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经济效益范文

时间:2023-10-04 07:37:26

规模经济效益

规模经济效益篇1

1.1节省饲料费用

规模化牧场一定会配备专业的畜牧人才,根据奶牛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进行合理的饲料搭配,在饲料的供给上,规模化的牧场饲料的需求量是巨大的,为了节省饲料费用,需要专业人员选择、利用、开发优质饲料,同时我们也可以像散养户学习,自己制作饲料,这就需要经营者去购买饲料加工设备,并且购买或者种植原材料,自行配制饲料,这样就会降低饲料成本且保证了饲料的安全性。

1.2保持奶牛的繁育状况

如果使用国内的种公牛冻精,有可能出现假数据,没有通过后裔测定,从而导致牧场下一年的经济效益差的问题,据了解,我国使用的种公牛主要依赖进口,加上中间商的炒作导致种公牛的价格一路攀升,因而我们只有培育自己的种源,才能真正提高规模化牧场的经济效益。另外在奶牛的繁育上来讲要注意把握奶牛的繁殖特征,挑选最适合繁育的种来提高受孕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1.3进行分栏分群饲养

按照奶牛的不同用途和不同生长状态进行饲养,保证进行分栏分群饲养。这就需要牧场的工作人员注意观察奶牛的状态,随时做好分栏分群的准备,对于妊娠期间的奶牛注意好饲料的搭配,保证母体的营养,同时也要注意观察母体的体重等问题防止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1.4注意犊牛的饲养

犊牛在生下来后要注意健康护理,保证每天两次的脐带消毒;刚生下来的自主呼吸,注意体重等,关键要注意犊牛的体温,铺设垫草等方式为犊牛保暖,确保新生犊牛的存活率。当然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专业的畜牧人才进行研究。

1.5注意季节问题

奶牛和人一样对外界的温度是能够感知的,这就需要牧场工作人员在冬春季节注意保暖,在传染病多发的夏季注意防暑降温,同时保证卫生环境的安全以及饮用水的干净和足量供给。只有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才能提高奶牛的成活率从而保证规模化牧场的经济效益。

2选用优良品种,保证奶牛品质

只有品种优良才会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这是市场经济不变的原则,因而要拥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就要规模化牧场的配种奶牛具有优良的品种。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规模化牧场一定要建立起自己的繁育群,走自繁自养的道路。如果一直依靠从市场收购犊牛,一方面会出现成本加大的问题,另一方面所购犊牛的品种难以保证,防疫没有保障,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出栏时间又集中,一旦出栏时价格大幅度下跌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只有规模化牧场采用自繁自养的方法就可以避免这些问题。

3做好疾病防控工作

规模化牧场由于养殖的奶牛集中,一旦发生疫情将会造成难以估计的后果,因而做好疾病的防控工作成为保证牧场经济效益的根本保证。第一,做好防范工作,减少疾病的发生。牧场不仅要配备专业的畜牧人才,还要配备专职兽医,不要出现病急乱投医的现象,同时牧场的疾病防控要以预防为主,这就需要牧场工作人员通过物理或者化学方法来控制病原微生物的活性;再者还需要专职兽医为牧场奶牛注射疫苗,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疾病带来的经济损失。第二,做好环境的管理。疫苗注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范疾病的发生,但这并不是唯一的方法,适宜的环境和卫生情况也是疾病防控的一大助力,严格做好消毒制度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因疾病带来的经济损失。第三,加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不同的地区流行的疫病不同,因而兽医不能故步自封,对发生的疫病要认真分析,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诊断,最后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选择最佳的方案控制疫病的发生与流行。同时我们也要发现疫病总是会进化,有的疫病现在没有疫苗或者免疫效果不理想,对于这类疾病,就需要兽医及时采用药物防治的办法加以有效控制,而后致力于发明创造出适合的疫苗。第四,做好人员培训。规模化牧场想要达到最好的生产水平,就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这就需要牧场工作人员严格遵守牧场规程。同样地,牧场工作人员流动性较大,这就需要经营者做好对工作人员的多次上岗培训,同时对于饲养员,不仅需要畜牧兽医理论基础知识,还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牧场管理者就需要保证饲养员队伍的稳定性。第五,调动人员积极性。要调动牧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首先需要制定一项明确的奖惩措施,明确目标;然后营造一种和谐的工作环境,树立团结协作的牧场文化,培养团队精神,只有这样才能让牧场的工作人员真正的融入牧场生活,从而提高牧场工人员的积极性。第六,多种经营,变废为宝。规模化牧场占地面积大,如果仅仅只是养殖奶牛就会造成大量的浪费,牧场管理者应配合鱼塘、果菜田、农田,可以自己进行种植,将干湿粪进行灌溉或者与周围的农庄进行合作,粪尿水养鱼,种果树蔬菜,既增加收入,又减少环境污染。

4结论

总之,牧场规模化是以后养殖业的发展趋势,虽然在探索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但是,只要制订正确的经营策略,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产量,降低成本。经营者做好管理工作,工作人员上下一心,团结协作,一定会提高规模化牧场的经济效益。

规模经济效益篇2

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保障能源安全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途径,已得到世界各国普遍认同。全球金融危机促使世界经济加速向低碳化深入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实现全球减排目标、促进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主要发达国家凭借低碳领域的技术和制度创新优势,加紧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构筑世界新一轮产业和技术竞争新格局。我国传统的高碳经济和外贸发展模式面临严峻挑战,向低碳经济转型势在在必行。

一、主要发达国家加快低碳经济转型,构筑全球竞争新格局

(一)大规模投入低碳领域,促经济复苏,培育新增长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欧盟和日本推出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都将低碳领域作为投资的重点。

1美国奥巴马政府推行绿色新政,培育新能源产业。

2009年2月,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签署《复苏与再投资法案》,实施总额为7872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内容包括开发新能源、节能增效和应对气候变暖等方面。其中,开发新能源为核心内容,与开发新能源相关的投资总额超过400亿美元,按计划,在未来三年内,美国可再生能源的产量将翻一番;制定严格和实施的汽车排放标准,大力促进绿色建筑等的开发,以及建设全新的智能电网;通过一系列节能环保措施,发展低碳经济,在全球应对气候变暖问题上掌控主导权。奥巴马政府以开发新能源为核心的绿色新政并非仅追求经济复苏的短期目标,更着眼于经济的未来,培育新能源产业,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重振美国经济。

2欧盟促经济复苏与低碳经济转型战略结合。

在德国、英国等多个欧盟成员国先后出台本国经济刺激计划后,欧盟委员会为协调各国行动,最大限度发挥各国经济刺激举措的潜力,以形成规模效应,于2008年12月,推出总额为2000亿欧元的(约合252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其中,为实现欧盟发展低碳经济的“三个20%目标”(2007年,欧盟提出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至少减少20%,将可再生清洁能源占总能源消耗的比例提高到20%,将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消费量减少20%。)的投资为480亿欧元(约合605亿美元),显然,欧盟把促进经济复苏和增加就业机会的短期措施与向低碳经济转型的中期战略结合起来。2009年3月,欧盟宣布将在2013年之前投资1050亿欧元(1323亿美元),用于绿色经济建设,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抵制全球气候变暖,并稳固欧盟在环保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

3日本投资低碳革命。

2009年4月,日本公布总额为15.4万亿日元(154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包括紧急对策,稳定就业和金融体系;投资未来,着眼于今后的增长战略;以及刺激日本的活力等方面。投资未来的核心内容就是低碳革命,投资规模达1.6万亿日元(合160亿美元)。目标是到2020年太阳能利用达到世界第一;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规模达到世界最高水平;在世界上最早实现普及环保汽车;推进低碳交通革命,发展世界最先进物流;成为资源大国,领导世界低碳再循环潮流。

(二)制定和实施中长期战略规划。主导世界低碳技术和产业发展。

低碳经济作为新的发展模式,成为后危机时期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力。主要发达国家凭借低碳领域的技术和制度创新优势,制定和实施发展低碳经济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力图在新一轮的世界经济增长中获得强有力的竞争优势。

