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台范文

时间:2023-02-25 13:32:52

手术台

手术台范文第1篇

最近,一张手术台上的握手照片走红网络。故事发生在某大医院的手术室,一位局麻女患者躺在台上,听着手术器械发出的碰撞声,身体不由自主地抖,双拳紧握。这时候,一只手伸过来,轻轻打开女患者攥紧的拳头,握住了她的手。而她也像抓住了救命稻草,本能地紧紧相握。女患者忍不住问:“这是谁的手?”医生答:“这是护士的手。”术后,患者专门向那位护士致谢,两只手再次紧紧相握。

每一台手术的背后,都有一个难忘的故事。当患者躺在冰冷的手术台上,把身体交给一群陌生的人,面对吉凶未卜的结局,内心的忐忑可想而知。有位网友吐槽,当年他做膝关节韧带重建手术,半身麻醉之后,医生像刷酱油一样给他刷上碘伏,然后把他的腿吊起来,那感觉真像是要被宰了一样。当时麻药还没打够,切的每一刀都疼,进行到一半时他扛不住了,说:“怎么这么疼?”医生一脸疑惑地回过头来:“啥?还知道疼?加药!”然后继续开刀。这个带着黑色幽默的故事,反映了患者在手术台上的糟糕感受。

人吃五谷,难免生病,每个人都有可能躺在手术台上。即便是医生,也有可能会成为患者。如果不是亲身体验,医生很难懂得患者的苦。因为,“躺在床上”和“站在床边”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一位医生讲述自己剖宫产的经历时说,当她麻醉后,在手术台上被捆住手脚,感到非常恐惧和无助,真有一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感觉。此后,每当有患者躺在手术台上,她都习惯性地抚摸一下患者头部,安慰几句,在心电监护仪上,可以看到患者的心率马上就下来了。对于患者来说,医护人员的一举一动,都是一种神奇的力量。手暖了,心就暖了。那一握手的温柔,足以让人记一辈子。

医学是人学。医学离开了人,就像水手离开了大海。遗憾的是,医学技术突飞猛进,人文关怀却日渐萎缩。医生离细胞越来越近,离患者越来越远。医生只关注“人的病”,而不关注“病的人”,导致医患关系日渐疏远。例如,听诊器是医生的重要标志之一,如今却被弃之如敝屣。有人认为,听诊器是“煤油灯”,CT、核磁是“日光灯”。有了现代技术,谁还戴听诊器?于是,很多医生放弃了叩、触、视、听的基本功,见到患者既不说话,也不触摸,直接就开检查单。患者穿梭在冰冷的机器丛林中,再也感受不到医生指尖的温度。殊不知,技术与人文是医生的“两条腿”。如果一条腿长、一条腿短,既不可能走得快,也不可能走得远。一个不关心患者感受的医生,也许会成为一名熟练的“手术匠”,但绝不可能成为一名医学大家。

小小手术台,连着生与死。一名好医生,应该尽量减少患者的不舒适感,让每一台手术都充满温情。例如,用微创手术代替传统的直视手术,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麻醉前让患者看到手术医生的脸,可以减少患者的不安;握握手或者拍拍肩,可以减少患者的恐惧。如果医生只关注“切得是否干净”,而不在乎患者的体验感,即便手术成功了,也是有缺陷的。因为患者的感受,也是评价手术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所以,医生应时时体恤患者之苦,用心做好每一台手术,这样才对得起患者的托付。

手术台范文第2篇

她挺帅,大高个,面容清秀明丽。她所在的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除为伤残畸形者恢复功能容貌外,近年也接待众多来做美容的人。常有人盯着她的脸说:“我想垫一个乔大夫那样的鼻子。”或“能不能做一双乔大夫那样的双眼皮?”还有人见她身为主治医,一定近水楼台,才会使自己容貌端正,于是直率提问:“乔大夫,你的眼睛鼻子是谁给你做的手术?”乔群便笑:“我妈!”

我的父母都是医生。

妈妈长得很美。小学时,我听人说过一句歇后语:“麻子照镜子——个人观点”,当时觉得特逗,回家与姐姐在饭桌上说起来,两人笑得前仰后合。不料,妈妈一生气,放下饭碗就走了。我们还在笑,爸爸说:“妈妈都生气了,你们怎么还笑?”后来我们才知道妈妈脸上有麻子。但那些细微缺陷并没影响我们对妈妈美好的印象。

“”中,医务界要走“6.26”道路,1971年,我随父母被下放到辽宁省康平县海州公社。这是个相当穷苦的地方,直到1978年我离开那里时,队里还没有电灯。开头,我在队里干农活,后来抽我去当代课老师,虽然我在城市里念了初中,可我哪里教过学呢?我自己还是个孩子。但这活比下地好,可以学习。我登上讲台,教书使我得以自学,物理、化学、语文的知识都日益丰富。后来我教的班年年是先进班,可由于我的家庭问题,年年我都评不上先进,连入团也极为困难。

多年生活在农村,我渐渐对外部世界有种陌生感和自卑感,觉得自己不行了,比别人低一等,只有适应这乡村的小天地。直到“”结束,高考制度恢复,我激动不已,心中重又升起走出小村子,去大学深造的冲动。

海州公社有200人投考,只有两人被录取,我是其中之一。我化学物理学得好,可因年龄大了,只好选择了沈阳医科大学医疗系。我人虽然回到了城市,但心中仍然怀恋农村,艰苦的环境磨炼了我坚强的意志。大学期间,我成绩一直很好,快要毕业时,北京协和医院在全国5所大学招收实习生,每个学校10名,我被选中,实习时我又以每科全优毕业。

毕业分配时,开始我被分到阜外医院放射科,我迟疑了。因为我已不年轻,结婚又晚,我那病中的公公盼望在有生之年抱上孙子,我该尽早生个孩子。

有人建议我去整形医院。说起来好笑,那时我竟不知整形医院到底是干什么的。人家告诉我是做双眼皮垫鼻子的,我心中觉得很没意思。父母为此专门来北京,陪我去整形医院看看。医院地处西山,很漂亮的一片房子,像花园一样。路上碰到一个人,我问人家:“这个整形医院好吗?”那人说:“这个医院很好,他们做出的是活的。”虽然我没敢追问为什么做出来是活的,但它留给我的印象极深。

正式调到整形医院后,我才发现原来整形外科面很广,哪里只是垫鼻子呢?它的主要任务是为畸形与伤残者恢复功能、修复外表,使他们重回正常生活的人群。

第一次上手术台,我紧张无比。好多人问我:“你怕血吗?”“刀子割下去你不怕吗?”我当时没这些念头。手术前夜,我不能入睡,一遍遍地想手术的每个细节、每个层次,在头脑里一遍遍完成它。

1986年,院里招收研究生,我报了名。考前考后都是沉重的,可我想这辈子如果连试一下都没试,我以后一定要后悔,我已不年轻,没有更多的选择机会。

我还真的考取了。1988年又以优异的成绩转为博士生。同年升为主治医。

因为是在职研究生,我一直没离开过手术台。8年来,缩小整形、隆乳整形、植皮、耳再造、显微外科修复缺陷、面瘫、鼻再造、阴道再造等手术我做过大大小小2000多例。其中有近千例是由我担任主刀。

有位年轻教师,有第一二腮弓畸形综合症,小耳还畸形,半边面颊萎缩,丑陋使她无法当老师,也没法在社会上正常生活。国外耳再造一般要用二三次才能完成,考虑到达位老师来自外省,有很多困难,我为她设计了一次大手术,把耳再造一次完成,并把陷下去的脸垫了起来。过去别人用不带血管的真皮脂肪垫,术后常因运血不好,面部继续萎缩下去。而采用带血管的真皮脂肪又太厚,垫起来像个小馒头。想为她一次做好真不容易。术前我做过种种设计,翻阅了许多资料,最后用带血管的脂肪筋膜瓣充填,这是我自己探索的,这次手术我做了整整9个小时,中间没吃任何东西。手术成功了。女教师回去后,人们都说她变漂亮了,她以新生的喜悦心情写信给我表示感谢。因为我的手术刀而使一个人能生活得像个人,活得更愉快,我感到了从没有过的幸福。除此之外,一个整形外科医生还能要求些什么呢?

