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存在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3-12-15 17:23:02

可再生能源存在的问题

可再生能源存在的问题篇1

关键词:能源利用率;能源结构;环境代价;可再生能源;节能

作者简介:刘吉昀(1992-),男,山东梁山人,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学院本科生。(北京?102206)

中图分类号:F40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7-0104-01

能源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人类社会高度文明的今天,人们在享受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成果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能源短缺以及过度使用能源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两次石油危机后能源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能源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我国是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能源问题尤为突出。

一、我国高速增长的经济与能源供给的矛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与此同时,能源消耗急剧上升,能源与经济发展在总量与结构上的矛盾日益突出。近20年来国内生产总值翻了两番,但能源消耗也增加了一倍。“十五”期间,我国能源消耗速度超过了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目前我国能源消耗大约占世界能源总消耗的15%左右,已成为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但我国能源资源不足以支撑如此巨大的消耗。我国能源以煤为主,水能资源和煤炭探明储量分别居世界第一、二位,但除以人口总数,二者均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上下,我国是贫油国家,天然气的人均储量也很低。连续无节制地开采使我国的能源储备下降迅速,有资料估计,我国煤炭剩余储量可供开采不足百年,石油仅剩可供开采10几年的储量,天然气仅剩可供开采30几年的储量,我国能源安全问题面临严峻挑战。

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经济,摆脱贫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13亿人口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能源的需求还将不可避免的增加,能源短缺将成为困扰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能源问题若得不到很好地解决,将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我国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能源生产消费中的主要问题

1.能源利用率低下

目前,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仅仅有三成,比发达国家落后几十年,我国增长1万美金GDP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倍,日本的14倍,我国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冶金、建材、化工、交通运输、发电等行业是耗能大户,单位产品能耗平均高于同行业国际先进水平两成甚至更多。粗放式发展,无节制地消耗造成我国能源短缺,同时带来了大气、土壤、水资源污染等环境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有相当大的节能空间。

2.能源结构不合理

由于我国煤炭资源相对丰富,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很不合理,煤炭占比过大,以2006年为例,我国能源消费中煤炭占近70%,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和风电共占30%,这种能源消费结构的负作用是能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能源需求的结构与生产结构的矛盾也在不断加大,石油在消费总量中的比重逐年提高,而生产总量受资源的限制始终未能有效地提高,石油产量的增长幅度已连续十几年低于消费需求的增长幅度,进口依赖度越来越大,2011年上半年我国原油需求量的一半以上需要靠从国外进口,这使得我国的能源安全存在很大隐患。我国要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优化结构,大力开发清洁能源,努力提高清洁能源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势在必行。

3.环境代价巨大

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环境问题很大程度上源于能源的过度开采和消耗。我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短期内很难改变,由此导致污染物排放问题也将长期困扰着我们。据统计,全国烟尘排放量的70%、二氧化硫排放量的90%、氮氧化物的67%、二氧化碳的70%都来自于燃煤。我国酸雨区面积居世界首位,我国一半城市上空的空气质量不合格,很多地区的土壤污染、地表水污染严重,生态环境遭破坏。治理这些污染所需要的成本或可抵消这些年发展的成果,而有些环境的破坏甚至是不可逆的。

三、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路径选择

1.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能源和环境问题是当前世界面临的两大挑战,发展低碳、高效的能源是应对挑战的唯一出路。发达国家都在积极推进各项激励政策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降低化石燃料的比重。我国水能可开发装机容量居世界之首,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资源也相当丰富,发展可再生能源不仅可解决能源短缺问题和优化能源结构,还有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但要使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还必须解决好以下问题。

(1)高投入、高成本的问题。可再生能源虽然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显著,但与现有常规能源相比经济效益较低,建设初期投入大,成本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经济瓶颈,只有降低成本才能使之在与常规能源的竞争中取得优势,从而得到快速发展。

(2)我国可再生能源同样存在技术瓶颈,目前生产中的很多核心技术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例如我国的风电设备就主要依赖进口。不掌握核心技术我们发展可再生能源就会受到制约,因此,要组织科研力量突破可再生能源开发中的技术壁垒,实现核心技术国有化,为我国可再生能源畅通无阻地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3)发展可再生能源需要政策支持。我国虽然已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以法律法规的形式规定了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原则内容,但缺乏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可操作性不强,实施起来有很大难度。我国应制定相应的财政补贴、减免税收和低息贷款等政策,运用经济杠杆鼓励投资者开发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存在的问题篇2

关键词:上海虹桥站;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

前言:在我国范围内,蕴含着丰富的能源资源,但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能源资源,而且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能源资源浪费现象,导致出现能源危机,为了化解能源危机,我国大力的提倡应用可再生资源。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是一种节能、环保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利用可再生能源来调节温度,但是在该系统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影响系统功能的有效发挥,为此,就需要制定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

一、埋管式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存在的问题

上海虹桥站位于上海市偏西部,是上海虹桥非常重要的交通枢纽组成部分,作为特大型的铁路车站,在进行冷热源设计时,首次采用了埋管式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并且埋管的方式选择为站台下埋管,这个系统在供暖时采用的为可再生能源,而且是输入比较少的可再生能源就能获得很多的热量或冷量。然而,该系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系统设计的问题

在进行系统设计时,核心部分为地下埋管换热器设计,系统的运行效果直接受到设计方案的影响,而且如果设计方案不合理,初期的投资成本也会增加。在设计地下埋管换热器时,很多的参数会对设计结果产生影响,比如土壤的初始温度、土壤类型、土壤传热特性等,因此要充分的考虑这些因素,以保证设计的合理性及科学性。另外,冬季和夏季的冷热负荷是不相同的,在设计时还要充分考虑季节性冷热负荷的问题。但是,在实际的地下埋管换热器设计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进行系统设计时,设计人员未按照规定的要求去设计,致使设计方案缺乏科学性,建设出来的系统在运行时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存在着问题隐患。

(二)工程施工的问题

系统设计完成之后就需要进行施工,在选择施工单位时要选择具备一定资质的施工单位,以保证施工的质量,但是在实际选择施工单位时,并没有根据相关的资质审核标准对施工单位进行审核,致使最终选择的施工单位技术水平较差,严重的影响了施工的质量。施工完成之后,要对工程进行验收,验收时要严格的按照标准来进行,但是实际的验收工作只是敷衍了事,无法发现系统中是否存在问题,导致系统在后期运行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问题。

