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范文

时间:2023-10-23 06:02:27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篇1

关键词:冠心病整体护理综合康复护理

1I期康复护理

1.1康复护理目标保持现有的功能水平和防止“废用”的出现;解除焦虑和忧郁,增强信心;缩短住院天数,使患者能够适应家庭生活,并理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和注意事项,在心理上适应疾病的发作和处理生活中的相关问题,为出院后的康复打好基础。

1.2康复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早期的心理康复护理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康复的先导,是成功韵保障。突然的心前区疼痛、胸闷等症状使患者产生濒死感及对死亡的恐惧感,而工作人员紧张的工作氛围,监护仪的提示警铃声,陌生的环境,让其感到压抑、紧张和焦虑,此时应将患者安置在安静、舒适的环境,同时安慰患者,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减少患者的不适感,促进心脏功能的恢复。

(2)合理饮食,排便通畅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性期进餐时宜采取半卧位,半卧位进餐能减轻心脏负荷并有助于心理及消化功能改善。鼓励患者适量摄人蔬菜、水果等含高纤维素的食物,早期活动可促进肠蠕动,增加食欲,利于排便,必要时遵医嘱适当给予缓泻剂,避免排便时过度用力而加重病情,甚至猝死。

(3)方案调整与监护严格掌握急性心肌梗死康复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康复护理计划应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年龄、体质、心梗部位、面积、病后心理反应、有无基础疾病、并发症等制订和调整方案。

(4)制订出院计划当患者能顺利达到训练目标后,在出院前应制订一个完整的家庭康复计划.以实施在家中的Ⅱ期康复。此计划应包括在家中的康复训练处方和训练注意事项,以及必要的急救知识的宣教咨询等。

2Ⅱ期康复护理

2.1康复护理目标防止心脏功能的退步,保持和进一步改善出院时的心脏功能水平;从日常生活自理逐步过渡到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包括家务劳动、娱乐活动等,提高生活质量;获得心理的恢复,克服忧郁、压抑和消沉的心态,使患者恢复治疗的信心;针对患者自己的危险因素改变原有的生活习惯,主动地改变患者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介入所处的环境和社会。

2.2康复护理措施

(1)康复活动监测嘱患者康复活动注意循序渐进,禁止过度用力,活动时不可有气喘和疲劳,所有上肢超过头顶的活动均为高强度活动,应避免或减少。训练时要注意保持一定的活动量,可制订合理的作业和日常活动的程序,但应减少不必要的动作和体力消耗。在I期康复宣教的基础上,再次对患者和家属讲解可能发生的疾病恶化和运动造成的严重反应的主要表现以及处理方式。

(2)指导运动训练要鼓励患者终生运动,定期检查和修正运动处方,避免过度训练和竞技性运动,冠心病病人以低强度和中等强度运动训练较为安全。

(3)门诊随访患者每周需要门诊随访一次,有任何不适均应暂停活动,及时就诊。

3Ⅲ期康复护理

3.1康复护理目标在安全的前提下,巩固Ⅱ期康复成果,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表现,提高心血管功能和身体活动能力;休息或运动时心电图无变化或与以前心电图比较有改善;日常活动时不引起心绞痛发作;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控制危险因素的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生活与工作能力。

3.2康复护理措施

(1)康复运动方案的选择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个好、疾病诊断和病期、相应的临床表现、治疗目标、心理状态和需求等,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因人而异,制订个体化的康复运动方案,循序渐进。根据患者兴趣选择训练项目,兴趣可以提高患者参与并坚持康复治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康复活动更具系统性和长期性。

(2)定期检查和修正运动处方注意周围环境因素对运动康复的影响,如寒冷和炎热气候要相对降低运动量和运动强度。避免过度训练和竞技性运动。只在感觉良好时运动。

参考文献:

[1]李树贞,赵曦光.康复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71-317.

[2]沈宁.病人健康教育指南.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8:392.

[3]华晴岚,梅柳蓉.对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现状与进展.上海护理,2005,2(5):52-54.

[4]黄素英.护理健康教育的动态及尝试.护士进修杂志,2000,15(10):785-798.

[5]王朝晖.两周康复程序在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康复治疗中的可行性.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0,8(1):5-6.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篇2

关键词:危机预防文化忧患意识

以跨越式发展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象其它国家一样遭遇到各种各样的危机,有来自于外部环境的,如过度工业化造成的能源、环境危机,也有来自社会环境内部的,如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问题激增,那么我们除了应对危机,换个角度思考:是不是这些危机爆发时,我们只能坐等,而后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解决?

答案一、 预防才是最有效的危机管理

古往今来,人们都重视对危机的预防。 中国倡导“勿临渴而掘井,宜未雨而绸缪”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②,西方的危机管理体系也强调预防危机,而非处理危机。英国著名危机管理专家麦克尔・李杰斯特曾在《危机管理》一书中明确指出,“不管对危机的警戒和准备是自发的,还是法律所要求的,危机管理的关键是危机预防”。实践证明,在发现危机征兆和危机信号并进行确认后,或者在危机已经开始来临但还没有造成巨大损失时,应该迅速采取措施,对危机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尽可能用较小的代价化解危机,避免危机扩大和升级。自然灾害危机和社会灾难危机的发生有其必然的、人力无法完全控制的一面,但是就多数危机而言,又都是可以预见、预防的。应对灾害,事先预防和事后补救,其结果有着天壤之别。 1993年2月,云南普尔地区发生里氏6.3级地震,倒塌房屋近3000间,但却无一人死亡,堪称奇迹。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事发前地震部门就已准确地预测到这次地震的发生,曾专门召开会议,布置防震知识普及工作,使大部分人掌握了自救、互救的方法。由于应变措施得当,损失被降至最低。

2008年春节我国南方发生雪灾,十几个省份几千万人受灾,高速路封闭、公路堵塞,数以万计的人滞留车站、机场;供电、供水设备严重受损,停水、断电;燃煤告急、食品告急、御寒物品告急……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500多亿元。这场危机,折射出有关部门危机意识的严重缺失和灾害防御能力的低下,暴露出我国危机预警系统的薄弱、迟缓和被动。因此,我们有理由说,预防危机才是解决危机的最好办法。最有效的危机管理不在于事后的干预和补救,而在于事先消除导致危机的可能性,从源头上防止危机的形成和爆发。答案二、传统忧患意识是现代危机预防的文化根基

忧患意识作为中国的一种文化传统,渊源至深,它与和谐意识、人本意识、道德意识和实践品格构成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社会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有深远影响。忧患意识是指“人们从忧患境遇的困扰中体验到人性的尊严和伟大及其人之为人的意义和价值,并进而以自身内在的生命力量去突破困境、超越忧患的心态。它包涵悲天悯人和承担责任两层意义”。③

1、“吉凶与民同患”、“明于忧患与故”④ 是祖先阐发忧患意识所提出的起始性命题。在《易》中忧患意识体现为一种敢于承担人间忧患的悲悯情怀,由于作者是怀着商代灭亡的历史教训写作的,所以充满忧患或忧惧心情;教导后世特别要洞察忧患意识和变故之间的对应关系;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平安的时候不能够忘记危难,存活的时候不能够忘记衰亡,大治的时候不能忘记动乱。

