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线的性质教案范文

时间:2023-11-30 04:26:54

平行线的性质教案篇1

一、课时化原则

学案要分课时编写,对学习进行分课处理,使学生对每节课应当完成的学习任务和内容有明确的认识和了解,通过任务对学生形成行为驱动,促使其养成按时按量完成相应任务的学习习惯,为此要避免以一个学案涵盖几个小专题的全部内容,而应一个小专题设计为1-2课时的学案。比如《平行四边形》一节可以分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两个小专题。

二、目标性原则

目标对任务的执行起到结果预测的作用,其能产生显著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学生学习预期达到的成果就是所谓的学习目标,这种目标能够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应当以学习目标为中心和重要依据开展学案的设计和编写。同时,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持续通过评价他们的学习进程和学习质量来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更为深入地进行自主学习,这里就必须借助学习目标为作为评价指针的衡量标准。所以,设定学习目标时,首先要促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的兴趣点凸显出来,促使学生对进一步的学习有所期待;其次还要为学生制定一个能够帮助他们进行明确而有效的自我评价的依据或者标准,使学生能够及时、正确地评价自己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探索过程与结果。比如青岛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第五节《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的教学目标可以定为:

1.知识与能力:(1)应用三角形全等的知识,解释角平分线的原理.

(2)会用尺规作一个已知角的平分线.

(3)会证明角平分线的性质,并会在题目中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观察,探索用尺规作一个已知角的平分线,归纳得出角平分线的性质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 学习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使学 生树立信心。

三、引导性原则

编写学案是为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索性学习,主张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因此学案编制应当遵循引导性原则。这样学案才能够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开展探索性学习,并从探索学习中体会乐趣、惊喜和成就感,更加能够促进学生形成缜密的思维模式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教师在设计学案时可以以若干个小模块实现对知识的分解处理,并在每个模块中设置梯度较为合理且程度由浅入深的教学问题,同时适当地给予解答提示,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尽可能自己探索出问题的答案、解题的技巧和思想。以下以青岛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第五节《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为例加以说明:

1.复习思考:

1)什么是线段垂直平分线?怎样画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有什么性质?

2)什么是角的平分线?怎样画一个角的平分线?

2. OC是∠AOB的平分线 ,点P是射线OC上的任意一点 操作测量:取点P的三个不同的位置,分别过点P作PDOA,PE OB,点D、E为垂足,测量PD、PE的长.

将三次数据填入下表 :观察测量结果,猜想线段PD与PE的大小关系,写出结论

PD PE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四、梯度性原则

教师在设计编写学案时,要尽量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出发设置相应的问题,同时这些问题还应具备一定的梯度性。立足于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规律,逐步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将本节选用的学习内容转化成深入浅出、梯度较低的学习方案。使得更多的学生能够努力一下就能触碰到学习的成果,充分享受来自成功的喜悦,进而促进学生形成更为主动的探索积极性。以下以青岛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第五节《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为例加以说明:

例1.计算:(1) ;

例2.计算: (1)

例3.计算:(1) ;

例4.计算: (1) ;

学生的学习往往会经历感性思维――理性思维――辨证思维的思维过程,学生在课前通常凭借直观感受开展自主学习,这是一种准备式学习,此时学生的认知水平处在“最近发展区”的前端水平,为此教师应当首先设置难度较小且能够由学生直接回答的自主探究问题和体验式练习,然后通过深入的教学和广泛的互动,学生就能形成较高且较为理性的思维水平,进而可以通过适当点拨,加大问题的难度,这时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处在最近发展区的后端水平,教师可在课后布置一些自主学习活动,使学生更加明确所学知识,并形成一定的辨析能力,促进其进入到学习的后发展区,因此,教师在设计编制学案时应当适当地设置一些具有综合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来帮助学生实现思维的跨越式发展和自主探究学习的进一步深化。

参考文献:

[1]王富英,王新民.数学学案及其设计[J].数学教育学报,2009,(2):19页.

[2]杨衣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施“学案教学”的体会[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1,(8):35页.

[3]耿士宝.例谈初中数学“学案”设计的视角[J].教育学文摘,2011,(4):48-49.

平行线的性质教案篇2

一、把握学习起点,让概念引入更有效

1.找准学生概念学习的生活起点,引入数学概念。数学概念是人脑对现实对象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特征的一种反映形式。从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出,数学概念是基于现实生活产生的。因此,对于数学概念的引入教学,必须基于学生的生活起点,从而实现概念引入的有效性。

案例1:“认识圆”教学片段

师:我们都知道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所以,我们很容易在生活中找到数学。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些图形(课件展示盘子、铁环、足球、车轮),你们都看到什么了?

生:圆。

师:真厉害。那你们还能在生活中找出类似的事物吗?

实践证明,学生只会对已熟知的事物感兴趣,因此教师将圆的教学还原到生活,从生活中的圆开始,逐步完成“圆概念”的引入和认识。这样,不仅能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同时也让学生顺利完成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

2.找准学生概念学习的认知起点,引入数学概念。教师要在学生认知起点的基础上,唤醒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实现数学的关联性,从而让概念引入更有效。

案例2:“圆柱的认识”教学片段

课件出示以下3个图形: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屏幕上的图形吗?

生1:第一个是长方形,就像我们的课本。

生2:后面两个分别是正方形和圆形。

师:给大家变个戏法好不好?(将课件转换)现在呢?

生3:它们变成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在本课教学中,学生已经具备了大量的平面图形知识,也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各种数据的计算方法,因此,教学就可以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展开。这样的引入,不仅唤醒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同时也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像之间的内在联系教给了学生。

二、强调主动构建,让概念形成更有效

要实现概念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让学生有一个逐步明晰、逐渐完善的概念形成过程,即概念形成要在紧密围绕概念核心的基础上,使学生实现数学概念的主动构建。

1.在比较辨析中形成概念。小学生尚处于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均待完善的阶段,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很容易偏离概念的本质属性。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概念的比较辨析,在思辨中实现概念的形成。

案例3:“平行与垂直”教学片段

师:两条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有几种关系?

