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范文

时间:2023-09-18 02:50:56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篇1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2题;共102分)

1.

(3分)读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本课运用的成语很多,写出几个。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

(3分)按拼音写汉字

táng

zhuī

dào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

(3分)选词填空

我突然注意到他脸上的表情,那么________(慈爱、慈祥),那么________(愉快、愉悦),眉毛,眼睛,还有额头上那一条条的皱纹,都现出他________(心里、心底)的欢乐来。

4.

(1分)按要求改写句子。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

5.

(15分)排排队。(我会补充词语并归类)

波光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吞枣

________羊________牢

________经________霜

昂________挺________

张________李________

用来写人的:________

用来写环境:________

用来说道理的:________

6.

(1分)根据意思写出合适的词语

把枣儿整个儿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地接受。________

7.

(4分)选词填空。

逝世

去世

追悼

吊唁

爱戴

爱抚

伯父________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许多人都来________他。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________的人,有点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________呢?

8.

(3分)填空,从中选择词语更换画线部分,体会不同的效果。

恍然大悟

饱经风霜

一目十行

囫囵吞枣

一知半解

张冠李戴

①有的同学读书总是不加分析地接受。________

②这位老人真是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________

③我的记性不好,常常把一些问题搞混了。________

9.

(5分)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转过

枯瘦

爱抚

爆竹

皱纹

10.

(3分)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这句话从表面看是伯父________

实际上是在________。这简短的语言描写,突出了鲁迅先生________的性格特点。

11.

(1分)根据意思写出合适的词语

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弄错了对象,弄错了事。________

12.

(7分)给下面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

________先生________他那灰白的抽动着的嘴唇里发出低微的声音________没留心________踩在碎玻璃上________玻璃片插进脚底了________疼得厉害________回不了家啦

13.

(1分)根据意思写出合适的词语

形容忽然明白了。________

14.

(4分)用“AABB”的形式,再写四个词语

例:马马虎虎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5.

(5分)缩句

①我时常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思念着这位老人。

②凛冽的寒风无情地吹着光秃秃的小树。

16.

(2分)句子加工厂。(按要求写句子)

(1)车夫那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缩句)

________

(2)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

17.

(5分)读句子,联系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内容,把对下面句子的理解写下来。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18.

(5分)缩句。

①我真不知道怎么谢你们。

②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

19.

(4分)仿照例子,展开联想,接龙组词语。

大海——海龟——龟缩——缩写——……

杰出——________

轰动——________

团聚——________

夜校——________

20.

(5分)理解句子的意思。

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是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

21.

(19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晚饭后,我们一家人坐在阳台上乘凉。蓝黑色的天空中布满了星星,它们一闪一闪地眨巴着眼睛。美丽的月亮娘娘也爬上了树梢,把柔和的银光洒向大地。多美好的夜晚呀!

我们一边乘凉,一边聊天。不知怎的,话题转到了居民小组长王阿婆身上。王阿婆今年五十多岁,人略发胖,她的眼睛里充满着慈爱,使人一看就觉得可敬可亲。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柔和________

美好________

聊天________

慈爱________

(2)写出以上这段话所指明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要素

时间:________

地点:________

人物:________

事情的起因:________

(3)找出描写夏夜景色的语句,用“________”划下来。

(4)找出描写王阿婆形象的语句,用曲线划下来。

(5)用“一边……一边”造句

22.

(3分)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模模________

恍然________

囫囵________

二、阅读题

(共2题;共15分)

23.

(8分)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说:“大伯,您和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这么一点不像。”

“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嘴里嚼着,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我看了他们半天才说。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回壁,就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1)本段文字通过我和伯父交谈,可以看出伯父是怎样的人?

(2)文中鲁迅先生说“四周黑洞洞的”指什么________;“碰壁”指什么________;说一说作者当时真的明白了伯父话的意思吗?________

24.

(7分)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有一天黄昏,呼呼的北风怒号着,天色十分阴暗。街上的人都匆匆忙忙赶着回家。爸爸妈妈拉着我的手,到伯父家去。走到离伯父家门口不远的地方,看见一个拉黄包车的坐在地上呻吟,车子扔在一边。

我们走过去,看见他两只手捧着脚,脚上没穿鞋,地上淌了一摊血。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1)为什么寒冷的冬天拉黄包车的人没有穿鞋?

(2)解释词语。

①呻吟:________

②饱经风霜: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共22题;共102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6-2、

17-1、

18-1、

19-1、

20-1、

21-1、

21-2、

21-3、

21-4、

21-5、

22-1、

二、阅读题

(共2题;共15分)

23-1、

23-2、

24-1、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篇2

关键词:课改;主体性;迷茫;喜悦;体验

【中图分类号】G420

沐浴着新课程改革的春风,我们与“以学定教,同案协作”共同走过了几个月的时间,期间有过烦恼,有过快乐,有过迷茫,有过彷徨,但更多的是收获的喜悦。是学案把我引进了新的教育天地;是学案,为我们师生的成长撑起一把无边的绿伞。

建构主义倡导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根据学案导学的理论学习,我把与学生的关系进行了合理调整,使作为教师的我由原来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着、激励者。过去我常常这样认为:“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但是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学生不是装置是的容器,他们需要的不是一杯水,一桶水,而是一种方法,一种探究,一种去寻找整个知识海洋的能力。

根据“以学定教,同案协作”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引领为主导”,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力争达到“教师教学生”、“学生教学生”的效果。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自主学习,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成效。具体是这样做的:首先在班级中建立六个语文学习小组,每组设组长一名,并向组长阐明他们的职责:是带动大家学习的先锋,是服务大家的楷模。学生们以此为导向,在学习小组内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每每遇到学习疑点时,我首先给他们合作的机会,让他们在合作中学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探究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有一次,我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时,学案预习中质疑部分,我鼓励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进行质疑,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讨论学习,邵云华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文中的鲁迅先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听到这个问题我并没有马上做出回答,而是让同学们回答。然而由于学生预习并不是很充分,所以学生回答不上来。针对这种情况,我要求学生进行第二次学习,再认真读课文体会,然后跟小组同学合作,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和体会。这样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得较透彻的学生说出体会,组内还不太明白的学生就在倾听的过程中找到了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思路也随之被打开了,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想法和体会。在小组合作交流中,他们没有因回答错误而产生的苦恼和压力,轻松自由,各抒己见,形成了一个平等对话的空间,培养了学生表达和学会倾听的双向能力。小组讨论的同时,我巡回倾听,尽量不插言,但在学生遇到障碍时,我及时为他们引导,使之重新走到正确的讨论思路上来。小组合作之后的重要环节就是全班交流汇报,下面是这个问题的具体交流过程:

教师:哪位同学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生1:从很多人都来悼念他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是个受人爱戴的人。

生2:他为黄包车车夫包扎伤口,可以看出他是个关心劳动人民疾苦的人。

生3:我从“伯父笑谈碰壁”这件事中体会到鲁迅先生受的压迫很深,他憎恨旧社会。

生4:鲁迅先生在自己生病的情况下还关心女佣阿三,他总是为别人想得太多。

教师紧接着为其补充:为自己想的太少。云华,你明白了吗?云华兴奋地点点头说:“谢谢大家,真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啊,合作学习让我受益匪浅!”看着她脸上洋溢的收获的喜悦,我心中仿佛掠过一阵清风,吹来了百花的芳香。是学案这把绿伞,带走了我们的焦灼烦躁苦闷和疑惑。

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使教师的教变得轻松了,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主动了。我班学生对学案学习有了较深的感言。

学生甲:学案给我带来了快乐,使我学会了预习,学会了合作。

学生乙:课前预习使我学得更快,做得更好,这个发现让我欣喜若狂,于是,在我们班里卷起了一场课前预习的“风暴”。

学生丙:合作探究学习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让我们在洋溢着欢笑和面红耳赤的争论中满足刨根问底的求知欲望。

学生丁:学案让我明确了学习目标,学案让我知道了重点难点;学案让我勇往直前;学案让我在“山重水复疑无路”后找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

学生戊:在适应了学案的学习方法之后,我的学习成绩提高了,这几单元测试都九十几分,是学案为我插上了彩色的翅膀,带我飞向蓝天。

学生己:学案促我们成长,让我们奋进,让学案这支花开得更加灿烂吧!

