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人生范文

时间:2023-03-07 09:46:32

哲学人生

哲学人生范文第1篇

法家的哲学人生

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李斯。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李斯以其政治实践鲜明地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他们共同的老师是战国后期的著名学者苟子。苟子是儒、法兼重的思想家,由于战国时期崇尚武力的特殊背景,他在承传儒家学说的基础上,采纳了法家的思想成份,而提出了王霸兼用的主张。孔、孟都是重王道而轻霸道的。所谓王道,是以仁义统一天下,霸道是以武力统一天下。从唐尧、虞舜、夏禹都是以举贤、禅让的方式相继为天子的。他们是王道的榜样,因而孔、孟都主张“法先王”。但荀子则公然主张“法后王”。这里指的后王,就是指以武力夏王朝的殷王成汤,与以武力殷王朝的周武王。所以荀子在王霸兼用的招牌下,实际上是更倾向于法家的。荀子是“性恶论”的倡导者,但他更强调后天的努力与改造。他并不认为“性恶,,是法家人生哲学的动力。不过,在他的学生李斯身上,情况有了明显的变化。据《史记》的《李斯列传》的记载,李斯看到米仓里的老鼠又白又胖,生活安逸而自在,而阴沟中老鼠则又瘦又脏,李斯由此得到启发,做人也必须善于选择。从而李斯决定拜荀子为师,学帝王之术,以彻底改变仓库小官吏的暗淡命运,最后他终于依靠他的努力与才华,成为秦始皇的宰相。从李斯的人生实践可知,治国平天下,不一定要修身、齐家,依靠个人奋斗,从一己之私利出发,同样可以走上人生的辉煌之路。

法家人物从来不讲仁慈与兼爱,他们崇尚阳刚之气,主张强力与奋斗,不断地向权势进展,为了辉煌的成功,可以不择手段,可以不计较动机与后果。

法家的哲学人生,很容易使人联想起德国尼采的超人哲学,尼采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发挥强力,扩张自我,要有坚强的毅力与意志,做凌驾于群众之上的超人。超人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只是超人实现其强力意志的工具。

以历史人物为例证明,秦始皇自以为是历史的创造者,并以超人自居,以其强大的武力,并吞六国、筑长城、修驰道、起阿房宫,使用了众多的民力,把民众当作实施其意志的工具。秦始皇统一天下,虽有其客观的历史进步意义。但从其“始皇”的称号来看,他的意图是创立万世的基业,以其并吞六国的方式来看,曾一次活埋赵军四十万,加上其滥用民力,无仁慈与善心可言,其动机是出于一己之私利。他没有以仁与礼修身完善自己,但他确实做到了治国、平天下。秦国素以法家思想治国,秦始皇的宰相,又是著名的法家人物李斯。可见秦始皇是法家的哲学人生的一个成功实践者。

再如汉武帝,他好大喜功,驱逐匈奴、开拓疆域,威震四方,他表面上“独尊儒术”,骨子里是“外儒内法”,他也没有修身、齐家,但在治国、平天下方面,却是一个影响深远的成功的历史人物。

再说,三国时期的曹操,论其道德修身而言,他远不如诸葛亮,但以治国、平天下而言,最终统一天下的毕竟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是曹魏政权,而不是诸葛亮辅佐的西蜀政权。秦始皇、汉武帝与曹操都是以法家哲学人生的方式,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是历史上著名的成功人物。

荀子虽然没有主张“恶”是人生成功的动力,但他毕竟是性恶论的创导者。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说过,性恶论比性善论深刻得多,恶是创造历史的扛杆,很多大企业,创造了大批物美价廉的商品,似乎是我为人人,但实质上是达到人人为我的目的。

“性恶”,似乎很难听,不像性善那样能使人欣然接受,但黑格尔老人的论述毕竟是有见地的,世界500强的大企业,有哪一个不是为丰厚的利润而建立的?

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以其强悍的骑兵,攻占了欧亚大陆的绝大部份土地;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占领了埃及与印度,是否出于善心,让占领地人们共存共荣?这些著名历史人物所作所为,使人感觉到在强力意志的背后,其动力并非出于善而是更多地带有性恶的成份。

如果以成功论英雄的话,请问以明德至善为动力的英雄是多数还是少数?如果客观地说以性善为动力的英雄毕竟是少数。由此可见、法家的哲学人生,尼采的超人哲学,他们共同强调的强力意志的背后,带有浓厚的个人利益的色彩,他们是以一己之利出发,通过个人奋斗的方式,而走上成功之路的。

中国法家的哲学人生,德国尼采的超人哲学,我们并不完全赞成,应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这些学说,但也不宜鄙弃这些学说,因为在这红尘滚滚的现实世界中,个人利益无论是过去,现在或将来将始终占有一席之地,就凡人而言,他们的成功之路的背后总会带有一定的个人奋斗的成份。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是否正视现实的问题。

道家的哲学人生

如果说法家的哲学人生,是阳刚性的强力哲学的话,道家的哲学人生,便是阴柔性的弱势者、失意者的哲学。道家哲学的创始人是老子与庄子,本文更偏重于庄子。老子认为阴柔终胜阳刚,并非指阴柔直接战胜阳刚,而是阴柔的状态比阳刚更富于生命力。老子有一个著名的比喻,即舌头是柔软的,牙齿是刚强的,但人到了老年之后,坚强的牙齿都掉光了,而柔软的舌头尚保持完好。所以道家哲学崇阴柔而贬低阳刚,其本意是指保持生命更长更久的一种手段与方法。阴柔是一个哲学概念,它在实际运用时,可以变化成很多形态。法家人生哲学是做超人,鼓励人们向权势靠拢,人往高处走。道家哲学人生则相反,认为人与人相处,应懂得谦让,要像水一样,能往低处流。能居于人所不争之处,就更有安全感。法家的哲学人生,要人们向权势靠拢,因为权势对人生大有作用。而道家的哲学人生,则强调“无用之用”。如有些大树,木质不行,虽枝叶茂盛,而无所用之,匠人弃而不顾,但可栖息树影之下,逍遥于丰草之上,这就是无用之用。又如人生的残疾,固然是灾祸,令人痛苦。但平时,可以因残疾而避免劳役,战争时期,因残疾而免去兵役。这是祸中有福,也是无用之用。道家哲学人生又认为,生与死只是一个自然过程。故生而不足喜,死不足悲。如果一个帝王,白天虽享有无穷的富贵,但晚上天天做恶梦,穷饿潦倒,乞丐不如。而一个乞丐,白天虽穷饿不堪,而晚上做梦,则锦衣玉食,不可一世。因此帝王与乞丐等同。庄子一生清贫,但他视富贵如浮云,他告知来聘请他出任高官的使者说,我不愿作高供于庙堂之上的死龟,而宁作曳尾于泥中的活龟。庄子是一个天马行空的哲人,他不相信有绝对的权威与圣人。因为与天地宇宙的悠悠无穷和博大无比相比,万物之一的人类,芸芸众生中一个

转贴于论文联盟

个人,如孔子又算得是什么呢?所以道家的哲学人生,是一种以退为进的人生观,是一种以不争为争的人生观,他要求弱势者、失意者不必为没有高官厚禄而沮丧,应该自尊、自信,为精神自由而悠闲地活着,强调天人合一。能真正做到“与万物为一,与天地并生”,人就超越于生死之外了。

道家哲学人生成功的实践者,魏晋时期,有竹林七贤的阮籍与嵇康,读一读嵇康著名的散文作品《与山巨源绝交书》,就知道他对官场的深恶痛绝和对大自然的深情向往,他追求的是远离政治的精神自由。

晋、宋之交的隐逸诗人陶渊明,为了“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隐退,他以饮酒自居,陶醉于自然风光之中,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生活。他对人生、对生死有很洒脱的看法,“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悲”,“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悠悠人生,不过如此而己。

唐代诗人李白就其才思敏捷、天才英发而言,就其个性豪放、不拘一格而言,原本就是一个精神自由的追求者,仕途失意后,对精神自由的渴望就更强烈了。“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种独立的人格精神的充分展示,显示了李白特有的人格魅力。他的“天生我才必有用”的高度自信,他的“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洒脱,他的豪饮,他的浪漫的个性,使他成为一个传奇式的诗人,也唯有李白得了“诗仙”的称号。

北宋的坡,原是意气风发的儒家信奉者,政治上遭受多次沉重的打击后,转而信奉道家庄子的哲学,写出《前赤壁赋》那么优美而潇洒的文章,成为庄子《逍遥游》与《齐物论》最好的文学解读。苏轼一生最好的作品,都是他追求精神自由的表述。

清代的曹雪芹亦是道家哲学人生的成功实践者,《红楼梦》一书对科举仕途、功名利禄的攻击,可谓不遗余力。对荣华富贵,只视作为南柯一梦。曹雪芹感悟到,真正的人生便是归真返朴。曹雪芹以其天才的作品,证明了他对庄子的哲学人生,有最透彻的了解。

