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创新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1 02:25:36

哲学创新论文

哲学创新论文范文第1篇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是同总体、全体、整体、系统等范畴的改造发展密不可分的。恩格斯明确指出:“我们所面对着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P492)从客观内容看,总体包括自然界、社会和思维(作为客体,社会和思维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无限的发展。马克思把总体、系统范畴运用于分析和解剖人类社会,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就是一个“有机系统”,“系统在其发展进程中向总体的转化”。他对最复杂的资本主义商品社会进行经济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规律,并由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普遍原理出发,发现了古往今来贯穿人类整个社会的发展总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

恩格斯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与自然观的创新同样与总体、整体、系统范畴的应用和深化发展分不开。他以康德的宇宙总体自组织双向演化学说为依据,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总体的物质自组织原理。尽管当时对宇宙核能源的生成问题还完全不清楚,但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论的能动的物质观,站在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基点上,从哲学上超前预测到物质总体的双向演化的功能,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总体自组织原理,使发展原理和物质原理在辩证唯物主义的总体范畴中达到真正的统一。他接着从总体方法论的新视角研究唯物辩证法对当代自然科学的整体方法论的指导作用,并运用总体(整体)范畴科学地剖析自然界演化的总体系统结构,全面概括19世纪下半叶整个自然科学最新发现,构建了自然辩证法这门关于自然科学的总体辩证发展的哲学新学科。他指出:“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宇宙是个体系,是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P409)

以实践为基础的辩证唯物论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运动的总规律,使总体范畴上升为统摄唯物论与辩证思维运动的总的方法论。马克思在1845年春撰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运用总体方法,在人的思维与客观真理、环境的改变与人的活动当中把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实践纳入新世界观;在人的本质与社会形式上引入“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科学观点,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认识和变革世界的新世界观,使辩证唯物主义总体观升华为以变革世界的实践为特点的总体观。

列宁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捍卫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主义总体观的同时,还从两个方面深化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总体性原理。其一,把现代唯物主义看成是在时代科学中从系统到总体的不断发展的前进运动,提出了唯物主义在核时代总体发展的新原理;其二,从这一新原理出发,吸取黑格尔的总体方法论有价值的东西,深化了辩证唯物主义总体范畴的方法论功能和辩证法的总体结构的功能研究。

列宁重点论述以实践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完整的统一性,使唯物主义世界观推进到核时代的历史新水平。他继续和发展恩格斯的彻底唯物主义路线,不但把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提高到核时代的“客观实在性”,而且从核时代原子核微观粒子的新发现出发,继续深化辩证物质观,提出“发展原则”、“统一原则”,“此外还必须把发展的普遍原则和世界、自然界、运动、物质等等的统一的普遍原则联结、联系、结合起来”。[4](P282)他并以这一发展唯物论的总体指导思想为依托,从“原子、电子”等微观粒子层次上提出“物质深邃无限性”的新原理,这一新原理和列宁对物质“客观实在性”的核时代物质观相结合构成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从系统到总体的时代深化的重大发展。他提出的“发展原则”必须同“统一原则”相“联结”、相“联系”、相“结合”的指导性原理,为历史新时期深化和发展唯物辩证法科学提供了完整的现代唯物主义基础和方法论指南。二、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总体观和方法论的深化

其一,列宁从哲学是“大圆圈”的新视角展开对唯物主义总体观方法论探索。黑格尔提出思辩的总体方法是“真理不外是通过直接性的否定性而回到自身”,“由于上述方法的性质,科学表现为一个自身环绕的圆圈,这个圆圈的末端通过中介同这个圆圈的开端,即简单的根据连接着;同时这个圆圈是许多圆圈的一个圆圈……这一链条的各个环节便是各门科学”,“方法是仅仅和自身相关的纯概念,因此,它是对自身的简单关系,这个关系就是存在。但是现在这也是充实的存在,是把握自身的概念,是作为具体的并且全然集约的总体的存在”。(P263)这是黑格尔关于辩证法的重要的规定之一,他以观念的“全然集约的总体”系统性地表述了自然界的“全然集约的总体”,只要打破黑格尔封闭的思辩系统,仍会显露这一方法的总体整合的辩证方法论的现代功能。

马克思主义现代科学哲学就是这一科学技术系统在经过“圆圈的圆圈”的科学技术总体进行“全然集约的”整合产生了“大圆圈”——即各门科学的新的哲学“总体”整合的结果。列宁把哲学的辩证思维的总体“大圆圈”看成是在实践中沿螺旋线上升的一次比一次更深刻的辩证的思维圆运动,由感性具体的简单的(抽象的)规定性经过实践的检验上升到新一轮实践的更高的辩证思维中的“理性具体”,进而在更高的实践过程中经过检验达到辩证理性的整体的高度的综合。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即唯物主义整体综合方法论意义上,列宁对黑格尔关于辩证思维通过整体双重化运动、达到更高的辩证法综合有序化的发展目标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黑格尔给当代辩证法设定的目标就是通过否定性(矛盾性)的双重化的整体的思维运动,“更大的扩展同时是更高度的集约”,“最丰富的是最具体的和最主观的”;“从简单的规定性开始,继之而来的规定性就愈加丰富,就愈加具体……在继续规定的每一个阶段上,普遍的东西都在提高它以前的全部内容,它不仅没有因其辩证的前进运动而丧失什么,丢下什么,而且还带着一切收获,使自己内部不断丰富和充实起来”,列宁称这是“对辩证法这个问题,非常不坏地做了某种总结”。(P261)列宁吸纳了黑格尔从总体功能上对辩证法这一最重要的科学界定,在今天信息高科技时代对于发展唯物辩证法的总体功能仍有现实的价值。

其二,列宁对总体、现象、规律关系的唯物主义新研究。这对于“左”的思潮将辩证法规律的绝对化、简单化、庸俗化和严重扭曲化的批判方面,更加显示其方法论的指导价值。黑格尔认为:“规律是本质的现象”,“规律的王国是现存世界或现象世界的静止的反应”。列宁指出:“这是非常唯物主义的、非常确切的(从‘静止的’这个词来看)规定。规律把握住静止的东西——因此,规律、任何规律都是狭隘的、不完全的、近似的。”并在概括黑格尔对总体、现象整体与规律关系的合理论述时指出,“规律”比起“总体、现象”仅仅等于“部分”,虽然“似乎承认,规律能弥补这个缺陷,既能把握否定的方面,又能把握现象的总体”。(P166-167)因为黑格尔已从物理学发展史的深刻教训中看到,把任何物理学重要规律绝对化,抬高到代替其他规律的位置,都会阻碍科学的前进和发展。物理学本身的发展也推倒了这种窒息科学、阻碍认识前进的错误行径。正如达尔文的宏观生物进化论已在上世纪逐渐在分子生物学、基因遗传学和信息遗传学中不断深化并向新达尔文主义方向发展一样,把发展的某一规律绝对化、偶像化为唯一发展规律甚至代替了其他规律和辩证法的全部范畴体系,它所带来的窒息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恶果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哲学创新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与时俱进/马克思哲学/时代性/创新

【正文】

从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任何一种思想和学说体系都应与时俱进,与时俱进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专利。然而,当一种思想体系被确立为一个政党的指导思想且容易演变为教条主义时,当一个社会的创新精神被抑制时,强调与时俱进就是十分必要的了。马克思的哲学本来就是与时俱进的,这是常识。但值得一提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曾被某些社会主义国家教条化,从而使社会主义建设付出一定的代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站在时代的前列,体现时代的先进性,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发展,就必须强调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由此,对马克思哲学的与时俱进品质进行研究,对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与时俱进的内涵与形式

不应把与时俱进当作一种套语和口号,说得多做得少,而应深入研究与时俱进的内涵、形式及其精神实质。

(一)与时俱进的内涵

党的十六大报告对与时俱进的内涵作出了明确规定:“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P12)这里强调了时代性、规律性和创造性。如果把这一规定转化为学术问题,从学术上加以研究,既需要解释和说明,又需要进一步补充和发挥。由此我们认为:所谓与时俱进,就是我们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符合人性发展要求,富于创造性。

体现时代性,也就是反映时代精神。问题是时代的口号。所谓体现时代精神,就是要抓住具有普遍性和长期性且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普遍性的问题从空间上体现时代精神,长期性的问题从时间上体现时代精神,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从认识主体方面体现时代精神。一般来讲,凡是具有普遍性和长期性且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大都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当今,我国各地都普遍意识到提高国民素质、开发人力资源、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的重要性。这实际上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的精神。

把握规律性。规律性都是以常规性、重复性、全局性的问题和现象表现出来的。凡是经常、重复、全局出现的问题和现象,大都反映着其深层背后的规律。经常、重复和全局出现的腐败现象,表明产生腐败现象的一个规律:没有制约的权力容易产生腐败。

符合人性发展要求。过去一段时间,我们反对讲人性论,认为人性论是资产阶级的专利。近代资产阶级人性论确实具有历史的局限性,它用一般的人性维护资产阶级的“人性”和掩盖个人的个性,用资产阶级的“人性”压制了无产阶级的“人性”;它设计出了一套使个人服从工作规则的标准体系,但忽视了人本身的内在精神世界。然而,资本主义社会也具有进步的一面,那就是它不断根据和反映人性发展的要求进行社会体系创新,由此取得了很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逐步认识到了人性问题的重要性,提出要分析和研究现实的人性,并在某些方面强调要符合人性发展和人性化的要求。然而,把符合人性发展要求作为一种理论和工作的原则、思路,还没有明确确立起来。其实,符合人性发展要求,也就是不断根据人对自身利益、生存、发展的需求进行实践。这是人在选择过程中必须坚持、遵循的一种价值取向和价值维度。因而,我们既强调理论和工作要把握规律性,又强调理论和工作要符合人性发展的要求。这是对十六大报告所规定的与时俱进的内涵的一种补充。

富于创造性。我们理解的创造性主要有四层含义:一是填补空白的原创或首创,提出了新思想、新学说和新理论,开创了新实践、新事业和新局面;二是修正前人错误观点,纠正了前人错误的实践;三是对前人提出的命题、观点加以补充、充分说明、论证和发挥,补充、丰富和发展前人的观点,把前人的实践推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和水平;四是把前人提出的观点和思想放在一个新的理论框架内重新加以系统的组合和定位,进而分析和解决新问题,发挥新的功能,或是由片面的实践走向全面的实践。

这里,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和符合人性发展要求,是与时俱进的“时”,富于创造性,是与时俱进的“进”。

(二)与时俱进的形式

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理解与时俱进的形式。

理论上的与时俱进具有四种基本形式。

一是自我清算、自我批判、自我超越和自我完善。也就是自己清算、批判、超越自己以前片面、错误和不合时宜的想法、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以达到自我完善。这种与时俱进具有自觉主动和被动两种情境。

二是研究主题、研究重点与研究方法的转移。也就是随着时代、历史、实践的发展,不断调整和改变研究的主题、重点和方法。

三是通过理论创新形成新的理论形态。也就是一种新的理论对另一种理论的扬弃与飞跃,进而由一种理论形态发展成为另一种理论形态。譬如由朴素唯物主义到机械唯物主义再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演进与更替,就是唯物主义在历史形态上的与时俱进。正如恩格斯所说的: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唯物主义会不断改变自己的形式。

