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能可再发力

时间:2022-10-21 06:58:33

距离2012年的圣诞节还有近一个月的时间,但嘉能可(Glencore)首席执行官伊凡·格拉森伯格(Ivan Glasenberg)却已经预订了“圣诞节礼物”。

11月20日,在位于瑞士小城苏格的嘉能可总部,全球最大大宗商品交易商嘉能可的股东们以99.4%的压倒性优势通过了与全球第四大综合矿业企业斯特拉塔(Xstrata)的合并计划。几个小时之后,同样的结果也从仅有几公里之外的斯特拉塔总部传来。

好消息还不止这些。11月22日,欧盟委员会正式批准了这项价值高达310亿美元的收购计划。为了换取快速通过欧盟的审批程序,嘉能可不仅放弃了与世界最大锌生产商新星公司(Nyrstar)之间的独家合同,还将放弃所持有的后者7.8%的股份。

也就是说,只要能最后通过中国及南非反垄断监管部门的批准,一家资产规模高达880亿美元的大宗商品交易和矿业巨擘就将在伊凡·格拉森伯格的手中成功缔造。

据瑞银估算,合并后其市值将仅次于必和必拓、巴西淡水河谷以及力拓,成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煤、锌和铅生产商,控制大约30%的动力煤国际交易市场,并跻身前五大铜和镍生产商之列。

“现在我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能让这笔交易搁浅。”一位接近嘉能可内部的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据他了解,早在今年10月份,南非竞争委员会就已经表示,将会建议该国竞争仲裁法庭批准这项交易。“而且,考虑到目前这两家公司在中国的业务情况,应该也不难取得中国方面的批准。”

尽管合并已经接近成功,但这家新生矿业巨擘搅动全球矿业的竞争格局或许才刚刚开始。

渊源

说起嘉能可与斯特拉塔的合并交易,并没有让人感到太多意外。因为早在2010年甚至更早的时候,市场就在流传嘉能可意欲与斯特拉塔合并的消息。考虑到两家公司之间颇深的渊源,在很多人看来他们之间的合并只是时间问题。

据两家公司的资料显示,嘉能可拥有斯特拉塔34%的股权,是其第一大股东,而在嘉能可的资产结构中,这笔价值240亿美元的资产也恰恰是其拥有的最大一笔资产。尤其是在斯特拉塔的发展进程中,嘉能可居功至伟。2002年,为了帮助斯特拉塔成功上市,嘉能可将自己在澳大利亚和南非的煤矿资产以25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了后者,并从那时起为其销售大部分矿产。

更为巧合的是,这种渊源也体现在了两家企业的掌舵人身上,据海外媒体报道称,伊凡·格拉森伯格与米克·戴维斯(Mick Davis)两人同为南非人,而且自中学时期就互相认识。

一切信息似乎都在说明,嘉能可与斯特拉塔的合并有着先天上的优势。但是,由于嘉能可过去一直保持私有化,其低调神秘的作风更是让人难以估算其价值。虽然,在过去的5年里,伊凡·格拉森伯格一直力促与斯特拉塔的合并,但都遭到了斯特拉塔的首席执行官米克·戴维斯的拒绝。

“对于投资者而言,想让他们在嘉能可未上市之前支持这样的并购,是完全不可能的,因为没人能估算出其中到底有多大的风险和收益。”一位就职于多伦多证券交易所的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不过,这却并不影响伊凡·格拉森伯格对于斯特拉塔的渴望。他甚至愿意为此让出合并后新公司的主席、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财务官的职位给斯特拉塔,作为交易对价的一部分。因为,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斯特拉塔所拥有的那些世界级的矿山资源将给嘉能可这家贸易商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因此,IPO在所难免。2011年5月,嘉能可在伦敦和香港挂牌上市,彻底为合并铺平了道路。

拉锯287天

2012年2月,伊凡·格拉森伯格的多年努力终于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嘉能可与斯特拉塔宣布达成并购协议。在这场被称为“对等合并”的交易中,嘉能可将发行2.8股新股交换1股斯特拉塔股票,溢价15.2%。

