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动画片范文

时间:2023-11-14 06:10:12

国产动画片

国产动画片篇1

[关键词] 国产动画片创作目标动画产业链中国元素

前言

随着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动画产业正经历其有史以来最好的发展机遇,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当前的动画片市场,绝大部分市场份额都被日本、美国等动画强国所牢牢占据。大学生接触新鲜事物快,信息获取量大,是动画片的重要消费人群。在大学生中的问卷调查显示,能说出超过三部近三年内出产的国产动画片名字的人数不到参与问卷调查人数的5%,去电影院观看过国产动画片的人更是几乎没有。是否是因为整个动画片产业已经衰落?答案并非如此。与之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被采访的大学生中,很多人对日本、美国的动画片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很多人会经常通过网络、电影院观看动画片电影、电视剧。

一、解析国产动画片不景气的原因

国产动画片的低龄化一直被受众所诟病。这里的低龄化主要是指台词和剧本的低龄化。大部分的国产动画片在创作时,都把受众群体局限为未成年人,甚至仅仅是小学生。这样的创作理念和创作目标,被指为“幼稚”当然也不足为奇。未成年人是动画片的重要消费群体,低龄化的动画片当然不可或缺,但绝对不是动画片创作的唯一出路。由于未成年人这一群体的影响力有限,一部动画片如果真的要得到受众认可,以及获取其商业价值,讨好那些喜欢动画片的“大孩子们”才更为有效和直接。然而让“大孩子们”津津乐道显然比让小孩子们哈哈一笑要难得多,这或许是国产动画片低龄化的最合理解释。

而作为公认的动画强国,在日本和美国,看动画片不仅是孩子们的特权,很多成年人也对此十分痴迷。诸如日本的《火影忍者》与《名侦探柯南》,深受成年人追捧,在中国的大学生中受欢迎度也极高。美国的动漫产业在好莱坞的推进下,产业冲击力更是一波接一波。从经典的卡通形象米老鼠、唐老鸭,到后来的史莱克浪潮、冰河世纪旋风,在全世界卷起了一波又一波票房浪潮。

面对国外美、日动画产业的如此强势,国产动画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行业公司和人员所面临的巨大生存压力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动画公司很难依靠电视台的播出费用来养活自己,与电视剧产业链不同,动画片获得的电视台播出费用与其制作成本相比非常寒酸,众多国产动画片制作人员都表示,动画片的播出费用与制作成本相比可谓杯水车薪。

众所周知,动画衍生品是动画公司和动画创作人员收入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诸如卡通玩偶以及卡通形象商标等,甚至美国著名的迪斯尼乐园,都给整个动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扎实的物质基础。然而由于中国的实际情况,盗版业屡禁不止,甚为猖獗,这给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蒙上了巨大的一层阴影。迫于生存压力,很多的优秀动画剧本创作人员和动画制作人员转向了收入更高的其他行业,剩下的继续坚持动画创作的人员迫于生存压力,也很难潜心创作。众所周知,剧本是动画片的灵魂所在,然而一个好的剧本创作势必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正所谓慢工出细活。然而当整个动画产业的创作背上生存压力这一巨大包袱时,很多美好的创意和尝试极有可能会被现实的审稿人甚至是自己所否决。大家都不敢再去冒险,不敢再做新的尝试,而是纷纷守住自己那一小块阵地,正如之前所述,让小孩子哈哈一笑远比给“大孩子”心灵震撼来得容易。因而,国产的动画片越来越平庸和相似,越来越没有突破。

当今动画专业大专院校的教育与行业需求脱节也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动画制作软件发展迅猛,技术更新换代相当之快,然而高校的教育则明显跟不上技术发展的速度,导致很多动画专业的大学生感叹上了几年大学后,出去工作还是得自己找相关培训机构进行软件培训,犹如从头学起。其实大专院校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注重美术基础、艺术修养和综合设计能力的全面培养。而许多大学生却没有意识到大学侧重是对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以为大学是单纯教会自己动画制作技能的培训机构,直到走上了工作岗位才意识到并非如此,这也直接导致了我国本土动画人才的缺乏。

二、探求国产动画片的突破途径

在业界专家看来,国产动画片之所以步履艰难,根本原因还在于缺乏完整的动画产业链条,导致动画产业无法规模化、集团化。正如中国动漫集团党委书记李扬所说:“一部《功夫熊猫》投资上亿美元,而对于国产动漫来说投资上千万元人民币的都很少,没有雄厚的资金支持,如何打造精品?” 国产动画产业的发展需要金融的支持,需要打造健全的文化消费市场和完整的产业链。

将中国的文化元素融入动画片在近年来的中国动画市场呼声越来越高。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且广泛扎根于人民之中,受到人民的广泛认可。动画产业作为文化产业,更应该积极利用这一有利的文化基础,从而有助于获取观众的价值认可和情感共鸣。来源于经典名著的动画片连续剧《西游记》和来源于古典传说的国产动画电影《宝莲灯》都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好的表率。而我们相当多的动画创作生产者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对中国元素信心不足,一部分人盲目追捧美日模式,而导致最终所制作的动画片有些不伦不类。相反,诸如《花木兰》与《功夫熊猫》这两部创造了不俗票房成绩的好莱坞动画电影,其创作灵感却都来自中国。国产动画片的困境,除了没有动画产业链这方面的原因外,国内创作人员对中国文化元素的挖掘不足也是不可忽视的。

此外,重视国产动画片的音乐制作会给国产动画片带来意想不到的作用。在电影中,音乐的艺术特性在于音画的统一,其审美意义即在于视听的合一。对于动画片,音乐在感染情绪,深化主题,渲染背景气氛,抒发人物内心情感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动画片《狮子王》中的插曲《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就是音乐与动画完美结合的典型。与日本作曲家久石让的联手将宫崎骏的创作作品推上了更高的巅峰。国产动画片中,《宝莲灯》在音乐方面绝对称得上佼佼者,同时启用了刘欢、张信哲和李玟三位当红歌手为其献声,而且歌曲旋律优美,广为传唱,为这部动画片的成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音乐自身的特点,其播放频率要远高于电影,因而即使动画片没有重播,每当动画音乐响起,观众脑海中依然会浮现出动画片的精彩片段。这一效果无疑是每个动画片所期望获得的效果。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动画片的宣传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微博等社交网络成为动画片宣传的主要载体,因此伴随着主题曲的动画集锦成为了动画片的主要宣传方式。好的动画片音乐可以帮助动画片迅速获得受众关注,这对动画片的成功至关重要。

三、结语

无论是主流媒体抑或是广大人民,对国产动画都寄予了厚望。爱之深责之切,每一部国产动画片的问世都会面临被拿来与美、日动画片做比较的压力,也很难避免会遭受到比较过后的失望与指责。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国产动画片在整体水平上与美、日动画片存在差距,这种差距体现在动画的产业结构、设计理念等等诸多方面,可以说,差距是全方面的。我们在关心国产动画片的同时,也要给其自由的生长空间和舆论空间,用宽容的态度去对待尚不成熟的国产动画产业。动画是靠梦想生存的产业,尽管目前我国的动画产业跟国外动画产业存在明显差距,但是坚持自己的梦想,奋斗在国产动画片前线的从业人员也一直在奋力进取,国产动画的脚步绝对不会停下。

参考文献

[1] 吴明娣,袁粒.中国艺术设计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8.

