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3-09-21 04:42:01

信息安全心得体会

信息安全心得体会篇1

2016年4月19日,在京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马占成摄

1、谈大势:我国已成为网络大国

人类正在经历信息革命

从社会发展史看,人类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正在经历信息革命。

——2016年4月19日,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网络已走入我国千家万户

我国互联网和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显著发展成就,网络走入千家万户,网民数量世界第一,我国已成为网络大国。

——2014年2月27日,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进入关键时期

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进入关键时期,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2017年12月3日,致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贺信

2、谈建设网络强国:要有自己的技术,有过硬的技术

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

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

——2014年2月27日,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要有自己的技术、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

建设网络强国,要有自己的技术,有过硬的技术;要有丰富全面的信息服务,繁荣发展的网络文化;要有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形成实力雄厚的信息经济;要有高素质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队伍;要积极开展双边、多边的互联网国际交流合作。

——2014年2月27日,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我说过,要把我们的事业发展好,就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建设网络强国,没有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没有人才创造力迸发、活力涌流,是难以成功的。念好了人才经,才能事半功倍。

——2016年4月19日,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7年12月3日,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开幕。新华社记者郑焕松摄

3、谈网络空间:把握好舆论引导的时度效

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

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2014年2月27日,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

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不然怎么联系群众呢?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

——2016年4月19日,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网上网下要形成同心圆

为了实现我们的目标,网上网下要形成同心圆。什么是同心圆?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动员全国各族人民,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2016年4月19日,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2017年10月18日,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中共作的报告

4、谈网络安全: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

安全和发展要同步推进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相辅相成的。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发展要同步推进。

——2016年4月19日,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保障互联网安全、国家安全,就必须突破核心技术这个难题

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

我们要掌握我国互联网发展主动权,保障互联网安全、国家安全,就必须突破核心技术这个难题,争取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实现“弯道超车”。

——2016年4月19日,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共同责任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共同责任,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网民共同参与,共筑网络安全防线。——2016年4月19日,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5、谈信息化: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入融合

面对信息化潮流,只有积极抢占制高点,才能赢得发展先机。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入融合,必须在信息化方面多动脑筋、多用实招。——2015年6月17日,在贵州调研时强调

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

我们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信息资源深度整合,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2016年4月19日,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

要适应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降低应用成本,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2016年4月19日,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6年11月16日,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省乌镇开幕。在开幕式上通过视频发表讲话。新华社记者张铎摄

6、谈全球互联网治理: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互联网对国家主权利益提出新挑战

互联网真正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让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同时,互联网发展对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出了新的挑战,迫切需要国际社会认真应对、谋求共治、实现共赢。

——2014年11月19日,向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致贺词

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

国际社会应该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加强对话合作,推动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

——2015年12月16日,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利用好、发展好、治理好互联网必须深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

互联网发展是无国界、无边界的,利用好、发展好、治理好互联网必须深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16年11月16日,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视频讲话

大家的事由大家商量着办

我们倡导“四项原则”、“五点主张”,就是希望与国际社会一道,尊重网络主权,发扬伙伴精神,大家的事由大家商量着办,做到发展共同推进、安全共同维护、治理共同参与、成果共同分享。

信息安全心得体会篇2

【关键词】信息安全 体系建设

在现有的社会背景下,互联网以及网络通信技术的完善,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变得更加的迅速。由于现在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在企业的运行模式中,信息技术的融合面积也变得更加的广阔,对于信息的依赖程度也日渐加重,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渗透变得更加的深入和彻底,在企业正常运作的方方面面中进行了有效的融合。

在企业中使用信息技术,相对应信息技术自身的安全体系要求就变得更加的细致,在信息技术使用过程中安全体系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使用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来有效的解决信息安全的问题,在今后企业的信息使用中有十分重要的实现价值。针对信息安全体系的构建应该进行以下的分析:

按照现有的信息安全状况进行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就是将信息安全的构架进行模块之间相互构建和连接,将它们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使它们共同的结合成为信息安全体系。信息安全体系自身带有系统性,完整性以及全面性的信息安全保障能力,这种整合之后的能力比之前独立的信息安全模块能力之和要具有更多的优势,在现有的信息安全体系建设中,会将企业安全技术,企业安全风险管理,企业安全组织以及运行模式进行安全体系的融合,这种信息安全体系的构建才能符合现在企业的使用要求。

一、信息安全体系信息安全策略的制定

在信息安全体系的构建中,信息安全策略的实施就是信息安全体系的核心内容,这种核心内容的展现就是将企业的信息安全模式进行针对性保护的规划。按照企业保护形式的不同进行细致的分类以及汇总。在信息安全体系的构建中,信息安全策略的实施就是将整体信息安全进行正面的引导,将信息安全体系能够较好的为企业进行服务,将信息安全体系各个方面进行可行性技术的管理,在模块的运行模式中进行有效的保障,并且,信息安全策略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包含着信息安全体系构建所有细小分支的内容,这些内容想要全面的进行展现,就应该采用一些方法和技术进行有效的管理,以此来保证信息安全系统整体运行模式的准确性和完备性。

二、信息安全体系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制定

在信息安全体系实施过程中,针对于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设置,就是按照企业风险为主线,以信息安全相关标准以及需求为策略,将主线与策略进行结合,就是信息安全体系安全风险管理的方案制定标准。在信息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制定过程中,首先,应该对企业自身的保护系统进行目标性的确定,将目标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然后,在信息安全体系安全风险管理实施的过程中,对企业自身的风险系数进行可控性的评估,对于现在的风险以及将来的风险进行系数的控制,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奠定平稳的基础;最后,在信息安全体系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制定中,应该将所有的体系规划进行相关专业人员的审核以及评估,在评估的过程中,对企业进行全面的分析,保证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制定可行性。由于企业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是贯穿企业全过程的,对于该管理体系的制定,不仅仅应该进行企业的评估,还应该对现有的社会状况进行有效的结合,以便企业在社会竞争状况中有稳固的成长。

三、信息安全体系安全技术体系的构建

在信息安全体系中,安全技术体系的构建就是信息安全体系构建的基础,这种基础性的建设是按照企业安全策略以及安全风险管理进行针对性指导的,这种体系的构建,应该按照现有的状况进行多方面的研究与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将企业的各个部门进行结合,将部门的问题进行技术上的落实,共同建立企业各个部门相互协同发展的信息安全体系。这种安全技术体系的良好构建,可以将企业的信息系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整体性的安全掌控,以保证企业的正常信息安全体系的运转。

四、信息安全体系安全组织与管理体系的构建

在信息安全体系安全组织与管理体系的构建中,应该将安全组织与管理进行有效的设计,这种安全组织与管理体系的构建,就是企业信息安全体系发挥作用的最关键的后盾保障,这种保障的基础就是安全管理体系的科学设计。

五、结语

信息安全心得体会篇3

〔关键词〕受灾者;信息需求;产生过程;信息内容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3.05.012

〔中图分类号〕G25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3)05-0051-05

目前受灾者信息需求尚未引起学者关注,原因一方面在于信息需求是“隐性”的,不像食物被褥等物资需求那样容易引人关注,另一方面在于满足信息需求并不是应急管理的主要目标。在实际的突发事件应对中,受灾者信息需求也常常被忽视,受灾者接受到的信息内容定式化。然而,作为直接承受灾害的一方,受灾者信息需求的满足程度影响着其风险认知水平及行为表现。若能理解受灾者信息需求产生机理和内容特点,则能向受灾者提供满足其需求的信息内容,使其更快走出灾害的负面影响。