现实世界中,真正重量级的超人只是少数,秦汉以来,人们称道的也只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而己。相对而言,失意者、失势者却是不可胜数,但富有天才的失意者、失势者也只是少数,如陶渊明、李白、苏轼、曹雪芹,他们都是一流的天才作家,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遭受了种种挫折,转而信奉道家的哲学人生,努力寻找自己的精神自由。他们千古不朽的作品,就是这种追求精神自由的真实记录。

道家的哲学人生之所以有独立存在的价值,是因为道家的哲学人生,不同于法家、儒家的哲学人生。法家和儒家的哲学人生,都是功利的,而道家的哲学人生是超功利的。所以英国著名的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评价道家的哲学人生说:“道家学说对社会来说是超然的,……然而,正是由于不切实际,道家学说才在中国影响久远。作为中国思想家占主导地位的实用倾向进行抗衡的力量,道家学说有着自身的天地和社会对它的需求。因为实用倾向的哲学在表述主导的中国人思想态度时,忽略了或没有满足中国思想中某种精神上的东西”(《人类与大地母亲》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99页)。汤因比又说:“孔子关心的是作为社会参与者,而不是理智的人或精神的人。(同上,196页)。这就是说,道家的哲学人生,特别关注精神自由的追求,法家关注的是权势与地位,儒家关注的是治国平天下,这两家都忽略了精神上的东西,而道家的哲学人生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恰恰是社会的失势者与失意者唯一能追求的目标。前苏联的一位著名学者,因为有自己的独立思想,被斯大林点名批判后,他自称为“内心的流浪者”。这是一种很贴切的表述,道家哲学人生关注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正是社会中一切“内心流浪者”的一贴药方。道家哲学人生的意义,就是提出了一个精神的人,它正好弥补了儒、法两家不该忽略的空白。

儒家的哲学人生

儒家的哲学人生,是中国占主导地位的流派。其所以能占主导地位,这是因为儒家学说有两个明显的优点。

一、立足于中庸之道,对对立统一的矛盾双方一视同仁,均衡对待。如法家偏重阳刚,道家注重阴柔,儒家认为有所偏,即有所失,有所重必有所轻,而阴阳两极是相辅相成的,对立又统一的,因此该学派阴阳兼重,刚柔并济。这种兼顾融合的处理方法,就能得到多数人的赞同。如对社会问题的看法。礼是维护现有的等级制度的,礼仪制度是等级制度的规范,其作用是维持现有的社会秩序。具有一定的保守性。而“仁”则强调爱人,以人为本,即是兼顾各阶级、各阶层之间的融和沟通,避免矛盾的激化导致社会的不安与冲突,具有相当的进步性。而孔子就是抓到这两个关键性东西,以“和为贵”作为稳定、发展社会的催化剂,作为治国平天下的理论基础。

二、儒家的学说,起点较高,目标明确,步骤得当。其哲学人生的四个阶段,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起点就是以“仁”与“礼”不断地完善自己,力争成为道德上的完人。第二阶段,就是处好家庭的内部关系。处理的原则是,做父母的要慈爱,做子女的要孝顺,做兄长的要友爱,做弟弟的要恭敬。家庭是小社会,只有把家庭内部关系搞顺了,搞和谐了,才能证明你有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这样进一步就能治国、平天下。这种模式的建立,是以虞舜的事迹为榜样而建立的。据《史记》说,舜以孝为天下闻,而“孝为百善先”,故舜善于修身,以明德至善闻名于天下,唐尧举舜于民间而嫁以二女。舜父昏愦而双目失明,舜的后母狠毒而嚣张,其弟象贪婪而不择手段,舜多次遭杀身之祸而脱险,然舜终以孝敬和友爱感化了父母与弟弟,以“齐家”的完美结局,显示了舜第二阶段的成功。然后,舜作为大臣,治国有方,最终尧禅位于舜,舜以天子之位而天下大治。

但儒家的哲学人生,修齐治平的模式,并非人人都能完全做到。以夏禹为例,禹确是一个道德完善的人,为了治水,他三过家们而不入,家门都不进,他如何齐家。可见,修身是关键,齐家并非是一个非有不可的环节,而治国平天下的目标,亦可因人因事而异,有所调整。孟子说:“人皆可为尧舜。”主要指道德修养,而并非指人人可以当君王当天子。

儒家的哲学人生,并非只有修齐治平一个模式,重在道德修养,而且也关注到每个人所处的时代会有所不同。如处于盛世,则要求能做到达则兼善天下;而处于乱世,则要求能穷则独善其身。

信奉儒家哲学人生的著名人物,大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忠臣良将。如汉代的苏武,忠贞报国,身为使节而牧羊十九年,终于荣归故国。南宋的岳飞,抗金名将,精忠报国,宁死而不改初衷。浩然正气的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不愧是千古长存的民族英雄。

信奉儒家哲学人生的历史名人,均以其崇高的道德精神、坚贞的民族气节,感人至深。所以从总体看,儒家的哲学人生,在中国哲学人生中,始终居于正宗的地位。

大体而言,法家的哲学人生,其成功以帝王居多,诸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等。因为他们成功的路上,不可能只靠明德至善取胜,若宋太祖是靠“黄袍加身”而身居帝位的。如果讲究仁与礼,历史上就不会出现一个宋太祖。凡非常时期成就伟业者,必走不拘一格的道路。信奉道家的哲学人生,都是失势、失意的天才文人,也只有他们能坚持不懈地追求精神的自由。信奉儒家哲学人生的大都是忠臣良将,其影响广泛而深远。

哲学人生范文第2篇

《在形下之作与形上之思间徜徉》,是张玉新老师继《高中语文教育评价》《张玉新讲语文》之后的又一部力作。初读,便被题目中的“形上”和“形下”所吸引,《周易·系辞上》中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说法,不免猜想书中的“形下之作”为何,“形上之思”又为何。带着困惑、疑虑,更多的则是好奇,有些迫不及待地翻开去找寻,在玉新老师的“一路带领”下,我找到了这样的答案。

由想法到做法,勤奋思考展现率性之语文

玉新老师四平师范学院大学毕业后,被东北师大附中选中成为了一名语文教师,在读书和教学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系统而独特的风格。

玉新老师认为精读作品才能感受读书之真谛所在,“不管喜欢哪个门类、专业,总得认真读过一本书,总得从一本精读的书中琢磨出一点道道儿,要不怎么算读书人,又怎么教书?要是能把这一点传授给学生,不就教会学生学习了吗?”他把这样的想法付诸教学实践之中,逐渐形成了“抓住核心,以点带面,扩大”的做法:“以教材为核心,先研究教材,再围绕教材积累资料。并搜集与课文相关的学术论文、鉴赏文章。”

玉新老师有着异于同行的教学追求,反对盲从,不人云亦云。故而在平时的课堂上,不仅注重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思维去判断,而且以自己的独立思维进行教学,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个性化教学。这样的教学想法和做法在教学比赛的课堂上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利用知识点总结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在灵活应对学生的提问和质疑之中,利用课堂教学的反作用力激发教师的教学机智,玉新老师称之为“灵感现象”。灵感现象的产生源自教师日常学养的积累和快速的反应能力,厚积薄发,从而使知识在教学实践的碰撞下产生质的飞跃。

张翼健先生鼓励他到初中去搞教学改革,去研究教法,去感受教育的魅力。在先生的鼓励和指点下,他对教师、学生有了重新定位,对语文教学有了更进一步的感受,于是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注重传统语文教育中经典做法的研究和应用,在完成从初中到高中一个完整语文周期的教学任务后,他培养出一批“小作家”,有多名学生出版了个人作品集,这正是玉新老师教学研究和应用在实践中结出的丰硕成果。

由做法到说法,继武师道探索语文民族化之路

20世纪末,针对语文教育得失等问题的批评、反思和大讨论,促使玉新老师对语文教育中的诸多根本问题,如学生各个学习阶段知识的衔接问题、语文教育民族化等问题,进行了梳理、总结,并形成了观点。

在对小学、初中、高中语文学习全过程的思考中,玉新老师从语文文化观的角度定性语文,具体提出了语文教育三个阶段六个阶梯的观点。从文化的本体出发进行语文教育,合乎语文教育的传统,是构建民族特色语文教育体系必须关注的问题;在回顾语文教育百年的历史中,玉新老师发现了语文教育就内容而言存在着一条异化的轨迹,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事实:语法的异化,文字的异化,阅读教学的异化,作文教学的异化。而梳理异化的目的是为了语文教育的健康发展,研究的重点则是在张翼健先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语文教育民族化的论述。

在东北师大附中期间,玉新老师带领师大附中语文组的教师们,开展了“语文教育民族化方向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课题研究,在学校开展了韵语识字、背诵古诗等一系列活动,并发表了大量阐释语文教育走民族化道路的原因、方法和意义的文章,该课题成为吉林省语文教育界的一面旗帜。调入吉林省教育学院高中部成为一名语文教研员之后,又把语文教育民族化的研究推行至全省,并使该课题成为吉林省教科院“十一五”规划课题之一。在课题的研究中,逐步得出了“语文民族化之路是语文教育的根本出路,民族化之路也是建构中国特色的语文教育体系的路径”的结论,并深入细致地阐释了语文教育民族化的内涵:“凡外来的经过借鉴、吸收、溶化,成为本民族语文教育的一部分,丰富、促进了本民族语文教育的发展,便是语文教育的民族化;本来是本民族的,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已经异化为非本民族的了,必须使它回归,回归便是语文教育的民族化。但是,回归不是复古,而是在否定之否定之后的一次扬弃。”

