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环境整治情况汇报范文

时间:2023-03-01 08:28:22

人居环境整治情况汇报

人居环境整治情况汇报范文第1篇

一、工作开展情况

截至目前,在市环境暗访组反馈的8项问题清单中,已全部完成整。

(一)加强组织领导,制定整改方案。镇党委、镇政府对市人居环境整治暗访反馈问题整改工作高度重视,镇党委、镇政府召开了专题会议听取情况汇报,研究制定整改落实措施;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镇人居办任成员的环境整治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环境整治督察整改工作的推进。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员和整改完成时限。协调、督导、考核,整改一个、销号一个、一抓到底。

(二)举一反三抓整改,深入开展自查自纠。我镇以市人居环境整治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举一反三、深挖根源,全面开展突出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执法、大整改活动。一是开展全镇人居环境“地毯式”集中行动。从2020年5月份以来,安排全镇包村干部65人深入各行政村屯实施全镇环境卫生整治“地毯式”集中行动,按照“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项”的原则,对全镇23个行政村、45个自然屯进行集中清理,对好的村屯提出表扬,并在年终责任制及给予加大环境整治专项资金的奖励,对环境不合格的村屯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合格的村屯,将在责任制扣分,扣减镇环境整治补助资金。

(三)严肃责任追究,推进整改见底到位。人居环境整治督察组,由镇长亲自带队逐村、逐道、逐户进行督查,并对督查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及时、不到位,问题仍然突出、问题出现反弹负有监管责任的部门、村干部、包村干部,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思想认识不到位、责任落实不到位、问题整改不到位,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相关责任人,严肃问责,绝不姑息迁就,确保真正做到“问题没有调查清楚不放过、违法行为未严肃处理不放过、问题解决不彻底不放过、处罚问责不到位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镇对市人居环境整治暗访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距离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及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不少差距,特别是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保持常态化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整改任务依然艰巨。

三、下步工作打算

人居环境整治情况汇报范文第2篇

近日,义马市召开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推进会。会议传达贯彻三门峡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工作督查讲评会议精神,听取涉农办事处试点项目建设和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回顾上半年义马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工作,分析研究存在问题,并对近期工作进行部署。

会议指出,一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建设美丽乡村,是一项惠民工程,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对于该市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加快富民强市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有关部门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明确任务、把握关键,点面结合、示范带动,促进各项工作快速推进、扎实开展。二要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建设美丽乡村要抓住试点项目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项目规划编制申报三个重点,切实做到“规划先行”,搞好试点村规划设计,制定出科学、正确、符合义马实际的规划。两个涉农办事处要落实好项目实施的主体责任,以点带面,循序渐进地安排好其他村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财政、审计部门要做好对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的服务监管工作,城建部门要做好工程设计、质量监督工作,确保项目建设的质量和透明度。发改、财政、城建、交通、农林、环保、水利、卫生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全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三要加强领导、确保实效。各领导小组成员要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做好试点项目建设工作,在抓项目建设工作中,要认真落实半天工作法,敢于突破常规抓进度,求实求效抓落实,建设精品示范工程。同时,还要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力度,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与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使学教活动的成效体现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上,要在全市农村全面启动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迅速行动,加大投入,健全机制,使该市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得到明显改善。要采取多种宣传方式,集中宣传美丽乡村和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意义、作用、经验和先进典型,切实把这一工程建设成民心工程。

会议还强调,做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充分体现“两手抓、两促进、两不误”工作态度的重要载体,各有关部门一定要认清形势,把握关键,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推动义马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三门峡市委农办)

人居环境整治情况汇报范文第3篇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抓统筹协调,机构改革成效初显。机构改革有序融合。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机构改革工作部署,以机构改革推进农业农村发展,实现机构改革和农业农村建设“两不误、两促进”,全面完成了人员转隶工作,机构改革单位的人员全部集中办公,按照区委政府安排部署和时间节点扎实有序推进改革工作;重新调整了局领导班子分工,组建机关三个党支部,所有人员编入三个党支部,由局党委委员任支部书记,以党支部建设促进人员分工合理、工作有序融合,实现机构改革工作不脱节、不断档。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坚持党管三农工作总抓手,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组长的农村农作领导小组,召开了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共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等议事规则系列文件,明确了议事范围、主要任务、议事程序等,并研究部署了下一阶段全区“三农”工作重点,农业农村工作力量进一步加强,有力推进了“三农”工作顺利开展。督查考核常态长效。充分发挥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推进三农各项重点工作任务贯彻落实。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情况纳入了区委区政府的重点工作督查内容,及时出台了《区落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绩效考核工作责任的通知》,效考核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到各相关责任部门单位,按月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工作进展情况。召开专题推进会,及时调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年度重点工作,督促乡镇(街道)做好辖区内农村人居环境卫生,建立了年度工作报告制度,向上级党委和政府报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展情况。

