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培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16 18:36:47

播音培训总结

播音培训总结篇1

关键词 播音主持艺术专业 教学模式 改进措施

随着我国广播电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播音主持的培养模式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了。对于绝大多数的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本科生来说,在大学一年级主要是训练其普通话的发音并且改善其普通话的吐字发音;在大学二年级主要对有声的语言表达的内部和外部技巧进行训练;在大学三年级就开始系统地练习演播文艺作品以及播音和主持广播新闻;在大学四年级则训练播音和主持电视新闻,给电视纪录片进行配音以及给电视广告进行配音等[1]。经过以上四年的专业播音主持艺术教育,学生能够学习到广播电视有声语言的应用所要求的所有相关的知识以及技巧等。从理论上说,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可以逐渐成长成为一名合格的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人才。然而,在时展的今天,媒体以及人民大众对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人才的要求的不断提高。但是,我国的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培养体系缺乏对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新毕业的学生往往难以满足社会的要求,因此,根据时展的要求,对原来的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培养方法进行必要的改进显得十分必要。

1新时代的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

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原有的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人才仅仅能够将文字稿件的内容转变成为有声语言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时展的要求了。为了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人才还应当具备优秀的表演能力、即兴的口语表达能力、对信息的采集以及加工的能力以及对节目相关的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

1.1优秀的表演能力

播音员主持人在播音或者主持节目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表演的过程。播音员主持人需要对自己的主持风格进行不断的调整,从而很好的适应节目本身的需要,最终达到播音员主持人与其所主持的节目的风格能够和谐统一。

1.2即兴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很多节目的播音主持过程中,常常需要播音员主持人进行完全脱稿的即兴口语创作。即兴的口语表达能力要求播音员主持人拥有很强的应变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对所需播报或者主持的信息进行流畅的、逻辑清楚的组织和评论。同时,播音员主持人的在即兴口语创作的过程中,还要适时的运用各种有声语言创作的技巧,使受众能够更加容易的接受和理解播音员主持人所传递的信息。在以后的教学中,适当增加培养学生即兴的口语表达能力的课程[2],以强化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1.3 对节目相关的专业知识的掌握

随着人民大众的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专业化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这就对播音员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播音员主持人应当熟练掌握所主持的节目,对节目的内容要熟悉地掌握,才能够将节目的专业性提高。

1.4 对信息的采集以及加工的能力

播音员主持人在做节目之前,往往需要收集大量和节目有关的资料。同时要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汇总、整理、总结以及分析,从中提炼出节目所需要的信息,才能够顺利完成节目的制作。因此,播音员主持人必须具备对信息的采集以及加工的能力才能够适应新时代播音主持事业的发展。

2对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思考

根据新时代的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人才需要具备的能力,在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学中,应当做出相应的改进,以培养出适应广播电视媒体要求的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人才。

2.1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表演水平

通过引入相关的表演训练,帮助学生摆脱害羞的心理,能够大胆,自然地和别人进行交流和主持播报节目,从而提升学生的表演能力。

2.2适当增加即兴的口语表达的教学比例

在当前的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将对学生的即兴口语表达的训练课程延长到1-2年,从而强化学生的即兴口语表达能力。

2.3根据学生情况,进行专业化的培养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个人的情况以及个人的兴趣爱好,针对性的进行专业化的培养,使学生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满足各种类型的节目的需求。

2.4鼓励学生自己准备稿件

为了提高学生对节目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以及总结分析的能力。在平时的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育中,鼓励学生对某个具体的话题进行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并撰写相关的稿件进行播报,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对信息的收集、整理以及总结分析的能力,而且还有利于学生文字组织驾驭能力的提高。

3结论

随着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对播音主持的一线从业人员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只有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的调整和改进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学,才能不断培养出满足社会要求的播音员主持人,进一步促进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欣.对当前我国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学的思考[J].现代传播,2009(3):131-132.

播音培训总结篇2

1.1蒙古语节目带录制播出方案实施步骤

内蒙古电视台于2012年7月9日重新修订出台了《内蒙古电视台标清电视节目录制和传输通用技术规范(2012年修订版)》。规定播出蒙汉语单声道成品节目的播出声道统一为1声道。从2013年2月1日起至2013年3月20日止,此期间为执行新规范的过渡期,过渡期蒙古语节目播出带需在1、2两个声道录制相同的混合(播出)声,由蒙古语卫视频道录制部负责对制作部门完成的单声道蒙古语节目带进行1、2两个声道的复制转录工作。由总编室解决声道改造后蒙古语卫视、蒙古语文化两频道在播出节目声道异常时的应急备播带;解决两套节目转换声道后检修停播使用的《测试卡》;协调落实内蒙古气象局所送播的天气预报节目的声道录制事宜。从2013年3月20日凌晨检修结束起播出传输系统正式执行新规范,我台蒙、汉语自办节目1声道录制混合(播出)声。

1.2播控与传输技术方案实施步骤

2013年2月开始,播出系统技术人员着手研究安排声道改造相关技术问题,制作详细的施工、割接方案,并提前做好相关技术准备工作。3月初安排落实声道改造施工、割接工作的相关备品备件。声道改造前一周再次与13楼内蒙古广播电视网络公司前端机房技术人员核对我台蒙古语声道改造的技术细节,为蒙古语声道改造工程顺利完成做好技术保障。2013年3月20日凌晨检修结束起播出传输系统调整蒙古语卫视和文化频道播控系统音频输出为1声道。

1.3播出节目带的上载与审核方案实施步骤

2013年2月开始上载人员从节目源上把关,着手详细检查、记录所播蒙古语节目关于录制声道的执行情况。3月初着手统计所播节目的播出时间跨度。3月18日调整两台(由2声道转换1声道)专用上载站(一台上载BET节目带、一台上载Dvcpro节目带),用来上载20日之后需转换声道的蒙古语播出节目。3月19日逐条检查、统计当天播出、20日检修结束重播节目的声道。如电视剧、动画片等单声道节目,如果20日检修后重播则需重新换名换声道上载,确保节目源播出声道的绝对安全。

