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层基础范文

时间:2023-10-01 19:09:47

夯实基层基础

夯实基层基础篇1

近年来,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以“抓基层,打基础,练好基本功,学技能,提技术,打造工匠者”为主题,进一步夯实班组基础建设,提升全员从业素质,加强企业精细管理,为公司安全生产、长治久安奠定基础,为全面完成企业各项经营目标提供保障,为实现企业“347”愿景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1企业基本情况

笔者的单位大唐陕西发电于2004-06组建,作为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在陕的二级责任主体,负责管理陕西境内8个市共计15家基层发电企业和3家专业公司,发电总装机7.929×106kW,其中,火电7.155×106kW,水电6.75×105kW,风电9.9×104kW,是省内最大的发电企业。

近年来,面对国企改革发展大局,公司始终牢记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使命,发挥管理创新的多项手段,因势利导,乘势而为,提出“347”愿景,并不断深化“价值思维、效益导向”核心理念,坚持“安全是基础、效益是基石、发展是基调”三位一体,加快推动企业“做强做优争创一流”。

要建设“一流的发电公司”,必须有一流的人才、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效益作为支撑。但是,近年来,内外部形势瞬息转变,为企业实现“做强做优争创一流”不断带来新的挑战。2017年,公司将面临陕西省“三去一降一补”政策持续发力,淘汰落后产能成为常态,火电机组利用小时数持续下降,竞价上网将更加激烈。与此同时,企业自身的安全生产基础有待夯实,盈利基础还不稳固,煤价上涨压力巨增,企业发展形势更加严峻。

面对异常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局面,我们必须理清思路,解放思想,以抓“加强基层班组标准化建设”为龙头,打好“人员素质提升”这场攻坚战,为企业提升管理质量提供人才支撑。

2加强基层班组标准化建设

2.1确立目标,为基层班组建设确立方向

企业班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要达到“6543”目标,即“六化、五全、四到位、三优”。“六化”,即安全生产标准化、作业程序规范化、岗位操作准确化、工作环境优良化、安全警示标识化、劳动保护齐全化;“五全”,即组织机构齐全、工作职责齐全、安全管理制度齐全、台账资料齐全、持证率达到100%;“四到位”,即隐患排查到位、整改措施到位、责任追究到位、管理落实到位,最终实现企业安全生产零事故;“三优”,即创建优秀班组、评选优秀班组长、争当优秀安全员。

2.2认真学习《标准》内容,掌握实质要求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2012年印发的《发电企业班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标准》,是该公司本次开展“加强基层班组建设,实现全面达标活动”的重要依据。通过加强对《标准》的学习和掌握,主动学习,深入思考,启发思路,制订出了创建达标活动的实施方案。同时,要对班组达标建设的骨干和班组长进行全员培训,让大家全面掌握《标准》内容,吃透精神,知晓要求,把智慧集中起来,焕发全员主动作为的动力,按照目标计划有步骤、有节点地快速推进工作。

2.3对标对表对照,开展查漏补缺工作

要对照《标准》,逐条查找,摸清现状,整理出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出差距所在,开展整改活动,逐项落实。比如,现在基层班组中有关“两票”管理是否能够切实落实,“6S”是否能够切实落实到位,还有对特殊工种、特定专业,能否做到人员持证岗率达100%,应急预案是否完善,防汛度汛物资是否完善,安全标识是否完整规范,对安全生产应知应会知识是否切实掌握,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对照《标准》逐条摸清查实。

2.4选树典型班组,学习观摩,复制实施

在公司基层企业间推出几个班组作为达标创建的试点班组,集中智慧,集中精力,结合本企业的实际需要,大胆开展创建活动,用成功的案例、成功的实践带动其他班组按照《标准》要求来实施这项工作。企业间的达标班组可以相互学习、交流,取长补短,也可以组织这些创建的典型班组外出去集团公司先进企业参观学习,观摩借鉴,他山之石,为我所用。

2.5服务中心,提升管理,提质增效

在工作过程中,服务中心,提升管理,提质增效主要从以下2点入手:①全面深化对标管理,提升企业管理品质。按照集团公司全面推进“创一流”工作部署,坚持“同类可比、区域领先、梯度推进”的要求,通过对标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形成工作机制,让争创一流行有方向、干有目标。②多措并举,全力提高电热产量。紧抓利用小时,提高开机率和负荷率,降低非停考核损失电量,确保发电效益最大化;高度重视热力拓展,算准经济账、敲开市场门、提升热电比。加强全面风险管理,落实好集团公司下达的投资计划,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从严控制非生产性支出,进一步压缩管理费用。

