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艺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12-05 11:39:29

外交艺术论文

外交艺术论文篇1

论文摘要:中国文艺理论的发展和文艺学学科建设是中国文艺理论界进入21世纪以来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那么,树立问题意识、间性意识、共生意识、发展意识等学术意识,对解决中国文艺理论的某些概念、范畴和方法与当下文艺实践脱节的问题,有效地把中国传统文论的资源转化为当代文论建设的因素,确立中国本土的问题意识、在中国语境下合理地吸收利用外国文论资源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艺学的学科建设,是中国文艺理论界进入2l世纪以来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不少学者对文艺学学科的发展前景持乐观和自信的态度,但更多的学者是对文艺理论的问题和危机的反思,对其发展充满忧患意识。的确,如何解决中国文艺理论的某些概念、范畴和方法与当下文艺实践脱节的问题?如何有效地把中国传统文论的资源转化为当代文论建设的因素?如何确立中国本土的问题意识,在中国语境下合理地吸收利用外国文论资源?如何在注意文艺学学科的本质特征、学科内涵的同时,重视文艺学学科创新扩容、多元互动的发展趋势?以上种种问题,我们觉得,更新文学观念,在文艺学学科建设中树立问题意识、问性意识、共生意识、发展意识,对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问题意识

文艺学的“问题”,是指文艺学所面临和尚待解决的课题或矛盾。文艺学的“问题意识”,就是能察觉、认识到文艺学的这些课题或矛盾,并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世纪之交的社会文化生活在急剧变化。电子媒质是继纸媒质后的又一次媒介革命;精英文学日见萎缩,文学进一步泛化到大众文化中;图像一跃而成为文化生活的中心,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审美趣味、阅读习惯。与这些变化相应的是文学以及人们的文学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文学观念与现实的文学实践相去甚远,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社会实践向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和问题群,我们应当认识和承认这些问题,积极参与和回应这些问题。社会的转型与文学实践的巨大变化,促使当代的文艺学必须从变革着的文学实践出发,分析新现象、研究新问题,在理论上不断创新扩容,使之适应时展和社会需要。如果文艺理论的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脱离了文学实践,文艺理论就会失去它的生机和活力,成为空中楼阁式的、僵化而无用的东西。文艺学面对当下的文学艺术实践,许多问题凸现出来了。现在人们的文化生活重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文学的需求更偏重于娱乐和情感需求,还有的崇拜自然本能,追求感官刺激。在巨大的感官冲击下,在文学艺术审美生成的日益消解中,如何将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与大众文化很好地结合起来?如何用人文精神来支撑我们的精神家园?如何体现对人的生存处境、对家园邦国命运的关怀?这是文艺学正面临和尚待解决的课题。文艺学应该以专业为依托,积极地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目前,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问题”显得更为复杂。对于文艺学来说,“中国近百年来都始终笼罩在西方主义的阴影下,没有自己的理论话语体系”。对于西方理论,我们更多的是简单介绍,随意嫁接,却没有学会或没有完全学会提出文艺理论的中国问题,并将其提升为中外共享的智慧。当然,借鉴国外的理论资源是必要的,如无数前驱对马克思主义的追寻,如20世纪西方文论对我国文论的丰富和启示。但问题是,借鉴国外的理论资源不是照搬新名词、新术语,或用外国的理论来分析我们的文学现象,而应该是一种对话交锋,是一种创造性的借鉴和接受。

在与外国理论的对话交锋中,如果我们一味地追踪西方世界的理论潮流,提不出自己的问题,没有自己的见解,就很难通过创造性地借鉴和接受他人的理论,来达到丰富、充实和推动中国文化和文论发展的目的。文艺理论从何而来?如何进行古今对话,实现古今贯通?这是文艺学学科建设中需要面对和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文艺理论源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实践。当一定时期的文学经验凝固下来,转化为概念、范畴和相关的方法,并在长期的实践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的时候,这种理论同时也就获得了超越时代和民族的价值。中国的古代文论正是这样。中国古代文论不但有属于我们民族的东西,还有许多属于未来的、中外共享的智慧。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文学理论作为一门理论学科,并不完全依附于所谓当下文学经验,它还有着自身内在的发展、运作规律和规则。”]中国古代文论是中国历代文论家依据不同的时代课题与人生问题,探讨文学创作的经验,追寻文学的终极意义熔铸而成的。它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演变,表现了各种不同的文学批评方法,以及具有民族传统和东方特色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在今天的文艺学学科建设中,我们应该把中国古代文论传统作为一个重要对象。

二间性意识

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多种学科之间、不同种类的文化之间、各个民族或国家之间,都存在着极为丰富多样的对话与交流。而在文学实践中,作者与世界、作者与文本、作者与读者之间也存在着对话与交流。这种对话交流形成了一种主体间性,即“主体一主体”的交互主体性,它包含着主体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否定、相互协调、相互交流。我们在文艺学学科建设中需要和寻找的正是这种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是现代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主要是主体之间的对话、交往关系。

主体间性理论不是从主客关系而是从主体与主体的关系来规定存在,认为世界不是与我无关的客体,而是与自我一样的主体。从这一理论出发,来探讨文学的主体间性,可以实现方法论上的根本变革。文学的主体间性表明,文艺活动不再是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或者认识,而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其中,创作活动乃是艺术家与所描绘的对象或者人物之间的相互交流,而接受活动则是读者以作品为中介与作者之间的对话交往活动。文学创作活动表现为作家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作家与生活不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分离和对立的关系,而是主体间相互作用和交流对话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主体不是站在生活之外去客观地观察和认识生活,而是把事物也看作有生命的主体,与其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对话交流关系,“我听过我的身体进入到那些事物中间去[3_,它们也像肉体化的主体一样与我共同存在”。“在一片森林里,有好几次我觉得不是我在注视森林。有那么几天,我觉得是那些树木在看着我,在对我说话。”中国古代的艺术家们也曾多次描绘过人与自然的这种相亲相融、和谐统一的密切关系。显然,在艺术家眼里,人与自然之间,没有不可跨越的鸿沟,人来源于自然,在本质上同于自然,因而人和自然之间是天然地可以相通的,是一种真正的相互作用和对话交流的关系。事实上,作家在创作中所描绘的从来都不仅仅是事物的客观属性,而是自己与事物之间所建立起的这种主体间的对话交流关系,这是与以往我们对于艺术活动总是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统一来加以解释是完全不同的。

文学作为主体间性活动,把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转变为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从而进入了真实的存在。在文学作品中,文学形象“不仅仅是作者议论所表现的客体,而且是直抒己见的主体”。这个主体不是与我无关,而是与我息息相通的另一个自我。文学活动是自我主体与文学形象间的对话、交流,在这种对话交流中,自我主体以最大的诚挚和最深切的同情对待文学形象,倾听文学形象的述说;同时自我主体也向文学形象敞开了心扉,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在这里,文学形象与自我主体是同等地位的主体存在,主体之间始终贯彻着平等的对话、交往精神。

艺术接受也是一种主体间的交往活动,读者不仅要和作品中所表现的人的世界进行交流,更重要的是读者可以以作品为中介,与作者建立起精神上的对话交往关系。文学不是孤立的个体活动,而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产物。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人物是作者创造出来的,它饱含着作者的情感,蕴含着作者的倾向,这使得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自然而然地会发生某种情绪上的反应,或欣喜、或愤怒、或悲哀、或惊骇、或振奋……读者与作者作为两个主体,以作品为中介在进行着文学经验的交流、沟通,从而形成了某种共识。因为,文学经验不仅仅是个体的,而且是社会的,是社会互动的结果。如果我们理解了文学活动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我们也就容易理解文学活动是一种主体间的交往对话活动。

三共生意识

文艺学学科不可能有一种非此即彼的绝对真理,也不可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结构。文艺学学科自身的建设,文艺学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关系,都应当凸现出一种交往对话、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共生共荣的思维。