1相关概念

11信息需求与基本需求

学界对信息需求尚无一致性的定义,可简单认为信息需求是对信息的不足感和求足感[1]。对于信息需求与基本需求的关系,学者间也存在争议[1]。有学者认为信息需求属于基本需求,是“第一层次”的需求;而威尔逊等学者则认为信息需求是从属于基本需求的“第二层次”需求。其实,出现这种探讨的原因在于对信息概念界定不清晰。信息论自形成起就以不可阻挡之势影响各学科领域[2],在这种态势下,心理学中形成了信息加工论,认为个体的心理过程实际是一种主动寻找、接受和加工信息的过程[3]。信息需求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第一层次”的需求,是人与生俱来的基本需求。简言之,将信息需求划分至基本需求一类其实是信息概念普泛化的结果。相对应的,将信息需求划分为“第二层次”的需求则是基于传统心理学对基本需求的理解,是较为狭义的信息概念使用。至于究竟哪种假设更为合适,尚无定论。为方便分析受灾者信息需求,本文支持第二种观点,认为信息需求是从属于基本需求的“第二层次”需求。

12受灾者信息需求

根据一般个体信息需求的定义[1],可将受灾者信息需求定义为受灾人群在突发事件过程中对信息的不满足状态。受灾者信息需求是其对信息不足感与求足感的心理状态,会使受灾者产生一定的信息行为。受灾者信息需求是从属于其基本需求的“第二层次”需求,是“隐性”需求。不像被认为与基本生存权相关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那样引人关注,受灾者的信息需求常常被忽视。然而,不同于食物、水等满足基本需求的物资实物需要资金作为保障,信息一经知晓便已获得,这使得满足众多受灾者信息需求本身并不需耗费大量资源。因此,提供受灾者其所需的信息是可行且有意义的。

2受灾者信息需求产生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信息学专家威尔逊(Wilson)提出一种适用于现实生活中个体信息行为分析的模型,可用以分析导致信息行为的信息需求[4]。威尔逊关于信息需求的观点主要包括:信息需求源于基本需求,是第二层次的需求;基本需求可界定为生理需求、认知需求和情感需求3类,3类基本需求间相互关联;基本需求源自个体自身、个体工作或生活角色要求、个体所处环境等背景(context)因素[4-5]。按照威尔逊的观点,可将受灾者信息需求产生过程用图1表示。

德尔文感知形成理论(Dervins Sense-Making theory)中用情境(situation)一词来表示信息行为发生的背景[4]。情境一词常用于心理环境研究,因而用来表示属于心理领域的需求的背景是合适的。受灾者所处突发事件情境可以简单划分为突发事件下的物理环境和社会情境。物理环境是与个体密切相关的、客观存在的物质环境,是突发事件某一时间段内相对稳定的空间各要素的结合。社会情境是与个体相关的全部社会事实,是与个体相关的各社会因素的结合。以地震发生后废墟中等待救援的受灾者为例,废墟空间构成其所处物理环境的一部分,丧失亲友则是其社会情境的一方面。表1以地震灾害为例简单描述了一般生活情境和突发事件情境的差异。

22受灾者基本需求产生

突发事件物理环境和社会情境因素的改变作用于受灾者,会使受灾者产生相应的基本需求。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这些基本需求可划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因为情境因素和基本需求间存在一定相关性,所以可以通过分析情境因素及其对受灾者的影响推导出受灾者可能产生的基本需求。以表1中描述的地震情境为例,表2按照这一思路推导出了受灾者可能产生的基本需求。

表2地震情境受灾者基本需求产生表

情境因素受影响的方面对应的基本需求管道破裂、电缆断裂,水、气、电停供,江河湖泊等水源受污染……基本生活所需的食物、饮用水等受影响……生理需求建筑房屋受损甚至倒塌,医疗设施毁坏,治安秩序遭破坏……医疗安全 、居住安全、社会治安等无法保障……安全需求丧失亲友、社交活动停止……感情、社会交往无法继续……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工作学习活动中止……自我价值实现活动无法进行……自我实现需求由表2可以发现,突发事件情境往往会同时影响到受灾者众多方面的基本需求。而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不同类别基本需求有高低和先后之分,只有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高层次的需求才会产生。在生理需求尚未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安全需求不会出现;依次类推。因此,表2仅是列出了受灾者可能产生的基本需求,并不表示受灾者同时产生了列举的所有基本需求。此外,情境推演无法得知受灾者可能产生的尊重需求,原因在于尊重状态与心理活动密切关联,无法由情境推演得出。这里使用情境推演是为了方便说明受灾者信息需求的产生过程,即由突发事件情境作用下受灾者产生的基本需求衍生而来。

23受灾者信息需求产生

受灾者产生基本需求之后,会进一步产生为满足这些基本需求的信息需求。由于是衍生于基本需求的第二层次需求,受灾者信息需求也相应可划分为5类[6]:满足生理需求的信息需求、满足安全需求的信息需求、满足社交需求的信息需求、满足尊重需求的信息需求和满足自我实现需求的信息需求。受灾者具体的信息需求内容将在下一节进行分析。

产生的信息需求并非就是受灾者意识到的信息需求。按照科亨信息需求层次理论,受灾者信息需求有3种存在状态:客观的受灾者信息需求、受灾者认知到的信息需求、受灾者表达出的信息需求。客观的信息需求是由受灾者基本需求衍生出的、客观存在的信息需求;认知到的信息需求是受灾者意识到的信息需求;表达出的信息需求则是受灾者经由一定方式表达出的信息需求。3种状态的信息需求表现出一定的层次性:受灾者认知到的信息需求是其客观信息需求的一部分,而由受灾者表达出的信息需求是更少的一部分了[7](见图2)。在信息需求的3层次状态中,受灾者认识到信息需求是其信息行为的前提,而表达出信息需求则是行为的要求。

32安全相关信息需求

安全相关信息需求是受灾者为满足其安全需求而产生的对安全相关信息的需求,是受灾者对能保障其自身长久生存的相关信息的需求。受灾者安全可进一步划分为人身安全保障、物理环境安全和社会环境安全三个方面。相应的,受灾者安全相关信息需求包括对身体安全保障相关信息的需求,对物理环境安全相关信息的需求和对社会治安相关信息的需求。这些信息包括:如何防止遭受二次伤害,如何在灾区获得卫生安全的食物,何处适合躲避,如何自救,现在治安如何等。

安全相关信息需求和生理相关信息需求共同构成生存相关信息需求。安全相关需求仅次于生理相关信息需求,也是受灾者紧迫的需求。在实际的灾害救援中,安全相关信息需求与生理相关信息需求一样,也是灾害救援中优先供给的。

33社交相关信息需求

社交相关信息需求是受灾者为满足其社交需求而产生的对于社交相关信息的需求,是受灾者对爱情、友情、亲情及社会交往等能带来归属和情感的信息的需求。例如,有关亲友现状的信息,如何与亲友取得联系的信息,如何获得心理援助的信息等,如何参加灾区公共活动的信息等。

社交相关信息需求是在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由社交需求产生。属于中间层次的信息需求。社交需求并不像生理和安全需求那样受重视,但对于受灾者平复心理创伤,减少应激反应而言是十分重要的,能有效防止灾后长期应激障碍的出现,灾害沟通中应重视对这方面信息的提供。

34尊重相关信息需求

尊重相关信息需求是受灾者为满足其尊重需求而产生的对尊重相关信息的需求。尊重需求包括3个方面:自我尊重、自我评价和尊重他人。相应的,受灾者需求的尊重相关信息也包括3个方面:自我尊重相关信息、自我评价相关信息和与尊重他人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他人对自己评价如何,是否受到他人歧视,如何进行合适的灾时自我评价,如何获得他人尊重等。

尊重相关信息需求是受灾者在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和社交需求都得到满足之后,由尊重需求产生。尊重需求在灾害救援中往往受忽视,一方面,尊重是受灾者自身的心理感受,救援者无法知晓;另一方面,灾害救援的资源有限性和时间紧迫性决定了无法顾及受灾者尊重。

