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侵权范文

时间:2023-10-25 07:09:38

环境侵权

环境侵权篇1

[关键词]环境侵权无过错责任代表人诉讼举证责任倒置赔偿损失

近年来环境污染事故频频见诸报端,先是中国最大的金矿企业紫金矿业深陷“重大污染事件”漩涡,接着又传出大连大窑湾输油管道发生爆炸,少量原油和污水流入海域。环境污染事故频发,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随之而来的就是因环境污染事故而受损的民众应如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根据现行的法律,受损民众可以通过刑事、行政、民事等途径追究责任方的法律责任。本文谨依据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对环境侵权的民事责任进行分析和解读。

1我国现行的环境侵权民事法律体系

环境侵权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环境侵权是指因人为的活动,致使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遭受破坏或污染而侵害他人人身、财产权益、环境权益,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一种特殊侵权行为,狭义的环境侵权概念仅指环境污染侵权。

环境侵权属于特殊的侵权行为,有着明显的特点:损害行为的间接性,损害具有潜伏性,损害行为的高度科技性及构成的复杂性,环境损害的跨地域性,损害源头、结果具有多元性。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损害,往往同时伤害一人或数人的生命、身体、健康、财产及各种生活上的利益,因此经常是某一原因导致多个结果后,多个结果又变成新的原因,从而引发新的结果。

我国关于环境侵权责任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民法通则》、《环境保护法》及海洋、大气、水、固体废弃物和噪声等污染防治法律的有关规定以及森林、草原、渔业、土地管理、矿产资源、水土保持、野生动物保护等自然资源保护法律的有关规定。从总体上看,形成了民事基本法――环境保护基本法――环境保护单行法这样一个系统的、层次鲜明的环境侵权民事法律体系。

《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而在最新实行的《侵权责任法》中设立了“环境污染责任”的章节,对环境侵权的民事责任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规定,这些法律应是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基本法律依据。

2环境侵权的构成要件

根据传统的侵权构成理论,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包括有加害行为、有损害事实的存在、加害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等四个方面。

环境侵权作为一种侵权行为,原则上应当遵守上述的侵权构成要件。但是环境侵权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责任,也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也使得环境侵权责任的构成也存在特殊性。

传统的侵权构成理论认为,行为人承担赔偿责任的一个必要条件是,行为人存在过错,损害事实与加害行为之间要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但是在环境侵权行为中,这种理论有着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损害环境的污染行为往往不是即时完成的,要判断损害事实是否由某侵权行为造成的,通常比较困难;第二,污染物进入环境以后,可能与损害后果发生之间在时间上间隔较长,使因果关系表现得十分隐蔽;第三,由于环境污染危害的潜伏期较长,所以一旦产生损害,又往往因历时久远、时过境迁、证据灭失,使因果关系的证明更为困难;第四,要证明环境侵权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门科学技术知识和仪器设备,而目前这些条件显然并不完全具备。

因此,如果完全按照传统的民事责任因果关系理论,就会使受害人得不到有效的救济,也使环境侵权行为不能得到及时制止。在这样的背景下,因果关系推定的理论被提出。因果关系推定则必须以无过错责任为前提。所以,目前各国立法均致力于通过实体法途径,对归责原则做出调整,在环境民事责任领域确立无过错责任归责原则来加强对环境侵权案件中受害人权益的保护。

《民法通则》第124 条是我国环境侵权无过失责任的基本民法依据,同时,亦是我国环境侵权行为适用无过失责任的一个概括性规定。另外,我国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 年12 月6 日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的第4条明文规定“下列侵权诉讼,按照以下规定承担举证责任:……(三) 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由加害人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这一规定为我国民法中追究环境侵权加害人的损害赔偿责任,提供了重要的程序法上的补充和保障。从而,也使得环境侵权的无过失责任原则,在我国的审判实践中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和体现。

在环境侵权领域确立无过错原则与加强对受害人保护的宗旨是契合的:第一,加害人的过错难以证明。由于现代工业生产的复杂性和污染过程的错综复杂,环境污染涉及到复杂的科学技术问题,受害者难以证明致害者有无过错。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 有利于加强对受害人利益的保护,减轻受害人证明加害人过错的举证责任。第二,通常情况下,受害方与加害方力量对比较为悬殊,受害方处于势单力薄,孤立无援的境地,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根本无法与加害方相抗衡,只有将法律保护的天平向受害人方面倾斜,才能体现社会公平。第三,适用无过错责任,有利于强化污染破坏环境者的法律责任,促进其履行法定义务,严格控制和积极治理污染,合理利用环境资源。

3环境侵权的救济途径和方法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救济途径是进行司法诉讼。由于环境侵权纠纷中受侵害对象的不特定及涉及人数众多的特点,环境侵权纠纷容易形成群体性诉讼。我国民事诉讼法确立的代表人诉讼制度就是专门处理群体诉讼的一种诉讼程序,对解决群体性纠纷有着重要作用。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四条规定, 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的共同诉讼,可以由当事人推选代表人进行诉讼。

代表人诉讼的出现,弥补了传统的共同诉讼制度的不足,对污染范围广、涉及受害者多的案件,代表人诉讼的确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此外,《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二条规定, 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讼的时效期间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时起计算,也就是说环境侵权诉讼的时效长于一般侵权的时效。

4环境侵权诉讼的举证责任

谁主张,谁举证是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明确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依据此规定,在传统的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应就自己的主张提供证据加以证明,否则就要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

在环境侵权案件中,由于环境污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常常会涉及到具有理论深度的多领域专业知识,并且环境侵权的受害人(即原告)多为普通居民,在财力、知识等多方面存在的障碍使他们收集证据十分困难。因此,在环境侵权诉讼中,如果实行传统民事诉讼的“谁主张、谁举证”的证明责任分配原则,势必会增加环境侵权受害人的举证难度,导致其合法权益不能得到法律上的保护。

为使受害人能够通过诉讼途径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条第三款规定:“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由加害人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新近颁布实施的《侵权责任法》第六十六条进一步明确规定:“因污染环境发生纠纷,污染者应当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从法律上明确了在环境侵权诉讼中,适用证明责任倒置原则,即在环境侵权诉讼中,加害人如果不能证明损害不是其行为造成的并且不能证明其行为具有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加害人就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而受害人的证明责任仅限于证明损害事实的存在。

5环境侵权责任的承担

环境侵权作为一种侵权行为,应当根据损害客体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责任承担方式。我国目前对环境侵权的救济手段基本上适用传统的民事侵权救济制度。我国的《民法通则》第124条规定:“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治污染的规定,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环境保护法》第41条规定的:“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

但是,最常用的责任承担方式是赔偿损失,即支付赔偿金。赔偿损失的范围,既包括财产损失的赔偿,也包括对人身损害引起的财产损失赔偿;既包括直接损失,也包括间接损失。

这种传统的民事侵权赔偿主要是针对污染危害的直接致害人而言,并且往往是责任主体相对确定的情况下的方式。由于传统的民事赔偿制度存在着种种局限,如救济的滞后性,诉讼时效的有限性等,其对受害者的利益赔偿作用也是有限的。

为了能更好地维护环境安全,提高环境违法成本,可以考虑设立惩罚性赔偿机制。适用惩罚性赔偿原则包括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主观上具有恶意的环境侵权案件。在我国环境侵权行为中,基于主观的恶意而导致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大量存在,甚至许多加害者是经过理性的判断而最终选择侵权的。对这样的侵权行为应当进行惩罚。二是由于侵害人的污染开发行为导致受害人的人身权利受到损害,应给予精神赔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自然人因生命权、健康权等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偿道歉等民事责任外,可以根据受害人一方的请求判令其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环境侵权行为给受害人的人格权利造成损害的同时,也造成了其精神上的损害,而且这种损害是漫长的,甚至伴随终生。对此如果不能给予赔偿显然不符合法律的公平原则。三是环境侵权行为给受害者造成的环境权益的损害也应当予以赔偿。环境权益是公民在良好环境中生存的权利,健康优美的环境不仅是公民生存发展的基础,也具有愉悦心灵的价值。然而,环境权益的损害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对这种损害给予赔偿,是对于同质赔偿原则的扩大,具有明显的惩罚性质。

6结语

我国已经建立了环境侵害民事责任的基本法律体系,在环境侵权事故中受损的受害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途径要求责任人承担民事侵权责任,赔偿损失。但是,现行的环境侵权赔偿责任,仍具有局限性,应当在今后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 于爽.环境侵权诉讼证明问题研究[D].福州: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 武海燕.浅论环境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担[EB/OL]..

[3] 陈开梓.论环境侵权群体性诉讼处理机制的完善[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7(5):118-123.

