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国培研修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04 03:13:03

英语国培研修总结

英语国培研修总结篇1

关键词:专业硕士公共英语;课程设置;英语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795(2012)02-0031-0005

1 研究背景

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201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了《专业学位教育发展总体方案》,为我国硕士、博士专业学位教育未来十年的发展做出了战略性的规划。《方案》指出:到2015年要实现硕士研究生教育从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战略转移,硕士层次的专业学位类别增加一倍左右;到2020年,实现研究生教育以学术型人才和专业型人才培养并重的格局(各占50%)。专业学位教育的生源从以在职人员为主转向以应届毕业生为主体的全日制生源结构。因此,随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必然会带来专业学位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估等一系列相应的调整和改革。公共英语作为研究生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应当顺应转型期这一重大改革,进行配套教改,以适应国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以及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课程设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和桥梁,也是其他配套教学改革的必要依据,因此,本文将以此为视角,在分析学术型和专业型人才培养目标差异以及目前专业硕士公共英语课程设置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语言课程设置理念,对专业硕士公共英语课程改革进行重点探讨,以期能抛砖引玉,为本领域的配套教改建言献策。

2 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人才培养目标差异

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教育与学术型学位(academic degree)教育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两个重要方面,属于同一层次,具有同等地位和作用。学术型学位教育一直以来是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和渠道,培养目标具有明显的学术指向性,偏重理论和研究,主要为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培养教学和科研人员-,但在重视理论的同时也兼顾实践。专业学位是相对学术型学位而言的一种学位教育形式,重点培养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具有特定的职业指向性,其特点是职业性与学术性的高度统一。

基于上述差异,就英语能力培养而言,学术型学位硕士的英语能力培养重点应落在学术英语及在学术领域的英语应用能力上,如国际会议英语、英语报告陈述演示、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而专业硕士的英语教学重点则应强调与未来职业发展相关的英语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如联络陪同听说、会展英语口语、英语应用文写作等等,也就是培养学生在未来职场中用英语解决与英语相关的专业问题的能力。因此,专业学位教育的公共英语课程的设置在考虑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前提下,还应当充分体现专业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

3 课程改革相关研究和目前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3.1 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专业学位课程建设在西方主要国家已相当成熟,虽然没有直接涉及像我们的公共英语课程设置的相关研究,但是从整体上看,有两个特点值得借鉴,即: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和实践性。灵活性表现在①课程设置可以根据需要及学科最新发展进行动态调整(何妍,2009:41;张振刚等,2010:127);②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兴趣在一定的范围内灵活、自主地选择自己需要的课程,既包括本学科、也包括跨学科和跨校的课程,甚至是核心课程和专业课程,以充分满足多样化的个性需求(董俊红等,2009:63)。实践性指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通过设立与职业发展关联的大量实践课程,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技能(何妍等,2009:42;张振刚等,2010:128)。

在我国,由于专业学位教育过去一直不是主要的研究生培养形式,故相应的课程研究比较缺乏。大多高校并未将专业硕士公共英语课程与学术型硕士的课程分开设置,因此对前者研究的梳理必须从对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统称)改革的学术讨论人手。纵观始于本世纪初十多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既有共识,也有分歧。首先,多数学者认为现行《非英语专业研究生教学大纲》(1993)已不能很好地适应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呼吁对其进行修订;其次,在《大纲》指导下形成的传统课程设置也无力担负起新型人才培养的重任,应当进行调整和改革(罗立胜等,2000;谢忠明等,2009)。关于如何进行课程改革,有的认为应当根据各校人才培养目标、办学特色、学生需求和师资等具体情况而定,也有的认为应减少基础英语必修课时,加大选修课比例,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谢忠明,2009:36)。在课程设置特点方面,有“应用性说”、“综合能力说”和“文化素质说”。“应用性说”强调课程内容要突出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综合能力说”更注重英语综合素质培养,而“文化素质说”则认为掌握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对研究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至关重要(陈海霞,2006:96;郭继荣等,2009:48;王效梅,2010:82)。在课程体系上,可以归纳为必修课一选修课体系以及模块体系。

3.2 专业硕士公共英语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除了部分一流重点大学外,目前我国多数高校研究生公共英语实行的仍是传统的基础英语必修课程体系,有的学校外加少量的选修课程。基于相关文献梳理和本人长期从事研究生英语教学及管理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设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课程设置与现行国家研究生培养目标以及社会需求存在错位或脱节现象;②课程结构不合理,主要为必修课,选修课不设或开设比重很小,有限的课时数难以同时满足基础英语必修课和诸多选修课的需要,使选修课的开设流于形式;③课程内容仍以英语基础知识教学为主,与本科阶段英语教学无层级性区别,与专业学习联系不紧密,缺乏应用性,无法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罗尧成等,2009:35;沈玉顺等,2000:71;张洁等,2005:45);④学生入学英语水平、学习兴趣、尤其是学习需求均发生了很大变化,已呈多元化趋势,但现有标准型、“一刀切”的静态课程体系无法满足学习主体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大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浪费学习资源和时间(李静,2011:68)。

由于大多数学校并未将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公共英语课程分开设置,因此,上述四个问题也是专业硕士公共英语课程面临的共性问题。然而最关键的问题在于目前尚未建立体现专业硕士公共英语自身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和配套的管理办法。

综上,笔者认为国内外已有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

提供了基础和有益的参考。然而,在国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新一轮改革背景下,针对专业硕士公共英语课程设置存在问题的深入研究较为鲜见。为此,针对该领域进行专门探究具有重要意义。

4 专业硕士公共英语课程设置改革基本构想及可行性

4.1 “模块+选修”课程设置的理论依据

根据传统的课程设置理论,在课程设置决策的过程中首要考虑的是人才培养目标,其次是国家教育发展政策、社会需求、学生需求以及具体校情等要素(Skilbeck,1984)。一旦课程体系形成,通常处于比较静态的结构状态。如果其中影响课程决策的某个要素发生变化,一般难以及时调整课程结构,导致系统失去平衡。然而,现代课程设置理论更注重诸多要素在课程设置中协同发挥作用,强调其相互关系的平衡,追求的是一种“和谐”的课程体系(coherent curriculum)(Graves,2008:3)。“和谐”课程概念是由R.K.Johnson在1989年提出的,该理念认为课程应具备非线性的特征,其各个影响要素彼此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适应和兼容,始终处于平衡的、动态的和谐状态(Graves,2008:147-181)。一旦彼此关系出现不协调,就会产生“失调”(mismatch)现象,这种“失调”会打破课程的“和谐”状态,直接影响课程结构的良性运转(陈坚林,2010:216),使课程目标的实现受到影响。而“和谐”课程体系的内部机制可以及时调整“失调”现象,使其恢复正常运转。

目前专业学位教育公共英语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就是诸多“失调”现象造成的,如社会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培养目标的“失调”,“标准化”课程设置与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失调”,必修课与选修课需求的“失调”,语言知识能力进一步提高与应用能力培养需求的“失调”等等。在传统的相对静态的课程体系框架下,要解决这些矛盾是很困难的,因而必须建立一个能够兼容多要素需求的动态、和谐的新课程体系,将这些“失调”现象降至最低。本文提出的“模块+选修”课程结构就是基于现代课程理念而构想和设置的,其最大特点就是能够灵活、动态地兼容和平衡各种影响要素,使课程体系达到“和谐”状态。

