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企业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23 06:09:22

煤矿企业文化论文

煤矿企业文化论文篇1

一、用思想政治工作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建设煤矿企业文化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建设需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强和改进来保证。既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又要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改革创新,以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要求。

首先,要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期性。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而人的思想始终处在变化中,必须依赖于长期而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要牢固树立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思想。

其次,对企业职工思想的“加工”,还要依赖良好的“养料补给”。从实践中提炼总结,再反复的实践,否则就会造成普遍的“营养不良”,损害思想“免疫系统”功能,这样就势必会导致企业文化建设失去方向,陷入迷津。

再次,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作为煤矿企业就必须结合生产实际,最大限度地取得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运用典型引路法,目标激励法,感情感化等方法,有效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第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活泼多样性。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让职工在观看、阅读中去思索,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形成有利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政治思想环境。

二、用文化活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体活动是企业文化的重要载体。企业文化不是一般的政治宣传,它扎根于企业职工,溶于全体职工的言、行、果之中。文体活动能以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形式来宣传和体现他,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文体活动是提高职工思想品质的良好载体,可以多方面地培养职工良好的道德和意志品质,培养遵守纪律,顾全大局等好作风,职工们通过参加书画创作展览、体育训练比赛等,提升自身道德气质素养,整体精神面貌大为改观,提升职工们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文体活动是培养职工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的良好途径。参加活动的职工,都有争取好成绩和尽快实现追求目标的心理动机。为此,他们有必要不断开发和发展自己的最大能力和应用好的方法。这种创造性的心理动机与行为,使职工真正具备进取精神和竟争意识。二是体现以人为本精神,增强企业凝聚力。“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其外在形式虽往往表现为物质的、经济的方面,但它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物质及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文体活动作为这一精神的主要体现,在促进职工对企业的感情,改善人文关系环境、增强企业凝聚力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开展文体活动,宣传企业文化精神,提高职工素质,人文和生活环境得到改善,成为煤矿坚持的企业文化内容。他与其他物质、精神文化共同构筑优秀的煤矿企业文化,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永远保持竞争力。

三、用安全文化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安全文化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宣传科学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职工的安全技术水平和安全防范能力,它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其出发点在于提高干部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最终目标是防止事故、抵御灾害、维护健康,它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当前煤炭企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2、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

(一)加强领导,形成合力,是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前提条件。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它包括安全宣传、教育、管理、法制、经济等方面的建设和组织措施,涉及企业党政工团各个部门和单位,涉及千家万户和全体职工群众,必须努力构建安全文化网络体系,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促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顺利进行。

(二)以人为本,提高素质,是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土壤是职工,职工受教育的程度、知识水平的高低、业务能力的强弱等基础文化素养,与安全文化工作的实施密切相关。因此,把提高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作为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着眼点和落脚点。一是要加强职工的安全理念的灌输,把各种安全理念、警句汇编成册,组织职工进行学习,提高职工对各种安全理念的认知程度。二是要加强职工的安全技能培训,规范职工的安全行为。抓好职工安全操作技能的强化性训练,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安全技能培训,定期举办各工种、岗位的安全知识考试,提高和巩固培训效果。同时,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技能训练活动,提高职工的安全操作技能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优化环境,浓厚氛围,是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良好的安全环境是企业安全文化的“硬件”建设,是安全文化建设成果的具体表现。因此,要加大安全文化物态建设,充分利用宣传舆论工具,积极建设安全文化园地、安全文化长廊,广泛开展安全知识竞赛、有奖问答、安全座谈以及安全漫画、安全警句格言等活动,形成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要积极开辟安全学习园地,悬挂安全标语口号,为员工提高良好的安全学习环境;要积极改善井下安全文化环境,对井下主要巷道、重点部位、主要工作地点达到净化、牌板化、标准化,为职工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安全生产作业环境。

煤矿企业文化论文篇2

关键词:加强;整合企业;文化建设

目前大同煤集团煤炭资源整合企业大多进入验收、投产新阶段,如何把企业文化融合作为加强内在联结、提升管理境界的基本途径和重要载体,坚定不移地通过建立共同价值观,进而采取共同行动,齐心协力推动安全发展、转型发展、和谐发展,是摆在资源整合矿井各级管理者面前的一个全新课题。同生公司作为大同煤炭资源整合煤矿投资主体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经验,笔者作为企业维护建设工作参与者,根据工作经历,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一、强化文化强企意识,形成全员参与的发展合力

把资源整合煤矿企业文化做“实”,就是把企业的各项理念转化为相应的制度、流程和举手投足的态度、方法、行为,并形成习惯,长期地执行下去,从理念、制度、行为、形象上入手,增强文化强企意识,把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提升到战略高度来认识、来加强、来推进。

1.从提高思想认识入手,增强企业文化建设的责任感

要从提高广大员工,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入手,进一步加大力度、强化措施,继续持之以恒、毫不放松地抓好企业文化理念的宣传灌输,切实让企业理念入耳、入脑、入心,促进员工对企业理念由认知到认同,由认同到自觉执行的转变,从而激发广大员工自觉投身企业文化建设,增强推进企业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坚持长远规划,增强企业文化建设的系统性

要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的整体发展规划,着眼于自身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整合企业内外力量,在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科学制定符合资源整合矿井特点特点的企业文化的近期、中期和长远规划,确立前后衔接、长短结合、上下协调、前后一致的目标体系,明确发展思路、方向和重点,使企业文化建设有章可循,有序推进,减少工作中的盲目性、随意性,使之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3.做好结合文章,增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针对性

