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护士个人总结范文

时间:2023-09-28 22:11:48

血液透析护士个人总结

血液透析护士个人总结篇1

[论文摘要]目的总结了如何降低血液透析中常见的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血液透析护理质量和安全。主要防范措施为:严格规章制度管理,提高工作人员风险和“法规”意识,加强血液透析专科培训,熟练掌握相关理论及操作技能,做好护患沟通和健康宣教。护理操作人员应在工作中认真分析存在的风险诱因,加强防范意识,将透析风险降低到最小,保证透析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血液透析技术是一种专业性强,风险性较大的特殊治疗。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方法。目前,全世界有80万人以上尿毒症患者依靠透析疗法维持生命[1]。随着透析人群不断地增加,相关护理操作风险因素也不断增多。加强风险预防的管理是透析患者安全透析的保证,同时也使工作人员身心健康得到保障。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05年3月至2006年12月对62例各种急慢性肾衰竭、尿毒症、酒精中毒等患者进行了588例次血液透析治疗,回顾分析62例中588例次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中常见的风险诱因及防范对策。

1.2透析资料采用德国贝朗Dialog5.01型血透机。天创净水TCH纯水机水处理系统,透析器为德国生产的Polyflux6LR透析器。穿刺针为日本生产的动静脉穿刺针。血管通路以动静脉直穿或双腔管置管。

2风险诱因及防范对策

2.1从事血液透析医护人员的潜在风险

2.1.1医护人员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在透析前未重视病人的知情同意权,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欠全面,对透析风险未明确告知.

2.1.2有被某些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护士每天都要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物,暴露于多种危险中[2]。在操作中有被血源感染的潜在风险。血透时间长,血透室通风效果不良将造成与患者呼吸道传染病的交叉感染。

2.1.3针刺伤是护士最常见的职业伤害其中血源性针刺伤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而又最危险的职业性暴露[3]。主要因素是处置针头及处理临床医疗废物时容易被刺伤;个人防范意识不强,工作条理性差也有关。

2.1.4防范对策①开展经常性法制教育,提高法律意识。认真履行告知义务,融洽医患关系、防范医患纠纷。②提高工作人员风险意识,制定血液透析护理风险预案。③提高护士的自身素质,加强防护意识,自觉执行预防职业暴露的措施,吸取教训,有效预防相同原因的针刺伤。

2.2血液透析中患者潜在的风险因素

2.2.1血管通路感染由于动静脉穿刺是侵入性操作,部分患者防御功能差,都是造成血管通路感染的相关危险性因素。

2.2.2防范对策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及无菌技术操作,严防穿刺部位感染。做好临时性血管通路的护理及宣教。

2.3深静脉及动脉穿刺失败

2.3.1由于穿刺者经验不足,技术不熟练,患者血管条件差。

2.3.2防范对策操作前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讲清此项操作的风险并签订协议。严格执行静脉穿刺的操作规程;对血管条件较差者应由技术熟练的护士进行穿刺,最好固定护士操作,透析前用热水袋保暖(尤其冬天),使血管扩张,有利于穿刺。

2.4透析器运转不良

2.4.1不熟练机器的使用及故障排除方法,机器异常运转时没有及时发现。

2.4.2防范对策护理工作人员必须经过血液透析专科培训,熟练掌握血液透析相关理论及操作技能,并通过考核合格后才能独立上岗。每次透析结束后应做好透析机的消毒处理,定期对透析机进行检修和保养。

2.5透析过程中出现凝血现象

2.5.1由于抗凝剂剂量不足,血液流量因素,出血和术后应用无肝素透析的患者可发生凝血。

2.5.2防范对策密切观察和护理,在透析过程中要维持血管通路通畅,监测动静脉压力,注意观察透析器的颜色。血压过低者,透析过程同时输入液体,以免影响血流量,同时可维持血压正常。对高凝、毒素高、酸中毒严重的患者、根据个体情况可适当增加基础肝素量。

3讨论

血液透析是一门技术性、专业性、责任性很强的工作,我们只要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风险意识,不断总结血液透析管理的经验,降低血液透析中常见的护理风险,探索出更好的防范对策,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医疗卫生服务。

参考文献

[1]叶任高,沈清瑞主编.肾脏病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602

[2]王会.透析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与防护[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0):1530-1531

血液透析护士个人总结篇2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17.324

2010年1月卫生部颁布了《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的通知[1]。2010年10月内分泌肾病科病房被医院定为第2批试点病房,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取得满意效果。2011年1月血液净化室又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至今1年余,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我科分为内分泌肾病科病房和血液净化室。血液净化室有普通透析机19台,在线血滤机1台,CRRT机1台。主要负责肾脏病终末期患者的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灌流及危重患者的持续血液净化治疗等。每年血液透析达16000余人次,血液滤过368人次、血液灌流936人次。血液净化室护士16名,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8名,护师3名,护士4名。

方法:

⑴动员学习:组织全科护理人员认真学习《护士条例》、《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活动方案及相关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医疗损害责任”,通过学习和动员,护理人员转变了观念,认识到优质护理服务不仅仅是在病房,而是有护士的岗位都应实施,由“要我服务”向“我要服务”转变,注重临床实效,让患者满意是护理人员的终极目标。