环境侵权篇2

关键词:侵权行为 价值双重对立性 潜伏性 复合性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大规模展开,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环境侵权现象及其救济将成为今后我国的一大社会问题。环境侵权作为现代工业社会的一种新型侵权行为,在我国尚未展开深入、系统研究,有关的立法也不完善。环境侵权的特征乃是环境侵权迥异于传统侵权行为的内在根基。因此,对环境侵权特征的分析,就成为研究环境侵权的首要任务。关于此点,学者们已从不同角度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如:环境学家金瑞林先生认为环境侵权具有主体不平等、侵害对象广泛、侵害行为具有合法性、连续性和不确定性及侵害程度和范围为严重的社会性权益侵害四个方面; 陈泉生研究员把“环境侵害”的特征概括为社会性、价值性、间接性、复杂性、多元参与性与缓慢性六个方面; 曹明德博士认为环境侵权表现出不平等性、不确定性、潜伏性与复杂性等特征; 王明远博士则表述为:主体的不平等性、不可互换性,原因行为在价值判断上的社会妥当性、合法性,侵害状态的间接性、连续性、反复性、广阔性和累积性,以及环境侵权兼具私害性和公害性四个方面。

其实,环境侵权作为一个集合性名词,是对各式各样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所生权益侵害的总称。而各式各样的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致人、物损害现象的发生原因、形成机理与结果状态等均有不同。因此,所谓环境侵权的特征,只能是从总体上而言,其相对于现实生活中各种具体的环境侵权形态尚有一定的伸缩性与相对性。基于这样一个认识,并参酌前人研究之得失,笔者拟从环境侵权的主体、对象、原因行为、侵害过程及损害结果等方面对其一般特征作如下分析:

一、主体:不平等性、不可互换性与不特定性

侵权行为主体分为加害人与受害人,在环境侵权行为中,加害人与受害人大多具有不平等性、不可互换性乃至不特定性。

首先,环境侵权行为两相主体大多具有不平等性和不可互换性。民事主体具有平等性和互换性,是近代民法的两块基石,近代民法的一整套概念、原则、制度、理论与思想,如所有权绝对、私法自治、自己责任与过失责任等,均奠基于这两块基石。 在当时不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是农民、手工业者、小业主、小作坊主,传统侵权行为主体也不例外。由于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各主体的经济实力相差不大,其作为加害者与受害者的机会也大体相当,因此其地位、位置具有平等性与互换性。而自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与工商业的发达,企业在规模上逐渐大型化甚至巨型化,在工艺技术上逐渐高科技化。为此,企业运作的风险与危险性大大增强,并造成许多事故,如20世纪中叶发生在西方的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在这些事故当中,加害人都为经国家注册许可的具有特殊经济、科技、信息实力和法律地位的公司、企业集团乃至跨国公司,而受害人则多为欠缺规避能力和抵抗能力的普通的农民、渔民与市民。与传统侵权行为相比,其主体间显然已丧失了平等性与互换性。

其次,环境侵权主体在特定情况下具有不特定性。现代环境侵权不光是特定的人或特定的企业的所谓违法、犯罪行为造成的,有不少是由不特定的多数人的无可非难的日常行为蓄积造成的,如在由汽车排放尾气造成的光化学污染事件及其他复合侵权事件中,要寻找加害人即使不是不可能,也是极为困难的。而就受害者而言,就更加难以确定,如1986年前苏联(现乌克兰)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在事故发生的几周内只有29人死亡,但它却在以后直接或间接造成成百上千的人患上癌症,并使儿童染上甲状腺疾病,并将危及后代人。

总之,由于环境侵权行为主体平等性、互换性、特定性基础的丧失,使其在总体上丧失了遵循近代民法基本原则的基础,从而使所有权绝对、私法自治、过失责任与自己责任等原则在环境侵权救济法律制度中发生大幅度的调整,而所有权限制、无过错责任、社会责任、行政救济等原则制度则纷纷登场。

二、对象广泛性与客体多样性

依据加害行为与损害结果的关系,传统侵权行为可分为直接侵权行为和间接侵权行为两种。所谓直接侵权行为是指因故意或过失,致自己之行为不法侵害他人之权利者,属一般侵权行为;所谓间接侵权行为者,则是指因自己之故意或过失,致他人之行为或行为以外之事实,不法侵害他人权利者,属特殊侵权行为。显然,传统侵权行为多属直接侵权行为与一般侵权行为。而在环境侵权中,加害人的行为通常并不直接作用于受害人,而往往是通过一系列中间环节的作用才致人与物损害的。这一复杂的过程可以概括为这样的一个系列程序:污染源产生污染物排放污染物污染物进入环境媒介(水、土壤等)进入受害人领域造成损害。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如果缺少了其中某一环节,就不可能发生最后的损害结果。显然,相对于直接而单纯的传统侵权行为而言,环境侵权行为要复杂得多,总体上属于特殊的、间接的侵权行为。其危害地域往往相当广阔,如海洋污染甚至会涉及到世界上几个不同的国家;危害人数往往众多,且不仅局限于当代人,有时还会损及后代人,如前文列举的切尔诺贝利核爆炸事故。再如印度博帕尔农药泄漏事故,迄今已导致3000多人死亡,20多万人致残致伤,且受害者所生子女有先天性双目失明的惨剧; 危害权益繁多,举凡生命、身体、健康、财产、环境等皆被其染指。

由于环境侵权危害地域广、受害人数多、赔偿数额巨大,这就使得传统民法的自己责任原则、侵权事后救济制度等成为受害人寻求救济的不公正障碍。为了“防患于未然”,环境侵权救济中注重运用事前预防性的侵害排除手段。同时,为了避免因侵权行为人支付能力不足、已经破产、关闭或无法确认责任主体等缘故而使受害人实际上无法获得赔偿,以及保障企业不因赔偿负担过重而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侵权民事救济制度,一方面放宽了对共同侵权的认定,另一方面又引进了责任保险和行政救济制度,以加强对受害人的保护。

三、原因行为;价值双重对立性

在传统侵权现象中,其原因行为诸如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盗窃他人钱财等,其本身就是违反社会生活常规、危害社会秩序与安全的无任何价值的行为,不论在道德的还是法律的价值判断上,其都属于应受谴责、禁止并应予以制裁的。而在环境侵权行为中,损害乃是伴随人类生产、生活、开发建设等活动的产物,如烟尘是由于工厂生产以煤为燃料所致,废渣、废水也是工厂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副产品。正如日本著名环境法学家原田尚彦所说:“我们像仙人那样餐风饮露是无法生活下去的。人类社会为提高人们的福利,保障舒适的生活,必须不断地进行有利于人们生活的物质生产和服务性生产。尤其是要追上人口的增长,并要满足无休止地追求生活提高的现代人的无限欲望,必须不断地扩大生产规模。确保适度的经济增长,保持人们雇用、就业的机会,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是一种至上的命令。万一生产活动缓慢,经济停滞,连续发生企业破产和生产缩小的事态,就没有增进福利的希望。但是,要使经济活跃起来。那么伴随生产活动的扩大和自然的开发,总会产生或多或少的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特别是在产业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代,由于产业活动的质和量均巨大化高密化,使得开发行为大规模地展开,环境的破坏也就变得显著起来。” 因此,在价值判断上,环境侵权的原因行为具有价值的双重对立性。一方面,其污染环境,损害了人们的人身、财产与环境权益,应当受到社会的谴责;另一方面,它又为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需,具有相当的价值正当性与社会有用性。况且,自然界具有一定的自净和自我恢复能力,在不超越其净化和恢复能力的限度内,各种排污活动和开发建设活动并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权益造成损害。只是当原因行为对环境的影响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与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而产生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时,才往往造成侵权现象。因此,对环境侵权的原因行为,既不能完全禁止,也不能完全放任自流,而应权衡经济、社会、环境等各种利益,确立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维护人类健康的平衡点,并据以对环境侵权的原因加以适度的调控与限制。这种“平衡点”,在公法上主要体现为诸如环境质量标准、排污标准等环境标准上,在私法上则体现为“利益衡量”、“忍受限度”等理论。

四、侵害过程:间接性、持续性与复合性

前文已经论及,环境侵权是一种间接侵权行为,加害人的加害行为大多并不直接作用于受害人或其财产之上,而是通过“环境”这一中介物,对生存于其中的人或物等造成损害,从而与传统的杀人、放火、抢劫等直接作用于受害人人身或财产的违法犯罪行为不同,其过程表现出极为明显的间接性。同时,污染物的不断排放,其损害后果也将持续出现,即使停止了污染的排放,污染损害也不会立即消失,而会在环境中持续相当的时间。如重金属有害物质污染土壤后,就会长期滞留于土壤中,使生活于其中的人与物不断受害。这就决定了侵害的过程在时间上是一个持续的、反复的过程。此外,各种污染物质来源广泛、性质各异,它们进入环境中以后,相互之间以及它们与环境要素之间往往又会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反应,并通过各种自然规律发生迁移、扩散、富集等现象,从而使得损害过程变异常复杂,具有显著的复合性。

正是环境侵害过程的间接性、持续性与复合性,导致原因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关系变得极为隐蔽与不确定,欲寻求其间的因果关系,也就异常困难。这种困难直接导致了因果关系理论的调整与诉讼时效的延长。