(二)抓结构调整,现代农业质量提档升级。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提升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认真落实全省农业结构调整九大产业发展工程,加快六大富民产业发展布局,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了一批优质大米产区、标准化果蔬种植区和稻虾特色种养区,共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1.7万余亩,发展“六大”富民产业5.4万亩。深入推进“一区八园”一体化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园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实施产业强镇项目,园区企业和周边村庄融合发展。今年新增富田、天玉2个农业园成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省级农业示范园数量居全省前列。以全域旅游新景区建设为引领,快速发展休闲农业新业态,在富水河风光带和青东公路沿线建立了系列休闲农业产业新业态,新增省4A级乡村旅游点1个、3A级乡村旅游点2个,省级以上休闲农业品牌达15个以上,休闲农业品牌居全省前列。今年,品醇美二日游成功入选全国2019年乡村休闲旅游行精品景点线路,区渼陂古村获评为全国休闲美丽乡村,江右新客栈成功创建为全省十佳休闲农庄。主动融入井冈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和可追溯体系,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数量4个,成为省级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县。

(三)抓综合治理,乡村环境更加宜居。抓住重点,全力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引进第三方公司实施垃圾清扫和清运,实现了第三方治理全覆盖,建立了一支1023人组成的农村保洁员队伍。在圩镇开展了“八乱”专项整治,集中对农村乱停乱放、乱堆乱摆、乱搭乱建、乱埋乱葬等现象进行整治,新建农村公厕57座,农户使用卫生厕的比例达80%以上。集中攻坚,实施了改善人居环境打造全域旅游助推乡村振兴项目,重点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垃圾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美丽乡村精品示范片区打造等内容,完成新圩等四个乡镇圩镇污水处理主管网铺设和93个村庄污水处理主管网铺设,新建农村公厕57座,完成京九铁路、105国道、青东公路沿线房屋立面改造近100万平方米,基本建成天玉镇郭家新村、新圩镇璋塘村等美丽乡村精品示范点。强化保障,加大了财政投入。今年区财政按照农村人口55元/人的标准,足额安排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经费775.5万元。大力实施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工程,按照“四年任务三年完成”要求,提前一年实现了美丽乡村建设布点全覆盖。殡葬改革进展顺利,“三沿六区”散埋乱葬基本整治到位,文明丧葬风气基本形成。扎实推进美丽宜居示范乡镇、示范村和示范庭院创建,今年,东固畲族乡敖上村、新圩镇璋塘村、文陂镇渼陂村三个村庄成功入选全国“千村万寨展新颜”示范村点。

(四)抓深化改革,乡村活力不断释放。农村改革持续深化。积极探索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着重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乡村治理和社会领域等方面改革,一批重点改革项目落地实施。全面完成了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摸清了农村集体家底,理顺了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关系,夯实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基础,正在逐步推进建行在全省首次开展的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加大金融领域支农力度,截至目前审核发放惠农信贷通4000余万元,惠及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共260户。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全区所有行政村2018年度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五万元以上。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深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区域农产品运营中心和益农信息社57家,评为2019年度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先进县。推动乡村农田、公路、供水、供电、网络等基础设施加快提档升级,实现农村4G网络全覆盖,宽带网络行政村通达率100%。乡风文明实践服务。以全省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载体,组建了10支专业服务队,积极开展了先进文化育文明、村民自治促文明、美丽建设绘文明等专题实践活动,构建了“区实践中心、镇实践所、村实践站”的三级组织体系,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加强了乡镇干部队伍、村“两委”班子队伍、乡村医生队伍、种养能手、“土专家”等乡土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职业农民今年以来,累计办班15班次,新增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000余人次,发展农民合作社287家,家庭农场192家,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力人才要素保障。