⑵加强护士技能培训:①分层级制订培训计划和内容,主要包括血液净化室的制度、职责、工作流程、血液净化操作技术、各种急救仪器的使用、心肺复苏等。②完善了血液净化室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每月组织1次,认真做好演练记录,熟记应急程序,从而提高护士应急能力;编写了《血液净化护理手册》,护士人手1册,以便学习应用。③方法:安排副主任护师及主管护师讲课,每月业务学习2次,转科护士每周培训1次。主管护师每季度考核1次,护师及以下人员每个月考核1次。成绩计入绩效得分内。

⑶实行分层级管理:分主管层、执行层和基础层三层。主管层由资历深、业务能力强的护士担任,主要负责对透析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情、治疗的效果,透析过程中易出现的并发症,透析间期患者饮食控制的依从性及家庭经济收入情况等,并提出干预措施,同时监督指导下层护士完成各项工作。执行层主要负责透析患者上机、下机治疗技术操作,要求执行治疗、护理准确及时。基础层护士主要根据主管护士对患者的评估,协助主管层护士完成患者的基础工作及生活护理,如透析液的配置,透析机的清洗与消毒,床单位的更换,透析患者的接诊与送出,协助进餐及大小便等。

⑷实行个性化排班:在护士分层的基础上改变传统的排班模式,实行“分组包干责任制”。共分为4个小组,每组1名组长(主管层护士担任),1个小组负责25名左右患者,每位护士负责5~7名患者,为24小时负责制。根据血液净化室的工作性质,护士上班时间为周小时制。上午班7:00~15:00,负责上午透析患者的从上机到下机的全程操作与护理监测;下午班12:00~20:00,负责下午透析患者的从上机到下机的全程操作与护理监测;同时将护士意愿融入了排班中,增设帮班11:30~15:30,这样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得到的是无缝隙、全程的护理服务,同时也加强了薄弱时段,即中午患者同时下机、上机的力量,大大降低了护士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

⑸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护士绩效考核是目前卫生部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的护理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2]。根据护理部考核制度,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血液净化室护士的绩效考核标准,用数据对个人的岗位、劳动强度、工作表现、完成的数量和质量、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客观评价,根据绩效得分计算绩效奖金,每人每月绩效总得分的高低,决定着获得绩效奖金的多少。

⑹建立特色服务,全面落实健康教育:净化室内设制护理园地宣传栏,内容多为简单易懂的血液透析知识;设立“沟通箱”,随时了解透析患者的需求。在透析过程中,责任护士常规向患者讲解饮食的重要性及控制水和钠盐摄入、蛋白质摄入的具体方法,动静脉内漏的自我护理,中心静脉置管的自我管理及运动活动方式等。透析间期患者每天7:00~7:15接受责任护士所发的教育短信。19:30~20:00责任护士接受患者反馈的信息。回复短信内容包括当日的一般情况、自我感觉、入液量、钠的摄入量、运动情况等,无短信回复的患者,所负责护士立即电话访问。每月由护士长和主管层护士组织召开“透析病友联谊会”,与病友沟通交流,询问他们的感受,了解他们的需求,征求他们的建议,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⑺寻求家庭、社会支持:与透析患者家属沟通,指导透析患者居家护理的方法;对特困患者组织全院捐款,向新闻媒体求助,与市医保中心、新农合医疗办公室沟通,争取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报销比例。

结 果

血液净化室2011年的满意度调查平均98.67%,高于2010年的95.31%3.34个百分点;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86.54%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控制在规定的范围;高于文献报道的70%[3]。

讨 论

通过护士实行分层级管理、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护士满意度及幸福感提高。自血液净化室开展优质护理后,环境变得更整结卫生,患者得到了全方位、无缝隙的护理服务,护士的工作从院内延伸到居家;患者治疗依从性得到提高,使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控制在规定的范围,提高了患者透析充分性,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及预后。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关于印发《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的通知[S].卫办医政发,2010.

2 黄正新.护士绩效考核标准的建立与实施[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3-14.

血液透析护士个人总结篇3

关键词:人文关怀 血液透析 护理

血液透析疗法是目前医学临床上治疗尿毒症的最主要方式之一。“人文关怀”是一哲学伦理概念,是建立在人性、人格、人本的基础上,从尊重人、爱护人、关心人的情感出发,挖掘人的潜能,体现人的最大价值,是对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命运和前途的关心,是对人性和人权的尊重和保护,是对人独立思想和人格的容许与提倡[1]。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人文关怀两种不同护理方式,经临床实践证明,采用人文关怀护理能够对血液透析患者产生较为显著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1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9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的资料。其中,男性患者51例,女性患者39例;患者年龄22~85岁,平均52.5±3.4岁;患者接受透析时间0.1~21年,平均4.2±2.2年,经入院前检查发现,患者中,慢性肾炎患者40例,痛风性肾病患者9例,糖尿病肾病患者15例,肾移植手术后失败患者2例,高血压肾病患者14例,多囊肾患者6例,梗阻性肾病3例,肾结石1例。经检查,所有患者均无精神疾病史。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接受血液透析时间及具体患病种类以及既往病史等方面进行比较,各项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护理方法