我们看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曾被当作一元的、绝对的真理,其他的文艺理论流派都一一遭到批判、排斥。这一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定式,就会成为教条式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认为不是好的就是坏的,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就是反马克思主义的,这完全是一种只讲对抗不讲互动、只讲斗争不讲融合的思维模式。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马克思主义文论就是从西方古典美学、特别是德国古典美学中吸收了有益的成分并在同它们的对话交锋中得到确立并超越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科学性、指导性,体系性是毋容置疑的,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不可能代替全部文艺理论。文艺理论中还有许许多多问题,被古人和今人讨论着,而当下文学艺术实践中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更是他们不可能涉足,也难以预见的。我们发现,20世纪8o年代以来传人我国的各种外国的文论学派有许多新的主张与独特的见解,这是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所看不到的。这些理论的引入,大大地开阔了我们的学科视野,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理论语言,文艺理论也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从一元走向了多元,从对立走向了互动。

文艺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不是一种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对话、交往、互动的关系,特别是在当代文艺学学科发展中,文艺学的跨学科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文艺学学科不可能孤立地就文学谈文学,文艺学学科总是与哲学、语言学、历史学、社会学、伦理学、艺术学甚至自然科学相联系。如产生于2o世纪中期以后的当代文化批评,其思想资源除了马克思主义以外,还包括2o世纪各种文学与其他人文科学的成果。近些年来兴起的生态批评也是跨学科的。宣扬美学上的形式主义或是学科上的自足性是成不了生态批评家的。生态批评特别从科学研究、人文地理、发展心理学、社会人类学、哲学(伦理学、认识论、现象学)、史学、宗教以及性别、种族研究中借鉴阐释模型。文艺学的跨学科方法说明,文艺学学科的知识形态不只是一个学科自足性的概念,而是一个既与学科的知识谱系密切相关、又包含和融汇着其他学科的特定的思想、观念、理论与方法的多元知识系统。

四发展意识

文艺学的生命价值在于它的实践性、开放性、多元性,从根本上说,它所强调的是一种发展意识。西方文论在发展。2o世纪被称为“批评的世纪”,这一世纪,西方文论得到了惊人的发展,这种发展态势表现为:一是流派繁多,数十个文论学派此起彼伏,异常活跃,远远超过了l9世纪西方文论的流派数量;二是批评新潮不断迭起,交替的频率越来越快。一般说来,当代西方文论一个流派从创立到衰落不过二三十年,繁荣时期的周期更短,以至出现了名目繁多的文论流派“各领风骚三五年”的景象;三是多个流派之间既有尖锐的冲突交锋,又相互交叉、渗透和吸收,呈现十分复杂的关系,不少文论家同时成为两个甚至几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一个流派中也可能同时吸纳几个流派的文论家。正因为这些,2o世纪西方文论才得以繁荣,才得以快速发展。

中国文论也在发展。二三十年代传人我国的马列文论,近十多年来吸引我国不少学者注意的文艺心理学、文艺符号学、叙述学、文学本体论、原型批评、文学接受理论等等,它们既使我国传统文艺理论得到了更新、发展,又拓宽了文艺理论研究的道路,文艺理论出现了交往对话、开放多元的新局面。我国古代文论的研究,同样受到新观念、新方法的激活而使其深邃的内涵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世纪之交发生了从语言论到文化的转向,给文艺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营养。影视与网络的发展,使文艺的传播变得快捷而方便,而大众文化的发展,则对传统精英文化提出了强劲的挑战,并使许多边缘化群体和个人参与到文学艺术之中,而文化诗学则以它的政治学旨趣、跨学科方法、实践性品格、边缘化立场和批判性精神,给文艺学的发展增添了十分强有力的新视角和新方法。

文艺学要发展,就应该坚持走自己的路,要在“立足于我国现当代已形成的文论传统的基础上,以开放的胸怀,一手向国外,一手向古代,努力吸收人类文化和文论的一切优秀成果,进行创造陛的融合和发展,逐步建立起多元、丰富的适合于说明中国和世界文学艺术发展新现实的、既具有当代性又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开放体系”。在文艺学学科建设中,西方文论资源无疑成为了我们重要的理论参照。对于西方文论资源,我们要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从自己的问题意识出发,认真分析在引进、选择中的得失,通过积极地对话交锋,使西方文论中真正有用的东西能为我所用,以起到推动我国文论发展的作用。文艺学的学科建设不可能撇开我国的文论传统。对于古代文论和“五四”以来的文论传统,我们应该把它作为建设新的文艺理论的重要资源,对于那些揭示了文学艺术的某些普遍规律,能指导我们当前的文学艺术创作实践的东西,我们应当继承吸纳,使之成为文艺学学科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

外交艺术论文篇2

培养大量高素质的艺术管理人才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之虽然目前我国已经有许多高校及专业艺术院校都开设了艺术管理专业,但各学校在理论研究、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实践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基于此,对于我国目前艺术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现状的质性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科专业归属不明晰。艺术管理是艺术学与管理学的交叉学科。艺术学与管理学学科特点不同,研究对象也不同,因此在学科专业定位上应注艺术管理专业的伦理性与价值性,随着我国经济文化建设的不断进步以及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国内高校相继开设了艺术管理专业,但是各学校艺术管理专业在涉及艺术管理专业学科定位的问题上,观点和论证存在着较大分歧。例如,有的高校把艺术管理专业划为管理学院的一个分支,隶属于管理系,而有的将其作为艺术学院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对艺术管理的专业学科定位不同,各学校学者在对专业理论知识内涵与外延的把握上,以及在理论体系建构等方面的研究,也都是大相径庭的。这种情况表明,艺术管理的专业学科定位还有待进一步地分析和厘定。艺术管理专业发展方向模糊,专业学科定位不明,缺乏可论证性和可操作性,这些都不利于该专业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第二,课程专业设计较为散乱。艺术管理专业,从本质上讲,培养的是艺术管理专业人才。这种人才既需要具有对艺术的高度理解和鉴赏能力,又需要对各级各类的文化组织及其运行管理有一定了解和掌握H,除此之外,还强调对市场营销和金融贸易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及管理技能具有一定程度的涉猎和掌握。具体地说,首先,在课程设置当中如何把握理论基础课程和实践课程之间的比例,应该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而在现实实践中,很多院校在专业设计和论证的过程当中,仅仅用一句“艺术与管理并重”就草草了事,这在理论上是可能是讲得通,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却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其次,从艺术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设计来看,艺术管理需要将管理学、艺术学、文化政策学、文化社会学和文化经济学等专业和课程相结合,这在现实中对于各学校、各学院以及各专业学科之间的协同创新能力,提出了很高的挑战。最后,在进行具体课程的设计和论证时,必须尊重艺术的内在规律性和特殊性。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深刻地认识到艺术管理所具有的比较严格的外部约束性。在任何社会中,艺术管理的实践都不能忽视外部合目的性的规范,都要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为创造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成果而努力奋斗,这也是由艺术管理的艺术属性决定的。

第三,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艺术管理专业是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一门专业和学科。近年来,随着国家GDP总量的不断攀升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我国的经济文化建设、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等都得到了迅猛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一定意义和一定层面上都推动了高校艺术管理专业的迅速崛起。但是,相对于繁荣发展的艺术管理实践,国内艺术管理理论的研究还相对滞后。由于对艺术管理的某些相关理论还存在分歧,缺乏统一的认识,各级各类学校在设置艺术管理专业时的专业重心、学科建设、运行模式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高校艺术管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另外,在艺术管理专业具体的教学实践当中,各教育主体对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的比例的掌握也存在一定的偏差和不足。艺术管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管理主体通过各种手段、方式和途径对艺术组织实施管理,以达到促进艺术组织发展,最终实现对艺术价值的追求的目的。艺术管理是连接艺术家与受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艺术管理专业的核心研究对象是艺术家、艺术成果和艺术市场,管理学的各种理论和手段是帮助实现其研究目的重要工具。总之,对于艺术管理专业理论与实践联系的亲疏程度,仍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思考和改革。各学校需要结合本校优势资源,办出特色,以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专门艺术管理人才。

二、高校艺术管理专业发展问题的量性分析

前面阐释了高校艺术管理专业发展问题中有关质的维度的分析与研究,以下将对高校艺术管理专业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量的维度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