3加快人才培养,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撑

众所周知,人才盛,企业盛。人是企业第一资源和最宝贵财富,只有调动、发挥起人的主动能动性,企业才能实现长治久安,兴旺发达。

在工作中,要加强三支队伍建设,让领导干部员工的事业心、进取心和责任心融入中心工作,丰富他们的职业生涯。同时,要按照“突出效益导向+完善全面对标+强化管理问责”的思路,完善业绩考核评价体系;认真落实“培用结合、严善并举”原则和“四重八看”导向,加强三支队伍建设,重点做好体制改革、新组建机构调整干部队伍的交流、配备,特别是做好年轻干部的选拔任用;加快技术人才、技能人才队伍的培养,拓宽员工上升通道,积极培育“大唐工匠”。

为此,企业应多一分对基层职工的认可和尊重,激发其身上的“工匠精神”。在工作中,相关部门可组织开展各类业务培训,提升员工知识更新储备的能力;开展各类劳动竞赛、技术比武、知识调考等竞技类活动,使优秀技术技能人员能够脱颖而出,让其感受到企业尊重劳动,尊重技术带来的优越感。同时,在各基层企业间组织开展各类班组长的外出业务培训,兄弟单位参观交流等活动,帮助班组长们解放思想,打开思路,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在一线班组中开展“文明班组”评选、“6S”优秀成果展、QC优秀案例评选、“三讲一落实人人讲”等一系列夯实班组基础建设的活动,让班组建设者感受到加强管理带来的成就感和价值认可感。另外,对于职工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代表,要给予精神和物质重奖,让其感受无比的荣誉感,在基层班组长和一线职工中营造一种企业尊重劳动,尊重技术,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

对于青年人才的培养,也要结合其特点,为其压担子,搭梯子,铺路子,让他们独立担任项目负责人,独挡一面,同时,可以成立以其名命的青年创新工作室,激发其活跃的思想,发挥他们敢想敢试的精神。在此过程中,由敢于创新的青年人组建企业的各类文体协会并担任负责人,将其充沛的热情和动力引到企业的生产发展上来,引到职工文化生活建设上来,引到职工队伍的蓬勃发展上来。

来源:科技与创新 2017年6期

夯实基层基础篇2

坚持以上率下,强化党员干部定力

无论是落实从严治党责任,还是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关键在于党员领导干部、基层党支部书记率先垂范,通过理论学习,真正做到“四个自信”,保持政治定力。近年来,公司充分发挥中心组学习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建立了“年度有计划、季度有主题、月度有清单”的学习模式;与省委党校合作开展了以“强党性、提能力、做表率”为主题的党员领导干部、党支部书记及基层党务工作者专项培训工程,组织了17期共计790人的轮训,省、市、县三级党员干部和党务人员全部受训。通过专家课堂授课、赴延安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现场体验等教学方式,进一步提升了各级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理想信念。特别是在现场教学中,通过情景模拟,在每一期培训班组建临时党支部,让严肃、严格的支部组织生活贯穿于整个培训过程。

坚持标杆示范,强化基层支部动力

公司坚持“选树标杆、以点带面”的思路,促进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全面提升。一是建立党委委员党支部联系点制度。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公司党委委员分别选取1个县区分公司党支部作为联系点,定期到联系点参加组织生活,及时了解和掌握基层组织学习教育、基础党建、生产经营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二是开展标杆党支部创评活动。紧密围绕“融入转型强组织,凝心聚力促发展”主题,以《基层党支部工作考评管理办法》中的任务清单为基础,组织开展标杆党支部创建活动,带动基层党支部工作能力的持续提升。三是开展讲党课比赛活动。按照学习教育安排,创新方式讲党课,在全省组织开展了“党课因我而精彩”专题党课竞赛,分基层党支部书记和普通党员两个层面,进一步增强了党课的创造性和吸引力,体现了党课的时代特色,以点带面,激发了全体党员干部学习的主动性。

坚持打牢基础,强化党建工作能力

天下事,做于细,成于严。公司始终将日常的基础党建工作抓在日常严在经常,落在细处落在实处。一是狠抓支部党建基础工作。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认真开展了党组织关系、各级党组织换届、各级党代表违法违纪未给予相应处理、党费收缴等重点排查工作。同时建立了党员信息、党组织关系转接电子信息库,确保了各级组织关系明晰、党员组织关系归属明确。二是持续开展“”制度执行督查。在开展年度党建工作考核评价、基层党支部工作考评办法中均将“”制度执行情况列为对各基层党委、党支部日常工作考核的重点项目。三是细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情况分类排序。通过制定明细的考评规则和要求,以月为周期对基层党委、党支部、党员学习教育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划分等次,有效鞭策后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迅速整改,确保每个支部、每名党员不落后,学习教育全覆盖。四是开展支部设置优化试点探索。以提高党员学习效果为目标,结合企业的组织机构变革实际,以优化省市机关支部为重点,制定了机关党支部设置优化试点方案。