由护士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组内患者实施常规性的护理。其主要内容包括:在透析开始前向患者告知血透过程中的具体注意事项,以及血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让患者尽量保持心态平稳与良好;医护人员要努力营造一个洁净、明亮而又舒适美观的血透环境,以使患者在透析过程中能产生一种较为轻松、愉悦的心境;在治疗过程中,护士要密切注意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和透析机器参数的变化情况,严防意外情况发生;同时根据每例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适当的指导。

1.2.2 实验组护理方法

医护人员除进行对照组常规护理外,并采用人文护理方式对组内患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专业护理。其主要内容包括:向组内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尿毒症与血液透析的具体知识,鼓励他们正确认识疾病、积极配合透析治疗,努力增强患者的信心。透析间的环境和设施布置尽可能体现温馨、舒适和方便,配有专人专用床单和被套、安排顺手透析机器,配备遮阳窗帘,移动式餐桌等;生活和护理治疗设施等硬件充分考虑患者需要,如配备微波炉,开水炉、纸杯,内瘘压脉带,便盆等。为体现人文关怀,特设家属等待室,室内张贴透析相关知识及健康教育图片和透析中心及主治医生电话,便于患者及家属联系,创造良好的社会交际氛围,努力营造一种充满关心和尊重患者、以患者的利益和需要为中心的人文环境,使其感到安心和舒畅。护士在进行血透各项操作时,应沉着熟练,向患者告知操作中可能给其带来的各种不适反应,并给予适当的安慰和鼓励,消除其恐惧心理,让患者产生较好的治疗依从性和对治疗的认同度,以取得患者的配合[2]。对血管难度较大的穿刺操作时,采用两名护士配合穿刺模式,确保一针见血,减少患者因多次扎针而产生的痛苦。

透析过程中,护士要密切观察定时测量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定时观察内瘘穿刺点有无渗血,肿胀,对于病情较重、体弱年迈的患者尤需加以关怀,多加巡视观察,发现不适应及时与医生联系处理,以防止透析并发症的发生。并利用空余时间给予患者及家属进行饮食,留置管,内瘘及透析并发症预防等方面健康教育指导,已取得家属的配合。在巡视过程中,护士要细心观察,对于焦虑情绪不稳定的患者要做好心理疏导,耐心讲解透析知识及其他患者的透析效果,消除不良情绪,要表现出足够的同情心,耐心和关心,以使患者及家属放心 ,积极配合治疗。

在血透完成时,护士应熟练掌握回血操作,拔针的动作要轻柔而迅速,并详细交待患者或家属止血带的具体压迫时间,穿刺点的观察及渗血紧急处理。治疗结束后,协助行动不便或身体不适的患者穿好衣服,指导患者测量体重。在人文关怀护理过程中,护士要尽量使患者合理的生活和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主动为患者端送饮水、加热食物、送服药品及送便盆等,并指定专人为行动不便,无陪客患者缴费,取药,配备冰箱为路远患者储药提供便利。

1.3 评价标准

在透析开始前,由相关护理人员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测量两组患者的焦虑状况。问卷内容共有25个项目,每个项目评分共有4个等级,分别计为1级~4级,问卷项目总分100分,当SAS的标准分大于(含)50分时,则计为焦虑。在透析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测量每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水平。满意度分级分别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l9.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本次实验数据,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SAS标准分评分情况对比

实验组的患者焦虑率和SAS平均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对比均具有显著差异(P

2.2 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总体满意度明显较高,对比均具有显著差异(P

3 讨论

接受血透治疗的患者由于自身病情常常反复发作、病程较长、治疗费用高、长期的饮食控制、透析时常出现不良反应与难以忍受的疼痛、各类并发症等各方面不利因素,往往导致患者的心理状况发生不良转变,容易出现焦虑、恐惧、抑郁、失望、悲观等一系列负面情绪,影响治疗进程的同时也会直接影响到患者自身病情的康复。人文关怀贯穿在整个护理工作之中,强化了护士的爱心、责任心。患者在接受治疗和护理时,能够体会到被尊重、被关爱,使护患之间能够相互配合理解,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在患者的信任中,增强了责任感和爱心,从而促进了护士自身价值的实现[3]。在护理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坚持人文关怀的理念,经实践证明,在实施了一系列有系统的人文关怀措施后,在治疗前,实验组患者的焦虑程度会较明显地低于对照组水平;而在治疗满意度上相比,实验组的治疗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人文关怀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产生了较为良好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人文关怀护理能有效降低诱导期血透患者在治疗前的焦虑程度,并增加患者对治疗满意度水平,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已利于患者疾病及身心的康复。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运用。

参考资料:

[1]范迪迪,王静,张薇.血液透析中人文关怀的应用和体会[J].淮海医药,2011,29(4)

[2]成剑焕.人文关怀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6)

血液透析护士个人总结篇4

【摘要】 〔目的〕通过对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得到了更多的健康知识信息,提高了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程度,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采用岗位责任制、电化教育、公休座谈会、发放宣传册等形式进行宣教。〔结果〕所有病人都从有症状的被动透析转变为无症状的主动透析,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也充分发挥了护士的个人潜能,融洽了护患关系。

