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创作范文

时间:2023-09-23 00:28:59

建筑创作

建筑创作篇1

一、地域建筑文化

“文化”一词至今未有确切的定义;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思想观念和价值。地域建筑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与其地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社会环境形成特定关系,并体现地域基本特征的建筑。地域建筑文化正是这种地域生活方式和文化在建筑中的反映,它具有时空性和地域特征,在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其各具特色的地区文化,它们根植于当地人民的生活之中,数不尽也道不完,正是它们孕育了本地区的建筑文化与特有的“场所精神”②。

二、地域建筑文化的再生

传统建筑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建筑文化遗产,是全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每当人们置身于历史街区或传统村落时,总会觉得非常亲切和温暖,被那些充满生活情趣的场景所打动,这种强烈的场所感正是由生活在特定的地域街区、建筑和广场中的人群,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长期积累发展而来,并形成特定的地域建筑文化环境。它不仅是社会所创造的物质文明,也是精神文明的一种反映,有着深厚的社会文化内涵,是人们认同和依恋的生活场所。经济全球化在加速了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导致了建筑文化的全球化,对地域建筑文化产生了猛烈冲击,使得民族和地域文化失去了归属感和凝聚力,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发展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的重要性。因此,在建筑设计创作中如何辨证地对待“地域性”与“现代”的问题,如何传承和发展地域传统建筑文化,使其得以再生,已成为促进当今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

1.地域建筑的适应性传统地域性建筑历经几千年的沉积,发展到今天,仍然不失其魅力,最主要的因素是其对于地域的适应性。建筑师在进行地域建筑设计创作时,必须对传统地域建筑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了解其存在的独特价值。(1)对地域自然环境的适应性由于建筑所处的地域的不同,其地形、地貌等自然生态条件也不同,这就要求建筑必须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形式。(2)对地域经济技术的适应性地域建筑总是适应当地的经济条件的,并采用与地域相适应的建造技术及地方性建筑材料,形成一套比较生态的建筑技术。(3)对地域文化的适应性建筑作为一种文化活动的现象和产物,是不同地域社会、经济、技术、艺术、哲学、历史等要素的综合体,理应具有鲜明的时空和地域特征,这是不同地域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必然反映③。因此,地域建筑必须适应特定地域的文化习俗、生活习惯和等,才能形成有特色的地域建筑文化。

2.地域建筑文化的再生策略新形势下,地域建筑文化的再生,不仅仅是对传统建筑的简单模仿与复制,还包括保护、传承与创新等多个层面。面对新的创作环境和要求,建筑师不能一味地接受西方的建筑风格和技术,要理性地学习各个国家优秀的建筑文化,同时注意挖掘地域传统建筑文化,保护优秀地域建筑文化,将它们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创作中,既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也要符合现代生活的要求,增强人们对地域文化特色的认同,创新地域建筑文化特色。设计者在创作建筑设计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策略进行地域建筑的再生。(1)传统地域建筑造型的模仿传统地域建筑都有一些代表当地建筑文化的显著的外观造型特征和当地特有的建筑细部构件,设计者在创作现代建筑设计时,应将这些重要的地域建筑造型和细部构件在现代建筑中重现,再现传统建筑的造型特征,使现代建筑造型具有传统地域建筑的风格和空间形式。例如,传统建筑坡屋顶、青砖灰瓦等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这在各地古建筑保护中是常用的手法。(2)传统地域建筑符号的再现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哲学等这些人类文化的具体精神形式均统归于符号的范畴④。建筑作为文化的物质载体,正是通过符号来表达地域文化的。设计者对具有文化特征的建筑符号进行提取、总结,将其具化为一种可识别的图形符号,进而成为地域建筑文化的象征符号,并作为传承地域文化的载体,结合新的建筑技术与材料,在现代建筑设计创作中加以运用,使这些融入了地域建筑符号的新式建筑成为城市空间环境的组成,营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文化。(3)传统地域建筑符号的抽象变异传统地域建筑空间及其特征构件是文化传承的物质载体,蕴育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许多传统建筑空间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一些建筑构件也已经不具有当初的功能,新型建筑材料及建造技术的出现,加速了传统建造技术的更新。因此,建筑师在建筑设计创作时必须要认真研究传统地域建筑符号,对其进行抽象变异,运用新材料与新技术对地域建筑进行再设计,创作的新建筑不仅具有现代化的特点,而且具有浓郁的地域建筑文化特色。(4)地域建筑材料与技术的现代更新设计者在创作现代建筑设计时,不仅要关注地域传统建筑的外观符号元素,还要了解这些符号与地域建筑材料与技术的内在联系。传统建筑材料及技术许多都是低级的,现代社会环境污染严重、自然资源短缺,能使用的原材料太少,且价格昂贵。因此,采用现代材料与技术来再现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符号,不仅可以满足现代人的审美要求,还能创新建筑空间与造型。除此以外,设计者还要注意节能环保材料的运用,不但要再现传统建筑意境,还应满足生活、工作的舒适度。

3.地域建筑文化再生的原则在现代地域建筑再生创作中,除了要注意的设计策略的应用外,还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1)把握地域建筑特色,延续传统地域文化的原则;(2)坚持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地域建筑创作原则;(3)基于新技术的地域建筑意境再现原则。进入21世纪,我国城市化发展已经进入加速阶段,在大建设的高潮中,城市中充斥各种现代风格、欧陆风格的建筑,传统地域建筑文化遭到前所未有的“建设性破坏”。各种破坏尽管情况错综复杂,但说到底是对传统建筑文化价值的近乎无知及对西方建筑文化的盲目崇拜⑤。因此,建筑师在设计现代建筑创作时必须要立足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真正深入研究地域历史文化,总结地域建筑经验,并用来指导现代城市建设与建筑创作,充分利用地域建筑文化遗产的作用,使中国的现代建筑创作与城市文化走向地域特色发展之路。

建筑创作篇2

传统建筑材料以土、石和木材为基本材料,石材又以坚硬、耐久和易与获取而广为使用,加之以石材为主要建筑材料的西方建筑自近代以来逐渐占据了世界建筑的主导地位,石材建筑自然地被看作了传统建筑的主要形式。中国古典木构架建筑则成为东亚地区传统建筑的代表。

19世纪英国园艺师帕克斯顿设计的人人熟知的水晶宫和法国工程师埃菲尔为巴黎世博会设计的惊人之作——埃菲尔铁塔,开辟了近现代建筑的先河。这些作品中,少了些传统建筑中常见的柱式和线脚,多了些建筑功能与结构要求的一致性,在形态比例上又不失传统建筑的美感。它的产生,既是社会发震的要求,也有赖于当时成熟的铸铁工艺。随后,钢铁工业的繁荣和水泥的发明为建筑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刚劲混凝土结构的出现,是建筑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它把抗拉与抗压两种材料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而且经济、耐久、易于施工,以此确立了它在现代建筑发震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进入20世纪,世界就如同载入了助推器一般,飞快的转动着技术的齿轮,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被发明创造出来,每个人都在憧憬着下一秒的世界会怎样。这是的建筑也出现了之势,虽然经历了二次大战硝烟的摧毁,但战后重建却为建筑新材料,新技术提供了最好的实验场,结构对建筑的影响更是有目共睹。钢结构创造了摩天大楼,混凝土薄壳结构成为了大跨度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创造出许多至今仍被誉为经典的建筑形式。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建筑师,努维尔就是其杰出代表,推进了建筑的艺术与技术和谐统一方面所做的贡献是举世公认的,他熟练运用可塑性强的混凝土材树,把力与美有机的统一在了建筑实体中,创造了近乎完美的建筑形象,如罗马小体育馆,其内部混凝土网格既是结构的必然,又给建筑带来美的表现,与他同一时代的许多著名建筑师,在利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创造建筑美方面都有值得称道的。北欧建筑师阿尔托设计的芬兰工业大学阶梯讲演厅,对钢筋混凝土框架做了大幅度的形态变化,以适应内部空间的使用要求,采光天窗配以反射曲面,在突出结构形态表现的同时;也不忘建筑细部的处理。在阿尔托的作品中,处处能感受到对人的关怀。他在建筑形式上的上佳表现并未削弱他对结构形态的正确理解,他不愧为一位技术全面的建筑大师。美国建筑小沙里宁在建筑表现于结构形态的结台方面堪称典范。他设计的位于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的环球航空公司航站楼,内外形态的有机变化,赋予建筑以强烈的雕塑感,同时,其结构空间关系清楚,细部表达明确,不失合理性,在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航站楼的设计中,他以两侧向外倾斜的混凝土柱支撑单曲悬索屋面。外伸的柱子与内收的悬索在承力趋势上达到了平衡,形态符合人的心理感受,具有美感舒展的视觉效果,该建筑在细部处理方面同样别具匠心。不过,混凝土毕竟较为厚重加之制模工艺复杂,从20世纪后期,在大跨度建筑中更多的是被钢网架、悬索等结构形式所取代。