然而,就在很多人认为这起并购即将水到渠成的时候,来自斯特拉塔股东的反对却一度将其推至失败的边缘。其中,包括斯特拉塔第二大股东卡塔尔基金在内的大约1/4股东,都对嘉能可给出的交易对价表示了不满,而这一比例的反对意见足以阻止这场并购。

卡塔尔基金认为,虽然他们看到了两家公司合并的好处,但他们认为换股比例应该上升至3.25才是对合并收益更合适的分配。

在他们看来,嘉能可是一家大宗商品贸易巨头,其盈利波动较大,价值很难衡量,而做矿产贸易和矿产采掘有着截然不同的盈利模式,在嘉能可自己的矿山比不上斯特拉塔的情况下,嘉能可需要斯特拉塔的迫切程度,远超过后者需要前者的程度。

面对双方之间的巨大鸿沟,嘉能可方面一直坚持原报价,甚至在一次电话会议中,伊凡·格拉森伯格称:“如果合并未能进行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这并不是我们唯一能做的交易。”

就在外界以为这笔交易就此陷入僵局并即将告吹之时,9月7日,在对这笔交易进行投票开始前的几分钟,嘉能可提出了更高的报价,以每3.05股嘉能可股票换1股斯特拉塔股票。

这最后时刻的峰回路转,要归功于前英国首相布莱尔的斡旋。正是在布莱尔的安排与参与下,伊凡·格拉森伯格与卡塔尔首相进行了11个小时的关键会面,并做出了新的报价。

富有戏剧性的是,虽然新的合并条款获得了股东的支持,但是却又引起了斯特拉塔管理层的不满,因为嘉能可的这份新报价不仅仅提高了报价,还修改了交易的其他条款,包括交易结构由此前的需要75%的股东支持才能通过,变为只需要简单多数支持的收购,这意味着将让大部分小股东失去话语权;同时,米克·戴维斯的首席执行官职位将被取代,由伊凡·格拉森伯格来掌管新公司,并且修改现有管理层的激励方案。

由此可见,对于伊凡·格拉森伯格来说,即将成功的合并还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如何安抚斯特拉塔的管理层将会是他接下来面临的首要问题。因为,在未来18个月里,斯特拉塔可能会有15个大规模的新矿业项目需要实施。

“目前,根据嘉能可的计划,预计交易最终完成时间将为明年上半年。”一位接近嘉能可内部的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垄断加剧

对于嘉能可与斯特拉塔的合并交易,嘉能可内部给它起了一个非常特别的代号“珠穆朗玛”,据海外媒体报道称,这个名字来源于两家公司的董事长几年前一起进行的一次喜马拉雅探险之旅。

从这个名字不难看出,嘉能可希望成为全球自然资源霸主的勃勃雄心。

面对如此强劲的竞争对手,不管是作为排名前三的必和必拓、巴西淡水河谷以及力拓,还是英美矿业集团这样的矿业企业,都不会无动于衷。寻求并购以扩大规模无疑是他们最好的对策。因为,没有人会愿意被竞争对手甩在身后。

一股行业整合潮很可能已在酝酿。而在这样一股风潮下,无异于将进一步加剧国际矿业巨头在资源领域的垄断地位。这对于一直想要争夺矿业界定价权的中国来说,绝不是一件好事。

在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看来,嘉能可与斯特拉塔的合并威力还远不止如此。

“他们之间的合并其实是一种资本与资源之间的联合,通过合并相当于组建了从开采到生产销售的中上游产业链联盟,而由此产生的市场掌控力远远强于两个资源企业之间的合并。”白明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这也代表了未来几年全球矿产资源行业的整合趋势,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并将重塑矿业界的竞争格局。

“一个有实力的新入局者,必然会与原有的势力产生竞争,有可能加大全球矿产品的供应,而这对中国是有利的一面。如果中国能控制好国内的需求,就能够得到想要的话语权。”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部主任赵玉敏提醒。

上一篇:全球金融的迷局、乱局与变局 下一篇:国人西服打造文化营销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