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3-10-04 05:48:35

农业培训心得体会

农业培训心得体会篇1

摘要: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深入推进,促进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有助于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并使其更好更快得融入城镇生活。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要以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为基本目标、突破城乡二元体制、提高吸引力,并要求兼有政府、企业、社会机构多方办学的多元化培训主体;覆盖职业技能、创业理念、城市文化、心理健康的多样化培训内容;集散、长短、远近相结合的灵活化培训形式;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分担的合理化培训经费。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新型城镇化

基金项目:2014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职业化培训研究”(项目编号:2014ZDIXM034)

作者简介:刘维俭,男,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党委书记,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杨燕,女,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1-0040-04

新型城镇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必经路径。伴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而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劳动力缺乏转移就业的相关职业知识与技能,整体素质不高,在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过程中存在一定困难,难以顺利就业。这就需要开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并使其更好更快得融入城镇生活。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影响

新型城镇化是注重城乡统筹、城乡一体、生产集约、共同富裕、和谐发展的城镇化,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这就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出了迫切需求并对其产生一定影响。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要以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为基本目标

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农村转移劳动力作为保障,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要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要以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为基本目标,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共同富裕。培训组织者要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精神,树立新的城镇化建设理念,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加快实现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贡献力量。[1]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规模与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新型城镇化进程,要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为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不竭动力。要根据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有针对性的提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内容,逐步提高农民工各方面素质,使其满足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用工需求,促进新型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突破城乡二元体制

城乡二元体制是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基尼系数超过警戒、阻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因此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需要努力突破城乡二元体制,实现城乡教育培训资源的统筹规划与使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城乡统筹发展,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上,打破城乡界限,按照共同的目标和追求,将两者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考虑,其中包括公共服务重要内容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的构建。[2]突破城乡二元体制,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让农民拥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权利与机会,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上主要表现为城乡职业教育资源能统筹安排,农民工能在城乡之间自由进行培训,享受到同等的城市教育培训资源,为通过培训顺利实现劳动力转移、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亟需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吸引力

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对职业教育存有偏见,缺乏正确的认识,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的现象广泛存在。要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让社会积极投资培训、农民积极参加培训,就必须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吸引力。首先,政府应该积极建立与宣传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等值的观念,它们是不同的教育类型,并无高低优劣之分。其次,应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农民工对培训重要性的足够认识,许多农民工对培训参与意识的不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认识到培训对掌握技能、增加就业、提高收入、融入城镇的重要作用。最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在培训内容、培训形式等方面应有足够吸引力,能满足农民工的实际需要,有较高的实用价值,通过培训能让农民工真正受益。

二、基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职业教育培训策略

(一)培训主体多元化,形成兼有政府、企业、社会机构多方办学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1.政府办学,统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教育资源。近年来,政府为了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加大了对农民工培训的投入,制订并实施了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星火科技培训、雨露计划等培训项目。政府部门举办培训,有利于统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各方面教育资源。政府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规划者、实施者、管理者、推动者,需要具备较强的宏观协调与整合能力。[3]对于出现培训计划重复或落后的情况,要及时进行调整;对于出现农民不认可、企业不买账培训的情况,政府相关部门要及时进行反思,加大对培训计划的宣传。可以建立市、区、乡三级培训基地体系,分别负责不同阶段、不同需求的培训。[4]要统筹城乡教育资源,方便农民就近参加培训,激励农民主动参加培训,提高自身素质与就业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

2.企业办学,提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岗前技能支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不能仅靠政府办学,企业也是提供培训的重要主体。企业办学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对拟招收的农村转移劳动力进行岗前技能培训,有利于农民工及时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践中,在短时间内提升自身的素质与技能,满足上岗要求。应强化企业培训责任,充分发挥企业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的积极作用,采用税收减免、经费补助等经济手段激发企业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的热情。[5]但是,现实中很多企业不愿意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培训,认为农民工的流动性较大,投入大量培训后由于农民工的流出得不到相应经济回报。企业应该认识到对农民工进行培训、教育投资,在后期是可以得到回报的,能提高企业员工的劳动生产率,创造企业的高额利润。企业有对农民工进行培训的义务,对不履行义务的企业,政府应采取强制措施收取教育培训经费,交由别的部门机构进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3.社会机构办学,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重要力量。德国除了政府设立的职业教育机构外,还有大量的社会力量参与办学。上世纪80年代,德国全国有一千六百余所“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民间社会机构,为当地人员提供培训服务。[6]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方面,应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大力支持与鼓励社会机构举办农民工培训,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政府对于社会机构办学,在场地、资金、政策、信息方面要给予全面优惠与支持。对于培训效果、社会反响较好的社会培训机构应给予表彰奖励,激励社会办学的积极性。同时,对于办学资质较差的机构,政府应加强监管。社会机构参与办学,是政府进行培训工作的有益补充,是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重要力量,也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然选择。社会培训机构要充分结合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实际需要,及时对市场用人需求进行调查与分析,培养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急需的人才。

(二)培训内容多样化,形成覆盖职业技能、创业理念、城市文化、心理健康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1.教授职业技能,满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顺利就业。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促进了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农村劳动力从事的职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只有通过对农村转移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方面的培训,使其形成过硬的技能本领,才能满足农民工的顺利就业。职业技能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必须首先涉及的重要内容,通过相应的技能培训,增加农民工的城镇就业能力,使其更快得在城镇立足。可以根据国家职业标准以及不同行业、工种、岗位对从业人员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要求,合理安排培训内容,设置培训课程。培训重点可以适当倾向于家政服务、餐饮、保健、建筑、制造等行业。[7]培训部门应结合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以及农民工自身的培训愿望,展开有针对性、实用性强的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的培训内容一定要增强实用性、操作性,不能只讲理论不注重实际操作,要让农民工通过培训获得实实在在的技能,能顺利上岗就业,提高农民工在城镇中的生存与适应能力。

2.渗透创业理念,激励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自主创业。新型城镇化是人口就业结构、经济产业结构不断转化和变迁的过程,这不仅给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提出了挑战,还为农民工的创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政府大力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投身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发展的一体化。[8]这就要求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教授就业所必须的职业技能,还应该渗透创业理念,为农民工的顺利创业提供技术支持。对于具有创业意向的农民工,在培训的过程中,首先,应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创业观,要有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的创业毅力,有良好的创业心态;其次,要帮助他们了解政府在扶持农民工创业方面的优惠政策,使农民工充分利用创业资源,为创业的道路提供帮助;最后,要加强对创业具体过程与环节的教育,创业不仅只是简单资金的投入,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对人对物进行有效管理,通过自己努力对所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创造出更多经济利益价值。

3.融入城市文化,实现农民工到新市民的角色转变。新型城镇化的一个要重特点是农村人口转化成城镇人口,包括城镇文明、意识在内的城镇生活方式的扩散和传播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对农村转移劳动力进行有关城市文化方面的培训,才能有助于他们更好得融入城镇生活,实现农民工到新市民的角色转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融入城市文化,可以着重对农民工进行公民道德、职业道德、法律意识、城镇居民意识、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培训。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工要想完成新市民的角色转变,必须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等公民道德。农民工在城镇工作中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必须遵守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等职业道德。此外,培训时应注意帮助农民工获得一些必要的法律知识,正确运用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同时,必须培养他们的城镇居民意识,通过增强自身的市民观念,树立城镇主人翁意识,加强自身的素质修养,以满腔热情投身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事业中,实现新市民的角色转变。

4.关注心理健康,加强农民生活方式转变的适应性。新型城镇化建设促使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背井离乡,来到陌生的城镇工作、生活。由于陌生的环境以及工作的压力,使得许多农民工存在心情郁闷、焦虑、孤独、自卑、人际交往困难等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必须关注农民工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他们对于工作、生活方式转变的适应性。首先,可以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向农民工传授心理健康方面的相关知识,分析常见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出现原因以及自我调节方法等。其次,可以组织专门的心理健康活动,对农民工进行现场心理辅导,通过活动使农民工提高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与关注。心理健康的农民工对城镇生活有更强的适应性,能更好地融入城镇生活,心理健康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内容的重要方面。

(三)培训形式灵活化,形成集散、长短、远近相结合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1.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合理安排便利培训时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需要根据农民工的原有知识基础、技能需要、工作时间,把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充分结合,合理安排培训时间。集中培训有利于对知识技能进行系统的学习,效率高。但是需要农民工抽出集中的一段时间进行培训,对于正在工作的农民工来说难度较大。同时,集中培训教授的内容多而集中,有些基础差的农民工往往很难及时消化吸收。因此,对于那些基础较好、时间较为充裕的农民工,可以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而对于基础稍差或者时间不充裕的农民工,则可以主要对他们采用分散培训的形式。分散培训可以方便农民工合理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连续学习,有助于对每次的培训内容进行充分消化吸收以及知识技能记忆的保持和巩固,还可以及时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因此,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形式要灵活,根据农民工不同情况充分结合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

2.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分层次按需求逐步培训。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生产技术的提高、产业结构的调整,原有技能可能不能适应现代就业需要,短期培训也不能满足所有职业技能的顺利获得。因此,需要将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分层次按需求对农民工进行逐步培训。从长远目标出发,农民工转移劳动力培训也不能只满足或停留于短期简单培训,而应通过一定的长期培训使农民工获得更系统的职业培训,满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的转移就业。[9]政府也早就提出要按照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扩大农村劳动力培训规模,提高培训层次,适当延长培训期限,强化职业技能实训。短期培训适合于较为简单的、低层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长期培训适合于满足农民工更高层次的学习需求,使农民工获得更高的技术技能。在培训过程中,应充分根据劳动者受教育程度、学习能力、教育需要的不同,合理进行长短期、不同层次相结合的职业培训。