2、“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⑤的思想出自古代浪漫主义哲学的推崇者庄子,意为虽然身处偏野和低贱的地位,却想到朝廷上的事,虽不在其位,亦思谋其政,为国效力。在逍遥、放浪的庄子的心目中,那是一种高尚的人格特征,向往美好、崇尚自由,是比起朝堂上腐败懦弱的官员,不知要好上多少倍。

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⑥由孔子倡导,他首次指出忧患意识在国家发展道路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忧患意识上升到承担责任的高度,孟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提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⑦的著名命题,这种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精神,构成了传统忧患意识的核心内涵。从一定角度说,正是中华文明孕育和包含的忧患意识,才使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4、传统忧患意识在历史进程中演化、历练成为中国文化中独特的“忧国忧民”思想,并激发、引领着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无论是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欧阳修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还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无不栩栩如生地勾勒出一幅幅动人的历史画卷。

综上所述,中华民族传统忧患意识的产生有着悠远的文化渊源,从思想内涵来看,传统忧患意识从单纯的对自然界、对生存环境的忧惧逐渐内化为一种清醒的危机意识,一种深切的责任意识,一种昂扬的奋进意识,一种理性的超前意识。

答案三、古为今用,以传统忧患意识推进危机预防管理理念本土化

危机预防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公共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从组织内部管理入手,建立内外配合、上下协调一致的危机预防、应对体系,有效解决各类突发事件,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在危机预防实践中,我们更多地推崇、依赖来自西方的“正宗”“原版”理论体系,较少地从我国传统文化、传统社会意识形态、国民的民族性格来汲取西方理论不能给予我们的元素,本文尝试从此角度,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1、组织的凝聚力有理由来自员工的忧患意识

组织凝聚力是组织能否有战斗力、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它对组织行为和组织效能的发挥有着重要作用。有的组织关系融洽、凝聚力强、 意见一致、团结合作,能顺利完成任务;有的组织成员之间意见分歧、关系紧张、相互摩擦、凝聚力差、一盘散沙,不利于任务的完成。那么,在中国这个设定的环境,组织靠什么把成员凝聚在一起?

用现代管理理念讲,就是用“愿景”(共同奋斗目标)把大家栓在一起,让大家对实现目标的方式互相认同,此外,才涉及到薪酬、上下沟通、企业文化、领导个人魅力等因素。从文化的角度,组织凝聚力更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包含认识、情感、行为、个性和人际关系等成分,比如员工的归属感、责任感、忠诚度作为情感因素是衡量组织凝聚力的重要指标。

传统文化中 “家国天下”思想是营造员工归属感的有效途径。儒家把身、家、国、天下看成是一个相通一贯的大系统,讲求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从家族管理推广至国家管理,这种文化传统延续至今,大部分中国人自觉地把个体和组织有机联系起来,设身处地为组织考虑发展的相关问题:薪酬是否合理、激励是否对等、领导是否称职等等。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象阿里巴巴等大公司在创业初期,那么艰难,却能把大家紧紧地团结在一起。

责任感在中国人的主体意识中有一定的悲剧色彩。以古代诗歌为例,主题可归纳为忧国忧民、怀乡思亲、立志伤时、闲情逸致四个大类,其中以忧国忧民的诗歌数量最多、分量最重、最具现实主义。儒家强调学而优则仕,所以文人不谈政治、不关心天下苍生的就很少。春秋战国时期,文人代表人物屈原,他清醒地看到百姓生活的悲苦,也使他更加明白一个英明的统治者对于国家苍生的重要性。虽饱经坎坷、颠沛流离,境遇潦倒,但内心仍然满含对国家前途、百姓命运的担忧,为天下苍生振臂高呼。类似的文人志士数不胜数,代代相传,也诞生了中国知识分子阶层独有的“气节”。

再说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诸葛亮为汉朝的中兴理想而奋斗了大半生,并取得了那样大的成绩,刘备死后,面对刘禅那样的庸君,仍然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他对汉室宗业的忠诚可见一斑;曹操雄才大略,能文能武,在历史上却是奸臣的代名词,是逆贼,二者有何区别?不言而名,是“忠义”,对国是忠,对家是孝。无论你说它是愚忠还是汉民族文化的人格缺陷,在竞争激烈、强调组织价值观的今天,我们在维系组织、推动组织发展时,难道能够轻而易举地忽视、丢弃我们血液中冲刷不掉的东西吗?

2、传统忧患意识与培养危机意识不谋而合

从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中我们知道蔡桓公死亡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没有危机意识。而具体到企业,也要树立这样的危机意识:危机是不可避免的。比尔盖茨告诉他的员工:微软距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尽管海尔做得很大,舵手张瑞敏却说:“我每天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华为,服务于“全球电信运营商50强”中的31家,可就是这样一家高速发展的企业,领导人任正非却大谈危机,在业界广为流传《华为的冬天》一书中他说:“华为的危机、萎缩、破产的那一天一定会到来,这十多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危机、失败、破产,我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有的只是危机感,也许正因为有这样的危机感,我的企业才活了十年,甚至于可以活更长的时间!”3、古曲新唱,赋传统忧患意识以新意

忧患意识来源于生存意识,但忧患意识的本质决不是杞人忧天,而是如何规避和防范危机的文化战略。危机是客观存在的,难于控制,而预防危机却是主观能动部分,是决策者完全可以掌控的。危机往往在鼎盛期发生,一个组织越是满足于过去的成就,就容易忽略竞争环境的变化,而丧失危机意识。缺乏危机意识的组织其变革的意愿就越小、创新的动力就越不足,也就越可能在竞争的洪流中遭受挫败。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到:昨天的辉煌不是今天的辉煌,更不是明天的辉煌。

研究我们的近邻,就会发现日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大量吸收中国文化,结合自身的国情形成特有的文化传统。日本的忧患意识不仅具有应对灾难等突发性事件的功能,而且逐渐成为日本民族独有的性格特征,即使在环境好转时也不会轻易丢弃。比如日本政府提出列岛沉没论、资源匮乏论、生存危机论等,都是在激发国民奋发图强、不甘落后的忧患意识。所以造就了日本人不论收人多少,都在一滴水、一度电上精打细算;人口老龄化在我们看是一种社会现象,在日本是严重的生存危机;我们国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危机,无论从数量、程度、影响上,远远大于日本,却没看见我们如此的“小题大做”。

忧患意识让组织保持活力。“鲶鱼效应”即采取一种手段或措施,刺激一些企业活跃起来投入到市场中积极参与竞争,从而激活市场中的同行业企业。挪威人喜欢吃活的沙丁鱼,渔民经过许多努力,绝大部分的鱼还是在途中窒息而死,然而总有一条船总能让大部分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原来船长在鱼槽里放入一条吃鱼的鲶鱼,沙丁鱼为了躲避鲶鱼加速游动,这样便活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鲶鱼效应”实质是一种负激励,是激活员工队伍之奥秘。“鲶鱼效应”发人深思。

忧患意识更是超越一定高度的自我否定、自我批判,自我批判是为了组织的优化和建设,目的是为了提升核心竞争力,从成员到组织层层的自我批判,正是组织脱胎换骨、涅重生的过程。

