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原理范文

时间:2023-11-09 14:04:23

哲学原理

哲学原理篇1

关键词:电饭煲;生活模式;美学原理;以人为本

电饭煲的诞生契机也非偶然。约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日本,家庭主妇们早上五六点便要起床生火煮饭,否则会影响正常的上班、工作等。到了四五十年代初期,虽然改用了燃气煮食而稍微方便了一些,但是时间上还是得早上六点起床准备早餐。而当1955年电饭煲横空出世后,主妇们则可以睡到七点后起来,而她们只要按下电饭煲按钮,米饭便会煮妥。转眼进入六十年代,电饭煲定时器出现了,她们甚至不用再急匆匆为煮饭而早起了。而电饭煲真正意义上的走向哲学化了的发展道路和历史高度化的审美价值意义,则要重点提到中国香港的蒙民伟。所以,尽可能条理性并文艺化的梳理一下这种独特而又深邃的,可称之为哲学化的“电饭煲主义”的基本原理对现实主义的社会发展将有借鉴的启示意义。

一、电饭煲的美学意义

因为有了蒙民伟的创意,在他的运作下,电饭煲尤其在整个亚洲更加的本地化和生活化,这也算是一种美学意义的现实化考虑。当然,这也是基于男性(男权主义下的怀柔)为女性而作出的革命化研发。比如:泰国出现了煮面的电饭煲,其原理是将面和冷水放进电饭煲,按掣,待水分完全蒸发,面身变软后,拌以酱料便能成为可口的炒面来。当然,在香港人,尤其是日本人看来这确实有点奇特,但这也充分的展现出泰国女性崭新而有创意的思维审美精神及情趣。因此,日本人只是发明出来了这个叫做“电饭煲”的东西,但它的美学价值则是真真切切得益于亚洲各国人民与不同地域民族的生活审美的相应调整和转变。他们灵活而又机动的思想无不在深刻改变着电饭煲的美学存在意义和价值。诸如“尽器则道在其中”、“道体器用”等的唯理学原理都在反复的申明此种深意,中国的先贤们也早就一针见血的点明了这种利害关系。所以,电饭煲中国化后就更真实的演绎出其独具魅力的“电饭煲”审美美学的实用价值和新的划时代意义。而在电饭煲实用功能的前提下,在1960年加设到专为香港人而设计的电饭煲玻璃盖子,则更加凸显了其物尽其极的审美价值意义——这样昭然若揭的态度更进一步推进了电饭煲美学主义的泛滥。因为,在外观上它就打败了消费者,一览无余的清晰而明确实在是一种裸的彰显与表现。因此,就像王家卫电影《花样年华》里那样一幕,女主角老公从日本贸易回来带了一个电饭煲竟然就让众人啧啧称奇。那个时代,它俨然与电视机、洗衣机等成为了一种身份认证的象征。一个人因为拥有了电饭煲而油然生出了无限自豪感。1960年,日本人在大阪专门与蒙民伟展开了深入而长久的探讨,希望能对电饭煲进行再一次的审美(美学)改良,这同样也首要考虑到中国香港人喜欢在电饭煲的蒸笼里蒸腊肠、咸蛋等的煮食方法而做出的智慧让步和抉择。日本人的审美倾向于单纯和直白,而不像香港人或其他民族多样和花样心理的当然选择。而同样的美学改进则又发生在1966年的伊朗,当时的乐声牌电饭煲应伊朗人习惯的饮食风格而调校出了一种可以添加食用油而致金黄色深浅度变化的特异煮饭电饭煲。这亦同样展示出了日本对异地饮食美学的尊重。这样的权宜策略也恰恰印证了电饭煲美学真实意义的用意明确性——那就是经济领域里的利他原则,反之就是利己化的双赢效果。