(三)系统运行的问题

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相关的人员按照规程严格的进行操作,而系统的运行效果直接受到操作人员的影响。一般来说,在大型的埋管式地源热中央空调系统中,会设有辅助的调峰设施,以保证冷热负荷变化时冷源和热源不受影响,但是操作人员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为了避免麻烦,就会不开启调峰设施,导致系统在冬夏季节冷热不平衡,影响地下埋管换热器的运行,进而影响到的整个系统的运行效果。

(四)推广应用的问题

埋管式地缘热泵中央空调系统作为一种应用可再生能源的技术,应该逐渐的推广到各个铁路站台中,但是目前在推广应用方面还存在着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政府缺乏相关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二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忽略了该系统的地区适用条件。

二、埋管式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政府出台相关的政策,促进系统的推广应用

埋管式地缘热泵中央空调系统作为一种节能技术,应该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到其他铁路车站站台中,在推广和应用的过程中,政府要加大支持的力度,出台相关的政策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同时适当的增加财政扶持力度,促进系统的推广。不过,在推广过程中,要避免出现忽视地区适用条件、盲目推广的现象。

(二)科学的进行系统设计及施工

在进行系统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要将所有的可能影响设计质量及施工质量的因素都考虑进去,并按照严格的规范来进行设计和施工。另外,在系统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冬夏季冷热负荷变化的问题,以保证系统设计及施工具备较高的质量。

(三)提供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

在进行系统设计时,设计人员的素质水平会对设计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设计人员要具备比较高的技能水平,以保证设计方案的科学性。系统施工完成投入使用之后,操作人员在操作系统时,要严格的按照规程进行操作,一定要避免出现忽略操作某个设备或设施的行为。只有工作人员的技能素质及职业道德得到有效的提升,才能保证系统运行的效果,充分发挥系统的作用。

结论:上海虹桥站是非常重要的交通枢纽,在设计冷热源时采用了埋管式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该系统的优越性能使得虹桥站在夏季具备充足的冷气量,在冬季具备充足的热量,有效的实现了冬暖夏凉。尽管埋管式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经过相关的措施都予以完美的解决。在未来,该系统将会应用到更多适应的铁路站台中,充分发挥系统的优越性能效果.

参考文献

[1]孙兆军,朱建章.上海虹桥站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设计与分析[J].暖通空调,2010,(05):20-27.

[2]刘森成.京沪高铁上海虹桥站地源热泵地埋管施工研究[J].绿色科技,2010,(09):149-151.

可再生能源存在的问题篇3

关键词:环境问题 环保 生活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 A

一.生活中现存的环境问题

1.土壤环境破坏

土壤孕育着人类,为植物提供着营养与肥力,植物离开土壤就不能生存,人类离开了植物也不能获得足够的养分。目前社会,人口急剧增长,人造垃圾也急剧增加,工业发展迅速各种工业废物统统毫不吝啬的扔到土壤上,造成的并不是垃圾堆积的问题,工业废物中存在着化学物质,都入侵到土壤中,导致土壤碱化,影响土质。大面积土壤污染妨碍土壤的正常功能,粮食蔬菜都受到污染,危害人类健康,土壤一旦破坏就不容易恢复,只会越来越严重,大量突然污染物都入侵土壤。

2.化学污染

化学污染除了来自工业废水废物中以外,还有农业农药的积累,工业废气,化学物质排放出来以后不容易分解积累在空气环境中土壤中,酸雨现象就是最明显的回应。有机化合物、重金属、毒产品环环相扣连入到食物链中,直接威胁动植物的健康,引发难以治愈的疾病导致土壤肥力减弱,空气质量恶化,雾霾现象严重。

3.空气污染

北方地区集中供暖,大锅炉排放污气,工业废气的排放,空气质量严重遭到破坏,国民生活水平增加,私家车增多,汽车尾气大量排放。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可吸入颗粒大密度存在空气中。

二.环境与生活的关系

臭氧层和大气。每年春天在两极地上空都会新增臭氧层空洞,空调冰箱气体的排放严重污染了大气上空臭氧层,臭氧层的破坏会导致紫外线辐射严重,造成人类的皮肤癌。臭氧层破坏,全球气温上升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下降很多小岛面临被淹没的风险,人类的生存受到很大的威胁。

生物多样性减少。生存局势趋于城市化,农业发展减少,乱砍乱伐加剧,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自然区域越来越少,生物生存的环境也变小,缺少栖息地导致很多动物都死亡最终灭绝。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在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环境的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一些物种的灭绝导致好多可以被制作成新药品分子丧失,新的科研成品也就不能理想开发出来。生物多样性具有多方面的利用价值,可以为人类代来很大的效益。况且每个生物都有生存的权利,都应该受到尊重。

淡水资源受到威胁。淡水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一旦枯竭就不会再有,为了子孙后代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节约,在很久很久以前,淡水资源曾经大量储存在地球上,但是随着发展,随着环境的破坏淡水已经越来越少,而且储存量急剧下降。可能在我们浪费水的时候不会想到水比油贵是什么概念,不会想到没有水舍不得洗澡是多麽难熬,但是,如果环境继续破坏,水资源继续减少,这些问题都会变成实质性的问题。这不是杞人忧天,而是确实该考虑的居安思危。

气候变化和能源浪费。根据科学研究表明,一些地势较低的岛国在不久以后就会被升高的海平面淹没。同时,现在的气候变化我们又都有感受,夏天巨热,冬天都是出奇的“温暖”,这并不是好的现象。没有该有的温度该让我们感到危险。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的能源数量有限,虽然看起来很多,但是每天都在减少这一大部分,当必须能源耗竭的时候,人类将会永远失去他,这位地球带来非常大的影响。现在,各国都在倡导能源可持续发展。节约能源也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三.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做法。

环境是人类的存在破坏的,保护环境也是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协调人类与现实存在的环境问题,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的破坏会从饮食、温度、生活各个方面影响我们,环境保护迫在眉睫。环境破坏严重,白色垃圾漫天飞舞,酸雨返回陆地经过循环被人们喝掉,各种致癌因子都在威胁着人类给人们敲着警钟。环境保护虽然不能使不可再生能源再生,但是会减少他的使用,每个人节省一点积累起来就是地球多活好多年。人类应该注意到环境保护,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协调经济与社会、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对于环境保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空调温度适中就好。

科技时代到来,空调冰箱都是家庭必须品,然而在这看似安逸享受的物品中存在着严重破坏臭氧层的气体。冬季夏季冷热不适宜,开空调冰箱时把温度稍微调到和实际温度差不多,就会大量减少氟利昂的排放,也算是为环境保护做贡献。同时也很大的减少了用电量,虽然现在风力发电潮汐发电技术水平都很高,但是节约用电就是节省能源。燃煤发电会排出大量温室气体,气候变暖,冰山融化,都是连环反映,归根结底就在我们生活中的小事。不要为了自己的安逸享受而伤害了养育我们的地球。

