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联考范文

时间:2023-10-17 06:36:49

美术联考

美术联考篇1

【关键词】美术联考;美术生;速写创作

近年来,随着高考美术考生的不断增加,各大高校在进行美术专业招生过程中,对美术生的专业要求越来越高,为此,美术联考的难度也逐年增加。比如,在这几年的美术联考速写考题中,考题已经不仅局限在画单个人物动态,而是增加了相应的场景和道具,所以,为了确保学生可以提高在美术联考中的速写水平,美术教师一定要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对学生速写创作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现阶段美术联考对美术生速写能力的要求

在传统的美术联考中,大都以考察人物动态速写为主,针对这种试题考查方式,对高中美术教师而言,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通常会把人物动态速写训练为教学的重点;对美术生的学习来说,很多人大都依照教师的引导,以循序渐进的方式练习人物速写的动态和线条表现力。但是,这种单一的速写训练教学已经无法适应现阶段美术联考的要求,为此,高中美术教师必须立足于新课标对高中生绘画能力的要求,重视对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

1.掌握美术速写基础技能

速写基础技能是确保美术生速写创作能力提高的基础,所以,在美术速写教学中,美术教师可以结合传统的速写教学模式,在逐步提高高中生美术基础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人物动态速写以及比例透视的理解,为学生下一步提高速写技能奠定学习基础。比如,为了避免学生在在人物速写中出现各种常识性绘画错误,教师必须先让学生熟练掌握诸如人体运动时的动态变化、衣纹变化、动作变化等人体速写时最常见的解剖知识。在线的运用层面,教师可以从两方面让学生正确把握和使用线条。一方面,教师应该教导学生在速写中充分利用线条的对比手法表现事物的动态形象,诸如长短、虚实、粗细、曲直、疏密等都可以在速写中应用;另一方面,学生在线条的处理上还应该注意在对“衣纹”进行处理时,要做到疏密有致,切忌出现平行线;对于结构线条的处理,注意线条的准确性,而对于惯性线条不能画的太多,以影响作品的整体形象。

2.养成正确的美术速写习惯

良好的速写习惯可以保证美术生在速写中保持平稳的水平发挥。作为美术教师首先应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速写练习手法,其中,临摹是练习速写的最佳手段。比如,在速写训练中,美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观察剪影的方法,将复杂的事物先转化为剪影加以理解,然后,从大剪影着手分析,抓住所画事物的全局,让学生充分理解在自己的速写时一定要避免从局部开始作画而导致绘画整体出错的问题。此外,对于很多美术生来说,在初学阶段,大都因为害怕犯错误而害怕出手作画。为此,教师应该教导学生,要敢于作画,在不断的“试错”中让自己及早发现速写中的错误,并及时加以纠正。比如,对很多学生在速写过程中出现的线条错误,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不要急于涂改,而是让他们学会以此作为提高作画技能的参照,不断找到正确线条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考试时做到胸有成竹,在下笔时更加自信,线条的绘画也越来越准,日积月累,学生的作画能力才会逐渐提升。

3.提高美术速写的创作能力

当前对学生速写能力的培养目的在于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的艺术素养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大幅度的提升。速写作为美术学习中的一门基础训练学科贯穿在整个美术学习过程中,为此,美术教师需要立足于新时期对学生速写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美术生的速写创作能力。

二、提高美术生速写创作能力的技巧分析

在美术生练习速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最为普遍的两种速写方法。其一,以线为主、线面相结合的速写方法,这一速写方法的特点是速写作品的表现能力更强,绘画作品的层次更加丰富多样;其二,以线为主的表现方法,这主要应用在以表现物象的速写中,学生可以先从物象的结构着手,利用简单的线条将物体的形象、变化以及质感等通过线条的虚实、粗细以及空间结构细致表现出来。除此之外,本文从以下四方面对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提高美术生在联考中的速写创造能力加以分析。

1.培养美术生的感性表达、理性认识能力

利用速写培养美术学生的绘画直觉,是速写教学的重要功能之一;与此相对应,学生在速写过程中的感性表达和理性认识能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提高速写能力。也就是说,学生在速写时,必须首先对所描绘的对象进行更加深入的观察和理解,不管是静态事物还是动态的人物,教师都应该引导学生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去感性的感知绘画对象。为此,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如何去正确的理解和感知绘画对象,并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更加真实的表现速写对象。比如,在学生速写学习的初级阶段中,教师不能仅仅让学生停留在表面上对优秀作品的临摹,而应该让其在临摹中发现、学习和掌握临摹作品中所包含的基本绘画技巧,让学生学会用脑,认真思考优秀作品的优秀之处在哪,并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看法,从而逐渐培养并提高美术生的感性表达和理性认识能力。