二、电饭煲的社会学意义

单方面认为,电饭煲的社会学意义就是“以人为本”的精神指引以及实效化的作用。还是先回到其本来的文化层面来讲,因为有了人类饮食文化的特殊指标,所以由电饭煲衍生的社会化功能才会日益卓先。1973年中东石油危机导致了人们饮食的困境,直接令电饭煲销量减半,致使这些精良的设计都显得毫无意义了。这时,蒙民伟提议把煮粥的功能加进电饭煲里,这在日本则不曾出现过。因为日本人视粥为病人和老人而专用,他们不会将其列为正餐。但是在当时的香港迫在眉睫,这则是社会和经济解困的特殊需要和处理的应对方式。与此同时,另一个国度的饮食习惯则也有意无意的在推进着电饭煲社会化的改良运动,依然是泰国人的煮米饭习惯,他们习惯先用大量的水把饭煲熟再蒸。故此,又针对与此相关的地区而设计了专属的电饭煲。在一定程度上,民间流传的一个观点就是:哪里有亚洲人,哪里就有电饭煲的踪迹。这种本我的社会属性化了的吃饭习惯,不由自主的又影响到了世界各地,再由此而成为可能的一种社会化了的文化习惯而成为饮食文化的社会标的。1979后,蒙民伟意识到中国的空前开放与对外策略,便借此契机而充分利用到人口流动化的社会机制,进一步推动了电饭煲社会化的世界整体性流动。日本人则没有此方面的特别动作。纯粹解析电饭煲好像并无太多的意义,但是,单就男性化社会因素下的对女性怀柔意识的考虑并针对性的创意发明、设计且不断地改良,在结合现实主义和人本主义的情态下,电饭煲发挥了积极的价值效应。希望通过本文能够给予人类朴素而实际的诉求,世界需要我们一起努力创造和改变成为可能了的理想化了的世界。

参考文献

[1][日]中野嘉子邝颖萱《读书很好》,漓江出版社,2012.07

[2][中]肖疌父许苏民《王夫之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04

哲学原理篇2

关键词:中国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影响;运用

中国共产党在不断发扬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纷纷在实践中检验该原理的正确性。对于政治理念而言,我国都坚持以人民的利益为发展方向,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同时这一立场也为“中国梦”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下笔者就此展开探究性的分析。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对“中国梦”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曾提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由此体现出社会具有较强的物质性,是时代的产物,人们可以对其进行利用并加以改造。我党在改革发展进程中,通过对其进行合理创造,能够逐渐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中国梦”在实施过程中,也充分体现了人们在认识事物时,不能仅靠主观意识。人民在历史创造进程中,实践改革是推进其发展的重要元素。“中国梦”中,阐述了中国梦的实现方式,即:“中国梦”产生于人民的努力,能够为人民造福。经济八论属于“中国梦”的实践方式,涉及到唯物辩证法的理念,体现出来联系与发展的关系。事物具有普遍联系性,能够使各个环节相互渗透与相互影响。联系带有客观性质,要求人们运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客观事物。提出了农村改革的实践对策,即:在建立基本经营制度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土地责任者的关系。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因此,事物的发展如同人类社会的发展,都属于一个过程。在制定经济战略的过程中,主要反映于科学发展中,在解读发展观时,强调发展对中国的重要性。由于事物的联系发展与量变质变密切相关,因此,量变与质变具有辩证关系,质变是量变的结果,量变是质变的准备条件,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在提倡提高经济速度的过程中,还重视经济效益,将生产总值与可持续发展进行结合。这些举措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这些原理中的质变与量变关系。在辩证法的方法论中,最重要的是矛盾分析法,属于对立统一规律的分支,具有重要意义。提出的“经济八论”充分体现了矛盾观点的运用,事物在矛盾运动中不断发展。矛盾在社会中的存在具有“普遍性”,“中国梦”就在这种环境中产生。虽然矛盾具有“普遍性”,但是不同的矛盾具有不同的性质,党在运用原理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提出,为了保障改革效果,我国的“中国梦”理念需要结合实际国情,并且坚持“与时俱进”的理念,从而促进我国的全面发展。

