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站范文

时间:2023-11-15 02:22:14

环境监测站

环境监测站篇1

第一条为了提高生活环境卫生质量,预防和控制疾病,保护居民健康,促进环境卫生专业的发展,提高环境卫生工作的水平,特制订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各级环境卫生监测站和卫生防疫站的环境卫生科(组)或相应机构(下称环境卫生专业机构)。

第三条环境卫生专业机构的基本任务是:运用环境卫生学以及其它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开展生活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掌握辖区内环境因素的卫生特征和人群的健康状况;受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行使卫生监督权,根据国家和地方颁布的有关卫生法规、标准,开展环境卫生监测监督,达到改善生活环境,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的目的。

第四条本条例由卫生部制订、颁发,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贯彻实施。

第二章任务和职责

第五条县、区级环境卫生专业机构的任务和职责:

(一)对县、镇、乡、村建设规划,小区规划,小型建设项目,街道、乡镇企业,生活饮用水,公共场所及生活服务性行业,城乡废弃物处理等实施预防性和经常性卫生监督;

(二)收集整理辖区生命统计资料和其他环境、社会资料。结合本地区特点,开展生活环境对人群健康效应的监测和调研工作;

(三)对农村供水、粪便无害化处理进行卫生技术指导和卫生学评价;

(四)对乡村、街道医院等的基层卫生防病组织进行环境卫生知识培训和业务指导。

第六条地、市级环境卫生机构的任务和职责:

(一)制订辖区环境卫生工作计划,组织、指导区、县级环境卫生专业机构开展各项环境卫生工作,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和考核;

(二)参加制定辖区的环境卫生法规,为当地政府当好参谋。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订有关卫生要求,工作规范和实施细则;

(三)组织各区县环境卫生专业机构,共同做好辖区内生活饮用水及水源地、公共场所和服务性行业生活居住区室内外空气等环境质量的经常性卫生监测监督和环境污染急性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工作;

(四)结合辖区生活环境问题,开展人体生物材料监测和环境卫生调研工作,提出改善生活环境质量,保护人群健康的措施和对策,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五)收集、整理、分析辖区生命统计资料,环境污染的健康效应监测资料,并按期填报“环境污染与人群健康监测报表”;

(六)对城市建设规划、大中型建设项目实施预防性卫生监督;

(七)对进入生活环境的主要日用品进行卫生学评价;

(八)开展环境卫生宣传,技术、咨询服务。

第七条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卫生专业机构的任务和职责:

(一)制订本地环境卫生规划,组织指导下级环境卫生专业机构开展环境卫生监测、监督、调查研究、科研工作,统一评价指标,实施质量控制,定期进行业务考核。有计划地对本省环境卫生专业人员进行在职业务技术培训,提高环境卫生专业队伍的素质;

(二)参加制定本地区的环境卫生法规,制订有关地方性环境卫生标准、规范、程序、建立健全环境卫生工作常规、基础档案;

(三)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居民健康状况、人体生物材料,生活饮用水、公共场所和服务性行业、生活居住和风景旅游区的卫生监测监督和环境流行病学工作;

(四)对城市建设规划,大、中型建设项目实施预防性卫生监督。积极参与环境影响的医学评价;

(五)收集、整理、辖区生命统计资料、环境与人群健康效应监测资料,分析环境健康效应动态变化,提出改善生活环境质量,保护人民健康的措施和对策,包括环境病的防治等,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六)对进入生活环境的主要日用品进行卫生安全性评价;

(七)开展环境卫生技术咨询服务。逐步建立健全环境卫生信息系统。

第八条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的任务和职责:

(一)组织指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环境卫生监测、监督、调查研究工作,协助各地解决工作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二)参加全国性的环境卫生法规,标准的起草、制订、修订工作,负责提出全国环境卫生监测规划。组织协调全国性协作任务;

(三)定期向卫生部报告全国环境卫生监测工作,为国家制订环境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事业发展规划提出咨询意见;

(四)研究制订全国环境卫生工作程序和技术规范,统一全国性的环境卫生监测、检验方法,开展质量控制活动。研制有关仪器;

(五)建立中心数据库储存全国环境卫生资料。在现有基础上初步建立全国性计算机网络,组织指导全国科技情报交流工作;

(六)组织出版全国性环境卫生年报;

(七)通过协作,举办培训班,讨论会等方式培训省级环境卫生技术人员;

(八)研究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早期指标,研究健康效应及评价方法。

第三章组织机构

第九条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是全国环境卫生工作的业务技术中心。省、直辖市、自治区及地区(州、盟)、直辖市、地辖市均应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环境卫生监测站,该站是当地环境卫生监测工作的业务技术中心。监测站的组织形式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县(旗)及市辖区卫生防疫站要有专业人员从事环境卫生监测工作。任务较重的县区也可根据需要,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并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建立环境卫生监测站。

第十条要巩固和提高现有环境卫生专业队伍。根据当地人口多少,经济发展,在原有基础上逐步补充和增加各级环境卫生监测站专业人员编制。省、自治区及全国重点城市不少于40人,直辖市和工业较多的省,不少于60人,地区及一般城市不少于20人。

环境监测站篇2

关键词:监测站 环境监测 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污染问题不仅影响着我国人民的生存环境和质量,还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同时也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加强环境保护显得尤为重要。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基础工作,是环境管理执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环保战线的耳目和哨兵”。环境监测数据是环境管理与决策的依据。近年来,我国的基层环境监测站作为环境污染的基层检测者逐年增加,全国环保系统已有2300多个环境监测站。在现实生活中,基层环境监测站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环境污染防治的进程。本文分析了我国基层监测站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基层监测站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1、环境监测工作任务量太大。“十二五"期间,环境质量监测工作量和污染源和环境管理监督性监测工作量增加十倍多。如地表水的监测项目由25项增加到现在的109项,监测因子增加4倍多,监测频次由原来的两月1次增加到现在的每月1次,增加l倍;同时环境监督监测、环境执法监测、污染源监控设备比对监测及应急监测或临时性监测等数量级增加。在这种状况下,现有的一些基层监测站监测能力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环境监测的市场需求。

