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半期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25 10:19:46

小学英语半期总结

小学英语半期总结篇1

关键词: 本科生 英语成绩 专业课成绩 相关性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国内高校和大学生对英语学习愈发重视,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英语学习高潮。但与此同时,社会各界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批评也时有耳闻,认为大学英语教学(包括英语四、六级考试)挤占了其它课程的学习。清华大学教授孙复初在“全球化背景下教育语言文化政策研讨会”上提到,清华大学许多专业教师抱怨英语课冲击了专业课。著名教育测试专家,北京语言大学教授谢小庆也认为:“四、六级考试确实冲击了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母语学习。”但也有专家学者持不同观点,《青年报》在2004年2月2日发表署名一知的文章,认为“并非英语四、六级考试占用了大量时间以至于耽误了专业课学习,而是总体学习时间太少。专业课好混,于是马虎学学,到最后自然发现没学好。将其怪罪于英语考试,实在不该”。

笔者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也发现,英语学习挤占其它课程学习的观点有失偏颇,并没有普遍意义。根据央视“时空调查”,只有29.7%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将在校期间的大部分时间甚至几乎全部时间都花在了英语学习上。更多的情况是英语成绩好的学生其它各科成绩也相对较好,英语学习挤占其它课程学习的现象并不普遍。因此,笔者假设:英语成绩和专业课成绩之间并不存在负相关关系,即英语学习并不对专业课造成冲击,并通过社会科学统计

软件包对本科生英语成绩和其它各科成绩进行相关分析,以验证此假设。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为江南大学2005级学生。之所以选择2005级学生作为样本学生,一方面是因为作为2005级的大二学生入学已经两年,他们已经逐步摆脱了中学阶段学习方式和环境的影响,基本适应了大学阶段的学习。在学习上他们有更大的自主性,更具有代表性。另一方面,大二阶段也是英语学习的最后阶段,学生已经完成了本科阶段的英语学习,随后要参加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因此便于采集数据,进行同期比较。

2.2数据采集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和召集样本学生举行座谈会的方式采集数据。

2.2.1随机抽样

本研究对江南大学非英语专业2005级4059名学生进行按比例分层随机抽样。按5%的比例在江南大学17个学院(外国语学院除外)随机抽取样本学生。样本学生在各学院学生成绩汇总名录中从第一名学生开始等距离抽取(间隔为19),共抽取样本学生212名。采集样本学生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各科学习成绩、英语成绩,以及当期全国英语四级考试成绩。剔除因各种原因造成成绩缺失样本学生44名(其中休学、缓考及因通过四级考试而免考28名,四级考试缺考11名,四级考试成绩无效4名。专业课成绩缺失1名),实际获得有效样本学生168名。其中男生99名,女生69名。样本学生总成绩、文科成绩和专业课成绩均采用均值,文科成绩主要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邓小平理论等以识记为主的课程,专业课成绩包括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2.2.2样本学生座谈会

在样本学生中按35%的比例召集样本学生共计59人召开座谈会,了解学生对“英语学习是否挤占其它各课学习”这一问题的看法。座谈会实到样本学生57人,座谈会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1.英语学习对今后自身发展是否重要?

2.英语学习是否挤占其它课程学习?

3.是否在上其它课时看英语书,背英语单词?

4.用于英语学习的课余时间是否比其它课程多?

5.您是否觉得英语比其它学科更难学?

6.你认为英语考试容易及格还是其它学科考试容易及格,为什么?

2.3研究工具

运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13.0对样本学生的各科平均成绩、英语成绩、四级考试成绩、文科成绩及专业课成绩进行相关性分析。探索其是否存在相关性,若存在相关性,呈现何种相关关系,相关程度如何,以此验证“英语学习是否挤占其它课程学习”。同时,组织样本学生召开座谈会,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英语学习是否挤占其它课程学习”这一问题的总体看法。

3.结果和讨论

3.1英语成绩和四级成绩与各科成绩和专业课成绩之间的相关性

**.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 (2-tailed).

*.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5 level (2-tailed).

如表一所示,样本学生大学英语成绩和四级考试成绩及各科平均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489和.354,呈现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大学英语成绩越好,四级考试成绩也好,其它各科成绩也越好。其次,样本学生大学英语成绩和专业课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为.319,呈现较强的正相关关系,这表明英语学习并没有冲击专业课学习。而同属文科类课程的大学英语成绩和文科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仅为.154,颇令人费解,有待进一步研究。样本学生座谈会的看法是他们比较重视英语学习,而对哲学、政治经济学和邓小平理论等课程不够重视。最后,各科平均成绩和专业课成绩、文科成绩、大学英语成绩和四级成绩之间也呈现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733,.442,.354和.223。这说明学生总体成绩好,则其它各科成绩都好,学生成绩好坏与课程类别没有直接关系。至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大学英语成绩、四级考试成绩、各科平均成绩、专业课成绩和文科成绩之间总体上存在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充分验证了本研究提出的假设:英语成绩和专业课成绩之间并不存在负相关关系,即英语学习并不对专业课造成冲击。这一点在随后的样本学生座谈会和问卷调查中也得到了证实。