工作中,要突出“四个结合”:与安全工作相结合,靠“深严细实”打造安全长效机制,做到治理求严,作风求深,检查求细,制度求全;与经营管理相结合,靠艰苦奋斗和精打细算创造效益,把节支降耗、小改小革、收旧利废等降低成本措施纳入员工考核体系,努力构建节约型企业;与队伍建设相结合,搭建竞争创造、人才辈出的平台。完善激励制度,鼓励竞争创造,促进合理流动,激励全体员工在各自岗位上充分施展才华,推动企业不断发展;与矿区稳定相结合,积极维护员工权益,不断用振奋人心的愿景目标、改革发展的成果来激励人、鼓舞人、教育人,千方百计为员工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从而激发主人翁责任感,尽职尽责、拼搏奉献。

二、强化文化融合意识,寻求合作共赢的最佳途径

建立共同的经营理念和融合各方之长的新型企业文化,从而使各方形成共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一是以战略导向促文化融合,以一个看得到、听得到的实实在在的目标,强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竞争力,提升矿井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广大干部员工能够目标一致、步调一致;二是以安全生产促文化融合,不断引深安全文化的内涵,进一步建设好、使用好安全文化,充分发挥安全文化的巨大作用;三是以思想认同促文化融合,要在思想融合中以“融情、融心、融力”为切入点,以情感的交流与沟通消除隔阂,达到相互了解、相互认同,实现情感相通与心灵的相通。要在坚持同煤大文化的背景下,兼容并蓄,广泛吸收原来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进一步推进具有资源整合矿井特色的企业文化;四是以视觉统一促文化融合,要在企业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加强可视文化建设,注重对视觉识别系统建设的指导、管理和督促,形成整体和谐、规范整齐的企业文化可视格局,以此不断增强资源整合矿井对同煤视觉识别系统的认知感和熟悉度;五是以行为规范促文化融合,要注重把价值理念体系与管理制度体系落实到干部员工的日常工作中,通过对制度和规范的有效操作、有效执行,不断规范干部员工的基本行为和企业管理行为。

三、强化文化认同意识,实现企业管理的良性对接

1.妥善处理母文化与子文化的关系

资源整合煤矿大多隶属于各大煤炭集团公司,其母文化具有概括力强、包容性强、原则性强、说服力强、可执行性强的特点。资源整合煤矿企业文化结合自身的实际,体现自身的特色,并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不断丰富和完善母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

2.妥善处理统一性和差异性的关系

资源整合矿井要理顺思路,注重方法,正确地处理好与股东、以及投资者之间的关系;正确地处理好与市县乡村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与大集团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团队之间的的关系。要从宏观上科学分析差异、处理差异,在扶植充满生机的新文化和消除差异中的落后成份的过程中,尊重自然成长法则,给新事物一个出土、发芽、成长的时间和空间,促成企业文化的自然融合。

3.妥善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煤矿企业文化论文篇3

【关键词】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基层班组

创建企业安全文化的目的,就是把安全管理提升到文化管理,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通过创造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建立和完善安全文化管理机制,努力创造安全环境,在正确的安全理念和价值观的引导下,塑造本质型安全人,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安全文明生产的目标。

1 安全文化建设,基础在理念培育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是社会文化与企业安全生产长期结合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产物,是在煤矿企业生产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安全理念、管理制度、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综合反映,是以全体煤矿职工为对象,运用科学的理念、方法,对职工的思想和行为加以影响和规范,是广大职工在安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和行为准则,是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因此,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基础在于理念的培育。

安全文化理念的培育,它的形成和提练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煤矿企业职工在长期的安全生产实践中总结的。如不安全,不生产,搞好安全再生产;要想多挣钱,必须讲安全;安全自主管,别人来管不放心;安安全全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等。

二是发生安全事故吸取的血的教训。如安全是煤矿的命根子;所有事故和隐患,都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瓦斯超限就是事故;安全靠质量和素质来控制;不伤害别人,不伤害自己,不被别人伤害等。

以上这些理念,是从安全生产实践中总结提练、从安全事故中教训的吸取,是对安全的认识理解和定位,是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培育和塑造的安全价值观。这些带血的教训或是安全价值观,是建立安全文化的基础,是指导安全生产的最直接、最通俗、最直观、最有价值的理念,同时又是安全教育的最好的教材。

2 安全文化建设,关键在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是提高人的安全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系统的安全教育包括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安全态度三部分,缺一不可。安全知识教育的目的在于“知”,安全技能掌握的目的在于“会”,安全态度正不正的目的在于“行”,三者的有机统一是紧紧围绕安全生产实际,营造浓郁安全文化氛围的关键。

一个人的安全素质,是一个人的安全知识、安全行为、安全思想的综合体现。提高每个职工的安全素质,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的问题。笔者认为,文化与教育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文化只有通过宣传和教育才能传播、继承、积累和发展,才能发扬光大。而教育又依赖文化来启发、激励,开发人的头脑,增长人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实现教育的目的。

企业要建立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气氛,形成“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生产、生活活动的根本思维准则,使职工在总结出来带血的价值观指导下,自觉地去履行对安全生产的职责与义务。而这一切的建立与形成,都要通过安全教育的媒介和手段来达到。实际上,通过安全教育手段,才能使企业安全文化与安全生产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职工获取安全文化科技知识,一靠安全教育培训,二靠生产实践积累。而生产实践是一个漫长的并且要付出很大代价(甚至生命)的过程,安全教育则能够用较短的时间,最小的代价使职工获得系统的、全面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经验,使职工的安全意识、安全思维、安全技能、安全习俗等整体安全文化素质达到与生产相适应的水平。由此可见,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因此,培育和建设安全文化,树立和认同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和科学的安全行为准则,是实现安全生产活动的基础。加强企业职工的安全教育工作,又是形成、完善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途径。