学生:・・・・・・

我认为是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给了孩子们交流的平台,展示自我的机会。孩子们在学案的引导下逐渐成长起来了,他们爱发言了,学会了交流,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学习,学会了生存的本领。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篇3

一、文本的细读与互相理解

以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为例,作者将爱与内疚隐藏于种种琐事之中,全文较少有抒情的词句,对于未经世事的学生而言未必能体会其中的无奈与辛酸。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先是带领学生将文本细细地阅读几遍,然后给学生留出几分钟的时间思考并要求说出自己对这篇文章的感想。其中有个调皮捣蛋的学生就模仿社会上的论调说:“我认为这篇文章应当被裁减掉,因为它可能误导我们不遵守正常的交通秩序。”对于这种公然的捣乱,我并没有斥责,而是亲切地回应说:”你是用批判的理性的观点看待了这个问题,这没有什么过错。那么让我们换个角度,你能否试着用感性的思维去理解这篇文章呢?”学生看上去有些羞愧,知道自己的回答有失礼貌,于是默默地坐下,过了一会他主动举手要求回答:”作者从点点滴滴的琐事中看到了父亲对自己的关爱,寄托了无限的思念之情。”我听了很高兴,便又要求他带着作者的经历、作者家境的起伏以及父亲的命运等方面重新进入文本去阅读,经过一番循序渐进的引导,这名学生已经基本掌握《背影》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中也获得了良好的思考习惯。

二、积极开放教学模式

以鲁迅先生的小说《祥林嫂》来说,先生的文笔深刻隽永、思想充满感情,其人物更是塑造得仿佛可以拷问我们的灵魂,然而对于尚缺少人文精神的初中学生而言,对鲁迅先生的作品还是缺乏理解,如果一味地让学生按某种思考方式回答课后习题答案,那可真是将语文当作数学来学了,语文的教学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在我们讲《祥林嫂》这篇课文时,不妨事先准备好相关的影视作品,当阅读到相关人物情节时,便播放对应的视频,演员的模仿塑造往往更能给学生留下直观深刻的印象,在凄婉的音乐与在昏暗的画面中,那个时代人们的丑恶和凄苦、旧时代带给人民的种种悲剧,便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了。再次回到文本,学生对于小说的阅读也会充满了兴趣,对鲁迅先生无情抨击旧社会的情感也有了共鸣,这篇小说的主题内容自然也水到渠成了。

事物都有两面性,在抓住多媒体技术好的一面的同时,也要警惕其副作用,应避免多媒体技术的滥用而让学生产生懈怠消极的心理,从而可能引发他们对语文课本的忽视。

三、让表演进课堂

课堂表演的精妙之处在于可以通过模仿课文人物形象的形式,让学生融入到课堂中,加以直观理解,以加深认识。让学生参与课堂表演,既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例如在讲解课文《宋定伯捉鬼》时,可以组织学生制作一幕话剧。学生一致地把教室的灯全熄灭,并播放一点紧张惊悚的音乐,从而制造出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氛。在这种情境下,由一个胖学生扮演的“宋定伯”和一群瘦学生扮演的“鬼”出场了。当轮到“鬼”背“宋定伯”时,他吃力而哆嗦地说道:“卿太重,将非鬼也。”这种强烈的前后对比顿时引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

又如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可以安排几个喜欢表演的学生分别扮演孔乙己、掌柜和秀才家丁等一些辅助人物,其中孔乙已将“偷”说成“窃”、被秀才门丁打时的惨叫、“排出九文大钱”和“摸出四文大钱”以及“最后挨打后爬行走动”等场景都可以让学生仔细揣摩、表演并加深体会。

在课堂表演中,学生与教师互相交流,既丰富有趣又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对于教学的有效性更是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在教师身上花功

常言道:活到老,学到老。长期以来学习似乎只是学生的事情,其实对于我们老师而言同样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都会成为学生关注的对象,教师的举止优雅、待人和善与赏罚分明等高贵品格自然会受到学生的尊重与爱戴,学生尊重老师,老师尊重学生,师生之间真诚、平等地交流、讨论,既消除了师生间的隔阂,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也有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构建高效愉悦型课堂。

构建高效有趣味的课堂,是现代教学发展的必然方向,我们教师应当积极参与其中,致力于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建设初中语文趣味高效的课堂,使得学生能够在轻松与乐趣更快地掌握理性知识,从而能够取得更加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篇4

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在课前备课时,我觉得这句话如果让学生单从表面理解,一定会“离题万里”,故在教案设计时特别作个批注。果不其然,当学生读到“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一句时,有个学生举手问:“老师,‘碰壁’是什么意思?”我没急着回答,而是笑着对大家说:“问得好,‘碰壁’是什么意思呢?我想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这一问,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掀起了议论热潮:

生:我从字典中了解到:“碰壁”比喻遇到严重阻碍或受到拒绝,事情行不通或办不成。

师:鲁迅为什么“碰壁”?

生:因为鲁迅喜欢看书写文章,眼睛近视了,所以碰壁。

生:因为鲁迅年纪大了,周围一片漆黑,眼睛看不清,所以碰壁。

生:因为那个时候,晚上没有路灯,不像现在的晚上灯火辉煌。

……

看着同学们七嘴八舌的争论。我适时地出示课件,用课件展示鲁迅先生的生活环境——鲁迅生活在战乱年代,他所写的文章大多是揭露反动统治者的丑陋面目,号召民众奋起战争。他的笔就像锋利的匕首,深深刺入敌人的心脏。反动派非常惧怕他,限制他发表文章,还处处迫害追杀他。在这种形式下,鲁迅先生巧妙地和敌人展开斗争。他的文章,尤其是写的杂文,像一把把锋利的刀直插敌人的心脏……学生联系这个资料,反复诵读句子,茅塞顿开:

生:因为反动派想要抓捕鲁迅先生,鲁迅先生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所以“碰壁”。

生:因为旧中国的政治腐败,“四周黑洞洞”的就是指当时的社会黑暗,鲁迅先生办事不容易,生命有危险,所以叫“碰壁”。

师:是啊,这句话是鲁迅先生十分风趣的说法──“四周围黑洞洞的”指旧社会的黑暗,“碰壁”指革命者受到敌人的迫害和追杀。

师:同学们说得真棒!鲁迅明明知道自己时时都会遭到迫害,却还这样说,反映了鲁迅先生……

生:非常幽默。

生:用乐观的态度同黑暗势力作斗争。

师:真是纸上得来真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看来大家对这句话的理解非常到位,(我又顺势引导)那在我们身边的生活中,有没有“碰壁”的故事?