2人员培训

播出无小事,安全播出是广播电视播出工作的生命。播出系统任何变动都必需做好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确保播出工作绝对安全。本次声道改造各科均提前学习《内蒙古电视台标清电视节目录制和传输通用技术规范(2012年修订版)》,熟悉声道改造的日程安排。上载科多次培训上载人员在声道改造过渡期及改造之后上载节目监听及审核事宜,培训声道改造之后如何查看、上载需转换声道的蒙古语节目,强调夜班审核的要点。蒙古语播出科多次培训值班人员如何监听监看蒙古语声道改造过渡期及改造之后的播出节目,重点培训播出节目声道异常时的应急操作。总控维护科在声道转换之前利用每周三凌晨检修时段做好播出声道改造、系统割接工作及相关应急操作的培训工作。

3割接工作

3月19日当晚播出结束,由内蒙古网络总公司前端机房、我台播出部相关科室技术人员同时配合开始蒙古语声道改造割接工作。

3.1蒙古语卫视频道声道改造割接工作

3.1.1播出系统甩掉用于原转换播出声道的解嵌、加嵌设备,由数字总输出通过视音分直接送往内蒙古网络公司前端机房、安播指挥中心检测机房、局直属841台(原875机房)等下游设备。由蒙古语播出机房值班员配合播放一段测试信号(1声道有伴音,2声道无伴音),通过对有线回传左、右声道、模拟卫星回传及数字卫星回传的测试来确认声道转换工作正确。3.1.2播出系统内部监听、模拟总输出利用旧系统解嵌板卡解决。接线操作涉及由2声道转接为1声道的设备有模拟总输出解嵌主、备板卡;主、备切PST监听解嵌板卡;VTR(1、2、4)的监听。接线操作完成,由蒙古语播出机房值班员配合播放一段测试信号(1声道有伴音,2声道无伴音),通过对模拟主、备路总输出;有线回传左、右声道;模拟卫星回传;数字卫星回传;蒙古语主、备播出系统送总控主、备路矩阵输入;主、备切PST;主、备路总输出监听及音柱显示;VTR1、2、4监听等测试来确认声道转换工作正确。再一次通过比对蒙古语卫视频道模拟主、备路总输出;汉语卫视频道主、备路模拟总输出来确认蒙古语卫视频道播出声道,蒙古语卫视频道声道改造工程割接成功。

3.2蒙古语文化频道声道改造割接工作

3.2.1调整蒙古语文化频道播出系统监听设备的声道设置。该系统因采用纯数字设备,监听部分不需要重新接线。3.2.2由13楼网络公司前端机房进行编码变更,即将蒙古语文化频道播出声道由原2声道调整为1声道(由原2声道覆盖1、2声道调整为由1声道覆盖1、2声道)输出。至此,内蒙古电视台所有频道在网络公司的编码方式都统一了。以上工作完成后由蒙古语播出机房值班员配合播放一段测试信号(1声道有伴音,2声道无伴音),通过对有线回传左、右声道测试来确认声道转换工作正确。蒙古语文化频道声道改造工程割接成功。

3.3上载系统声道改造后割接工作

蒙古语两频道声道改造工程割接成功后,取消所有上载站2声道伴音监听,从上载技审软件中屏蔽2声道的伴音技审,避免节目审核时出现失误。

4结束语

蒙古语声道改造工程虽然涉及到节目源、播出和传输等多个环节,每一环节的任何一细节出现纰漏,均会直接影响我台的安全优质播出,但在台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前期一系列的细致准备工作,割接一次成功。运行九个多月来,节目和技术系统均运行正常,本次内蒙古电视台蒙古语声道改造工程圆满完成。

播音培训总结篇3

根据大家对声音的需求,徐洁看到了商机。她曾经声音嘶哑,就是因为喜爱播音主持专业,才花心思改变嗓音。况且,给别人的嗓音“美容”,市场目前还是一片空白。2013年春天,徐洁辞职后着手创办好声音培训机构,针对普通人群进行推广。

创业之初,好声音的推广很困难。大家认为自己声音几十年就是如此,没必要花钱去美化,况且,也不一定能成功。徐洁便以自己“变声”的经验为范本,告诉大家,脸部可以“美容”,声音也可以的。

徐洁虽持有播音主持证、普通话等级证,但没有针对美化声音的教材,所以很难得到顾客的认可。徐洁不得不着手研发一套行之有效、适合普通人群的教材。为此,她在微信朋友圈里寻找对自己声音不满意、有更高要求的人,参与自己课件编写修改。其间,她还去拜访一些声带有问题的人(如咽喉病患者),着手培训他们,为他们制定练声方案和计划,并跟踪培训效果。

培训学员中有一名老师,因习惯大声讲课致使声带出问题差点失音,去医院治疗后不久又复发,让他很沮丧。听说徐洁开的好声音培训机构,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前往培训。徐洁根据老师的情况,引导他调练声带,控制音调及音域,突显音质。经过一段时间培训后,那名老师不再那么大声讲课,声音却洪亮清晰有穿透力,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随着行业被认可,徐洁的知名度渐渐打开,队伍不断壮大。徐洁还发现,每个人的声音都有各自的特点,可惜大多数人都不会使用。2015年春天,一名年轻女子找到她,说在一次聚会上,她和一名男士一见钟情,从此两个人常在微信上语聊。可是聊着聊着,对方的话越来越少。女子询问原因,他才说:“你的声音总让我感觉你不愿意和我交往。”女子无奈地对徐洁说:“我怎么会不愿意和他交往呢?你帮我分析分析,哪里出了问题。”在细听了那名女子说话的声音后,徐洁一针见血地指出:“你的声音并不难听,但你喜欢压着喉咙讲话,这样就让嗓音显得灰暗无力,没有情趣。”

为了改变她的发音问题,徐洁为她制定了一套练声方案。培训期间,女子只是和那位男士偶尔发信息,坚决不语聊,等培训结束时,她迫不及待地对男士发了一条语音。男士大为惊讶,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恨不得立即去见女子本人。收获美满的爱情后,女子由衷地对徐洁表示感谢:“谢谢您给我的声音做‘美容’。”

除了在培训班讲课,徐洁还带领团队深入医院,免费为声带患者提供咨询服务。经过三年的努力,徐洁的好声音培训机构日益壮大。目前,参加培训的线下学员已有3000多人,大家都称她为“声音美容师”。

2016年9月,国内音频分享平台喜马拉雅音频负责人找到徐洁,要求将她的好声音音频教程推广到电台,徐洁欣然同意。自10月7日开播以来,好声音课程在喜马拉雅通过电波,传播到全国各地,培训机构很轻松地接收了2万多份订单。

对此徐洁却淡然地说:“不是我做的多好,而是需要改变声音的受众太多。这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存在着巨大商机。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人参与!”