五、损害结果:潜伏性、滞后性与放大性

环境侵权造成的损害,尤其是疾病损害,受害人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即使发现了也不能尽快消除,损害往往要潜伏很长时间。易言之,受害人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损害。环境损害之所以具有潜伏性,是由环境的自净能力所决定的。通过环境的自净能力,人类排放到自然中的污染物质大部分被环境所消化,不会对人类造成损害。但是,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度的,一旦某种污染物的排放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那么环境所不能消化掉的那部分污染物就会慢慢地积蓄起来,最终损害环境,并致人、物损害。从另一个角度看,污染物的积蓄过程,也就是损害的积蓄过程,因为从人和动植物的机能来看,对于外界的不良影响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只有污染物达到一定的数量时,损害方能显现出来。因此,环境侵权损害后果具有明显的潜伏性与滞后性,如日本70年现的骨痛病,其潜伏期就达十余年。从1955年以来,日本富山县神道川河岸的炼锌、炼铅厂不断将含镉的废水排入河内。沿岸居民饮用了含镉的水,吃了用含镉的废水浇灌的稻米,使镉在人体内慢慢积蓄起来,一直到十几年后,终于导致人们的骨骼变形萎缩。

此外,环境侵权损害后果还有明显的放大性。某些并不引人注目的环境污染与破坏现象,经过环境的作用后,其危害结果,无论从深度和广度,都会明显放大。如上游小片林地的毁坏,可能造成下游地区水灾;燃烧释放出来的SO2 、CO2 等气体,不仅造成局部地区空气污染,还可能造成酸沉降,毁坏大片森林和湖泊,或产生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海水上涨,危及沿海城市与农田。又如,由于大量使用氟里昂,使臭氧层遭到破坏,结果不仅使人类皮肤癌患者和角膜患者增多,而且破坏地球的生态系统,引起新的环境问题。

损害后果的潜伏性与滞后性,如同侵害过程的间接、持续、复合性一样,使得环境侵权的因果关系判定困难,必须对传统因果关系理论进行变动,以加强对受害人的救济,维护社会公正。同时,损害后果的放大性,决定了环境立法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也决定了环境侵权民事救济应充分发挥预防损害发生的职能。

参考文献

1.金瑞林:《环境侵权与民事救济——兼论环境立法中存在的问题》,载《中国环境科学》1997年第3期。

2.陈泉生著:《环境法原理》,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87—90页。

3.曹明德著:《环境侵权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32—34页。

4.王明远著:《环境侵权救济法律制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第15—19页。

5.梁慧星著:《民法学说判例与立法研究》(二),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82—83页。

6.[法]亚历山大.基斯著,张若思编译:《国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363页。

7.李艳芳编著:《环境损害赔偿》,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238—240页; 吕忠梅著:《环境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10页。

环境侵权篇3

[关键词]环境侵权;外部性成本;充分赔偿

在我国,环境侵权数量正日趋增加。环境损害赔偿问题不仅关系到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也关系到公民的基本环境权益的保护和环境法律制度的实施。然而,环境侵权作为一种新型的侵权行为,其损害赔偿法律制度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学者们大多是从法学理论上进行探讨,很少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事实上,侵权行为是一种与经济利益密切相关的行为。由于市场自身的缺陷,不能把环境效益的损失转化为侵权行为人的内部成本,从而行为人不会自觉防止环境污染、控制环境侵权。我们有必要运用经济学的有关原理来分析环境侵权的形成原因,寻找最科学的环境损害赔偿范围,在法律中引入经济学的方法来有效控制环境侵权。

一、环境侵权的动因

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是企业环境侵权的动因。企业在“经济利益最大化”原则指导下,时刻都在进行成本一收益分析,期望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最高的收益。而环境侵权是为实现其终极目标所附带产生的一种副(负)产品。作为一个排污企业,它会尽可能地把治污成本降低到最低限度,以减少生产的总成本。因为大部分治污成本对企业来说属于外部成本,企业不会主动支付这部分成本。而未加治理的污染,会侵害他人的人身、财产以及其他环境权益,从而产生环境侵权。按照传统福利经济学的观点,外部性是一种经济力量对于另一种经济力量的“非市场性”的附带影响,是经济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环境经济学者揭示了环境问题的经济根源是外部性问题。环境权益的冲突,是竞争性环境功能在环境资源稀缺性条件下发生冲突的外在表现形式,它的经济学理论形态就是人们所熟悉的“环境外部不经济性”。“外部不经济性”理论由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于1910年提出。1920年马歇尔的学生庇古(pigou)在发展福利经济学理论时指出,外部性是指厂商或者某项经济活动所引起的与本活动的成本与收益没有直接联系,从而未计入本经济活动之内的外部的经济影响,它是相对于本项活动财务上所付出的费用及取得的效益出发考虑的。环境侵权是一种典型的负外部性行为。

明知要赔偿还是进行污染,一个合理的解释是因为污染是有效率的,其所受到的损失要低于防止污染所需花费的成本。行为人从不法行为中获利,其获利数额越大,行为人就越可能宁可选择污染后进行赔偿也不事先采取预防措施。其实每个人都不愿意看到事故的发生,任何人也都会愿意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但问题在于当事人究竟愿意付出多大的努力来避免事故的发生。环境侵权损害赔偿制度要对促使潜在的加害人采取预防措施产生有效的激励,其先决条件是加害人对受害人的赔偿必须等于或者大于事故成本;也就是说,赔偿必须是完全的。

二、环境侵权的责任比较

环境侵权案件中,侵权人和受害者之间的经济实力、信息掌控能力相差悬殊,这种不平衡使得在实践中环境污染案件受害者败多胜少;即便胜诉,受害人也仅仅只能获得因为身体或财产受到损害而给予的赔偿。单纯的同质赔偿常常使受害人感觉得不偿失,认为自己为诉讼付出的时间、精力和财力很多,而实际获得赔偿较少,导致污染受害者面对司法救济时态度消极。这使得加害人对于环境的谨慎程度会大大降低,从而造成环境侵权现象泛滥,损害了法律的尊严和公平价值。仅仅赔偿有形损失的环境侵权损害赔偿制度,在现实的环境侵权案件中未能有效地阻止侵权甚至还有激励侵权的嫌疑。当侵权人在衡量其预防侵权的成本大于赔偿侵权损失的成本时,他宁可侵权,还有可能采取策略或利用机会主义因素逃避被追究的责任;受害人没有正确的激励采取积极的行动寻求损害赔偿,还有可能得不到救济。这样持续的结果便是,环境侵权行为依旧大量发生,社会上的公民仍要为企业的生产获益付出沉重的代价,社会的总体效益下降。

一般性的等价于受害人所受损失的赔偿不足以控制环境侵权,一种更为严厉的惩罚性赔偿在我国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上自法学专家下至普通民众,都在呼吁将其尽快引入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之中,以弥补现行环境侵权救济制度的缺陷。作为在西方国家尤其是英、美、法等国家中广泛适用的一项原则,惩罚性赔偿制度在环境侵权救济方面正发挥着日益积极的作用。它是在同质赔偿的基础上通过对加害人课以高过受害人实际损失的赔偿金的形式,对受害人因诉讼而付出的诉讼费、律师费、诉讼过程中的鉴定费以及在诉讼过程中所遭受的心里创痛和消耗的精力给予一定程度的补偿;它在有效救济原告的合法权益的同时,也可以加大加害人的违法成本,并能有效地剥夺加害人原本所预计的在补偿性赔偿之外依然可以获得的额外利益,可以对环境侵权加害企业产生实实在在的威慑力。此外,惩罚性赔偿还能够激励受害人提起诉讼,对加害企业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行为进行监督、抑制,防止环境侵权现象的泛滥,从而使法律得到充分的实现。可见,惩罚性赔偿不仅具有填补损害的功能,还同时具有制裁及预防和激励的功能。

所谓惩罚性赔偿,是指由法庭所做出的赔偿数额超出实际的损害数额的赔偿。大大提高损害赔偿金,使得侵权成本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必然可以促使侵权人将外部性纳入考虑,变得更加小心,从而大大减少环境侵权事件的发生。但是,赔偿范围被过分扩张的话,就是将预防或注意的成本过多地分配给企业,会产生生产的低效率,严重限制了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企业有可能会为了避免污染的高责任成本而严格限制自己的生产规模。所以,如此设定环境损害赔偿范围,虽然避免了外部效应的发生从而保证了社会的公平,但却是以牺牲经济效益为代价的,并且可能导致经济停滞,最终将影响社会的持续发展。这对于社会总体利益来说仍然是不经济的,也是无效率的。正如大卫·d·弗里德曼指出的:我们的目标是取得有效率的预防措施,从而得到有效率的风险水平。我们需要这样一个世界:只有在检查成本至少与减少可能发生事故的成本相等的情况下,我才会再检查一次我的刹车系统。我们并不需要一个没有风险的世界,而是一个只发生有效率的事故的世界,只有一个事故其本身的价值高于采用预防措施来组织它的成本时,它才是有价值的。我们需要这样一个世界:每个人都会而且只会采取成本合理的预防措施。当一种制度课加给人们过重的注意义务以至于超出了这个注意程度能够带给社会的效益时,这个制度必然不利于社会总体效益的提高,是不值得提倡的。我们规定责任范围的目标在于,促使社会只发生经济的或者说有效率的环境污染,而不是为了防止污染而杜绝生产。惩罚性损害赔偿运用在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中仍然是不经济的,因而仍然是不可取的。