2.日常使用节能用品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节能用品的使用,或者从细节中节约能源。从小的时候我们就懂得洗菜的水浇花。长大后更应该明白这个道理。节能灯盛行,节能灯更亮更节能,应该得到普及。一个节能灯要比普通的灯节约百分之八十的电。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节能也是我们身为公民所能做的最力所能及的事。节能用品出现在每家每户,每个角落。路边的灯就可以换成节能灯,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

3.垃圾分类不乱扔 回收利用好再生

我们经常看到垃圾桶上写着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分类标志,垃圾分类不乱扔,能够将可回收的垃圾再回收利用。生活中我们往往做不到这一点。在六大可回收垃圾中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橡胶、废纸都回收的不理想。废橡胶的回收率才31%,然而废纸的回收率只有3%。谁都不想一出门满眼都是白色垃圾,出门就戴口罩,回家就洗澡,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平时不注意自己的行为造成的。垃圾分类不乱扔,回收利用好再生。

可再生能源存在的问题篇4

【关键词】 经济持续增长 GHG排放 可再生能源 替代率 动态优化策略

引言

在现代经济系统中,能源是经济发展中不容忽视的物质基础之一,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当前人们对化石能源的过分依赖,致使化石能源问题已成为当前各个生产领域的主要问题。化石能源在当前社会发展中促进了世界各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是其在利用的过程中所带来的各种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却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呈现出负效应的关键。

化石能源使用对经济发展的负效应,主要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中对石油资源的不断开采,各个国家的石油储存量不断的缩小和减少。作为不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其随着储存量的不断减少而价格要求日益增加。使得经济系统产生重大的影响而变得脆弱。因此通过科学方式对不可再生能源问题进行改革和探究成为当前人类发展中最值得探究的重点形式。建立有关能源资源约束、环境污染的内生经济增长数学模型,已成为经济发展中人们探究的重点,更是针对化石能源的使用和经济持续发展结合分析而使其能够稳定合理发展的基础。

化石能源资源的有限性和耗竭性是对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威胁之一,所谓凡是有利必有弊,这种趋势之下为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兴起带来了发展机遇。作为新兴绿色产业,其市场化发展的驱动力就是通过不可再生能源的日益匮乏和价格的提高而造成对新型能源的认识和利用的不断提高。可再生清洁能源必将最终替代化石能源,使得能源产业出现合理有效的发展前景和模式,并且能够对生态环境系统实现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应用措施。由于受到市场价格、技术水平和开发成本的限制,可再生能源在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其发展道路更是充满艰辛和奋斗的。

1. 模型的建立

1.1含能源投入的生产函数

鉴于能源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完全替代的限制性要素,本文将能源作为宏观经济生产函数中一个单独的投入要素;考虑到我国劳动投入对生产函数几乎没有影响,为讨论方便,这里假定劳动力总数为常数并标准化为1;假设生产函数为Cobb-Douglas型且规模报酬不变,其中,Y为国民经济系统的产出、K为资本存量、层为能源投入总量,它们均为时间t的函数,A是综合技术进步系数,a、p是弹性系数。

1.2可再生替代能源及开发投资

f为第t年年投入市场的可再生清洁能源总量;y(f)为每年岛(t)在社会总的年度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例,简称替代率,满足为第t年度对替代可再生能源产业研发和生产的总投资,g为单位投资的可再生能源产出率。

1.3考虑化石能源污染的国民经济系统实际产出式(1)中未计算化石能源使用产生污染给经济系统造成的负面影响,鉴于全球GHG排放80%以上来自于化石能源利用,这里引入能源污染损失函数D(y),其定义为由于能源的开发和使用过程中排放GHG等污染物而造成实际国民经济产出减少的影响系数,满足0

1.4资本的积累、消费和投资设c为社会消费总量,q是消费系数,假设用于可再生替代能源的开发和投资经费来源于社会总消费,如部分地将原本付给外国石油商的资金投资到生物燃料产业开发,k为可再生能源产业年总投资占社会全年总消费的比例。

1.5动态优化模型其意义在于满足经济持续发展对能源总需求的同时,化石能源的使用量最小,其中,D为贴现率,T为社会计划者根据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路线图,预计实现某个替代率目标y(T)的年限。

2. 期望替代路径下的优化发展策略

为经济系统所消耗能源全部为化石能源时,所产生的GHG等污染造成社会总产出损失的损失率,I即为在考虑经济持续增长及GHG排放控制的情况下,期望替代路径y(T)所对应的优化动态投资策略.

3. 我国实际数据的案例分析

3.1参数的选取

根据2005年国家统计公报数据,并参考张明慧文的估算方法,我们回归分析了我国1985.2006年数据,求出q=0.541,p=0.510,A=0.742(标准误差为0.108、0.368和0.015).其中,Y、K的单位为亿元,E的单位为万吨标煤;综合燃料酒精和水电的投资产出参数,取平均投资产能比为g=0.02万吨标煤,亿元;另取P=0.03。

3.2结果分析和政策建议

上述结果表明,如果社会按动态投资策略投资并实现产能,年度可再生能源总产出就可优化路径增长.最终,实现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在2020年将可再生能源占总能源消费的比例从2005年的7.5%提高到15%;并在最大限度地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和GHG排放的同时,确保我国整体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假设存在理性的社会计划者,以行政和财政的手段,引导国民经济系统按上述的最优动态投资轨迹,每年递增地投资进行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开发和生产,就能确保可再生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比例按指定的路径上升;在保证整体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同时,控制源于化石能源开采和使用造成的GHG排放等环境退化问题,运用各种行政和财政手段的基本目的,就是将化石能源的市场价格维持在适当的高位,使替代能源产业有利可图并稳定发展,比如,可以通过控制开采和进口化石能源许可证的发放、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增加资源开采税和燃油税等措施影响化石能源价格;与此同时,对替代能源产业予以减免税、补贴等财政支持。

总之,政府和社会计划者如果运用自己对市场能源价格的影响力,引导和控制可再生能源产业按上述的优化策略进行发展,就可以在0一T期内,使经济系统中发展、能源和源于能源的GHG排放诸关系系统动态最优化,并实现《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能源经济目标。

对于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投入、产出延时和折旧问题、能源污染损失的阀值和函数的不连续等问题,我们拟作进一步研究并另文讨论。