学生畅所欲言,思维的闸门一下开了。举出了生活中各种“碰壁”的事例:如找工作的时候有碰壁的时候;追求自己的梦想,不能实现有时碰壁;有时写作文觉得自己写得很完美,但不被选用,觉得是碰壁了等等……

评析与反思

语文教学一方面要舍得让学生去读书、去思考、去动笔、去实践;另一方面应跳出传统的语文教学框架的束缚,组织学生主动感悟、大胆质疑、自主发现、主动交流。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以前在推敲关键词语或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教学中,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把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直接提出,然后按照理解词语的几种方法让学生去套。含义深刻的句子我就把意思抄写在黑板报上,形成统一答案让学生抄写后背下来。表面上学生好象整体掌握了,但在实际操作或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生推敲重点词的能力和感悟句子意思的能力显得很薄弱,思维能力空间窄小。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我深深体会到: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用教师的分析来替代学生阅读和理解。对于“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一句的理解,我没有简单地下一个定义或让学生从字典上的解释去死记硬背,而是采用了探索式的语文课程教学模式,要求学生从不同的思路、不同的视角去探究不同的含义的思维过程,为学生思维的飞跃创造一个广阔的空间。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又促使学生无拘无束地畅所欲言。一个个学生精彩的发言激起了更多同学的探索求异,更为可贵的是在对词句的自我理解中产生了许多的独特感悟,迸出探索火花,让课堂亮起来,也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由此,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践中也得以落实,探索感悟的能力在交流中得以提高。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篇5

在当今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比较重视,而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重视不够。在课堂中,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思考,个性得不到发展,思维得不到应有的锻炼,这样扼杀了他们的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在阅读教学中,我做了如下的实践探索,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思维的习惯。

一、留足时空,凝神静思,细揣文本

研读文本,需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去揣摩、感悟文本。独思的静谧,是动态的生成过程。

在教学《最大的麦穗》一文时,我花了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用各种方式将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第二节课一开始,我提出了要求:“同学们,让我们用心去静静地读课文,和自己说悄悄话。每读一句想一想:苏格拉底的话对我们有什么启发?请在课本的空白处写下你的感受。10分钟后我们交流。”正因为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独思静想的时空,10分钟后,课堂上一场关于人生哲理的讨论得以热烈地展开。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闪现出美丽的火花。一位学生说:“一个人的机会是有限的,要抓住每一个机会,争取每一个机会。”一位学生说:“苏格拉底教育学生的方法与众不同,他的课堂设在大自然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真所谓‘天地皆课堂,万物皆教材’。”

这次课堂实践给我的启示是:只有让学生凝神独思,深刻的思想才会在学生的头脑中产生;只有在静思的时空中,学生的思维才能自由辐射,想象才能自由放飞,个性才能张扬。

二、凭借描述,边读边想,再现画面

学生如果能够根据文字的描述在头脑中产生联想和想象,能够透过文字看到文中的人和事,看到人物的生活,看到事情的场景,那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知识的掌握,就会活生生的、真切的、持久的。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理解。再造想象是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建立起来的丰富的表象储备为基础,将文本的文字描写按照自己的理解,还原生活中的事物或人物。比如,在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时,我先让学生读课文。读完课文以后,我让他们描述一下自己感受到的画面。有一个学生说:“我仿佛看到了那红得几乎发黑的杨梅,仿佛看到了作者大吃又酸又甜的杨梅的情景,仿佛看到那诱人的杨梅正摇摇摆摆地朝我走过来。”我表扬他,因为他能够把课文中描写的事物在自己的脑海中变成鲜明生动的画面。

学生边读边想象情景,在脑子里“放电影”,把文字还原成画面,这样他们才能真正地读进去,同时促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发展。

三、巧设问题,深层追问,激情探究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我们要根据文本的特点在关键处设问。

1.在“牵一发动全身”处设问

问题的提出能否激起学生思考的欲望,这十分重要。比如,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在学生通读课文后,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小时候的我(作者),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谁来解释一下?”学生边读边找了几分钟,纷纷举手。

生:是因为伯父生前是一位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师:你们从哪些细节看到鲁迅先生是这样的人?

生1:在伯父家听谈碰壁的事。鲁迅先生一定是因为替劳苦大众说话,所以受到了黑暗势力的迫害和打击。

生2:在一个寒冷的黄昏,鲁迅先生为一位光着脚在街上拉黄包车而被玻璃片戳伤的车夫包扎伤口,送他钱和药。从这里我感受到了鲁迅先生处处为穷人着想。

生3:鲁迅先生在病得很厉害时,还继续为老百姓写文章,不在意自己的身体。他常劝女佣多休息,少干活儿。从这里我体会到他处处为别人着想的精神。

……

教师的两个问题支起了文章的框架,架起了学生思维的桥梁。抓住了关键句,就把握住了文章的脉搏,把整篇文章的几个重点部分串联起来,这有助于学生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中心。

2.在“矛盾”处设问

文本中有些细节的描写,看似是一对矛盾,但如果让学生细细品读,就能准确地理解文本,提高学生的探究和思维能力。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中有这样一句:“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拉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教学时,我这样问:“‘焦急’是着急的意思,而‘耐心’是不着急的意思。‘焦急而又耐心’怎么理解?你悟到了什么?”学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有一位学生说:“‘焦急’是因为老奶奶想早一点看到周总理,而‘耐心’则说明她无论等多长的时间都愿意等。”此时,一位学生深情地说:“我读到这里,似乎看到了周总理生前一幕幕关心老百姓的情景;一个个日日夜夜为国家大事而操劳的情景。”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讨论,再现了当时的情景,准确地理解了一位双手拄着拐杖,站着也困难的老奶奶的心情。通过讨论交流,他们同时也想象到周总理生前为人民日夜操劳的感人情景,更深刻地理解了文章的内容。

3.引导评价时设问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因此,在高年级的教学中,我们要逐步培养学生欣赏优美的句子、体会文章感情色彩、分析评价事物的能力,从而让他们得到思维的训练。比如,在教学《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我先介绍“草船借箭”这个故事的时代背景;通读课文后,我提问:“从这篇文章中,你感受到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于是学生默读静思,找找、画画。过了五六分钟,学生陆续举起了手。

生1:周瑜设诡计,让诸葛亮答应十天造好十万支箭,被诸葛亮识破,我觉得他神机妙算。

生2:诸葛亮请鲁肃帮忙,了解鲁肃是一位忠厚老实的人,他不会将借船、每条船上三十名军士,一千多草把子的事告诉周瑜,可见他是神机妙算。

生3:到第三天四更时,果然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这迫使曹操不敢出兵,只能派一万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不得不说诸葛亮是神机妙算。

……

类似文章的教学,我都是让学生细细品读,多多思考,有理有据地寻找原因,在课堂中尽情地交流。这样的评价练习,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分析、判断、概括的思维能力。

四、依托语境,放飞想象,异彩纷呈

引导学生想象,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凭借教材开展合理的想象,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1.分析语言,进行想象训练

作者对人物、事件的态度、感情是靠语言文字来表达的。在语言文字训练的基础上,如果能进行合理的想象训练,就会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中,我注重指导学生通过语言的分析来进行想象训练,体会文章的感情。如,《小音乐家杨科》一文,在描写杨科想看看摸摸小提琴而受毒打这一段中,对杨科那种“又爱又怕”的矛盾心理,作者做了这样的描写:“他躲在草堆后面,眼巴巴地透过开着的门,望着挂在墙上的小提琴……扬科跪在小提琴前面,抬起头,望着心爱的小提琴……”我引导学生凭借教材探究这些语句的内涵,开展合理的想象,并提出:“望着墙上的小提琴,杨科心里会想什么?”问题一提出,学生就兴致勃勃,纷纷举手发言。有的学生说:“杨科想呀想,忽然他觉得小提琴长了翅膀飞到他的怀里来了。”有的学生说:“杨科会想对小提琴说——你的声音真好听,我可喜欢听你的声音了。”……对文章叙述杨科快死一段,我设计一个问题:“杨科快死了,他听到燕子在唱歌,村里的演奏声,他会想些什么呢?”其中一个学生说道:“杨科一边想——这是一个多美的音乐世界呀,鸟声、小提琴声汇成了一首动人的乐曲;一边慢慢闭上了眼睛。”最后,我根据文章结尾设问:“小杨科如果生长在我们这样的社会又会怎样呢?”这样学生会想象丰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以上这些问题学生在课文中找不到现成的答案,他们只有仔细阅读课文,从整体上去思考,深入分析一系列的描写,并展开想象,才能认识到杨科热爱音乐的情感;同时,也理解他为摸摸小提琴而遭到毒打悲惨死去的命运,认识到旧社会剥削制度的罪恶。通过分析语言与合理的想象,学生既领会了文章的中心,又培养了想象思维能力。