(五)抓安全监管,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一是强化疫情监测,筑牢防控屏障。全面落实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责任制,提高思想认识,重点做好非洲猪瘟、红火蚁、草地贪夜蛾等重大动植物疫情的监测和防控。在非洲猪瘟疫情方面,强化生物安全管理,严控泔水喂养,对养殖场、屠宰场、无害化处理中心等保持高强度排查,第一时间掌握可疑情况,第一时间拔点灭源,确保疫情排查和应急处置及时到位。在草地贪夜蛾疫情方面,布控监测网络,大范围开展田间调查和摸底,并对发现疫情的田块进行防治。二是强化源头管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探索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推进农产品牌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扩面提质,推进建立“黑名单”、失信联合惩戒等信用约束机制。全区已有35家农产品生产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和79家农资生产经营主体建立了信用档案。强化源头监管,加大巡查检查和监督抽查力度,严厉打击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保障了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截至目前,检查生产经营企业346家次;全区共出动执法人员962余人次;

二、存在的问题

我区农业农村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乡村产业发展质量还不高。乡村产业振兴较难,品牌农业品质和知名度影响力有待提升,产业融合创新的路径和模式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二是要素资源制约仍比较突出。农村土地资源尚未有效盘活,耕地、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等资源变资本、资本变资产、资产变资金的渠道还没有打通;社会资本进入农业农村的配套政策不完善,难以形成吸引社会资本支持乡村振兴的“洼地效益”。三是主体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支持农民创新创业的导向机制和措施还不够,优秀人才下乡的积极性不高,各类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伍军人、新乡贤等返乡创业的意愿不够强烈。等等,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认真予以解决。

三、2020年工作打算

(一)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升级。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落实好全省农业结构调整“1+9”行动计划,实施好九大工程,大力推进富民产业“四化”发展。不断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丰富休闲农业相关产业业态。推进农业示范园“一区八园”一体化发展,加快形成以点串线带面的园区发展格局。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绿色有机农业产业,加快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建设,引进有一定科技引领和高附加值的农业企业落户,形成以点串线带面的发展格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农产品交易等产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条。

(二)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充分认识到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打好打赢乡村振兴的“第一仗”,因地制宜确定整治目标任务和建设时序,分类梯次推进,重点打造好2个特色村点和201个标准村点,做好村容村貌提升改造,打造青东公路美丽乡村示范带。要突出重点,大力开展集中整治,彻底解决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整体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等“五大”系统工程。要建管并重,积极探索建立财政奖补、村集体投入、农户适当付费相结合的村庄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模式,做到常态长效。

(三)提升产业扶贫带动能力。突出精准导向,推行“一领办三参与”的产业扶贫模式,积极培育壮大扶贫经营主体,不断完善产业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强化农业技术服务与产销对接。实行产业扶贫“五个一”机制,因地制宜选择适宜本地发展产业,突出抓好产业扶贫带动作用,重点推广菌菇种植等产业扶贫典型,制定出台产业扶贫政策,积极整合涉农扶贫资金用于产业扶贫,不断增强产业扶贫保障能力。

人居环境整治情况汇报范文第4篇

为做好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市政府关于全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情况报告的准备工作,8月14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吕昌政带领部分常委会委员和市人大代表,就我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情况进行了视察。视察组先后深入盂县、郊区、平定县,实地视察了采煤沉陷区治理及搬迁工程、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农村清洁工程、易地移民搬迁、文化古村保护等新农村建设项目,并召开座谈会,集中听取了市农委、市发改委、市住建局、市规划局、市国土局等部门的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全面了解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情况。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推进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新农村建设的迫切任务,是今年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大事项。4月份,山西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正式启动。我市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将其列入全市转型综改重大项目来抓,半年来,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全面部署,有效组织,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开局良好,进展顺利,达到预期效果。

一、加强组织领导,规划部署动作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事关农民安居乐业、农村和谐稳定。全省动员会后,市委、市政府加强组织领导,很快成立由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永奇为组长,市委副书记王旭明、副市长董仙桃为副组长,市农委、发改委、住建局等18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领导组,设立了办公室。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与巩固两轮“五个全覆盖”成果、办好“五件实事”相结合,与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相结合,与实施“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相结合,与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结合,与加快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相结合,充分调研摸底,研究出台《阳泉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纲要(2014-2020年)》和《2014年行动计划》,明确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总体目标任务和今年工作的重点。随即,召开全市动员会议,细化分解部门职责任务,各项工作启动实施。同时,成立全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编制工作组,专题召开规划编制研讨会,落实六个专项规划以及县域规划的牵头单位,确保各类规划编制有重点有方向,科学引领。目前,各类规划按照既定要求进行,规划编制资金正在落实。