[2] 曹小卉,黄颖. 现代动画概论 [M].北京:海洋出版社. 2008.

[3] 狄其安.电影中的音乐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8.

[4] 孙建平,张付兰. 论传统艺术在现代国产动画形象中的缺失[J].艺术与设计. 2010,12.

[5] 侯燕. 音画统一与视听合一[J].中国音乐学. 2007,1.

[6] 秦刚.试评宫崎骏90年代的动画电影制作[J]. 当代电影. 2001

[7] 高放.迪斯尼动画电影的造型特征[J]. 电影艺术. 2001

作者简介

国产动画片篇2

关键词:动画语境;全球化;国产动画;民族艺术

中图分类号:J21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5-0142-01

1923年英国人类学家B.Malinowski最早提出语境一词。其可以理解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即:“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语言性语境指的是交流过程中要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或意思时依赖的语言等。非语言性语境指的是在传情达意过程中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依赖的其他主客观因素,包括所涉及的一些非语言符号,如姿势、手势、口型、面部表情等。不同的学科领域因领域背景都有不同的释义。对于动画艺术而言,动画叙事及表达是要在一个创造性的故事中,让观众去感知其内容内涵或意义,从而形成心理或感情上的认同。

在创作动画的过程中,作者通常会设计一个叙事前的语言环境,让观众理解情节发展并引导观众产生心理共鸣,相当于一个叙事用的外壳。动画片里的叙事语境往往用超现实拟人的手法来表现,比如,我们在动画片里会看到说话的石头或者有情感的花草树木。同时,动画叙事语境能增强动画电影的观赏娱乐性、游戏性等,这也是动画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之所在。

一、早期国产动画叙事语境与人文环境

每一种艺术都高度反映人类的情感、愿望和心理,同时他也与经济、社会、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等紧密相连。中国在世界上是一个特殊的国家,在五千年的文明筑够了全然不同的思维模式,形成了与西方截然不同的文化圈和民族意识。中国动画是在社会和意识形态动荡的环境中迈出了第一步,其形成的雏形必然带着时代的烙印。中国动画的开创者“万氏”兄弟曾提出过,应以中国的传统故事为基础去创作,符合中国的理智,且有教育意义。可见,中国动画从一开始就承载着深重的社会意义和时代使命,承担着中国式教育及规范社会道德的历史使命。中国式动画片不仅是娱乐品,同时也与现实斗争联系在一起。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摄制的《鹬蚌相争》,于1984年获第四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第三十四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短片银熊奖等奖项。该词出自《战国策 燕策》,比喻在双方争斗时,第三方得益。此片创作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面临各种形式的改革,在农业、经济上推广联产承包制、实行商业企业经营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内部矛盾也接踵而至。该片根本上映射了当前的社会形式,以“渔翁得利”的形式结尾,皆在警醒世人,在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中,要警惕真正的敌人。当我们进一步去思考,像《猪八戒吃西瓜》、《骄傲的将军》及《差不多》等其他很多经典动画作品,都于中国传统人文环境相关连,体现着社会人文关注点和中国传统民族教化意识及道德规范准则。由此可见,民族文化积淀、国民集体无意识的本源,是中国早期经典动画创作的原动力,是动画语境创作及叙事意象创作的本体。

二、早期国产动画的民族艺术动画造型语言

1941年上海新华影业公司摄制的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改编自小说《西游记》,该片结合传统戏剧神话题材,吸收中国戏曲造型元素,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打响了中国动画片对外输出的第一炮,为中国动画走向国际市场做了很好的铺垫。早期国产动画向中国绘画、民族工艺、传统戏剧、民族音乐等姊妹艺术形式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并采用皮影、剪纸等民间艺术形式,形成风格独特、样式新颖的符合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审美情趣的动画表现模式,从而奠定了中国动画作品在国际动画领域中的地位。

传统水墨画元素的融入动画艺术创作语言表现,如《小蝌蚪找妈妈》和《牧童》则采用中国传统水墨画艺术表现形式,将传统中国画笔墨情趣与动画语言巧妙地结合到一起,用笔、墨浓淡变化、虚实变化等通过制作,使静态的水墨画有“动”的视觉感受,同时保持水墨画的意境和韵味。这种动画方式获得了全新的视觉表现效果,开拓了动画艺术创作的新探索形式。

三、当代国产动画叙事语境的缺失

中国动画的雏形带着时代的烙印,沉淀着社会意义内容,这直接影响了其幽默叙事形式不能尽情释放,有别与迪斯尼“快乐至上”的幽默感叙事。另外,在早期特定的背景下,中国动画的审美主体为青少年,动画创作把孩子喜闻乐见的幽默形式融入到中国教育中,而不能人民大众审美旨趣。

国产动画片篇3

(1)中国元素的概念。所谓中国元素指的是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由国人自己创造、传承、能够反映出中国人自己的人文精神、民俗观念。具有中国特有,不可能被西方文化的简单补充润饰的文化以及艺术成果,这些都可以称之为中国元素。从广义上来讲,凡是中国传统文化都是中国元素的内容。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又不能和中国元素直接画等号,其中中国元素还包括了中国现代文化。

(2)中国元素的分类。中国元素的在表现形式上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有形的物质符号即物质文化元素和无形的精神文化元素。例如,思想意识、民俗民风、宗教信仰、建筑、艺术等等都是中国元素的表现形式。从历史发展角度来分可分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中国现代文化元素,中国文化经过岁月的洗礼,沉淀了自己独有的文化艺术,如戏曲、剪纸、水墨画、敦煌壁画等等。这些都可以称之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而且这些元素也是被经常运用于动画影片的创作中。