2.提高美术生的速写构图意识

美术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速写创作能力,还必须重视学生构图意识的培养,在速写绘画中强化美术生的构图意识。所谓构图是指绘画对象的布局,创作者需要将所要描绘的事物按照一定的节奏和秩序加以排列组合,让整幅画面具有较强的有序感、节奏感和空间感,从而使整幅绘画作品具有较好的艺术效果。一幅优秀的速写作品大都具有完整的组织结构关系,可以让人们体会到作品中的语言内涵,其构图关系也能让人们感受到作画者的艺术品位。美术速写教学实践表明,构图意识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速写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在速写绘画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画面的构图对速写的成功与否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比如,在处理构图时,美术生必须学会对平面结构关系的速写作品进行先单一后复杂的处理方法,这样可以降低绘画难度,提高速写质量。此外,在一幅人物动态速写作品中,人物的动态往往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其所表现出的结构以及运动是为了体现某一个具体的主题,所以,绘画者在构图时,还应该注意整幅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内容,选择一个合适的视角表达绘画对象。

3.加强默写、场景速写练习

在速写练习中,教师应该注意认识到场景速写和默写训练的重要性。为了确保学生在考场上的作画步骤更加流畅,内容表达更加形象具体,教师必须将场景速写练习以及默写训练贯穿在速写教学的始终。近年来的速写考题之所以加大速写难度,在于出题者更加重视学生的主观表达意识和构图能力的考察,但是在课堂的速写练习中,大部分都是静态练习,无法让学生养成灵活的创作思维,但是默写速写训练可以直接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通过在心中对所画对象的了解,学生可以在速写时更加胸有成竹,绘画能力也会明显得到提高。所以在高中生的美术速写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有意识的安排各种动态的速写创作,让学生由简单到复杂,逐渐脱离照片独立创作,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4.提高速写教学的针对性

美术教师在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提高学生在联考中更好的发挥,可以对历年的联考试题进行详细的讲解和说明。随着这几年联考中速写试题的变化,教师应该让学生进一步重视速写技能的练习,更加重视速写的创作性。比如,现阶段大多数的速写不仅仅要求学生绘画某一个单一的人物动态形象,而且更加重视对组合场景的速写能力的考察,针对这一考察特点,美术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走出课堂,到现实生活中去练习速写,通过这种练习,让学生的速写作品中更加具有生活性,学生的速写思维更具有创造性。此外,在学生速写练习时,教师还应该注意限定学生的速写时间,让学生在速写时做到快慢有致,所谓快是指速写时一定要在准确表达基础上限定速写时间,慢则要求对于细节问题学生应该以较慢的速度准确的表达,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速写速度,以适应考场上的考试氛围,保证美术生在联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速写教学是现阶段高中美术教学的重点内容,近年来,随着美术联考难度的不断增加,对高中生速写能力的要求逐渐提高。为此,在高中美术生的速写教学中,美术教师必须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在提高高中生美术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加强训练,培养学生速写技能,与此同时,引导学生深入社会生活,观察生活,积累生活中的素材,养成灵活地创作思维习惯,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美术速写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晓岭.试论美术教育中学生速写能力的培养[J].衡水师专学报.1999(02)

[2]孙朝辉.浅谈速写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06)

[3]侯世琴.浅谈美术高考生的专业辅导[J].考试(教研).2010(09)

[4]牧铃.“速写”与“细描”[J].小溪流(故事作文).2002(06)

[5]黄子军.在美术基础训练中速写的意义[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1(02)

美术联考篇2

1、目前山东2020美术联考成绩暂未公布,详情信息请留意相关信息。2020山东美术统考/联考报名时间:11月1日至7日。考试时间:2019年12月15日。根据以往的成绩公布时间,可以预计2020年山东美术统考查分在1月10日前后会公布考试成绩、合格分数线。

2、山东省,中国华东地区的一个沿海省份,简称鲁,省会济南。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北纬34°22.9′-38°24.01′,东经114°47.5′-122°42.3′之间,自北而南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4省接壤。