3.2样本学生座谈会信息反馈

从座谈会样本学生反馈的信息来看,半数以上样本学生(66%)认为英语学习并不影响其它课程学习。他们并不认同“英语学习挤占其它课程学习”这一观点。他们认为英语和其它课程一样,只是所有课程中的一门课而已。有45.3%的样本学生承认有过在上其它课时看英语书的经历,但只是在考试前夕,平时不会。只有少数样本学生(3.8%)总是或经常在其它课上看英语书。超过半数以上的样本学生(62.3%)表示他们用于英语学习的时间比其它课程多,但并没有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用于英语学习,这和央视“时空调查”的结果(29.7%)是一致的。有半数样本学生(50.9%)认为英语比其它课程难学,因为需要记忆的东西太多,而且英语考试内容捉摸不定,难以把握。因此,将近半数的样本学生(43.4%)认为英语考试比其它课程更难及格。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印证了《青年报》一知的观点。因此,本研究提出的假设也得到了参加座谈会的样本学生的认可。

4.结语

从统计结果看,大学英语成绩、四级考试成绩、平均成绩、专业课成绩及文科成绩之间呈现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表明大学英语成绩和英语四级考试成绩好的学生,其它各科成绩也好。学生成绩好坏与课程类别没有直接关系,不存在英语学习挤占、冲击其他专业课学习的情况。

参考文献:

[1]井升华.我国大学英语教育费时低效的原因[J].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22-24.

[2]全球化背景下教育语言文化政策研讨会.http://edu.bokee.省略/focus/2006-05-15/1691445.shtml.

小学英语半期总结篇2

转眼间,已经是元宵节了,回想去年年末为期末考奋战的辛劳及对放假回家过年的期待,不禁感慨时间流逝之飞快。

很快,我们又要结束寒假,回到学校继续学习了。假期的末尾,是时候对这个寒假做个总结了。

我们毕竟是四年级的学生了,还有一年半,我们就要毕业,走向社会,寒假不能再跟以往一样,继续浑浑噩噩地过,每天就只是吃饭睡觉看电视。

所以,在上学期将结束时,我已经为我这个寒假要怎么过做了一个比较详细的计划与安排。

这个寒假我过得有意义,又难忘。以下便是我对这次寒假的一个总结--

在为期末考复习时,我很清楚地了解了自己的弱项,每次考试,我的综合英语及英语听力这两科的成绩总是不高。

通过此次复习,我也找到了导致我两科主要专业课程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所在:不够勤奋,练不够!

平时在学校,除了英语听力课程及老师所布置的听力作业外,我几乎没有付出其他时间去听别的材料,而导致我对不同的语音语调适应不了,在做听力考试试题时,常常因为误听、错听而丢掉了不该丢的分。

针对这样的毛病,在这个寒假,我给自己开了个药方:听不同的听力材料,每天一次,每次半个钟。

而我也做到了,什么voa新闻英语,英语广播剧,英语故事,英语短篇小说……能听的我也尽量听了,一个月下来,效果还挺好,词汇量扩大了,听力技巧也掌握了不少。

至于综合英语,按照听说读写的原则,学英语以听为先,我相信,听力听多了,词汇量大了,语法也顺便掌握了,这综英的问题也就不成问题了。

之前听老师说,要学英语就必须了解西方文化,而了解西方文化的最好途径就是阅读《圣经》。

可我却一直没机会看,趁着这次寒假,我决定要把圣经看完,好好了解西方的文化背景。圣经的有些故事,在上课时已经听老师讲过,所以阅读起来会比较容易理解;可是有些单词不容易懂,我就从文章整体理解。一个月下来,收获还是很大的。

另外,我在学校学了那么多跟教育有关的课程,为了学以致用,这次寒假,我做了两个家教,以对我所学进行实践。之前已经有过一个月的家教经验,所以两个家教对于我来说,还是比较轻松的。家教对象之一是一个初二小男孩。

可能出于放假和对英语没兴趣等原因,一开始,小男孩在学习时总是心不在焉,马虎应付。可到了后来,我通过了解,将他感兴趣的动画片和英语结合起来教,这样,小男孩越发对英语感兴趣,并且能很好掌握国际音标,看到生词,也能自己通过音标把单词拼读出来。

从一开始的英语成绩班里倒数到现在看到音标就能自己拼单词,我看出小男孩有很大的成就感,我也对教学产生了更大的兴趣和决心。

另外一个家教对象是一个成人。她是一位年轻的母亲,想学英语是怕自己将来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怕将来孩子上学,问到自己英语题目而自己却不懂。她有这种好学精神,真让我敬佩,她的母爱却更让我感动!

小学英语半期总结篇3

关键词:关键期假说;越早越好;幼儿英语教学

一、关键期假说的概念

关键期(critical period),其概念源于生物学,最初是从动物实验中提出来的,它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关键期假说首先是针对母语习得提出的,后来语言学家把它引入二语习得研究之中。语言习得中的关键期一般被认为是从2岁持续到青春期。由于小孩发育是一个过程,在2岁之前语言习得是不可能的;而青春期之后语言习得也会由于大脑失去弹性(大脑分化、语言功能发生偏侧)而受到阻碍。

二、 关键期假说的理论依据

从生理学角度来讨论语言习得,Wilder Penfield指出有许多证据证明小孩在9岁之前能轻而易举地习得语言。而9岁之后语言习得就变得更加困难,似乎这些个体开始变呆板或者开始抵制语言学习。Penfield说,以上证据都是有心理学基础做支撑的――小孩的大脑富有弹性,而成年人却失去了这种弹性。