由说法到实践,提携后辈浸润哲学之人生

在基础教育研究中,玉新老师非常注重将教学理论、学术观点应用于实践教学之中,特别是担任了吉林省教育学院高中部语文教研员后,从以“教”为主转变为以“研”为主,把自己语文教育积累的实践经验、方法和理论用于对青年教师的提携和培养之中。从一线教师到教研员,玉新老师追求的特色是“能教能研,既能当‘运动员’又能当‘教练员’”,他不吝赐教,听课、评课,亲自讲示范课,指导多名青年教师参加全国比赛,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培养了一大批语文教育战线的新兵。

从一线语文教员到省语文教研员,玉新老师寻求从“形下之作”向“形上之思”升华之目的,经历了在“形下之作”与“形上之思”间跋涉、穿梭、徜徉的全过程,体味了其间的艰苦,但为我们所动的是其不停追索直至悠游的精神,他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不断提升自我、又充满哲学的人生。

读罢全书后,不禁思索目前一线教师的状况:一批教师不思而做,盲从教参人云亦云,没有任何想法;一批教师虽做但不思,不断重复自己,没有变做法为说法。一线教师的成长堪忧,教育的发展更堪忧。

反观徜徉于“形下之作”与“形上之思”间的玉新老师,勤于读书,变想法为做法,是一名优秀的一线语文教师;善于思考,变自己一线教学的做法为说法,探索语文发展之路,理性思考语文教育之前景;使说法施于实践,不仅指导一线教师要养成在教学中不断反思的习惯,而且也指导教研员要有实践,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玉新老师更是一名优秀的语文教研员。

最欣赏玉新老师书中关于读书的这几句话:“书底儿的厚度就是发展的高度”“书底儿的不同,课堂的厚度也就不同”。能一生徜徉于浩瀚的书海之中,想必是所有读书人的梦想,玉新老师积了书底儿,实现了梦想;能一生执着于衷情的事业,想必是只有爱着这份事业的人才能体会那份坚守的快乐和幸福,玉新老师是快乐和幸福的。从领略一部书的大气磅礴、文采飞扬到读罢后的掩书而思,我不禁对张玉新老师的《在形下之作与形上之思间徜徉》肃然起敬。

哲学人生范文第3篇

作者: 妙参

页数: 288

出版日期: 2011年1月

定价: 新台币280元

弘扬普世真理的目的,并不是要让所有人变成佛教徒,也不是要屏弃宗教或旧有的文化系统,而是要为宗教、为旧文化、为新一代的人类,找到生命的出路和文明的出路。妙参和尚的知见跨越宗教的藩篱,其教导直截了当、清楚明白,巧妙地将深奥的禅宗智慧,用简单易懂的方式教授给大众,帮助大众将普世的真理有效地应用在现代生活,提升生命质量,让人生更圆满。

健康、财富与爱的人生秘密

作者: [美]Florence・Scovel・Shinn 陈昭如 译

页数: 224

出版日期: 2009年11月

定价: 新台币250元

百年来最具影响力的成功导师──佛罗伦萨・斯科维尔・希恩,用充满力量的精辟文字告诉你人生游戏的必胜秘诀,让你把失败变为成功、贫乏变成富裕、恐惧变为信心、怨恨变成慈爱,并教你成为人生的最大赢家。

一辈子活在成功里

―― 现在放弃还太早,幸福只差这一步

作者: [美]Florence・Scovel・Shinn 姚念祖 译

页数: 192

出版日期: 2010年4月

定价: 新台币230元

美国灵性导师希恩女士的大作,本书以各种民间传说、美丽童话、圣经故事为基础,分析各种意念──意识、潜意识、超意识影响你我人生的运作法则,同时点出正确心智态度的无穷力量,并提供许多成功法门和想象力训练。按照书中提供的方法去实践,让你在迅速拥有“获得幸福人生宝藏”的智慧和秘诀,实现每一个愿望。

召唤奇迹的幸福说话书

―― 语言有改变命运的惊人力量

作者: [美]Florence・Scovel・Shinn 陈师兰 译

页数: 160

出版日期: 2010年7月

定价: 新台币220元

哲学人生范文第4篇

一如我正在阅读的梁漱溟大师的《我的人生哲学》一书。

梁大师高寿九十五周岁,他是著名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一生发表了大量有影响的著作,多关涉人生和社会问题。而大众读者往往无力遍读其著作,这本书正是一个能简要反映其人生哲学的读本。文章大多篇幅不长,千字上下,但细品下来,很精致,隽久。

老先生说《三种人生态度》:逐求、厌离、郑重。

逐求比较好理解,“人于现实生活中逐求不已:如饮食、名誉、声、色、货、利等”。芸芸众生,谁不逐求呢,只不过有的人将要进行,有的人正在进行,有的已经完成而已。

厌离这里指的不是厌世自杀的态度,指的是面对“一方面自己为饮食男女及一切欲望所纠缠,不能不有许多痛苦;而在另一方面,社会上又充满了无限的偏私、嫉忌、仇怨、计较,以及生离死别种种现象”,产生一种厌离人世的态度,“为许多宗教之所由生。”“最通透者为佛家。”

读到这里,我想起我的许多亲朋好友,有的喜欢一遍遍的抄写《心经》,有的喜欢看禅学,有的坚持定期吃素,我自己不也是喜欢偶尔读读星云大师、李叔同的文章么,原来这都是一种厌离的态度,一种躲开世事的纷扰,追求内心的安静的态度。这不是人生的最好态度么?

不是。梁大师说,最好态度是“郑重”。“实即自觉地听其生命之自然流行,求其自然合理耳。”“主要意义即是教人‘自觉的尽力量去生活’。”可见,梁大师提倡的是一种非常积极的人生态度。

在《道德为人生艺术》一文中,他说:“人生的艺术,就是会让生命和谐,会作人,作的痛快,漂亮。”

“痛快”、“漂亮”,多么诱人的字眼,谁不期望这样的人生,怎么样才算“痛快”、“漂亮”?

在《如何才能得到痛快的合理的生活》一文中,他说“我们力量要用出来才能痛快。”就是工作、事情无论轻重,只要集中精力,多用心思了,就能做到精微高深的境界。

想起好久前一直喜欢的那句话“开悟之前,砍柴挑水;开悟之后,砍柴挑水。”同样的劳作,不同的开悟之前的砍柴挑水,是苦的。开悟之后的砍柴挑水,是乐的。人生的意义不就是这么简单么?

梁大师还以自身经历说法,十几岁时,他也曾积极极接近于实利主义,后转入于佛家,最后方归于儒家。所以,他总结为,厌离的越深刻,转过来才能尽力于生活,否则便会落于逐求,落于假的尽力。真的尽力生活,都是在经过厌离之后。

想下来,这样的文章读一读,是不是胜读十年书啊?

哲学人生范文第5篇

又是一年一度的毕业季节,我与在座的每一位一样,心中都有一种说不出的依依不舍之情。但离别并不总是感伤的,正如成熟的稻谷离开生育的大地,回归粮仓;又如金黄的种子离开播撒之手,回到大地。前者既是农人收获喜悦的季节,又是稻谷将实现自己本性的开始;后者是种子获得生长的机遇,又是播种者收获希望之时。对于今天在场与不在场的哲院教师而言,你们每位的顺利毕业,都给老师增添了收获的喜悦。而对于你们自己而言,这场典礼就是你们在未来各自的岗位上逐步实现自己人生理想与抱负的新起点。对于哲学学院而言,你们是我们播向中国大地、甚至是世界各地的种子,将在各个岗位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以你们的成就展示**哲学人的荣耀。对于你们自己而言,你们又将在新的土地与岗位上获得新的成长机遇。

今天,我站在这里,代表全院的老师,也代表我自己,在临别之前给你们送上几句祝福的话语,希望你们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取得更加突出的成就,尤其是永远不要迷失人生的方向,知道自己要什么,应该拒绝什么。

我要说的第一句祝福是:毕业是新的学习征程的开始。我们在座的每一位,不管你们拿到的是学士、硕士、博士毕业证书,都不意味着人生学习历程的结束,而恰恰是新的学习历程的开始。对于继续深造的人而言,当然以读有字之书为主;对于参加工作的人而言,则当以研读无字之书为主,同时又要保持阅读有字之书的良好习惯。我们每个人的心灵如半亩红塘,要持久地保持这半亩红塘的清澈,就必须有源头活水。阅读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就能给我们的心灵注入不绝的清泉。

