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期护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21 05:44:55

手术期护理论文

手术期护理论文篇1

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007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科住院实施手术治疗的老年胆石症患者共108例,其中男47例,女61例;最大年龄86岁,平均76±3.23岁;行胆囊切除74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34例。

临床特点:伴高血压20例,慢性支气管炎15例,心脏病15例,糖尿病16例,并发症占61.1%。

结果

108例患者均在术后7~14天出院,无1例发生并发症。

护理

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和家属担心病人年龄大,怕疼痛、意外,怕下不了手术台。针对不同患者的情况,向家属和患者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安全性、并发症以及术后恢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耐心、细致地对不同文化程度的病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交流沟通,让相同手术、年龄相当的患者现身说法。耐心解释患者提出的各种疑问,告诉患者手术是在充分麻醉下进行的,手术中不会引起疼痛,术后还可留置自控镇痛泵,以减轻患者的思想负担,使患者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手术。②术前检查:大多数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心、肺等重要脏器疾患,且年龄均在70岁以上,故术前要进行全面的检查,除一般手术所需的检查外,要增加肺通气功能检查、动脉血气分析等检查,对于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术前应用长效口服药或静脉应用硝酸甘油﹑硝普钠等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术前应用胰岛控制血糖水平,使之空腹状态下<10mmol/L。支气管炎的患者术前要遵医嘱给予抗感染治疗,以免术后咳嗽影响伤口愈合。③手术前1日的准备:根据医嘱做好备皮、药敏试验、必要时配血,教会病人有效咳嗽排痰的方法,练习在床上大小便,告诉病人禁饮食的时间。根据医嘱晚9时给予通便灌肠1次,并注意观察灌肠后的效果。注意病人的睡眠情况,必要时使用催眠镇定药,保证患者的休息,以提高对手术的耐受性。④手术当日的护理:术晨测量病人的体温及血压,根据医嘱留置尿管,需要时留置胃管,注意插管过程中病人的反应,确保胃管留置在胃内。根据医嘱给术前用药,将患者安全交于手术室人员。

术后护理:根据不同的麻醉方式采取不同的麻醉常规护理,给予多参数监护及氧气吸入,根据血氧饱和度调节氧流量,选用面罩或鼻塞给氧,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每0.5~1小时记录1次。观察各种引流管是否通畅并妥善固定。输液速度不宜过快,对糖尿病病人注意血糖监测异常时,及时报告医生处理。血压高的患者有要用硝酸甘油控制血压。术后卧位:硬膜外麻醉后去枕平卧6小时,全麻术后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待血压平稳后均可采用半坐卧位,既有利于呼吸,又利于腹腔的引流,减轻腹部伤口缝合处的张力,减轻疼痛,有利于伤口愈合。协助患者进行有效地咳嗽、咳痰。取半坐卧位,用双手按住患者的伤口,让患者进行深而慢的呼吸,屏气3~5秒,然后慢慢呼气且尽量呼尽,第2次吸气后,屏住呼吸用力从胸部咳出,进行短促有力的咳嗽[3]。术后活动术后当日可让患者床上活动,四肢做屈伸运动,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1~2天可根据情况下床活动,以利于肠功能恢复,不能下床者每2小时翻身1次,避免压疮的发生。饮食的护理:术后肠蠕动恢复后,可进低脂全流饮食、逐步过渡到普通饮食,饮食宜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①出血的预防和护理:术后早期若病人腹腔引流管引流出血性液增多,每小时超过100ml持续3小时以上,或病人出现腹胀伴面色苍白、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等表现时,提示病人可能有腹腔内出血,应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医生进行相应的急救和护理。胆瘘的观察加强观察,包括生命体征、腹部体征及引流液情况,若病人术后出现发热、腹胀、腹痛或腹腔引流管引流出胆汁样液体等,应警惕胆瘘的可能。及时处理胆瘘,一旦发现胆瘘现象,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进行相应处理。②感染的预防和护理:遵医嘱术后静滴抗生素。加强皮肤护理每日清洁、消毒腹壁引流管周围皮肤,并覆盖无菌纱布,保持局部干燥,防止胆汁浸润皮肤而引起炎症反应。加强引流管的护理,每日更换引流袋,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保持引流通畅,避免“T”管扭曲、受压和滑脱,以免胆汁引流不畅,胆管内压力升高而致胆汁渗漏和腹腔内感染。

出院指导:责任护士于病人出院当日做详细出院指导,如饮食、活动等等,对带T管的病人要详细交代“T”管的自护方法及夹管的时间,并告知夹管后如有发热、腹痛、黄疸或腹胀不适应立即停止夹管,及时就诊。

胆总管探查是治疗有症状的胆石病的安全、有效的方法,是提高老年病人生活质量、减轻他们的痛苦的最佳选择。

论文关键词胆石病老年人围手术期护理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70岁以上老年人胆石病围手术期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2007年1月~2008年12月108例70岁以上胆石病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评估其护理效果。结果:108例患者于手术后7~14天均痊愈出院。结论:术前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做好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是减少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曹伟新,李乐文.外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08.