参考文献

明代思想家朱伯庐《治家格言》

《礼记・中庸》

邵汉明《儒家文化精神及其价值的现代透视》

《易传・系辞下传》

《庄子・让王》

《论语・卫灵公》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篇3

1 急性期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

11 心理特点 临床上常常表现紧张恐惧状态,特别在心绞疼没有缓解的情况下,有频死感,显得更紧张,特别是患者看到监护的仪器,氧气的使用,持续静脉用药,感到自己的病情很严重,患者更加紧张烦躁恐惧。

12 护理措施 针对恐惧紧张烦躁这种情绪可升高二茶酚胺浓度,激发心肌异位兴奋灶,引起心律失常、加重病情。我们首先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安全的治疗环境,以热情的、亲切语言向患者介绍周围的环境,此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情绪对疾病的影响,用文雅的举止、稳重、娴熟的操作取得患者的信任。把治疗及检查尽可能集中在一起,尽可能减少对患者的刺激,减轻紧张情绪,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主动配合各项医嘱的执行。减少并发症。

2 稳定期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

21 心理特点 经过抢救治疗,患者病情趋于稳定,但因须绝对卧床休息,改变了原来的生活习惯,并且常常有患者为自己的疾病后果担忧,考虑复发的后果,因此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低落,从而影响睡眠和情绪,影响治疗效果。

22 护理措施 要充分理解他们的个性,多关心、多鼓励患者稳定他们的情绪,通过心理疏导使他们尽快适应护理要求,消除不适感,习惯卧床生活,举例不绝对卧床的危害性,使患者正确理解护理要求,很好的配合护理与治疗,及时向患者传递治疗效果,鼓励患者坚持用药,同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有改变及时报告医生,及时给与处理。

3 恢复期的心理状态及护理

31 心理特点 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适时适量的活动有利于心功能的恢复,大部分患者能听从医护人员的指导,少数患者不敢下床活动,担心犯病而忧虑,还有的患者担忧出院后心肌梗死复发,得不到医护人员的及时治疗和照顾。

32 护理措施 加强对本病知识的宣教,说明长期卧床可致静脉血栓形成等,鼓励患者下床活动并在活动方式上和活动量上给与指导,告知如有不适停止活动。要耐心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心肌梗死的发病机理,治疗及休养中的注意事项,掌握自我保健、自我救护的方法,告诉患者出院后按时服药,保持精神乐观,避免劳累,饱餐及精神刺激,忌烟酒,定期来院复查,就可以减少或不再复发。

4 体会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篇4

论文摘要:忧患意识是中国知识阶层的一种优良的传统意识。这种意识既是对历史的沉思,更是对现实的感受,它主要表现为知识阶层对国家、民族、人民的命运和前途的关注。具体到史家身上,忧患意识主要表现为对于朝代、国家的兴亡盛衰的关注,以及对于社会治乱安稳、民生生存的终极关怀。两宋重用文士的国策和内忧外患的国势,大大强化了士大夫和史家自任以天下之重的忧患意识,使其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前所未有的张扬。

“忧患”作为一种思想意识,是指人们面临自然、社会与人生所遭遇的患难而产生的忧虑与思索。它既是一种亢奋、悲悯的心理情绪,更是一种执著追求的价值选择,其发展的极致就是关心国家前途、关注民族命运以及形成强烈的爱国情感。自从有了人类,也就有了人类的忧患意识。忧患意识作为人们直面自然、社会、人生的经验而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历史和现实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可以说,没有忧患,就没有危机感,就没有追求,就没有前进的动力。中华民族之所以具有生生不息的强劲生命力,就在于其忧患意识源远流长。它从古到今连绵不断,逐渐积淀到民族心理的深层,演化为中国文化的一种普遍品格,成为中国人民,特别是其中知识阶层的一种优良的传统意识。这种优患意识既是对历史的沉思,更是对现实的感受,它主要表现为人们对国家、民族、人民的命运和前途的关注。具体到史家身上,这种意识,主要表现为对于朝代、国家的兴亡盛衰的关注,以及对于社会治乱安稳、民生生存的终极关怀。之所以有这种反映,是同史家的本质与功能密切相关的。

    一、史家的忧患意识传统

    中国古代史家历来就有一种忧患意识。孟子评论孔子作《春秋》说:“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拭其君者有之,子轼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川这就反映了孔子作《春秋》时的一种忧患意识。孔子的忧患主要是对现实政治的忧患,用他的话说就是“天下无道”,于是他提出了“礼治”的治理方案;还有一个忧患,就是对礼崩乐坏、文明危机的优患,对此,孔子的立场很明确:“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可见,孔子作《春秋》就是带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带着为社会、为政治服务的目的而对过往历史进行评论褒贬的。毫无疑问,这是孔子优患意识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最大价值。

司马迁父子撰述《史记》的最初动机,是出于对史职的忠诚和执著。这就是司马谈对司马迁说的一番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司马谈之所惧,是“废天下之史文”的问题。他怀着强烈的优患意识,抱着抢救天下史文的崇高目的,希望儿子能继承自己的未竟事业,撰写《史记》,以继承前辈史家的传统和伟业,把春秋战国诸侯相兼和汉兴以来的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的光荣业绩载于史册,使其流芳千古。然而,当司马迁进人到具体的撰述之中的时候,他的思想已经不只是集中在“史文”问题上了,已经不只是对“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进行赞扬和称颂了,他对汉武帝统治下的社会前途表现出了深深的忧虑,他对“宗室有士公卿大夫以下,争于奢侈,室庐舆服偕于上,无限度”的社会时尚表现出了隐隐的不安。于是,他的严肃的史学家的使命感使其批判之笔无所不指,即使是汉武帝本人也不能幸免,显示了作者关心国家前途强烈而深沉的忧患意识。尤其可贵的是,作者的这种优患意识是在汉武帝统治的极盛时期萌发的,更折射出作者对国家对民族高度的责任感!不仅如此,司马迁所以能够历尽艰辛、忍辱负重、克服精神与肉体的巨大折磨,最终完成不朽巨著《史记》,也是从前辈史家的身上汲取了精神力量。用他的原话说:“所以隐忍苟活,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他说:“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夔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殡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显然,正是司马迁身上沉重的人生忧患意识、社会忧患意识和文化忧患意识最终促使其完成了自己的“草创”之作,而这也正是中国传统史家的优良品质!

    司马迁处在西汉由鼎盛开始走向衰落的时期,他对历史的远见卓识和敏锐眼光使他看到了这一变化,故而发出了“物盛而衰,固其变也”的感叹。唐代史家吴兢也有大致相仿的经历。吴兢生活在唐代武则天至唐玄宗时期,他经历了唐代的盛世年华“开元盛世”,同时也敏感地觉察到唐玄宗开元后期滋生起来的政治上的颓势。于是,他写出了著名的《贞观政要》一书。吴兢认为,此书“人伦之纪备矣,军国之政存焉”,其义在于“惩劝”。吴兢对于此书在政治上的作用非常有信心。他说:“庶乎有国有家者克遵前轨,择善而从,则可久之业益彰矣,可大之功尤著矣,岂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而已哉!可见,史学家吴兢是很“现实”的:与其侈谈尧、舜、文、武,不如就从学习本朝“贞观之治”做起。他的这种现实的态度,既是对唐太宗时“政化”的仰慕,又是出于对唐玄宗开元后期李林甫、杨国忠辈当政的忧虑。而且此书以《君道》开篇,以《慎终》结束,也反映出了这位史学家深沉的忧患意识。同样,唐代的另一位史家杜佑也是怀抱着“以富国安人之术为己任”的政治胸怀和经世致用的史学思想写出了贯通古今而又旨在“理道”的《通典》。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杜佑既是精通政治的史学家,又是洞察历史的政治家,他把史学看作是施政的参照,又把政治视为史学所指示的历史前途的理想和实践。可以说,促成杜佑成功的因素很多,但其中最为重要的还是安史之乱后唐王朝衰微国势带给他的强烈的忧患意识。