3 安全文化建设,重点在制度建设

安全文化建设靠的是制度作保证。

一是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制定强制性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就是通过强制手段开展“一日一题”班前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和“一周一案”的事故案例的教育,促使职工对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的掌握,提高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

二是采取激励机制,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例如,评选先进、树立安全标兵、党员安全卫士、创建安全合格班组的活动,对“三违”者曝光、以至待岗学习、解除劳动合同等等,但奖和惩两种激励方法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及不同的使用效果。笔者认为,应该突出重奖重罚,奖罚分明。对安全生产做出重大贡献者,长期保持安全生产良好状态的班组或个人,就应该得到重奖,在给予精神奖励的同时,也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这样就会鼓舞士气,奖励一个,带动一片。而对违反安全规章制度,甚至酿成事故的责任者,则应依据责任大小、认识态度,给予严肃处罚。

4 安全文化建设,扎根在基层班组

据有关资料显示,三分之二的事故是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即“三违”所造成的,更是人的不良习惯、不规范行为、不正确的作业方式导致的。班组是企业最基层的生产组织和作业单元,各项安全生产任务靠班组具体完成,但同时各种机械事故、人身事故的发生均与班组人员有关。因此,开展和加强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搞好企业的班组安全管理,是煤矿企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班组长是班组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是班组的安全管理、完成生产任务的核心人物,这就决定了班组长在管好生产的同时,必须管好安全,否则在生产中发生不安全现象乃至事故,班长的责任是不可推卸的。安全文化建设在基层扎根,关健点在于兵头将尾的班组长,生产任务靠他落实,安全知识和技能靠他先掌握,班前教育靠他来进行,班组长是直接的生产者,又是现场安全的管理者。因此,班组长应具备必要的安全管理能力,以实现班组的安全自主管理。

一是能参与编写和讲授突出安全知识的“一日一题”课和“一周一案”事故案例,并能对职工进行本工种本专业的实际操作的技能培训。这是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就是要求班组长能够具有教育身边职工的能力。

二是能自主开展反“三违”活动,建立健全本班组的岗位责任制,能制止“三违”现象的发生,并能对本班组出现的事故和“三违”进行剖析,及时吸取教训。

三是能自主建立和制定本班队的质量标准化制度和措施,熟知和掌握施工技术参数,具备质量标准化的自检能力,并能要求本班组职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保证质量标准化的现场落实。

四是能参与规程措施的编制、复审,并能对规程措施进行贯彻,使本班组职工能够熟练掌握,保证规程措施的现场落实。

通过班组长的自主管理,形成班组成员思想一致、目标一致,行动一致,人人安全意识强,人人各有其责,人人各负其责,班组的安全基础就能夯实,班组的安全工作就会从根本上得到保(下转第322页)(上接第283页)障,安全文化建设也才能在基层班组扎根。

安全生产的主体是人,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就在于教育人、培养人,提高人的安全文化素质。安全文化建设是引导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发展方向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的工程,弘扬和倡导安全文化,是具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的新举措,需要长期抓、反复抓,必须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来认识、来抓好,以此促进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健康持续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耀华.新形势下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0(20).

煤矿企业文化论文篇4

李爽博士的著作《我国煤矿安全文化系统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版)深入对煤矿安全事故进行了整体分析,从系统的观点研究了安全风险的控制问题,发现诱发煤矿安全风险的多个因素是相互关联的,应从根源去探索长效机制的建立。李爽博士通过十余年的潜心研究,方著就这部富有理论创新、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著作。阅毕全书,掩卷深思,该著作给我们带来了太多太多的启示。

首先,作者用系统理论和系统方法研究我国煤矿安全文化,对煤矿安全文化系统的内涵做了明确界定,剖析影响煤矿这一特定行业安全文化的关键因素,从动态演化的视角探索煤矿安全文化的形成机理和演化方法,用系统动力学建模仿真预测煤矿安全文化的发展趋势。

该著作在对安全文化与安全氛围,安全文化与企业文化,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等相关概念逻辑关系进行辨析的基础上,对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系统的内涵做了界定,指出煤矿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事故、保障企业安全生产为目的,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或有目的的人为塑造的,为企业全体员工所认同、接受和遵循的安全生产价值观、安全理念、安全生产相关制度、安全生产行为准则及具有特色的安全生产行为方式与安全生产物质表现的总称。煤矿企业安全文化是煤矿企业生产运营的主导,它着眼于观念文化,以其为核心辐射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态文化等载体的一个系统,从而实现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系统全方位、立体式的协调管理。要做到煤矿安全生产,提高煤矿员工文化素质和技术素养,加强其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就必须对安全文化进行系统研究。作者通过研究,在著作中对安全文化的影响因素、形成机理、体系构建、运行保障以及综合评价等方面得出了相关结论,这些理论创新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其次,作者从我国实际出发,构建真正有利于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煤矿安全文化体系及其运行保障机制,研究科学可行的煤矿安全文化评价方法,并通过案例的比较分析,提出安全文化提升的路径,验证理论成果的实践可操作性,对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该著作针对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实际需求,对煤矿安全文化系统构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煤矿企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造成煤矿员工安全意识相对薄弱,制约着煤矿生产的安全。书中在实证研究方面,以神华集团和徐矿集团有关数据为样本,采用多元回归及因子分析方法对其安全文化系统的影响因素做了探索性分析,得出了有效结论,不仅可以减少煤矿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而且还能够更大程度地保障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有效缓解煤炭企业安全与生产之间的矛盾,提高现场煤矿生产人员的队伍素质,有效地促进我国煤矿安全长效机制的形成,为煤矿安全生产和效益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同时,煤矿企业安全文化体系的持续运行需要内外部环境和条件的支持和保障。从外部来看,要加大政府监管力度、加强专家咨询体系的作用;从内部来看,需要建设面向安全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建立安全文化体系运行的PDCA(指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体系。要建立煤矿安全文化建设责任制和诚信机制,从而有效保障煤矿企业安全文化体系持续、良好地运行,并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煤矿企业文化论文篇5