2、环境监测硬件落伍。第一,大部分县级监测站的仪器设备落后、老化情况严重。由于环境监测机构的投入全部由财政负责,单一的投入渠道和有限的财政投入,进而导致监测设备更新较慢,设备老化严重,甚至坏了以后找不到配件,无法维修。第二,环境监测硬件建设亟待完善。部分实验室环境条件不满足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从而影响了监测工作的全面发展。

3、环境预警应急监测能力差。多数基层监测站应急能力不足、应急人才没有、应急监测设备缺乏、应急经验不多、应急协调性不强,一旦出现污染事故,很难做到快速反应,难以在第一时间报出准确无误地数据难以满足环境管理者和决策者需要。

4、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有待提升。监测质量管理做表面文章,质量控制技术水平低,质量控制领域窄,大部分仅限于流量、噪声校准和加采常规监测因子的密码平行样,质控手段过于单一。

5、环境监测人员不足。事业单位因编制名额限制,很难扩充监测人员的数量,提高监测队伍质量,以至于适应不了当前繁重的监测任务。

6、资源配置不合理。部分市县级监测站资源配置制度不健全、手续不完善,浪费了很多的资源。在仪器采购方面,根据几个管理者的想法,就对仪器进行采购,也不征求相关的监测分析人员的意见,甚至没有对仪器质量、售后服务、技术培训、市场需求进行调研。

7、环境监测重心偏移。多数环境监测站为了解决监测经费不足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将工作重心侧重于服务性监测或委托性监测,而忽略了为大众服务的环境质量监测。

8、监测行政色彩厚重。目前,环境监测隶属于政府机构,政府在环境监测机制运作、机构设置上、人员安排上都有分量很重的话语权和操控权。故对基层监测站环境监测数据采 用行政手段进行干预,这在“城市环境考核"中比较突出的表现出来。

二、提高基层监测站监测能力的对策

1、中央和地方政府应持续提高环保资金的投入。虽然近几年来,中央及各地政府投入环境监测能力建设资金一直在增加,各地监测站也配备了不少的监测仪器,特别是基层监测站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有了较大进步,基本维持了了环境监测工作开展。但基层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依然太落后,仍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加大资金的投入以强化基层环境监测能力,一是保障基层环境监测必须的设备;二是保障基层环境监测机构的运行经费;三是保障基层环境监测机构的技术人员数量、质量。四是保障基层监测站的仪器厂房建设。

2、加大环境监测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环境监测站应呼吁在这次机构改革中必须增加编制加大呼吁力度,增加、补充专业对口的、亟需的技术人员,以解决人员配备不足的问题。同时,要制定人员培训、考核制度,加大对现有环境监测人才的培养,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水 平,促进人才队伍建设的制度化。

3、增大审计监督力度。“十二五”期间,在对环境保护资金的投入上,国家增加了很多资金,但是使用资金情况怎样,资金能否发挥最大的效益,这都需要审计机关去监督并评审的。所以说,审计机关对环境保护资金要增加审计力度,不但要关注资金的用途,更要关注资金的投入效益,比如在环保监测能力建设资金中,被用来购置了仪器设备的资金有多少,这些相关仪器设备是如何使用的,是否存在设备闲置且无人会使用的状况;是否有资金被用来购置了公用车辆和专业车辆,专业车辆管理情况如何,有没有被用来作为公务用车。

4、强化质量意识。全面提升质量管理意识,是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的前提。通过宣讲、培训、实践等多种渠道来提高质量管理意识。首先,监测机构管理层必须有明确的质 量意识,这是做好质量管理的第一步。管理者有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分配的决定权,故质量体系文件中都将管理者评审纳入质量管理评审的工作程序,明确其应当承担的责任,确实把质量管理执行与环境监测的各个阶段。其次,要树立全体人员的责任意识,质量管理是数据准确性的基础。再次,要加强质量管理机构的建设,分派高素质、有经验的质管人员,必须加强他们的业务培训,不断强化质量管理意识,争取把质管工作落到实处。

三、结论

总之,我国现行的基层监测站属于行政管理的性质,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市场化环境监测机构的发展,导致了环境监测站几乎承担了所有的环境监测任务。随着环境管理的不断深入和扩大,新形势下的环境管理要求越来越严格,现有的环境监测站的监测能力很难满足。我们只有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让基层监测站发挥好应有的职能。

参考文献:

[1]王淑霞,曹杨. 环境监测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1]术,2001,(04):

[2] 张继泽,沈柏. 加强环境监测管理提高监测总体水平[J].中国环境管理,2000,(04):26-27.

[3] 郑惠君. 基层环境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环境管理,2003,(05):49-50.

环境监测站篇3

【关键词】环境监测站实验室;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关注,我国几乎每个省市县(区)都成立了环境监测站,逐渐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环境监测网络[1]。环境监测站主要承担了水和废水、空气和废气、土壤和底质、生物、噪声与振动等五大类数以百计的监测分析项目[2],各环境监测站均具有较为齐全的分析实验室。由于实验过程中各种物理化学反应的发生,或多或少的会产生废气、废水、废渣及噪声等环境污染。这种污染的存在,危害了实验室分析人员的生命和健康,污染了水、气、声、土等环境,缩短了仪器设备的使用性能和寿命。本研究主要分析了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环境污染种类和特点,提出了防治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的措施和对策,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监测实验室,减少环境监测实验室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的危害。

1.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污染种类及特点

1.1废液

环境监测站实验室对各类样品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通常会产生大量的废液,除了大气自动监测和噪声监测等少数监测项目外,几乎所有的常规监测项目都存在着废水污染问题。废水包括做标准曲线及分析样品后的残液、失效的贮备液和洗涤液等。通常,这些成分复杂、危害巨大的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液,一般情况下随产随扔,直接排入下水道,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二次环境污染。