2中国元素对影片主题的影响

影片的主题通俗意义上来讲是想要通过影片表达什么样的思想内涵,也可以说称为主旋律。一部电影的主题不是在欣赏过后的总结和评价,他是一部电影创作的目标和灵魂。在电影开始创作时,主题已经在创作者的大脑中有了一个深刻的概念。中华传统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至善至孝、诚信好礼、天下为公、自强不息民族精神,以及精忠报国、匡扶正义、英勇顽强、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以及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如今尽管受到外来文化的入侵,动画影片一直延续着这样的传统,在银幕上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讴歌中华民族气节。如国内革命题材动画影片《红军桥》《小号手》《三毛流浪记》都是通过影片中的小主人公在艰苦的战争年代不怕牺牲、顽强斗一争最终通过努力达到自己的理想。宣扬的一种英勇顽强、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也有很多宣扬中华民族关德的影片,比如由央视青少中心动画片部制作完成的52集大型动画系列片《中华勤学故事》,通过一系列历史名人的励志故事来教育青少年努力学习,深刻明晰礼、义、仁、智、信等中华传统关德的精髓的含义。

3中国元素在文学剧本中的运用

我国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流传至今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文学巨著等优秀的文化精髓都为动画影片的文学剧本创作提供了优质的题材。取材于国内神话传说如《神笔马良》《骄傲的将军》《猴子捞月》《渔童》;取材于古代寓言故事《三个和尚》《愚人卖鞋》《南郭先生》;取材于文学巨著《大闹天宫》《哪吁闹海》《小溪流》《金猴降妖》;取材于我国革命历史题材《半夜鸡叫》《三毛流浪记》《红军桥》《草原英雄小姐妹》。

4影片风格把握

所谓风格是指作品内质外化的表现形式。我们在看别人作品时,总能感受到这个作品的独有味道。这些在形象之外能被人感知的东西,并不是偶然形成的它是由作者自身处于的时代、地域及其所属民族和周边文化氛围决定的,因而是固定于其民族底蕴和范畴之内的,而这些也是作者的理想、信仰、精神与审关风格产生的源泉,他们映射到作品上,就形成了某种风格。影片风格的选择是关系到一部动画影片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优秀的动画作品都是具有其独特风格的,这就如一个商品的品牌,有大众认知度,观众一看到就能判断出作品的出处。而京剧、中国水墨画、故宫、秦砖汉瓦、兵马俑、桃花扇、景泰蓝、玉雕、中国漆器等等这些带有显著中国风格的元素被广泛应用于国产动画中。例如《大闹天宫》《骄傲的将军》《牧童》这些动画作品在国内国际上取得了辉煌成就,被世人所认可。因为他们带有显著民族风,带有不可被复制的中国元素。

5中国元素角色造型上的运用

一部动画片中,造型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它是影片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人物造型的独特性也就成为动画片的特点之一。国产动画影片大多是采用平而动画的形式,平而的动画只有在准确、生动和优美的造型中才能赋予人物以各种不同的性格和气质,从而使他们成为鲜活的形象。人物造型上,中国的人物形象设训一师们总是广泛吸收中国传统民族艺术中民间木刻、剪纸、京剧艺术装饰风格以及古人绘画,更加着重于形象的装饰性和性格的典型性刻画。想象力丰富,手法大胆夸张,体现出拙朴、古趣、厚重、有关感、有性格、有力量的艺术特点。下而列举几个有代表性的例子:

(1)中国水墨画在动画造型上的运用《牧笛》这部影片背景采用了中国江南景色:小桥流水、杨柳成行、竹林幽深、田野风光。并借牧童一路找牛,展现中国山水画中常见的高山峻岭和飞流千尺的气象,达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意境。整个影片充满诗情画意,是一幅清丽淡雅的放牧图,也是一首质朴隽永的田园诗,又是一曲娓娓动听的交响乐。画而优关,意境深远,节奏流畅,给观众以美的享受。

(2)京剧脸谱在动画造型上的运用。在戏曲艺术中,人物的性格特点非常鲜明,它主要通过脸谱、服饰以及动作的程式性来传达,比如不同的扮相表达不同的角色和人物性格,在创作动画造型上,可以进一步地夸张,结合角色个性以及外貌特征,充分体现人物机灵,多变的性格特点。在动画片《骄傲的将军》当中,造型师对将军的脸部也进行了京戏脸谱化的设计,具有独特风格的人物类型《骄傲的将军》里这个将军脸部线条粗且顿挫分明,浓密的络腮胡须,上扬的眉毛,据傲的眼神,在京戏大花脸的基础上进行夸张、简化,显示了将军自信、固执、武断的胜格特征。动作造型也均以京戏里角色所要求的粗线条勾勒,以突出扮演将军的性格和声势。

(3)剪纸艺术在动画造型上的运用。皮影戏造型艺术风格独特,特征明显,人物造型平而化、卡通化,戏剧化《猪八戒吃西瓜》这部影片的是典型的剪纸美术片,影片中的猪八戒的造型风格独特、影片色彩明快,采用豫北剪纸的造型风格,人物形象活泼、幽默。基本采用红、黄等暖色调,人物造型在色彩的装饰胜上,不受自然色彩的束缚,色彩虽然不丰富却很明亮鲜艳。此外,在造型设计上除了吸收皮影和剪纸的特点,还将传统戏曲造型及服饰特点揉合进去,很有民族特色。

6中国元素在音乐对白上的运用

动画作品是一门视听综合艺术。在动画影片中声音是一个完整的表意系统。声音和画而都是其必不可少的元素,二者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而一部好的动画影片如果没有声音这一元素参与是不可能达到良好的效果的。中国元素在国产动画影片中的应用更是数不胜数很多影片都浓缩了民族戏曲精髓。以影片《大闹天宫为例》为例,其影片中的配乐和动作设训一都是依据中国的国粹-京剧。影片突出地强调了京剧配乐,使影片从头至尾体现出浓郁的中国式京剧效果。背景音乐采取具有民族色彩的乐调的同时,还强化了以锣、鼓等为代表的传统乐器在节奏上的特点,就像戏曲表演中用锣鼓打击乐来加强音乐的效果一样,影片中的锣鼓点与人物动作、甚至是镜头的衔接、转换紧紧相扣、相得益彰。所以,京剧音乐在影片中不仅充当着东方韵味的背景音乐烘托剧情的作用,同时还充当着音效的作用。例如,影片开场时小猴子随着锣鼓点还有琐呐的声音拨开水帘,伴着节拍孙悟空一个筋斗一跳落地上,紧接着锣鼓点一个亮相,背景音乐与动作配合得天衣无缝,既突出了孙悟空精灵的猴性又不是当大王的威严。影片中还有孙悟空和二郎神的打斗一场而,快节奏的动作,伴着急促锣鼓节拍。从地上一路打到天上,那情形就如京剧里的《八大锤》里而的桥段,音乐与动作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对白方而,中国动画的人物动作表演上吸取了京剧的程式化动作,人物对白也在传统戏曲中念白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了现代化处理,形成一种既不完全像京剧的道白,也不像现代话剧的对白。以《天书奇谭》为例,影片中的人物在对白上总是带有一种韵味,有时将尾音拉长,有时抑扬顿挫,有时文白相间,饶有情趣。