4.2 “模块+选修”课程设置指导思想和目标

以国家专业学位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各高校具体校情为依据,以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为起点和终点,以“学以致用”为课程教学目的,尽可能地使课程内容与专业学习紧密相联,着力培养学生用英语知识解决与当下学习和未来职业发展相关专业问题的能力和素养,最大限度满足学习主体的多元个性化的需求,调动其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其在研究生阶段均有机会按自己的愿望提升英语应用能力,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4.3 “模块+选修”课程结构体系和配套课程管理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调整目前课程设置存在的“失调”现象,我们建设性地打破了原有的基础英语必修课程体系,以课程模块取而代之,完全采用选修形式,配套模块学分和课程门数限制的宏观管理,突出课程的针对性、应用性、实用性和多元性(详见表1)。

打破传统的必修课程体系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原因:①原课程体系能留给选修课的有限课时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和开设目的;②专业硕士生源构成发生了质的变化,目前正在实现以应届毕业生为主体的全日制生源结构转化。众所周知,经过十多年的英语学习和考研时的过关斩将,硕士研究生入学时已具备良好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能力。当然,不可否认,仍有部分学生需要继续提高语言知识和技能,但是他们最欠缺的是对已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当语言能力达到基本水平后,语言水平的提高与应用能力的培养并不对立,它们可以相互并存、融合和促进。因此,传统语言知识型课程并不是语言水平进一步提升的唯一渠道,而完全可以考虑将纯语言型知识技能课程与学科和专业相关的应用型课程嫁接。在学习这些课程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提高在本专业领域运用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其英语语言能力也同时得以提升,这种基于专业内容的英语课程教学(content-based instruction)的有效性早已在Kasper(1997)和Krashen(1985)的研究中被证实。这样的课程设置既避免了学习资源和时间的浪费,将有限的课时让位于专业应用型英语课程的学习,又能体现出研究生英语学习与本科阶段学习的层级性变化。

表1所示课程体系分为实用技能模块、专业英语模块和跨文化素质模块。这三个模块培养的能力涵盖了专业学位应用型高级人才所应具备的英语素质:跨文化交流背景下专业领域的听说读写译应用能力。所有模块课程均突出了应用能力的培养,并与专业学习紧密联系。如考虑到学生不同的专业、不同的未来发展需求和兴趣,模块(1)的课程群提供不同的听、说、写实用技能训练,如联络陪同听说、日常会话听说、会展英语听说、英语应用文写作、英语电子邮件写作等,以提高他们的英语应用技能水平。在实际工作中,常常需要专业人员直接与国外客商、合作伙伴、技术专家、学者等进行业务、工作、生活上的口头与书面交流,具有针对性的训练非常实用,这比传统的语言技能课程有明显的优势。各校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增减课程。模块(2)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知识提升专业阅读和翻译的能力,他们未来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对本行业国际前沿成果和发展动态的了解和把握,快速查阅译的能力为此奠定了基础。学生可根据自己所学专业选择相关课程和科普通识课程。模块(3)课程的学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其中西文化贯通和跨文化沟通的能力。事实证明许多专业人士在进行涉外交流时,由于跨文化素质的欠缺,造成双方误解或“文化休克”,导致交际效果受到影响甚至交际失败,由文化引起的错误是往往令外国人难以接受。

模块课程的宏观管理采用规定学分及选修门数的办法,这样既可以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亦能保证每位学生必须完成每个模块课程学习的学分和门数要求,以实现应用能力结构的平衡性、多面性和体系性。每个模块学分比例在总学分框架内各校自定,但建议前两个模块学分和门数要求高于跨文化素质模块。至于每个模块的选修顺序建议不要过多限制,给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充分满足他们的意愿,但是教师可以适当给予指导。

4.4 “模块+选修”课程设置实施的可行性

该课程设置具备的以下特点增加了其实施的可行性,为解决专业硕士公共英语课程设置存在的一系列“失调”问题提供了思路:

(1)动静结合的机制:“模块+选修”在该课程体系中是相对静态的整体结构,它为兼容各种要素的需求提供了稳定的架构。而“模块”和“选修”分别又是两个动态的内部机制,可根据需要方便灵活地进行两者的内部调整,以满足诸如学校、专业、尤其是学生等的需求,可避免“失调”现象的产生,促进课程体系平

衡、动态、和谐地良性运行。

(2)传统必修课程结构的打破:传统课程结构中语言型必修课程通常占据了公共英语总学分或近2/3或3/4,因此可用于开设选修课的学时/学分数非常有限,无法真正实现选修课开设的目的。基于专业内容的应用型课程解决了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失调”以及语言水平提高与应用能力培养的“失调”。

(3)课程的应用性和实用性:各模块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学生专业学习和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提供“学以致用”的平台,注重培养他们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特色,避免了本科阶段课型的简单重复,使学生看到了研究生阶段英语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也实现了与社会需求和国家专业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对接。

(4)个性化需求的满足:该课程设置告别了传统的标准型、“一刀切”课程结构,采用“模块+选修”的构架,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每个模块中“菜单式”的课程可以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可以照顾到不同专业、不同兴趣、不同水平学生未来发展所需的应用型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可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模块结构的开放性:各个层次学校存在着办学特色、专业结构、教学资源等差异,模块结构方便动态和按需组合课程群,模块可以更换,内容可以修订,还可融入最新发展的内容。总之,模块结构兼容性很强,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校的具体需求。

(6)课程管理的灵活性:各个模块内课程数可以根据各校条件和需要灵活增加或减少,模块所占学分比例可灵活调整,模块必选门数和学分也可视具体情况作出规定,可确定重点模块和每个模块的重点课程等。管理的灵活性还体现在一些共性课程可与学术型英语课程打通,如相同专业英语阅读与翻译及文化素质类课程,以缓解教学资源和师资不足问题。

5 结语

英语国培研修总结篇2

(哈尔滨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摘 要】本文结合本院《基础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教学理念、课程观、教学观、教学环境以改进英语课堂教学,应用于学院热动专业学生英语课程的学习。树立崭新的教学理念,把课堂看作是学生探究学习的地方,把教师看作是学生学习合作的伙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实现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

关键词 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

1 依据

1.1 意义和应用前景

高职高专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要坚持培养实用能力的方向,要打破自我封闭的象牙塔式的学科体系。教师为了扮演好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必须对什么是理想的英语课堂教学有一个清晰、完整的把握,这样才会使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在实现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产学结合为关键,加快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中取得新的突破。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英语教学作为学校培养新的复合型现代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标志之一,一直受到各类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和学生的青睐。因此,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当前职业技术教育中,如何培养出能够适应市场经济下对英语熟练应用,并且具有一定专业技术技能、新的复合型当代技术人才是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亟待改革,以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强、技术能力硬的新的复合型人才。

1.3 研究基础

我院自2005年起,已在发电、供热等专业进行了专业英语课程的开设,本人承担过2004级发电专业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任务。

2 实施方案与计划

2.1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结合我院《基础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教学理念、课程观、教学观、教学环境以改进英语课堂教学,应用于热动专业学生英语课程的学习。

树立崭新的教学理念,把课堂看作是学生探究学习的地方,把教师看作是学生学习合作的伙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实现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培养的是使用语言的人,而不是语言学家。英语教师必须确立言语本位的课程观,要通过开展言语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在课堂中设法营造真实的和生活化的言语环境。