2王巍.80岁以上老年胆道疾病治疗分析.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2,22(2):82-84.

手术期护理论文篇2

【关键词】膝关节镜;手术;护理

随着创伤外科技术的快速发展,关节镜手术因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小、疗效好、住院时间短等特点,受到许多患者和医生的青睐。膝关节的退行性变和关节滑膜、软骨、半月板、韧带的损伤,用关节镜可以迅速有效地缓解疼痛,明显改善膝关节功能,但术前、术后的护理工作和康复练习也是非常重要的,并直接影响手术的效果。我科自2005年11月~2006年11月,共实施膝关节镜手术130例(41个膝关节),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1临床资料

130例中,男88例,女42例;年龄15~68岁,平均37.2岁;膝关节半月板损伤45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0例,十字韧带损伤25例,膝关节感染30例。130例进行膝关节镜手术治疗,术前平均住院2.5天,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0天。

2护理

2.1术前准备

2.1.1对患者健康状况的评估了解患者受伤经过及损伤情况,了解其痛苦或其他不适应程度,协助患者选择舒适的卧位;了解患者是否是过敏体质;是否患有血液系统疾患,特别是凝血机制障碍;是否有精神系统疾病;是否存在重要脏器的严重器质性病变;是否存在糖尿病等都应考虑到。

2.1.2心理护理向患者解释手术的目的,术后有一段时间不能行走,以后需通过功能锻炼后恢复,并介绍做这些练习的重要性,讲解术后做这些练习仅有轻度疼痛甚至无痛,清除紧张情绪,增强病人对治疗的信心。

2.1.3按硬膜外麻醉术前常规护理(1)术前一天做血型测定、备血,完成常规药物的皮肤过敏实验,进行备皮、清洗,避免皮肤划伤;(2)手术前晚10时后禁食,12h禁水;(3)手术晨按医嘱给术前用药。

2.2术后护理

2.2.1腰麻后常规护理(1)术后6h平卧位,头偏向一侧;(2)定期观察并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3)抬高患肢一般用枕头或软垫,使患肢抬高约20cm,以利静脉回流,保持膝关节接近伸直位,减轻肿胀;(4)注意观察切口出血情况,一般切口采用加压包扎或冰袋冷敷24h,以利于减轻伤口出血和肿胀。切口有引流管的,一般在24h~48h内拔管。如果切口渗血较多,应及时更换敷料,并报告医生,同时要观察足趾的末梢循环、温度、皮肤、颜色及感觉运动等,以防止由于包扎过紧而引起血液循环障碍。

2.2.2功能锻炼(1)术后第一天可开始练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通过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为抬腿运动做好准备;(2)术后第二天开始做抬腿运动,抬高患肢15~20°,每天3次,每次5~10min;(3)3天后进行膝关节屈伸运动,遵医嘱使用CPM机来恢复关节功能,每天2~3次,每次1h,锻炼前应向患者解释术后进行CPM锻炼的目的和意义,以取得患者的合作和支持循序渐进为原则,每日增加5~10°,并且从被动到主动,术后1周下地,但禁止做剧烈运动,如频繁上、下楼跑步,负重等,以免影响关节的恢复功能。

3康复指导

(1)膝关节保暖,夜间抬高,以利于血液循环;(2)按照要求进行下肢训练,直至关节疼痛消失,下肢行走为正常为止;(3)定期随访。

4小结

手术期护理论文篇3

截肢是破坏性较大的一种手术,是肢体骨骼、肌肉与软组织广泛损伤无法修复或有严重无法控制的感染危及生命时,经骨或关节将肢体截除的外科手段[1]。截肢手术常造成患者终生残废,带来了生活上的不便和精神上的打击,给家庭、社会造成了很大负担。对此类病人做好术前术后的综合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我科自2000年~2005年共施行截肢术34例,现将笔者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34例,男26例,女8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78岁,平均38.6岁。外伤28例,脉管炎2例,肿瘤1例,糖尿病1例,气性坏疽2例。截肢部位:髋关节离断术1例,肩关节离断术2例,单侧大腿截肢术4例,双侧小腿截肢术8例,单侧小腿截肢术8例,单侧上臂截肢术11例。全部病例经及时抢救,行有效治疗和精心护理,痊愈出院。残端肢体功能活动正常,有13例已装配假肢,效果良好。