    二、宋代史家的忧患意识与历史撰述

宋代史家的忧患意识,既有史家忧患意识传统的影响,又有时代情势的激发。  

   宋代是一个充满忧患的年代。宋朝建立后,面临着种种矛盾,一是外患,二是内忧。宋的统一只是局部统一,无论北宋还是南宋,都不是当时中国的统一王朝。北宋时,有辽、西夏同北宋对峙。南宋时,则有金朝雄据淮河、秦岭以北的中国北方,南宋只能偏安一隅。辽、西夏和金,都不断对宋朝进行侵扰。而两宋统治集团,腐败无力,国力相对屏弱,在对付外患方面软弱无力,最后都被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所灭亡。内忧则是指社会政治经济危机所造成的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异常尖锐,错综交织。反映在思想上,则是由于佛教的冲击所造成的儒家文化的衰落。宋明儒学的兴起正是中国知识分子在遭到中华大帝国的解体和佛学的挑战时的觉醒。

    基于以上原因,宋代士大夫阶层的忧患意识就显得格外凝重,他们特别关注国家事务、关注百姓疾苦,关注中国传统文化,这正是宋代知识阶层忧患意识的表现。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出了这种忧患意识的深沉的境界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优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进亦忧,退亦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意识与境界继承了孔孟“乐以天下,优以天下”的思想。但范仲淹倡导先天下而忧患,后天下而快乐,而且上优国下优民,界高远而视野宽泛。并且孟子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而抢仲淹则有所超越,立志做到“不以一心之戚而忘天下之忧”。这种进退穷达皆忧天下的忧患观,体现了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的进取精神,为知识阶层树立了新的人格风范,在当时和后世都有很大的影响,《岳阳楼记》因此而成为千古不朽的名篇。

    王安石是继范仲淹之后的又一位改革家,他在推行变法之前的一份《上皇帝万言书》中,分析了当时社会的种种矛盾,披露了他的重重忧虑。《万言书》提出的社会问题是:“臣窃观陛下有恭俭之德,有聪明睿智之才,夙兴夜寐,无一日之懈,声色犬马,观游玩好之事,无纤介之蔽,而仁民爱物之意,孚于天下,而又公选天下之所愿以为辅相者,属之以事,而不贰于谗邪倾巧之臣,此虽二帝、三王之用心,不过如此而已,宜其家给人足,天下大治。而效不至于此,顾内则不能无以社视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而风俗日以衰坏,四方有志之士,蕙蕙然常恐天下之久不安。此其故何也?患在不知法度故也。”囚值得注意的是,王安石“四方有志之士,葱葱然常恐天下之久不安”的忧患意识,已经超出了个人的思想与器局,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靖康之变,二帝北狩,面对山河破碎、国破家亡的情境,宋代士大夫忧患意识的重心便从内忧转向外患。“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胭”,岳飞激昂的斗志,代表了南宋士大夫的呼声。于是,“自任以天下之重”的忧患意识,便落实为以抗金复国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由此,我们看到,在国难当头之际,宋代士大夫不计个人的安危和得失,主动挑起了拯救民族危亡的重任,虽屡遭挫折和打击,但抗金救国、恢复失地的雄心壮志始终未泯。可以说,宋代士大夫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忧患意识,是内忧外患的宋代得以存续三百余年的文化基石。

    毋庸置疑,宋代史家的忧患意识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生成和发展的。同士大夫比较起来,史学家的忧患意识具有更加突出的历史感,司马光《历年图序》深刻地反映了这种历史感,他写道:夫道有失得,故政有治乱;德有高下,故功有大小;才有美恶,故世有兴衰。上自生民之初,下逮天地之末,有国家者,虽变化万端,不外是矣。三王之前见于《诗》、《书》、《春秋》,臣愚不敢复言。今采战国以来至周之显德,凡小大之国所以治乱兴衰之迹,举其大要,集以为图,每年为一行,六十行为一重,五重为一卷。其天下离析之时,则置一国之年于上,而以朱书诸国之君及其元年系于其下,从而数诸国之年,则皆可知矣。凡一千三百六十有二年,离为五卷,命曰《历年图》。”这是司马光在撰写《资治通鉴》之前所撰写的一段文字,从中可以看出,史学家同士大夫对世事的忧患是相同的。司马光同王安石虽政见不合,而在忧患意识方面却并无二致。宋神宗一方面任用王安石变法,一方面又慨然为司马光所主编的史书作序,并赐名为《资治通鉴》,正可表明其间的相通之处。

此外,宋代史家深沉的忧患意识中还包含着强烈的时代感。史学家范祖禹是司马光撰写《资治通鉴》的助手之,著有《唐鉴》一书。他在此书序文中讲到唐代历史的经验教训和他撰写此书的目的时指出,唐皇朝的兴废治乱之迹,对于北宋皇朝来说,是最切近的事情,所以提出“其治未尝不由君子,其乱未尝不由小人,皆布在方策,显不可掩。然则今所宜监,莫近于唐”[sj的认识。这跟上文吴兢认识历史的方法有相似之处。范祖禹又略述北宋开国后百余年的历史,并不无深意的说:“夫唐事已如彼,祖宗之成效如此。然则今当何监,不在唐乎!今当何法,不在祖宗乎!夫惟取监于唐,取法于祖宗,则永世保民之道也。‑ 其忧患意识正寓于其深意之中。

    南宋时期,因朝代更迭、政治形势骤变而激发了史学家更为恢弘博大的优患意识,他们受着“伤时感事,忠愤所激”的政治、文化氛围的影响,矢志著书,以存信史,以寄优思,以警后人。史学家李煮撰《续资治通鉴长编》980卷(今存520卷),徐梦萃撰《三朝北盟会编》250卷,李心传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200卷,都是属于两宋之际的本朝史或“当代史”,都是“忧世”、“泣血”之作。史载李心传曾向宋理宗谏言,分析政治与天灾的关系,他说:“陛下愿治,七年于此,灾祥饥谨,史不绝书,其故何哉?朝令夕改,靡有常规,则政不节矣;行贵居送,略无罢日,则使民疾矣;陪都园庙,工作甚殷,则土木营矣;遣邸女冠,声焰兹炽,则女渴盛矣;珍玩之献,闻却绝,则苞直行矣;鲤切之言,类多厌弃,则谗夫昌矣。此六事者,一或有焉,犹足以致早灾。而且,李心传曾先后两次因谏言而罢官,联系上述引文,可以想见其为人。惟其如此,“有史才,通故实”的李心传,在他的历史著作中自然蕴涵着深刻的优患意识。

    这个时期的另一位史学家袁枢,把编年体的《资治通鉴》创造性地改撰成纪事本末体的《通鉴纪事本末》,也寄寓了他的“爱君忧国之心,债世疾邪之志”。故当时的诗人杨万里说:“今读子袁子此书,如生乎其时,亲见乎其事,使人喜,使人悲,使人鼓舞。未既,而继之以叹且泣也!”反映出史书所能产生的社会影响,也折射出史学家的忧患意识的感染力。