1美国立法推动温室气体减排,发展清洁能源,向低碳经济转型。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竞选之初就明确表示,将在美国实行温室气体减排、促进清洁能源及能效领域发展、并且重返国际气候谈判舞台,2009年6月通过的《美国清洁能源法案》是美国在这个方向上迈出的重要一步。《美国清洁能源法案》明确规定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到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到2050年减少83%。自2012年起开始实行温室气体总量控制与排放权交易制度,发电、炼油、炼钢等工业部门的温室气体排放配额将逐步减少,超额排放需要购买排放权。到2020年,电力生产中至少15%为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清洁能源,另有5%通过节能措施减少能源消费,两项相加必须达到20%。投资1900亿美元用于发展新的清洁能源技术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包括可再生能源、碳捕获和储存、电动和其他先进技术交通工具、基础科学研发等。《美国清洁能源法案》构成了美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法律框架,表明美国在气候变化政策基调上的根本性转变。

2欧盟推进低碳经济转型,要引领世界低碳技术发展。

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欧盟国家走在了世界前列。英国是低碳经济最为积极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为了推进低碳经济转型,英国《2008气候变化法案》,规定到2050年温室气体削减80%,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为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立法的国家。2009年7月,英国政府《低碳转型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在世界上首次将温室气体量化减排指标进行预算式控制和管理,确定“碳预算”指标,并分解落实到各领域。《规划》要求英国到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在2008年水平的基础上减少18%,即相当于在1990年排放水平的基础上减少34%。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应中要占15%的份额,其中40%的电力来自绿色能源领域,这既包括对依赖煤炭的火电站进行“绿色改造”,更重要的是发展风电等绿色能源。在住房方面,英国政府拨款32亿英镑用于住房的节能改造,对那些主动在房屋中安装清洁能源设备的家庭进行补偿。在交通方面,新生产汽车的二氧化碳排放标准要在2007年基础上平均降低40%。同时,英国政府还积极支持绿色制造业,研发新的绿色技术,从政策和资金方面向低碳产业倾斜,确保英国在碳捕获、清洁煤等新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规划》标志着英国政府正主导经济向低碳转型。

欧盟委员会在平衡与协调各成员国的基础上,于2007年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的“三个20%目标”。2008年12月,又通过为实现“三个20%”的目标而制定的欧盟能源气候一揽子计划。该计划包括欧盟排放权交易机制修正案、欧盟成员国配套措施任务分配的决定、碳捕获和封存的法律框架、可再生能源指令、汽车CO2排放规划和燃料质量指令六项内容。目前,能源气候一揽子计划已经成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法规,将会推动欧盟经济继续向高能效、低排放的低碳方向转型。2009年10月,欧盟委员会建议欧盟在未来十年内增加500亿欧元(约合630亿美元)发展低碳技术,以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供应安全方面的挑战,保持欧盟的经济竞争力。根据欧盟委员会的这项立法建议,欧盟发展低碳技术的年资金投入将从目前的30亿欧元增加到80亿欧元。欧盟委员会已联合企业界和研究人员制定了欧盟发展低碳技术的“路线图”,计划在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源、二氧化碳的捕获和储存等六个具有发展潜力的领域发展低碳技术。

3日本政府主导建立低碳社会。

日本是资源稀缺国家,历来重视节能减排。近年日本政府在大力推行节能减排计划的同时,主导建立低碳社会。2008年6月,日本首相福田康夫提出“低碳社会是日本发展的目标”,即著名的“福田蓝图”,它包括低碳发展的技术创新、制度变革及生活方式的转变,其中提出了日本温室气体减排的长期目标是:到2050年温室气体减排量比目前减少60%至80%。“福田蓝图”标志着日本低碳战略的形成。2008年9月,日本政府通过《建设低碳社会行动计划》,为实现“福田蓝图”确定了数值目标及日程。特别是在2020年前实现回收二氧化碳并进行地下储存的“二氧化碳捕捉与封存技术”(CCS)的应用,为实现“低碳社会”迈出了坚实的一步。2009年4月,日本公布《绿色经济与社会变革》的政策草案,目的是通过实行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等措施,强化日本的绿色经济。这份政策草案除要求采取环境、能源措施刺激经济外,还提出了实现低碳社会、实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等中长期方针,其主要内容涉及社会资本、消费、投资、技术革新等方面。此外,政策草案还提议实施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和征收环境税等。这份政策草案如能获得通过并实施,将使日本环境领域的市场规模从2006年的70万亿日元(约合7100亿美元)增加到2020年的120万亿日元(约合12000亿美元),相关就业岗位也将大大增加。通过环境保护推动经济发展,实现“绿色增长”。

二、全球碳交易市场快速发展,未来受后京都国际气候协定影响

2005年生效的《京都议定书》规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附件一发达国家的量化减排指标,即在2008—2012年间,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水平上平均削减5.2%。其中,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为保证全球减排目标的实现,《京都议定书》确立了三种灵活减排机制,即排放贸易机制(ET)、清洁发展机制(CDM)和联合履行机制(JI)。发达国家可以通过这三种机制在本国以外取得减排额,缓解国内减排压力,以较低成本实现减排目标。发展中国家也可以通过项目合作获得减排的资金和技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在京都议定书的框架下,温室气体减排权成为一种商品,从而形成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权的交易,简称碳交易。

目前,全球碳交易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基于配额的交易,在“总量控制与交易”体制下,对有关机构制定、分配或拍卖的减排配额进行交易。市场主要包括各自独立的三个体系:欧盟排放贸易体系(EUETS)、澳洲新南威尔士(NSW)和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均是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二是基于项目的交易,亦即将可证实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项目用于交易。市场主要包括清洁发展机制和联合履行机制,前者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进行,后者在发达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之间展开。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只能参与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开发,并将所获项目产生的核证减排量(CER)出售给有减排要求的发达国家政府或机构。

(一)全球碳市场交易规模迅速扩大,欧盟排放交易体系占主导地位。

根据世界银行统计,2005—2008年,全球碳交易额年均增长126.6%。尽管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基于项目的清洁发展机制一级市场交易额下降,但二级市场依然活跃;基于配额的交易仍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全年交易额达到1263.5亿美元,比2007年的630.1亿美元增长100.5%,超过2005年交易额的10倍。从全球碳交易量来看,也呈快速增长的势头,2005—2008年年均增长59.5%。2008年,全球碳交易量达到48.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比2007年的29.8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增长61.4%,是2005年交易量的3倍。世界银行预计2012年全球碳交易额将达到1500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

在全球碳交易中,欧盟排放交易体系一直占主导地位。2008年,欧盟排放交易体系交易额为919.1亿美元,交易量为30.9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分别比2007年增长87.3%、50.1%,占全球的比重分别为72.7%、64.2%。清洁发展机制仅次于欧盟排放交易体系,其交易额和交易量分别占全球的26%和30.3%。从市场规模上看,清洁发展机制与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相比有很大差距,但清洁发展机制的增速不可小视,2008年,清洁发展机制的交易额和交易量分别比2007年增长154.5%、84.5%,远超过欧盟排放交易体系和全球碳交易的平均水平。

在共同而有区别责任的原则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清洁发展机制是目前比较有效和成功的方法。减排成本的巨大差异,使发达国家愿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资金、技术。发达国家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低碳技术的同时,也促使其自身技术的创新和在出口,因而是一种双赢的机制。中国是目前清洁发展机制下项目交易的主要供给方,2008年占全球的比重高达84%,印度和巴西位列第二和第三,占全球比重分别为4%、3%。

(二)区域性碳交易市场兴起,全球统一市场和规则尚待形成和制定。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市场,涉及欧盟27个成员国,近1.2万个工业温室气体排放实体,有巴黎Bluenext碳交易市场、荷兰Climex交易所,奥地利能源交易所(EXAA)、欧洲气候交易所(ECX)、欧洲能源交易所(EEX)、意大利电力交易所(IPEX)、伦敦能源经纪协会(LEBA)和北欧电力交易所(Nordpool)等8个交易中心,成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发展的主要动力。在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第二阶段(2008-2012年)和第三阶段(2013-2020年)的安排中,欧盟继续逐步加大减排力度,并将减排限制扩展到更多的行业(如航空业)。此外,欧盟还打算在第三阶段时,在配额分配中引入拍卖机制,以提高碳交易的效率。

