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社会治理根基范文

时间:2023-09-17 12:52:19

夯实社会治理根基

夯实社会治理根基篇1

加强宣传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夯实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党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伟大任务一样,需要思想认识上的提高和价值观念上的统一,需要对各种错误和模糊的思想观念进行及时的纠正和澄清,因此广泛而普及的宣传教育以及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基层党组织必不可少的工作。基层党组织对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所进行的宣传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既是我们党搞好工作的传统法宝,也是与时俱进、开创发展新局面的前提条件。少数基层党组织软弱无力,工作没有起色,重要的失误就在于该讲的道理不讲,该解的“扣子”不解,一句话,该做的宣传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没有做到位。现在,我们面临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重任,要想卓有成效地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各项任务,基层党组织必须更加重视宣传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带领广大党员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利用各种宣传舆论载体,引导党员和群众把认识统一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精神上来。只有夯实思想认识这个基础,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扫清障碍,提供坚实的思想保证。

加强党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夯实构建和谐社会的组织基础。构建和谐社会不是少数领导干部的事情,而是亿万人民群众――全体国民共同参与的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长期奋斗和不懈努力的事情,党员在广大群众中的带头作用、示范作用和协调作用须臾不可缺失。党员的政治条件和行为准则赋予了他们在社会组织和社会阶层中的先进作用,而这种作用发挥得充分不充分,到位不到位,直接关系到党和人民群众整体利益的得失。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基层党组织必须更加重视对处在生产、生活一线的党员队伍的组织、领导与管理,努力促进党员群体先锋模范作用的充分发挥。随着形势和任务的不断变化,党员队伍建设、管理方面还会出现很多新的情况和挑战,基层党组织也要学会应对新的变化,研究新的对策,把党员队伍建设、管理的各项系统工作做实做细做好,使党员始终成为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献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诚心诚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先锋模范,团结带领广大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实绩,把构建和谐社会的组织基础夯实夯牢。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使党的基层组织成为推行民主政治的引领者和组织者。夯实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民主与法制是现代社会政治形态成熟的标志,也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政治素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一直把民主法制作为立国之本。实际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利,使人民群众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促进各阶层群众,不同政党、民族、宗教同胞之间的关系以及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和根本保证。为此,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进一步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断推进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所有这一切,都必须通过基层党组织的辛勤工作才能得以落实。当前,在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中,由于部分基层群众的民主意识和素养还不够,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一方面必须坚定民主政治建设的观念,把民主与法制理论的宣传教育和推广普及工作全面、深入、细致地做好,提高广大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另一方面,通过自身严格坚持民主决策、依法办事的表率作用,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从而夯实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以良好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夯实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党风廉政建设一直是基层党绢织的一项经常性的严肃工作,党风好不好,不仅影响到执政党自身的形象和威信,也直接影响到民风的好坏,影响到整个社会文化风气的好坏。实践告诉我们,党风廉政建设是直接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问题,良好的党风、政风也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风向标,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党风廉政建设只能加强不能松劲。对于基层党组织来说,一是要坚持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如“两个务必”,同时积极倡导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新精神,如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等等。二是牢固树立腐败可耻的理念,通过广泛的宣讲活动、警示教育推进廉政文化的建设。三是大力倡导公开、公平和公正,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度,积极主动地接受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四是在党内倡导说真话、做实事,坚决杜绝说假话、玩花架子、搞洋包装等虚假言行,以言必信、行必果的示范效应带动全社会形成崇尚节俭、踏实公正、谦虚友爱、诚信互助的浓厚氛围,夯实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

夯实社会治理根基篇2

****县政府深入推进《消防法》的贯彻实施,认真落实“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原则,推动社会消防安全管理创新,前移火灾预防关口,最大限度夯实农村火灾防控“四个基础”,大力提升社会火灾防控水平,为全县经济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创造了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现将我县夯实农村火灾防控“四个基础”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县位于小兴安岭北麓,黑龙江畔,共有人口8.5万,其中农村人口6.7万人。县域面积6739平方公里,农村面积6735.88平方公里。县境东南接萝北县,南与鹤岗市,西南与伊春新青区、汤旺河区、乌伊岭区相邻,西连逊克县。县辖三镇六乡,73个行政村,县政府驻设朝阳镇。

二、主要做法

(一)夯实组织建设基础

自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开展以来,****县政府积极协调各有关部门,推动各乡镇政府、村屯成立消防安全委员会,由(村)居委会、警务室、治安联防队、辖区单位和村民代表参加,确定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配备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负责协调和组织开展农村消防工作。

一是夯实农村消防工作制度建设基础。建立和落实农村消防安全责任、工作例会、宣传教育、防火巡查与火灾隐患整改、消防设施管理、火灾扑救等制度,规范管理,逐步形成以乡(镇)人民政府为主导,以村委会为依托,各单位、行业部门、村民共同参与的农村消防工作运作机制。

二是夯实农村宣传教育工作基础。以村委会为载体,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在公共场所设置消防宣传栏、消防公益广告牌等宣传内容;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广大村民到消防大队参观,举办培训班,开展消防演习;印发防火公约及消防常识宣传单;组织秧歌队,开展公益消防宣传活动。

三是加强农村消防安全检查工作。各乡(镇)消防安全委员会每月组织开展一次防火安全检查,坚持每日防火巡查,及时纠正消防违法违章和督促整改火灾隐患。加强消防档案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消防基本情况登记册、消防组织人员登记册、火灾情况登记册、消防设施器材登记册、防火巡(检)查记录等档案资料,及时记录整理,分类存放,加强管理,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二)夯实设施建设基础

县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的保障经费投入,把消防装备、消防水源、消防通道等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同步建设、同步发展。针对木结构等易燃建筑集中、连片的村庄,县政府结合村庄整治和人居环境改造对其进行科学治理,建设消防水源,打通消防通道,拓宽防火间距,提高建筑耐火等级,增强农村火灾抗御能力。2010年,全县73个行政村配备了79台消防手抬机动泵,达到了“一村、一泵、一队”的目标;9个乡镇共6个乡(镇)配备了消防车,成立政府专职消防队,全面提高农村扑救火灾的能力。

(三)夯实群防群治工作基础

全县各村民委员会确定了相应的消防安全管理人,落实消防管理责任,制定防火安全公约,组织开展群众性的消防工作。各农村乡镇实行消防安全十户联防制度,设定专人轮流值班开展消防安全提示和检查。认真开展消防志愿者服务,广泛开展消防宣传活动。各消防安全委员会以农村乡镇企业、易燃易爆场所、卫生院、福利院、寄宿制学校、村民住宅为重点,积极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检查活动,落实农村老人和未成年人员等弱势群体的消防安全保障措施,指导农民管理好柴草垛等易致灾的部位,在全县拉开了一张庞大的农村群防群治消防网络。

(四)夯实队伍建设基础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入,农民物质文化生活也得到了极大改善。然而,由于农村群众缺乏消防安全意识,加之离消防队较远,使得大部分初起火灾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小火蔓延成灾的事件常常发生。自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和打牢农村消防安全“四个基础”建设开展以来,****县政府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地制宜,本着投资少、适用性强、见效快的原则,积极探索农村义务消防队伍建设新思路,一是成立政府专职消防队。根据****县经济发展和消防工作需要,县政府在6个乡(镇)建立了政府专职消防队,配备了消防车、消防水带、水枪及个人防护装备,并由县公安消防队定期进行统一培训,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逐步提高消防队员的专业水平和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二是建立志愿消防队和群众性义务消防队。全县73个行政村屯全部成立群众性义务消防队,队员由村民组成,配备手抬机动泵,运水车等消防设施,承担初期火灾的扑救工作。