3.远程培训与近程培训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随着现代网络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远程培训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过程中运用得越来越广泛。相比于传统的近程培训,远程培训具有降低培训成本,培训不受时间、地点等因素约束的优势,给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带来了极大便利。因此,通过改革传统的近程劳动力转移培训方式,将现代网络技术充分应用于教育培训领域,可以促进培训的现代化,大幅度提升培训质量与效益。政府也充分认识到了远程培训对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重大作用,在2003—2010年全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规划中提出要善于运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现代媒体和远程教育手段,努力扩大农民科技培训的覆盖面。[10]由此可以看出,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把远程培训与近程培训相结合,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有着较大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四)培训经费合理化,形成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分担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1.政府加大投资,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把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人口负担转化成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需要有合理的培训经费对农村劳动力进行教育投资,保障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由于大部分农民处于社会底层,经济条件较差,严重制约了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因此,很多国外政府在农民劳动力培训经费上,以政府投入为主,农民工一般不交或只需要交纳少量培训费用,甚至有的国家政府还向农民工支付一定报酬。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主要属于政府行为,由政府直接引导,因此,政府在经费投入上应占主体。政府可以通过培训券、教育券或降低培训收费标准方式直接让农民工受益。此外,政府还可以给积极参与培训的农民工发放奖励,支持并鼓励农民工自愿参加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1]政府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经费投资有利于减轻农民工的培训经济负担,增强农民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激励农民工把进行培训转化为自觉行为,提高自身人力资本,更好得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服务。

2.企业主动负担,助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在中国目前经济情况来看,完全依靠政府对农村劳动转移培训进行投资是不可取的。企业是农民工培训的直接受益方,应该主动负担一部分培训经费,助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促进新型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企业主动负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经费可以具体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对本企业自身农民工的职前和职中的培训,增加投入经费对农民工进行岗前必要的知识技能培训,对在岗的农民工进行技能提升培训,以适应于新型城镇化不断发展对新技术技能的需要。对于接受过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职工,企业在工资待遇、职称晋升等方面应给予优厚与方便,以促进员工主动参加并认真对待培训。二是企业可以进行适当捐赠作为社会资金的一部分参与到农民工劳动力转移培训中来,用于建立公益性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与培训基金,让弱势农民群体受益,帮助家庭困难的农民工顺利接受培训。

3.个人适当分担,融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人是关键与核心,农民工要充分认识到通过培训提高自身职业技能与素质对更好得融入城镇,使新型城镇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有重要意义。农民工个人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最终受益者,通过培训可以为工作的顺利转移与提升提供便利,为更好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提供基础,因此农民工应该适当分担一部分培训费用,充分融入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对于来自在经济较为发达农村的农民工,可以要求他们适当分担一部分培训费用;而对于来自经济不发达、较为贫困农村的农民工,则要完全减免培训费用,实行免费培训,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目前,有许多农民工对于培训抱怀疑或排斥态度,不愿意花钱参加培训。对于这种情况,政府应该通过各种形式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重要性进行宣传,让农民工意识到在新型城镇化大力发展的过程中,农民工只有通过接受培训提高自身职业能力,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在城镇工作才有较大竞争力,才能快速完成由农民工到新市民的真正转变,在城镇扎根。

参考文献:

[1]徐安勇.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促进——以福建省为考察研究对象[J].江汉学术,2013(5):24.

[2]马建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J].

教育发展研究,2013(11):35.

[3]朱占峰,张晓东,朱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影响因素与内在机理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3(7):160.

[4]陈晓华,张红宇.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就业[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113.

[5]樊兴丽,布海东.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18):67.

[6]范安平.发达国家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职业教育的经验及借鉴[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7):79.

[7]农业部,等.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Z].2003-09-09.

[8]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的通知[Z].国办发〔2008〕130号,2008-12-20.

[9]李瑞芬,何美丽,郭爱云.农村劳动力转移:形势与对策[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176.

[10]农业部.2003—2010年全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规划[Z].2003-04-07.

[11]黄大伟.城乡统筹发展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3:95.

农业培训心得体会篇2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培训;提升;滦南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要求。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指出,要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加快提高农民素质和创业能力,继续加大外出务工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低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先天。提升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当前和今后较长一个时期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的中心任务,也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应引起全社会的思考。为深入了解农村劳动力素质状况和培训工作的开展情况,2007年底课题组以河北省滦南县为试点,走访了县农业畜牧水产服务中心、农开办、就业局等政府部门,深入部分村镇调查了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现状。了解了农民教育培训机构及其培训实施情况。基本摸清了制约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提升的成因,并据此提出了提升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的对策。

一、对当前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现状的调查

(一)滦南县农村劳动力总体情况

河北省滦南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人均耕地面积1.88亩。近年来。按照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统筹”的工作思路,在农村劳动力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方面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滦南县现有17个镇、594个行政村、17.8082万户,总人口达58.185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达53.3821万人。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30.9694万人,实有劳动力总量28.1366万人。在农村劳动力中,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劳动力19.9772万人,占71.00%,从事工业的劳动力3.5832万人。占12.74%。从事建筑业的劳动力1.4922万人。占5.30%,从事批发、商业的劳动力1.4688万人。占5.22%,从事交通、运输、仓储劳动力9458人,占3.36%。从事其他的劳动力6687人。占2.38%。按滦南县农业生产实际和农、林、牧、渔业生产规模估算。种植业、林业需劳动力8.90万人左右,畜牧养殖业需劳动力2.80万人左右。水产业需劳动力0.70万人左右,从事农业生产共需要劳动力12.40万人。剩余劳动力7.60万人,去除其他相关因素,估计全县农村适宜外出劳动力应在5万人左右。

1、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比重大。据统计。全县实有劳动力总量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比重达到90.85%,其中18~45岁的青壮年劳动力15.4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比重达到49.79%。

2、从业时间不足。隐形失业严重。全县农村劳动力中有30%的人常年从业时间在8个月以下。主要从事农业的从业人员中。从事农业在8个月以下的占34%;主要从事非农业的从业人员中,从事非农业时间不足8个月的占28%,隐性失业现象较为明显。

3、农村劳动力流动性差。盲目性强。全县实际常年外出务工农民4万人左右,仅占实有农村劳动力总量的12.9%。全县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大多集中在年初是群体外出,有明显去向的只占30%左右,70%没有目标,且收入极不稳定。2007年全县实际外出务工农民4.20万人,这些人大多为青壮年劳动力,但多数是靠出体力、卖苦力换取收入。从业带来很大的盲目性、季节性和风险性。经培训有组织输出的农民仅1.16万人,月平均收入在1000~1500元之间。比未参加培训的月平均收入高300元以上。

(二)滦南县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现状

从调查情况看。滦南县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

1、文化素质较低。据调查。2007年底全县实有劳动力总量28.1366万人,其中文盲半文盲仍有1685人。小学文化程度10.3621万人。占36.83%,初中文化程度14.1910万人,占50.44%。高中以上学历的3.2708万人。占11.62%,中专学历的2454人、大专以上673人。仅占1.11%。而发达国家的情况是。美国的大部分农场主都是农学院毕业生;德国农民有67%是大学毕业生,53.2%接受过2~3年的职业教育;日本农民中大学生占59%以上。

2、科技素质差。目前。全县实有劳动力中,真正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为7.2%。大多数农民缺乏基本的科学生产知识,没有掌握一技之长。对一些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实验、示范。即使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也很难完成:一部分青壮年农村劳动力对一般性农业生产技术都不能很好掌握。

3、思想观念落后。小富即安、故土难离和满足现状等传统观念仍然束缚着农民的思想。抽样调查100名农村劳动力显示,不愿离家外出打工的占38%,今后打算外出打工的占27%,家里因缺少劳动力原因不能外出打工的占25%。相当一部分农民思想保守,逢事喜欢走老路。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和敢闯、敢干、敢试的勇气和信心。

二、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的成因分析

制约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提升的因素比较复杂,既有历史的因素,也受现实的教育理念的制约:既受农民主观因素的制约,也受基层政府和相关政策的影响,总的可概括有以下几点:

1、历史因素的影响。年龄在45~55岁的劳动力大多就读在期间。由于受“白卷英雄”和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加之当时教育受到较大的冲击,正常教学秩序无法保证,学生的自控能力又比较弱,荒废了学业,因此大部分人文化底子薄,进而影响了对科技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2、现实的教育理念的制约。尽管各地都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从现实情况来看,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做法还是没有完全改变,社会评价学校教学质量高低的标准还是没有离开中考和高考的指挥棒。农村中学尽管已经开始实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但由于时间较短,加之受中高考、专业师资缺乏、实验实习场地缺少、资金缺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改革效果还不十分明显,分流教育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导致新增劳动力缺乏从事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基本技能。

3、农民观念落后的影响。一是部分青年劳动力只顾眼前利益,片面认为“读书不如赚钱”从而过早辍学打工;二是壮年劳动力接受新技术、新事物的

能力差。培训机会少;三是相当多的农民从众心态严重,傻子过年看隔壁,人家不去学他也不去学。没有看到各自的差别;四是接受培训的兴趣不高。主观上不求进取,认为学不学一个样。延续过去传统落后的种养模式和技术。

4、基层政府对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没有得到基层政府应有的关心、重视和支持。多数镇政府没有把农村劳动力培训列入工作日程。制定长远规划。指定专门机构和专人具体负责:没有像关心和重视普教那样关心和重视农村劳动力培训。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投入不足;在政策的制定和舆论宣传上缺乏力度。没有形成人人关心、重视和支持农村劳动力培训的良好氛围;工作上存在重布置、轻检查、轻落实的形式主义问题。

5、农村劳动力培训资源不足。体系不健全。从调查情况来看,滦南县现有的农村劳动力培训机构主要是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农广校)、涉农部门的服务中心、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这些培训单位分属于不同的主管部门,培训条件差别很大,工作中存在着各自为政的问题。2003年9月以后,虽然县里明确培训工作由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具体组织实施,但在实际运作中组织、协调难度还是相对较大,各部门缺乏必要的了解和主动的配合,还没有形成培训工作全县一盘棋的良好局面。另外,有些镇的农民文化学校形同虚设,一年几乎不怎么开展工作,能够开展培训的也大多集中在县或镇举办培训班,很少能下到村,况且许多培训是大杂烩式的培训,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培训内容一般停留在农业技术、机械加工等几个工种,与真正意义上的技能培训和农民需求差距很大。因此,迫切需要对现有的培训资源进行合理地整合。健全培训体系,以发挥其最大作用。