2.围绕中心,进行想象训练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周密的考虑,紧紧围绕课文让学生想象,不仅发展他们创新性思维的能力,而且通过表达,培养他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总理的无限热爱与深切怀念的真挚感情。在教学这篇文章时,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我重点引导学生分析人们“为什么送总理”,紧紧围绕“这样送总理说明了什么”这一中心,进行创造性想象的训练。考虑到现在的孩子对周总理理解不多,感情不深的情况,我先播放哀乐以及扣人心弦的课文录音,渲染气氛,使学生受到感染、教育。接着,师生一起讲总理的故事(预先布置学生读《大地的儿子》等有关总理的书)。在这基础上,我再联系课文,凭借教材引导学生根据中心展开想象,提出:“读了‘总理的灵车渐渐地远去了’这句话,你会想些什么?”问题一提出,学生就纷纷抒发了自己真挚的感情。一个学生充满感情地说:“我好像在长安街,边哭边说:总理,您怎么离我们去了呢?您知道我们多么需要您呀!”有一个学生说:“总理,您一生辛劳,该好好休息休息了!”……这里学生通过想象,激起了他们内心的感情波澜,并与文中人物的感情产生强烈的共鸣。此时,教室里鸦雀无声,有些学生竟抽噎起来。紧接着,我让学生想象:“当人们悲痛地望着灵车时,还会回忆些什么?为什么会回忆这些呢?”经过一翻想象和深入分析,他们进入角色,回想起周总理生前的鞠躬尽瘁的精神,激起了对总理思念之情,更增添了悲痛之感。最后,我提出“为什么送”这一中心。这使得学生了解了总理把自己的一切都无私地献给人民,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想着人民的崇高精神,说明总理爱人民,人民爱总理的感情。

通过以上的方法,不仅加强了语言文字训练,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想象思维等能力,提高了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策略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学习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提问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优劣与成败,因此,提问必须讲究策略。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在万全区第二小学教学中积累的经验,谈几点提问的策略艺术。

一、精心选择问点

1.问点要立足于突破难点

教材中的难点,往往是学生掌握知识、理解内容的障碍所在,抓住难点进行设问,能化难为易,有效突破难点。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中的“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和“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这两句话,其中的“碰壁”“四周黑洞洞”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教师可这样设问:“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作者真的“悟”了吗?鲁迅的鼻子真的是给墙壁碰扁的吗?这里的“四周黑洞洞”和“碰壁”分别蕴含着什么意思?以上提问由浅入深引导学生联系课文深入思考,从而懂得“四周黑洞洞”是比喻当时的社会一片黑暗,看不到一点儿光明,人民失去自由;“碰壁”指的是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这样的提问就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2.问点要有思维价值

如果所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仅停留在简单的是非选择上,学生的思维能力便难以得到提高。因此,精心设计具有思维价值的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培养其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例如教学《凡卡》一文时,围绕凡卡的信爷爷能否收到这个中心,我们可以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凡卡的信爷爷能不能收到?为什么?联系爷爷的处境想一想,即使爷爷收到凡卡的信,能不能改变凡卡的处境?为什么?这又说明了什么?这样的问题显然具有较大的思维价值,它们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3.问点要灵活应变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这就要求教师的提问要灵活应变。如在教学《穷人》第一节时,为了让学生从桑娜家的“温暖而舒适”中理解桑娜的勤劳能干,我们可以问学生:“桑娜家‘温暖而舒适’说明什么呢?”结果有的学生认为说明桑娜家富有。显然,学生的回答偏离了思维目标,此时,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作了及时的调控:“桑娜家真的富有吗?看看她家到底怎么‘温暖而舒适’?”这就把学生思考的焦点引到了对“温暖而舒适”的正确理解和原因的探究上,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提高提问艺术

1.变直为曲

我们知道,直接发问难以激发学生思维的欲望,我们可以采用“问在此而意在彼”的曲问形式,这样可以提高答问的效果。比如在教《清平乐村居》时,针对“最喜小儿无赖”一句,若直问“无赖”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必定索然无味,不如变直为曲,绕道迂回,可问:“小儿子是个‘无赖’,怎么还会讨人喜欢呢?”问在此而意在彼,则可以增加思维含量,使提问别具一格,新颖有趣,富有启发性。通过讨论,学生便理解了在这里“无赖”不是指“游手好闲,品德不好”,而是“顽皮”的意思。

2.寓庄于谐

不难发现,课堂中采用诙谐、有趣的提问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有这么一句话:“走到离伯父家门口不远的地方,看见一个拉黄包车的坐在地上,车子扔在一边。”教师问这句话中的“”一词是什么意思,当学生把“”一词理解为“声音很微弱地说话”时,教师追问:“你们小声说话能叫吗?”学生在笑声中恍然大悟,“迷途知返”,找到了正确的答案。

再如教学《月光曲》一课时,我们可以抓住课文第三自然段中盲姑娘说的一句话“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问学生:“盲姑娘真的是‘随便说说’吗?既然盲姑娘的话不是‘随便说说’的,而是发自内心的,那么她为什么要说自己是‘随便说说’?”这一提问,意在揭示矛盾,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当问题解决后,一位既酷爱音乐,又善解人意的盲姑娘的形象便浮现在他们的面前。

三、把握提问时机

教学实践表明,问法是否艺术,只要体现在每个问题的提出都处于最恰当的时机。例如,《詹天佑》一文,开篇就写“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让学生理解“杰出”一词后,就让学生说说詹天佑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答案虽然正确,但认识还不深刻。因为此时学生对詹天佑的“杰出”还只能从字面上讲出他“才华出众”。如果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说说詹天佑是什么样的人,效果就大不相同。因为这时学生已经对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过程中如何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有了感性的认识,此时,他们对詹天佑评价的条件方才成熟。

四、优化提问方式

1.引发性提问

引发性提问,可以引发学生的想象,使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为教学作好心理上的铺垫。如教《石头书》时,可先板书一个“书”字,然后问学生:“你平时见过用哪些材料做成的书?”接着在“书”前面加上“石头”两个字,问学生:“你可见过‘石头书’吗?由课文题目你想到了哪些问题?”这一问,学生的思路一下子就被打开了:“石头怎么可以做成书呢?”“石头书和我们平时看的书一样吗?”“石头书上会有哪些内容呢?”……这就促使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去阅读课文。

2.发散性提问

发散性提问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展开联想,谈感想,说体会,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如在《石头书》教学的最后环节,可设计这样的问题:(1)课文的最后,川川与磊磊说石头书里的学问真不少,你知道他们两个人的收获是从哪里来的吧?(2)你从川川与磊磊身上受到了什么启发?结合对课文的理解,教师适时提出发散性问题,让学生畅谈感想,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本的价值所在,而且可以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可谓一举两得。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篇7