我当然也不能让那些想要一个“乔群式鼻子”的人失望。我做过大量美容术,在设计鼻型与眼型时我尽量考虑到东方人应有东方特色的美。中国人的脸较平,垫一个巨大商耸的鼻子显得不协调。我塑的鼻梁尽可能清秀些,重睑术也尽量做到美而真实。这种手术在我成为一种创造。

最使我感兴趣的是。在中国众多的妇女中,有一些症患者,使她们体形笨重难看,有些患者为了能够穿裙子而用带子束胸,以致胸部长满痱子,痛苦不堪。我做过20多例整形术,使患者获得了正常女性的身体曲线。

我发现,我们国家过去在整形、切口设计与体积上都没有多少资料。近年国内搞整形出现了不少问题。有一次,我去外地的医院调查,病房里做手术的女患者掀起衣襟,真把我吓坏了!有的切口竟开在正中间,使看起来都令人恐怖,有的手术做完后,乳晕都不对称,而体积与身材比例不称又给人体带来怪异感,看到这些景象,我心痛极了,好像刀口开在自己身上一样。

于是,我开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我觉得首先应弄清中国女性应有什么样的,体积与代表身体发育指标经线的关系。经过对250名青年女性进行测试,把所得数据输入计算机,用美国较新的生物医学统计分析程序进行分析,我获取了一大批有意义的数据,填补了国内整形界一项空白,为指导精确的整形手术提供了依据。

一个15岁的女孩苦闷地来到我面前,使她驼背,身心受到损害,精神压力大到使她不来月经。她从不在外面洗澡,不说话,生活在孤独里。我为她做了手术后,她还原为一个活泼的少女,夏天穿起了美丽的裙子。

女外科医生少。手术室似乎是男性的天地,当我一次一次洗完手,走向无影灯下的手术台前时,我感到女人做手术同样行。女性做事细致、麻利,当她一旦真正步入这一领域,便会形成她们自己独特的优势。我做手术极少有废动作,手术做得很快,隆乳术一般一个多小时就完成了,我总是寻找最好的层次做手术,一般出血很少。

然而,不痛快的事也时有发生。曾有一大龄女青年托人求我做鼻子整形。她有一个硕大的鼻头,使得脸部很难看,她希望把鼻头做小一些,我以前做过一例,效果不错,有医生就推荐我来做。术前,患者要送我烟酒,我说我不吸烟也不喝酒,不必送什么。可患者认为只有给医生送了礼,医生才会用心去做。后来非要送一件男式羊毛衫不可。手术很顺利,可术后女患者却认为给她做坏了。其实美容术一定要考虑患者原有的基础,不是每个人做完手术后都能变成仙女。她原来的鼻子太难看,想一下子做出个索菲娅·罗兰式的鼻子绝非易事。塌鼻头垫起来容易,可大鼻头缩小不容易,虽然术后效果比她原来的状况改善了很多,因没有达到她那过高的期望值,患者闹得很凶,到处告,说我“喝患者的血”,给她做坏了。我们院的专家看过后,都认为是成功的,可她不依不饶。我不需要她送的毛衣,退给她100元钱。我不知我什么时候喝过患者的血。我心中很坦然。我认真为患者付出了努力。我不在乎误解。

是的,我很累,不停地做手术。生活中多数时间穿着白大褂。为充实自己的生活,我也听音乐,学会了跳舞。可惜,舞会时我常遇不到合适的舞伴。

手术台范文第3篇

不少民众质疑,手术人命关天,容不得懈怠。在手术室内玩“自拍”,缺乏职业素养,更是对患者的漠视。也有观点认为,照片可能摄于术后。医护人员也是凡人,为手术成功表达喜悦而自拍,虽有不妥也不必上纲上线,能够救死扶伤就是好医生。

各方观点

@急诊科女超人于莺:手术还没结束,拍照片的已经脱下手套的手就搭在了还在台上的医生肩膀上。原始微博里一边倒的在骂媒体,唉,医生这个集体就那么接受不了批评么?也许长大以后很多事情对错并没那么清晰,但这件事,不管背后是多么大的喜悦,多么骄傲的拯救,当事方就是错了。

@白衣山猫:照片中,从专业医生角度,有张图片中医生拿下了口罩,图中露出了病人的身体,有不妥。如果能善意地解读医生手术成功后的喜悦,这些细节不会被过度解读。这些照片原来发在院长微信朋友圈,面对的都是医生专业人员,本无大错,可被人转到微博上,是转者不妥。我呼吁:心存善意,胸怀悲悯,你我同行!@波子哥-廖新波:在某医院手术医生玩自拍玩大了,引起舆论风波。我没有看到这自拍的细节,但总觉得有点怪怪的,不严肃?不自尊?说不出的感觉。一句话:在不合适的地方做了不合适的事情引起超反应的批评。作为医生,还是要引以为戒。

事件回放

2014年8月15日 因医院手术室即将搬迁,启用新手术室,相关医务人员在完成手术后,为了留念,拍摄了本组照片。

2014年12月20日 照片被人发到微博,经网络传播后引发舆论哗然。

2014年12月21日晚 西安卫生局通报,给予西安凤城医院扣4分的行政处罚,给予常务院长闫某记过处分、留职察看一年,并免去分管副院长陈某和麻醉科主任张某、护士长田某的行政职务,所有参拍人员写出深刻检查,给予记过处分,扣发三个月奖金等处罚。

手术台范文第4篇

案例背景

(一)关键经验

关键经验最初来自于著名的认知发展课程――海伊斯科普课程。以皮亚杰的理论为基础形成的,它最初的含义就是指幼儿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经验。而现在对关键经验的解释则是指一些对幼儿当前和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有重要作用的基本和必备的经验。这些经验在幼儿的经验系统或经验结构中起节点和支撑作用,有利于经验的建构、迁移以及对知识的深层理解。而且这些经验是连续的,并不是一次完成的,必须依靠幼儿主动操作物体,与他人交流以及经验的不断丰富来获得和发展。

(二)幼儿原有经验背景

关键人物:木木。性格特点:非常活泼开朗,思维活跃。家庭环境:开百货店。

木木家是_百货店的,他从小就生活在店里,所以他的生活经验比一般的幼儿更为丰富。因为爸爸妈妈时常只顾着看店,没有时间照顾木木,自己家经营的百货店,自然也就成为他玩耍的天下。于是,木木因为贪玩也使得自己受了不少伤,那么免不了会进医院了。而本案例中,就是因为他自己额头受过伤,躺过手术台而习得的经验。在木木的记忆中,是爸爸带着他来到医院,让医生就诊过,也在手术台上躺过,这些就成为他进行角色游戏的关键经验。

我们来玩医院的游戏。见图1,“安安你来当病人,丽丽你当护士吧。木木又跑到了贝贝的身边,对她说贝贝,你也来做护士吧!””木木说:“你们都不能做医生的,我才是医生,我会做手术的。成成,你也来当医生。”

案例描述

关键经验之“医院搭建”

“护士”和“病人”一起合作,把长方形木板依次进行平面摆放,建成了“病床”,而医生“木木、成成和另外几个小伙伴将几块长方形木板和几个长方体木块进行五层的垒高,搭成了“手术柜”,又将所有的圆柱体碳木按“三角形”进行垒高,搭成了“药品柜”。就这样,一个简单的“医院”就“诞生”了!如图2

关键经验之“设备介绍”

“这是病人看病的地方,看病的时候要躺在这里的。”“还要有手术台,我就是在手术台上动过手术的。”像台阶一样的东西是放手术的东西。“这个是用来开刀的,就是治病的地方!”木木兴奋地说,“这个是用来给病人看病的地方。”木木又跑到另一处像床一样的地方说。(见图3)

关键经验之“细菌解除”

安安生病了,旁边两名“护士”小姐赶紧帮助安安躺好,这时候“医生”木木过来,嘴里喊着“做手术了,做手术了”。于是,“护士”听了就赶紧给病人安安挂盐水,并且让病人脸朝上,保持呼吸通畅。与此同时,“医生”正准备着东西打算给病人做手术。期间,有其他幼儿进行干扰,“医生”去了另一边游戏。而“护士”一直在旁边对病人进行安抚,也想对病人采取措施,但因为听从“医生”的话而不敢有所行动,一直就这样等着给病人做手术。这时,教师介入,用眼神示意“医生”回到游戏中,“医生”回来后,拿出准备好的药,为病人打针,进行手术。嘴里说着:“她感染了,我来帮她解除细菌!”然后打针、洒水、挂点滴,都是“医生”完成,而“护士”守在病人旁边观看。(见图4)