三、提升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的对策

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包含文化教育层次、科技意识和技能水平、思想观念等多个方面。总体看,以滦南县为代表的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现状还不能适应现阶段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极大的差别。因此,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尤为重要。提升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工程,当前应着力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并以此为切入点,灵活施策,标本兼治。农村劳动力培训要以“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为重点,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为载体,切实解决农业科技知识、农民致富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最后一道坎”问题。为此。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建立提升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的长效机制。实现农村劳动力素质整体提升。

(一)明确培训任务,确定培训目标

1、任务上突出三项重点、建设四支队伍。三项重点为:一是实用技术培训,使农业劳动力普遍掌握1~2项农业实用技术。提高农民科学种养水平。二是职业技能培训,结合农民的转岗、转业,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使农村富余劳动力掌握一门以上非农就业技能。三是实用人才学历培训,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人才支撑。着力建设四支队伍:一是培养高素质的骨干农民队伍;二是培养精干的农民技术员队伍:三是培养优秀的农民企业家队伍:四是培养高技能的能工巧匠队伍。

2、目标上实现四个转变。一是实现从经验型向知识型转变。用现代意识提升农民,改变农民靠经验种养、自给自足、小富即安的传统观念。二是实现从身份型向职业型转变。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引导农民从传统身份型向职业技能型转变。三是实现从就业型向创业型转变。培养农民自我发展能力,使其成为能够自主创业、自我持续发展的市场主体。四是实现从单干型向组织型转变。正确引导农民,参加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协会。中等职业学校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

(二)强化政府行为,构筑农民教育培训“立交桥”

1、政府统筹,多方参与。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是一项公益性、社会性事业。涉及的行业和专业门类众多,是一项全社会参与的系统工程。因此,要按照“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强化各级政府在培训中的组织领导作用。把各有关部门、培训机构组织起来,明确任务、分工负责、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搞好培训大合唱。

2、模式构想。①以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为骨架。吸引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建设农村劳动力培训大中心。以现有各类成人学校、就业培训中心和农技培训中心为基础。积极引导园区、企业、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协会参与培训。形成农村劳动力培训的合力;加大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职能,形成农村劳动力培训大中心,人、财、物统一调配,做到资源共享。②以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为辐射平台,建立县、镇、村三级培训网络。教育、劳动保障、农业等部门要对各类培训机构进行筛选,按照合理布局、方便学员的原则。选择定点培训基地,逐步形成县、镇、村三级培训网络,通过网络连接实现教育培训、信息服务、培训对象与各级培训机构的信息互动。③在县与镇、县与村、镇与村之间建立“农业科技入户直通车”。发挥其流动课堂的综合传播功能与服务功能。④建立镇职业培训基地。重点建设2~3个骨干专业。一个主导产业的镇职业培训基地,技术培训体系与当地的农业产业体系相配套。⑤建设村级农民培训扩散基地。以“农民科技书屋”为重点,形成农民了解政策、学习技术、获取信息的综合平台。

(三)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筹措力度

①建立各级财政投入机制,设立农村劳动力培训专项经费。市、县、镇每年要安排专项资金,对所拨经费实行集中管理,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层层剥皮、雁过拔毛。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建议:按辖区内农村劳动力人数每人每年1元的标准设立培训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还可从支农专项经费中提取10%~15%用于农村劳动力培训。②建立资金补贴机制。不断扩大补贴范围。完善发放培训代金券。如:对参加就业培训的农民实行补贴,对经济特别困难的农民可先免费培训,就业取得收入后再补交培训费。③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对积极参加培训的农民及农民培训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给予奖励。以调动农民和培训单位的积极性。④积极争取国家、省农业、科技等部门的培训项目。⑤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方共同参与的融资机制。鼓励产业化龙头企业、民办培训机构等投资农村劳动力培训。可采取农民学农业科技免费,学职业技能自己出一点、政府补一点、社会帮一点的办法,多渠道、多途径解决经费问题。⑥成立农村劳动力培训基金。可从农发基金、土地出让金等基金中划出一块。专门成立农村劳动力培训基金,财政部门回报有关部门制定培训专项基金管理使用办法,报政府批准实施。

(四)拓展农村劳动力培训途径

①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成人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实现农村教育一体化。②突出抓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③

依托农村科技企业、科技示范园和农民科技协会,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技能培训。④积极创造条件,让外出学好技术的农民回乡创业。带动更多的农民。⑤组织骨干农民到经济发达的地区参观考察,培养眼界宽、有见识、敢创新的创路人。

(五)创新农村劳动力培训机制

①出台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培训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逐步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劳动保障、农业、教育、科技等部门协作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培训机制。②大力促进农村职业教育与义务教育相衔接,搞好“三加一”工程。③建立进村入户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并总结推广培训教师进村、培训媒体进村、实用人才培养进村的方式和方法。④建立农村劳动力培训需求反馈机制。⑤建立培训单位公平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使农业、教育、科技部门的培训项目和资金主要流向那些技术力量强,培训效果好。对培训起较大作用的培训机构。⑥建立农村劳动力培训监督检查机制。

(六)科学、严密、灵活多样地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

1、制定详实的培训计划。培训前首先做好调查摸底工作,充分了解参训农民的培训需求及文化素质状况,根据农民的培训需求和素质状况,再制定培训计划。做到培训工作有准备、有组织、有目标、有重点、有收效。

2、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①因人而宜,分层培训。可把培训对象划分成三个层次:初等农业技术培训、转岗职业技能培训、中高等学历教育。初等农业技术培训主要针对45岁以上农民和即将走上农业生产领域的新生劳动力:转岗职业技能培训主要针对45岁以下,有转移输出愿望的农民和即将走出校门的初高中学生:中高等学历教育主要针对村干部、专业户、农村经济组织的负责人和具有一定培养前途的能人;②因地制宜,开发培训教材。不同区域,技术水平和培训需求存在不同程度的区域性差异。在教材开发上。要立足当地农村生产实际和农民需求。编写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的“乡土教材”。

3、确立结构合理、科学、丰富、实用的培训内容。①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对不离乡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紧紧围绕农民增收,按照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加强粮食增产技术、集约化养殖技术、特色高效农业生产技术的培训。②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想外出打工的农民。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重点在培训特色上下功夫,争取塑造自己的培训品牌。③注重科普培训和短缺技术培训。在搞好技术培训、技能培训的同时,要加强科普培训,既要满足农民现阶段技术、技能的需求,又要全面提升农业劳动者的文化科技素质。目前农村存在大量的短缺技术。诸如高附加值农业、出口创汇农业、生态型农业的生产技术、农畜新品种应用技术等在农村中非常短缺。因而。农民培训工作更要注重短缺技术培训。④谋划导向性新兴产业培训。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会兴起很多新型农业和其他产业,如:农村工业、新型服务业等。要注重宣传引导,做好超前培训,为农村科技的发展做好技术准备工作、观念意识导向工作。⑤加强政策知识培训。主要是对村干部进行农村政策培训,增强其政策意识,使之掌握党和国家当前关于农村工作的相关政策,提高其政策水平和运用政策解决现实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的能力。

4、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坚持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采取分散培训、长短班结合、分流教育、科普之冬(春)、科技咨询、现场指导、空中课堂、网络培训等多种形式,并坚持做到五个结合:一是课堂讲授与示范基地培训相结合,二是集中培训与分类指导相结合,三是系统培训与专项培训相结合,四是面授与各种媒体培训相结合,五是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相结合。培训中采取“互动式”现场教学。培训时间要适应农时、农事。积极开展定点、定单、定向、委培,鼓励校校、校企、校镇之间联合开展培训。

5、利用现代化培训手段。搞好网络、多媒体培训。把具有信息量大、覆盖面广、方便快捷、生动直观的数字化多媒体培训形式,应用到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中。并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多种媒体优势。提高培训的时效性。如:发挥电视这一大众媒体。图文声像并茂、覆盖面广、喜闻乐见、培训成本低的优势。创办“农事直通车”、“农家乐”、“帮你致富”等农业栏目:建立“农村科技广播站”利用农村大喇叭宣传农业科技知识和法律法规:实施“村级信息公路”建设,通过卫星电视网建立村级远程农民学校。

6、建立档案管理制度。一是设立专柜。由专人负责农村劳动力培训图书、资料、文件的整理工作;二是建立培训专家个人档案,进行微机管理;三是建立培训日志,随时记录培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七)依据当地产业结构和资源优势,组建多元化师资队伍

①培养技术骨干教师。结合当地产业结构,重点培养能力强、专业适合、素质好的青年教师。政策上鼓励他们积极参加进修,促成其知识技能体系的更新,以适应农村劳动力培训不断发展的要求。②培养专家型教师。鼓励教师经常深入农村,接触生产实际,积极探索实用技术。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成为农民真正信得过的专家。③与本地或外地其他培训机构的教师资源互通有无。④聘用土专家。按照“能者为师、按需聘用”的原则,面向社会公开聘用有一技之长、教学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土专家”。让他们进课堂、上讲台。⑤建立专家库,聘请高等院校、科研单位、龙头企业的专家教授,弥补本地教师的不足。

(八)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服务档次

农业培训心得体会篇3

关键词 农民;心理行为特征;新型农民培训;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42;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2-0396-0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是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关乎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现在和未来[1]。勿庸置疑,农民培训是现阶段提高农民素质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手段。农民作为一类特殊的群体,在学习中体现出其特殊的心理行为特征。因此,农民培训必须以农民在学习中的心理行为特征为立足点,构建独立灵活的新型农民培训,为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1 农民在学习中的心理行为特征分析