35自我实现相关信息需求

自我实现相关信息需求是受灾者为满足其自我实现需求而产生的对实现价值相关信息的需求。自我实现相关信息包括自身潜能相关信息和受灾者自我价值实现相关信息,例如在工作学习中止的灾时如何实现自身价值的信息,如何在经历灾害之后再就业的信息,如何掌握专业技能为再就业做准备的信息等等。

自我实现相关信息需求是最高层次的信息需求,一般是在受灾者生活得到保障,社交和尊重需求得到满足之后,由自我实现需求产生。自我实现相关信息需求是受灾者在灾区恢复建设时期的重要信息需求,关乎受灾者未来生活状况。

4受灾者信息需求特点

从前文所述的受灾者信息需求产生过程和信息需求内容,可知受灾者信息需求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受灾者认知和表达的不完全性,受灾者急需的是生存相关信息,不同类别信息需求间存在层次性,受灾者的信息需求会随突发事件发生发展而变化并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

41受灾者认知和表达的不完全性

受灾者认知和表达的信息需求只是其客观存在的信息需求的一部分,是不完全的信息需求。认知和表达的不完全性使受灾者实际的信息需求往往比其表达出的信息需求多,因而并不能完全依赖受灾者自己寻求信息,而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向受灾者提供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可能就是受灾者尚未表达出,但又实际需求的信息。

42受灾者急需生存相关信息

生存相关的信息(包括生理相关信息和安全相关信息)是受灾者最紧迫需要的信息。突发事件的特征是威胁到受灾者的生存状态,而生存又是人类最低层次的需求。因此,与受灾者生存相关的需求是亟需予以满足的需求。相应的,生理相关信息和安全相关信息是受灾者最为需要的信息。突发事件中应该首先保证满足受灾者这两方面的信息需求。

43受灾者信息需求类别间具有层次性

受灾者不同信息需求类别间存在先后次序,且与基本需求密切相关。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只有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才会出现安全需求;只有安全需求得到满足,才会出现社交需求;往后以此类推。因此,由基本需求衍生出的信息需求也是在前一层次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才会由本层次基本需求衍生而来。例如安全相关信息需求只会在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才会由新出现的安全需求衍生而来。因此,在信息供给方面应按照先后次序给予不同信息类别不同重要性。

44受灾者信息需求表现出一定阶段性

受灾者信息需求随其突发事件背景发生发展而变化,并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受灾者信息需求在不同事件阶段的侧重点不同。灾前,感知到灾害而尚未受灾害影响的潜在受灾者主要需求安全相关信息;灾害中,生存受影响的受灾者则尤其需要生存相关信息;灾害后,受灾者生存得到保障,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信息需求开始显现。因此,应在不同的阶段重点给予受灾者不同的信息:灾前的风险防范信息,灾时的生存相关信息,灾后的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相关信息。

5总结

突发事件中,受灾者所处情境要素的改变会使其产生相应的基本需求,基本需求又进一步衍生出信息需求。受灾者信息需求可分为五类:生理相关信息需求、安全相关信息需求、社交相关信息需求、尊重相关信息需求和自我实现相关信息需求。此外,受灾者信息需求还表现出一定的特征:认知和表达的不完全性,急需生存相关信息,信息需求类别间的层次性,信息需求的阶段性。相应的,在信息供给方面应做到以下四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提供信息,首要满足的是受灾者生理和安全相关信息需求,给予不同信息类别不同重要性予以满足,在事件不同阶段随需求变化调整信息供给内容。

参考文献

[1]朱婕,张艳英.试论个体的信息需求[J].情报科学,2008,(12):1807-1809.

[2]刘发中.信息概念的普泛化问题[J].情报科学,1981,(2):13.

[3]乐国安.社会心理学理论新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101.

[4]TDWilson.Models in Information Behavior Research[J].Journal of Documentation,1999,(3):252-253.

[5]TDWilson.On user studies and information needs[J].Journal of Documentation,2006,(6):661,663,667.

[6]陈伟大,孙成权,吴新年.试论公众信息需求的满足[J].图书与情报,2006,(6):64.

[7]冯花朴.潜在信息需求转化为信息行为的机理分析[J].现代情报,2009,(10):12.

信息安全心得体会篇4

1.1信息储存方面的问题

通过合理的使用云会计,可以更好便捷的获知并且运用信息,如果发生了突发性的问题,我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使用云端的信息。不过,因为它使用的是虚拟科技,信息被放到何处,使用人并不是很了解,服务的供应人或许会有一些特权,一旦信息管理技术出现问题,就会导致信息面对安全方面的问题。由于信息都是统一被放置在云端的,因此它是否完整,是否安全我们无从得知。目前针对这种担忧常用的措施是对信息加密处理。在具体的加密时,必须认真分析使用的措施是可以确保信息的完整。

1.2信息的传递方面的问题

在单位内部开展信息传递工作时,并不用对其加密,就算是加密也只是用很简便的措施对其处理。当信息经由云服务输送到云端时,必须要确保它们不受影响。信息传递到云中时,其使用人在使用时会受到云端管理人的制约。所以,为了更好的处理面对的不利现象,供应者要使用更为复杂的措施来机密,这样就可以避免把信息传递给那些不相干的人群,同时单位还可以结合协议对信息开展完整性的检验工作。而且,因为信息的传递是经由网络来开展的,所以信息传递者的改变,使得信息的确认措施多种多样。

1.3信息运用方面的问题

对于单位来讲,其财会信息在发展过程中发挥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此类信息的使用人通常是财务或是与之有关的人员,假如使用时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问题,它对单位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可想而知的。所以,目前阶段,作为云服务的供应人,在具体开展工作时,必须要认真分析怎样才能够真正的提升信息的安全性,才能够保证信息不会被不相干的人群获取,不会在运用时被泄露。

2.对加强云会计下会计信息安全的建议

2.1攻克云会计信息安全关键技术

云会计作为一种基于云计算的会计信息化应用,会计信息访问的用户身份管理和访问控制、会计信息的安全审计、数据保护、虚拟化安全、集中访问的负载均衡等会计信息安全关键技术是云会计得以应用的前提条件。建立用户身份安全认证和访问控制机制,保证各个不同企业之间会计信息的有效隔离,及其合法访问是云会计环境下会计信息安全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在云会计环境下。因为会计信息此时不再存在于单位的服务器之中,此时单位就无法对信息控制,所以在访问时必须接受安全审查。

2.2加大信息体系的研发力度

众所周知,要想保证信息安全,首先得确保系统是高度安全的。当前时期,我国现存的云服务安全技术以及系统都无法满足使用人的具体使用规定。此时可以借助于政府的力量,将各个信息供应单位的优势汇聚到一起,得到一个更为强大的信息体系,这样就能够降低单兵作战的难度,而且还能够降低风险指数。信息是经由会计体系传递出来的,假如单位对体系不信任,就无法保证信息的安全。会计信息系统的可信性对会计信息的安全性有显著影响。会计信息系统的可信性是企业选择云会计时对系统“信任”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但产生对系统“信任”的心理感受取决于软件行为的可预测性、目标符合性和可靠性、安全性、可用性等客观关键特性。