他引用了小孩在掌控语言功能的左半脑区域受损后还能重新习得语言技巧的例子。小孩左半脑受损后,它所掌控的功能可以转移至右半脑进行全脑学习。也就是说,青春期的儿童学习语言有一种天然的优势,他们左脑的语言神经中枢受损的话会在右脑得到补偿,因为在这一时期是全脑学习。青春期到来之后,大脑发育趋近成熟,失去弹性,并发生了侧化,语言功能由左脑掌控,语言学习的效率因而急速下降。

刘振前(2001) 在总结国外语言习得关键期研究的主要结果后指出:(1) 第二语言习得开始得早,最终语言水平会高一些;(2) 在语言习得的速度方面,年龄大比年龄小的快,但一般只是在初始阶段如此(3) 在语音方面,学习者年龄小,越容易习得第二语言的正确发音。

三、 由关键期假说引发的讨论

1.儿童习得语言越早越好

自关键期假说提出以来,许多学者、教育者一致认为儿童学习外语越早越好。事实上,Hakuta(1999)认为,若要证明关键期的存在,起码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第一,应该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的时间(Basser的大脑单侧损伤实验表明,右半脑受损对小孩语言的影响远大于成年人。因为成年人大脑已经完成分化,语言功能由左脑掌控,右脑受损对其语言功能毫无影响。且Basser的实验指出关键期的持续时间为2岁至13岁。而Krashen在重新分析了Basser的实验数据后指出在他的试验中右脑受损且引发语言障碍的小孩年龄大都小于5岁。因而Krashen认为关键期的结束时间或者说大脑分化的时间应该是在5岁之前);第二,关键期结束时的第二语言习得应该有明显的断层;第三, 应该有证据表明关键期内的第二语言习得与关键期之后有质的差异;第四,在关键期内,环境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不应有很大影响。由于这四个条件并未全部满足,所以并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关键期假说的决定性。

2.影响儿童语言习得的其它因素

(1)环境因素

Lee认为与成年人习得第二语言相比,小孩在习得第一语言时有更强烈和更持续的语言环境。假设说儿童沉浸在目标语环境中的时间是每天5小时,那么保守估计他们从1岁到6岁为止沉浸于目标语的总时长将为9000小时。相反,加利福尼亚州的军队语言学校认为成年人要达到类似或接近本族语言水平只需要1300小时就足够了。此论证同样适用于移民小孩,他们普遍都比父母有更长的目标语沉浸时间,更丰富的二语环境。

(2)动机因素

除了目标语环境因素,研究者也认为儿童有更强烈的二语习得动机。对于小孩而言,学会和同伴交流是一件生死攸关的大事。通常情况下,父母只学习勉强能应付新环境的语言就觉得足够了――尽管他们极力否认,他们确实没有想要学得更多的动机。因为他们很快就能找到母语和自己一样的新朋友,找到后就会将自己的交际和社会活动限制在这个圈子内。甚至他们会主动避免与目标语国家的成年人交流。而小孩却不这样,他们必须不断地与二语国家的同伴交流。此外,儿童学语对他们语言能力的要求与成人相比不是那么高――语言输入的结构相对简单,词汇量要求也少。而大人则需要更复杂的语言结构及更大的词汇量才能完成同伴间的交流。从这方面来看,小孩的动机也比成年人高。

(3)认知因素

Politzer和Weiss的实验表明,在对法语元音辨认的测试中,年龄大的英语国家小孩比年龄小的分数高。他们总结道:小孩识别音标、调动词汇相对较弱的能力为他们提供了二语习得的优势。那就是,没有来自母语的干扰。所以小孩比成年人更容易习得二语的另一个因素可能来自于他们认知发展的局限。

四、 关键期假说对中国儿童英语教学的启示

教育者应该意识到年龄不是影响二语习得的决定因素,幼儿学习英语并非越早越好,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因而幼儿英语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营造适于幼儿学习外语的语言环境:如果学校资金及其它多媒体设备条件允许的话,可以适当聘请第一语言为英语且会说汉语的外教,这样儿童可以学到更加地道的发音,拥有更多的“沉浸式”学习时间。

培养儿童兴趣:对于儿童学习英语不能强迫式地灌输,而应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幼儿学习外语主要是进行外语启蒙教育,培养幼儿对外语的兴趣,发展外语的听说能力。教育者不宜急于让孩子接触外语的拼写和阅读,而是要让孩子在反复多听、模仿多说中,在游戏和交往中学习使用外语以激发学习动机。

结语

综上所述, 年龄无疑是影响外语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由于环境、学习动机、认知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每个人外语学习的最佳年龄恐怕也是因人而异。“外语学习越早越好,年龄大了就学不好了”之类的说法尚无充分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因此教育者应该在抓好关键期的前提之下,从实际出发,注意发挥幼儿自身的积极因素。(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常滔 徐建国 康青 池娟 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对幼儿英语教育的启示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01(2).

[2]关薇 二语习得的关键期假说与幼儿英语教学 理论观察,2001(1).

[3]黄晓苑 语言习得关键期理论指导下的小学英语教学 琼州学院学报,2001(2).

[4]刘振前. 第二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研究评述[J]. 当代语言学,2003 (5).