美国目前还没有建立全国统一的碳交易体系,但已有芝加哥气候交易所、东部及中大西洋10个州区域温室气体减排倡议、加州全球变暖行动倡议等区域碳市场,进行配额交易和基于项目的自愿减排量交易。早在2000年成立的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已推出2012年后美国碳交易期货产品,并已开始交易。2009年6月通过的《美国清洁能源法案》,规定要实行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机制,政府为发电厂及工厂等设定碳排放量上限。其中85%的限额由政府免费配给,余下的15%限额由各公司购入。只要排放量低于上限,就可以转售限额,借此鼓励企业减少碳排放。美国全国碳交易市场有望以该法案为基础形成。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温室气体减排交易体系于2003年1月正式启动,它对该州的电力零售商和其他部门规定排放份额,对于额外的排放,则通过该碳交易市场购买减排认证来补偿。2007年澳大利亚新任总理陆克文执政后,加入了《京都议定书》,为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制定了澳大利亚国家减排措施与建立碳交易体系计划,暂定2011年推行。

亚洲地区碳交易起步较晚。新加坡贸易交易所于2008年7月初成立,计划推出核证减排量交易。香港交易所已经开始研发排放权相关产品,筹备温室气体排放权场内交易。日本环境省曾表示日本正在制定一个类似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的总量管制与配额交易,但推出时间未定。

随着低碳经济政策的逐步成熟和完善,世界各国和地区纷纷发展自己的区域性碳交易市场。欧盟于2009年1月提议建立全球统一碳交易市场,将其作为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方案内容之一。显而易见,欧盟要主导未来国际规则的制定。虽然欧盟承诺扩大其排放交易体系,吸收其他发达国家加入,但要形成全球统一碳交易市场,尚需时日。

(三)后京都国际气候协定影响全球碳交易发展趋势。

未来全球碳市场的发展趋势主要取决于2009年12月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的谈判结果,即达成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新减排协定,以取代即将于2012年到期的《京都议定书》。此结果将对欧盟、美国等国家的气候政策的制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这些政策正是未来全球碳市场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

自200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大会达成“巴厘行动计划”并启动后京都国际气候谈判以来,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严重分歧,迄今未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2012年到2020年的温室气体减排承诺表现消极,对发展中国家一直呼吁的发达国家提供环保技术和资金支持等也不愿列入谈判议题,相反却试图给发展中国家制定难以接受的减排目标。鉴于目前的谈判形势,联合国气候变化事务高官认为,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恐难达成新的减排协定。

但国际社会对温室气体减排的日益重视,让人们对全球碳市场发展的前景仍充满了期望。在2009年低碳博览会上,由国际排放交易协会(IETA)的《温室气体市场民意调查》显示,碳市场各利益相关方都期待全球碳市场的蓬勃发展。

三、发达国家纷纷实行碳税政策,威胁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

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减排行动将通过世界经济贸易的传导机制,给尚未承担减排义务的发展中国带来影响。目前,备受关注的是美欧发达国家欲将应对气候变化与国际贸易挂钩,实施所谓的碳关税,此举将改变国际贸易竞争格局,对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构成严峻挑战。

(一)碳税:发达国家促进国内企业减排的主要政策手段。

温室气体减排政策手段,包括排放税(能源税、碳税)、排放权交易等,其中,征收碳税最具市场效率,因而受到经济学家和国际组织的推崇。碳税制度最早由芬兰于1990年开始实施,此后瑞典、挪威、荷兰、丹麦、斯洛文尼亚、意大利、德国、英国、瑞士等也相继开征碳税。综观这些国家的碳税政策和实践,可以看出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成功地把环境政策与税收政策相结合,把碳税作为环境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使其在各国绿色税制改革中充当重要角色。碳税一般是对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按其含碳量设计定额税率来征收的。建立碳税制度,将燃料成本内部化,并以此来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可以使企业根据各自的成本选择控制量。但碳税政策对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构成不利影响。开征碳税将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尤其是钢铁等能源密集型部门,使其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降低甚至丧失。为抵消碳税给企业带来的经济负担,各国通常免除能源密集型部门碳税,或实行税收返还优惠政策。

(二)碳关税:发达国家力图将应对气候变化与国际贸易挂钩。

2009年6月通过的《美国清洁能源法案》规定,美国有权对从不实施温室气体减排限额的国家进口能源密集型产品征收碳关税。此前,法国政府也建议欧盟对发展中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美欧将应对气候变化与国际贸易联系起来,试图通过碳关税这一贸易措施促使发展中国家在后京都国际气候谈判中承诺采取强有力的减排行动,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面临巨大的减排压力。如果不设立具体减排目标,则美国有可能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品征收碳关税,欧盟也会仿效。

发达国家实施碳关税使气候成本内部化,将改变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使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下降甚至发生逆转。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对各国各部门碳排放的统计,中国的出口商品中所含的碳排放量是最高的。这也就意味着,一旦实施碳关税,中国的出口商品将受到更大的冲击。目前机电、建材、化工、钢铁等高碳产业占据了中国出口市场一半以上的比重。作为“高耗能产品”品类之一,2008年中国对美国出口机电产品1528.6亿美元,约占中国对美国出口总额的61.%。显然,征收碳关税在短期内对上述行业将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所谓碳关税,实则为绿色贸易壁垒的新形式。总的来看,发达国家将实行更加严格的环境标准。发展中国家高能耗、高排放、低能效的生产模式还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其产品出口势必越来越频繁遭遇绿色壁垒,并由此引发更多的贸易摩擦。可见,发达国家在低碳经济发展中所拥有的竞争优势,以及他们制定低碳经济“游戏规则”的主导权将影响国际贸易格局,从而为发展中国家“高碳经济”增长带来新的障碍。

四、对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启示

我国作为一个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的发展中大国,经济和贸易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世界低碳经济趋势深入发展,传统的高碳经济和贸易发展模式面临严峻挑战。我国应从战略的高度重视低碳经济发展,积极借鉴发达国家低碳经济发展经验,逐步建立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框架。

(一)加快研究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发展低碳经济,技术创新是根本,制度创新是保障。结合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性社会的工作目标要求,借鉴和吸收低碳经济的先进理念,深入研究和制定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构建完善的低碳经济法律法规体系,推动社会经济朝着低碳方向转型。

(二)加强低碳经济体制机制建设。

开展低碳经济试点示范,探索建立适应我国国情、支持低碳经济的政策体系和市场环境,寻求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建立碳交易市场机制是推动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手段。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可试行碳排放强度考核制度,在特定区域和行业内开展碳排放交易。国内区域性排放交易体系的建立需要结合地区经济和产业结构,同时考虑高中低碳排放区域。目前,长江三角洲和珠江山角洲制造业集中,也是高碳排放集中区,可先行建立试点碳交易体系。先从区域入手探索碳交易是循序渐进的一个选择,而行业碳交易的阶段性探索,初期可选择能源、化工等高能耗、高污染等行业试点。

(三)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要综合运用财政、金融、产业政策,严格控制能耗高、污染重的产业,推进能源节约,重点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促进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逐步形成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服务业等完善的低碳经济体系。

(四)构建绿色贸易体系。

在一个经济全球化的世界里,发展低碳经济必将和国际贸易联系起来,国际贸易规则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框架下将会有所调整。我国应适时调整贸易政策,绿化外贸出口商品结构,适当限制高能耗产品的出口,并扩大工业制成品进口,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外贸发展模式。调整和修改我国某些不合时宜的外贸政策法规、环保政策法规,使其适应国际市场绿色贸易发展的趋势,并充分体现我国要履行的国际环保公约的义务,综合考虑贸易活动中环境影响、气候成本内部化等问题。

(五)积极参与低碳化的国际合作。

气候变化、温室气体排放是全球性的,因此解决气候变化问题要依靠经济、知识、技术和治理的全球化。我国经济已经融入到世界经济中,不可能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低碳经济。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不仅要强调自主创新,也要积极开展国际技术合作,通过共同研发,合理转让等方式提高国内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尽快缩小与先进低碳技术方面差距。

(六)激励企业从事低碳生产和经营。

规模经济效益篇3

关键词:规模经济效益;汽车制造;竞争力;成本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一、规模经济效益的基本理论