具体的教学可以分为三个模块:必修模块+指定模块+任意选修模块。

2.1.1 必修模块(基础英语教学阶段)新生入校时第一学期进行英语基础学习。立足于学生高中英语水平的基础上,注重体现与热动专业的相关性,着力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职业岗位适应能力,要求学生在第一学期末参加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并达到全国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要求。

2.1.2 指定模块(专业英语教学阶段)在第六学期进行专业英语的学习。针对热动专业学生在未来职业业务实践中可能遇到的使用英文进行口头和书面交际的需要,结合学生认知规律,选用典型职业岗位中主要工作任务的实例,通过听说、读写与翻译多种技能的训练,熟练掌握岗位所需要的实用英语技能。

2.1.3 任意选修模块是前两个模块的有效的补充,贯穿学生整个在校学习过程。它是根据学生兴趣需求、语言拓展学习需求开设的选修课。它是学生课外自主学习一块重要的阵地。我们给学生提供满足兴趣和语言学习需求的多种公共选修选课,满足学生学业规划需求。

拟能解决的关键问题:改进英语课堂教学。

2.2 具体实施计划

(1)明确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思路。

(2)丰富课程资源和教材体系,编写专业英语教材,保障英语课程的顺利实施。

(3)重视课外自主学习指导,开设选修课,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举行英语口语大赛,英语技能大赛等)满足学生不同需求。

(4)发表相关论文两篇。

2.3 拟采取的研究途径与方法、主要保障条件

(1)调研法:去电厂参观,学习热动专业知识,为专业英语教学打好基础。

(2)调查问卷法:通过问卷获得学生对英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反馈,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案。

(3)经验总结法:根据教学情况,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挖掘现有的经验材料,总结论文,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3 成果

3.1 实施范围、教学受益面

将对英语课程的改革实施起到参考及示范作用,促进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

3.2 预期成果形式及数量

(1)公开发表关于“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的论文2篇;

(2)编写校本专业英语教材1套;

(3)“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报告 1份。

3.3 预期的主要创新之处

通过教学改革,使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在实现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产学结合为关键,加快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中取得新的突破。

英语国培研修总结篇3

近年来,我国高校纷纷开设通识课程,其动因来自三个方面:其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不仅需要大量专业人才,更加需要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和领导才能的通用人才和领军人才。因此,提高综合素质的通识课程应势而生。其二,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Et渐突出,迫使高校从培养专才向培养具有一定专长的复合型人才转变,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其三,我国高校与国外高校合作办学机会增多,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国外高校的课程体系和分类方式必然对我们产生影响。但是,究竟什么是通识教育、通识教育的实现途径是什么、通识教育和通识课程是什么关系、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是什么关系,对这些问题,我们还没有来得及深人思考,就被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向前进了。一个新概念可能导致一系列的课程变化和教学制度创新。任何创新都需要实践检验,并及时修正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比如,由通识教育概念产生出的通识课程开发、设置和推广过程出现了3个比较普遍的问题:一是一些新课程缺乏严谨的开设论证;二是课程分类不严谨,缺乏系统整合;三是课程只增不减,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不足。通识教育是和专业教育相辅相成的概念范畴。它不是否定专业教育,而是在肯定专业教育的同时,针对专业教育可能产生的知识和思维狭隘陛提出的补救策略,并由此上升为一种人才培养目标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它把学生的人格培养和对生活、对社会的责任放在大学教育目标的首位,把知识和思维方式的多样性看得比专业性更加迫切。它的实现途径有两种:一种是通过行政管理的方式,规定学生跨学科选修课程,实现学生知识结构的多元性和渗透性,思维方式的兼容性和创造性。另一种是通过课程开发的方式,根据特定教学需求和目标,开发专门的通识课程,培养学生特定的知识和能力。在实际操作中,这两种途径往往是并行不悖、互为补充的。在开发、建设我国本科教育通识课程体系的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借鉴国外高校长期办学积累的经验,挖掘和继承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资源和传统,整合各类公共课程,不能叠床架屋,不断增加课程类型和数量,让学生疲于奔命,成为课程学习的奴隶。在“通识课程”这个名称出现之前,我国高校已经建立了公共必修、公共选修等公共课程体系。一些学校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学科大类教育平台课程”等。但在增设通识课程时,一些学校没有把原有的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素质技能课、学科大类教育平台课等加以统盘考虑,通过整合不同名目的公共课程群形成统一的通识课程群;而是增设了一类新课程——“通识课程”。学生既要修满公共选修课、公共必修课的学分,又要修满通识课程学分,还要修满学科大类教育平台课和素质技能课的学分,导致通识课程内涵非常混乱。我围高校的通识课程体系建设有很大的发展空问,需要从战略高度重新认识,整合设计。通识教育理念的核心在于学科交叉,形成多元知识结构和多维思考方式,因此重点不在于开发新课程。而在于认真设计,明确学生跨专业、跨学科的选课数量和类型规定。我国目前的公共基础课程都是明确规定的,学生必须选。按照通识课程的理念,就必须尽量减少具体哪门课或哪几门课的规定,允许甚至鼓励学生在规定类型的课程中自己选修。例如“两课”,我们是不是可以尝试结合我国法律、国情、文化、民生中的社会热点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去研究、分析这些问题,开发新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的模式。如果我们厘清了通识课程的性质和内涵,就会发现,通识课程就其本质看,就是为本科生建立多元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的基础课程。所谓基础就是任何一个大学生都应该具有的知识、素质和技能。具体地说,基础知识包括复合型人才应该具有的关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艺术三大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素质包括良好的思想品德、法律及公平公正意识、良好的公民素质和缜密的思辨素质;基本技能包括身体技能、电脑操作技能和交际技能(演说和书写技能,外语交际技能)。我国高校统一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系列课程应该属于通识课程系列,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通识课程的一部分,反映了中国高校人才培养的价值观。此外,我国高校还建立了大学外语系列、计算机系列、体育系列等公共课程。我们完全可以利用通识课程的理论视野,重新定位和统筹整合现有的各类公共基础课程,形成一个目标清晰、结构合理的通识课程体系。在当今信息无限丰富的时代,哪些知识需要在大学课堂传授、这些课程分别归属哪个学科、一位大学生可以选修一个学科方向的几门课程,这些都应该有合理的规范和严格的审核。

二、西伊利诺伊英语专业课程设置

(一)西伊利诺伊英语专业简介美国的高校评估机构把美国高校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具有博士授予权的全国性高校;第二类是面向全国,以授予学士学位为主体的文理学院;第j类是以授予学士和硕士学位为主体的区域性大学;第四类是以授予学士学位为主体的区域性学院。美国的区域性大学分为东北部区域、中西部区域、东南部区域和西部区域,每年都有专门机构对高校进行评级。一级(Tier1)表明办学水平最高,四级最低。本文选取的样本是西伊利诺伊大学,属于第三类中的一级,对我国地方性综合院校有较大的参考价值。西伊利诺伊大学地处美国中西部地区,有学士和硕士授予权,是一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其英语专业隶属英语传媒系。这所大学1899年创办之初是州立教师培训学校,所以英语传媒系既秉承了传统,有英语教育专业,又开发了语言文学和传媒两个专业。其课程体系包括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副专业课程和任选课程四大类,英语专业毕业要求是完成42门课程。其中通识课程2¨],占课程总数的50%;专业课程14门,占课程总数的33.3%;副专业课程共6门,占课程总数的14.3%;任选课程1门,占课程总数的2.4%。该系的培养目标是:通过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文学、电影,以及创造性和论说性写作等课程,培养学生的评判性写作、阅读和思考技能。为学生进入研究生院顺利学习和专业机构深造打下基础,也为毕业生进入需要清晰思路和有效表达的各行各业打下良好基础。