关键经验之“病人回归”

“哎,大牛,我在这里做手术耶!”说着,阳阳把躺在手术台的 “病人”叫了起来,自己则躺了下来。木木最后又躺到了手术台上,想要来当病人,却因为手术器材的倒塌而没有继续,并开始兴奋地大声喊叫。(见图5)

案例分析

幼儿的游戏是一种自发的行为,且具有主动性。而幼儿角色游戏的主题内容往往是幼儿生活经验的表现,是幼儿感知生活最为直接的体现。所以,幼儿当时进入医院动过手术这一关键经验是这次角色游戏的主题内容的直接来源。在此案例中,我把木木去过医院动过手术的这一经验作为整个游戏的支撑点,记录了幼儿进行角色游戏的过程。在整个游戏中,他从一开始搭建的小床,到后面萌生“当医生”的意愿,到给“病人”看病做手术,分配成员角色,直到最后与小伙伴进行角色扮演,成功地给幼儿完成手术。反映出他的关键经验对整个游戏的重要性,对游戏的情节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1.关键经验引发主题的呈现

幼儿去过医院,动过手术,在幼儿的脑海中,他对医院有了一定的了解,在遇到自主游戏时,就会碰撞出角色游戏的主题,案例中的幼儿把日常生活中关键经验构想在了游戏之中,自然而然地引发了游戏的主题“医院”,并引起了其他幼儿游戏的兴趣,从而开展角色扮演游戏。

2.关键经验促使角色的产生

在医院进行“包扎”“缝合”等一系列的操作,使得幼儿记忆中对“医生”“护士”这些角色的任务更为清楚,所以在游戏开展中,这一经验促使了幼儿假想游戏中的角色分配,女孩子是应该当护士的,男孩子应该当医生的等等,使之角色清楚明了。

3.关键经验推动情节的发展

医院中有了设备,也有了“医生”和“病人”,那么最重要的就是给病人看病了。“怎么看病?”进过医院的人一点也不担心,即使“病人”已被感染,案例中的木木“医生”手法娴熟地给“病人”治疗直至解除细菌。一系列的活动,在关键经验的推动下,游戏情节层次分明,按部就班地完成了。

介入指导

(一)游戏前的介入:谈话活动――关键经验的梳理

丰富的生活经验是幼儿角色游戏的源泉,对中班幼儿来说,他们的生活经验有限,幼儿对医院的认识害怕多于兴趣。而在木木告诉小朋友自己去医院缝针的事情中,木木与幼儿的谈话引起了我的兴趣,我决定帮助他梳理关键经验,以便于他来确定游戏主题。我与木木进行了谈话,与他的对话中,我知道了他知道手术台,知道病床,但是表达得不是非常清楚。于是,帮助他梳理经验,提炼关键经验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教师介入使得游戏主题明确。有了前期关键经验的整理,木木更加清楚了医院里面的角色,渐渐地打开了角色游戏的视野,让角色游戏回归生活,还给幼儿自由的空间,积极投身到属于自己的角色游戏中,使幼儿的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游戏主题的呈现也更加清楚明了。

(二)游戏中的介入

1.材料提供――关键经验的诱发

游戏材料在幼儿游戏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班幼儿知识经验和能力发展水平的局限性,致使幼儿在游戏中时常会受到材料的约束,且游戏材料也会限制幼儿游戏的情节发展。所以,在本案例中我提供给幼儿长方体、三角体、长短木板、大小圆柱体等形状多样、大小不一的碳木,供幼儿操作。

教师介入使得游戏内容丰富。幼儿看到这些碳木时,他们对游戏的兴趣也变得浓厚,案例中的木木利用碳木,创造性地进行了角色游戏。用长条形的碳木建构成了一张病床,长形木板和短的木板合构成手术台,用圆柱体碳木替代为药品,并把圆柱体的碳木进行垒高,形成“药品柜”,用长条形碳木建构成放置手术器械的架子。当木木在游戏中充分地利用了这些形状不一的材料,就使得整个游戏的内容丰富。

2.眼神暗示――观察参与的指导

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介入的时机也是非常重要的。当案例中的木木因为外界的干扰而不照顾“病人”时,教师用眼神示意幼儿,需回到游戏中,而不是走开去玩其他的。

教师介入使得游戏情节顺利。中班幼儿角色能力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中断,幼儿在游戏中的能力也会影响到游戏的进程。而案例中“医生”在受到外界干扰时,教师的眼神示意,使得幼儿意识到自己正在做的是角色以外的事,能帮助幼儿控制好对角色的把控,暗示幼儿需要遵守游戏的规则,对幼儿扮演的角色任务也更清楚,才保证了游戏的顺利进行。

(三)游戏后的介入:组织评价――游戏经验的总结

游戏经验的总结既是本次游戏后的一种积累,也为下一次更好地游戏提供了可能。因此,教师在游戏结束后,组织幼儿采用小组互评的形式,对本次游戏进行小结。孩子们在总结的时候指出“医生和病人要轮流当”,“病人除了要动手术,还要抽血、挂盐水”等等,这些都将成为他们下次游戏的改进之处。

教师介入使得游戏经验充实。游戏就给了幼儿“经历,直接体验”这样的过程,自编、自导、自演的众多情节中,有成功、满足的体验,也不乏失败、沮丧的经历,在幼儿一次又一次的游戏中慢慢积累,且转化为自己的经验,获取丰富的感官体验。

我的思考

手术台范文第5篇

爱子在手术中死亡

一个可爱的儿子说没就没了,而且是惨死在手术台上。小凯的家长实在难以接受这样残酷的现实,伤心欲绝之际,毅然向法院递上了一纸诉状,要求“为我儿子讨一个明白的说法”。

小凯的父亲诉称,儿子平时身体正常,没有心脏异常的表现。2003年6月11日,因“双下肢紫癜1月余,走路吃力加重3月”,到苏州某医院就诊并住院,同月30日,儿子出院。因该院错误诊断为“血管炎”,并给予大剂量激素治疗,延误并加重了患儿的病情。为明确诊断并做进一步的治疗,2003年8月20日,他带着儿子人住了上海某医院,入院诊断为“肺动脉高压原因待查,心功能不全”。

小凯的父亲认为,这两家医院存在明显医疗过错,且与小凯病情延误、恶化直至死亡存在明确的因果关系,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要求两家医院赔偿其医疗费、护理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共计人民币6万元。

医院称没有诊疗错误

苏州某医院辩称,其医院对小凯不存在诊疗错误,诊断和治疗正确及时,并未延误和加重他的病情。

上海某医院也辩解说,医院对小凯进行的心导管检查是完全必要的。对于手术风险等,医院已经在术前向家长履行了告知的义务,手术也完全符合操作规程。根据医疗事故鉴定的结论,小凯的死因为接受心导管术检查过程中出现致命性心律失常和心功能衰竭,是该检查手术的严重并发症。因此,医院不论在诊断、手术前还是手术中都不存在过错。

经过两家医院的申请,苏州市医学会出具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本病例不属于医疗事故。但是,鉴定中对于两医院诊疗过程中是否存在医疗过错、与小凯死亡是否有因果关系等问题仍然没有明确。

医院没告知手术风险

一审法院受理了此案,审理后认为,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的分析意见中可以看出小凯接受心导管术检查是具有高风险的。因此作为具有一定医疗等级并掌握专业医疗知识及技术的院方,做此手术应当负有高度的谨慎和注意义务,并且术前对于手术可能出现的高风险应充分告知患儿家属。上海某医院虽然术前也进行了风险告知,但未将该手术的高风险性充分全面地告知患方,未尽院方应尽的谨慎注意的义务,因此在主观上存在过错。

手术台范文第6篇

方法

准备吸引管内包装塑料袋一个、线剪一把、两把备用的小血管钳。待术前所有无菌手术单铺好后,洗手护士用线剪沿着吸引管内包装的封口处将塑料袋整齐剪开,取出吸引管。并将空塑料袋开口一边的两端用两把备用的小血管钳固定在手术器械台的右侧边缘,让塑料袋的一边紧贴无菌单,其具置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决定。一般是固定在器械台的右侧靠远端使用起来比较方便,让塑料袋的开口向上,洗手护士可以将整个手术过程中所有废弃物都装入其中,待手术结束后将塑料袋封好和其他医用垃圾一起统一处理。