生:平行和相交。

师:谁来画一下这两种关系?如果两条线不在同一个平面,情况又会怎样呢?(课件展示上述情况)

以上案例,教师先让学生回答已知的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线的关系,在得到学生的答案后,提出问题:如果不在同一平面呢?从而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再通过课件将不在同一平面的情况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在思维的辩证分析中理解相交和平行的前提条件:两条线必须在同一平面内。

2.在思维迁移中形成概念。学习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是一个实现已知同化未知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已知知识的基础上,实现概念形成的动态演绎,促进学生已知对未知的正迁移。

案例4:“平行与垂直”教学片段

在前面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两条线平行的概念。因此,教师利用多媒体动态课件,将平行的两条线中的一条线固定,另一条线旋转到与该固定好的线成90°的位置。

师:变换后的两条线是什么位置关系呢?

生1:由平行线变成相交线了。

师:仔细观察一下它们相交的角度有什么特别之处?

生2:呈90°,是直角。

师:我们将这样的两条线的位置叫做垂直。

以上这个案例,教师将相交线与垂直线做了比较分析,让学生明白两条线相交成直角才能叫做垂直。

三、聚焦生活运用,让概念强化更有效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概念的教学主要集中在对概念本质属性的理解上。而要实现对概念本质属性的理解,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概念,从而在运用的基础上实现对概念的强化理解。

案例5:“比例”教学片段

平行线的性质教案篇3

关键词: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科学探究;翻转课堂;案例研究

文章编号:1005C6629(2017)5C0046C06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化学学科育人的基本要求,全面展现了学生通过化学课程学习形成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5个维度。这些核心素养既适合高中化学,又涵盖初中化学。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落实“素养为本”的课程理念,是当前化学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探究铝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为例,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开展以化学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探索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科学探究基本模式。

1 教学基本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已学过金属和酸的化学性质等相关知识的初三学生,学生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已经知道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稀盐酸和稀硫酸中的氢,生成氢气,但是铝和稀盐酸以及稀硫酸反应时的现象却不同,本课题设计的教学意图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来解决这一认知冲突,教学目标有以下三点:一是深化前面学习时建构的“酸的概念”和酸的化学性质知识;二是学会从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角度解释宏观现象,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素养;三是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猜想、运用控制变量思想设计实验的基本方法,落实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对科学探究既是学习方式,又是化学课程的目标和重要内容的期待。教学思路如下:

1.1 课前――观看微课发现问题、提出猜想、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在课前观看教师制作的微课(见表1),观察到铝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现象明显不同,学生根据教师在微课中的友情提示,独立地提出猜想,并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1.2 课堂――科学探究(续课前)、拓展延伸、巩固提高

1.2.1 科学探究

学生分组对各自提出的铝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现象不同的猜想进行讨论,找出合理猜想。

学生对合理猜想的方案设计进行论证,优化方案。

学生按照优化后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1.2.2 拓展延伸

运用POE教学策略,让学生预测、观察和解释:密闭容器内铝和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气压会如何改变?

1.2.3 巩固提高

运用中考真题强化学习效果,布置作业(翻转课堂平台展示)。

本节翻转课堂的科学探究过程中各要素及其行为主体结构如图1。

2 主要教学过程

2.1 课前观看微课,提出猜想,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课前在翻转课堂平台上自主观看微课,发现铝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现象明显不同,提出猜想并自主设计实验方案。

2.2 课堂完成探究,得出结论

2.2.1 展示猜想,找出合理猜想

学生分组对这六种猜想的合理性进行讨,然后各组推荐一名代表汇报交流。通过讨论,学生发现微课中的实验是在室温下做的,取了大小相同(表面积相同)的铝片,所以猜想④、⑤不合理;学生查阅溶解性表发现硫酸铝可溶于水,所以猜想⑥不合理;剩下的①②③即为较为合理的猜想。

2.2.2 对猜想①、②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论证

针对猜想①、②,教师展示了多个学生的方案,通过翻转课堂云平台下发到学生的平板电脑上,学生分组对各种实验方案进行评价和完善,然后各组推荐一名代表汇报交流,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各种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并优选出可行的方案。

验证猜想①:学生设计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实验方案如下:

在交流和互动的过程中,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对有关方案进行分析和评价。

教师:在设计对比实验时,常常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反应的影响。请同学们根据控制变量的方法对上述方案进行评价。

学生在讨论中对这三种实验方案进行了分析与比较。

学生A:方案二和方案一相比,控制变量的方法运用得较好,如控制了铝的表面积、反应的温度等。相比这下,方案一不够严谨。

学生B:方案三的特点是设计了两种酸的浓度在三种不同情况下(相等、大于和小于)的方案,虽然步骤较繁,但是更为严谨(学生设计此方案是受到了浓硫酸特殊性的影响,排除了特殊浓度的酸的特性的影响)。

学生C:在方案三的基础上我又提出方案四:控制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条件下,将两种相同浓度的酸配制成从小到大不同的浓度,和铝反应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在对现有方案进行科学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方案。教师小结时指出:同学们能从不同角度设计出多种方案来验证猜想,并能指出各种方案的优点和不足,这正是我们学习化学需要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上述方案二、三、四都是合理的,提h由各小组自行选择一个方案进行实验。

验证猜想②: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快对上述方案进行了质疑和评价。

学生D:方案一有两个变量,没有排除钠离子能否加快铝和酸的反应。

学生E:方案二是在此基础上增加一个加入硫酸钠对比实验,排除了钠离子的影响。

学生还围绕方案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认为变量控制得较好,方案可行;有的认为右边加进去的盐酸是已知能和铝反应的物质,说服力不够。

经过讨论,学生选择用方案二来进行实验验证。

2.2.3 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学生分组分别完成猜想①、②的相关实验,然后分享各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如表2、3所示。

2.3 拓展延伸

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发现铝和稀盐酸反应时的现象比较特殊,一开始并不明显,后来慢慢变快,最后又停止,反应的同时放出热量。为了顺应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提出了一个思考题: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铝和稀盐酸反应,容器内气压随时间会如何改变?这里教师采用POE(即预测、观察、解释)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预测:先请学生大胆预测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铝片和稀盐酸反应过程中的气压变化,在平板电脑上画出图像,上传至翻转课堂云平台。然后教师借助于平台快速浏览学生所画图像,并选取典型图像进行对比展示,启迪学生说出预测的理由。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预测,现例举两例如下。