第二句祝福是,保持哲学人的反思精神与思考习惯,过一种有省察的生活。除开继续深造的人之外,步入工作岗位的所有人,一开始是穷于应付新的工作,无暇思考。一旦工作走上正轨,我们就不能随大流,就要以哲学人的特有思维习惯来省察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如何省察?老子讲“涤除玄览”。我们要不断地打扫自己的心灵之镜,使之保持明亮照察的状态,以之观照我们所走过的路,所做的事情的得与失。我们既要不忘初心,又要通过省察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以之应对更加复杂的事情与局面。工作开始的前几年里,很多人主要面对的是物质生活的问题。在我看来,这个问题需比较很好解决,也会比较快的得到解决。而最难解决的是自己如何能避免心与物化,成为海德格尔所说的“常人”。特别是在小有成就之时,人的初心,人的志向不隐于小成,而能继续前行。

第三句祝福是:做一个既有情怀,又有胸怀的珞珈哲学人。哲学教会我们以理性,但哲学从来都要求我们有大爱。做一个有情怀的人,就是做一个有大爱的人。孔子讲“仁者爱人”。哲学人在任何时候都要对这个世界充满着爱心。那怕这个世界虐我千万遍,我亦当爱这个世界如初恋。这就是哲学人对这个世界应有的情怀。我们哲学人,不仅要对此世有爱的情怀,还要有广阔的胸怀。东林党人有一副对联,大家耳熟能详: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我们很多人极容易在生活中躲进小楼成一统,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如果这样做了,当然也没有什么过错。但对于从珞珈山走出去的哲学人而言,似乎还缺少了一点精神与气魄。从珞珈山走出去的哲学人,不仅眼里要有家国意识、世界公民意识的怀,在实际的工作中,也要有欣赏别人成就的胸怀;尤其是在走上不同层面的领导岗位之后,更要有容人的胸怀与雅量,不仅要学会欣赏别人的成功,还应当不居他人之功为己有。只有这样,我们**哲学人,才能真正地体现大汉、好汉的精神与形象,从**人成为来自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培养的大写的人。

哲学人生范文第6篇

【关键词】哲学人文精神;教育;反思

到当前为止,由于我国社会对于高层次的人才需求不断增加,我国的中职学校学生普遍存在着就业压力过高的问题,同时中职学校大多数管理者都将教学的重心放在学生的技术教育之上,往往会忽视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作用。所谓人文精神教育,指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会做人,如何培养他们的价值观的教育。我国的传统的哲学教育往往是教师对于课程的工具性以及科学性更加重视,普遍忽略人文关怀作用。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的中职教育大纲的不断更新,随着我国新课改规划教材的出台,对于我国中职的教学改革带来了全新的导向,这也对于我国的中职哲学人文精神教育产生了许多的认识和思考。

一、哲学教育的重要性

所谓人文教育,可以说成是一种人生存以及生活的意义,是人的理想与命运等密切相关的一种概念。人文科学最主要的教育目的便是推动人性的发展。完善人的人格,给人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对于社会人文价值观的导向进行正确的确定,著名的作家周国平先生曾说过:人精神最重要的特质就在于尊重人的价值,人应该体现出其作用,应该努力的实现自身最宝贵的东西,必须从以下的三个方面入手,也就是生命、头脑以及灵魂。而学校正是让人可以对于这三种重要的素质进行实现的地方。在当前社会更加需要高端人才的情况下,我国的中职教育对于学科的实用性更加注重,甚至一些院校会对于人文关怀的氛围不屑一顾,对其持贬低态度,但是当前的教育工作者往往忽略了哲学的最初产生的意义,也就是哲学是一门认识自己的学科,这些人更是陷入了纠结哲学到底有无用处的思维定式中无法自拔。所谓哲学,是最高形式的对于人类思维进行理解的学科,哲学是所有具体学科的综合概括,因此哲学可以渗透并运用到生活中的人伦日用中,更可以渗透到每一个学科之中,同时哲学的意义不单单是像具体的科学一样向人们提供有用的技能和知识,哲学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可以让我们的生存状况产生一定的改变。

二、人文精神教育的必要性

人文精神的表现形式便是人文素质以及人文素养两个方面,人文精神想要最终趋于完善就必须对于人文素质以及人文素养进行不断的提高,同时人文素质以及人文素颜工业会伴随这个性的形成和积淀逐渐沉淀为人文精神。当前我国现代教育的最主要的目的便是对于人才进行全面的培养,让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个性,发挥自身创造性,同时鼓励学生不断你追求科学,不断的塑造自身的完整人格。因此在进行哲学的教学实践的时候需要将人文教育与生活世界进行融合,将现实生活作为可能的生活世界的基础,同时让可能生活的世界超越现实生活,进一步的提高。另外要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性进行强调,重视人文关怀,不断的对于学生的内心情感以及认知发展进行密切关注,另外教师作为学生的启发者和引导者,要帮助学生搭建学习的框架,让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已的积极性,教育学生人之为人,让人社会化,同时将人文教育会于生活,保证人文教育的普遍性。

三、中职哲学人文精神教育的必要性

使用哲学人文教育,可以有效的让学生对于人和人、人和自然、人和社会等方面进行相处行为恰当与否进行反思,让学生思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同时哲学人文教育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可以在人文精神教育的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对于哲学的问题进行大胆的假设,用自身的意识去对于哲学的知识进行认知和体会,坚决杜绝传统的固定教学模式,因为这种模式会束缚学生的主观思维活动,同时让人文关怀和主流意识两者相互交融才能不断的促进哲学人文精神教育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坚决杜绝人文教育产生抽象、狭隘 以及片面的矛盾,让学生的视野不断的开阔,不断地活跃学生的思想,让学生思维更加迅捷丰富,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的性格更加完善。

中职哲学人文主义教育不是一种单纯的人文科学教育,而是一种将自然学科以及人文学科进行沟通,不断发掘人文学科的价值的一种精神教育。中职哲学人文精神教育的突出问题是如何把它落实到我们现有的课程教学中去,仍然是一个我们不断探讨和实践的主题。

参考文献

[1]朱红文.人文精神与人文科学[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4)

[2]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1)

哲学人生范文第7篇

关键词:哲学 人文教育 教学反思

目前,中职学校的学生面临着就业压力和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严峻挑战,由于学校更多地将教学的重心放在了技术教育上,而淡化了人文精神的教育,即“如何做人”的价值观培养,在以往的哲学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课程所具有的“工具性”与“科学性”,而忽略了人文的关怀作用,庆幸的是,随着中职德育课新大纲和国家规划新教材的出台,给中职的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转机与导向,也对中职哲学人文精神的教育产生了几点认识和思考。

人文教育是一个与人的生存和生活及其意义、人的理想和人的命运等等密切相关的概念,人文科学的教育目标是发展人性、完善人格、提供正确的价值观或意义理论,为社会确立正确的人文价值观的导向。[1]著名作家兼哲学家周国平先生认为:“人文精神最重要的特质在于尊重人的价值,人应该体现出其尊严,应该努力实现自身最宝贵的东西。而欲要实现人身上最宝贵的东西,须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生命,二是头脑,三是灵魂。而学校正是具体实现这三重素质的地方。”他指出:学校的目标即在于智育,而智育正是独立思考及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不是一味流水线式地培养专门的技能人才。现代教育在教给人知识的同时却未能引导受教育者对生活、生命意义进行思考,教育成为“生存的教育”,而不是“存在的教育”,使得现代人的生活充满了无聊、空虚、寂寞和无意义感,从根本上威胁到人生的幸福与人类文明的进步[2]

在当今职业教育崇尚学科的“有用性”,贬低“人文关怀”的氛围下,在当今人们对哲学始终纠结在到底“有用”还是“无用”的思维定式中时,却忽略了哲学最初产生时的意义——认识人类自己,哲学,被理解为人类思维的最高形式,正因为它是各门具体学科的综合概括,所以才能渗透到各个学科和人伦日用之中,哲学的意义不是像具体科学那样,为我们提供某种确定的知识和技能,而是使我们获得一定的改善生存状况的力量。[3]我们通用的哲学教科书中指出:“马克思哲学的功能有三:一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二是人生的根本指南;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4]其中第二项功能即是与人文科学总的教育目标相一致,但在实际教学中容易被“遗忘”。

人文精神通过人文素质、人文素养表现出来,而人文素质和人文素养的提高才使人文精神趋于完善。伴随着个性的积淀和形成,人文素质、人文素养逐渐沉淀为人文精神。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张扬个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学生对科学的追求和对自身完整人格的塑造。在哲学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首先将人文教育融合到生活世界中,可能的生活世界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同时又超越现实生活。在可能的生活世界里,教育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原理,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性和决定性作用,重视人文关怀,即关注学生内心情感和认知发展的程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当启发者和引导者,帮助学生搭建起学习的框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义,这恰好符合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学说中“搭建脚手架”这一概念。教育是使“人之为人”的过程,也是使人社会化的过程,因此,哲学的人文教育必须回归于“公共生活”和“社会生活”,它总是和自然、社会整体、个人的存在相关,是人文教育的永恒。