【关键词】 健康教育;血液透析

随着我国医学科学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和全民医疗保险的逐步普及,越来越多的尿毒症患者已经有条件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而透析治疗的目标也由原来的单纯延长寿命逐渐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转变。近年来,护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护理学专业最受瞩目的学科之一。护理人员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有了更深入更广泛的认识,在预防远期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上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血液净化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6例,其中,男59例,女47例。年龄在18~83岁,文化程度大专6例,高中54例,文盲20例,其余在小学到初中之间。

1.2 方法

1.2.1 岗位责任制 将透析患者分成6个病人为一组,分配1名责任护士,透析时发给每位患者一本《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宣传手册》。责任护士在床旁一对一进行宣教、讲解,有家属陪伴者,要求家属参与。家庭是一个自然支持系统,良好的社会、家庭有利于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

1.2.2 电化教育 在血透室内设置壁挂式电视,在透析中可观看电视节目、录像光盘,使健康教育形象化。

1.2.3 定期举办座谈会、进行小组讨论 重视教育沟通的双向性,请透析时间长、生活质量好、自我护理有心得的患者现身说法,从患者自身角度理解疾病、总结经验,同时鼓励患者提问,并围绕有相同问题的患者进行小组讨论。责任护士根据这些问题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

2 健康教育内容

2.1 入院指导 常规的接诊护士介绍病区环境、管理制度、主管医生、责任护士、护士长及科主任等,使病人尽快熟悉环境,消除陌生感,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新入院病人缺乏相关相应的知识,由责任护士根据患者文化程度采取通俗易懂语言介绍疾病的发生过程、治疗方法、血液透析的目的、透析过程及期间的配合事项等。

2.2 心理护理 患者的心理状态取决于其性格特征、社会支持度以及造成的痛苦程度[1]。大多数血液透析患者有紧张、恐惧、焦虑、医疗费用昂贵所造成的压抑、悲观情绪,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尽量满足患者的各种需求,使其尽快地转换角色、尽快熟悉透析过程,积极配合治疗。

2.3 饮食指导 合理的饮食是透析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每周的透析次数决定患者的摄入量,3次/周的血透患者原则上不限制蛋白质摄入,蛋白质摄入量为1.2~1.5g/(kg*d),2次/周的血透患者,蛋白质摄入量为1.0~1.2 g/(kg*d),尽量选择优质蛋白质,如鸡蛋、牛奶、瘦肉、鱼等。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及油炸性食物,避免进食含钾、钠、磷高的食物,采用高热量透析,总热量40~45kcal/(kg*d)。

2.4 用药指导 端正患者的服药意识,坚持正规服药,如有高血压,透析前应停服一次易使血管收缩力降低的降压药。应用促红素,同时补充铁剂、叶酸等以改善肾衰性贫血、心血管功能及精神状态。

2.5 内瘘护理的观察 内瘘血管通路是长期血液透析病人的生命线,做好内瘘的护理、延长动静脉内瘘的寿命对患者非常重要。内瘘初期,指导患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自我锻炼,包括握拳运动及腕部关节运动,以促进血液流动,防止血栓形成。教会病人每天检查内瘘血管的震动,观测有无红肿、疼痛、硬包块,如有异常,即刻回医院处理。告知患者不可在内瘘侧肢体上采血、输液、测血压、悬挂重物,避免内瘘侧肢体受压、衣袖过紧。透析结束,压迫穿刺点15~30分钟,力度适中(在压迫点上方能触摸到震颤)。穿刺部位24小时内避免热敷,24小时后可反复用热毛巾湿敷。热敷可扩张血管,增加局部血流量;提高血管壁弹性,改善穿刺部位的修复力。土豆片冷敷,喜疗妥每日2~3次,均匀涂于穿刺处、血肿处及瘢痕处,主要以软化瘢痕和血管,促进渗血吸收[2]。临时留置导管者,局部要保持清洁干燥,防止感染、脱落及空气栓塞。

2.6 日常生活指导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免疫力低下[3],要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休息、注意保暖,防止受凉、感冒;注意个人卫生,皮肤瘙痒时,用温水擦洗,忌用肥皂、乙醇擦洗,避免抓痒,保持皮肤清洁。严重瘙痒时应增加透析次数或行血液滤过等,教会患者每天测量血压、记录尿量,有条件的应测量体重,保证透析间期体重每天控制在一公斤。鼓励患者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体现自我价值,增强自信心。

3 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患者得到了更多的健康知识信息,提高了患者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从而形成有利于自身健康的行为习惯,避免了许多影响透析的不利因素,使患者从症状的被动透析变为无症状的主动透析,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通过系统的健康教育,让患者饮食更科学,生活方式更健康,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况,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也充分发挥了护士的个人潜能,融洽了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 岳晓红.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J]. 医药论坛杂志,2008,29(8):93~94.