观察:进行实验,用气体压力传感器测出此反应的气压变化,学生观察曲线变化的图像(见图5)。

解释:学生解释曲线变化的原因。学生讨论后得出如下观点:AB段变化不明显是因为铝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BC段包含着以下反应过程:①氧化铝薄膜消失,铝和盐酸反应生成了氢气,导致容器内气压变大;②铝和稀盐酸反应放热,使容器内气压明显增加;③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浓度变小,铝片的表面积也在不断减小,反应会变慢,最终反应停止,气压不再增大。CD段下降是因为反应停止,容器内温度高于环境温度,从而逐渐下降,导致气压减小。

那么温度的变化是不是如学生所预测的一样呢?教师又展示了课前用气体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同时测出的曲线(见图6)。学生发现温度曲线与自己预测的完全一致。

2.4 巩固提高

最后进入巩固提高环节。本节课的探究题材来源于2008年安徽省化学中考题15题,教师将该题通过云平台发送到学生的平板电脑上,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然后将2015年安徽省中考题15题发送给学生,与学生一起进行简单的分析,并且留给学生作为课后作业来完成,使得学生的探究结果能够得以运用,提升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3 反思

3.1 通过高品质的科学探究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创设真实问题情境,让学生开展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是落实“素养为本”的主要方法。从以上课例可看出,一个高品质的科学探究的教学设计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1)科学探究从真实的问题源起,以解决问题为结局。一个高品质的科学探究过程一定是源于一个学习、研究或生活中的真实问题,通过探究最终解决了问题,提升了认识。在本节课上,教师在微课上呈现了铝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实验,这种与学生已有认知相冲突的实验现象,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教师就此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猜想并设计实验,最终解决了问题,拓展了视野,提升了学生对盐酸中氯离子特殊性质的认识。

(2)科学探究过程是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过程,在探究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三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在探究过程中要尽可能涉及到重要的化学观念、主干知识、化学模型,促进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化学观念的提升。如本节课中设计实验需要用到酸的概念模型――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酸的化学性质――与金属及金属氧化物反应;解释与结论时要运用元素观、微粒观,要用宏微结合的化学思维来分析问题等。二是在探究过程中要尽可能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观察现象、结论与解释等,让学生学习、体验科学探究。如在本节课中除了提出问题的主体是教师外,其他探究要素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完成的。另外,POE教学策略也是一种科学探究模式,如本节课中的拓展延伸环节,先让学生对铝和稀盐酸反应过程中压力变化进行预测,然后教师演示数字化实验让学生观察压力变化曲线,再让学生解释三段曲线的变化。三是在探究过程中要启迪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如本节课中学生提出的六个猜想主要是借助于已有知识和微课中给出的提示通过逻辑推理得到的;设计实验时需要用到比较的方法、控制变量的思想,对思维的深刻性、系统性和独创性是一个实践和提升的过程,如验证假设①时设计的实验方案二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酸的浓度、体积,铝的质量、颗粒大小等)的影响,控制好自变量、平衡好无关变量,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严谨性;设计实验方案三时还考虑到两种酸比较时,可能出现的三种不同情况,对思维的系统性要求较高;验证假设②时的实验方案二既考虑到氯离子的影响,又考虑到钠离子的可能影响,培养了学生的辩证思维;对实验方案一和方案三存在的不足的评价,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2 翻转课堂为科学探究搭建了高效平台

笔者在“基于翻转课堂的科学探究典型案例研究――以探究钠燃烧实验中黑色产物的成因为例”[2]一文中曾论述了基于翻转课堂的科学探究基本模式。本案例也是对此模式的一个拓展研究。正是因为有了翻转课堂,使得科学探究的部分过程前移(如发现问题、提出猜想、设计实验等),学生有了适切的知识准备(微课提供)、充足的时间在课前实施科学探究的核心环节――提出猜想、设计实验,为实现深度思考提供了可能,也为课堂上高质量的小组合作、师生互动夯实了基础。如在本节课中,学生课前通过观看微课,根据微课提供的相关知识,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提出了6种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在课堂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生对6种猜想进行了论证,排除了猜想④、⑤和⑥,引导学生围绕猜想①、②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讨论,讨论过程中的观点交锋、思维碰撞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科素养。由于课前学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才会使得课堂的讨论有高度、有深度、有针对性。

本节课翻转课堂的课堂教学阶段,除了完成了一个规范的科学探究过程外,还包括延伸拓展和巩固提高两个阶段。拓展延伸实际上是本节课的第二个科学探究环节,学生在通过实验获得结论是Cl-的存在促进了铝和酸反应以后,又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新的问题,铝和稀盐酸一开始反应不明显,然后逐渐变快,又变慢最后停止。为了顺应学生的学习需求,于是教师提出了一个拓展问题,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铝和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容器内气压随时间会如何改变?学生运用化学和物理知识共同解决了问题,促进了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这样的探究深度也得益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最后一个巩固提高的环节中,学生将所学的科学探究方法和相关知识运用到中考题中,通过练习及时检验、巩固学习效果。

3.3 数字化实验让科学探究绚丽多彩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数字化实验以实验手段数字化、测量呈现实时化和现象规律可视化的特点丰富了科学探究的模式研究,促进了科学探究的发展。如在本节课的拓展延伸环节,数字化实验实时得到的压力和温度变化曲线,支撑了POE教学策略的成功实施。教师引导学生对曲线上三个线段的解释,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如AB线段较平,学生需要在对酸的化学性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思维变通,从酸与氧化膜反应的角度进行解释;BC线段快速上升,学生分析的三个影响因素中,两个使反应变快一个使反应变慢,对学生的辩证思维是一个挑战。尤其是从反应放热角度推导出压强增大,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化学变化到物理变化)要求较高;CD线段逐渐下降,学生从实验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这时教师又呈现了课前测出的反应时温度和压力的变化曲线,学生在数字化实验的助力下,发现自己的分析与实验结果完全一致,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魏建方.对铝和稀酸的反应的探究教学[J].化学教学,2016,(1):26~27.