    三、关于宋代史家忧患意识的启示

    宋代史家的忧患意识是中国传统史家忧患意识的继承和发扬,它既对后世史家忧患意识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是衡量中国知识阶层人格力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考察宋代史家的忧患意识也会给我们留下一些重要的启示。

(一)宋代史家的忧患意识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文化思想的精华。

    传统儒家文化充满人文主义精神,它重视道德的修养,强调人格的自我完善,提倡积极有为、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关心国家前途,关心民族命运,关心民生生存成为其终极关怀,表现为一种高昂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追溯历史,无论是孔子“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优”的忧国情怀,还是孟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优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wl的优民思想;无论是杜甫“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哀叹,还是白居易“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的呐喊;无论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境界,还是岳飞“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胭”的斗志;无论是宋陈亮“除天下之患,安天下之民,皆吾之责””的胸怀,还是明末顾宪成“念头不在百姓上,……念头不在世道上,即有他羡,君子不齿’的气节,无不是对儒家文化所提倡的社会责任意识的发扬光大,无不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无不成为儒家文化的经典之作。

(二)宋代史家的忧患意识已经突破了历史上绝大多数士大夫以忠于封建朝廷、挥卫一家一姓利益为宗旨的局限,而表现出对国家民族利益及广大民众忧乐的终极关怀 按照宋儒张载的话说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们的优患意识,归根结底是凸显了春秋时期“忠”的最初内涵。这种“忠”的最初内涵,借用魏良韬先生的话讲,就是“一种自觉的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心和道德行为”,是“春秋时展起来的‘爱民’思想和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德治主义’及其‘以道自任’的实践精神”。宋代史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在事关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重大关头忠于国家、忠于社樱、维护国家独立的斗争精神,那种进退皆忧、先天下之优而忧的情怀,那种康国济民、关心民生的社会责任感,都是这种忧患意识的鲜明体现,都对后世史家优患意识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比患意识往往产生于国势衰微、民生涂炭的多事之秋观历史,孔、孟所处的时代是诸侯争霸,社会矛盾加剧的春秋战国时代,因而他们怀抱着深沉的忧患意识开始了追求安邦定国、匡济天下的社会理想;杜佑、韩愈所处的时代是藩镇割据,朝廷危机四伏的大唐末年,因而他们怀抱着强烈的忧患意识能够肩负起倡导改革、提倡经史之学的历史重任;王安石、欧阳修所处的时代是内政腐败、民生艰辛的北宋朝廷,因而他们怀抱着凝重的优患意识力主革新,变法图强;岳飞、文天祥所处的时代是外族侵凌、国势削弱的南宋王朝,因而他们怀抱着“忧国如家”的忧患意识迸发出破敌立功的壮志豪情,甚至最终舍身为国、以赴国难。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这些具有鲜明时代特点、以忧国忧民为根本内容、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情感即使千年之后仍然令人坪然心动,心向往之。

    (四)宋代史家的忧患意识中蕴涵着深刻的“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的思想和信念正是这种浓厚的“居安思危”意识才使虚弱的两宋历史有了光辉灿烂的一面:经济繁荣,科技发展,文史辉煌,人才辈出。可以说这些成就的取得既是历史的积累,也是两宋时代人们的创造,但其高度发达的文史文化归根结底还是宋代士大夫阶层凝重忧患意识所带来的丰硕成果。而今,两宋文化之所以为后人所仰慕,不只因为它独具特色的哲学、史学、文学及科学发明与创造,更大的原因恐怕还在于它包含了宋代士大夫“居安思危”的思想信念和“忧国如家”的精神风貌。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篇5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育 爱国主义 责任意识 忧患意识

中国近代史主要展示了列强侵略造成的深重民族灾难、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及追求近代化以实现民族自强的努力,侧重培养学生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精神和振兴中华的使命感。2014年是中国传统纪年的甲午年,距离中日甲午海战120年,但是每逢甲午疼痛犹新,午战争的失败让中国的屈辱史达到顶峰,这场战争击垮了极度衰落中的清廷。下面以《甲午战争》教材课文为例,谈谈对初中学生爱国情感培养的几点体会。

一、忆甲午战争苦果,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

近年来,笔者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越来越强烈地感到:强化忧患意识刻不容缓。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孟子就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断,生活中我们常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中学生正处在成长发育时期,可塑性强,了解甲午战争的苦果,可以培养坚定的人格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忆甲午战争的苦果,正是培养学生忧患意识的绝佳材料,而甲午战争的惨败,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下降,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导致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

结合今天的国际形势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如今天下并不太平,美国重返亚太对中国和平崛起的围追堵截,越南、菲律宾、日本等国对中国岛礁的非法占领和觊觎,日本、欧美等国家对中国逐渐强大的仇视,对中国强大的污蔑,意图让中国回到120年前清政府积弱积贫、腐朽无能的状况,再任由他们的宰割。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是历史的教育功能之一,也是当前教育的迫切任务。

二、品析甲午战争英雄人物,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初中生大多13到16岁,处在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时期,甲午战争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思想阵地。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推动祖国历史前进的伟大力量。在改革、开放和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今天,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的永恒的重要内容。但是爱国主义对初中学生来说是一个能理解又感到空洞的词语。在课堂中我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邓世昌在被敌人舰船包围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另一种方式斗争,可以选择苟活下来,明明知道这场战役注定失败?为何要选择死?在学生回答后我进行了如下总结:一方面,说明中国人在外来侵略面前从来都不乏坚强不屈的斗士,另一方面,邓世昌的牺牲,也是他以死明志的表现。他可以苟活,但他想以自己的行动表达自己对腐败朝廷的痛恨,对狡猾敌人无比的仇恨;对于后来者,更大的是激励,我们当以先辈为榜样,在强敌面前做个有血性的中国人。这样的教学对学生来说,爱国主义已经不是陌生的一句口号,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英雄形象。

三、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

党的十报告重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当前,以为领导的中共新领导集体强调“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国梦”,要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追逐“中国梦”。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实现,正是我们这些未来祖国栋梁的责任,大力加强责任意识教育刻不容缓。

中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是“中国梦”的继任者和缔造者。所以对中学生进行历史责任感的培养,既顺应了时代需要又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古人曰:“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科学知识是可以不断学习和补充的,但是一个人的品格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所以历史责任感的培养要从小抓起,从小培养,从中学抓起。2014年,又逢甲午。1894的甲午之战,割地赔款,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历史的惨痛留给我们的是无限的反思,1894年是满清王朝由衰到亡的节点,而今新的甲午年,在这样一种特殊的背景下,我对学生提出两个思考的问题:(1)面对敏感的甲午年,我们该做些什么?(2)日本围绕问题屡屡制造事端,企图通过修宪解禁集体自卫权,建立所谓正常国家,日本军国主义复活倾向明显。