2“中国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的运用

从党召开十代表大会以来,提出“中国梦”的重要意义,他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中提到,当前的重要任务是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而奋斗。中国梦属于全国人民的梦,实现方式取决于人民、享福者也是人民。在讲述我国经济战略的过程中,紧紧抓住“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原理”提出了促进我国社会快速发展的对策,即:经济八论。其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用改革开放的方式解决该阶段中存在的问题;当我国政策与社会多个领域紧密联系时,才能充分发挥政府优势;创新能够推动结构产业的进步,创新发展属于经济框架中的重要分支;我国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时,需要结构转型;为了解决当前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必须坚持长期发展的策略;为了不断使我国经济呈正增长趋势,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需要科学处理;为了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国家必须重视生态环境质量。在提出经济八论时,将核心设置于科学发展环节,并且提出该环节是解决当前社会中存在问题的总方法论。由于其他领导人的经济理念与的思想具有一定的联系性,都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在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过程中,还需要充分结合当前的国情。“中国梦”理念在实践环节里。主要运用了矛盾分析法,强调矛盾能够决定事物发展方向。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包含事物和否定之间的关系,属于事物的矛盾运动结果。事物在发展的阶段中,通过不断否定,才能实现向新事物的方向发展,因此该观点的核心内容是“扬弃”,要求人们在发展过程中,坚持创新原则。

3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围绕“中国梦”理念进行论述,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内容,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旨在使人们更好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梦”的影响,从而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正确的指导意义。

作者:马群晋 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刘雪飞.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原则探析[D].新疆师范大学,2013.

哲学原理篇3

1. 哲学基本问题是D

A.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关系问题

B.辩证法的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它所处的那个时代的产儿。这句话的意思是A

A.哲学的产生与时代需要密切相关

B.随着时代产生的不一定都是哲学

C.任何具体科学的产生与时代无关

D.任何时代都有哲学

3. 哲学不仅是理论化的世界观,而且是B

A.政治理论

B.方法论

C.道德理论

D.辩证法

4.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将物质理解为A

A.不可再分的原子

B.客观实在

C.原初物质

D.作为世界本原的精神

5. 物质的根本属性是B

A.矛盾

B.运动

C.空间和时间

D.可知性

6. 认为存在着脱离物质的空间和时间的观点是

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B

C.不可知论

D.形而上学

7.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其A

A.物质性

B.可知性

C.无限性

D.性

8.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D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9. 久旱缺雨时,下雨对庄稼生长有利;雨涝成灾时,下雨对庄稼有害,这说明B

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B.事物的联系是现实的、具体的

C.事物的运动是客观的、绝对的

D.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内部

10.质变和量变的区分标准是C

A.变化是否剧烈

B.变化是否显著

C.变化是否超出度

哲学原理篇4

(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运城044000)

摘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哲学思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体制下,思想政治教育正处在不断调整和创新的进程中,因此,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分析了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建构中运用哲学思维的必要性,并提出了要把握好运用哲学思维特别是哲学概念的度。

关键词 :哲学思维;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原理;规律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11—0056—02

通常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是指具有系统性与科学性的基础理论。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社会实践的进一步发展使得人们对基本原理建构的需求也在逐渐提高,而这一需求的满足必然要用到哲学思维。但是,在借助哲学思维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过程中,究竟要遵循什么原则,如何才能获得最好的效果,这些都是未来需要解决的重大难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建构中哲学思维运用的必要性

(一)概念的辨析和澄清离不开哲学思维的运用

如果将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看作是一项待建的工程,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概念就是施工建设的地基。而相关概念的形成,尤其是对于基本概念与核心概念来说,则更需要借助哲学思维来实现。从某个角度来看,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可以说是一种哲学性的研究,这一结论是经过前人的验证而得出的。大部分研究学者都是将基本概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开始,之后才对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范畴的体系进行建设。[1]