平行线的性质教案篇4

一、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学案”与“导学”是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新概念,是全新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学案导学”教学法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满足了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满足了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需要,对学生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二、何为导学案

导学案即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导”就是指导、引导;“学”不是讲,更不是教,而是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的自主学习。“导”是一种方案、一种设计,因此导学案的编写过程即是学生学习方案的设计过程。整个过程不仅让学生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还蕴含着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

三、导学案的作用

导学案以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合作探究和课后巩固训练三位一体进行设计。

1.前置性学习载体――预习案

根据教材的编排顺序、内容特点,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认真分析研究,设计出一个教学单元的基础性、预备性和铺垫性知识,引导学生初步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通过基础性题目检测预习效果。

2.探究性学习的依据――探究案

对于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采用递进式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分析、探究和交流,弄清知识或规律的来龙去脉。师生以学案为载体,共同构建知识体系,提炼物理规律和方法。

3.巩固性学习作业――训练案

知识和规律的理解、方法的应用,还要通过训练解决,课下要布置适量和难度适宜的练习题巩固教学效果。

四、导学案的基本结构

1.学习目标定位

从知识、能力和情感三方面对教学内容进行明确定位,特别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准确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2.相关知识链接

(1)复习性知识

根据学案的教学内容,梳理对本节教学内容具有铺垫性的知识、规律和方法,以填空或思考性问题的形式进行设计,为新课的学习铺垫台阶,才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例如:物理人教必修1“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一节,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知识填空,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①物体运动的?摇 ?摇用速度表示,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摇 ?摇。②路程是质点运动?摇 ?摇,位移用由质点的?摇 ?摇指向的有向线段来表示,位移是?摇 ?摇量。③物体沿直线运动,若以这条直线为x轴,则位移用?摇 ?摇来表示,即Δx=x■-x■。

(2)基础性知识

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对于基础概念和基础规律,学生已有初步认识和把握。把教材中基本概念和规律设计成填空形式,通过对关键词语进行挖空,从而加深理解,为课堂探究储备知识打基础。

例如:对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理解,我们可以这样设计:(1)平均速度:公式v=■,表示的是物体在t内的?摇 ?摇快慢程度,称为平均速度。平均速度只能?摇 ?摇地描述运动的快慢。(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摇 ?摇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它可以精确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瞬时速度的大小通常叫做?摇 ?摇.

3.重点问题探究

问题探究应遵循的原则:知识问题化、问题情景化、设问层次化。

(1)知识问题化

①不管是新授课、习题课还是复习课,教师都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内容的结构特点,把知识点设计成具体的问题。问题应该明确,学生一看就懂,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

②怎样设计问题?

a.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b.问题不宜太多、太碎;问题设计要有明确的指向性,学生对问题的回答要有方向。

c.问题设计要有利于学生探究和交流。

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学生意识到要解决老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让学生真正从老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例如:在讲解加速度的概念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速度(v)大”、“速度变化(Δv)大”和“速度变化得快”的意义相同吗?物体的速度很大,加速度一定很大吗?物体的速度变化大,加速度一定很大吗?物体的速度变化快,加速度一定很大吗?

(2)问题情景化

问题设计要围绕某一物理现象、物理过程,脱离物理情景的设计空洞乏味,学生缺乏探究兴趣。在对某一物理情景进行问题设计时,要围绕教学内容设计,可以适当拓展,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但不应该偏离教学重点和主题。

(3)设问层次化

对某一物理知识、规律和方法进行设问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知识能力水平。问题设计应具有梯度性和层次性。有的问题设计就像爬楼梯一样,一步一个台阶,逐渐上升到较高层次的理解和应用。而有的问题设计就像剥洋葱一样,层层剥皮,去伪存真,最终得到知识的核心内容。比如:感应电流产生条件的判断实验:

实验1:如图1所示,导体AB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线路中有电流产生,而导体AB顺着磁感线运动时,线路中无电流产生。这两种运动对回路的什么影响是不一样的?

实验2:如图2所示,条形磁铁插入或拔出线圈时,线圈中有电流产生,但条形磁铁在线圈中静止不动时,线圈中无电流产生。条形磁铁动和不动对线圈中的磁通量有什么影响?

图2

实验3:如图3所示,将小螺线管A插入大螺线管B中不动,当开关S接通或断开时,电流表中有电流通过;若开关S一直闭合,当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时,电流表中有电流通过;而开关一直闭合,滑动变阻器不动时,电流表中无电流产生。电流的变化将对螺线管B中的磁通量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图3

思考:上述三个实验产生感应电流的情况不同,但其中肯定有某种共同的原因,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上面的例子是对探究实验的设计,即使是对某一题目的分析,也可以为学生解题设计一个阶梯方案。此时的问题设计应该围绕审题、挖掘隐含条件和解题的基本程序,学生完成问题设计,也就完成了一个题目的解题方案。

(4)总结要点化

问题探究的目的是让学生弄清楚知识、规律和方法的生成过程;或者通过问题的层层剖析,得到某一物理规律和方法,因此探究后的总结应该是水到渠成的课堂环节。导学案是给学生用的,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拐杖”,也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习题。因此,导学案的总结性语言一定要简明扼要,要让学生一看就明白。

4.限时巩固训练

(1)巩固限时化

平时就要让学生形成做题的时间观念,提高学习效率。

(2)题目梯度化

题目的选择既要注意对本节内容的覆盖,又要注意从三个不同的层次要求上排序,即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规律方法的应用;综合问题的分析。

(3)训练题组化

平行线的性质教案篇5

关键词:电子商务;教学;实践

今天以网络通信为核心的信息时代,伴随全球化经济、自由化贸易、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推进,电子商务让传统商业告别了传统的刀枪棍棒,甚至飞机大炮竞争格局,进入了激光核武乃至人工智能的新时代。无论你是生活在大都市,还是生活在乡村;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工作事业,电子商务无处不在。企业需要实践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作为电子商务教育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改变实践教学环节,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开放的、共享的互联网为电子商务教师的在线模拟案例教学创造了良好的信息化环境。在线模拟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目的,是教师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实现在线模拟案例展示和动态互动教学,优化每个教学环节。