(二)西伊利诺伊英语专业通识课程简评西伊利诺伊大学的通识课程是“GeneralEducationCourses”,分为6类:第一类为语言交际技能,需选修3门(大学写作1级、写作2级和演讲入门);第二类为自然科学和数学,需选修3门(可从生物学、化学、地理、地质学、数学、物理等学科的基础课中任选,其中一门必须带实验);第三类为社会科学,需修满3门,可从人类学、经济学、人文地理、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女l生研究等学科的基础课中选修);第四类为人文艺术,需修满3门,可从美国非裔研究、传媒、交际、英语、外国语言文学、历史、哲学、宗教研究、美术、音乐、戏剧等基础课程中选修(外语属于外国语言文学部分,不是必选);第五类为多元文化研究,需选修1门(有60门课程供选择);第六类为健康知识,需选修2门,可在游泳、网球等运动课程中选修1门,另在健康科学课程中选修。以上是学校规定的本科生通识课程选修要求,每位学生需修满l5门。由于英语系隶属人文艺术学院,该学院要求,除完成以上学校规定的通识课程之外,学生还要完院规定的6门通识课程:自然科学和数学增加,社会科学增加2门,人文艺术增加3门。L3J西伊利诺伊大学英语专业课程由3部分组成: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学科平台选修课程(DepartmentalElective),指英语系内部三个方向开设的可供全系学生选修的课程,对专业课程的选课要求如下:1.5门专业核心课程:英国文学简介、美国文学简介、世界文学简介、评判性阅读与写作方法、高级研讨。以上课程是规定性的,本专业学生必须选修。2.5门专业选修课程:1门文学形式课程(从诗歌形式、小说形式、美国电影类型等l0门课中选),文学史(从女性和文学、电影历史等17门课程中选),1门社会正义课程(从黑人小说、边缘文学、后殖民文学等l0门课程中选)、¨]文学或语言学理论课程(从文学和修辞理论、修辞语言、电影理论及评论等6门课程中选),1门职业发展讲习课程。3.4门学科平台选修课程(即英语系为语言文学、英语教育、传媒三个专业共同开设的选修课程),其中2门必须是高年级课程。该校英语专业的一个特点是,学生必须选择一个主修专业,一个辅修专业。这种要求本科生同时拥有主修专业和辅修专业的规定,既兼顾了通识教育理念,又是专业教育的延伸,形成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统一。可以说辅修专业选修规定是西伊利诺伊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一个显著特点。辅修专业课程要求完成6门相关专业课程。英语系向全校及本系学生提供的辅修专业有5个方向:英语、英语教育、创作、新闻、职业写作,英语系学生可以从中选择,也可以跨专业选修其他学院开设的辅修专业,比如经济类的辅修专业。各个系开设的辅修专业也有明确的选课指导,有必修和选修之分。西伊利诺伊大学作为一所区域性综合大学,其生源和师资素质和美国一流大学不可同日而语,其学生的专业发展和就业渠道主要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它更注重课程的通识I生和基础性,更注重构建学生宽泛却不一定深入和前沿的知识结构。它不是通过提高课程的专业难度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而是通过提高专业课程的宽度来提高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它的课程规定性大于美国一流大学,只有1门课程是不作任何限定的任选课程,其目的可能是为了避免学生因选课不慎,影响毕业而定的机动学分。专业课程内容则更多的是大跨度的基础知识和有一定深度的专业知识。它的毕业要求课程总量与耶鲁大学相比,超过6门。它通过规定较大的课程数量,迫使学生广泛涉猎,形成开阔的知识结构。可以说,西伊利诺伊大学的本科教育定位是:具有现代大学人文素养和就业适应能力的专业人才。

三、重新认识我国的通识课程

英语国培研修总结篇4

关键词:地方性;英语专业;分类分层次教学

我们对外语专业教育的目的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外语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应从本学科定位出发,重视其人文学科的属性,在坚持外语教育规律的同时确立符合社会需求的价值取向。我们提出应从“校本位”出发,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从本校的实际状况去考虑办学的定位,兼顾发展历史、师资力量、教学条件,又面向区域性的社会经济需求,人尽其才,追求特色。外语专业在面向社会需求的进程中,找准自身的发展的定位,要回归“学科本位”,按照人文学科的要求,在教学中淡化工具性,强化人文性、科学性。

外语专业教育教学,其内涵是语言、文学、文化。这三大要素体现其专业特点,决定了外语教育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对立统一。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在“人文教育”和“技能培养”之间找到平衡点。我们不能把学生培养成只会讲外语的“工具”,社会需要的是综合素质高的外语人才。那种重“语”轻“文”的教育理念不符合中国的国情,中国不是语言“加工厂”,更不是“外语培训基地”。外语专业不该办成“语言培训中心”。我们不应把外语仅仅作为一种技能来教我们的学生,我们要注意让学生在学会语言的同时,提高人文修养,提高思维能力,学会把外语作为自己的思辨的媒介。不必担忧因少开了技能课,从而降低了学生的语言能力。相反,通过阅读和写作,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和锻炼了思辨能力。教育的功能除了适应和满足社会需求之外,还应遵循和满足教育本身的特点。高等教育提“学以致用”虽然没错,但不全面。“学以致知”才是更普遍,甚至更高的目标。对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规律而言,语言文学是最重要的基本功。从根本上讲,文学中蕴含的人文精神,要比文学文本反映的语言知识更重要,编码于文学作品中的精神文化层面是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

国外的高等学校明确区分学术(academic)培养和职业(vocational)训练。经过学术培养可以取得学位,经过职业培训可以取得职业文凭或证书。“把全国的外文系都办成同一个模式,大家千方百计增设硕士点、博士点,结果名不副实,对学生、教师和社会都没有好处”。高等院校办学有不同的层次,如尖端型、精英型、普通型、技能型等,各有自己的办学宗旨。

我们经过调研,集思广益,结合本地实际和学校定位、办学方向及宗旨,认为有必要把目前的“英语专业”(以英语专业为例)进行拆分。明确“人文型”和“应用型”两个不同专业的走向。将英语专业分为:英文专业和应用英语专业。专业设置兼顾博雅教育和职业教育,将全部课程分成三类:(1)语言技能训练课程(主要指听、说、读、写、译),(2)人文思想教育课程(包括语言研究、文学研究、通识教育等),(3)职业技术发展课程(包括英语教育、英语翻译和商务英语等)。在“人文型”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可参照黄源深教授的意见,总体开设三个方面的课程:(1)适量的英语课,首先做好大学与中学课程的衔接,大学英语专业学习主要是为了夯实英语语言的基本功。课程数占总比例的25%。(2)语言、文化知识课,包括语言学、文学、文化对比、哲学、社会学等,占60%。这些课除了哲学等课程之外,一般用英语授课,它们是英语学习的重要渠道。(3)思想方法和思辨课,包括辩证法、逻辑、数理统计、辩论方法等课程,约占15%。这些课一般用中文授课,以防止信息流失。在“应用型”专业课程开设方面的指导思想突出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课程也分为三大块:(1)语言综合训练基本课,占总比例的30%。(2)专业方向(师范英语、商务英语、翻译(口笔译)内含课程,占50%。(3)思想方法和思辨课,约占20%。