播音培训总结篇4

[论文摘要]作为普通艺术院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要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一味的追求精英教育是不可取的,教育管理者要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前提,改革以学科为体系的传统教育模式,探索建立“宽基础、活模块、重技能”的教学模式。本文以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就业现状为切入点,探讨普通艺术高等院校播音与主持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将从工业时代进入信息社会时代,社会经济也将从工业经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许多领域的竟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竟争。随着传媒事业的发展,播音员、主持人的定位也不仅仅局限于一档栏目或一台晚会的主持,而是延伸出了婚庆主持人、会议主持人等新兴行业的主持。作为培养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技术人才的高校,为进一步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人才质量,迫使高等教育管理者们思考专业的发展目标和定位。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突出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原则,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前提,改革以学科为体系的传统教育模式,探索建立“宽基础、活模块、重技能”的教学模式。本文以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就业现状为切入点,探讨普通艺术高等院校播音与主持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1 ,.音与主持专业鱿业状况分析

    在对某普通艺术高校2005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100名毕业生进行的就业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在电视台、电台工作的占就业总人数的38%;在传媒公司、文化礼仪公司工作的占就业总人数的11%:在高校、中小学、文化培训机构工作的占就业总人数的28%;各企事业单位、自主创业、个体经营的占23%。从调查结果来看,从事本专业的人数并不多,大部分转行从事了传媒行业相邻的工作,即便是在电视台就业的学生,也是大部分从事了编导、摄像、后期制作等工作,而担任主持人角色的少之又少。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很多高校先后增设了播音与主持专业,培养人数的不断增加也使得近年该专业教育“产出”的毕业生人数大增,面对目前市场供大于求的激烈竟争,就业形式堪忧。作为普通艺术高校教育者的我们不得不反思,学生毕业之后,定位是精英,还是大众化?所以我们不能的一味的效仿精英教育模式,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及时调整办学思路,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起符合就业岗位需要的课程体系,以培养职业技能和岗位能力为主线,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重视实践教学和舞台表演训练,在满足学生就业需求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高素质和岗位提升能力。

    2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裸程设,分析

    播音与主持的教学模式应和国家的教育发展状况相适应,和企业的发展前景紧密结合,才会有生命力。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属于交叉性学科,涉及新闻学、传播学、语言学、艺术学、美学等学科。因此,在课程设置中要从广播电视传媒行业的需要出发,注重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面对以学科设置为体系的传统教育模式,已不适应新世纪的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相互依存的发展要求。社会需要通才基础上的专才,课程的设置应注意在传统的课程体系基础之上,更加贴近时代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加强课程与就业岗位的联系。

    从课程设置来看,多数院校开设了公共课、专业基础课群和专业课群。专业基础课群和专业课群,基本上都是普通话语音基础、语言技巧、广播播音与主持、电视播音与主持等传统意义上的播音员与主持人培养体系,课程内容缺少相互渗透,很难达到“一专多能”,而且与当今广播电视传媒行业的发展现状脱轨,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薄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课程设置中应体现“宽基础、活模块、重技能”的课程体系构建模式,增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注重课程的拓展性,以市场就业为导向为学生不同的职业定位设置不同的专业课程群。在每个方向模块中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必修课是按照行业岗位工作的要求设置的职业核心课和就业技能课,选修课是与播音主持专业相关的边缘性学科的技能课。另外,还将多证书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构建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要求将本专业相对应的证书培训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当中,例如《普通话等级证》、《记者证》、《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证》、《婚庆主持人资格证》等。

    3多方向的人才培养撰式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根据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为依托,不同类型的学校人才的教育和教学模式、管理制度、评估方式及其实施过程的总和。作为普通艺术院校招收了较多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但根据就业调查显示,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从事了播音主持工作,多数学生转行或待业。播音与主持专业作为交叉性学科,存在若干发展方向,如主持人、播音员、编辑、记者、文化礼仪等,这些方向与专业的发展都需要高素质和综合化的人才。而目前播音主持专业培养的学生大多业务水平单一,难以达到广播电视媒体岗位对人才的要求。具体表现在多数学生只掌握了播音与主持的相关的理论技巧,养成了单一播音主持特色,等到工作实践中,只能适应传统的播音主持技巧,对广播电视采编制作、摄像、礼仪主持等工作无法胜任。

    所以,结合普通艺术院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应制定符合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宽进严出”的教学方法。即宽口径招生,对在校的学生进行分块管理,制定并实施“平台、模块”式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入学1-2年时间内进行专业平台基础课群教育,在学生一年的学习中,了解学院的情况、专业的内容,学院也了解了每位学生的的专业情况,在第二学年,从学生的专业基本功、学生发展潜力、个人发展兴趣等方面入手,制定符合就业岗位需求的专业课程,比如说适应在播音方向发展的学生组织在一起,重点培养学生话筒前的实践技能和把握稿件的能力;对于适合做电视主持人的学生,加强镜头前的实践和备稿、控场等相关业务能力;对于文字功底很强的学生,可以试图培养其文稿策划和编辑的能力;对表演天赋较强的学生,可以加强公关礼仪(婚庆主持、会议主持)方面的培养。在打好播音主持基本功的前提下进行分方向培养的方式,对学生快速适应就业及社会工作实践起到积极的作用。

    定岗定位的分流培养,可以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注重个体综合素质的提高。社会需要通才基础上的专才,在宽而坚实的基础上,力求精而深。根据岗位定位进行专业技能训练与培养,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我们的培养岗位主要分三个方面,即播音主持方向、广播电视编导方向、

公关礼仪主持方向。

   3. 1播音主持方向

    本方向主要培养能在各级电视台、电台担任播音员和主持人角色的工作。这个方向对学生的专业水准和职业素养要求较高。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基本功底、较强的思辨能力、文化修养和良好的形象条件。重点培养学生话筒和镜头前“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无稿播音出口成章”的语言创作能力。