三、改进路径的选择

在法经济学领域,损害赔偿制度应当是一种将外部性内化并因而产生出有效率的选择的法律机制。效率一词被波斯纳用来表示使价值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科斯指出,公害普通法可以被看作一种通过将财产权分配给对他最有价值的那一方当事人而增进资源的使用价值的一种尝试。确定加害人应在何种范围内进行赔偿取决于何种赔偿范围的设定更有利于社会财富最大化,因此社会财富最大化原则是判定是否应当赔偿以及赔偿多少的标准。在波斯纳看来,所谓财富乃是个人为某物进行的自愿的支付或者自愿接受的数额,财富最大化原则就是支配法官所进行的对较高价值的选择原则。

(一)财富最大化原则

在经济学家看来,环境污染是经济发展所不可避免的,关键是如何确定最有效益的污染水平。也就是说,外部效应也有个最优值的问题。环境损害赔偿范围的设定以实现最优污染水平为目标。企业有了一个合理的预期,会将预防成本和污染的责任成本进行综合考虑,其生产规模将会控制最优污染水平所对应的生产总量,从而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这也正是经济学家所苦苦追求的目标。我国环境侵权损害赔偿法律制度应规定的赔偿范围是能够完全将外部性内部化的赔偿范围,即应确立充分赔偿原则:侵权人赔偿受害者所有的损失,使受害者恢复到侵权发生前的状况。只有这样,外部性因素才会被行为人充分考虑到行为的成本中。使受害者恢复原状也正是庇古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方法所暗示的,侵权者强加给受害者一定的成本,所以要支付与受害者因此所遭受的损失相同的数额,这样就给了侵权者一个动机,使其在做决定时恰当地考虑外部成本。

(二)环境侵权责任的改进方案

既然损害赔偿的目的在于弥补受害者因侵权行为所遭受的所有损失,使受害人恢复到原有的状况,而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害既有人身、财产损害,也有对公众的环境损害,那么环境侵权财产损害赔偿范围应包括如下:

1.财产、人身损害的赔偿

财产损害是指由于侵权行为侵害了受害人的财产权或人身权而致其经济利益之损失。对这种行为而致的财产损害各国一般实行全额赔偿原则,包括赔偿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也就是既要对现有财产的直接减少进行赔偿,也要对在正常情况下实际上可以得到的利益进行赔偿。人身损害指侵权行为对受害人的人身权、健康权等的侵害,并致受害人伤残或死亡。对于人身损害应当赔偿由此引起的全部财产损失,包括必要的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疾后的生活补助费、死者丧葬费和死者生前所抚养的人的生活补助费以及其它必要的费用。

环境侵权对人的精神状态、健康状况、生活条件均有较大的影响,甚至可以通过遗传因素危及后代的身体健康。而这种已经形成的损害和潜在的危害,采用排除侵害等方法难以消除,而基于财产损害、人身损害的实际赔偿费用也远不能弥补受害人的精神损害,因此借助精神损害赔偿给予经济上的赔偿和精神上的抚慰是合理的。

2.环境资源损失的赔偿

由于自然环境具有特殊性,在污染损害情况较重时环境往往无法恢复而导致一种连续性的损失,因此环境资源损失的赔偿其实应该作为环境侵权损害赔偿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现实中往往是被忽略的。从中国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案例看,由于中国的法制水平还很低,对环境的损害以及恢复的费用的主张非常少。这种现状使得企业可以将污染的后果强加给社会,企业必然会怠于采取环境损害的预防措施,从而导致社会承担巨大的、本来可以避免的事故成本,因此既是不经济的,也是不公平的。无论是基于效率的考虑,还是基于公平的考虑,环境资源损失的赔偿都应该纳入环境侵权损害赔偿中。环境资源损失的赔偿具体应包括三个部分:环境资源经济价值损失的赔偿;环境资源生态价值损害的赔偿;环境污染后的恢复费用的补偿。

(1)环境资源经济价值损失

环境经济价值的损失作为法律认可的一种实质性损害,已经成为法律救济的对象。但是在当前的司法实践中,由于中国法制水平及受害人的法律知识有限等原因,在现实中提起这种主张的很少。例如,一个农民的农田被污染,导致农作物绝收,他最多只会提出对农作物的损害赔偿请求,而不会提起对土地使用价值降低的赔偿请求。法律规定的赔偿范围应明确包括这一点。

(2)环境资源生态价值损害

环境资源的生态价值不是传统意义的财产。法律认可的损失通常是那些可被认识、感知,进而可被界定。再进而可被数量化,最后又能被社会的某种规范或标准认可,如可以用货币来衡量的损失。在当今的科学技术水平下,虽然人们已经揭示了环境资源的多方面功能,如调节功能、承载功能、生产功能、信息功能等,但是能在传统经济学中真正获得规范和恰当的价值计量的,仅占少数,主要集中于承载功能和生产功能的一些内容。不可能期待环境资源的损失有一个全面、精确的计算,因为人们是用永远有限的知识去认知一个无限复杂的自然体。的确,目前我们只能在知识残缺不全的情况下计算环境资源的生态损失。在实践中我们一方面要应用已有的成熟知识去计算环境损失;另一方面应以一种开放式的态度去容纳新的科研成果,通过司法实践去传达一种新的价值取向,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因此,在计算环境损害赔偿数额时也要将环境的生态效益考量在内。至于具体的计算方法,我们可以采用波斯纳提出的“影子价格法”等间接计量的方法。

(3)环境污染后的恢复费用

环境侵权篇4

在环境污染侵权诉讼中,受污染侵害的受害者人数众多且相对不确定是此类案件原告方的特点,这一特点使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代表人诉讼成为法院处理该类案件基本形式。代表人诉讼的出现,弥补了传统的共同诉讼制度的不足,对污染范围广、涉及受害者多的案件,代表人诉讼的确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除了原告的推选代表人以外,对于此类案件当事人的资格确定还需明确下列问题:

(一)受害者死亡时,当事人的身份确定。

因环境污染而导致人死亡,这种情况下,如何确定当事人的资格。笔者认为可以参考一般侵权案被侵权人死亡下当事人确定的原则,并结合继承法有关内容来确定。

1、受害人的继承人或遗赠人有权在继承受害人财产的同时,依法享有追偿权,可以受害人名义提讼,请求法院判令加害人给予赔偿。赔偿的范围包括医疗费、丧葬费等。如果被害人生前还有抚养人和赡养人,则加害人还需依法支付抚养人和赡养人必要的生活费。

2、依法享有继承权的所有继承人都明确表示放弃继承权时,依据一般法律原则,则视同受害者本人放弃权。

(二)关于环境共同侵权案中的被告确定。

所谓环境共同侵权行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加害企业的排污行为导致他人人身或财产权益遭受同一的、不可分割的损害。②环境共同侵权行为又可以分为环境共同致害行为和环境共同危险行为两类。所谓环境共同致害行为是指行为人排放的污染物共同造成他人损害。而环境共同危险行为则是指侵害后果是由污染危害行为的多个主体中的一个或数个所致,但不能判明加害具体由谁所致的情形。③由于环境共同侵权的复杂性,导致原告在准确认定被告时困难。鉴于环境污染诉讼的原因分析之复杂性和高技术水准性,笔者认为,在法院受理审查该类案件的时,只要原告能够提供初步证据证明该污染行为可能为被告共同为之,法院即可认定它们为共同被告,至于各被告人是否是真正侵权人、是否与本案存在直接的利害关系,则是审理中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审查所需要认定的。

(三)其他特殊当事人的主体资格认定。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08条规定:“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这种直接利害关系的规定对于环境保护十分不利。整体环境以及大气、水流、海洋、风景名胜区等环境要素作为一种“公共财产”,为全体公民所共有,在许多情况下,个人、单位或团体很难成为其直接利害关系人。因此,放宽环境侵权主体的资格势在必行,许多国家在法律上已经确定取消此限制。笔者对下列两类特殊主体的原告资格做简单分析:

1、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原告资格。

如上述所论,在环境污染侵权诉讼中,由于受害人数众多,而且常常会集中在一起,因此,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等基层自治组织通常在协调受害者与加害者的关系上起到积极作用,在协调不成时,由于这类自治组织不是法律规定的一级国家机关,这时便可适用诉讼法上的“诉讼担当”理论,以自己名义向法院提起侵权诉讼,这样便于保护广大受害群众的合法利益,也减少推选代表人等手续,提高诉讼效率。