二、严格部门责任,统筹协调力度大。为确保各项工作有效衔接、顺利推进,市农委作为牵头部门,严格按照《规划纲要》要求履行职责,积极承担领导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相继建立完善了领导组调度会议、进度通报、信息报送、办公室协调会议、项目管理和督查落实制度等八项工作制度,不断规范、促进各部门工作有效落实。市农委还按照分工职责,在实施美丽宜居示范工程、易地移民搬迁工程、农村沼气池建设以及畜禽粪污治理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等工作方面理思路、定措施、建制度,主动作为。其他17个相关部门也都明确各自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重点,落实分管领导和责任人,一项一项抓落实,确保工作推进有力度、有质量。平定、盂县、郊区全部由县(区)长或分管县(区)长亲自主持召开工作动员部署会,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组和领导组办公室,出台《规划纲要》和《2014年行动计划》,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顺利启动实施。截止目前,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专题研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7月份,陈永奇市长亲自召开工作推进会,就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分管副市长董仙桃针对工作推进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研究,多方协调,为全面推进今后的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

三、宣传大力跟进,营造氛围聚能量。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领导组办公室高度重视宣传工作,把信息交流作为推动工作的重要手段,适时收集、整理各县区、各部门的工作进展实况,及时梳理并向领导组反映汇报。随着各项工作正式启动,充分借力各级各类媒体,深入宣传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重大意义,调动群众自己动手、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引导农民积极投工投劳。还在《阳泉日报》开设专版,全方位、多角度跟踪解读全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开展情况,进一步强化舆论监督。市住建局也开辟专栏,宣传实施乡村清洁工程的相关支持政策,选树先进典型。与此同时,市县两级通过组织各类相关调研,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逐步深入人心,赢得支持,全民的文明意识、健康意识和环保意识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群策群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氛围正在形成。

四、力求投入到位,“四大工程”推进好。我市创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方法,确立了以项目建设推进工作的总体思路,大力实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完善提质工程、农民安居工程、农村环境整治工程和宜居示范工程“四大工程”。工程实施主要依托公共

财政投入来支撑、引导和保障。2014年,全市共确定23类项目,涉及市级财政投入约8000万元。目前,各类项目已陆续开工,各项投资陆续到位。在县级层面,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集中投入、各负其责、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有效整合资金,确保资金发挥最大效益。与此同时,市、县两级全面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在用地用水、税收规费、金融信贷等方面给予支持倾斜,力求各方面投入到位。目前,用于农村道路改造的1亿元投资已落实,郊区河底镇和全市45个自然村实施了农村乡镇集中供水工程和饮水安全工程,乡村植树造林与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紧密结合,村级幼儿园改扩建和农村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提高了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数字电影入村、“一村一场戏”等文化惠民工程丰富了农村文化,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改造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使农村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盂县路家村镇采煤沉陷区治理试点工作全面启动,易地扶贫搬迁全部开工,启动了4个村的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避让搬迁、12个村的生活污水防治项目和15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以及15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平定县西岭、盂县闫家沟、郊区桃林沟属省级创建村)。总的来看,完善提质工程在原有基础上扎实推进,农民安居工程按照“一启动三加快”要求重点突破,农村环境整治工程以垃圾污水治理为重点全面开展,宜居示范工程以示范引领启动创建,“四项工程”推进顺利,见到了实效。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宽,牵扯部门多,工作任务重,实施难度大,要想扎扎实实推进“四大工程”落地,切实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必须正视工作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工作推进不平衡。一是资源优势明显、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的村经济发展较快,搞好人居环境改善的主动性强、动力足,村容村貌变化大。二是缺乏支撑产业的部分偏远山区农村发展相对缓慢,人居环境改善更多停留在村容村貌的零碎整治上。三是采煤沉陷区治理工作难度大,进展不快。比如,盂县路家村镇采煤沉陷区治理项目,前期审批手续繁杂、配套资金落实难、整体搬迁难度大。