(来源:文章屋网 )

美术联考篇3

2015年12月30日在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徐家汇校区,召开了“第三届上海工艺美术圆桌论坛”。这次论坛得到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大力支持和合作。由上海工艺美术学会、上海市工业美术设计协会、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联袂举办。会议的主题是“工艺・手・生活”,较之前二届会议的议题更具有多元性、学术性和前瞻性,尤其针对“互联网+”的形势下,工艺美术的新常态、新思路、新理念、新传统、新结构和新发展进行了广泛的研讨。为了开好这次会议,主办方预开了二次筹备会,为本次论坛选题和邀请人员进行了讨论。本次会议较之前二届增加不少非工艺美术行业的艺术理论、美术教育、民俗文化等方面的专家和学者参加,通过交流、碰撞产生了不少新的观点。

一、“互联网+”的趋势给工艺美术带来挑战和机遇

4.0版本的产业革命,给许多传统行业带来了挑战。随着社会经济和日常生活的转型,许多传统产业面临结构调整和产业陶汰,工艺美术也同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使许多传统手工艺产业面临停业和技艺活面临失传。如何摆脱和解决这种窘境,逼得工艺美术产业和手工艺人们不得不进行转变思路和研究新的发展机遇,寻找新的产业模式和新的创新设计方式。与会者提出了“跨界”理念,让创作设计产业联动,通过“跨界”和“交互”设计、生产、营销,给工艺美术提供一个新的发展空间和新的发展机遇。通过“互联网+”为工艺美术的产、学、研、销搭建一个更大的平台。如:单从上海的文创产业的分类目录来看,工艺美术有不少份额(目录共分二部分,十大类,工艺美术占34项),足以说明“跨界”为工艺美术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再如:先前的中国工艺美术品以外销为主,现在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率降低,但“一路一带”的兴起也为工艺美术重新出口提供了新机遇。“一路一带”的发展,不仅使工艺美术品出口,还能使工艺生产外移,以降低国内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难题。

二、多元化的工艺美术现状仍需坚守传统民族文化之根

4.0版本的产业革命,也给文化产业带来了多元化的发展,但无论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是不能被遗忘和丢弃的。如将民族的传统文化性格和精神丢掉,去换取文化产业的丰厚市场利润,那是一个民族的悲哀。同样,工艺美术也不能把民族文化精神丢掉,尤其工艺美术品除了生活实用功能外,还承载着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物化”。譬如:紫砂壶以其内敛含蓄、敦厚谦和的民族审美品性,让人们在使用时得到抚慰心灵,抒怀的民族之美获得感。与会者指出:在广泛运用西方当代设计方法时,必须要把中华民族的文化元素植入其创作设计中。尤其让那些散落在民间的乡土文化气息很浓、民俗文化独特、民族性很强的工艺美术品和手艺技艺融入到新设计、新生产中去,打造新的传统文化和传统手工艺品。

三、“匠人精神”是手工艺人必须传承和坚持的操守

无论“互联网+”如何发展、3D打印技术如此“疯行”,但是都无法替代和取消手工制造的个性风格和独特魅力。这也是那些坚持几十年打磨的手工“匠人”需追求的目标和心灵情怀的表现。与会者提出:传统手工艺的“活化”就是坚持手工制造,而手工艺人的传承必须要有“匠人精神”的操守和情愫。同时,传统手工艺“活化”还需要传承者创新的“匠心”。因为当许多传统手工艺品丧失实用功能后,留下的就是文化承载。传统工艺美术在新时代更多的是文化内涵的创作和情怀的“活化”表现,所以要求手工艺人们不但要遵循传统规矩、技艺法则、作品形制等,在坚持“匠人精神”的道义之下还需结合当今的生活方式、文化观念去进行独具匠心,赋予新理念、新文化、新的传统手工艺创作。在工业生产同质化的时代,唯有手工制造品才能真心满足消费者的生理、心理、精神三大需求。