1电子商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能力。电子商务专业是集计算机科学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和经济学、物流学于一体的交叉学科,同时具有高度的商业实践化。虽然学校的电子商务教师通过各种学习和培训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但是缺乏实际经验,所以讲授的内容多有纸上谈兵的感觉。(2)学生能力。由于招生扩大,尤其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学生比例升高,招收的生源质量相对较低。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存在学生空间想象差、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在专业教学实验过程中出现与模糊的理论知识不一致的情形,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使得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脱节。(3)教学资源。随着互联网普及,互联网上实时性、现实性的案例大量涌现,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信息资源的利用。(4)实习基地。电子商务专家、电子商务从业者和电子商务教育者都认识到了电子商务专业实践的重要性。电子商务学生只靠书本知识,不能从一线电子商务活动中学到东西,这样是不足的。有人提出学校和企业建立合作,给学生实践的机会。这样固然很好,但是实现起来,很不容易。

2传统案例教学与在线模拟案例教学

以往的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书上教学案例为内容,这是传统的案例教学模式。现在随着网络普及,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网上丰富的案例资源,可以实现在线模拟展示和动态互动教学,即在线模拟案例教学。虽然传统的教学案例改变了“灌输式”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但是有时候书面上的教学案例与实际不符,实效和现实性差,无法起到身临其境的效果,导致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知性较差,缺乏职业成就感。利用网络在线案例资源,实时、动态、互动的教学案例是传统案例教学的突破。与传统教学案例相比,在线模拟案例教学有以下几点优势。(1)互联网信息资源丰富,通过访问知名、特点鲜明的网站,结合网站实际情况讲授理论知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子商务活动。(2)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更新快,在线模拟案例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实时、动态掌握国内外最新的电子商务知识,为电子商务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3)可以利用网络公司提供的案例模拟平台,结合电子商务专业的特点,进行仿真模拟学习。(4)在课堂上,我们可以登录国内外网站,随时收集大量真实的案例素材,激发学生思考、引起争论,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教学结果。

3电子商务在线模拟案例教学的必要条件和教学方法

(1)必要条件:连接互联网的多媒体教室;电子商务教师熟悉在线教学案例资源并熟练掌握这些在线教学案例资源。(2)教学方法:在线模拟电子商务职业每个工作任务,以任务驱动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采用过程式和体验式的学习和考核。(3)具体措施:①理论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穿插在线案例,进行分析配合理论知识讲解。②大量、集中、归类、分层、递进地进行案例教学,分批分次地安排在教学过程中。③要求学生在每次课在线模拟下的信息化教学探讨——《电子商务实务》课程杨丽丽马玫(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与软件分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摘要:“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的时代已经到了。作为从事电子商务专业教育的工作者,需要为企业培养出商业化实践能力强的电子商务人才。该文通过长期教学实践分析了电子商务专业引入在线模拟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关键词:电子商务教学实践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1(b)-0102-02程结束后独立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并且作为平时成绩。(4)教学形式:互联网上教学资源丰富,都以虚拟的形式展现,课堂上以学生为主,教师引导的形式进行分析、教学、讨论和评价。①课堂对话式。老师讲授基本知识,留时间让学生提出一些问题,由老师解答,进行双方互动对话,会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②项目小组形式。把当堂课程的教学案例当作一项工作任务,模拟企业工作方式,把学生分小组,并把一个完整的项目分为若干小任务分配给各个小组;或者把相同的项目作为工作任务让每个小组尽心分析策划实践,进行竞争,最后各小组把完成作业展示给大家,进行评比。③辩论活动式。老师主持答辩,把学生分组,找出案例分为正反两个论点,让每组抽签、准备资料、进行辩论比赛。通过辩论学生充分掌握相关知识。以上的教学过程,老师和学生可以模拟企业中电子商务岗位工作分配任务,老师把自己作为企业负责人,小组组长作为项目负责人,把每次课堂的学习当作真实的职业工作,塑造良好的职业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既能熟练掌握电子商务知识,也能养成良好的团队协作、组织、交流、评价等职业素质。在线模拟案例教学虽然形式丰富多样、课堂气氛活泼,但是老师在实施操作中是存在很大难度的,要引导得当需要老师精心备课,老师无疑要熟练掌握将要进行的在线教学案例,对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并有较强的评价归纳能力。切忌讲解过度,要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多想、多说、多探讨、多操作,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宽海,张靖.第三方支付的分析研究[J].中国信用卡,2006(14):58-62.

[2]孟洪兵.高校数字化电子商务教学平台建设的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1):55-57.

[3]董仁涛.支付宝:从淘宝网看电子商务支付方式[J].商场现代化,2006(2):133.

[4]马晓亭.基于校园网络的移动电子商务模拟实验教学实践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0(20):50-52.

平行线的性质教案篇6

[关键词] 视频案例; 研修网络平台; 教学实践; 教师实践性知识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一、引 言

课程与教学改革是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随着课堂教学研究的深入,视频案例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研究中具有独特优势的有效途径。为了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深化教育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的整合应用,深圳市教育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中小学优秀课例在线展播”活动,并搭建起视频案例在线展播平台,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基于课堂视频案例的学习与交流机会。

平台主要包括案例观摩和案例讨论两个核心模块。用户进入平台后,可以按学科分类选择感兴趣的课堂视频进行观看和学习。案例讨论则通过一个简易的留言板来实现,学习同伴可以在此进行交流和讨论,并对视频案例作出评价。同时“相关资源下载”中提供了与本课例相关的资源,如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专家点评等。本研究从教师应用平台的体验入手,对深圳市“中小学优秀课例在线展播”平台的功能现状和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和数据分析,以期为进一步加强与完善基于视频课例的教师研修网络平台建设与应用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二、研究设计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深圳市中小学教师为主要调查对象,包括福南小学、翠北小学、北师大附中、外国语学校、福田中学等19所学校的一线教师。这些教师大部分参与了“中小学优秀课例在线展播”活动的视频课例录制工作,对平台的应用相对比较熟悉。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量的研究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以教师访谈,对深圳市“中小学优秀课例在线展播”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教师对深圳市“中小学优秀课例在线展播”平台的态度,分析平台的使用情况和功能效果。