四是继承与发展,即老祖宗不能丢,又要讲新话。老祖宗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要继承,但要随着时代、历史、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不断增添新观点、新思想、新学说、新理论和新思维,发展老祖宗,说老祖宗没有说过的新话。如列宁提出的“一国胜利论”,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等。再譬如,与计划经济时代强调“听话、服从、身份、名分、等级,以及义、权、情、靠”等价值体系不同,在市场经济时代,要与时俱进地强调“民主、诚信、个性、多样、独立、自主、平等、创新、业绩,以及利、力、理、立”等新的价值体系。

实践上的与时俱进也具有四种形式。

一是使实践反映时代精神,达到时代所要求的水平,形成新的实践形态。我国革命时期的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买办资产阶级、封建主义的矛盾,因而在实践上的首要任务是三座大山,解放全中国,使人民翻身解放,夺取政权。然而,在中国共产党夺取政权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其主要矛盾则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决定了当前我党执政实践的首要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就是追求发展。我国首先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夺取政权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当时并不具备建成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国力基础和人的基础。然而,当时我们误以为只要具备了制度的完备形式就可以建成社会主义,所以比较注重根据“生产关系标准”来选择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模式。结果没有把重心放在社会主义的发展上,而一味在社会主义的制度(生产关系)形式上做文章,从而使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付出了沉重代价。邓小平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历史经验教训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建设合格的社会主义,关键在于要通过发展从而为其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国力基础和人的基础,这就是在实践上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实际上是从“发展实践”的角度谈论社会主义存在的合法性的。不仅如此,在革命时期,革命的实践方式主要是开展急风骤雨式、歼灭战式的群众运动,而在建设时期,主要是通过循序渐进且深入细致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实践方式推进发展。

二是使实践符合发展规律的要求。如在我国传统计划经济时期,主要是权力配置资源,所以在实践上人们愿意做官,在对社会的控制方式上主要实行权威控制、人治管理,在人的价值实现方式上,一定程度上注重有“关系”就有位和先天给定论;随着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源便主要由市场来配置,所以在实践上便必然强调人们必须凭自己的能力参与市场竞争,在对社会的控制方式上实行法制控制、民主管理,在人的价值实现方式上注重有为才有位(竞争)和后天生成论。

三是使实践符合人性发展的要求。如在管理实践方面,根据“经济人”的要求,实行物本管理,确立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反映“社会人”的要求,实行行为科学,实施社会结构变迁的发展战略;适应“文化人”或“主体人”的需求,实行人本管理,实施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战略或可持续发展战略。

四是使实践不断地创新。譬如:我国经济体制上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政治体制上由过去过于集中的家长制走向民主法制,实行竞争上岗、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干部人事制度,建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文化方面由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等。

二、马克思哲学与时俱进的动因与内容

在从一般意义上对与时俱进的内涵与形式加以分析之后,我们再来着重分析与揭示马克思哲学与时俱进的动因和内容。

(一)马克思哲学与时俱进的动因

马克思的哲学是与时俱进的。那么,马克思哲学为什么注重与时俱进呢?

一是现实人的发展呼唤马克思哲学必须反映人性发展的要求,具有新的前提。时代观决定人性观,人性观影响哲学的发展。古希腊时期,人更多地受自然界的支配,人主要被看作是自然界的“流出物”,所以那时的哲学形态主要就是自然本体论或宇宙本体论;文艺复兴时期至18世纪启蒙时期,时代的主要任务是人改造自然、创造社会物质财富,为此必须首先认识自然,于是,人认识自然、世界的理性能力和作用问题被突出出来了,哲学由此采取了认识论形态;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由此必须研究人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于是,以现实的人或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为前提,马克思将其哲学确定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并用实践的唯物主义取代直观唯物主义。不仅如此,当马克思在早期把人理解为“类”意义上的人时,他将其哲学看作是人道主义,而当马克思在后期把人理解为现实的人和社会的人时,他将其哲学看作是历史唯物主义。

二是超越旧理论进而要求马克思哲学必须建立新的理论,具有新的内容。马克思以前的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哲学,大多力求建立一个标榜为绝对真理的一劳永逸的哲学体系,体系的保守性和封闭性特征比较明显。马克思认识到这种哲学的历史局限,努力批判、超越旧理论的保守性和封闭性。积极吸收具有时代先进性的一切理论成果,将其建成一个具有开放性的发展着的哲学。实践唯物主义的实践性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性,就表明马克思哲学具有开放性、历史性的特征。这种开放性和历史性,就要求马克思哲学必须与时俱进。

三是科学的发展要求马克思哲学必须吸收科学发展的成果,具有新的形式。近代科学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它处在搜集材料阶段,这就是对事物的各个侧面和细节进行分门别类的分析,由此产生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和机械唯物主义;现代科学发展到整理材料的阶段,这就要求在整合各种实证知识的基础上对事物的整体及其内在联系进行综合研究,由此必然产生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和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哲学的诞生并具有辩证的性质,就是反映科学发展的趋势且能与时俱进的结果。

四是现实实践的发展要求马克思哲学必须反映实践呼声,具有新的发展。近代唯物主义主要是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随着科学实践的发展,要求使唯物主义成为辩证唯物主义;以往的哲学之所以在社会历史领域提不出科学的理论,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在社会历史领域是受历史唯心主义支配。时代和社会实践的发展要求必须在社会历史领域确立历史唯物主义,进而使社会科学理论成为科学;近代的唯物主义还是直观唯物主义,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要求把唯物主义发展成为实践的唯物主义。马克思反映时展要求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创造性地修正、补充、完善和发展旧的哲学理论,与时俱进地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的新理论。这叫做新的实践提出新的问题,要求新的哲学理论作出回答,从而与时俱进地推动哲学理论的发展.

五是时代精神要求马克思哲学必须时代化,具有新的形态。近代哲学在总体上属于解释世界的哲学,而不是改变世界的哲学,因而其哲学形态主要是认识论。马克思所处的时代,阶级矛盾比较尖锐,改变旧世界建立新世界以及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的历史任务被突出出来。马克思站在时代前列,从而与时俱进地把直观唯物主义提升到实践唯物主义的水平,把解释世界的哲学转换为改变世界的哲学,使哲学具备了新的历史形态。

(二)内容

马克思的哲学是与时俱进的哲学。这种与时俱进体现在各个方面。

1.研究主题与理论前提:由理想的人到现实的人和历史的人

1845年以前,马克思研究的主题主要是作为“类”的人的解放和自由问题,也就是理想人性的实现问题。马克思在上大学以前确立的最高理想,就是从事一种为人类幸福而奋斗的工作;在大学期间,追求的理想是人的自由;在《莱茵报》当主编的工作期间,较为关注的是劳动阶级的社会地位和命运,认为劳动阶级的生存没有体现出人的本质;在《德法年鉴》上发表的文章,着重探讨的是无产阶级的解放和德国人的解放,而且认为无产阶级解放和德国人的解放的头脑是人本主义哲学,即使德国人成为人的哲学,是认为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哲学。因为在马克思看来,无产阶级的解放和德国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因此,马克思强烈要求必须那些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使无产阶级和德国人成为人。概言之,1845年以前,马克思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理论框架和理论基础,主要是以理想人性为出发点和立足点的人本主义哲学,其理论前提主要是理想的人。

1845年以后,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为标志,马克思哲学研究的主题和理论前提发生了转换,那就是着重研究现实的人与人的现实,也就是研究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及其生活世界,研究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的社会历史条件,而其理论前提主要是现实的人和历史的人。马克思在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有一句话表明其研究主题和理论前提的转换:“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P56)这实质上意味着马克思哲学在研究主题和理论前提上发生转变:要从社会关系出发去研究现实的人,即研究现实的人所处的生活世界,尤其是社会关系。1846年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就开始集中研究现实的人的社会交往形式、物质生产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认为新哲学的前提就是从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即现实的人出发,而现实的人是受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形式制约的人,人是什么样的,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在1846年《马克思致安年科夫的信》中,马克思着重论述了生产力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类的历史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联系的历史的基本思想;在1847年的《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集中论述了生产力决定社会关系尤其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决定观念的核心思想;在1848年《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集中阐述的核心思想就是:无产阶级要获得解放,就必须消灭私有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质言之,1845年以后,马克思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理论框架和理论基础,主要就是以现实的人、历史的人为出发点和立足点的历史唯物主义,其理论前提主要是现实的人、处在现实生活过程和实际发展过程中的人,其关注的主要是现实的人性和历史变化了的人性。

这种研究主题和重点的转移,是与时俱进的一种形式。

2.哲学方法:由抽象人道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

综观和通观马克思前后的哲学著述可以看出,马克思哲学的研究方法也是与时俱进的。

在1845年以前,马克思哲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抽象人道主义。抽象的人道主义在思维方式上是“三段论”:从理想的人性出发(肯定),看待现实,发现现实与理想之间存在的不足(否定),然后批判、超越现实,向理想人性复归(否定之否定)。这种抽象的人道主义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从理想的人性出发,把人主要看作是“类”意义上的人。在《莱茵报》工作期间,马克思评价普鲁士书报检查制度和农民的生存处境的尺度,就是人作为“人”所应具有的自由本性;在《德法年鉴》发表的文章中,马克思对宗教的批判和对尘世的批判的主要理论武器,是把人看作是人的最高本质的人本主义;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的哲学研究方法基本上仍然是从人的类特性——自由自觉的活动出发,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劳动。

然而,在1845年之后,马克思哲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在思维方式上,是从现实的人、尤其是现实的个人的生活世界出发,从社会历史内部寻求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决定力量;因而其基本特征就是,要求人的活动既要合乎人性发展的要求或人的目的,又要合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并且要反映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对活动主体的要求且积极实现这种要求。从1845年之后,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都立足于现实的人和人的现实,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来研究人的实际生活过程和发展过程,来揭示人的思想观念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来分析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决定人们的精神生活过程的内在机理。

这里的与时俱进,主要体现为一种自我清算、自我批判、自我超越和自我完善,也就是自己清算、批判、超越自己以前片面、错误、不合时宜的想法、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以达到自我完善。3.根本原理:由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论到“反作用论”、“合力论”和“相对独立性论”

马克思在哲学上的一个最大贡献,就是创立了唯物史观。然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时代特点不同和革命任务不同,马克思阐述唯物史观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这也体现了马克思哲学的与时俱进的品质。

在19世纪80年代以前,马克思着重强调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方式、社会物质生活以及经济因素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相对比较“唯物”。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在社会历史领域占统治地位的是唯心史观,创立唯物史观的任务就落到了马克思的肩上。要创立唯物史观,首先必须揭露唯心史观的实质要害及其理论局限,清除唯心史观在社会历史领域的消极影响。在马克思看来,唯心史观的最大缺陷就是没有揭示和发现社会历史发展“动因背后的更深层的物质动因”,没有揭示和发展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的、根本的决定因素和力量。针对这种情况,马克思力图深入到社会历史内部,寻求和揭示“动因背后的动因”,揭示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的和根本的力量,最终马克思发现: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经济因素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最终的决定力量。由于这一发现,马克思更强调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在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法哲学的过程中,马克思取得的初步理论成果是认识到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而市民社会就是物质的生活关系;在批判鲍威尔唯心史观的过程中,马克思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在批判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历史唯心主义过程中,马克思强调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条件以及经济因素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在批判施蒂纳唯心史观的过程中,马克思强调要注重人所处的物质生活世界对现实的个人的影响。