(二)观点的概括和提炼离不开哲学思维的运用

实际上,大部分的原理体系都是由多种观点或某种定理组成的,但是,对这些观点进行提炼或概括,从而使其具有规范性,则是原理体系建构过程中的基础内容之一。这一基础内容仍然需要依靠哲学思维来完成,这是因为哲学思维具有非常好的抽象概括功能。有些事情从表面来看是非常简单的,但是,如果用哲学的思维来思考,其内部的复杂性就表现出来了。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所有的基本观点,不论是定理,还是最终得出的结论,都能够借助哲学思维进行思考,从而深入提炼。

(三)体系的建构和论证离不开哲学思维的运用

将已有概念与定理整理、建构成一项完整的建筑工程,离不开系统性的思维与全面的眼光,同时,也离不开较强的学术能力。对于这一问题,哲学发挥出了自身所独有的特点,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它并非分析某些细小事物的哲学派,而是一种广阔思维的世界观。[2]要想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研究,就必须了解教育,同时,还要了解基本的政治与哲学,这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体系的建构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把握好运用哲学思维特别是哲学概念的度

(一)哲学思维应用不足

站在哲学思维应用不足的角度来看,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就存在不少问题。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例,它拥有诸多相似的概念,包括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等,但是,这些概念的具体含义、具体边界以及理论定位等问题都十分模糊。[3]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材中,广义与狭义共存,不仅如此,还有更广义与更狭义的范畴。因此,必须设立过渡与转换的临界点,在两个甚至多个层次中随意转换是不被允许的。就拿对“思想政治教育”下定义来说,很多研究学者都称其为“一定的阶级和社会集团所具有的东西”,由此可见,这是一种广义的定义。然而,在之后的研究与表述中,研究学者未经任何过渡地声称:“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显然,这种说法并没有考虑到其他阶级与社会集团对培养目标所给出的定义。

(二)哲学思维的运用缺少原则性

正如以上所说,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时不能缺少哲学思维,并且需要注意的是,运用哲学思维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有些学者在提炼关键论题时,并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当作源头,更没有以历史经验为探寻对象,而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体系中生搬硬套,并冠之以“思想政治教育”,以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关键提要。[4]从浅层次上来看,这一现象是由学术繁荣造成的,然而,实际上却是毫无意义的争论背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需求而构成的经院哲学。这种行为没有对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的建构做出贡献,甚至还加大了原理建构与教材编写的难度。

(三)哲学思维应用过多

由上述内容可知,对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论题的提取不能在哲学原理中生搬硬套,还要注意哲学概念的运用,应尽可能地遵循“少即是好”的重要原则。哲学思维与哲学概念有着很大的区别,不能将两者等同。在运用哲学思维的过程中借助哲学概念是可行的,但要尽量降低哲学概念的使用频率。专业的哲学研究往往会非常频繁地使用哲学概念,但是,当哲学运用到其他领域时,如果运用过量,就是不妥当的。不仅如此,过度依赖于哲学概念,从某一角度来说,就显示出了哲学思维的愚昧。精细、系统的哲学思维应该是运用于无形的,同时,还是在解决真正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

三、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是不可或缺的分支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涉及到多领域的内容,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学科群。因此,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群中理应分出一门新的分支学科,即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尽管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学科,但是,它们还是有不同之处的。

(一)思想政治教育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区别

实际上,正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哲学的理论抽象层次更高,我们才说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哲学的研究重点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中的哲学问题,还包括实践中遇到的哲学问题,尤其是基本概念问题,通常情况下,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依据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合法性问题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与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等。[5]在发达国家的教育哲学发展过程中,值得一提的就是道德教育哲学,它提出了非常多的具有价值的论题与观点。

(二)思想政治教育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联系

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之间的区别是相对的,而非完全背离的。原理的阐释必然会涉及到相应的“元问题”,也会依赖于“元理论”的某些研究成果。所以说,上述两者之间存在某种联系。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内提取出来的。其次,当思想政治教育哲学的哲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之后,所得出的结论,尤其是比较成熟的结论,将被“名正言顺”地归纳到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有时也会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材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之间的相对分离与互动,会将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推向高峰。

四、总结

将哲学思维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之中是必然的,它能够解决后者研究过程中的一系列难题。但是,必须掌握好运用哲学思维的度,既不能运用不足,又不能运用过量,否则都达不到应有的最优效果。

参考文献]

[1]沈壮海.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学术版图[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1).