虽然这两个问题对初中学生来说太过困难,但学生可以多种方式找到答案,布置成作业的形式,既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又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就是社会改造的领导者。“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培养中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中华民族强盛的需要,是时代赋予学校的历史任务,只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落后就要挨打。总的说来,120年后的中国虽然在各个层面都取得了非凡的进步,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不断攀升,尤其国防建设有了长足发展。重温120年前的中日甲午战争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不仅因为2014年又是甲午年,更重要的是如今世界形式复杂。因此,培养孩子的爱国主义、唤醒他们的忧患意识、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是教育的重心之一。如果不居安思危,那么甲午战争历史的悲剧将会重演。

参考文献:

[1]于友西主编.中学历史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篇6

【关键词】青年学子 忧患意识 民族精神 时代影响

当前青年学子民族精神培养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通过相关调查综合分析,当代青年学子民族精神的状况主流是积极向上的,还比较理想。但我们同时还得清醒地看到,影响青年学子民族精神状况的因素多种多样,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当前青年学子在民族精神教育方面的一些问题。当代青年学子大多都比较注重追求独立自主的人格,有主宰自身命运的主观要求,其希望在能够得到他人或社会帮助的同时得到一定的自主性;但当自身主体选择与社会需求出现矛盾的时候他们往往左右为难。同时,对个性和个人价值的极端推崇,让他们很容易淡化对集体、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非常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和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

经综合分析,青年学子忧患意识和民族精神缺失的主要原因有:

全球化的时代特征造成青年学子价值观的转变。以“普世价值观”为例,这种论调在近期被西方社会热议的同时也受到国人极大关注,它强调“超越”阶级利益,“超越”国家和民族利益。这种缺乏新意的理论为西方“和平演变”战略思想服务,目的就是要让中国的年轻人相信是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等这些所谓的“普世价值”造就了西方世界今天的发展与繁荣,从而引导年轻人接受其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并逐步接受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诸如此类的各种思想文化对青年学子民族精神的冲击非常严重。

当前社会长期稳定给青年学子忧患意识缺乏提供了土壤。研究发现,青年学子的忧患意识主要表现在与其相关的学习就业等生活领域,但在一些关联不直接的环境污染、国家民族前途等社会领域表现得并不明显。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我国社会长期稳定,大部分年轻人从小生活环境比较安逸,对于国家与社会中存在的问题知之不多,体验不够,因此也就感受不到危机。

对青年学子民族精神的教育未能与时俱进。首先,针对青年学子民族精神的教育仅停留在课本层面,尚未系统化、科学化。青年学子对民族精神的迫切要求与相对滞后的教育现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族精神弘扬的实效。其次,对新时期产生的民族精神重视不足。最后,必须正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带来的负面效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化了人们的平等、民主、自由、竞争、科学等意识和主体精神,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是“双刃剑”,如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以及腐败现象等都会给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带来消极的影响,教育者必须正视社会转型阶段的各种社会不稳定因素对青年学子民族精神的教育产生的不利影响。

必须加强忧患意识的教育和培养

培养忧患意识对提升青年学子民族精神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一方面,忧患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增强青年学子的责任意识。正确的忧患意识教育应该是不偏不倚、实事求是,正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既要讲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也要讲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绩,既不过分悲观也不过度乐观。要时刻保持对困难险阻、对境内外敌对势力的自觉警惕,也要保持对党、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良好信心。因此,正确的忧患意识教育可以培养青年学子的辨证思维能力、客观判断形势的能力,强化青年学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民族责任意识,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

另一方面,忧患意识的培养有助于青年学子自觉自愿接受民族精神教育,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忧患意识是一种危机意识,是居安思危的具体表现,是人们身处和平年代、安全环境中对于危机、困难的一种自觉的警惕。当代青年学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在较好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优越的生活环境容易使其养尊处优,缺失目标和动力。加强青年学子忧患意识教育可以唤起青年学子对于潜在危机的警惕性,使其明确发展方向,自觉自愿吸收有利于民族精神培养的知识,增强学习的动力,不畏险阻,奋发图强,自觉并积极地趋利避害。

忧患意识教育的途径。对青年学子进行忧患意识教育的方式方法很多,主要有课堂教育、媒体传播、社会实践和专题报告会等,各高校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寓教于乐,切实提高教育的实效性。通过对青年学子忧患意识的培养唤起他们内心的爱国思想,从而让其自觉自愿地接受有利于民族精神提升的信息。

一是让教育制度规范化。各高校在开展忧患意识教育时不能搞突击讲授、不能一堂课一场讲座就结束,而是要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教育机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针对大学中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思想觉悟水平、以及不同的思想特点来拟订教育教学计划,经常、全面、深入、系统地对青年学子进行忧患意识的教育,不断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二是让教育形式灵活化。在教育形式方面,各高校要坚持正面灌输和隐性渗透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进行正面的灌输和教育,又要在历史、艺术等课程中,结合有关内容进行渗透性教育。也可以通过组织勤工助学、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进行隐性教育,让青年学子能够将社会实践与课堂的理论教育相结合,进一步加深印象。

三是让教育手段现代化。各高校要重视发挥互联网、影视广播、报刊杂志等大众传媒的教育功能,可以结合一些社会现象,通过专题片、专题讨论、辩论赛、主题班会等形式进行国情、社情的教育。另外必须重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素质,通过不断改进的研究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运用案例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目标。

要将忧患意识教育与民族精神培养紧密结合起来

民族忧患意识是对民族命运和国家生存的关怀;是面临危难、困境而不屈服、不畏艰难的积极参与和勇于负责的精神;是为民族的事业而敢于牺牲奉献的精神;是居安思危、处兴思亡的辩证理性精神。①

通过忧国忧民思想教育,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热情。自古以来,中国就有许多忧国忧民的先哲。孟子告诫我们要“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范仲淹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怀,顾炎武把忧国忧民的精神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近现代,面对国家与民族的生死存亡,魏源、林则徐、梁启超、谭嗣同、严复、孙中山等革命的先行者著书立说,甚至不惜流血牺牲;以青年学子为主要参与者的掀起救亡的爱国热潮,开启了中国现代历史的新篇章;、邓小平等中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领袖出于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并提出了许多关于忧患意识的科学论断。所有这些光辉的思想和行为都能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主义热情。

通过近代屈辱史教育,培养青年学子崇高的使命感。近代屈辱史教育是爱国主义忧患意识教育的一个特殊的重要内容。当我们用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史实教育青年学子时,可以激发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但我们也应当让他们实事求是地了解我国从1840年到1949年间所经历的长达100多年之久的屈辱史以及国家落后的根本原因。这样可以帮助青年学子从历史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那样:“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②屈辱的历史可以使青年学子深刻体会“落后就被动,落后就挨打”的道理,以史为鉴,知耻而后勇,增强自身的历史使命感,从而自觉自愿的努力学习,提高能力。

通过国内外形势教育,增强青年学子关注社会的责任意识。时事教育是大学必不可少的课程,有助于帮助青年学子全面了解当前国内外发生的大事,了解祖国和民族在国际国内面临的局势。而更为重要的是,及时让青年学子了解国家现存的不足,如自然资源相对短缺、发展不平衡等国内问题,以及西方国家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文化交往”与“文化侵略”的矛盾等国际问题,有助于培养青年学子为祖国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而担忧的忧虑感、责任感,并逐步增强他们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培养青年学子关注社会发展态势的习惯,增强他们心忧祖国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的思想意识,是青年学子树立民族忧患意识的重要内容。