小学英语半期总结篇4

一、基本情况概述:

开学初,我们遵照教导处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订了切实可行的英语组、科学组、思品组教学教研工作计划,并尽可能地按计划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教学沙龙,英语歌曲比赛,英语特色作业比赛展示,英语学科期中测试及教学反思的教学工作,四--六年级英语单词竞赛,科技小制作比赛,实验操作比赛等活动。监督教师搞好教学常规和常规教学,组织了诸如听课、评课、比赛、展览等一系列活动,教师的教学行为日趋规范,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日益高涨,校园文化氛围空前浓厚。

二、完成的工作情况及取得的成绩:

三、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1、我们综合组能按照教导处的要求,结合本学科特点,安排并组织好了每一次教研活动。即使有时外出学习,我们都坚持活动。

2、同时按时进行教学常规月查,并不定时地进行抽查,督促教师认真备课,使各教学能正常开展。

3、能采取多听课、评课和学科沙龙研讨会,促进全体综合组教师的经验和信息交流。

4、能鼓励英语、科学教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自制教具进行教学,加强示范。

5、举办多种形式的英语基地活动,激发全体师生的创作兴趣。本学期举办的英语特色作业质量较高,充分显示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四、今后的努力方向:

(一)我们还需进一步完善备课小组的共同协作的活动形式,大力加强集体备课的效率。

(二)组内老师一定要加强论文的学习和撰写,提高全组的教学教育理论水平。(1)我们英语组是一个走在学校教改比较前的科目,内容的更新和方法的改革迫使我们英语教师要自己努力去创新。(2)我们每一个英语教师要努力适应教改,应在尝试中成长。(3)要不断端正教学指导思想,有计划有系统地学习教育理论,用教育科研指导教学,带动教改实践,提高教学。(4)我们应坚持多搞活动,写总结,写论文,不断探索,把握规律。

三)我们组各老师的教学成绩还参差不齐。在今后工作中,我们组应齐心协力,努力提高本组整体教学水平,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使我校成为临河区优秀的、独具特色的英语、科学教科研基地。让综合组成为九小一个过硬的先进教研组。

2010—2011年下学期八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2012年教师个人教学工作总结

2012年小学个人教学工作总结2010-2011年五年级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2012年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九年历史备课组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英语半期总结篇5

关键词:性别差异;小学英语教学;语言习得;语言运用;差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4-0081-02

性别差异与英语教学的关系问题是当前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性别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影响是显著的,尤其是小学阶段,合理的尊重性别差异,这对于刚接触英语的小学生来说,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在兴趣的培养上都显得非常重要。性别差异是英语教学中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由此英语教学应对此予以充分的考虑,使得男孩和女孩在英语学习上不断提高甚至达到最佳的学习效率。本文通过对小学英语教学现状的考察与反思,提出小学英语教学应充分尊重性别差异的观点。首先阐述了性别差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客观存在;其次,分析小学英语教学效果产生性别差异的原因;最后,基于性别差异的客观性,对小学英语教学提出了具体的策略和方法。

一、性别差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客观存在

性别差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是客观存在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基于性别差异,讨论的焦点集中在两方面:一是男女学生在英语语言习得过程中是否存在差异,二是男女学生在英语语言的运用中是否存在差异。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性别差异现象是复杂的,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可以确定的是性别差异在语言教学中是客观存在的,并且这种差异从孩子出生一直持续到青春期。那么性别差异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有什么样的表现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

1.英语语言习得与能力运用方面性别差异语言习得主要是通过教材和讲授获得语言的学习方式,其典型是学校的第二语言教学。英语在我国作为第二语言,英语习得的方式主要是教师的讲解。语言运用就是依照一定的规则将语言符号同语境因素匹配起来,因此,语言能力其实就是语言符号与语境诸要素合理匹配的能力。我们也可以把它理解为运用语言的能力。为了弄清小学阶段男女生在英语学习能力方面是否真的存在差异,差异有多大,笔者对一些小学英语老师进行了访谈和调查,经分析研究,可阐述为以下两点。第一,英语语言习得方面。孩子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获得知识,而课堂听课效果如何对孩子的英语语言习得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课堂的整体听课效果中,女生的课堂表现程度要好于男生,她们比男生更加认真,能够积极地配合老师;在回答问题时,女生回答老师问题的次数明显多于男生。第二,英语语言运用方面。男孩女孩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英语学业成绩评价和课堂口语表达等层次。国外学者Burstall在1975年对法国6000名8岁孩子学习英语的跟踪研究表明,女生在所有语言测试的分数要比男生高。Boyle在1987年对490(女生233人,男生257人)名香港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调查中发现,在近10次的英语水平测试中女生的成绩要明显高于男生。美国语言学家艾利斯(Ellis)在他的《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中也提到性别差异是影响外语学习的重要问题之一。

2.男女生心理的差异在英语学习中的客观存在性别差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是客观存在的,男女生心理方面存在的差异对其英语学习有着重要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麦考比和杰克琳(E.E.Maccoby&C.N.Jaclin)在《性别差异心理学》中提出了女孩的言语能力比男孩强的观点。也有研究表明,青少年学习心理的差异表现在认知风格和成就动机两方面。在认知方式上,1954年和1964年,心理学家赫尔曼·维特肯同时进行了一系列的“棒与框实验”,据实验推测,女性是场依存性(filed dependence)的,男性是场独立性(field independence)的;我国学者樊习英也提出男女生在英语语言学习中的认知风格差异是显著的。在英语学科的学习策略上,男女生也大不相同。总体来说,国内外的研究以及实证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性别差异在英语教学领域的客观存在性。

二、小学英语教学效果因性别而异产生的原因

造成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学效果在不同性别中存在差异的原因是复杂的,是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生理、心理、环境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1.生理方面的原因。研究发现,男女生大脑在生理结构上确实存在差异,这一差异使得女生的语言学习非常有优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女孩的左半脑发育速度和成熟度要快于男孩。而大脑的左右半脑功能是不同的,左半脑负责的是语言中枢,右半脑负责的更多与空间能力有关。而基于性别差异,男女生使用大脑的情况也是不一样的。男生在处理问题时大多运用右半脑,而女生多用左半脑。这也是为什么女生在口语表达方面优于男生的原因,并且这种优势一直持续到青春期。