这些废液的成分非常复杂,主要包括无机废液和有机废液。无机废液包含带腐蚀性的酸碱、重金属离子和剧毒物质等。强酸强碱废水使水体和土壤的pH值发生变化,影响人类和动物的饮用水安全,并影响农业和渔业生产。含汞、铅等重金属离子的废水排放到水和土壤中,通过食物链,可以导致人和动物神经性的损害,严重的会造成死亡。剧毒物质氰化物进入人体后,妨碍细胞正常呼吸,造成组织缺氧,导致机体陷入内窒息状态。有机废液有含苯、酚、醇类和多环芳烃、芳香烃类的废液等,这些废液容易挥发,在环境中难以降解,对生物造成急慢性毒性,并且危害身体健康,对人类和动物有致癌变、致畸形、致基因突变和致内分泌失调的危害。

1.2废气

在环境监测站实验室分析过程中,化学反应会产生一些废气如HCl、H2S、C02等气体;试剂和样品的挥发物如有机易挥发溶剂二氯甲烷、丙酮、乙醇等。每次实验中由于产生的气体量较小,实验室中直接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实验要求在通风橱内进行,虽然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实验人员的健康安全,但是通风橱大多不经过吸收处理,就将废气直接排到空气中,直接污染了环境空气,造成较大的社会公害。

如果将环境监测站实验室产生的废气直接释放到大气中,废气中的C02气体会引起温室效应;SO2、NOX在空气中会形成酸雨;含氟含氯气体会破坏大气臭氧层;有毒有害气体物质可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人体后,长期低浓度或短期高浓度接触可造成人体的呼吸、血液、肝脏等系统和器官暂时性和永久性病变。

1.3废渣

环境监测站实验室产生的废渣种类非常多,主要包括残留或失效的固体试剂、消耗或破损的实验用品(如玻璃器皿、滤纸等)、分析产物和分析后不要的废物垃圾。这些废渣成分复杂,涵盖各类化学、生物污染物。若处理不慎,极易导致严重的污染事故。如随意丢弃在垃圾堆中,其中的有害组分会经过径流的侵蚀,渗入到土壤,使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如环境监测站实验室产生的铬渣中含有的六价铬具有较强的致癌和致突变特性,六价铬易溶于水,所以容易经过土壤进入农作物而危害人类健康。铬在人体内又有蓄积作用,会对人体、农作物机体造成损伤。

1.4噪声

噪音污染与水污染、大气污染被看成是世界范围内三个主要环境问题[3]。噪声是指那些人们不需要的、令人厌恶的或对人类生活和工作有防碍的声音。随着环境监测站实验室的建设发展,实验室的大型仪器设备越来越多,大多数仪器需要压缩气体、高真空等要求,这些仪器设备在运行时产生噪声。环境监测站实验室承担的试验任务繁重,不可避免的产生高强度的噪声。实验室人员长期生活在噪声很大的环境中,会使人感到注意力不集中,甚至耳鸣、耳聋。

2.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污染防治措施

2.1提高认识,制定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

在新建实验室建设和评估工作中,应考虑实验室的功能分区,对原有实验室重新改造,评估合格后再使用。实验室的分区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到各类实验室承担项目的特点,合理布局。如使用挥发性试剂较多的实验室,应分配在较高楼层上,使排出室外的气体扩散范围广,对于底层实验室影响降到最低。

监测站管理部门要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并结合本站的特点,制定一系列实验室管理制度,明确管理办法,规范实验人员的操作,并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积极引导实验人员提高保护的意识,根据环境监测站实验室污染的特点,想法设法寻找具体防治措施,以期减少实验室污染。

2.2选择有效的实验室污染防治措施

2.2.1从源头减少实验室污染物

将实验室污染物总量控制在最低限度,是实验室污染防治的根本所在。因此,利用各种有效措施,从各个环节减少实验室污染物的产生。

首先,环境监测采样时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点位,在满足分析的要求下,适当降低采样量。在购买化学试剂时,按照实验室的需要有计划进行购买,避免化学试剂过期失效而造成的实验室的污染。其次,在进行样品的分析时,选择实验室污染小的分析方法。最后,充分利用现代分析测试仪器如气相色谱仪和离子色谱仪等,不仅可以使监测工作更加迅速、准确,而且可以在不同程度上降低各种化学试剂的用量,减少实验室污染物的产生。

2.2.2合理有效处置实验室污染物

环境监测站实验室污染物数量不大,但种类较多、成分复杂,其成分和危害不同,根据实验室污染物的性质和状态不同[4],应遵循“分类收集”的原则进行合理处置,杜绝二次污染[2]。

环境监测站实验室应将污染物采取分类并及时回收,将不同的废液分类装入不同的回收瓶中,并交由具体负责人员妥善集中保管,后交专业的单位合理处置。在实验中,在选择合理的处理方案的同时,考虑节约成本,循环利用,做到以废治废,充分发挥化学学科的特长,来解决环境监测站实验室中出现的污染问题。对不可回收利用的有毒实验室废弃物,应统一收集后,交有资质的污染物处理单位进行统一处理。

3.结语

环境监测站实验室的环境污染物繁多,只有采取有效的污染物防治对策,才能够使得环境监测站实验室环境得到改善。当地环境管理部门要不断提升环境监测管理理念,将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始终要贯穿于环境监测工作的全过程中,环境监测站实验室人员要提高环保意识,降低实验室污染物的产生,并对实验室废弃物进行合理的处置,尽量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参考文献】

[1]郭宏伟.论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环境污染及预防对策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7:169,175.

[2]袁金霞.浅谈县级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环境污染与防治措施[J].污染防治技术,2014,27(2):91-93.

[3]艾静,万新宇,周军.噪声污染及其防治研究[J].群文天地,2011,9.