四、当今工艺美术市场的发展趋势

当今部分手工艺品越来越脱离实用功能时,就越成为生活的奢侈品。因之,工艺美术的设计生产也越来越强调其审美价值和文化承载。现代工业设计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工艺美术进入新常态必须要遵循“文化+过程=利润”的三步骤,因为“创新与文化结合,并注重市场,这是成功的法则。一味地强调材料的稀缺和做工的稀少是有限的,唯有突出文化之精华才能使工艺美术品市场有无限的新拓展。譬如:砚台的实用功能越来越淡化,人们买砚台更多是作为艺术品收藏。所以,做到选题精准、选料精美、制作精湛,并做到风格独立和文化个性独特的才能受到收藏者的青睐。与会者指出:当今工业产品也走文化品牌之路,力求在设计中做到技术层面、价值观层面、审美意识层面的有机结合,让消费者把产品文化带入自己的生活中去,让单纯的购买成为一种文化行为。对于工艺美术来讲,更具备如此的文化行为,所以要求工艺美术设计、生产、营销者必须要进行理念转换,通过美学、心理学、人文学、设计学、民俗学等学习和修炼,来提升工艺品的文化价值和市场发展。唯有做好设计,生产适应当下文化需求的产品,才能占领市场。

五、工艺美术学术理论研究的常态化

美术联考篇4

1、为了适应这种情况,我国各省独立进行、自主命题、全省统一评卷的美术类专业基础考试应运而生,统称为普通高校招生美术类专业统一考试,简称为美术统考(民间称美术联考,因为在普通高校招生美术类专业统一考试之前,部分同一省份的学校为了选拔美术类考生,联合起来,组织统一的专业课考试,所以也简称为美术联考,目前只有河北省官方还是称为美术联考,其他省份都简称为美术统考,广东省简称为美术术科统考。)

2、美术统考要求以中学美术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着重考查考生的艺术修养、审美能力、观察能力、造型能力、表现能力和技法运用能力。分数公布时间与渠道:统考分数查询一般在1月-2月分会全部公布,考生可登陆各省招生考试院或省招生办网站查询统考成绩。

(来源:文章屋网 )

美术联考篇5

1、我校设艺术专业校考的省份(山西美术、江西美术、陕西美术),报考我校的考生须参加我校组织的专业校考。以我校组织的专业校考成绩作为艺术专业分的录取依据,高考文化成绩达到考生所在省艺术类相关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参照志愿,按照专业校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考生所在省艺术联考成绩高的考生。

2、我校没有设艺术类专业校考的省份(含广西),认可生源所在省的艺术联考成绩,录取时以该省艺术联考成绩作为艺术专业分的录取依据,艺术联考成绩合格、高考文化成绩达到生源所在省艺术类相关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参照志愿,按照艺术联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高考文化成绩高的考生。

梧州学院2016年江西艺术提前批本科一志愿录取情况公告

我校在江西艺术提前批本科一志愿共录取考生80人,其中美术类考生70人,音乐类考生10人。美术类录取的文化分分为388分,最低分为241分;音乐类录取的文化分分为295分,最低分为249分。美术类录取的校考专业排名排名为1名(校考成绩:184.91分),最低排名为195名(校考成绩:157.51分);音乐类录取的统考成绩分为148.12分,最低分为135.83分。

一志愿一次性完成招生计划。

梧州学院2016年湖南艺术类本科一志愿录取情况公告

我校在湖南艺术类本科一志愿共录取14人,其中美术类考生9人,音乐类考生5人。

美术文史类录取的文化分分为362分,最低分为331分;省统考成绩分为239分,最低分为237分。美术理工类录取的文化分分为318分,最低分为301分;省统考成绩分为237分,最低分为230分。

音乐文史类录取的文化分分为337分,最低分为323分;省统考成绩分为238分,最低分为222分。音乐理工类录取的文化分为286分;省统考成绩为223分。

一志愿一次性完成招生计划。

梧州学院2016年广西艺术本科提前批一志愿录取情况公告

我校在广西艺术本科提前批一志愿共录取考生222人,其中美术类考生167人,音乐类考生55人。美术文史类录取的专业分分为270分,专业分最低分为233分;美术理工类录取的专业分分为252分,专业分最低分为234分。音乐文史类录取的专业分分为235分,专业分最低分为213分;音乐理工类录取的专业分分为235分,专业分最低分为219分。

一志愿录取结束后,美术文史类专业缺额3人,理工类专业缺额3人。

梧州学院2016年广西艺术本科提前批征集志愿录取情况公告

我校在广西艺术本科提前批征集志愿共录取美术类考生6人,其中文史类考生3人,理工类考生3人。美术文史类录取的专业分分为264分,专业分最低分为252分;美术理工类录取的专业分分为245分,专业分最低分为234分。