2.3建立云会计下会计信息安全风险可信评估

通过分析发现,只有单位高度信任云会计上的信息时,才会发自内心的想要运用云会计。由于不一样的单位对信息的信任规定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建立会计信息安全风险可信评估机制,透明化地向企业呈现应用云会计之后会计信息的安全是可信的,以消除企业对会计信息安全性的担忧。云会计服务提供商一般会提供身份认证、信息加密、安全检测、安全预警、安全评估等信息安全技术或系统。但是,面对云会计下用户复杂、多变的信息,其安全性需求往往还是不够的。不一样的单位管理体系以及业务活动等都存在着很大的区别,而且竞争很激烈,这使得云会计服务提供商根据其业务需求、安全需求定制而成的各种会计云服务组合其安全性往往也会发生变化,很难让用户对其安全性一直“信任”,因此,必须建立云会计下面向用户的会计信息安全评估机制,向用户动态呈现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在此过程中,明确企业的会计信息安全需求对云会计服务提供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前提条件。企业对会计信息的安全需求是通过对用户定制的云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评估来确定的。经由合理的评估,获取存在的各个类型的风险,测评出潜在的问题,进而结合测评的内容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而且要明确处理的先后顺序。

2.4制定完善的会计信息安全管理措施

会计信息的安全涉及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和用户等方面的安全。当前时期我们必须要结合单位对信息安全的规定,成立一个符合具体状态的信息安全系统。一般来说上述两种管理和单位的内控方法是密切相连的。使用人的权限必须要结合其职位的责任来明确,如果职位改变了,就要相应的对权限加以变化。而且,在设置密码时不能太简单,还要做好员工的培训工作,保证彼此不泄密。

3.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得知,云会计的出现为当前时期我国的企业发展贡献了非常显著的力量。它是一种崭新的信息化体系,它的存在能够为单位减少成本,提升利润。不过,在具体的使用时,人们会面对信息安全方面的问题,正是因为此种问题的存在,导致人们对云会计的喜爱程度下降。作者坚信由于科技持续发展,在不久的将来关于安全方面的问题一定可以得到很好的处理。

信息安全心得体会篇5

1深圳市“互联网+政务”信息安全管理取得的初步成效

1.1信息安全支撑保障体系基本成形

第一,较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深圳市电子政务起步早,也较早地认识到了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因此,深圳市政府在法制工作上也是先试先行,先后出台了《深圳市人民政府信息系统安全检査办法》、《深圳市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试行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深圳市电子政务信息安全规划、建设、运维和管理的指导性政策文件。第三,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框架已初步形成。为保障电子政务的安全有序,深圳市统一规划,建立了全市统一的网络平台、数据中心、灾备中心、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网站生成平台、党政机关信息安全支撑平台、政务邮件系统和短信平台等,政府网站等一批重要应用均建立了较完整的安全保障体系。

1.2集约化电子政务支撑体系初步建成

深圳市全面建成了覆盖市、区两级党政机关和主要事业单位的统一党政机关网络,政务内网覆盖到街道办,政务外网覆盖到社区,已初步实现全市网络互联互通。全市统一总面积达3800平方米的政务数据中心及18个机房成为全市电子政务数据汇聚地并建成了灾备中心,负责为全市提供统一的介质保管、备用场地、存储空间、数据备份、数据容灾复制(外网)、应用级容灾、应急备机、灾难恢复办公坐席等服务,有效提高了电子政务系统抵御灾难打击的能力;公共应用平台方面已建成网站生成平台、政务邮件系统、政务短信平台、干部在线学习平台等。

1.3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机构基本组建

深圳市于2011年成立了由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原市科工贸信委、市公安局、市国家安全局、市国家保密局、市密码管理局屯部口构成的觉政机关信息安全联合检査制度,依巧深圳市信息安全测评中也,每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联合安全检査、联合应急演练等活动,进一步促进了各部口之间的交流和配合,推动了深圳市信息安全治理体系的建设,当然也对信息化主管部口的统筹协调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深圳市“互联网+政务”信息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电子政务系统基础设施对发达国家依赖性大

硬件方面,信息化建设的硬件设备主要依赖进口。大到核心服务器、路由器,小到CPU,我国都几乎完全依赖国外,特别是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核心设备——髙端容错服务器,国产化率不到10%,几乎清一色的采用旧M、惠普等国外公司的产品,其对国家信息安全乃至国家经济命脉的安全风险不言而喻。软件方面,依赖进口的情况更加严重。目前,不论是操作终端还是移动设备,几乎清一色使用国外操作系统,据IDC统计,我国目前桌面端操作系统市场餘额仍然由微软Windows占据绝对垄断份额,国产操作系统厂商如红旗、礫麟、深之度等定制化Linux厂商份额合计不到5%。办公软件方面,我国虽然此前也在政府部口推广金山WPS、永中Office、红旗RedOffice等国产办公软件,但据艾瑞咨询统计微软Office系列产品仍然占据超过80%的市场份额。

2.2电子政务系统管理、使用人员信息安全意识薄弱

一是部分部口领导对于信息安全监管缺乏意识,对安全设施、管理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缺乏相应的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对策和体系,全市的信息安全工作水平参差不齐,未得到足够重视。虽然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审议通过了《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详细规定了网络安全的相关条文,但部分单位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对于信息缺乏信息安全监管意识,未按照规定严格执行,也缺少详细的操作规程和管理规章,常常敷衍了事。二是使用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薄弱,信息安全培训工作多流于形式,有半数单位全员安全意识培训工作存在问题。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及网络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安全漏洞,虽然国家工信部会定时漏洞和漏洞修补安装包,但由于使用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对于修补漏洞的通知视而不见,以为耽误几天不会受到影响,普遍存在的侥幸意识使得黑客和不法分子有机可乘,极易给整个政务系统带来重大损失。

2.3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措施不完善

是安全事件和病毒感染事件频发。敌对分子针对我国部分单位、人员和系统防范机制不足、安全意识薄弱、防护措施不为的漏洞,进行窃密活动。2015年2月2日至28日,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信息安全检査活动,调査结果显示,2014年度,移动终端病毒感染率显著增多,达到了31.5%,相比2013年増长5.2%;传统计算化终端的病毒感染率是63.7%,增长了8.8%;绝大多数的网友遇到过信息安全问题。二是技术的高度发展带来了新的风险。目前,智能终端逐步普及,但由于目前很多部门未对智能终端的管理提离认识,很多工作人员甚至通过智能终端连接电子政务外网、互联网,使得黑客和不法分子有机可乘,造成整个电子政务网络因为恶意网站或软件而酿成整体雜疾的网络安全事件。

3深圳市“互联网+政务”信息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3.1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技术相对薄弱

一是过于依赖国外产品和技术,核心技术相对落后。从目前信息技术的发展情况看,深圳市的信息安全基础设施防护薄弱,而且,政府部门对于国外品牌的电子产品和信息技术比较依赖。纵观全球,绝大多数的核也信息技术都掌握在国外发达国家手中。关键芯片和程序代码仍然受制于人,出现设备问题时常常无法自行维护修理,只能退回国外原厂维修或者重新购买的情况,这无疑使得深圳的电子政务网络安全风险大增。二是整体安全防护能力滞后。由于政府网站公信力高、影响力大,极易成为黑客攻击目标。为了获得非法经济报酬,不少不法分子使用违法行为入侵电子政务内网窃取资料或对网络进行破坏。但部分部门信息安全综合技术防护能力滞后。网站被篡改、被植入后门、上传携带病毒的文件等信息安全事件时有发生。

3.2对信息安全问题带来的风险认识不足

一是对信息安全风险认识不足。由于我国目前大部分城市还是处于技术、管理人员分立的模式,电子政务系统的使用人员往往缺乏信息安全技术的相关知识,对很多高新技术接触较少,信息安全技术培训又流于形式。而且,这类人群往往认为信息安全相关技术只需由技术人员学习,自己无法使用,造成了操作人员与基础信息技术的“鸿沟”。二是存在侥幸心理。部分管理和操作人员虽然对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知,但却普遍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信息安全事件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因此对管理制度缺乏重视。在深圳市信息安全联合检查中,侥幸心理在大多数单位并不少见,主要体现在对安全保密规定视而不见,将电子政务内、外网与互联网混用,安全设备配置不合理,访问控制不够严格,信息的审查、信息的管理维护、网络的规划、网络建设敷衍了事等等,送些问题的存在将直接带来严重的信息安全问题。