应用

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洗手护士可以将不需要的废弃物装入其中,比如:手术过程中需要缝扎、结扎止血后的线尾;手术缝线的内包装纸及型号标签;手术中切下来的废弃组织;高频电刀笔上的污垢;不再使用的废弃刀片、缝针;手术切口薄膜的内包装塑料纸;各种引流管根据医生的需要而剪下来的丢弃部分;手术中使用的消毒棉球等等。

优点

让手术台整洁、美观。洗手护士可随时将不能使用的针、刀片及其它锐利器械装入塑料袋中,避免了意外伤害。塑料袋透明,可以随时很方便地和巡回护士清点手术用物,避免了因不小心让各种异物进入手术切口而造成的不良后果,为手术的安全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手术台巧用无菌塑料袋

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大型手术过程中,有近90%的手术需要用吸引管以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吸引管的内包装塑料袋不要轻易弃之,合理地利用它,可以给我们的手术带来很多方便。

方法

准备吸引管内包装塑料袋一个、线剪一把、两把备用的小血管钳。待术前所有无菌手术单铺好后,洗手护士用线剪沿着吸引管内包装的封口处将塑料袋整齐剪开,取出吸引管。并将空塑料袋开口一边的两端用两把备用的小血管钳固定在手术器械台的右侧边缘,让塑料袋的一边紧贴无菌单,其具置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决定。一般是固定在器械台的右侧靠远端使用起来比较方便,让塑料袋的开口向上,洗手护士可以将整个手术过程中所有废弃物都装入其中,待手术结束后将塑料袋封好和其他医用垃圾一起统一处理。

应用

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洗手护士可以将不需要的废弃物装入其中,比如:手术过程中需要缝扎、结扎止血后的线尾;手术缝线的内包装纸及型号标签;手术中切下来的废弃组织;高频电刀笔上的污垢;不再使用的废弃刀片、缝针;手术切口薄膜的内包装塑料纸;各种引流管根据医生的需要而剪下来的丢弃部分;手术中使用的消毒棉球等等。

优点

手术台范文第7篇

儿患绝症父母八年奔波筹集手术费

1992年9月29日,陕西省平利县城关镇杨家梁余以兵一家洋溢着欢乐。这天,余以兵和妻子吴明美的爱情结晶余洋诞生了。

余洋的出生,给这个普通农家带来了无穷快乐。然而,随着余洋一天天长大,余以兵夫妇发现儿子经常嘴唇发紫。刚开始,他们也没有太在意,以为是儿子冻着了,于是给他加衣服保暖。

1997年3月的一天,余洋不仅嘴唇、手指发紫,还伴随着严重的气喘。想起儿子向来这些不正常的现象,余以兵和妻子吴明美连忙把余洋带到平利县医院检查。检查的结果让余以兵夫妇如同五雷轰顶:余洋患的是先天性心脏病!

听到这个结果,吴明美几乎晕过去,她含着泪水拉住医生的手求道:“医生!求求您,救救我的儿子,他还不满5岁啊……”医生告诉他们,余洋的心脏病只有通过手术治疗,但费用相当昂贵,至少需要五六万元。

五六万啊!这对于以种地为生的余以兵一家来说实在是天文数字。回到家里,吴明美抱住儿子余洋禁不住泪水刷刷直落。看到妈妈泪流满面,小余洋伸出小手一边为妈妈擦泪一边仰着头说:“妈妈,是洋洋惹你生气了吗?妈妈,洋洋以后一定听话,妈妈不哭,不哭……”小余洋话没说完,也“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从此,这个原本欢乐的家庭被浓浓的忧伤占据了。

因为听医生说,余洋的心脏病可以再大一些才做手术。为了给儿子筹集手术费,余以兵决定外出打工,留下妻子吴明美在家照看儿子。

自从丈夫去天津打工后,全部家务落在了吴明美身上。1998年9月,小余洋进入了平利县职教甲心读小学。

为了节约开支,早日筹到儿子做手术的钱,吴明美省吃俭用,恨不能把一分钱掰成五分钱来用。每天,吴明美只吃早上和中午两餐饭,晚上只给儿子一人做饭。

每天晚上,小余洋吃饭的时候总会问坐在旁边的妈妈:“妈妈,你怎么不吃饭啊?”“妈妈不饿,洋洋乖,快点吃……”吴明美摸着儿子的头。“妈妈是不是生病了?洋洋明天带妈妈去看病……”有时,小余洋会站在凳子上一手扶着妈妈的肩一手摸着妈妈的额,像一个小大夫。那一刻,吴明美一把抱住儿子,泪水悄然滑落。

久而久之,小余洋似乎明白了妈妈不吃晚饭的原因。有一天晚上,小余洋吃饭时,先舀了一勺饭送到妈妈嘴边。吴明美摇了摇头,说自己不饿。“妈妈,你不吃我也不吃。我知道妈妈啊,妈妈是为洋洋积钱做手术……”看着儿子眼里闪动着泪花,吴明美只好张开了嘴,两滴泪水滚了出来,在面颊上拖出两条长长平行线最后和着饭一同滑进了嘴里……

随着一天天长大,小余洋明白了许多事,这个过早成熟的小男孩,每天放学后都抢着为妈妈做事。有时见妈妈太累,余洋会主动给妈妈捶捶背,他告诉妈妈,等他病好了,长大了,一定要让爸爸妈妈过上最幸福的生活。

2001年10月,在天津一建筑工地干活的余以兵因为挣不了多少钱,只好回到家里,在平利县打散工。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余洋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从家到学校只有两里多路,而余洋每天上学要走一个多小时。同时,由于心脏病引起的并发症,他成了“近视眼”,不得不戴上眼镜。

看着病魔一天天啃噬着儿子,余以兵和妻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他们更加节衣缩食,经过长达八年的积蓄,到2005年1月,他们有了两万元存款。虽然离医生说的手术费还差一截,但余以兵想尽快给儿子做手术。于是,他四处奔波,向亲戚朋友借了一些,同时准备向银行贷款。想着儿子的手术就快进行了,余以兵和妻子都非常高兴。

绝食逼迫母亲上手术台儿子礼让生命

正当余以兵一家充满希望的时候,厄运再一次向这个家庭袭来。从2005年3月开始,吴明美便感到右边有一个小硬块。起初,吴明美并没有太在意,但渐渐地这个硬块变得越来越大,钻心的疼痛不时折磨着她。

想起儿子的病需要很多钱,吴明美没有把这件事告诉丈夫。2005年4月中旬,吴明美的右乳开始化脓,疼得实在难以忍受的她把这事告诉了丈夫。4月26日,在余以兵的一再要求下,吴明美才和丈夫到平利县医院检查。医生告诉他们,吴明美得的是乳腺癌,而且已到晚期;如果不及时做手术,有生命危险。

听了医生的话,余以兵和吴明美都蒙了,他们怎么都不肯相信这是真的。当时,吴明美抱住丈夫恸哭起来:“为什么老天这样绝情啊?为什么啊……”那一刻,余以兵抱住妻子也禁不住泪水直流。

就在医生要求吴明美住院治疗时,吴明美首先想到的是儿子余洋,如果自己做了手术,用去八年节衣缩食积攒的钱,那儿子怎么办啊?他才13岁啊,他的生命才刚刚开始!