通过哲学的人文教育,使学生警醒和反思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处中的行为是否恰当,关系是否和谐,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其次培养创新的精神,人文精神教育的宽松、自由和开放允许学生对哲学问题大胆的设想和设问,用自己的理解去认知、体会和领悟哲学的知识,而不能用固定的教学模式去束缚学生的思维活动。最后,人文关怀与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相互融合,在教学实践中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要做到既重视传统人文素质教育,即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作用,又坚持共产主义信仰教育,两者均不能偏废,使人文关怀与主流意识相互通融,相互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蕴涵的人文精神,最突出的特质是“以人为本”,将重新唤起我们对中职哲学人文教育的反思和改革,我们强化人文精神教育是要克服科学主义的范式,避免使人文教育陷入片面、抽象、狭隘的矛盾,而是在哲学人文精神的教学中,多领域、多视角、多资讯、多信息的输入式教学,必将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思想更加活跃,思维更加丰富,精神更加充实,思想品质更加积极完善,行为更加理性。

总之,中职哲学的人文主义教育,并非纯粹的人文学科教育,而是沟通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尤其注重发掘科学的人文教育价值,既教育学生正视人与自然与社会、人与历史与世界的关系,又教育学生在掌握科学的同时,学会正确地对待科学,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文精神的教育,当前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各种各样专门人才,而且需要有完整人性——有道德感、独立思考、自我反思能力的公民,也给职业教育提出了新道德建设的问题,而任何新的道德规范的建立,都不可能凭空而来,必须吸收以往的优秀文化传统。这些传统包括: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形成的优秀文化道德传统;二、五四新文化以来形成的优秀道德传统;三、世界各民族所建立和形成的文化道德成果。中职哲学人文精神教育的突出问题是如何把它落实到我们现有的课程教学中去,仍然是一个我们不断探讨和实践的主题。

参考文献:

[1] 朱红文,人文精神与人文科学[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4.

[2] 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1

[3] 张志伟,冯俊,李秋零,西方哲学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4

哲学人生范文第8篇

弗兰克尔意义治疗理论以意义为核心范畴,以意志自由、意义意志、生命意义为基本命题,以意义分析、矛盾意向、去反思为技术方法,从而开创出医学心理学思想发展史中的又一座理论丰碑。考察并借鉴意义治疗理论中厚重的人本主义思想价值,有助于当下医学人文教育理念、方法、原则、内容的创新与实践。

关键词:

弗兰克尔;意义治疗;人本主义;医学人文教育

维克多•弗兰克尔(ViktorFrankl)是奥地利当代著名的精神医学家、哲学家和临床心理学家。作为一名曾亲身经历过二战纳粹集中营并获得过哲学和医学双博士学位的生还者,弗兰克尔以自身的经历见证了生命的意义所在,并在对当时的精神分析学和存在主义哲学思潮予以批判吸收的基础上创立和发展了影响极具深远的意义治疗理论,从而奠定了其继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和阿德勒个体心理学派之后的维也纳第三个精神治疗学派的学术领袖地位。由于意义治疗理论蕴涵着浓厚的人本主义思想价值、闪耀着绚丽的人本主义光辉色彩,因此,研究和借鉴弗兰克尔意义治疗理论中的合理成分,对于当下医学院校创新和实践以彰显人文关怀为特色的医学人文教育模式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1意义治疗理论的主要内容

在弗兰克尔看来,追寻生命的意义是人的基本需要,或者说是人之本性。在考察了20世纪人类普遍面临的因“无意义”和“存在性空虚”而导致的心理状况后,弗兰克尔将“存在、选择、责任、意志、自由、价值、信念、意义”等传统的伦理和哲学范畴引入心理学研究领域,并最终在人类思想史上建构出一座独具特色的意义治疗理论大厦。

1.1“意义”释义

“意义”(Meaning)一词是弗兰克尔意义治疗理论中独一无二、只有人能够且必须予以实践的核心范畴。所谓“意义就是对人有所意味的客体对主体精神活动的一种指向,这种指向寓于人的理解之中”[1]。就此而言,弗兰克尔的意义旨趣无疑更多地包含有“理解”和“价值取向”这两个维度。在弗氏看来:“人对意义的追寻是其生命的初级动机,只有当这个意义实现时,个人追寻生命的意义的愿望才能够得到满足”[2]101。基于“意义”是要求人们在生命实践活动中不断去探索并不断切近存在的一种价值取向,于是弗兰克尔以“意义”为核心范畴建构起完整的意义治疗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所坚持的“意义疗法更着眼于将来,也就是说,它更关注患者在他们未来生活中实现生命的意义。意义疗法是一种以意义为中心的心理疗法”[2]100。

1.2意义治疗理论的基本命题

弗兰克尔认为,完整的人性是由肉体、心理和精神三种要素构成的,其中精神或意志是决定完整人性的根本要素[3]。因此,要追求人性的完整、实现生命的意义,必须把生命意义建立在精神层面的价值感的体验上。为此,弗氏提出了意义治疗理论的三个相互联系的基本命题,即意志自由、意义意志和生命意义。意志自由。弗兰克尔认为:“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剥夺,惟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自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可剥夺”[4]。这表明,意志自由就是每个人都有追寻意义的自由,意志自由决定了人可以在任何生活情境中都能选择自己的反应和立场。此外,弗氏又指出人不仅具有精神上、态度上的选择自由,同时还具有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的自由。惟其如此,每个人才能在实现自身生命意义的历程中自觉抵制一切侵蚀完整人性的东西。意义意志。不同于弗洛伊德和阿德勒分别将追求快乐的意志和追求权力的意志看做人们行为的初始动力,弗兰克尔认为意义意志才是决定人们行为的根本缘由。“对照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所着重的唯乐意志,和对照阿德勒心理学派所着重的并称之为‘争取优胜’的权力意志,我提出了意义意志”[5]75。在弗氏看来,追求快乐的意志和追求权力的意志都是实现生命意义的意志之派生物或副产品,并且这两种追求都具有被动性,只有对生命意义的追求才是人的主动追求,因为当人发现自己的生命无意义时,他就会有“存在的空虚”感。因此,意义意志是来自人的精神层面的力量,它既是人的生命的原动力,也是人的一种基本生活态度。正是凭借意义意志,人们才会寻求并发现一种超越其生存的更高的独特生命意义。生命意义。在弗兰克尔看来,任何人的生命都是有意义的,即使是面临痛苦与死亡,只要以正确的立场和态度来看待,从中也能追寻到生命的意义。一个人又如何才能获得、发现自身的生命意义呢?弗兰克尔提出可以通过三种途径:其一,创造和工作。通过创造和工作,人能够实现自己的创造性价值并感悟生命的意义。其二,体认价值。通过体验某种事物或体验一种爱的感觉可以使人感受到自己能做些什么,应该做些什么,从而在发挥自身潜能的过程中实现生命的意义。其三,对待不可避免的痛苦的态度。虽然痛苦和悲剧不是人们所追求的,但面对不可避免的人生痛苦和不可抗拒的命运力量,人完全可以从自己所选择的态度和立场中感受痛苦和悲剧的意义存在,从而为自己开辟一种全新的人生选择,实现生命的自我超越。

1.3意义治疗的具体方法

意志自由、意义意志和生命意义三个基本命题分别为意义治疗理论体系平台的搭建提供了可能性、现实性和指向性,在此基础上,弗兰克尔从技术维度周密地阐发了意义治疗的具体实施方法。意义分析法。弗兰克尔认为人的主要行为动机是要理解生存的目的与意义,因此他把这种动机称之为“探求意义的意愿”。倘若生活中人的这种“探求意义的意愿”遇到阻碍或挫折,必然产生焦虑、紧张、烦躁等心理障碍。因此,意义分析法就是要通过帮助当事人找到其应投入的事业、应建立的人际关系以及应实现的人生价值等方面分析其生命存在的意义和目的,从而促使人的理性精神因素复苏,明确生活的方向和自己的人生责任。矛盾意向法。弗兰克尔认为矛盾意向法主要是针对人们有一种预期的害怕或恐惧会变成现实,而当人们去过度关注或希望这种害怕或恐惧成真时却反而不可能的这种矛盾心理,要求当事人改变对害怕或恐惧的态度,即“鼓励患者去做,希望发生正是他所害怕的事情———尽管不是诚心要这样做”[6]。弗氏指出,凭借矛盾意向法能够帮助当事人消除不确定的害怕或恐惧心理障碍,从而在精神上超越自我和现实,发现新的生命意义。去反思法。在弗兰克尔看来,当一个人过度关注、过度反思自身的某个问题及由其产生的消极情感与体验时,便不可避免地陷入神经性悲观、焦虑和空虚的状态。因而去反思法的目的就是要努力改变或转移当事人的关注焦点,重塑当事人的生活重心,将其注意力引向他人或自己思想中的积极方面。这样,当事人就不会沉湎于因过度反思而引发的焦虑、悲观和空虚等消极情感之中,进而确立起新的人生方向,实现新的人生意义。

2意义治疗理论的人本主义价值

弗兰克尔的意义治疗理论给生命意义这一人生哲学问题赋予了特殊的临床注解,不仅开拓了当今心理治疗的新领域,其间充盈着的浓厚的人文关怀理念更是给人们提供了一种追寻生命意义的人本主义哲学思维和方法借鉴。