3.3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不健全

一是管理措施不完善,漏洞监管不及时。由于我国信息安全标准的统一、源代码控制等网络风险监控措施严重滞后,很多网站上的漏洞安装包不及时,无法消除当前最新面临的安全风险或漏洞。另一方面,从深圳市信息安全联合检查的结果看,部分单位普遍存在漏洞修复周期较长,没有过及时修复漏洞过多,存在SQL注入漏洞、文件上传漏洞、Sturts2漏洞等高危漏洞,大量累积的漏洞使得被攻击度严重增多。二是新兴技术对信息安全形成新的冲击。随着"互联网+"不断推进,信息技术迅速,大数据、云计算将大量的电力、交通、金融等信息高度集中,极易成为网络攻击的重点目标,如何应对新兴技术对信息安全的冲击尤为重要。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以及智能终端的普及,虽然使得互联网得到了更多的普及,但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更多的安全隐患。

4改善和加强“互联网+政务”信息安全管理的对策思考

4.1完善信息安全检查机制,强化电子政务保障功能

一是协同单位扁平化管理设计。目前,虽然深圳市已经按照工作部署,设立了信息安全联席会议办公室,设置了相关的制度、领导、成员单位、人员等,但应引入扁平化设计理念,减少组织内部沟通层次,将集权式体系调整为以服务为核也,通过压减管理层次,使管理结构最大程度简化。作为协同管理机构,各成员单位应加强部口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对于各单位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的安全隐患、漏洞、数据更新信息等信息应及时交流与共享。二是细化信息安全管理小组的功能。深圳市目前虽然设有全市信息安全联合检查小组,但每年只有一次信息安全检查,势必难以保证信息安全的风险评估做得客观、公正,风险预防和控制做不到位。

4.2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促进信息产业快速发展

一是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支持安全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发展。信息安全行业资金需求量大,深圳市相关政府机构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如设立信息安全行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信息安全行业发展。政府政策对于企业创业具有积极的鼓励、引导作用,因此,可考虑引入有关机构或产业关联信息安全企业,为中小企业融资、贷款等提供便利。二是加快建设信息安全产业基地,完善配套基础设施。目前,深圳信息安全企业整体规模偏小,产业集群效应尚不明显。因此,深圳市政府部门应加快建设信息安全产业基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加快引进信息安全重大项目和领军企业。市政府应做好海外先进技术兼容并收,支持、鼓励企业"学进来、走出去",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信息安全产业集群。

4.3提高全民信息安全意识,着力培育信息安全文化

营造良好的信息安全文化氛围,推广基础信息安全管理知识,可以有效降低信息安全风险,每一位市民实际上都是信息安全的重要参与者和执行者,市民特别是领导、技术人员、人员都应清楚信息安全常见的风险及相应的防范、解决措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由市政府牵头、借助化会力量,由企业来承办培训的方式,利用各种宣传和培训手段,在全民中普及信息安全意识,使得人人懂信息安全。另一方面,还应特别关注、培养政府公务人员的电子政务安全信息意识。作为电子政务最直接的使用者,公务人员应对潜在的风险有更进一步的认知,时刻在日常工作中绷紧安全意识这根弦,时刻注意维护电子政务信息和数据的安全。

5结论

由于深圳市信息化基础网络覆盖广,电子政务网络化程度高,因而也面临着更严峻的信息安全威胁,特别是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当下,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全面提深圳市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完善深圳市信息安全管理策略,才能与全市"互联网+"的总体目标相适应。目前,深圳市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方面支撑保障体系基本成形、集约化电子政务支撑体系初步建成、管理机构基本组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领跑全国。但深圳市也面临很多突出的问题。因此通过借鉴他们在信息安全管理方面所做的工作,以及结合信息安全管理相关的知识,本文提出提升深圳市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水平的对策,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深圳市“互联网+政务”信息安全管理提供帮助。

作者:叶丽婷 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参考文献:

[1]宁家骏.关于加强我国新时期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一些刍议[J].电子政务,2010(7).

[2]林乐坚,林向民,许哲君.关于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J].海峡科学,2010(11).

[3]高松林,向洪,皮章,袁莉.对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的思考[J].秘书之友,2010(10).

[4]智慧城市发展研究课题组.“十三五”我国智慧城市“转型创新”发展的路径研究[J].电子政务,2016(3).

[5]张琳,曹卫,刘真,陈俊宏.互联网环境下行政管理的挑战、机遇和发展策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

信息安全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食品安全;新闻信息;传播功能和技巧

2008年的世界粮荒引起了不少国家经济政策和举措的变化,韩国的牛肉风波导致。在国内,“大头娃娃”劣质奶粉事件过后,三鹿奶粉造成的“结石宝宝”又一次揪人心肺……

近年来,国内外因食品安全引发的事件对消费者生活、心理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一次又一次成为舆论的热点和焦点,甚至成为涉及国家制度、国际关系的重要问题。任何政府和媒体,不能不面对这个问题,新闻与传播的理论研究也无法回避这个课题。

一、食品安全情况信息传播的特点

食品安全信息的流通一般具有下列特点:

1、影响面广,可控性差。“民以食为天”,不论社会地位高低,还是家境贫富,没有一个人能离开食品。而且食品品种多、情况复杂,信息特别具体,也变化无穷,所以这方面的信息一旦有什么变动,传播起来就会好比大水泛滥、大火蔓延,不可等闲视之。

2、食品安全情况与人民群众的利益乃至生命关系特别密切。什么食品有毒,什么食品会致病,什么食品吃了发胖,什么食品该怎么吃、怎么保藏……都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一旦出现误传、谣言,其社会反响特别大,直接影响到了千百万人的日常行动、经济生活和生产就业。

3、涉及社会安定、国家形象、国际关系。正由于食品安全隋况影响广泛,涉及人民群众的利益乃至生命,所以这一类负面信息的传播速度特别快,往往会搞得满城风雨,人人自危,影响到社会人心的安定;由于当今世界经济趋于一体化,各国食品进出口频繁,一旦出现食品安全的不良信息和负面信息传播,必然影响到出口国的国家形象和与进口国的关系。韩国人因害怕进口美国牛肉会传染“疯牛病”而示威游行,反对进口美国牛肉,就是典型事例。

因此,媒体重视食品安全信息的报道,科学、准确传播信息,也是媒体应履行的社会责任。

二、食品安全信息报道是媒体社会监测功能的重要内容

新闻媒体具有监测社会的功能,既然食品安全信息传播与社会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那么,媒体在这方面也就应该有所作为。

1、宏观上的监测。就一国、一地的总体而言,媒体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针对保证食品安全的措施、制度以及相应关系的信息进行传播,并解读相关政策,其中,也包括对一些观念、理念的传播和一些思潮、民意的反映和分析。如2007年7月27日新华社播发《签署国务院令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特别规定》,传达了宏观信息:地方政府不履行产品安全监管法定义务将被问责;7种违法行为将受处罚;食品等监管部门的4项职权;任何人有权举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新华社2007年817日又播发了国务院新闻办发表的《中国食品安全状况》白皮书,指出中国食品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高,食品安全状况不断改善。同时发表记者述评,指出某些国家炒作中国食品安全意在制造贸易壁垒。这些都是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反映我国食品安全方面的状况及相关的政策。

媒体不仅可以报道宏观事实信息,而且可用评论、讲座等方式,对食品安全问题作全方位的观察和分析与监督。如文汇报2007年7月30日发表的文章《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需要多重努力》,帮助读者对食品安全问题做了全面分析和深度解读,有利于决策部门和广大读者从容应对食品安全中可能发生的问题。