1.1 实用功利性

一般而言,人的学习行为是根据个人的需求、问题、感觉与希望,为实现某个目标所采用的一系列问题解决行为,是一种主动选择的行为。它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可以是提高修养、掌握技术、拓展世面,也可以是满足欲望、打发时间等。但是对于农民这样一类群体,他们的学习行为发生则带有特别明显的实用功利性[2]。农民的学习行为通常是迫于一定的生活和社会压力,其目的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更重要的是为了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生活条件、处理实际问题、解决政策疑惑等。他们学习就是为了切实带给他们看得见、用得上的好处,这样的学习带有很强的针对性,学习效果通常在生活中可以很快得到验证。从实际情况来看,农民对于能够取得技能资格证书的劳动力技能就业培训的积极性最高,实用技术培训次之,政策法规培训较低。同时对于某些新技术的学习,农民通常会考虑成本、劳动力投入、产出、产值等多个环节。增产效果明显但是成本高的,他们普遍不感兴趣;增产效果明显但是费工费力,他们同样不会接受。

1.2 经验指导性

农民所掌握的农业生产和畜牧养殖技术,甚至一些生活技能大多是经过世代积累并流传完善的经验积累体。这些技能都是因一定的科学性而存在,但是对于农民而言,他们无法用科学的理论去解释和理解这些技能,只能作为一种实践证明的经验教训,影响指导着日常的生活和学习。学术界一致认为经验在学习中的作用具有双重性。经验既是学习的助力又是学习的阻力,即它虽然是学习的重要资源,引发学习的兴趣,但它也会造成偏见或先入为主的看法,对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农民正是这样一类典型群体,掌握了大量的经验,指导着日常生活,对以后的学习造成了一定影响。他们喜欢按照常规经验办事,经验中没有的,没见过的就不相信,即使听专家讲过、书本上看过也很难下决心。反之,他们看到别人,尤其是自己采用某种技术获得成功后,他们会坚定的继续采用这项技术并长期不变。

1.3 效率低下性

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仍然落后,农民的基本素质普遍偏低,接受过的教育程度低下,记忆能力、接受能力、自学能力、应用能力等一系列学习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衰退。每天大量的体力劳动会让他们产生疲劳感,身心疲惫不仅会有碍学习效率,更会消弱学习的积极性。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农民学习的效果。同时,农村的学习环境相对于城市来讲,具有很大的干扰因素,诸如生计、农活、家务、风气等,通常在农民生活中很难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培训中很少有农民会认真记录,对于理论实际、语言通俗的知识点印象深刻,对于充满学术语言的培训容易厌倦,甚至会加以抵制。

1.4 保守学习性

尽管近年来因为国家的一些优惠政策,农民收入有了较大提高,但就总体而言,我国大多数农民的收入消费水平还处在较低的层次上。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 919元,而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 109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例高达3.23∶1。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为13 471元,农村居民为4 382元,城市是农村的3.07倍。可以看出,尽管农民逐年增收,但是城乡差距依然明显,农民消费增长乏力仍然难以改变。随着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开支越来越大,农民除了日常必须开销外,通常增加预期储蓄以备不时之需。因此,农民普遍不愿意自己掏钱去学习,特别是当前变相推销农药、化肥和饲料的农民培训比比皆是,导致农民对于许多农民培训持怀疑态度,不愿意浪费时间和精力,甚至产生抵触心理。

2 针对农民学习中心理行为特征的新型农民培训策略

鉴于农民在学习中的上述特征,科学地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势在必行。科学地分析农民在学习中的心理行为特征,可以有的放矢地组织和进行新型农民培训,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讲道德、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更可以为全面提高农民素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智力支持。笔者认为,在新型农民培训中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

2.1 按需而授,注重培训内容的针对性

农民在学习中的实用功利性的最直接体现就是有明显目的的去选择学习。因此,新型农民培训必须要以农村发展需要和农民需求为前提,科学地分析农业、农村、农民现状,分类选择不同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如针对农民群众在农业生产中种养技术、劳务技能普遍低下等实际,应重点贯彻 “农业技术培训与产业相结合,劳动技能培训与就业相结合”的方针,开展技能培训。针对当年流行性病虫灾害、农村普遍性法律案件等密切关系到农民致富和农村发展的问题,进行相关内容的专题培训,切实保护好农民的切身利益等。

2.2 摸底调研,确保培训安排的科学性

全面掌握当地农业、农村、农民的具体情况,是开展培训工作的基础。主管部门必须掌握当地主导产业主要生产环节、农民外出务工的趋势和相关订单、当地培训师资场地以及培训资金等详细情况,综合制定灵活的农民培训计划。在培训时间安排上,除劳务技能培训以外的农民培训,应该选择在农闲或农忙中适时适地的短期技术培训与指导,使农民当场就能实际操作和应用,学了就会,会了就用,用了就见效[3]。在培训地点的选择上,尽可能让培训指导走进现场,使培训更为形象、生动,贴近生活。在培训师资的选择上,劳务技能培训应该选择有一定师资力量专业职业技能学校的中长期培训为主。实用技术培训的老师可以选择一些当地或者某个领域范围内的知名学者以及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也可以选择农村的“土专家”、“田秀才”、“养殖大王”、“种植大户”、“经纪能人”等乡土人才。这些人不但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还具备与农民沟通交流能力。这将直接影响农民对知识的接受和学习氛围。培训对象的选择上,则应以乡、村干部,种养大户、致富能人为主,他们是农村致富的骨干力量,学习和接受能力较强,思想理念较为先进,首先使他们掌握一些科学技术,提高生产经营能力,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对于农村全面致富能起到很好的辐射推动作用。

2.3 创新形式,提高培训效果的高效性

农民培训是一项务实和创新并举的工作,培训内容要务实,形式则需要创新。围绕农业生产周期和农时季节,多样化的培训形式是提高农民培训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讲座与交流、观摩与实践、培训与订单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总结吸取各地优秀农民培训经验,编写农民易接受的顺口溜、技术要点、明白纸等通俗载体,适当引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开发网络、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作长期定时的科教宣传板块[4]。同时,农民培训在教学上必须注意控制适度的内容量,把握适当的知识深度,筛选实用的内容信息,有效地将教学内容与农民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生产实践结合起来,以增加培训效果,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4 建立基地,增强培训示范的样板性

培训基地的建设能够直接迎合农民直观现实的心理,对培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当前大多数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还较低,对一些技术问题的评价和结论往往是急功近利,他们看到技术确实有效时才肯采用,对任何技术都要亲自“实践”检验才肯相信。因此,在培训过程中,要分产业、分行业、分区域建立培训基地,配套基础设施,规范培训流程,完善培训制度,与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种养小区、产业基地建设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示范样板作用,带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使培训基地成为农民群众学习技术的阵地、开展培训的课堂、学用科技的平台。

2.5 统筹规范,加强培训管理的统一性

农民作为一群朴实善良的群体,内心也渴望自身知识和技术的提高。但是当前大多数农民培训涉及部门单位较多,管理较为分散,农民培训工作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农民培训工作必须形成由政府统筹,特定部门牵头,农业、财政、劳动、教育、科技等相关部门共同合作参与的综合服务体制,并设立专门办公室,统一规划、集中管理、有效整合资金、师资、场地、教材等培训资源,从而达到优势互补的培训资源整合和工作统一,使农民培训的效益达到最大化[5]。并适时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和支持农业龙头企业、民办培训机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到农民培训工作中来,壮大农民培训队伍。这样统一化的培训管理,明确了培训任务和计划,促进了各部门分工协作,保障了农民培训的经费来源,从而彻底改变现阶段各部门各自为政、多头管理、内容重复、场次频繁、效果低下的农民培训现状,同时也可以杜绝个别单位、企业打着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农民培训的幌子变相收费和推销产品的行为发生,提高农民对培训的信任度和积极性。

3 参考文献

[1] 彭玉林.区域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农村教育,2010(8):33-35.

[2] 郭琛,胡胜德.基于农民工消费心理行为特征的消费信贷需求研究[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9(31):33.

[3] 朱建红,庞海艳,孙艳丽.农民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24):395-396.

[4] 韩新宝,范在源,张楠.新型农民合作组织教育培训体系构建研究――基于韩日农民教育的分析[J].世界农业,2011(2):79-82,86.

农业培训心得体会篇4

论文关键词:农民工培训;制度建设;制度结构;制度安排

自“十一五”以来,在国家政策的强力推行下,我国农民工培训工作取得了巨大进展。尽管如此,农民工培训“无效供给”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如何提高农民工培训的有效供给,让好政策取得好效果,已成为当前农民工培训工作中的焦点问题。由于制度是一切社会行动的关键资源,因此,农民工培训的有效供给应着眼于制度建设。基于此,本文从制度结构的逻辑出发,对此展开具体分析。

一、制度结构理论概述

在一般意义上,制度通常被视为“行为规则”,可以被区分为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制度安排的定义是管束特定行为模型和关系的一套行为准则”,可能是正式的,也可能是非正式的,可能是暂时性的,也可能是长期性的;制度结构也称“制度构成”,是指一定区域内所有制度安排耦合而成的制度系统。

制度的基本功能在于外部性内部化,外部性内部化的程度决定制度效率的高低。任何一项制度安排,可能是有效率的,也可能是无效率的。但制度是一种结构性的存在,一项制度安排是否有效率,不仅取决于该项制度安排本身的科学性、合理性,还取决于它与制度结构中其他制度安排的融合程度。因为,任何一项制度安排都必然联结着其他制度安排,内在地“嵌入”共同的制度结构之中。从这层意义上讲,任何制度安排都是一个函数。一项制度安排的变迁,都可能引致其他制度安排乃至整个制度结构效率的变迁。

由于各项制度安排的引致结果并不完全相同,“其中必有一项或一组制度安排引致的结果最为重要,称之为核心制度安排(简称为核心制度)”,其他引致作用相对较弱的制度安排,称之为“配套制度安排”(简称为“配套制度”)。换言之,一个具体、复杂的制度结构,可以逻辑地划分为两个重要性程度不同的制度子系统:“核心制度”与“配套制度”。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1)制度是一个结构性的存在,制度建设应从整体论、系统论出发,既要加强核心制度建设,也要关注配套制度建设,以不断优化制度的整体结构;(2)同一制度结构内部的具体制度安排之间具有关联性,因此,制度建设应注重各项具体制度安排的同步变革;(3)由于一些制度变革需要较长时间且变迁成本巨大,如果在一个较短时段内难以对各项制度安排进行同步变革,则应重视“多米诺骨牌”的战略效应,首先对那些在制度结构中起关键性作用的制度安排和处于基础地位的“核心制度”进行变革,以达成制度结构整体优化的阶段性目标。不过这种阶段性目标是暂时性的,还需要通过长期、持续的制度变革,最终实现制度结构的整体优化与效率最佳。