结论

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能源危机日益扩大的必然需求要素。实现能源循环经济是社会发展中必然的经历趋势。在市场因素和能源危机的不断加剧之中,以高效和节能的形式逐步代替过去各种能源,从而是的在能源问题的使用中摆脱石油资源的依赖,确保经济系统长期稳定发展。

可再生能源存在的问题篇5

关键词 再生水利用;问题;解决思路

中图分类号TV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10-0146-02

1 概述

大兴区位于北京市南郊,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是重要的工业与副食品基地。然而,近些年区内水资源量持续缺乏,水资源总量多年平均为2.24亿m3,人均不足190 m3,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000m3的安全下限,属资源型重度缺水地区。自1999年来,连年干旱,年均超采地下水3000万m3,地下水位由80年代初2.07m,下降到2013年的18.3m,地下水资源量减少11.8亿m3,水资源的紧缺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百姓安居乐业的重要因素。

为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大兴区于2006年开始建设南红门灌区农业利用再生水工程,该工程引小红门污水处理厂生产的再生水用于灌溉南红门灌区的20万亩农田,由此每年可减少地下水开采量6000万m3。该部分地下水资源用以补充生活和工业用水,从而实现了节水社会效益和生产经济效益的双赢。

2010年,大兴区南海子公园建设形成3700亩规模的生态景观区,其中水面面积约450亩,湖区容积70万m3,主要经过凉凤灌渠引小红门污水处理厂的再生水用于养殖水生动物、种植水生植物。南海子公园的建成为再生水的利用开辟了新的领域。

2011年,大兴新城滨河森林公园完工并开园,公园总面积8074亩,南区公园主湖区面积约700亩,生态湿地面积约150亩,主要使用再生水作为湖面的补给水源,再生水用于园区水系和景观水体使用。由此形成了一个由小龙河、天堂河、公园中心湖区所组成的一个再生水利用体系,不仅美化了环境而且有效地涵养了地下水。再生水在公园水系的合理利用,使得生态环境日渐好转,水系逐步恢复,综合节水效果显著。

2 大兴区再生水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兴区再生水利用工作产生了明显的效益,对缓解当地水资源紧张问题起到一定的作用。大兴区再生水利用工作在全市乃至全国还是比较领先的,无论从利用量还是利用领域都有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但在实际运营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虽然我区加大了宣传力度,在报纸、电视、宣传讲座等形式的节水宣传活动,但广大群众对再生水利用的概念依旧不强。会产生各种疑问,例如:“水质可靠吗?”、“都能用来做什么?”、“怎么才能使用上再生水?”等等;

2)再生水管网建设滞后。大兴区生物医药基地新建了很多项目,需要引入再生水水源,但再生水管线的滞后,使得其用不上再生水,部分单位不得不自建中水处理站;

3)中水处理站建而不用现象普遍。对于小区和部分单位建设的中水处理站,建而不用现象较为普遍。中水处理站的来水量不足和来水量的不稳定、运行成本较高、以及对出水水质的担心都是中水处理站停运的原因,现有的政策法规对此类问题并无明确规范要求,因此执法部门对此也没有约束办法;

4)再生水利用率有待提高。除了再生水利用系统体制自身不完善外,由于自来水和自备井取水在使用上基本上供给充足,且限制不足,导致用水户用水来源多为自来水和自备井,使得再生水利用率偏低;

5)再生水水费收取机制不完善。目前农业灌溉和景观使用的再生水未收取水费,而工业用水水价过低,使得政府需要对再生水利用工程给予大量补贴以维持正常运行,产生较大财政负担。

3 针对大兴区再生水利用存在问题的解决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探讨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以便为将来的工作开展指明方向,不断探索出一条节约、高效、可行的再生水利用之路。

1)在以后的宣传工作中,我们应该加强再生水利用方面的专题片,有重点的进行普及讲解。不仅使广大群众意识到要节水而且要告诉大家如何节水,不断加强对再生水利用知识的宣传。人民群众只有充分的了解情况,才能支持再生水的利用工作,有了群众的支持才能使再生水利用事业得到充分发展;

2)将再生水利用列入城市整体规划中,规范管网建设。在设计再生水系统时应充分考虑用水规模,避免设计规模远超实际处理规模的现象;在建设期铺设再生水管道,预留多个接口,当需要时可以由接口铺设支线,减少后期补建的高额成本。再生水管线只有建了才能用得上,管线的建设是前提,希望政府牵头,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使得再生水管线及早完善,使得再生水的利用创造充足的前提条件;

3)创造良好的运行模式。灌溉用再生水使用目前缺乏完整案例,政府可以考虑建立一个以再生水为主要灌溉水源的农场或果园,以其再生水利用的模式作为模板,引导其它农场和果园加入到再生水利用的队伍中来。

景观环境是适宜再生水利用的潜在用户,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因其带有公益性,前期阶段需要增加政府的大力推进,可以将再生水利用纳入景区管理者的政绩考核体系。

另一方面,在适当的时候可以考虑让再生水厂走市场化的道路,由再生水厂自负盈亏,积极拓展用户规模;

4)建立专门的检测与维护机制。随着再生水利用领域的不断拓展,需要及时建立再生水监测机制,以确保其安全使用。可聘请有资质的第三方对水质进行监测,评估水体质量。通过第三方的监测工作,有利于保持水质稳定,并有助于对再生水利用效益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价,从而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以保障再生水使用安全。

5)不断完善再生水水费收取。在严格控制自备井和自来水用水指标的同时严格落实超计划加价制度。在此基础上,制定和完善再生水水费的计量收取工作。

4 结论

水资源的紧缺状况使得再生水利用成为解决问题的必然选择。再生水是实现污水资源化、节约水资源的有利措施,是今后节约用水发展的必然方向。大兴区在再生水利用的道路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确保水资源紧缺不成为社会发展的屏障,我们正在积极探索、努力改进、不断进取,本文也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总之,在再生水利用的道路上,我们需要政府的正确决策、全社会的密切关注以及市民的积极配合。

参考文献

[1]刘小英.城市污水再生回用费用模型与成本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论文,2003.

[2]张钡,张世英.中水价格的构成及其实践意义[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3(4).

[3]黄明祝.中水利用及展望[J].再生资源研究,2003(5).

[4]黄庆兰.国内污水回用现状和发展方向[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4(11).