规模经济,又称规模节约,它是指由于生产规模扩大,产量增加,产品单位成本降低,而使厂商获得的更多收益,因为大型企业有能力采用更先进的机器设备,开发更多的新产品,实行更细致的专业化分工,进行综合管理经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规模经济规律具有三种形式:当所有投入的均衡增加导致了更大比例、更小比例或同比例的产出增加时,生产表现为规模收益递增、递减或不变。经济学家一般认为,当今大多数生产活动应当能够达到规模收益不变。也就是说,当劳动、土地和资本等要素投入增加一倍时,产出也应该增加一倍。规模效益是经济活动规模普遍扩大的结果,近两个世纪以来,规模经济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企业的发展,而且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大型企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不断地淘汰小型企业,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了企业的集中。而且,企业经营规模扩大,有利于实现企业管理的标准化和专业化,提高管理效率;有利于企业大量采购和大规模生产与销售,节约费用、降低成本;有利于提高资金信用,方便资金筹集。

二、通过规模经济效益提高汽车制造企业的竞争力

1、生产规模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规模经济是生产力经济学研究的内容之一,它表示生产批量达到合理规模时,收益同步递增的现象。大批量生产体制的建立,必定是同不断采用更先进的工艺,使用更大型、高效率的专用设备相联系,这无疑会降低平均费用。因为大批量生产体制有利于实现标准化、专业化,有利于原材料的节约和充分利用。研究表明,汽车生产至少要达到年产30万辆的经济规模才具有规模效益,生产才是有效率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难想像一家生产无效率或者低效率的企业,如何能够生存下去。规模经济具有以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和大批量生产为特点,在日本、美国、西欧等汽车工业大国,都只有几家大型汽车集团生产集中程度高。美国汽车工业三大集团: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的生产集中度达90%以上;日本汽车工业两大集团:丰田、日产生产集中度达60%。世界上十大汽车生产国的生产集中度,一般一个集团为45%~50%,两个集团为75%~80%。这些大型企业集团都有自己的名牌和销售网,产品性能、质量和成本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

1998~2005年我国轿车生产企业的平均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都不高,同时这些年份的轿车规模收益皆处于递减阶段,10年中没有1年处于规模递增阶段,这说明我国的平均轿车生产企业规模不是太小,而是偏大了,原因就在于我国轿车生产企业的投入产出效率太低。企业规模与企业经济效益是研究规模经济效益的两个关键性因素,应在明确经济规模与规模经济、规模经济与规模收益的基础上,进一步搞清经济规模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经济规模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可用图1反映。(图1)

规模经济效益也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不断变化的。仍以汽车工业为例,目前国际竞争中最佳规模效益,中型汽车为年产10万辆左右,小轿车为年产15~30万辆。西方汽车大国虽只有少数几家主体厂,但各有几十家乃至数百家汽车零部件厂与之配套,形成“众星捧月”之势,共收规模经济效益之利。而我国汽车主体厂就有110多家,汽车零配件厂则有24,000多家,且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因而形不成规模经济效益。

2、规模生产成本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生产成本与企业经济产量的关系由图2表示,从图中长期成本函数可以看出,从0~Q3,随经济规模扩大,长期平均成本明显下降,反映规模收益递增;从Q3~Q4,随着经济规模扩大,长期平均成本变动不明显,反映规模收益不变;从Q4~Q6,随着经济规模扩大,长期平均成本上升,规模收益递减。经济规模优化,就是要在规模收益递增或不变情况下尽量加大经济规模;在规模收益递减时,尽量缩减经济规模;最终达到经济效益最优的经济规模;Q4对应的经济规模,其长期平均成本处于最低点,是最佳经济规模。(图2)

1956年英国两位经济学家以汽车工业为例,计算并绘制了“汽车工厂生产线长期平均费用曲线”,根据这一曲线就生产同一种车型的生产批量同成本的关系而言,当年产量由1,000辆增加到5万辆时,单位成本将下降40%;增加到10万辆时,成本下降15%;增加到20万辆时,成本下降10%之多;增加到40万辆时,成本下降5%;超过40万辆,成本下降幅度急剧减少。这一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批量达到适度的经济规模,对于提高企业以至整个国民经济效益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我国如果每年能出口小轿车20万辆,每辆换汇5,000美元,一年可创汇10亿美元,使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得到很大提高。

3、企业所有制结构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现在,发达工业国家和新兴工业国都十分重视规模经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除美国是在自由竞争中,通过兼并和集中逐步形成规模经济外,其他国家和地区都是在政府的重点投资和政策扶植下形成的,德国政府曾集中投资兴建了“大众”汽车厂,成为第一家汽车生产集团,后来逐步发展为跨国公司,其产量超过“通用”和“福特”在西欧子公司的总产量。法国政府对国有化的“雷诺”公司以巨额投资,同时通过经济手段鼓励“雪铁龙”与其他公司联合,以形成规模经济。

而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已有部分制造业生产向少数优势企业集中,效益水平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但是,从全国来说,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工业企业仍存在计划等级制度,并且与各级地方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由于层级控制变量与规模控制变量的关系,使得一些不具有规模优势的企业,却有更高的效率。这实质上使一大批效率低下的汽车企业得到了保护,因而资源不能够最优配置,阻碍着规模经济的形成。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工业化国家国有经济的比重约为5%~10%,发展中国家大约在10%~15%之间,而据有关统计,截至2002年,我国国有经济的比重,约占我国工业生产总值的30%,占我国GDP的40%。国有企业的规模仍然偏大,成为现阶段制约我国企业规模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

因此,要想使企业所有制结构符合规模经济效益的要求,首先要使我国企业所有制结构多元化,即工业企业可以实行国有、集体、私营等多种形式,并且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可以成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其次,要使我国企业所有制结构优质化,规模经济的前提是市场能够实现资源最佳配置。只有所有制结构优质化才能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效益。

三、关于汽车生产企业实现规模经济效益的建议

规模经济是一定制度和技术条件下的规模经济,在这个条件下,扩大规模,效益将随之提高。但是,规模并不是能无限提高的,因为规模经济效益在这个条件下是个区间,超过了这个区间,规模经济就变成了规模不经济。要想继续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必须改变其前提条件,即制度和技术条件,这就是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要注意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以及成本优势对规模经济效益的影响,注意“规模”和“效益”的内在关系。也就是说,要在实践和改革中逐步探索出不同产品、不同行业乃至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的合理规模,求得一个科学的度――适度规模。实际上,就企业规模来说,必然是大中小结合,大的是少数,小的是多数。我国应是由几百个大的规模效益最佳的企业和几百万个中小企业的有机结合,按照专业化分工的原则,形成一个主次协调的宏观经济“大合唱”。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张仁琪,高汉初.世界汽车工业――道路、趋势、矛盾、对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107-113.

[2][美]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规模经济效益篇4

关键词 成人教育 规模效益 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12.027

On Factors Restricting Adult Education Scale Economies

JIANG Xu[1], XU Jiqing[2]

([1] Donghai Open University, Donghai, Jiangsu 222300;

[2] Lianyungang Municipal Committee Party School of CPC, Lianyungang, Jiangsu 222006)

Abstract Achieve goodeducation scale is the ideal state of development ofeducation institutions, but now a lot of the development ofeducation institutions was subject to many factors, not achieve good economies of scale. Dynamic Root scale development ofeducation based on good benefits, for carry out "without walls" ofeducation in the field of new economies of scale necessary to explore the need to actively seek multiple perspectives and exploreeducation scale constraints, seek a positive response to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education; scale economies; restricting factors

0 引言

规模效益研究最早出现于物质生产领域,后来非物质生产领域也出现了规模效益研究。20世纪七八十年代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研究开始兴起,关于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基本理论,最有代表性的是马丁・特罗的“精英・大众・普及化”三个发展阶段论,另外还有苏联的“国家理念”、英国学者的“罗宾斯原则”等,这些理论都对高等教育规模理论发展做出了贡献。近些年来教育部门的规模效益研究主要集中于“围墙”学校,高等教育的规模效益研究偏好于高等学校的经济效益研究,主要基于成本-支出的传统路径模式,强调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而对没有“围墙”的成人教育规模效益研究涉足很少,关注成人教育规模效益的发展,对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很有裨益,尤其应着重分析实现良好规模效益的制约因素。