2、受害者所在单位及有关组织支持诉讼问题。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对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个人民事权益的行为,可以支持受损害单位或个人向人民法院。”所以当被害人具有种种原因不便时(如害怕报复、不知法律、未成年等),相关组织可以依法予以支持。支持方式可以是精神上、道义上的帮助,也可以是法律上、物质上的帮助。④当然,这类单位和组织不是以自己名义提讼的,必须是以受害者名义提诉讼的。

二、环境污染诉讼中的诉讼标的。

环境污染侵权诉讼中,所提出的诉讼请求无外乎以下三种:

(一)赔偿物质损失。

对于环境侵权受害人的物质损害赔偿,应贯彻全面赔偿的原则,即加害人不仅应赔偿受害人所遭受的直接损失,即现有财产损失,也要赔偿间接损失,即“可得利益”。所谓可得利益,是指当事人尚未得到,在未来应当得到的,但因环境污染而未得到的收入。⑤如果受害者是法人的话,因为环境污染侵权导致其商品名誉上的损失,笔者认为也应该列入财产损失的范围之内,特别是一些知名的品牌,更应该加以保护。

(二)赔偿精神损害。

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了受害者因生命健康权,可以向法院提出精神损害赔偿。据此,在司法实践中认可了环境污染侵权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这里还有两个问题需要特别说明:

1、法人可否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请求。

根据目前的法律及司法解释,一般都认为法人是不可以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请求的,笔者也持此观点。因为,对于法人来说,其最重要的请求便是它的经济请求,而由于环境污染导致法人名誉的损失,可以如上所述划归到财产损失上去,故法人不享有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

2、混合原告中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

由于自然人可以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请求,而法人却不可以提出,那么此时的诉讼请求该如何解决。这种情况下,一般是要分别审理的,不过笔者认为,为了节约诉讼资源,照样可以合并审理,只不过在诉状上单独列出一项所有自然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在选定代表人时,须至少有一人为自然人。

(三)请求排除危害。

所谓排除危害,是指消除污染环境所带来的危害结果。它实际上是一种综合性的民事责任形式。根据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危害后果的不同,排除危害分别是指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民事责任。⑥由于排除危害种类的多样性,在诉讼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现实中已经产生影响的危害。主要是停止侵权和排除妨碍。这类情况下,如果当事人申请先予执行的话,则法院在审查后,认为符合先予执行条件的,必须尽快执行,可以不要求申请方提供担保而直接执行,以免造成更大的危害。

2、现实中虽然有些行为还没有直接产生危害,但已经对环境、人体健康及财产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这时的请求主要是消除危险。此时,受害者同样可以请求法院排除妨碍。妨碍事实是否导致了危害结果并不是该类诉讼的必备条件,只要妨碍事实已对受害人构成实际威胁,受害人即有权提起妨碍诉讼。在未进入诉讼程序的情况下,如果受害人提起先予执行的申请,法院为了保证相对方的合法利益和避免因诉讼导致的不必要的损失,可以要求申请人提供一定程度的担保。

三、环境污染侵权诉讼中的特别证明规则。

(一)举证责任倒置原则

在一般的民事侵权诉讼中,如果原告不能提供充足的证据证明其请求成立,则要承担败诉的风险,而鉴于环境污染侵权的复杂性和实体公正性的考虑(认定环境污染所涉及到的复杂科学技术知识,是一般受害者自身条件所无法具备的),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在环境污染侵权诉讼上都采用举证倒置原则,我国亦如此。

(二)因果关系的推定

加害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这是构成民事赔偿责任的基本要件之一。在环境污染侵权诉讼中,其因果关系的认定比一般民事侵权案件中的因果关系认定要困难的多,为了保护环境和受害者的利益,一些国家规定在环境污染诉讼中,采取因果关系推定原则,只要加害人不能举证证明污染事实不存在,即推定污染损害因果关系成立,加害人依法应承担侵权的赔偿责任。

(三)鉴定结论的作用

鉴定结论作为诉讼法上重要的证据种类之一,在环境污染侵权诉讼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是审理该类案件所不可缺少的证明手段,这主要因为环境污染的污染程度、损害程度等问题,都需要有科学的权威依据,而鉴定结论是由具有专业知识的专家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对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分析,并做出的结论性意见,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可信性,故其证明力极高。另外,在环境污染侵权诉讼中,除了污染程度的鉴定外,还有医学鉴定,以确定受害人的身体状况及与加害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由此可见,鉴定结论的广泛使用,是环境污染侵权诉讼中证明活动的又一特点。

四、特殊的诉讼时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42条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讼的时效期间为3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受到环境污染损害时起计算。”根据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原则,在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案件中,诉讼时效应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3年诉讼时效的规定。这里还要特别说明的是,3年特殊诉讼时效的规定,是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时计算。就是说,不是从侵害行为发生时开始,而是从污染损害已经出现,受害当事人已经发现和知道受到侵害时计算。⑦法律规定3年时间是适当的,如果时间再延长,又可能发生不利查清事实和及时处理的情况。但问题在于,《民法通则》中最长时效20年是从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这对于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诉讼,期限依然不足。如日本著名的水俣病污染案例。目前,不少国家的法学界注意到环境案件的这种特殊性。

环境侵权篇5

关键词:著作权  合理使用  网络立法 

        一 网络著作权的含义与特征

        1.网络著作权的含义

        网络著作权,是指著作权人对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在网络环境下所享有的著作权权利。我国2001年《著作权法》修改后增加了“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限的或者无限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或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从而在立法上明确了这一权利。

        2.网络著作权的特征

        网络著作权除具有传统著作权的特点外,还具有一些独特特征:

        (1)法定性。法律对于相关著作权的确定晚于相关的司法实践,在法律确认网络著作权的地位之前,司法实践不得不援引大量的以往的著作权理论。

        (2)地域性。著作权的地域性是指著作权在依某国法律获得保护的那个国家地域内有效。网络上作品的传播不受地域的限制,利用版权的地域性对抗“平行进口”等做法受到挑战,著作权的地域性受到动摇。

        (3)专有性。著作权的专有性是指他人未经权利人同意或者法律许可,不得使用和享有该项著作权。由于著作权不排斥他人创作类似或者雷同的作品,所以相对于专利和商标而言,著作权的专有性相对弱,但是这不等于著作权没有专有性。

        (4)传统的作品都有自己的表现形式,不管结果如何,总的说,网络著作权的表现形式颠覆了传统的区分著作权类型的意义。

        二 网络著作权侵权的类型和构成要件

        1.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的类型

        (1)将网上作品擅自下载并发表在传统媒体上。这种行为具体指未经网络作品权利人许可将网络作品下载并于传统媒体上传播的行为。

        (2)未经作者许可,擅自将传统媒体上发表的作品在网站上传播。即未经原文学艺术等非数字化作品的版权人许可,将其作品数字化登载于网络上向一切网络用户公开的行为。将该种行为确定为侵权行为,是因为将原来非数字化的文学艺术作品数字化,无论其采用何种手段数字化都不是创作,不具有独创性。

        (3)链接行为。当今网站经营者往往利用链接技术将网站间信息相互链接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链接技术并不违法,也不构成侵权。但是这不等同于法律没有规定链接是一种侵权行为。

        (4)网页作品的著作权侵权。网页设计的好坏对于各大商业网站来说至关重要,一个制作精良的网页会迅速提升网站的访问率,进而提升网站的知名度,带来更多的广告收益。

        2.网络侵权行为的认定

        侵权行为的认定标准即通常所说的构成要件指构成具体侵权行为的

[1] [2] [3] 

各种作为必要条件的因素。网络著作权侵权的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须有侵犯网络著作权的不法行为。我国现行《著作权法》的第条和第条对各种不同的侵犯著作权的使用行为进行了详尽的规定。

        ()损害事实是侵权责任的必备构成条件。从网络著作权侵权方面看,损害事实是构成侵权的必备要件。 

知识产权的作用体现在被使用上,如果使用人越多,知识产权所体现的价值就越大。因此,衡量权利人是否遭受到了损害,应当结合作品上载到网络前后作者收到的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来考虑。

        ()须有主观的过错责任。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五、六条的规定具体阐述了网络服务者法律责任,由此可知,网络提供者是否承担责任以“明知”这种主观意识状态为前提,其在“不知”或“应当不知”的情况下,即使造成了侵权后果也无需承担责任。我们因此可推断其适用《民法通则》中一般归责原则,即过错原则。

        ()不法行为和损害事实有联系。在涉及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和损害结果的因果关系中,往往存在直接和间接原因之分。因此网主及用户将作品在网络上传播是导致版权被侵害的直接原因,此时网主和用户构成对版权的直接侵害。