环境监测站篇4

[关键词]县级环境监测站 计量认证

[中图分类号] X83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2-218-1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是环境管理执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监测站所提供的环境监测数据在为环境管理主管部门决策、掌握区域环境质量变化情况、重点污染源污染物排放情况及治理效果、污染纠纷仲裁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监测数据和监测报告的准确性至关重要。计量认证是由经过授权的认可机构对实验室的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按照约定的标准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告以正式承认其能力的过程。[1]

新的《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对检验机构(实验室)强制性管理的要求。县级环境监测站作为我国环境监测的基础体系,应按国家有关实验室认可的标准和要求进行计量认证工作,以适应政府主管部门和社会公众的需求。环境监测站按照评审准则开展计量认证工作,对环境监测站检测能力、检测行为以及质量管理方面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1县级环境监测站开展计量认证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人员、经费问题

大多数县级环境监测站隶属于县环保局,没有使用人、财的权限,县级环境监测站普遍经费较为紧张,人员较少且流动性大,队伍不稳定。

1.2认识问题

县级环境监测站对计量认证工作的重要性普遍缺乏深刻认识,对新《评审准则》理解不透,对照落实起来难度较大,并未将质量管理落实到日常监测过程中

1.3分工职责问题

工作人员的分工与职责不明确。县级环境监测站因为人员少,一人身兼数职的现象较为普遍,很难严格按照质量管理要求履行职责,造成职责不清,职责重复,职责不全等问题。

1.4质量体系文件制定与实施问题

质量体系文件的制定与实施存在一定问题。县级站的质量体系文件的转版或修改多数由一两人编写,大多数人参与较少,部分体系文件制定较为繁琐、针对性差,未选择性地对照《评审准则》条款删留,原版照抄过去的体系文件,同时,修改后的质量体系文件没有试运行就直接投入使用,未验证质量体系的符合性与适应性,没有展开质量信息的收集、反馈、归档等工作。[2]

2县级环境监测站开展计量认证工作的核心是质量体系建立及运行

2.1质量体系的建立

2.1.1质量职责分配

县级环境监测站人员较少,人人身兼数职的情况,应引起局领导的重视,保障监测站人员数量和队伍稳定,确保质量体系能得到有序运行。同时,监测站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各工作人员在质量体系中的职责和任务,做到常规监测项目和本地特征污染因子不缺项、不漏项,每个项目双人持证。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内审员、监督员的配备除承担此项任务的人员应符合评审准则的要求外,还必须参加认可机构组织的相关培训,取得相应证书方能开展工作。总之,在人员配备这个环节上,要根据实际情况,着重落实个人的职责,解决职责不清,职责重复,职责不全等问题。

2.1.2仪器设备、实验室设施和环境、药品等消耗品有所保障

县级环境主管部门领导应重视计量认证工作,将其列为工作重点,给予财政支持。根据监测项目开展实际情况需要添置、更换仪器,保障仪器维修费用,对仪器设备按期进行检定,取得合格证后方可用于实际工作;一些专用实验室,如天平室、分光光度计室、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室配备空调、除湿机等设备,一些实验操作室安装通风橱,药品库安装抽风机等,实验室应该配备一些防火、防爆应急设备、洗眼器和紧急喷淋设施等,实验室剧毒药品、易制毒药品单独存放,达到双人双锁保管;药品等消耗品每年能及时得到补充。

2.1.3质量体系文件

质量手册是环境监测站的内部“法规”, 是应长期遵循的文件,位于体系文件的第一层次,应符合并覆盖《评审准则》条款的要求和本站的实际情况,具有符合性、可操作性和协调性;程序文件规定了本站质量活动的方法和要求,是质量手册的支持性文件,位于体系文件的第二层次。作业指导书和质量记录是体系文件的第三层次,包括标准、操作规程、记录等。通过编制质量体系文件,使环境监测工作过程的各个环节有章可循。质量体系文件经站长批准和向本站全体人员进行宣传贯彻后,质量体系就可以试运行了。

2.2质量体系的运行

质量体系的运行就是执行质量体系文件、贯彻质量方针、实现质量目标、保持质量体系持续有效和不断完善的过程,通过依靠组织协调、质量监督、信息反馈以及体系审核与评审等几个环节来实现。环境监测站可以通过质量体系内部审核来发现体系运行中的问题,通过管理评审由站长来确认问题,作出决策,再通过纠正和预防措施来解决问题,从而形成不断实施环境监测站质量体系改进的自我完善机制。

3结束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为社会提供公正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认证行政部门对其计量检定、测试的能力和可靠性考核合格”,明确了计量认证是对监测机构的强制性考核,因此,县级环境监测部门必须通过计量认证,为社会提供的数据才具有法律效力。计量认证对监测站的工作程序标准化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工作程序是形成高质量环境监测数据的基本环节。环境监测站要需求数据质量,工作效率的改善,计量认证工作在规范我国质检机构的行为、提高检测水平、保证数据可靠、促进管理水平提高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连朝晖.县级环境监测站质量体系建立中应注意的问题.内江科技.2007,3.

环境监测站篇5

关键词:环境监测站实验室;污染物;防治

中图分类号:X830 文献标识码:A

1.环境监测站实验室中污染物的种类、来源以及危害

1.1 化学污染

环境监测站在实验室中对污染物进行监测的时候使用的化学试剂造成的化学污染分为有机物污染和无机物污染,一般情况下,大部分有机化学试剂不会直接参与到反应中,更多以溶剂的作用存在,这样容易造成实验室中使用的有机化学试剂会直接排放到环境中,比如苯胺、硝、基苯、农药等有害且毒性很强的有机物。化学污染造成的危害是极大的,这些危害表现在造成环境荷尔蒙类的损害、致癌、致畸、基因突变、污染事故频发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

1.2 生物污染

环境监测站实验室造成的生物污染主要包括有害微生物、细菌毒素以及生物废弃物等污染,实验室在对生物进行监测分析时,产生大量的细菌培养基以及培养液,另外还有一些在实验过程中造成对器材的污染,如果这些污染物处理不当或者未经杀毒杀菌等操作而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将造成严重的生物污染。生物污染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它会影响到地球生物的多样性、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影响生产和经济的发展。

1.3 废气

环境监测站实验室中所产生的废气主要包括各种各样的样品实验以及试剂的挥发物等,还有是反应过程中的中间物或是泄漏的废气。由于监测站实验的特点,在进行挥发性气体的实验时,必须在通风厨中进行,以保证监测人员的安全,防止有害气体的泄漏。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也会存在废气体的污染,比如甲醛、烟雾、苯系物、光气以及有挥发性的试剂等等,如果未经处理或者处理不当,排放到实验室外的环境中,将直接影响室外的大气环境,给人类的健康、动植物的生长等产生危害,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