可再生能源存在的问题篇6

关键词:中医;教育教学;选题;思路与方法

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应该怎样选题?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部分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是一门学问,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的选题与科学研究课题选题一样,均是针对发现的疑难问题来研究如何运用最佳方法与手段解决这个疑难问题。中医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只不过是解决中医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问题而已。

1源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教育教学课题不是坐在教研室里苦思冥想得出来的,它来自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的实际问题,这个问题可能是存在的普遍问题,或是存在的特殊问题。课题设计者针对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在遵循教育规律基础上,设计并运用科学研究的手段与方法,最终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当前高等中医教育存在的课程之间内容重复问题、扎实中医经典功底问题、学生动手能力问题、人才培养模式定位问题、教学质量评估问题等[1],均是中医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的切入点,针对这些问题,可以考虑从中医经典等级考试与考核认证角度、课程整合方法的角度、多站式考核方法的角度、实训基地建设角度,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方法角度、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角度等来尝试解决[2]。各种问题解决的同时,其实也将中医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向前推进了一步,使高等中医教育更加适合人才培养需要,更加适应社会及时展需要。教育教学课题选题还可根据各学科、各门课程的特点,找出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设计科学合理可行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方法,最终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再如:教学内容的多少与深浅是否能与时俱进,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是否与时代、与教学对象相适合,网络课程建设、教学平台信息化建设,以及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课程群建设等是否与专业建设及课程建设紧密结合等,以此为基础进行较深入的研究与思考,并在此基础上考虑如何解决存在的这些现实问题,经过充分论证其科学性及可行性之后,即可申报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能只重视教材与教案,忽略对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的发现与思考[3];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的全部。我们的《中医经典内经教学远程教育系统的开发与实践研究》是源于中医网络教育教学势在必行的形势下立项的教改课题,经过认真策划、实施与总结,圆满完成预定计划,最后还意外地获得了吉林省优秀教育技术成果三等奖。《中医运气学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课题也是针对《中医运气学》课程当时面临的师资严重不足、没有教材、开课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立项研究的课题,经过七年的课程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培养了优秀教学团队,主编了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运气学》。

2源于教育教学实践中良好方法及手段的总结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们对于该门课程的教学均有较深刻的体会,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只是没有及时梳理、总结与升华。其实,这也是教育教学研究中很好的选题切入点,若将这些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梳理、总结,作为课题立项来认真研究,其结果是不仅能让原有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得到了升华及科学的鉴定、专家的认可,还能让更多的教师借鉴并应用,解决许多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同样问题,让更多的学生受益,最终培养了学生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及水平也得到了提升。我们在课程中采取了PBL教学法、启发式、归纳式、学导式等多种教学法,并有计划地实施与总结,经过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过程,摸索出了适合《内经选读》《中医运气学》课程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撰写的论文集立项课题均是来自于教师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总结[4]。再如,教育教学中共性的问题,形成性评价、创新性人才培养、双语教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教学基地建设等亦是很好的选题切入点,《内经教学运用“三段”教学法,提高学生能力与素质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即是源于多年《黄帝内经》教学积累的良好教学方法的总结,申报课题后,又经过理论、实践、再实践、再理论的过程,达到了预期目的并获得了吉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3源于对教育教学实践中某些现象和问题的前瞻性思考

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的选题立项,是源于对教育教学实践中某些现象和问题的深入思考,乃至长期的思考。用心的教师会在教育教学中,对本职工作及其相关工作有所思考,找到教育教学研究的切入点和交叉点,这就需要从事教育教学研究与教学的人员要站在本领域、全国甚至国际教育教学的最前沿,了解高等中医教育发展现状,判断其发展趋势,再结合国内中医高等教育现实状况,考虑并研究中医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5],对未来将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有所认识和估计,作出比较深刻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前瞻性地设计预防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预案。我们针对中医高等教育与日韩关系密切,且各具特色的国际中医教育的现实情况,立项的《中日韩三国中医教育发展现状及特色的比较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课题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高等中医教育教学改革课题选题源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源于教育教学实践中良好方法及手段的总结、源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某些现象和问题的前瞻性思考。社会不断进步,科技不断发展,教育教学改革没有止境,教育教学改革要与时代接轨,要推动教育进步,要解决实际问题。

作者:苏颖 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

参考文献:

[1]聂金娜,苏颖,张焱,等.以培养中医人才为导向的《内经选读》教学实践与反思[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0(2):355-357.

[2]苏颖.构建院系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探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5):571-572.

[3]苏鑫,苏颖,张文风.评价体系对中医实验实训网络教学监控作用的研究与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5,31(3):28-29.

[4]苏颖,张焱,李霞,等.《内经选读》课程运用多元化手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与实践[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0(1):167-169.

可再生能源存在的问题篇7

【关键词】现代环境法,伦理精神,伦理要求,环境问题,环境伦理

环境法学界目前对环境法的调整对象问题尚在论战之中。有些学者主张环境法是以人与自然间的关系为调整对象,而有些学者则主张环境法是以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为调整对象。[1]尽管两种主张之间的分歧较为严重,但却都毫无例外地强调了以人作为所调整关系的核心。以人为调整对象是法的基本特征,环境法在近代的蓬勃发展主要源于人类在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压力下,高度关注和反复思考自身存在问题的结果,这在本质上就决定了环境法必然以人为其价值本位。人是具有理性思维的万物灵长,他们自产生之日起就从未中断过对自身存在问题的哲学思考。“理性的思潮,例如人本主义,从实质上影响着法律传统。只要世俗社会和思想的王国存在着律令,理性的思潮就对法律的成长发生着实际的,或许深不可测的影响。”[2]人类对自身存在问题的哲学思考经过演化,最终构成了环境法的法哲学基础,因此环境法自诞生之日起就被深刻上伦理道德的烙印。

然而人类的上述思考是一个不断递进、逐渐深入的过程,环境法也并未始终以人类伦理为其演进轨迹。现代以前,人们较为重视思考自身存在的方式问题,以此为基础的传统环境法过于偏重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再加之人类认知能力和科技水平的有限,因此传统环境法只可能成为保护某种资源和防止某种污染或破坏的纯技术性规范。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并不能最终解决环境问题,人们不得不转而开始思考自身存在的价值问题,环境法于是进入以环境伦理为构造基础的现展阶段。

法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它的演进具有过程性与阶段性,环境法亦不例外。自197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各国普遍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环境政策与立法的指导思想,环境法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相应地历经了从传统向现代的历史转型过程。尽管学界普遍将综合性、社会性、科技性和共同性视为环境法的普遍特征,但这都并未概括出现代环境法的独特之处。现代环境法是人们对自身存在价值问题进行哲学思考的法律结果,它相对传统环境法而言,最明显的特征在于其内蕴着极其丰富的伦理精神。