坚持优化机制,强化一线创新活力

为有效落实省国资委“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年”的工作要求,公司以“帮促、共建、双赢”为目标,创新工作机制,在全省范围启动了省公司直属党委各支部与县区分公司党支部“结对共建”活动,搭建了省公司机关与基层一线之间支撑联动的平台,形成机关带基层、基层促机关的良好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一是明确基本要求,各支部按照业务对口、重点帮扶、地域特点等因素,采取自愿组合的方式结成“共建支部”。二是充分结合学习教育安排,重点推进“五个一活动”:共创一个主题、共建一个基地、共上一堂党课、共享一次讨论、共破一个难题。三是加强督导考核,把支部共建工作纳入支部年度工作评价体系,确保活动有组织、有落实、有考评。通过支部共建活动开展,进一步在公司转型变革时期,增进了省县交流,破解了发展难题和业务流程痛点,将党建工作嵌入企业中心工作,有效推进了公司各项决策的落地。

坚持学做并举,强化政治优势推力

在深入推进学习教育的过程中,公司牢牢扭住“以学促做、知行合一”这个关键,各基层支部和广大党员在“做”字上狠下功夫,做到了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一是把经营管理的难点痛点作为基层党组织工作的重点。榆林分公司党委要求各党支部和全体党员将学践结合实现宽带突破发展,支部党员带头进小区、带头协调疑难问题、带头上门发展客户,宽带发展净增客户完成进度位居全省第一。省公司网络部党支部号召支部党员发扬工匠精神,通过VOLTE等业务技术攻关主题实践活动,VOLTE接通率提升至98.9%。省公司品质管理部党支部组织支部党员开展业务流程穿越送支撑到基层,现场为基层一线解决难点痛点问题,实现了公司整体服务品质持续领先,标满领先度、宽带满意度集团第一,4G客户NPS领先度集团第二。二是关键时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地处大巴山深处秦岭以南的安康市5月31日出现强降雨,导致供电和传输中断,安康分公司维护中心党员快速响应,冒着泥石流和塌方的危险,翻高山、爬陡坡、趟河水进行通信抢修,确保了强降雨期间整体网络的畅通,充分体现了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在危机时刻为人民群众守住了通信生命线,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国企党员的新风貌新精神。

经过持续努力,陕西公司基层支部党建工作进一步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党建工作与经营发展保持“同向”,党建和管理统筹融合的机制正逐步形成,经营管理中的廉洁风险得到了更好控制。6月份,在省国资委系统纪念建党95周年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进会上做了学习教育专题经验介绍;9月份,在中国移动集团公司召开的党组(党委)工作座谈会上,进行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经验交流发言。2016年“七一”有多个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荣获省委、省国资委党委表彰。

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是我们抓党建的根,根深才能叶茂!面对“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新常态,我们将全面落实省国资委和集团公司的各项要求,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创新,筑牢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根基,凝聚广大党员的力量,为实现中国移动“大连接战略”做出新的贡献。

夯实基层基础篇3

[关键词]基层组织建设 农村 执政基础

一、隆德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隆德县位于宁夏东南部,境内“峰高华岳三千丈,险居秦关百二重”的六盘山是我国最年轻的山脉之一,横跨宁夏、陕西、甘肃三省区,逶迤200余公里,不仅是关中平原的天然屏障,而且是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1935年10月7日,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等率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翻越了长征途中最后一座高山——六盘山。时值仲秋,云淡天高,毛主席登临山巅,目穷千里,心潮逐浪,随吟出咏怀之作《长征谣》,后经八次修改即成气吞山河的壮丽词章——《清平乐六盘山》。山区自然条件恶劣,土地瘠薄,十年九旱,素有“贫瘠甲天下”之称,是国家在西海固地区的重点扶贫县,全县有13个乡镇,127个行政村,人口18.8万人,农村党支部127个,农村党员6603名。生活在这里的回汉各族人民,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固原市的领导下,按照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农村党建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2009年隆德县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7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亿元,增长27.3%,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920万元,增长13.1%,农民人均纯收入2475元,增长13.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9150元,增长17.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69‰。

二、隆德县农村党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存在的问题

第一,农村发展党员难。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民受物质利益多元化,分配方式多样化的影响,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集体主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一切向钱看等观念滋生蔓延。加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不健全,一定程度上损伤了干部群众的积极性。

第二,农村实用人才少,培养后备干部难。农村大量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人才外流。具体表现在:农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形式单一,内容单调,不良思想和陈风旧习滋生,农村教育水平不高,部分教师不安心教育事业,教学质量良莠不齐。农村医务人员严重短缺,农民群众看病就医难。一些村干部感到没有政治前途,经济上没有保障,导致工作内动力不够。

第三,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难。实行生产责任制土地承包到户后,村委会没有留机动地,由于村集体没有加工企业,大部分农村处于边远山区,加之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商品经济不发达,导致村级组织无经济实体,没有资金收入来源,形成了很多“空壳村”。农民迫切要求改变村庄道路,人畜饮水、改厕、改水、改灶,治理环境脏乱差的问题,但苦于资金短缺,无法集资建设农村基层设施及公益事业。