关键词:煤矿企业;政工工作;重要性;改进措施

企业需要加强政工管理,充分地发挥政工工作的作用,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下面,我们主要对煤矿建设企业政工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加强企业政工工作管理的有效措施进行详细地阐述。

一、煤矿建设企业政工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煤矿企业的市场竞争逐渐加剧,虽然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是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煤矿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安全问题,企业如果想要保障企业的安全,需要加强其思想政治管理。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的煤矿企业都忽视了政工管理的重要性。煤矿企业的政工工作建设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促进煤矿企业的政工工作的创新。随着我国煤矿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加上国内外发展环境的不断变化,为煤矿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管理提供了新的政治理论以及新的工作方式。由于社会组织形式、经济结构、就业方式以及物质利益的多样化发展,促使人们的思想活动逐渐出现了差异,并且逐渐呈现出多变性、独立性以及可选择性的特征。在煤矿企业的实际工作中,有的职工存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利己主义等不良思想,存在错误思想与正确思想相互交织的问题,因此,煤矿企业需要积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转变传统的落后的思想观念,从而苏轼煤矿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能够得到充分地发挥。

(二)保障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是保证其经济效益的重要基础,而在煤矿企业生产的过程中,煤矿管理人员直接决定着企业煤矿的安全生产。企业的煤矿生产离开人的思想政治行为和思想意识,企业的职工的行为习惯与企业各项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煤矿企业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时,需要围绕企业的安全生产展开工作,需要及时分析企业职工的思想状况,制定有效的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有效地激发企业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创新企业的煤矿生产,从而有效地提高煤矿企业政工工作的实用性。

(三)促进煤矿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体现企业全体职工的意志、思想、特性、生活习惯以及科技文化水平,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能够有效地增强企业职工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观念,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凝聚力,同时,有助于促使企业的职工产生自豪感以及成就感、荣誉感。同样,煤矿企业自身的发函也需要加强其文化建设,而煤矿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手段。对于煤矿企业而言,需要加强煤矿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开展企业政工管理建设,有助于促进企业职工努力地工作,增强企业职工的协作精神,从而为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促使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

(四)保障煤矿企业各项工作的执行和落实。煤矿企业在开展政工管理工作时,需要时刻围绕着安全生产,积极做好党建设开展政工工作。在进行政工管理过程中,需要将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与企业的生产目标结合在一起,落实煤矿企业的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职责以及责任,不断完善煤矿企业的政工管理,提高煤矿企业的生产水平,将政工工作贯穿落实到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将生产实践作为检验企业政工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促使煤矿企业的政工工作的良性发展,使政工管理深入到企业每个职工的心中。

由上可知,政工工作的开展对煤矿企业而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需要在煤矿企业内部加强政工工作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煤矿企业职工的忧患意识,从而有效地应对新时期对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积极做好各种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改革企业职工的传统工作观念,最终促进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企业政工工作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煤矿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需要坚持 “以人为本”原则。煤矿企业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始终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坚持真理与科学的统一、群众性与民主性的统一、渗透性与服务性的统一、思想政治性与党性的统一,即坚持四个统一的工作原则。四个统一的原则指导企业的实践活动,及时发现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从而推动煤矿企业各项工作的创新管理。同时,企业加强职工的培训,培养企业职工的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煤矿企业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有助于保证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的管理制度相融合,不断开拓企业的业务范围,增强企业职工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全新认识,促使煤矿企业的职工的政治思想与企业同步发展。

(二)强化政工的工作理论知识和创新意识。首先,煤矿企业需要不断强化政工工作理论。如果企业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就无法积累丰富的经验。企业在进行政工理论研究时,需要与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结合在一起,重点研究企业职工的工作规律以及思想动态,研究需要围绕经济体制,实现煤矿企业职工的作用最大化。其次,强化企业政工的创新意识。随着煤矿企业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企业的工作对象、工作条件以及管理模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企业需要根据形势的实际发展需求,创新政工管理方式,提高政工管理的针对性、高效性以及吸引力。

(三)完善煤矿企业政工队伍建设。煤矿企业的政治思想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理论素质和政治素质,同时需要具备各项生产活动的组织能力。因此,企业的政工人员需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生产环节,充分地发挥煤矿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灵活性以及独特性。同时,煤矿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人员需要了解和掌握科学技术,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理论,将现代技术成果与企业的政工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促使企业政工工作的规范化、现代化和科学化,从而培养一支具有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思想政治队伍,从而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四)煤矿企业政工工作与企业文化相结合。煤矿企业的文化形成与其思想政治管理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加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助于为企业的发展树立良好的形象,从而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同时也增加煤矿企业的社会效益。同时,企业精神、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群体意识、职工价值取向以及企业形象是现代企业发展所必需的具备的条件。煤矿企业将政工管理工作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总结语