7小结

国产动画片篇4

[关键词]动画电影;国产;审美元素;混搭

“混搭”原来是时尚界的专有名词,指的是设计师使用不同材料、不同风格的衣饰组合为一套造型,让模特呈现出一种另类的,带有设计师个人意图的风格。[1]如今混搭早已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艺术的各个领域,包括在电影中,就有不少混搭风格浓郁的作品,不断刺激着观众的审美神经。而动画电影又比真人电影拥有更多在混搭上进行发挥的优势。动画是一种表意形态,它展现给观众的往往是一个更为虚幻的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扭曲与变形,具有异域性、想象性与梦幻性的特点。而动画电影在受众上,其少年儿童观众所占的比例又远较真人电影为多,这也导致了动画电影在本质上就是一个“混搭”的产物,即带有烟火气息的世俗世界与空灵、唯美、理想化了的虚拟世界的结合。早期国产动画电影往往受主题以及创作思维的禁锢,追求对表现对象忠实地还原。如在20世纪20年代由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兄弟推出的《大闹天宫》中,其中无论是角色的造型设计,抑或是整个故事的走向,基本上都没有脱离其前身连环画的束缚。[2]因此,《大闹天宫》固然成为刻印在一代人心目中的经典之作,却没有足够的艺术生发潜力和被翻拍的余地。当代的国产动画影片却脱离了这种“还原”意识的束缚,大胆追求创新。同时,在技术上,3D电脑技术的广泛运用也为动画人做更多的尝试提供了可能,因此这一时期的动画影片往往就运用混搭的手法来设置影片之中诸多审美元素,如人物造型、故事情节与故事的逻辑内涵等,有些混搭看似漫不经心,实际上能够让人为之惊喜,让整部电影闪耀出动人的光辉。

一、设计上古与今、中与外的混搭

动画电影最为直观的便是人物的造型设计。对于动画电影来说,良好的造型设计就相当于真人电影中选好了合适的演员并为其安排了契合的服装、扮相。在国外优秀的动画电影中,我们不难看出其在设计上往往别具匠心,既拥有着某种强烈的形式感和风格,又尽量体现着与电影故事背景相契合的特色,但并不严格地拘泥于某一地点或某一时段。以迪士尼著名的《花木兰》为例,这是一个典型的由西方人拍摄的中国传说故事,影片上映后不仅获得了西方观众的认可,电影中的花木兰形象也为中国观众所喜欢。在中国传说中,花木兰的故事发生于南北朝中的北朝,《花木兰》的主创们也曾来中国各地进行素材的收集,但是在最后的造型中,木兰等人物的衣着是中国明代的,木兰骑的马则显然来自中国唐代的《八骏图》,而木兰的脸孔虽然带有东方色彩,但整体上还是典型的“迪士尼公主”大眼小嘴、身材窈窕娇俏的造型。[3]但观众并不认为不和谐,这便是一次成功的跨国界、跨时代的混搭,是值得作为中国动画人的造型设计教材的。

中国动画人也意识到了混搭的可行性甚至必要性。尤其是在当代,随着网络技术的发达,青少年(也包括成人)所能接触到的信息更为广阔,兴趣也更为广泛,海量的信息造成的是青少年审美兴奋点的多元化以及他们对异质元素的包容性更强。在这种情况下,造型上合理地混搭反而比刻板地摹画现实更能够出奇制胜。例如,在王川执导的《魁拔之十万火急》(2011)中,人物的造型设计就是极具冲击力的。主人公蛮吉的形象可以视作是人与猴子的混搭,他在有着人类的体格和眼睛的同时,又有着猴子的鼻子和红色的、一直绵延至腮间的毛发,这一形象设计是与蛮吉的出身以及个息相关的。蛮吉的故乡在兽国窝窝乡,这是一个架空于现实的世界。而蛮吉本人又号称是“独行族妖侠”,灵活好动,上蹿下跳,能将整个窝窝乡弄得鸡犬不宁,让村民们怨声载道。此外,蛮吉身上还有不服输的一面,为了获得“纹耀”,蛮吉一直在刻苦修炼着“脉术”。除了勤奋、渴望荣光以外,蛮吉还十分坚强,且富于激情。可以说,蛮吉的身上让观众看到了熟悉的孙悟空形象,因此将他设计成人与猴的混搭是毫无问题的。除了蛮吉之外,由于故事的架空性,其他人物造型也都体现了各种各样的混搭风,如具有优雅气质的卡拉肖克外形上是东西方贵族形象的混搭;亡命土匪,做事不惜一切代价的雪伦的形象是人的身体五官与精灵、妖怪的尖耳朵的混搭,等等。

二、情节上传统与创新的混搭

情节是一部动画电影的灵魂,失去了一个强有力的、圆满的故事作为支撑,动画造型也将很快为人们所遗忘。早期的国产动画电影取材往往有三个方向,一是少数民族民间传说故事,如《孔雀公主》《金色的海螺》等;二是革命斗争、社会主义建设题材故事,如《半夜鸡叫》《草原英雄小姐妹》等;三是儿童神话,如《哪吒闹海》《天书奇谭》等。这些故事往往都有了大致的框架,敌我双方壁垒鲜明,主人公的阻碍者、协助者角色也往往被固定,而故事的结局一般都以主人公战胜敌人、取得胜利的大团圆结局为主,主人公既是某个人物,也是一个符号,即符合某种主流意识形态(如乐观、抗争、不屈等精神)的代表。这就导致了在根据这些故事改编而成的动画影片中,没有给动画人进行混搭的空间,一旦动画人想推陈出新,就难免产生“歪曲”原型的诟病。而进入新时期以后,一方面电影人的思想得到了解放,电影的产业化导致动画电影的生产不再只是各大美术制片厂的行政任务,而成为要接受市场考验的商品,必须考虑到观众的口味问题;另一方面,传统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以及革命故事几乎已经被电影人挖掘殆尽,很难再翻出新意。因此,在动画电影的情节上必须走创新路线。一部分动画工作者意识到传统题材在观众心目中的情感影响力,因此有意将传统文本背景与创新的艺术思路混搭起来,以“旧瓶装新酒”的方式提供给观众眼前一亮的故事。