第四,农村基层规章制度落实难。一些基层党组织没有处理好农村经济工作和党建工作的关系,重经济轻党建的思想比较严重。在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方面投入的精力不够,想的办法不多,有的对“三会一课”等党内基本制度落实不到位,对党员的政治权利保障不到位,对民主集中制坚持不到位。

第五,农民增收难。六盘山地区由于地理环境恶劣,经济基础薄弱,党员以及群众科技文化知识欠缺,致富路径狭窄,增加农民收入难,致富本领少,导致大部分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谋生计。

2.原因分析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增加农民收入,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人是生产力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之一,但是,人是有趋利的本性,以人为本,不得不考虑人的基本的合理要求,如果不改变原有的机制和政策,人才就不会到农村施展才华。只有解决了机制障碍,为人才搭建政治上,经济上的平台和利益保障机制,不管是人才还是农民自己,都会想方设法改变基础设施,改变无钱办事难,村官难选等问题。

三、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的五点建议

第一,建设一支好班子。隆德县完善了农村干部培养选拔机制,通过“公推直选”面向社会公开选拔,上级党委委派等方式逐步打破城乡、地域、行业、身份界限,优先选拔那些群众威信高,能力强,有一定经营头脑并愿意带领群众致富的党员作为支部书记候选人,优先从村干部中选拔考录公务员,选聘高校毕业生,转业退伍军人到乡村工作,鼓励优秀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县乡机关、企事业单位退居二线、退休干部职工中的党员回原籍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第二,培养一支好队伍。把培养一支好队伍作为壮大党员队伍,强根培基,执政为民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特别强调:要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干事,作风上过的硬”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这是德才兼备和干部“四化”方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具体化,切实把农村懂经营会管理思想过硬,群众公认和想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优秀人才吸收到村级两委班子中来。

第三,走出一条好路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基层党组织要通过政策上“引导”,技术上“帮扶”,措施上“促活”。把科技兴农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科技能手要带头调整产业结构,同时通过党员联系户,争优创先等活动,帮助贫困户共同富裕。

第四,完善一套好的制度。完善一套好的制度是夯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和完善基层党组织民主生活会、党员干部学习培训、民主评议党员,党员干部结对帮扶等制度,进一步规范村“两委会”工作责任制,抓好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特别是财务公开制度,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民主决策制度,民主监督制度的落实。根据国家法律,制定村民自制章程,村规民约。切实解决农村基层组织负责人基本报酬,改善村干部养老、奖励、体检等制度,消除村干部的后顾之忧。

第五,培育一套好的方法。把培育一套好的教育方法作为增强群众基础,激发干部活力的有效途径来抓。有条件的地方,对党员进行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文化知识教育,商品经济知识和职业技能培训,以农广校、农函大、县党校为依托,充分利用媒体、函授党校、短期培训班和职业技术学校等途径和方法,对村支部书记和年轻后备干部进行学历教育。也可以依托党校、农牧局、农职业学校为基地,新编一些乡土教材,使他们掌握一二门实用技术,大力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使他们在农村致富中起带头示范作用,为培养一批高素质基层干部,将能人培养成为致富能手,将致富能手培养成为基层党员干部。

参考文献

夯实基层基础篇4

一、创新背景

国家、省、市高度重视人才战略,2009年,我市被确定为部级人口计生干部队伍职业化建设试点市,2010年,省人口计生委实施“金人工程”。在此背景下,我市创新机制,不断推进人口计生干部队伍职业化建设,为人口计生事业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创新做法

1. 创新保障机制,提高人员待遇。一是区划调整不减编制。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在行政区划调整时对人口和计划生育人员编制做到“足额全保”,区划调整后,21个乡镇经合并剩下16个。按照规定,每个乡镇只能设一名计生助理。由于过去计生助理都是计生专线上业务精、能力强的公务员担任,市人口计生委建议市、乡两级党委、政府对合并后不再担任计生助理的同志继续留任,享受计生助理待遇。同时,保全乡(镇、街道)计生事业编制,对乡(镇、街道)计划生育事业编制一个不减,仍保全所有编制。遇有退休空编的,采取考试录用的办法填编,确保人口计生系统人员全、力量足。二是乡级人员财政保障。市编委在《关于同意调整乡(镇)计生(中心)服务站经费渠道的批复》中明确规定,乡镇计生服务站由原来的差额拨款单位变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由财政保障,并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此外,所有临时聘用人员均按照事业编制人员标准发放、调整工资,保证计生事业有人愿意做、乐意做。 三是村级专干发放津贴。市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计生员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村级计生员除享受村正职干部80%工资报酬待遇外,多数乡(镇)又增补每人每月岗位津贴100元以上。去年起,全市统一将所有村(居)委会计生专职员纳入养老保险体系。目前,我市正在积极探索建立村级计生专干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2. 创新管理机制,改善队伍结构。一是人员准入机制。通过采用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录用空岗人员。对各岗各类人员制定严格的准入条件,对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公开竞聘,坚持公开、公正、平等、竞争和“凡进必考”的原则,做到出口畅通,能下能出。二是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使人口计生部门领导班子年龄、文化、专业和性别结构趋向合理;全面推行了事业单位聘用制;聘用人员与聘用单位签订合同,同时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按照35岁以下、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女性为主的标准公开选聘村级人口计生干部队伍。三是人才激励机制。以创建泰州市“三十佳”、市“五十佳”基层站所为载体,积极创建“双型系统”。全市人口计生系统中,新街镇计生服务站被评为“泰州市百佳基层站所”,我市3镇计生服务站被评为“市四十佳基层站所”,两镇计生服务站被评为“市作风建设先进单位”。