建筑结构与形式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推出,新建筑形式的不断涌现,透过建筑形式的表面,研究其建筑结构与形式的关系,不难发现,当今建筑结构与形式功能不统一的现象不断涌现,“形式主义”“表皮主义”越来越被盲目推崇,建筑结构即要满足营造建筑空间、使用空间、视觉空间的任务,又要服从于自然规律。

建筑物的使用空间与结构的覆盖空间关系问题,例如:大跨度穹顶结构建筑,其中的使用空间只有底部的一小部分,而建筑上部的大部分空间则成为了多余空间,这其中的浪费空间多大整体空间的二分之一,并且穹顶建筑不利用声音的传播,容易造成声音的聚交现象,为解决此问题,又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进行特殊声音材质处理,才能满足对建筑对声音传播的要求。因此,建筑力求使结构的覆盖空间与建筑物的使用空间趋于一致性。讨论建筑物的使用空间与结构的覆盖空间关系问题的同时,建筑物的使用要求与结构的合理几何体相结合也是同样重要关系问题,建筑的空间形式不仅要满足声学条件、采光照明、排水等综合情况。

建筑形态的创作注重结构形态的合理性,大到建筑体系的构成,小到构件和节点的处理,都需考虑到结构受力的要求。其次,索、膜等柔性抗拉材料得到广泛应用,它们减轻了结构自重,塔加了建筑跨度,也使得建筑显得更加轻盈。索桁架是以索来代替桁架的受拉杆件:如法国戴高乐机场扩建工程鲁瓦西二号航空港候机厅屋面结构采用的是平面索桁架体系,纵向轴线布置倒三角形截面桁架构成纵向联系。张拉索的运用,一改常见的桁架、网架下弦杆件所带来的粗重感。更为巧妙的是屋面与两端支撑结构的一体化设计,并且完全采用索——拱机制;将放射状素的径向张力转化为环向的支撑压力。以视觉上的悬念感,突出了建筑中的技术成就表现。膜结构的使用也是渐趋广泛,独特的气质极具视觉吸引力,不论是大型公共建筑,还是街头建筑小品,都能找到它的身影。张拉索与膜组成的索膜体系使得建筑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跨度。

此外,传统材料的运用也有新的特色,混凝土、砖、石、木材的有时是其他材料无法取代的.如德国的推特拉丁工厂消防站建筑设计:(Z. Hadid ),其入口雨棚采用钢筋混凝土板,支撑于一组钢管之上。独特的形态特征与材料的质惑使人过目不忘。里昂机场铁路客运站(建筑没计:Calatrava)的候车大斤与月台分别采用了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造型的新颖别致、材料的组合对比,以及构件截面的合理变化都为建筑增添了无尽的魅力。

最后,新型结构的不断涌现赋予了建筑新的内涵。最显著的要数开闭结构,它使得建筑的屋面可以根据大气变化和人们的需要而开启和闭合,非常适合用于体育、休闲建筑。从改善建筑的内部环境和更加亲近自然来讲,它无疑体现了人们对建筑的更高要求。日本队开闭结构格外热衷,开发了多种形式的活动屋面,主要用于风雨操场和室内游泳场。

真实之美

通过建筑创作中的结构构思解析这门课的学习,自己真实的了解到在进行建筑创作的过程中,如何将建筑的形式与其结构基础有机合理的构建在统一的表达层面上,是建筑创作中最难以把握的过程,人们为了追求绚丽的视觉效果,往往会创造出许多千奇百怪的外观建筑形式,虽然满足了人类的视觉欲望,但却为此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并且通过对建筑历史的分析研究,无数成功与失败的例子告诉我们,任何形式与结构脱离的建筑体制都是不严谨的、经不起推敲与历史的检验的,终将会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淹没,被人们所遗忘。

建筑创作篇3

建筑的形式与意境是建筑创作中十分重要的两个方面,一座优秀的建筑作品不仅仅需要具有优美的形式,还要富有美好的意境,而建筑创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文化和美学所影响,正是因为中西方在文化与美学上存在的差异,形成了二者之间在建筑创作的理念和方法上的不同。

2.中西方文化之比较

2.1中西方文化的演变历程

对于文化,一定要有一个动态的理解。人类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文化都是在与社会的发展、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不断摒弃旧的元素,同时不断产生新的元素而延续下来的。

以中国为例,从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到汉朝的“独尊儒术”,魏晋时期的玄学兴起,以及隋唐以后儒、道与外来的佛教相结合,形成了一个既是多元走向又是整体复合的文化大系统。直到近代,中国文化爆发了一场大变革,从上世纪初以“打倒孔家店”为主旨的新文化运动到今天,有人又在反思百年中国文化的变迁,试图构建所谓的“新儒学”体系,这就是中国文化的演变和发展。

西方文化也是如此。从历史上看,西方文化的演变更是跌宕起伏:从充满智慧和理性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到中世纪黑暗时期的基督教文化,然后经过15世纪的文艺复兴,近代的工业文明,逐步形成“以分析为基础、以人为中心”的现代西方文化,这是一个漫长的,同时也是非常惨烈的演变过程。

历史的事实证明,任何文化都在不断演变和发展,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因此,用一种静态、不变的观念来比较东西方文化这样两个大系统显然是很不科学的。

2.2中西方美学的差异

纵观中西方文化及美学的历史,不难发现,西方美学多是以“形”为中心,而东方美学则是以“意”――即“形神合一”、“情景交融”所产生的“意境”作为自己审美活动的核心。由形式美提升至意境美,这是一种由形及神,由景及情,最后创造出了更加丰富、更加深入人们心灵的美的感受。因此,情景交融是一种东方式的,有很高文化品位的审美理想。

在西方美学中,形式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有的学派甚至把“形式”提升到宇宙和美的本体或本质的层面。自古以来,西方人对形式的研究十分重视,在他们看来,形式所反映或代表的是美的本质和规律。两千多年来,不同学派试图从数理、心理、伦理等不同方面来阐释有关形式的问题。与建筑关系密切的如毕达哥拉斯的“数理形式”、格式塔的“完形结构”、卡西尔的“符号学”,以及源自哲学和社会学的后现代、解构主义等等,都是关于形式方面的研究。在西方人的观念中,美并不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是可解可读的。西方建筑史中,那些著名的神庙、宫殿,都由一系列精确的数字关系所构成,如黄金分割定律以及比例、尺度等,这些都是一种美的法则。近现代建筑史中,解构主义及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也是和西方哲学和社会学发展联系在一起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拓朴数学、仿生学以及通过电脑随机生成所产生的变化无穷的形象,更是使西方建筑师们的创作思路更加富有变化。