(三)问卷设计与发放

根据调查的目的与对象,问卷的设计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受调查教师的基本信息、教师对平台的态度、平台应用效果、平台功能效果。第一、二部分题项采用单项选择题的形式,第三、四部分题项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填答方式。调查共发放问卷190份,回收84份,回收率为44.2%;经过检查和衡量,剔除无效问卷6份后,有效问卷78份,占回收问卷的92.8%,有效问卷回收率为41%。调查数据利用专业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

三、调查结果和分析

(一)受调查者基本信息

受调查者共78名,女性比例较高,占66.7%。受调查者为一线教师,此比例比较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即教师中女性居多。从年龄分布看,受调查者的年龄分布在20~30岁、31~45岁之间人数较多,分别占受调查总人数的46.2%和38.5%,这与当前我国一线教师的年龄分布情况基本符合。从学校类别层次来看,参与调查的小学和初中教师较多,分别占到总受调查者人数的37.2%和48.7%。从教师的教龄情况来看,参与调查的教师教龄分布比较均匀。

受调查者的总数为78人,其中76人填写了所教学科的情况,涉及数学、语文、英语等13个学科,受调查者所教学科主要集中在英语(13个)、数学(11个)、语文(10个)、化学(8个),依次占受调查总人数的17.1%、14.5%、13.2%和10.5%,其他学科零散分布。

(二)教师对平台的态度

如图1所示,61.5%的一线教师表示运用视频课例在线展播平台对提高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是有必要的,而且有9.0%的教师认为该平台很有意义,说明目前“中小学优秀课例在线展播”平台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培养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从调查数据发现,持否定态度的被调查者也不少,说明该视频案例平台在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

图1 平台必要性

分析表明,大部分教师每周会登录平台进行学习,但有69.2%的教师每周只会登录一至两次,19.2%的教师每次登录学习时间不足1小时,还有7.7%的被调查者选择不使用平台进行学习。调查结果表明平台资源利用率不高,一线教师使用视频案例、教师研修网络平台发展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积极性不够。

对于平台目前的形式,42.3%的受调查者表示并不满意,反映了目前平台的呈现形式还存在缺陷,需要完善。

(三)平台的应用效果

平行线的性质教案篇7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灵魂,就如何在数学课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谈点粗浅的见解和尝试。

一、鼓励参与,培养主体意识

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等一切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但这并非就是说教师无足轻重,可有可无,事实上,教师是全部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主体地位得以实现的外因。如在复习曲线对称问题时,(1)提出问题:点(x,y)关于点(a,b)的对称点坐标:曲线f(x,y)=0关于点(a,b)的对称曲线是什么?由学生思考,学生回答,教师讲解。(2)例1:设抛物线y=x2-1上存在关于直线L:x+y=0对称的相异两点,求这两点坐标。师生共同分析点关于直线对称问题一般解法及特殊直线的特殊求法,由学生回答。(3)若改y=x2-1为y=■x2-1抛物线上是否还存在关于直线对称的两点,如何来判断呢?(4)若改y=x2-1为y=ax2-1抛物线若存在直线x+y=0对称的两点,求a的取值范围。与学生一起板书过程,可解得a>■。再探索另一种解法,设垂直于x+y=0的直线为y=x+m代人y=ax2-1后求解指出:解题的关键是利用点关于直线对称的性质,寻找不等式。(5)练习已知椭圆■+■1试确定m的取值范围,使得椭圆上存在两个不同的点关于直线y=4x+m对称,最后小结。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

我讲课注意挖掘教材中具有创新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思维发展。

如在进行“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教学时,传统处理方法是给出定理,画好图形,把课本上证明讲解一遍。我们可以作如下设计:

第一步,提出问题:在水平的地面上竖起了一根电线杆,现在请大家想一个办法,检查一下电线杆是否与地面垂直?

第二步,设计解决方案:学生将电线杆抽象为一直线,地面抽象为一平面,根据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设计方案如下:用一块三角板,让一条直角边贴紧电线杆,直角顶点靠地,旋转一周,如果靠地的一边始终在地面上,则可以断定电线杆和地面垂直,否则电线杆与地面不垂直。

第三步,问题的发展:教师在肯定方案正确性和可行性基础上,让学生提出新的问题:是否有比这个更方便易行的方案呢?如果有一个人没有让三角板旋转一周,而只是检查了两个位置且都和地面贴的好,他就断定电线杆和地面垂直,你们认为正确吗?

第四步,问题的深化:教师要求揭示此问题的实质,并用数学语言加以表述:如果一条直线和平面相交,且和平面内过交点的两直线都垂直,它是否与这个平面垂直?

第五步,设计新问题的解决方案:教师首先让学生利用身边的三角板和铅笔做模型作验证,发现确是垂直的,然后师生共同研究制定理论上的证明方案。

第六步,回到最初的问题,给出合理的解答。

三、进行建模训练,培养应用意识

如在复习函数应用题时,选择典型题目,开展专题讲座,让学生进行建模训练,提高学生的建模水平。例如:

例1.某商人如将进货单价8元的商品按每件10元出售时,每天可销售100件,现在他采用提高售价,减少进货量的办法增加利润,已知这种商品每件提高1元,其销售就减少10件,问他将价格每件定为多少元时才能使每天赚得利润最大?并求出最大利润。

构建“函数”模型来解决。答案:售出价14元,最大利润360元。

四、 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培养追求新奇的好奇心

教师的现任之一就是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求知欲,实践表明,教学中充分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对提高教学效果是十分有益的,如用现代教学手段增强新奇感(应用多媒体演示太空星球的运动引入“圆锥曲线”),应用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增加趣味性(用打桥牌时对牌的分布的可能性的推测引入“概率”)。

2.诱导质疑,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成部分,鼓励学生提问时教会学生学习的实际措施,也是挖掘学生创新潜能的有效手段,在现在的课题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课堂上少有学生主动提出“质疑”,发表自己的“意见”,同学之间缺少有价值的“讨论”,师生之间也缺乏“真诚”与“平等”的对话。