综上所述,煤矿建设企业政工工作与企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企业在进行政工管理过程中,煤矿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需要坚持 “以人为本”原则,强化政工的工作理论知识和创新意识,完善煤矿企业政工队伍建设,将煤矿企业政工工作与企业文化相结合,最终提高煤矿企业的整体素质以及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韩泽斌、孙长青. 以人为本切实提高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 [J]. 现代商贸工业,2012.12(11):190-191

[2]李建华、李茹欣. 浅析煤矿政工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J].中国科技纵横,2013.12(22):108-109

煤矿企业文化论文篇6

关键词:煤矿;职工安全教育;培训

中图分类号:F406.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0155(2016)08-0007-01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煤炭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煤矿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煤矿企业不断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逐渐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为一体的生产体系,但煤矿安全问题受到了巨大的考验。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煤矿安全事故中,有80%以上的原因都与职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安全技能有直接关系,职工安全教育与培训责任重大。

1煤矿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一方面,煤矿企业生产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企业安全生产的目的在于保护职工的生命和健康,保证企业安全与发展,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加强对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有助于煤矿安全生产顺利开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作为高危行业,煤矿安全生产责任重大。为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煤矿企业必须从职工的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入手,不断地提升职工的安全技能与安全意识,提高煤矿安全生产与管理的整体水平。这样才能避免煤矿事故的发生,可见,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是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2现阶段我国煤矿职工安全教育培训中存在的不足

2.1没有建立完善的长效培训计划

尽管煤矿企业相关领导以及安全管理人员,早已意识到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意义重大,也针对煤矿安全问题进行了培训,但是,这些培训往往是短暂性的、阶段性的,注重职业取证的过程,培训的效果不容乐观。另外,很多煤矿企业仅仅针对职工进行岗前培训工作,当职工上岗后,后期几乎没有培训要求,加上煤矿职工每天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很难召开。总之,现阶段我国煤矿企业尚未建立完善的职工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影响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

2.2安全培训方式单一,内容陈旧

进行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主要目的在于保证安全前提下,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水平,提高生产的质量与效率。这就需要将安全理论用于实践中,而很多煤矿企业安全培训的形式集中在理论培训中,包括专家讲座、安全宣传片等等。尽管职工当时接受了这些内容,但由于其不是主动接受的;尽管其拿到了相关的培训合格证书,但职工在煤矿实际生产中却不能对这些安全理论加以实践,导致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收获甚微。

2.3煤矿企业职工文化素质基础较差

目前,我国煤矿企业职工以农民工数量最多,其文化素质基础较差,在培训教育过程中很难接受有关内容,对教育培训的内容不能理解与掌握,更谈不上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另外,煤矿企业内部管理与控制体系缺失,导致职工从心里不愿意接受安全培训工作,给职工安全培训造成阻碍。

3加强煤矿职工安全教育培训的措施

3.1强化职工安全法律意识

煤矿企业职工安全法律意识相对薄弱,井下安全问题至关重要。国家根据煤矿调查报告等,出台了关于煤矿安全监督条例等法律条文,规定了煤矿职工每年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作为煤矿企业,需要认真贯彻国家法律文件,加强对职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与培训,提升职工安全意识,对于不能够按时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的个人或领导,都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处罚措施进行处罚,提高职工对安全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

3.2制定长效安全培训计划

煤矿企业在完善企业管理工作的同时,需要意识到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具有长期性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需要根据企业生产实际情况,制定符合生产目标的长效培训计划,保证企业各项安全制度的落实,提升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以及系统性。

3.3优化安全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

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需要建立在煤矿生产实际以及职工实际生活基础上,收集职工身边的事,将其作为教育培训案例的引入话题,这样更加能够触动职工的内容,保证教育培训的效果。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并不是简单的讲座,也不是照本宣科,应该立足于职工实际情况,不断的扩展安全培训的内容。另外,在新时期,煤矿安全教育培训的方式也必须加强创新,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矿井仿真模拟系统等,不断的扩展职工的安全知识面。除了安全讲座外,还可以开展现场安全培训机制,利用现场的案例剖析,提高培训的直观性、形象性,提升培训的整体效果。

3.4加强职工安全培训过程管理

安全讲师是煤矿企业安全教育培训的中坚力量,不仅需要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也需要具有良好的业绩,只有通过相关的考核后才能给职工进行安全培训。讲师需要根据职工岗位、文化素质基础等差异,合理的调整与掌握理论知识讲授的快慢。培训的内容中不仅需要包括煤矿安全生产知识、安全技能,同时也需要注重对职工的安全素质培养。根据煤矿企业制定的安全培训计划等开展培训,还需要完善培训机制,建立有效的培训效果考核机制,对职工接受教育培训的效果以及讲师培训成果进行评定。培训考核的结果需要和讲师的工资奖金挂钩,与职工的升职、待遇等挂钩。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讲师与职工在培训过程中的积极性。对于严格按照培训要求完成的职工,需要全额兑换奖金、工资等;对于完成一半以上,但是还没有修完学分的职工,应该给予一定的处罚,同时兑现各类奖金。针对不同的受训群体,讲师还需要因材施教,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合理的划分各类受训群体的必修课程结构;同时根据职工岗位学历要求等,设立基础理论进修班、安全知识延伸课程等等。

4总结

煤矿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责任重大,不仅关系到煤矿企业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和煤矿企业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联系。现阶段,我国煤矿企业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中,还存在培训内容单一、方式枯燥,职工安全意识差等问题,还需要建立长效的安全培训机制,注重对培训过程的管理,加大培训资金投入,切实的提升煤矿职工的安全意识,为煤矿安全生产打下基础,促进我国煤矿事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小荣.煤矿企业现代安全教育与培训方法研究[J].山东科技大学,2014,15(2):114-115.