2护理

2.1心理护理众所周知,失去肢体对患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和痛苦,其心理状态往往要经过震惊、回避、承认、适应四个阶段[2]。在前两个阶段中,患者表现出悲观、失望、沮丧和孤独,具体体现在对婚姻家庭、工作生活等问题上忧心重重。在此阶段,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教养和性格特征,选择有效的沟通交流方式,与其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了解其心理状况,有的放矢地解决其心理问题。同时可适当介绍现代假肢业的成就,鼓励他们面对现实,增强生活的勇气,并动员家属参与,通过亲人的理解,爱护与鼓励,提高病人心理承受能力,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对于外伤性截肢患者,由于多遇突发的意外事故,毫无心理及生理上的准备,不但需要常规心理护理,而且还需要心理上的超前护理[3]。超前护理要求责任护士事先要充分估计整个救治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心理反应,而能超前采取相应的措施,使患者早做好思想准备,提高其对各种痛苦的自控能力,调动其主观能动性。

2.2术前准备注意患者全身情况的观察和护理,检查主要脏器功能,排除内脏损伤,以防手术中因其它问题而发生生命危险。本组多数病人起病急,病情重,入院后有部分病人处于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状态,故要随时测量体温、脉博、呼吸、血压,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瞳孔、皮肤粘膜色泽和温度、周围循环、尿量等,正确估计休克程度,建立特护记录。为保证输液速度,应采取2个以上的静脉通道,如输液速度慢,可行加压注入。在快速补充血容量时观察心脏对输液的负荷情况,进行中心静脉压测定。患肢有效地制动,以大量的无菌纱布或无菌巾压迫止血,对活动性出血迅速以止血钳夹止血。对污染严重的手术区伤口周围用毛刷及肥皂液刷洗,然后再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并剃净毛发。在快速输血、输液,补充血容量的同时完善术前准备,争取抢救时机。血压回升后立即入手术室。

2.3术后常规护理由于创伤、手术打击,患者的抵抗力下降,术后易并发如褥疮、肺炎、泌尿系感染等合并症,后果也甚严重。因此,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术后每30min~1h测血压1次,每4小时更换1次,以防褥疮发生;同时拍背,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防止坠积性肺炎发生。保持留置尿管通畅,每4小时一次,观察尿液颜色并记录尿量。为防止缝线脱落或大出血,床头应备橡皮止血带。髋关节离断术后病人,为防止股动脉出血,则在床旁备足沙袋,以便应急压迫止血。术后大多患者食欲欠佳,为增强其抵抗力,促进伤口愈合,尽快恢复体力,应鼓励患者多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2.4残肢护理术后严密观察残肢的情况,如有无出血、渗出以及血运和知觉等,同时注意周围皮肤的颜色、伤口敷料、引流液的颜色、质地、数量。注意残肢保持正确肢位,截肢后由于主动肌与结抗肌的不平衡,致使残肢在短时间内会在不当肢位下造成挛缩,故应采取对抗挛缩的,不抬高患肢,可行牵引来防止髋关节、膝关节屈曲而导致的挛缩。伤口愈合后,每日用中性肥皂水清洗残肢,不能浸泡,以免软化残肢皮肤。也不能涂酒精,以防皮肤干裂。

2.5幻肢痛护理四肢肢体的某一部分被截除后,在一定时间内患者仍有患肢存在的幻觉,而且有实际幻肢的所有空间特征,即为幻肢。当伴有疼痛时则为幻肢痛[1]。幻肢痛是一种特殊的疼痛现象,出现在已截除肢体的部位或整个神经支配的肢体区域,疼痛性质常与截肢前相似,多为持续性疼痛,以夜间为甚,尤其是术前曾有长期严重疼痛史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术后待生命体征平稳、伤口无渗血后,指导患者用手有节律地轻拍叩击残肢末端。先由医护人员示范,逐渐教会患者方法以及掌握恰当节律,其时间、轻重程度由患者自己掌握,使患者从触角的感受中体会并认可肢体已经缺失这一事实,利于消除幻肢痛这一主观感觉。局部可辅以热敷,理疗、蜡疗、离子透入等辅助手段。对顽固性的幻肢痛,还可采用氯乙烷喷射局部,普鲁卡因敏感点封闭等综合措施。

2.6功能锻炼目的在于改善截肢病人全身状态,促进残肢定型,增强肌力,提高关节活动度,有利于装配假肢后更好地发挥代偿功能。一般上肢截肢术后2~3日可离床活动,下肢截肢术后3~4日可练习床上坐起,全身情况好者,可在术后7~8日开始扶拐离床活动。这段时间主要练习呼吸运动、健肢的运动和残肢近侧部分的肌肉运动。伤口拆线后可立即进行残肢肌肉的主动运动、抗阻力运动、截肢侧关节活动练习和对残肢施加按摩等。残肢使用石膏外固定的病人,须尽早拆除石膏进行功能锻炼。