2.心理方面的原因。男女生心理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为认知风格和动机两个方面,下面笔者从动机和兴趣两方面入手谈论其原因。从心理学上讲,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其朝向某一目标发展的内部驱动力。按照动机的引发原因,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研究表明,内部动机是对事物本身感兴趣而产生的动机,外部动机是指行动的动机是外部因素引起的。笔者对自己所访谈的学校六年级男女学生40人(男女各半)进行问卷调查。对于“你对英语学习感兴趣吗”这个问题,答喜欢和比较喜欢英语的男生占男生总数的40%,而女生则占到女生总数的85%;而在一般和不喜欢英语的答案中,男生占60%,女生只占15%。在“如果你喜欢英语,请给出原因”这一问题的答案中,答感兴趣和比较感兴趣的女生占47.3%,而男生占22.2%;答因为有礼品的学生中,男生则占了73.6%,比例远大于女生。结果表明,女生对于英语的学多归于内部动机,对英语本身感兴趣的较多;而男生对于英语的学多归因于外部动机。

3.环境方面的原因。后天因素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大量的研究表明,不管遗传的生理差异有多大,男女两性之间的许多差异都与孩子儿童时期经历的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在后天因素的影响中,学校教育活动的影响占着重要的地位。受传统的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影响,男女孩在成长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自己形成了相对的性别角色定位;并且教师和父母在一定程度上也以一种特有的“性别期待”来影响着自己的孩子。例如,在家庭教育中,对于男孩子,父母通常会培养他坚强、勇敢、果断、自信等性格,而在学科上,对于男孩子的培养更倾向于科学类的理工科目;对于女孩子的培养更多的是培养其温柔、善良、善解人意等性格,在学科方面的培养更倾向于文科类和艺术类等。这使得孩子从小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自己的性别偏好。在学校教育中,教师的言行、教学过程等方面对孩子的影响也很大,他们往往喜欢学习老师的动作。就现在我国小学英语教师的结构来看,小学英语教师中女教师居多,这也使得对女学生形成了相对的性别期待,而对男孩子这种期待相对较小。并且,女老师大多喜欢听话乖顺的孩子,这与女孩的性别特征较为相似,在英语课堂上,女孩会获得更多的鼓励;而男孩爱动的性格将会使其更可能遭到老师的批评,会使其产生抵触情绪,这对于刚接触英语的孩子来说是不利的,也会造成在英语学习中性别差异的不平等现象。

三、探讨基于性别差异的客观性,对小学英语教学提出的策略和方法

1.结合游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是指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的一种以高标准要求自己的活动取得成功的动力倾向。奥苏贝尔根据学校情景,把学业成就动机分成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认知内驱力是以求知为目标,是对知识的渴求,以获得知识为满足;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把学业成就看做是赢得荣誉和尊重的根源;附属内驱力是指为获得长辈或者老师的赞许而努力学习的一种需要,属于外部动机。教师应根据男女生的心理特点,利用男生好胜心强的特点,通过游戏的方式,鼓励他们与女生展开英语竞争,并对其取得的成绩给予一定的反馈;在游戏活动中要善于激发其成就动机,引导其正确认识女生语言学习的优势,鼓励他们通过努力达到和女生一样的英语学习效果。教师在设计游戏教学时,应注意游戏的有效性,提高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其内在动机,使“让我学”变成“我要学”,最终由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转化为认知内驱力。

2.结合差异教学理论,有针对性地对男女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基于性别差异的客观存在,要求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男女生性别差异的特点,结合差异教学的理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国学者华国栋认为,“差异教学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学生差异,满足学生个别的需要,以促进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教师应该对男女生的性别差异特点有着充分的把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差异教学。差异教学理论鼓励教师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分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这可以和小学英语教学紧密结合,教师可以通过测验成绩,分析男女生在哪方面差异较大,对其各自的不足进行正确的指导。但笔者认为,教师对学生进行分层,应该在保密的条件下进行,不应给孩子造成学习压力,否则会产生负面影响。

3.重视合作学习,利用优势互补原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由于性别差异的客观存在,开展合作学习,有利于促进男女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有利于性别差异的优势互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英语课上开展合作学习,有利于创造英语学习气氛,营造英语学习环境,这对小学生来说更为重要。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此次合作的目的,设置情景,调动学生的兴趣;合作小组成员可以分工合作,各自发挥自己的长处,以树立其自信心;在适当情景下,教师应设置适合班级学生特点的游戏环节,引发男女生认知风格的碰撞,促使他们在兴趣的引导下,发散思维,最大限度地激发自己的语言潜能,最终得到全面的发展。

4.尊重性别差异,建立公正、合理、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性别差异的客观存在,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正视学生的性别差异,打破性别歧视,消除性别刻板印象,结合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原因,在小学英语教学上建立公正、合理、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从小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对男女生表现出来的性别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以不同于传统的性别期待观,期待男孩在英语方面的出色表现,以辩证的视角看待男孩淘气的问题,多些宽容和鼓励,提高其对英语的热情和兴趣。

参考文献:

[1]樊习英.性别差异,外语教学中不容忽视的因素[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6,(04).