[2]虞海燕.煤矿安全教育培训的现状分析及方法措施[J].华东科技,2014,23(9):99-100.

[3]张凤杰,乔强.论煤矿职工安全教育培训策略[J].

煤矿企业文化论文篇7

1.提高煤矿企业的执行力

通过煤矿党建工作,可以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提高煤矿企业的执行力。党组织在煤矿企业的领导中发挥着模范作用,遵纪守法,并且严格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在煤矿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上,能够有效地发挥积极作用。党建工作可以使党充分发挥各项职能作用,贯彻国家的政策,在煤矿企业中进行教育宣传工作,提高员工的思想,并且激励员工的行动。煤矿党建工作的创新,能够有效地发挥党组织的优势,使其转化成企业的优势,提高煤矿企业的执行力,增强煤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促进煤矿企业决策的科学性

党建工作的创新,更加符合时展的需要,同时使煤矿企业积极吸收党的工作方式,以及民主决策的方式,促进煤矿企业决策的科学性,有利于煤矿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民主决策能够充分发挥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综合全体工作人员的智慧,并且能够促进煤矿企业内部人员关系的和谐。煤矿企业从整体上把握局势,吸收各界的智慧,决策更加科学,有利于煤矿企业的长远发展。

3.优化煤炭企业的文化

中国共产党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具有先进的思想和价值追求。党建组织具有科学的理论指导,有严明的纪律,健全的组织以及优良的作风,能够促进煤炭企业文化的发展,并且有利于增强煤炭企业的凝聚力。党组织将先进的思想带入企业中,使其与企业的文化、价值观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煤炭企业文化的软实力。

二、煤矿基层党建工作主要面临的问题

(一)前瞻性

目前为止,我国的煤矿行业基层党建在创新方面往往缺乏前瞻性,仅仅是通过计划性的工作进行安排和实施,使得党建工作缺乏积累也缺乏创新和灵感。由于以上原因,使得基层党建工作的实质受到影响,基本上形成生搬硬套的方案,没有创新点。所以,党建工作若照实际情况继续一成不变则会形成严重不良影响,减少创新。

(二)人文性

在我国的煤矿基层党建工作中,许多不同的力量相结合,形成了工作创新的关键因素,其中力量驱动是最能聚人心的方式,可以促进我国的生产力发展,实现相对和谐。目前为止,我国煤矿基层工作中,在党建创新方面,缺乏驱动性,没有理论作为支撑,在工作和党建的协调性上不够充分。另外进行员工培训和能力考核时,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导致员工工作效率两极分化,不利于基层党建工作的长远性。

(三)推广性

在我国的一些小型煤矿企业中,党建工作缺乏推广性,在创新工作中过于刻意,使得大部分的员工没有明确创新目标,只是为了做创新项目而创新,对企业发展不利,没有实质性的效果。另一方面,监督力度不够,在创新工作人员提供工作思路后,领导管理层置之不理,这对推广创新力度产生了极大的不良影响。

三、煤矿党建工作创新发展的策略

1.重视煤矿党建工作

煤矿企业要转变思想,重视党建工作,要意识到党建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正确看待党建工作。党组织参与煤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通过对企业的指导,对国家方针政策的合理执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煤矿企业管理者要提高对党建工作的重视,积极落实政策,制定合理的企业发展战略,将企业的发展与党建工作相结合,使企业的管理范围更加民主,决策更加合理。

2.重视煤矿企业党员综合素质的提高

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离不开党员的智慧,需要高素质的党员充分发挥积极作用。煤矿企业要重视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创新党建工作,促进煤矿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煤矿企业要积极开展培训活动,针对党建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提高党建人员的思想意识,以及党建知识。要积极开展党建专业技能、理论知识和政策法规的学习,并开展学习讨论,使党建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够进一步提高。同时在人员的选拔上,煤矿企业可以选择高素质的人才,通过公平竞争的方式进行招聘,然后择优录取,提高党建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煤矿企业要不断督促党建人员进行学习,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通过考核,使党建人员能够积极提高工作能力。

3.加强党建创新工作的宣传

煤矿企业要重视对党建工作的宣传,使工作人员能够认识到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能够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积极作用。通过对党建创新工作的宣传,可以提高企业员工的思想意识,促进党建工作的顺利展开,提高煤矿企业政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3]。在煤矿企业内部,可以开展多样化的宣传活动,使企业员工能够积极参与活动,促进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也可以积极利用多媒体技术、互联网等,向企业员工普及党建工作的内容,以及党建工作的开展情况。建立专门的网站、论坛等,使企业员工了解党建工作,任何和支持党建工作。

4.提高创新意识

煤矿企业要重视提高党建创新意识,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转变传统的观念。要强化创新意识,对于一些旧的不合理的制度、思想等,要敢于破除。要对新的现实环境,新的政策方针进行客观分析。煤矿企业要认识到当前党建工作中的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充分发挥创新性的思维能力,以新的思想观念促进党建工作的开展。