农村消防工作是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全力开展农村火灾防控“四个基础”工作,贯彻落实友好区现场会精神,为全县农村营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夯实社会治理根基篇3

关键词:公路;黄土;湿陷性

DOI:10.16640/ki.37-1222/t.2015.21.095

0 引言

湿陷性黄土指在上覆土的自重应力作用下,或在上覆土的自重应力与外荷引起的附加应力的共同作用下,受水浸湿后土的结构迅速破坏,并产生显著附加下沉的天然黄土。由于湿陷变形往往是局部的、突然发生的,而且通常很不均匀,对公路路基、构造物等破坏很大,危害严重,必须进行准确评价、科学处理。

在采取工程措施处治前,对黄土的湿陷性评价需要查明黄土的湿陷性、湿陷性黄土场地的湿陷类型和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等级。如果对湿陷性评价不当,就会造成技术、经济上的不合理,造成事故或者浪费。

1 处理措施

在公路工程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时,应依据湿陷性黄土的特征、施工条件和当地材料,进行综合技术经济比选后确定。此处只介绍常用的垫层法、强夯法和挤密桩法,同时对预浸水法也作简要介绍。

1.1 垫层法

垫层法是一种浅层处治湿陷性黄土地基的传统方法,具有因地制宜、施工简便等特点。处理厚度一般为1-3m,超过3m时,挖填方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且质量不易保证,选用时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

垫层施工时,应先将拟处理的湿陷性黄土全部挖除,并打底夯或压实,然后根据所选材料不同,利用基坑内的黄土或就近挖出的其他粘性土、砂石材料、灰土作填料,在接近最佳含水量下分层回填、压实。

1.2 强夯法

强夯法是将10-20t(最重可达200t)的重锤起吊到10-20m(最高可达40m)的高处,再自由下落,对土进行反复强力夯实,以提高其强度、降低其压缩性,消除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

采用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应先选择代表性路段进行试夯或试验性施工,确定夯锤质量、落距、夯点布置、夯击次数、夯击遍数等参数,正式施工时以上参数宜与试夯选定的相同。

强夯法的优点是施工简单、效率高、工期短,处理湿陷性效果明显、处理深度较大(一般可达8-10m)。缺点是振动和噪声大,在建筑物密集地区和有精密设备的房屋及其他浅基础构造物附近,应慎重采用或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振或隔振措施。

1.3 挤密桩法

素土(灰土)挤密桩法是利用成孔时的侧向挤压作用,使桩间土得以挤密,然后将桩孔用素土或灰土分层夯填密实。共同点是对土的侧向深层挤密加固,其上部荷载由桩体和桩间挤密同承担。当以消除地基湿陷性为主要目的时,宜选用素土桩;当需要提高地基承载力或增强水稳定性时,宜选用灰土桩。

采用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一般采用群桩处理。根据有关试验实测,相邻两桩间挤密效果产生叠加效应,桩距越小,叠加效应越明显。当然,桩距过小也不经济。同时,土的原始含水量对挤密效果也有显著影响。当含水量过低时,土呈较坚硬状态,塑性小,有效挤密区相应缩小。而含水量过高时,桩间土挤密效果差,而且成孔时容易出现缩颈、回淤等情况。所以土的含水量接近其最佳含水量效果最好。施工时,成孔后孔底在填料前必须夯实。填料分层回填夯实时,其压实系数须满足设计要求。在宁夏东毛高速公路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时,还增加了挤密桩处治前先对地基进行碾压的工序,效果良好。

素土(灰土)挤密桩适于处理厚度较大的湿陷性黄土地基,处治深度宜为5-15m,在国外有处理深度达18-25m的。

1.4 预浸水法

预浸水法是在工程施工前预先对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大面积浸水,使土体在饱和自重压力作用下发生湿陷产生压密,以消除全部黄土层的自重湿陷性和深部土层的外荷湿陷性。

浸水前宜通过现场试坑浸水试验确定浸水时间、耗水量和湿陷量等,处理时浸水坑内的水头高度不应小于0.3m,连续浸水时间以湿陷变形达到稳定为标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规定“稳定标准为最后5d的平均湿陷量小于1mm/d”。地基预浸水结束后,应进行补充勘察,重新评定地基的湿陷性。同时,预浸水施工完成后,地基上部土层仍具有外荷湿陷性,还需用垫层法或挤密桩等其他方法对上部土层的湿陷性进行处理。由于浸水时会造成场地周围地表下沉开裂,所以浸水坑边缘至既有建筑物的距离按规范要求不宜小于50m,并应防止因浸水影响附近建筑物的稳定性。

预浸水法适用于处理湿陷等级为Ⅲ级或Ⅳ级的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可消除地表6m以下黄土层的全部自重湿陷性,处理彻底、处治厚度大。不利因素是用水量大,一般处理1m2面积至少需要5m3以上的水,需有充足的水源保证。而且场地从浸水起至下沉稳定以及土的含水量降低到一定要求时所需时间,一般要1年左右。

2 结语

在进行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时,还必须同时做好防水措施,如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宽度应延伸至路基边沟外沿,有条件的可延伸至公路用地范围内全宽,易积水的路段还应设置隔水墙。在湿陷性黄土地基采用砂砾填筑的路基,处理地基后应设置高出原地面的灰土垫层,并应加强排水等。

参考文献:

[1]GB 50025-2004,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S].

[2]垄晓南等.地基处理手册(第三版)[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黄生文.公路工程地基处理手册[K].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4]哈双.宁夏扬黄工程湿陷性黄土的工程处理实践与体会[J].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2007(08).

[5]哈双,黄雪峰,薛塞光.宁夏扶贫扬黄工程泵站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预浸水法处理地基研究[J].水利建设与管理,2008(01).

夯实社会治理根基篇4

关键词:强夯法;软土地基;南京绕越东北段;处理技术

前言

提高软土路基地区的公路质量的根本是修建好公路的软土路基,软土地基是工程施工中经常遇到的地质情况,它关系着通车后的公路的运营情况和使用寿命,也关系着个别地区的交通运输经济。由于强夯施工法在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对施工机械设备要求不高,且施工速度相对较快、适用土质极为广泛,处理效果也较为显著,同时还能够对一些废料进行重新利用,因此广受青睐。