[2] 张海云,杨红梅. 连续健康教育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保护中的意义[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8,4(1):42~43

血液透析护士个人总结篇5

关键词:血液净化中心 护士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

血液透析技术是一种专业性强,风险性较大的特殊治疗,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方法。血液净化中心护士每天都要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物,暴露于多种危险中[2],易造成皮损伤和黏膜接触暴露,有被某些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是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针对血液透析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和如何作好防护对策介绍如下:

1危险因素分析

1.1机械性损伤因素

锐利器械损伤是血透室护士最常见的职业事故,主要指针刺伤,据报道,全世界每年约有100万意外的针刺伤,20多种血源性传播疾病可通过针刺伤而传播[3]。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护士每天要给患者进行动静脉内瘘的穿刺和注射药物,留取标本、利器回收等操作,发生针刺伤的几率很高。手在刺破的情况下,其危害不仅限于针刺损伤的本身,接触被污染的物品和设备而被传播疾病,最常见最可怕的是乙肝、丙肝和爱滋病,它们通过血液传播的效率很高,一次即可感染[4]。资料显示:因职业引起的感染途径中,由针刺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而引发血液感染占80%,可见针刺伤已经成为护士发生血液传播性疾病最重要的传播途径。

1.2化学因素

透析室护士每天都要接触大量的化学消毒剂,如过氧乙酸,冰醋酸、次氯酸钠、甲醛,和各种透析机清洗液,消毒液,椐报道甲醛浓度过高接触者可有食欲不振、头疼、心悸等不适[5],并可刺激呼吸道黏膜、眼结膜,出现流泪,眼睛干燥,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过氧乙酸也可以通过呼吸道黏膜的接触对人体造成直接伤害。戊二醛等均对人体皮肤、眼睛、呼吸道黏膜有刺激。

1.3生物因素

在我国,HIV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又是HBV和HCV肝炎高发区之一[6]。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员一旦被患有乙肝或丙肝的病人使用过的穿刺针将手刺破,则感染乙肝丙肝的几率很高。血液净化中心的护士每天进行血管穿刺、体外循环、回路的冲洗,要接触患者的血液,存在可能被感染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病毒、艾滋病病毒的危险。大多透析室工作人员少,工作量大,即使皮肤完整性受损仍要坚持工作,这样也大大增加了经皮肤感染病毒的几率。不停的接触来自各种原因被血液污染的物品和物品表面,很容易通过血液交叉感染,使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员成为易受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1.4物理因素

1.4.1空气中的有害成分,如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医护人员经常闻臭氧味。臭氧是一种具有强烈刺激作用的物质,对眼和肺有较强的刺激,长期接触可致肺气肿和肺组织纤维化。

1.4.2噪音血液净化中心的噪音主要来自水处理、透析机、空调、患者的,长期在噪音的环境中工作,易使人疲劳、烦躁、头痛和听力下降、注意力分散等。

1.4.3大量的搬运透析粉和透析液使护士发生腰肌劳损和脊背损伤的几率很大,不对称的工作姿势也会造成骨骼的损伤,如在给患者穿刺过程中需要弯腰,遇到穿刺不顺利的情况,往往一个姿势保持较长时间;透析结束拔除动静脉内瘘针穿刺点局部压迫止血也需弯腰操作。

1.4.4水处理及透析设备和抢救设备的频繁使用,使透析室护士在透析过程中触电危险的可能。

1.4.5在整个患者透析过程中,护士需要随时观察机器运转情况,患者的透析反应,应对机器的报警,处理发生的各种各样问题,长时间站立使下肢静脉回流不畅造成下肢静脉曲张。

1.5心理压力

维持性透析患者终身须依赖血透维持生命,血液透析是一个特殊的工作岗位,患者每次治疗在4.5~5小时之间,血液体外循环随时有可能出现问题,随时要分析判断机器报警及各种检测系统是否正常,患者不适的原因及故障排除,思想必须高度集中,这样思想长期处在紧张之中,使人体的生物钟受到干扰,发生职业应激。这些职业应激的影响不低于物理化学因素,可导致消化道溃疡等疾病的发生。另血液净化中心危重患者多、工作量大,血液净化护士既要监测患者又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观察机器的各项指标,经常加班加点,长时间精神压力大,工作的超负荷,极易造成身心疲惫,产生烦躁、焦虑、抑郁情绪。

2防护对策

2.1转变观念,提高防范意识

目前,对医护人员进行的教育已被大多数国家认为是减少职业暴露的主要措施[7]。血液净化室的护士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明确只有有效的保护自己才能更有效的保护病人,绝大多数护士职业损伤是完全可以避免或降低其损伤结果。医护人员进入血液净化中心要更衣,穿工作服,换鞋,戴口罩、帽子,必要时穿隔离衣;护士在进行患者血液、体液的操作时,要戴手套,发现手套破损时及时更换;当预料到血液可能飞溅到操作者的眼、鼻时,则应戴护目镜,口罩被血液污染时,立即更换,接触患者前后要严格洗手,洗手是最有效的预防感染的措施之一。无菌操作前后,接触患者后及处理患者用物后必须彻底洗手,使用有抑菌效果的洗手液,按标准分步洗手,每完成一个血透操作,用快速消液消毒手。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应不断强化护士的安全防护意识,加强工作操作常规、临床技能、感染知识等培训,在临床工作中加强监督检查,强化落实,并转变护士不怕脏、不怕累的传统观念。