第一,师资投入数量不足。师资力量投入不足问题是目前各大高校在开设艺术管理专业中所面临的严重的发展瓶颈。根据调查,目前我国各大高校艺术管理专业的教师配备明显不足,个别大学的艺术管理专业教师仅仅只有两名。更有甚者些高校艺术管理专业的教师是在学校创办该专业后,通过自学,临时顶替作为该专业的授课教师的。由此可见我国高校艺术管理专业的教师资源十分缺少,师资力量十分有限。虽然这个新兴专业目前在我国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但是真正专心于该专业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师资人才确实是“凤毛麟角”。我国高校应该“不拘一格用人才”吸纳那些在艺术管理专业领域有作为的专业人才,特别是年轻学者,设立重点扶持项目,加以重点培养。另外,各高校对于艺术管理专业的资金和基础教学设施的投入和改善也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因为目前大部分高等院校在师资配备和教学软、硬件设施等方面明显滞后于招生工作,尤其缺乏既熟练掌握艺术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又具有艺术管理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和教师。

第二,人才培养数量缺乏。在艺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和不足:一是高校艺术管理专业师资人才和素质能力的培养、提升问题;二是高校艺术管理专业生源数量和质量以及对学生理论和实践素养的培养、教育问题。我国最早的艺术管理人才培养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由上海戏曲学校举办的“艺术管理专修班”,被普遍认为是艺术管理专业最早开展的人才培养实践。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各大艺术院校以干部培训、成人教育为主要培养形式,培养出一批当时国家急需的文化管理人才。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注意到艺术管理专业相关学科的建设,全国一些高等艺术院校相继开设了艺术管理专业,并且以本科教育为主,开始系统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艺术管理人才。2005年,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CAAEA)成立,为全国高等院校艺术管理专业建设提供了一个更加广泛、有效和实用的研究交流、信息沟通平台。近几年,艺术管理专业发展迅速,不仅各艺术类大专院校纷纷建立起艺术管理系,而且国内各大综合类大学也分别以学科交叉的形式开办艺术管理类专业。尽管如此“艺术管理”在我国仍属新兴专业,目前尚未形成完整而规范的专业建设体系,因此在人才培养数量方面,更是存在很大的缺口。如何保证艺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数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促进我国高校艺术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的重要问题。

第三,内外交流数量不多。在我国高校艺术管理专业发展的经验交流方面,主要存在两方面的不足:—是国内交流不足;二是国际交流不足。一方面,国内艺术管理专业发展经验交流数量不多的问题,主要指的是随着目前我国创办艺术管理专业的院校越来越多,该专业的教育资源、师资力量也显露出了供不应求的苗头,因此,如何整合我国高校艺术管理专业发展的现有的教育资源以扩大有效供给,以及如何促进我国综合类高校在管理学专业方面和艺术类高校在艺术学专业方面的优势资源的融合与交流,进而更有效地促进我国高校艺术管理专业的健康长远发展,将成为一个意义深远、影响深刻的重大课题和研究问题。另一方面,我国高校艺术管理专业发展在国际交流层面也明显存在着数量不足之欠缺。这主要表现在,目前我国国内只有少数较早开设艺术管理专业的高校正在筹划与国外尤其是美国的一些著名高校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学术交流和联系。除此之外,我国国内其他的普通高校及艺术院校都很少,甚至是几乎没有与国外艺术管理专业进行交流合作、协同创新的经验和经历。这在一定程度上是难以保证我国高校艺术管理专业在起步阶段就能与国际接轨,是不利于吸收、借鉴国外高校艺术管理专业发展的先进经验的。

三、高校艺术管理专业发展问题解决的质量策略

党和国家都十分注重创新,作为党的总书记和国家主席的同志也不断强调了创新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实现创新。党和国家制定的近两个五年规划都强调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想要促进我国文化事业及文化产业的发展,其中一项关键任务就是必须要为文化经济社会培养出一大批既有艺术素养和眼光,又有管理、决策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艺术管理人才,因此,我国高校艺术管理专业必须从质和量两个方面采取更加积极稳妥的发展策略,以促进其自身的健康持续发展。

首先,必须加强理论研究创新,明确专业学科属性。想要促进我国高校艺术管理专业的健康长远发展,就必须加强对艺术管理专业理论的研究与创新,倡导对艺术管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探索。社会对于艺术管理类人才的需求,是我国目前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必然。艺术管理专业在国外已经开设了有六十多年的历史了,在我国也开办了十余年左右。目前,我国开设该专业或方向的高校已经超过百所,其中不仅有综合性大学,也有艺术类院校和财经类大学。但是,纵观这些高校已经开设的艺术管理专业,有的是按照普通类方式招生,有的则是按艺术类招生,招生方式的不同导致了生源水平的参差不齐,也导致了相关政府教育部门没有给艺术管理专业指定统一的培养目标与方案,这些因素毫无疑问地都是不利于我国高校艺术管理专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如果我国高校能够在艺术管理专业的学科归属问题上达成一个基本的共识,这对于该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将是具有关键性作用的。众所周知,艺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主要趋向于艺术学学科,其旨在培养适应于我国当今经济文化建设领域,可以从事艺术创意与策划、艺术经纪活动、艺术传播以及艺术营销等方面的专业创意人才。艺术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突出的学科交叉性的特点,然而将其设置在艺术学院更为合适。艺术管理专业建设的基本方针应以艺术学为基础,以管理学为指导。基于艺术管理活动的复杂性特点,只有在充分遵循经济规律和管理规律的同时,又谨慎地遵循艺术活动的特殊规律,才能取得艺术管理效果的最优化。因此,只有坚持以艺术为基础,以管理为指导的基本方针,才能促进我国高校艺术管理专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

其次,必须加强师资力量投入,培养专业学科人才。师资力量是我国目前各大高校在开设艺术管理专业时所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对于艺术管理专业的师资而言,由于这个新兴专业在我国目前正处于力量强劲的起步和快速壮大阶段,所以我国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才不官是现在,还是在未来,将会越来越多。我国高校应该不拘一格,吸纳那些在该领域有作为的人才,邀请这些人以讲座的形式或者特聘的形式,用自己的实践和经验现身说法,为高校里艺术管理专业的学生们“传道、授业、解惑”。同时我国各大高校还应该共享师资资源,定期进行学术间的交流。毫无疑问,如果没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就无法很好地促进我国高校艺术管理专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为此,国家相关政府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同时提高全社会对艺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认识。另外,高校应该营造艺术管理专业人才成长和培养的良好环境与氛围,调动他们对艺术管理专业学习、研究和创新的积极性,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这里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就是,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应该更加重视本民族艺术管理专业教育的发展,激发民族文化艺术内部管理意识,以本民族艺术文化为自豪,积极管理、传承和发展自己民族的艺术文化。

最后,必须加强专业横向交流,实现专业学科协同创新。由于艺术管理专业是艺术、经济以及管理等学科在实现有机融合的基础上而发展形成的新专业,所以我国高校原有师资配备存在条块分割的状况,导致艺术类教师不懂经营管理,同时管理学教师又不懂艺术创意和鉴赏,这种教师素质结构明显不符合艺术管理专业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因此,我国高校应该在加强学科间合作的同时,整合原有院系和专业师资之力量,通过加强拥有不同专业特长和知识的教师、学者彼此之间的横向交流,形成知识互补,进行协同创新,逐步完善艺术管理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另外,我国高校还应该邀请国外从事艺术管理专业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活动的相关专家学者来我国进行学术交流,与此同时,各学校也可以派出优秀的教师出国培训,以进一步增强专业知识和人才素养。这样才能为我国高校艺术管理专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和智力支持。

外交艺术论文篇3

    一、两大体系:中国艺术学科体系内涵

    艺术学科体系由关于人类艺术实践的全部知识构成的。正如马采先生所说:“艺术学就是研究关于艺术的本质、创造、欣赏、美的效果、起源、发展、作用和种类的原理和规律的科学。这是艺术学的目的,同时也是艺术学的意义。”②整个学科体系基本内涵包括艺术史论和艺术创作实践与应用两大体系。