    在播音与主持方向教学内容中侧重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人才。主要的课程是语言技巧、思维训练、播音文体、节目主持艺术、主持人形象塑造、文艺作品演播、电视节目采编与制作、播音作品鉴赏等专业课程。

    岗位实践要求:

    c1)每学期进行一场专业汇报,包括朗诵、不同风格的栏目主持。获得相应的实践学分。

    (2)积极参加国家、省级、市级或校级的专业比赛,获得创新学分。

    (3)每年寒暑假到电视台岗位实习,熟知一线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工作现状,开学后上交实习报告,获得相应的实践学分。

    3.2广播电视编导方向

    本方向主要培养能在各级电视台、电台和企事业单位担任编辑、记者、节目策划与制作等工作的人才。这个方向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较强的文字写作功底和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在广播电视编导方向教学内容中侧重培养能创作、编辑制作广播、电视节目等方面的管理性人才。主要的课程是中外文学史、采访与写作、节目采编与制作、电视艺术概论、影视编导基础、非线性编辑技术等专业课程。

    岗位实践要求:

    (z)每学期末上交最低两个自编自导的栏目作品,有专业教师进行综合考评,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学分。

    (2)积极参加国家、省级、市级或校级的专业比赛,获得创新学分。

    (3)每年寒暑假到电视台岗位实习,开学后上调查实习报告,获得学期的实践学分。

    3. 3公关礼仪方向

    本方向主要培养能在婚礼、晚会、庆典和展会等主持和策划工作的人才。这个方向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有声语言运用能力、市场调研、综合分析与创意策划能力。

    在公关礼仪方向教学内容中侧重培养能从事各种文化活动的主持和策划的高素质技能性人才。主要的课程是中外礼仪基础、非节目主持艺术、表演基础与技巧、商务口语表达、展览会策划与管理等专业课程。

    岗位实践要求:

    (1)每学期上交最低两个由自己参与主持或策划的节目作品,有专业教师进行综合考评,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学分。

    (2 )积极参加国家、省级、市级或校级的专业比赛,获得创新学分。

    (3)每年寒暑假到文化庆典公司、展览馆、文化馆和企事业宜传部门岗位实习,开学后上调查实习报告,获得学期的实践学分。

播音培训总结篇5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学;技能训练;方案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是普通高校本科教学的专业之一,是为了适应广播电视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而设立的,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能从事广播、电视、报刊等宣传部门的新闻采、编、录音、摄影及有关实际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1]。我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是在2003年汉语言文学(新闻方向)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已培养毕业生五届,目前还有在校学生四届。学生们通过四年的学习,能够掌握新闻学和广播电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现代传播工具的基本技术,并能借助现代传播工具进行独立的广播电视的新闻采访、拍摄、录音、编辑制作等工作。

区别于以研究性教学为目的的研究生教学模式,本科教育阶段更侧重于对学生整体素质、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培养面向基层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和基层管理人才。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数学生的就业岗位为地市级电台、电视台以及报社等新闻媒体,影视制作公司、广告公司、单位的宣传部门、杂志社等企事业单位或部门。学生毕业进入单位工作以后,用人单位会要求新进员工直接进入一线工作,这就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出了考验。针对这种需求,我们在教学工作中也要格外重视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学生技能训练方案就是在此基础上提出的。

此方案以学年为单位,依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心理状况以及所开课程,设置了相应的技能训练项目,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素养。

一、一年级学生的技能训练

一年级的新生,初来乍到,虽然录取进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但是很多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只是听从老师、家长的建议,或是随大流,别人报什么自己也也报什么,对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还不了解,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涉及的专业知识知之甚少。针对一年级学生的这一特点,在一年级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的课程多以专业基础课为主。如《新闻学概论》、《摄影基础》、《影视作品分析》、《广播电视概论》、《中外新闻事业史》、《电视摄像》等专业性较强的课程。所开课程以及技能训练的目的都是侧重于增加学生对本专业的理性认知,让学生在学习中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有多点了解,增进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们对新闻的敏感性,培养他们视听语言的思维模式。为一年级学生设定的训练项目为“新闻消息写作”、“限定题目拍摄单张照片”以及“语音、发声训练”。这些训练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的基础写作能力、摄影摄像技能以及普通话播读的能力,也为以后学生采、编、播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在加强实践教学的基础上,还将在一年级下学期举行主持人大赛以及图片摄影展等活动。这些活动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学习成果的平台,另一方面也能打破独自学习的知识壁垒,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探讨。通过实践检验学习,通过实践激励学习,通过实践督促学习,通过实践明确学习。让学生们人人参加、人人融入、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二、二年级学生的技能训练

二年级的学生,在通过一年的专业学习与技能训练后,对本专业有了一定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初步掌握了一些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现代传播技术的基本技能,对本专业的现状和发展方向也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同时对自身的兴趣方向也有了更明确的定位,对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开始有所选择。针对二年级的学生特点,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了《大众传播学》、《非线性编辑》、《普通话语音训练》、《报刊新闻采访与写作》、《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播音与主持艺术》、《报纸编辑》、《电视编辑》、《电视音乐音响》、《言语交际》、《公共关系学》、《演讲学》、《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等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所开课程以及技能训练的目的都是侧重于对学生新闻采访与写作能力、音视频编辑能力和播音与主持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为此在一年级技能训练的基础上,设定的二年级技能训练的项目为“新闻专题写作”、“DV短剧拍摄”以及“新闻播音训练”。这些项目的训练旨在提高学生们的新闻敏感度,提高他们新闻采访的能力、新闻稿件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们的摄影摄像技能和音视频编辑水平,以及对播音主持,特别是新闻播音水平的进一步提升。配合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在二年级下学期将突出专业特色举行DV作品大赛,鼓励学生们自己创作剧本,自己导演,自己做演员。从前期策划、创作、筹备,中期执导、表演、拍摄、协调到后期剪辑、配音、合成,让学生们都参与其中,真真切切的体验一把做电视人酸甜苦辣。通过实践从中总结经验,找出知识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更加明确学习目的与学习重点,做到学的不盲目、学习有中心。