[2]邱柏生.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学中若干理论难点探微[J].思想理论教育,2010(5).

[3]邓亚秋,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理论体系发展述评[J].学术界,2009(5).

[4]沈壮海.构建新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9).

哲学原理篇5

关键词:民族文化 雇佣 酬劳 升迁

中图分类号:C9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7-026-02

文化是一个群体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任何文化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社会人文和自然地理环境因素。日本与中国是一衣带水的国家,同属东亚儒家――泛儒家文化圈,日本文化是在中国文化的哺育下发展起来的。正是基于这样的前提,有不少人认为日本文化只是中国文化的模仿,进而,阐发出“日本哲学只是中国哲学的模仿,日本管理思想也无非中国管理思想的运用”这样的观点,忽略了两国文化的核心内容与特征的迥然不同。综观中日两国的文化生存要素,不难看到,它们在地理环境,社会历史环境和经济环境上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正是中日两国文化不同的根源所在。

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在文化的构成中是最为鲜明的。日本位于亚洲东北部,太平洋西北角,是一个四面环海的群岛国家。作为一个岛国,虽然水资源和渔业资源较为丰富,但也存在许多先天的不足,比如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缺乏,耕地资源匮乏。而与之相比,中国处在亚欧大陆的东岸,太平洋西岸,地大物博,各类资源较为丰富。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一个国家土地优良就自然地产生依赖性。”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前提,日本和中国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特征。日本四面环海、国土狭小、资源短缺、灾害频繁的岛国生存环境,切断了日本民族对自然的依赖,加剧了生存矛盾,这决定了日本民族的忧思意识和危机意识。他们崇尚勤奋工作,因为在这个资源有限,个人生存空间狭小的国家,只有依赖于所有国人的努力工作,尽量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才可能在最小的土地上,利用最少的资源,获得最大的成果,养活日本的人口。这种被激发起的民族强烈的生存意识和扩张生存空间的强烈欲望,造就了日本民族崇尚竞争和扩张的特征。中国地大物博,各类资源丰富,这使中华民族养成了较为安逸的生活方式,浑然天成的生存环境所具有的优越性,使中华民族对于自然环境产生了巨大的依赖,故而萌生了中华民族和平和自守的文化特征。

经济环境因素是影响文化构成的又一鲜明因素。中国与日本都是以农业经济为主,但又有所不同。中国有面积辽阔的耕地,黄河流域附近土地肥沃,成为中华民族的发源地,这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优越的自然环境。在这种自然环境下发展起来的农耕可以自给自足,是“靠天吃饭”模式下的趋于平和的自然经济,造就了中国文化的保守性、平和性。与之相比,日本却没有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农业经济并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经济需要,故而,海洋经济成为他们的另一主要经济模式。日本海岸线长,多天然优良港湾,海上贸易较为发达,海洋经济作为日本的经济支柱之一,必须有很强的竞争力才能与其它国家抗衡,以保证本国经济的发展。这一切造就了日本面向大海的扩张性经济活动,造就了日本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和竞争性。在这种扩张与竞争的前提下,形成了日本民族以现实利益调节善恶的价值标准,为日本民族吸收和借鉴其它国家的先进文化埋下了伏笔。

从历史环境因素上看,神道在日本民族文化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由于岛国的地理因素而引起的相对隔绝与民族的单一性,神道成为较为普及的日本民族宗教,神道所具有的宗教精神强化了日本民族主义的思想倾向;除此之外,神道中包含的多神信仰导致将生活空间中的一切事物都视为“神”的存在,使得日本人在心理上易于接受新鲜的事物,使日本人善于在既牢固保存自身民族文化的同时不断同化、改造外来文化,并为其所用,这也是日本吸收儒家、道家思想,欧美文化的原因所在。把日本的民族文化分解成各种因素,追溯它们的系谱,就会遇到佛教、儒教、神道教和欧美思想等在日本历史上留下的东鳞西爪。而与之相比,中国曾受到诸子百家思想的浸润,儒释道的思想在中国的文化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自董仲舒提出“独尊儒术”以来,儒家作为一种主流思想流传下来,在此过程中,中华民族又凭着自己先天的优势,怀着“一家独大”的心理,对于外界事物怀着较强的排斥心理,这种排斥心理阻碍了文化的交流;鸦片战争后,随着国门大开,中华民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思想冲击,这种思想冲击却在中国独有的“酱缸文化”中迷失了方向。