伟大的忧国忧民思想,为民族崛起而奋斗的信念,振兴祖国的强烈使命感,都是中华儿女推动历史巨轮不断前进的巨大内在驱动力。我们要结合历史,拓展全球视野,加强对青年学子的正面教育,提升他们的民族精神,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让他们把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与祖国紧密相连,把自己融入到建设祖国、服务人民的宏伟潮流中去。

(作者分别为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南昌航空大学教授、博导;本文系2012江西省研究生创新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YC2011-S104)

注释

①袁贵礼,邢建,辉田毅:“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民族忧识教育”,《中国高教研究》,2001年第8期。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58页。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篇7

【关键词】

老年患者;心理护理治疗原则及方法

1 临床资料

2010年1月至6月我科共收治老年患者637例(55~82岁)。临床病例尤以高血压、血液病、心脑血管梗塞、癌症等患者居多。其中:男409例(64.21%),女228例(35.79%);平均65.24岁。我科加强患者诊疗时进行心理特点分析、探讨心理护理对策,实施心理护理方案。实践证明这样可以减轻老年患者在诊疗期经常出现的焦虑、孤独、绝望、恐惧、易怒等心理障碍,调动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并取得满意疗效。

《素问・举痛论》云:“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思则气结,惊则气乱。”说明不同情志变化,对人体气机活动的影响是不相同的,所以导致的症状亦各异。如中医名著《素问・宣明五气篇》中说:“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怒,并于脾则思,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灵枢・本神》中说:“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所以,当患病后,不论是急性病还是慢性病,都可能导致精神情志的变化,而情志变化反过来又导致脏腑功能进一步紊乱。可见,精神与情绪因素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有很大的关系。正如《素问・经脉别论》中说的:“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则则著而为也。”凡激怒、忧郁、焦虑,特别是对自己所患疾病的恐惧忧虑心理,往往能促使或加速病情向坏的方向发展。反之,保持开朗乐观的思想情绪,对战胜自己疾病充满信心和意志顽强的人,将有利抗邪能力的提高,促进疾病向好的方向转化。这说明心理治疗在疾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2 老年患者临床病例表现

2.1 老年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也是冠心病、脑卒中、心力衰竭及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老年高血压患者患病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尤以情绪低落、压抑、郁闷、兴趣缺乏、愉缺失、疲乏无力、注意力不集中、迟滞、焦虑及睡眠障碍为主要表现。解决方法:和患者建立感情交流的渠道是消除“心病”的好方法。

2.2 老年血液病患者

血液病在老年患者中占较大比例,一经确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思想负担。患者背上了“不治之症”的思想包袱,表现为惊恐不安、行为失控、食欲不振、睡眠不良、体重明显下降等,同时由于输血、化疗的呕吐、脱发等副作用以及病友的痛苦或死亡的影响等造成的严重的心理负担,将自己陷入死神即将来临和极度恐惧状态之中。

解决方法:鼓励患者面对现实,首先在精神上要战胜自己。

2.3 老年心、脑血管梗塞患者

患者临床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半身不遂,口角歪斜,语言不利为主要症状。梗塞是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等自身病变使管腔狭窄,闭塞或在狭窄的基础上形成血栓,造成局部急性血流中断,缺血缺氧,软化坏死,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表现为情绪低落,抑郁寡欢,不愿与人接触,加之治疗上沉重的经济负担,患者会产生强烈的忧伤、悲观厌世甚至绝望的心理。在心理治疗过程中要“视人尤己。”《大医精诚》:“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葱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对患者似亲人,要和蔼可亲,关心体贴,同情理解,要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要鼓励安慰和疏导患者的心理状态。如吴某某,女,72岁。2006年患此病:口角歪斜、语言不清、右上下肢瘫痪,不能活动。又因儿子前年车祸身亡,思想上痛不欲生,认为自己年已老迈,家庭经济极其困难,不愿配合治疗。通过与她诊疗交往的过程中,对心理状态进行疏通引导,使之思想开朗畅通,用语言和行动鼓励和感动她振作精神,从不愿意合作至愿意合作治疗,使她的病情很快恢复,一个月后就能下床活动,现在不但生活能够自理,而且还能了理家务事。

解决方法:细心周到的护理,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

2.4 老年癌症患者

老年癌症患者最恐惧的不是死亡而是疼痛,癌症疼痛的治疗过程对医护人员及患者来讲是巨大的挑战。医护人员应该充分关注患者的心理,他们最为担心的症状往往是疼痛,而最恐惧的感觉是孤独和绝望。我们首先对患者的疼痛给予同情和理解,进行心理安慰,鼓励使其从精神上摆脱恐惧感,有效的配合治疗,对癌症晚期的患者主动取得患者和家人及亲友的配合,倡导和鼓励他们参加心理关怀工作,为患者投入更多的精力,以确保患者在有限的生命里保持较高生活质量;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深得患者信赖,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忧郁和痛苦,提倡患者、家庭和医护人员一起讨论患者的心理状况并给予疏导,增强患者战胜自身疾病的信心,暗示患者如何自我调节,结合治疗和进食,以充分发挥自身最大抗癌潜能,达到止痛目的。患者经过长期的药物治疗、数次化疗、放疗,效果仍不明显,甚至越来越差。伴随着时间延长和身体免疫力的下降,出现各种并发症,其心理承受能力达到极限,对治疗完全失去信心。此时患者往往对家属和医护人员产生敌对心理,拒绝治疗,因此也是意外频发时期。

解决方法:同情患者,取得患者家属的帮助,家属的关心与支持非常重要。

3 提高护理技能,适时实施心理护理

3.1 热爱护理工作,具有责任心

护理工作是一项任务繁重、责任心强、劳动强度大且风险性大的工作,加之老年患者病情复杂、变化快,有时难以预测,这就要求护士除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外,还必须使其树立牢固的护理专业思想和职业道德,护理工作本身就是一门无私奉献和平凡的事业,因此护士要有不怕苦、不怕脏、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视患者如朋友,克服一切困难挽救患者生命,并把思想工作和职业道德教育贯彻到业务中去。

3.2 良好心理素质、过硬的技术

护理人员应具备高素质、高责任感和熟练的操作技术。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把患者现存的护理诊断排出优先顺序,提出护理目标,制定护理计划,适时执行相应的护理措施。护士应时刻以患者利益为最高准则,对待患者热情周到,避免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要深切理解家属、耐心安慰家属,加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3.3 实施心理护理

针对不同病程中的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计划。当患者不了解病情出现怀疑、猜测而焦虑时,不应把病情向患者全盘说出,应给患者一定的时间,使他们看到其他患者病情缓解、康复,从而认定此病是可治愈的;当患者较为了解病情时,由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忍受痛苦而精神抑郁的时候实施适当的心理治疗,令患者消除恐惧感,并能逐渐感受到病情好转带来的希望;当病情出现反复时,患者又陷入绝望,此时要对患者耐心说明各种治疗手段的方法和途径,以取得患者积极配合如期完成治疗计划。另外,鉴于老年患者的体质较差,即使患者对治疗有充分思想准备,但若出现严重的副作用超过患者的忍受力时,护士应给予心理治疗多鼓励患者,培养患者正确对待疾病、战胜疾病的乐观情绪。