但在19世纪80年代以后,马克思则坚持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的同时,着重强调“反作用论”、“合力论”和“相对独立性论”,相对比较“辩证”。19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以后,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特别注重运用国家机器的手段对无产阶级革命进行镇压,对此,马克思主义与机会主义斗争的焦点,就是如何看待上层建筑、尤其是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和国家机器的作用;与之相应,资产阶级思想家也从理论上攻击唯物史观,其手段首先是把唯物史观庸俗化,将其歪曲成机械决定论和历史宿命论,认为唯物史观只承认经济因素的决定作用,否认上层建筑的积极作用,然后再指责其片面性。这在社会上以及德国党内造成了恶劣影响。为澄清事实的本来面目,反驳一些人对唯物史观的误解和歪曲,消除资产阶级思想家在理论上造成的混乱和不良影响,指引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马克思根据时代的变化和现实理论斗争的需要,与恩格斯一起,强调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和历史发展的合力推动等历史辩证法的思想。马克思《资本论》关于工作日的那一篇,明确强调立法所具有的重大作用,而立法就是一种政治行动。《资本论》关于资产阶级的历史的那一篇,马克思鲜明地强调政治权力的作用。马克思之所以强调要为无产阶级的政治而斗争,就是因为看到了政治权力对经济的重要作用。马克思甚至认为,暴力(即国家权力)也是一种经济力量。

4.思维方式:由单线论到多线论

1846年马克思所创立的唯物史观,基本上坚持的是社会形态发展和历史道路的单线论。他认为,包括俄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已经被卷入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它们只能走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道路,并且只有在发达文明国家无产阶级革命成功的基础上,才能获得解放。按照五大社会形态依次演变的单线社会形态发展理论,落后国家和民族只能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发展人类解放所需要的物质财富条件。也就是说,欧洲资本主义形成、发展和灭亡的道路是惟一的历史发展的普遍道路。这一观点的理论基础,是认为生产力是衡量社会历史发展的惟一尺度,生产力的发展是连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结合方式是直接决定的,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顺序是必然的,而资本主义开创了世界历史,整个世界已纳入了资本主义体系,资本主义对世界的影响是普遍的。

这种观点的积极意义在于强调了物质生产是人的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进而实现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然而,这种观点在新的现实面前逐渐显示其历史局限性:它只看到了生产力发展的连续性、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结合方式的直接性以及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必然性,没有认识到生产力发展具有多种可能的形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结合方式的多样性以及人的能动的历史选择性;它主要用生产力标准来衡量社会历史发展,忽视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人的尺度。19世纪70年代以后,马克思通过对原始社会、俄国农村公社、亚细亚生产方式和古代日耳曼社会以及人类学笔记的研究,逐渐认识到,应从生产力尺度和人的尺度的统一来看待社会历史的发展,生产力的历史发展具有多种形式,它还可以通过交往和借鉴的方式得到突破式的积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并不总是一种直接决定的关系,它们既可以直接结合,也可以间接结合,还可以实行跨越式结合,后者可以推动社会形态跳跃式地发展。因此,社会形态发展存在着多线道路,不能把对西欧资本主义历史起源的概述当作一般的发展道路,让一切民族都必须遵循这种一般发展模式;俄国革命可以跳跃卡夫丁峡谷,走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发展物质生产的方式不一定采用资本主义形式,也不能完全卷入资本主义,非资本主义世界具有特殊的内在条件和外部环境。这种多线论的思想实质,既是坚决地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对人的统治,倡导人的能动精神,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又是寻求东方社会特殊的发展道路。

由单线论到多线论,体现了马克思哲学在社会形态和社会历史发展道路问题上的与时俱进。

5.历史视野:由西欧社会到东方社会和前资本主义社会

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阶段,其研究和理论的视野主要是西欧社会,或者说主要是以西欧社会为背景而建立唯物史观的。之后,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以及社会发展的规律,最后预言:“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的丧钟就要敲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然而,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洲资本主义不仅没有敲响丧钟,反而经受住了经济危机的考验,呈现出增长的势头,具有很大的扩展能力,危机被新的发展代替了;与此同时,欧洲无产阶级运动内部出现了分化,革命运动走入低潮;而当欧洲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处于低潮之时,东方俄国却正在酝酿新的革命形势。

这种巨大的历史反差,迫使马克思去反思他所创立的唯物史观。为此,马克思力图研究的视野,着手从历史的时间的角度去研究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原始社会,从空间上去研究东方社会的历史,以此来检验、修正、补充、丰富和完善唯物史观。首先是受人类学研究和摩尔根对古代社会研究的成果的影响,对原始社会进行研究。19世纪后期,人类学取得了重要进展,人们对原始社会的组织结构及其历史发展的特点有了科学的认识,也对社会历史的基础、发展途径和社会生产的特点有了全新的说明。马克思吸取了人类学研究的科学成果,并通过对原始社会的进一步研究,明确提出以下四种观点:(1)支配社会历史发展的双重法则。生产社会受生产劳动法则支配,而原始社会演变的支配法则不是建立在人的劳动之上的,它具有独立的演变基础,即是以自然选择和以人为目的的劳动为基础,社会历史发展受血缘关系支配,因而社会基本矛盾原理只适用于生产社会,并不完全适用于原始社会;(2)劳动的双重性质。在生产社会,人的劳动受交换支配,以生产交换价值为目的,而在原始社会,人的劳动是受血缘共同体和血缘关系支配、以共同体和人自身的发展为目的的;(3)交往发展的辩证性。交往具有历史的独立性和非独立性,在原始社会,交往决定着劳动,劳动的性质是受交往关系决定的;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交往又受劳动决定;只有在自由人联合的基础上才能占有和支配社会生产力的成果,这时,交往才能成为个人全面发展的财富和根本力量。因而,交往经历了以血缘共同体关系为主导的原始阶段、以劳动交换为主导的非原始阶段和以自由人联合体为基础的阶段;(4)农村公社的历史优越性。作为古代制度的农村公社是最早的自由人联合体,它既承认公有制与共同体的发展,也承认个人所有与个人的发展,因而它并不必然走向资本主义,它可以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和具有发展成为共产主义的可能性。其次是受俄国革命和民粹派的影响,对东方社会的研究。俄国正在酝酿的无产阶级革命引起了马克思对东方社会的关注。在与民粹派的交往中,马克思感觉到东方土地所有制问题和东方社会发展道路问题的重要性,因而便把研究集中在东方社会的发展道路问题上来。通过研究,马克思提出了一个重要思想,那就是跳跃卡夫丁峡谷的设想:如果当时俄国具备内部和外部等各方面条件,便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而把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的成就用到公社中来,同时避免资本主义社会的苦难。这一设想的实质,就是强调社会历史发展的道路是多样的,俄国不一定必然走西方社会的发展道路,其目的是要把先进的交往形式与先进的生产力结合起来,实现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共产主义生产和生活。这里,马克思关于如何对待资本主义在生产力方面的成就与在交往形式方面的历史缺陷的方法论,以及东方的某种交往形式与西方发达的生产力相结合的思想,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由关注西欧社会到关注原始社会和东方社会,是马克思在历史视野方面的与时俱进。

6.对资本主义命运的看法:由“两个必然”到“两个决不会”

19世纪70年代、甚至80年代以前,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命运的基本看法,可以归结为《共产党宣言》提出的“两个必然”。在1848年,马克思明确坚信,资产阶级必然灭,无产阶级必然胜利;在《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预言资本主义的丧钟就要敲响了;在1863—1867年间写作《资本论》第三卷时,马克思对他的预言有所保留和修正,但依然认为资本主义企业、银行和信用制度的变化只能加速资本主义制度的解体;到1873年资本主义出现危机时,马克思断定这是资本主义世界的不祥之兆,必然走向灭亡。

然而,1848年欧洲革命和1871年巴黎公社起义的失败,尤其是欧洲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以及西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使马克思初步感觉到资本主义不会很快走向崩溃。不过,此时他依然坚信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但却给予一定的补充:在资产阶级社会的生产力正以资产阶级关系范围内一般可能的速度蓬勃发展的时候,也就谈不到什么真正的革命。真正使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预言加以保留和修正的原因,是19世纪70年代后期,他看到了资本主义经受住70年代危机的冲击、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革命形势的逆转和工人阶级运动内部的分化并接受改良主义。这种现实的变化使马克思不得不对资本主义的命运作重新思考和研究,并修正个别的历史论断,于是他毅然作出决定:不出版《资本论》第二卷。总的来讲,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命运看法的改变体现在以下三点:(1)“两个决不会”。也就是“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P32)在他看来,资本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危机本身被新的发展代替了,资本主义还具有很强的扩展能力,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远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这便纠正了他在参加1848—1849年欧洲革命时提出的一些想法;(2)仍然必须资本的统治,资本主义最终要灭亡,因而革命仍然要进行,因为资本主义给人的发展带来许多致命的灾难,其生产具有非人的性质,但资本主义灭亡具有多种形式,应积极寻求资本主义灭亡的新形式和革命的新道路。应积极推动俄国革命的发生,并以俄国革命带动西方革命。当然,俄国革命必须有西欧无产阶级革命的配合才能成功;(3)应根据人的尺度来寻求发展物质财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新形式,寻求资本主义的先进生产力和东方社会交往关系的优越性相结合的新形式。

由两个必然到两个决不会,是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命运看法方面的与时俱进。

7.对共产主义的看法:由“注重人的自我异化扬弃的共产主义”到“占有全部生产力成果基础上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

青年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第一次明确地表达了他对共产主义的看法,认为共产主义就是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认识是与对资本主义的认识联系一起的。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是资本对劳动的统治、物对人的统治。与此相对立,共产主义就应该是异化劳动的扬弃,是人本身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说,马克思所理解的共产主义具有以下三层含义:(1)“通过人”。这就是说,共产主义是以合乎人性和人的发展的方式发展的,而不是通过资本对劳动的统治、物对人的统治的方式发展的;(2)“为了人”。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不仅仅是生产物质财富本身;(3)人的本质的真正实现。这种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人和人、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矛盾的解决。上述理解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人本主义。

唯物史观的创立,为马克思理解社会主义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视野,使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认识成为科学。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使马克思对共产主义有了新的理解。根据唯物史观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因而,必须寻求适合于生产力发展的新的生产关系;19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新的变化,即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寻求到了生产力发展的新的形式,但对人的发展的限制并没有真正改变。基于这种认识,马克思对共产主义作了新的理解:(1)共产主义具有经济的性质。这就是为共产主义创造各种物质条件,把资本主义现存的条件变成实现共产主义的条件(主要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的条件——笔者注),为此就必须消灭私有制;(2)共产主义具有“为人”的性质。共产主义社会的一切生产和交往的条件都是为个人而存在的,是个人自主活动的条件;(3)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这就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而且有个性的个人才能真正确立起来。这就是说,共产主义既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内在相关,它是社会对生产力总和以及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占有,而这种占有也就是人的能力的充分发挥,也与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具有内在本质的联系。

这是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理解上的与时俱进。

三、几点启示

研究马克思哲学的与时俱进品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要完整理解马克思的哲学思想。

过去,我国学术界的许多人较多注重马克思在1845—1859年之间形成和表述的经典唯物史观的思想,而对马克思晚年的哲学思想及其创新与发展研究不够,因而往往把1848年以前的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当作其整个哲学思想,结果易造成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片面性理解,也给我们的实践带来某种失误。比如对马克思晚年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多种结合方式以及多线论的思想,我们就注意得不够,结果过于强调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直接决定作用,限制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空间。