    1.艺术史论体系

    如果把艺术学科比作一幢大厦,那么艺术史论体系则是整幢大厦的基石。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类实践活动,艺术属于社会历史范畴。它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并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变化与消亡。人类艺术史与人类社会史相伴相生。考古学的发现证明,数万年前的原始人类就已经开始了早期的艺术实践活动,直到今天,艺术实践在人类社会任何一个发展时期从未间断过,而且正在继续,并将一直继续下去。从某种意义上讲,一部人类艺术史就是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超越万年的艺术史为人类社会留下了无比丰厚的艺术遗产,积累了极其宝贵的艺术实践经验,这些都为今天和以后的艺术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营养和思想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因此,艺术史是整个艺术学科体系中的第一块基石。具体说来,中国艺术学科体系中艺术史部分主要包括带有一定普遍性的人类艺术通史,如中国艺术史、外国艺术史等;以及具有鲜明个性色彩的门类艺术史,如中外音乐史、中国书画史、西方美术史、中外雕塑史、中外建筑史、中外戏剧史、中外舞蹈史、中外电影史等。艺术理论是在梳理和总结人类艺术史和艺术实践的基础上,对人类艺术实践活动的起源、本质、特征、功能等基本原理和规律的归纳、概括和抽象。艺术学理论体系主要研究艺术的本质、艺术的起源、艺术的分类、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等内容,具体学科包括艺术学原理、艺术美学、艺术哲学、艺术批评学、艺术类型学等。艺术史论体系奠定了艺术学科体系的基础,是整个艺术学科体系的血脉和灵魂。没有艺术史论体系,艺术学科体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艺术创作实践与应用体系

    艺术史论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在梳理和总结人类艺术实践规律的基础上为艺术创作与实践提供理论借鉴和指导,进一步推动人类艺术实践的创新、发展和繁荣,进而创造出更多、更高质量的艺术作品,让人们在获得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的同时,心灵得到净化,性情得以陶冶,人格更加完善。艺术史论研究最终要回到艺术创作实践中,没有对艺术创作实践与应用的关注,艺术史论研究就成了纸上谈兵、空中楼阁。如果说艺术史论体系是艺术学科体系建设的基础和逻辑起点,那么艺术创作实践与应用体系则是艺术学科体系建设的目的和旨归。具体而言,艺术创作实践与应用体系包括对音乐、舞蹈、美术、书法、设计艺术、戏剧戏曲、电影、广播电视艺术等各门类艺术创作规律、创作技法、创作方式的研究。

    作为一个整体,艺术学科体系内涵包括艺术史论和艺术创作实践与应用两大体系。具体到每一个门类艺术学科,其内涵也主要由这两个部分组成。如美术学科体系里既包括中外美术史、文物鉴定与修复、民间美术研究等史论研究内容,也包括中国画、油画、版画、壁画、雕塑等美术应用研究与实践等部分相关学科。戏剧戏曲学科包含戏剧戏曲发展史论的教学与科研,以及为戏剧戏曲编导、表演舞台实践的教学与科研。前者是戏剧戏曲学的主导、核心部分,侧重于学习、研究中外戏剧史、戏剧理论、戏剧批评、比较研究,兼及剧场建设、舞台设计、戏剧管理,着眼于从案头艺术、舞台艺术、综合艺术等不同角度,对中西戏剧戏曲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后者是前者的衍生与辅助环节,包括剧本编辑理论与实践、戏剧导演理论与实践、舞台设计、灯光技术、化妆技术等具体内容。

    艺术设计学科包括艺术设计史论和艺术设计创作及制作系统的教学、实践与研究。前者主要研究艺术设计历史脉络、艺术发展规律、美学流派表现、理论方法呈现等内容。后者主要包括艺术设计思维训练、三大构成规律的学习、设计素描、色彩课程的学习、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设计实践类课程的学习等内容。电影学科包括电影历史及理论与电影创作及制作系统的教学、实践与研究。电影历史及理论系统,主要研究电影艺术历史、发展演变规律、美学思潮、理论方法等内容。电影创作及制作系统,主要包含电影艺术创作规律的探索和电影艺术制作技巧的提升两大范畴,涵盖了编剧、导演、摄影、美术、录音、剪辑、动画、管理等全部的电影制作部门。此外,音乐学、舞蹈学、书法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等其他门类艺术学学科体系内涵也同样主要由史论体系和创作实践与应用体系两大部分构成。

    二、四大部类:中国艺术学科体系外延

    艺术学科体系外延包括所有关于艺术史论体系和艺术创作实践与应用体系的相关学科,主要有一般艺术学、特殊艺术学、边缘艺术学、新兴艺术学四大部类。一般艺术学即探索人类整体艺术实践活动普遍规律的学科,包括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美学、艺术哲学、艺术批评学、艺术类型学等关于艺术学基本概念、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的学科。特殊艺术学即门类艺术学,包括音乐学、美术学、舞蹈学、戏剧戏曲学、设计艺术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及最具民族特色的书法学等。边缘艺术学即艺术学与社会学、心理学、符号学、人类学、文化学等人文社会科学交叉形成的艺术社会学、艺术心理学、艺术符号学、艺术人类学、艺术文化学、艺术教育学、艺术传播学、艺术管理学、艺术经济学、艺术考古学、艺术文献学、艺术伦理学、艺术法学、宗教艺术学、比较艺术学等艺术学边缘学科。新兴艺术学即探索和研究以电子计算机、互联网、3D、激光全息等为代表的新兴科学技术与艺术创作实践相结合产生的诸如计算机艺术、视频艺术、全息摄影艺术、交互艺术、虚拟现实艺术、网络艺术、动画艺术、立体电影艺术等新兴艺术的学科。

    以上只是对艺术学科体系外延大致轮廓的粗略勾勒。艺术学科体系外延十分丰富,而且艺术学科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动态体系。随着艺术创作实践的发展和艺术研究的逐步深入,艺术学相关学科和领域得到将逐步拓展,更多新兴艺术学科将不断产生,艺术学科体系外延将永远处在发展、变化和不断丰富的动态过程中。例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趋向,“美术”的边界不断模糊,美术学科体系的外延正在不断拓宽。传统意义上的美术,各门类间有着明确的“质”的界定,根据不同的审美观念而确立审美价值。相反,排斥美术的门类划分,把美术与日常生活的元素不加区分地融合为一体,美术的价值不再以审美价值为重要标准,而成为思想、概念的载体,成为“美术”新的意义。当今社会进入了“图像时代”,在影像高度发达的时代,绘画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和同化。绘画与影像的结合有了更多的可能,这不仅改变了获取信息、掌握规则的基本方式,也使得绘画的本质与形式经历了重大的改变。美术学科出现了跨学科的特点:艺术开始寻找媒介表达“观念”,装置艺术、偶发艺术、行为艺术以及多媒体艺术借助造型艺术归入观念艺术的范畴。公共艺术专业的观念和方法开始向社会公众靠拢。新媒体艺术随着信息科学及电子技术的进步,综合了影像、网络、计算机交互式媒体以及其它艺术材料而生发的新兴艺术,进一步模糊了“美术”的边界,打破了人们习以为常的视觉传达方式,突破了传统的审美准则。新世纪的十年时间里,卡通、flash动画和电子游戏互动又成为新媒体艺术不断使用的最新手段,成为集声、光、电、图形为一体的综合知觉艺术,将“美术”纳入一个更为立体、丰富和真实的空间,实现了艺术表达的新途径和新内容。这使得美术学科的外延越来越宽泛,学科间的交叉组合日趋明显。再如戏剧戏曲艺术,其综合性决定了戏剧戏曲学学科外延的广阔性。就戏剧戏曲的一度创作———文本而言,隶属文学研究的范畴;而就其二度创作———舞台艺术来说,它又与音乐、舞蹈、造型、舞美、灯光、呼吸发声等密切相关,因此与音乐学、美术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等邻近学科互相交叉、互为参照、互相影响,并且与生理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人类学、传播学等非艺术类学科建立了密切联系。因此,戏剧戏曲学教育体系中,不但有编剧理论与创作实践、戏剧学、外国戏剧、中国戏曲史论、中国话剧、戏剧导演理论与实践、戏剧(影视)表演理论与实践等专业方向,而且还有舞台设计与理论、舞台服装设计与理论、舞台化装设计与理论、舞台灯光设计与灯光技术、舞台美术历史与理论研究、舞台美术绘画造型与理论、电脑美术设计与理论、舞台设计(绘景)与理论、戏剧管理等相关领域的拓展。由于戏剧戏曲艺术特定的教化、娱乐功能,其外延还延伸到“教育戏剧”或曰“戏剧教育”领域,对特定人群的社会化角色设定、角色扮演、角色转换等给予艺术支持。