2.1重视真诚关爱对人的精神激励作用

弗兰克尔认为,爱是具有最高人性价值的情感体验,“爱的力量大于死亡,爱是人类所渴望的最终极、最崇高的目标”[7]。因此,运用意义治疗理论在帮助当事人分析和发现生命意义的过程中必须特别重视真诚关爱对个体的激励作用。在弗氏看来,“爱是我们与他人交往过程中真正人性的体现,是促成精神健康的存在形式”[8]。就此而言,爱是人在精神层面对价值的一种关注,是人性中真、善、美的集合体,通过爱的精神活动,我们不仅认识到当事人的存在,而且还能认识到当事人能做什么,他的潜在价值怎样。这些价值层面的认识无疑能够激发当事人的内在创造性,促使当事人去实现价值,完善自我。可见,人际间的“爱可以从一种感情行为转化为一种意义行为,成为支撑人们生存和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9]。当然,弗氏强调的爱是相互的,因为如果一个人缺乏爱,或者只是自爱,他将仍然体验不到丝毫的意义价值。

2.2强调人的精神上的自我超越能力

在弗兰克尔看来,意义治疗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帮助人们去发现生命中存在的意义,明确生活的目的,从而面对生活中出现的种种困难与挫折能够从中体验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强化和凸显人类精神上的自我超越能力。因为自我超越能帮助一个人暂时接受既定的事实和周围环境,最终获得一种真正的生存方式。显然,弗氏的“自我哲学是整体性的,向内寻找心灵、肉体与精神的和谐,向外越过各种冲突、失望与痛苦发现生活的意义”[7]。实际上,生活中的人不仅是一种有限的实然存在,还是一种无限的应然存在,人就是在这种有限与无限、实然与应然的相互联系、自我超越中实现人性的完满。而一个人一旦否定或抛弃自己人性中的这种自我超越能力,精神障碍的产生便不可避免。

2.3关注并引导个体对生命意义的追寻

生命之美于万物是无限的,然而人的生命美确乎与一般存在物不同,这是因为人的生命美是在人的意义的辉映下从而才生发出各种希望与无限可能,所以意义就是人生命的绽放、呈现和真实体验。只不过人的生命意义是需要人在自己的生活世界中去追寻、发现而不是被给予的。对此,弗兰克尔认为“人不应该问他的意义是什么,相反,他应该认识到,被询问的应当是他自己”[2]111。因此意义治疗不会明确告诉每个人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而是鼓励、关注并引导每个人自己去探索、发现自身的生命意义。一个人只有充分认识到生命意义的具体所在,进而确立实现生命意义的坚定信念,才能在自己的意义世界里实现诗意的栖居。

3意义治疗理论在医学人文教育中的运用

医学人文精神、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对人的生命的尊重与敬畏”[10]445,加之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由于“现代社会伦理与道德之间的传统平衡与张力被打破,出现了伦理-道德的断裂、倒错、悖论以及碎片化的时代‘症候’”[11],由此导致一些医学生深陷人生意义误区而不自省。因此,客观的借鉴和运用意义治疗理论中厚重的人文关怀意识、深邃的人性解读策略以及对生命意义的不懈探索的合理论断,对于进一步提高和增强医学人文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3.1在教育理念上应确立并践行主体性教育观

意义治疗理论的主旨是去帮助当事人发现、探索生命的潜在意义,从而实现生命的应有价值。弗氏认为,这种发现与探索是建立在双方平等的互动交流与对话倾听的基础之上的,即双方建立的是一种“我—你”的主体与主体间的平等对话关系而不是“我—它”的一种主体与客体间的单向占有关系。医学人文教育的对象是有生命、有思想的学生,要想获得较好的医学人文教育效果,教育者就必须改变过往一直存在的“我说你听”、“我教你做”、“我管你服”的高高在上的传统教育观念,进而树立一种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主体性的教育理念。确立并践行主体性医学人文教育理念,必然能够增强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调动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特别是针对当前医疗实践中因滥用医疗仪器检查而致医患关系存在物化现象的客观现实,在医学人文教育工作中不践行主体性教育理念,不培养医学生的主体性观念,是很难保证医学生在未来的医疗实践中能将医患关系正确理解为“我—你”之间的对话交流关系而存在的。

3.2在教育内容上应彰显意义引领的教育主题

人的生命意义本是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而弗氏却将生命意义引入心理治疗领域,这就使得意义治疗已经超越了严格意义上的心理治疗,更是一种富于哲学智慧的理性思考。医学人文教育是一门以引领医学生体察医学的人性内涵进而养成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关爱生命的高尚医学人文素养为鹄的学科群,因而探寻生命的意义问题同样是医学人文教育的应有之义。当前一些医学生由于生命责任感的极度缺失,面对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挫折却无法正确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无法摆脱和走出烦躁、空虚、孤独和悲观的心理困扰,甚至采取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年轻生命。依弗氏论断,对无意义生命的恐惧和逃避是滋生此种状况的内在缘由。这就要求教育者不能仅仅从知识宣传的层面去解读医学人文教育的内容,而应从意义引领维度去和医学生一起充分发掘蕴涵于医学人文教育内容中的生命意义魅力,充分领悟蕴涵于医学和医学人文教育中的人性内涵,从而充分实现师生双方生命意义的碰撞、沟通与交流。就此而言,弗氏的意义分析法及有关发现生命意义三种途径的论断无疑给医学人文教育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3.3在教育原则上应尊重医学生的个性发展差异

尽管弗兰克尔坚持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意义的,但弗氏同时又指出不同的人其生命意义却是不同的,就是同一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的条件下其生命意义也有所不同。这是因为,每个人在其生活中所承担的人生使命或人生任务都是特定的,都是他人所无法替代的,同时,“每个人的一生也都是不能重复的”[5]84。因此,弗氏认为意义治疗必须尊重每个人在追求生命意义时所具有的不同需求。基于此种认识,我们认为在医学人文教育实践中,不同专业的医学生、相同专业的不同医学生必然同样会对医学人文教育产生不同的需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医学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如成长的环境、气质、性格、涵养、志趣、爱好以及需要层次和如弗氏所言的意义意志的不同等。这就要求教育者在遵循全面性教育原则的同时,必须坚持差异性的教育原则,要根据医学生的不同个性心理状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方案,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材施教,切忌“千人一面”,切忌“一个剧本唱天下”。惟其如此,才能切实提高医学人文教育的针对性和现实性,进而增强其教学的实效性。

3.4在教育方法上应重视并积极引领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教学

弗氏认为:“生命的真正意义应当发现于世界之中,而不是在人的内心,也不是在被认为是一个封闭系统那样的自己的精神世界中发现生命的意义”[2]112。既然生命的意义需要到现实世界而不是人的内心精神世界去发现、探寻,这就启示我们,在医学人文教育的方法上不能将教育目的的实现仅仅聚焦于40或50分钟的课堂教学,而应引导医学生关注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由于医学“人文没有自己的独立实体,医学人文必须而且也只能依附于各种具体的医学实践中。医学人文如果只停留于人文学者的课本、报告和论文上,是没有什么重要意义的,人文医学的终极意义在于医学人文的实践”[10]464-465。因此,只有引领医学生全程参与并重视临床见习、实习以及各种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医学生才能不断明晰自己所承担社会角色的职责所在,进而在广袤的社会实践中发现生命的意义,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5在教育氛围上应关注并极力营造充满爱的温馨校园文化环境

前已述及,弗兰克尔看到并极为重视爱在意义治疗中的作用,他认为“人类的救赎,是经由爱而成于爱”[2]39。这同样给我们以重要的方法论启示,即在医学人文教育实践中,不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要给医学生营造一种爱的教育氛围。当下许多高等医学院校无论是在校园面积还是在校园建筑等“硬件”方面确乎很“硬”很“高大上”,然而在校园文化环境特别是在表征医学固有人文特性的“软件”建设方面却尚显羸弱,遑论充满爱的人文氛围的校园环境的存在。实际上,爱是人的一种唯美的基本情感需求,爱也是教育之永恒主题。因此,营造爱的教育环境氛围并在爱的基础上建立起互尊、互重、互信的师生关系,必然既能够有助于激发医学生探寻生命意义的学习欲望,优化医学人文教育的实际教学效果,又能够促成医学生爱的情感的生成,并能够促成医学生在以后的执业生涯中能将这种爱的情感普化为对患者的无限人文关怀。

作者:时统君 单位:徐州医科大学社会科学部

参考文献:

[1]秦光涛.意义世界[M].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69.

[2][奥]弗兰克尔.追寻生命的意义[M].何忠强,杨凤池,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3]石春.意义治疗理论下的生命意义及其发展[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4):49-52.

[4]蒋柯,蔡旭.弗兰克尔意义分析理论及其在当今社会的应用[J].心理研究,2013,6(1):3-7.

[5][奥]弗兰克尔.人生的真谛[M].桑建平,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

[6]郭本禹.法兰克尔的意义治疗[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5(4):249-251.