见妻子病情严重,余以兵也让妻子住院进行手术,但吴明美说什么也不肯,她说:“钱是给儿子救命的,给我花了,儿子怎么办?”于是,在吴明美的强烈反对下,余以兵只好和妻子回到家里。

当天下午,余洋放学回来后,看到爸爸和妈妈坐在堂屋的凳子上,神情沮丧,妈妈的脸上泪痕斑斑。余洋跑上前去,偎依在妈妈怀里,问道:“妈妈,怎么了?”“没事……”吴明美环抱住儿子,把头靠在余洋的头上,悲从心起,泪水止不住往下掉。

“妈妈,有什么事你告诉洋洋好吗?是不是洋洋惹妈妈生气了……”余洋抬起头一边为妈妈擦着脸上的泪水,一边带着哭腔说道。见妈妈不说,余洋又拉住爸爸的手,“爸爸,你说啊,是怎么了?你说啊,爸爸……”

见瞒不过儿子,余以兵把妻子吴明美患乳腺癌的事告诉了儿子余洋。听说妈妈得了癌症,余洋一下扑进吴明美的怀里哭着说:“妈妈,都是洋洋害的,如果你天天吃晚饭就不会得癌症了,妈妈……”

“没事,儿子,妈妈挺得住,只要洋洋的病能好,妈妈就心满意足了……”吴明美强装笑脸擦着儿子余洋泉涌般的泪水。“不!妈妈,你一定要去做手术,一定要去!”余洋执拗地说道。

“做手术要很多钱,这些钱是爸爸妈妈八年积攒下来为你做手术的。妈妈已经活了30多岁了,孩子,你的生命才刚刚开始。妈妈的病以后再说……”吴明美把脸靠在儿子余洋的脸上。

突然,余洋挣脱吴明美的怀抱,“扑通”一声跪在她的面前说道:“妈妈I我得的是慢性病,可以等几年再做,可你的病拖不得啊!妈妈,如果你不去做,我也不做。妈妈,洋洋求你了,一定要去做啊……”

这天下午,在儿子余洋苦苦哭求下,吴明美勉强答应了儿子。见妈妈答应了,

余洋破涕为笑,露出了开心的笑脸。晚上睡觉前,余洋还拉住妈妈的手说:“妈妈,你明天一定要和爸爸去医院做手术啊……”看到妈妈点着头,余洋面含笑容放心地睡了。

看着熟睡中的儿子,吴明美用手轻轻地摸着余洋的小脸,她怎舍得用儿子的救命钱?儿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只要儿子能健健康康地活着,也就是自己活着一样, 自己死了也会开心。

“儿子的救命钱一定不能用!要先给儿子做手术。”吴明美告诉丈夫。面对妻子和儿子,余以兵这个农村汉子只有默默地落泪,一个是相濡以沫的妻子,一个是可爱的儿子,这种选择是多么痛苦啊,

次日早上,一直惦记着妈妈去做手术的余洋临上学还不忘叮嘱妈妈。看着儿子背着书包消失在视野之外,吴明美并没有把儿子的话当真。

中午,余洋放学回来看到爸爸妈妈还在家里,他问妈妈为什么没去医院做手术。吴明美把儿子余洋拉到面前说:“洋洋,妈妈没事,这钱要留着给你做手术……”还没等吴明美说完,“扑通”一声,余洋再次跪在了她面前,说道:“如果没有了妈妈,我做了手术还有什么意思啊!妈妈,洋洋不能失去你啊!别的同学都有妈妈,洋洋怎能没有妈妈啊……”说完,余洋抱住吴明美的腿放声哭了起来。

吴明美蹲下来抱住儿子,说道:“洋洋,妈妈知道你爱妈妈,但是如果没有了你,妈妈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啊!洋洋,听妈妈的话,妈妈还挺得住……”

“不!”余洋抬起头,正好看见爸爸从厨房端着饭出来,“如果妈妈不答应我,从今天起我再也不吃饭,洋洋绝对不能没有妈妈……”

这天中午,不论吴明美和丈夫怎样劝儿子,余洋就是不吃饭。这个懂事的孩子竟然以绝食的方式逼迫母亲去做手术,

到了晚上,余洋也不吃饭。看到儿子饿得痛苦扭曲的脸,吴明美心如刀绞般难受。她哭着求儿子,但余洋说什么都不肯吃,唯一的要求就是妈妈答应他去做手术。

可是,答应了就意味着儿子的生命失去了希望!作为母亲,吴明美不敢想象。那是比自己死还要痛苦万倍的事啊!

4月28日早上,余洋还是不吃饭,背起书包就要去上学。吴明美拦住儿子,要他吃饭。余洋含着泪水说道:“妈妈,我很饿,很想吃饭,但是妈妈不答应我去做手术,洋洋就是饿死,也绝不吃!我不能没有妈妈……’

看到儿子这样,余以兵含泪拉住妻子:“明美,你就答应儿子吧!不要再坚持了。等你做了手术,我们再想办法……”

“妈妈,你就答应我吧!妈妈,我好饿!”

这天早上,在平利县杨家梁这个普通农家里,一个13岁的绝症小男孩,以不能没有妈妈的信念,以绝食的方式,终于逼迫身患癌症的母亲答应了他。唱响了一曲礼让生命之歌,让天地为之动容!

2005年4月30日,吴明美在丈夫的陪同下,住进了西安交大第二医院。这天早上,余洋把妈妈爸爸送到平利县汽车站,拉着妈妈的手说:“妈妈,你一定要平平安安回来!”

5月1日,医院为吴明美进行了右乳切除手术。在手术前,余洋打来电话,鼓励妈妈一定要坚持。为了省钱,吴明美在医院只住了半个月便回到家里休养。

情撼三秦大地绝症小男孩重现生命曙光

吴明美这次手术,不但用去了八年积蓄下来的两万元,还举债6000多元。为了筹集妻子后续治病和儿子的手术费用,余以兵在县城找了两份散工做。

为了给爸爸减轻负担,懂事的小余洋每天放学后除了照顾妈妈,还要做一些家务。小余洋常常安慰妈妈,说他的病很慢很慢,像蜗牛一样在爬,再等10年都没事。看着懂事的儿子,吴明美常常感动得泪流满面。

然而,病魔并没有因余洋的意愿而放慢它的脚步。随着时间的推移,小余洋越来越感到病情的加重,到2005年9月,因为心脏病引起的并发症,余洋的眼睛几乎无法看到东西,戴上了1800度的近视眼镜,气喘也更加严重,走起路来更加艰难。

身体的这些变化,小余洋并没有告诉爸爸妈妈,他怕他们担心,他知道妈妈做手术的钱还没有还清,爸爸肩负着生活的这千斤重担,经不起再加压了,病中的妈妈更不能操劳。于是,余洋强忍住病魔的折磨,每天咬着牙上课,这个13岁的小男孩常常在心中对自己喊:“余详,坚持!坚持……”

2005年11月22日,正在学校上课的余洋突然晕倒,余以兵连忙将儿子送进平利县医院抢救。送进医院时,余洋的心脏几乎停止了跳动。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余洋昏迷了三天三夜才醒了过来。

看见床边站着爸爸妈妈,余洋强装笑脸想对父母说什么,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吴明美抚摸着儿子的脸,泪流满面:“洋洋,是妈妈害了你,是妈妈害了你……”

经医生诊断:余洋患有法乐四联症、动脉导管末闭、主动脉瓣狭窄、房隔缺损等七种畸形。因为余洋的先天性心脏病非常严重,手术要分两次来做,一次至少需要6万多元。但如果不及时做手术,再也没有机会了。

还欠着6000多元债的余以兵去哪儿找6万多元钱啊!看着病床上奄奄一息的儿子,余以兵夫妇急得只有抹泪。12月15日,病情有所好转的余洋坚持让爸爸带他回家,他知道家里已经连买盐的钱都没有了。

万般无奈,余以兵和妻子只好把儿子带回了家。每天,吴明美守着儿子,常常摸着余洋的脸哭着说:“洋洋,如果不是妈妈用了你救命的钱,你就可以做手术了,是妈妈对不起你……”每次,余洋都强装笑脸极力安慰妈妈,说自己不会有事的。

虽然余洋每次都开导妈妈,但谁都渴望生命,何况是只有13岁的少年,他不想死,不想离开老师和同学,不想离开为他奔波的爸爸妈妈,不想放弃他心中的梦想……12月22日,余洋给学校写了一封信。

亲爱的老师和同学:

你们好!今天我有机会给你们写这封信,真是太幸运了。就在不久前,我突发心脏病,昏迷了三天三夜才醒来。当我醒来时,看到的是爸爸妈妈泪流满面的脸……医生告诉我们,我的手术总共要10多万元,可家徒四壁的我们哪拿得出啊……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我不是怕死,而是我舍不得离开你们,舍不得离开生育我的爸爸妈妈,也舍不得离开灿烂的阳光!我才13岁啊,请伸出你们善良的手来救救我吧!如果用你们的爱心把我送上手术台,使我获得新生,我会加倍努力,好好学习,来报答大家的大恩大德!

