亏损,可以分为两类;(1)税前利润补亏,简称税前补亏,指以企业计算应交所得税前的“利润总额”(简称税前利润),对已经过主管税务机关审核认定并且在弥补期内的往年亏损额进行弥补。(2)税后利润补亏,简称税后补亏,指以已计算应交所得税后的企业净利润(又称税后利润),弥补企业往年被主管税务机关审核认定不得在税前弥补的亏损额或已超过延续弥补期限的挂帐亏损额;企业当年发生亏损,以往年未分配利润或盈余公积弥补,也应属于税后补亏的范畴。

税前补亏与税后补亏的实质区别在于:(1)税前补亏实质上包含着国家以相当于补亏额和适用税率计算的所得税额对企业进行补贴。税后补亏不论是以当年净利润弥补往年亏损,或者以往年未分配利润或盈余公积弥补当年亏损,都是企业以自己的留存收益弥补亏损,不包含国家以减收所得税形式对企业亏损进行的补贴。(2)国家税务总局[1997]132号文件规定,当年所得用于弥补往年亏损,按弥补亏损后的所得额来确定适用税率。这样,税前补亏不但可因“应纳税所得额”减少而减征所得税,而且还可能因补亏后剩余所得的税率降低而少交所得税。

二、税前补亏的税收操作及会计处理

(一)税收操作。税前补亏的税收操作大致可分为亏损额的审核、税前弥补亏损台帐的设置、盈利年度所得额的确定和补亏的审批等几道程序。

1、亏损额的审核及亏损企业纳税申报表的编报。国家税务总局[1998]182号文件规定,纳税人纳税年度内无论盈利、亏损,或处于减免税期,均应根据有关规定在年度终了后45日内办理年度企业所得税申报。主管税务机关应依据税法及有关规定,认真审核纳税申报表及有关资料,如发现申报表有错误或者有漏项,应及时通知纳税人进行调整、补充、修改或限期重新申报。审核确认后,应由审核人在申报表最后签字并加盖主管税务机关公章。现行《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表中的“纳税调整前所得”一行的数字,为企业损益表(或利润表)“利润总额”项目金额;表中的“纳税调整后所得”一行的数字如为负数,则为企业年度申报并经审查确认可由以后年度所得弥补的亏损额。

2、税前弥补亏损台帐的设置。税前弥补亏损台帐是指由税务机关以及亏损企业设置的登记经税务机关确认的各年度可在以后年度税前弥补的亏损额及其结转补亏、逾期转销和结存待补亏损等的备查登记簿。台帐的格式未作统一规定。笔者根据实践中的体会,该台帐可称为“税前弥补亏损登记簿”,其下可设:业务发生日期、税务机关核准文件名称编号、摘要、确认亏损额、批准弥补金额、逾期未补转销金额、待弥补亏损额等栏。考虑到企业有连年亏损情况,弥补时也存在“先亏后补”、“后亏先补”及跨年延续等问题,应以按亏损年度设置明细台帐为宜。

3、盈利年度所得额的确定。企业税前补亏,不论应弥补亏损额(指税前弥补)大于或小于税前利润,均应将税前利润调整为“纳税调整后所得”。盈利年度所得额确定的方法也是通过纳税人编报纳税申报表并由主管税务机关审核认定来完成。这时,申报表中的“纳税调整前所得”和“纳税调整后所得”的金额均不是负值而是正值,同时,还应填写“减: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和“减:免税所得”各项目直至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

4、补亏额的审批。纳税人在税法规定的弥补期内,以实现的所得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必须在报送纳税申报表的同时,附送《企业税前弥补亏损申报表》,表中应列示本年经营所得、需弥补及可弥补的往年度亏损额(弥补两个以上亏损年度亏损时应分别列示各年需弥补及可弥补亏损额)、本年税前补亏后持弥补亏损挂帐余额等情况;主管税务机关应依据税法规定及弥补亏损台帐等有关资料对申报弥补额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并办理批准手续后企业方可进行弥补。《企业税前弥补亏损申报表》由各地自定格式,如果省级地税局亦未制定统一格式,笔者认为可以新修订的纳税申报表附表九代替。