大纲课程体系的名称变化为两大一级分类:“英语专业学位基础课程”和“英语专业人文学科课程”。人文学科课程包括“思想方法和思辨课”和“大学生公共必修课程”。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类似的英语教育教学改革,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实施以“基于通识教育的宽口径专业教育”为主要特征的“三层次”(通识教育+学科大类教育+专业教育)培养模式。压缩必修课程学分,增加选修课学分,搭建“通识教育”、“学科大类教育”、“专业教育”三个课程体系平台。这“三个层次”与上述的描述基本相同,都坚持了就业方向与培养类别相适应的原则。不同类型的学校应明智选择,以适应不同地方的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每所外语院校都应审视自己的教育活动及其优势,明确自己的服务范围,找准办学优势准确定位,从而确定自己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面向市场,利用品牌效应,适应市场的变化,调整办学结构,提高办学效益。

为了抓教学质量和就业满意率,我们将四年的英语专业(包括师范与非师范生)教学确定为三个分流点环节:入学时意愿班/行政班――学习中期意向班――毕业时考核就业,升学班。新生入学时,学院建立“英语专业学生发展档案”,先执行摸底考试(笔试和口试)。由于大多数学生对将来干什么不十分明确,因此我们有必要向学生宣传专业特点、内涵及发展方向,改变学习方法和策略、树立学业目标等。明确告诉学生在英语专业的基础阶段应达到何种语言能力。学生进入第五学期,经专业四级考核后,学院进行专业中期考核,此时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确下一个学习目标,即中期意向分流。按照学生意愿和学业成绩将所有学生分为三大类班级:英语语言文学班、师范英语教育班、应用英语(翻译、商务类)班。专业人文学科课程可以采用写研究性论文或报告形式,获得学分。毕业时对学生要求除了按照八级考纲要求达到的目标外,学院会组织专门测试队伍,对每届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过程性和终结性考核。计算公式分解为:总分=平均基点分+专业考试分+TEM 8成绩。专业考核由外国语学院统一组织考试,主要内容为“翻译和写作”。然后,依照累加总分排序,划分属A、B、C三类成绩的学生,成绩不公开,只签发有学院印章的A类“专业成绩优秀证书”,供用人单位参考。其别声明,英语写作不合格者不予毕业。以下为教学操作与考核流程图:

上述图示反映了夯实基础、突出人文、分类教学的有机联系。有良好英语语言基础才能深入研读人文社科类著作,吸取精髓。对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说,英语是他们各专业研究的工具。而对英语专业学生来说,英语语言文化是他们研究的工具和对象,是人生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现实下,英语专业培养目标也在变化,学生不应再统一划归,宜实施分类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人尽其用。

参考文献:

[1]庄智象,中国外语教育发展战略论坛[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2]徐烈炯,外文系怎么办?[A],束定芳主编,外语教育往事谈(第二辑)[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英语国培研修总结篇5

关键词:通识教育,大学英语,选修课,课程建设

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灵魂,必须得到健康快速的发展,而高素质人才是建设一个文明强国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面对国家和全社会对高素质文化人才的迫切需求,高层次文化培养的摇篮——高等院校理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那么,作为高等教育中十分重要的课程,大学英语的教学又该如何转型以适应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总趋势?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越来越重视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结合,因此,大学英语课程的建设也应该以社会需求为前提,为通识教育为背景,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重点。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以往的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中,绝大多数教师都把目光放在了大学英语必修课上,而把选修课作为一种可以让学生凑学分的无关紧要的课程,这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通识教育的宗旨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要求。因为,通识教育不仅注重学科知识的全面性与综合性,更注重培养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有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人,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1]。而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中也明确规定要“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要“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由此可见,大学英语的价值是通识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要培养国家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我们知道,语言是媒介,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因此大学英语是通识教育中最具优势的课程。但是,由于作为必修课,它在课程的设计、教材的选用、课时的安排以及教学人员的配备等方面都存在局限性,缺乏选修课的灵活性和可变通性。事实上,当前绝大多数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选修课却依然在过分强调对语言的基础技能的学习和语言符号最基本的交际功能,即便有些文化类的选修课,也都是临时拼凑而成的东西,并没有很好的利用选修课的优势将大量的有关系方的人文、历史、地理、科学、艺术、哲学等素材作为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并丰富通识教育的内容,缺乏系统性和可持续性。[2]由此可见,目前的大学英语远没有发挥其在高校通识教育中应有的作用,必须从根本上加以改革。

一、大学英语选修课的改革的依据

近几十年来,国外非常重视通识教育。哈佛大学1945年就出版了题为《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的报告,指出通识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完整的人”。上个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哈佛大学的课程里就包含了许多通识教育的内容。如今,该校涉及外国文化、文学与艺术、外语、历史、科学等一百多门课。欧洲国家的英国大学、德国大学等也都采用多专业相结合的模式以体现通识教育的特点(沙红芳,2010)。我国教育部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规定,“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个性化, 考虑不同起点的学生, 既要照顾起点低的学生, 又要给基础好的学生发展空间, 既要保证在整个大学期间的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又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 以满足他们各自不同的专业发展要求。”《课程要求》同时对选修课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 将选修课分为三类, 即语言技能类课程、语言文化类课程和专业英语类课程[3]。大学英语选修课大学英语选修课的基本特征就是倡导个性化学习,而个性化学习的理论依据就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1966)首先提出的。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应该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非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教师应该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帮助者,而非知识的灌输者;教材知识应该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而非教师传授的内容;教学媒体应该是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而非仅仅只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4]由此可见,选修课的改革有其理论依据。不仅如此,国外的经验和国内《课程要求》都向我们说明一点,那就是在大学英语课程中融入通识教育的思想和理念非常重要。要想让学生跳出课程的狭小范围,就要对当前选修课进行改革,将内容丰富的选修课呈现给学生,以扩大他们的学科视野和知识面,提高他们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二、大学英语选修课的改革与建设

“通识教育是大学应对时代和社会变迁、因地而变,不变的是它对教育本身价值的追求,这个价值就是人的全面发展。”从这一点上讲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大学英语选修课的改革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培养学生语言技能的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具有综合知识结构、文化素养和广阔的国际视野。因此,大学英语选修课的改革必须是全方位的、系统的和彻底的。首先,课程设置上必须全面更新。根据学生的需求,将选修课分为以下四大类:1、综合英语类四、六级辅导、考研辅导 2、实用技能类——英语视听说、实用英语写作、英语阅读与翻译 3、文化艺术类——西方小说、散文选读、诗歌、艺术、音乐、电影欣赏 4、知识常识类——西方美术、艺术史介绍、中西方文化对比介绍、宗教、礼仪、民俗介绍等。其次,选修课教材的选用与编写要紧紧跟上。选修课不同于必修课,教材的选用往往比较随意,这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保证选修课的质量。因此,有必要进行选修课教材和资料库的建设。当前,需要组织教师统一编写适合通识教育的、符合《大学英语教学要求》的、能够满足学生需要的并且具有新颖性、多样性、知识性、实用性和趣味性的教材。加大虚拟语境下的“立体化”教材的研发和创新的力度。教材内容要体现以学生为本,注重本土文化与优秀异国文化的结合、理论资源与有价值的网络资源的结合以及单一文化与多元文化的结合。利用网络资源,建立现代、快捷、方便的资料库以不断丰富教学内容。第三,对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进行更新以适应和满足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需求。采取“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多媒体及网络技术为手段” 的多样化教学模式的理念,采用建构主义教学法,做到虚实结合,传统与现代结合,网络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的教学手段。第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稳定与提高, 有赖于一支优良的教学队伍。要把形成一支业务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均合理的教师队伍, 作为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5]。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培训、教学咨询等工作,完善教研室、教学团队、课程组等基层教学组织,坚持集体备课、深化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研究。第五,为了保证大学英语选修课的多样化教学的质量,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学校因素、教师因素、教学方法因素和学生因素,以确保辅助教学的良性循环[6]。第六,采取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与评估办法。检查各门选修课的教学质量的好坏,采用单一的评估方法不能起到较好的验收效果,因此,有必要将形成性评估、启发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办法。而选修课的考核应着重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式有开卷、闭卷、口试、读书报告、小论文等以全面考核学生语言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总之,大学英语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已越来越重要以至于光靠必修课已无法满足学生和全社会对全才型、国际型人才的需求。要充分发挥大学英语在通识教育中的作用,就势必要将选修课从原来以语言技能培养为主的教学理念转向拓宽学生学科视野、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上来。只有从各个方面对大学英语选修课进行改革和建设,才能让学生真正受益。