1 概念界定

1.1 成人教育的界定

通俗地讲,为成年人提供的各级各类教育,即为成人教育。一般是在职人员为了提高学历而进行的继续教育,与全日制在校学生的学习生活上有着很大的区别,全日制学生的学习生活基本上局限在相对封闭的校园,是“围墙内”的学习生活模式。相对而言,成人的学习生活活动范围是开放式的,是“围墙外”的学习生活模式。由于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远程交流和互动学习,使得学习者的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1.2 成人教育规模的界定

成人教育规模的外延主要包括学生和教职工的数量,其中以学生数量为主要特征。相对而言,成人教育规模的内涵,则是将成人教育规模置于整个社会空间中进行诠释,涉及以下几个方面:所占据的比例和地位;产生的效益如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怎样。其不仅涵盖了学生数量,而且也包括整体的教学质量,还有学校的教学资源的总和等。

1.3 规模效益的界定

规模效益,指一个教育机构达到一定办学规模时,给自身和社会带来的好处,可以分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规模与效益并不总是呈正比例增长的,当达到一定规模时,如果再继续扩大规模就会衍生不出效益,即因学生人数增加而出现效益下降,其状态一般呈现为抛物线状。

经济效益是今天所有教育机构都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每一个成人教育机构所关心的重点问题。所谓成人教育“经济效益”,主要是指成人教育机构获得的经济利益,即投入的成本与产出的比例,产出大于成本称之为有效益,也就是“盈利”,反之,就是没有效益。一个成人教育机构只有产生经济效益,才能维持自身的运转,并持续产生自我发展动力,不断地发展壮大。

2 制约因素分析

2.1 外部竞争环境

任何一个教育机构都是置身于社会环境中的,从目前的成人教育市场环境来看,部分地方还充斥着恶性无序的竞争。众所周知,成人教育的经济效益相当可观,一般而言,一个成人从入学到毕业拿证,学费大致有五六千元甚至更多。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些恶性竞争区域的成人教育机构为了抢夺生源,甚至将教学这个最基础最重要的环节都省略了,整个办学过程就是:缴费―考试―拿证。更为严重的是有的教育机构竟然连考试都无需学员亲自参加。为抢夺更多的学员,很多不规范的招生宣传应运而生,其无外乎在两个方面大做文章,一是压低学费;二是考试包通过。在恶性竞争环境和很多成人的投机心理的双重因素叠加下,这些成人教育机构学生总数会得到盲目扩大,规模也随之扩张,而且几乎无需教学成本,因此短期的规模经济效益急剧增长,但带来的恶果也是巨大的,社会效益严重下降,极大破坏了教育环境,且经济效益难以持久,必须加以有效整顿,还成人教育一片蓝天。

2.2 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对于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对成人教育的办学机构而言,教学质量也是其核心内容,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很多办学机构忽视了教学质量的内涵建设,在经济利益驱动下,成人教育机构将主要的资源和精力投放到了招生方面,急功近利地盲目扩张招生规模。从长远来看,教学质量是教育规模效益持续增长的根本保证,通过提高教学质量,可以使成人教育机构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社会认可度得以提升,进而吸纳更多的社会成人进行继续教育,实现由内涵到外延的良性循环发展。同时,提升教学质量,能够满足学校管理层与教职员工的成就感,办学机构有机会从国家或社会获得更多用于扩大规模的资源支持,以优越的教学科研条件和薪金,吸引并稳固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及高素质的学生,从而产生高质量的规模效益。

2.3 社会认可度

无论什么类型的教育成果都需要社会的认可,社会认可度越高,教育效益就越好。相较而言,成人教育机构的生存法则更依赖于教育市场,不像义务教育和其他普通高等学校有更多的国家政策和财政的扶持,其生存更依赖于自身的发展,因此必须在教育市场中占据主动地位。一般而言,社会认可度高就意味着教育机构有更广阔的教育市场,可以实现良好的规模效益。社会认可度更多来自学员的信任感和归属感。社会成人对现在社会继续教育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信息进行评判的:教学质量、学习成本、获得毕业证的可能性、时间成本、工学矛盾和学习的便捷性等。

2.4 硬件设施

首先,成人教育需要足够的学习场所等硬件设施,如果没有足够的硬件设施,就会限制成人教育的发展规模,没有一定的规模就不会产生良好的效益。其次,离开了教学设施,高质量的教学不可能实现,尤其是现在成人教育从入学到毕业的每个教学环节会更多地依赖于多媒体的教学设备,先进的教学设备不仅能够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而且会给学校节约经济支出,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再者,学校硬件设施也是吸纳社会成人继续学习的重要砝码,是树立教育机构外在形象的必要条件之一,作为成人教育机构的门面,它是招生环节不可或缺的重要宣传载体。

2.5 教育成本

成人教育机构一定时期的教育成本主要由固定资产折旧、教职员工待遇和行政管理费用等构成,这些成本取决于办学单位的基本条件,可以满足一定规模的学生教育,且其成本总额相对不变。但生均负担的教育成本则与在校生人数呈反比例变化,即人数增加,单位教育成本下降,相应的规模效益就增加;在校生人数减少,单位教育成本上升,规模效益就下降,甚至难以实现。因此,在一定范围内的扩大规模有利于降低生均成本。如果规模过小,就不能充分发挥教学资源的效用,使得单位学生成本偏高,资源不能得到适当而充分的运用。由此可见,办学规模过小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闲置,不能物尽其用;但当规模扩大时,教学资源会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单位学生成本降低,就能够产生良好的规模经济效益;当规模进一步扩大到现有教学资源无法容纳一定限度之后,则会产生其他的负面成本,尤其是社会效益方面,会直接导致以后的经济效益急剧降低。因此以尽可能低的教育成本实现良好的成人教育规模效益,应是每个成人教育机构追求的理想目标。

2.6 受益方的支持

任何一个具体的成人教育机构都是在国家宏观教育政策的指导下发展的,其发展的规模离不开国家教育政策的大背景,因此国家教育政策对成人教育规模效益具有指向性和调控性。成人教育毕业生的流向与其他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的毕业生有着很大的不同,其一般还是回归本地就业,因此地方政府和企业是主要的受益方,根据利益获得的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原则,地方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本地成人教育的扶持力度,将其纳入决策考虑的议题。由于教育投资回报周期长,不像其他方面的回报那么短平快,地方政府和企业往往忽视了对地方成人教育的支持,当前这一块恰恰处于缺失状态。

3 结论

成人教育的效益与规模密切相关,一般在发展初期,随着规模的扩大,效益也随之提高,但当规模扩张到一定程度时,效益相对下降,一般呈抛物线状。因此成人教育的发展需要适度规模,在适度规模时效益最为理想。成人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其规模效益不应局限于经济效益的考量,公共利益不容忽视,其社会效益需加以凸显。

在分析上述诸多制约因素后,成人教育机构需要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市场需求、国家教育政策方针的导向等,对成人教育的发展作出合理规划。由于成人教育效益具有周期性、长期性和公益性等特点,因此,投资成人教育必定具有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这就需要国家、地方和成人教育机构共同努力。因为教育规模效益与社会认同感高度正相关,社会认同感对成人教育机构教育规模效益会产生“滚雪球”效应,因此成人教育机构必须积极构筑成人教育社会认同感的长效机制,注重自身内涵的发展,杜绝盲目的外延式发展,避免短视利益主义。另外,成人教育规模效益对地方的社会和经济具有回馈效应,地方政府应积极参与到地方成人教育规模的建设中来。再者,为了更加合理地发展成人教育,国家需进一步有力支持和合理调控成人教育发展规模,有关部门应切实加强干预监管,整顿目前一些地方成人教育市场恶性竞争的无序状态。

基金项目: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十二五’规划课题成果(13SEW-C-087)

参考文献

[1] 刘志民.教育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 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3] 何斌.影响中国高等教育办学效益分析[J].高教探索,2005(4):50-51.

[4] 潘晓丽,翟丽丽.层次分析法在高等教育经济效益中的应用.技术经济,2001(11):60-61.