3小结

截肢术是一种古老的手术,但在以往的治疗中只强调手术本身的作用,而忽略了截肢患者的护理。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护理医学已从以疾病为中心转为以病人社会心理、行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贯穿整个围术期的心理疏导是治疗与护理工作的基石,严密的术前准备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而全面的术后护理是手术是否成功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胥少汀.实用骨科学.2003,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889-1891

2.杜克.骨科护理学.1995,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328

3.徐景云,赵煜林,侯桂珍.1例严重三度烧伤患者的心理动态变化及护理.中华护理杂志,1997,37(11):654

手术期护理论文篇4

【关键词】 老年;白内障;围手术期;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73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412-02

围手术期,作为20世纪70年代后期形成的一个概念,将手术前、后有关过程与手术综合考量,通过不断改善各个环节,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服务[1]。由于相比于传统的护理理念,围手术期在“以患者为中心”理念中具有更显著的优势,因此这一概念自推出以来,就受到了医学界的重视。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加,白内障患者人数持续增长。由于老年患者特殊的身体特征和心理特征,强化围手术期护理对于促进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1 入院指导与术前护理

11 入院指导 较之于传统的护理理念,围手术期将入院指导作为重要一环。单华、郝春风通过对6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分析,指出在患者入院前,就有关的注意事项进行指导,对于患者手术成功具有重要意义。他们认为制度化与规范化的入院指导,可以有效的消除患者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同时尽快的熟悉未来的生活环境。石莹在研究中,也指出作为围手术期的第一步,入院指导在消除患者恐惧、增进患者及家属对手术的了解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12 术前护理 在进行白内障手术前,需要一定的术前护理。其中,心理护理又是最重要的环节[4-5]。苦智萍[4]指出虽然目前白内障摘除手术已经成熟,但是很多老年患者由于多种原因,在实施手术过程中,存在紧张、恐惧、担忧等不良心理情绪,这些不良情绪的存在将会影响手术效果。为此,有必要在术前进行良好的心理干预,通过认真回答咨询、增强患者信心等多种手段,尽可能的消除这些负面情绪给手术带来的影响,提高手术效果。此外,赵红[5]等人指出必要的身体健康检查对于手术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在手术前,需要对患者的身体、眼部等进行详细的检查,以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

2 术中护理

在手术开始前,先要调试有关的设备,以保证这些设备在手术过程中正常运转,避免因为各种突况影响手术的进行。老年性白内障手术一般都是在表面麻醉下进行,病人可以清醒的感受到整个手术过程。因此,在手术中,患者的精神有一定程度的紧张,并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为此,需要通过多功能监测仪器对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进行连续监测[6]。此外,在手术中通过音乐辅助治疗,可以有效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2]。在手术中,舒适的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事项。让患者始终处在一个合适的,可以有效的降低手术中的疼痛感。医护人员也可以视具体情况,通过与患者简单的交流,以消除他们紧张和恐惧情绪[5]。

3 术后护理

31 术后注意事项 患者术后需要一定时间的卧床休息。张晓娟[7]等人认为患者最好取平卧位,不要随意移动头部,以减少不必要的头部活动。同时,密切关注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不要接触手术部位,防止感染[8]。在手术后的24h后,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换药等,在换药过程中,要强化操作细则,避免感染。对于有明显不适的患者,根据医嘱,进行相关的处理。

32 术后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被认为是现代护理的重要内容[9-10]。栗娜[11]等人指出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健康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通过对比健康教育组和非健康教育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恢复情况,证实经过健康教育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恢复效果与时间要明显好于对照组。因此,建议在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中,推动健康教育,更好的服务患者。苦智萍[4]认为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提高自我以及家属护理能力,从而更好的促进患者康复。

33 术后心理干预 术后心理干预作为现代护理的重要内容,其积极作用为国内外学者所肯定[3-5,12-13]。国外学者Burlew JA,Ferguson LS[12]认为术后心理干预是实现最优治疗效果的保证。他们通过对有关临床研究资料的统计,指出积极的良性的术后心理干预在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分析其原因,他们认为适当的心理干预增强了患者治疗信心,强化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自主性发挥,从而避免了单一依靠医护人员的传统治疗格局。国内学者龙江珍[14]以临床护理实践经验为依据,指出良好的心理干预在促进高龄白内障患者康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临床实践中,他们充分发挥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家属的家庭关爱、患者对健康的追求动力,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实现医护人员、患者家属以及患者本身三方面积极性的发挥,促进患者更好康复。