以田晓鹏执导的《大圣归来》(2015)为例,电影在情节上立足于广大观众熟悉的《西游记》,但是所撷取的并非《西游记》中的大闹天宫故事或西天取经故事,而是将背景设置在了孙悟空被镇压在五行山下接近五百年而又未满期的时候。在故事中,《西游记》中所设定的诸多妖魔鬼怪没有出现,电影的反派是一个新人物妖王。而正面人物中,唐僧则被自己的前世江流儿所取代,虽然他依然是孙悟空要保护的对象,但是人物关系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江流儿无意中释放出了山底的孙悟空,然而此刻的孙悟空却因为封印未除而缺乏法力,如此一来,早已习惯孙悟空能上天入地、七十二般变化的观众自然会对孙悟空如何保护江流儿,击败妖王产生好奇。而事实上,在电影中妖王并不是孙悟空真正的对手,孙悟空所要克服和面对的是他在数百年的禁锢中失却的勇气与闯劲。而年少却充满正义感,且一心崇拜孙悟空的江流儿则激发了孙悟空内心的责任感与英雄气概,在江流儿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后,孙悟空的力量突然回到了他的体内,真正实现了“大圣归来”,也正是这一次经历,奠定了孙悟空要在来世誓死保卫唐僧的决心。可以说,电影在选取故事节点上是极为巧妙的,既能使故事拥有一个完备的叙事基础,同时还能在这一基础上进行自由的发挥,电影中如妖王的法术,长安城内童男童女被洗劫,江流儿与猪八戒、白龙马等人的邂逅等情节都是电影主创们的原创情节,它们不完全脱离《西游记》却又自成一格,给人以既熟悉而又陌生的审美享受。《大圣归来》开辟的思路是极为可贵的,动画人完全可以延续这一手法,在《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等作品中进行再创作。

三、思维上成人与儿童的混搭

如前所述,动画电影与真人电影的最大区别便是,动画电影更接近一次成人与未成年人之间的对话。动画的制作人显然基本上为成年人,但其受众往往是少年甚至是儿童,无论动画的内容如何天马行空、异想天开,它终究还是由成年人将其组织起来,以“逐格拍摄”或电影动画技术连缀而成的作品。有的作品中体现了成年人对少年儿童思维的迎合,如《熊出没之夺宝熊兵》《海绵宝宝历险记》等;有的作品则完全是以动画的形式来诉说成人的思想与情感,如宫崎骏的绝大多数电影等;也有的是兼顾了成人与儿童的思维,例如,在素来以坚守传统著称的迪士尼《长发公主》中,结局依然是观众早已耳熟能详的王子与公主喜结连理,幸福厮守。可以说,无论是哪一种,只要能取得优秀的艺术与商业回报,都是无可厚非的。而在国产动画电影中,可以说是第一种居多的,但也不意味着没有将成人思维与儿童思维进行混搭的优秀作品。首先,动画电影要想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电影院,就必须照顾到儿童以及带领儿童的家长的审美感受与审美经验,只有作品被受众理解,其艺术价值才得以完全体现。动画主创不仅要与儿童进行对话,同时还要兼顾作为家长的成年人的观影目的,即对儿童的教化和感动。其次,在电影的艺术价值上,如若动画电影一味迁就儿童的情感思维和逻辑思维,那么整部电影便有可能因过于低幼而无从表现更具深度的内容,沦为一部纯粹的益智片。因此,在动画电影中,往往一方面以儿童思维来铺排故事,另一方面又让它时不时地发出成人的声音。[4]

以简耀宗执导的动画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之飞马奇遇记》(2014)为例。一直以来“喜羊羊”系列电影都被视作是纯粹面向低龄受众的作品,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中只包含了喜羊羊们与灰太狼之间毫无悬念的、重复性的斗争。在《喜羊羊与灰太狼之飞马奇遇记》中,电影为照顾成年人的感受而加入了大量成年人所熟知的元素,如飞马在施展分身术时喊的咒语是“复制,粘贴”,这显然是化用自电脑的文字处理软件;又如电影中充斥着对一些儿童所不熟悉的著名电影的戏仿,如出自《雷神》的彩虹桥,出自《星际迷航》的曲速空间,出自《复仇者联盟》的天洞危机,以及化用自《超人》的对建筑的推动等;又如在表现一些社会的人情世故上,如红太狼的拜金心理等,也都能让成年人倍感亲切。在电影的某些调侃对象上,《喜羊羊与灰太狼之飞马奇遇记》也带有明显的抛弃了童话惯例而向现实逻辑靠拢的倾向。

例如,在经典的童话套路中,王子与公主总是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王子和公主这种人物的身份设定也十分吸引心智还未成熟的儿童。然而在电影中,飞马王子却患有十分严重的“王子病”,娇气而自恋,这导致他和蓝马公主之间的感情出现了问题。这个“王子病”与社会上流行的“公主病”一样,都是不利于儿童的性格成长的,因此,本片也可被认为并没有局限于儿童视野,而是对成人进行了某种幼儿教育上的提醒。

电影被人们称为“最生动的艺术”,而动画电影无疑又是电影之中最生动、最摇曳多姿的一种。国产动画电影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阵痛与摸索期,并且直到现在也还没有取得面对日本、美国先进动画产业的优势地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重新审视当代国产动画电影时可以无视他们所做出的大量努力。其中对审美元素进行“混搭”应该被认为是中国动画工作者探索出来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在人物的造型艺术上,混搭风格能够让观众耳目为之一新;在故事的情节上,混搭风格体现了作品的创新精神以及对时代思潮的关切;在动画的思维上,将成人思维与儿童思维进行结合则是对电影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某种保证。目前国内动画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可以预见到的是,只要人们的保守观念为之改变,并大量积累、结合、实验国内外动画电影的最新、最优秀成果,那么这股“混搭风”不仅会延续下去,而且还将越“吹”越好。

[参考文献]

[1] 郑铭磊.混搭艺术在现代陶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艺术评论,2013(04).

[2] 张宏.中国动画电影鼻祖万氏兄弟和《大闹天宫》[J].电影艺术,2005(06).

[3] 马华.动画创作中“中国风”的“变”与“不变”――《花木兰》与《功夫熊猫》给中国动画创作的启示[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03).