一、 现代环境法根植于人的伦理要求

人性本应属于伦理学研究的视阈,而法作为人类主观思维设计的产物,又必须以某种人性假设为存在前提和逻辑起点。人性自然成为沟通伦理学与法学之间的桥梁。人性是一个内涵丰富且不断发展的范畴,对人性的不同认识造成了不同法域内人性假设的千差万别。马克思依据其对人类社会结构三阶段的划分,相应地将人性依次分为个性、社会性和类本性等三类。以此为依据,不但传统与现代的各种法域划分似乎都能找到某些理论根据,而且也使在不断演进中的各部门法具有了进行法域变换的可能。环境法在历史上相继经过了由私法到公法再到社会法的变迁过程,并正在向未来的第四法域——生态法域发展[3],其原动力就在于对人性假设的不断发展和修正。现代环境法是以“生态人”的人性假设为基础的,它是人在生态上的伦理主张的具体化,而根源于此的现代环境法也应当具有某些伦理精神。

(一)现代以前环境法的各种人性假设

垄断的出现是环境法成为独立法律部门的时间标志,以其为界限可以将环境法划分为垄断前和垄断后两个阶段。垄断产生以前的人类社会即马克思所说的“人的依赖关系”阶段,人性在这一阶段主要表现为人们追逐个体利益的最大化的个性,这成为人们据以设计法律制度的基础(即“经济人”的假设)。此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规范虽分属私法或公法范畴,但核心都是为了保障和实现个体利益的最大化:设计以权利为本位的私法规范保护环境是为了张扬人的个性,促动他们创造财富的积极性;设计以义务为本位的公法规范保护环境是为了压抑人的个性,防止他们为谋私利而彼此伤害。垄断出现以后的人类社会即马克思所说的“物的依赖关系”阶段。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将每个人都卷入到社会的洪流之中,人不再是孤零零的个人而是处于社会之中的人。“经济人”的人性假设因弊端重重而日渐被人们所弃,法律制度在设计上的视角也不再是个人而是社会(即“社会人”的假设)。以社会利益为价值本位,公、私两大法域相互融合,衍生出新兴的法域即社会法域;而其中有关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范又被汇集在一起,成为独立的法律部门即环境法。

(二)现代环境法的“生态人性”假设

环境问题的日趋恶化,迫使人们开始对传统环境法进行反思。首先需要反思的就是作为其存在基础的人性假设。当代的环境问题既不是私人问题也不是社会问题,而是逐渐扩大成为了整个人类的共同问题。在环境问题面前,人的私利和社会利益已为人类整体利益所概括,人的个性和社会性已被人的类本性所替代。在自然环境面前,人既不能以个体为存在单位也不能以社会为存在单位,而必须以“类”——人类为存在单位。这必然导致法律制度设计前提的根本变化,“经济人”和“社会人”的人性假设终被“生态人”的人性假设所替代。“生态人”的人性假设认为人类与万物生而平等,人类仅是自然的部分而非自然的主宰,人类活动必须依照自然规律进行,人类必须实现代际发展上的可持续性。这就突破了以往仅将法的调整对象限于人际(域)的局限,从而实现了法域划分上的革命性突破,衍生出以生态利益为本位的第四法域——生态法域。“生态人”人性假设的实质是人在生态上的伦理要求的特殊表达,而这种表达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伦理精神。

二、环境问题的终极实质是伦理问题

环境法以现实环境问题[4]为主要规制对象,环境问题的性质直接影响并制约着环境法的性质。对环境问题的定性研究自然成为了环境法定性研究的理论起点。尽管学界对环境问题有着诸多不同的理解,但这些理解最终都可以归结为伦理问题。

(一)有关环境问题性质的不同观点

环境问题的涉及面甚广,对于其实质的认识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致可归纳为经济说、科技说、政治说、社会说和国际说等几种主张。较为普遍的观点是视环境问题为经济问题,将环境问题归结为市场失灵和政策失效,认为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市场不能精确地反映环境的社会价值”以及“政府行动鼓励低效能所反致的环境毁坏而导致的。”[5]但有人却视环境问题为科技问题,将环境问题恶化归咎于科技不发达,即“科技提供资源或消除污染的速度慢于人类消费资源或制造污染的速度。”[6]也有人视环境问题为政治问题,将环境问题提升到政治的高度,旨在强调环境问题对发展国民经济、提高生活质量和增强综合国力的至关重要性。还有人视环境问题为社会问题,认为“环境问题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而其最终解决也必须依托于现有社会运行机制的深刻变革。”[7]更有人视环境问题为国际问题,认为环境问题早已超越国家的国界和管辖范围,成为区域性的和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此外,其它学者也根据各自的视角对环境问题的成因进行了不同的论述。

(二)环境问题的终极实质是伦理问题

上述分析虽都有一定依据和合理之处,但都未真正触及到问题的实质。环境问题的实质最终应归结为伦理问题。一方面,人类在个体与整体利益关系上的错误选择导致了现实的环境问题。主、客二分的传统哲学将世界截然分为人类世界与人外世界。在此影响下,作为类主体的人为片面追求自身物质需要的最大限度满足,忽视并肆意侵占其它生物及自然环境等世界整体中的非人类主体的当然利益。而在人类世界的内部,也有空间上的个别与群体、时间上的当代与未来等划分。作为群主体中的个别人或当代人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或某种特殊利益,忽视甚至不惜损害整个人类或后代人应有利益。人们在无道德状况下或畸形道德的指引下,在非理性发展的歧途上越深陷环境问题也就越严重。另一方面,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最终可归结为对自身生存价值问题的关注。经济的增长、科技的进步无疑能极大地满足人类物质生活的需要,政治的昌明、文化的发展无疑能极大地满足人类精神生活的需要。然而这些并非人类幸福生活的全部,充其量仅是人类生存“形”的层面。作为具有理性思维的万物灵长,人类对自身生存的思考必然会上升到“实”的层面,即探询人类生存意义之所在的层面。如果仅将环境问题视为人类生存的方式层面,这种理解未免太过狭隘;而只有将环境问题上升到人类生存的价值层面,对人类生存的理解才能达到全面和完整,人类的生活才能真正实现幸福。人们在穷尽种种手段之后仍未最终解决环境问题的事实也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这一点。况且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人类最初开始关注环境问题也并“不是出于现实的物质利益和经济需要,而是出于伦理信念” [8],我们将环境问题的实质最终归结为伦理问题的理由就充足了。

三、现代环境法起源于现代环境伦理

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律起源于原始社会有关生产、分配和交换产品行为的共同规则或习惯,这是对法起源问题的一般性描述。但法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其产生具有过程性。各部门法的产生时间并不统一,演进过程也不尽相同,这就造成了各部门法在起源上虽有某些相同但更存在着差异。特别是那些在近代法律社会化变革过程中产生的法律部门,它们是在法作为独立的社会规范出现之后形成的。它们不可能起源于共同规则或习惯,而是各自有着具体的产生渊源。例如,经济法就起源于资本主义国家为克服市场调节弊端、排除市场竞争障碍、应对经济发展危机而制定的现代经济政策。现代环境法作为的第三次法律革命的产物,自然有着与传统环境法所完全不同的起源——它起源于现代环境伦理!