34 出院指导与随访 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彻底的康复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因此,在住院期间实现完全的康复并不现实。为了更好的促进老年患者康复,出院指导与随访就成为必要的环节。刘珊[15]等人指出坚持出院指导与随访对于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的质量保障起到最后的“把关作用”。他们认为要实现手术的彻底成功,对出院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进行准确的住院指导具有重要意义,包括注意事项、康复训练以及定期检查等。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很多老年患者的子女不在身边,可能难以定期返院随访,因此有必要开展电话随访、上门随访等,更好的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

4 结 论

手术期护理论文篇5

关键词:手术室;实习护生;实际分析能力

实际分析能力是指对事物本质属性及其内在联系的揭示能力。事物的现象是纷繁复杂,变化万千的,只有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才能从这些现象中找出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在手术室临床实习阶段,如何在带教中引入先进的护理带教方法,在教授护理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实习学生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分析能力十分重要[1]。手术室工作专业性强,无菌要求严格,突发事件多,对护理工作能力要求很高,容易使刚进入手术室的实习护生产生畏难情绪[2],无法进行相关实际问题的分析。因此,如何在传统的手术室临床带教中进行改革与创新,培养手术室实习护生的实际分析能力,将是我国护理学带教需要探索的问题。

1 培养手术室实习护生实际分析能力的重要性

1.1传统带教方法的不足

邱瑞娟等[3]将临床带教模式归为两大类,即经验型临床教学方法和教育学理论临床教学方法。这两类方法又可各自细分为多种带教方法。虽然目前各医院手术室的带教模式多种多样,也具有各自独特的优势,但仍存在许多不足:首先,教科书及个人经验仍是这些模式主要依靠的知识基础,而教科书更新缓慢、个人经验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有待商榷。其次,这些带教模式过于重视临床带教中知识的掌握,却忽略了护生实际分析能力的提高。

1.2培养手术室实习护生实际分析能力的必要性

首先,培养手术室实习护生实际分析能力使广大师生能够摆脱教科书和传统经验的束缚。其次,避免了“书呆子”型临床护理学生的产生,对于护生未来护理工作的开展颇有益处。

2 培养手术室实习护生实际分析能力的方法

2.1多媒体教学

对于手术室中的技术操作,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如无菌技术操作,手术前的无菌准备,术中无菌物品的传递,常见手术体位的摆置等。带教老师通过将这些操作制作成教学录像带,集中向实习护生展示,并重复观看研究细节。有利于护生理解、记忆,并牢固掌握知识要点。

2.2制定带教目标

总带教老师可以提前制定每期手术室实习带教目标,并向所有实习护生展示,从而使整个实习教学有章可循。如此,各手术室带教老师和护生便可以自己明确实习的要求和目标,减少实习的盲目性和跟随性,提高护生的主动进行分析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2.3实际操作模拟训练

在真正进入手术室前,集合全体师生进行操作模拟训练。训练中,学生作为主体,对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常见问题等进行独立分析。老师只负责对学生的启发、引导和答疑。周丽萍等[4]进行的情景模拟与实践结合的手术室带教便是一个很好的范例。首先,她们提前一天对护生必需参加的手术项目及工作内容进行情景模拟训练。一方面,由总带教老师集中示范讲解配合手术的目的、配合要领、注意事项、常见问题等;另一方面,各手术室不同带教老师分别模拟术中的角色(包括病人、主刀医师、第一助手、巡回护士等),帮助护生进行情景模拟训练:准备器械台、配合铺巾、消毒及手术物品的传递配合等,直至熟练。其次,第二天,在模拟训练结束后,按照实习计划安排,由各自带教老师带领实习护生参与到实际手术护理操作中,从而充分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使其快速进入手术室的工作状态。这种情景模拟与临床实习相结合的带教方法,进一步提高了手术室带教质量,更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

2.4分阶段教学方法

前期熟悉阶段:在进入手术室第一天,由总带教老师带领全体实习学生熟悉手术室环境,并初步学习各种消毒、灭菌方法;理论知识学习阶段:介绍常用手术器械相关知识,围手术期护理内容等;练习阶段:由老师示范讲解,学生模拟手术操作;实践操作阶段:护生实际参与手术配合。

2.5循证护理理论的运用

循证护理是指综合分析当前的相关研究依据,考虑病人的价值、愿望和实际情况的,结合不同护理人员的技能和经验,将这三者相结合,综合制订出完整的护理方案[5]。手术室不同于其他科室,实习护生需要面对多学科、多层次的手术医生,因而对其专业素质及术中配合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带教过程中,教师可以具体结合手术中的发现的问题,让学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文献检索,包括期刊文献、科技期刊、各种会议论文、科技报告、学位论文、网络等,并引导学生对所得结果进行讨论,最后由老师总结。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结