二、农民工培训有效供给的制度建设

从制度结构出发,农民工培训有效供给的制度建设,应涵盖农民工培训的“核心制度”和“配套制度”,而它们又分别包含一系列关联性的制度安排。尽管这些制度安排有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之分,但限于篇幅,本文仅论及一些较为重要的正式制度。

(一)农民工培训有效供给的“核心制度”建设

农民工培训有效供给的“核心制度”可以被理解为:保障农民工培训活动实际开展,并直接影响培训效率的一组制度安排。它主要包括农民工培训的管理制度、经费投入制度、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和督导检查制度。

1.建立农民工培训的归口管理制度。2003年9月,农业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6部委联合出台了《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对农民工培训种类和培训规模提出了具体的指标要求,培训任务十分艰巨。为此,国家有关部委与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都积极开展或主动参与了农民工培训工作。目前,我国农民工培训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培训规模巨大。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农民工培训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日益暴露出了管理上的困难和混乱。其典型表现为:(1)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多头管理。从中央政府部门开始,就有很多部门参与农民工培训管理,如农业部、人保部、全国总工会、国务院扶贫办、全国妇联、共青团、发改委、财政部、教育部,等等。与之相对应,地方对农民工培训也呈现出“多头管理”。在同一层级,互不隶属的政府职能部门按照各自权限,分别对农民工培训实施了“条块分割”式的“平行管理”。这种“多头管理”恰恰导致了农民工培训工作“人人可以管,事事无人管”的混乱局面;(2)农民工培训经费和培训主体的剥离。农民工培训的实施主体主要有企业、培训机构、职业院校等,在一般情况下,培训经费通常与培训项目捆绑在一起,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掌握。其结果是“有经费的不搞培训,搞培训的没经费”。培训机构能争取多少培训经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政府的亲疏关系和单位负责人的“公关能力”,这导致了培训经费的不合理分配和低效率使用。

要彻底根治这种管理乱象,就必须建立农民工培训的“归口管理”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1)设立国家、省、市(地)、县四个层级的管理机构,对农民工培训工作进行整体规划和区域协调(包括区际间协调和区域内协调);(2)规定区域培训项目管理办法,把不同来源的培训项目统一纳入“区域农民工培训项目目录”,进行集中管理;(3)对农民工培训机构,不论其办学性质(公办的、民办的或公私合办的)和办学形式,归口管理部门均需对其办学资格和办学行为进行审查、监督和指导;(4)在整合区域培训项目的基础上,按照培训任务的大小和培训成本的高低,合理配置农民工培训经费,克服目前培训经费“遍撒胡椒面”的分配弊端,以提高整体使用效益。

2.健全农民工培训的经费投入制度。农民工培训经费不足一直是制约农民工培训有效供给的重要因素。例如:目前在农民工培训中,单就培训机构的支出成本,焊工、车工培训人均最少需2000元以上,而政府实际给予的培训补助约为600元;厨师培训最少需3个月,人均培训费用保守估计也在1300元以上,而政府实际给予的培训经费补助约为500—700元。[4]如果计入农民工培训期间的生活开支,以及因参加培训所付出的机会成本,那么,农民工培训成本就更高,培训经费的实际缺口也更大。尽管近年来中央和地方财政每年投入农民工培训经费的总量不小,但与巨大的农民工培训规模相比,与农民工培训的实际支出相比,依旧显得捉襟见肘。面对培训经费的不足,不少培训机构采取了“偷工减料”的方法,只向农民工提供一些技术含量低、成本小的职业培训,如家政、缝纫工、电脑操作、保安、服务员等,全然不顾农民工培训的个人需要和市场需求,导致了严重的农民工培训供需失衡。

综合考虑农民工培训的准公共产品性质,以及农民工的“积贫积弱”特点,国家应建立以政府为主体,企业、社会和农民工个人共同分担的农民工培训经费投入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1)政府(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企业和农民工个人,对培训经费的投入责任和分担比例;(2)具体培训项目经费的预算与分解办法;(3)培训经费拨付与结算的原则、程序与方法;(4)鼓励社会捐资农民工培训的优惠措施及资金管理办法;(5)企业提取、管理和使用农民工培训经费的具体规定;(6)企业参与农民工培训的补偿和奖励措施等。

对于农民工培训的公共财政投入,应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改变以往在农民工培训活动开始前即全额拨付培训经费的方式,可采用“培训券”由农民工自己购买或后期由政府集中购买培训产品的“商业式拨款”,提高公共财政经费的使用效益;对于社会捐资、企业出资的农民工培训经费的使用,则应在不违反国家政策法律的前提下,充分尊重出资主体的意愿,鼓励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农民工培训活动。

3.完善农民工培训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职业资格证书不仅是学习者具备职业技能的重要凭证,也是劳动者社会流动的有效通行证。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已经成为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参与职业培训的重要内驱力。当前,我国农民工培训普遍存在证书名目繁多、证书重叠、证书贬值等问题,既降低了农民工培训的社会信誉,也影响了农民工参与培训的热情。为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培训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为农民工培训提供“出口”保障。

农民工培训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建构和完善,应重点做好如下工作:(1)依托行业协会,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制订职业资格标准;(2)依据生产技术、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特点,及时更新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认证标准;(3)尊重农民工学习特点,建立与农民工职业培训课程证书、继续教育学历证书相互联系和相互转换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以提高农民工职业培训的社会认可度;(4)推行“农民工培训学分制”,使农民工先前的工作和学习经历,能转换成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对等学分;(5)改革现行的职业资格认证方法,提高现场操作、技能演示等实践考核的比重,实行教考分离,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的技术含量和使用价值。

4.强化农民工培训的督导检查制度。缺乏监督的行为容易偏离正轨,同样,缺乏督导检查的农民工培训也容易“出位”。据央视《今日观察》报道[5],在某些地方,一些培训项目因为缺乏有效的督导检查,根本就没有实际开展,以至于出现了“农民工培训领个脸盆就回家”、“农民工培训嗑嗑瓜子就完事”的咄咄怪事;更有甚者,某些政府部门、培训机构和个人,视农民工培训为“唐僧肉”,借培训之名行敛财之事,把一项民生工程蜕变为一项“敛财工程”。由此可见,要促进农民工培训的健康发展,必须强化对农民工培训的督导检查。

结合农民工培训现状,农民工培训督导检查的制度建设,当重点抓好如下工作:(1)设立督导检查机构,明确其职责权限,使督导检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2)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督导检查队伍,提高督导检查的科学性和针对性;(3)采用重点督查与常规督查相结合的方法,使督导检查工作贯穿农民工培训活动的全过程;(4)建立农民工培训的台账制度和公示制度,让农民工培训接受广泛的社会监督;(5)为提高农民工培训督导检查工作的公正性、公开性和透明度,政府应鼓励社会中介组织积极介入其中。

5.建立农民工培训的城乡统筹制度。当前,农民工培训大致包括如下类型:一是转移前的引导性培训;二是转移后的岗位培训,包括上岗、在岗、换岗、转岗等培训;三是创业培训。一般情况下,农民工的引导性培训是在其流出地——农村进行的,而岗位培训和创业培训则主要是在其流入地——城镇进行的。城乡统筹发展是农民工培训制度建构的时代背景。城乡统筹发展要求建立农民工培训的城乡统筹制度,整体思考和系统筹划农民工培训工作,实现农民工培训“职前职后一体化”。

“农民工培训的城乡统筹制度”建设,应主要包括如下工作:(1)以区域为单位,在农民工主要流出地(农村)和主要流入地(城镇)之间建立区域协作关系,共同制定农民工培训的长远规划;(2)在同一区域内(从我国城乡经济特点和行政区划特点看,地级市应是城乡统筹发展比较合适的区域单位),打破城、乡区位分割观念,对农民工培训网点进行合理布局;(3)统筹安排区域培训经费,对农民工培训给予重点扶持;(4)整合流出地和流入地教育资源,因势利导,扬长避短,让具有不同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的培训机构,承担相应的农民工培训项目。

落实“农民工城乡统筹培训制度”需重点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制度实施的具体方式。从我国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实践看,“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定点培训”、“合作培训”、“分段培训”等,是这一制度实施较为适切的方式。在农民工培训中,这些方式的运用,一般应与具体的培训工程、培训项目相结合,并充分体现农民工培训的“短、平、快”特征;二是克服农民工培训中狭隘的地方保护思想,积极培育开放的农民工培训市场,以最大限度地利用一切培训资源。

(二)农民工培训有效供给的“配套制度”建设

制度结构的整体特征表明,同一核心制度辅之以不同的配套制度耦合而成的制度结构的效率具有差异性。因此,农民工培训的有效供给,既要关注核心制度建设,也要重视配套制度建设。农民工培训有效供给的配套制度可以理解为:保障农民工培训顺利进行,并对农民工培训活动产生长远、间接影响的一组制度安排,它主要包括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劳动就业制度。

1.改革户籍制度,逐步放宽对农民工落户城镇的政策限制。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是城乡二元结构模式的体制基础。[6]这种逆向的户籍制度安排把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划分为“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不同的户籍身份象征了不同的社会地位和社会权利,二元户籍制度直接把农民工排斥在城市体制之外,使农民工成为一群漂泊在城市的“农村人”。

随着城乡统筹的逐步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政府应尽早有序放宽农民工落户城镇的政策限制,让农民工能根据自己的生活和就业意愿,自由地落户城镇,拥有合法的城镇户籍身份。拥有合法的城镇户籍身份,一方面,能使农民工从融入城市生活需要出发,加深对职业培训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也能较好地利用优质、丰富的城市教育资源,推动农民工培训的蓬勃发展。