3. 创新培训机制,提升工作水平。一是进一步创新培训模式。树立了“以人为本,按需施教”的教育培训观念,把能力培养贯穿于计生干部教育培训的全过程,以有限的投入争取最大的效益。二是进一步更新培训内容。及时将反映现代化建设成就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充实到计生干部教育培训中来。三是进一步改变培训方法。把课堂讲授与现场教学、调查研究、社会实践等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增加案例式、研讨式、体验式教学方法的比重,努力提高计生干部的学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市开展“一证五师”培训,举办了卫技人员学历补偿教育和科技大练兵活动。截至目前,全市人口计生系统统计人员全部取得从业资格,取得生殖健康咨询师、社工师人员数及比率均位居全泰州市第一。

三、创新成效

夯实基层基础篇5

一、做强为民服务的体系要布局科学,配置合理

文登区立足于城镇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宏观战略布局,狠抓了县级中心的核心带动和基层平台的扩面铺开,建设起了强大的公共服务体系。

在城区。2010年底,文登区在全省较早启动了县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并按服务项目和服务对象分类,将6000平米的公共服务区域整合成立五大服务中心:一是集就业失业、托管、人才流动等服务为一体的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二是容纳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参保缴费、转移接续、报销支付等各项服务的社会保险服务中心;三是建设了维权调解中心,将职工仲裁申请、监察投诉、等维权问题归于一处,统一窗口化受理办案;四是建设了可容纳20万册档案的智能化档案管理中心,人事干部、托管等所有涉及人的档案全部进库规范管理;五是成立了网络管理中心,更新县级网络服务终端配置,专网专用、互联共通,为基层平台运行提供了后台保障。五大便民中心分工明确,相互支撑,共同驱动了县级服务中心的高效运转。

在乡镇。先后投资1000余万元加强了17个镇办基层平台和200多个社区服务功能的建设。

人员配备情况。目前全区17个镇(办事处)都设立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所,除一名所长外,全部配备了3-5名人社协理员,全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工作人员达到104名。场所设置情况。各镇、办事处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都拥有了固定的办公场所,办公场所面积在120-300,并设有50平方米以上的专门的档案室。设备配备情况。配备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打印传真一体机、票据打印机、簿证打印机、五合一读卡器、条形码扫描枪等办公设备,安装电子查询机、6以上的LED电子大屏幕等办公设施。制度建设情况。我们建立了培训学习、岗位职责、服务项目公示、工作“AB角”、首问负责、服务承诺、限时办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安全防范和工作人员服务质量评价监督、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劳动争议预防预警、统计分析报告等一系列制度,使基层平台服务制度得到全面加强。网络建设情况。在原有基层平台网络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基层延伸覆盖,将区、街道(镇)、社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机构通过专线接入威海市数据中心,并通过威海市数据中心上联省数据中心,实现省、市、区市、街道(镇)、社区的实时联网和业务的协同处理。

2013年,在全区的公共服务体系的支撑下,人社工作实现了稳中有进,发挥了服务民生的最大效能。城镇新增就业9116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7516人,帮助企业解决7000多人的用工问题,同步提升了6400余名在岗职工的素质;通过落实鼓励扶持政策,使二次就业人员达到2482人,困难人员就业622人,扶持创业30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了1.4%以下。通过整合丰富了“大社保”服务内容,各类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25万人(次),基金收支规模达到历史性的30.32亿元,保障能力得到增强。收录海外高端人才信息800多条,实施引智项目18个,新增高技能人才1100余人,获评威海市首席技师5名。

二、做实为民服务的根基要下沉职能,服务便捷

在推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下沉进程中,文登区就是遵循“依法合规、责权统一、重心下移、有序下放”的原则,着力推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各项服务向基层下沉。并把其作为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的重要举措,让城乡居民就近就地享受到了优质、高效、均等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

(一)下沉项目要由群众说了算。

根据省人社厅《关于进一步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向基层下沉的指导意见》,需要向基层下沉服务项目69项,其中必须向辖区群众或单位提供的约束项目49项,根据辖区工作情况可自行选择开展的选择项目20项。文登根据这一意见,提出了大胆的想法,此次下沉项目都要由群众说了算。工作思路确定后,发动基层保障所的工作人员走村窜巷,征求了农村和城区居民各1200人的意见和建议,支持率达到了94.5%,最终确定69个服务项目要全部下沉到基层。对首批下沉的49项6月底前必须下沉到位,能下沉到村居的要一沉到底,服务业务要正常开展,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年内所有项目在此基础上全部下沉完毕。