临床实习是将护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的过程,也是培养护生实际工作能力和实际分析能力的重要环节。手术室工作更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其工作节奏快,抢救过程紧张,人员复杂,器械设备繁多,无菌查对严格,使实习护生感到无所适从[6]。而这要求带教老师能够结合本院手术室护理实习的实际,对传统带教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带动实习护生积极思考,深入探索,提高其实际分析的能力。

作为21世纪的新型护理人员,我们必须学会驾驭信息、重视培养实际分析的能力。因此,在学生进入手术室临床实习之初,就应当重视培养他们的循证护理能力,并进行相关训练。

参考文献:

[1]张立新,王超虹,苏淑梅.手术室实习护生临床带教方法探讨[J].吉林医学,2007,28(4).

[2]扈树桂.浅议手术室护生的带教体会[J].海南医学,2009(1).

[3]邱瑞娟,梁桂兴.临床护理带教模式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2):186-189.

[4]周丽萍,周俐.情景模拟与实践结合的手术室带教模式探讨[J].护理管理杂志,2004,4(2):52—53.

[5]周明芳,李巍,舒勤等.开设循证护理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护理研究.2005,19(7A):1210—1211.

手术期护理论文篇6

[关键词]手术室 教学 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随着医学的发展,近年来,国内外手术技术不断更新,表现在一是知识化,二是信息化,三是年轻化。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护理工作也要不断地更新和提高,带教老师需要不断地吸取新知识,新观念,同时应培养好接班人。护生实习是护士生涯重要的开端,要从思想、职业道德、护士的基本素质等方面严格要求,运用基础理论,掌握基本知识,训练基本技胡,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在手术室带教实习护生的实践中,有以下体会:

1角色转换的特与存在的问题

1.1护校的同学从踏入校门的那天起,便投身到护理工作的行列,开始准备护理职业的生涯。这时护士的特点是:学生对护理专业充满理想和希望。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护生的心目中,护士是一种美好的象征,是病人心目中的白衣天使,大多数护士对自己的职业充满天真、好奇和热情,对护理专业充满信心,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1.2护生通过近三年的理论学习,步入实习阶段,学得的理论知识将应用于临床,而到实习医院,面对各种各样的病人,面对病人的各种问题感到束手无策。随着从单纯的学生角色转换成临床学习护士角色,理想与现实之间有较大的差距,这就需要带教教师正确引导,树立他们的信心,尽快完成角色转换。

2让护生进入手术室角色

护生从护校学生的角色转换成病房实习护士的角色,她们面对是病房工作及基本操作,学校所知识尚能应用,比较能适应。转入手术室后,她们将进入一个新的角色,面对的无菌观念、无菌技术操作等规章制度特别严格的环境,将会感到陌生、胆怯,心理压力加大,作为带教老师,每一批护生到手术室后,首先要让他们了解手术室的每个小单位,具体向她们介绍周围的环境,如有菌间和无菌间的设置,相对无菌区和有菌区的隔离,各手术间的具本安排,各种有菌物品和无菌物品的放置等,其次要求在手术室实习期间必须具备高的责任心,良好的心理素质,严格的无菌观念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第三,要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病人利益出发的思想,确实保证病人的安全。”第四,要充分认识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的重要性。

3带教老师选择与实习时间安排

3.1 手术室的工作与病房工作不尽相同,每一步操作都直接进入病人的皮肤体腔等,病人的生命系在工作人员的手中,各种无菌操作要求规范化。带教老师的素质对学习将产生同化力促进力向导力和约束力,是学生的楷模。带教老师应选择职业道德良好技术精湛表达能力强有高度爱伤观念,无菌技术操作过硬的有大中专学历的护师。护生往往是通过老师的知识言行和服务态度来认识护理专业的,带教老师言行,正确的各种无菌技术的规范化操作将是学生的榜样。

3.2 通过近五年带教的体会,护生在手术室的时间以四周较为妥当.手术室的工作比较特殊,时间太短对手术室的环境不能完整了解,常规无菌技术操作则只能初步了解,印象不深。近两年来,我们实行四周实习,前两周让她们了解手术室环境,一般手术饿洗手和巡回工作,后两周了解特殊手术的配合和常规仪器的使用,这样反应较好,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4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因人施救

手术室护士要求无菌观念强,各种操作必须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规范化,所以带教教师应以身作则,正规操作,耐心细致的讲解,各种操作先做示范,在监督实习护生完成各项技术操作。同时要结合护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能力,因人施救,这样才能养成护生严格要求自己的良好习惯。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5培养护士的应急能力

手术室护士必须有较强的应急能力,因为手术室经常有重危病人需要抢救,所以时间就是生命,抢救就是命令。这种急救病人一到手术室,全体医护人员应急病人所急,争分夺秒,密切配合,有条不紊地进行抢救。应培训实习护士的应急概念,在实际工作中锻炼她们的应急能力。