1软土地基处理施工中的控制原则

只有对软土地基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研究分析,才能对症下药,因此必须抓好施工中的每个细小环节。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无论从管理角度还是从经济角度,软土地基的处理施工都应该遵循防治结合,且以预防为主的原则,即坚持预防性控制,并在出现病害时及时修补。施工控制分预防性控制和修复性控制两种,预防性控制旨在保护路基路面并减小路基路面质量下降速度,修复性控制旨在修复特定的软土地基破坏或损坏区域。及时的预防性控制能延缓在交通与环境施加的荷载作用下路基路面损坏的时间,而一旦该施工控制没有做好,则会增加缺陷数量并增大其严重程度,以致在改建时修补费用增加,缩短罩面与改建之间的时间间隔,因而显著增加路基路面寿命周期费用。为了降低软土地基处理的控制成本,提高路基路面的经济效益,许多国家大力发展预防性控制技术,提高软土地基的处理施工控制水平。预防性控制措施的种类较多,不同地区、不同管理部门、不同承包方针对不同的路况所用的预防性控制措施不尽相同。但是,一个完整的预防性控制计划应该包括整个软土地基处理施工的全过程。总之,在公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当路基路面出现了工程质量问题以后再来进行修复性的控制工作,虽然也是有效的,但却是被动的,而且也是治标不治本的控制方法。只有在施工全过程中进行严格的预防性控制措施,才是对路基路面施工进行科学控制的根本所在。

2强夯法加固地基原理

2.1强夯法加固地基的机理

2.1.1宏观机理

(1)非饱和土的加固机理:由于巨大的冲击力远超过土的强度,使土体产生冲击破坏,土体产生较大的瞬时沉降,锤底土形成土塞向下运动,因锤底下的土中压力超过土的强度,土结构破坏。由于土结构破坏,使土软化,侧压力系数增大,土不仅被竖向压密,而且被侧向挤密,这一主压实区就是土的破坏压实区。这一区的土应力超过土的极限强度,土被破坏后压实。由于土被破坏,侧挤作用加大,因此水平方向加固区宽度也在加大,故而加固区不同于静载土中应力椭圆形分布而变为水平宽度大的苹果形。区外为次压实区,土应力小于土的极限强度而在于土的弹性极限,土可能被破坏。但未被充分压实,或被破坏而未压实,此区也可称为破坏削弱区。由于动应力远大于原来土的自重应力,坑底土在向侧向挤出时,坑侧土在侧向分力作用下将隆起,形成被动破坏区。夯坑越深,土固化内聚力越大,则被动土压力越大,土不易破坏隆起,反之就易隆起(见图1示)。

注:A――主压实区;B――次压实区;

C――压密、挤密、松动区;D――振动影响区;Pd――锤底动应力

图1 强夯后土体变形示意图

(2)饱和土加固机理:饱和二相土(土由固体颗粒及液体组成)实际并非是二相土,二相土的液体中存在一些封闭气泡,约占土体总体积的1%~3%,在夯击时,这部分气体可压缩,因而土体积也可压缩。气体体积缩小的压力应符含波义尔~马略特定律,这一压力增量与孔隙水压力增量一致,因此冲击使土体结构发生破坏,土体积缩小,液体中气泡被压缩,孔隙水压力增加。孔隙水渗流排出,水压减少,气泡膨胀,土体又可以二次夯击压缩。夯击使土结构破坏,孔压增加,这时土产生液化及触变,孔压消散,土触变恢复,强度增长。如果一遍压实过小,则土结构破坏丧失的强度大,触变恢复增加的强度小,则夯后的承载力反而减少。如果进行二遍夯击,土进一步压实,则触变恢复增长的强度大,依次增加遍数可获得预想的加固效果。

(3)对于粘性土,由于粘性土的特征是颗粒细,渗透系数小,并且有内聚力,特别是湿陷性黄土,它在天然含水量时具有很高的内聚力,因此强度很高。非饱和粘性上加固时,由于其内聚力高,侧向地面不易隆起,夯坑较深。其加固范围仅限于图中的A区和B区,D区常无影响。其A区的加固深度较小,这是由于动应力难以破坏强度高的结构。对于填土来说,由于其固化内聚力很小,A区加固深度常较大。当土的含水量增高时,特别是饱和的粉土,土的固化内聚力变小,A区加固深度增大。但此时应注意分遍夯,每遍所用单位面积夯击能不能过大,限于加固区水中气泡被全部压缩,每遍过大的夯击能只能使侧面上隆起。对饱和度大的非饱和土,应注意加固后会转变为饱和土,如需继续加固,也必须分遍夯。

(4)对于砂性土,这种土由于没有固化内聚力,图中的A、B区通常较大,B区显示出压密作用急速减少,夯击时,夯坑易塌陷,提锤不会握裹,夯坑深度可较大,故总加固深度较大。同时,振动作用可使D区土振密或松动,可加大加固深度并可能引起周围土的振陷,场地发生环裂,引起邻近建筑物下沉。密砂在覆盖力小时则可能变松,松砂则变密。

2.1.2微观机理

强夯所产生的冲击能打破了土颗粒间的连接,因而也就破坏了原来的土体结构,改变了土体中各类孔隙的分布状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对含量,使土颗粒重新排列成更密实的漩涡状结构。随着土的触变性能的恢复,处于更密实状态中的粘胶颗粒和结晶盐等胶体结构,由于粒间距离的缩小,更好地发挥了它们的胶结作用,提高了土体的抗变形能力和剪切强度。

3强夯法主要的设计参数

3.1加固深度

有效加固深度又被称之为有效影响深度,它会受到地基及加固目的的影响。有效加固深度能够将处理效果的重要参数得到有效发挥,作为地基处理方案确定的关键依据。加固深度又称为有效加固深度,在该范围内承载力应达到150kPa以上,湿陷性黄土干密度应达到1.5g/cm3以上或消除湿陷。

3.2单位面积夯击能

单位面积夯击能指提高加固深层时,单位加固面积所用的夯击能。对饱和土需要分遍夯击,这是因为每一遍夯击也存在一极限夯击能,该能为地基中孔隙水压力达到土的自重应力时的夯击能,此时土已液化,称之为每遍最佳夯击能或饱和夯击能。

3.3分遍与夯点间距

夯点需有一定间距,使冲击时夯坑产生冲剪,在夯坑底形成一挤压加固区,为使所产生的挤压力受周围土约束,侧面应不隆起,因此侧面应有一定间距的不扰动土,不能一夯挨一夯。由于夯点间距大,夯点间需增设夯点以加固未挤密土,故需增加遍数,这种分遍实际上是夯点分批夯击。夯点间距一般取1.7~2.5D,D为锤底直径,密实度要求高时取小值,反之取大值。

3.4夯锤

夯锤可用砼及铸钢(铁)制作,夯锤形状可为圆形、方形、现多用圆锤。锤底面积一般根据锤重决定,锤重为100~250kN时,可取锤底静压力25~40kPa。夯锤宜设若干个排气孔,孔径宜取250~500mm,过小易堵孔,丧失作用。

3.5起夯面

为使强夯加密土不被挖除,有效利用其加固深度,起夯面可高于基底或低于基底。高于基底是顶留一定压实高度,使夯实后表面与基底为同一标高。低于基底是当要求加固深度加大,能级达不到所需加固深度时,降低起夯面,在满夯时再回填至基底以上,使满夯后与基底标高一致,这时满夯加固深度加大,需增大满夯单击能。

3.6垫层

对软弱饱和土或地下水很浅时,常需在表面铺设砂砾石、碎石垫层;厚0.5~1.5m,以形成一覆盖压力,减少坑侧土隆起,使坑侧土得到加固,也有利于机械作业。垫层厚度不宜过小,过小不起作用;也不宜过厚,过厚时在锤底形成大的垫,扩散动应力,减少下部软弱土的加固作用。