2.2严格执行操作流程,注意日常操作安全

护士必须戴手套和使用持物钳夹取污染针头、穿刺针和其他尖锐物品,并放于专用的锐器盒内按规定处理。有研究表明,如果一个被血液污染的针头刺破一层乳胶手套或聚乙烯手套,医务人员接触的血量比未戴手套时可能减少50%以上,说明戴手套非常重要。如发生针头刺伤皮肤,应尽可能挤出血液,彻底用碘伏消毒。

2.3锐器伤的预防措施

锐器伤已经成为感染HBV、HCV、HIV的主要传播途径,血液净化中心护士每天进行穿刺性操作,经常接触针头和玻璃碎片等致伤因子。因此护士在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操作规程,治疗中禁止徒手携带的针头等锐器,禁止手对手直接传递针头、刀片等锐器;使用后的注射器针头等锐器要立即放入锐器盒,避免二次处理。锐器盒外要有醒目警告标志;严格按医疗废弃物的处理规定处理血液净化中心的医疗废弃物。如有损伤,应立即立即从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挤出血液,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如患者为乙肝或病肝,被刺伤人员应于4h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或在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型标志物检查阴性者于1~3月后再检查。并要及时向医院有关部门汇报,给予相应的处理和登记并做跟踪调查,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使护理人员在发生职业损伤后得到及时补救治疗和检查跟踪,有效地维护职业安全。

2.4化学消毒剂预防措施

严格掌握化学消毒的性能、不良反应、使用方法、配制时间、实施规范管理,使用和配制时戴口罩、手套、防护镜,防止消毒液溅出。定期开窗换气,加强空气流通,降低室内化学消毒剂的浓度,减少对人体皮肤、呼吸道的刺激。护士在进行血液透析操作或接触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时需戴口罩、袖套、手套。接装管路及穿刺均应做到一人一幅手套。在进行复用透析处理时,需穿袖套,戴双层手套、防护眼睛,穿防水围裙。手套、袖套、防护围裙及防护眼睛一直被认为是减少医务人员血液暴露的最主要措施之一。如工作服被患者血液或体液污染,应先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再清洗。如化学试剂或消毒液不慎污染皮肤或溅到眼中,应在流水下反复冲洗。

2.5防止血液传播

上机、下机、冲洗回路操作过程中戴好手套、帽子、口罩,穿好防护服,防止血液溅到皮肤上,拔针时禁止双手回套针帽,穿刺不成功时,递针重新穿刺,戴好针帽传递,手持针头,锐利面不要对着他人,以免刺伤。禁止用手分离污染过的针头和注射器,配备随手可得的符合国际标准的锐器物收集器,配备锐器物收集器被认为最理想的减少针刺伤的方法,可降低50%的针刺伤发生率,每年定期对护士查体并建立健康档案。患者第1次透析前常规查肝功能、肝炎病原学,及时控制血液传播性疾病的蔓延。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卫生宣教工作,要求其严格执行透析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尽可能地减少交叉感染的因素。

2.6环境管理

2.6.1血透室布局合理

血透室按功能严格划分为三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工作人员和患者均需更衣换鞋后才能进入透析室。保持室内清洁、干燥、限制人员流动,防止交叉感染。

2.6.2定时空气消毒

透析室每日夜间使用三氧消毒机定时开机4h进行空气消毒,注意空气湿化,提高消毒效果。

2.6.3加强通风

每日全部患者离开后,将透析室门窗打开,自然通风30min。对于噪音防范,及时关闭隔音的门窗,及时维护机器;对患者的,对症处理,减少病痛的折磨,做好心理护理,能安静地接受治疗。同时尽量不用紫外线,必须用时用后勿立即进入室内,待其逐渐分解为氧自行消除,并加强通风或改用循环风空气消毒机。

2.6.4透析液和透析粉的搬运尽量使用低平车,减少工作人员的搬运,从而减少肌肉和脊柱的损伤几率。工作中应正确运用力学原理,注意节力技巧。

2.7提高心理素质

进入血液净化中心的护士必须经过血液净化知识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同时,加强专科技能培训,提高专科护理技能和各种异常情况的处理能力,熟悉透析器报警信息,并能及时排除。工作中,采取新老搭配,在保证患者治疗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加班、拖班,保证护士的休息,减少生理疲劳。平常加强身体锻炼,坚持户外锻炼,多做有氧运动,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抵制各种损伤的能力。实行人性化管理,合理安排休息,提高护士待遇,缓解精神压力,加强文化修养,保持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心胸开阔,提高心理素质,加强心理承受压力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服务观。营造宽松、愉悦、团结奋进的工作氛围,培养缜密、热情顽强、幽默的工作团队,将心理压力降到最低。

3结束语

血液透析是一门技术性、专业性、责任性很强的工作,我们只要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风险意识,不断总结血液透析管理的经验,降低血液透析中常见的护理风险,探索出更好的防范对策,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医疗卫生服务。

参考文献:

[1]叶任高,沈清瑞主编.肾脏病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602.

[2]王会.透析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与防护[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0):1530.

[3]叶志军,张小娟,吴峰,等,骨外科医师,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风险与对策[J],实用全科医学,2007,5(9);816-817.

[4]倪传英,袁晓华,张敏,手术室护士职业性损伤的原因及防护措施[J],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8):1911.