国产动画片篇5

《通知》下发一年多以来,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大部分群众对《通知》要求表示理解和支持,但也有部分网民和专家学者对“禁播令”表达了谨慎的忧虑:一方面,他们认为禁播时段的扩大实际剥夺了少年儿童观赏境外动画片的权利;另一方面,他们也对政府在文化产业竞争中的作用与本土企业发展途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笔者认为,作为国家广电总局指导性工作文件的《通知》,其目的不仅在于对境外动画片的限制播放,更在于规范电视动画片播出秩序、加强电视动画片播出调控和管理,进而为我国动画产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广电总局“禁播令”虽然引发了一定程度的争议,但争议各方对国产动画片的竞争力差以及本土动画企业的弱势地位却基本形成共识。从1926年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诞生,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国产动画片一度辉煌,但是自1981年我国引入第一部日本动画片《铁臂阿童木》以来,逐步形成了以日本为主,韩国和欧美为辅的境外动画片一统天下的垄断格局。概括起来,国产动画片发展缓慢的原由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创新能力较差、作品内容低幼化。一方面,先天不足的国产动画片起步艰难,只能寻求对境外同行的技术模仿,中华传统文化因子严重匮乏;另一方面,国产动画片深受传统意识形态观念制约,题材多以教育性为主,缺乏与流行文化接轨的娱乐题材,由此导致了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的枯燥无味,进而形成了国产动画“少年不屑看、儿童不爱看”的尴尬局面。二是产业化运营水平低下、相关产品链条不成熟。从文化经营的角度来看,由于电视播出渠道的行业垄断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的缺失,电视台对国产动画片的收购价格长期低于正常水平,进而导致投资商成本难以回收,并形成恶性循环;从产业分工的角度来看,国产动画产业链条仍处于幼稚阶段,只有部分企业从事专职业务,且分工尚不明确;从衍生产品的角度来看,最大的问题在于漫画与动画的关系并未理顺,相关领域市场运作能力较差,既没有科学的投资方向规划、又欠缺专业的营销宣传队伍。例如风靡一时的“蓝猫”,衍生产品多达6600多种,但销售收入仅有20亿元人民币,主要原因是产品以文具和儿童服饰作为主打方向,导致衍生产品局限性盲目性发展。三是资金与人才的双重缺失。资金不足主要源于政策与环境,但历史因素和自身融资能力偏弱也是重要原因,大多数动画企业仍然处于艰难维持的状态。伴随日美动漫的连年冲击,中国动画已经失去了中坚力量和原创力,新一代青年创作人员和制作人员既缺乏经验,又深受日美影响,创新能力严重局限。根据业界的实际反映,目前最缺乏的是既懂得动画创作技术、又有企业管理经验的复合型人才,这也是整个文化创意产业队伍的匮乏之处,更是传统学院式培养所难以企及之处。

“禁播令”作为保护国产动画产业发展的一项措施,实施一年多以来,对国产动画发展的促进作用已赫然显现。国产动画片现身黄金档,不但有利于国产动画的传播,也惠及于衍生品的开发,同时,各电视台对国产动画片的收购价也在不断上调。此外,由于各电视台对片子的选择更加严格,这也直接促使了国产动画制作水平的上扬。同时,虽然外国动画片在黄金档暂时消失了,但外国动画的先进技术正在源源不断地补充进来。“禁播令”一方面为国产动画杜绝了外部竞争,但另一方面也为国产动画送来了国际伙伴。“禁播令”明确提出中外合拍的动画片要在黄金档播出,须报广电总局批准。因此,国外的动画企业为打入中国市场,纷纷采取与中国企业合作的方式。例如,上海今日动画公司的新片《斯皮鲁历险记》就得到了法国杜皮依出版影视集团公司价值6000多万的动画片合拍订单。而《马丁的早晨》也成为了中法第一次联合导演的动画系列片。通过这种合拍的方式,中国的动画企业在合作中学到了大量的国外优秀经验,逐渐成长了起来。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政府扶持国产动画片、进而促进本土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在于产业政策的合理引导,根本途径在于对文化创意的产业化运作。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正确认识境外动画限播管理,更要以改革创新的勇气加强政策引导、增加产业投入、构建播映体系、更新创作观念、优化资源配置、推进综合开发。当前,尤为重要地是要稳妥处理好以下三对基本关系。

一是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的关系。在文化领域进而在动画产业中,政府不仅具有宏观经济调控职责、也具有宏观社会调控职责。目前,广电总局的“禁播令”直接体现了国家对民族动画企业的政策保护,有利于企业抓住时机、推陈出新、拓展市场。但是,我们也应认识到市场经济所具有的合理竞争、优胜劣汰的功能,这一功能也有利于民族企业的迎难而上、发展壮大,而且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市场调节的作用将更深刻地实现这一目的。因此,有关人士呼吁,对待境外动画的“禁播令”应该给出一个较为明确的“解禁”时间表,以时间限制来分梯度、有层次地推进国产动画抛开庇护、破茧成蝶。

二是限播管理与政策引导的关系。限播管理作为国家广电总局近年来保护、扶持国产动画片的重要举措,具有临时性和有限性的特征,只是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举措。这一方面是由于市场竞争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产业政策的多元性,也即文化产业政策应该多管齐下,充分利用产业规划、金融信贷、财政税收、窗口指导和法律保护等手段,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企业竞争力。因此,在认真贯彻落实“禁播令”的同时,我们也要积极借鉴国外扶持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探索促进本土动画企业壮大的新途径。

三是娱乐教育与文化安全的关系。一般而言,动画片作为一种文化传播载体,具有娱乐性与教育性的双重属性,但国产动画片过分强调教育性,甚至演变为枯燥无味的说教场景,这是国产动画片市场低迷的重要原因,而这与我们长期强调意识形态和教育控制的传统观念是分不开的。相反,国外优秀动画片则高度强调观赏性和娱乐性,在满足受众视听需要的同时,悄悄送达了相应的教育理念。由此,也自然引出了文化安全的问题,如果国产动画片不充分吸取教训、借鉴经验,伴随市场与用户的消亡,任凭境外动画片输送价值理念,那才会导致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失败。

国产动画片篇6

这两年我时常陪儿子看动画片,每每发现儿子看境外动画片时要兴奋得多,一直笑呵呵的,看国产动画片则一声不吭,常常半途而废。相比而言,境外动画片情节简单舒缓,角色关系也单纯,画面简洁、形象鲜明可爱,看上去赏心悦目,接近小孩子的理解水平,能给他们带来愉悦的享受。而国产动画片,往往情节复杂而纠结,基本是成人化的连续剧套路,一环扣一环,不连着看根本就没法弄明白,小孩子哪里能理解得了?画面也乱,动辄打得乌烟瘴气,叫人看着眼晕。技术水平落后,故事内容以及内涵差得更远。

而且,很多国产动画片总是喜欢摆出一副教训人的样子,不是讲大道理,就是生硬地植入教育内容,哪里是动画片,分明是图解教科书而已。更糟糕的是,竟然有纯粹为商品做广告的,蹩脚得叫人看着别扭。儿子很不喜欢看,看不了几分钟就走开了,如果第二天接着看,他就会说看过了,跟上次的一样。动画片连3岁的小孩子都哄不住,更别说像国外经典动画片那样老少皆宜、百看不厌了。

显然,国产动画片的,并没有带来质量的全面提升,技术的确在进步,但制作者服务儿童的意识还差得太远。不客气地说,国产动画片的制作者对动画片的认识存在问题,恐怕太功利化了,基本是把动画片看成一个很赚钱的产业,商业化的思维主导了创作。产量是上去了,大概也赚得盆满钵满,可是,究竟有几部国产动画片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留在孩子们的记忆深处?又有几部国产动画片能拿到国外竞争,站稳脚跟并且打响品牌?