[7]刘小新.弗兰克尔的意义分析理论及其启示[J].中州学刊,2004(4):157-159.

[8][美]古尔德.弗兰克尔:意义与人生[M].常晓玲,翟凤臣,肖晓月,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123.

[9]周红.追溯与理解———略论弗兰克的意义治疗学说及其实践意义[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8(3):110-116.

[10]杜治政.医学在走向何处[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哲学人生范文第9篇

关键词:管理哲学;人性假设;哲学人性观

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已经成为发展的基本趋势,哲学与管理学的交叉融合就有了管理哲学的概念。尽管管理哲学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认识,然而无法回避的是强调管理哲学把管理学和哲学联系起来,然而管理哲学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哲学,它是一种具体的应用哲学。管理哲学作为哲学理念和哲学智慧在管理领域的具体运用,必须少一些思辨,多一些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所以,管理哲学更多地是一种实践的哲学,而不单纯是理念哲学,这就要求一般意义上的哲学精神和哲学理念必须具体化到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中,这个具体化过程的实现,需要通过特定的途径,而这个途径或出发点,笔者认为就是哲学人性观要具体到管理哲学中的人性假设。

一、 哲学人性观

从哲学史上来说,研究人性无外乎两种思维方式:一是从现实出发,总结人性;二是从超验出发,规定人性。人从哪里来的?又要到那里去?从古希腊自然哲学开始,就围绕着本原问题探讨哲学。对于人既有肉体又有灵魂的认识,自古以来就有,灵魂和肉体如何统一的问题,是哲学史上人性观一直在探讨的问题,要么把人看成物质性的,要么把人规定为精神性的,于是“物性人性观”、“神学人性观”、“理性人性观”等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并有人的“物性”和“超物性”对立的观点。从今天来看,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人取得了进一步深入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劳动、实践和社会关系三个层面探讨了人性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人性是指人身上所具有的特性和属性,人的本性主要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三个方面,而精神属性本质上属于人的社会属性,因此,人性主要有自然属性和精神属性两个方面。

现当代关于人性的争议,还集中在批判抽象人性论的观点上。抽象人性论是着眼于人同动物的区别而对人性进行的一种抽象。它通过静态的、共时性的比较和归纳,把诸如理性、语言、意志、、利己等人的共性特征抽象化为绝对的、永恒不变的人性,以此作为考察、研究、解释人和社会的出发点和根本动因,从不变的人性中引伸出社会关系及其规律。很多学者也是基于人的现实性而批判这种所谓抽象人性论的,认为这种人性论不能把握人的本质。而我们在这里探讨的“人性假设”也被批判为抽象的人性论。诚然,抽象人性论是不能最大程度把握人的本质,而人性假设不同于抽象人性论,人性假设的作用不是把握人的本质,而是通过一定的理论前提建构相应理论,从而为现实提供理论指导,管理哲学中的人性假设就是达到此作用,我们不能从不能彻底把握人的本质,就忽略这种人性观的作用,它是哲学中关于人的认识的具体应用,而非达到一种把握人的本质的作用,所以这种人性观并不“抽象”。而对人的本质的探索,对人性的进一步发掘是以前、现在乃至将来永恒不变的哲学任务。哲学的人性观和管理哲学中的人性假设既有一定的联系,又相互区别。

二、哲学人性观和管理哲学人性假设的联系与区别

管理哲学的人性假设本质上是一般哲学人性观的具体应用,所以管理哲学的人性假设是以哲学的人性观为前提的,就今天管理哲学的发展水平来看,所有管理哲学的人性假设都是直接借助于一般哲学的人性观。从中西人性认识的不同来看,中国古代人性观主要是基于伦理的角度上提出的,受儒家文化人性善的影响,认为人性本质上是善的,所以引导开发人的善性就成了中国古代管理哲学的基本价值取向;古希腊文明对人的理解主要是从人的个体自由和感性生命力的弘扬出发来探索人之所以为人的特征,而不仅仅像中国一样囿于伦理关系,在古希腊人看来,人性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追求自由和张扬个性,而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个体都是自私的,所以人性中最主要的就是自由和个性,而这种自由和个性的人性在基督教文化中就变成了人性的“原罪”。到了近现代,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相互交织,从管理学上讲,西方人性观主要是理性的人性观,在此基础上,管理哲学强调制度设计,是典型的制度管理,表现在强调管理制度要使人的自由的实现和对自私的合理限制。从某种程度上说,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主要是基于对于人的认识进一步深入的基础上所提出的人性假设理论的发展。因此,管理哲学中的人性假设是基于哲学人性观的发展上的,管理理论构建的基点是人性假设,哲学人性观是管理哲学人性假设的认识论来源,而管理哲学人性假设又不同于一般哲学的人性观,是一般哲学人性观的具体应用,是基于方法论意义上的管理理论构建的需要。

哲学人性观与管理哲学人性假设的区别从整体上讲是哲学与管理哲学的区别,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出发点不同

“哲学是什么”是哲学研究中一个永恒的、开放性的问题。研究这个问题主要有几个明显倾向:哲学的起源(中西起源)、哲学无定论(认为人们无法给哲学下准确的定义,哲学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不同的内容)、“什么是哲学”与“哲学是什么”之争以及哲学就是人学等等。现代德国哲学家卡西尔在《人论》一开始就说:“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这看来是众所公认的。在各种不同哲学流派之间的一切争论中,这个目标始终未被改变和动摇过:它已被证明是阿基米德点,是一切思潮的牢固而不可动摇的中心。”1在现代中国哲学界有些人认为哲学的中心问题是人。如果认为哲学是寻求一般规律,科学是寻求具体规律,那么哲学与科学就仅仅有层次上的区别而没有性质上的区别了。哲学的目的不是揭示世界是什么,而是告诉人们人的世界应如何,因此哲学的实质是人学。对于这个观点,存在一定问题,也存在着争论,哲学的主题是人并不意味着哲学研究的范围仅限于人,而不重视其它方面的研究。在我们研究人的同时,必定要研究与人有关的所有知识。而关于人性的科学恰好是哲学,但是与人有关的知识并不仅限于哲学。笔者在这里不是研究哲学是什么的问题,只想说明 “人”在哲学中的地位,哲学的根本目的就是用理性思维去实现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人”的问题一直是古希腊哲学到中世纪宗教哲学以及到现当代西方哲学不变的主题,笔者认为,哲学中关于人的问题主要是一直在追问“人从哪里来?”和“人到哪里去?”两个问题,亦即本原问题和终极关怀问题,哲学人性观是试图从追问本原问题以实现对人的终极关怀,西方哲学史上的相关理论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人性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出发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也如此。

管理哲学人性假设则不同,管理哲学人性假设是为了一定管理目标的实现而作出的,是为了一定管理理论的构建而服务的,从出发点上与哲学人性观有着根本的区别。虽然现代管理理念也强调管理的最终目标也是人,主要表现在强调“人本管理”上(关于人本管理,第三章会作专门论述),但是这个目标要一系列的子目标配合,是不断实现的,终极目标的实现是需要各种具体目标的实现为前提的。比如,企业管理中,企业以盈利为主要目标,到今天仍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即便当今许多打着“社会企业”的名号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也是如此,他们之中可能有一部分真的是以实现社会利益为根本,但是这个社会利益实现的前提是一定经济利益的实现。

(二) 一般意义和具体意义的区别

哲学人性观是对人性一般意义的把握,是对人性本质的探索和对人性实现的追求,而管理哲学中人性假设是人性在微观层面的具体应用。管理哲学中人性假设是一个非常具体的概念,这种具体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人性假设理念及应用不同;第二,不同管理组织当中所要求的人性假设不同,相同组织当中不同部门的人性假设应用也不同;第三,人性假设为了一定管理目标的实现而存在,其目的性非常明显,涉及到不同管理目标的人性假设不同。总之,管理哲学的人性假设是一个具体的概念,总的来说,管理哲学人性假设是具体到管理学上的,是哲学人性观在管理学中的具体应用,涉及的条件不同,应用的方法不同。

(三) 目的和手段的区别

哲学对人性的探索是追求人性实现的目的,更多时候强调的是价值理性。而管理哲学人性假设是强调利用人去实现人的目的,人是同时作为手段和目的而存在的,因此管理哲学人性假设更多强调的是人的工具理性。

“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之所以困扰哲学界那么久至今没有明确统一的答案,“哲学问题都是一些永恒无解、万古常新的难题,哲学家们只能不断地探索、寻求通达智慧境界的道路,但是却注定了不可能获得终极的答案”,张志伟认为哲学问题之所以是没有终极答案的难题,“原因就在于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人不仅是属于自然的存在物,不仅依靠自然本能而存在于世界上,而且有理性思维,是自在性与自为性的统一,“这就使他形成了超越自身有限性而通达无限的自由境界的理想,哲学(包括宗教)就是这一理想的集中体现。”2“人的奥秘,是哲学奥秘的所在;探寻哲学的奥秘,就在于求解人的奥秘。人及其与世界的关系,是全部哲学问题的集结点。”3 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探索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在“人属”世界中探索世界的规律,又要依靠自我理性不断反思自我,在反思的过程中认识自我的本性,并且利用自我的本性改造自然,使世界改造为“属人”世界。然而,人们探索外部世界的客观规律,在最终的意义上,并不是为了解释和说明外部世界,而是为了掌(下转71页) (上接51页)握外部世界的客观规律来实现人自己的目的;人们认识自我的本性,从根本上说,也是为了合乎本性地实现自身的发展。“所以,人类的一切探索,包括哲学探索,都是为了人自身的发展而进行的探索。”4