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可以采取如下举措:(1)由点到面逐步放宽对农民工落户城镇的政策限制,直至废除城乡二元户籍制度;(2)下放城镇户籍管理权限,对农民工实行“属地管理”,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消除户籍身份歧视;(3)逐步放宽跨区域户籍迁移限制,鼓励农民工“带资入户”;(4)对具有技术专长的农民工落户城镇给予特别照顾和帮助,充分发挥他们在城镇化进程中的积极作用和示范效应。

由于户籍制度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改革过程。

2.一视同仁,建立无差别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户籍制度对农民流向城镇约束的松动,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农民工作为我国农村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却因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并没有公正地分享到城市发展的成果。其具体表现为:(1)农民工在住房、就业、医疗、养老、失业救济、子女就学等方面,不能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权利;(2)农民工与用工单位之间普遍存在“强资本、弱劳工”的权益不对称关系,难以有效维权;(3)一些地方政府和用工单位对农民工长期存在“隐性歧视”,或为农民工加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设置障碍,或有意降低其社会保障标准等。

农民工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弱势群体,生活在城市社会的边缘,通常要比城镇居民承受更多、更大的生存压力。在缺乏基本社会保障的情况下,农民工首先面临的是工作问题、生存问题,这也是导致农民工培训“工学矛盾”突出的深层原因之一。为此,必须一视同仁,建立与城镇居民无差别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尽可能为农民工培训舒解外在压力。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可重点采取如下改革举措:(1)贯彻平等观念,为农民工社会权益保障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2)加强政策建设和制度供给,切实解决好农民工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问题;(3)以流入地政府为责任主体,强化政府责任意识,明确各级政府在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应尽义务;(4)加强执法检查,使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得以严格执行。

3.平等对待,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与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相关联,农民工在城镇就业同样面临制度性障碍。这主要表现为:(1)与解决城镇职工就业的力度相比,国家和地方政府解决农民工就业的力度明显偏小;(2)农民工主要在加工制造、建筑、搬运、家政等“次属劳动力市场”就业,不但就业面窄、报酬低,且与城镇职工相比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同工不同酬”问题;(3)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低。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度农民工统计监测调查报告》显示,有86.9%的农民工在个体、私营和集体企业就业,有超过六成的农民工没有签订劳动就业合同,农民工维权困难重重;(4)一些城镇为降低城镇职工失业登记率,通常会抬高农民工的就业门槛,迫使城镇企业优先招聘城镇下岗职工等。

多数农民工参加培训,是希望通过职业培训提高自身素质,从而较好、较快地改变个人和家庭命运。不公平的就业制度,极大地挫伤了农民工培训的积极性。因此,有必要平等地对待农民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

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就业制度需要:(1)彻底打破城乡地域界限,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市场;(2)建立农民工就业统计制度,及时掌握农民工的就业动态;(3)消除对农民工的社会偏见,为农民工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4)建立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系,畅通农民工就业渠道,帮助农民工顺利就业、创业;(5)大力推进就业准入制度,通过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提高农民工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

农业培训心得体会篇5

1935年美国经济学家沃尔什在《人力资本观》一书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人力资本”这个概念以来,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人力资本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上述定义,虽然角度不同,但均强调人力资本这一概念是以知识、经验、信息等为物质内容,以各类技能和能力为表现形式的经过投资所得的产物。通过梳理不同学者对人力资本这一概念的界定,结合农民工群体的特征,我们认为农民工人力资本是指通过接受教育、参加培训、投资健康与迁移流动等方式而凝结在农民工自身的各种能力的总和[9]。具体而言,农民工人力资本是由其自身的教育水平、职业技能、健康状况、工作经验等内容所构成的。其中,农民工人力资本的核心内容是教育水平和职业技能。能力观是现代人力资源学说的核心内涵。理论界对于能力的概念界定,是从不同的学科角度进行的。哲学意义上的能力是指人们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力量。心理学意义上的能力是指人们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管理学意义上的能力是指管理实践活动中如何通过管理职能的发挥来有效实现管理目标的力量总和。而经济学在探讨人力资本的经济价值时,形成了“能力论”的分析范式,认为人力资本是凝结在个体身上的具有价值效应的能力集合。舒尔茨(Schultz T.W.)将人的能力称之为“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并把劳动力的流动能力概括为:“能够获得较好工作机会的能力、将个人的能力优势与难得的工作机会相结合的能力、处理和规避风险的能力以及估算迁移成本的能力”[10]。贝克尔(Becker G.S.)则用人力资本的平均收益率来衡量能力,认为能力是“在经济层面上收获各种成就所需要的包括性格、毅力与智慧的各种能力的总和”[5]。我国学者张凤林把人的能力形态分为本能或身体素质(表现为体力、耐力以及寿命期,等等)、智能或科学文化素质(表现为知识水平、操作技能以及认知与创新能力,等等)、“德行”或道德素质(表现为道德水平、意志品格与生活态度等等)[8]。

李忠民将劳动者通过人力资本投资获得的能力划分为一般能力、特定工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资源配置能力[6]29。因此,在能力论范式下,人力资本是一种体现在个体身上的能力集合。一方面,人力资本是能力状况的载体;另一方面,能力存在于人力资本之中,是一种可以称之为“能力资本”的核心要素。从人力资本角度来看能力构成,一般包括体能、智能和技能等多方面,而人力资本的经济能力主要表现为人力资本主体在竞争的环境中的生存发展能力。人力资本在劳动者身上体现出来的智能、体能和技能等综合能力,这些“能力束”在竞争的环境中能够有助于主体形成应对竞争、克服经济非均衡、获得劳动收益的经济能力。迁移行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工获取劳动收益、提升生存和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而迁移能力作为农民工人力资本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农民工人力资本能力经济化和市场化的体现。所以,人力资本与市民化能力形成之间具有传导效应,增加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将促进农民工人力资本能力得以增强,进而对农民工市民化所需的各种能力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从人力资本能力观的理论出发,结合农民工职业、地域、身份转移的过程性特点,我们可以把农民工市民化的能力划分为三大方面:一是与职业转换相关的就业能力。即农民工通过获得劳动技能,在城市找到和保持现有工作,并随环境变化而进行工作转换的能力,包括就业决策能力、就业信息获取使用能力、职业适应与职业转换能力等。二是与农民工生活地域转移相关联的城市生存与生活能力,包括在城市中就业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能力、支付城市生活成本的能力。三是与身份转换和城市融入(合)相关的城市融合能力。包括反映农民工城市融入并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反映经济政治和社会地位获得的政治参与、自我维权等权利行为能力。

二、人力资本影响农民工市民化能力形成的内在机理

(一)人力资本对农民工市民化职业转化就业能力的影响

1.人力资本决定农民工就业信息能力。信息是稀缺资源,获取信息资源是实施成功决策的重要基础。获取信息资源能力是个人主要的经济能力。农民工就业信息能力是农民工对国家城乡政策调整与城镇劳动机会、劳动需求、城乡劳动收入差异的信息识别与获取,并在实际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类信息获取就业机会并维持工作的能力[11]。人力资本对于农民工就业信息能力的作用具体表现在:首先,人力资本能拓展主体获取信息渠道,使农民工能够获取数量充分、质量较高的有效信息;其次,人力资本能提高就业信息的识别和解读能力;第三,人力资本能促进对有用信息的及时转化,提高非农就业的成功率。

2.人力资本决定农民工职业转换过程中的就业决策能力

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决策是在不确定环境下个体或组织以追求收益最大化为目标而优化配置稀缺资源、合理选择行为方式的过程[12]。在农民工职业转化和非农就业过程中决策能力和决策效率至关重要。因为非农就业首先是其自身的一种非农劳动供给决策过程,在此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理论上只有当其评估的非农就业预期收益大于相应的预期成本和风险的时候,非农就业行为才会发生。个体决策能力主要取决于个人的人力资本状况。借助于教育和培训投资形成的智力条件、技能条件是认知和决策思索的重要基础,可以改变个体微观决策。农民工文化程度度高、技能水平高,就可以对就业机会和预期收益认识更加充分,其转移路径和方向就更加明确。

3.人力资本决定农民工非农职业适应能力

从经济学角度审视,适应能力本质是人们对不确定性约束条件下追求收益极大化的自我资源重新配置过程。农民工非农职业适应能力就是指农民工迁移到城市和非农产业,能否在最短时间内适应就业和生活环境的能力。职业适应能力也是其成功实现就业结构转型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其一,从人力资本投资角度看,健康投资能形成良好的体魄和生理机能,教育投资能改善心智模式和学习能力,培训投资可提升生产技能,这均提高了农民工职业技能的适应程度;其二,农民工人力资本的存量和投资状况会显著影响其职业心理适应能力。农民工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拥有人力资本能力,进而提高非农就业决策水平和择业能力,形成良好的再投资心理预期,促进非农就业持续发展。4.人力资本能提高农民工职业转换能力。一般而言,人力资本水平与劳动者竞争能力是正相关关系,拥有较高人力资本者总是倾向于流向预期收益比较高的地区。教育和培训的人力资本积累,有助于农民工在工种、行业、就业单位之间进行职业转移,增强其职业转换能力。

(二)人力资本对农民工城市生存和生活能力的影响

农民工市民化要经历职业转化、身份地域转移、城市融合等阶段性步骤,并要承担城市最低生存成本、转移成本和对更好生活预期的补偿成本。农民工支付市民化成本并在城市赖以生活必须以数量充足、增长稳定、结构合理、知识含量高、获取成本低的工资收入为保障[13]。而农民工工资收入的多寡则主要取决于人力资本的拥有状态。首先,人力资本影响农民工就业决策和岗位筛选能力,进而提高其预期收益能力。因为教育水平的高低能够显著影响劳动者获得工作机会的质量和多寡,使个体在未来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选择权”,从而更容易在市场上找到条件优越的工作[14]。而在职培训可以使劳动者通过获得更高的技术等级或一专多能,提高其适应工作岗位变化的能力并增加劳动报酬;其次,农民工通过接受教育和参加培训等形式的人力资本投资,可以使其工作经验和劳动技能得到提升的同时创造出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不仅提高了农民工收入的数量和质量,而且保障了农民工收入的持续性获得。相关研究表明,培训是影响农民工非农劳动报酬水平最为重要的因素,参加30天以上的培训项目会使新生代农民工的非农劳动报酬上涨11.2%;工作经验每增加1年,新生代农民工非农劳动报酬会上涨8.9%[15]。因此,农民工收入获取水平取决于人力资本的供给状态,人力资本拥有状况决定着农民工城市生存生活能力的强弱。