教学中应提倡学生问问题,诱导他们问问题,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鸣别人所不鸣,为别人所不为。同时,要为学生创造良机,鼓励学生对老师,对书本,对课外读物提出质疑,让学生的天赋和才能得到充分的施展。另外,还要给学生提供提问的时间和空间。因为提出问题首先得发现问题,而发现问题就需要学生有时间和空间去思考,让他有机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3.鼓励大胆猜想,培养思维的直觉性

乔治·波利亚《数学的发现》一书中曾指出“在你证明一个数学定理之前,你必须猜想这个定理,在你搞清楚细节之前你必须猜想出证明的主导思想。”所以,猜想是点燃创造思维的火花,猜想对于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极大的作用。因为科学上很多“发现”都是凭直觉作出猜想,而后才去加以证明或验证。在数学研究里面,“先猜想后证明”几乎是一条规律。

例2. 求和sinx+sin2x+sin3x+…sinnx

分析:这个和式的结构特点是每项正弦函数的角的变化组成等差数列,可以与■+■+…+■=(1-■)+(■-■)+…+(■-■)=■相类比,它指引我们作出猜想:设法把和式中的每一项也拆成两项之和,使所有中间项恰好相消,从而求出结果。

事实上若设S=sinx+sin2x+sin3x+…sinnx两边同乘以2sin■得2sin■*S=cos■-cos■=2sin■*sin■

即■至此,只需通过讨论就可得出结论。

由此可见,在培养思想的直觉性的过程中还可以使学生学会“观察(实验,分析)——猜想——证明”的思考方法。

4.引入开放题教学

数学开放题的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构建、积极参与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意识,真正学会“数学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精神。

如在高一函数图象的复习中,我曾设计下面一个开放题:

例3. 求过点(0,0),(-1,1),(1,1)三点的函数解析式。

对高一学生而言,本题有许多答案如(1)y2=x, y=x4… (2)y=x■,y=x■ (3)y=|x|,y=|x2|…等等。

平行线的性质教案篇8

【关键词】劳技课堂;创新能力;智力

组织协调语言主要指教师在教学中组织教学活动、协调教学关系、控制教学进程的语言。

劳技课堂教学中的组织协调语言主要包括了指导性语言、衔接性语言以及评性语言等。那么如何在劳技课堂教学中把握好这些语言,近几年我们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以下是我们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和做法。

1指导性语言在导入环节及课中的运用

劳技课堂上的指导性语言主要是指教师指示或引导学生学习什么或做什么的课堂教学用语。劳技课堂的指导性语言一定要明确具体,简短精炼,热情奔放。对劳技教师而言,务必要向学生交代清楚学什么或做什么。尤其在导入环节更应该如此。

案例1:请看我区劳技教研员王斌发老师的下海实践课《小摇椅的制作》一段教学实录语言。

“这是老师制作的一把鲁班锁,它是通过榫卯镶接而成的。那么榫卯镶接的作用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榫卯及有榫卯结构的小摇椅》。”

案例2:嘉定区劳技中心支部书记徐晓红老师的区级公开课《曲线锯割》的导入语是这样的。

“请学生认真观察老师出示的钓鱼游戏拼图,思考:鱼的模板是以什么线条为主的?学生答:曲线。教师:很好。下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曲线锯割》。”

案例3:我在上片级研究课《直线锯割》时也是这样导入新课的。

“这是老师亲手制作的一个木工作品粉笔盒。(实物展示)这个作品是用鲁班锯床加工组装而成型的。直线锯割是我们学生学习木艺课要掌握的一种最基本的技能。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直线锯割》。”

劳技课的指导性语言,一般用在新课的导入部分,做到开门见山,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一般用时控制在1-2分钟。

劳技课堂的指导性语言,还要求上课教师做到质朴平实,质朴平实地讲解,质朴平实地演示、说明。讲演时若注意语言或行为诙谐幽默的话,那么在课堂上就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劳技课不同于文化课,在课上传授某项劳动技能时,此时还需要一些得体的、恰到好处的肢体语言,此时教师边讲解边演示给学生看,教学效果肯定会更佳。

案例4:我在指导学生学习锯条安装时,精心组织了这样一段讲解语言以及演示动作。

“左手拿锯箱,锯平台朝上;小圆孔在左边,小方孔在右边。右手拿螺丝刀,逆时针松开小方孔中的小螺钉。锯柄朝下,从锯平台的小圆孔中垂直插入到往复轴;左手食指压住锯条,右手拿螺丝刀顺时针拧紧小方孔中的螺丝钉,锯条的安装就完成了。”

让学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以及怎么做,教师的教学用语以及辅助的肢体语言都要一一交代清楚,并力求让教学语言朴实无华。

质朴平实的教学语言,还要求教师在教学用语时,注意讲解的准确性,力求选词准确,解说时,条理清楚,并要注意口语的适当运用。

案例5:如我校丁雪峰老师在上区级公开课《摄影构图三分法》时,有这样一段指令性语言:“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请看大屏幕上的一组照片,哪几张照片作者是采用三分法构图的?下面我想看一看哪几位同学能够看出门道道来?”

口语运用的好,会让人感到自然亲切,耳目一新,耐人寻味。从而使我们的劳技课堂更精彩!