4 强夯施工法在公路软基处理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①强夯法施工之前,应根据试夯来调整强夯施工的各项技术参数指标。

② 夯击前应进行场地平整,并在周围布置好排水沟,做好夯点测量放线与定位,尤其是要标明第一遍夯点的具置。

③ 在起重机就位的同时,夯锤位置应与夯点位置重合。

④ 如果发现有夯锤歪斜的现象时,应当立即对该

坑地予以整平。

⑤ 强夯施工前,应仔细检查夯锤落距以及锤重,确保其单击夯击满足施工需求。

⑥ 每遍夯击前,应对该遍的夯点定位进行一次测量复核,并在夯完之后对夯坑的位置进行仔细检查,一旦发现漏夯以及夯点偏差立即予以纠正。

⑦ 强夯施工过程中,应将施工情况以及各类参数等进行详细的记录并整理、存档。

5工程实例

2011年3月份,由我六合区东北段服务指挥部参与协调服务的南京绕越高速公路东北段高速公路工程的RY-DB2标段中发现存在一定范围的特殊软土,属于液化粉砂地基,长度共301m,需要进行强夯加固处理。施工中选用了带有自动脱钩装置的履带式起重机,夯锤重100kN,落距10~15m,单点夯击能1000~1500kj,两遍夯击+2击低锤满拍,夯击次数5~6击,满拍夯击能50t.m,砂砾垫层厚0.5m。施工中,起重机准确就位后,测量了夯锤顶部高程,保证了夯锤在预定高度上。夯击作业时,落锤的中心位置偏差控制在150 mm以内。当发现夯坑底倾斜>30?时,施工中将坑底填平后又进行了夯击。夯击一遍后,将场地整平,测量平整后的场地高程,在规定的夯击时间间隔后,又重新布置夯击点进行了第二退夯击。最后进行一遍低锤满夯,并最终测定了场地高程。结果符合设计及验标要求。在施工时,场外设置了排水沟,防止场地及夯坑积水。夯击结束后,经静力触探检测密实度,达到了设计要求,效果十分理想。

6结语

20多年来,国内外的工程实践证明,强夯技术是一种经济、便捷、可靠的地基加固方法。今后应当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建立实用的计算方法,改进施工工艺,研制精密的测试仪器和运用科学的测试方法,以进一步提高强夯和强夯置换法的加固效果,缩减工期,降低成本,把强夯和技术提高一步。

参考文献:

[1] 张庆国,毕秀丽.强夯法加固机理与应用[M].山东:科技出版社,2003:2―5.

[2] 谭永乐.高速公路路基强夯技术施工质量控制指标的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5:40―45.

夯实社会治理根基篇5

关键词:党组织 创建 和谐 企业 探索

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是党的十提出的重要课题。企业是社会经济的微观细胞,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国有煤炭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支撑、引领和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因此,积极构建和谐企业是当前企业促进和实现科学发展题中的应有之义。

(一)助推企业发展,夯实和谐企业创建的物质基础。

“发展是硬道理”。任何时候,企业党组织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指导思想,努力用发展来解决当前和今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企业生存与发展是职工得实惠的物质基础,也只有企业发展了,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和谐企业创建目标,才能促进职工参与企业和谐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要围绕中心任务,发挥党组织的作用。要围绕生产经营、安全质量、技术创新、环境保护等一系列工程,动员基层党支部和全矿党员积极融入生产经营和行政重点工作中,抓住事关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大力开展“落后遭淘汰,创业促发展”主题教育活动和“降本增效”、“增量增效”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党员要在生产经营急难险重工作中克难攻坚,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增强职工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使企业克服诸多困难,尤其是在金融危机中逆境而行,实现跨越式地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经营效益,提升职工收入。

(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夯实和谐企业创建的思想基础。

和谐企业创建,思想观念上的统一与和谐是先导。企业文化建设,在整合和形成职工统一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创建和谐企业,必须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要坚持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部分来抓,努力培育职工共同价值观,增强企业发展后劲。要结合矿山实际,重点加强以下七个方面子文化建设。以深化安全标准化管理,推行人人承诺践行安全活动为契机,大力营造具有矿山特色的安全文化;以全面提升职工质量管理观念和实行质量效益考核机制为契机,形成具有矿山特色的质量文化;以全面推进惩防体系预警数据库建设为契机,不断延伸具有矿山特色的廉洁文化;以实施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逐步形成具有矿山特色的标识文化;以组织实施丰富多彩的广场文娱活动为载体,积极营造具有矿山特色的活动文化;以开展设备管理升级、推进现场文明生产活动为契机,形成具有矿山特色的环境文化;以强化“三标一体”管理体系的执行、评价、考核,推进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升级活动为契机,努力构建具有矿山特色的执行文化。企业文化理念不断融于职工日常工作的行为之中,形成职工共同遵守的职业行为规范,推动企业文化的软实力和转化成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文明和谐城市化矿山的保障力。

(三)满足职工自我发展需求,夯实和谐企业创建的群众基础。

时代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兴起,市场经济下的充分竞争,对职工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工素质的高低对企业的发展和兴衰成败作用至关重要。满足职工自我发展需要,不断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努力搭建职工展现才能的平台,充分激发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与创造性,是能否建设和谐企业的根本保证。

为提高职工岗位技能,就要大力开展多种极富针对性的操作培训、导师带徒、技术比武会以及 “三型”(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创争活动,并实行奖先罚后,进一步提高职工队伍的岗位安全与操作技能。为增强职工自主创新能力,就要坚持开展合理化建议征集、“金点子”和先进操作法、职工专利技术、职工自主管理成果等评审活动,重奖立功人员,激发职工立足岗位勇于创新。为最大限度地挖掘资源潜力,要建立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操作人员三条职务晋升通道,通过定期培训、绩效考评、竞争上岗等优胜劣汰机制,盘活人力资源,增强职工的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自觉性。

(四)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夯实和谐企业创建的人文基础。

一个企业,党政之间关系的和谐相处、团结协作,是搞好企业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要大力创建“四好”领导班子,形成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民主决策程序及班子成员的激励约束、业绩动态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企业党委摆正自身位置,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坚持“三融入”(融入生产经营、融入行政工作、融入职工思想实际),正确处理与行政的关系,从不对立,但不盲从,做到搭台不拆台、支持不包办、过问不揽权、放手不旁观,积极参与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形成党政工作同力,目标同向,责任同当,使企业各项管理工作有序推进,促使领导班子成员政治素质得到提高,经营业绩连年攀升,团结协作精神得到增强,领导干部的作风形象得到职工的公认。

(五)建设生态文明矿山,营造和谐企业创建的环境基础。

建设生态文明矿山,是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需要。同时,煤炭资源是有限资源,也是不可再生的资源。由于开采年限的局限性,更要求我们必须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矿山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和谐企业的创建。

要坚持资源优先的发展战略,对周边矿山实施资源整合,增强煤炭资源的保障力;坚持节能减排,实施井下水净化回收工程,实现选厂生产新水零补充;通过控制非生产用电,淘汰高耗能电器,有效降低电耗;通过严格采掘计划线管理,加大残矿回收力度,提升煤炭回收利用率。在此基础上,要引入“绿色矿山”理念,投入资金进行环境综合治理,加大煤矸石的利用,采用充填开采,减少或杜绝煤矸石的升井,,兴建职工休闲场地,加大绿化复垦工作力度,提高矿区绿化率,促使矿区生产环境、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矿山可持续发展力明显增强。