(二)办事程序要规范而高效。

针对下沉的服务项目,就业、人才、社保、监察、劳动关系、信息中心等部门和负责具体业务的科室,在短时间内制订出业务指南、具体办事流程,由分管领导把关,部门负责人审查,拿出初步方案,然后把方案拿到由业务下沉部门、基层保障所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上进行讨论,按照程序越简越好、资料越少越好、办理的时限越短越好,最终达到群众越满意越好的标准,对制订的办事流程逐条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共提出合理化修改意见和建议36条。为配合工作的开展,专门为下沉基层业务建立了68份统一标准的工作台账,使制定的办理流程更加规范高效。

(三)服务队伍要精通业务。

开展好基础业务离不开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熟练的服务队伍。在此次业务向基层下沉服务项目之前,文登区就要求从业人员全部取得从业资格,104名从业人员中初级证书的持有率达到了100%,取得中级从业资格的40人,高级的5人。同时,每半年组织一次培训,并进行考核,成绩进行通报,保证了基层业务工作的开展。随着69个服务项目的下沉,对基层服务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文登又把对基层工作人员的培训列入了推进业务下沉的重要内容。由原来的每半年组织一次培训改为每季度一次,如遇新的惠民政策出台,还要组织专门的培训,确保了服务跟着政策走、跟着群众需要走。职能下沉后,由区业务主管部门组织业务骨干到基层,与工作人员一起为群众服务,发现问题现场指导、现场解决和加以改进。如今,全区的100多名工作人员都成为了能够独挡一面的行家里手。

三、转变思路,创新服务,要永葆服务民生主题不动摇

基层基础的逐步夯实,让广大群众享受到了高效、周到的服务,使我们人社部门的服务工作在短时间内赢得了人心、民心,但这并不是我们最终的目标,我们还要不断转变服务方式方法,在服务中改进,在改进中服务。

一是要变顺势而为主动而为。目前很多的服务工作是坐等服务审批,政策要求什么我们才做什么,很多群众不知情、不知路、不知门,即使是符合政策,也可能错过,意见很大。因此我们要主动做好政策的宣传工作,开展好上门服务,及时摸清群众的不同需求,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

二是变事后处置为事前预报预警。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用工形势,经常是企业缺人就去找区长、找政府;求职者找不到工作,就打区长热线,人社部门的工作略显被动。因此我们要建立一整套的预警机制,包括服务项目公开制度、失业动态监测制度、企业用工预警机制、劳动争议纠纷及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等。通过预测、预报和预防等措施,及时满足各类群体的利益需要,维护好合法权益。

夯实基层基础篇6

第一,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强化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对于软弱涣散的基层组织要加强整顿,探索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惩处分明的治党管党有效制度,解决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空心化”的问题。党的基层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从表面上看,党的基层组织在多数地区和领域都建立起来了,但是,未必党的基层组织建立起来了,其战斗堡垒作用就能发挥出来。只有把目光投向基层,力量沉到基层,指导下到基层,资源倾斜到基层,才能切实增强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第二,要加强对党的基层干部的监督和管理。党的基层干部是党联系群众的直接纽带,其素质是关乎民心所向的重要方面。不可否认,一些党的基层干部确实存在领导能力有限、综合素质较差的问题。加强对党的基层干部的监督和管理,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即上级部门、同级党组织和群众监督。首先,上级党组织及纪检监察部门对党的基层干部要加强教育、审计和监督工作。上级组织部门不仅要选好干部、用好干部,还要监督好干部、管理好干部、培养好干部,使基层干部能够健康成长。其次,基层党组织的班子成员要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发扬党内民主,并使普通党员能够对领导干部讲真话、讲实话。再次,要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基层党组织应确保群众的知情权,虚心听取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并做好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工作。

第三,要密切党群关系,信任群众、依靠群众。党的基层组织天然地与群众存在密切的联系,但是,有的干部在错误的权力观、地位观的作用下,逐步脱离了群众,并导致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力下降。如果党的基层组织在密切联系党群关系中没有发挥好作用,就等于党的组织体系的“神经末梢”功能失灵,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路程成了“梗阻段”,其结果就会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难以有效贯彻,党与群众的联系大打折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不出来。党的基层干部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维护群众利益。通过加强思想教育,从根本上牢固树立群众路线;

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努力为群众做好服务;