外交艺术论文篇4

《TEFAF 2016 全球艺术市场报告》中文版由上海文化艺术品研究院编译,上海自贸区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联合。此次《TEFAF报告》撰写人克莱尔・麦克安德鲁(Clare McAndrew)首次亲临现场,对《TEFAF报告》作深入的解读。TEFAF艺术市场报告于每年3月初在欧洲艺术古董博览会(TEFAF)期间。作者麦克安德鲁是经济学博士,自2008年开始从经纪人、拍卖行以及研究机构收集数据,跟踪全球艺术市场的逐年变化,进行全面调研分析,目前这份报告已确立了国际权威性。

今年的TEFAF艺术市场报告显示,2015年全球艺术品市场销售额达到了 640亿欧元,较 2014 年略有回调,是持续三年强劲增长后的首次轻度下滑。2015年全球艺术品市场由三大艺术品市场主导:美国(43%)、英国(21%)、中国(19%)。销售额同比下降7%,低于2014年的682亿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销售量(交易数量)也同比下降了 2%,总量为3810 万件。《TEFAF报告》指出 2015 年全球艺术品市场呈现出两极化的发展趋势,并探讨了各细分市场、全球财富和艺术品收藏的模式变化、艺术品博览会和网络销售的增长,以及艺术品市场对经济的影响。

本次“上海对话”高峰论坛的四场圆桌议题分别为“艺术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全球化与中外文化艺术交流”“新经济形势下拍卖市场的变革”和“自贸区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论坛以中国新经济体制为背景,宏观上从文化产业、一级二级市场、自贸区艺术等方面展开讨论,充分解读政府文化产业发展政策,贯彻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思想,为中国艺术品市场及自贸区文化艺术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微观上,分析行业数据,透析市场动向,共同探讨文化艺术领域的焦点问题,为艺术品收藏者提供收藏投资建议。论坛有助于解决市场发展中的困境,为推进艺术品市场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外交艺术论文篇5

一、对抽象艺术的追问

中国传统艺术具有丰富的抽象形态,但如何把中国的文化问题导入到当代的视觉审美之中,这是一个问题。从国际视野审视,抽象艺术已不再作为一种艺术问题,说明这一艺术形态已成为一种成熟的艺术门类。但在中国当下,抽象艺术尚有许多值得重新认识的理由,因为,我们的当代艺术发展过程没有与世界同步,在认识方式,思维方法以及艺术呈现方面,需要更广泛的交流。西方的现当代艺术的发展,是与西方哲学思想和科技的发展轨迹相吻合的,是与抽象思维相联系的,这一点可以在众多的西方现当代艺术流派中清楚地看到,其艺术方式是建立在形而上的抽象逻辑中的。也就是说西方的思想史与艺术呈现是相互交叉或彼此影响的。这一点使得西方的艺术家们,在艺术语言的探索方面得以极大的空间。而我们却没有经历过这样一个过程,没有行进在国际现当代艺术的进程中。因为中国的美术教育是不太重视这一点的,这与教学方向有关。所以,当改革开放大开国门时,我们面对西方文化时,只能是被动地经历了排斥、接受、模仿、跟风这样一种被动、没有根基的过程。当然,经过艺术家长期的努力探索,当下的中国呈现出了一些具有中国语素、文化指向与语言创新的艺术佳作,但从整体审视,出现了后劲不足的状况。我国的艺术教育很少将抽象艺术作为一门课程,也较少地对抽象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较为缺乏对这一问题的理性认识和客观态度,还存在着对抽象艺术一定程度的模糊认识。这些状况,是促成《雕塑》杂志为什么要再次追问“抽象”这一问题的原因。鉴于此,《雕塑》杂志从2011年就开始举办“全国抽象雕塑高级研修班”,至今已连续举办了5届,相应的抽象雕塑展也已经举办了3次。这是一个全国范围的,连续性的学术活动,是一个具有学术使命的坚持、坚守。从中可以体会到当下艺术家,对于抽象艺术思维方法如何把握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其实,举办研修班的目的,不仅仅是对于抽象艺术有一个系统的把握,更重要的一点是从形而上对抽象思维和方法做一种认识。因为抽象是一个认识论问题,而不仅仅是方法论问题。

对于抽象艺术,长期以来始终被认为是外国的艺术方式,这是一种误读,因为无论是中国的哲学还是文学艺术,均充溢着高妙的抽象思维。抽象思维,自古有之,我们应以客观的态度来认识这一问题,用科学的方法论来重新建构中国的抽象艺术。《雕塑》杂志的所为,是对于抽象艺术,更深一层的道理是对于认识论问题,方法论问题,所进行的具有反思意义的探索!

二、对“诗性・介域”的阐释

抽象的思维过程,是主观意识活动的过程,这种艺术是一种脱离于自然对象外观的艺术表现形式。为什么将此次当代抽象雕塑展命名为“诗性・介域”呢?因为抽象艺术所呈现出的形态具有引发受众自由想象的审美空间,这种想象是富有诗性语素的。而诗性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抽象思维的训练正是为了更好地培养艺术思维。这一点也便是将此次抽象展冠以“诗性”的缘由。

交叉是我们当代艺术和当代科学的一个特别重要的灵感源泉,一种学科一旦踏入另外一个领域必然会产生交叉,产生新的逻辑关系,出现新的学科。抽象是舍弃事物非本质特征、抽离事物本质特征的一个综合过程,所以,它具备了跨领域、跨学科的可能性。因此,与“诗性”相联结的“介域”便是引导我们的思想介入到一种新的认识领域,去进行新的创造。所以,本次抽象雕塑展览以“诗性・介域”为主题。这个命题是对抽象艺术特质和艺术创新问题的追问。

三、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一次文化实践

中国当代抽象艺术立足于国际文化视野,在交流与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表现方式,显现出独特的精神气质。抽象艺术是诗性的艺术,抽象艺术具有诗性语言的意象和超象因素,这种诗性语言是一种超越地域的,超越国界的人类共通语言,是一种能够介于不同文化领域的艺术语言。

外交艺术论文篇6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相连”。我们要始终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动全区舞台艺术出精品、树高峰。

将舞台艺术精品创作作为全区艺术工作的重中之重。内蒙古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富集、文化魅力独特,这是舞台艺术出精品树高峰的重要资源优势。自治区文化厅要带领全区文艺工作者全面树立核心意识、核心理念、核心思维,把精品剧节目的创作作为艺术工作的第一要务抓紧抓实。一要抓好剧本创作,建立自己的优秀剧本项目库;二要遵循艺术规律,灵活把握好创作节奏;三要加强艺术创新,增强原创能力;四要用足用好国家艺术基金相关政策,借力推进重点剧节目创作。

实施好文化惠民演出工程。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我们要不断深化文化惠民工作机制改革,鼓励和引导全区各级各类文艺院团深入基层、深入农村牧区开展惠民演出活动。通过演出和交流,感受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以及他们的心愿、心情、心声,从而不断修改和提升作品,创作出真正能表现国家蓬勃发展、 生活酸甜苦辣、百姓欢乐忧伤的感人肺腑的剧(节)目,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积极推动草原文艺走向世界。我们将继续把文化走出去放在首要位置予以高度重视,认真总结这些年来对外文化交流的成果和经验,拓展走出去的渠道和平台,创新方法和手段,尤其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艺术交流会更加频繁和活跃。计划将蒙古族无伴奏合唱、民族交响乐、优秀民族舞剧、话剧等一些在国内具有较高艺术水准和知名度的民族艺术品牌推向国际巡演,并拟请国外著名艺术院团及艺术家来我区互访演出。不仅要在国外进行商业演出推广,还要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内蒙古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