古希腊自然哲学主要探究世界的本原或始基问题,以追求“万物的统一性”,也就意味着同时包含人的本原问题,也即前文所提到的“人从哪里来”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追问“人到哪里去”,以实现人的价值为根本目的;中世纪基督教哲学更是从信仰的角度实现对人的终极关怀;近代西方哲学通常被人称为“认识论的转向”,认识论的转向是针对本体论而言的,说明人们开始强调自觉地认识“人和世界”的关系,从而达到实现人的自身发展的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则从现实出发,指出人的实践性,在认识人的基础上,最终达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西方哲学人性观探索人性以实现人的价值,是对人的终极关怀,其“为了人而认识人”的目的性非常明显,中国哲学同样如此。就影响广泛的儒家思想来说,“儒家站在人生之内体证宇宙万物之生命本源,并据此体证追寻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审视人生的意义、命运及人对天地万物的伦理义务和道德责任。5”

哲学人性观是管理哲学人性假设的认识论来源,管理哲学人性假设必须以一定的哲学人性观为依据。然而,管理哲学人性假设从深层次的角度看,可能也蕴含着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性,但它首先不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是为了一定的管理目标而存在的,因此,此时的人性假设中的人就变成为了实现一定管理目标的手段,其手段性非常明显,是方法论意义上对人所作出的“假设”,强调的是工具理性。

由此可见,哲学人性观和管理哲学不仅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哲学的人性观为管理哲学人性假设提供认识论基础,人性假设理论的发展也会促进管理哲学人性观对人性的深入认识。然而他们之间也有一定的区别,这是我们不能回避的问题,不能因为看不到他们之间这种微观的区别,就一味地去评判人性假设,把它当作抽象的人性论加以批判而看不到它的重要作用。正是由于哲学的人性观和管理哲学中的人性假设是存在一定的区别的,以及人性的复杂性和难以捉摸,人性假设在管理哲学中有其非常重要的作用与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2】张志伟.西方哲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

【3】孙正聿.哲学通论[M].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1).

哲学人生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 医学院校 发展 作用

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都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动力。医学院校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哲学社会科学在医学院校的发展中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思想解放作用

哲学社会科学作为解决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解决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认识和运用的科学,它能够根据以往和现在的素材和思想材料,对社会的未来发展作出超前的预测和探究,引导人们打破传统思想、习惯势力和现有观念的束缚,树立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进步趋势,具有前瞻性的新的思想观念,从而起到启蒙和解放思想的作用。世界和中国的历史发展史实,充分证明了哲学社会科学对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所起到的巨大的思想启蒙和解放作用。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极大地冲击了封建思想,为资本主义的萌芽与兴起打下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法国的启蒙学派和战斗唯物主义、英国的经验唯物主义和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的古典哲学,无不为这些国家的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思想障碍。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极大地启蒙和教育了广大的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促进了世界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列宁主义的产生,教育和团结俄国人民把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了现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思想,启蒙和教育了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下的中国人民,指引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另一大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把中国人民从长达20年之久的“左”的思想统治下解放出来,指引中国人民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面对新世纪国际国内出现的许多错综复杂的新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观点和新思想,又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它正在并必将使当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得到进一步的解放与更新,并指引中国人民不断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当今社会,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要办好一所大学必须有先进的办学理念,而这种办学理念不可能是先天具有的,也不可能是自动形成的,而是人们在实践中不断解放思想,勇于探索与创新的结果。因而,要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医学院校就必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束缚。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启蒙和解放作用,使医学院校确立紧跟时展步伐,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规律和医学发展规律的先进办学理念。

二、素质提高作用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必然是全面发展的具有很高综合素质的人才,不仅要有自然科学素质,而且要有哲学社会科学素质。大学作为社会的最高学府、知识的神圣殿堂,不仅要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的自然科学人才,也要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即便在自然科学人才培养中,无论是在科学思维能力培养方面,还是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等方面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教育。大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专业科学知识,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竞争的能力,还要使学生具有较高的哲学理论思维、科学的世界观、高尚的道德和健全的人格以及对国家和民族的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由于我国在自然科学和科学技术上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人们对自然科学的重要性能够深刻认识,但对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却有所忽视,并在社会上逐渐演化成了重理轻文、重自然科学轻哲学社会科学的不健康的趋势。受此影响,高校中人文专业的地位逐步下降,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日趋削弱,导致了大学校园中人文精神的衰落和功利主义的泛滥。部分大学生表现出来的精神信仰的失落、思想道德素质的下降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充分说明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和加快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与教育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因此,医学院校要采取切实措施,大力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的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普及和提高学生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成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成为视野宽阔、胸怀宽广的人,成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

三、精神激励作用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于生存和发展,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也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华民族在其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热爱和平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教职员工才能够爱岗敬业、努力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也只有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学生才能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掌握过硬本领,为实现祖国的繁荣昌盛打下坚实的基础。哲学社会科学是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根本载体,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承担着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崇高使命,所以高校要通过不断加强和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使民族精神成为促进自身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正确的哲学社会科学能够深刻地揭示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把握人类社会的前进方向和进步趋势,从而使人们确立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体现社会前进方向和进步趋势的远大理想,并激励自身为实现这一远大理想而不断地努力奋斗。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迄今为止最为美好的社会制度,它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代表了人类社会的前进方向,体现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趋势,确立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能够激励人们为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目标而不断努力奋斗,并成为人们实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内存动力。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在全社会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远大理想,使之成为人们人生的价值取向和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动力,从而充分调动和发挥人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医学院校要通过不断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和教育,使广大师生员工牢固地树立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使教职员工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使学生刻苦学习、积极进取,为高校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不竭的强大精神动力。

四、方向保证作用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所以高校办学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又必须要以科学的理论作指导。马克思主义是整个哲学社会科学的核心和精华之所在,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真理,是我们党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高校办学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代的最新成果,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只有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广大师生员工的头脑,高校才能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为此,医学院校要全面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切实推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使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真正做到入耳、入脑,并成为广大师生员工的行动指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两课”是宣传马克思主义和推进“三进”工作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医学院校要切实加强对“两课”建设的领导,把它列为重点课程来建设,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努力增强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时代感和实效性,帮助青年学生牢固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成为新世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

五、决策保障作用

决策是指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提出、选择并实施行动方案的全过程。决策是管理工作的核心,所有管理工作都要围绕决策来开展。决策决定着管理工作的方向、轨迹和效率,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到管理工作的效率,而且决定着事业的成败。所以,管理者要努力提高科学决策的水平,力求作出正确、合理、高效的决策。科学预测是采用科学的方法,根据已知推测未知,根据过去和现在预计未来,根据历史和事物演变的逻辑与推理来探求事物未来发展变化的规律,它是科学决策的前提。价值观也是决策的前提和依据,决策者的价值观、伦理道德和某些心理因素在决策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在现代管理中,由于现代决策的多系统、多层次、多因素及其动态变化等原因,管理者要作出一项科学正确的决策仅凭一个或几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他们的精力、知识、经验、信息和时间都无法应付现代社会的复杂局面。这就需要建立智囊参谋机构,依靠智囊人员,为科学决策提供多种可行的备选方案。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掌握了科学的思维方法,知识面广、信息量大,能够运用正确的价值观、辩证的思维方法、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信息,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变化的趋势和规律进行科学的预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决策的多种参考方案,从而为科学决策起咨询、参谋和保障作用。高校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科学的决策。因而医学院校在决策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人员的咨询、参谋和保障作用。重大问题的决策,事先要组织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进行广泛而又充分的反复讨论,组建智囊机构的时候,要吸收一定数量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人员参加,决策领导层中也要有一定比例的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人员,以确保决策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六、智力支持作用

人类正在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科技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又集中体现为知识和人才的竞争,科技力和文化力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得人才者得天下,任何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而人才是多方面的,既包括自然科学方面的人才,也包括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人才。仅有自然科学方面的人才,没有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人才,人才结构就不全面合理,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就会产生制约,并导致社会的畸形发展。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所面对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日益复杂,这些重大而又复杂的问题的解决,需要依靠大量的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人才,使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人才在现时代显得尤为重要。即使是自然科学方面的人才,在当今时代也应不断增强和提高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素质,因为自然科学领域的问题的解决也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所以,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培养和造就大批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能够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自身的发展也要依靠人才。办好医学院校不仅要有医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人才,还要有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人才,并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重要作用。因而医学院校要把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与医学和自然科学人才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从多方面全方位地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上一篇:唯物主义哲学范文 下一篇:哲学常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