规模经济效益篇5

    【关键词】 高等学校;办学规模;办学效益;高校债务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学校的发展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计划经济时代,高等教育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小规模、单专业、精英化的特点,高等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我国高等教育逐步体现出较大规模、综合性、大众化的特点。高等教育在不断探索着新的发展模式,新的管理理念也不断出现。进入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快速发展,达到了较大规模,高校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本文就高等学校在新的形势下,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来正确处理好规模和效益之间的问题谈1些看法。

    1、高等教育规模和效益的辩证关系

    规模经济又称规模利益,是指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使单位成本呈下降的趋势,即长期费用曲线呈下降趋势。规模效益是指对各种生产要素都作等比例增加,对生产变动的影响程度,以此来引入高等教育行业。如果高等学校在1定时期的办学投入小于办学产出的,其差额部分就是其在同期所产生的规模效益。因此,高等教育规模与效益就成为教育经济学必须面对的研究课题。如何正确处理好规模和效益之间的关系,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走向,关系到教育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关系到我国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由于高等教育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因此正确处理好高等教育的规模和效益显得尤为重要,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规模不等于效益,但是良好的效益必然要求适度的规模来支撑,达不到1定的规模,就无从谈起效益。然而规模并非越大效益越好,规模和效益之间同样存在着“拐点”。如果1味扩大教育规模,就会必然带来教育质量的下降,虽然效益会在短时间内有所提高,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高校自身教育质量的下滑,影响其声誉,必然导致高校在同行业之间的激烈竞争中处于下风,对学生逐步失去吸引力,给高校招生带来致命的负面影响,其结果是没有稳定的生源供给,师生比失衡。1般地,师生比研究型高校为1:10、普通类高校为1:14、1般性高校为1:18左右。如果生源下降幅度较大,而目前的师资在用人单位流动性差,就会使师资出现相对过剩,校内的人力资源及其他资源形成闲置和浪费。高校的效益下降,办学成本急剧上升。使得高校必须要用更大的资源来弥补。质量和效益同时受损是必然结果。在高等学校规模和效益的问题上,师生比和在校生数是1个重要的考核指标,也就是说,效益是以1定的师生比和在校生数量为前提的,在校生达不到1定的规模就不会有效益。因此适度的办学规模、合理的师生比、相对稳定的在校生数、优质的利用率高的教学及实验设备是高等学校保持规模效益的前提条件。

    2、财务管理是高校规模和效益的基础

    (1)政府对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导致高等学校收入形式逐步演变,各高等学校在努力提升自身经济实力的同时,使得规模与效益问题自然显现出来

    我国早期高等学校的收入形式单1,经费供给完全由国家财政包干,每年高等学校的全部收入来源于财政投入,支出也由财政部门统1规定的渠道执行,在发展规模及提高效益上,高校缺乏内在动力。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高等学校在收入结构上体现出由单1化向多元化发展。现阶段高等学校的收入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学费、住宿费等)、下级上缴收入、接受社会捐赠收入及其他收入。其中:财政补助收入是政府对各高等学校区别不同情况来确定不同的补助定额给予补助,此部分约占整个高校收入的40%左右,其他收入部分约占60%左右。这部分收入靠高等学校凭借各自的办学实力,自主经营来完成。由于经济形势、社会环境、管理体制的变化,政府赋予了高等学校在办学上更大的自主权。1个优秀的高校领导班子应在如何增强学校经济实力,优化收入结构和教育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倾注更多的精力,对各自办学的规模要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取得持久的、良好的经济效益。

    (2)高等学校的财务工作如何配合政府部门,做好对高等教育的绩效评价工作,同样是高校对发展规模及效益问题重要性认识的有力推动

    1。 高等教育绩效评价的着眼点仍然是规模和效益,财务管理要体现科学的管理水平和财务核算方法,使得教育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财务核算上有最直接,最有效的反映。目前,政府部门对高等教育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高校实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着矛盾,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原则制约着教育绩效评价工作,使其不能实质性地开展下去,规模和效益不能够科学量化评价。收付实现制核算原则,最大的局限性在于不能科学核算成本,使得政府对各高等学校教育绩效评价结果很容易出现偏差,从而影响整个绩效评价的权威性,使教育绩效评价工作偏离出发点,失去其意义。针对这种情况,高校财务工作应该全面推行权责发生制的核算方法,加强成本核算理念,科学归集单位成本,充分体现高校资产的动态转化过程,科学计算出生均单位成本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最直观、最权威的数据和政府的教育绩效评价指标相衔接,使得政府教育绩效评价工作和各高等学校的规模和效益有机结合起来。

    2。 在高等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围绕规模和效益这1中心问题,根据绩效预算管理思想,建立面向绩效评价的预算管理体系,并使之贯穿于预算编制、执行和绩效评价的整个过程中,使各高校的发展规模和效益成为财务工作的出发点和必须首先考虑的重要因素之1。在有效实施高等教育事业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同时,要有1个优良的高校会计核算系统。在预算管理中全面引入绩效预算管理思想,编制绩效预算,优化预算资金分配,加强预算支出的绩效考核,重视对预算执行考核结果的应用,提高预算的管理水平。在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充分实现高等教育的办学效益。

    3。 财务管理工作要立足于规模和效益问题来进行与高等教育绩效评价工作同步的配套改革。在注重规模与效益最佳结合的基础上,建立绩效评价工作机制,重点监测高校预算支出的全过程,得出较为科学的绩效评价结果。对高等教育事业支出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并采用科学适用的会计核算办法,为建立事业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标准体系提供前提和基础。财务工作要做好高等教育绩效评价的培训和宣传工作,围绕1切讲绩效来管理高等教育的各项事业支出。使得规模与效益的完美结合成为高校财务工作改革的源动力。

    3、债务控制是高校规模和效益的重点

    起步于2000年的高校扩招,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的办学实力有了长足的提高,使得我国高等教育后续发展有了强劲动力。随着国内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竞争机制进入高等教育领域,各高校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相互竞争。扩容和竞争的双重压力促使各个高校抢抓机遇,创造条件,加速发展。由于政府对高校的投入是相对有限的,因此,举债办教育成为各高等学校的首选。新校区的建设增加了学生的容量,大批新的先进设备的更新,提高了高校的办学实力,使得高校拥有了大量的优质资源,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但由此所带来的债务压力和教育经费紧缺的问题也日益突出。目前,有的高校忽视了规模和效益之间的关系,盲目扩张,1味求大,过度举债,使高校隐藏着潜在的财务风险,不利于高校稳定发展。因此,需要高校把债务管理作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1项重要内容,财务管理工作应该充分认识到保持1个适度规模的债务,对高校自身的建设和发展是有益的。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债务规模的评估与控制,加强资金管理,防范财务风险。因此,高等学校的债务规模必须要立足于对规模及效益性的思考。部分高校缺乏科学的发展规划,贷款项目和额度缺乏科学论证,盲目攀比建新校区、重复建设、资产重复购置、浪费严重等现象比较普遍,而且在贷款利息的支付上高校必须让出较大的教育资源。因此,财务工作要切实加强对债务的管理,充分挖掘内部潜力,整合现有资源,合理调度资金,通过自有资金的有效运作来减少贷款额度、降低贷款成本,提高投资效果;努力开辟多收入渠道,优化资源配置,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4、中长期发展规划是高校规模和效益的关键

    高等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制定,要服从和服务于政府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在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框架内,各高等学校要在各个方面考虑政府政策对高校发展的诸多因素的影响,某种程度上,政府的规划制约或者鼓励着高校的发展规模。因此高校管理者必须考虑与此规模相适应的各项资源配置,以求得最好的经济效益。比如说政府在1定时期内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地方普教的规划等都会对高校的规模和效益产生重要影响。另外,在相对区域内的生源供应量及普教质量等,都是高校发展成为怎样的规模所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只有科学处理好高校的规模和效益问题,才能使高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效益稳定持续的提高。

    高校的生命活力在于其所能够给学生提供优质教育的能力,这是高校核心竞争力所在。1个高校在同行业竞争中能否抢得先机,掌握主动权,是建立在其拥有的超强办学实力基础上的。因此,离开对高校内涵建设去谈规模及效益就会不切实际。所以解决高等教育的规模及效益问题不能单靠外延式发展,必须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为特征的内涵建设的路子,使内涵和外延发展有机统1。要积极实施教学质量工程,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加强高校科研工作,塑造先进的大学文化,才能使高等学校的建设走上良性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朱其训。论高校的规模与效益规模[J]。华东经济管理,2000,(6)。