抓好艺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在艺术人才的培养上,我们要鼓励和支持本土艺术人才主动承担起原创剧目的创作主体责任,在实战中不断历练成长;支持鼓励和组织本土艺术人才经常参加艺术采风活动,在实践生活中汲取创作营养,寻找独特的心灵感应和表达方式;引导本土艺术人才强化学习,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引导本土艺术人才坚守艺术理想,笃定恒心,一心一意搞创作演出;充分发挥好领军人才的作用,通过项目带队伍,做好传帮带工作。在艺术人才的引进上,一方面要采取刚柔结合的方式引进区内外高层次的艺术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国内外艺术院校和艺术院团的沟通合作,建立起长效的艺术人才培养机制。

外交艺术论文篇7

关键词:交互艺术;沉浸式体验;艺术教育;交互艺术教学

1“交互艺术”与“交互式体验”

1.1交互艺术发展简史

所谓交互艺术,通俗来讲,即能够使艺术鉴赏者参与艺术作品,真正意义上与艺术作品在某些方面产生互动,给予艺术鉴赏者体验感,而非像常规艺术形式那样单纯靠感官使鉴赏者被动接受的一种新兴艺术门类。交互艺术理论和其前身均萌发于20世纪,伴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交互艺术作品所带给受众的艺术体验也越来越细致和强烈,至今,交互艺术的代表——电子游戏、交互装置艺术、剧本体验推演等,已经成为大众审美领域炙手可热的全新“宠儿”,而增强鉴赏者和艺术品间互动性的探讨与尝试,也已经成为艺术创作领域最尖端和前沿的话题之一。那么,交互艺术到底是怎样带给受众不同于常规艺术门类的独特体验的?这要从其发展的起源说起。“交互艺术”的雏形最早可以追溯到1938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放送的著名广播剧《世界大战》,该剧由英国科幻小说大师H.G.威尔斯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美国著名电影人奥逊威尔斯自导自演,主要讲述了火星人入侵地球的故事。该剧以日常新闻中插播紧急信息的形式推动故事剧情发展,配合真实的地名、几近以假乱真的声音效果,在当时二战前夕的紧张气氛下,使得上百万收听该剧的美国和加拿大广播听众信以为真,数十万人甚至逃离家园,引起了极大的社会震动,后来这个事件也成了传播学上的经典案例。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世界大战》虽然是一部广播剧作品,但其在创作思路、呈现形式和表现手法上都有着“交互式艺术”的强烈风格,因此我们也视其为“交互式体验”的先驱之作,乃至于“交互艺术”思路的雏形。20世纪60年代初,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革新,世界上第一款电子游戏《乒乓》横空出世,“第九艺术”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种真正意义上需要鉴赏者完全投入作品,并通过自己的操作来进行作品体验的艺术门类,电子游戏的诞生无疑是革命性的。但在发明之初,由于技术的限制,最早期的电子游戏只是乒乓球、足球、网球等体育运动在电脑端的简单模拟程序,而真正让电子游戏进一步迈向“交互式”体验时代的,则是20世纪70年代雅达利、南宫梦等一系列专业游戏公司的相继诞生,电子游戏越来越精良,操作性与可玩性越来越强,游戏中甚至引入了故事情节、人物塑造的概念,一直到今天,电子游戏都作为交互艺术的主力军,牢牢把控着市场,以其别具一格的艺术体验形式影响了自70年代诞生至今的几乎所有年龄段的人。自21世纪以来,在20世纪“立体主义”“未来主义”“结构主义”等现代文艺思潮的影响下,一大批思想前卫、眼光独到的艺术家纷纷开始尝试赋予艺术作品体验性和参与性,从而带给艺术鉴赏者全新的艺术感受,随之应运而生的交互装置艺术、交互电子艺术、体验式艺术等大行其道。近年来风靡全球的日本TeamLab装置美术展,就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体验式展览之一,该团队所创作的交互装置艺术能够使参观者置身于全景的画面中,并充分运用光学传感、全息投影、交互现实等尖端技术,实现了让每一个参观者都可根据自己的行动或行为影响整部作品,从而使每一个人都获得了与众不同的艺术体验。当然,在交互艺术大行其道的同时,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常规艺术门类中的一批优秀创作者也在尝试以体验的形式打破常规艺术门类被动感知的单一欣赏方式,让观众们主动“参与到艺术中来”。

1.2其他艺术领域在创作中的“交互式”体验探索

20世纪90年代,交互艺术“让观众参与艺术作品,成为作品的一部分”的体验思路开始跳脱出电子游戏,在影视艺术上率先开花结果——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品当属被誉为“伪纪录片”的风格恐怖的电影鼻祖《女巫布莱尔》。该片由丹尼尔麦里克、艾德亚多桑奇兹两位导演联合执导,以纪录片和录像带拟真拍摄的手法,制作了一段讲述三名大学生调查女巫布莱尔传说最终全部遇害的“影像记录”。本片拍摄仅用了8天,耗费成本6万美元,却斩获了第五十二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海外电影”奖项,并收获了2.48亿美元的全球票房,成为至今为止世界电影史上投拍成本与票房最为悬殊的电影。这样的成绩再一次证明了“交互式体验”带给鉴赏者的感官刺激与强大的生命力。来到21世纪,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作者们的才思泉涌,强调“交互体验”和主打互动式鉴赏的艺术创作开始触及的艺术门类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全面。例如2008年由马特里夫斯执导,在拍摄手法和宣发方式上几乎与《女巫布莱尔》如出一辙的科幻电影《柯洛佛档案》,2014年由美国鬼才编剧J.J.亚伯拉罕创作的“浸入式”小说《忒修斯之船》,2016年、2017年在上海、杭州等地火爆的“沉浸式”戏剧《无人入眠》,还有近年来内地许多博物馆和历史人文景区根据当地历史故事所举办的“沉浸式体验展”等等,几乎涵盖了常规艺术门类的方方面面。

1.3交互艺术的特点

正如前文所述,交互艺术是一种强调鉴赏者以某种194文艺教研形式参与艺术作品去体验艺术,而不是单纯地从感官上去接受艺术,力求在作品中打造真实与虚拟互相交汇的一种艺术形式。交互艺术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新兴艺术门类,它的出现更带动了其他艺术领域的创作者们通过“交互体验”这种思路创作浸入式艺术作品,涵盖了影视、戏剧、文学、绘画等艺术门类,并在近年来异军突起,迅速风靡市场,成为一种艺术体验的全新潮流。那么,一个作品被归类为交互式艺术到底要具备哪些特点呢?笔者认为,交互艺术作品首先要具备的应该是体验感。应运用高超的艺术手段和巧妙构思,让鉴赏者真正融入艺术作品,进行真正的“体验”,并在作品的细枝末节铺设充分的能动性和可操控性,让鉴赏者产生“自己的举动或行为正在影响作品”的意识。其次便是力求真实感。交互式艺术作品的创作者们大多强调让鉴赏者在作品中淡化甚至混淆现实世界与艺术作品所设定的世界之间的界限,而要达到这一点,交互式艺术作品往往在其宣发和呈现方式上另辟蹊径,大胆跳脱出常规艺术给欣赏者划定的框架,并在这些大胆尝试中寻找新的灵感和艺术体验。最后,交互式艺术作品在内容创作上大多都十分大胆和前卫,并希望在内容与形式上双双打破传统常规艺术在创作和鉴赏方面的固有模式,这种在创作上的超前性使得创作人员大多都在作品中刻意隐含或深埋作品的立意,而让鉴赏者在作品中通过体验自行获得基于自我主观能动性的认知与体会,产生某种意义上的“管中窥豹”“盲人摸象”感。