三、三年级学生的技能训练

三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两年的专业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后,对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现代传播技术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和掌握,并开始从理论学习走向初步实战,进入媒体开始为期六周的专业见习。在媒体实习期间,学生们慢慢对自身发展有了较为明确专业定位,对知识涉猎的也开始有所选择、有所针对,有些同学在专业见习后仍坚持到电台、电视台和报社等新闻媒体继续学习实践。针对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了《电视专题与栏目》、《电视广告学》、《新闻评论写作》、《电视节目制作》、《新闻事业经营管理》、《广播电视节目研究》、《中外新闻作品赏析》、《新闻传播理论原著选读》、《平面设计》、《社会调查》、《深度报道》等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所开课程以及技能训练的目的都是侧重于提升学生们对媒介的分析能力、影视语言的叙述能力和播音的表现力。为此我们设定的训练项目为“新闻评论写作”、“《新闻一线》节目的制作”以及“文艺作品演播”。旨在培养学生们对新闻事件分析、评论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摄影摄像技术和音视频编辑水平,初步具备影视语言的表达、叙事和思维能力。三年级的学生将分组加入《新闻一线》的拍摄,成为校园记者,定期拍摄、采写、编辑校园新闻,并在校园电视台、学校网站和电视节目制作专题学习网站上播出。在三年级下学期将举行优秀新闻作品的评选活动,从一年的《新闻一线》节目中评选出优秀作品。这个活动既是对一年来《新闻一线》的总结,也是对学生技能训练的激励。学生在一年的实践中要身兼数职,不仅要自己策划、找选题,还要扮演摄影记者、出镜记者、文字记者、播音员、编辑等多重角色。通过一期节目的制作,多方面、各领域的知识和能力都得到了检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很有帮助。

四、结语

通过三年的专业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在业务上应该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熟悉我国有关新闻宣传的方针、政策、法规,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国内国际形势和问题;能独立进行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编辑,有较宽的知识面,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1]。成为广播电视新闻事业中素质全面的、优秀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

播音培训总结篇6

[关键词]高职高专 主持与播音专业 教学改革

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随着电视事业的迅速发展与冲击,国外媒体到国内来参与竞争,广播电台、电视台在办台观念、用人机制、经营理念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广播、电视一线的改革直接影响着教学,我们急需研究在新的形式下应该如何培养具有采、编、播合一的并具有个性化的广播、电视播音员与主持人。

从目前国内开设的主持与播音专业课程的现状看,尚没有形成适应社会发展的教学体系,培养的学生缺乏采访、编辑、即兴评述、节目策划、对手配合、设备操作等能力,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时分配、实践环节、教材等需要形成一个新的适应社会需要的系统。从所了解到的教学现状、教育课题和相关科研项目上看,针对性的研究和讨论较少且不能适应广播、电视的播音与主持发展的需要,而已有的观点多为练习有稿播音,对无稿、个性化主持及对采访、编辑制作节目的能力的培养鲜有研究,对高职高专如何培养具有采、编、播合一的并具有个性化的播音员、主持人更没有新的科学的研究。

一、我国高职高专主持与播音专业的教学现状

1.课程结构、设置、课时分配不合理,很多新节目类型没有科学的理论阐述,而有一些现今少用或消失的节目类型却仍在课程中,如文艺播音、通讯播音等;而新兴的广播、电视主持形式在教学中少有体现,如服务类节目、娱乐类节目、广告影视配音、活动与会议主持等。课程里除了播音与主持有稿专业知识,少有采访、编辑、即兴评述、节目策划、对手配合、设备操作等知识结构,也少有无稿主持的训练。

2.实践环节设置课时较少,特别是小课教学课时较少,而理论课较多,造成学生缺乏主持节目、采访、编辑、节目策划、对手配合、设备操作等实践能力。

3.考试制度落后,没有实行项目考核,没有实行教考分离,没有实行“会诊”等,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没有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缺乏一套适合适应现今传媒的高职高专主持与播音专业的教材。

5.没有完全坚持因材施教和个性发展的原则,使学生主持个性发展不足。

6.没有完全实行项目教学与职业技能考试,教学效果不尽理想。

7.教学的定位不够准确,应做出修改。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日趋增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数量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增加,社会对播音员、主持人的需求逐步加大,高职高专播音与主持人的培养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体系,并且在教学质量上进一步提高。

二、高职高专主持与播音专业的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与难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广播、电视一线进行了改革,其越来越窄播化的发展,要求播音员、主持人必须具有从事新闻采访写作、编辑、即兴评述、节目主持、节目策划、对手配合、广播设备应用等综合能力,要求广播主持人应有个性化的魅力。

根据现今对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的要求,通过对我国电台、电视播音与主持现状、主持与播音专业课程的教学现状的分析、调查、访问、交流,根据不断发展的广播电台、电视台的需要,尝试调整课程规划与设计、培养目标、改进教材、改进教学方法、改进考试方法等,制定相应的高职高专主持与播音专业的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方案、实践方案、教材建设方案、课程考核方案等,探讨高职高专的课程改革模式,培养适应现今电台、电视台所需要的播音员与主持人。

高职高专主持与播音专业的课程改革的难点是:没有可以借鉴成熟的经验,没有改革成功的典范。

三、高职高专主持与播音专业的教学研究的切入点与创新点

高职高专主持与播音专业的课程改革的主要切入点是:研究改革课程结构、课程设置,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改进考核办法、创新改进教学方法等。

创新之处是:将构建新的课程结构、新的课程设置、新的培养目标、新的实践教学形式、新的考核办法、新的教学方法。

新的课程结构:实行“宽基础,活模块”教学改革,新的课程设置分为新闻类课程、主持与播音专业课程、文学类课程,增开了实用性较强的课程:电视化妆、声乐训练、表演基础、形体训练、影视广告配音业务、活动与会议主持、市场营销、非线编辑、网络新闻等。

新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省、市、县级台的具有个性的采、编、播合一的播音员、主持人。

实践教学坚持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发展的原则,让学生在实践时做出成品节目,除了小课实践,还有安徽省电台、各地市电台、院电台、系模拟台、小课辅导间等为学生提供平台,增加实践时间,培养具有个性的、采、编、播合一的主持人。