6结合考试,改进工作

护生实习期满后,应对她们进行理论和技术操作考试,了解她们的短暂的四周时间内对手术室这个特殊环境的了解,对各种无菌技术操作掌握的程度,以便进一步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效率,使护生能够顺利地和手术医师、麻醉医师一起完成比较简单的手术配合,如阑尾切除术、刮宫取胎术、疝修补术等。

参考文献

手术期护理论文篇7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 经皮肾镜手术; 应用; 体会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2-0129-0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性化护理在临床中受到日益重视。经皮肾镜手术是泌尿外科最重要的一种手术类型之一,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对经皮肾镜微创手术知识的缺乏,手术对手术者是一个强烈的心理应激源,对其实施人性化护理更显得尤为重要,在手术过程中给予患者全面的人性化护理服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整个手术的质量。因此,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笔者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有根据的疏导,告诉患者可通过看书、上网与室友交谈等措施消除紧张不安心理,给患者精神上支持与鼓励,减轻心理负担,使其安心配合手术,促进术后心理与躯体的康复。人性化护理指的是将人性化理念融入到护理工作中,通过给予患者更多的尊重和关怀,使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感受到包括精神指导、文化情感以及心理疏导等在内的护理服务,从而更加自觉和轻松的配合医护人员工作,顺利的完成治疗。本研究探讨了人性化护理在经皮肾镜手术中的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1年2月-2013年3月本院收治的46例行经皮肾镜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3例)和研究组(23例)。所有患者中男26例,女20例;最小年龄30岁,最大年龄76岁,平均(52.4±12.3)岁。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加人性化护理。具体护理内容如下。

1.2.1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手术开始前1 d护理人员应到病房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需要,耐心仔细地讲解手术具体流程,让患者对手术流程有一个最基本的了解,尽快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在这个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非常耐心且亲切地回答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问题,并适当转述临床上诸多成功案例,让患者认识到这个手术属于普通手术,非常安全,消除紧张感,提高患者的自信心。(2)术前准备。手术当天护理人员需要准备好所有手术需要的物品,并调好室内温度。在手术前30 min,护理人员还需要到病房耐心仔细的检查患者手术部位皮肤的状况,做好记录。并在将患者运送到手术室过程中与患者多加交流,讲解一切表轻松的话题,消除患者的紧张感。

1.2.2 术中护理 (1)必要的生理护理。手术过程中,室内温度和湿度应该控制在人体最舒适状态,湿度一般为55%,而温度最好控制在23 ℃左右。手术期间很多患者容易出现口唇干燥,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需要先与患者讲解症状原因,然后使用棉签沾生理盐水轻沾嘴唇[1]。(2)熟练操作。护理人员在配合医生时所有的操作必须要做到稳(传递或接手时)、准(传递的物品准确无误)和轻(动作轻、声音小),避免传递物件错误或者传递时出现掉落等情况,引发患者不良心理反应。虽然手术过程中出现这种失误的几率较小,且很多患者麻醉后均不是处在清醒状态,但是为确保无误,手术时一定要非常注意。(3)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取俯卧位或者截石位时应该在受力部位上垫上较厚的棉垫,防止受力部位长期受压损伤神经;手术过程中要非常注意保暖问题,护理人员需要不时查看患者身体是否有部位,不时地帮助患者掖好被角。滴注的生理盐水其温度应该始终控制在36.5 ℃~37 ℃;另外,手术时不能随便讨论患者隐私,要充分尊重患者的隐私,使患者感受到更多关怀和尊重[2]。

1.2.3 术后护理 (1)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手术顺利结束。术后立即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手术成功,缓解和消除患者及其家属的紧张心理。给患者擦拭干净所有血迹后穿好衣服,动作要轻柔,尽可能避免擦拭给患者带来疼痛。然后慢慢地将患者转移到转运车上,慢慢推回病房,期间要做好保暖措施和注意保护到各种导管,防止在运送过程中不小心触碰导致其脱落。(2)做好交接和随访工作。将患者运送回病房后手术室护理人员需要与病房护理人员做好交接工作,详细转述患者的手术情况,并仔细叮嘱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观察好患者的生命体征,所有设备是否到位,若患者已清醒还需要耐心询问患者的感受,及时了解手术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并尽快寻求医生处理。同时,还需要获知患者及其家属对手术的评价,并鼓励患者及其家属提出更多的改善意见[3]。在随访结束后护理人员需要由衷地祝福患者能够早日康复出院,更好地投入到正常生活和工作中。

2 结果

4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研究组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2%。相关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例