2、微观的监测,指对食品安全中一事一物的反映报道和解读分析。食品安全涉及千百万人的切身利益,媒体对食品安全中的一事一物都应该予以监测,既不能缺位、失语,更不能跟风炒作,推波助澜,对社会和民众不负责任。这方面,2007年海南香蕉致癌事件为我们提供了极为深刻的教训。3月13日,广东某报发表题为《广东香蕉染“蕉癌”濒临灭绝》一文,之后,其他一些报纸和网站跟风炒作“毒水果”消息,使谣言迅速传播蔓延开来。这些错误信息使海南香蕉售价迅即从每公斤3元猛降至3角,每天出岛香蕉由原来的7000~10000吨减少到3000多吨,海南香蕉每天损失1400万元。香蕉价格暴跌10多天后,有关部门和媒体才出来辟谣。正确信息传播的失语和滞后,给蕉农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极大灾难,影响到社会安定。

综上所述,媒体在履行对食品安全的监测中,既要重视从宏观上监测,也要从微观上加强监测,并做到及时、准确、科学。

三、食品安全信息传播的基本规律

1、有关食品安全信息的传播,既理直气壮地宣传总体

形势的好转,又要实事求是地点明问题的存在与形势严峻的一面。两者不可偏废。媒体要积极宣传我国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十分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对食品安全进行专项整治,对突发事故和事件做到及时妥善处理,有关法制、法规和制度建设获得前所未有的进展,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好转,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保证了人民大众放心进食和幸福快乐生活。媒体也必须同时向民众讲明,我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在保障食品安全上难免有这样或那样的疏漏、缺失和失误;何况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机制和法制尚不健全,食品企业的生产或加工水平、科技水平参差不齐,有的企业为追求利润而违背职业道德制造假冒伪劣食品时有发生,食品生产、流通过程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还会不断暴露,目前正处于食品安全风险高发期和矛盾凸显期。

当前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初级农产品源头污染仍然较重。产地环境污染、污水浇灌、滥用甚至违禁使用高毒农药、饲养禽畜滥用饲料添加剂、非法使用生长激素及“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的情况还不同程度的存在。

(2)食品生产加工领域假冒伪劣问题比较突出。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滥用或超量使用增白剂、保鲜剂、食用色素等加工食品的现象时有发生。

(3)食品流通环节经营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为数不少的食品经营企业小而乱,溯源管理难度较大,存在部分经营者销售假冒伪劣食品、变质食品现象。

(4)食品安全事故(事件)时有发生。如近年来发生的阜阳劣质奶粉事件、广东散装假酒事件、二氧化硫超标黄花菜事件、苏丹红辣椒事件、多宝鱼检出禁用渔药事件、河北“红心”鸭蛋事件、上海群体性“瘦肉精”中毒事件等,引起社会普遍关注,严重影响了公众消费信心,在国际社会中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影响我国的出口贸易和国际声誉。媒体在食品安全信息传播中,应自觉地、理性地把握形势大局,引领人民群众正确认识、对待和努力改善食品安全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思维方式和报道方法,或者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的思维方式和报道方法,都无助于媒体正确监测食品安全。既要讲政治,又要讲科学,其最终标准是实事求是。

2、食品安全信息传播要及时、真实。

2007年上半年,国务院专门责成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会同农业、卫生、工商、质检、国务院新闻办等相关部门,讨论制定我国食品安全新闻制度。什么,谁来,什么时候,由信息制度进行确定,确定之后,基本原则是每两周一次食品安全信息。这无疑有利于媒体及时传播食品安全的权威信息。

对于食品安全信息的传播,不仅媒体要及时、负责、把关,政府、企业也有责任及时作出决策和措施。2007年吴仪在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第三次现场会议上讲话指出:“各地、各部门都要提高跟媒体打交道的本领,对不实报道要快速回应,及时澄清,以正视听。”信息传播的迅速及时必须是以真实准确为原则,媒体要防止和避免求快而轻率未经核实的信息。

3、信息传播要准确、科学、全面,不要听风就是雨。

媒体报道食品安全事件的内容、程度、范围、原因等,要严格忠于事实,多听取有关专家的意见和判断,所做的结论要依据检测部门的科学分析,做到用事实说话,用科学说理,服人。切忌没有独立思考和判断,偏听偏信事件相关领导的介绍,或轻信外电信息或网络信息,跟风炒作。2005年媒体关于国产啤酒含有致病成分甲醛的报道,从一家媒体小报的报道到互联网纷纷转载,继而全国媒体跟进,引起轩然大波,最后虚惊一场,是个极好的教训。更不能为了媒体的发行量、收视率、收听率而疏于核实,争先恐后地犯错误。利益驱动、商业化运作的报道思想和作风,必须杜绝。2007年8月12日,北京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了“纸馅包子”虚假新闻炮制者訾北佳涉嫌损害商品名誉案。法院认定,訾北佳故意捏造事实,编造虚假新闻,并隐瞒事实真相,使虚假节目《纸做的包子》得以播出,损害了特定食品行业商品的声誉,已构成损害商品声誉罪。这个教训,应永远记取。

4、要追踪事实真相,弄清来龙去脉,分清责任。

食品安全因素涉及面很广,可能涉及生产者、监管部门,可能涉及食品购销调存诸多环节,也可能涉及食用者的使用、保藏方面存在的问题。所以,当记者接触到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的线索和局部情况时,切不可轻下结论,而要进一步做好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了解相关各方反映的情况和意见,多方位、多角度的观察和思考,抓住主要矛盾,抓住要害和实质,然后才能采写出正确的、恰当的报道。

5、要注意反映事物的变化,不要报道时过境迁、明日黄花之类的信息。

食品安全类信息会直接引发人们的行动、左右人们的心态,因而不能作随意性的预测、推想。

由于食品的种类繁多,影响其质量的因素又多,因此对食品安全要随时随地进行监测,媒体也要此时此地依据事实进行及时报道,正确引导人们的食品消费行为。

6、要注意报道的适时、适量和分寸。

对于海南香蕉问题,初期媒体大量报道因滞销香蕉烂在地头、喂猪等现象,推动了香蕉“烂市”的形成。而之后“辟谣”信息铺天盖地的传播,虽是正面信息,但却让更多的人聚焦这一食品安全问题,心理上更加不安全起来。因为受众的心理,有时会从反面来观察、思考媒体传播的信息。

由此可见,由于食品安全信息传播涉及千百万人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所以媒体传播内容、方式、语言的分寸感显得特别重要,要讲得有“度”、有“据”(根据)、有理、有情。并且要注意协调政府、商家和大众的关系,发挥媒体危机预警、信息沟通、舆论引导的功能。从而既实现大众的知情权,又达到多方面互相理解、谅解,共同面对困难,解决问题的作用。否则,稍有偏颇、偏离,就容易滋生矛盾,制造摩擦,影响社会、民众的安定、和谐。

7、要注意传播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科学知识。

信息安全心得体会篇7

一、食品安全信息内外部传播机制的特点

食品安全领域关系到人们生命健康安全,理应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在“非典”事件之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会同公安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质检总局等联合制定了《食品安全监管信息暂行管理条例》,这样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无疑会对国内食品药品行业有着很好的约束。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组织本身就是一个信息系统,它的任何活动都与一定的信息活动相关联,因此,食品安全信息传播机制特点也具有内外性。

(一)食品安全信息组织内传播的特点

组织内传播指食品安全信息沿着一定组织关系环节在组织内流通的过程。其传播形式可以分为横向传播和纵向传播两种。一般情况下,横向传播双向性强,互动渠道畅通,指的是组织内同级部门或成员之间的互通情况,交流信息的活动;纵向传播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包括上行传播和下行传播,这两个渠道是否畅通关系到组织的统一性和运作效率,因此在传播食品安全信息时,组织内部应协调一致,相互配合,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效性。