但也正是由于西方对于形式的过分追求,这也令他们陷入到一种极端的状态中――对于形式的绝对化。近五十年来,“唯形式论”、新“形式一元论”几乎成为西方艺术的主流,他们提出“形式就是一切”,甚至有些前卫艺术家认为“只有作品的形式能引起人们的惊奇感,艺术才有生命力”,“艺术的本质在于新奇,艺术的观点也在于新奇”,这种极端主义的美学思潮对建筑有极大影响。西方的美学观从现代主义“功能决定形式”的一个极端,走向了“形式包容功能”的另一个极端。例如库哈斯设计的CCTV大楼、盖里设计的毕尔巴鄂古根汉姆博物馆等,就是一种追求形式的代表作,但是他们不仅是西方建筑界的炙手可热的建筑师,也是一部分中国建筑师的偶像。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形式的理解相对于西方来说就要简单得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形”,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相对于神、意、情而存在的外部形态,或者换句话说,中国传统文化对形式的作用存在一定程度的忽视。从古人的话中我们就可以得到证实,从老子的“大象无形”,庄子的“大美不言”,到“得意而忘形”等观念,几乎否定了形式和形式美的存在。虽然以后出现的“形神毕出”以及“形神兼备”等描述,才慢慢提高了“形”在审美活动中的地位。尽管如此,中国文化历史上对于形式和形式美的忽视还是对日后的建筑创作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因此,对于一些西方建筑师的优秀作品,我们不能只是从“纯形式”的角度去欣赏,他们对形式和形式美进行研究,并把它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发展联系起来,这一点就值得我们重视与学习。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西方文化中所不具有的,中国文化所特有的部分――意境,古代的营造活动中更是有“天人合一”、“物我一体”、“阴阳有序”的文化观念,“大象无形”、“大美不言”所描述的就是一种意境,这从中国古典园林中就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它经历了由物质认知向美学认知的转变,追求一种托物表意、形以寄理的精神世界,最终形成了一种既具有一定功能,又极富意境的场所环境。这种感染力比建筑的外在形式美更为深刻,更为丰富,也更为持久。

3.中西方建筑创作理念之比较

建筑创作的过程是一个理性思考与意向生成的结合过程,一件好的建筑作品应该同时包含理性与非理性这两方面的质素,两者缺一不可。如果缺乏理性,非理性就变成虚妄;而如果缺乏非理性,则理性就成了教条。一个好作品的产生,必然是理性分析和意象生成这两者有机的复合、完美的匹配。这就是建筑创作的方法论。

西方的建筑创作自古以来就是注重形式的,早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建筑理论家阿尔伯蒂就在他的著作《论建筑》中写道:“我认为美就是各部分的和谐,不论是什么主题,这些部分都应该按这样的比例和关系协调起来,以致既不能再增加什么,也不能再减少或更动什么,除非有意破坏它。”所以,传统意义上的建筑审美就是以“恰当、匀称、优美、和谐”等作为建筑美的标准,建筑创作也一直是按照这样的标准进行。

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西欧和美国一些建筑师提出了改革建筑设计的主张。例如法国建筑师拉布鲁斯特提出:“在建筑中,形式必须永远适合它所要满足的功能。”19世纪后期,美国芝加哥一批积极改革、大胆创新的建筑师和工程师形成了一个建筑流派──芝加哥学派。其代表人物沙利文就一度主张“形式随从功能”的原则。这看似是对注重形式的传统观念的一次转变,但传统观念在西方的文化中是很难得以消除的,20年后,芝加哥学派就在学院派的冲击下沉寂了。从19世纪末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段时间,倡导建筑改革的人更多了。有的人运用新的建筑材料,有的人在建筑形式和手法上进行创新,例如德国建筑师彼得・贝伦斯于1909年设计的德国通用电气公司的透平机车间是一座反映新建筑观念的著名厂房建筑。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30年代是建筑思潮十分活跃的时期。由于工业和科学技术的继续发展,带来更多的新的建筑类型,要求建筑师突破陈规。建筑材料、结构和设备方面的进展,促使越来越多的建筑师走出学院派的象牙之塔。在这期间,影响较大的有表现派、风格派、构成派等注重造型风格的建筑流派。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欧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建筑师,德国的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以及法国的勒・柯布西耶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他们主张强调建筑随时展变化,现代建筑应同工业化时代的条件相适应;强调建筑师要注意研究和解决实用功能和经济问题,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积极采用新材料和新结构,促进建筑技术革新;主张摆脱历史上过时的建筑样式的束缚,放手创造新形式的建筑;主张发展建筑美学,创造反映新时代的新建筑风格。这也就是所谓的“现代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现代建筑出现了多样化发展的趋势。这是因为,一方面在50~60年代世界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有了新的发展,发达国家的物质生活水平有很大的提高,社会生活方式也有明显的变化,对建筑和建筑艺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在现代主义建筑在向世界其他地区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文化环境,也出现相应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建筑师要求建筑形象更有表现力,他们不再遵从“形式随从功能”、“少就是多”、“装饰即罪恶”、“住宅是居住的机器”等信条。他们提出建筑可以而且应该有超越功能和技术的考虑,可以而且应当施用装饰,并在一定程度上吸收历史上的建筑手法和样式,现代建筑也应该具有地方特色等。因此,50年代西方出现了许多新的建筑流派,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美国建筑师斯通和雅马萨奇为代表的典雅主义,以及英国建筑师史密森夫妇为代表的“粗野主义”,还有强调在建筑中运用和表现高技术的“高技派”,强调建筑造型亲切宜人的“人性化”建筑和具有地方民间建筑特色的“地方化建筑”等。总之,西方建筑界对于形式追求的热情又再次变得高涨起来。

20世纪60年代后期,无论是后现代主义强调的混杂、折衷、扭曲、含糊、迁就、过多,还是具有破碎、冲突、动感、不稳定的结构主义,都创作出许多造型夸张的、颠覆人们传统审美观念的建筑作品,由此可见,在西方建筑界中,建筑创作中都表现出越来越强烈的对于形式的追求。

与西方建筑创作的历史相比,中国建筑的发展史最辉煌的时期多在古代,并没有经历西方建筑史中多种流派的激烈冲突与快速发展,近现代的发展更是缓慢,多是以向西方建筑学习为主,倒是中国传统建筑在空间和意境的塑造上有自己独到的手法。

其一,建筑室内外空间的匀质性:西方的园林是以建筑为主体的,周围环境的布置多是围绕建筑展开,多呈对称分布,注重轴线和几何形态,如法国的凡尔赛宫等;中国的建筑空间则是注重的是一种室内外环境的相互渗透、相互结合、虚实相生的匀质空间,并利用这样的整体空间来衬托建筑,烘托气氛。

其二,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早在古代就有“天人合一”、“物我一体”这样的观念存在,说明中国很久以前就意识到建筑与自然融合的重要性,在建筑选址时就知道要“背山面水”、“负阴抱阳”的道理。建筑与环境的融合不仅塑造了一种意境,还可以使建筑具有生命力,形成良好的小气候环境等等。就如同在气候干燥的北方,人们总是会在四合院中种上一些花草树木;在温暖湿润的南方,人们在营造庭院时,更是广种树木花草,叠山置石,甚至运用“借景”、“对景”等手法将自然风景引入建筑中来。建筑自然化――这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大特色。