新的教学方法是:实行项目教学法,教学完成各个项目,提高教学效果。

四、高职高专主持与播音专业的教学研究的思路

第一阶段:搜集信息,阅读文献,为课程教学改革做准备。

第二阶段:完成主持与播音专业的课程教学双纲、实践教学训练方案、双项考核办法。

第三阶段:完成主持与播音专业的课程中专业课程、基础课程的改革方案。

第四阶段: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

第五阶段: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的修正、总结。

第六阶段:逐步编写高职高专专业教材。

五、高职高专主持与播音专业的教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全面整理国内外现有的广播、电视主持与播音教育方面的文献和研究报告,形成研究的素材。

2.调查调研法:对广播电台、电视台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剖析广播电台的现状。对从事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的学生进行采访、调查,了解教学与就业岗位无缝对接的切入点。

3.项目教学法:通过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全面了解教学现状,为制订对应的主持与播音课堂教学规程和评价模式提供基础。

4.交流研讨法:研究并借鉴其他院校好的经验和做法。

主持与播音专业的教学改革应依据我国的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的教学现状,通过对高职高专的主持与播音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提高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培养的质量,提高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采、编、播的能力与个性发展的空间,推动我国主持与播音专业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陶秋燕.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的专业和课程[M].科学出版社,2004,10.

[2]付程.播音主持教学法十二讲[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6.

[3]陈雅丽.实用播音教程广播播音与主持[M].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1.

[4]胡正荣.世纪初大众传媒发展战略研究[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6.

播音培训总结篇7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2-0219-02

“全媒体”即“omnimedia”,其概念尽管没有获得学术界的共识,却在传播领域的实践中日复一日丰富发展着它的内涵。“全媒体”的“全”不仅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网路、电信、卫星通讯在内的各类传播工具,涵盖视、听、形象、触觉等人们接受资讯的全部感官,而且针对受众的不同需求,选择最适合的媒体形式和管道,深度融合,提供超细分的服务,实现对受众的全面覆盖及最佳传播效果。

一、开展“素质教育”是全媒体时代广电事业发展的需要

进入“十一五”之后,中国的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建设已进入关键时期,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播电视事业也随之进入大繁荣快发展阶段。对于市一级广电媒体来说,机遇与挑战共存,希望和困难同在。市级广播电视在全媒体时代的压力,主要来自于这么几个方面:一是上级部门和领导对全媒体时代要求的压力。广播电视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在信息多元化、传播手段多样化的今天,上级部门和领导对广播电视的节目质量、表现艺术、宣传效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二是受众需求重大变化的压力。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群众有更多的机会和渠道接受先进的文化,分析和鉴赏能力越来越强,要求广播电视节目不断推陈出新,适应本地受众的需求。三是新的媒体迅速兴起的压力。数字和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催生了网上广播影视、IP电视、移动多全媒体时代电视、手机电视、数字电视等多种新的全媒体时代形式。特别是这些新媒体随时随地收听收看和互动性强的优势显现之后,传统的广播电视在全媒体时代的绝对优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四是来自中央和省级媒体的竞争压力。随着有线广播电视数字化的普及,受众有了更多的选择自由。市级台与中央台、省级台处于同一起跑线,他们不会因为是市级电台、电视台而降低对节目质量的要求。广播电视的竞争核心是人才的竞争,面对上述四个方面的压力,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广播电视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另外,张家口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多年来引不进高素质人才,留不住人才,出现人才断档现象。当时的局党委根据“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广播影视跨越式发展的形势需要,针对从业人员普遍存在的学习氛围不浓厚、业务能力和基本素质不过硬的情况,在客观分析队伍现状的基础上,放眼长远,审时度势,结合局情,做出了在全局和全市广播影视系统开展以政治素质、专业技能和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为主要内容的“素质教育”工程的重要举措。按照“素质教育”工程的总体规划和年度要求,全局上下因势而动、全面推进、逐步深化,较好地落实了“素质教育”工程的各项学习和培训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素质教育”工程紧密联系广电事业发展实际

“素质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学历教育,是以提升专业素质、能力水平,推动工作开展为根本目的。在“素质教育”工程中,注重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坚持标准,按需所学,素质教育与执业资格相结合。素质教育是实行广播电视执业资格和岗位资质的基本要求。遵照广播电视执业资格标准,对播音员、主持人、编辑、记者实行资格准入制度。电台、电视台、广电报社230名播音员、主持人、编辑、记者参加了省、市资格培训并获取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执业资格证书。摄像、制作、技术及其他专业人员按照岗位准执业资格的要求进行了业务培训和岗位练兵。对公开招考、聘用、引进人员除特殊专业外,均要求达到本科学历,所学专业与岗位相符。对“出镜”、“窗口”和服务、管理等岗位人员针对工作性质,提出了普通话、计算机等培训要求,严格把好入口关、上岗关,从根本上确保从业人员的学历与素质要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覆盖面达到98%。大专以上学历达到了90%以上,初步达到了增强政治水平,夯实业务基础,强化队伍管理,提升全员素质,造就突出人才的基本目的。经过,全局通过素质教育,推动了队伍的整体建设,基本完成了“十一五”人才建设规划的各项目标,全局具有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达到150余人,具有技师、高级工等级的技术工人达到了180多人。一批业务骨干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二是强化基础,注重实效,素质教育与重点工作相结合。“素质教育”工程实施的三年,正是广播电视加快发展,全面落实“十一五”规划的关键时期。全局素质教育很好地把握了各个阶段的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按照“事业发展、实力增强、人民满意”的总要求,紧扣年度工作目标,突出重点,扎实开展。先后围绕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科学发展能力的培训;按照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大力学习外省市广电行业先进管理模式和发展经验;认真组织党和国家政策方针及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和法纪教育的培训;针对岗位业务需求,开展采编、制作、摄像、播音主持及节目创优的培训。三年来,全局规模集中学习培训近百次,综合参训率达到95%以上。通过强化基础,提高素质,宣传工作亮点频出,事业发展快速推进,经营创收大幅增长,管理职能不断强化,行业作风得到转变,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业务骨干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2009年,评选出36名优秀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和广播电视十大品牌节目。三是立足实际,放眼发展,素质教育与改革创新相结合。改革创新是广播影视发展的不竭动力。“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深化,体现在广播影视体制机制改革和各项工作的创新上。遵循广电发展规律和管理特性,对电视三个频道广播三个频率进行重新定位,对人员、栏目及节目资源大力整合,牢牢把握导向,抓好主题宣传,实现民生新闻和宣传本土化的新突破;对外报道连续在省排名取得新高,2007年以来电台、电视台连续五年名列第三、第二,其中,电视《全省新闻联播》件播出量第一,荣获2011年全省电视新闻突出贡献奖;健全评审评优机制,精品生产和节目创优取得历史性的好成绩,电台创作的10集广播剧《春到喜鹊沟》三部曲先后获得全国和省“五个一”工程奖,实现了全国最高奖项零的突破。电视纪录片《骏马少年》荣获第八届圣地亚哥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儿童电影奖,第十六届河北省影视艺术“奔马奖”电影类特等奖;坚持技术革新,投资5 000多万元用于更新摄录编播及发射设备,在全省率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设备数字化;健全以人事、财务和奖惩激励为主要内容的内部管理机制,调动和发挥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全局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新的氛围,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素质教育”实现常态化、制度化