规模经济效益篇6

关键词:规模效益;适度规模;办学成本;误区

规模效益与高职院校的扩招

“规模效益”又称“规模经济”,源自于经济学的概念,是指在一定技术水平条件下,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平均成本(生产成本和经营成本)下降的情况。企业追求规模效益是为了取得成本的优势。规模不经济是指当生产扩张到一定规模后,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导致经济效益下降的情况。

高校的规模效益是指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使得高校生均培养成本下降的情况。通常学者们认为,当高校在校生数量的增长大于生均培养成本的增长时,高校就实现了规模效益。在规模效益理论的影响下,很多高职院校迅速扩大在校生数,试图通过使生均培养成本降低从而实现收益的增加。据统计,2002年全国高职院校的在校生平均规模为2523人,而2005年这一数字已增至3909人。但与规模效益理论所描绘的美好前景相反,现实的情况是随着高职院校规模的扩大,收入与支出的差距越来越大。不仅如此,学校的收益甚至呈现出明显的负增长。因此,我们有必要反思在高校追求规模效益的过程中步入了哪些误区,并重新审视规模与效益的关系。

高职院校追求规模效益的误区

强调经常性成本,忽略建设性成本高校的成本包括经常性成本和建设性成本两部分。经常性成本(又称可变成本)包括人员费用和公用费用两项;建设性成本(又称固定成本)包括基本建设经费(如教学楼、教学设施、图书馆、实验室、体育场等的建筑费和大型仪器设备购置费)以及购买或租赁耐用资产的支出、利息等。那些认为高校扩大规模可以降低办学成本的学者的依据是,在高校的经常性成本中人员性经费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高校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将是决定经常性成本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而要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率,在不减少现有教师数量的基础上就要扩大在校生规模。在研究规模效益时,学者们通常假定建设性成本不变(或变化较小),以生均经常性成本的变化为依据来研究学校的适度规模。可见,在研究规模效益时学者们假定建设性成本投入不变或变化不大(或因为难以评估、折算而忽略这一因素),也就是说,只有在不新建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体育场以及不新添教学设施、大型仪器的前提下,才能在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而致生均经常性成本减少时,实现规模效益。但实际的情况却是,高职院校往往不顾自身条件盲目扩招,造成教育资源的紧缺,进而又被迫购买土地、兴建校舍、购买试验设备等等,大大增加了建设性成本的投入。而建设性成本增加了,高校规模效益的前提条件也就发生了变化,必然会带来规模的不经济。当学校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时,建设性成本往往占有很大的比重。如图1所示,2001~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自筹基建经费支出呈大幅度上涨,2005年的自筹基建经费已接近2001年的2倍。而同年全国高职高专的基建支出已经占据了经费总支出的17.21%,这必然会给高职院校带来沉重的财务压力。

片面强调院校规模,忽略专业和系的规模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院校的规模,也就是院校的学生总数要达到一定的规模;另一个是指专业和系的规模,就是指专业和系的学生数应达到一定的规模。研究表明,专业规模和系的规模比学校规模对各类教育资源使用效率的影响程度要大。当学校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专业规模和系规模的扩大往往比学校规模扩大更能提高学校资源的使用效率。相反,如果靠增加专业和系数量的方式来扩大规模,往往会导致成本的提高。原因在于专业和系数量的增加会带来诸如对管理、师资、设备等需求方面的变化,以及额外的建系成本。在不同类型的高职院校中,影响工科类高职院校规模效益的最大因素是实验实训资源的使用效率,影响财经、政法及语言类高职院校规模效益的最大因素是生师比。但实践中高职院校在追求规模效益时,往往片面强调学生总数,忽略专业和系的规模效益。特别是新增专业时,没有考虑到现有专业布局,造成专业数量过多、规模过小,难以实现规模效益。高职院校的特点是实践教学比重很大,特别是工科类专业往往在配备实验实训条件以及维护保养仪器方面需要大量的投入。如果专业规模过小而使这些资源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必然会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无法实现规模效益。因此,为了降低生均培养成本,在分析社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系和专业的建设要充分考虑专业之间的关联度,使其达到一定的规模,从而实现师资、实验实训条件等资源最大限度的共享。

转贴于

重视成本,忽视收入企业追求规模效益是通过规模的扩大,降低平均成本,最终获得更多的收益。而高职院校的规模效益与企业的规模效益是不同的。对于企业而言,当规模扩大后,单位产品的价格是不变的,企业才会由于平均成本的降低而导致收益的增加。但对于高职院校,学校规模扩大后生均总收入不是固定的,而是降低了。因为高职院校的收入主要包括学杂费收入、财政拨款、社会捐赠、银行贷款(民办高职院校还包括举办者投入)等方面。在现有的高职教育经费体制下,大多数高职院校要实现收支平衡还很困难。正如表1所示,当高职院校在扩大学生数量、降低生均经常性教育支出的同时,生均收入急剧减少,呈现出明显的规模不经济现象。2005年高等职业教育的在校生数与本科生数基本持平,其培养成本为普通高等教育的1.64倍,但该年高职高专的财政性拨款仅为本科院校的1/8。同年,财政性拨款占高职高专总收入的比例为32.01%,远远低于本科院校44.60%的比例。现在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已达到空前的高度,财政拨款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要达到本科院校的扶持力度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而要真正满足办学经费的需求,更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在一项针对高职院校的调查中,有33%的校长认为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的经费投入难以保证或不能到位,高达85.2%的学校认为主要经费来源渠道较为单一。

忽略自身的办学条件高职院校是一个由土地、校舍建筑、实验实训条件、教师、管理、图书馆等资源组成的一个系统。规模效益的发挥应以各要素的协调、高效率运转为目标,以现有资源的最大承受限度为前提条件。而现实中很多高职院校在规模的扩张中往往忽略了这一点,造成师资、实验实训、教室、图书馆、操场等资源的紧缺。而随着教育部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进行,那些资源紧张型院校又不得不大兴土木,新增投资。这使得原本就起步晚、底子薄的高职院校苦不堪言,规模不仅没有降低成本,反而带来了更大的不经济。

正确处理规模与效益的关系

学术界对高职院校规模效益做系统研究的比较少,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者是湖北工业大学校长熊健民。他根据2002年高职院校的收入与支出情况,得出仅从生均经常性支出来看高职院校的适度规模是11410人;仅从生均总支出来看高职院校的适度规模是12716人。也有学者提出高职院校的适度规模是5000人。

可见,不同学者对于适度规模所得出的结论差距较大,甚至相去甚远。对于研究者所得出的适度规模,高职院校应当慎重考虑。因为学者在研究规模效益时通常都没有考虑到建设性成本,而当学院处于迅速扩张期时往往要投入巨量建设性成本。即便学校在短期内不必投入大量建设性成本,生均成本的降低也未必会带来收益的增加,因为在现有财政支持力度下,只靠学费等手段是很难解决投入问题的。

高职院校也不能过分放大规模的作用,规模能产生效益的前提应是提高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那些现有资源已经紧缺的学院则不适合在短期内大规模扩张,否则必然带来沉重的财务负担。高职院校往往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为了获得更多的办学收入而不得不扩大招生,招生规模扩大后又不得不追加大量的人员性经费和建设性投入,造成规模不经济。

事实上,能给高职院校带来效益的不只是规模,还有“范围”。范围经济是指因同时生产(经营)几种有关的物品或服务而引起的节约。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如果能同时把教育、培训及服务作为它的生产活动和服务行为,就会产生教育资源的共享、组合与匹配,从而产生范围经济。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产品”仅仅局限于学历教育,因而资源利用效率低。如果能增强其培训和服务功能将会大大提高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如,开展专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岗位培训,参与企业的科研项目,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与咨询服务等等,都可以为学校创收。高职院校的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相比一个明显的好处是,不会影响现有教学质量,不需要增加人员性经费和建设性成本,既可以为学校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又可以提高教师的收入。

结语

高职院校的领导者要清楚追求规模效益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收益的增加,但规模扩大后往往伴随的是收益减少甚至是入不敷出。因此,要理性对待学者所得出的适度规模。高职院校的扩招应以现有资源的最大承受力为限度,特别是资源紧张型院校更要警惕大规模扩招后所带来的不良经济后果。对于那些规模较小的高职院校来说,扩大规模的最好办法是,在研究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现有专业和系的资源利用率,扩大资源利用率较低的专业和系的规模或新增相关专业,切忌盲目设置新专业或成立新系。

参考文献

[1]丁小浩.中国高等院校规模效益的实证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熊健民.高等职业教育规模效益的实证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1).