[5]唐跃华.供应室护士职业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J].当代护士,2006,8:112-113

[6]张光慧,赵庆华.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6,20(8):1977-1979.

血液透析护士个人总结篇6

关键词:心理干预;自我管理督导;维持性血液透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是指利用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挽救患者的生命,可明显减轻患者的尿毒症症状,提高生存率[1-2]。笔者所在医院选取90例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心理干预和自我管理督导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0月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①血液透析治疗>3个月;②取得患者知情同意;③排除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等。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包括男性患者25例、女性20例,年龄22~71岁、平均(45.3±6.1)岁;对照组包括男性患者27例、女性18例,年龄23~69岁、平均(44.9±6.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

1.2.1研究组 采用心理干预和自我管理督导:①心理干预:⑴心理评估:护理人员需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详细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特征;⑵针对性心理干预:依据量表调查结果及患者的个体心理特征给予适宜的干预方法,如认知干预、情绪治疗等;⑶建立家庭、社会支持:与患者家属、朋友积极沟通,使其参与到患者治疗中,鼓励患者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举办有关血液透析的健康讲座等;②自我管理督导:⑴成立自我管理督导小组:成员包括护士长、责任护士、医师及患者家属,所有成员需充分认识自我管理;⑵设置自我管理督导目标:详细记录患者的日常液体摄入、饮食、活动等,将各个主要目标分成几个短期目标逐步实现;⑶个体化督导措施:督促患者记录每日血压、尿量及液体出入量,制订合理食谱,掌握热量、脂肪、蛋白质摄入量的计算方法,制订运动干预计划,积极融入社会、工作活动,保持良好心理状态。

1.2.2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给予健康宣教、心理状况评估、饮食指导、并发症预防等常规护理措施。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及自我管理行为总评分的差异。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SAS、SDS及自我管理行为总评分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AS、SDS及自我管理行为总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3 讨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维持生命的主要方法之一,但长期透析治疗,患者易产生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影响透析疗效和患者的透析依从性[3]。通过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采取集体干预与个体化干预相结合的方式,可明显盖伞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4]。同时,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中,帮助患者养成较好的自我管理能力,积极改变以往的不良生活习惯,在饮食、水盐摄入、运动、社会活动、遵医用药、规律透析等方面进行转变,督促其执行情况,可明显提高患者自我控制情况[5]。旨在探讨心理干预和自我管理督导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表明: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AS、SDS及自我管理行为总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心理干预和自我管理督导用于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导管感染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抑郁焦虑症状,提升自我管理行为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辉,潘慧娟,段鸿侠,等.心理干预和自我管理督导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0):106-108.

[2]张敬丽,赵素梅,王晶,等.自我管理行为与难控性透析间期体重增加值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9):822-824.

[3]邢伟,吴艳青,宋延锋,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干预与生活质量[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1,15(5):901-904.

[4]王新歌,樊少磊,韩晗.协同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3):207-209.

[5]陈玲,梁颖,侯诗箐,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护理干预[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3,16(3):321-323.

血液透析护士个人总结篇7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43例,男25例,女18例,年龄18~68岁,平均52岁。

病因:慢性肾小球肾炎22例,糖尿病肾病13例,高血压肾损害5例,梗阻性肾病1例,多囊肾2例。

透析方法:全部病例在积极内科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血液透析,常规碳酸氢盐透析液,每周1~3次,每次4小时,血流量180~250ml/分,应用普通肝素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血管通路39例为内瘘,4例为颈内静脉半永久置管。

透析设备选择:选用尼普洛NCU-12透析机,透析器为Polyflux 6LR。

结 果

1例死于脑出血,42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有25例次出现瘘穿刺后的皮下渗血,所有患者在不同时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护 理

饮食护理:有研究表明,当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入规律血液透析治疗后,由于血液透析时较多营养物质的丢失,特别是蛋白质、微量元素及其无机盐等的丢失,很容易造成患者营养不良及其电解质的紊乱,此外,由于体内毒素的影响,患者长期食欲不振、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等,导致患者营养摄入不足,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长期存活及其生活质量。

因此,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问题极为重要,作为护士要指导患者家属合理调配饮食,加强健康教育,具体如下:①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血液透析时可丢失一部分蛋白质和氨基酸,造成负氮平衡,因此,透析患者要比保守治疗者摄入更多的蛋白质,推荐蛋白的摄入以每日1.2g/kg为宜,尽量进食高生物价优质蛋白,如蛋清、牛奶、瘦肉等。②摄入适量的热卡,充足的热量可抑制蛋白的异化并维持理想的体重。③控制液体的摄入,要严格控制液体的摄入,尤其是无尿的患者,2次透析期间的体重增加不应超过原体重的5%。④限制磷、钾的摄入,⑤适当补充维生素。因此,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合理准确的护理措施,不仅可以达到或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防止或减少并发症,还可以增强透析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进行维持性透析治疗的患者需要注意透析期间的饮食,医生也需要对部分患者透析时营养社区的特殊要求进行培训,不能习惯于原来非透析疗法时的营养方式,因不敢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限制糖、脂肪的摄入,导致能量供应不足,使蛋白质的利用率下降。 透析尽管可以挽救病人的生命,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但是也会产生许多的并发症,如电解质失衡、皮肤瘙痒、营养素损失、睡眠障碍等。总之,长远来看其趋势仍是往生活质量和身体素质越来越差的方向发展。这就是为什么称之为维持性治疗的缘故。