广播电视是一个需要不断创新的行业,特别是对于市级广电全媒体时代来说,“素质教育”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阶段性任务,而是一项长期的、时刻不可放松的工作。张家口广播电视台在认真总结三年“素质教育”工程的基础上,实现了“素质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一是继续完善组织领导体系。“素质教育”工程阶段性工作任务完成之后,依然保留了领导机构,并按照人才建设的要求,强化职责,完善功能,切实发挥出各级领导小组、办事机构和专业小组的作用,加强教育培训的宏观指导和组织管理,使之成为推进教育培训的主体。二是建立多层次的教育培训体系。全面分析和评价从业人员的学习需求、特点和现状,以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岗位专业技能和科学发展能力为目标,结合各单位、各部门的实际,开展有针对性、适用性的培训,采取集中培训与分类培训,外出进修与岗位培训等多种方式,使教育培训全方位、多角度。三是健全考核评价监督体系。制定可操作的考核评价和监督管理办法,对各单位、各部门素质教育和人才建设进行动态考核和追踪监管。各单位、各部门也都建立起责任明确、程序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认真做好人才选拔。四是建立科学的奖惩激励机制。制定相关的奖惩激励制度,对先进典型进行大力表彰,对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奖励,将教育培训与专业技术人员的上岗资格、考核评优、职称评定、等级晋升和聘用人员的使用挂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落实相应待遇,激发从业人员追求知识、超越自我的热情。2012年,在编辑记者、播音主持等四大行业中推行首席、标兵、优秀制度,并实行动态管理,每年一评,与岗位津贴挂钩。五是完善经费保障体系。将教育培训经费列入年度预算并严格执行,保证专项经费落实到位。

播音培训总结篇8

[关键词]主持人;播音员;专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G2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4 — 0087 — 02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围绕在其周围的专业观众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固定,电视观众对媒体的专业化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一、具备高超的专业技能

作为专业节目主持人,一方面要求主持人在节目中所反映出来采编播等专业能力要强,另一方面要求主持人对所涉及的行业,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比如,我在齐齐哈尔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主持的时政类节目《齐齐哈尔新闻》,这就要求我要掌握许多时政专业知识,比如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工作职能,各部委办局的工作职能和工作流程。在主持这档节目之初,我刚刚进入电视台工作,对以上所述的内容是一片空白。尤其是主持这种全市时政类的节目,在主持节目的时候没有底气,播出的节目只是照本宣科,不能授人以“渔”,更不能让观众信服。人们常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于是,我下决心攻坚克难。市委、市人大、市政协、市政府办公厅成了我的第一课堂,从市领导报道排序到分管工作,从部委办局工作职能到工作流程逐一学习,这些都为我主持节目带来很多的益处,做起节目来更加得心应手。同时,作为新闻节目主持人,我还注意学习市委、市政府下发的各项文件和政策法规信息,这样在主持节目的时候才能努力做到不说外行话,“内行愿意听,外行能听懂”。

关于如何提高专业化水平,我觉得一条最基本的途径就是要提升主持人的素质与修养,满足观众之所需。如同烹饪一样,就是同样的食材,同样的烹制手法,不同的厨师操作会有不同的味道一样,电视节目主持人之间,因个人素质不同,事实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同。值得欣慰的是,目前不管是观众还是媒体自身,都已经开始逐步接受这样的“不同”了,并将这种不同概括为“个性”,但“个性”决不能成为影响与受众之间有效的沟通与交流的绊脚石。

二、适应自身的专业化角色

主持人播音员要把注意力放在专业化上。播音员主持人在注意语言流畅、节目编排的同时,要解决专业化的问题。主持人播音员只有在掌握了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播音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上,迅速掌握所在台的专业知识,成为内行,才能满足受从需求。美国CBS王牌主播丹?拉瑟有句名言:若让人们相信新闻,首先要让人们相信告诉他们的人。从实践情况来看也是这样,专业台的受众喜欢有专业知识的主持人,觉得他可信、可靠。

主持人要主动适应自身的专业化角色,我们说喜欢不一定主持得好,但不喜欢却一定主持不好。受众之所以喜欢收看某一档节目,其原因:一是专业需要。如果一个人是某个行业的工作人员,而你播出的内容恰好适应他的专业,对他的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性,那么他就一定会热心收看你的电视节目。如我主持的齐齐哈尔广播电视台《齐齐哈尔新闻》节目,每天报道全市政务工作动态和市委市政府大事实事,好多机关干部都是通过我们的节目了解全市政务工作动态,所以,他们是其中的一批专业观众。二是生活需要。俗话说,“先睹为快”。一个人在一生中需要大量的信息,每个生活时段需要不同的信息,以满足生活需要,改善生命质量。如果你在某一时段播出的信息适应了他的需要,他将乐此不彼。如《齐齐哈尔新闻》中播出的交通指数、出行指数、生活指南等,正是广大电视观众所关心关注的,这几个板块的收看率一直居高不下。三是个人爱好。应该说一个人的爱好点就是他的关注点。比如有的电视观众爱好关注城市发展变化、人文景观、历史变迁的信息,那么我们《齐齐哈尔新闻》推出有主持人出像的的大型开放式结尾《老房子、老街区、老建筑》、《美丽的鹤城》、《丹顶鹤的故乡》、《鹤城老字号》等系列片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好评。反映到电视节目上,就是你播出的正是他所要的,自然就会受到观众喜爱和欢迎。为给广大电视观众呈现最好的视觉效果,节目前期,我独自多次到大乘寺、关帝庙、卜奎大街、明月岛实地考察,带着编导策划的脚本,走进它们、感受它们。节目录制时,我将在自己的亲身感受融入其中,最终,为广大电视观众呈现了《老房子、老街区、老建筑》中出像的《老建筑——大乘寺》、《老建筑——关帝庙》、《老街区——卜奎大街》等些列片20余个。