 三 网络著作权的行使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合理使用

        合理使用,实际上是著作权人和社会公众就其各自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是著作权人部分经济权利的让与,是著作权人不得不做出的,是著作权法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合理使用制度的变迁史启迪我们,著作权的限制与反限制制度应该可以成为我们认识和理解著作权法的基础理论的一条基本线索,而著作权人、传播者和大众之间的利益平衡则是这条基本线索的灵魂。网络环境下著作权法也应遵循这条基本的线索,与时俱进,为建立和谐网络发挥其指导性的作用,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合理使用的利益平衡分析

        利益平衡一向是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核心原则,而利益的平衡是需要法律保障的。我国目前对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法律保护主要有四个渊源。这些法律渊源在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上过去和现在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虽然这个法律体系表面上相对完善,但一些具体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审理时在适用法律上仍然有时捉襟见肘。实际生活中,还有无数被侵权人根本就无法发现或者即使发现了也无可奈何依托网络新技术的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都在重复进行着。究其原因,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是一个重要方面,但现有法律规范在体例、内容等方面的不足,以及网络道德建设的匮乏也是重要的因素。 

        四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的思考

        .网络立法

        从社会共同进步,缩小国家间、地区间的贫富差距、创造一个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其潜能的环境来看,知识共享是应该提倡的。所以应该本着兼顾各方面权利的原则,找到符合社会公众利益的平衡点来立法。一方面保护网上的权利,另一方面使网络健康地发展。但这毕竟是一个相对长远的过程,应该说国内立法还是当前网络法律渊源的主流,只是在立法时除立足于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外,重视和加强对国际相关立法的借鉴和吸收,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则。

        .网络道德建设

  &nbs

环境侵权篇6

一、网络作品传播的特点

随着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信息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普及,因而网络作品的传播也具有许多不同于传统作品传播的新特点。

(一)网络传播的数字化

数字化是作品从现实世界进入虚拟的网络世界的连接点,从技术上来说,网络传播中的作品就是由0和1组成的二进制数字编码,然后以文字、图像、声音等形式呈现。这种数字化的作品不同于传统出版业的纸质作品,它是一种无形的,其传播速度之快,传播量之大,传播范围之广泛都是传统纸质作品不可比拟的。

(二)网络传播的便捷性

互联网上的信息是一种虚拟的数字信息,因而任何一个想要获得或传播作品的人都可以自己选定的时间和空间里任意获得或传播作品,而不受干涉。相比之下,传统的纸质作品是一种有形有体的传播,时间与空间难免受到限制,因此网络传播所带来的便捷性是传统作品传播所不具有。

(三)网络传播的无地域性

由于互联网本身是没有国界、地域限制的,使得网络作品的传播也超越了国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人都可以通过网络来获得或传播任何一个国家的作品。因此,这样的无地域性相较传统作品而言,许多网络作品对于是由什么人发表的,在哪里发表的都很难确定下来。

(四)网络传播的随意性

网络传播作品的过程是具有随意性的,往往是转瞬即逝,几乎是不留痕迹的。无论是最初的传播者还是传播过程中的传播者都是很难查证的。这种随意性,给网络著作权侵权的认定带来了巨大挑战,即使著作权人想要借助传统的著作权保护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也很难找到侵权人以及取得相关的侵权的证据。

(五)网络传播的共享性

由于互联网时代所倡导的共享性,使得网络用户对于网络信息有着根深蒂固的免费意识,大多数人在网络环境下的法律意识十分淡漠,对于上传和下载作品的行为也不认为是侵权行为,而是一种资源共享。相比而言,传统作品的传播过程中就没有这样的共享意识。因而,这种缺乏法律意识的共享性也成为了网络作品传播的特点之一。

二、网络服务提供商在著作权侵权中的责任――以百度文库事件为例

因为网络作品的传播与传统作品的传播有许多不同之处,所以在网络环境中著作权侵权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仅以2011年3月15日作家诉百度文库侵权事件为例,来讨论与网络提供商有关的一系列著作权侵权问题。

(一)“避风港规则”的适用

要想分析百度文库的著作权侵权问题,首先应该明确百度文库的服务性质。一般将网络运营商分为网络内容提供商①和网络服务提供商。网络内容提供商是上载信息的来源,对其上载的内容负有著作权审查的责任和义务,当侵权情况发生时,服务商应该对网页内容承担完全责任。网络服务提供商,因其只提供服务,对即时的内容无法控制,因此,当其发生侵权情况时,如果服务商对侵权内容的主观上没有过错,可不承担一般侵权责任。

“避风港规则”②源于美国1998年制定的《数字千年版权法案》,我国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22条也有类似规定,“避风港规则”的表述,百度文库的情况是不构成一般侵权的,百度文库仅仅是提供一个平台,供网络用户上传、下载作品,当出现侵权情况时,只需要根据著作权人的通知,删除侵权作品即可,并没有主观上的过错,也就不需承担侵权责任。

(二)网络服务提供商在网络环境中的特殊侵权问题

特殊侵权责任的产生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新的损害情形出现,如果拘泥于侵权行为的一般规定,适用侵权行为的赔偿原则,受害人就会得不到赔偿,影响社会的安定。特殊侵权责任一般适用无过错责任和公平责任,即并不要求侵权人有过错,只要有损害事实,就要承担侵权责任。网络作品传播不同于传统作品的传播,一般侵权的规定也已经很难在网络环境中维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了,因此必须探讨网络服务提供商特殊侵权责任的问题。

1.侵权人身份不确定

由于网络作品传播的无地域性和随意性,使得确定侵权人的身份十分困难,并且网络是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网络用户大都是匿名的,这就为寻找真正的侵权人增加了更大的难度。如前所述,网络作品传播的一个特点就是网络用户缺乏法律意识的共享性,这种根深蒂固的资源共享观念使得大多数的网络用户对于自己的行为不认为是侵权行为,因而这样的观念让绝大多数的网络用户都成为了侵权人,并且实施了不止一次的侵权行为。

在这种情况复杂的网络环境中,著作权人根本找不到那些可能侵犯其著作权的侵权人,即使能够找到,也不易证明其侵权行为,并且获得相应的赔偿。但是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又确实受到损害,于是在找不到侵权人的情况下,即使提供网络平台的网络服务提供商并没有过错,也应该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否则著作权人的权利就没有办法得到保护,著作权人的创作热情就会受到打击,甚至使文化事业的发展成为无源之水。

2.“免费阅读”并不免费

百度文库不承担一般侵权责任的理由之一就是,它是一种免费阅读。网络用户从百度文库中下载作品并不需要支付费用,也就没有获得直接的经济利益,因此就不承担一般的侵权责任。但是百度文库所谓的免费阅读,其实并非真正的免费,而是在利用他人上传的作品,吸引用户,增加点击量,由此扩大广告收益,并且也利用知名度来提高股市价值。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22条第四款所述,虽然上述经济利益的获得并非直接来自于用户,但也是因为所谓免费阅读的吸引,用户在使用百度文库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间接利益。如果没有那些免费的侵权作品,就没有用户的高点击率,广告商就不会把广告投放到百度文库的网页上,也就不会有相应的经济利益。

因此,让网络服务提供商承担特殊侵权责任,既可以更好地保护著作权人的权利,也可以使网络服务提供商更好地规制自己的行为,完善自身的制度,从而平衡著作权人、网络用户和网络服务提供商之间的利益,促进网络文化的和谐发展。(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参考文献:

[1]王迁:《知识产权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于雪锋:《网络侵权法律应用指南》,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3]陈璞:“从百度文库侵权事件探讨网络传播中的著作权问题”,载《新闻世界》2011年第06期。

[4]谢杰,刘春阳:“探究信息共享与著作权保护的平衡”,载《信息网络安全》2011年5月10日。

[5]林凌:“百度文库侵权案引发的思考”,载《编辑学部》2011年第04期。

[6]刘金瑞:“网络不是盗版的“避风港”――兼论“避风港”原则的适用及文档共享平台法律风险的应对”,载《中国电信业》2011年第06期。

注解:

①陈璞:“从百度文库侵权事件中探讨网络传播中的著作权问题”,载《新闻世界》2011年第06期。

环境侵权篇7

Abstract: Rapid growth of the economy brings about many environmental problems, so environment tort is more and more frequent. Relief for environmental tort should clear the components of the environment infringement. In our theoretical circles, the argue about the constitutive requirements of environmental tort is without reaching a decision. From the trend of the legislation on the constitutive requirements of environmental tort, imputation principle, and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law, abandoning the "the illegality of the behavior" is one of the trend of the times;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have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n the other elements.