关键词:鲁迅;儒家;孔子

曾说:“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1}评价不可谓不高,但跟一般对鲁迅的认知有很大的差异。我们知道,鲁迅是以“打倒孔家店”为旗帜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之一。在20世纪70年代,鲁迅更一度被奉为彻底反封建即激烈批判孔子和儒家的代表人物。“打倒孔家店”的反儒先锋竟然是与孔子一样的圣人,不能不说是个很大的反差。当然,我们可以把的比喻,理解为说明鲁迅在当代中国的重要性,并非要探求他跟孔子的共同性。但鲁迅究竟怎样看孔子?――为方便起见,本文把孔子和儒家等同起来,而所谓儒家,为避免无谓的争议,仅以宋儒理学以前的理念为限――对于这个问题,“现代中国的圣人”的说法,却可以引起研究者的思考。其实,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在鲁迅思想发展的研究中,早就应该引起研究者的注意:鲁迅从晚清参加带着鲜明“国粹主义”倾向的光复会,到“五四”却积极参与“打倒孔家店”,在孔子和儒家的问题上,究竟是怎样的转变?究竟有没有转变?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鲁迅批判孔子/儒家的实质问题,就笔者所见,我们似乎还没有对鲁迅这方面的“转变”,从简单的“决裂”中,探求其更具体的原因。

(一)

首先,鲁迅对孔子及儒家评论,并没有像20世纪70年代普遍认为的那样,完全彻底地加以否定。鲁迅文章中有不少地方,表达了他对孔子及其学说的某种好感。例如,他对孔子虽然删《诗》使之“温柔敦厚”,但却保留“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这样并不“纯厚”的句子,甚为赞赏;{2}对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也很佩服,认为“一定要有这种人,世界才不寂寞”。{1}

这些明显的赞誉也许可以当作是个别孤立的言辞,不足以改变人们既定的看法。但鲁迅有些主张和价值取向,虽然没有明言,其实有着深厚的儒家基础,更值得我们注意,例如,他一贯提倡的“认真”精神与赞赏拥有这种精神的“愚人”,与儒家核心价值之一的“诚”,实质上是一致的。我们把鲁迅的“认真”跟儒家的“诚”等同起来有一定根据:(一)鲁迅说过“真的声音”,也就是至诚之声,能动人,是以文艺改造“国民性”的重要工具。{2}(二)《中庸》所谓“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正是鲁迅所欣赏的那些“认真”的“愚人”的品德,也是前面所说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精神的体现。(三)我们也可以从鲁迅品评的历史人物取得佐证,例如,鲁迅对子路(542-480 B.C.)的认真,③对明儒顾献成(1550-1612)、方孝孺(1357-1402)、袁宏道(1608-1610)以及东林党人,对清末一些真诚的维新派,对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对他们“择善固执,疾恶如仇”的态度,无疑是欣赏的。他们的“方巾气”、“道学气”成了“认真”的同义语。{4}

儒家的“诚”并非一种神秘的超自然力量,而是具有入世的社会政治意义。《中庸》中有一段话: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万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可见“诚”不单是一种纯粹的道德品质,也是改造社会和建设理想的手段,而这个社会作用跟鲁迅文艺运动的目标不谋而合。鲁迅在《无声的中国》也说了跟《中庸》非常相似的话:

只有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必须有了真的声音,才能和世界的人同在世界上生活。{5}

这“真的声音”,也是“诚”的体现,同样是感化人,改造人的灵魂,改革和建设新社会的手段。

鲁迅的“认真”与儒家思想的契合,有一点需要说明。孔子和儒家是保守的,这点应该没有疑问,这跟鲁迅一生鼓吹改革表面上相反,不过鲁迅似乎并不认为这是个问题。就以王国维为例,王国维是个真正的国学家,要研究和发扬国粹。然而,由于他保守,不用新式标点,结果整理出来的东西很难懂,也就因此不能达到弘扬国学的目的。鲁迅因此指出,要认真发扬国粹还需用新式标点,也就是改革。{6}按照这样的思路,只要“认真”为中国的生存和发展着想,即使再保守的儒家,面对中国当时的情况也会实施改革,会变成维新派,甚至会变成革命党,{7}争民主自由,支持共产主义革命。“认真”也是促成变革的动力。此处的关键是孔子入世的精神和人文关怀。

事实上,对国家民族前途的忧虑,对社会民生的关怀,这种入世的精神也是鲁迅精神很重要的一面。鲁迅在思考中国“国民性”的改造时便强调过“诚”。他前期反对退隐书斋,只讲问题不谈主义;后期反对抒写性灵,提倡匕首投枪,都是由“诚”到改造人们精神的这一儒家传统的表现。就此而言,若说鲁迅继承了孔子的教导或儒家的理念,也不为过。当然,鲁迅也对孔子和儒家做了尖锐的批评。对这些批评的具体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鲁迅对孔子和儒家的态度。本文集中讨论鲁迅以下的几篇文章:《二十四孝图》(1926),{8}包括《朝花夕拾》的《后记》(1927),{1}《十四年的“读经”》(1925)和《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1935)。{2}

(二)

应该说,鲁迅对《二十四孝图》这本元代编成的宣传儒家孝道的小册子,虽然猛烈抨击,但对里面的故事,还是有具体分析,并没有全盘否定。例如,他认为其中“子路负米”、“黄香扇枕”等例子,是可以勉力而行的:

“陆绩怀桔”也并不难,只要有阔人请我吃饭。“鲁迅先生作宾客而怀桔乎?”我便跪答云,“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阔人大佩服,于是孝子就做稳了,也非常省事。

鲁迅虽然语带调侃,但他显然认为儒家的孝行,可以是出自真情并体现在日常正常生活行为当中,并非什么不近人情或超自然的神力。这没有什么不好或不对。然而,这本“孝子的教科书”里面的另外几个故事“哭竹生笋”、“卧冰求鲤”、“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则不一样。鲁迅狠狠批判的正是这几个故事,跟“黄香扇枕”等其他故事成鲜明对比。

鲁迅基于科学和现实生活的常识,指出“哭竹生笋”的真实性很可疑,而“卧冰求鲤”更有“性命之虞”,根本上否定了这两个“孝感动天”的故事。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在这两个故事里,“孝”遇到困难时虽以“诚”感动天,但这个“诚”只是借“哭”或不切实际的行动来体现,所以《二十四孝图》实际上也标榜了无能。也就是说,鲁迅实际上也否定了那种遇到困难,毫无办法,只会“哭”,希望上天感动拯救的无能的孝子模范。③还有一点,即使《二十四孝图》标榜了“孝”与“诚”,由于这两个故事根本脱离现实生活与科学,根本行不通,其教育效果也只能是“瞒”和“骗”,只会教人虚伪。

对于“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鲁迅对其中的虚伪的批判显得更加严厉,认为其贻祸后人的影响更为严重。在鲁迅看来,“老莱娱亲”中“简直是装佯,侮辱了孩子”,因为老莱子“应该扶一枝拐杖”,而不是“摇咕咚”,但问题的关键是,故事中的老莱子不单是假,而且是诈伪:

“行年七十,言不称老,常著五色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又常取水上堂,诈跌仆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而招我反感的便是“诈跌”。无论忤逆,无论孝顺,小孩子多不愿意“诈”作,听故事也不喜欢是谣言,这是凡有稍稍留心儿童心理的都知道的。

还有一点值得强调的是,对于这个“诈”,鲁迅也是认为本非如此,是后来才演变而成的。他比较了一些新旧的版本,指出老莱子原来并不如此“诈”:

然而在较古的书上一查,却还不至于如此虚伪。师觉授《孝子传》云,“老莱子……常衣斑斓之衣,为亲取饮,上堂脚跌,恐伤父母之心,僵仆为婴儿啼。”(《太平御览》四百十三引)较之今说,似稍近于人情。不知怎地,后之君子却一定要改得他“诈”起来,心里才能舒服。

出于同样的心态,邓伯道弃子救侄,原不过“弃”而已矣,昏妄人也必须说他将儿子捆在树上,使追不上来。这种“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而“古人”与“后之君子”的对比,“诚”与“诈”的明显对立,很透露了鲁迅对孔子和儒家的看法。

且不说“郭巨埋儿”反人性和常理的故事,这个故事其实连《孝经》“教民亲爱,莫善于孝”的原则也违背,鲁迅就以自己年幼时读了这个故事的感受,道出了孔子和儒家“孝”的教育的失败:

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家境正在坏下去,常听到父母愁柴米;祖母又老了,倘使我的父亲竟学了郭巨,那么,该埋的不正是我么?如果一丝不走样,也掘出一釜黄金来,那自然是如天之福,但是,那时我虽然年纪小,似乎也明白天下未必有这样的巧事。……我从此总怕听到我的父母愁穷,怕看见我的白发的祖母,总觉得她是和我不两立,至少,也是一个和我的生命有些妨碍的人。……这大概是送给《二十四孝图》的儒者所万料不到的罢。

这样的“孝”的教育不单失败,而且还“教坏了后人”。由于这些故事“以不情为伦纪”,其实是些无法实行的道德模范,然而,这些无法实行的道德模范,却必须在口头和笔端上加以赞颂和推广,其结果只有一个,就是虚伪:

这些老玩意,本来谁也不实行。整饬伦纪的文电是常有的,却很少见绅士赤条条地躺在冰上面,将军跳下汽车去负米。

孔子推崇的“诚”也就从根本上遭到那些“昏妄人”或“后之君子”的破坏;而鲁迅批判他们的虚伪,反过来看,也可以认为是拥护儒家的“诚”。

总之,鲁迅一方面隐约继承儒家的“诚”,另一方面又看到儒家的“诚”已蜕变成“伪”,这个矛盾值得我们深思。从另一个角度看,由原来是见诸行动的入世的“诚”,演变成面对困难无能为力只能求助于天的“诚”;古人合乎人情的伦理,被“后之君子”扭曲成诈伪的行为,这些变化是否也值得认真探究?可惜这个问题已超出本文的范围以及本人的专业训练,只好留待研究儒家的学者解决。

但这些对孔子和儒家教导的破坏者,还不止是“妄人”和“后之君子”,还有更广阔的社会基础:那些“太平无事”时的“闲人”。在《朝花夕拾・后记》中,鲁迅通过曹娥投江觅父故事叙述历史,从曹娥原本淹死后抱尸而出,变成要沉下去再浮上来的负尸而出,揭露那些“礼仪之邦”旁观的众多“闲人”,以己度人,将“百善为先”之孝扯到男女上去,做出种种闲言闲语。这些“闲人”显然跟鲁迅笔下的“庸众”和“看客”一脉相承,都是些无处不在、飘忽不定、没有脸孔的鬼影。他们属于什么时代、什么阶级,实在说不清楚,似乎古今中外都让人感到他们的存在。但他们不负责任的闲言闲语却有很大的杀伤力和影响力,在孝的问题上,它们的影响力可以说已经超过孔子的教诲。孔子和真正的儒家之徒为什么会丧失了道德阐释的话语权呢?我们不妨看看《十四年的“读经”》和《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三)

鲁迅在1925年针对北洋政府的教育总长章士钊的读经主张,写了《十四年的“读经”》;在1935年针对正在加紧侵略中国的日本推行尊孔活动,写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在过去一段很长的时间里,人们就拿这两篇文章作为有力的证据,把鲁迅当成现代反孔批儒的先锋。{1}然而,鲁迅的批判是经过历史分析的。首先,在《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中,鲁迅认为:

孔夫子在本国的不遇,也并不是始于二十世纪的。孟子批评他为“圣之时者也”,倘翻成现代语,除了“摩登圣人”实在也没有别的法。……孔夫子的做定了“摩登圣人”是死了以后的事,活着的时候却是颇吃苦头的。……孔夫子到死了以后,我以为可以说是运气比较的好一点。因为他不会噜苏了,种种的权势者便用种种的白粉给他来化妆,一直抬到吓人的高度。……总而言之,孔夫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

为什么权势者或想获权势者要捧孔子呢?鲁迅认为:

在三四十年以前,凡有企图获得权势的人,就是希望做官的人,都是读“四书”和“五经”,做“八股”,别一些人就将这些书籍和文章,统名之为“敲门砖”。这就是说,文官考试一及第,这些东西也就同时被忘却,恰如敲门时所用的砖头一样,门一开,这砖头也就被抛掉了。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

所以,简而言之,吹捧孔子的人只是利用孔子,利用他作为谋取权势利益的“敲门砖”。这些权势的尊孔者既然把孔子儒家当“敲门砖”,用完即抛,与孔子儒家的理念自然没有关系。但造成这种弊病的原因,孔子和儒家是否也有责任呢?在《十四年的“读经”》中,鲁迅早已指出,当时主张尊孔读经者都是聪明的阔人,而孔儒为他们提供了有利的指导:

总而言之,是读经已经读过了,很悟到一点玩意儿,这种玩意儿,是孔二先生的先生老聃的大著作里就有的……曰:“学而优则仕”故也。

儒家原本的理念是通过读书,入世当官,然后经国济民,最终要实现儒家的社会理想。鲁迅则指出,这个理念在后来的实践却变了样,“想获权势者”或“聪明的阔人”利用读书可以当官的机会,把当官变成为了谋私利的手段。这显然并非孔子原来的教导,而是歪曲,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个儒家可以被坏人利用的漏洞。至于这个漏洞是否可以避免,能否堵塞,本文不能深究。但鲁迅批判的目标明显是针对利用这个漏洞而谋私的人。鲁迅抨击这些人说:

孔子岂不是“圣之时者也”么,而况“之徒”呢?现在是主张“读经”的时候了。武则天做皇帝,谁敢说“男尊女卑”?多数主义虽然现称过激派,如果在列宁治下,则共产之合于葛天氏,一定可以考据出来的。……我看不见读经之徒的良心怎样,但我觉得他们大抵是聪明人,而这聪明,就是从读经和古文得来的。我们这曾经文明过而后来奉迎过蒙古人满洲人大驾了的国度里,古书实在太多,倘不是笨牛,读一点就可以知道,怎样敷衍,偷生,献媚,弄权,自私,然而能够假借大义,窃取美名。

因此,他还进一步指出:对于这些人,“至于所挂的招牌是佛学,是孔道,那倒没有什么关系”,也就是说,鲁迅表明他攻击的真正目标不是儒家,因为那只是招牌,换成其他什么主义亦无不可。他的真正目标是那些借此谋私的“聪明”人。如果他抨击了孔子,那也只是被利用的孔子而已。鲁迅接着批判了当时那些尊孔者的虚伪:

一看最近的例子,就更加明白……盘据着江苏和浙江,在路上随便砍杀百姓的孙传芳将军,一面复兴了投壶之礼;钻进山东,连自己也数不清金钱和兵丁和姨太太的数目了的张宗昌将军,则重刻了《十三经》,而且把圣道看作可以由肉体关系来传染的花柳病一样的东西,拿一个孔子后裔的谁来做了自己的女婿……他们都是连字也不大认识的人物,然而偏要大谈什么《十三经》之类,所以使人们觉得滑稽;言行也太不一致了,就更加令人讨厌。