夯实社会治理根基篇6

[关键词]农村;阶层分化;党组织;权威;重构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28X(2011)05-0053-03

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民”有着相对单一的内涵。但是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社会急剧变动,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社会阶层。“政党能否容纳不同的阶层?能否整合不同的社会力量?能否满足不同利益团体的需求?能否缓和社会冲突并消解不安定因素?这些都成为考验政党权威的重要挑战。”[1]与此同时,伴随村级党组织执政资源的日渐流失,农村基层党组织面临着“权威弱化”,甚至被“边缘化”的严重境地。[2]有效应对农村社会阶层分化带来的权威挑战,不仅仅关系到村级党组织的命运,更关系到党在农村的执政命运。基于此,如何科学有效地应对农村阶层分化带来的权威挑战,突破困境,重构村级党组织的权威,真正发挥村级党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研究课题。

一、农村社会阶层分化对村级党组织权威的挑战

1949年至改革开放之前,鉴于农村社会高度同质性,村级党组织依托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制度和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拥有足够的权威。但是,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变迁,农村社会阶层分化使农村社会呈现明显的异质性,原来的利益格局被打破,村级党组织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村级党组织权威带来巨大的挑战,导致村级党组织权威日渐弱化。具体说来,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挑战之一:利益诉求多元化。在农村社会阶层分化背景下,不同阶层之间资源占有的数量和质量存在明显的不均,由此形成不同的利益群体,其利益需求也出现了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农业劳动者阶层的利益诉求更倾向于从村级党组织那里获取资源,能够致富并实现地位的回归。农民工阶层与村级党组织的离心力较强,不过也希冀村级党组织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取消歧视性的待遇,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3]先富起来的私营企业主阶层占有较多的资源,有着较高的地位,政治要求更为强烈,往往利用其经济势力影响、控制着村庄,挑战着村级党组织权威。农村管理者阶层,因其农民与干部的双重身份,其利益诉求一方面希望现有体制为其提供更好资源,同时也希望带领群众发展农村。当村级党组织不能准确把握各阶层利益的最佳契合点、较好的整合各阶层的利益诉求时,极易引发各阶层的不满乃至敌对情绪,严重影响到村级党组织的权威。

2.挑战之二:内部矛盾激烈化。农村社会阶层分化后,农村社会由同质化向异质化转变,社会群体之间的冲突增多,“如果这些矛盾不能及时化解,阶层之间的裂痕不能及时弥合,矛盾就有可能激化,裂痕就可能继续扩大,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就会受到严重威胁。”[4]更值得注意的是,分化的阶层依据其占有组织、经济、文化资源数量形成了不同的等级。包括成为农村强势群体的农村管理者、乡镇企业管理者、私营企业主三个阶层,处于中间阶层的个体劳动者和个体工商户、农民知识分子和农民工以及作为农村弱势群体的农业劳动者和雇工。不同等级的资源占有状况和社会地位差距明显而且有扩大化的趋势。这种等级差别虽然没有上升为阶级差别,但其严重后果就是使农村内部矛盾开始从个体与个体的矛盾向阶层与阶层的矛盾过渡,从鸡毛蒜皮的小冲突到多种利益纠结的大冲突。在这样的背景下,村级党组织作为农村社会发展的领导核心,处理矛盾的压力剧增,任务更加艰巨。一旦处理不好,村级党组织容易成为冲突各方的泄愤对象,成为“众矢之的”,严重影响到权威。

3.挑战之三:价值追求物质化。随着物质财富对村民生活水平、社会地位等的决定性作用日渐明显,农村社会从政治本位转向经济本位。农民“理性执着的追求物质利益”,成为实实在在的“经济人”。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从过去迷信权威、崇拜权威发展到开始用合乎理性的目光评价现实政治,并形成不同意见”,[5]村级党组织历史形成的权威日渐流失,“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已经成为能否赢得政治忠诚和支持的重要因素”。[6]这意味着政治绩效在权威构建中占到越来越大的比重,单纯依靠历史威望和法规支持已经不能树立村级党组织的权威,难以保障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现实社会中的农村,“富人治村”或“老板治村”不仅占到相当的比例,而且越来越多村级党组织向富人靠拢,严重弱化了村级党组织的权威。这一挑战甚至深入到党组织内部,党组织不仅发展党员困难,而且部分党员干部价值观念异化。大量的调研资料显示,经济欠发达地区往往希冀于“个人魅力型”党支部书记来维系村级党组织权威,前景堪忧。

4.挑战之四:政治参与多样化。农村社会中处于上层的阶层,有着更为强烈的政治参与愿望和争夺农村话语权的强烈动机,极大冲击着村级党组织权威。农村社会中处于下层的阶层,基于其现有弱势地位,“对于自身的经济、社会状况的关注要远远超过政治发展进程,政治参与积极性不高”,不过,当其利益持续得不到保证时,强烈的“社会剥夺感”会让这一社会群众同村级党组织的离心力加大,各种非常态的政治参与方式就会乘虚而入,例如上访、宗教迷信行为、大规模等,这些都会严重冲击村级党组织的权威。农村社会中处于中层的阶层,既会以其知识、阅历质疑村级党组织权威的合法性,对村民自治组织有着较强的认同,但也并不排斥村级党组织的领导。

二、社会阶层分化下村级党组织权威重构的路径选择

村级党组织权威弱化的根源就在于村级党组织执政资源的流失,农村社会阶层分化的挑战加剧了这种资源的流失。因此,针对农村社会阶层分化的挑战,必须夯实村级党组织权威重构的执政资源。本文将执政资源分解为经济资源、政治资源、组织资源、文化资源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1.强化村级党组织的经济基础,夯实村级党组织权威重构的经济资源。讲过:“领导的阶级和政党,要实现自己对于被领导的阶级、阶层、政党和人民团体的领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利益,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予政治教育。”[7]要整合农村不同阶层的利益诉求,就必然要求夯实村级党组织的经济资源,为权威重构打下坚实经济基础。一是要加大扶持力度,提高村级党组织的经济实力。要理顺村级党组织与村民自治组织对于农村集体经济的支配关系,增加村级党组织的资源配置量,使村级党组织依然能够成为农村重要的资源供给者。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建立稳定规范的村级党组织工作经费保障制度,建立资金稳定、管理规范、保障有力的村级党组织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和农村干部补贴定期调整机制,防止村级党组织因“无钱办事”而出现“空巢”、“空缺”现象。[8]二是要增强造血功能,提高村级党组织发展经济的能力。“给以物质利益”不能简单的理解为钱财物的帮扶,更强调的是村级党组织依靠其发展经济的能力去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致富,从而最大限度满足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需求,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当然,各级相关部门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扶持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发展,为村级党组织发展经济提供坚强的外部保障。