关键词: 环境侵权;立法趋势;构成要件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tort;trend of the legislation;constitutive requirements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1-0298-02

0 引言

环境侵权是指因产业活动或其他人为原因,致使环境介质的污染或破坏,并因而对他人人身权、财产权造成损害或有造成损害之虞,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1]。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侵权案件越来越多。环境侵权的救济与环境侵权的构成要件密不可分,环境侵权的构成要件是指构成具体侵权行为所具备的要件。关于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国内学者的观点存在分歧。目前理论界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二要素说”,即认为环境侵权民事责任有两个构成要件:①环境损害的事实:②因果关系;第二种观点是“三要素说“,即认为环境侵权民事责任有三个构成要件:①污染环境的行为;②损害;③污染环境的行为和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争论的焦点为“行为的违法性”。本文中所指的“违法行为”是指排放废气物等超过国家标准。为了更好的救济公民的合法权利,就必须厘清环境侵权的构成要件。

1 我国关于环境侵权构成要件的立法趋势

我国对环境侵权构成要件的法律规定较为模糊,而且随着我国立法进程的加快,对环境侵权构成要件的法律规定也不断变革。从立法趋势上看,对环境侵权的构成要件趋于“二要素”说。

1986年通过的《民法通则》规定:“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2]。198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3]。2010年7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规定“因污染环境造成损害的,污染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4]。从法律的文字解释方法来看,对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表述中并没有“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的表述。

从法理角度来看,人类享有在良好环境中生活的权利,这种权利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提出的,权利不断发展,环境侵权的可能性也在随着合法权利范围的扩大而增加。“无救济,无权利”权利范围的扩大需要救济途径的增加以及救济的可能性增加。因此,在环境法中,不把侵权行为的违法性作为承担民事责任的必要条件,只要从事了致人损害的行为并发生了危害结果,即使行为是合法的,也要承担民事责任[5]。

2 环境侵权的构成要件――“两要素说”及其原因

为了更好的保护环境,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环境侵权的构成要件“二要素”说无论是从环境侵权的特殊性、法理支持还是环境侵权的规则原则来说,都比较符合我国国情。

2.1 环境侵权特殊性的要求 环境侵权不同于其他侵权,环境侵权多数情况下与人身权联系密切,一旦发生,身体权、健康权等权利受到侵害;环境侵权范围广、难发现;环境侵权具有持久性、潜伏性和广泛性。流行病学上认为,环境侵权与流行病的关系具体为:一是环境污染的因素必须在发病前就发生作用;二是环境污染因素与发病频率成正比,即环境污染越严重,则发病频率越明显;三是环境污染因素对于发病原因的作用机制可以在生物学上得到合理的证明[6]。随着环境侵权的复杂化,越来越多的疾病被证实与环境侵权有关,及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排放废气物,也会给人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若等到疾病的原因被证实与排放标准范围内的排放行为有关的话,再谈权利的救济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再者,环境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具有隐蔽性以及非持续性。环境侵权造成损害结果往往不是十分明显的,需要漫长的过程。环境侵权的损害结果也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的污染行为对人身权的损害都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尚且未超过排放标准。同时造成环境侵权的行为带来的损害也具有不确定性,至今尚未明确一些排放物对人类的影响,更难明确在排放标准范围内行为的危害性。此外,界定环境侵权究竟给人带来多大程度的损害,需要一定的技术手段以及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行为的违法性作为环境侵权的构成要件之一不利于保护环境,保护人的合法权利。

2.2 权利与义务对等性的要求 众所周知,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环境侵权属于私法领域,排污行为是经济增长的附加物,经济增长建立在资源与能源的消耗上。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的煤炭、矿藏等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或集体所有。经济发展意味着消耗其他人的资源,即享有与其他人相比使用更多资源的权利。资源的总量是确定的,经济的增长消耗了部分人使用资源的权利,按照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就应该承担更多的义务。

根据公平原则,义务可分为一般性义务与附加义务,附加义务包括注意义务、诚实信用等。排放污染物的企业同样负有一般性义务以及附加义务。而保证其他人不受排放物的污染就是企业的注意义务,即附加义务。如果企业不承担此义务,就会造成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注意义务要求排污即付费,不论排污是否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换言之,不论排污行为是否违法。行为的违法性作为环境侵权的构成要件意味着排污者在国家规定的标准范围内不承担任何义务,只享有发展的权利,使权利义务“失衡”,违反了法理的要求。

2.3 环境侵权“无过错”归责原则的要求 我国在环境侵权的归责原则上采取无过错原则,即只要造成损害结果,不论行为主观上是否有过错。换言之,损害结果的出现视为过失或推定为过失。行为的违法性中,关于违法涵义的解释可形成“主观违法说”和“客观违法说”[7]。无论行为人主观违法还是客观违法,在一定程度上讲,即为过失或故意。相对于故意来讲,过失的免责范围要广,如果以违法性为环境侵权的构成要件之一,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污染者是可以免责的。污染者免责后,受害人的权利则得不到救济。无救济途径,则受害人的权利形同虚设。所以违法性不能作为环境侵权的构成要件之一。

“无过错”原则基于环境侵权的特殊性而言,环境侵权行为是否违法都能对相对人造成损害或造成损害之虞,以行为的违法性作为要件缩小了承担侵权责任的条件,对受害人来说,权利无从救济。

3 对环境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重新认识

环境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有损害事实和行为与结果的因果关系,为了更好的保证经济与环境并重发展,有必要对这二条件进行重新认识。

3.1 损害事实 损害事实具有间接性和隐秘性。损害事实是侵权损害赔偿法律关系赖以发生的根据,是构成侵权行为的前提和必要条件。环境侵权的损害事实往往不是直接能察觉的,甚至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都难以发现,损害事实隐秘,损害过程并不是直接作用于人的身体或财产。相对于环境侵权,一般侵权行为造成损害,往往是该行为直接对人身或财产造成损害,过程较为直接。而污染环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过程却要复杂的多,这一复杂的过程可以概括为这样一个系列程序:污染源产生污染物――排放污染物――污染物进入媒介,如空气、水、土壤等――进入受害人领域――造成损害[8]。

基于可持续发展原则,损害事实的内涵应该扩大,对应的权利应予以立法完善。一般侵权行为往往造成人的人身、财产或是精神损害,环境侵权行为还侵害了人的环境权益或与环境有关的权益。这些权益的享有者不仅仅是自然人或法人,还包括国家、团体甚至是后代人等。如果放任环境侵权行为,自然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将剥夺后代人生存的权利。环境侵权的损害事实在侵害了当代人的权利的同时,还对后代人合法的权利造成损害。环境权是随着损害事实的特殊性而发展的权利,应该在立法中予以完善,弥补环境侵权损害事实对应的权利的局限性。

3.2 因果关系 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作为环境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之一,在承担环境侵权责任时是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因果关系的界定,目的是为司法审判实务中对因果关系的认定更能准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提供理论帮助。在坚持环境侵权构成要件“二要素”说的基础上,应对因果关系有明确的认识。

侵权法中的因果关系,是指违法行为作为原因,损害事实作为结果,在它们之间存在的前者引起后者、后者被前者所引起的客观联系[9]。因环境侵权的特殊性,我国法律规定因果关系的举证是由被告进行的[10]。从保护环境的角度来看,“二要素”说。适应法律和社会的发展。推定,是指由一事实的存在或真实推导出另一事实也是存在或真实的认定过程[11]。从经济发展的角度上看,“因果关系推定”由被告承担不能举证责任以及抛弃行为的违法性对企业要求过于苛刻。

首先,环境侵权因果关系具有长期性、潜伏性、复杂性等特点,证明因果关系的存在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并且具有专业知识。单纯让被告承担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有失公平,被告并不一定具备证明能力,坚持因果关系推定就意味着被告只要不能证明因果关系就要承担侵权责任,忽视因果关系的复杂性,不利于公平原则的实现。

其次,判断因果关系的标准应统一。学界对此标准的认识主要有“盖然性”标准说和“可预见”标准说。因“盖然性”标准说不利于公平原则的实现,所以应采取“可预见”说。即在为一定行为时可预见的范围内,承担责任。环境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害结果是可以预见的,或对损害结果的可能局有预见性。污染者在为一定行为时,应负有对环境的注意义务,这种预见性也是注意义务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邹雄.论环境侵权的因果关系[J].中国法学,2004(5):97―104.

[2]参见《民法通则》第124条.

[3]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41条.

[4]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65条.

[5]金瑞林.环境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版:第148页.

[6]刘康复.论环境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及构成要件――兼玲环境侵权损害的社会救济[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4:21―23.

[7]钱水苗,徐迪.论环境侵权构成要件的若干问题[J].重庆环境科学,2003(6):55―58.

[8]乔世明.环境损害与法律责任[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版,第269页.

[9]杨立新.侵权法判例与学说[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6页.

[10]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66条.