管理哲学是某一特定文化环境的产物。不同的民族由于自然环境、历史传统和经济环境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民族心理、精神气质和不同的思维模式(即不同的民族文化),这种不同的民族文化必然会形成不同的对组织活动、人力资源利用、生产要素配置等诸多环节的不同理解,将不同的理解抽象出来,也就形成了不同的管理哲学。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必然诞生不同的思维模式以及对于管理的理解,也就产生了中日不同的管理哲学。管理哲学的诞生是基于文化特征前提的,在不同的民族文化特征前提下,谈“日本哲学只是中国哲学的模仿,日本管理思想也无非是中国管理思想的运用”就显得苍白无力,甚为可笑了。

以上从民族文化特征的角度出发,由管理哲学诞生的背景差异论证了中日管理思想的基础性差异;下面将选取中日管理体制中提高员工积极性的方法作为实例加以分析,以论述日本管理思想的独到之处。

在日本的管理思想中,长期雇佣、年功制和企业内工会被称为日本式企业的三种神器,提高员工积极性的方法主要表现为长期雇佣、年功序列。日本管理思想较为注重员工与企业之间的感情。企业希望能够通过对员工的关爱来换取员工对企业的感情, 从而增强员工的敬业精神,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对员工的重视促成了员工与企业间形成了相互信赖的关系,这样的“信赖”其实是企业的一种资产。日本企业推行视员工为资产的政策, 通过对员工实行长期雇佣,年功序列, 在企业内营造一种集体主义的氛围,从而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与忠诚度。这种信任关系将企业逐利的本质弱化,涂上了温情脉脉的色彩,因为在被相互信任的人群之间,都倾向于将对方视为自己人,从而保持心理上的认可、态度上的接受以及行动上的合作等。长期雇佣一方面提高了员工对企业的感情,另一方面, 企业的用人相对稳定,保证了企业经营的相对稳定及便于对员工的培训工作的推行。因此,日本企业更重视对员工的在职培训,从而培养出全面的,能够掌握多种技能而且适应能力强的工人,同时,员工长期在一起合作工作,也有助于他们之间增强信任, 加强协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而长期雇佣的推行,也促使日本企业对于管理人员实行轮换制,通过让职员在企业内各个岗位上进行螺旋式的轮换,从而选择出更为全面,更为了解企业整个运转流程的优秀管理人员。日本企业中员工的晋职与工资的发放都讲究论资排辈也可以减少员工之间的过度竞争。高度的认同感使得日本员工会把把国家命运、企业命运和个人命运联系在一起,在自己岗位上做出最大的贡献。

总之,民族文化是造成中日管理思想差异的根源,中日管理思想的差异也印证了中日民族文化的差异。我们在探讨各国管理思想时,应该强调在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影响,并植根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观念,管理哲学才有长久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李萍著.东方伦理思想简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彭新武著.管理哲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池元吉著.日本经济.人民出版社,1989

4.葛荣晋著.中国管理哲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北京 100000)

哲学原理篇6

关键词:生命体;智慧度;正负光子;正负电子辐射系列正负引子;速时距强度

中图分类号:N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0)0320002-15

在科学的研究大道上,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跨越经典物理学,以新的概念,新的形式,为我们构建了两座宏伟的理论大厦。但当我们沿着这两座宏伟理论大厦的基础再继续走下去的时候,问题出现了:相对论推出了奇点、黑洞、孪生兄弟佯谬,量子力学推出了不死不活的猫,电子是物还是幽灵等难以澄清的问题。著名的科学家波尔曾经说过:“假如一个人不为量子论感到困惑,那他就没有明白量子论。”[1]这充分说明了量子力学的艰难程度是如此之深。这两个理论在研究的初期、中期是那么的生气勃勃,到了后期为什么就越来越不能令人满意呢?究竟是什么东西阻碍这两大理论的继续发展呢?