有意思的是,鲁迅还谈到人们批评孔子的部分原因,是因为“既已厌恶和尚,恨及袈裟”,是由于孔子遭到假的尊孔者的亵渎,所以惹人反感,故必批之而后快,类似魏晋时期那些真正崇尚礼教者,因礼教遭到亵渎,反而要抨击礼教的那种心态一样。语气颇像是个真正卫道的儒家之徒。鲁迅还慨叹说:“如果孔丘……还活着,那些教徒们难免要恐慌。对于他们的行为,真不知道教主先生要怎样慨叹。”{1}总之,鲁迅把“教主”及后来只是利用“教主”谋私利的教徒区别开来。那些把孔子当成“敲门砖”的“聪明”人,跟前面鲁迅所指责将“诚”变“伪”的“后之君子”,其间有没有关系,是什么关系,还不是很清楚,暂且不管。但相对于那些真诚实行孔子理念的人物如子路,鲁迅并没有太多的批评。

(四)

当然,鲁迅也没有完全赞同儒家学说的全部,就正如在现实中,其实很难找到一个信徒或什么主义者,即使是“原教旨主义者”,会百分之百接受和实践他们的信仰或主义,且不说意识形态问题从来摆脱不了各种诠释的派别和争论。鲁迅肯定也批评了儒家,但他对儒家并非一概而论,而是具体分析。

儒家礼教在鲁迅当时的中国,诚然是“吃人”的制度。前面已经提过,鲁迅抨击《二十四孝图》中违反人性和常理的“郭巨埋儿”,其实连《孝经》“教民亲爱”的原则也违背。鲁迅谈到老莱子及邓伯道弃子救侄那段,直斥“后之君子”加以篡改,“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2}显然,这些“后之君子”其实才是儒家的破坏者,他们才是真正“反传统”,那些把孔子当成“敲门砖”的“阔人”就更不用说了。若循着上面的分析和思路,我们就可能会提出这样的疑问:这“吃人”的制度是儒家礼教原来的宗旨和效果呢,还是别人假借这块招牌来“吃人”呢?对于一些我们经常接触到的对儒家的批评,我们也可以循着这种思路去重新审察。例如所谓“三纲五常”,夫为妻纲,把妇女当奴隶,大多数男人乐于执行,但《左传》所赞的夫妻“相待如宾”,就没有多少人听了。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历来为人诟病,认为是要维持一种对统治者有利的僵化的等级制度。{1}然而同是《论语》中,孔子补充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2}表明“君君,臣臣”应是一种相互尊重相互负责的关系。后来孟子再进一步提出:“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③鲁迅是知道这种君臣关系的,把有关的故事编入《会稽郡故书杂说》,供后人景仰。{4}总之,这“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关系,体现儒家有严格的礼制,不管这个礼制有什么缺点,君权及夫权在其中并非可以任意妄为。后世声称儒家的遵循者和实践者,究竟其中有多少是儒家原本的理念,恐怕还有待分辨。

另一方面,儒家也不是那么死板僵化。例如,一个皇帝,即不忠,原是违反儒家最基本的伦理的严重罪行,但也可以因为皇帝不行仁政,丧失天命,而得到解释和接受;孟子为了推行“王道”,面对《书经》“血流漂杵”的记载和诘难,干脆就说“尽信《书》不如无《书》”,{5}“霸道”得很。所以儒家并非教条主义者,并不一定是改革的障碍。“维新”一词就见于《诗经》和《书经》。《中庸》早就批评过食古不化的保守主义者:“愚而好自用……,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与鲁迅“五四”时期对保守传统的批评,其实不相伯仲。{6}虽然,鲁迅认为儒家“中庸”所体现出来的灵活性常常为“聪明”人利用来谋私利,但这只是工具,若用于改革,鲁迅还是支持的。{7}可惜鲁迅所欣赏的“愚人”,已没有足够的社会力量去利用儒家的灵活性来进行改革创新。所以,如果我们同意社会责任、“择善固执,疾恶如仇”以及“认真”态度都是儒家的核心精神,那么,鲁迅可能比一些儒家信徒更体现原本的儒家精神。

对于鲁迅对孔子和儒家的批评,例如,他认为孔子对妇女和儿童的轻蔑态度,又认为儒家属于过去,与民众无关,{8}似乎也值得我们重新思考。鲁迅把“小人”解释为“儿童”,有歪曲孔子原意之嫌;至于孔子所谓女子,是否包括人们的母亲?似乎不包括,但不包括的话,这里的女子是指什么地位的人?与小人并举,是否佣人?不是很清楚。总之,孔子认为女子难养,但这个问题是否可以推演出不止一种的后果和选择?例如,是继续让女子被“养”而遭到轻蔑呢,还是让女子自“养”而得到解放,争得尊严呢?也许历史已经做出了选择,但究竟什么形势和力量决定了这种历史选择?而且,这些不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的态度和价值标准,看来并非不可改变。

另外,鲁迅在谈论中国神话时,同意儒家“实用为教”造成古代神话散亡的观点,{1}如果对照《破恶声论》(1908)和《文化偏至论》(1908),则鲁迅早期主张宗教和抨击物质主义,实际上是针对儒家传统,认为儒家窒息了中国人精神的发展。这个批评比较严重,涉及儒家根本缺陷的问题。然而《毛诗序》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虽然“手舞足蹈”并非专指神话,但也可以包含其中,都是人们正常自然的感情反应和活动,与《破恶声论》所述能够培养民众“心声”和“内曜”之类的活动没有根本的不同,而儒家似乎并没有要铲除那些活动的意思。因此,我们对“实用为教”这个缺陷也可以理解为“独尊儒术”后(尤其是发展到理学后)走了极端即“偏至”的结果,并非儒家原来的主张。

还有一个很根本的批评,鲁迅认为孔子“太聪明了”。{2}这个批评表达了鲁迅对儒家理念和实践的失望,倒是值得我们深思。儒家是入世哲学,但入世是以参与“建制”来实现其理念,说白了就是当官(讲学与归隐只是不得已的退路),这就给“聪明”人谋私利提供方便和借口。虽然,利之所趋,不管是什么思想和制度,都不可避免地会引来谋私利的“聪明”人,但儒家只依靠道德修养来控制,缺乏实在制度的制衡,比起其他制度似乎就更难避免“聪明”人的利用。不过,鲁迅似乎没有兴趣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也许他认为当时已经是“聪明”人占主导,任何制度的改革已不能根本解决问题。表面看来,鲁迅在中国文化兴衰和社会进步的问题上,似乎跟儒家一样,重视道德修养,其实不然。鲁迅探索的是“国民性”问题,其心理精神的内涵,比道德修养范围要广。若从奴性的角度看,鲁迅抨击的“聪明人”其实是丧失“内曜”等精神力量,以“瞒”“骗”苟活的奴才,并非儒家道德修养所能解决;他所厌恶的“闲人”,亦非道德教化所能改变。

也许因为儒家为“聪明”人掌握,鲁迅晚年推崇墨家,以大禹和墨子脚踏实地苦干的形象来代表“中国的脊梁”。但鲁迅弘扬的墨家并未超出“诚”和“入世”精神,其根本还是原来儒家的精神。③所以鲁迅并非以墨代儒,而是引墨入儒,只是形象更新,并非理念转换。这样的理解还有一个根据。鲁迅的儒、墨并非“聪明人”与“愚人”的对立,因为他认为墨侠与孔儒都有相同的历史命运:“老实”的侠死完,剩下“取巧的侠”当权贵的奴才,{4}跟“聪明”的儒取代老实的儒一样。问题的症结显然并非两家的理念,而是造成中国人奴性的历史。而且墨家这个“显学”因后来衰微,从未成为社会主流,若成主流,从《理水》(1935)结尾的处理可以推断,鲁迅估计墨家被利用的命运跟儒家一样。再者,他对墨家过于理想的“兼爱”以及严密的等级组织,恐怕会比儒家思想各种弊端更有保留。