参考文献

[1] 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 李艳华.高校开设英语选修课的必要性研究 [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7)

[3] 冯新华.论大学英语选修课的课程设计[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1)

[4] 南红艳 李超.大学英语选修课教学模式初探[J]. 中国成人教育2007,(1)

[5] 张青妹,徐玲. 大学英语选修课课程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兰州教育学院学报[J]2011(2).

英语国培研修总结篇6

【关键词】学术英语 后续课程 大学英语

一、引言

随着我国进入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时代,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军事和商业等领域的国际交往越来越频繁。我国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应该是应对国际化交流与合作的跨文化交际的综合型国际化人才。2010年10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正式颁布,在第48条中指出:要“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而国际化人才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熟练掌握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英语,能用英语在各专业领域中进行国际化交往。为此第 49 条提出了一系列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措施,如各高校要“吸引更多世界一流的专家学者来华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有计划地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和学术团队,提高高等学校聘任外籍教师的比例”。“高校必须要建立一整套具有国际竞争力、以英语作为授课语言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专业课程体系”。因此,以国际化课程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具有国际竞争力为目标的全英语教学正在我国越来越多大学开展。以上海为例,2013年2月27日,上海市教委的沪教委高[2013]2号文件《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学术英语。通知指出:试点高校要以学术英语为核心,围绕“提高学生用英语直接从事本专业学习、工作的能力,并使其在专业领域具有较强的国际交往和竞争能力”的教学培养目标。上海这一做法无疑是将新一轮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自2002年以来,国内很多专家和学者开始关注学术英语,并开始初步的宏观感性研究。李丽生指出“用专业学科知识的学习带动英语学习,以英语提升专业水平,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王海华、王通顺建议“在公共英语课程设置上加上学术英语的内容,加大听说能力的训练,从语言上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 张杰进一步指出“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将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在宏观理论和《课程要求》的分类原则指导下,我国许多高校也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始开设学术英语,部分或全部替代了通用大学英语。如清华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完全取消了通用大学英语,而从新生第一学期起开设学术英语,复旦大学等高校也把学分和学时向学术英语倾斜。高校开设学术英语课程在未来几年将会变得越来越普遍,这是教育国际化的必然趋势,是我国高等教育从全球的角度考虑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

二、目前大学英语课程开设情况

根据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需要,2004年教育部颁发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作为各校组织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的主要依据,它明确指出 “大学英语教学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国内各大高校在完成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为主要特色的一、二年级的基础英语教学后,开始探讨如何延续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使大学本科生的英语学习四年不断线,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并为他们的考研和留学深造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大学英语课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设置的实践和研究。2010年10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而国际化人才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熟练掌握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英语,能用英语在各专业领域中进行国际化交往。为此第49条提出了一系列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措施,如各高校要“吸引更多世界一流的专家学者来华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有计划地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和学术团队,提高高等学校聘任外籍教师的比例”。各大高校开始尝试开设高年级双语课程和全英语专业课程,以应对国家对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大学英语通识教育阶段,大学英语后续课程阶段和用英语学习专业阶段。

三、大学英语后续课程――通用学术英语

如前文所述,现在将通用学术英语课程作为大学英语教学内容改革方向之一的呼声越来越高,甚至很多高校已经用通用学术英语课程取代了大学英语课程。但是由于学生的英语基础、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以及通用学术英语课程的需求等因素,在二类本科院校(如我校作为一所普通的二类本科师范院校)中,学术英语课程作为大学英语后续选修课程开设,供有一定英语基础并有学习需求的学生选修学习更为恰当。

EAP在过去的几年里发展缓慢,这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政策、学生的英语基础、对EAP的需求(学生的需求、社会的需求和国家的需求)、教材开发和师资力量等都有关系。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第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显效,学生的英语水平逐步提高,企事业单位对ESP人才的需求实现量化,大学英语师资力量逐步壮大,教材开发实力逐步加强。总之,大学英语朝EAP方向改革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

1.学术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学术英语是以培养学生在大学环境中为学术发展所需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为目的的语言教学,旨在帮助大学生提高专业课程学习所需要的语言综合能力和学术口语、学术写作能力。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我们将学术英语的教学目标定位为通过学术英语课程的学习,着重培养学生专业学习中所需要的英语能力:听懂英语讲座和讲课的听力技能;搜索、汲取、评价和组织信息的阅读技能;引用原文、转写原文段落和句子等规避剽窃的语言技能;口头陈述和演示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的技能;学术说明文、文献综述和小论文等写作技能;参加和组织学术讨论,进行有效问答的口头技能和以独立和合作形式开展学术研究的技能。

2.学术英语课程设置模式。根据类似我校等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以及个人兴趣爱好和实际需求,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设置必须建立在学生达到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水平的基础之后,学生再自主选择某一模块的后续课程进行学习。因此大学英语通识教育仍将作为非英语专业学生基础阶段的英语主干课程,在较高要求阶段开设后续选修课程,如学术英语等。这样既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英语基础能力参加后续课程的学习,又兼顾了大学英语课程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并重的原则。因此,学术英语课程设置模式应为分层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即学生在达到大学英语四级水平之后,学生根据个人个人兴趣爱好和实际需求选修学术英语课程。

(1)学术英语课程的教学对象为非英语专业大二和大三的学生。大二的学生经过一年的传统大学英语英语,其知识水平、应用能力素养和文化都得到了有效提升。在我校大部分学生都已经达到了大学英语四级水平。对于这部分达到了四级水平的学生,学校在因材施教的原则下,应当为其开设后续课程以满足对英语较高要求的需求。对于没有过大学英语四级的学生继续为其开设传统的大学英语课程,帮助这部分学生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一般要求的水平。这部分学生在大三时可以选修学术英语课程。因此,学术英语课程在大二时开始实行分层教学。

(2)课程设置大二为必修,大三为选修。根据我校普通本科生培养方案的要求,大学英语课程的开设时间为两年,学生需修够14个学分方能申请毕业。因此,大二时学术英语课程设置为必修课,每周2个课时,每学期2个学分。根据大学英语课程四年不断线的要求,大三时对学术英语课程有需求的学生可以继续选修学术英语课程。