其三,空间形态的随意性:西方古典园林注重轴线意识,强调几何性、对称性,喜欢将自然环境人工化;而中国传统建筑,尤其是江南建筑,多半是因地制宜,顺应地势而建,轴线的不断变化,空间层次及形态的不断转变,道路的迂回曲折,追求一种自然的、未经雕琢的空间意境。

4.中国建筑创作的现状

在新技术、新材料、新观念的冲击下,中国建筑在近现代虽然也有了很大的突破与发展,但与西方国家之间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对中国建筑师来说,我们要坚持创新,深入理解中国国情、中国文化,结合所在环境,而不是一味的模仿与抄袭。

没有理念支持的建筑创作是肤浅的。对于一个建筑师来说,建构自己创作理念,和加强自己的文化素养,以及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是相辅相成的。在中国的建筑创作过程中,建筑师往往由于缺乏自我意识,对建筑的认识有失偏颇,文化内涵的缺失,以及技术手段的缺损,以至于设计出的建筑作品追求浮夸的奇异特,一味地复制欧陆风,建筑粗糙而无细部等等。正是因为如此,才造成了人们对于中国建筑师缺乏信心,众多大型项目宁愿花重金邀请国外建筑师设计,甚至连一些中小城市的住宅开发项目也邀请国外建筑师来做。例如国家大剧院、CCTV大楼等重要的标志性建筑都是出自外国建筑师之手。

建筑创作篇4

关键词:自然形态;螺旋基因;博物馆

Abstract:Thistextinquiriedintohowtoacquiretheinspirationoftheartisticfromthenature.Exploredtheidealpaththatabuildingandnaturalorganismjointogether.Putforwardthestrategyofthebuilding.Finally,taketheprojectdesignofthemunicipalnaturemuseumasanexample.

Keywords:natureappearance;spiralgene;museum

建筑师们一直都在探询一种方法:如果说自然界是一个既有逻辑性又有天然性的有机整体,每个局部都能为整体服务,那么通过效法自然也一定能帮助我们找到建筑与自然有机结合的理想途径,这也就是基于自然形态的建筑创作根源。然而面对极为复杂和无穷多样的自然形态时,如何与建筑结合成为了最大的问题,本文以重庆市自然博物馆设计为例,对基于自然形态的建筑创作进行了初探。

1理论探讨——基于自然形态创作的设计策略

自然存储了物质构成的规律和生物进化的法则,是功能与形式高度的统一,是材料与结构的和谐,是形态对物理法则的描述。因此深入到具体的设计策略时,我们能够通过从对具体形态的模仿到对要素的抽象,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总结出一套完整的设计方法。

1.1对自然形态的直接模仿

外部环境是建筑存在的背景,一开始就决定了建筑的一部分天然属性,而自然形态建筑最有益的一面就是将环境的因素考虑到设计中。(图1)

1.1.1从地形构思

自然形态建筑创作强调了建筑形态与自然形态的相似性,并对原有的地形地貌持一种谦恭的态度,让建筑顺应地形。它包括基地的原始地貌,周边的自然景观,以及气候条件和城市文脉等等,这些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于建筑,对建筑产生综合的影响,同时,建筑也是对环境缺憾的一次补偿。例如,如果开始是晴天到场地勘查,那么也应该在雨天去看看,确认场地的排水和环境变化,还应留意场地周边有什么样的鲜花盛开以及树木生长,这些都可以为方案提供构思的起点。

1.1.2从物体的形态构思

自古以来,人们很自然地就会将熟知的物体形态运用于建筑当中,变为令人愉悦的装饰或是构件。古希腊柱式中的草叶装饰柱头,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兽头排水口等也都是典型的例子。建筑对物体形态的模仿可以带来最直观的语意,不需要额外的说明便能一目了然地领会建筑师的用意。

1.1.3用自然空间构思

自然界中存在着很多天然的空间形式,它们有着强烈的不规则的、含混的、有机体形态的特征,如海绵的内部、人体的血管、动物的腔室等等,我们可以从这些天然的空间中得到启发,把它们应用到建筑的设计中,想象一下将人们放到了现实生活中无法感知的,然而又是与我们如此接近的空间里,又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1.1.4用天然材料构思

充分表现材料的内在特性和外部形态也是自然形态建筑创作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原生材料来源于自然,它包括竹、木等常用的建筑材料,由于原生材料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需要我们对材料更为深入地认识,并在创作中加以表现。如竹材体形细长,自重较轻,富有弹性,利于做成网状或曲面的有机形态。

1.2对自然形态的抽象与隐喻

从抽象的思维构思,仍然来源于对自然的再认识。抽象是经过思维提炼、组合,并将“印象”转化为“语言”,抽象的过程包括了两部分,一是提炼出自然形态最重要的特征作为表现的依据;二是找到某范围内自然形态的一般特征,并以建筑的方式再现。抽象并不强调建筑形体与模仿对象的形似,甚至根本没有固定的模仿对象,形体只是多种自然形态体验的综合,因此要求设计者既要对自然形态有深入地了解,又要具备丰富的想象力,让思维不再受惯性的束缚,自由地组合脑中的形体。(图2)

1.2.1从自然循环构思

建筑以日照、通风、采光、土和植物等能量循环作为构思起点。例如:雨水落在建筑物的绿化屋顶上后,通过雨水收集,储存起来,再用于花园内植物的浇灌,让雨水取得了循环;又如,从表面上看,城市形态似乎杂乱无序,如果反过来想,这不就是“使用舒适”优先产生出来的景观吗。看起来不规则的形态,却“有山有谷”,满足日照和通风,而接近于自然,因此“从自然循环构思”不是从视觉上“整理”自然,而是以更深层次的方式去适应自然的光、温度、湿度等等,塑造新景观。

1.2.2用生命的形态构思

起伏的波纹、大地的褶皱、常年被风雨侵蚀的岩石、螺旋的藤蔓……,经过时间和岁月的洗礼,呈现出“生命”的痕迹。生命形态虽然有着无穷多样的表现形式,但形式的构成也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在基本规律的引导下,通过变异可以衍生出更加丰富并且符合建造技术的建筑形体,就可以不局限于对具体形态的模仿。例如:高迪的建筑中,从屋顶到楼板,从立柱到墙体,从门窗到扶手,都栩栩如生地表现着生命的形态。

1.2.3用仿生结构构思

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大量天然的优美结构形式,它们几乎代表了最佳的受力模式和最为节约的材料投入,这些为我们的设计构思提供了一个突破口,可以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建筑形态和空间形式。这是对框架、剪力墙、桁架等常规结构的变异或是组合上的创新,并不改变结构的受力原理,从而获得新的建筑形式或是空间效果。

2实践探索——重庆市自然博物馆设计

重庆市自然博物馆选址于北碚新城,北倚缙云山,南临缙云大道,风景优美,交通便利。对场地分析之后,我们确立了对自然博物馆规划设计的目标:寻求人工与自然,文化与技术,现实与发展和谐并存,既充满诗意又充分考虑实用性。

2.1模仿地层的大地景观

景观主体是由三个连续模仿“地层”的大地景观组成,它们如同起伏的“波”,映衬到远方的山脉之中,让人分不清是此山还是彼山……。同时,“地层”起伏的幅度逐渐减小,渐渐地隐没在地平线上,就好像一串渐远的音符,寄托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好奇。(图3)

每个地层代表了不同时期的大地景观:入口广场中五种不同颜色、形态活泼的草坡,暗示宇宙形成之初由五种主要的元素构成;入口广场北侧的下沉鹅卵石铺地象征地球初期没有生命的海洋沉积;紧接其后,“地层”逐步抬高,暗示大陆隆起,山脉形成,河流奔腾,最终,视线落在水边巨大的螺旋形DNA形体上,暗示着生命的诞生,一切在此嘎然而止。(图4)