当代西方一些学者比较注重研究马克思晚年的哲学思想。然而,他们往往认为存在着两个马克思,而晚年的马克思是对青年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一种倒退。其研究的实质,就是试图把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化,忽视晚年马克思所作出的新的探索及其创新价值。

其实,晚年马克思的哲学探索具有重要的价值。它既可以帮助我们完整理解马克思的全部思想,从而正确理解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实质,也可以从中挖掘出新的具有借鉴意义和实践价值的思想。在马克思那里,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和创新具有两种值得我们注意的方式:一是他对前人和他人思想的创新与发展;二是他在晚年对自己以前形成的思想的创新与发展。1845—1859年之间的马克思主要是对前人和他人的解放思想和创新,其成果主要就是创立唯物史观;晚年马克思更多的是对自己已经形成的思想的解放和创新。虽然马克思经典唯物史观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然而,马克思晚年的思想创新对我们更具借鉴意义:这不仅因为超越他人思想相对容易而超越自己确立的思想相对难,马克思的自我批判、自我超越精神对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创新和发展具有典型意义;而且马克思晚年的不少思想(如多线论、交往主体性等)以及对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也对今天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要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究竟如何理解马克思哲学的本质特征?实践性当然是最主要的。然而,自我超越与自我批判也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本质特征之一,而且是马克思哲学具有生命力的关键所在。马克思强调实践,实践既是改变客体的活动,同时也是改造主体的活动;马克思哲学就是在不断批判和超越中确立的,也是在批判和超越中发展的。他经常对自己提出的哲学观点作自我批判,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清算自己曾经具有的哲学信仰和错误认识,而且反对别人把自己的观点当作标签和套语加以教条化,以及当作完美无缺的绝对真理加以固守。教条主义往往把马克思哲学的某些结论加以教条化,看似捍卫马克思哲学,实质在损害马克思哲学的形象。

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要随时代的发展不断改变自己的形态。

一些人存在着固守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倾向,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要么只是辩证唯物主义,要么只是历史唯物主义,要么只是实践唯物主义。这些哲学形态依然要继承和坚持,但也要随着时代、时间和科学的发展不断改变自己的形态。马克思哲学就是由直观唯物主义走向实践唯物主义,由机械唯物主义走向辩证唯物主义,由历史唯心主义走向历史唯物主义。我们当今处在知识经济时代和经济日趋全球化的时代,也处在日趋走向以人为本的时代,人的主体在社会历史发展和社会实践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求建立一种新的哲学形态。至于这种新的哲学形态究竟是什么,需要经过探索和研究来确定,但建构哲学的当代形态已成为哲学研究的当务之急。

四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问题。

哲学创新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地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

近年,党中央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十分重视,做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中央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这是指导我国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纲领性文件。认真贯彻中央精神,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是地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当前地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一些地方和领导干部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引导社会前进的方向,影响社会发展的全局。多年来,尽管党中央反复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但轻视哲学社会科学的现象在实际工作中仍普遍存在。二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机制尚未形成。中央出台的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文件精神很深刻,但具体实施意见还需地方配套。而各级地方党委往往照抄照搬,缺少既符合中央精神,又从地方实际出发,能够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具有可操作性、针对性、实用性的实施意见,影响了中央文件精神的落实和基层工作的开展。长期以来,地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始终没有建立一套合乎哲学社会科学自身规律的创新机制,包括经费投入、资源配置、评价体系等,使自身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三是学会工作发展不够平衡,部分学会工作主动性不强,学会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社科活动的质量有待提高,内容有待拓宽。此外,对新形势下的社科普及工作新办法不多,创新不够。

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创新的指导原则和方针

(一)坚持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领导,核心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灵魂。要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保科研工作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理论方向和科研方向发展。要高度重视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教育人的工作。要切实推进“+代表”重要思想进学校、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全面提高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要把普及哲学社会科学基本知识和最新成果,作为科普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努力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水平,使哲学社会科学变成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巨大力量,使哲学社会科学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坚持“二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

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认真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充分发扬社科民主,鼓励自由平等讨论,鼓励不同学派、不同社科观点的相互切磋和争鸣。这是探索真理、发展科学、创新理论的必要条件。贯彻“双百”方针,要注意区分社科问题与政治问题的界限。社科研究没有,政治宣传要有纪律。根据这一原则,可以创办少量类似“内参”性质的社科内部刊物,主要刊载学者们对某些重大而又敏感问题的各种见解,作为向地方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反映各种意见的渠道,推动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这同样适用于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体系建设。国家创新、组织创新,往往从个体创新开始。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的建设中,要注意把创新研究的整体协调与自我个性张扬有机结合起来,珍重个性和个性化研究,使个性化研究成果得到尊重,纳入集体创新之中,这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体现。通过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做到尊重人才、聚拢人才、人尽其才,使“以人为本”理念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体系运行的着眼点和着力点。

(四)牢记社会实践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创新发展的源泉

作为认识社会实践的哲学社会科学,离开社会实践,也就毫无存在价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衡量理论创新成效的唯一尺度。只有注重实践的理论研究,才能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和社会实际,对前人的基本理论观点进行创造性的发展,做出符合时代和社会实践要求的新的阐释和说明,进行理论创新。哲学社会科学只有深入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去,才能对现实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做出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科学回应及对具体问题做出科学的理论回答。

(五)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明确方向

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十四个如何”,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亟须探索、在理论上有所创新的重大课题。问题明确了,就要集中各领域的学科学术带头人和研究者的智慧,联合攻关,以求取得实质性突破,增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体系的绩效。

三、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机制创新

(一)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良好运行机制

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各级党委宣传部门、教育部门、组织人事部门,各级社科联组织和各高等院校、党校、研究机构要各司其职,各展优长,形成合力,构建起理论创新的良好运行机制。这一机制应体现两大功能。

第一,整合功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体系要充分发挥对研究力量的整合功能。据专家预测,未来的科学技术很可能在各学科之间的交叉领域形成新的科学前沿,发生新的突破。现代科学越来越趋向于复杂和综合,许多重大科学成就的取得,往往都是来自交叉和边缘学科。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已成为未来科学发展的重要特征,以合作与竞争互动为特征的高水平科学家群体,已成为当今科学研究的主导性力量。这就要求加强社会科学研究队伍和自然科学研究队伍的联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新的整合,发挥出新的威力。当前,地方社科界闭塞现象依然严重,小生产的影响仍阻碍着人们的观念创新,门户主义、小团体主义和行会思想时有增长,跨学科、跨领域的交流更少,这显然落后于交叉学科已成现代社会基本主导的潮流。

第二,平抑功能。浮躁是科学的大敌,而浮躁之风在社会科学中存在已久。有的仅有“创新”的冲动,缺乏创新所具备的种种条件,特别是必备的心态、知识、见识和人格;有的自诩是创新的成果,实际上是上不接天际、下不接地气的梦话呓语;有的是抄国人洋人甚至侵占学生研究成果。出现这种情况,固然同一些社科研究人员的个人素质有关,但同现行有关政策的引导也大有关系。如今,教研人员的晋级任职,都免不了有一年内在核心期刊发表多少篇论文、承担多少个国家或省部级项目的研究任务等要求,这就使一些社科工作者迫于既得利益,忙于“一年磨十剑”的平庸之作,很难达到“板凳坐得十年冷,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界。针对眼下浮躁和急功近利等不良现象和做法,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体系要注意发挥平抑功能,使学者们毫无后顾之忧地在社科领域里潜心研究,尽情地发挥创造力,以期出现更好的成果。

(二)要科学把握社科研究的难度

“社科研究”这个概念,本身就意味着要有难度。没有难度的问题何必要“研究”?可见,没有难度,就不是社科研究,就没有社科价值。社科工作者在选题的时候对这一点应该有明确的认识。由于社科研究必然要有难度,所以需要专门的努力,不是可以随便干的。一般来说,研究的难度越大,社科价值越高。社科价值与研究的数量无关。因为一个专业男子跳高运动员,一千次跳过1.5米还是不及格,而只要一次跳过2.5米就创造了世界纪录。事实上,一个学者或者一个科学研究小组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多项高难度的研究。追求数量很可能会降低难度,削弱社科价值。如果研究机构的考核和奖励制度主要是统计学者每年发表多少论文,那么就会使许多人不顾难度而追求数量,使他们很少或者根本不考虑自己的文章是否真正具有社科价值。

(三)把握高起点是优化社科资源配置的主要机制

所谓高起点就是既面对当前实际,又超越社会实践的现实,以实践发展的未来趋势为着眼点,力求引导社会实践发展。研究课题的确定比研究更为重要,它既是研究的结果,又是党委、政府具体行为目标的长期、中期和短期的需要,它在很大程度上起着导向的作用。

高起点是社会科学创新的题中应有之义。首先,高起点减少了中间环节,节省了阶段成本,减少了研究过程的弯路。例如,把一些缺乏完整意义的小课题安排在相关的大课题中解决。其次,高起点对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带来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一些低起点的课题,虽然能够满足一时之急需,然而实行起来也需要许多零散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些问题如果放在一些大课题中解决就比以小课题单独立项的方式解决更好。再次,高起点课题能够使其与全省、全国乃至世界的发展相联系,从而更好地利用外部条件。当然,高起点并不是主观任意地想象出来的,不是脱离现实可能的随意超越,而是在课题的选择上通过“大坐标定位”而产生的,即通过参照我国和世界研究的维度来实现课题的个别性、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统一。

(四)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原始创新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原始性创新的艰巨性。所谓“厚积而薄发”,在科学研究中是没有半点儿捷径可走的。近年,有些人开始陶醉于我国基础研究所取得的成绩,急于取得诺贝尔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等这样的原始性创新奖项,有些人甚至为我国何时获得诺贝尔奖规划了时间表,这其实是一种不科学的态度。客观地说,我国在一些领域具备获得原始性创新成果的可能性,但是,获奖不是科学研究的目的,我们的目标是提升自己的哲学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水平。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需要更多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科学研究工作者。正像一些老科学家说的,科学研究需要坐得住“冷板凳”的人。从研究者到管理者,只有这样的人越多,我们的原创研究才能扎扎实实地往前推进。

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关键是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一)全党要进一步提高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性的认识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反复证明,哲学社会科学的停滞和落后,必然导致思想理论的僵化和社会实践的挫折;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必将推动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为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进一步提高全党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性的认识,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必须加强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确保研究机构的领导权始终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手里。要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认真研究和及时解决哲学社会科学在不同时期所遇到的各种重大问题。要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列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将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四个同样重要”的精神落到实处。

(二)建立健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

一是建议在市、县两级成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为贯彻中共中央3号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领导,市、县委可成立以主管书记为组长,常委、宣传部长为副组长,市、县委宣传部负责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做到三个结合,即结合本地区的三个文明建设的发展思路,用科学理论作支撑和论证;结合理论中心组学习,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结合本地区独有的区域特色研究,探索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成功经验,发现培养一批功底扎实的理论研究骨干。二是建立县市区社科联,解决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如水上浮萍无根基、上下断档的问题,扩展和延伸哲学社会科学的触角,把“提高全民族哲学社会科学素质”的要求落到实处,改变人们认为哲学社会科学高深、遥不可及的认识误区,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纳入县市区目标管理。县市区按人口多少,机构设置1~3人,工作职责放在宣传部。社科联主席、副主席一般由宣传部部长、副部长兼任,设一名副科级干部任专职秘书长。新组建的社科机构,业务上接受市社科联的协调指导,具体工作目标由本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三是成立市级社会科学院,加强对全市理论研究的引领。成立市级社会科学院十分必要。它可使地方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在协调指导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可以宏观把握社科理论创新、科学决策论证、研究成果转化;可以研究哲学社会科学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保证市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可以建立有效的研究机制,通过实行课题立项招标制度,形成以项目为纽带,以课题负责人为龙头的研究机制。市社科院可挑选经长期实践证明在社科界具有较强竞争潜质与能力的研究精英,充实到社科研究中来。