2.维护村级党组织核心地位,夯实村级党组织权威重构的政治资源。面对村级党组织失去农村话语权的挑战,维护村级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夯实村级党组织的政治资源成为村级党组织权威重构的关键环节。一是要理顺村级组织关系,保证村级党组织的政治权威。关键要协调好村的党组织和村委会的关系。当前,法规的含混和操作性的缺失,事实上导致了农村形成了二元权力结构,局部乡村形成两个权威中心,导致村级党组织权威的弱化。因此,建议对相关法规进行修改,通过制度建设合理划分两委权力边界,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从法规层面明确村级党组织的政治权威。二是要改革创新,增加村级党组织的法理权威。在农村社会阶层分化下,随着农民对党的离心力增强和党协调各阶层利益关系的“本领危机”,单纯依托法规强化村级党组织权威日渐乏力。因此,要积极改革创新,通过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增强村级党组织的执政合法性,以期获得更多的法律权威。重点是改革党内选举制度,改进候选人提名制度和选举方式,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办法,积极探索两票制、公推公选等方式。

3.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夯实村级党组织权威重构的组织资源。组织规模、党员素质、作风纪律、组织原则与方式等因素直接关系到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决定着村级党组织权威的强弱。为此,要有效应对农村社会阶层分化带来的挑战,必须夯实村级党组织的组织资源。一是要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针对农村社会阶层分化的特点,要“在以地域、单位为主设置基层党组织的基础上,按照便于党员参加活动、党组织发挥作用的要求,探索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推广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链、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相对集中点建立党组织的做法”,[9]消除因社会流动分化后产生新的社会领域中党组织的盲点,不断提高党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二是要推进村级党组织工作创新。村级党组织要适应农村社会阶层分化下带来的新特点新变化,创新活动内容、创新活动方式,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深化基层党建工作三级联创活动,坚持和完善“制度”,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信息化。三是要加强村级党组织队伍建设。一方面,要高度重视高素质村级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另一方面,要抓紧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这一基础工程,打造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值得注意的是,夯实村级党组织权威重构的组织资源不能走“个人魅力型权威”的老路,即过分看重农村中上层阶层的经济能人或政治精英来维系村级党组织的权威。关键要立足制度机制创新,夯实村级党组织的组织资源来构建法理型权威。

4.教育和引导农民,夯实村级党组织权威重构的文化资源。“文化资源是政党在执政过程中所凭借的精神层面的资源,它是执政资源中的精神软件。”[10]它能够有效地获取群众的心理认同,是政党权威的重要来源。农村阶层分化导致了农民的价值追求呈现物质化的倾向,使意识形态的导向力、价值观念的作用力、先进文化的凝聚力功能弱化,严重冲击着村级党组织权威。因此,必须教育和引导农民,夯实村级党组织权威重构的文化资源。一是要重塑党所倡导的主流意识形态。通过广泛有效的宣传教育,提高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执政能力,使农村中不同阶层的群众能够认同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从而认同共产党在农村的领导核心地位并拥护党的领导权威。要最大限度地整合农村社会不同阶层的意识形态。二是重塑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要依托新农村建设这个平台,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奉献精神、诚实守信、文明谦让等传统价值理念和社会价值观念得以回归和光大,有效抵制极端个人主义、物质主义、宗族主义和封建迷信。特别是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农村社会各阶层的价值共识。三是要弘扬先进文化。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先进文化武装头脑。通过夯实村级党组织执政的文化资源,切实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让农民正确理解当前农村社会阶层分化的必然性和阶段性,增强对未来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信心。

三、结论

村级党组织权威重构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本文仅从农村社会阶层分化视角,就阶层分化对村级党组织权威带来的具体挑战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因此,这些对策并不能整体解决“村级党组织权威重构”的问题。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农村社会阶层分化的复杂性增加了研究的难度。不仅不同村庄社会阶层分化的程度不同,而且即使同一村庄在不同时期社会阶层分化也呈现不同的状况。一言以蔽之,农村社会阶层分化是历史的产物,不同时期农村社会阶层分化呈现不同的阶段性特征。这意味着中国农村社会阶层分化并没有结束,农村社会结构仍然在不断的裂变之中。因此,对农村社会阶层分化下村级党组织权威重构的研究远未结束,有待理论界作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杨松.政党权威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J].学术界,2001,(4):19-29.

[2]李勇华,雷志松.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基层党组织权威重塑[J].理论导刊,2007,(7):68-70.

[3]林炳玉.农村社会阶层分化与村党组织建设[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3):84-91.

[4]孔繁金.农村阶层分化对和谐社会构建的影响[J].理论探讨,2007,(4):24-26.

[5]顾文浩.论社会转型与中国共产党权威的互动关系[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2):103-106.

[6]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84.

[7]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73.

[8]秦广强,李亚雄.村级组织的“空巢”、“空缺”现象研究――基于鲁西北A村调查[J].长江论坛,2006,(4):40-43.

[9]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5-26.

[10]张恺.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资源的现状及其扩展[J].党政干部论坛,2009,(4):7-9.

夯实社会治理根基篇7

【关键词】 农村;社会管理;创新;问题;对策

党的十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提高农村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如何进一步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提升农村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已成为建设农村社会的现实课题。

一、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重要意义

1、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是农村经济社会新变化的客观要求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在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是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的时期,同时也是农村经济社会深刻变化的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不断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对象更加多元。农村经济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农村社会管理的范围和领域进一步拓宽。农村社会结构分化,出现许多新的经济成分和新的社会阶层。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流动性越来越频繁,农村面临的各种利益矛盾越来越复杂,大大增加了农村社会管理的难度。农民的主体意识、民主意识和法律意识日益增强,要求建立畅通表达利益诉求机制的愿望日趋强烈。在这样的形势下,促进农村全面发展和维护农村和谐稳定,都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社会管理。

2、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也是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全面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行动指南。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但从目前的农村总体现状来看, 经济、社会发展都还比较落后, 尤其是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治安、社会文明等社会发展比较落后。只有加强农村社会管理, 为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才能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3、加强和创新与农村社会管理,是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原有的社会管理模式被打破,社会管理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显现,农村已成为社会管理最薄弱的环节。如何适应这一发展新趋势,构建新的社区管理架构,有效化解矛盾成为农村社会管理的新课题。同时,新农村建设提出的“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都属于农村社会管理范畴。因此,必须建立、完善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农村社会管理模式,充分调动社会、群众参与乡村管理的积极性,切实提高乡村治理和农村社会管理的质量与效率,确保农村基层社会稳定和谐。

4、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是适应农村社会转型的迫切需要

当前,我国正处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农村社会的转型不仅是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变化,而且包含着利益的调整、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化。伴随这一过程,农村社会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社会分化加速,社会流动加快,社会冲突加剧,社会整合力下降。转型时期社会的变化和变革加剧了农村社会矛盾,引发了农村社会的进一步嬗变,传统的农村社会观念和体制被突破,农村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只有加强农村社会管理, 才能有效缓解和解决农村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保证农村社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二、当前农村社会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社会管理理念落后,社会管理职能弱化

随着农村乡镇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农村社区组织的不断扩大,农村乡镇一些社区管理组织、管理人员的观念仍然比较落后,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文化素质、法制观念、服务意识和管理的积极性普遍不高,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仍然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且“行政化”色彩较浓,还习惯于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那套做法、那套理念来管人、管事、管物,其管理方式、活动开展、服务实效等均严重滞后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2、农民稳定增收依然困难,社会管理矛盾突出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民收入实现了持续较快增长,但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足。总的来看,农民增收基础还不牢固,收入水平依然较低,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扩大的趋势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而且,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也随之提高并趋向多样化,但较低的收入水平又限制、压抑了他们的需求,这种落差感很容易使他们产生失落和不满情绪。