征集志愿录取结束后,我校广西艺术本科提前批招生计划全部完成。

梧州学院2016年福建艺术类本科批B类一志愿录取情况公告

我校在福建艺术类本科批B类一志愿共录取考生8人,其中文科录取考生6人,理科录取考生2人。文科录取的文化分分为354分,最低分为276分;统考成绩分为230分,最低分为226分。理科录取的文化分分为275分,最低分为239分;统考成绩分为230分,最低分为226分。

美术联考篇6

关键词:高三;专业考试;文化考试;矛盾

高三对于艺考生来说,是在不断判断、选择、放弃中度过的。作为在高中工作了几十年的一线美术数师,每年都会遇到学生因为选择的两难、错误而痛苦悲伤。今年,我自己的女儿也参入了艺考大军,我的双重身份让我更深切的体会到艺考体制存在的问题。其中的滋味只有经历过高考的美术生、家长、老师才能深刻的体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怎样分配专业学习与文化学习时间的矛盾

1.第一次冲突:进入高三前的暑假

进入高三前一个暑假,许多学校的文化学科新课没有上完,会利用这最后一个假期补课,而美术集训班已拉开帷幕,开始了基础训练。是留下来继续把文化课上完,还是去美术集训班把基础务实?!美术生和他们的家长面临第一次选择。

2.第二次冲突:9月份高三正式上课

9月开学后,大多数学校已经把新课上完,准备进行第一轮文化复习,而

多数培训机构已经在进行第一轮专业训练。对于还没有停课进行专业集训的学生,已经不能静下心来坐在教室里上文化课了。毕竟绝大多数的省联考在接近。以2016年为例,除北京、湖南少数几个地方的是1月份,其他的省市基本上都是在12月进行。联考成绩对初学美术的学生和不满足只是联考的学生同样重要。因为只有联考过了线,才认校考成绩。而对于暑假已经在外面美术集训的学生,回不回去上文化课,也是一场选择考验。就算考生有幸专业通过了清华大学、中央美院的考试,文化没过线,想上名校?那不过是做了一场美梦而已!

3.第三次冲突:省联考结束

省联考结束后,是长达3个月左右的校考。以四川考生为例:四川省联考是2015年12月5日至6日,考试成绩是2016年1月21日才可以查询。这期间你是继续学专业,还是回去学文化?这一个多月的等待,对考生及家长都是一种煎熬。同时,2016年1月9-10日的校考由四川美术学院在重庆拉开了帷幕,接着便是各大院校的轮番轰炸:广州美院1月28、中国美术学院2016年2月19日至22日、清华大学2016年2月27日……直到中央美院2016年3月5日至6日考试结束。这几十所名校的招生让考生和家长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有的人会说,我可以边学文化边考试啊!下面就这个问题作一个简单介绍。

二、选择院校及专业的矛盾

众所周知,美术专业考试和文化考试不一样,各省、各大院校都有自主出题

权,各大美术院校为了甄选人才、张显个性,在题型、风格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每个考生都面临学什么、考什么的决策。如表 1。

三、补习文化地方的选择

艺术生的文化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再加上少则半年多则八九个月的时间主要

进行专业训练,此时文化课知识比原班同学无论是进度,还是内容,都相差甚远而大多数普通高中不会把艺考生集中在一个班针对性学习。特别是重点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不断提高,这给想通过艺术达成人生理想的考生增加了十分大的难度和压力。此时的艺术生迫切的想要提高文化课成绩,是继续慢慢的适应还是外出补课?这又是一个问题。有很多艺考生到最后是专业课过了,但文化课没过……

美术联考篇7

法国哲学家孔德在其著作《实证哲学教程》中第一次提出“社会学”这一概念,其将社会学定义为以人类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诚然社会学对艺术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但是艺术社会学对艺术的社会学研究,并非等同于一般社会学从研究艺术现象来为社会学研究提供例证和资料,从而得出社会学结论的做法。艺术社会学对艺术的社会学研究,其目的是探讨艺术与社会之问的复杂关系,考察社会生活中的经济、政治、宗教、道德、科学、文化习俗、社会心理等各种因素如何对艺术现象发生影响,研究艺术作为人类精神掌握世界的方式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艺术现象放置在社会文化的宏观视野中进行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考察,为艺术的发展提供某种社会和历史的参照;也要充分关注艺术产品作为人类精神产品的特殊性质,研究艺术生产的特殊规律和艺术的审美特性。[1]