心理护理:随着健康观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措施的目的不仅在于提高患者生存的数量,尿毒症患者长期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不仅会产生许多并发症如贫血、营养不良等,透析本身高昂的费用也给患者及其家属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每周2~3次的透析使得患者及其家属的日常工作无法正常进行,经济上、精神上都承担着较大的压力,容易引起情绪的改变,进而产生各种心理和精神问题,患者常存在焦虑、悲观情绪,以致影响患者对透析的配合和治疗效果。护士应根据不同的心理特征进行心理护理,使患者心情舒畅,保证透析的顺利进行,从而有效的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因此护士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做好心理沟通,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做好心理疏导。

加强动静脉内瘘的护理: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的必要条件,是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其是否完好和保持充分的充盈,直接关系到血液透析的血流量,从而影响着血液透析的效果,因此要加强护理和观察[1]。嘱患者不要提重物,不要挠抓瘘处,不要把造瘘的手压在身下,血液透析结束后压迫穿刺部位的胶布力度要适中,视情况在透析结束后2~4小时松开或解除,禁止在瘘处抽血、测血压,随时观察瘘处的血管杂音和震颤的强弱,防止动静脉瘘闭塞,特别是门诊透析患者,其透析间期是在家中度过,护理人员更应做好有关的保护知识和注意事项的宣教工作。

防治并发症:文献报道[2],保持透析过程中血液动力学稳定,如延长透析时间,逐步达到干体重,防止血压波动,对心脏的不良影响也逐渐降低,对长期保护心功能有利。血液透析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并发症,而且发生迅速,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常见的并发症有低血压、失衡综合征、热原反应、低血糖及其他一些并发症,如心律失常等,低血压是透析中最常见的并发症,约占整个透析患者并发症的20%~30%,因此,对于血液透析的患者,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和生命体征变化,每小时测血压、脉搏等,对于新进入透析的病人更应加强观察,每半小时监测血压、脉搏等,一旦出现透析并发症,应立即通知医生并予以处理,必要时结束透析。

讨 论

透析治疗技术取得了一定进步,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注意,血管通路是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必要条件,是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动静脉瘘是否完好和保持充分的充盈,直接关系到血液透析的血流量,从而影响着血液透析的效果,若动静脉瘘闭塞,患者需重新建立血管通路,这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加大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血液透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常使血液透析不能顺利进行,导致透析不充分,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影响存活率。因此,护士必须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评估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潜在的影响和可能做出预测,及时制定护理措施,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充分透析,加强营养,控制血压,纠正贫血,纠正电解质紊乱,限制水分摄入,预防感染等,并定期对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充分性进行评估,制定个体化的透析方案。

参考文献

1 刘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围手术期的观察及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9):1389-1389

血液透析护士个人总结篇8

报到的第一天,护士长就带着我们了解了血液透析室的大体环境,给我们讲了血液透析室的几个规定:一、进入血液透析室要还白鞋,因为这里的环境比较特殊,不能绝对无菌,但是我们要尽力做到尽量;二、与病人接触时要带手套,既是对病人负责,也是在保护我们自己,这里的病人自身抵抗力比较差,所以我们要减少传染,切断传播途径。

在科室老师对我们很好,总鼓励我们,要敢做,不能什么都只是看,要自己亲自动手实践才能记忆深刻才能真正掌握。每天都有老师给我们讲课,从血液透析的原理、方式、如何护理等方面为我们进行详细的讲解。透析的整个流程:每次透析前都要为病人测t、p、bp(体温、脉搏、血压),还有就是病人的体重。每隔一小时都要监测并记录病人的血压、静脉压、超滤率、tmp值、电导、电流量等值,这些数值看似简单,其中的学问大的很,因为病人在透析时是建立了一个体外血液循环通路,很容易引起高血压和低血压等并发症,插管感染或透析器被污染都会引起感染,伴随的症状就是发热。所以,每次透析我们都要检测这些数值,以防病人发生问题。

除了这些,我们还要为病人做宣教,这一项也是很重要的。做a/v瘘的患者,做瘘的一侧胳膊不能测量血压、提重物,刚刚做瘘的病人应自行锻炼,锻炼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松握拳练习。插管的病人要嘱其不能自行拔管,要常常测量体温,为防止感染,要保持插管周围的皮肤清洁、干燥。饮食啥工要注意食用优质蛋白、高热量、高磷低钙、低钾低钠的食物。

在血液透析室的一个月,忘不了第一次为病人患要时的紧张,也忘不了熟练了之后的轻车熟路;忘不了第一次为病人注射利比奥时的紧张发抖,也忘不了掌握了注射技巧之后的自信熟练。感谢老师的教导,更要感谢病人肯给我机会。护士长曾说,不是我们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护士,是病人把他们培养出来的,如果不是病人给他们机会去实践,谁能练出手?我认为护士长的话很有道理,也一直记得。

上一篇:中药房实习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检验科实习生出科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