2交互艺术的教学核心

2.1交互艺术和交互式体验广受好评的深层次原因

为何交互式体验思路能够获得如此成功?这其中的深层次原因究竟有哪些?可以预见,无论是交互艺术的成功,还是受众对于交互式体验的追捧,都将为新一代的艺术创作者和艺术批评家提供全新的启示与思考。关于交互艺术的成功,笔者从思想、艺术观感与市场需求等方面总结了以下三个关键性的原因:第一,文艺思潮和理论研究的影响。对于一种艺术风格或一个艺术流派的诞生来说,理论和思想方面的坚实基础打造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可以看到,交互艺术正是伴随着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后现代主义思潮在欧美国家的广泛出现而应运而生的。从其强调给予受众不一样的艺术体验的风格特征,我们也能够看到创作者在作品构思与艺术表现手法上都带有典型的“打破传统”“反叛常规”的后现代主义思想。随着后现代思潮的不断发展,受众在这些思潮的冲击下对于艺术的定义与认知也在不断更新,这样的背景下,在创作与鉴赏环节显得“离经叛道”“有违常规”,甚至也许在很多人眼里根本不能被称作是艺术作品的交互艺术也逐渐被人们熟知并接受。第二,超强的感官刺激与冲击力。由于在创作和表现手法上与常规艺术形式不同,交互艺术和具有交互式体验的艺术作品往往能带给人强烈的感官刺激。例如电影《女巫布莱尔》中,三名大学生手持DV疯狂逃跑以躲避女巫的追逐,虽然观众在画面上只能看到颠簸的画面和演员的惊恐神情,但这样的表现手法却比常规恐怖片中以第三人称的全景视角表现女巫追逐大学生带来的真实感与恐怖气氛要巧妙得多。再如,在一些主要讲述故事情节的电子游戏中,玩家通过控制游戏人物、完成游戏目标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等到游戏结局尘埃落定,玩家通过游玩会产生自己与游戏角色共渡难关或将自己代入人物角色和故事情节的体验,这也是常规的电影、戏剧完全无法比拟的。第三,受众对于能动性与体验性的强烈追求。在当下信息爆炸的快节奏时代里,人们越来越难以接受那些欣赏门槛高、晦涩难懂、庞杂冗长、形式常规的传统艺术门类,迫切需要具有超强体验性与感官刺激、欣赏门槛较低、通俗易懂并可以充分融入其中的新型艺术作品。此外,在新艺术思潮的影响下,作为长期被动接受作品的鉴赏者,也有想要参与作品内容、从艺术欣赏者转化为艺术体验者的需求,那么作为满足这种特定需求的交互艺术作品,也就如雨后春笋般繁荣发展起来。资料显示,时下全球最大的电子游戏网络售卖平台——STEAM平台,每年的交易产值高达43亿美元,而在影视领域,几乎每年都有类似《女巫布莱尔》和《柯洛佛档案》风格的小成本伪纪录片的诞生,并在各大国际电影节上和全球票房口碑方面大放异彩。这些都足以说明,在当下交互艺术和交互式体验有着强大的市场需求的社会环境下,艺术受众更青睐体验性和享受性的艺术风格。综上所述,交互艺术具有无限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相信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交互艺术的前景是十分可观的,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除了艺术门类的拓宽与作品的不断问世,交互艺术在艺术学理论领域的构建也势必会更加完备。不过要想达到这一点,光靠现有的发展条件和少数优秀艺术家的创意灵感是不够的,交互艺术想要继续健康地向前发展,其相应的艺术教育教学体系也要跟上脚步,如若不能培养出专业的交互艺术创作人才,那么交互艺术的别致创意也终究是昙花一现,无法真正形成完备的艺术门类和理论体系。那么,培养交互艺术人才的关键是什么?成为一名交互艺术创作者又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在现阶段交互艺术发展的初期,对于该艺术门类进行专门的人才培养是否可行?交互艺术创作应当怎样学?学什么?这便是我们接下来要探讨的核心问题。

2.2奇思妙想与官能感受:交互艺术人才培养的教学核心

笔者根据自身对众多优秀交互艺术作品的鉴赏和认知,并紧密结合艺术教育学理论中的相关原则和经验,总结出两大关于交互艺术人才培养的教学核心。这两大核心内容决定了交互艺术作品的创作,同时也是一名交互艺术创作者的必备素养。接下来笔者将详细剖析这两大核心内容第一,奇思妙想的创意。如果我们对交互艺术的特点和其大受好评的原因进行分析,就不难看出,要想创作出一个交互艺术作品,其最大的难点不在于技术水平,也不在于成本高低,而在于作品灵感,也就是艺术创作者的构思与编创环节。以《女巫布莱尔》为例,从电影拍摄技术的角度讲,本片的成本和技术手段甚至可以称得上是简陋至极——总成本6万美元,拍摄周期8天,全程使用一部16厘米手提式摄影机,整个剧组从演员到后期制作也不过21个成员。这与现在那些动辄预算数十亿、拍摄工期漫长、设备先进、剧组人员庞大的好莱坞流水线式大片形成鲜明对比。然而就是这样一部“简陋不堪”的《女巫布莱尔》,其带给观众们的临场体验和艺术效果却远远高于如今的任何一部“爆米花大片”。演、编剧为了能让观众真正意义上与艺术作品实现交互体验,在叙事手法和互动体验方面下足了功夫。正是在作品构思方面的灵感和巧妙的情节设计,使得影片大获好评。无独有偶,一款优秀的电子游戏作品光有绚丽的画面、优秀的人物形象是远远不够的,其最重要的元素在于出色的故事剧情、良好的操作手感和让玩家身临其境的代入感。例如风靡全球、总用户数量达到1.6亿之多的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魔兽世界》,推出数十部续作,故事剧情几乎贯穿人类历史的《刺客信条》以及一经发售全球月销量达到300万份的《生化危机》等等,这些优秀的电子游戏作品无一例外都具备上述特点,从而广受玩家好评。其中一些优秀的游戏故事甚至被改编为电影、小说等其他艺术形式,这也足以证明,在一部优秀的交互艺术作品中,前期编创是多么重要。因此,我们可以说,对于交互艺术和那些拥有交互式体验的艺术作品,科学技术和高成本不过是进一步增强其艺术表现力、发挥其艺术感染力的工具,而真正能够使受众参与艺术,让作品获得良好口碑的关键,还是在于创作者的灵感和奇思妙想。第二,注重鉴赏者的官能感受。当然,除了对创意的构思之外,对受众感官体验的精准把握也同样重要。注重鉴赏者在艺术鉴赏中的审美感受,这几乎是所有优秀艺术作品的共通之处。所谓官能感受,即鉴赏者充分调动自身的感知器官和能力,充分地投入艺术作品而获得的感受。众所周知,在常规艺术中,鉴赏者的审美感受来自视觉、听觉,电影、电视、戏剧等综合艺术往往是视觉和听觉双重接收信息,而一些前卫的行为艺术在鉴赏时需要运用到触觉、嗅觉,我们根据这些感觉获知关于作品的信息,产生属于我们自己的艺术感受,并根据自己的审美取向对作品作出自己的理解与判断。交互艺术则不同,它所带来的艺术感受不仅仅局限于这些基础感知,而是更进一步,将鉴赏者的自我意识拉进作品之中。在鉴赏交互艺术的过程中,鉴赏者不再是被动接受的一方,而是需要用自己的行动把作品继续下去。就好比我们阅读小说,我们只是在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审视这个故事,而如果你在玩一部电子游戏,那么你就是这个故事里的角色,你的行动将决定人物的生死、故事的起落。这样的鉴赏体验将带给受众更加逼真和全面的感官体验,可充分调动鉴赏者的身心,使其全心全意地投入作品,成为作品的一部分,并在鉴赏之后得到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艺术体验和感受。