(3)教学内容为综合学术英语。由于受到课时、学生英语基础知识和我校学生对学术英语课程实际需求的限制,我校的学术英语课程无法像清华大学等重点大学将学术英语课程细分为学术英语读写和学术英语听说两门课程,只能将听、说、读、写、译等技能揉在一门课程里进行教学。因此,教材选用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综合学术英语教程。这套教材充分考虑了学生在专业学习和日常工作中英语阅读的需求,以及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特点,强调课文的信息性和适度的抽象性。在选材上,既选取了自然科学 和人文社会等针对一般读者的文章,又选取了一些深层次的科技人文话题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批判性思维的学术素养。

(4)教学方法。教学中采用主题式教学和从输入到产出的基本的方法。首先教学内容每单元都是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所有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练习也都是围绕同一主题展开。同时,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本单元的主题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可以是教师推荐的题目也可以是自拟题目,并最后形成研究报告在课堂上进行口头展示,并接受同学的提问。具体步骤如下:

1)要求学生在课前到图书馆和网上查找信息,理解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重要词条,并将重点部分做摘抄,并注明出处。

2)依托教材上的4篇阅读文章,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尤其是阅读大量文献所需要的跳读略读技巧。并带领学生分析语篇结构特征和熟悉典型的语言表达方式,积累学术词汇。

3)通过听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讲座,训练学生听讲座和记笔记的能力。

4)在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基础之上,要求学生就某一个问题写一段话,必须要综合所学信息,并注意学术规范。

5)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就本单元的话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形成书面报告和进行口头展示。

需要指出的是,本门课程班额不宜过大,50人为上限。人数过多,不利于开展课堂活动以及让每个同学都有在课堂上展示的机会。另外,教师作用只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当充分发挥学生在学术英语课堂上的主导作用。但是,如何提高学生对学术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本门课程的教学难点。

(5)评价方式。本门课程应采取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适当加大学生平时成绩在学期成绩中所占比例,以便调动学生参加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在期末考查中,应该注重考查学生对技能的掌握程度,而不是对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

四、结语

对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开设学术英语课程,既符合语言教学规律又符合《课程要求》中的分类指导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是大学英语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也是大学英语必然的发展趋势。本文就我校的学术英语课程的实际开展模式做了一个初步探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问题,希望通过教学实践,能够在不久的将来摸索出一套科学的学术英语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Agnes.L.“ELT today: the experience of HKU and relevance for China”.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2005.

[2]Alexander, O., S.Argent, & J.Spencer, EAP Essentials: A teacher's guide to principles and practice.Reading: Garnet Publishing Ltd,2008.

[3]Coxhead,A.“A new academic word list”.TESOL Quarterly 34.2000.

[4]Hutchinson,T.& A.Waters.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5]Hyland.K.“Specificity revisited: how far should we go now?”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2002.

[6]Hyland,K.,& Hamp-Lyons.“EAP: Issues and directions”.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 1.2002.

[7]Jordan,R.R.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8]Widdowson H G.The Teaching of English through science[C]//In J Dakin,B Tiffin, and H G Widdowson (eds.).Language in Educa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8.

[9]蔡基刚.中国大学英语教学路在何方[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10]蔡基刚.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定位研究[J].外国语,2012(1):69.

[11]蔡基刚.从日本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看我国外语教学目标调整[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3):1.

[12]蔡基刚.我国第一份以学术英语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导文件的制定与说明[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4).

[13]蔡基刚.关于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目标―――兼考香港高校大学英语课程置[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4).

[14]李丽生.SCLT教学模式及其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J].外语界,2002(4).

[15]束定芳,陈素燕.大学英语教学成功之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2010.

[16]唐沛.学术英语教学改革试点高校的教学情况调研――以上海四所高校为例[J].学理论.2013(32):248.

[17]滕智红.国际化形势下科学设立学术英语课程的思考[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13(1):87.

[18]王海华,王同顺.双语教学与公共英语教学的接口问题[J].外语界,2003(01).

[19]王守仁.以提高我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为出发点,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外语界,2006(5):6.

[20]张为民.通用英语教学转向学术英语教学的探索――清华大学公外本科生英语教学改革设想[J].外语研究,2011(5).

本文基于绵阳师范学院校级课题《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学术英语课程》,项目编号:Mnu-JY1424;本文基于绵阳师范学院校级课题《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学术英语》,项目编号:WY201409。

英语国培研修总结篇7

【关键词】市场需求 师范类英语人才培养 需求分析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对英语的需求越来越大,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也逐年增加。在这股英语热下,众多高校竞相开设了英语专业。但据著名第三方调查机构麦可思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称,英语专业成为中国最难就业的专业之一。究其原因,可能是英语人才与现今市场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必须首先研究社会需求,以优化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结构。

二、文献综述

以往对社会需求的研究众多,例如:基于社会需求的经管类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方式研究(曹亚);基于社会需求的职业教育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倪春洪);“英语+管理类”复合型人才社会需求分析(郑晓薇,付军和,杜娟 2010);社会需求导向下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研究(梁贤艳,朱静2014);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应用能力社会需求的调查及分析(于轶)等;但较少有研究“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研究师范类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的文献,特别是关注到福建省各高校的师范类英语人才的培养研究。

三、理论基础

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是指通过内省、访谈、观察和问卷等手段对需求进行研究的技术和方法。需求分析是制定外语教学政策的前提,也成为外语课程设计不可缺少的步骤。苏伟也提出需求分析的目标之一是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束定芳认为需求可以指学生目前的外语学习要求及未来的工作要求,即学生在学完外语课程后能够用外语做什么,达到什么目标。Hutchinson和Waters(1987)的分析模型将需求分为学习需求和目标需求,本研究也采用目标情景分析。

四、研究设计

1.调查对象。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是福建省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具体通过搜集2015年9月1日至2016年8月31日之间的师范类英语人才招聘要求。另外调查分析福建师范大学师范类英语人才的课程设置情况。

2.数据收集与分析。本研究从58同城,赶集网,福州人才网等网站收集招聘广告,基本概括了本年度福建省各类教育培训机构招聘师范类英语人才的全貌。本研究共收集招聘广告655份,将每一份招聘广告分离出学历、证书要求,输入EXCEL进行统计分析。

3.研究问题。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2大问题:

(1)福建省各培训机构对师范类英语人才的学历、证书等有哪些要求?

(2)从课程设置看,对比市场需求,我校应该做出哪些调整?

五、结果与讨论

1.福建省对师范类英语人才的学历、证书等有哪些要求?