[2]樊习英.尊重性别差异:改进外语教学的策略之一[J].辽宁教育研究,2007,(05)

[2]庞玉厚.外语教学语境中的语言性别差异现象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12).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02.

[4]郑新蓉.性别与教育[M].第1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31.

[5]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4,30.

小学英语半期总结篇6

首先,让学生了解我们学校,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生活。在新生入学初期(从8月31日至9月10日前后),我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情:第一,新生入学报名、入学考试及分班等;第二,介绍我自己、介绍我们学校以及学校的校纪校规;第三,新生入学教育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讲解与测试。

其次,制定一个比较完备而又切实可行的班规。 “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从本学期开始,我就已经意识到班规对于班级管理的重要性。所以,经过十几天的不懈努力,一个全新的班规于9月14日正式诞生了,并于9月15日正式开始执行。新的班规包括学习、纪律、卫生、两操、生活和其他等六大板块,以学校的规章制度为基础,同时结合了本班实际,具有较强的可行性。这个班规也为班级管理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再次,选举产生了班委会。开学初期,我和黄主任就班级管理方面进行了交流,他跟我讲了一些班级管理的心得。我们班组建班委会也是参考了他的“用多数人管理少数人,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思想进行的。我们班的班委会包括班干部、科代表、小组长、室长和团支部书记五个方面,参与班级管理的人数达到40人以上,保证了大多数人在班级管理中都有事情干。一方面,这会让学生觉得老师还是多重视他的,另一方面,当他担任班干部之后,自己有事情做了,也就不会给班上惹事了。在半期过后,我对班委干部做出了一些调整,换掉了那些不称职的班干部,调整了一些不适合在那个岗位上管理的班干部。经过这次比较大的调整过后,新一届班委会更具有活力与生命力,相信他们可以把班上管理好的。

第四,划分了学习小组。学习小组,顾名思义其主要功能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成绩。但我们班划分的学习小组除了学习功能之外,还包括纪律、卫生等方面,是集学习、纪律和卫生等多方面于一体的。不过在前半期,我们班学习小组的学习功能没有发挥出来。所以,半期考试过后,我又划分了一次学习小组,并着手强化学习功能,以提高班上的整体成绩。

第五,为全班学生制定了一份科学合理的,切实可行的,兼顾了各学科的学习时间规划,并亲自监督执行。在开学初期,我就制定了一份学习时间规划,起初贯彻得还不错,但是由于那份规划还不完善,到后来逐渐成为一纸空文,班上的成绩也不是很好。半期考试过后,针对前半期出现的问题以及这次半期考试暴露出来的弊端,结合学生实际,我又为班上制定了一个时间规划,并且督促班干部和科代表认真贯彻执行。早上7:15-7:30和下午18:05-18:20都学习政治、历史、地理和生物,中午13:00-13:20学习语文、数学和英语。针对班上英语考得不理想的情况,我主要采取了以下三项措施:第一,改变以前学生晚读的方式,让学生在读中写、写中读,充分利用晚读的时间;第二,在班上划定一个区域为“英语角(English Corner)”,专门提供英语学习方法,英语故事,西方文化以及优秀的英语作文等方面的资料;第三,每周利用一节自习课的时间专门学习英语,由我负责监督。

第六,组织学生布置教室。如何把教室布置好?如何让学生感觉到在这个班上学习就好像在一个温馨的家里学习一样?如何让教室有自己的特色?这一系列问题都是我从开学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所以,我做的第一步就是打破以前的教室布置格局,把以前的标语、画像、名言甚至校训全部清除,然后再根据我的思路慢慢的让教室发生变化,直到第十二周,我才最终完成了对教室的设计。我们班的教室布置基本是以对联的形式呈现的,主要营造学生好学、惜时、克服懒惰、注重仪表、坚持不懈、积极向上以及团结的品质。

第七,强化常规管理。从开学的第一天开始,我就非常重视常规管理的问题。一方面向学生不断传达学校的相关制度,让学生了解后自觉地遵守,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另一方面我也不时地到达第一线监督学生。在卫生上,在开学初期的一个月里,我不断到男生寝室、女生寝室、工地和教室,监督学生按照我的要求打扫卫生。在纪律上,午自习、晚读、晚自习和就寝后,我也不断到位,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习习惯和就寝习惯。在文娱上,一方面我亲自指导学生唱歌时要做到大声、整齐以及站姿端正,另一方面在每周星期三教歌的时候,我亲自教班上同学唱励志歌曲。在两操、校牌及团队徽佩戴上,我严格示范,严格要求。

第八,加强与各科老师的沟通与合作,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生活。在与老师的沟通方面,在上半学期我做得并不好,在下半学期我着手改变以前的态度与方式,通过加强与老师的沟通与合作,从而共同把我们班建设好。在与学生的沟通方面,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与生活,帮助学生,关心学生,从而增进师生感情。

最后,不断反思与总结。我是一个善于反思与总结的人,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我都有不少体会。我曾经担任过初2013届6班的班主任,在那一年里,我有很多的不足:工作态度不端正、处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恰当、处理学生违纪的方式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矛盾不不合理,最重要的是当时我不善于学习。在今年班主任工作中,我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督促学生打扫办公室不力、没有有效的对班干部进行培养、对学生的要求比较不严格等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改正我自身的缺点,让自己不断成长。