对引进及播出境外动画片设置门槛予以限制,也许是有道理的。但是,如果国产动画无力抵御国外动画,人家进来你比不过,你又如何走得出去?为什么境外一些动画片附加值那么高?为什么人家的动漫副产品简直无处不在?“得人心者得天下”,就是因为那些动漫形象深入人心,国产动画片何时能做到?

我很希望国产动画片能走向世界,但也很想提醒一句,动画片究竟是要给儿童带来快乐,还是要促进动画产业的发展?不是一再提倡“以人为本”吗?那就请动画制作者本着为儿童创造快乐的首要目的,再不要自以为是地炮制热闹有余而忽略童心的“连续剧”了。产量可以少一点,磨刀不误砍柴工,先有儿童化,才有产业化。

国产动画片篇7

摘要:随着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动画产业正经历其有史以来最好的发展机遇,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当前的动画片市场,绝大部分市场份额都被日本、美国等动画强国所牢牢占据。

关键词:国产动画片;发展

前言

大学生接触新鲜事物快,信息获取量大,是动画片的重要消费人群。在大学生中的问卷调查显示,能说出超过三部近三年内出产的国产动画片名字的人数不到参与问卷调查人数的5%,去电影院观看过国产动画片的人更是几乎没有。是否是因为整个动画片产业已经衰落?答案并非如此。与之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被采访的大学生中,很多人对日本、美国的动画片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很多人会经常通过网络、电影院观看动画片电影、电视剧。

一、解析国产动画片不景气的原因

国产动画片的低龄化一直被受众所诟病。这里的低龄化主要是指台词和剧本的低龄化。大部分的国产动画片在创作时,都把受众群体局限为未成年人,甚至仅仅是小学生。这样的创作理念和创作目标,被指为“幼稚”当然也不足为奇。未成年人是动画片的重要消费群体,低龄化的动画片当然不可或缺,但绝对不是动画片创作的唯一出路。由于未成年人这一群体的影响力有限,一部动画片如果真的要得到受众认可,以及获取其商业价值,讨好那些喜欢动画片的“大孩子们”才更为有效和直接。然而让“大孩子们”津津乐道显然比让小孩子们哈哈一笑要难得多,这或许是国产动画片低龄化的最合理解释。

而作为公认的动画强国,在日本和美国,看动画片不仅是孩子们的特权,很多成年人也对此十分痴迷。诸如日本的《火影忍者》与《名侦探柯南》,深受成年人追捧,在中国的大学生中受欢迎度也极高。美国的动漫产业在好莱坞的推进下,产业冲击力更是一波接一波。从经典的卡通形象米老鼠、唐老鸭,到后来的史莱克浪潮、冰河世纪旋风,在全世界卷起了一波又一波票房浪潮。

面对国外美、日动画产业的如此强势,国产动画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行业公司和人员所面临的巨大生存压力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动画公司很难依靠电视台的播出费用来养活自己,与电视剧产业链不同,动画片获得的视台播出费用与其制作成本相比非常寒酸,众多国产动画片制作人员都表示,动画片的播出费用与制作成本相比可谓杯水车薪。

众所周知,动画衍生品是动画公司和动画创作人员收入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诸如卡通玩偶以及卡通形象商标等,甚至美国著名的迪斯尼乐园,都给整个动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扎实的物质基础。然而由于中国的实际情况,盗版业屡禁不止,甚为猖獗,这给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蒙上了巨大的一层阴影。迫于生存压力,很多的优秀动画剧本创作人员和动画制作人员转向了收入更高的其他行业,剩下的继续坚持动画创作的人员迫于生存压力,也很难潜心创作。众所周知,剧本是动画片的灵魂所在,然而一个好的剧本创作势必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正所谓慢工出细活。然而当整个动画产业的创作背上生存压力这一巨大包袱时,很多美好的创意和尝试极有可能会被现实的审稿人甚至是自己所否决。大家都不敢再去冒险,不敢再做新的尝试,而是纷纷守住自己那一小块阵地,正如之前所述,让小孩子哈哈一笑远比给“大孩子”心灵震撼来得容易。因而,国产的动画片越来越平庸和相似,越来越没有突破。

当今动画专业大专院校的教育与行业需求脱节也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动画制作软件发展迅猛,技术更新换代相当之快,然而高校的教育则明显跟不上技术发展的速度,导致很多动画专业的大学生感叹上了几年大学后,出去工作还是得自己找相关培训机构进行软件培训,犹如从头学起。其实大专院校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注重美术基础、艺术修养和综合设计能力的全面培养。而许多大学生却没有意识到大学侧重是对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以为大学是单纯教会自己动画制作技能的培训机构,直到走上了工作岗位才意识到并非如此,这也直接导致了我国本土动画人才的缺乏。

二、探求国产动画片的突破途径

在业界专家看来,国产动画片之所以步履艰难,根本原因还在于缺乏完整的动画产业链条,导致动画产业无法规模化、集团化。正如中国动漫集团党委书记李扬所说:“一部《功夫熊猫》投资上亿美元,而对于国产动漫来说投资上千万元人民币的都很少,没有雄厚的资金支持,如何打造精品?” 国产动画产业的发展需要金融的支持,需要打造健全的文化消费市场和完整的产业链。

将中国的文化元素融入动画片在近年来的中国动画市场呼声越来越高。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且广泛扎根于人民之中,受到人民的广泛认可。动画产业作为文化产业,更应该积极利用这一有利的文化基础,从而有助于获取观众的价值认可和情感共鸣。来源于经典名著的动画片连续剧《西游记》和来源于古典传说的国产动画电影《宝莲灯》都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好的表率。而我们相当多的动画创作生产者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对中国元素信心不足,一部分人盲目追捧美日模式,而导致最终所制作的动画片有些不伦不类。相反,诸如《花木兰》与《功夫熊猫》这两部创造了不俗票房成绩的好莱坞动画电影,其创作灵感却都来自中国。国产动画片的困境,除了没有动画产业链这方面的原因外,国内创作人员对中国文化元素的挖掘不足也是不可忽视的。

此外,重视国产动画片的音乐制作会给国产动画片带来意想不到的作用。在电影中,音乐的艺术特性在于音画的统一,其审美意义即在于视听的合一。对于动画片,音乐在感染情绪,深化主题,渲染背景气氛,抒发人物内心情感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动画片《狮子王》中的插曲《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就是音乐与动画完美结合的典型。与日本作曲家久石让的联手将宫崎骏的创作作品推上了更高的巅峰。国产动画片中,《宝莲灯》在音乐方面绝对称得上佼佼者,同时启用了刘欢、张信哲和李玟三位当红歌手为其献声,而且歌曲旋律优美,广为传唱,为这部动画片的成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音乐自身的特点,其播放频率要远高于电影,因而即使动画片没有重播,每当动画音乐响起,观众脑海中依然会浮现出动画片的精彩片段。这一效果无疑是每个动画片所期望获得的效果。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动画片的宣传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微博等社交网络成为动画片宣传的主要载体,因此伴随着主题曲的动画集锦成为了动画片的主要宣传方式。好的动画片音乐可以帮助动画片迅速获得受众关注,这对动画片的成功至关重要。