同时,不同时期的地层展示有代表性的生物化石,从三叶虫到恐龙,从苔藓到乔木,物种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暗示了地球与生命一同进化的历程。这些景观被置于城市肌理中,与周边的环境发生关系,因此它不只停留在对原有城市环境的附和,而是积极地探索新的可能,试图将活力引入所在的地区。

2.2螺旋体·源于生命形态的抽象与隐喻

建筑形态的构思来源于“DNA”和“水”的抽象,两者代表了生命的核心和生命的载体,是对自然的重新认识与组合,是对自然的理解与尊重。

2.2.1螺旋形DNA隐喻生命起源

我们知道生命是自然的重要表现形式,同时生命的形态和演变又与基因密不可分,设计受到了“基因”(DNA)的启发,将两组对称的螺旋形基因组合,并截取出其中的一个片断,构成了设计的原型——双螺旋形体。同时将螺旋形屋顶的直径分别设计为80m、60m、45m,使屋顶边缘形成变化的柔和曲线,应和着周围起伏波动的自然景观。(图5)

在此,建筑已经成为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屋顶沿地势向水平和垂直方向展开,在高大树林的影映下,时隐时现,为原生态的景色更增添了几分浪漫的美感。由基因抽象出来的建筑形体表达出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自然奥秘探索的勇敢之心,将建筑体量整体抬升置于岩石基座上,以现代的手法演绎传统光与影的变化,实现人与建筑的对话。(图6)

2.2.2“流动”的表皮

液体的形状给了我们新的启示:可以将液体的性质应用在建筑上。博物馆的表皮,通过真实或者视觉上水的特色,使表皮如同流动的水面,并与博物馆周围的水融为一体(图7)。同时,“流动”的表皮包裹着“螺旋形的基因”,暗示着生命的诞生和演变离不开“水”,这种流动的感觉通过坡道贯穿于各展馆中,使建筑最终成为环境的延伸。(图8)

2.2.3“可呼吸的屋顶”

重庆地区属于夏热冬冷地区,如何使建筑适应当地的气候成为本项目所要面对的又一难题,方案通过交叉的板形成“可呼吸的屋顶”,当百叶展开时,屋顶便充满了无数的空隙,多余的热量通过空隙排出,同时充足的阳光节约了电能;当调节百叶闭合角度时,便使得室内光线适合展示的需要,同时也利于保温。(图9)

设计中建筑材料的考虑上优先选择了当地的石材与木材,在降低造价的同时也更好地体现了本土文化的内涵。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利用遮阳、雨水回用等技术,既表现了重庆的地域文化特征,又使其融于动态的和谐中,降低了维护和日常营运费用。

3结语

重庆市自然博物馆的方案设计从自然中获得灵感,并为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这是一次全方位的回归,将先进的发展理念与自然结合在一起,营造出生态和谐、功能舒适、绿色技术的自然形态建筑。基于自然形态的建筑创作是人们对自然、城市、建筑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望,是人们回归于对自然的尊重和敬仰,是对人类技术与艺术的不断反思与创造。

参考文献:

[1]【英】达西·汤普森著.袁丽琴译.生长和形态.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英】JoMo安德森著.环境生态学——生物圈生态系统和人.辽宁大学出版.

[3]【西】夏威尔·古埃尔著.曹新然译.安东尼·高迪.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4]【日】宫宇地一彦著.马俊里妍译.建筑设计的构思方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5]王受之著.世界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12.

[6]齐康主编.城市建筑.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建筑创作篇5

一般情况下,建筑设计方法学包括设计现象学、设计行为学、设计哲理及设计思维方式等学科。在设计方法上应当特别关注审美主体、创作主体的审美观、价值观以及作者主体思维意象的形成以及输出所起到的作用。

一、近现代中国对建筑创作手法的继承与发展

1.1第一次建筑创作手法的继承与发展

二十世纪初,面对当时开始大量输入中国的“洋风”建筑形式,第一批留洋回国的学者们开始提倡本国文化的责任。但是由于当时接受的理论教育的限制,这一次的建筑创作是基于法国古典学院派的理论基础及传统美学观念而进行的。当时比较有名的就是吕彦直的中山陵和后来设计的中山陵纪念堂,他首次尝试并实现了将中国传统建筑运用于现代。接着就是上海政府办公楼、北京仁立地毯公司、南京中央博物馆这一批为区别于外国建筑师所做的“中国固有式”建筑。

1.2 第二次建筑创作手法的继承与发展

在二十世纪50年后中后期,在当时政治格局的影响,“民族形式”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的条件下,催生了我国的第二次建筑创作手法的探讨。当时中国在文化学术上也倾向于苏联,并接受了他们“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民族形式”和“社会主义内容”相关的创作理论,为这一次的建筑创作理论探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次的建筑创作手法创作思路有所扩大,对于其他建筑形式包括西方古典建筑形式也有所包容。中国建筑师们开始高度重视对功能的布局、结构的推敲和新材料的选用等诸多方面。这一时期的建筑创作手法的探讨是由法国美术学院派向现代主义思想的过度。

1.3 第三次建筑创作手法的继承与发展

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突如其来的大规模的文化交流中,我们又一次处于被动的地位。此时,人们开始质疑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能否代表国家的形象,这一时期在国内尤其是北京大量出现的我国现代主义建筑引起各界的强烈关注。长此下去,北京是否会丧失骑原有的古都风貌而成为下一个香港,纽约?因此,当时的一些建筑师开始把“夺回古都风貌”作为工作和设计的指南,“愈是民族的愈是国际的”成为一种时尚。恰逢当时国际上盛行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导致产生了许多不伦不类的建筑。

其实早在80年代初期,后现代主义理论就已经慢慢的渗入到中国,而当时建筑界只是片面的吸收并提倡使用一些类似与“符号”“象征”“文脉”等等一些易用的部分。而当时的大环境在不断强调“民族化”,使得后现在主义的一些招贴画式的做法在当时我们对如何保护古都风貌还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被欣然采纳。

北京西客站标志第三次建筑创作手法探讨的巅峰也同时也是终点。但留给我们是以技术人员和8000万元代价的超级亭子,是那些镶了金牙的虚假和与立面体型极不协调的尴尬。

总结这三次的建筑创作手法探讨,他们有一定的内在关联性,有许多相似之处,深层的文化心态也是一脉相承。其中一个共同点是设计理论探讨不深,较为单一。

二、当前建筑创作理念研究

1999年第十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上,吴良镛先生在主旨报告中提到:“建筑学的研究宜回归基本原理,作本质上的概括”。追溯到古罗马维特鲁威在其《建筑十书》中就提到了建筑学的基本原理“建筑还应当保持坚固、适用、美观的原则”。而在当代,建筑师都认为这三点可以作为建筑理论的出发点。

2.1注重功能因素的建筑创作理念

与沙里宁的观点相结合,那么坚固就对应结构技术,适用对应功能,美观对应艺术形式。现代建筑创作思维序列的三个要素就应该定义为“功能、技术与美”。

现代主义建筑的一大特点就是对功能因素的强调。许多建筑师对沙利文提出的“形式追随功能”这一观点也是欣然接受,建筑外部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要反映内在功能,不断产生的新的功能势必会催生新的建筑类型的产生。更有一些建筑师认为功能合理的建筑自动产生没的形式。功能理性所起到的作用在保持现代建筑中主流建筑的健康发展方面是巨大的。