当然,这半个学期我还做了不少工作在文中尚未述及,诸如组织学生参加田径运动会、送病人到医院和家中、与学生家长交流等。在这里我就不逐一讲解了。

小学英语半期总结篇7

关键词:关键时期假说;语言习得;第二语言

1 引言

在全球化的时代里,各个国家需要进行彼此的交流,于是就产生学习各个国家语言和了解各个国家文化和风俗的需要。应用语言学诞生一百多年以来,人们一直围绕如何更好地进行外语或第二语言学习做了大量的研究。有大批的应用语言学家就何时开始第二语言学习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和论述性的研究,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哈弗大学医学院艾瑞克·列尼博格(Eric Lenneberg)论述的“关键时期假说”(Critical period hypothsis)。

随着列尼博格提出这样的一个假说之后,众多应用语言学家试图将这一假说引入第二语言习得这一领域的研究。总的来说,在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中,关于关键时期假说有两种对立的立场。一是存在关键期。但持这一观点的人又分成两个派别。一批学者认为关键期只限于语音方面。思科威尔(Scovel, 2001)认为,列尼博格本人一直坚持此看法。另一批学者认为不但语音方面存在关键期,词汇、语法方面也同样存在关键期。第二种立场是没有关键期,语音方面也没有。怀特等人(White et al, 1996)也进行了调查研究,其所得出的研究结果证明了这一论断。

本文结合多个应用语言学家的观点,并结合笔者所观察到的第二语言学习情况,论述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关键时期假说存在的合理性以及其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实际的第二语言教学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2 文献综述

2.1 关键时期假说的源头及定义

要想探究关键时期假说在二语习得领域的合理性及存在的问题,首先要讨论“关键时期假说”的来源及其定义。“关键期”这一概念并不是从语言习得研究中得出的,而是源自生物学。关键期,也称为关键年龄,列尼博格认为,从两岁到青春期,语言学习较为容易。他把儿童习得语言的优势归因于生理因素,认为人在两岁到青春期这段时间由于受大脑中语言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的影响,能够轻松自然地习得语言,因为这时大脑的两个半球都参与了语言学习,左半球用于习得母语,右半球用于习得第二语言。而在青春期以后,由于大脑的两个半球发生了侧化(lateralization),人的大脑已经发育成熟,神经系统不再有弹性,儿童的语言习得机制就失灵了,因此语言学习也越来越困难(列尼博格,1967)。自列尼博格提出“关键时期假说”这一概念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其的研究和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2.2 关键时期假说的支持者

应用语言学界的许多学者都通过自己的实证研究来支持这一假说。约翰逊等人(Johnson et al,1989)的研究被认为是二语习得领域支持关键时期假说的最有力的证据。他们选取46名不同年龄段开始把英语作为二语学习的中国人和朝鲜人作为研究对象。他们是美国一所大学的学生和职员,并且在美国居住的时间长短不一,在这项研究中,每个研究对象都得到用于检验英语词法和句法的12条规则的语法判断题,结果发现,年龄成为实验对象能否成功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即在美国较早开始学英语的实验对象比那些迟学即年龄大的在测试中的分数要高,以此作为关键期假说存在的依据。这说明语言习得过程中关键时期的确存在,而究竟开始于何时却无定论。

约翰逊等人只是从词法和句法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并没有注重研究对象的语音.而朗(Long,2005)对研究关键时期的文献进行评判以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语言习得的关键期不仅存在于词汇和语法方面,也存在于语音方面。

针对语音习得方面是否存在关键期,欧亚马(Oyama, 1976)进行了一项研究,结果表明语音习得方面确实存在关键期。欧亚马选取了60名移居美国的意大利人,记录了他们的英语语音。这些实验对象已在美国居住了5到18年,他们在6到20岁之间来到了美国。研究结果表明,在美国居住时间的长短对发音影响很小,而十二岁之前到达美国的人其口音更接近于本族语者的口音。

以上各个学者所进行的研究都证明了一点:第二语言习得确实存在关键时期,不管他们关注的语音层面还是句法层面。然后对于关键时期的界定,学者们并未达成共识。

2.3 关键时期假说的反对者

自列尼博格在其书中阐述了“关键时期假说”这一论断,许多语言学家就提出了反对的观点。怀特等人(White et al ,1996)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关键时期根本不存在,即使在语音方面也不存在。怀特等人的实验对象是生活在加拿大的89名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其中51名是来自魁北克的母语为法语的英语学习者,其余38名是移民到加拿大的英语学习者。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一一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并对其进行录音。然后任意截取与每个实验对象交谈的某个片段,拿给两名母语为英语的人进行独立判断。两名裁判被告知,其中一部分实验对象的母语是英语,一部分母语是其它语言。研究者并没有告诉裁判母语是英语的实验对象所占的比例。两名裁判要从六个方面进行打分:语言、形态、句法、词汇选择、流利性和总体印象。判断标准共分9级,最高分是18分,代表母语水平。若研究对象的每一项得分都是17分以上,就被认为是“接近母语者”。最后得到的结果是两名裁判一致认为有45名实验对象母语是英语,44名母语不是英语。所以,怀特认为,两名裁判并未认为研究对象的语言与本族语者有差别,所以关键时期根本就不存在。

小学英语半期总结篇8

【关键词】提高专业水平;把握教材;与时俱进;找规律;举事例;人文教学

人常说“教学得法,事半功倍;不得法,则事倍功半”,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学方法的重要性。然而,学生没有好的学习兴趣,且积极性也不高,又怎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在中学的这些科目中,尤其英语需要学生有好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想学”、“爱学”,然后赋予“会学”,这样,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者有机的结合,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些年来,我一直从事英语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工作中,我不断探索、不断研究,总结了一些教学经验。下面就本人之心得体会粗略概述“如何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以商同仁高见。

1.增强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

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知识水平,紧抓教学大纲要领,熟练钻研教材内容,掌握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以过硬的专业水平和熟练的授课技能讲好每一节课,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信服,进而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以其昏昏又何以使人昭昭?又何以传道授业解惑呢?!