2衔接性语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劳技课堂上的衔接语言指的是各教学环节之间转换,中间用到的过渡性教学语言,通常也叫过渡性语言。衔接性语言要求前后呼应,承上启下、穿线贯珠,只有这样才能将课堂组织的严谨细密、天衣无缝。那么,在劳技课堂教学中如何用好衔接语言,为此我们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研究与尝试。

案例6:我校的吴浩老师在执教八年级《导线的压接》一课时,经常用这样的语言来连接两种不同接线柱压接法的教学:“同学们,我们刚刚学习了平压式接线柱的压接方法,但是在实际安装时还有一种接线柱也十分常见,它就是针孔式接线柱,那么这种接线柱的连接方法与平压式接线柱又有哪些异同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针孔式接线柱的压接法。”

案例点评:在《导线的压接》这一课中,平压式接线柱的连接方法和针孔式接线柱的连接方法是两个主要的教学内容。这两个教学内容是相对独立的,先教哪个都可以,但问题是教完一个,如何过渡到另一个的教学上来。如果衔接性语言不加以组织,而是非常直白的用“刚刚我们学习了平压式接线柱的压接法,下面我们来学习针孔式接线柱的压接法。”之类的语言来表达,就会使教学环节之间的转换显得十分生硬、突兀。但是经过吴浩老师组织的衔接性语言,短短几句就把学什么、为什么学以及前后两个教学内容间的关系等等都交代清楚了,真正做到了使教学环节前后呼应、严谨细密。

吴老师组织的衔接性语言是通过直接陈述的方式告知学生前因后果的,属于直接陈述型衔接性语言。当然,除了直接陈述型的衔接性语言外,还有一种类型的衔接性语言也是我们劳技教师经常使用的,那就是问题型衔接性语言。相比于直接陈述的方式,使用精心组织、直切要害的问题衔接两个教学环节,不但会使教学环节的过渡更自然和流畅,而且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案例7:参加南翔联片教研的封浜中学管丽华老师在其所执教的市级公开课《救护结》一课时,就充分使用了问题型衔接性语言,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管老师的《救护结》一课一共四个环节,分别是导入课题、初学救护结、学习快速打救护结法、救护结的使用。首先在导入环节,管老师用了一段火灾视频来吸引学生,当学生完全被火场的紧张气氛吸引时,管老师突然提问:“同学们,如果你身处火灾现场,你将如何自救呢?”接着管老师很自然的向学生推荐了救护结,并开始教授救护结的编制。学生初步学会打救护结后,管老师又接着问:“大家虽然会打救护结了,但是打结花的时间太长,如果身处火灾现场必须争分夺秒,有什么办法可以打快点吗?”于是进入了快速打救护结法的学习。完成第三个环节后,管老师问道:“救护结大家已经学会了,那么如何来使用救护结自救呢?”教学环节就自然的过渡到救护结的使用上来了。

案例点评:纵观管老师的这堂课,她的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转换,之间用到的问题型衔接性语言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合情合景、直切要害,学生也在问题的引导下,全神贯注的听讲着、操作着。可以说课堂教学组织的有条不紊、驾轻就熟,这样的课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了。 3评价性语言在课堂结尾及课中的运用

劳技课堂上的评价性语言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针对学生制作的作品、学生学习的态度、学习的过程等方面作出的比较中肯的评价。一般用在课的结尾部分。

首先,教师的评价语言,应该实事求是,程度适当,尽量多用赞美语言,少用批评语言。

案例8:我在执教木艺课《木质小花瓶的制作》一课时,当学生完成小花瓶的制作后,我采用了劳技课这几年常用的评价方法――自评――生评――师评。

首先我用课件向学生出示了木制小花瓶的评价标准:

(1)基本结构不成型――须努力

(2)结构基本成型(底座、瓶腹、瓶颈)――合格

(3)造型较好,表面处理粗糙――良好

(4)造型优美,表面光洁,有个性、有创意――优秀

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可以得到的等第?接着让同桌的学生互评,最后,我拿了一位女生的作品向学生作示范点评。我的评价语言是:我在全班学生面前高高地举起了小花瓶,然后响亮地说:“我给这件作品打85分。因为它比较符合标准第3条。”接着我走到该女生身边,温柔地、微笑地对她说:“如果你能用细砂纸,把花瓶进一步细磨,然后再把瓶颈车瘦一点点的话,这件作品一定能拿优。你愿意吗?”“老师,我会的,我愿意。”

案例点评:老师微笑的眼神能够有效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灵距离,温柔的、微笑的教学用语一定能使教学活动顺顺当当地进行下去。

其次,不能用挖苦、讽刺或嘲笑的语言去对待作品做的很差的或回答问题时不是很正确的学生。请看下面一个案例:

案例9:我校的吴浩老师在执教高中二年级《电子控制――门电路》一课时,对学生的回答有这样一段比较中肯的评价性语言。

教师在上高二电子技术――门电路知识,解释了或逻辑并举例后问学生:“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现实生活当中符合或逻辑的一些事例?”

学生1回答:“考试考的不好就会被父母责骂。”

教师的评价:“这是个不错的例子,父母责骂是结果,条件是各门功课的成绩,只要有一门或一门以上科目考的不理想,被父母责骂这个结果就成立。例子举得不错,不过我相信这种事不会发生在你的身上。还有谁想到了别的例子没有?”

学生2回答:“警察执法。”

教师的评价:“警察要维持治安,如果发现有人做违法的事情,比如偷盗、抢劫、行凶等等,只要做了一件以上,罪犯就会被逮捕,当然如果数罪并犯同样是会被逮捕的,所以警察逮捕罪犯与犯罪之间符合或逻辑关系,这也是个不错的例子。”

……

教师的评价:“我们说与、或、非是三种最基本的逻辑关系,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们在生活当中相当常见,同学们举了很多例子,这说明你们非常善于思考。在这里我要谢谢刚才回答问题的同学。”

案例点评:其实在上面这个案例中,学生的回答可以说并不尽人意,因为他们并没有回答出父母责骂或者警察执法这两个现象到底是如何符合或逻辑的,但是老师并没有因此批评或者否定他们,而是顺着他们的回答展开分析,以一种积极的方式进行点评,肯定了学生的回答。这样的评价即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保护了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使教学评价起到了提高教学效果的积极作用。

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以及教师的积极鼓励,大大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自尊心。学生在教师激励性评价语言的鼓励下,他们的学习态度会更加认真,对自己所制作的作品的质量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在学习上他们就会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去思考、去改进、去修复、去完善、去创新自己所做的作品。

总之,劳技课堂教学中的老师的指导性语言、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衔接语言、以及对学生的评价用语,都需要老师精心考虑,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会更加喜爱我们的劳技课!!!

参考文献

[1]上海市中小学劳动技术课程标准解读[G].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

上一篇:一年级体育课教案范文 下一篇:纪念刘和珍君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