从功能出发的建筑设计思想是现代建筑教育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包豪斯建筑教育体系、现代建筑教育中的功能分析图就是从功能出发的建筑设计理念的代表。包豪斯对于现代工业设计的贡献是巨大的,特别是它的设计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其教学方式成了世界许多学校艺术教育的基础,它培养出的杰出建筑师和设计师把现代建筑与设计推向了新的高度。

2.2 注重艺术形式因素的建筑创作理念

古典主义建筑的创造重视形式的理念,许多著名的建筑往往都是通过对形式因素的强调而实现的。重视艺术形式的建筑教育理念存在与巴黎美术学院扎特建筑教育体系。但是过分对建筑功能的重视,导致早期现代主义走向简单化,甚至单调。但是在早期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中,也有一些建筑师在着力于敲掉形式的设计理念。典型的例子就是朗香教堂,它是由柯布西耶设计。独特的造型完全不受结构逻辑的束缚,展示给世人的是那雕塑的美,不论是建筑的厚墙、屋顶甚至是细部,都充满了诗意。它的感染力与结构毫无关系,完全是通过它奇特的造型而呈现出来的,体现出注重通过艺术形式因素的建筑创作思想。

2.3 注重技术因素的建筑创作理念

建筑创作篇6

关键词:理性传统;精华;形式;继承和发扬;建筑创作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面对国外建筑师“抢滩”中国市场,中国几乎成为外国建筑师的“实验场”,现在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进行认真思考,对个人的创作以及中国建筑的发展都有现实意义。

一、中国建筑文化的理性传统

西方文化自古以来对“形式”的研究十分重视。在西方文化中,把形式以及对形式的研究提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在他们看来,形式代表着美的本质和规律,两千年来不同学派试图从数理、心理、伦理等不同方面来阐述有关形式的问题。西方建筑史所记载的那些著名的神庙、宫殿都是一种精确的数理关系的构成,黄金分割率以及比例、尺度等则是一种美的法则。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形式”存在一定程度的忽视。所谓“大象无形”、 “得意忘形”等观念几乎否定了形式和形式美的存在,“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理性观念则深入人心。回想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国内主流建筑杂志上仍满篇介绍国外建筑思潮、流派的理论文章而鲜有几幅建筑外观图片的现实,可以认为中国建筑文化一直保持着理性传统——理性传统是中国建筑文化的精华。

笔者通过对既往中国传统建筑研究成果进行搜集整理,摘录了几条较易与创作实践相结合的传统建筑理性特征如下:

1)整体统一的文化精神。中国传统建筑就是一个系统,不应该脱离这个系统来看。

2)建筑艺术内容的表达并不局限于各种具体构成部件, 空间重于构成,“实”为虚“存”,“实”为手段,“虚”为目的。

3)明显的轴线感。有单轴线与多轴线,按地形地貌及功能与空间构图确定,有导向与引人入胜的作用,序列、层次、变化沿轴线展现。

4)重视平面布局中序列安排与活动线上感受的变化。人工与自然、室内与室外、开启与封闭、展开与收束等逐步呈现,层次丰富,意境深远,迂回曲折,有限空间产生无限意味。

5)含蓄展现而非一目了然。对外封闭,对内开敞,其内向庭院不同于西方的外向庭院。

6)独特的群体概念,以“间”成“栋”,以“栋”成“院”, 以“院”成“群”,栋虽小而群体大。“间”作为不可分割的单元体,自由灵活,因地制宜,不受程式拘束。有别于西方建筑的一般群体概念——由独立建筑组成。

7)设计标准化。以统一的模数统一结构、构造材料与部件的尺度。

以下结合笔者的创作实践,说明中国建筑文化中的理性传统在指导当代建筑创作的作用。

二、中国建筑文化的理性传统在实践中的应用

新安县位于河南省西部,北依黄河天险,南接秦岭余脉,西通长安,东接洛阳,古称“豫陕孔道”,历为古都洛阳的畿辅之地和西方门户。世纪广场位于新安县新城区南北中轴线最南端地势较低的坡地上。世纪广场是新城区空间序列的高潮部分,北面隔310国道邻县行政中心,南有巨型柱廊作为新城中轴线的收头,透过柱廊, 悠然可见南山。需要设计的项目为广场西侧坡地上的县电力公司综合楼,以及后来接手的广场东侧洼地上的县文化中心。

电力公司工程按功能分成营业、行政、调度、后勤四楼,县文化中心工程包含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三馆。

第一轮方案在布局和风格上,严格按照使用者所提 “四楼”、“三馆”的设计要求——各单体建筑相互独立,自成一体,沿广场两侧雁翅排开。但由于单体建筑面积小,风格不统一,而用地面积较大且地形狭长,造成广场东西边界结构松散,无围合感、纵深感,效果不甚理想。

第二轮方案设计将两工程一并考虑:两工程在广场周边共有七个功能各异的子项,它们之间在建筑风格上不仅存在工程内部子项间相互协调的问题,同时存在工程之间相互协调的问题——如何保证世纪广场周边建筑形象的统一性和完整性,成为关乎本轮方案成败的关键。中国建筑文化中的理性传统在这里发挥了作用。

1) 城市尺度层面上的广场边界。

通常广场应具有一定封闭性的空间和完整而单纯的实体边界,此时广场的相当一部分应处于实体边界——主要建筑物的张力覆盖之下。广场性质的确定在与其周边构成要素的联系中完成。有时,周边建筑甚至对广场性质的确定能起到决定性影响。两工程的规划设计在宏观上实质上就是城市尺度层面上对世纪广场实体边界的设计。

2)以“间、段、栋、院”为结构单元的“集零为整”的集群设计。

为形成城市尺度上的广场实体边界,单体建筑已经相对弱化为实体边界的片段,成为建筑“集零为整”集群设计方式中的“零”。

为不破坏世纪广场地段作为县政治、文化中心在城市形象上的完整性,根据用地狭长的特点以及建筑面积有限的前提,从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中提取具有一定围合感和纵深感的“院”——“三合院”作为广场边界空间构成的单元体,使两工程在建筑首先在空间构成模式上达成一致,产生协调和呼应。以类似传统建筑中的“间”概念的 7.2米柱跨作为构成单体建筑的最基本单元体。以三个7.2米开间构成的“段”作为高一级的单元体。以两至三个“段”构成的“栋”作为构成“院”的单元体。以“院”作为构成建筑群的单元体。广场东西两侧边界各由三个“三合院”由北向南沿纵轴线串联而成,序列、层次、变化沿轴线展现,总体上均呈“几”字型。第二进三合院面向广场敞开,使广场的轴线组织得到了强调和统一。在大的空间格局生成的基础上,由7.2米立面造型单元体大量复制形成的有层次的建筑立面,具有明确规律性的组织划分,服务于市政广场庄严神圣气氛的形成。从建成后的效果来看,虽未采用中国传统建筑样式,却有中国传统建筑的神韵。

三、未来之路

如今,建筑材料、建筑技术、对建筑的使用要求变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生存环境已经改变,将外显形象特征运用于新建筑而称之为民族风格的作法已经被历史证明不是继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良方。与之相对应,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理性传统是属于思维中的概念,而非物化后的实体形象,运用时结合实际,创造或借鉴新形象不受拘束。借用洋务运动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之说,挖掘和发扬传统建筑文化中的理性传统,同时吸取西方形式美学的合理部分,重视对形式的研究,并把形式的塑造与前面提到的中国建筑文化的理性传统相结合,才能在当代建筑创作中走出新路。

参考文献

[1]蔡德道.中国建筑理性传统与哲理的现代意义.建筑师,1989,8.