(一)对于传统环境法起源的历史考察

人类依法保护环境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我国西周的《伐崇令》和古巴比伦的《汉穆拉比法典》等古代法律文献中都有涉及环境保护的专门规定。但环境法作为独立的部门法的出现,却是在资产阶级工业革命之后,此时环境法的发展才开始进入传统阶段。传统时代的环境法,因受人类认知能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只关注人类自身存在的方式层面。这种形而下的思考方式导致了环境法仍无法突破传统法学理论的束缚,视域也仅限于濒危资源保护或严重污染治理等狭窄范围里。所谓环境法只不过是其它部门法基本理论在环境领域的简单应用和人类有限环境科学知识的法律“直译”。法律规范以社会学为视角,可分为伦理性规范和技术性规范两大类。纵观这种以公法形式出现的传统环境法,义务性规范、技术性规范和强制性规范充斥其间,几乎没有任何伦理色彩可言。传统环境法内在伦理精神的匮乏,决定了它无法最终有效解决环境问题。这迫切需要人们重新审视传统环境法,并对它进行革命性地彻底变革,而这首先必须从其法哲学基础开始。“哲学上的每一次更新,每一种新的较有影响的哲学流派的出现,都会引起法学方法论的更新或法学价值定向的改变,并推动着新的法学流派的出现或既有法学流派的分化。”[9]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迫使人们必须重新寻找一种哲学理论,并以此为指导对环境法进行理论上脱胎换骨式的再造。

(二)现代环境法起源于现代环境伦理

现代环境伦理是对传统伦理的彻底颠覆,而它的出现同时也颠覆了传统法学的理论基础,因此现代环境法才能冲破束缚、应运而生!现代环境伦理对现代环境法的重要贡献主要有四个方面:首先是调整范围的拓展。传统伦理关怀的主体和对象都是以个体或社会成员形式出现的人,而现代环境伦理关怀的主体和对象分别是以 “类”形式出现的人和独立于人类之外的自然。据此,现代环境法才可能将其调整视野扩展到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广阔领域。其次是价值观念的扬弃。传统伦理只承认人的价值而否认自然的价值,而现代环境伦理既承认人的价值更看重自然的价值。罗尔斯顿就将自然的价值系统归纳为十四项[10],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他的环境伦理学体系。据此,现代环境法才能突破了以往以人或国家或社会为价值本位的传统法域的局限,进入以生态利益为价值本位的生态法域之中。[11]再次是基本理念的重构。现代环境法在对传统法学理论进行彻底颠覆之后,必须重新构建完全属于自己的基本理念。现代环境伦理为现代环境法提供了诸如可持续发展、环境秩序、环境安全、环境正义等一系列特殊理念,而这些理念是以往哲学或伦理学所无法提供的。据此,现代环境法才能以其为元素构建自己独立的原则、制度并最终形成自己的体系。最后是研究范式的突破。蔡守秋先生对此已有详尽论述,笔者就不再赘述了。[12]鉴于以上贡献的不可替代和独创性,可以确认现代环境伦理与现代环境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源流关系。

对现代环境法追本溯源式的探求,使我们可以初步确认现代环境法的伦理性特征。这就使以伦理性为特性的现代环境法在客观上必然“要求法律必须体现某种伦理精神,必须追随某些道德目标,必须遵循某些价值准则”,而且“法律的有效性就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具有一种现实的道德属性。”[13]对现代环境法的伦理精神进行深入探源的重要意义就在于此!

注释:

[1] 前者的代表性论著为:蔡守秋。调整论——对主流法理学的反思与补充[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后者的代表性论著为:李爱年。环境保护法不能直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J],法学评论,2002(03)。

[2] [美]艾伦·沃森著。 李静冰译。民法法系的演变及形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120.

[3] 郑少华。生态主义法哲学[M].法律出版社,2002.25-28.

[4] 环境问题有原生与次生之分,本文所称环境问题仅指次生环境问题,即因人类违背自然规律不恰当地开发利用环境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即环境法调整范围内的环境问题。

[5] 汪劲。 环境法律的理念与价值追求[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5-6.

[6] 杨通进。 走向深层的环保[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44.

[7] 谭江华、侯钧生。 环境问题的社会建构与法学表达[J], 社会科学研究。2004.(1)。83.

[8] 杨通进。 走向深层的环保[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11.

[9] 张文显。 法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

[10] Holmes Rolston,1988,Enviromental Ethics: Duies to and Value in the Natural World, Temple University Press.4-27.

[11] 郑少华。 生态主义法哲学[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24.

[12] 蔡守秋。 论法学研究范式的革新——以环境资源法学为视角[J], 法商研究。2003.(3)。

可再生能源存在的问题篇8

关键词:人;资源与环境;关系;和谐发展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4-0024-02

人寓于资源,环境中,三者一直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统一系统。人是系统的主体,资源是指在一定技术条件下能为人类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而环境是指人类周围一切物质、能量和信息要素的总和,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前提。

1 对人、资源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认识

1.1 人、资源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关系内涵

人类不仅是社会的人,同时也是受自然环境限制的人。自古以来就存在着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的观点,宣称要战胜和征服自然。针对这种观点,恩格斯明确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随着自然科学的大踏步前进,“我们越来越有可能学会认识并因而控制那些至少是由我们的最常见的生产行为所引起的较远的自然后果。但是这种事情发生得越多,人们就越是不仅再次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而那种关于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之间的对立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越不可能成立了。我们应该尊重大自然,尊重生物,和自然和谐相处,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需要人类共同的努力,同时要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要树立大价值观念,在发展社会经济时不仅要考虑其经济价值,而且要考虑其生态价值;不仅要考虑眼前价值,而且要考虑长远价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