司马云杰的《文艺社会学论稿》中认为艺术社会学是用社会学的先进的理论和观点以及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艺术的产生、创作、传递等一系列活动与社会各现象间的因果关系,及其所蕴含的的社会本质及其社会职能的一门学科。著名艺术理论家杨晦把艺术与社会的关系形象化地比喻成“公转律”和“自转律”:“文艺好比是地球,社会好比是太阳。我们现在都知道地球有随太阳的公转,也有地球的自转。其实,就是文艺也有文艺的公转律和自转律的。文艺发展受社会发展限定,文艺不能不受社会的支配,这中间是有一种文艺跟社会间的公转律存在;同时,文艺本身也有自己的一种发展法则,这就是文艺自转律。”[2]

二、艺术社会学观念在高等美术教育改革过程中的塑造

(一)充分认识到艺术社会学对高等美术教育改革的研究意义

艺术社会学的研究客体有艺术品、创作者与欣赏者和社会,它们是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具体而言由社会决定和影响创作者及欣赏者,再由创作者及欣赏者决定和影响艺术品。简而言之,艺术和社会是通过创作者和欣赏者这根纽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著名艺术史家岑家梧在《论艺术社会学》中提出“百数十年来,艺术社会学者在着重艺术与社会关系的分析研究,指出艺术发展的规律性,使艺术学的研究,逐渐脱离了玄学的范畴,这是这派学者重大的灾献。”他还充满信心地说:“现在艺术社会学,不管它的本身怎样的幼稚,在将来,它终必能采取史精密的科学方法,吸收史进步的学说的精华,而成为真正科学的艺术学,这确是一种趋势!”[3]蔡仪认为,包括艺术社会学在内的艺术学是以美学为基础的,没有美学便没有完全的艺术学;而美学的领域应当包括美的存在、美的认识和美的创造,也就是现实美、美感和艺术美。因此,“艺术学和美学的关系,好像内切的两个圆,艺术学是内切于美学的。”由此决定,艺术社会学的意义“是考察艺术及其产生的社会基础的相对应的关系,和其随社会基础的发展而变化的相关联的规律。”[4]据此可知,艺术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社会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的,所以想教好和学好艺术,就必须重视艺术社会学的指导作用,在高等美术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更要充分认识到艺术社会学对高等美术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

(二)严格区分社会学批评与艺术社会学

社会学批评与艺术社会学既有内在的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所以应该严格区分二者,不要混淆二者。一方面,社会学批评,是指把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加以考察和研究的批评方法,即是一种艺术批评模式。与社会学批评不同,艺术社会学是将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进行研究讨论的,是用社会学的先进的理论和观点以及科学的方法对艺术的产生、创作、传递等艺术现象进行考察研究的。另一方面,社会学批评是从社会这个大环境对艺术现象各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关系来考察研究艺术现象,从艺术作品、艺术家个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中来考察研究艺术作品,从而在揭示艺术现象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依存的联系关系中体现出的社会学批评的广阔视野。艺术社会学是把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从社会生活的角度对艺术进行宏观的、整体的、综合的研究。由此可见,在高等美术教育改革中,高等美术教育应当立足于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从社会生活的视野对所学习和创作的艺术作品和一系列的艺术现象进行宏观、综合地学习研究。

(三)摒弃“庸俗社会学”的影响

中国艺术发展史上,中国艺术理论界由于对庸俗社会学缺乏清醒的辨析能力,曾一度错把庸俗社会学的主要理论家弗里契视为“马克思主义艺术学之指导者”,庸俗社会学在中国艺术发展历史中产生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中国艺术发展受到庸俗社会学的干扰和影响是相当严重的。我们所说的艺术社会学立场与庸俗社会学是有根本区别的。艺术社会学是建立在一种综合和包容的立场上,探讨艺术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研究艺术作为人类精神掌握世界的方式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高等美术教育中如何摒除庸俗社会学对高等美术教育影响的同时,如何正确加强艺术社会学的学科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三、艺术社会学视野下的高等美术教育改革对策