3、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缓慢,社会管理保障滞后

过去由于受二元体制影响,农村公共事业发展严重滞后,不仅拉大了农村与城镇的发展差距,也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农村社会管理。近年来,农村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领域虽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与城市的社会建设相比、与农民的意愿和农村的需要相比,农村公共事业“短板”问题仍然很突出。农民占有的教育、卫生、文化资源水平较低,农村低保、新农保标准不高,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还远远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

4、基层组织建设服务缺失,社会管理方式单一

基层组织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对做好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还存在重经济建设轻社会管理,重管理轻服务等问题,没有把党组织和党员在社会管理服务中的作用发挥出来。一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社会管理服务能力不足,部分基层干部的素质与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要求尚有差距,不善于做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基层党组织的作用难以发挥。

5、农村管理体制还不健全,社会管理秩序混乱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农村基层民主和村民自治代替了时期高度行政化的管理体制。然而,由于深层次的利益矛盾,村民自治还没有完全到位,村支两委关系和乡村两级关系尚不规范,导致在农村基层管理中,矛盾重重、冲突不断。同时,由于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如缺乏农村社区发展和管理的参与机制、重大事项的民主决策机制、基层社会矛盾和冲突的预警机制与协调机制等,致使农村基层民主流于形式、干群关系紧张、突发事件增多,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

三、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对策

1、转变社会管理理念,夯实农村社会管理的思想基础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一些原来以农业为主的农村经济关系、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对社会建设、社会管理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长期沿用的传统管理模式面临严峻挑战,迫切需要改革创新,转变不合时宜的管理观念、管理方式、管理手段。这种转变体现在:管理目标从“农村支持城市”向城乡统筹发展、优先经济目标向优先社会目标转变;管理态度从事后补救的消极应对向事前预防的主动应对转变;管理手段由人治向法治和德治以及农村公民自觉自愿的合作转变;管理主体从单一的政府主体向政府、社会组织多元共治转变,进而确保与现存农村社会管理环境相适应的服务性管理、法治化管理、责任管理、多元共治和公众参与的实现。

2、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夯实农村社会管理的物质基础

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建立在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的基础上,这是农村社会管理的物质保障。因此,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要始终把组织、推动和抓好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放在首位。要重点抓好发展壮大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壮大农村工业经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要千方百计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引导和帮助群众学科技、用科技提高发展本领,开发致富项目,推进农村产业化经营;要积极鼓励和规范农民群众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加强对农村各类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引导,带领群众抓发展、闯市场、奔小康。只有让老百姓真正富裕起来,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才能增加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指数,才能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3、积极保障改善民生,夯实农村社会管理的群众基础

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最根本的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农民的利益为重,通过改善民生,强化服务来减少社会矛盾,增加和谐因素。一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要进一步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提升义务教育水平,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优化农村教育资源,规范建设师资队伍,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同时,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强化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失地农民和劳动力转移培训等。二是加强农村卫生、文化事业建设。要切实抓好乡镇、村(社区)卫生室基础设施和技术队伍建设,提高乡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大力推进文化中心、文化广场、农家书屋、职工书屋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满足农村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三是健全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不断巩固提升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水平,探索建立城乡一体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低保救助等社会保障制度,努力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

4、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农村社会管理的政治基础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关键也在基层。一是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顺应经济社会结构深刻变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大农村基层组织办公场所建设力度,选配政治素质高、有能力、勇于创新、农民信的过、能为农民谋利益的人进入党支部、村委会和农村社区工作委员会;提高农民基层组织工作经费,着力解决农村基层组织“有地方办事、有人办事、有钱办事”的问题。二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社会组织。要积极扶持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村新型社会化组织和农村社会中介组织,引导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市场信息,推广种养植技术,充分发挥其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实现广大农民的自我管理、相互扶助和共同提高。

5、健全社会管理体制,夯实农村社会管理的工作基础

一是要健全诉求表达机制。要进一步拓展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注重民意收集与信息反馈,落实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处理群众制度,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平等对话权,积极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从而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二是要健全情绪疏导机制。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宣传舆论工作,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正确认识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把情绪疏导与群众诉求表达、政务信息公开、广泛吸纳民意有机结合起来,更加注重经常性的交流沟通,更加注重平等性的对话协商,更加注重个体差异、人文关怀和心理健康,有效疏导社会情绪。三是要健全矛盾化解机制。要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建立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的机制,完善和落实工作制度,认真做好矛盾纠纷的排查、调解工作。要构建司法诉求机制,健全法律援助体系,确保群众能够得到及时的司法救助。四是要健全应急管理机制。要尽快健全各类应急预案,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抓紧建立综合性的应急指挥平台,加快构建实战化的应急指挥体系。要高度重视和加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有效防止决策不当引发的社会矛盾。

【参考文献】

[1]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农民日报,2011-3-25.

[2] 郭振宗.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的重大意义及对策.理论学刊,2007(10).

[3] 黄文冠.加强农村社会管理 促进和谐社会发展.世纪桥,2011(2).

[4] 连家轩.全面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求是理论网,2011-8-2.

[5] 吴海燕.创新农村社会管理 解决社会矛盾.求实,2011(12).

[6] 李恭进.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几点思考.人民网,2011-10-21.

夯实社会治理根基篇8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认真贯彻落实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原则,进一步健全消防安全责任制,前移火灾预防关口,完善消防工作网络,推进社会消防安全管理创新,夯实公共消防安全基础,有效预防火灾事故和减少火灾危害,切实维护公共安全。

二、目标任务

以落实政府部门消防工作“四项责任”、提高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夯实农村和社区火灾防控“四个基础”、提高公安机关消防监督管理“四个水平”为着力点,力争通过3年努力,使全县消防安全责任体系更加健全,社区、农村消防安全基础更加牢固,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自防自救能力明显提高,公安消防监督管理能力显著增强,消防工作社会化水平显著提升,亡人火灾明显减少。

(一)落实消防工作“四项责任”

1、落实组织领导责任。各乡镇、各部门要认真履行消防工作职责,确保各项消防工作责任落实到位。要组织编制并严格落实《消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有效保障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县防火委每季度要组织召开一次例会,沟通信息,研究解决消防工作重大问题,部署阶段性消防工作。特别是针对每年度的政府挂牌重大火灾隐患单位整改工作,要及时组织召开专题协调会,明确督办部门,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资金和措施,确保按时完成整改工作。要组织开展以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建筑、“多合一”场所和居住出租房等为重点的消防安全整治“十大行动”,严格执行《温州市严厉打击消防违法行为十条常态严管措施》,有效消除社会面上的突出火灾隐患。在重大节假日期间以及火灾多发季节,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消防知识宣传提示和教育培训。

2、落实监督管理责任。相关部门要抽调人员实行统一办公,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加强对当地整治工作的督察指导。公安、规划建设、文化、卫生、教育、安监、房管、民政、工商等部门要严格依法审核涉及消防安全的审批项目,加强消防安全源头控制。各职能部门要制定加强和规范本行业、本系统消防安全的管理规定,明确管理职责,落实监管责任,对发现的火灾隐患依法查处或移送相关部门处理。