职教中心初中部一五班:余洋

2005年12月22日

这封信很快转到了余洋就读的职教中心学校,余洋绝食逼母做手术,以及这个小男孩对生命的渴望,深深地打动了学校所有的老师和同学。24日,学校专门为余洋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捐款活动,那天,职教中心的校长带头捐出100元钱。接着,老师和同学也都纷纷为余洋捐款,当天,捐款就达到3000多元。

同时,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拯救余洋的活动中来,学校还将余洋的事上报到平利县宣传部,宣传部把余洋的事大力宣传,许多人深受感动,纷纷慷慨解囊。

一位10岁的小姑娘在妈妈的带领下来到余洋家,在余洋的床前,这位小姑娘拿出了平时积下来的32元钱,还读起了她写给余洋哥哥的信:“哥哥,你一定要坚持……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平利县一位60多岁的老妈妈拿着自己饲养的两只母鸡来到余洋家,让他们母子补补身体。

而杨家梁许多村民也纷纷上门,送钱送物……

到27日,短短的三四天时间,为余洋捐款就达到了3万多元。28日,西安市西京医院听说余洋的事迹后,立即作出决定,为余洋做两次手术,减免两万元,一次只收5万元。

手术台范文第8篇

2010年8月28日,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一处普通的四合院内热闹非凡,主人王其山热情地给客人端茶、送糖,满脸笑容,他最疼爱的大女儿王媛就在这天订婚。大家的嬉闹声将王媛淹没,埋首在爱人怀里,她感到幸福离她那么近。可想到即将到来的婚礼和新婚之夜,王媛心底又升腾起一丝忧伤……

28岁的王媛出生于中医世家,父亲王其山是一名医术精湛的中医,在县里开了一家诊所,母亲邱凤珍是家庭妇女。2006年7月,从合肥一所大学后,王媛在一家网络公司找了份工作。她出色的外貌引得很多男孩追求。最终,她与同事李军确定了恋爱关系。也许爱情的温度太过灼热,两人发生了性关系。

相处久了,王媛和李军两人性格上的差异开始显露,他们有了无休止的争吵,在争吵声中,爱情渐行渐远。王媛厌倦了这样的生活,提出了分手。带着一身的伤痛,王媛离开了公司,并用自己攒下的积蓄,开了一家服装店。

女儿年纪越来越大,王其山夫妇整天为她的婚事担心。就在这时候,她遇到了刘阳。刘阳比王媛大一岁,是一位帅气的军官。两人订婚后,决定在10月1日举行婚礼。

一次在网上聊天,王媛问男友:“你喜欢我什么?”刘阳想了想,回复道:“也许是受我妈的影响,我一直想找一个传统善良的女孩当妻子,你眼睛很明亮,让人一眼就能看到你心里想什么。”“也许我也藏着一些你不知道的事。”“会吗?”见男友打出一个大大的问号,王媛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她很想问问男友会不会在乎她的过去?可她始终没有勇气说出口。

随着婚期的临近,王媛整天心事重重,她怕到了新婚之夜,她一直隐瞒的事便再也瞒不下去。

2010年9月4日,王媛登录一个“婚检”网站时,无意中看到一则关于处女膜修复的广告。煽情而富有诗意的广告词深深打动了王媛,这样私密的事她不敢跟任何人提起,只能向网友们诉说苦闷。没想到,不少网友说:“男人心里都有着‘处女情结’,一旦发现自己的老婆不是处女,就算嘴上说不在意,可心里也会憋着一股气,就像揣着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在你的生活中引爆。”最终,失去爱人的恐惧战胜了一切,为了做一个完美纯洁的新娘,王媛决定做处女膜修复术。

2010年9月10日上午10时,王媛走进了合肥市龙源医院。

不明不白,性命丢在手术台

此时,王其山怎么也没想到,就在他给病人看病的同时,女儿的性命正在另一个医生手里慢慢消失。

当天下午四点,王其山正在给病人号脉,手机响了,显示是女儿的号码。他刚接听,一个陌生的男人声音在那边响起:“是王媛家人吗?我们这里是安徽省立医院,王媛因脑死亡正在抢救,你们家属赶快过来一趟。”随后电话断了,王其山怎么也不敢相信这是事实。

晚上10点多,王媛的父母赶到合肥,在省立医院重症监护室,终于见到了女儿,她带着呼吸机,全身插满管子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医生告诉他们:“病人已经脑死亡,就算抢救过来,最好的情况也是植物人,家人得做好心理准备。”

从王媛姑父和医生那里,王其山知道了女儿出事的经过。

当天上午,王媛走进合肥龙源医院后,医生觉察出王媛有些不好意思,医生打消了她的顾虑:“这只是一个小手术,术后无需休息就可出院,对生活没任何影响。”带着对医生的信任,王媛躺在了手术台上。可术后三个小时,她仍然没醒。通过仪器检测,她的心跳正在减弱,生命体征慢慢消失。龙源医院只得把王媛转往安徽省立医院进行抢救。直到下午4时,病人情况丝毫没有好转,医生只得通过王媛的手机联系上她的家人。

王其山想找合肥龙源医院的医生问清楚,到底是哪个环节引起悲剧,可龙源医院的工作人员一个也没有出现。

那一夜,王其山夫妇俩看着女儿在死亡线上挣扎,王其山觉得自己的心已被撕成了碎片。

2010年9月11日上午11时,因抢救无效,王媛离开了人世。王其山夫妇俩得知女儿死讯,双双晕倒。醒来后,王其山找到合肥龙源医院,并调出了王媛当天的病历。在王媛的手术同意书上明确显示,手术实行局部麻醉,可在收费单据上,显示为“全身麻醉”。捏着女儿的病历,王其山心在滴血,他觉得麻醉过量是导致女儿死亡的原因。

为了弄清女儿的死因,王其山要求做死亡鉴定。果然,经安徽省立医院鉴定,王媛系“麻醉过量”死亡。

9月12日,合肥龙源医院的负责人依然不愿出面解决问题。无奈之下,王其山只得扶着妻子和家人在龙源医院门口等待处理结果。

女儿离世后,邱凤珍一直在昏昏沉沉中度过,她把女儿的照片紧紧地抱在怀里,一醒过来就哭喊着女儿的小名。刘阳很少说话,他怪自己不够细心,没有觉察出未婚妻的想法。其实,对他来说,如果王媛愿意向他坦白一切,他一定能坦然接受。

悲愤交加,家人讨回公道

9月13日下午,邱凤珍因体力不支再度昏厥。就连来往的行人都看不下去,帮着王家人让医院给说法。半个小时后,一个中年男人把王其山叫到了办公室,语带威胁地说:“别再闹事,不然没好果子吃。”王其山眼神凛冽地说:“要不你把我杀了,要不还我女儿一个公道!看你年纪,也是有儿女的人,白发人送黑发人,我们心里的苦你懂吗?”王其山眼里的绝望像一把刀子直插对方的心。中年男人声音低了几分:“有问题坐下来慢慢谈,你们这样闹解决不了问题。”

当天晚上,龙源医院的负责人终于出面。他们提出一次性赔偿10万元。女儿的生命成了被估价的商品,王其山心痛得说不出话来,他只问了一句:“你们承不承认麻醉过量是我女儿致死的原因?”对方一开始不说话,后来模棱两可地回答道:“是我们的责任我们一定会承担。”双方就赔偿数额并没有谈妥。

在王家人等待医院处理结果时,有一位好心的路人向王家人介绍了黄山松律师事务所的李律师。

9月14日,王媛亲属和合肥龙源医院举行了第三次谈判。为了增加谈判时的说服力,李律师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和证据,当她把这些证据摆到台面上时,对方的态度软了下来。

王家人要求龙源医院赔偿63万元。合肥龙源医院的一位负责人辩称:“之所以对病人进行全麻,医生也是出于一片好意,怕她感觉疼痛,谁也没想到事情会变成今天这样。”后经再三商榷,双方达成共识,龙源医院赔偿45万元。

事情解决后,带着女儿的骨灰,王其山回到了河南。王媛的事经多家媒体转载后,在网上引发了一场“爱情忠贞,究竟靠什么来检验”的大讨论。看着网友的评论,刘阳心里五味杂陈,他想到了自己和王媛的约定:“等秋天树叶黄了,枫叶红了,我们要拍一张美美的婚纱照,挂在房间的墙上,一起看日出日落,一起慢慢变老……”悲从中来,遗憾不已。