(一)注重学生关注生活,加强生活体验的培养

艺术社会学认为艺术现象与社会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例如艺术与经济、政治、哲学、道德dylw.net、宗教等的关系。在进行高等美术教育改革时,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艺术现象产生与发展的社会条件和社会背景,艺术现象的社会功能,艺术现象的艺术价值的标准和取向,艺术社会过程中的艺术生产、传播和消费等一系列活动的完整整体的各个环节。因此,在高等美术教育活动中应注重对学生关注生活,加强生活体验的培养。高等美术教育应当以对生活的切入来极大地丰富学生个体的经历和体验。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离开了生活,体验就无法生成。如果高等美术教育中,老师对美术知识与技能技巧的传授得不到学生个体经验的认同,那么学生在这样的高等美术教育中所学习到的相关的美术技能技巧就只能停留于技术层面本身,由于缺乏生活的体验,与社会生活脱节,学生创作的美术作品就会相应地缺乏艺术生命力。

(二)注重高 等美术教育的包容性和多元化

美国的小威廉姆E多尔在其著作《后现代课程观》提出:教育和文化两个方面,前者可自然称之为教育联系,指课程中的联系赋予课程以丰富的模体或网络,后者也可自然地称之为文化联系,指课程之外的文化或宇宙联系,这些联系形成了课程赖以生存的大的模体,两者相互补充。[5]艺术社会学强调艺术现象与社会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其在揭示艺术与社会诸多因素的关系时,把艺术活动当作多种因素的复合整体,重在宏观研究和整体性考察。这就要求高等美术教育改革中要注重高等美术教育的包容性和多元化。高等美术教育的包容性和多元化不但是指教育内容、方式和类型的繁多,而且也包含着“求同存异”、“包容并蓄”等教育理念和思想。高等美术教育应当是一种综合的教育,高等美术教育的课程改革应主要以综合性为原则,从传统的分科走向综合的发展,实现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和融合,建构起综合的学科门类。高等美术教育的课程改革还应当注重美术学科内容的综合,将“工艺美术、现代设计”与强调审美的精神功用的“纯艺术”结合起来。老师在高等美术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思考和讨论的空间,并积极地引导学生从一点出发多点结果的多元或从多点出发以多点结果的多元地进行思考和学习。

(三)注重高等美术教育形式与内容的和谐

艺术的理想就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使二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伟大的艺术作品不仅仅在于形式,而是期望艺术作品的形式能够体现和表达更为广阔丰富的社会人生意义。艺术形式有其相对独立性,如果不是结合着社会现实而一味地追求形式的创新,那么其就很有可能流于成为一种空洞的形式,所以成功的艺术作品中,形式与内容是不可分的。艺术社会学的转向就是从对形式技巧的讲究转向对内容意义的追求。简而言之,艺术作品的形式是完成了的内容,内容是具有形式的社会。综上所述,在对高等美术教育进行改革时,我们应当注重高等美术教育形式与内容的和谐,即在进行高等美术教学时,要培养学生具有既要注重艺术的形式创新,又要注重艺术的内容丰富的思维。

(四)注重高等美术教育方式的革新

在高等美术教育中,我们应当注重对教学方式的革新。在美术课程设置上,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教育目标,改变过去以美术知识、技能为内容标准,而以素质教育为依据,开设社会学、生态学、心理学等相关课程,从而确保学生具有更为全面合理的文化素养。在教学活动中,老师也应当有意识地进一步增强美术dylw.net理论知识的传授,提高学生的美术理论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的知识结构更为完整和合理。老师还应当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如电影、电视、录像、参观、访问、旅游等方式,引导学生更为直观的体验生活和大自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鉴别、判断,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学校还可以多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学校与社区携手,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社区的保护与美化环境的活动,既可以对社区的发展作出贡献,又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的学习。

总之,艺术社会学是用社会学的先进的理论和观点以及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艺术的产生、创作、传递等一系列活动与社会各现象间的因果关系,及其所蕴含的的社会本质及其社会职能的一门学科。其把艺术现象放置在社会文化大背景之下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考察,充分关注艺术产品作为人类精神产品的特殊性质。在研究艺术社会学对我国的当代高等美术教育改革的重要性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我国现阶段的高等美术教育改革,应当更加注重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学生的知识结构更为完整和合理,要充分认识到艺术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关系,更为强调学生与社会生活的更多地接触,使我国高等美术教育成为一种综合全面的美术教育。

参考文献:

[1]宋建林.艺术社会学的学科定位及现代形态问题[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3(4):12.