3、落实设施建设责任。要严格落实“十二五”消防规划,根据有关规定和实际需要,将消防站和消防装备建设纳入年度投资计划和财政项目库,确保消防站和消防装备建设任务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要集中整治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及居住出租房、“三合一”场所、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地等存在的消防安全突出问题,全面改善城乡消防安全环境。

4、落实考核与追究责任。县政府将消防工作纳入政府综合目标管理体系,作为平安建设考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消防工作目标责任书管理体系,年终进行考核。有关行业、系统主管部门每年要对本行业、本系统消防工作进行考评。要加大对乡镇开展消防工作情况的督查力度,每季度不得少于1次。严格落实消防工作行政问责制,对消防工作履职不到位或因工作不力、导致辖区连续发生亡人火灾事故的,纪检监察机关要依法依纪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提高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1、提高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各行业、系统的主管部门要督促本行业、系统的单位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公安消防机构要组织进行消防安全培训,督促单位定期组织开展防火检查巡查。对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要立即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要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资金,限时消除。

2、提高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依法应当建立专职消防队的企事业单位要建立专职消防队,其他单位要建立志愿消防队。公安消防机构要指导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要督促乡镇、部门单位加强消防控制室标准化管理,严格落实值班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熟悉消防设施设备的操作程序和方法。

3、提高社会单位组织人员疏散逃生的能力。进一步推广疏散逃生引导员制度,一旦发生火灾,确保单位内部人员能够得到及时安全的疏散。

4、提高社会单位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的能力。要督促社会单位落实消防教育培训制度,使内部员工普遍达到“三懂三会”(懂基本消防常识、懂消防设施器材使用方法、懂逃生自救技能,会查改火灾隐患、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的要求。指导单位根据消防安全标准化建设的要求,依据《人员密集场所消防标识设置标准》和《消防控制室消防安全管理标准》,规范设置各类消防安全标识。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要全面落实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一般单位可结合实际,有重点地落实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要求。同时,要将公众聚集场所“三提示”主题宣传活动紧密结合其中。年,属于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全部达标;年,所有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全部达标;2012年,属于人员密集场所的一般单位基本达标。

(三)夯实农村、社区火灾防控“四个基础”

1、夯实组织建设基础。按照“突出重点,分步建立”的原则,2012年底前,所有建制镇要设立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站,招配若干名合同制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明确1名乡镇领导分管,落实1名乡镇干部专门负责;乡政府要设立消防工作办公室,确有困难的,可以借助综治和安监力量,加强基层消防安全监督管理。

2、夯实设施建设基础。要结合“多合一”场所和居住出租房消防安全综合整治工作,督促居住出租房房东和企业主为外来务工人员配备手电筒、逃生绳或逃生梯、简易呼吸面罩、灭火器等消防“四要件”,提高外来务工人员扑救初起火灾和火场自救逃生的能力,年底前要全部配备到位,同时要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各乡镇要结合“多合一”场所和居住出租房日常消防安全检查工作,督促业主加强对消防“四要件”的维护保养。每个村(居)要设置公共消防器材配置点,配足配齐灭火器材,保证扑救初起火灾的需要。农村公共消防设施建设要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同步建设、同步发展。

3、夯实群防群治工作基础。要充分利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机制,将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消防宣传纳入其中,细化乡镇干部的“网格”责任,发动基层站(所)和村(居)委会等基层力量,分片包段,拉网检查,形成全民围剿隐患的强大攻势,坚决防止失控漏管。社区内的小场所要实行消防安全区域联防制度,开展消防安全互查互督,做到一旦发生火灾能够联合组织扑救;村庄要实行消防安全多户联防制度,轮流值班开展消防安全提示和检查。

4、夯实队伍建设基础。根据我县消防工作的实际需要,适时做好合同制消防员的增招工作,同时加大保障力度,确保合同制消防员的必需经费。切实加强对辖区内已建专职消防队的经费和装备保障,同时加快专职消防队的建设步伐,年底前,所有建制镇要建立政府专职消防队,所有中心村要建立配备小型运输车和进口手抬泵等必要装备的志愿消防队。

(四)提高公安机关消防监管“四个水平”

1、提高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水平。建立公安机关消防、治安、内保、警务督察及公安派出所“多警联勤”的消防执法机制,形成整治火灾隐患合力。把排查整治与健全制度、加强培训、改进技术等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提高系统、行业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公安部门要认真履行《消防法》赋予的监督检查职责,进一步加大消防监督检查力度,基层派出所要充分利用自身点多面广的优势,深入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消防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选用的防火材料见证取样、监督抽样的力度,加强消防产品的监督检查力度,严格建设工程消防审核、验收,杜绝建筑“先天性”隐患。

2、提高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水平。公安机关要加强消防监督执法的制度建设,在加强执法力度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执法质量。要配齐消防监督检查装备,提高消防监督检查技术含量。消防部门要加强对基层派出所的业务指导和培训,推进基层派出所更好地履行消防监督职责。继续做好合同制消防员的增招工作,弥补现役警力力量不足的问题。同时要加强合同制消防员的管理、教育和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其业务素质,提升消防监督执法水平。

3、提高消防宣传教育水平。加强消防宣传工作力度,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印发县开展全民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文政办发〔2009〕188号)精神,将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列入文明乡镇创建、平安建设和全民普法教育的工作内容。突出重点场所,着力抓好“通天房”、居住出租房和公众聚集场所的消防安全宣传全覆盖。抓住重点人群,加强外来务工人员、儿童、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的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提升初期火灾扑救和逃生自救能力。加强消防宣传阵地和消防宣传队伍建设,积极培训和建设当地固定消防宣传点、消防宣传专栏,发展和壮大志愿消防宣传队。教育、科技、司法和安全监管等部门要把消防知识纳入教学、科普、普法和安全生产教育内容。消防部门要开展对乡镇领导干部和公众聚集场所从业人员的上门培训,严格落实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管理人、消防设施操作人员和疏散逃生消防安全引导员的集中培训制度。

4、提高社会管理创新水平。要大力推广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安全用电智能控制器和推闩式逃生门锁等消防科技产品,增强建筑物的自我防控火灾能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作用,将单位的消防安全状况纳入银行贷款信用等级评定,推行火灾公众责任保险,推动单位自觉做好消防工作。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是适应新时期消防工作的迫切需要,是有效解决制约我县消防安全突出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各乡镇、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的重要意义,县政府将其纳入消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状,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形成“政府牵头、部门联动、单位落实、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建立全县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县长为组长,县府办、县公安局和县消防大队负责人为副组长,县防火委各成员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单位。各乡镇、部门要在年8月前制定当地的具体实施方案,成立组织机构,召开专题会议,周密部署实施。

(二)加强培训,广泛宣传。各乡镇、各部门、各行业要加强对单位员工的消防素质培训教育;公安消防部门要加强对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的消防技能培训,着力提高其组织开展消防工作,解决消防安全问题的能力。要充分运用宣传媒体,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大力宣传构筑“防火墙”工程的重要意义,普及消防安全常识和逃生自救知识,在全县营造良好的消防安全氛围。

上一篇: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区别范文 下一篇:情绪管理技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