2.抽象的内容具体生活化

把教英语、教人、教文化渗透于教学会过程,把死板的书本内容变成学生听得懂、想得见、看得来的活泛生动的印象的知识。教师带有情感的教,学生带有情感的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所学知识深刻领会,理解的就会更透彻。

例如:初中英语有一个单元是《圣诞节》,课文内容只涉及到西方国家欢度节日方法。在教学中如果添加文化背景介绍如何装饰圣诞树,如何制作圣诞蛋糕,以及圣诞老人是怎样一个人,又怎样给孩子在袜子里放礼物,又怎样在教堂唱圣诞歌等等一系列有关内容都充实到教学中去,使课堂内容丰富多彩,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味口,使学生感到可学、可听、有趣,且不乏味枯燥。当然,再由上述有关圣诞节的知识联系到中国有些人也过圣诞节,只不过内容不同,所含的意思不同而已,然后在巩固书本知识的前提下教学生在课堂上亲自制作圣诞卡片、教唱圣诞歌曲。如此学习,学生的知识丰富了,眼界开阔了,趣味增加了,理解程度也就深刻了。

3.迁移知识、丰富课堂内容

在英语教学中把已经学过的语文、数学等学科知识迁移到英语课堂上来。用已知知识功破尚未知的难以理解的句子。现代英语课本涉及知识范围广泛,除了学生日常熟知的家庭生活,校内校外活动、体育、卫生、节日、尊师爱生、团结友爱等方面的知识领域和道德风尚外,还涉及到社会政治、人口教育、法制、环境保护、宇宙飞行、科学家生平事迹等方面,学生尚十分陌生的知识海洋。为了寓思想教育于英语教育学中,每当遇到难理解的句子,要尽一切努力消除某些英语学习的陌生感,使陌生领域变成熟悉领域,把机械性的被动学习变为创造性的主动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使认知学习、迁移学习和行为习惯拧成一根英语学习能力的“三股绳”。例如:在宇宙和人造卫星中有一句话:“Our Knowledge grows and the universe develops, the world itself is becoming a smaller place.”这句话中对宇宙知识增加,世界变小这一观点,学生就产生疑问,为什么世界会变小?如果用语文中学到的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来解释,就会收到很好的效益。

4.找规律、定模式

英语知识复杂多变,且要记的条条、框框很多,如果在讲解中连续不断地说下去,学生越听越糊涂,越糊涂越厌烦。因此,我认为把一些知识规律化,定为模式,象数学公式一样把它们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样学生就会一目了然,思路清晰。比如,英语中的感叹句构成方式是这这样的:“①What a/an+adj+n+陈述部分!②How+adj /adv+陈述部分!”当你把这两个公式展现给学生加以解释,用不同的词变换句子练习多遍后,学生就会顺口说出好多这样的感叹句来,且越说情绪越高涨,那么感叹句知识的学习就迎刃而解了。

5.与时俱进、增强课堂时代感

新闻媒体,名人事迹在教学中的使用可以增加课堂的透明度。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学生获取知识多面化,知识面相对广了一些,通过新闻媒体,小到生活琐事,大到国家大事,无一不感兴趣,只有一部分“追星族”对于明星,好象他们无所不知,一经说起,兴趣甚浓。如果在教词汇、语言时将名入趣事,国家大事渗透进去,学生的学习气氛就会活跃起来,学生也能自觉地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互结合,学起来容易多了。

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名人效应吧!

6.引用正确的事例

事例说明在英语教学中相当重要,但不同的事例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此,事例不能复杂、冗长且要与生活贴近。比如,在英语中学到某地某地的距离时,如果从学生熟知的甘泉到道镇的距离问到甘泉到延安的距离,推出A到B地的距离公式是:“A is…………Li/Kilometers away from B.”然后我们就可以放手练习从北京到上海,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由小到大,逐步深入,轻松自如趣味横生,学生也就容易接受。

7.设置情景,刺激反应

英语属一门有声语言,只有开口了,才能学好。开口包括发音、拼读、朗读、基本句型操练和简单的问答,是中学生英语要过的关键一关,有些学生总感觉开口无话.因此,在课堂中你可以设置情景启发学生不拘小节,放手去说,在适当的时候提出疑问来刺激学生,为了回答问题而努力往下说,那么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生成能力,又培养了交际能力,使学生在使用所学英语时表现出熟练性和灵活性,且使他们的思维随之运行起来。

8.体态语的使用

教师为人师表,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的学习起一定的促进作用。如果光板起脸孔说教,自始至终脸上一个僵硬表情,学生就感觉课堂过于呆板、枯燥乏味。因此,授课时,能因自己情绪变化给学生以丰富的面部表情来传神达意,且适当加些手势,给人平易近人之感,师生相处融洽,那么也就爱人及物了。

总之,多年的英语教学,我一直把握好课堂40分钟,课后学生们不需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也证明了这种方法在英语教学中确实可行。我的一名叫赵慧媛的学生在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中获三等奖,因此,我也被授予指导老师的荣誉,我所代的两届毕业班英语在升学考试中获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

上一篇:学生半期英语总结范文 下一篇:半期化学考试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