(二)会计处理。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以前年度发生的尚未弥补的亏损应全部挂帐在“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的借方,所以用税前所得弥补往年亏损无需作特别的会计处理,但由于纳税申报一般在年后二月中旬,这时企业一月份会计报表已经报出,而纳税申报及申请税前补亏时又难免要对企业纳税年度的所得额进行调整,这就会导致企业补充计算所得税等涉及会计处理的事项发生。

1、一般处理。年度终了,企业会计人员首先应在税前利润结出后就编制纳税申报表草表,并按申报表草表的“纳税调整后所得”进行测算:(1)如果当年所得小于或等于往年挂帐亏损中可在税前弥补的金额,则不必计算所得税,可直接将本年全部利润转入利润分配中,即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2)如果当年所得大于往年挂帐亏损中可在税前弥补的金额,则按两者的差额和适用税率计算所得税,借记“所得税”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再按有关规定或董事会决议进行税后利润分配,具体会计处理与一般盈利企业相同。

2、纳税调整。企业应在年终结出税前利润后,就编制纳税申报表草表,并自行进行纳税调整;企业在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以后,还要根据税务机关的审查调整意见对申报表或会计帐务进行调整:(1)调整上年收益或费用。一般纳税调整事项并不需要进行会计处理,只要调增所得额补充计税或调减可在以后年度税前弥补的亏损额即可;但申报表审查出的有些应调整事项,比如基本建设费用挤占经营成本,以及其他属于会计差错、会计估计不当应予更正的事项,则应通过会计处理进行调整。不过这种调整不属严格意义上的纳税调整,而属于会计调整的范畴,其一般方法是凡涉及上年利润的,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2)调整所得税。不论纳税调整时是否需要进行会计处理,只要企业以审核确定的当年所得在税前弥补往年亏损后仍有剩余所得,而且企业自测的所得额与税务机关审核认定的所得额不一致,就必须调整所得税,而且一般要通过下一年度的帐务处理进行操作。股份有限公司调增上年所得税的,借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调减的,作相反分录。月末,再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并相应调整会计报表的年初金额。其他企业按照财政部《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由于调整以前年度损益影响企业交纳所得税的,可视为当年损益”进行会计处理,即调增上年所得税的,借记“所得税”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调减的,作相反分录。

三、税后补亏的税收操作及会计处理

(一)税收操作。与税前补亏的税收操作比较,税后补亏相对简单,无需设置台帐和申请审批,但应掌握如下环节:

1、亏损企业编制纳税申报表时,同样应在申报表“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大类各项目中调整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不一致的事项。凡调增所得的,一般属于需要在以后年度以税后利润弥补的亏损额,因为这时调增所得意味着核定的可在以后年度弥补的亏损额(即表中的“纳税调整后所得”负数)小于企业实际亏损额。

2、往年已核定的可弥补亏损,凡超过弥补期的,应从弥补亏损台帐中转销,由企业自行以税后所得弥补。

3、企业以往年末分配利润或盈余公积补亏的,其核定的可由以后年度税前所得补亏的权益并不因此被取消,所以申报表的纳税调整应照常进行,其“纳税调整后所得”的负数仍应照登台帐,只要在弥补有效期内,该亏损额则可作为可在税前弥补的亏损额用于抵顶税后补亏的数额。比如企业第1年亏损(已核定)5万元,以盈余公积弥补了;第2年亏损28万元,其中核定可在税前弥补的亏损23万元;第3年盈利,纳税调整后所得为30万元,那么该企业在第3年仍可获准在税前补亏28万元,只有2万元所得应予征税。

(二)会计处理。

1、盈利年度弥补往年亏损。税后补亏在会计处理上与税前补亏不同的是,企业年终税前利润结出并自行编制纳税申报表草表和进行纳税调整后,直接以申报表草表的“纳税调整后所得”为基础计算应交所得税,而该表中“弥补以前年度亏损”项目不得填写应在税后弥补的往年亏损(“减:免税所得”各项照填),其他会计处理步骤、方法、分录均与税前补亏相同。

2、往年未分配利润弥补当年亏损,企业年初“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余额在贷方的,为往年结余的未分配利润,而且一定是税后利润。用往年未分配利润弥补当年亏损的会计处理较简单,只要将“本年利润”帐户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帐户即可,即借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贷记“本年利润”科目。

上一篇:报表审计范文 下一篇:会计与审计专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