表1表明,在调查的655份招聘广告中,要求本科学历的培训机构数量最多,占到总数的56%;随之是大专,约占总数的38%;要求硕士的只占总数的1%左右;可见,大多数培训机构对学历的要求并不高,师范类英语人才可以考虑在培训机构工作,应聘成功率更大。

表2表明,在调查的655份招聘广告中,对大学英语6级的要求最多,占总数的43%;其次是英语专业四级,但也只占总数的26%;而英语专业八级要求只占到总数的3%左右;可见,学校可相对降低对专八的重视度,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准,鼓励更多师范类英语专业学生取得大学英语六级证书。

2.从课程设置看,对比市场需求,我校应该做出哪些调整?研究者通过分析我校师范类英语人才大一大二课程设置,发现课程科目及数量较为合理,与市场需求较为契合。但在大三课程设置的调查中,发现其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偏差。

通过上表可发现课程量大,种类杂。11门必修课及6门选修课会将师范类英语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大大占据;研究者通过仔细对比分析,发现不少课程是为商务英语人才而开设的。比如实用英语翻译、英语口译、外贸英语函电、商务英语都是商务英语专业设置的课程,并不适用于师范英语人才培养,也不符合其市场需求。选修课的设置也与市场需求相差甚远,大都涉及外贸、商务、语言等方向,而并没有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相关课程,也没有涉及到教案的编写、课堂的教学、班主任的工作、模拟教学等贴近师范类英语人才本专业的相关内容。因此,研究者认为学校应当充分考虑师范类英语人才的实际情况和其市场需求设置课程,而不是盲目借鉴其他师范院校。研究者建议删除不符合市场需求的课程,改设更多贴近师范类英语专业的相P课程,以适应市场需求。同时还应该特别开设模拟课堂教学的课程,为师范类英语专业学生进入大四实习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六、结论

总之,在课程设置方面与市场需求对比我校还存在一定提升空间,应从师范类英语人才的市场需求出发调整课程设置。通过本研究可为师范类英语学生了解社会需求,合理安排大学学习提供参考;为福建省各高校根据市场需求优化课程设置提供参考;同时有助于福建省各高校了解师范类英语人才的市场需求状况。然而,由于研究者的个人条件有限,数据收集可能不够全面,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研究结果。在未来的研究方向中,要注意解决这种局限性,拓展研究对象,延伸调查广度,使信息来源多样化。

参考文献:

[1]苏伟.学习者视角下的口译专业课程需求调查与分析[J].外语界,2011,(5):84-92.

[2]陈冰冰.国外需求分析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3): 125-130

英语国培研修总结篇8

关键词:高职高专;商务英语;课程建设

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与特点

商务英语专业到底要培养什么人才?比较一致的说法是“复合型人才”。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用人单位的招聘广告要求应聘者“英语某级,电脑某级,专(本)科学历,精通商务管理,有一定的公关能力”、“精通国际商务关系和运作程序,有较高的汉语知识和外语水平,并能熟练地操作电脑、使用网络”等等,这可以说是对当代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的基本界定。因此,一般本专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既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又掌握国际商务基本知识和技能,会计算机操作,能进行国际经贸交流与合作的应用型人才。程同春教授在《国际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研究》一文中对国际商务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与技能素质要求作出了具体的描述,即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和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需求,对国际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目标是:本专业毕业生应是外语与国际商务两门学科有机融合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即英语+国际商务。具体而言就是:(1)具有英语和国际商务的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2)具有较强的英语和国际商务知识应用能力,能熟练地运用各种知识与技能正确分析、处理和解决国际经贸工作中的各种实际问题。总体技能素质要求是:(1)能听懂有关国际经贸的英语报道、报告和国外商人的英语洽谈。(2)能用英语讨论国际商务的专业问题,能用英语介绍国内外经贸动态,能进行熟练、流利的涉及对外经贸活动各种环节的商务英语洽谈。(3)能阅读国内外经贸报刊的英语文章、经贸法规、商务文件与外商的来函来电。(4)能用英语撰写正确、地道的商务报告与各种涉外商务函电。(5)能准确、清楚地进行有关国际经贸方面各种题材与各种活动的英汉、汉英口译与笔译。

无论是一般院校制定的粗略的培养目标,还是程同春教授对国际商务英语教学的具体描述,都反映了课程结构应与人才所具备的素质结构相适应,使学生达到国际通用型商务英语人才的要求。

商务英语本身具有跨学科的复杂性,培养的是“英语+国际商务”的复合型人才。商务英语专业的结构是“英语+专业”,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应该既重视语言和技能,又重视商务专业内容,两个元素缺一不可。英国的尼克·布里格Brieger Nick设定的商务英语范围包括三个主要板块:(1)语言知识;(2)沟通技能;(3)专业内容。在专业内容中,对“商务”一词的内容要有所界定。由于“商务”一词包括众多含义,以致许多人认为商务英语专业培养出来的人应该是懂经济、贸易、法律、营销、金融、财务、管理甚至保险的“复合型人才”。然而,教学实践证明,几年的大学教育要造就这种全能型的“复合型人才”是不现实的。可以参考另外一种提法,将商务英语细分为一般商务用途英语与特殊商务用途英语两类。以训练语言或商务技能为主的一般商务用途英语的设置可以是比较固定的,涉及专业内容的特殊商务用途英语的设置应该是有限的、动态的。有限即体现“专”字,不能与“商务”沾边的内容都包括,各院校应根据实际情况,较系统地精选一至两个方向;动态则是指选择的方向可以有所不同,可以选择国际贸易,可以选择营销,也可以选择人力资源、电子商务等,各个学校应根据各自具体的培养目标选择不同的课程侧重点。

课程设置的基本架构与内容

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源于《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大纲》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应该培养具有扎实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文化知识并能熟练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商务英语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在我国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中,语言知识与商务知识都十分重要。语言与商务两个元素的学习融为一体,是解决问题的较好方式。在基于商务内容的语言教学当中,商务专业内容是主线,英语是媒介,教学的目的是融商务学习与语言学习为一体。因此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体现如下原则:突出学科主干,注重能力培养,提倡个性发展,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提高综合素质。根据该原则,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可按照“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环节”四大板块构建。高职高专院校自身的生源结构与市场人才培养战略决定了课程设置应该向职业性倾斜,突出“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商务学科知识+商务操作技能”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对基础与应用、理论与实践、选修与必修等课程进行优化组合,确保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具有多专多能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

商务英语作为专业英语课程,即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的一个分支,其课程设计可参照Peter Strevens对ESP教学提出的定义,即四个根本特点(absolute characteristics)和两个可变特点(variable characteristics)。四个根本特点是:(1)课程设置必须满足学习者的特别要求;(2)课程必须在内容(主题和论题)上与某些特定的学科、职业以及活动有关;(3)重点应放在努力使词法、词汇、篇章结构与那些特定的活动相适应的语言运用上;(4)必须与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形成鲜明的对照。两个可变特点是:(1)可以只限于某一种语言技能的培养;(2)可以根据任何一种教学法进行教学。

目前,各高等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主要有商务英语综合技能、商务英语泛读、商务英语听力、商务英语口语、商务英语视听、商务英语写作、外贸英语函电、商务英语谈判、剑桥商务英语、商务英语口笔译等。经贸知识课程主要有市场营销、西方经济学、国际金融、企业管理、WTO与国际惯例、国际贸易与进出口实务、国际结算与支付、电子商务、国际商务谈判、统计学等。文化背景知识课程主要有英美文化概况、经济地理、公共关系学、文化比较等。这样的课程体系改变了过去完全按学科与专业设置课程的做法,突出了能力与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拓宽了文化与经贸知识的基础。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课程交叉重复,分化有余、综合不足,缺乏理论依据,未能充分体现新的教育思想和新的人才素质观等。

高职高专商务英语课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完成这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认真研究与运用科学的教学设计原理和方法,充分考虑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体现鲜明的专业特色,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与完善。

参考文献

[1]程同春,程欣.国际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研究[J].中国教育与教学,2006,(2):1-4.

[2]Brieger,N. Teaching Business English Handbook[M].York:York Associates,1997.

[3]Dudley-Evans,T.& St John. M.J.Developments i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4]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上一篇:语文校本研修总结范文 下一篇:骨干教师研修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