4 心理护理的原则及方法

4.1 心理护理原则

人能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和护理,因此,医护人员一定要以诚恳热情的态度去关心体贴、安慰同情患者的病痛。除自己的语言、态度外,还应重视病室环境和患者周围的人和事,全面进行照顾。如主动介绍医院规章制度和同病室的病友;安置优雅舒适的病室等,使病员感到如同在家里一样温暖、亲切和舒适,能很快安下心来接受治疗和护理。患者来自社会各个方面,个人的性格、年龄、爱好、生活习惯、经济情况和病证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在全面了解情况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做好心理治疗。

4.2 心理治疗

它具有支持和加强患者防御功能的特点,能使患者增强安全感,减少焦虑和不安,以解释、鼓励、保证和安慰为主要。患者患病后对自己的性质缺乏认识和了解,容易滋生不安全感,同时也不清楚如何主动配合治疗。因此,帮助他们消除顾虑,树立信心,配合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护理人员一定要以诚恳热情的态度去关心、体贴、安慰,同情患者的病情。对于某些对治疗缺乏信心而终日忧心重重的患者,可安置与性格开朗、对治疗充满信心的或治疗效果理想的病员在一起,以相互开导、启发和影响,可去忧解烦、增强其信心。一旦发现患者对自己的健康和前途疑虑不安时,应及时以充分的事实为依据,向患者作出保证,甚至承担责任,以振作患者的精神,消除其紧张与焦虑情绪,唤起希望和信心。

4.3 心理暗示疗法

患者不经过逻辑判断,直觉地接受护理人员灌输给他的观念而取得治疗效果的一种方法。其成功与否取决于医护人员的权威性、学识和治疗能力,也取决于患者的人格特点及情绪状态对接受暗示的程度。患者对护理人员比较信任,感情好,便容易接受暗示。相反,则会无条件地拒绝暗示。但是,在实施暗示治疗时,应事先向患者讲清楚治疗的目的和患者的要求,其语言要温和、简短、明确和有力。结束后,应向患者指出这次治疗已取得的成效,同时叮嘱患者要继续照此锻炼,促使功能恢复。

4.4 心理开导法

通过正面说理使患者了解自己病情的发生、 发展以及治疗护理情况,使其引起注意和重视。心理学认为人类的语言是一种非常实际而又十分广泛的信号。语言的刺激比其他任何刺激要严重得多。告知患者如何进行治疗和调护的具体措施,懂得自我调养的方法;至于开之以其所苦,是解除患者消极的情绪,给以一定承诺、保证,以减轻患者心理上的压力。历代名医提倡“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语言是情感交流最主要的方式,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护理人员对待患者应耐心说理。通过语言鼓励, 有效地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消除其消极因素,建立良好心态,为治疗疾病做好心理准备。

护理人员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患者的心理需要,通过语言和行为影响和改变患者不健康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认知和战胜疾病的信心和能力,促进疾病的康复或向健康的方向发展。适时实施心理护理是应对老年患者在诊断期、治疗期、康复期出现的抑郁、恐惧、悲观等不利情绪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心理护理帮助老年人的康复发挥了积极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赵歌.护理理论和技术的创新.老年病人健康教育与自护高级研修班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8.

[2] 董雪萍.冠心病介入术后并发低血压的观察与护理.全科护理,2010:126-127.

[3] 孙宁玲.抑郁症与冠心病.中华内科杂志,2002,41(11):785.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篇8

强迫症

傅安(化名),男,23岁,应届大学毕业生,未谈过恋爱。傅安说自己刚上大三的时候,忽然就有了一些很奇怪的想法,他总怀疑别人对自己有敌意,觉得自己时常有杀人的冲动,不敢跟舍友在一起,更不敢接近女性,惟恐伤害她们。他开始担心跟同学住在一起会控制不住自己,于是,以考研为由搬出了宿舍。傅安说,他现在最担心的是,即将走入社会的自己无法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

心理医生分析:通过与傅安的交流发现,他在大三暑期进行犯罪行为学的调查中,接受了一些犯罪心理的暗示,由于所学知识不够全面,不能够正确看待自己的狂躁症状,加之对自己一向要求严格,从而产生强迫症状。

建议:治疗强迫症较好的方法是行为主义疗法中的“自控法”。比如,可用一定时闹钟,让它每3分钟响一次,钟响时大声说:“停!”立即驱除头脑中的强迫观念。或者不用闹钟,在头脑中出现强迫观念时,突然站起来或做一个强烈动作,并大声说:“停!”予以驱除。多次做到后,依次改用正常声音、微弱声音直至仅在内心说“停”,来驱除强迫观念。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三环抗抑郁药,其中,尤以氯丙咪嗪效果最为理想。

编者按:傅安后来告诉我们,他已经是第3次踏进心理咨询室了,而且每次都有好转。想想那位用一把锤子将宿舍好友狠心敲死的马加爵吧,如果他当初有傅安这样的勇气走进咨询室,大概不会发生如此惨剧。

抑郁症

在单位时,妻子的脸上常常挂着招牌式的微笑,一回到家却长吁短叹、闷闷不乐。做中学教师的张先生最近为妻子的情绪愁出了白发。张先生介绍说,他的妻子自去年3月产后,在一家外贸公司找了份业务经理的工作,收入比张先生高出一大截。可是,半年时间过去了,他发现原本精神饱满的妻子,一回到家就无精打采,见到家人也爱理不理。张先生开始还以为是妻子工作太辛苦所致,休息几天就会好转,但一天天下去,他发现妻子的情绪就是提不起来。不过,当她接到同事或客户电话时,却立刻变得端庄大方、笑声朗朗。

心理医生分析:张太太的这种情况属于“微笑性抑郁”,它是一种内因性轻型情感疾患,常见于学历较高、有相当身份地位的事业有成之士。患者的微笑并非发自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而是出于工作的需要,面子的需要,礼节的需要,尊严和责任的需要,个人前途的需要。

建议:这种病是内因性的,不同于一般神经症,应以药物治疗为主。患者可遵医嘱,服用百忧解、多虑平、阿米替林等具有镇静作用的三环抗抑郁药,但疗程必须足够。为防止复发,也可用锂盐维持治疗,疗程至少1年。抑郁症患者在服药期间应注意休息,最好是在家属或好友陪伴下,多参加文体活动、参观、旅游等,要多接触人、多谈天,把心境敞开,多关心外界事物,这样更利于康复。

预防:首先,要培养对生活和工作的兴趣,让自己的每次微笑都发自内心,同时,学会向朋友和亲人倾诉烦恼。另外,最重要的是,正视它为一种病,如果不幸患上,应及时看心理医生。

编者按:特别强调的是,患抑郁症一定要吃药,这是最好的治疗方法。不吃药,仅仅靠亲友陪护等手段进行心理疏导,是个很大的误区。

有份资料做过统计,中国和印度在国际上因抑郁症死亡的人群比率是最高的,尤其是中国的农村妇女。她们家庭负担重,上有老,下有小,男人大多外出务工,有了忧愁和烦恼很难疏解,抑郁症的症状就会逐渐显现出来。这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她们的健康应该引起社会足够重视。

你是否有烦恼不愿告诉家人或者亲友,却又担心自己得了某些心理疾病?你是否有些焦躁不安,却不知道自己为何会变成这样?在这个躁热难耐的夏日午后,请为自己沏上一杯清茶,让自己获得一刻的平静,把你的烦恼和忧愁向我们诉说,让心理专家为你解忧……

上一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范文 下一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