1.4 废水

环境监测站在实验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它们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验结束后剩余的实验液体以及样品残夜等,二是含有铅、汞、砷等元素的标准物质以及质控样品等,三是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有毒试剂,四是在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洗涤液等。这些废水的成分非常复杂,含有各种各样的重金属离子、微生物等,如果未经处理通过实验室下水道排到自然环境中,将成为污染生态环境、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1.5 固体废物

环境监测站实验室常见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残留下来的试验样品、实验用品(如实验器皿、纱布、手套等)、分析产物(如培养基)、废弃或失效的化学试剂、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等,这些固体废物的组成成分比较复杂,如果混进生活垃圾中随意丢弃,其中的有害成分通过水等溶液掺入到土壤中,将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事故发生。

2.环境监测站实验室污染的原因

2.1 实验室环境污染重视程度低

由于环境监测站的实验室存在的污染物数量比较少,监测人员并没有意识到实验产生的污染物对环境有着潜在的威胁,也间接导致相关部门没有足够的重视。虽然对于实验室污染物的处理都有相关的技术规范要求,但是在此过程中,处理人员操作失误或者处理不当,或者无视操作要求,随意处理等,将污染物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最终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问题。

2.2 缺乏专业的监管制度

为了更好地开展标准化建设和计量认证考核,环境监测站往往更加注重分析能力和质量管理等方面,加上相关部门没有足够重视对实验室污染物的处理,目前还没有专业的实验室污染控制方面的相关政策条例,没有严谨的规范要求,缺乏必要的监督体系,导致环境监测站实验室的环境管理方面比较薄弱,很多工作不能有效展开,环境污染物得不到有效的治理。

2.3 有限的管理经费

环境监测站实验室经费的投入更多是在实验室器材、设备、试剂、装修等方面,加上相关部门不够重视,缺乏专业的监管制度,在对实验室污染控制方面经费的投入就比较少了,没有足够的经费,在污染物处理的过程中将会造成很大的难度,产生管理漏洞,不能有效地完成污染物处理工作。

3.环境O测站实验室污染物的防治措施

3.1 加强环境监测站实验室污染物的重视程度

要加强环境监测站对实验室污染物的重视程度,首先监测人员要深刻了解实验室污染物对环境存在的潜在威胁,对于污染物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报告上级管理部门,并由管理部门组织相关力量,对各种类型的污染物进行有效的分析,明确产生的原因以及造成的影响,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提高监测人员的环保意识,从根源上遏制实验室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

3.2 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

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想更好地防治实验室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就必须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由于环境监测站实验室污染物的多样性、特殊性,建立体系时,需要结合各种污染物的特征,在通常对污染物的管理制度基础上,进行优化和完善,并且保证有效性、合理性、可操作性。通过监督管理体系,在实验过程中进行规范化管理,提高监测实验效果。

3.3 严格遵守各种操作技术及处理方式

监测人员在对实验室污染物进行处理时,必须严格遵守各种操作技术及处理方式,防止错误操作,避免出现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当直接把污染物排放到环境中。对于各类污染物必须进行分类,收集后按照相关处理方式进行处理,比如经常用到的稀释法、化学处理法、焚烧法、回收法等。

3.4 积极建设绿色实验室

为了更好地防治实验室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可以在实验室的原有基础上建设绿色实验室,采用清洁生产模式,利用低毒害、无毒害、低污染或无污染的化学试剂进行监测分析,减少强毒性试剂的使用。另外,积极更新实验室监测设备,比如离子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不仅可以降低化学试剂的使用,同时提高了监测速率和准确率。

3.5 提高对实验室污染物处理的经费投入

为了更好地处理实验室污染物,在实验室建设的使用经费预算中,必须增加污染治理方面资金的投入,有了资金投入,才会有更好的治理方案,同时防止了监测人员在处理污染物的过程中因担心资金的不足而随意处理污染物,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环境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

3.6 县环境监测站必须达到国家三级站标准化建设

环境监测站三级站标准是为各地级市(自治州)所辖区、县(自治县)设置的环境监测站标准。所以三级环境监测站是直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是环境监测最前沿的阵地,它进行大量原始性的工作,是人们判断环境监测工作利害最直接的窗口。在对实验室污染物的处理中,县环境监测起着关键性的基础作用,所以各县环境监测站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化建设,加快投入、加大建设,在实验室环境、仪器设备的配置、人才的培养和安排、现代化办公等方面必须有较快发展,使之达到国家三级站标准化建设,推动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同时进一步减少实验室污染物对环境带来的威胁。

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避免环境监测站实验室成为新的污染源,环境监测站必须重视自身的环境问题,积极从实际工作中出发,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尽最大努力避免或者减少实验室的污染。另外,政府相关部门应给予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让环境监测站为解决环境问题而更好地服务。

参考文献

[1]金海伟,叶建锋.对环境监测站实验室污染物处理的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2):66-67.

环境监测站篇6

关键词:环境监测站;实验室;废液管理

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我国经济社会获得了高速发展,可是,同时也为我国的社会形成一定的不良影响,而环境因素问题则更为显而易见。环境监测站随之产生,并创建独立实验室,对于环境监测结论通过采样进行分析,以此获得结论,成为我国环境监测站的主要构成部分。可是,当前时期我国环境监测站实验工作中依旧存在许多问题,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充分了解,才能够提出具体的措施[1]。

一、地质环境监测站实验室工作简介

随着时代的发展,使得社会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从而使得环境监测站孕育而生,其工作主要为对我国环境定期进行采样,透过相应分析测试对我国环境给出具体判断,对我国环境保护方面而言尤为关键,对我国环保工作的发展也非常重要。