(三)人力资本对农民工城市融合发展能力的影响

就一般意义而言,人力资本能够对农民工的社会网络拓展能力产生显著影响。社会网络是由个体间的社会关系所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农民工的社会网络关系可以分为基于血缘、地缘的先赋性社会关系和基于业缘的自致性社会关系。农民工进入城市后在互动中建立的获得性业缘关系与其人力资本是紧密相联的。农民工受教育程度越高,其所能够触及和掌控的业缘、学缘资源就越多,在社会交往中的选择性和契约性就越强,也就更容易积累异质性社会资本,进而提升自身的社会地位;其次,人力资本影响农民工的行为适应和心理认同能力。行为适应是农民工适应城市生活方式的具体表现;心理认同则是农民工认可自己是城市居民并对城市有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的心理感知和评价。相关研究表明,文化程度较高、接受了职业培训的新生代农民工,由于具备较强的学习和认知能力,他们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心理认同等方面更容易融入城市[16,17]。再次,人力资本影响农民工的权利行为能力。权利是指法律赋予人实现其利益的一种力量,具体包括包括应然权利、法定权利和实然权利[18]。农民工的市民权利是由劳动就业权、社会保障权、公共服务权利、个人发展权利、政治参与权等构成的“一束”权利。农民工市民权的获取程度取决于农民工主体的权利行为能力,而权利行为能力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则依赖于农民工个体的人力资本状况。因为拥有较高的人力资本,尤其是较高的受教育程度,农民工就会树立维权意识,并在意识的支配下努力掌握维权所需要的法律知识和政策,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人力资本水平愈高,就能够合理地进行利益诉求,进而获得应有的平等、自由和尊严。由此可见,人力资本是农民工市民化能力形成的基础和决定性因素,只有探寻清楚农民工形成和积累自身人力资本的有效途径,才能显著增强其市民化能力,进而加快农民工群体转变为城市市民的进程。

三、农民工市民化人力资本赋予和能力提升路径

(一)深化农民工教育培训制度改革,为农民工人力资本积累和能力提升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20]农民工教育培训制度创新应以公平公正为逻辑起点,以公益性为原则,完善农民工教育培训的相关立法,将各个市场活动主体纳入法制轨道。同时,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制度创新。首先,建立农民工“培训券”制度。消除培训资源配置过程中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现象,加强政府对培训的引导与支持,在完善的制度框架内让培训机构彼此良性竞争,让农民工主体享受到培训所带来的种种收益,继而将政府对农民工培训的投入转化为可视的培训福利,增强培训效果;其次,建立和完善对农民工分类指导、分层培训制度。设置专门机构统一协调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明确界定管理机构责任。同时,以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理论为指导,根据市场需求设置准入条件、培训体系、评价体系;再次,建立农民工培训奖励制度。通过免费培训、费用报销等物质手段,立功嘉奖、荣誉称号等精神手段,学、练、赛为一体的技能大赛等形式,调动农民工主动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二)创新农民工培训机制,为农民工群体人力资本的持续积累和各项能力的系统提升提供良好的保障平台

农民工人力资本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培训动力机制、投入机制、保障机制、利益机制等因素的相互作用和耦合。为了发挥不同机制的协同作用,首先要完善培训保障机制,为农民工培训提供培训基本经费和基础条件保障;其次,建立培训—就业一条龙式的服务机制,为农民工提供培训前的需求分析和信息,培训中的内容和模式选择,培训后竞争上岗等一体化的链式服务;再次,探索并逐步建立财政投入、银行信贷、社会投资和农民工自愿投入等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资金投入体系;最后,通过政府对一系列规则和制度的完善,建立起良好的利益协调平台,实现多边多赢的利益格局,使政府、社会培训机构、企业等各个主体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农民工培训的过程中。

(三)完善农民工培训模式,为农民工人力资本积累和能力提升提供有效的方式

根据参与农民工培训过程的三大主体即政府、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可将培训模式划分为三类———政府主导型、企业主体型和市场依托型[21]。尽管不同的培训模式都发挥着应有的效用,但是难以兼顾效率与公平目标的同时实现。为此,首先,必须整合政府、企业与市场的力量,探寻农民工培训的“政府+市场”模式。在培训中政府应在发挥领导作用的同时,引入市场机制,让不同的培训主体根据市场情况提供与之相适应的培训内容,以创新培训模式的方式提高培训资源的配置效率,进而促进农民工培训长效机制的形成。其次,推行农民工岗位培训模式,使农民工能够获得职业和岗位所需的多种技能,以增强职业转化和市场竞争能力;再次,推广“高校教育资源+专家+志愿者”的培训模式,借助包括职业技术院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在内的各种社会资源,为农民工提供形式多样、效果突出的各类技能培训。除此以外,农民工群体自身也应在积极转变观念和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的同时,对自己的人力资本进行适量投资,创造性地进行自我开发,以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其市民化实现能力。

农业培训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 阳光工程;农业机械;培训

中图分类号 S23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0-0329-01

为了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农业部、财政部、人社部、教育部、科技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同组织实施了“农村劳动了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对自愿转移到二、三产业和城镇就业的农民,由国家财政予以适当补贴,在输出地开展就业前的职业技能培训。根据新的就业形势和农业农村发展人才需求,自2009年开始,“阳光工程”主要围绕农业和农村服务业、农产品加工等涉农工业,农村特色二、三产业,农民创业和农村带头人等开展培训工作,引导农民就地就近就业,进一步优化农民就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

为了切实搞好阳光工程农业机械化培训,固原市农机中心制定了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工作实施方案,中心紧紧围绕农机驾驶、农机维修、农产品加工广泛地开展培训工作,引导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圆满地完成了农机手的培训任务。

1 实施情况

(1)2012年,自治区阳光办共下达农机培训任务300人,相对于全市广大农机手来说,人数较少,经认真研究决定把培训任务放到原州区完成。为了方便农民培训,培训地点确定在各村委会,培训地点离家近,大大降低了学员的路费和餐费。

(2)主要聘请业务能力强、教学实践经验丰富的推广研究员、高级讲师、高级农机工程师进行授课,并按培训实施方案制定教学计划,编制授课教案,制作教学课件,在讲课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使课堂教学更生动、直观、易懂,力求做到教得清、讲得透、学得会,保证培训质量。

(3)培训对象为年龄在18~55周岁、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具有农业户籍的劳动者及不具有本区户籍但在本区承租土地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由于行业特殊,女性一般年龄控制在50岁以下。此外,针对在农业领域有创业意愿和创业基础的青年农民、农村初中、高中毕业后未能升学的两后生、复转军人、返乡农民工等优先培训。

2 存在的问题

在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时间紧,任务重,今年下达培训任务较迟,加上正是农民农忙时间,农民要一边参加培训一边操心地里的农活,学员全日制参加学习有一定的局限性;二是受经费限制,学员的实践、观摩教学不能很好的开展,比如农机修理工培训知识量大,技术含量高,不仅需要理论教学,还需要实践操作教学,经费限制加大;三是现阶段留在农村的劳动力基本都属于中老年人和少量青壮年,年龄大的思想保守,文化水平较低,接受能力差,培训效果不明显;年轻人基本都以打工为主,不愿意接受培训;四是农民再教育机制不完善,在与乡镇村组协调联系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并且受农民欢迎的培训科目较少,如农机驾驶员、电工、架子工等[2]。

3 主要做法

阳光工程培训应结合各地实际,针对不同专业工种,制定相应的规范,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使大众受益于阳光工程。

3.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

与往年相比,2012年培训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为确保培训工作顺利实施、规范运行,中心及时召开了培训工作会议。一是成立了以主任为组长的工作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同时细化了整个培训进程,确保每个阶段工作的完成。二是根据培训专业特点,初步拟定了组织办班的地点、授课教师及班级负责人员。三是认真组织授课教师编写课件及教材,并及时印制各科培训教材。四是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制定了各科培训计划和课程安排,切实保障了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3]。

3.2 广泛开展宣传工作,认真落实基本学员

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和拟定的培训计划,及时联系办班地点,取得村委会相关领导的支持,进村入户,对党的惠民政策与“阳光工程”培训的目的、招收对象、培训科目等进行宣传,使报名参加培训的学员心中有数,并耐心细致地向其解释,说明“阳光工程”培训的相关政策要求,获取学员的照片、身份证信息等。

3.3 强化培训措施,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为提高“阳光工程”的培训效果,一是加大宣传的力度,确保“三堂课”制度的实施,坚持开班第一堂课由阳光办领导授课,宣传国家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关法规政策、“阳光工程”培训的意义、目的及相关规定,讲解职业技能培训的意义和重要性,同时积极地配合阳光办领导督导。二是按教学计划,确保总学时达到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地利用多媒体进行授课,图文并茂,让每个学员都能听得清、看得懂,同时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在老师的带领下,实实在在地学到技术。三是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及时上报了各类培训信息和简报,建立、健全了培训台账,确保培训进展情况及学员信息上报的及时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四是做到准备工作充分,组织办班有序,并且每期培训过程中,认真地总结经验与不足,提出以后的改进措施及办法[4]。

3.4 及时回访,努力提高学员的积极性

在培训中,经过全体工作人员和培训教师的努力,参加培训的学员掌握了一定的操作技能,观念得到了转变。在回访中,学员们普遍认为“阳光工程”培训为他们带来了技术,带来了实惠,充分体现了国家的惠农政策。听取学员们提出的好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改进,也为今后顺利开展工作提供了保障。

4 参考文献

[1] 李玉兰.做好阳光工程培训工作 保障农业机械化事业健康发展[J].吉林农业,2010(1):55.