(三)建立地方哲学社会科学系列基金

一是建立哲学社会科学优秀青年人才培养基金,以吸引优秀青年人才献身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扶持和促进青年科研人员的成长。二是建立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出版基金。切实解决部分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出版难的问题,以鼓励学者潜心社科研究,努力创造社科精品。三是建立哲学社会科学交流基金。主要资助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重点学科的重要交流活动,以及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和管理人员的进修、培训和对外社科交流活动。四是继续加大对社科基金的投入力度。建议加大对社科基金的投入力度,将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四个同样重要”精神落到实处。

(四)创造宽松的社科研究环境

哲学创新论文范文第4篇

《天府新论》(CN:51-1035/C)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天府新论》学术性、创新性、探索性、综合性为本刊主要特色。刊发国内外经济、政治、法律、社会学、哲学、文化、文学、历史、科教等社会科学研究论文、书刊评论、观点综述,是了解国内外社会科学学术界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证、新成果和新趋势的重要窗口。

哲学创新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国内学者主要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对技术创新进行研究。李兆友教授的著作《技术创新论一哲.学视野中的技术创新》,站在哲学的高度,从全新视角解读技术创新,开创了国内技术创新哲学系统研究的先例,并为其他研究者提供了从话语、范围到方法在内的一整套研究范式。笔者确信,在李教授及其著作的引导下,将会有愈来愈多的学者站在哲学的高度来全面把握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哲学也定将取得应有的发展。

技术创新理论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肇始于熊彼特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在该书中,熊彼特论证了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前所未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他还根据创新对利息、利润、经济周期等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现象进行了重新的界定。由于美国经济在20世纪50年代的快速发展无法用传统的资本、劳动力因素来解释,人们开始相信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再加上研究开发方面公共投资的意义相继得到证明,加深了人们对技术创新的经济意义的共识。于是,技术创新理论也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在当今,技术创新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因为科学技术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一种在历史上起着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正是由于技术创新在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及人们对技术创新重要性的认识愈来愈强,关于技术创新的研究越来越成为学术研究中的热点之一,它已经成为一个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研究课题。

一、技术创新研究的几个主要视角

我国对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相对较晚。在1973-1974年间,北京大学经济系的内部刊物《国外经济学动态》上,有专文介绍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1981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外经济学讲座》一书,再次介绍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以及熊彼特以后创新理论的发展。在此之后,国内一些学者开始陆续介绍国外创新研究的成果,如翻译出版了《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10辑)(商务印书馆1986年)、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1990年)、《国外技术创新研究系列报告》(《国外科技政策与管理》1991年第1期)等。

从经济学的视角看,技术创新就是在企业“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企业的技术条件或水平发生了变化,并且这种变化的结果将带来经济效益,因而技术创新的结果,首先将直接影响成本、价格与利润。我国对于技术创新的经济学研究起步较晚,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北京大学经济系厉以宁教授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才开始逐渐地从介绍西方的技术创新模型到形成自己独特的技术创新理论。由于技术创新理论本身就是来自于西方的经济学理论,所以各位经济学家在对于技术创新这个经济现象进行研究时,就必然会或多或少地运用西方经济学原理,形成了各有特色的技术创新理论。这其中包括各种概念的界定、技术创新过程的分析、结果衡量等等一系列的分析和研究。

从管理学的视角来看,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潜在的盈利机会,重新组合生产条件、要素和组织,从而建立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生产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的活动过程。目前技术创新管理学研究成果主要有两个类别:一是从理论的角度进行研究,如技术创新的机制研究、政策研究、过程研究、环境研究等等;二是从实证的角度来研究技术创新,主要是通过成功企业的案例研究,为理论研究提供支持依据,为其他企业提供参考模型。

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技术创新是由创新主体即企业所启动和实践的,以成功的市场开拓和提高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导向,以新技术设想的引人为起点,经过创新决策的研究与开发、技术转化和技术扩散等环节,从而在高层次上实现技术和各种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及其社会化和社会整合,并最终达到改变创新主体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目的的社会行动。

二、《技术创新论》:从哲学的视角研究技术创新的有益尝试

李兆友教授的著作《技术创新论一哲学视野中的技术创新)(以下简称《技术创新论》)(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是从哲学的视角研究技术创新的一种有益尝试。该书是作者近几年来对技术创新哲学进行思考的一个归纳,共分五章来展开叙述。第一章是绪论,作者总结了技术创新研究的多重视角,说明了技术创新对当代社会的意义以及技术创新哲学研究的意义。作者指出,由于技术创新理论本身来自于西方的经济学理论,并且由于技术创新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而我国技术创新研究主要是从经济学、管理学和较少的社会学层面展开的,哲学层面的研究目前则是处于技术创新研究的边缘。不过,他对技术创新的哲学研究的兴起持乐观态度,因为,技术创新中确实包含令人感兴趣的哲学问题。从哲学视野反思技术创新,就是要对各有差异的技术创新实践中遇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理性的思考,从中揭示技术创新的本质规定,揭示技术创新的基本特征,揭示影响和制约技术创新活动的根本因素,以便为技术创新实践及其理论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

第二章是技术创新本质论,作者从熊彼特、马克思、对技术创新的经典论述出发,阐明了技术创新的特点,揭示了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的区别,并给出了技术创新的哲学本质。为了更好地理解技术创新的本质,作者对技术创新的基本特点加以总结为:(1)历史性(2)不确定性(3)创造性(4)过程性(5)协同性。对于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的区别,作者提出,熊彼特最早对“发明”与“创新”进行了区分,借用日本学者森谷正规的话就是,技术创新不是技术发明,确切地说,它是通过技术进行的革新(即创新),技术本身无须发生革命性的改变。在总结学术界对于技术创新的各种研究之后,作者从哲学的角度把握了技术创新的本质:(1)技术创新是主体参与的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过程。(2)技术创新是创新主体的创新认知与创新实践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3)技术创新是创新主体的对象化活动过程。

第三章是技术创新活动论,作者探讨了技术创新从创新决策,到创新研究开发、生产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的活动特点,说明技术创新的非线性作用机制和技术创新各阶段协同作用的必要性。现实的技术创新过程,就是作为行为者的创新主体依一定的中介作用于作为行为对象的创新客体而使创新主体与创新客体同时发生改变的过程:创新主体把创新客体的特征、本质和规律转化为自身的知识、技能等本质力量,完成“人的自然化”,而创新客体则按照人的目的和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被改造为适合主体需要的创新结果,变成“自然的人化”。作者指出,技术创新决策就是作为决策主体的企业家面对实然创新客体作出选择,从而形成技术创新活动方案的过程;创新R&D是从无形技术到实体产品的过程,是创新决策方案的第一个物化环节;生产技术创新则是从一品技术到多品技术的过程,标志着技术创新从技术的认知与实践过程,进入到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认知与实践过程;市场创新则是从创新产品到创新商品的过程,即把创新产品变成消费者满意的创新商品;管理创新则是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的过程。作者在分析了技术创新活动的各个阶段的特征后,指出技术创新活动并不是一个完全线性的过程,相反,创新常常被认为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过程,并且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反馈回路在起作用。

第四章是技术创新能力论,作者从剖析技术创新的能力系统结构人手,提出提高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设计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以及创新管理能力的具体措施。第五章是技术创新条件论,探讨推动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或条件,如制度创新、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国家创新系统的建立、健全的研究开发和设计制度以及文化创新。由于篇幅的限制,在此不一一加以详细介绍。

总的说来,作者站在哲学的高度,从全新视角解读技术创新活动,在论述时旁征博引,与主题相关的学术成果都尽可能地收集和引用,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有所覆盖,对于受众而言,《技术创新论》提供了一个了解技术创新学术界信息的好机会。阅读本书,读者会感受到其独特的研究视角,新颖的内容,丰富的资料,庞大的信息量,引人深思的见解,尽管对于从哲学的视角来解读技术创新活动,读者可能见地各异,但可以肯定的是,《技术创新论》确实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解读技术创新活动的全新视界,毫无疑问将对学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技术创新论》与技术创新哲学研究的兴起

技术哲学(技术创新哲学是其中之一)本来就是一个较新的哲学分支学科。技术很晚才进入西方哲学的视野。究其根源,这与西方哲学的“理论”取向有关。“哲学一科学”史从苏格拉底一亚里士多德以来,一直以理论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对实践活动则不予重视。技术创新活动一向被看成知识贫乏的实践活动,因而被认为不值得哲学研究。到了今天,即使有人考虑到现代技术的巨大影响,但也认为这种影响主要来自现代科学的运用,现代技术工程被看作“应用科学”,对技术及技术创新的哲学反思通常是科学哲学的附属产品。因此,尽管技术(及技术创新)与人类同时产生,甚至人类漫长的历史是由它来标识的(石器、铁器等),技术及技术创新对历史发展也有巨大影响,但技术及技术创新向来没有进入哲学思考的核心。不过,夏保华教授认为,在技术创新中,大量存在的、迫切需要解决的虽然是经济学与管理学的问题。但是,在技术创新中,也包含了靠穷根究底的思考来解决的哲理性问题。他列举了八组技术创新的哲理性问题,包括:关于技术创新本质的问题,关于技术创新客体的问题,关于技术创新活动的问题,关于技术创新主体的问题,关于技术创新动机的问题,关于技术创新知识的问题,关于技术创新条件的问题,关于技术创新方法的问题。他还特别提出,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需要用哲学的知识、观点和方法,而且不是短期能彻底解决的。为此,他呼吁科技哲学界应着力进行技术创新的哲学研究,以“面向文本”、“面向现实”和“面向自我”的“三个面向”为基础,为发展一门技术创新哲学而努力。技术创新哲学的兴起,本质上反映着技术创新对哲学发展的影响。我们不能指望从最普遍的哲学或“元哲学”的发展中派生出技术创新哲学,而是要从技术创新研究和实践中提出的问题引导出技术创新哲学;同样,也不是技术创新研究需要有哲学转向,而是哲学研究需要有技术创新的转向。这样才能显示出哲学关注时代变迁,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特征。

可以说,李兆友教授的著作《技术创新论》是对技术创新哲学研究质疑的积极响应与大胆尝试,并且取得出乎意料的成功。其著作及其后续研究最大的成功在于开创了国内技术创新哲学系统研究的先例并为其他研究者提供了从话语、范围到方法在内的一整套研究范式。在此之前,从哲学视角对技术创新进行研究,一直处于零散、琐碎的状态之中,人们的观点与看法也不尽相同,更谈不上有完善的研究体系,这也是技术创新哲学作为一门学科迟迟未建立的原因所在。比如就研究范围而言,李兆友教授就指出,就当前从哲学视角研究技术创新来说,至少可以做如下的工作:从主体的观点研究技术创新,侧重于从主客关系角度分析技术创新过程;从认识论角度研究,侧重于技术创新知识的积累、获得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从价值论角度研究,侧重于技术创新的价值维度,分析技术创新这一价值创造的实践过程,还可以具体分析创新不同阶段的价值创造特点;从辩证法角度,研究技术创新同其他诸如制度创新、知识创新的互动,从而拓展技术创新的环境因素的范围;从历史观的角度,研究技术创新如何推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把技术创新的研究放在历史的坐标中,探讨技术创新的历史性,从哲学高度预测未来技术创新的发展趋势,等等。超级秘书网