[2]杨晦.杨晦文学论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248.

[3]岑家梧.中国艺术论集[C].北京:考古学社,1949:142.

[4]蔡仪.新美学(改写木.第三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208.

美术联考篇8

【关键词】高中美术 鉴赏教学 审美能力 培养

审美能力是现代文明人的素养之一,即感受美、理解美、想象美、表现美的能力。高中美术课程的开设,尤其是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开设,是要让学生在面对琳琅满目、风格各异的艺术作品时,对其人文性、欣赏性、教育性等诸因素进行分析、判断,从而体悟其深层内涵,提升其艺术修养。具体实践如下: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鼓励自主探究之美

罗丹说:“美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是鉴赏者通过运用视觉感知、视觉经验及相关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的归类、分析、判断、联想从而获得的综合审美感受;是依据新课程要求,创设基于问题探索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同时借助网络、媒介等多种媒体手段激发兴趣进入教学,从而产生体验、联想,提升艺术素养。

在高中美术鉴赏《走进抽象艺术》一课中,创设基于问题的情境,采取感官关联法,运用Flash配合匹配乐声展示点、线、面、色带来的感受,密集的“点”跳跃、活泼,动感的“线”流畅、柔和,稳定的“面”厚重、低沉及温暖的“颜色”,让人联想到吃了一块又香又甜的彩虹蛋糕,内心甜蜜而寒冷的“颜色”让人联想到下雪了,张开嘴,一片雪花飘入嘴里,瞬间融化全身。从感觉、知觉、听觉、联觉等方面激发兴趣进入氛围,随即提出问题:“你认为暖色就是热抽象,冷色就是冷抽象吗?”引导学生参与体验,主动探究,搜集资料,团结协作,进行归类、体验、联想,从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提升艺术审美。

二、因材施教,多样教学,促进个性发展之美

英国诗人斯宾塞说:“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个性。”随着高中生视野的不断拓展,其欣赏力、理解力也各具特点,教师要依据教材特点及学生个性,量体裁衣、合理引导,应树立“为学生学习而设计”“为学生发展而设计”的思维,不仅仅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获得,更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如在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教学中,课前依据学生特点搜集富有兴趣和社会热点的图片、视频材料来备学生、备教材。课中依据学生兴趣点运用多种媒体手段进入课程,如在抽象艺术中将看不懂的抽象符号点、线、面、色通过平静、激动的情绪的表达转变为冷抽象、热抽象的直观形象展示;在意向艺术中将扭曲的造型通过主观猜测、联想转变为可以理解的表象;在具象艺术中将眼见的真实通过历史的沉淀转变为深层的理解。课后展开联想,如何理解具象、意向、抽象艺术,学生通过事件来比拟:如2011年3月11日日本突发8.9级地震,随后引发海啸到来时人们的惊恐、恐惧是意向艺术梦境般扭曲、怪异和可怕,难后柔和、温婉、平静的冷抽象也许可以抚平人类受伤的心灵,重建美好的家园。他们赋予自身年龄段纯真的心灵、美好的愿望,赋予个性的美丽。

三、拓宽渠道,多元融合,增强艺术感染之美

《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是建立于人文、社会、历史和美学角度上的综合理解力。”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了解美术与自我、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社会等方面的多元融合,高中美术教学是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理解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的综合审美能力,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如在《城市建设开发和古建筑保护》一课中,展示我国是一个具有上下五千年历史、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在漫长的岁月沉淀中形成了各具历史价值的文化古韵,从政治目的上讲解建筑在当时的用途,从经济上讲解建筑的能耗,从艺术特色上讲解建筑的审美元素,从历史上讲解建筑的价值,急转而来被现代文明社会发展所破坏的建筑,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家乡、造福人民的美好情感,增强其艺术感染,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高中美术课程是因材施教、多样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之美;是自主探究、团结协作,促进学生协作之美;是渠道宽广、多元融合,促进教学艺术感染之美,从而培养学生感知美、理解美、塑造美的能力,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陆静.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4(77).

[2]朱长清.美术鉴赏教学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3,22(24):177-178.

[3]臧其润.培养审美眼睛提升欣赏水平[J].求知导刊,2014(11):118.

上一篇:美术培训班范文 下一篇:美术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