环境监测站实验室属于我国环境监测站的主要构成部分,也成为我国环境监测站中最具有特殊性且工作内容最为严谨的工作。所以,环境监测站实验室工作备受社会瞩目。可是目前因为能力所限,我国环境监测站实验室工作依旧存在很多不足,这些问题都应给予高度重视,并及时进行处理。

二、环境检测实验室污染物的现状

1、排放强度低,排放数量少

环境监测虽每天都在进行实验操作,可样品分析所使用的试剂量非常小,并且有些实验并非持续进行,污染排放属于间断排放,排放瞬时浓度较高,可是平均排放强度低,排放量少。

2、污染物种类繁多、污染物危害大

透过研究,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物大多为废气、废液以及固废等污染物,污染物类别大多为有机污染物、重金属污染物、酸碱等具有腐蚀性的污染物、微生物类污染物乃至一些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污染物,由于污染物类别较多,并均具备较大的毒性,会对人体及环境形成危害。

3、收集污染物艰难,污染治理低

环境监测实验室分析内容过多,污染物出现相对分散,并产生量并不均匀,产生量低,较难收集。并且因为实验室中环境污染长时间没有获得重视,污染物收集、治理大多没有获得良好治理。虽然实验室大量进行标准化建设,可主要是通过监测水平及品质管理着手,较少有实验室对环境污染管理采取规范化管理,令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物收集、处理等设施落后、污染物治理方法欠缺[2]。

三、废液的管理

1、废液的处理原则

解决有机废液是为了令其通过有害物质转变为无害物质,以其减少环境风险。因此,解决过程需凸显回收再利用及无害化。

关于含少量被测物及其他试剂高浓度有机溶剂的回收再利用,不但能够规避环境污染,还可以形成较好的经济效益。不可回收的高浓度与低浓度有机废液通过科学方法处理后排放。

2、有机废液的回收

回收有机溶剂大多先在分液漏斗处进行清洗,将清洗后的有机溶剂通过蒸馏或分流进行精制或纯化,所有过程需在通风处进行。

环境监测实验室常见的有机溶剂废液包含了正己烷、石油醚、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以及乙酸乙醇等,都能够通过相关的方式加以纯化回收进行二次利用。比如进行溶剂废液内三氯甲烷的回收,将三氯甲烷废液依次通过水、浓硫酸、纯水、盐酸羟胺溶液清洗,通过重蒸馏水清洗两次,将洗好的三氯甲烷通过无水氯化钙进行脱水烘干,摆置几天进行过滤及蒸馏。蒸馏速度在每秒1-2滴,收集沸程是60℃至62℃的馏分,保存在棕色试剂瓶当中,切记不可使用橡胶塞[3]。

3、有机废液处理方法

首先,实验室内部处理。

某些有机溶剂废液可进行回收,还有些有机溶剂废液能够在实验室内部处理到无害程度后排放。此类废液的毒性较小,量也较小。这些废液内的可燃性物质,通过焚烧方式进行处理。对于较难燃烧的物质及可燃性物质的低浓度废液,通过溶剂萃取法、吸附法、氧化分解法进行解决。对较易被生物分解的物质,通过稀释之后,便可排放。

(1)焚烧

在实验室内部处理有机废液使用焚烧方式时需确保焚烧过程不生成NO2、SO2或HCI相关的有毒气体,不令重金属或多氯联苯等较难燃烧的物质残渣出现,否则需要集中收集后,在进行统一解决。

(2)溶剂萃取

关于含水的低浓度废液而言,通过与水不结合的正己烷等挥发性溶剂进行萃取,将溶剂层分离之后,将其焚烧。再通过吹入空气的方式,将水层内的溶剂吹出。

(3)吸附

通过活性炭、硅藻土等一些具有吸附性的溶剂物质进行充分吸附后再一同焚烧。

(4)氧化分解

对于含水的低浓度有机类废液而言,其易氧化分解废液,通过H2O2、KMnO4等令其分解后,通过无机废液进行处理。

(5)水解

对于有机酸或无机酸脂类来讲,有些有机磷化合物较易引发水解物质,可添加经氧化钠以及氢氧化钙,可在室温及加热中进形水解。水解以后,如果废液不存在毒害状况时,通过融合与稀释,则可排放。如果具有有害物质,可以通过吸附的方式进行解决。

其次,委托资质单位处理

并不是一切有机废液都可以在环境监测实验室中获取。许多有机废液性能较大,具有解决繁琐,成本高,危险系数高,设施环境不足的特点,所以需送达资质单位进行解决。环境监测站还需具备危险废弃物处理资源的单位签订委托处理合同,需将有机废液分类归纳,设定好专门负责人进行管理。

结束语

环境监测是为了保护环境,假如环境监测实验室出现废液处理欠佳情况,则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生活造成影响。所以,环境检测试验人员需提升自身的环保意识,以自己做起,通过良好的方式,解决好不同废液,有利于避免二次污染。需注重废液的回收及利用,令废液可以再利用。关于实验室无法解决的废液需转移至有资质部门进行处理,积极完成实验室废液的管理及措施。(作者单位:贵州省安顺市环境监测站)

参考文献:

[1]周晖.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J].环境研究与监测.2013.26(3):41-44.

[2]石华东.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液管理与处置问题的思考[J].北方环境.2012.(1):151-152.