手术台范文第9篇

2010年3月,广东女企业家杨烽满怀一份“港生成龙”的梦想,在丈夫施健的陪伴下,踏上了赴港生子之路。然而,一个小小的剖腹产手术,夺走了杨烽的生命。

生个香港宝宝,富豪去妻赶时尚

10年前,时年30岁、高大英俊、风度翩翩的施健经人介绍,与身材高挑、清纯靓丽的杨烽相识。施健是广东新耐特电子有限公司的老板,杨烽比他小一岁,是三星电脑广州销售公司的老总。这对商界精英一见钟情,相恋4个月后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一年,夫妇俩有了一对漂亮的双胞胎女儿。2002年3月初,杨烽辞职创建了广州市华胜弘邦计算机有限公司,与施健的公司琴瑟相和。两家公司的业务量扶摇直上,在电脑界的名声越来越响。2006年,杨烽当选为天河区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2008年又当选为广东省电脑商会副会长。

日子如水般轻盈流过。2009年6月,杨烽再次怀孕了,这让夫妇俩有些忐忑不安,因为按照国家政策,留下这个孩子,他们就属于“超生”了。然而,38岁再次孕育小生命,母性的柔情让杨烽对这个不期而至的孩子充满了渴望:“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取名叫凯德,好不好?”施健将妻子揽在怀里,结婚9年来他们的感情缠绵醇厚,他幸福地点点头:“这个孩子就是我们的德德贝。”

得知杨烽怀孕,朋友们纷纷祝福。“现在都流行到香港生孩子,让孩子获得香港户口。你们不如也赶个时髦,以后孩子的起点高,向国外发展的机会多。153个国家对香港公民都免签证呢。”夫妻俩怦然心动,他们常去香港谈生意和购物,对这个经济发达的城市情有独钟;而如果在内地生产,超生的孩子要费很多周折才能报上户口。杨烽的一位朋友半年前赴港生子,顺利产下了一名“香港宝宝”。夫妻俩拨通了这个朋友的电话,进行咨询。

2009年9月1日,施健和杨烽将双胞胎女儿交给保姆照顾,然后与朋友一起来到位于香港湾仔皇后大道金钟海富中心的卓健医疗集团。这是一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医疗机构,集团员工林文浩医生曾替杨烽的朋友接生。林文浩是位40多岁的精干男子,名片上印满了头衔:香港大学内外全科医学士、英国皇家妇产科医学院院士、香港医学专科学院院士……

林文浩给杨烽进行了超声波等妊娠检查和健康检查,明确了预产期为2010年3月10目。随后,林医生开了单子,安排夫妻俩去位于九龙的信浸会医院办理预约床位手续。

“林医生不是卓健医疗的医生吗,怎么将我们介绍到信浸会医院呢?”施健疑惑地问朋友。朋友解释,在香港像林文浩这样的医生,都会在各私家医院挂单,将自己接收的病人带到医院手术,然后与医院进行分成。

施健夫妇和朋友一起赶到信浸会医院,交了4万元港币订金,办理了预约手续。拿着一大堆资料和香港生子手册,杨烽被带进一间房子接受相关指导。房间里有40多名孕妇,为了共同的“香港梦”,这些来自潮汕、北京、上海、哈尔滨等内地城市的孕妇们聚到了这里,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和憧憬。

房间外,等候的准爸爸们也在互相交流信息。一位来自东北的准爸爸说:“我有一个朋友,钱也交了,课也听了。没想到,腹中的宝宝着急,突然早产。没等夫妻俩过海关,孩子在半路上就生了。别说香港户口泡汤了,还差点送了孩子妈的命。”也有人对香港医生与医院的关系感到困惑。听着大家的议论,施健隐隐有些不安,不过他相信卓健医疗的医生完全有能力应付一个剖腹产手术。

2009年12月2日,怀孕6个月的杨烽和施健来到香港进行第二次产检。经过一系列全方位的检查,林文浩医生将剖腹产手术时间定在了2010年3月3日。“德德贝,还有3个月,你就和爸爸妈妈见面了。妈妈真的好想早点看到你!”抚摸着腹部,杨烽的脸上满是母爱的光芒。

转眼春节即将来临,杨烽提议拍一组“大肚写真”。2010年2月10日,夫妻俩来到一家影楼。镜头前,看着妩媚成熟、沉静雅致的妻子,施健由衷地说道:“老婆,你是世界上最美的大肚婆!”

生产突然失出血,三小时的漫长等待

2010年2月23日,离预约手术的时间还有8天。为了安全起见,施健和杨烽放下手中的生意,赴港待产。在信浸会医院附近的北地街,夫妻俩以每天300元港币的价格租了一套公寓。女房东在交给施健钥匙时,并没什么热情,转过身便不屑地嘟哝了一句:“又来了一个大陆孕妇。”

声音很小,但施健夫妻俩还是听到了。这让施健很受打击,他们在广州住着别墅,是受人尊敬的企业家,可在香港人眼中,他们只是一个想让孩子努力挤进香港这个国际大都市、与香港本地人争夺社会资源的乡下人。施健拥着妻子,抱歉地说:“老婆,让你受委屈了。”杨烽微笑着摇了摇头:“傻瓜,人家说的没错嘛,我就是一个大陆孕妇啊!老公,别想那么多,只要我们的孩子平安,就是最大的福分!”

2月27日,夫妻俩来找林文浩医生做产前检查。经过B超扫描后,胎儿一切正常,确定3月3日入院生产。“3月3日我要接生5个产妇,你们排在第三个。”连台手术?施健的心里有些不安,内地曾发生过医生“走穴”做连台手术引发的事故,但事已至此,他已经无可奈何。

3月2日晚上8时30分,夫妻俩办了入院手续,施健申请了陪产。3月3日上午11时,护士带着施健夫妇进入手术室。施健被安排在接待室更衣等候,他轻轻拥抱了一下杨烽:“老婆,别害怕,我会一直在你身边!”杨烽深情地看了一眼丈夫,点了点头。

30分钟后,施健在护士的带领下,走进手术室。林文浩医生站在手术台前,麻醉师谢成林医生和4名护士也站在旁边。林医生向施健点了点头,示意他在杨烽右边坐下来。施健只能看见妻子的脸,杨烽胸部以下都被一块蓝色的布遮挡着,麻醉师已对杨烽进行了半身麻醉。

林医生一边做手术一边问:“你上一个手术是在哪里做的?”半身麻醉的杨烽还算清醒:“广州一家医院。”

谢医生对施健说道:“你太太上一个手术做得很差,你们大陆的医疗技术太烂了!”他从杨烽胸部向腹部用力向下猛推,并说:“杨女士,我这是在给你助生,不用害怕。”

遮盖在妻子身上的蓝色挡布被谢医生的推动掀起一部分,施健猛然看到妻子胸部向下有一条鲜红的血痕,床上还有很多血,他立刻紧张起来。没等施健回过神,孩子被取出来了,是个女婴。

“11时47分!”护士一边报出生时间,一边招呼施健为女婴拍照。施健拍了一张,护士又问他是否要把女婴放到杨烽身边拍一张,施健担心妻子的身体,拒绝了:“等手术做完后再拍照。”话音刚落,只听林医生说道:“去多叫几个人来。”施健的心立刻拎了起来:“老婆,你感觉怎么样?”

“我的胸很闷,呼吸很困难。”妻子声音低沉。施健怎么也没有想到,这竟是妻子最后的声音!

谢医生对护士说道:“一切都正常,先生可以先出去了。”一

位护士包好孩子,招呼施健离开手术室。施健看了一眼妻子,杨烽似乎已极度疲惫,艰难地挤出一丝笑容,渐渐迷蒙的眼里满是不舍。

焦急地等在手术室外,施健感到时间是那么漫长。12时30分,林医生走了出来,他说杨烽因胎盘植入,需切除子宫才能止血。施健只想着妻子平安就好,立刻签字同意做子宫切除手术。

15时30分,林医生和护士终于把杨烽推出手术室。施健扑到妻子身边,妻子双目紧闭、脸色苍白。“林医生,我老婆情况怎样?”“已切除子宫止住血,没事了。”杨烽被推进了深切治疗室,施健被挡在门外,由护士带到了接待室。

再次陷入长长的等待,施健感到快撑不住了,可在香港人生地不熟,他无计可施。想到妻子出手术室时那纸一样惨白的脸,他感到不寒而栗。妻子命悬一线,如果在广州,自己早已找来众多专家对妻子进行全力抢救,怎会如此眼睁睁地看着时间白白流走?