组别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研究组(n=23) 20 3 0

对照组(n=23) 10 5 8

3 讨论

人性化护理是以人性化理念为根本指导理念开展的一系列以人为根本出发点的护理服务工作。随着人们对生活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人性化护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得以广泛开展。当前,临床护理模式为迎合患者需求进行了不断改变,人性化护理不断被应用在各种大小型手术治疗中,提高了整个手术效率,同时也降低了医疗纠纷[4]。

经皮肾镜手术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手术类型,属于比较普通的一种手术,安全系数比较高。但是,由于一直以来人们对手术均存在一种错误和恐惧的认识,因此,在手术时都会非常紧张和恐惧,严重者甚至会影响手术质量[5]。所以,在经皮肾镜手术过程中加入人性化关怀护理,通过在术前、术中以及术后三个时期给予患者全面的精心护理,让患者及其家属感受到医院人员的关怀与尊重,从而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保障医院信誉,应该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总之,人性化护理在经皮肾镜手术中的应用能够取得非常好的效果,所有患者均能够顺利完成手术,且满意度非常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余爱珍.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运用[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0,23(3):221-223.

[2]李婷婷.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亚太传统医药,2009,9(5):374-376.

[3]张丽华.人性化护理在骨外科病房的应用[C].玉溪市第三届二次骨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09.

[4]程宜池,王英.经皮肾镜EMS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围手术期护理[C].华东六省一市泌尿外科学术年会暨2011年浙江省泌尿外科、男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1.

[5]肖海苑,龙翠云.经皮肾镜手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100-101.

手术期护理论文篇8

【关键词】子宫肌瘤;围手术期;舒适护理

子宫肌瘤是临床上的常见妇科疾病,手术是子宫肌瘤的常见治疗手段。不过任何手术对于患者都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应激源,可直接影响病人的正常生理活动,并由此对手术后的康复产生影响[1]。采取何种方式缓解病人的应激,当前得到了广泛的讨论,而舒适护理易于临床推广,能切实提高护理工作实效[2]。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妇科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的舒适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3年8月到2014年2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子宫肌瘤妇女60例,纳入标准:年龄20~45岁;精神正常的成年妇女;接受实施全子宫切除;术前无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手术期间无特殊用药;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有明显生理缺陷者;有神经内分泌系统疾病可能干扰内分泌系统功能者。年龄最小22岁,最大43岁,平均年龄(27.34±2.89)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6年,平均(40.33±5.44)个月;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4.02±3.22)年。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基础资料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在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整床护理。观察组根据《患者知识及心理社会支持需求量表》有的放矢地对病人进行舒适护理。具体措施如下: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个别讲解,有针对性地介绍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强调患者与医生护士的配合,强调主观因素在手术及手术恢复过程中的作用。每日与患者交流30~60min,有针对性地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让患者保持自信,使患者在心理上得到安慰和鼓励。对性生活有顾虑的患者给予保密安静的环境表达自己的忧虑。讲解术前准备事项及目的,手术的大致过程,术后可能发生的症状和应对方法等。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在护理前与护理后选择《状态-特质性焦虑问卷》进行心理焦虑状况的调查,分数越高,焦虑越严重。同时所有患者出院时进行护理满意度的调查,分为0~10分进行评分,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方法 运用SPSS 13.0统计分析系统进行统计,结果数据对比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焦虑评分对比 经过调查,护理前两组的焦虑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满意度评分对比 出院时进行调查,观察组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子宫肌瘤切除手术是临床上的常见手术,但是大多数手术患者在手术的前、中、后期均会产生比较剧烈的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3]。如果各种应激反应过于剧烈,不仅会给患者造成痛苦,还可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在应激作用中,焦虑程度过于严重就会影响手术的效果,因为过度的焦虑会导致体内儿茶酚胺及糖皮质激素增多,导致机体对感染的敏感性增加以及组织修复能力减弱。而舒适护理注重个人的特异性、完整性和社会性等特点,符合“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转变的主题,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质量[4]。本文护理前两组的焦虑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当前舒适护理的实施可明显提高医疗服务总体满意度,其注重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以期提高服务满意度。同时我们要对患者进行舒适护理使用教育,在对患者解释每日舒适护理的内容及其使用后的预期目标时,应对舒适护理的目标和范围予以清晰说明,以取得患者的配合[5]。本文中患者出院时进行调查,观察组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妇科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的舒适护理能降低患者焦虑应激反应,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伟花.自护理论在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6):123-125.

[2]卢文华.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伴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4,4(2):56-57.

[3]何小倩.舒适护理对腹腔镜下高龄妇科手术患者手术配合生活质量的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8):145-147.

[4]凌笑琼.手术室舒适护理模式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4):88-91.

上一篇:现代生物技术论文范文 下一篇:启蒙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