[2] 刘青.关于加快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工作的思考[J].江苏农机化,2012(1):53-54.

[3] 徐金德.积极实施阳光工程农机培训[J].江苏农机化.2010(3):47-48.

农业培训心得体会篇7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新型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5-0105-02

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物质资本积累已初具规模,人力资源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中国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的提高是能否缩短与发达国家差距的关键所在。

一、新型农村劳动力特征

与传统农村劳动力浓厚的自然经济色彩相比,新型农村劳动力从生产方式到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都发生了转变,新型农村劳动力的基本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体性较强。新型农村劳动力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担负着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使命,具有强烈的勤劳致富愿望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开拓能力。

2.适应性较强。新型农村劳动力能够不断调整自己,通过学习适应社会变化,具有不断进取和勤劳致富的能力。

3.权益保障意识较强。新型农村劳动力具有独立思想,追求公平、公正和民主,有一定的政治参与意识,强调个人权利。

4.文化水平较高。新型农村劳动力能努力学习农业方面的知识,善于抓住机遇,大胆开拓,敢于冒险,重视经济投入,具有一定的合作、协调和管理能力。

二、秦皇岛市农村劳动力培训状况

2011年秦皇岛市农业局、财政厅联合制定了《秦皇岛市2011年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项目实施方案》,全市共安排阳光工程示范性培训任务9 800人。根据国家培训岗位设置并结合秦皇岛市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实际,培训重点在种植业、畜牧和渔业、兽医、农机、农业经营管理和农村社会管理、涉农企业等六大领域,开展病虫专业防治员、肥料配方师、蔬菜园艺工、果树园艺工、畜禽繁殖员、畜禽养殖技术员、人工草地建植员、渔业船员、水产养殖技术员、水生动物病害防治员、村级动物防疫员、兽药经销员、农机操作员、农机维修员、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沼气工、农村经纪人、农民信息员(气象)、农产品贮藏加工技术工人,乡村旅游服务员等20个专业的培训。为我市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新农村建设培养了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现代农业产业大军。

三、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存在问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存在的问题:

1.培训合力不足。从横向看,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的主管部门包括农办、农业、科技、教育、劳动、财政、妇联、共青团等多家单位,培训部门、单位较多,部门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协调机制;从纵向看,在农业系统内部,推广体系、农广校体系、科研体系也大都各自为政,没有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势结合,缺乏统一规划,导致培训资源分散、各自为政,不能形成合力,致使培训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影响培训质量的提高。同时,培训以政府部门为主,社会力量参与不足,没有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和参与农村劳动力培训的良好机制。

2.培训目标不明确。培训前没对培训对象深入的调查了解, 没有考虑农民就业、再就业的需要,也未与企业进行沟通交流,导致未能按企业的用工需求进行培训。

3.技能培训滞后。实训基地建设滞后,缺乏实际操作,培训内容陈旧,人才培训、农产品加工、销售技术和创业以及现代物流技术等培训较少,针对性和适用性缺乏。

4.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农村劳动力长期受小生产思想影响,满足于掌握简单的生产技能,加上培训内容的针对性、适用性不强,宣传、组织和引导不力,导致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5.监督机制缺乏。部分劳动力培训项目未被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考核内容,地方政府拨付培训费后,没有跟踪检查培训效果,考核培训工作成效。

四、新型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体系研究

(一)基本原则

1.实效性原则。结合农时季节和农村劳动力需求,开展灵活多样、不同形式的技能培训,利用各种形式传播农业科技知识。

2.实事求是原则。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体系构建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与主导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组建科技讲师团、科技小分队,围绕农业结构调整、新技术推广、科技示范、政策法规普及等内容,通过举办科技之春、科技之冬、科普大集、科技知识竞赛、编演科技地方戏、开办电视、广播板报专栏、印发科技小册、宣传单等形式,多渠道地组织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3.资源整合原则。按照农村经济发展规模与社会发展要求,整合与优化农村劳动力科技教育培训资源,使之与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农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对现代知识的需求相适应,达到最佳的投入产出效果。

(二)建设重点

1.课程体系。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体系的重点应围绕县域主导产业,对培训主体进行科学定位,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以“实际、实用、实效”的教育原则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教育和基础文化教育,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教材内容要通俗、编排要合理。同时,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的实践操作性。在注重理论和实践培训基础上,加强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法制纪律、心理健康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科技水平,通过适应性培训,使农村劳动力在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思想道德观念等方面逐步融入城市文明与职业文明。

2.培训内容。做好前期调研,了解农村劳动力想学什么,需要学什么,围绕农村劳动力需求按照富余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动力、农村劳动力骨干、农村劳动力党员干部有针对性的培训,以市场为导向,针对不同区域、当地特色产业及不同类型的农村劳动力采取适应其需求的培训形式,确保各个层次的农村劳动力根据自己的需求接受不同类别的教育。使农村劳动力学得会、用得上。

3.培训机制。将农村劳动力培训的经费管理和项目安排、组织管理重心下移到县,由县农村劳动力培训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并设立相对统一的农村劳动力培训办公室,将培训任务分解到乡镇,执行标准检查验收。推进乡镇政府工作职能转变,把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作为乡镇的主要职责之一。也可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试点实行“培训券”制度,对“培训券”实行统一发放、专项管理,把政府有限的经费直接补贴给农村劳动力,让农村劳动力自主选择培训者。培训结束后,由培训管理机构组织考核和评估,成绩合格者,财政部门按培训合格人数兑现培训补贴,否则培训机构拥有的培训券不予兑现。

农业培训心得体会篇8

农村职教中心参与新农村建设中劳动力转移培训具有天然的优势:办学经验丰富,专业设施相对比较完善,师资力量比较充足,建有毕业生的就业网络,具有比较良好的社会声誉,职业学校与农业、科技、发改委等部门有密切的联系。

《农村职教中心在新农村建设中劳动力转移培训策略的研究》课题组力求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提高农村中职校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重要性的认识,探索中职校参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路子、培训内容、模式、策略、原则、运行与管理机制、项目培训的评价等,并在实践中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培训策略与方法。

课题组经过深入研究言简意赅地用八“性”概括了农村职教中心在新农村建设中劳动力转移培训策略,即社会功能的多重性、培养目标的针对性、课程设置的实用性、办学模式的灵活性、培训服务的预见性、社会合作的密切性、输出就业的市场性和创业教育的渗透性。

所谓社会功能多重性是指农村职教中心需要突破经济功能或升学功能的束缚,兼顾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功能的有效发挥。农村职教中心需要主动拓展,做到既满足当地经济社会需要,又满足更大范围区域需求,为跨地区甚至跨国界劳动力流动提供有效的培训服务;农村职教中心不能仅仅满足于教学功能的发挥,而要善于挖掘现有资源的潜力,努力成为地方农业科研、生产、服务、示范的中心。

培养目标的针对性是指农村职教中心应该符合、贴近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实际,确立“立足农村,面向城市;立足农业、面向工业;立足农民、面向市民”的办学理念,在具体培养目标的制订方面,针对当地产业发展规划,与时俱进,因地制宜,体现多样化和综合化的特点。既满足扎根农村的农民职业教育的需要,又适应农民走出农村、走向城市生活的职业教育的需要;既培养农业技术人员也培养非农业技术人员,既培养农民也培养市民,由培养单一技能型人才向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转变。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课程开发和课程设置要体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就业需求,以培养岗位所需要的实用技术为核心。要结合农村、农业、农民的实际,解决农民迫切需要了解和掌握的技术、技能问题,使培训后的农民能较快获取培训收益。要突出职业技能的实用性,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加实际操作、技能培训的课时,构建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实现培训转移后高质量就业。

办学模式的灵活性是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农村职教中心要树立大职教观,适应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农业生产的特点,积极推行弹性学制,采取农科教结合、职前职后结合、长短结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结合的方式,不断寻求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增强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效能。

农村职教中心要保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顺利健康的开展,需要与社会各机构密切合作,构建政府、企业、学校及社区共同参与的培训模式,共同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教育培训。农村职教中心还应与技术学院、普通高校等各类学校合作,充分利用他们的师资和设备优势,在开展职业培训的同时,进行学历教育,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技能、学历等方面获得更大的发展。社区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居住地,农村职教中心可以通过社区及时准确把握剩余劳动力的相关信息,争取社区协助动员、组织剩余劳动力接受培训,形成学校、社区培训合力,促进培训工作和谐开展。

输出就业的市场性是指农村职教中心要深入实际,及时了解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市场的需求,使培训与用工单位及就业市场直接挂钩,实现以需求定培训,把培训工作做到市场需求与农民就业的结合点上。同时,农村职教中心要与地方政府协调一致,统筹建立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与输出窗口,大力推行招生—培训—就业的一条龙服务模式,建立起职业技能与农村劳动力转移衔接机制,努力将农村职教中心建成集择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培训教育、就业后服务管理为一体的社会化就业服务体系,为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培训提供良好的资源基础。

农村职教中心要在培训中渗透创业教育,激发学习者的创业勇气,增强他们的创业信心,教给他们创业方法,帮助他们了解创业政策,努力使每一位学习者都能够胸怀创业理想,成为创富典型,引领一方农民共同致富。

课题组在构建农村职教中心新农村建设中劳动力转移培训策略的同时在多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在理论层面阐述农村职教中心由以往面向在校学生的技能培训,扩展到面向农村社会中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培训,提升自我的“造血”功能,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主动增强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服务于“三农”,使农村富余劳动力也能享受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实践层面,实施“三联合”,创新农民技能培养模式;创建农技“110”服务平台,利用电话、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为农村、农民提供技术信息服务。课题组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取得的创新也将引领我们更深入地研究农村职教中心参与新农村建设中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课题。

上一篇:幼儿老师培训总结范文 下一篇:音乐培训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