规模经济效益篇7

一、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含义及特点

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含义:通过全面分析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制定出合理的发展规划,同时根据企业自身的经营特点制定科学、高效的管理方案和管理制度,从而保证能够推动和实现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和高效发展,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的稳定提高。另外,加强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不仅有利于实现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升级,提升企业经济效益,还能够使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提高企业的现代化程度。

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特点:第一,关联性。企业管理工作在企业中想要顺利的执行,其必要条件是符合企业总的发展战略。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经济管理涉及到各个环节的经济项目,呈现出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整体性趋势,对企业利益的实现具有整体性的影响,由此看出企业经济管理具有很强的关联性;第二,指导性。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对企业管理进行规范和指导。此特点主要体现在企业运营过程中,企业管理部门要针对企业运行的实际情况和市场变化做具体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以企业的经济效益为前提做策略调整,而且这些调整必须遵循法律法规,符合企业的发展方向,从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第三,整体性。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从整体出发,对企业的发展和经营进行管理和调整,不仅能够帮助企业规划科学合理的经济活动,还能对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从而保证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二、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健全的经济管理制度。企业的制度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基础,现如今,市场经济竞争激烈,有的企业将重心放到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的占有率上,对企业经济管理方面没有规划,使得企业经济管理制度不健全,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的企业对经济管理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企业经济管理制度大多都是从别的地方模仿的,对自身企业并不适合,导致不能落实到经济管理工作中,影响企业经济管理的正常进行。

(二)企业组织机构不健全。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时,很多企业急于追求企业经济效益,从而忽略了企业组织机构体系的重要性,导致企业组织机构存在许多的问题,现在企业组织机构不是过于臃肿就是过于简单,严重影响了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效率,从而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失去了先机。

(三)经济管理人才普遍素养偏低。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需要一些高素质的管理人才,然而现在大多数的企业中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都不太高,如果企业缺少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会使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无法很好的运行,经济效益无法提高。而且有的企业为了节省人力成本,不重视人才的专业素养,对于招聘和人才培训一带而过,这样的管理团队不仅不会给经济管理工作带来正面影响,还会阻碍企业的发展,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规范化实施措施

(一)完善经济管理体制。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规范化建设,制度建设是关键所在。完善经济管理体制能够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有效整合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使得员工的工作平台得到改善,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得到提升。对于完善经济管理体制,首先,要充分研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从企业的发展现状出发,根据企业自身的需求和发展规律制定经济管理制度,要确保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其次,在制度落实过程中,为了确保经济管理制度能够有效的落实,要建立严格的监督体系,及时发现问题并完善;最后,要建立相应的员工奖惩制度,培养员工工作热情,增加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二)完善企业组织机构。组织机构是企业运营的基础,所以企业应该完善组织机构,使得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有人被指派去完成,责任到人,这样每个环节都会变得格外清晰,明确了每个人的工作任务,保证了组织机构运行的最大效率。

(三)促进相关人员队伍素质提升。首先,要对内部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管理技能进行培训。企业可以聘请管理经验和经济管理知识丰富的专业人员来对员工进行培训。其次,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要求,定期对经济管理人员进行考核,了解员工的能力和不足,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促进企业经济管理工作更好的发展。

四、结语

规模经济效益篇8

关键词:医院 区域医疗中心 规模效应

中图分类号:F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0-124-02

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是鄂西北地区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康复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医院。2011年12月,太和医院正式被国家纳入中西部地区地市级区域医疗中心规划,成为国家支持建设的中西部地区地市州级区域医疗中心。一个辐射鄂豫陕渝毗邻地区2600万人口的核心医疗圈正在形成并加速推进{1}。本文引入经济学的理论“规模效应”,从论证太和医院规模效应的角度研究区域医疗中心的发展,运用财务指标分析法、成本函数法等方法,对区域医疗中心的规模经济数据进行研究,找出其潜在价值和规律,充分挖掘区域医疗中心体系的技术优势和核心作用,提升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促进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益的提高。

一、研究背景

1.国内医疗服务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张。卫生部于2012年2月27日召开了专题新闻会,介绍新农合工作进展情况,卫生部农村卫生司司长杨青强调:2011年,全国参加新农合人数为8.32亿人,参合率超过97%,全年受益13.15亿人次{2}。随着国家医改的层层推进,医疗服务市场规模有望随之快速扩张,医疗服务业将迎来绝佳的扩张机会。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医院为自身生存和发展,医院兼顾自身短期利益和长期发展,形成区域医疗中心,发挥品牌和规模效应,降低医疗成本,增强综合竞争能力,拓展医疗市场,是我国医院管理者探索的方向。

2.国家医改深化区域医疗机构的规划。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要求,设置区域医疗中心是深化区域医疗机构规划内涵,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落实卫生服务公平的重要举措,体现了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卫生部《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中,对区域医疗中心的功能定位是:为一定区域内居民提供代表该区域先进水平的医疗服务,承担一定的人才培养、医学科研、教学等任务的医院,区域医疗中心同时承担服务区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和技术支持{3}。

二、规模经济效应理论概述

规模效应是一个经济学上研究的课题,即生产要达到或超过盈亏平衡点,即规模效益。根据西方经济学厂商理论,规模经济指在给定的技术水平下,投入的要素随着组合的磨合期缩减和效率的提高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从权威的研究和定义来看,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的解释是:考虑在既定的(不变的)技术条件下,生产一个单位单一的或复合产品的成本,如果在某一区间生产的平均成本递减(或递增),那么,就可以说这里有规模经济(或规模不经济){4}。

三、太和医院区域医疗中心规模效应分析

目前,对于规模经济效应研究已从最初的工业领域延伸到其它行业。将“规模效应”这一经济学理论引入到医疗行业,以太和医院区域医疗中心的发展实例,选取太和医院2006年—2011年统计数据和相关的财务指标进行探讨研究,引用相关数据,运用财务指标分析法、成本函数法等研究方法论证区域医疗中心的规模效应。

1.资产规模分析。经过六年的发展,太和医院的资产规模从2006年的5.5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13.7亿元,平均年增长率达到20%。规模的增长,带来市场集中度的提高。从理论上说,市场集中度越高,大规模企业的市场支配力越强,从而行业利润率越高。医院在发展中应当具有与规模相当的经营效益,即存在一定的规模经济。

2.财务指标列表法分析。基于卫生行业医院财务管理指标的特殊性,以及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代表性,本文主要选择太和医院2006—2011年与规模经济相关的财务指标,进行列表式分析医院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实证医院规模化发展产生的规模经济效应。列表如下:

从表中可以看出,随着医院的规模化发展,医院的门诊量和出院量逐年大幅度提高,其中门诊量年平均增长9万人次,出院量年平均增长7000人次。固定资产的投入也逐年增加。量的拉动以及资产规模的扩大使医院的业务收入大幅增长,业务收入增长率由2006年的12%增长到2011年的40%;表中百元固定资产业务收入指标可以更为清楚地反映这一变化。百元固定资产业务收入指标说明医院平均每百元固定资产所产生的价值,能综合反映医院的盈利能力和经营绩效。经过六年的规模发展,医院的百元固定资产业务收入2006年是63.21元,到2011年已经达到153.56元,增长了143%。整体来看,医院的盈利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较强,资产负债率和流动比率逐年降低,说明医院资本运作能力和负债能力进一步增强。说明医院的规模发展能够实现规模经济,提高行业竞争力,以实力占领市场,形成规模效益,实现医院业务发展的价值最大化。医疗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体现了医院的医疗技术业务增长能力,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医疗技术发展与创新带来的技术规模经济。由表中可以看出,在业务收入大幅增长的情况下,由于技术规模的投入使得医疗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重也在增加,并且随着医疗新业务新技术的日渐成熟与推广应用,创新与发展带来的技术规模经济会进一步显现。

上一篇:效益工资范文 下一篇:社会经济效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