建筑创作篇7

关键字:建筑哲学结构主义 建筑现象学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以语言学的原则作为一种模式,试图去发现存在于现实中的规律系统。由于它对结构的观点颇具启发性,因而成为一种现代科学分析的重要方法。20世纪7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受到结构主义哲学与方法的影响,而这些受影响的建筑师当中就包括阿尔多.罗西。

结构组成

结构主义受格式塔心理学的影响,认为各组成部分间的关系重于结构内的独立成分。也就是说,格式塔虽然说是由各要素或成分组成,但它绝不等于各成分的简单相加。一个格式塔不仅仅是各成分或要素的简单相加,它已经超越并完全独立于这些成分而成为一个全新的整体。就好比一座哥特式教堂给人们的印象不仅仅是尖塔、飞扶壁、玫瑰窗等要素的简单相加,它应该是人们把对这教堂的各种知觉上的感受一次新的积极组建的结果。因此罗西认为后现代用古典符号拼贴出来的作品是一种全新的格式塔,传统在其中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延续。

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

结构主义认为深层结构要比表层结构更具深刻的意义。人们对一幢具有历史意味的建筑的完整印象不仅仅是古典柱头、山花(这些都实表层结构)等片段的简单相加,还包括人们与建筑有关的生活方式的积淀、心理经验(深层结构)的重合等。表层结构是可以直接感知的,易受环境的影响而变化的,深层结构是稳定的,但它往往不能直接被感知的,需要借助演绎推理而获得。但依照一定的规律,深层结构总是呈现一定的表层结构。

建筑深层结构最终要付诸物质来实现,表现为表层结构(具体建筑形态)。我们通常将形态的物质外壳(具体建筑形态)划分为形体和空间两个要素——意义和意象的载体,它们相互依存、相互独立,构成建筑形体的现实存在。这正是罗西的建筑类型学理论的中心。建筑类型是从历史典型的建筑形式中抽取出来的某种简化、还原的产物(深层结构),是建筑物各部分内在的构成法则,并因此生成新的具体建筑形态(表层结构)。

结构主义的历史观

结构主义对历史观有独到的看法。1959年荷兰建筑师、理论家冯艾克在Otterlo国际会议上提出了结构主义历史观。他强调说:“现代建筑师不停地说我们的时代是如何的不同,以至于忘记了本质永远相同的东西。人的本质是永远相同的,不论在何时何地。人的心智匹配也是相同的,虽然有不同的使用方式,那就是依照他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依照他所遭遇的而又成为其中一分子的特别生活模式。”1967年他又在《Form》一书中写下了极精彩的一段话“对我来说,过去、现在和将来必须在心底当做一个连续体来运动,若非如此,而代之以人工制造方式,必然是被打断而无法透视……今天的建筑师是病态地习惯于改变,认为改变是一种追求,不停地追求,我想这就是大家为何要切断‘过去’的道理,结果总是觉得难以达到而失去其短暂的重要性。我不喜欢一味的追求仿古也不喜欢像技术主义那样热切于将来,二者都是建立在受传统约束和钟表机器的观念上。所以让我们为过去而变。

可见结构主义强调共时性的研究重于历史性,它以结构的封闭性和稳定性为重点,认为事物的变化仅是外部现象的变化,而事物内在的结构是稳定的。 对事物内在本质的研究不需要简单的从事物“历时”的外部变化入手,而是静态地,横向地考察事物内部要素的相互联系,把握稳定不变的因素。罗西的“类似性城市”观点正是基于结构主义的历史观,把城市看做一个历史性与共时汇的产物来加以阐述的。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结构主义不是一个完整而明确的哲学体系。因为它至今仍没有关于哲学基本问题(如世界本源、认识论等)的肯定回答,但在结构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的启示下,可使人文科学结合自然科学的研究手段,建立一种结构分析的方法。如果说结构主义在方法论上给罗西以启示,那么现象学则从本体论的角度给罗西以支持。

(2)建筑现象学

在西方哲学思想体系中现象学是一支重要的流派。较早现象学是针对人文地理与环境和人地关系的研究,后来逐渐扩展到人文环境领域和城市规划、景观,乃至建筑领域。建筑现象学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采用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现象学的思想,如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和“场所精神”;另一种是采用梅罗.庞第的知觉现象学思想,即建筑和空间知觉,如凯文.林奇、斯蒂文.霍尔(Steuen Holl)。

场所的意义

舒尔茨发展了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思想,他把海德格尔的“空间是从地点,而不是从虚无获得其存在的”这个观念扩充为“存在空间——建筑空间——场所”的存在论空间观念,认为建筑的讨论要回到“场所”并在“场所精神”中获得建筑最为根本的经验。场所结构并非固定、永恒的,但并不意味着场所精神也跟着变化或失去。场所的固定性和连续性是人类生活(存在)的一个必要条件。因此舒尔茨认为重要的是日常生活经验告诉人们不同的活动需要不同的环境和场所,以利用该活动在其中发生,从而住宅和城镇是由多种特殊的场所构成的。

知觉的建筑与生活经验

如果说意义空间以“场所”为基础来领悟建筑空间,那么知觉空间则主要以人(生物)的环境行为作为出发点,来探讨建筑空间的生成。 法国哲学家梅罗.庞第认为知觉是构成知识的最基本层次,因为现象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尽可能具体实在地观察和描述世界是如何将自己展现在知觉面前的。这样梅氏的知觉现象学实际上是被感知的世界现象学而非主动的感知现象学。凯文.林奇发展了梅氏理论,提出了“认知图式”。在其《城市意象》一书中,他以市民的“可意象性”为前提探讨了城市空间的构成,他说:“每一个地方不但要延续过去,也应展望、连接未来。每个场所都持续的发展,空间和时间的概念就一起出现和发展,两者的形成方式和特性在许多方面都极类似,不论个人的看法如何差异,空间和时间是我们安排经验的大构架,我们生活在时间场所中。”经验和现象在某种意义上讲就结合了概念和感觉的材料,从而主观和客观就结合在一起了。通过将建筑锚固在场所中,理智的外在感知和感觉的内在知觉被结合进对空间、光线和材料赋予秩序的活动中。

现象学抓住空间与人这一不可分割的关系,强调场所在设计中决定作用。建筑被束缚在特定的情景中,它与音乐、绘画、雕刻、电影和文学不同,建筑是与它所存在的特定场所中经验交织在一起的,通过某种渠道、某种联系、某种动机和主题,建筑可以变成场所中某种具有深刻意义的景象,而不仅仅是某场所的一种时尚的符号。通过与场所的融合、通过汇集该特定情景的各种意义,建筑就得超越物质和功能的需要而存在。场所的启发性并不是简单地去响应场所的所谓“文脉”,建筑与场所应该有一种经验的联系、一种形而上的联系、一种诗意的联系。因此我们可以说,一个构筑有一个场所,当这个构筑与这个场所相互依赖不可分离时,建筑材真正形成了。

罗西的建筑理论哲学是与结构主义和建筑现象学有着很大的相同的部分。他将纯粹的理论,不加实践地过滤、转变成真实的建筑实体,这使他的建筑作品多多少少显得有点冷漠和难以理解,甚至被一些学者称为“空虚的圣洁”和“自身之论述”。但不管怎么说,他的建筑理论以及他的建筑哲学对其的建筑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乃至对后人建筑创作理论也产生了不容小觑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汪丽君 舒平.类型学建筑.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1

[2] (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华夏出版社,2001.4

建筑创作篇8

论文摘要:本文归纳了地域化建筑的环境特征、文化特征及经济技术特征,探析了国内外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的创作思想和价值取向,并对建筑形式的创作进行了理性的分析。

前言:

地域性建筑创作原本是指建筑创作回归到朴素的本原,是试图将建筑的发展引向一条以“实事求是”为原则,以“脚踏实地”为作风的稳定发展道路上,也以此对抗科技全球化造成的趋同现象。但是在目前建筑创作多元化发展潮流的影响下,对于地域性建筑创作本身也逐渐出现了多样化的繁乱趋势。

在建筑创作的设计思想上,现代主义建筑创作思潮以其“国际式”建筑风格宣告了某种建筑价值的普遍性和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适性,从而在过去的大半个世纪内成为主导建筑领域的一种思想体系。地域化建筑创作设计思潮扎根于“当时与当地的现实生活”,其生命力蕴藏于“当时与当地的现实生活”之中。其建筑创作作品体现出了建筑所处地域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背景。在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想中,包括了对于建筑含义的更广泛的认识,突破了建筑本体的局限,强调了建筑与自然的融合,及对于地域文化的认同。

一、地域化建筑创作的特征 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包涵了一个广义的建筑概念,相对于现代主义建筑创作思潮中的“国际式”建筑中的普遍性特征,它更强调建筑的地域性的特殊性和客观性。它体现了地域性的环境特征、文化特征和技术、经济特征。

1. 地域化建筑的环境特征。建筑产生于环境中,建筑与环境的对立统一构成了千百年来人类建筑活动最基本的矛盾关系。自然环境是建筑赖以存在的物质前提。人类的建筑活动就是从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之利。从人类早期的聚落选址以及其原始建设形式演变的进程中,可以看到它们是如何在特定的地域中取自然之利,避自然之害。展现环境特色。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随着人类建筑技术水平的提高,这种对地域性环境特殊性的表现从最初的无意识或被动的行为,逐步转化成自觉和积极的进取与创造而延续至今。

2. 地域性建筑的文化特征。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中,都有其各具特色的文化,“每一文化有它赖以成长的肥沃土壤,有缔造它的伟大人民,还有杰出的代表人物,当然也必然有其杰出的城市建筑与园林作品,在这些杰作的背后。更蕴含有智慧、哲理,反映着民俗、风情”。文化根植于当地人民的生活之中。正是它们孕育了地域性建筑文化与场所精神。“文化是经济和技术进步的真正量度”;“文化是是历史的沉淀”,建筑创作观念的地域化趋向意味着在世界文化丛林中找出地域文化环境中那些既根深蒂固又充满活力的设计思想。

3.地域化建筑的技术经济特征。当今社会是一个多种技术并存的时代,由于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态使得建筑技术因地域不同而呈现出丰富多样性,例如高新技术、传统技术等。从而不能单纯地认为建筑中体现的经济与技术特征对于建筑的决定作用。建筑技术经济的特征应深深的扎根于“当时和当地的现实生活”,应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技术条件,发挥创造力,挖掘技术潜力,创造富有特色的地域性建筑,这就是地域性建筑的技术经济特征的内涵与意义。

二、研究方法地域化建筑创作的涵义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作为一种设计思潮被人们所关注,主要是因为人们普遍意识到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中的国际式建筑风格对于人类社会造成诸多的社会问题。同时,该创作思潮本身就是反对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中所宣告的某种建筑价值的普遍性和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适性,强调地域的特殊性和多元性的价值观念。这就造成了地域化建筑创作概念上的宽泛性,它包涵了诸多的设计流派和设计手法;追求多元性的价值观念作品散布于世界各地,形态和创作手法上丰富多样。这也造成了分析的难度。

建筑设计语言作为建筑创作的落脚点,清晰地表达了建筑创作的思想。某一特定的建筑设计语言是关于某一特定的建筑在设计构思、建筑的空间与形式、及设计观念的综合。就建筑设计语言本身而言,内容也极其丰富。不同的地域之间。设计语言存在着显着的差异:不同的建筑师所使用的设计语言也各具特色;另外,设计语言中存在着传承性,它含有先前建筑创作之中沿用至今的习惯做法和前人的经验。这就造成了在界定具有地域化特色的建筑设计语言的范围中存在着模糊性,和它内部所含内容的宽泛性。但是,建筑设计语言清晰地表达了创作者的设计思想。在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建筑设计语言体现了建筑师所面对的具有共性的实际问题,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所具有共性的价值取向。因此,本文通过建筑室内与室外的关系、“原型”的引用和建筑与自然的对话这三个方面的分析,归纳了建筑师在创作地域建筑中的几个出发点,即“处于起源状态下的概念或形式”。继而探讨其形式生成的逻辑性,对建筑形式的创作进行理性的分析。

1. 处于起源状态下的概念或形式 。其指建筑师在进行建筑创作时的出发点,是建筑师对于设计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后,对于建筑设计的总体构思。它对于建筑所采用的设计语言具有指导意义和规范作用。

(1)建筑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关系。 从建筑创作历程来看,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创作思潮的影响下,建筑师在建筑创作中,对于这一矛盾有着不同的理解。例如,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在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和“内外有别”的礼制的影响下,中国典型的民居“四合院”呈现出对外封闭,对内与自然亲和的水平延展的院落形态:在现代建筑运动中的建筑大师勒 ·柯布西耶在萨伏依别墅的创作中体现出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对于建筑与自然二元对立的理解。以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中相对于这一矛盾所呈现出的设计概念、空间与形式为出发点,在地域化建筑设计思潮的影响下,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地域环境中,不同的建筑师发展了诸多的建筑设计概念,运用到他们的建筑创作中。

(2)“原型”的引用。“原型”是一种普遍存在着的心理活动的基本模式,这种基本模式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遗迹,那些典型经验的积累和浓缩。从科学的、因果的角度来看。原型可以被设想为一种记忆储藏,它来源于同一经验的无数过程的凝缩。在建筑学领域内,“原型”是存在于传统建筑文化之中的一种典型的形态,它凝聚了聚居在当地的人们所特有的哲理、情感和艺术修养,体现了在传统建筑文化中,人们对于人与自然等多种深层次的矛盾关系的理解。

(3)建筑与自然的对话。建筑与自然的对话反映了地域化建筑设计思潮中探求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设计观念。风、光、水等自然要素和环境景现在建筑创作中,作为构筑空间的同位体,展示出建筑师对于建筑与自然的关系的观点和主张。

2.形式生成的逻辑性。在建筑作品的创造过程中,逻辑思维抓住了建筑创作的共性和普遍性.它体现在建筑作品的创造过程中对于诸多矛盾处理的整体把握。形式是建筑创作中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最终落脚点。通过对于形式生成过程中所具有逻辑思维的分析,使我们能够透过纷繁的建筑作品的表象,对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具有共性的形式生成规律进行总体的把握。在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建筑师在新的设计观念的指导下,面对了许多新的设计问题,新的建筑设计要素也随之引入到建筑创作之中。使得建筑学的含义和内容得到了扩展。

3.形式与空间的文化含义。在文化层面上,地域化建筑设计作品的深层意念中有着地域文化环境中那些既很深蒂固又充满活力的文化含义,这些文化含义物化为丰富多彩的建筑作品中的形式与空间。它们决定了建筑师在进行建筑创作时的价值观念。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所具有的文化含义表现出诸多表面 上自相对立的性格特征,它反对现代主义建筑创作思潮所宣扬的某种建筑价值的普遍性和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适性,从而追求其地域的特殊性,同时,各地域之间文化价值观念多元并存:它力求延续地域性传统文化。同时又关注当时与当地的现实生活,表现出文化价值的原创性:它对于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合理内容和地方传统文化价值兼容并蓄,同时又追求自身所特有的、符合当今社会的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本奈沃洛西方现代建筑史邹德侬、巴竹师、高军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

吴良镛.关于建筑学未来的几点思考.建筑学报,1997.2

上一篇:建环专业范文 下一篇:文物建筑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