(二)食品安全信息组织外传播的特点

组织外传播是指组织与其外部环境进行信息互动的过程,包括信息输入和信息输出的两个方面。食品安全信息因其自身的特性在社会互动与反馈方面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它必须时刻接受着消费者的考验和监督。信息输入是指组织为进行目标管理和环境变化决策而从外部广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活动,这个阶段消费者注意的是通过什么媒介接受信息,即对食品安全信息的可及性;信息输出是指组织任何与外部有关的活动及其结果,此时消费者关注的是渠道选择,即通过什么渠道来传播食品安全信息。

(三)食品安全信息自身特点

食品安全信息内外部传播机制说到底还是要受到食品安全信息自身属性特点影响的,首先,众所周知,食品的受众面广大,人人都需要食品,都会关注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由于食品的种类繁多,层次不一,所以在食品安全信息的管理方面有着很大的难度;其次,食品安全信息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甚至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健康;最后,食品安全信息处理的好环不仅与企业的利益挂钩还直接影响一个国家在国民心中甚至国际上的形象,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2008年初,西方媒体大肆炒作的中国输入“毒饺子”事件及其引发的连锁反应——日本、韩国、美国企业或清查或停售中国食品,对中国食品出口形象和相关市场出口造成了恶劣影响。

二、食品安全信息传播的功能观分析

现代社会是一个逐渐走向融媒的时代,多媒体的优势已经愈发明显,大众传播是一个特殊的信息系统,它是运用多种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进行传播的,食品安全信息作为社会信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它的传播功能观分析在当今社会是亟需的,本文主要从环境监视功能、社会协调功能和文化传递功能三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环境监视功能

环境监视功能又称守望人功能,就像原始部落中的守望人,大众媒介负责报道社会环境中发生的事情,不断地向大众提供关于社会上各种事件的信息。食品安全信息的传播有着实效性和迅速性,它会在第一时间传播到消费者的手中,它就像是人五官的延伸,能够帮助人们快速获知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因此媒体应对政府颁布的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政策信息进行解读传播,包括一些理念和思潮。如2011年4月12日央视《消费主张》栏目对上海华联等超市涉嫌销售染色馒头的事件进行了报道,称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涉嫌将白面染色制成的馒头,在上海华联等多家超市销售。报道播出后,上海工商部门连夜采取了应对措施,组织相关企业自查,并已经发现了涉嫌染色处理的馒头。

(二)社会协调功能

社会协调功能,是指通过对新闻信息的选择、解释与评论,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与策略来对社会重大事件发表意见,呼唤社会大众把注意力集中到当前环境中最为重要的事情上来。食品安全信息的传播有其自身的特点,它需要人们花更多的心思去解读它,人们对待它总是一种谨慎的态度,如果稍有不慎或是谣言一起,人们便恐慌不安,进而出现一些盲目从众的集合行为。如“染色馒头”事件后,尽管被曝光的盛禄牌高庄馒头、玉米馒头和黑米馒头已经下架,但“黑心馒头”案件还是殃及了上海市同类馒头销售,超市货架上馒头稀少,且乏人问津,人们仿佛已经从心理上对其产生了抗拒。

(三)文化传递功能

文化传递功能,是指通过大众传播把已经建立的文化传统传递给下一代,达到延续这种文化的目的,从另一层面来说也传承了社会经验和知识,形成一种社会认可的价值观。食品安全信息传播涉及千万百姓的切身利益,大众传播媒体应对食品安全信息传播中的任何细节都予以监测和把关,既不能缺位、失语,也不能跟风炒作,推波助澜,对社会和民众不负责任,应该树立合理公正的价值取向,传递主流的市场文化。

三、食品安全信息传播的效果研究

所谓传播效果,就是指传播媒介传播出去的各种信息在受众中产生的反应,包括引起的关注、改变的态度以及促使他们行为的改变。食品安全信息传播的面广、受众多,因此它的效果更加明显,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宏观上:是指食品安全信息的传播活动对受众和整个社会产生的效果的总和,这其中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从时间上来看表现为长期的和短期的两种效果。当食品安全信息传播出去的时候,形态各样,对受众的影响也是截然不同的,它能对一起食品安全事件起到安抚和缓解的正面作用;当舆论方向不对的时候它也能激起受众的恐慌情绪,进而给整个社会乃至国家施加不小的压力。

微观上:从这个角度来看,它是以传播者为中心,以信息的来源为探讨的开始,重点把握所传递出来的信息内容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一系列变化,包括认知、情感、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的,它通常是把传播者的传播目的是否达到作为判断是否产生传播效果的标准。如上海“染色馒头”事件后,当地媒体对食品安全信息的传播谨慎而又及时,目的就是缓和调整广大消费者的恐慌心理,希望达到一种行业和谐和社会稳定的局面,但具体有没有达到这种微观的传播效果还需时日。

食品安全信息的传播效果根据其发生的逻辑顺序表现为三个层面,首先,外部信息作用于人们的知觉和记忆系统,引起人们知识量的增加和知识结构的变化,属于认知层面上的效果;其次,作用于人们观念或价值体系而引起情绪或感情的变化,属于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最后,这些变化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即成为行动层面上的效果。从认知到态度再到行动,是一个效果的积累、深化和扩大的过程,这三个层面既体现在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中,也体现在具体的、微观的传播过程中。

四、食品安全信息传播的规律初探

(一)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状况分析

“瘦肉精”事件还未结束,“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牛肉膏”等事件又接踵而来,可见我国当前食品安全领域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当恶性事件的频频出现时,我们不能每次都把责任简单地推到当事人的身上,这背后更是有着监管部门和大众媒体的后知后觉,食品安全信息的传播机制究竟有着什么样的规律,这些是不是都应该值得我们去思考?

一个行业不断地暴露问题除了行业自律松弛外更多的还是政府监管部门的工作不到位,2009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正式施行,根据其规定,超市的散装和自制食品应进行适当的预包装,并有相应标签标明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成分和保质期等信息。尤其是一些自制熟食保质期仅一到两天,保质期一过就应下架销毁。新的规定还加大了对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行为的处罚力度,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10 倍的赔偿金。可是毕竟食品安全保障是件非常繁杂而又系统的事情,它涉及到的环节多、部门广、种类杂等都很难进行有效的协调和统一,而近期我国食品安全事故的时有发生,与我国目前这种食品安全现状是有很大联系的。

(二)食品安全信息传播的规律初探

我国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不单单是由于我国法律法规不完善和监管部门的不健全引起的,媒体在食品安全信息传播方面也是问题多多,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就应该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对食品安全信息的传播有一个系统的把握,特别是在融媒时代的今天,网络媒体、手机媒体迅速普遍,它们具有传播速度快、信息成本低和舆论效应大等特点,笔者在对全文分析的基础上对食品安全信息的传播规律作如下尝试性的初探并予以把握。

1.宏观上要建立科学而又明确的食品安全信息传播体系

食品行业是一个复杂而又敏感的行业,食品安全信息的传播既是政府的责任又是媒体的责任,建立科学而又明确的食品安全信息传播体系是提高信息传播质量和效果的关键。有论者认为,我国食品安全报道问题层出的根源就在于不健全的食品安全信息传播模式。就我国目前的社会状况而言,政府、媒体和企业还没有完全的融合好,经常会因为某些环节的疏忽漏洞而引起各种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比如在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政府为了维护本地的声誉和形象而对事件本身的真相作相关程度上的隐瞒和打压,从而致使媒体在报道时失去了应有的公信力,受众由于得不到确切的信息而惶恐不安,从而谣言四起,整个食品行业都会出现动荡。