哲学创新论文范文第6篇

本课题所要研究的科学问题是:1.判明即将达到的最近创新思维发展水平,2. 在研究生课程中开设TRIZ创新理论选修课,应该怎样做,才能有效提升创新思维有序化程度。3.学会用TRIZ理论对平时阅读的文献资源信息进行整理并加工成创新素材,为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能力打好基础。

完成好本课题,将会给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整理、加工、服务打开新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矛盾;辩证分析;有序化

前言

目前,研究生做论文的步骤大约是:观察现象、收集文献、头脑风暴、试错法、结论。从创新方法看,此类论文的创新,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和偶然性,可操作性、可重复性不强。同一位导师所指导的研究生课题相近,创新方案设计不同,论文答辩评价有较大差距。同一类课题,不同的导师指导,创新方案设计不同,论文答辩评价也有较大差距。头脑风暴、试错法这类创新方法,具有不可描述、不可量化、不可管理的缺陷,不能量化地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研究生做创新论文所需的书本知识、文献资源是充分的,所缺少的是用系统化、理论化的创新方法进行科学指导。

做创新论文要解决好两个关键问题,一是科学问题,二是创新理论和方法,其根本要求是具备较强的信息加工能力,而这正是应试教育的弱点,其本质是创新思维有序化程度不足以从观察到的现象中分析出矛盾并彻底解决矛盾。

根据现代科学研究活动的特征和程序,做创新论文的步骤大约是:观察现象、收集文献、创新方法指导、反复推敲、辩证分析、找出矛盾、确定逻辑起点、对应的创新原理、创新方案设计、科学实验、修正完善、创新结论、结论等。

做创新论文的逻辑起点是科学问题,按先分析问题,后创新的程序,可以把书本知识、查阅文献资源、具体科学方法指导、创新规律等相关因素配合协调起来,才有可能做出创新论文。将应试教育所学书本知识与做创新论文连接起来,需要TRIZ理论进行指导。

1 矛盾与创新

科学研究是一种高级的认识活动,与哲学认识相比,具有实证特点;与日常认识相比具有创造性、系统性、研究性等特点。科学研究离不开科学方法的指导【1】。

科学研究的实际起点并不是“观察”,而是“问题”。科学问题是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又未解决的矛盾,它包括一定的求解目标,但还没有确定的答案。问题是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反映了现代科学研究活动的特征和程序【1】。

爱因斯坦的问题观:“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问题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一般来说,科学问题的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科学理论与科学实践矛盾中产生的科学问题。2.科学理论体系自身矛盾产生的科学问题。3.不同学派和理论之间的矛盾产生的科学问题。4.经验事实积累到一定阶段后提出的科学问题。5.社会经济发展和生产实际需要提出的科学问题【1】。

科学问题就是科学发展的过程中遇到的矛盾或冲突,我们要提出一个好的科学问题,就需要利用文献资源、TRIZ理论,先做一个辩证分析。

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萃智”的核心思想。

首先,无论是一个简单产品还是复杂的技术系统,其核心技术的发展是遵循着客观规律发展演变的,既具有客观进化规律和模式【2】。

其次,各种矛盾的彻底解决是推动这种进化过程的动力【2】。

再就是技术系统发展的理想状态是用尽量少的资源实现尽量多的功能【2】。

创新就是:不断开发系统新功能,同时彻底解决系统内的矛盾

推动系统由低级向高级进化发展。

TRIZ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在一个新的角度上,来看待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辩证思考要求我们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分析问题,这会提高我们加工文献信息的能力。

科研选题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并不是灵机一动、灵感一来就能完成的。有经验的科学家在正式确定选题前度做过大量分析、论证,进行了一些探索工作,从而给科学问题的正式提出和获得支持提供了有力条件,也为研究内容的最终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做创新论文,先辩证分析。

2 辩证分析文献资源开拓视野

把TRIZ理论引入论文的创作过程中,把应试教育所学书本知识与做创新论文连接好,这是高校创新教育想做而没有做好的事,高校图书馆的创新服务,就是要把学校想做的事做好。

是否可以在研究生课程中开设TRIZ理论选修课,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能力,提升学位论文创新的等级,这需要从对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进行辩证分析选好科研课题开始。

根据TRIZ理论,你难题的80%在其他领域已经解决了,我们首先学习牛顿对力和运动的关系的所进行的辩证分析。

2.1 力和运动的关系――牛顿力学核心课题。

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根据马拉车的现象得出结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

牛顿用实验加推理的方法,提出了物体的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辩证的从反面肯定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牛顿力学三定律的表述是:

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惯性定律。第一定律彻底否定了,亚里士多德两千多年以来关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说法,消除了学科体系内的矛盾、冲突。从反面肯定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第二定律:∑F=Ma。从数量上,确定了力、惯性大小、运动变化率三者间的矢量关系。

第三定律: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或系统的总动量守恒。

牛顿三定律从正、反、约束三个方面辩证地描述了力和物体运动的关系,因此,牛顿三定律奠定了整个经典力学的基础。

此后,虽然马赫批判了牛顿的静止时空观,但是牛顿经典力学仍然适用于低速、宏观的运动物体。

牛顿对力和运动关系的所进行的辩证分析是成功的,我们可以学习、借鉴。

2.2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一般地说,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通过辩证思考可以得出教育的三个原理。

教育第一原理:性相近 习相远

人不接受教育,根据心理学中的狼孩现象,人将保持动物本能。狼孩有点饿了,有好事者,同时给狼孩一块面包和一块金子任其挑选,呜呼,狼孩只会选择面包。又因为性相近,习相远。所以,不得不说,教育本质是促进人全面发展,推动人类社会进化的本源。

教育第二原理:学会和自已对话 心正而后身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一般来说,教育教学中有效的方法,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朱棣文在教学中所用的那样,一直鼓励学生“用新的方式,自己的方式看问题”,关键是“你要学会问自己”。华罗庚:“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如果还能看得出书中的结论别人是怎样想出来的,那么,自己也可以想出新东西来。”

具体教育问题其有效方法是,发而皆中节。单产千斤的肥沃土壤或单产不到百斤的贫瘠土壤中,必有一种养分含量最少,限制了农作物产量的提高。

好的教育全面发展了你的认知结构,提升了你的创新能力。

教育第三原理:教学相长

用人类先进的文化、科技成果实行终生教育,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进化。用人类先进的文化、科技成果实行终生教育,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协同进化。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生的目的意义是什么?是弘道。教育的本质就是:育人弘道,协同进化。

经过辩证思考使我们对教育本质的有了一个全面认识,从而为我们以后正式提出的科学问题和获得支持提供了有力依据,也为研究内容的最终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想要推荐在研究生课程中开设TRIZ理论选修课的意义,正如心理学家所说的最近发展区所表达的意义相类似。

最近发展区是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一个概念。他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

一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指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

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

维果茨基把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它表现为: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凭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他举例说明:有两个儿童,智力测验判定的智龄都是7岁,如果把这些孩子的解答测验往前推进一步,他们之间便出现很大差异。其中一人借助于启发性的问题(例题、示范等)很容易地解答了9岁组的题目,另一人却只能通过7岁半的测验题。说明这两个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不一致,前者比后者有更大的潜能,”最近发展区”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维果茨基认为,重要的不是今天为止已经完结了的发展过程,而是那些现在仍处于形成状态的、刚刚在发展的过程。关键在于“判明儿童发展的动力状态”。因此他指出,“弄清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将给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的整个学说带来了一场大的变革”。

3 确定科学问题 选择课题

对于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来说,关键在于判明自我认知发展的动力状态,特别要判明自已即将达到最近创新思维发展区的水平,学习TRIZ理论,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能力意义更重大。创新理论指导下的科学实践是能动的、创新的实践,能够有效地提升我们的信息加工能力。我们要把应试教育所学的书本知识与做创新论文连接好,促进最近创新思维发展区的发展就是适合的桥梁。

TRIZ理论是由前苏联发明家、发明家协会主席根阿奇・阿奇舒勒(Genrich S. Altshuller)【2】于1946年开始,花费1500人/年,在研究了世界各国250万份高水平专利的基础上,提出的一套具有完整体系的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和方法,是系统化、理论化的创新方法【2】。

劳动创造了人,创新是人的本能。创新教育训练:就是把人的创新本能系统化、理论化,提升人的创新能力。任务就是,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能力。据统计,经过创新教育训练,人的创造力可以提高70%~300%,并且创造力高峰年龄可以从25岁延长到50岁,这就延长了创造力的黄金期。

根据现代科学研究活动的特征和程序,做创新论文的步骤大约是:观察现象、收集文献、创新方法指导、反复推敲、辩证分析、确定逻辑起点、找出矛盾、对应的创新原理、创新方案设计、科学实验、修正完善、创新结论、结果等。

做创新论文必须弄清两个关键问题,一是科学问题,二是创新理论和方法,对我们根本要求是有较强的文献信息加工能力,而这正是应试教育的弱点,其本质是创新思维有序化程度既系统信息能量等级不足以从观察到的现象中分析出矛盾并彻底解决矛盾。

这里有一个问题常被忽视的问题,图书馆文献资源是他人的、过去的、高等级信息能量,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角度看,若不能把专家的观点、结论加工成自己所需的创新素材,就会受其左右或束缚。根据物理学功能原理,必须通过有效地做功,才能转化为我们现在所需的创新信息能量。不解决好这个信息能量提升问题,要做一篇有创新的学位论文,是困难的。因为,先有自己的创新思维,才可能有自主创新的成果。解决的方法是,对TRIZ理论进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有效地提升我们的创新思维有序化程度――信息能量等级。

科学问题是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科学研究离不开查阅文献资源、离不开科学方法的指导,创新也是有规律可寻的,如何配合协调形成创新能力,需要事先辩证分析。分析问题的过程,对于解决问题更为重要,虽然分析问题不会直接引出答案,需要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明确问题条件,进而准确提出问题、定义矛盾和提出解决方案,才可能有彻底解决矛盾的创新,分析问题是成功地做好可行性方案的前提。通过做创新论文,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能力意义更为重大。我们要把应试教育所学知识与做创新论文连接好,促进最近创新思维发展区的发展就是适合的桥梁。

通过以上的大量分析和探索,我们可以提出高校图书馆的创新课题:用TRIZ理论培养研究生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能力。

本课题所要研究的科学问题是:1.如何判明即将达到的最近创新思维发展水平,2. 在研究生课程中开设TRIZ创新理论选修课,应该怎样做,才能有效提升创新思维有序化程度。3.学会用TRIZ理论对平时阅读的文献资源信息进行整理并加工成创新素材,为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能力打好基础。

完成好本课题,将会给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整理、加工、服务打开新的发展模式。

结论:

做好“用TRIZ理论培养研究生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能力”这个新的研究课题,这是高校创新教育想做而没有做好的事,也是图书馆推广、开发自身资源的新方向,高校图书馆的创新服务,就是要把学校想做的事做好。

参考文献:

[1]许为民.当代自然辩证法.浙江大学出版社.浙江2011.8

哲学创新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学前教育学 博士学位论文 选题 领域分布

博士学位论文具有创新性,也反映了某学科领域关注的主题。为了了解学前教育学的研究状况,本文通过内容分析法研究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2000-2010年53篇学前教育学专业的博士学位论文,对这些博士学位论文的题目、摘要、目录以及部分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了解这些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主要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等,发现选题特点以及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等,并提出一些建议,期望能对学前教育研究提供参考。

一、选题基本情况

(一)样本基本情况

(二)研究领域与主题分析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分析

(一)儿童发展

以儿童发展为选题的论文最多,共19篇,主要以儿童心理、能力、行为等发展特点为主,如幼儿元认知、幼儿特质理解的特点与教育对策、农村学前儿童入学认知准备、幼儿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关系、儿童早期日常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发展及其影响因素、教师引导对大班幼儿故事听读理解的影响、3-6岁儿童数学单位概念与非标准空间测量能力的发展及关系、学龄前儿童“修辞特征”语言研究、空间概念特点、科学探究特点、类型与影响因素等。

(二)儿童教育与各领域教育

关于儿童教育和各领域教育的论文共15篇,其中,3篇论文是有关儿童教育,针对儿童教育提出了新观点,拓展了儿童教育理论。例如,在《论童年再构与儿童教育转向》中,作者侯海凤提出儿童教育应当建构生态童年,并认为,“要维护童年生态,就必须实现儿童教育时间之‘取法自然’与教育空间之“视阈融合”。” [1]在《论回归童年的儿童教育》中,王喜海认为“儿童教育回归童年的基本原则就是强调教育活动的融合性。儿童教育回归童年的可能途径就是“参与――交融式”教学。” [2]在《儿童生活与儿童教育》中,候莉敏认为“回归儿童生活的教育直接指向的是儿童生活,儿童的生活是由内在生活和外在生活同构而成。是以儿童为本位的,是以实现儿童的可能生活和现实生活为其目的,是在儿童生活世界的基础上来构建儿童的教育。” [3]

关于领域教育的论文有12篇,其中,6篇论文是有关儿童艺术教育,3篇论文分别是关于儿童科学教育、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2篇有关健康教育,1篇论文有关幼儿生命教育教程。关于艺术教育的论文主要是在艺术教育视野下探讨,如《回归本原――论现代儿童音乐教育》《音乐教育视野下的学前儿童经验音乐教育》《艺术通感与儿童艺术教育》《寻找失落的艺术精神――儿童艺术教育新论》《论艺术能力及其对儿童艺术教育的启示》等。关于艺术教育的论文强调儿童的体验,如在论文《寻找失落的艺术精神――儿童艺术教育新论》中,易晓明提出,体验的艺术教育基本构成是:“引领儿童进入生活世界,体验生活;引领儿童进入古今中外优秀的艺术创作,与作品对话;引领儿童进入有感而发的艺术创作,表达自己的诗性。” [4]

(三)幼儿教师

幼儿教师也是比较关注的选题,研究主题有教师的儿童学习观变革、实践逻辑、交际行为、教研活动中园长与教师的互动、个人知识管理策略以及教师职业认同结构。在《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结构要素与关键主题研究》中,秦奕通过调查了解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的现状,并就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建构提出了内部改善和外部支持建议,外部支持建议有:“政策保障:建立专门针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职称评价体系;管理支持:建立合作性的专业学习组织。” [5]

(四)课程与教学

对学前课程的研究主要从纵向的时间和新视角来探讨,如王春燕的学前教育课程的百年发展、变革等、理解视野下的学前理解课程,过程哲学视野下的幼儿园过程课程以及尊重个性差异性的个性化课程。这些研究拓宽了对学前课程的认识,并能对课程实践有所启示。如作者何媛提出学前理解课程的可能途径:“在公共生活中建构学前理解课程的意义;通过教育对话展现学前理解课程的超越性;让儿童的想象驰骋于真实的情境;借助教育鉴赏和教育批评把握儿童的经验。” [6]彭俊英提出过程课程的目标的基本问题是:“课程目标内在于教育过程;在过程中制定幼儿园课程目标;幼儿园课程目标是变化的。” [7]有关教学的论文分别是有关幼儿园主题教学和集体教学活动,关于幼儿园集体教学,研究者以幼儿参与的视角,主要研究幼儿心理参与。

(五)教育思想

有关教育思想的论文是陈鹤琴和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对于陈鹤琴的教育思想研究,研究者采用了口述史的研究方法,通过访谈他的亲属、同事和学生,来分析陈鹤琴的教育思想的文化渊源以及对当今的启示。关于蒙台梭利的感觉教育思想的研究比较深入,通过访谈从事蒙台梭利教育的教师,了解他们蒙台梭利教育观以及影响因素等。尽管陈鹤琴和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广为人知,一直以来都受到学前教育界的高度关注,但无疑他们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了陈鹤琴和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

(六)教育研究方法

有关教育研究方法的论文只有1篇。徐琳论述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以及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大致为“科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学前教育(科学)方法。” [8]

(七)教育政策、教育评价和其他

关于学前教育政策的研究甚少,只有1篇,是关于幼儿教育财政政策,此研究可为学前教育投入提供参考。关于教育评价的论文只有1篇,是有关幼儿园数学教育质量的评价。 其他主题的论文有2篇,分别是有关幼儿班级规则的合理性和学前教育的地域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有关学前教育的地域文化研究――学前教育的文化适宜性研究》中,裴小倩论述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学前教育的地域文化特征,并提出了构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学前教育文化适宜的教育建议:基于地域文化的“地域”与“全球文化”的对话。表现为:“学前教育的价值取向,兼顾儿童与社会;学前教育的制度兼顾效率和公平;学前教育课程兼顾民族与多元。” [9]

三、讨论与建议

(一)研究主题不均衡

从表二可以看出,在这些论文中,选题范围宽泛,涉及到学前教育的各方面,但是,对每个主题的研究不平衡。以儿童发展为选题的论文最多,有19篇,占论文总数35.8%。其次是儿童教育和各领域教育的论文,有15篇,占论文总数28.3%,从表三可以看出,在幼儿园各领域教育研究中,健康教育、美术教育、语言教育、社会教育、数学教育的研究较少。幼儿教师也是博士研究生关注的选题,有6篇,占论文总数的11.3%。其中,有关教育政策、教育研究方法、教育评价等的论文最少,各有1篇。因此,在以后研究中,应重视其他主题的研究。

(二)研究视角多样

有些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或学科视野来探究学前教育,如从哲学、语言学、生态学、心理学、文化学、艺术教育等视角开展研究。关于儿童教育和课程的论文大多运用了哲学视角,如《儿童生活与儿童教育》《学前理解课程》《幼儿园过程课程论》等;也有语言学视角,如《教师的交际行为研究――幼儿园教师的语用学分析》;还有生态学视角,如《边缘儿童游戏治疗的生态学取向研究》;也有心理学视角,如《从建构主义视角透视儿童斜坡概念建构》;还有文化学视角,如《全球化背景下有关中国学前教育的地域文化研究――学前教育的文化适宜性》;关于艺术教育的论文主要是在艺术教育视角下探讨。总体而言,研究视角多样,在以后研究中,应继续进行多学科视角的研究,拓宽学前教育研究视野,丰富学前教育理论。

(三)研究方法结合应用

通过分析发现,学前教育学专业53篇博士学位论文大多会采用几种教育研究方法结合,增强了论文的科学性。一般来说,采用的研究方法取决于研究内容。关于儿童发展的有些论文主要采用了实验法,如有关儿童早期日常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幼儿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关系、幼儿科学探究特点、学前儿童空间概念特点、幼儿特质理解发展的特点等的研究。有的论文主要采用历史研究法,如《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变革的历史与思考》《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及现实分析》《陈鹤琴教育思想的中国文化渊源与创新――一项口述史研究》。从哲学视角探讨儿童教育或课程等的论文,主要应用了哲学思辨法。有的运用了行动研究,如刘乃华通过在幼儿园实施生命教育图画书,探讨对幼儿实施生命教育的目标、方法、途径和评价,构建有效的幼儿生命教育教程,张永英在幼儿教师儿童学习观的变革研究中也进行了行动研究。有的论文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观察、访谈法等调查方法,但都有定性分析。

(四)加强国外学前教育理论的研究

在53篇博士学位论文中,只有1篇与国外相关,是《论蒙台梭利之感官教育》。国外学前教育有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做法,值得我们去学习。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应加强国外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可为我国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侯海凤.论童年再构与儿童教育转向[D]. 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10

[2]王喜海.论回归童年的儿童教育[D]. 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8

[3] 候莉敏.儿童生活与儿童教育[D]. 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6

[4]易晓明.寻找失落的艺术精神――儿童艺术教育新论[D]. 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 2004

[5]秦奕.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结构要素与关键主题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8

[6]何媛.学前理解课程[D]. 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10

[7] 彭俊英.幼儿园过程课程论[D]. 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9

[8]徐琳.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及现实分析[D]. 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9

哲学创新论文范文第8篇

王朝明。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学院教授委员会副主席,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成员,博士研究生导师,政治经济学教研室主任,兼任四川省高校政治经济学研究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共关系教育研究会理事、四川省经济学会会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主要研究领域及方向。发展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及社会经济学,尤其在收入分配、就业与保障、贫困问题、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等方面有所造诣。

主要学术观点。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王朝明教授极为关注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中的社会经济热点问题,尤其是围绕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新型社会保障体制的建立、城乡扶贫战略、就业与再就业政策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等领域展开深入研究,形成了自己的学术观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导向要以实现效益型的经济增长为目标,建立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宏观调控体系,从运行机制上促进我国经济逐步从速度为主转到效益为主的增长模式(1991);收入分配政策的倾斜既要防止平均主义的抬头,又要克服分配不公的现象,力求在效率与公平的抉择上找到收入分配政策的平衡点(1992);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者承受能力进行综合考量,以促进社会保障资源的优化配置(1994);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市场机制与保障机制相结合的基点是效率与公平的相互转化、是竞争与稳定的内在要求(1996);确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依据,不是单一的经济因素,而是由经济、社会、文化等多因素决定,并且要建立动态的、可调适的最低生活保障机制(1999);我国城镇贫困人口出现新变化,企业下岗与失业职工、企业停产或半停产的在职职工、低收入的退休职工以及农民工中的低收入群体组成了城镇新贫困人口,表现出体制性、集中性、群体性和无自特征(2000);政策人的行为偏差成为实施再就业工程的一个难点,必须从制度结构上加以治理(2001);我国资源枯竭的矿业、矿城以及产业衰败相伴随的矿工贫困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要从环境可持续发展、制度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和保障就业等方面加以治理(2003);中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的制度缺陷,弱化了劳动力市场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要消除城乡壁垒,发展城乡统筹就业体系、城乡统筹公共服务体系、城乡统筹社会保障体系(2004);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特殊性和在原有政策安排下,单靠城市化本身的自然发展并不能真正减少农民,反而出现进城民工被边缘化的贫困状态,解决此现象必须寻求社会政策体系的创新(2005);中国转型过程中多元利益结构的重塑实际折射出社会阶层结构由“身份制”分层向“资源占有制”分层的演化,与这种新的社会分层相伴随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正在成为利益结构调整的焦点,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矛盾与问题(2007);总结中国农村30年开发式扶贫战略,对贫困的识别与认知、贫困标准、扶贫方式以及扶贫瞄准机制等方面都将发生重大调整和转换(2008);根据中国9省区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CHNS)研究,表明宏观经济景气度显著影响了居民收入流动性,中等阶层的经济地位不稳定,农村居民收入流动性的结构及水平都优于城市居民收入流动性(2009)。