环境监测站篇7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组织和领导。

为切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委七届三次全会精神,认真组织开展好本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按照市委《关于在全市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实施意见》和市环保局党组《关于在全局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监测站20*年11月下旬开始,先后组织召开班子会、全站人员大会、全站党员大会、室主任会,学习传达省委、市委文件精神和市局党组关于大讨论活动的要求,研究部署动员开展大讨论活动,要求全站党员干部深刻体会大讨论活动的重大意义,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局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部署上来。全站党员干部一致认为,当前我们的环保事业正处在前进发展的关键时期,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使环保工作和环境监测工作更符合市委“全党抓经济、重点抓项目”的主基调和“谋划经济增长点,提高工作创新点”的总要求,在全站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是十分必要的及时的。开展大讨论活动是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环保工作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是环保工作实施跨越式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环境保护创新工作的思想动力。我们环保和环境监测部门所从事的事业与全市经济社会的进步发展,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认真结合环境监测工作实际,通过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重点解决影响和制约环境监测事业发展的思想观念、工作思路、方法措施和工作作风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使全站党员干部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转变观念中开拓创新,不断增强我站在环境保护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力和活力,充分发挥监测工作职能,更好服务我市环保工作和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是我们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全站党员干部从思想认识上统一到大讨论活动的总体部署上来,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投身到大讨论活动中来,积极主动开展大讨论活动。为使监测站大讨论活动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站内成立了站长任组长、书记和主管付站长任付组长,支部委员和各室主任为成员的大讨论活动指导小组,负责大讨论活动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站内大讨论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

二、制定方案,明确目标和重点,确保大讨论活动组织实施。

按照市环保局党组《关于在全局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的统一部署,监测站大讨论领导小组经认真分析研究,结合站内工作实际,详细制定了“市环境监测站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明确大讨论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方法步骤,明确大讨论活动各阶段活动内容、时间、任务和要求,通过全站大会向全站党员干部进行动员安排和部署,努力确保大讨论活动的组织实施。

全站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为主旋律,对照新时期环保工作的新要求,认真审视我站在发展、改革、管理、服务及各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进一步明确我站的发展思路和工作方向。开展大讨论活动贯彻“四统一”原则:一是坚持理论学习与解决问题相统一,既要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改造主观世界,提升全站党员干部的思想境界,又要实事求是,认真查出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致力推进监测工作实践,使全站人员思想观念更加符合我站工作实际。二是坚持全面推进与实际重点相统一,既要着眼全站,注意查找和研究解决存在的共性问题,又要结合全站党员干部和各室自身工作实际,查找和解决个性问题。三是坚持领导带头与群众参与相统一,既要以站内领导为重点,引导和带动全站人员进一步更新观念,又要注意走群众路线,促进全站的思想的解放。四是坚持逐步深入与统筹推进相统一,既要总体安排分布实施、推进整体活动开展,又要统筹各环节,边学边查边改,要与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全站年度目标任务完成和谋划下一年度工作思路想结合。

通过开展大讨论活动,全站党员干部进一步加深对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理解把握,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着力实现“四新”:观念上要有新飞跃,在全站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工作思路上要有新突破,使环境监测工作定位和努力方向更加明确;落实上要有新举措,推动监测工作发展的科学路径、发展模式和工作平台不断拓展和完善;工作作风要有新改进,站领导决策水平和工作的执行力进一步提升,全站党员干部服务大局、服务群众、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风气更加浓厚。为切实搞好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保证大讨论活动有序开展并取得实效,站内提出具体活动要求:一是要加强大讨论活动的组织领导,站领导、室主任、党员要以身作则,率先典范、各阶段要先行一步,带动活动的开展。大讨论活动要做到领导到位、认识到位、组织落实到位。二是要严格按照实施方案,按步骤分阶段组织落实大讨论各项活动内容和目标任务。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要按各自分工,认真抓好相关各项活动。制定学习计划、严格活动考勤制度,建立学习日志。坚持开展学习讨论和作好业务工作“两不误、两促进”,通过大讨论活动推进监测工作发展,用工作成效检验大讨论成果。三是要以开展大讨论活动为契机,找准站内存在的思想、作风和业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对策制定措施,不断进行整改提高。四是做好大讨论活动的信息交流反馈工作,鼓励全站党员干部积极开展“我为*发展建设献言”活动。对优秀建献言献策者进行鼓励表彰。

三、周密部署、精心组织、认真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

按照局党组解放思想大讨论统一部署和监测站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从20*年11月下旬第一周开始,站内规定每周二、周五下午为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专门时间,集中全站人员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学习、讨论、座谈整改以及组织进行大讨论相关活动内容。大讨论活动期间严格执行学习、活动考勤制度,凡因公因私缺席学习活动的同志,规定由分管站领导负责组织缺席者进行补课。大讨论活动期间,站内建立了活动日志制度,对每次大讨论活动内容、坐谈、讨论、参观等活动的主题内容,参加人员进行日志记载。确实做到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时间、人员、内容三到位。

大讨论活动期间先后组织全站进行了共计十余次总计20余小时的集中学习活动,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精神,学习“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中的内容,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中的有关内容,学习省委七届三次全会和市九届三次会议精神,学习了国务院“十一五”环保发展规划纲要、监测工作管理条理以及环境监测有关的规范、规定等内容。全站每位同志积极参加学习活动,认真记学习笔记,每位同志提交了大讨论活动学习心得体会。

大讨论活动期间先前两次进行了征求意见活动。一是面向全站党员干部和服务对象发放解放思想大讨论征求意见表,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对我局、我站在环境保护管理、监督、文明服务、工作效率以及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意见和建议,共发放征求意见表60份,收回50余份。站内对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归纳梳理后及时向局大讨论办公室上报。二是面向站内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发放大讨论征求意见表,由站内人员结合个人自身岗位工作实际和监测站工作实际,分别就个人及站内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差距,找问题提建议。站内对征集到的意见和建议逐条进行了研究分析认真梳理,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整改。大讨论期间,站内认真组织全体人员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自查自纠活动,每位党员干部对照自身实际进行认真深刻的自查活动,站班子、党支部先后组织召开领导班子、支部委员民主生活会,站班子成员、党员干部带头开展了自查自纠活动。认真查找工作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差距,积极开展讨论整改活动。站班子先后组织室主任会、党员干部代表座谈会,对通过大讨论自查活动反映出的个性和共性问题,听取意见,分析研究,并进行讨论整改。

大讨论活动期间,站内组织全站人员到环保旧办公楼,外环路,产业聚集区、污水处理厂和共产党先锋林基地学习参观,同志们切实感受到了我市短短几年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发展,尤其是对环保旧楼的回访参观,今昔的对比,全站同志深深地感受到环保局的大发展。通过参观活动,全站同志深受教育,更倍增了信心,在座谈会上同志们一致表示,要珍惜当前环保事业的大好形势和机遇,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立足环境监测工作岗位,凝聚实干,为我市环保工作和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做出贡献。