5.突出创新工作的特色

首先,开展共产党员工程活动,充分发挥我国共产党员的模范作用,各煤矿党员、党委按照党支部划分单位,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班、分组,将优秀党员进行合理分配,结合以上形式,保证生产和工作紧密结合,按部就班。其次,通过一定的方式将党员和群众的身份区别开来,可以通过有共产党员标志的安全帽或服装来实现,让煤矿工作人员互相学习,干好本职工作,尤其是党员,要在工作中起到表率作用。最后,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煤矿工程口号,例如煤矿幸福矿工工程。在工作中要充分发挥民主,对于群众的意见要广泛听取并积极落实,为员工做实事,做好事,在党员的带领下,积极工作与生活,提高员工归属感及幸福感。

6.创新活动和其他政治活动进行有机结合

我国政府在一些特定的时期,会制定相应的活动。在煤矿基层党建创新工作中,结合四强四优活动,统一活动目标,将建设内容进行整体分析。根据以上特点,两者结合后,会有统一的政治思想,根据活动的主要内容,进行共同安排编导,最终四强四优活动或者今后的其他活动都会与党建创新工作产生共同点,互相监督发展,提高工作效率。

三、结束语

煤矿企业文化论文篇8

1.论文引言

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企业安全生产、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安全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已经成为现代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复杂社会技术系统实现本质安全化的前提和基础。

煤矿企业属于复杂社会系统,其安全管理是组织管理的主要方面。长期以来,安全文化的缺失导致了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出现,从而会诱发事故的发生。因此,煤矿企业在装备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煤炭企业在强化质量标准化建设的同时,不断推进和深化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建立本质安全型矿井,需要在日常的经营管理过程中,把安全文化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来抓,建立适应煤炭特殊作业环境和企业实际情况的本质安全文化。

企业本质安全文化建设又是一个循序渐进和持续改进的过程,伴随着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应定期对企业本质安全文化进行评价,确立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从而不断提高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水平。

2. 煤矿本质安全文化内涵

2.1 安全文化

20世纪80年代国际核工业理论第一次提出“核安全文化”概念,自此,对安全文化的认识和理解随着研究的进展而不断深入。目前,对安全文化的定义有多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美国学者道格拉斯、韦格曼等人的组织层次安全观,西南交大曹琦教授的安全结构论及最近提出的安全文化场理论,以及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副秘书长徐德蜀提出的广义安全说和大安全观。安全文化作为关于安全问题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方式的集合体,其要点是要解决人的本质安全,安全文化不是安全行为的简单综合,而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有关安全的种种特性和态度的总和。借鉴前人的定义,笔者认为,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活动所创造的安全生产、安全生活的精神、观念、行为与物态的总和,是企业安全管理所需要的核心理念。

2.2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是煤矿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在煤矿中居主导地位并为绝大部分员工所接受的安全生产价值观、安全生产信念、安全生产行为准则及具有特色的安全生产行为方式与安全生产物质表现的总称。主要有三个不同层次,一是价值观、信念及行为准则,通常称为煤矿安全生产精神,体现在安全生产宗旨、方针、目标、计划和体制等方面。二是中间层行为状态的员工工作方式、应付事故的方式等,通常称为煤矿安全生产作风。三是层物质形态的安全生产设施、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用品、员工作业环境等,通常称为煤矿安全生产形象。煤矿安全文化是煤矿长期的安全生产实践的沉淀,是煤矿员工内在的思想与外在的行动和物质表现的统一。煤矿安全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

2.3 煤矿企业本质安全文化

本质安全最初用于电气、仪表设备,主要是指利用本身构造的设计,防止电火花的产生,以免引起火灾或爆炸,这是一项设备自身本质上的安全设计。

煤矿本质安全化是将本质安全的内涵加以扩大,已不是单纯指设备构造的本质安全设计,而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煤矿具有相当的安全可靠性,具有完善的预防和保护功能,具有良好的安全文化和安全风气,以及科学的安全管理体制,使事故、灾害降低到规定的目标或可以接受的程度。

煤矿本质安全文化是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精神,并为广大员工所接受的安全生产价值观、安全生产信念、安全生产行为准则以及安全生产行为方式与安全生产物质表现的总称,是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灵魂所在。

煤矿本质安全文化体现了人-机-环—管的系统安全观,是符合煤炭企业特点,全面包含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这三个表征文化内容的完整的安全文化,是安全文化的较高境界。是通过追求人、物、系统、制度安全的和谐统一,实现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设备零缺陷、不发生已知规律安全事故的矿井恒久性安全目标的安全价值观以及与之相连的理念、制度和行为习惯。

3. 煤矿本质安全文化建设

3.1 煤矿本质安全文化建设内容

(1)煤矿本质安全文化建设以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珍惜生命,提高全员安全文化素质为核心;以安全宣传、安全教育、安全管理为手段,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形成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2)将企业安全理念和安全价值观表现在决策者和管理者和员工的态度及行动中,落实在企业的管理制度中,将安全管理溶入企业整个管理的实践中,将安全法规、制度落实在决策者、管理者和员工的行为方式中,将安全标准落实在生产的工艺、技术和过程中,由此构成一个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通过安全文化的建设,影响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生产自觉性,以文化的力量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和经济发展。

(3)安全文化建设除了关注企业中人的知识,技能、意识、思想、观念、态度、道德、伦理、情感等内在素质外,还重视人的行为、安全装置、技术工艺、生产设施和设备、工具材料、环境等外在因素和物态条件。