2.3实践教学中的具体方法

上述两点内容是笔者总结出的关于交互艺术教学的核心,那么,如何培养受教者这两方面的能力呢?接下来我们将从艺术教育学的理论出发,结合实例进行总结。首先,关于对受教者在创意构思能力方面的培养,需要施教者在教学中运用观照的方式,即通过艺术媒介和艺术教育情境的有意识引导,使受教者在教学过程中进入艺术意向的观照状态,去感知艺术作品背后的创意和灵感,通过艺术媒介去体会作品的情感以及创作者如何通过创意构思使鉴赏者获得艺术体验,从而培养受教者的创意性思维,通过分析和理解交互艺术创作者的创作思路,让其形成独特的思考模式。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在前期的教学中,我们需要通过艺术鉴赏和讲解分析的方式来让受教者理解作品的创作思路,但要让受教者真正形成创意性思维,还需要培养受教者的“虚静心态”。所谓虚静,是指和现实的物质与功利拉开一定的距离,从而为充分发挥创意和才思中的艺术性创造条件,只有在创作中充分去除过强的功利心和其他杂念,纯粹地构思作品的艺术性与欣赏性,这样的创意构思才会更加优秀和成功。其次,施教者还应当运用动情的方法,让受教者学习如何在作品中增强鉴赏者的官能感受。正如前文所述,交互艺术的特点在于需要鉴赏者通过体验的方式充分投入到作品中,因而在创作时一定要把握住能调动鉴赏者官能感受的方式,这也是增强作品交互性与体验性的关键。为了实现这一点,在教学中施教者应该通过诱发和引导的方式调动受教者的学习积极性,令其沉浸在艺术媒介的氛围中,感受并体悟作品带来的官能感受,从而使受教者在今后的交互艺术创作中能够站在鉴赏者的角度去思考受众需要怎样的感官体验和交互元素,从而创作出更加具有交互性和体验感的交互艺术作品。

3交互艺术的教育教学前景展望

外交艺术论文篇8

一、繁荣曲艺创作演出,推出优秀作品人才

历史的经验证明,曲艺创作的繁荣,乃是曲艺事业整体繁荣的基础。因此,曲艺的繁荣和发展要从创作抓起。没有好的创作、好的表演和舞台效果就无从谈起。总结过去,我们的曲艺创作有了一定的成果,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一些喜闻乐见的曲艺剧目,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也为人民大众提供了精神食粮。但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我们的曲艺创作,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是具有全国影响的精品力作仍不多,缺少能够广受好评、传之久远的优秀曲艺作品,与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仍有一定的差距。有为位哲人说得好:“世间人是最宝贵的,只要有了人,有了人才,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没有作品,可以创作作品,可以升华作品,可以创造一流的作品。由此言之,抓作品就要自觉地把抓人才放在第一位。抓人才就要高度重视曲艺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曲艺人才培养工程,着力营造有利于曲艺人才培养的良好社会环境,让曲艺工作者的才华有广阔的展示空间,使他们的贡献得到社会的尊重。我们要逐步建立“出精品,出人才”的运作机制和激励机制,对杰出人才进行奖励和表彰,对曲艺精品和优秀人才进行广泛的宣传,提高他们的知名度,推动曲艺事业的繁荣。要为曲艺人才“充电、加油”,有计划地把他们送进艺术类的高等学府深造,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创作能力,为创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没有生活就没有创作。曲艺作品要反映时代――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时代,真正成为人民大众的艺术,生活的基本功,总是最根本的条件。法国最富战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拉法格说过这样的话:“作家是钉住在他的社会环境上的。”是“钉住”!不是关起门来,更非“遗世而独立”。曲艺作家必须与人民共命运,同呼吸,爱人民之所爱,恨人民之所恨。拉法格还有几句话,我觉得更深刻:“作家的思想、人物、语言和文学形式,是他同时代的人们供给他的。因为诗人在人群的旋风中回旋,和众人一样地接受宇宙环境和上环境的影响。”我们同时代的人们是谁?当然是广大的人民大众。而曲艺作家的一切,则是靠他们“供给”的。没有人民的生活之源,任何天才也会枯竭。由此言之,我们要积极地鼓励、帮助曲艺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深入生活,不但要“深入”,而且要“心入”,为人民积极创作、为人民放声大唱、为人民抒感、为人民高声呼吁,想人民群众之想,唱人民群众之唱,歌人民群众之歌,演人民需要之演,把自己的感情和人民群众的感情紧紧地融入在一起,创作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作品;同时也要鼓励和帮助曲艺家在创作中将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在坚持曲艺艺术基本特性的同时,积极借鉴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的表现方法,创新体裁、形式和风格,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使不同形式和风格自由发展。

二、创新理论指导发展,加强曲艺理论建设

当前,曲艺研究欠深入的表现之一,是缺乏理论的关注、理论的素养和理论的高度。一个明显的事实,就是出版的众多曲艺书籍中,介绍常识的多,经验描述的多,现象罗列的多,零打碎敲的多,既缺乏理论的关照,也缺少科学严密的系统性,探其原因,在于曲艺界、整个学术界乃至全社会长期存在一种潜在的而又影响广远、根深蒂固的观念:曲艺研究必须对曲艺实际具有直接的、实用的、立竿见影的作用,否则就是空洞的,无用的、不必要的。从这种观念出发,不少同志把曲艺研究狭隘、片面地理解为只是直接指导曲艺怎样表演的研究。这对曲艺理论的多层次、多方面的研究,不能不说是一种误解。还有的同志对曲艺理论的研究,特别是对较高层次的理论研究持怀疑、反感甚至否定的态度。显然,这是我国科学技术工作“缺乏理论思维”的历史传统在今天的曲艺研究方面投下的浓重的阴影。

然而,对于任何一门科学的建立来说,缺少理论的思维、理论的研究都是无法办到的,理论的建设直接关系学科的命运和发展。曲艺的繁荣与发展,离不开曲艺理论和曲艺评论的指导。新的形势和新的实践,要求我们高度重视曲艺理论建设,要求我们推动曲艺理论创新,为曲艺艺术的创新和曲艺事业的发展,提出新思路、新观念。诚然,理论来自实际,且离不开实际,但它又应该超越实际,应该站在理性的高度上审视、关照实际,即理论具有自身的独立性。曲艺理论同样应该如此,以承担起更开阔、更重大的责任,而不仅仅是解释曲艺实际的附庸。看来,鄙视曲艺理论研究的观念到了该破除、更新的时候了。

曲艺理论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和曲艺实践靠的最近且对其产生直接作用的曲艺应运理论;构成曲艺概念框架和基本规范的曲艺基础理论;通向哲学的曲艺高层理论。从曲艺理论研究的现状看,应运理论和高层理论的研究都很薄弱,理应加强。但从曲艺这门学问地位的确立来说,最关键的应是曲艺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曲艺基础理论研究所要解决的,是关于曲艺的一系列概念、范畴和由此构成的具有严密逻辑性的体系等问题。没有基础理论的成熟和完善,应用理论研究必然失去科学的指导和依据,其结果只能是盲目的、随意的、经验汇编式的。由此言之,曲艺理论研究的重点应放在基础理论的层次上。我们要重视加强曲艺的基础理论建设,包括曲艺史论的研究。

三、打造品牌艺术活动,拓展曲艺内外交流

大家知道,品牌提升质量,活动推动效果,交流增长见识。举办有关曲艺的活动,是展现曲艺艺术优秀成果的重要途径。我们要牢固树立品牌意识,积极地组织曲艺艺术活动,开展艺术交流,促进曲艺艺术的大繁荣、大发展。全国乃至各地区组织的曲艺大赛等品牌活动,是推动曲艺改革、展示曲艺创新成果的平台,有关部门要继续举办并将其越办越好。要积极开展我国各民族间的曲艺艺术交流,要积极采取措施,从提升各个曲种的创作和表演水平,通过竞赛等活动为各曲种提供交流的舞台。肖伯纳说得好:“你我是朋友,各拿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交换后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朋友间交流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交流能够增长见识,交流能够开阔视野,交流能够拓宽思路,交流是提高才艺的大学校、大熔炉和有效途径。我们必须学会交流,善于交流,经常不断地进行内外交流、要增强“走出去”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对外曲艺交流的主动性。要采取“请进来”的办法,将曲艺界的行家里手邀请过来,共同座谈讨论,以便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要丰富对外艺术交流的内容与形式,积极拓宽对外交流的领域和渠道,促进中外说唱艺术家的友好往来,为促进曲艺的发展作出贡献。

我们的曲艺事业是繁荣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曲艺工作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者。“月亮离开了太阳就不能发光,禾苗离开了雨水就要枯黄,曲艺的发展离不开党的政策和指导思想。”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曲艺事业繁荣和发展,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勤奋的劳动,为人民奉献更多更好的曲艺作品,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

作者简介:

上一篇:服务业营销论文范文 下一篇:手机营销策略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