环境侵权篇8

关键词:环境侵权救济途径个人环境权利

一、环境侵权的民事救济困难重重

公民的环境权利受到侵害,应该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新房家装,入住后家人身体不适,甚至影响到孕妇和胎儿的健康,是采用诉讼程序还是非诉方式解决问题?小区旁的高速公路整日整夜的噪声侵害了居民权益,是采取行政处理程序还是提起民事诉讼?各有什么优缺点?公民个人在环境侵权纠纷的合理及时解路上困难重重公民的维权之路应作何准备?有些什么救济途径可供选择?首先,我们来探讨环境侵权民事救济困难重重的原因。环境侵权救济的困难来自于环境损害的特点,环境侵权与一般民事侵权有着其著的特殊性,环境侵权救济的最终解决还足有赖于对环境侵权的特殊性的认识。

(一)环境侵权的特点及环境侵权救济的难点

环境侵权存在着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危害行为的间接性:损害具有潜伏性;JJu害行为的高度科技性及构成的复杂性;环境损害的跨地域性:损害源头、结果具有多元性: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损害,往往同时伤害一人或数人的生命、身体、健康、财产及各种生活上的利益,因此经常是某一原因导致多个结果后,多个结果又变成新的原因,从而引发新的结果。

由于环境侵权的上述特点,导致环境侵权维权在实践上存在下列困难:其一,由于加害行为是间接、长时间作用造成的,可能会导致无法确定该环境损害的污染者:其二,由于污染往往牵涉到高科技,在其举证不力时,被害人将无法求偿;其三,由于污染会造成损害程度的深刻性与范围的广阔性,造成损害数额难以汁并等问题。既使能确定该损害的范围与数额,也可能因赔偿责任过于庞大而导致加害人无法负担全部赔偿。

(二)环境损害救济的基本思路

在环境侵权民事救济途径的选择方面,针对环境救济的困难和个案的特殊性,笔者认为,公民应合理分析,理智决策,或是地巧妙运用环境侵权民事纠纷的行政处理程序,如行政调解,通过调解活动的进行,来解决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纠纷;或是通过环境侵权民事纠纷的非诉程序,如当事人协商解决;或是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通过诉讼程序确定当事人之间的环境污染赔偿责任,处理赔偿金额等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所产生的诉讼法律关系。下文将分别叙述。

二、环境侵权民事救济途径

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环境侵权民事纠纷解决有两种诉讼程序,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部门处理的行政处理和由当事人直接向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审理的民事诉讼程序。后者还是环境污染民事纠纷最终的解决程序。在实践中,除以上两种程序外,环境侵权民事纠纷还存在第三种程序,即环境侵权民事纠纷非诉程序。环境侵权的当事人应先了解环境侵权民事纠纷解决的这三种程序,选择适用行政处理程序,或者选择适用通过民事诉讼程序维护了自身的合法权益,或者民事纠纷非诉程序的具体方式,解决环境侵权纠纷。

(一)环境侵权民事纠纷的行政处理程序

环境污染民事纠纷的行政处理程序是指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部门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对环境污染危害造成损害所引起的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纠纷进行处理的步骤的总称。环境行政调解就是环境侵权民事纠纷的行政处理程序中优先采用的处理方式。环境行政调解是指国家行政主管机关针对某一环境侵权民事纠纷,应一方或双方当事人的请求,作为调解主持人,依据环境侵权纠纷发生的客观事实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分清责任和平等协商的基础上,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

公民适用环境行政调解解决环境侵权纠纷,其优点在于其调解程序简便,充分尊重了双方当事人的总愿,往往有利于纠纷的彻底解决。在我国,发生的各种环境侵权纠纷中,绝大多数是在环境保护行政机关的调解处理下,促使环境侵权纠纷得以平息并顺利解决的。行政调解手段,业已成为目前我国环境行政机关解决环境侵权纠纷最普遍和最有效的方式和途径。

(二)环境侵权民事诉讼程序

当事人之间因环境侵权发生民事纠纷,除了可通过协商、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外,还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院受理案件后,通过法庭审理,根据查明和认定的事实,正确适用有关法律,并以国家审判机关的名义,确定当事人之间应当承担的相应的民事法律责任,对整个诉讼案件作出法律上权威的判决或裁定。

通过诉讼程序来解决环境侵权纠纷并不是本文推荐的主要救济途径,环境侵权案件的诉讼,往往历时数年,且举证的科学性很强,对受害人的民事救济极为不利,由于环境污染的特殊性,如在环境侵权领域,由于环境法在实体法上存在着许多不同于传统民法的特殊法律规范,这就要求有关环境侵权的民事诉讼也必须要有相应的、不同于普通诉讼法的程序法规范来难以保障。否则,实体法对受害人及其环境权益所提供的保护就难以实现。

(三)环境侵权民事纠纷非诉程序

环境侵权民事纠纷非诉程序有很多,也是本文向环境维权公民大力推荐的环境侵权民事救济途径。这些非诉程序中有的是在环境侵权正在发生时的及时性救济,有的是在正式维权之前的自助救济,有的是在和侵害人的沟通协调中解决纠纷,有的是当事人双方将民事纠纷提交有关的仲裁机构进行裁决的一种解决民事纷争的方式。从性质上来讲,有的是公力救济,有的是私立救济。在此为维权公民个人介绍受害人正当防卫,受害人紧急避险,公民自助行为,环境侵权双方当事人协商,环境侵权仲裁这五种方式。通过探讨这几种救济方式的优势与缺点,让公民对各式各样和纠纷解决途径作一个通常的了解,以便公民在维权过程中根据个案的实际情况分别采纳或配套适用。

1.受害人正当防卫

任何一项权利的设置,如果没有救济作为保障,则该权利就没有存在的价值。环境权亦是如此。正当防卫是指为避免本人或他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而针对侵害行为所进行的一种防卫措施。正当防卫是公民负有的制止不法侵害的一种义务,也是公民享有的从公民的民事权利中派生出来的一种权利。本人或他人的人身和财产权是原权,当这些权利受到侵犯时,就产生了正当防卫权。从这个意义上说,正当防卫权是一种救济权。从性质上看,作为私力救济方式的一种,正当防卫在环境法上的确认是理所当然的。确立和适用正当‘防卫以解决环境侵权纠纷,其优点在实践中体现为可以避免那些由于环境污染纠纷长期得不到解决,公民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所采取的过激行为。因为正当防卫是有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受害人紧急避险

受害人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合法权益免受现实的和紧急的损害危险,不得己而采取的致第三人损害的一种避险行为。我国有关环境方面的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紧急避险。但是,环境法律有规定,在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时,由人民政府采取有效措施,解除或减轻危害。这里所讲的“于昔施”中,应该理解为包括紧急避险在内。从其性质上来说,紧急避险作为公民在特定情况下私力救济的一种方式,是公民在特定情况下和特定范围内保障个人权利所必需的。适用紧急避险其优点在于,如果严格按照紧急避险的条件,对其加以合理恰当的运用,对于应付各种急性的环境侵权行为,及时、有效的保护公民的环境权益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

3.公民自助行为

自助行为是权利人在一定情况下出于自助或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目的,对侵权人采取强制措施。但在大多数国家,都存在自助行为的规定,且其定性为合法的当然,在环境侵权领域对于环境权利的保护,同样应该这样。公民在环境侵权领域适用自助行为时,必须符合一定条件,应特别引起公民个人的注意:首先,要注意的是自助行为须由权利人为保护和行使其合法的环境权利而实施,并且须是在合法的环境权利受到侵害或妨碍的情况下实施:其次,自助行为是在情事急迫而又不能及时请求国家机关予以救助的情况下的实施,且若当时不实施,则环境权利保护的请求即无法实现或很难实现;最后,事后须及时提请有关当局处理,如其行为不被有关当局事后认可,则须立即停止侵害并对受害人负损害赔偿责任。

4.环境侵权当事人双方协商

环境侵权的双方当事协商,是指双方本着平等、友善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就有关纠纷的解决自行达成一致意见,并自觉履行各自约定的义务。其最大特点是双方当事人之间自行达成共识,无须第三人从中调停、仲裁或裁判。适用双方当事人通过协商解决环境侵权纠纷,一股是在环境侵权损害事实清楚,加害方承担责任主动、诚恳,受害方的要求也比较实事求是和合理的情况下。双方当事人通过自行协商解决环境侵权纠纷案件,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不得违公共利益和善良风俗。

由于协商达成的共识,主要靠双方当事人自觉履行各自应尽的义务,无外在强制性,因而其缺点就在于由于协商达成的协议没有强制性,其往往具有不确定性。但其优点也正是源于协商是出于双方当事人之问解决争端的诚意,双方在自愿、平等、友善的基础上弄清事实,分清责任,达成协议,作出双方满意的处理,既能有效解决问题,又不伤害双方的感情,既发展经济,又保护好公民环境权利的目的。

5.环境侵权仲裁

环境侵权仲裁是指双方当事人根据预先约定或事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将双方之间的民事纠纷提交有关的仲裁机构进行裁决的一种解决民事纷争的方式。当事人双方一旦达成仲裁协议,请求仲裁机构进行裁决,则仲裁机构的裁决就具有拘束双方的效力,其效果就如同法院判决一样确定,当事人非有法定情形,不得申请撤销裁决,必须服从。裁决作出后,当事人之间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向法院的,仲裁委员会或法院将不予受理。

上一篇:商务安全论文范文 下一篇:社会保障体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