夯实基层基础篇7

一、完善面向基层工作机制,构建协同推进工会工作新格局

师、市总工会牢牢把握加强基层工作目标任务,积极争取党政支持,有效运用各级党政赋予的资源和手段,使工会工作环境不断优化。一是建立健全党工共建工作机制,依托党政工作平台巩固工会地位。我们自觉接受党委的领导,定期向师、市党委专题汇报工会重点工作,主动把工会工作融入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当中,不断完善调研、反映、协调、服务的参与机制,拓展工作领域,提升履职能力,确保各级工会组织依照法律和章程独立自主开展工作。二是建立健全配合协调机制,在参政议政中体现工会主张。积极借助人大、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努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工会运作、各方配合”的工作格局。与师、市相关行政部门建立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协助市人大开展执法检查,依托政协提出工会主张,表达职工意愿,协同推进工会基层建设。三是坚持完善目标考核机制,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彰显工会作为。我们把工会工作融入师、市重点工作和主要任务当中,找准工作结合点和着力点,牵头主抓基层民主管理、创先争优竞赛、自营经济多元增收等工作,在全局工作中发挥了应有作用、赢得了党政支持。四是建立健全源头参与机制,在全面深化团场改革中加强工会力量。师、市总工会积极参与团场试点改革,抓好工会组织架构的顶层设计,初步形成了师市合一、团镇合一、连社合一的工会组织构架,确保在改革中工会机构不撤并、力量不削弱、阵地不减少、资产不流失。

二、健全工会基层组织体系,工会组建工作取得新的突破

采取分类建会、联合建会、行业建会等方式,大力推进建会工作,师、市现有独立基层工会68个,工会联合会1个,纺织行业工会1个,会员91268人,建会率97%。一是在38个团场社区以“连社合一”方式建立健全了工会组织,连队工会主抓管理、社区工会承接服务,实现了工会工作农忙与农闲、工作区与生活区全覆盖。二是采取代表制和联合制方式组建了开发区工会联合会,联合会下属企业工会38个,园区投产企业建会率达到100%,新增会员600人。三是成立了棉纺织行业工会,签订了《纺织行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1200余名纺织工人的权益得到了切实保障,使工会开展维权工作的针对性更强、推动力更大、覆盖面更广。

三、强化工会基层工作保障,不断夯实基础增强工作活力

把加强基层基础作为战略任务和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和改进工会基层工作。一是党工共建,一体化推进。大力开展党工一体化建设,建立各级工会与行政联席会议制、工作监督检查制等长效机制,做到党工工作统一规划、统一部署、共同实施。二是组织落实,标准化建设。制订了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标准,明确建会程序、办公场所设置等具体要求;把工会干部培养、任用、管理、交流纳入师、市组织人事工作总体范畴,师、市68个基层工会有班子、有队伍、有牌子、有印章、有场所、有经费、有制度、有活动。三是制度保障,规范化运作。加强工会工作分类指导,逐步健全了职代会、团(企)务公开、劳动争议调解等制度;有序推行师、市合一、团镇合一、连社合一相一致的工会工作运作模式;加大对基层工会“双服务”工作考核,奖罚兑现,调动基层工作积极性,基层工会真正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

四、创新工会基层工作方式, 全面提升服务职工工作水平

始终秉持以职工群众满不满意、喜不喜欢、答不答应为标准,不断创新工作方式。一是不断强化服务型基层组织建设。以满足职工群众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面的基本需求为落脚点,把工会的维权服务、帮扶服务、文体服务、培训服务等功能向职工服务中心集中,变“有困难找工会”为“有需求我服务”,创新了基层工会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二是逐步建立维护职工利益机制。建立健全工资集体协商机制,新建企业及非公企业建会率、工资专项协议签订率100%;建立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制率和劳动争议调解率达到100%;建立健全工会法律援助机制,司法局成立律师志愿团,为职工维权提供法律服务。三是积极构建服务职工体系。积极推进312个连队、社区和企业“职工之家”实体化建设,“职工之家”成为维权、服务、教育、活动“四位一体”平台。将“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相结合,建立困难职工的基本信息数据库7264户,抓好贫困职工技能培训,确保每名贫困职工生活有保障、子女有学上、老人有依靠。

五、拓展工会基层工作领域,增强组织引导服务职工能力

进一步发挥组织职工、引导职工、服务职工作用,不断丰富基层工作手段,增加基层活力。一是做维护社会稳定的“调谐器”。发挥职代会和民主议事会作用,参与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大力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引导企业建立新型的工资民主共决机制和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让广大职工与企业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二是做职工素质提升的“助推器”。围绕师、市“六大链条”,协同实施“千人培训”工程,开展“AAA”级职工、首席工人、行业标兵、劳动模范评选,不断提升职工技能。三是做改善职工生活的“加速器”。推动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向职工服务中心转型升级,已建立师、市级职工服务中心1个,团镇及师市直属单位职工服务中心24个,连队、社区、企业职工服务站175个,形成了“全覆盖、社会化、普惠制”的服务职工新格局。