3.2 煤矿本质安全文化建设模式

煤矿本质安全文化建设的层次结构模式,可从企业安全生产观念文化、管理文化、行为文化和物态文化四个方面设计。纵向结构体系:按安全文化形态体系划分,分为观念文化、管理与法制文化、行为文化和物态文化。横向结构体系:按层次系统划分,第一层次是安全文化的形态,第二层次 是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体系,第三层次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模式和方法体系。

3.3 煤矿本质安全建设保障

要深入推广本质安全文化,必须有保障条件,使得安全文化在大范围、深层次发生作用。

(1) 制度保障

在分析总结安全事故多发的原因中,有物的因素、管理因素、环境因素、技术因素,但归根结底是人的因素。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人的素质入手,即推行安全文化,建立和履行必要的制度,从根本上提高职工的安全需求和安全价值观念。为了顺利保证本质安全文化的实施工作进行,需要建立相关的本质安全文化制度。

(2) 组织保障

充分发挥企业安全文化实施机构的作用。使其研究企业安全文化、传播企业安全文化,负责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和教育,了解政府部门、企业员工对本企业安全文化的看法、态度,向企业领导提出企业文化实施的建议和改革意见等。

(3) 人员保障

1) 领导重视。企业决策层是企业的最高领导层,第一负责人也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党政工团的思想工作应紧密围绕本质安全文化。新时期要求企业决策层不仅具有政治思想觉悟,文化知识结构,企业管理才能以外,而且还具有安全文化素质,重视安全生产,将安全责任贯穿于经营决策和组织管理的全系统中。

2) 职工参与。安全是人类的永恒主题,安全生产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头等大事。企业职工既是企业的主体,又是安全生产的保证人。所以,紧紧抓住以“人”为主,安全文化人人参与的形式,提高他们的安全水平,是推动本质安全工作的首要内容。

(4) 经费保障煤矿每年应有专项资金进行本质安全文化建设实施,建立本质安全文化建设专项资金,明确资金来源与用途。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正确摆正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如对安全文化不闻不问,效益就会得不到保证。

4. 基于生态学视角的煤矿本质安全文化评价体系

煤矿安全系统作为由“人-机-环-管”构成的复杂系统,具有6个基本属性:整体性、稳定性、相关性、目的性、开放性和动态性。煤矿安全诸要素协调匹配,构成了煤矿安全状态的动态平衡。笔者结合前文对煤矿本质安全文化建设内容及其相关因素分析,从生态学视角的能量流动、物资循环和信息传递三个方面,构建了煤矿本质安全文化建设水平评价模型。

物资系统包括安全设施设备、安全人员配备、安技投入和安全环境,主要反映安全物态文化的内容,是其他系统的基础和外在表现;能量系统通过将保证煤矿安全系统动态运行的制度以及观念类比为一种能量,以这种能量的流动来不断提高煤矿的安全管理水平,在煤矿安全系统中表现为一种推力,主要包括煤矿企业安全哲学/价值观、员工安全素质、组织承诺、安全制度和激励机制;信息系统是煤矿安全系统各要素有机联系的纽带,通过内外信息的不断传递来保障要素之间的匹配和协调运行,包括行为信息(管理行为和领导及员工行为)、安全学习培训信息、信息沟!通反馈以及安全系统与外部的信息交换即系统的开放性信息。物资系统、能量系统以及信息系统相互协调配合,实现了煤矿本质安全文化系统的有机统一。

对于煤矿本质安全文化建设水平的评价,还需在图2评价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评价指标的内容,构建三级和四级评价指标。三级指标的设置可以参考表1的内容。四级指标煤矿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进行设置。

5. 煤矿本质安全文化评价方法

本质安全文化建设水平评价是一个复杂、系统的过程,它涉及的内容较多,需要考虑的因素也较广泛,具有多层次、多指标的特点。因此,对于评价体系权重的设置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对于权数确定的方法有很多,如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主观赋权法等,但大都具有较强的主观性,本文介绍一种基于熵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这种方法结合熵权法和模糊数学原理的优点,一是能够解决不同评价人员在决策时的信息差距,二是能够形成系统的评价,使得部分影响小的指标或者容易被忽略的指标能够体现在系统之内,保证完整性;三是能够将主观判断与客观计算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精确与非精确相统一,从而保证在进行本质安全文化建设水平评价时能得到比较客观的结果。

5.1 利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

5.2 本质安全建设水平的模糊综合评价

(1)建立因素集 因素集是以影响评判对象的各种因素为元素组成的集合。

(2)确定评语集 评价指标影响本质安全文化建设的不同状态,可通过专家进行评估定级。结合操作实际,评价集分为四个等级{优秀,较好,一般,差},结合被评价对象在各影响因素指标上具体情况,得出对被评价对象最佳的评判结果。

(3)建立权重集 权重集合表征各个影响因素对本质安全文化建设水平的影响程度,在权重确定时,采用上文介绍的熵权法确定权重。

(4)确定单因素评价矩阵求得一级评判向量 可选加权平均算子,依权重大小对所有因素均加以衡量,以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合理准确。

(5)确定二级三级评价向量 依照一级评价的步骤,通过评判矩阵和权重矩阵的模糊合成运算,得出二级三级的模糊评判结果。对于最后得到的模糊综合评价矩阵,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即可确定待评企业本质安全文化建设水平。

6. 结语

上一篇:集资风险论文范文 下一篇:安全管理模式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