直到晚上7点,林文浩才再次出现在施健面前:“出现这样的情况,是第一次剖腹产手术留下的隐患。你太太在孩子生出来后,因为胎盘植入而大出血,子宫不收缩,打了2支收缩针都无效,输了13000cc的血。期间,你太太心脏停止跳动了5至10分钟,我们请了本院医术最好的霍医生帮忙,总算把她抢救过来了。你放心,现在一切正常,没事了!”

施健茫然地听着,听说没事了,才长长松了一口气,询问能否进入病房看妻子。林文浩医生同意了:“你太太刚做完手术,需要休息。你要稳住情绪,不要吵她。”

深切治疗室中,杨烽的身上、鼻上、嘴上插满了塑料管,身体不时抽搐,眼睛一闭一开地翻白眼,并有眼泪流出。施健的泪水一下奔涌而出,他心疼妻子正在受苦,可妻子这样的状况,怎么可能是一切正常呢?

命丧香江,恩爱夫妇生死两茫茫

连续两天,多个医生进入深切治疗室探查,都说一切正常。可是,杨烽的状况并无好转,高烧不退,不停抽搐。

3月4号,在对杨烽做了全身检查后,林医生称没有发现异常。“现在病人已移交深切治疗室,以后有什么事就问叶医生,由他来统筹。”从此,施健再也没有见到林文浩。

3月5号,医院又安排杨烽做了脑部扫描和脑电波。叶医生告诉施健,一切正常。施健急了:“我老婆一直高烧,而且心跳快、血压亭,没问题吗?”叶医生笑道:“做完大手术,有炎症、高烧是正常的。心跳和血压高点好,我还怕它低呢。”虽然疑窦重重,可施健无可奈何,只能相信医生的说法,等待妻子好转。

5号下午2点,麻醉师谢成林突然来了,对施健说:“林医生已经同你讲了当时手术室的情况了,你太太当时大出血,又不凝血,瞬间就流失了至少有13000CC血。有5至10分钟只是吊盐水,全身无血,而且休克过,心跳也停止过。现在能把她救过来,算幸运呢。”施健的脑子“嗡”一声,道:“为什么手术室不备血?”谢医生不屑地答道:“每个做手术的人都需要备血的话,医院岂不是要备很多血?”

3月7日上午,一直声称病人一切正常的院方突然告诉施健,由于杨烽的脑细胞水肿,脑主干细胞大面积死亡,很难抢救过来了。施健的脑中一片空白,来不及发火,他赶紧打电话联系朋友。下午,朋友联系的脑科专家先后赶到,得出了同样的结论:“你妻子流血过多,缺氧造成脑主干细胞死亡。除非奇迹出现,否则你可以准备后事了。”施健一下瘫倒在妻子的身边。

有个护士走过来,说:“施先生,叶医生来电话找你。”施健神志恍惚地来到电话机旁,拿起电话,只听电话里叶医生说道:“我担心你太太会中尿毒,建议做洗肾,价钱比较贵,所以征求你的意见。”施健早已乱了方寸,答道:“多少钱都不是问题,只要能救我太太……”

几分钟后,医生停止了抢救。“你太太过世了,节哀顺变!”施健胆肝俱裂,他像头受伤的猛兽,低吼着:“我要找医院算账,把我太太还给我!”他强忍悲痛报了警。九龙城警署的警官赶到,备了案,当晚将杨烽的遗体运往富山殓房。

3月8日一早,悲痛欲绝的施健收到院方开出的一张结算账单,港币286862,加上先前支付的4万元,总共32万多港币。巨额的医疗费,换来的却是与妻子阴阳两隔。付清账单后,施健要求院方提供妻子的病历,他要弄清妻子的死因。院方迟迟拖延不予提供。通过多方关系,施健最终联系到了香港议员张国柱先生。张议员通过议员的法定程序,督促相关人员办案。

3月28日,施健拿到了妻子的病历和林文浩的报告。看着病历上的记录,施健心痛万分、泪流满面:妻子11点55分大出血,而直到12点35分,她才输上了第一包未经配对的血液。一个人体内有多少血,经得住40分钟的流淌?

3月31日,杨烽剖腹产死亡一案由香港警署移交死田裁判庭,将由裁判庭最终判决。

施健精疲力竭地回到广州家中,全家笼罩在一片悲伤之中。在香港出生的女儿,施健请了月嫂照看;两个读小学的双胞胎女儿,由于再也见不到妈妈了,常常从梦中哭醒。

4月3日,施健接到了影楼的电话,他和妻子一起拍摄的“大肚写真”制作完毕,可以去取照片了。看着照片中的妻子,施健止不住地流泪:“老婆,你知道吗,你流干了你的血,我流干了我的泪!”

相关链接:

1、香港几家综合医师力量强大、有保障性的公立医院,产房床位首先会安排当地孕妇,内地的孕妇不可能预约到,所以只能进私立医院,而私立医院往往存在很大的安全问题。

2、对于很多准妈妈来说,赴港生子是为让孩子享受12年免费教育福利;持有香港护照,到全球130多个国家都可以免签证;在60岁之后领取香港的养老金。

但是,“香港仔”所能享受的12年免费教育福利,仅在香港本地上学才能有效;如果这些孩子在内地接受教育,则需要办理借读手续,“和外地孩子一样对待”。一些“香港仔”的父母为了得到香港的免费教育,不得不舍近求远长年租住在深圳,每天接送孩子往返深港两地上学。再有,被称做“终身保险”的香港养老金福利制度,似乎也并不如宣称的那样可靠。

早在几年前,内地孕妇赴港生子便引起特区政府的注意,相关法律条款将被修改的传闻也一直存在。与此同时,计生委等有关机构也曾多次强调,内地孕妇赴港生子,如果其孩子取得居港权,将丧失内地的户籍和福利。

手术台范文第10篇

说起为何受此罪过?躺在医院病床上陈老太连连表示后悔。原来,事情是这样的,陈老太有三个女儿,平日里对其孝顺有加。春节里,大女儿特意给老太买了几袋新疆大枣。

大枣,老太平日里也爱吃,而且,她像以前吃杨梅一样,喜欢把枣连核吞下肚去。

“红枣跟杨梅一样,连核吞下去可以清理肠胃,有助消化。”老太说,这个偏方是早年听邻居说的。

以前也没出什么事,可这次,老太吞了大枣没多长时间,肚子就痛得厉害了。情急之下,老太被家人紧急送进了省立同德医院。

“我们从给老太太拍的X光片上看到存东西梗在她的小肠内。”接诊的省立同德医院普外科张春杰医生说,经过几个医生会诊,决定立即给老太太动手术。

经过1个多小时的手术,医生从陈老太的肚子里取出了“罪魁祸首”――那是一颗四五厘米长的细长枣核。张医生说,当时,细长枣核已经造成了老人肠穿孔。

“这种新疆大枣的枣核细长、两头尖尖,所以肠子戳穿了。”张医生说出了老太太之所以吞完大枣后疼痛不已的原因。

在采访中,张医生说,像陈老太太的遭遇,并非个例。在此前,张医生也接诊过一个病例,也是所谓的民间偏方惹的祸。

张医生说,这个患者情况他记得非常清楚,患者姓朱,年纪是83岁,家住杭州三墩镇。

家人将朱老太送到省立同德医院就医时,朱老太的肚子胀得特别大。医生问朱老太肚子为何胀这么大,老太太几乎没有意识了。“看得出,老太太当时非常难受。”张医生说。

之后,他们马上给那位姓朱的老太太做了X光检查。张医生说,从做出的X光片上显示,老太太肠道内梗塞着诸多花生米大小的物体。

接下来,医生们为老太太进行了手术。

“从老太太肠道里取出的颗粒状东西都是些泡涨的生黄豆,而且数量很多。”张医生说。

上一篇:吸脂手术范文 下一篇:pph手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