我们通常对物质世界本质的观察和理解,在宏观上是:块体、行星、恒星、星系、星系团、超星系团……在微观上是:分子、原子、质子(中子)、介子、电子……无一不是物质世界的正面性理解,相对论、量子力学就是建立在这个公认的物质正面性概念之上的理论,研究的也皆是物质的正面性东西,反面性似乎就不存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虽然有狄拉克的正负电子论和赵忠尧、安德森对正负电子的发现,物质“一分为二”的新概念似乎又有新的希望,但人们仍然没有把它与物质的哲学概念联系起来,而是高高的举起,又轻轻放下,并未深究,物质的本质问题仍未解决。

那么,物质的本质又是什么呢?这还要从事物的本质谈起。所谓的事物,就是我们客观世界里发生的一个个的事件,它们皆由物质与能量组成,譬如:地球的运行,地球本体是物质性,绕日运行就是能量性;太阳的演化,太阳本体是物质性,演化就是能量性;花草树木的生长,花草树木是物质性,生长就是能量性;人们从事的物质生产活动,物质是物质性,生产活动就是能量性等。因此事物的物质性与能量性永远紧紧连系在一起,否则就不能组成事物。而根据爱因斯坦方程[2]的关系可知,它的能量相当于质量物质,所以上述事物能量的本质也是物质性的,再加上原有的物质性,事物构成了双物质性。因此,事物=物质;反之,物质=事物。

这就是说事物与物质的本质是不可区分的,它们具有全同性。

因为事物是“一分为二”的,有正反两方面的性质,所以物质和事物一样,也是“一分为二”的,也有正反两方面的性质。

哲学原理篇7

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其理论意义。(7分)

2、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7分)

3、简述生产关系的内容及各项内容之间的关系。(6分)

4、简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6分)

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本大题满分共24分)在第45、46、47三题中任选两道作答。如果三道题全部作答,则第47题无效。

5、试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6、以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原理为指导,说明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

7、试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说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意义。

简答题(共26分)

1、[参考答案]

(1)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2分)

(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意识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2分)

(3)哲学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其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2分)对其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1分)

2、[参考答案]

(1)感性认识是人们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理性认识是人们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2分)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是: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2分)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2分)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1分)

3、[参考答案]

(1)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1分)

(2)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和产品分配方式三项内容。(3分)

(3)这三项内容互相制约、互相影响,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起决定作用,它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2分)

4、[参考答案]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2分)

(2)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及其性质;其二,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原改变。(2分)

(3)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集中表现为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务时,起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当上层建筑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起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2分)

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本大题满分共24分)

[评分标准]

(1)论述题的第45、46、47题三题中,考生任选其中二题作答。如果三题全部作答,第47题的答卷无效。

(2)要求答卷政治观点正确,政治观点错误的,该题为0分。

(3)要求答案观点全面,表述清楚。观点不全面,表述不清楚,酌情扣分。

(4)如果答卷表述与参考答案不完全一致,但意思相近,也要给分。

(5)如果答卷在某些方面阐述深入,有创见,可以多给分,但全部得分不得超过该题总分。

5、[参考答案]

(1)客观规律是指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类所特有的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2分)

(2)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1分)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3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2分)

(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有严肃的科学态度,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反对盲目蛮干。(2分)

(4)同时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反对墨守成规。(2分)

6、[参考答案]

(1)人中因素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它对社会发展起制约和影响作用。(2分)第一,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2分)第二,人口状况对社会的发展可以起加速或延续作用;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人口状况,最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3分)