重要研究成果和荣誉。王朝明教授作为城乡扶贫研究专家,近年来,先后出版学术专著6部,在《管理世界》、《人口研究》、《当代经济研究》、《南开经济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经济学家》、《社会科学研究》、《国外理论动态》、《财经科学》、《天府新论》、《经济体制改革》等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先后承担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西南财经大学“211”工程第一、二、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等9项国家、省部级和校级各类课题的研究工作。研究成果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还获得各种奖励,如:主编的《西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一书,获四川省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独立专著:《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获四川省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论文:《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市场经济相契合的构想》(《天府新论》1996年第4期)获1999年度四川省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进步、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三等奖;《中国新贫困问题:城市贫困的新特征及社会影响》(《人口研究》2005年第5期)获2008年度第七届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一等奖;其学术论文共获得全国与省级学会科研成果奖7项,获西南财经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3项;有的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社会学报》等全文转载或摘要,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等收录和引用,产生取得良好社会反响。

王朝明教授长期从事理论经济学的教学工作,是国家精品课程、四川省精品课程《政治经济学》的主讲教师,是中组部、、中央党校、教育部、总政治部在中央党校举办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成员,所承担的教学改革项目《以国家基础人才培养基地为载体、打造“三位一体”培养模式》获得国务院颁发的部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并荣获西南财经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哲学创新论文范文第9篇

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产出的基本情况

以学科专业名称=“科学技术哲学”或“科学与技术哲学”或“科技哲学”或“科学哲学与认知哲学”为检索条件,在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国家图书馆,CALIS学位论文中心进行检索,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448篇,文献在各数据库中的具体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对检索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去重后得到有效学位论文634篇,文献分布时间为1987年到2011年(检索时间2012年3月)。其中,1987年的博士学位论文为吉林大学张之沧的《科学观新论》,由舒炜光教授指导。张之沧成为我国第一位科学技术哲学博士。1989-1995年期间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产出较少,平均每年不足3篇。自2002年开始,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产出呈现明显递增趋势,具体文献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在检索的文献中,按学位授予单位进行统计,排名前十五位的学位授权单位如图3所示。其中,吉林大学以152篇位居首位,东北大学以129篇居于第二位,中国人民大学以58篇居于第三位,北京大学56篇居于第四位,山西大学与复旦大学以39篇居于第五位,文献产出量居于前五位的上述高校占了全部文献的74.6%。从文献分布与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点分布状况可以看出,我国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的研究生机构仍然以北方为主,且博士培养单位较为集中。

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主题分析

对检索的文献数据进行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通过科学知识图谱可以直观展现我国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基本主题。科学知识图谱是当前科学计量学和文献计量学领域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和工具。它以科学知识为计量研究对象,显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属于科学计量学的研究范畴〔3〕。科学知识图谱通过直观的动态图像信息,对学科领域的演进脉络和研究前沿进行探索和预测,从而获得较为详尽的前沿科学信息分析结果〔4〕〔5〕。本文分析使用陈超美博士开发的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它是近年来国际科学计量学和信息可视化分析技术研究最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软件工具之一〔6〕〔7〕。1)博士学位论文高频共现关键词分析通过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系统绘制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的关键词共现网络知识图谱(图4)。从网络图谱的整体来看,关键词共现网络中形成了以“科学哲学”、“技术哲学”、“技术创新”、“技术”、“认知与心理”、“可持续发展”、“生态哲学”等为核心的关键词共现网络群组,尤其是以“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为核心的两个研究群组是整个关键词共现网络的核心群组,构成了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传统知识基础。根据CiteSpace软件系统的运行结果,统计出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各个节点的计量指标。表2列出关键词共现频次在5次以上的全部节点信息。表中频次的大小是指关键词在博士学位论文中共现的频次大小。突现率代表着某一时期内该关键词出现频次的陡增情况,突现率越大,意味着该词在某一时期博士学位论文研究中使用次数增多的程度越明显。其中,“技术哲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哲学”、“技术”等关键词在近年来的博士学位论文研究中“突现”,这也折射出,我国科学技术哲学领域中近年来研究前沿的“技术”转向。在博士学位论文关键词共现网络知识图谱中,共现频次较大的节点主要有“科学哲学”、“技术创新”、“技术”、“技术哲学”、“可持续发展”等,共现频次最多的“科学哲学”一词的共现频次达32次,共现比率达到5%,这表明了传统科学哲学的研究在科学技术哲学学科的博士学位论文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而“技术创新”一词的共现频次也达31余次,共现比率达4.9%,这表明技术哲学延伸出的技术创新相关问题研究是近年来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主攻方向之一。“价值”、“意义”、“科学”等关键词也保持了较高的共现频次,表明了传统科学哲学中的“意义问题”、“价值问题”仍然是科学技术哲学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另一方面,在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中,中介中心度的指标通常反映节点关键词在网络图谱中“中介”的重要作用,一般是连接网络中不同群组的关键节点。在选定的阈值下,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中,共有两个关键节点词(中介中心度大于0.1),“科学哲学(0.16)”、“科学技术哲学(0.1)”,这也再次表明了传统的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的研究在科学技术哲学学科领域研究中的重要地位。2)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主题结构在关键词共现网络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以展现我国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主体知识结构,关键词共现网络形成聚类161个,可见博士学位论文的创新性较高很多。按照聚类大小和研究的相关度,整理出10项关键词聚类群组(表略)进行分析。结合TF*IDF算法抽取的标识词〔8〕,总结当前我国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关注的热点问题,并在关键词共现网络知识图谱(图略)中予以标注。从关键词共现网络的聚类结果分析,当前国内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关注的热点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传统科学哲学的相关研究;传统技术哲学的研究;企业与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研究;人的全面发展的研究;科学技术的伦理学思考;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的研究;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问题研究;科学技术政策与管理;科技史与科技思想史的研究等。其中,从关键词共现的时间角度来看,人的全面发展的研究和科学技术政策与管理相关问题研究是近年来研究的前沿问题。在25年的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培养和教育中,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快速发展,研究的方向迅速呈现多元化,既延续传统的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的研究,也出现了顺应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并结合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本土化”特色研究趋向。例如技术的和谐性研究,基于知识管理的新兴技术与产业政策研究等。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下发后,国内学者也迅速展开了基于中国国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相关政策、战略性新兴技术等的研究,这些研究问题也将成为贯穿未来几年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上述是从对博士学位论文关键词的计量和信息可视化的视角进行的分析,具体的论文文献中包含了大量的具体的研究问题和方向,以科学技术的伦理学思考为例,出现了工程决策的伦理规约研究〔9〕;现代基因技术的伦理学思考等〔10〕。这些都大大丰富和不断推进我国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向纵向深远的方向发展。科学技术哲学的博士研究生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已经超过25年,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研究深度不断加深,广度不断扩宽,研究方向也迅速的多元化。研究主题从20世纪80-90年代初集中于自然辩证法以及传统自然观等问题的研究到90年代中期—2000年基于西方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和科学知识社会学等最新研究成果评价的基础上的量子力学哲学、生命科学哲学、生态哲学、信息哲学等与科学技术紧密联系的哲学反思,再到21世纪从讨论具体问题的研究转向基于科学技术发展的本质性理论研究,这一演化进程也与我国部分学者对科学技术哲学学术研究方向的描述基本吻合〔1〕。值得注意的是围绕国家宏观科学技术政策相关的选题一直是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重要方向。

对我国未来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建议

哲学创新论文范文第10篇

宋代词人贬谪与词境之转变

莱辛作品中的非洲书写

莎士比亚《哈姆莱特》的戏剧叙事

"生活着,劳动着和讲着话"的简·爱

湖州报恩寺遗址考述王

论胡瑗的安不忘战与其军事思想

清代科举制度下湖州荻港章氏人才的培育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形成的"三个统一"历史性重大决策

试论中国政治的发展路径——基于国家与社会的双重视角

城市社区权力结构行政化与社会政策供给

"仁者爱人"新论

制度、德性与发展

"物自体":康德哲学系统赖以运转的轴心

唐代的私授及其教育资源

孔传整理文献与重教兴学的活动

息讼与争讼:管窥下的中西诉讼法律文化

辩证否定观视角下法制与法治关系的动态考察

基于语料库的语气副词和时间副词位置研究

论"很+有/象+X"结构"X"的语义性质

商标大鹏"误译"辨析

由原型理论看英语词义变化机制

"信、达、雅"说的争论性发展和现代诠释

构建以"科学"为主线的幼儿园综合主题课程

高等教育体系中生涯教育的定位与发展路径

有效教学理念下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高校遥感学科建设的现状及其对策

高校教师对学生评教结果使用的实证研究

转型期高校学生的心理危机及干预机制的构建

创建高校学习型基层党组织的几点思考

独立学院辅导员助理制度的实践与探索

浅析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

高校教师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特征分析及其启示

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研究

北宋委托书坊刻书的出版方式创新及其相关问题

宋代词人贬谪与词境之转变

莱辛作品中的非洲书写

莎士比亚《哈姆莱特》的戏剧

"生活着,劳动着和讲着话"的简·爱

湖州报恩寺遗址考述

论胡瑗的安不忘战与其军事思想

清代科举制度下湖州荻港章氏人才的培育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形成的"三个统一"历史性重大决策

试论中国政治的发展路径——基于国家与社会的双重视角

城市社区权力结构行政化与社会政策供给

"仁者爱人"新论

制度、德性与发展

"物自体":康德哲学系统赖以运转的轴心

唐代的私授及其教育资源

关于一致域一个特征的初等证明

BMOA空间到α-Bloch空间上加权复合算子的紧性

二个指数函数泰勒展开式的余项估计

随机设计截断半参数模型中估计的渐近性

黎曼流形上的微分形式

黎曼流形上微分形式的-/WT类

一类不等式成立的条件

若干F型超几何级数恒等式的WZ方法证明

酒精稀释模型在重复饮酒中的应用

一类三阶微分方程边值问题的渐近解

Leibniz代数的上同调群

一类高次非线性奇摄动问题的匹配解法

导电聚苯胺薄膜的电磁学性能及其屏蔽特性

电场对量子阱中弱耦合束缚极化子性质的影响

新型窄带隙半导体BiVO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基于DPCA补空间的特定人与非特定人的表情识别

Ajax在WebGIS税务系统中的应用杨珍,蒋云良,YANGZhen,JIANGYun-liang

磁感应磁声成像的声源产生机制张媛,ZHANGYuan

基于节点相对路径的XML模式抽取算法孙霞,程宏斌,SUNXia,CHENGHong-bin

一类非线性扰动广义时滞系统的鲁棒保性能控制李洁坤,陈璟,LIJie-kun,CHENJing

确定和不确定时延的NCS稳定性研究王向慧,WANGXiang-hui

中国个少数民族~岁年龄段学生身体形态的综合评价排序张林凤,ZHANGLin-feng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体育研究杨建雄,YANGJian-xiong

浅析家庭体育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功效高银花,GAOYin-hua

关于我国青少年业余篮球训练缴费问题的研究蔡宏伟,CAIHong-wei

从北京奥运会看世界男子篮球运动发展趋势高继科,GAOJi-ke

上一篇:哲学逻辑论文范文 下一篇:古希腊哲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