四、对照检查、制定整改措施,认真开展大讨论整改提高活动。

在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监测站严格按照党组关于大讨论活动的要求,认真组织全站党员开展学习、讨论、自查、整改活动。站内组织全站人员紧密结合环境监测工作实际,重点查找在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办事效率、服务意识、工作作风、工作水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每位同志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认真进行了找差距、查问题、定措施、抓落实的整改活动。站内通过向全站党员干部和服务对象发放征求意见表,向全站同志和服务对象征求环保工作和监测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通过组织学习讨论会,召开民主生活会、座谈会进行自查活动,认真分析查找站内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经过站班子会分析研究归纳整理,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站内制定措施重点解决以下几方面的实际问题进行整改提高:1、解决监测行为不规范问题,对职责不清、不按规章制度办理的问题,要通过出台相关制度和规范性文件,进一步明确站内岗位职责、规范和约束监测人员行为。2、提高监测人员素质问题,对监测人员存在的思想保守懒惰、创新意识缺乏、工作执行能力不强、学习意识不强、知识储备不足的问题,全站人员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站内加强在职人员的教育和学习培训工作,通过开展创建和谐型,学习型、全能型、创新型、服务型单位活动,鼓励监测人员通过多种途径培训学习,提高知识层次、增强工作能力。3、加强监测队伍的作风建设,对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散”“乱”“懒”和“个人主义”的问题,要按照发扬“严、细、详、实、快”的作风要求,通过严肃纪律,设立相关禁令,规范日常行为,强化考核、检查、监督工作,不断加强监测队伍作风建设。4、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效率、解决部门本位主义,强化责任意识,严明职责权限,减少办公环节,积极引导站内人员自觉把自身工作放到全局工作中去思考定位,找准环境监测服务环保工作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充分发挥“环境监测、技术服务、技术支持、技术保障”的职能,不断完善监测工作体系,提升监测工作能力。通过大讨论整改提高活动,清除了影响监测站发展的不利因素,在站内营造了求真务实,团结向上的良好工作氛围。

环境监测站篇8

关键词:监测 仪器设备 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b)-0137-02监测仪器设备是环境监测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随着环保事业不断发展,环境指标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环境管理对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县级环境监测站承担着辖区内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及突发性污染事件的应急监测等监测工作,按照《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的要求,大多数县级环境监测站都增添了不少仪器设备,但距标准化建设的标准要求仍有很大差距,如何管好、用好现有的仪器设备,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是每个县级监测站都比较关注的问题。在仪器设备的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如何保持仪器设备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监测仪器设备的管理。

1 建立完整的仪器设备档案

仪器设备档案的基本内容应包括:(1)仪器设备登记表,包括仪器的名称、生产厂家、仪器型号、出厂编号、生产日期、存放地点、使用日期、按照监测站内部制定的编号规定对每台仪器设备给出唯一性编号。(2)随机技术文件,包括合格证、说明书、装箱单。(3)验收记录、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合格证书、使用记录,维护保养记录,损坏、故障及维修情况和报废单等。

仪器设备档案资料的齐全与否,对于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及仪器设备使用人员对仪器设备的有效管理、正确使用、维护及维修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仪器设备档案内容是不断增加的动态管理,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尤其应注意对仪器设备的维护、维修内容作好记录,并定期归档。

2 做好仪器设备的状态标识

仪器设备状态标识具有直观、简明的特点,表明其“检定/校准”或验收状态,由仪器设备管理员根据检定、校准等的结果粘贴状态标识,表明设备所确认状态是否满足预期使用的计量要求,能够提醒监测人员在选择使用时准确无误,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出现差错。

仪器设备状态标识一般分为“合格”、 “准用”、“停用”三种,分别以绿、黄、红三种颜色表示,即通常所说的三色标志。三色标识的含义分别为:(1)合格标志(绿色)表示计量检定/校准、验证合格,确认其符合使用要求。(2)准用标志(黄色)表示仪器设备存在部分缺陷,但在限定范围内可以使用。(3)停用标志(红色)表示仪器设备目前状态不能使用,但维修后经检定/校准合格后可以使用。在日常工作中要对对仪器设备的三色标识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应注意在用仪器与停用仪器要分开放置。

3 完善仪器设备的使用登记制度

仪器设备使用登记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当使用前发现仪器不正常时可以根据登记本上的记录,与前一位使用者共同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并报告仪器管理人员及时处理故障,加以维修。二是可根据使用登记的记录,统计分析仪器的使用频率和工作量,以确定该类仪器的合理配置数量和维护周期。

仪器设备使用前后都要检查其运行状态是否正常。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时,要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使用,决不允许仪器故障运行,以免影响监测工作质量。仪器设备使用时,还应及时填写《仪器设备使用记录表》,如实记录仪器设备使用前后的真实状态。主要内容有:使用日期、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温度(℃)、相对湿度(%)、样品编号、检验项目、开始状态、结束状态、使用人员等,并将其定期归档,便于随时了解仪器设备的状态变化,保证仪器设备使用的延续性。

4 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和校准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CNAS-CL01:2006)5.5.10,期间核查是仪器设备在两次检定或校准间隔时间内,对仪器设备等精度的核查,其目的是降低风险,保证量值溯源的准确。并非所有的仪器设备均需实施期间核查,核查的对象主要为:(1)稳定性差、易漂移、易老化且使用频繁的仪器。(2)经常携带到现场监测的仪器。(3)使用环境恶劣的仪器设备。

当监测标准或规范、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中对校准提出明确要求时,应依据监测标准或规范、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频次、周期进行校准。如在《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中对定电位电解法烟气测定仪、测氧仪等设备的校准做出了明确规定。在《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要求每次测量前、后必须在测量现场对声级计进行声学校准,其前、后校准示值偏差不得大于0.5dB,否则测量结果无效。监测标准或规范、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中未作要求时,原则上在两次检定或校准周期之间进行一次期间核查,并同时做好核查记录。

5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操作水平

上一篇:监测排卵范文 下一篇:地震监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