2.对食品安全信息的传播者进行专业化的培训管理,提高他们的媒介素养

食品安全信息传播者在整个信息的传播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方面他们能够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同时也能对相关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把关,适时地控制谣言的产生,对食品安全信息的传播者进行专业化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媒介素养是加强媒介自律的有效手段,更是减少食品安全信息报道事故发生的重要举措。

3.提高受众的媒介理念和社会责任感,加强对政府、媒体的监督

在食品安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受众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他们是信息的接受者,是传播效果的检测者,也是对政府、对媒体的监督者。有调查发现,我国受众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处于中等偏弱水平,公众批判接受媒介信息、积极主动思考解读的情形尚不普遍。现代社会媒介发达,信息逐渐走向透明化,提高受众的媒介理念和素养,建立受众对媒体的监督渠道,才能更有效地构建食品安全信息网,形成传播信息,接受信息和反馈信息的一体化,同时受众还要增强法律意识,懂得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因不良的食品安全信息报道带来的利益损害。

4.进行人文传播,既传播信息又传播知识

食品安全信息的传播要忠于事实,准确而全面,既要传播信息又要传播知识,体现一定的人文性,这是和食品安全信息自身属性相关的,食品对于人们至关重要,稍有差错就会产生恐慌和疑虑,人们得不到权威的知识肯定,只能盲目地跟从。受众要求媒体做到准确的信息传播和科学的知识传播相结合,在传播了相关食品信息的同时也给受众传达了相关的食品知识。如针对人们普遍认为食品添加剂不利于健康的观点,有篇报道指出,新修订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22类、1812种食品添加剂被纳入国家允许使用名单中,并明确了使用原则和范围,这就增加了受众的科学知识,以正确的宣传提高了食品的知名度。

五、结语

信息安全心得体会篇8

1、河南省济源市电子政务平台

河南省济源市电子政务平台建设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完全基于互联网。互联网是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积极利用互联网进行电子政务建设,同时高度重视信息安全问题,是加快信息化发展,推进电子政务的必然要求,也是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河南省济源市积极开展互联网上电子政务的信息安全保障试点建设工作,按照“保安全、促应用”的思路,根据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要求,结合先进的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构建了基于互联网的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平台,有效地推动了电子政务建设,并大大地缩减了成本,网络建设费用仅为182.5万元。与原来拟采用“专网”的建设费用相比,仅网络投资一项就节约了662万元,节约比例达到47.4%。

获奖理由:没拉一条专线,没建一个专网,完全基于互联网,这样的电子政务平台,安全问题就成为了重中之重。天融信为其提供的、基于互联网的新型电子政务之安全保障体系,通过对商用密码、VPN等信息安全技术的综合利用,使其实现了全市120个党政部门和全部乡镇(办)的互联互通,建成了低成本、可扩展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

2、山西移动按SOA框架构建电信BSS/OSS体系架构

山西移动通过SOA项目的实施,使得业务流程得到了简化与优化,并构建了新的业务平台。新的业务平台提供了统一的信息应用模式,使得各个层次的业务人员都能获取客户完整、统一的信息,从而让业务人员能加强与客户的互动。同时,山西移动还建成了流程清晰、响应及时的投诉服务体系,基于改良后的体系能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获奖理由:通过SOA技术,山西移动用于投诉服务的核心流程被大量地精减,而且可以通过企业的服务总线来随意调用这些服务,并让业务流程能根据业务需求的变化自由重组,从而将以前几天才能解决的投诉问题在5分钟之内就能得到解决。

3、河南省国家税务局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与监控平台

随着用户业务集中模式的完成,对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高效性和可信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河南省国家税务局所采用的SecFox安管系统就来源于用户对信息系统安全管控平台的强烈需求。

获奖理由: 网御神州SecFox安管平台在河南国税运转非常良好,通过安管平台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用户运维管理的水平,将用户从24小时三班倒的工作方式变为了阶段性巡查、接收告警短信、及时排查故障的常规流程。并且,在最近一段时间的用户反馈中,得到了用户的好评。

4、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广东省地税局南海数据处理中心试点

广东省地税局南海信息处理中心在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试点中的主要业务应用是,内网的税收征管业务与外网的上网业务以及相应的安全管理体系。另外,广东省地税局南海信息处理中心信息系统是税务系统信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东省全省税收业务统一共享的信息处理平台。

获奖理由:通过试点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上积累了开展税务系统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经验,为研究税务系统风险评估工作的有关方法、流程和相关标准规范提供了依据。同时,分析了信息系统所面临的威胁及存在的脆弱性,并针对这些风险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抵御威胁的防护对策和措施,为保障系统的信息安全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5、北京海淀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北京海淀信息办在国信办的统一要求和指导下,与技术支撑单位北京数字证书认证中心一起,结合已经实施的ISO9000、等级保护、风险评估等工作,很好地完成了信息安全管理标准应用试点工作。

获奖理由:通过验证国际上通用的信息安全管理标准(ISO/IEC 27001:2005《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和ISO/IEC 17799:2005《信息安全管理实用规则》),了解和掌握了构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程序、步骤和方法,并探索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与风险评估、等级保护等信息安全保障工作之间的关系,为将来标准的出台做出很大的贡献,试点获得了国信办的高度肯定。

6、深圳证券交易所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深圳证券交易所在国信办的统一要求和指导下,在中国证监会的支持下,结合已经实施或正在实施的ITMS、BCP、CMMI等工作,很好地完成了信息安全管理标准应用试点工作。

获奖理由:通过验证国际上通用的信息安全管理标准(ISO/IEC 27001:2005《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和ISO/IEC 17799:2005《信息安全管理实用规则》),了解和掌握了构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程序、步骤和方法,并探索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与风险评估、等级保护等信息安全保障工作之间的关系,为将来标准的出台做出很大的贡献,试点获得了国信办的高度肯定。

7、卫生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

指挥与决策系统

作为全国第一个跨地域部级应急决策方案,该系统是卫生部信息化规划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基础环境、技术环境、网络与数据平台、应用软件系统等内容。系统投入运行后,在突发事件监测、预警的基础上,可以完成对事件处理全过程的跟踪和处理,满足了突发事件相关数据采集、危机判定、决策分析、命令部署、实时沟通、联动指挥、现场支持等各项要求。

获奖理由:太极 SOA技术在项目中的成功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卫生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根据系统平战结合的设计理念,在“平时”运用该系统进行值班、预警、预案管理等日常业务的处置与管理;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将使用应急指挥系统提供的决策与指挥支持功能,进行事态分析、资源调配、人员派遣等,从而实现了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准确而迅速的处置。

8、基于流媒体技术的大型企业

直播系统

国家电网公司网络直播NV-2005系统的研制与应用,弥补了传统信息传递方式的缺陷,在提高效率和效益的同时节约了成本,并使得各基层单位能在第一时间接收到总部的有关精神,真正做到了零延时,还有效地加强了公司的集约化管理。

获奖理由:基于流媒体技术的大型企业直播系统,作为常态化的网络应用,进一步地发挥了流媒体技术和信息化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为生产一线带来了更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

9、GE服务器整合系统

GE医疗是国内最早使用VMware Infrastructure 3的用户之一,通过使用VMware VMotion、VMware HA等高级功能,来运行Windows 2000/2003和Redhat AS/ES操作系统,从而实现了服务器和基础设施的整合。

获奖理由:GE服务器整合系统的运行,提高了CPU的利用率、降低了管理成本、加速了新服务的部署效率,同时降低了系统的停机时间,并成为GE医疗基础架构的重要支撑。

10、异构协同交通办公自动化系统

广东省交通档案信息管理中心“基于SOA架构的异构协同交通办公自动化系统”是广东省交通电子政务畅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面向全省交通行政管理部门的电子政务基础平台,目前该系统已在全省20多个交通行政管理部门使用。

上一篇:参观图书馆心得体会范文 下一篇:教师暑期学习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