六、凸显工会基层工作成效,在维稳戍边中展示更大作为

夯实基层基础篇8

一、全省第三,综合实力稳居全市前列。

一、加强思想建设,弘扬移民精神

近年来,面对规模空前、强度空前、难度空前的移民迁安任务,淅川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迎难而上、拼搏进取、克难攻坚,顺利完成了试点和一、二批大规模移民任务,铸造了舍己为公、迎难而上、克难攻坚、奉献牺牲的“移民精神”。为加强以弘扬移民精神为内容的思想建设,我们一方面深入挖掘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践行“移民精神”的典型,用先进典型激励人。组织开展了移民工作“百千万”(评选一百个先进集体、一千名优秀个人、一万户模范家庭)评选活动,树立了任朝学、袁中告、安建成等一批典型,引导各级党员干部争做践行“移民精神”的典范。另一方面,把弘扬“移民精神”融入政治理论学习,坚持每月上党课,把学习《》、学习科学发展观和学习弘扬“移民精神”相结合,形成了学党的理论、学“移民精神”、争当践行“移民精神”典范的热潮。

二、加强组织建设,打造过硬队伍

推进移民迁安、经济发展,重在基层、难在基层。为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我们切实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一是强班子。结合村“两委”班子换届,把一批威望高、有影响力、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的同志选拔到村支书、村主任岗位上来。通过换届,“双强”型村干部比例达到92%。针对第二批移民村一些基层组织相对薄弱的实际,我们由县委抽调县乡干部600多名组成101个工作队进驻移民村,每个工作队由一名科级干部任队长,并兼任所驻村党支部副书记或村主任助理。经过努力,53个二类村和三类村得到转变,一批突出的矛盾问题得到化解,确保了移民迁安工作顺利进行。二是重教育。坚持利用县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基地,每年对所有村支书轮训一遍,利用乡镇党校和村党员活动室,对其他村干部进行培训。近两年来,县乡两级共培训村干部18000余人次,参加培训的同志95%以上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三是建机制。建立和完善了以“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为内容的村民自治机制和以“双加”工作模式为内容的服务发展机制。目前,“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在全县所有的村都得到了有效推行,全县农村已成立“双加”产业协会197个,已经覆盖了超过80%的村。我们还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县委每两年在全县评选“功勋村党支部书记”和“明星村党支部”各20名,还把参政议政能力强的村支书通过合法程序推选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三、突出创先争优,打造特色党建

我们坚持把移民迁安和经济发展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最大实践阵地,把重点工作的完成情况作为衡量活动成败的重要标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岗位上创先争优,有力地推动工作开展。在机关,开展了“一挂包、两帮带、三统一、四结合”活动,共创设党员先锋岗328个、党员模范服务窗口86个。在乡镇,对照党组织“五个好”、党员“五带头”要求,开展了争“五个好”基层党组织、评“十星”级优秀共产党员、创一流业绩的“争评创”活动。在企业,深入推行了党员挂牌上岗、亮牌服务,广泛开展“工人劳动竞赛”、“青年创业”、“巾帼建功”等活动,引导广大职工积极为企业发展壮大作出贡献。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广泛开展“三亮三比三评”(亮标准、亮身份、亮承诺,比技能、比作风、比业绩,群众评议、党员互评、领导点评)活动,全面推行阳光服务、微笑服务、规范服务、廉洁服务,使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在农村,扎实开展了“一区一制”实践活动。“一区”就是开展创建共产党员责任区活动。根据党员实际,设立不同类型的岗位,让党员领岗,使之更好地服务群众生产生活。“一制”,就是在党组织中开展党组织工作“公开承诺制”,要求党组织每年根据群众生产生活所需,承诺年度要完成的工作事项,并在实施过程中接受群众监督。

四、狠抓作风建设,树好干部形象

为切实转变干部作风,我们重点开展了三项活动:一是县处级干部包村联户和千名干部帮扶活动。下发了《县处级领导干部工作联系点的通知》,县处级干部全部分包乡镇,联系了村和困难农户。经常深入乡镇、村组、企业、农户中调研情况,慰问困难群众,听取意见,切实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1000余名乡科级干部每人与一个困难户结对交友,积极开展结对帮扶、送温暖活动,一大批困难群众在活动中得到了实惠。特别是在移民迁安中,我们组织县乡村干部对移民户实行“六包”(包宣传发动、包货物和人员上车输送、包遗留问题解决、包矛盾纠纷化解、包房屋拆迁安全、包手续交接完善),以情感人,促进了移民迁安。二是城乡党组织结对帮扶活动。出台了《关于城乡党组织结对帮扶活动的意见》,将112个县直一级单位党组织同村党支部结成帮扶对子,积极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县直党员干部深入帮扶村,积极为他们提供人力、物力、财力、项目、信息等支持,帮助解决存在的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近年来,县直单位党组织共向帮扶村引进各类项目300余个。三是下派干部驻村任职工作。为实现县、乡、村干部的互融互通,在移民迁安期间,我们选派98名优秀科级干部到移民村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选派工作队员1200余名,帮助做移民工作。为做好第二批移民后进村的整顿转化工作,我们再次选派28名优秀后备干部驻村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有效地推动了工作。

上一篇:有机化学基础范文 下一篇:设施规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