(2)我国存在着严重的人口问题。突出地表现为人口数量多,一段时间内增长过快,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比例严惩失调,从而导致了人口生产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尖锐矛盾,并且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2分)

(3)必须采取适当措施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一是要自觉地、有计划地对人口生产实行调节和控制,降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增长率;二是要提高人口质量,提倡优生优育,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3分)

7、[参考答案]

(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对程的始终。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2分)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的统一。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3分)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1分)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理论依据。(2分)

哲学原理篇8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第小题1分,共30分)在第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 )

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

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2、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 )

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c、庸俗唯物主义

3、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 )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d、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 ( )

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

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

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

5、相对静止是指 ( )

a、事物绝对不动 b、事物永恒不变

c、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 d、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

6、时间和空间是 ( )

a、物质的特性 b、物质的根本属性

c、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d、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

7、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 )

a、事物数量的增加 b、事物的一切变化

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8、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 )

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原理 b、量和质相统一的原理

c、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d、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理

9、有的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因而一切都是必然的,偶然性是不存在的。这是一种( )

a、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非决定论观点

c、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观点

10、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它在( )

a、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后表现出来 b、事物经过一次辩证的否定后表现出来

c、事物发展的任何阶段上都表现出来 d、事物经过量变向质变转化后表现出来

11、在现实中还没有充分的根据,也不具血必要的条件,在目前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属于( )

a、较差的可能性 b、微小的可能性

c、现实的可能性 d、抽象的可能性

1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 )

a、主观精神的产物 b、客观精神的显现

c、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d、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3、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 )

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b、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

d、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14、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

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绝对性

c、真理具有相对性 d、真理具有全面性

15、判断一种观点对错的依据是 ( )

a、伟人之言 b、吾人之心 c、众人意见 d、社会实践

16、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7、理解全部人类历史的钥匙,应当从 ( )

a、阶级斗争发展史中去寻找 b、生产劳动发展史中去寻找

c、地理环境变迁史中去寻找 d、政治制度演变史中去寻找

18、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 ( )

a、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来实现 b、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来实现

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来实现 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来实现

19、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集资更替的三大社会形态.这三大社会形态是( )

a、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

本.文,来.源,于.贵,州.学,习.网,公务员考试.公开选拔领导考试,www.gzu521.com

b、无阶级社会、阶级社会、阶级消灭了的社会

c、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d、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

20、国家就其起源来说,它是 ( )

a、暴力掠夺的产物 b、社会契约的产物

c、产品分配不公的产物 d、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21、否认主体选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的观点属于 ( )

a、非决定论 b、辩证决定论

c、机械决定论 d、唯心主义决定论

22、马克思主义认为,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 ( )

a、形式 b、基本形式 c、辅助形式 d、特殊形式

23、历史人物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杰出人物是指 ( )

a、无产阶级的伟大政治家和思想家

b、历被剥削阶级的革命领袖

c、上升时期的剥削阶级的先进代表

d、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

24、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它指的是 ( )

a、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形式

b、人与人之间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

c、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活动

d、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赖形式

25、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

a、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

b、开拓进取与因循守旧之间的矛盾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d、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2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说明实行这种制度遵循了( )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d、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状况的原理

27、从根本上说,科学活动的生命力在于 ( )

a、继承前人创造的知识 b、继承他人创造的知识

c、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d、科学家之间的合理分工

28、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是 ( )

a、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b、物质文明的发展水平

c、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 d、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

29、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决定人的本质的是( )

a、人的社会属性 b、人的生理结构

c、人的心理状况 d、人的自然属性

30、人生观的核心是 ( )

a、关于人生目的的观点 b、关于人生理想的观点

c、关于人生态度的观点 d、关于人生意义的观点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b 2、a 3、b 4、d 5、c

6、c 7、d 8、b 9、c 10、a

11、d 12、d 13、c 14、c 15、d

16、c 17、b 18、d 19、c 20、d

21、c 22、b 23、d 24、b 25、c

上一篇:老庄哲学范文 下一篇:大众哲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