鲁迅对儒家及其信徒的失望,除了因为“聪明”人已成儒家的主流,还因为“聪明”人的对立面“愚人”,以及“诚”的人格体现,无力成为社会的支柱,无力带动文化传统的自我更新,实现符合时代需要的“创造性转化”,使民族精神“时时上征”。尤其是在异族入主的时节,“聪明”的儒者“虽则被俘,犹能为人师,居一切别的俘虏之上”,变成侍奉外来主子的奴才了。{5}对此,儒家学说及其门徒亦多少难辞其咎,第一,他们的治国方案没有重视培养国家实力,因此,无力对付外患;第二,他们也没有具体行之有效的治国办法。儒家以礼教治国,皇帝原本只是儒家礼、道之器,也在礼教约束和管治之下。然而对不遵从礼教的皇帝来说,例如在明代,真诚的儒家之徒除死谏之外,便无能为力。他们的社会责任变成空言。如果要继续坚持“诚”,继续社会责任的承担,那么,儒家之徒就只好对儒家学说和策略手段作重大修改(收徒讲学就是对辅助朝廷替天行道的一种改变),甚至将儒家主张修订得面目全非。明末清初王夫之(1619-1692)历史进化观便非常反传统,黄宗羲(1610-1695)的民主思想更影响到后来的维新运动,{1}及至当代新儒家提出一些民主政治的观点和主张,其实都是儒家这种内在矛盾的逻辑发展。所以,儒家思想实际上也在不断演变和调整。如果鲁迅因对“诚”以及对知识分子社会责任的执着,也称得上或者算得上是坚持儒家理念的话,则他对儒家和孔子的批判,并不妨碍他为儒家的发展开辟另一条道路和选择。但那是怎样的一条道路呢?笔者无意在此回答,但却认为值得思考。对传统批判最深刻的思想家,其深刻就是因为没有离开传统。

结束语

鲁迅的“拿来主义”,论者多注重外国文学与思想,而鲁迅其实也从传统中挑选、“拿来”。在鲁迅的筛选与“拿来”之间,似乎也抓住了孔子的主要精神,而他对儒家的激烈批判,因此也可以看成是儒家“创造性转化”的一种努力。虽然,中国当时的形势使得自强自救的首要任务,是学西方的现代知识,鲁迅“创造性转化”的论辩也因此被“全盘西化”或“全盘现代化”的时代话语所遮蔽,其中继承传统儒家的“诚”并符合现代科学“实事求是”的“认真”精神,即使被尊为“现代中国的圣人”之后,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扬。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篇8

一、以言化之,给学生播撒民族语言的种子

美国语言学家盖利·吉宁斯在《世界语言》一书中,对汉语的简洁性、准确性、严密性和先进性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正是中国人几千年的努力,才把“西文语法书里的种种麻烦抛个精光”,最后“只留下几千个单字和若干条效率极高的排字规则”。一首唐诗,一首宋词,我们暂且不去研究它们内在的意思,只要你读着读着,便会感觉有一阵歌声从心中飘然而出。这些无不显示出汉字的魅力。汉字表意的模糊性,使我们中华民族语言的意韵又具有很强的象征性。

语文教学,首先是语言文字的教学,所以,我们有责任让学生感受祖国的语言的魅力。于永正老师在讲古诗《草》时,有一个十分精彩的片段。在教学“生”字时,他先画了一条横线,问学生,这像什么?学生答:像土地。接着,于老师从下往上写出了一个特别像小草嫩芽的“牛”字,继续问:“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孩子们说:“像小草从土里钻出来。”与老师接着问:“你们感受到了什么?”孩子们的话匣子打开了:“我们感受到了小草很有劲儿。”“我们感受到小草不怕困难的精神”……于老师总结:“是啊,这就是‘生’字,有了生命,就要往上长!”这,就是一种熏陶,不知不觉中,使学生感受到了“生”字所蕴涵的勃勃生机的意思同时,也对祖国的语言产生了热爱之情。

二、以情化之,让学生浸润民族情感的芳泽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重情重义的国度,中国的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与“情”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中国的教育思想,也从未离开过“情”的根源,处处可见“情”的流露。然而,近年来,“情感缺乏症”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悄悄地蔓延开来。我们知道,语文教科书的容量很大,又讲究文质兼美,其人文内容相当丰富、广泛。所以,是让学生浸润民族思想情感的最好凭借。

一位教师执教《马背上的小红军》,学生读完第一段“陈赓同志回顾自己革命经历的时候,曾经深情地谈起一件往事”,一个女生站起来问:“‘深情’指的是什么样的感情?”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因为我们知道,在学生没有读懂之前,即使教师把自己的体会讲出来,学生也是不会理解的。于是老师说:“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吧,我想,课文多读几遍,我们一定会找到答案的。”有了这样的“定心丸”,学生读得更投入,学得更认真了。最后,那个小女孩站起来,胸有成竹地说:“陈赓感到不该轻信小红军的话。他看到小鬼的干粮袋里装的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时,他后悔极了,感到对不起这位小红军。”“不错,这个‘情’里有后悔之情。”她接着说:“小红军宁肯牺牲自己也不愿拖累别人。他这种精神,陈赓每次谈到时,都很钦佩。”于是,水到渠成,教师说:“这个‘深情’有后悔之情,有责己之情,有敬佩之情,有赞美之情,当然还有怀念之情……”在这里,陈赓同志和小红军的伟大之情同时被展现了出来,孩子们在受到了革命传统教育的同时,也懂得了陈赓对小红军的深切缅怀之情。而这一切,都是在不知不觉之间,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进行的。

三、以思化之,让学生吸纳民族思维的特色

中国人的思维特点强调的是模糊、体验、直觉,与此相对应的思维方式便是类比、象征,强调想象、联系的思维模式。这样的思维使得中国人看待问题比较全面、深刻,能够对事物产生整体的认识,从而始终能够从大处着眼,处理事务。然而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突出,急功近利思想的侵蚀,现代的孩子思维方式越来越狭隘,有的甚至趋向于偏激,他们在日益丢掉我们伟大民族思维的和谐性、辨证性和深刻性传统特征,导致了对事物认识的肤浅与片面。

比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可以这样训练学生思维的整体性:出示“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句话,引导讨论:为什么说鲁迅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再引导学生回到文本中去,从总体上进一步理解课文,从而对鲁迅先生形成清晰明确的整体性认识。再如文本中这样一句话: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含义比较深刻,于是一位教师这样引导学生理解:1、从字面上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2、从语气上看,说这句话时,鲁迅的心情是怎样的?3、从上下文看,这句话揭露了什么?表现了什么?4、从表达手法看,“四周黑洞洞”指的是什么?谁会“碰壁”?为什么要这样说?5、从说话对象看,面对一个孩子纯真的发问,用什么方法让她意会呢?6、从时代背景看,这句话有什么特殊含义?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但,这绝不是告诉,而是一种“化”的过程。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历来注重文明教化的民族,在树德务滋中化民成俗,在润物无声中春风化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所以,我们认为,即使是到了21世纪,我们仍然要倡导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我们的学生在灵魂深处夯筑起民族文化殿堂的基础,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上一篇: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教案范文 下一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