1.2 人、资源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的必要性

人类长期习惯于以“大自然主宰者”的地位思考问题,对大自然的索取能力和数量大增,加深了人与自然资源再生的长期性和环境承载能力有限性的矛盾。矛盾结果产生了制约经济发展和影响人类生存的一系列重大环境问题。这些严峻问题的产生,实质上也就是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不协调的结果,是人类活动违反自然规律,导致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因此,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使人类生存与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整体协调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的历史必然。这是我国振兴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唯一战略选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既是当代人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子孙后代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人、资源与环境寻求和谐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之所以要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有其必要性的。第一,人、资源与环境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关系。第二,人、资源与环境关系的和谐发展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变化。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能力也不断提高,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不断遇到挑战。人类在各种挑战当中不断学习,积累经验,深化了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与自然关系所面临的问题是不同的。第三,促进人、资源与环境和谐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中国科学实践的重大理论创新。第四,人类对人、资源与环境和谐关系的认识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深化。

2 人、资源与环境和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2.1 人、资源与环境和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作为正需要大力发展的发展中国家,资源的大力耗费与环境的严重破坏已经毋庸置疑了。现今发展不得不考虑人,资源,环境的制约。

2.1.1 人口问题

中国人口因素造成的制约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庞大人口造成的数量制约和平均受教育程度低下造成的质量制约。人口数量问题一直是中国发展的重要困境。人口的大基数首先造成的人口的供养问题。其次人口的高消耗直接导致资源的急剧耗费。

2.1.2 资源问题

在进入21世纪的时候,中国人面对的是这样一幅资源分布图:各种主要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其中淡水资源、耕地资源、矿产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8%、32%和50%。与此同时,根据中国经济发展预测: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中已有1/4的品种供给不足,另有1/4的品种濒临短缺;中国的617个城市中已有300多个城市面临缺水,如无重要变化,2010年全国的缺水量达到7000亿立方米;全国森林覆盖率只有13%;全国累计的土地退化面积已达16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6%,土地沙化面积平均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递增。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也许可以乐观地寄希望于通过资源进口解决暂时的短缺,但是在全球性的资源短缺背景下,中国对资源需求量的剧增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原材料价格飙升的重要原因。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对粮食、石油和矿产资源的巨额采购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严重关注。

2.1.3 环境问题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数量的攀升加之人类无休止的资源发展开采直接导致了许多环境问题。全球十大环境问题已直接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生态危机已经超越局部区域而具有全球性质。

全球环境恶化的直接后果就是经济损失。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人民币,而每年全世界因环境污染和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不低于2.5万亿美元。生态环境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尽管人们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但由于资金短缺、技术落后,加上自然生态的破坏和失衡加剧,环保问题异常严峻从全球范围来看,在现代科技革命条件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普遍化、深化和尖锐化,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发展成为迫切的需要,人类正迫切地寻找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的关系。

2.2 和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

在促进人、资源与环境间的和谐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以上人口,资源,环境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人、资源与环境和谐发展构成严重障碍,要破除这些障碍,解决问题,需要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指明方向,原因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1)就社会公众方面,认识能力的局限,对自身行为长远的自然影响和社会影响缺乏科学的分析和预见,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对污染环境、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没有清楚的认识。

(2)政府方面,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无视对环境的破坏,过分追求经济增长,忽视对环境的保护。各级政府在考核官员的政绩时,仅以GDP的增长与否为准,从而造成各地为发展经济不择手段,但环境却遭到极大的污染和破坏。有些发展项目的不计后果直接导致资源环境不可估量的损害。

(3)在科技方面,我国的资源储备本来就不丰富,并且多数矿产以伴生状态存在,相关科学技术发展不够、投入不足,对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和巨大的浪费,给生态环境施加了很大的压力。在开采中,很多伴生矿被舍弃,这不仅造成了巨大浪费,而且直接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4)在政策方面,由于经济建设一直放在首要位置,各级政府没有把环境问题纳入工作计划中,在制定规划时,没有充分考虑对生态环境的责任,更没有在政策上对环境保护给予必要的保障。相关部门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

3 促进人、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和谐发展的基本途径

3.1 树立科学发展观,强化可持续发展意识

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我国新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号角,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在基本上是一致的,它既是一种价值观,又是一种思维方式。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来看待科学发展观,应该说“以人为本”是发展的本质,“协调发展”是发展的核心,“文明发展”是发展的境界。

3.2 健全法律法规,推进制度创新,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颁布实施了一系列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环境资源法律法规体系,在依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对于一些新兴的环境问题尚未认识全面且在健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还必须强化执法机构的执法能力和执法力度。

我国经济在保持高速发展同时也必须寻找健康的发展模式,一是要保持稳定的增势,避免出现大起大落的局面;二是要适应社会需求。经济发展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的,经济结构的调整、产品结构的更新、产品质量的提高、产品数量的增减,都能从居民的实际需求出发,满足居民的需求发展。

3.3 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寻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和显著特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基础性、先导作用是调整人、资源与环境关系,实现人、资源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关键。

实施可持续发展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变粗放式资源消耗为集约式资源消耗方式,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电、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再循环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

对资源采取可持续的利用,这里包括了非再生性资源的有计划、节约使用;替代性资源的发掘与可持续利用;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潜在性资源的保护;新资源的开发等方面。

3.4 合理编制规划,加强政策引导,加强人自身的合理再生产

国家应尽快统筹全局层面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明确不同区域的经济主体功能,并不折不扣地加以贯彻落实,在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有关措施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从全局角度处理好保护、开发、治理与建设的关系将区域或流域经济综合开发整治作为发展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在各城市发展的建设规划中应该得到充分体现。

人自身的合理再生产既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的之一。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人口规模的合理控制。人口的增长既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目前和将来的生态及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也要考虑到人口结构的合理比例和劳动力资源的供求关系,考虑到为后代选择人口增长方式留有回旋余地。二是人口素质的不断提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增强人的体魄,提高人的能力,健全人的人格,升华人的精神,从而使人具备更为良好的、更为全面的自然适应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成为在人类文明高度发展条件下既具备强大的创新和生产能力、又能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理性生物。

3.5 开展宣传教育,鼓励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是可持续发展的群众基础,目的在于使人们认识到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形成一种崇尚生态文明的新风尚。一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营造人人保护环境的氛围。二是向人们警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长期性与艰巨性。三是在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同时,让全社会都明确科学发展必须是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而不是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更不是以浪费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

总之,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以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建设的发展,并在发展的进程中带动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解决,逐步将高投入、高消费的发展模式转变成资源节约型的发展模式。人类社会要想得到长时间高效率的发展,必须认清人、资源与环境间的关系,寻求更好的和谐发展才是良策。

参考文献

[1]蔡守秋.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资源法制建设[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

[2]宋键.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3]路甬祥.关于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J].环境保护杂志,2005,(03).

[4]孙广来.资源与环保[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

上一篇:节约资源的措施范文 下一篇:节约资源的必要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