三、不断充实自身的专业化知识

美国实验心理学家卡尔·霍夫兰的传播实验表明,“假如传播对象喜欢传播者,就很可能被说服,如果接受者认为信息的来源是来自一个与他自己或她自己相似的人——即具有同一性,就更是如此。”我是时政类的新闻节目主持人,面对的是全市广大电视观众这就要求我要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去年4月,满载着台领导的厚望和信任,我有幸参加了国家广电总局人才培训中心在国家电视剧制作中心举办的主持人、播音员提高培训班。作为一名年轻的新闻节目主持人,我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我知道,我代表的不仅是众多的主持人、播音员,而且是齐齐哈尔广播电视台,甚至是代表齐齐哈尔。压力固然有,更多的是台领导的厚望和期待。此次培训无论是规模、层次、参训人员都是空前的。国家广电总局高度重视这次培训,无论是培训的组织、接待都有条不紊,派出培训中心的专门人员担任培训班的班主任;聘请了国内资深的重量级的名主持人、名播音员担任授课教师。赵忠祥、白岩松、赵保乐、敬一丹、张月等8位老师亲自授课,每位老师都从各自的角度为我们传授播音、主持的技艺。

每堂课我都会总结几个关键词,记在本上,记在心里.融入工作。例如赵忠祥老师的尊重生命,做节目不要做成分裂人格,每隔一段时间就应该静下来回望走过的路.读书破万卷出口必成章,厚德载物….. 白岩松老师的尊重事实,直播前做足功课,要刺激出某些采访对象的说话欲望,要清楚观众想知道什么,不说套话,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赵保乐老师的精神、信仰、团队、团结,电视人要有社会责任心,不能为了经济效益什么片子都播,娱乐节目也要有底线!因为,看电视的不只有大人,还有孩子。孩子会认为大人说的都是真理,都是对的。电视节目可以帮助孩子成长,也可以毁了我们的下一代等等。这些老师的个人魅力都很强,也正是这种魅力使他们的节目更鲜活,更能抓住人心。这种魅力的形成不只是节目高度所带来的,更多的是自身的业务学习和德行修养。

加强知识学习,丰富知识结构,这是节目主持人真诚服务的基本保证,主持人应该有动态学习、终身学习的自觉意识,要做有心人,处处留心皆学问。同时要及时更新知识,超越自我,在自己学有专长的基础上要适应媒体和受众的需要,做到高格调、高水平的真诚服务。

四、树立责任第一的意识

“责任、专业、团队、创造、奉献”十字方针,是2010年10月新组建的齐齐哈尔广播电视台党委提出的广电人核心价值观。责任,是我们的建台之基。实际工作中,尤其需要强化责任意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责任增信心,以责任增斗志,以责任增士气,以责任创业绩,以责任塑广电人、铸广电魂。作为一名年轻的新闻主播,我觉得,“重视”责任关键在于重“事”责任,要把责任落在事上。一方面,落到改造主观世界上,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另一方面,落到改造客观世界上,推进广电事业振兴。我们每个人都是广播电视台的主人,每个人都有办好广播电视台的责任,每个人都决定着广播电视台的前途和命运。对广播电视台不负责,就是对自己不负责。因此,要树立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把个人与集体联系起来,形成同荣同辱的利益共同体。

歌德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责任感离不开具体的岗位。爱岗敬业就是履行责任。爱岗敬业是个很古老的话题,也是不断丰富内涵的新话题。作为新闻主播,我理解,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尊重自己的岗位职责,认真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敬业,就是以极端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去年4月的国家广电总局主持人播音员培训班期间,我牢记台领导的嘱托,积极向上海台、重庆台、广东台的资深播音主持人学习,学习他们超前的理念和前瞻的设想。身兼责任,我也积极宣传齐齐哈尔,宣传我们齐齐哈尔广播电视台。特别是,在同行交流的时候,宣传我台的核心价值观“责任、专业、团队、创造、奉献”;宣传我台的发展思路:创品牌、调结构、拓市场、增效益、促发展;宣传我台的办台理念:宣传立台、节目强台、人才兴台、经营富台、和谐建台;宣传我台的新节目:《齐齐哈尔新闻》推出的倒头题:老房子、老街区、老建筑系列片;《直播鹤城》即将实现直播;《城市播报》;《点击》、《快乐向前冲》等等。学习时间虽然短暂,但受益匪浅。虽然旅途劳累,但走下火车,卸下行装,我就赶往单位,当晚就出现在《齐齐哈尔新闻》的银屏上,当天的我,更加充满了自信!这就责任的力量。

责任也是一种勇气。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的一句话:“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也能负。”敢于担当才是真正的负责任。作为新闻主播,就是要在党委的领导下,把党和政府的声音第一时间用话筒传递出去,高效发挥党和人民的喉舌作用。广播电视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其形象的树立,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而这种形象的树立靠的是我们播音员主持人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实际工作中,我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道德素质和修养。摒弃那种高高在上,无冕之王的清高自傲,多些躬身自省、兢兢业业的服务意识,树立了终身学习,不断进取的人生态度。摆正自己的位置,充分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提高职业道德素质,自觉遵守新闻职业道德规范。

有一句话,叫“细节决定成败”,它是对责任的最好诠释。新闻主播的生涯,我牢记自己的神圣使命,始终不渝。我所主持的齐齐哈尔广播电视台《齐齐哈尔新闻》前年365天播出,达到了零播音差错。我所承担的“百大之春齐齐哈尔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大赛“、“百大之春2011齐齐哈尔春节电视联欢晚会”等大型节目的主持,达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这就是对责任的诠释。

上一篇:奥数培训总结范文 下一篇:财税培训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