三、结语

无论是主流媒体抑或是广大人民,对国产动画都寄予了厚望。爱之深责之切,每一部国产动画片的问世都会面临被拿来与美、日动画片做比较的压力,也很难避免会遭受到比较过后的失望与指责。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国产动画片在整体水平上与美、日动画片存在差距,这种差距体现在动画的产业结构、设计理念等等诸多方面,可以说,差距是全方面的。我们在关心国产动画片的同时,也要给其自由的生长空间和舆论空间,用宽容的态度去对待尚不成熟的国产动画产业。动画是靠梦想生存的产业,尽管目前我国的动画产业跟国外动画产业存在明显差距,但是坚持自己的梦想,奋斗在国产动画片前线的从业人员也一直在奋力进取,国产动画的脚步绝对不会停下。

参考文献:

[1]吴明娣,袁粒.中国艺术设计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8.

国产动画片篇8

关键词:中国动画缺陷;审美定位;商业化制作

中图分类号:J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244-01

中国动画发展起步并不晚,在世界动画长河中曾有辉煌过,获得许多国际大奖,这些证明了中国动画是有实力的,从早期的剪纸动画《猪八戒吃西瓜》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都为中国乃至世界动画坛增添了最能代表华夏风范的新片种。而如今却止步不前,总结起来大体有几点特征。

一、审美定位上的迷茫

当前的中国动画片在整体发展上还处于迷茫期,还没有找到一条清晰明确的中国动画振兴之路。中国素来就有“文以载道”的传统。在这样的审美环境下下作为艺术作品的动画片自然也是将“寓教于乐”放在了首位,而这就大大削弱了中国动画片的趣味性与娱乐性。背负太多的思想包袱的中国动画和注重大众流行文化、充满幽默感的欧美动画相比竞争力就明显不足。其次中国动画片过分依赖美术创作而忽略了动画片的动作性与运动流畅、拍摄手法多样化的外国动画相比中国动画更像是简单地把一幅幅静态的画搬上了银幕。

二、商业化制作大行其道

当下的中国动画制作有过于商业化摈弃艺术性的倾向。商业利益的追逐已经成为动画制作人的首要目标,而动画最本质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已经淡化,“十一五”规划已经把文化产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其中动画是被人提起最多的一块。每年有上百亿的资金流入动画产业,而业界甚至也有一个误区,认为“动画就是电视动画”。于是产生了中国动画片“一夜之间产量达13万分钟”的说法。在整个行业普遍单纯地加快制作进度去追逐商业利益以圈钱为目的的氛围下,中国动画能否克服浮躁心态,我们不得而知。

三、优秀编剧和原创人才极度缺乏

今天的动画片内容老套、情节简单、结构松散难以吸引观众。这主要是缺乏优秀的动画编剧人才。上个世纪80年代大陆成为欧美、日本动画的最大加工地。中国的动画加工公司主要承接的是动画的中期制作不需要太多创意且技术含量也不是太高。这也是国内动画人才纷纷去做加工片而不创作国产动画片的主要原因。大量优秀人才的流失从而导致了我国动画片原创能力的下降,有技术而无创新意识只停留在模仿阶段故事内容单调乏味、没有新意剧本结构单一、缺乏创新。

四、开发意识缓慢缺少创新意识

目前,纵观国际动画产业,以美国日本等国为主的动画发展大国,他们的动画产业在国家经济构成中都占有相当比例,相比之下我国的动画产业才刚刚起步,国内的动画自主研发的能力弱,原创能力比较低,基本以引进加工运营为主。尽管有些省份动画基地大力的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动画形象,而市场却怎么也火不起来,动画影视和网络游戏的消费群体主要是青年,还是比较单一,但是他们也是中国动画教育学研的后背力量,并且他们从接受动画时就受日本,韩国等国家动画作品的影响,从而对本土文化缺少了解,使中国的动画缺少传统的传承。

五、市场培育不健全

动画片市场,我们可以分为二个层次,一是播出市场、二是衍生产品,其中后一个层次比前个层次周期更长市场更广,并且盈利也是后一层次比较多,在西方传统的动画产业里,往往都是在某一个动画角色上大下功夫,从而获得相关产业的利润。而我国动画产业衍生产品开发泛力,而产业收益70%源自衍生产品,中国原创动画主要平台是上电视台但几乎后续的动画形象和及相关衍生产业严重不足。

六、产业链不完整

动画产业一般由动画前期市场调研和策划,动画生产制作,动画片营销(发行),动画片的播放,动画片的衍生产品开发经营五个部分组成,环环相扣的产业链,在这个产业链中每一个环节的运作质量都直接影响到下一个环节的成败是一个相互交叉又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而这些其中的每个环节又牵扯众多的行业发展(如策划公司,动画制作公司,广电业,出版业,玩家业,服装业等20多个行业)目前在国内的动画片中,动画的产业链根本没有建立起来,往往是动画节目的制作后,除了完成播放一个环节则基本处于被动停滞的状态,好一点的有图书与音像进行出版发行,而玩具和形象授权更是凤毛麟角,动画片光靠播出根本无法得到相应的资金回报,必须通过产品的衍生开发才能实现盈利

七、市场化竞争意识不强

在中国动画处于转型迷茫期的背景下,加上原创力不足,人才的缺乏和外来动画的竞争压力,综合导致了中国动画发展的滞后。如今的中国动画产业欠缺一种原创精神,一种能够呈现出中华民族的艺术特色与优秀文化传统的原创精神。然而目前为止,中国动画产业的原创特征仍没有能够成行。“中国动画产业虽然不缺少优秀的动画画师,却鲜有会用动画讲故事的人才,不会运用我们几千年所积淀下来的文化来讲述那些行之世界而皆准的故事,而这正是动画大师和动画画师的区别所在。”首先,原创力不足表现在取材之局限,现代元素之缺乏;还表现在作品的想象空间小、内容单调。其次,由于国产动画制作单位转型困难,资金短缺,许多大量的动画制作人才被在中国落户的外国动画企业高薪挖走,导致了动画创作人才的大量流失。最后,开放的时代使得大量廉价的外国动画得以在国内生根发芽,造成了竞争的加剧,进一步压缩了我国动画的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上一篇:经典动画片范文 下一篇:动漫电影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