(二)规划编制相对滞后。当前,规划编制仍处于前期资料收集阶段,县域、乡镇、村级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编制缓慢,今年8月底不能如期完成各类规划编制任务,影响工作进一步深入铺开。对古村落的保护性建设,没有整体的、高站位的编制规划。因缺乏具体规划指导,一些村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零敲碎打,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三)资金到位存在困难。今年以来,市县两级财政压力较大,加之没有引导形成多渠道投入机制和筹资合力,单靠政府投入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各类工程难度很大。资金不能按时足额到位,环卫设施不足,后期管护无法跟进,短期整治易、长期维持难现象存在,有的村还会面临二次污染隐患。

(四)机构编制需要落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涉及面广,工作要求高,需要建队伍、充实力量。目前,除成立市级领导组、设立领导组办公室外,还要比照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领导组办公室的运作模式,在市县两级成立实体化工作机构,落实编制、人员和经费。种种原因,目前市县实体化工作机构仍未成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开展。

几点建议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启动时间短,推进力度大,农村环境越变越好,老百姓由衷拥护。然而,让全市更广大的农民享有像城市一样完善的基础设施、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和宜居宜业的环境,任重而道远,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继续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统筹推进,确保实效。

(一)加大宣传,提高认识,激发全民参与热情。继续开展全方位、多形式、多层次的宣传发动,让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的重大意义家喻户晓,让各级各部门狠抓这项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有效传递。通过宣传教育,吸纳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扭转部分村干部工作依赖政府、且等且靠的旧观念,激发农民群众“户户行动、人人投工投劳”的参与热情,引导大家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要设置监督台,曝光开展工作不认真、标准低、走过场的行为,依托舆论监督促进整改。

(二)加强领导,严格责任,统筹推进形成合力。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投入大,战线长,惠及面广,需要树立“一盘棋”观念。近期,市政府要尽快组织一次新一轮工作推进会,全面了解18个责任部门的工作进展情况,搞好工作衔接和统筹协调,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动员会精神上来。各相关部门要严格对照各自分工职责,切实建立一项重点任务、一个牵头单位、一个责任领导、一个责任机构、一套工作方案的“五个一”机制,明确工作方向和节奏,谋划好工作思路和方法,把握好工作重点和难点,全力以赴抓落实。特别是目前阶段性工作进展缓慢的部门,要切实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跟进,通过实实在在的努力确保工程总体进展和重点落地。

(三)规划先行,分层实施,切实做好试点示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编制工作组要加强规划编制研讨,加强与六个专项规划以及县域规划牵头单位的经常性联络,立足长远,尊重科学,顺应规律,契合实际,确保各类规划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紧密衔接、深度结合,不失偏、可操作。这就需要下功夫做好规划前期调研,进村入户,亲近农民,倾听民意,杜绝一刀切。还要做好规划编制延伸工作,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小区域规划或单项规划的具体实施细则,使规划由面而点、因地制宜、彰显特色。按照规划部署,要坚持分类施策、分层推进原则,有重点打造一批典型示范村,组织观摩学习,发挥好这些村的标杆引领作用,整体推进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更进一步。

人居环境整治情况汇报范文第5篇

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

我局党政非常重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纳入全局工作重点,并成立有局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局党组书记、副局长任组长,副局长和纪检组长任副组长,局相关股室和直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并确定了具体工作人员和经费保障。定期召开关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及环境整治的工作会议,制定了《县文化体育旅游局旅游行业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确保各阶段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二、措施具体,落实到位

1、我局制定专门方案,要求局直属单位及行业内企业要高度重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要有专人负责此项工作,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作为单位的重要工作,纳入议事日程。要根据本单位、本企业的实际,精心策划,创新工作,突出特色,要杜绝形式主义,不搞花架子,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管理责任到位,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2、我局要求局直属单位及行业内企业要教育、组织和动员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支持、自觉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自己动手,改造环境,建设家园。通过各种宣传形式教育干部职工养成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增强环境意识、文明意识和交通安全意识,为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做贡献。

3、我局加强了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沟通协调,加强对各旅游景区(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指导,及时总结工作经验,不断探索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好做法,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三、明确重点,及时行动

组织干部职工和行业内企业积极开展卫生大扫除活动。重点对本机关单位环境、责任街道、企业内部及周边环境卫生进行了集中治理,特别是对各种生活垃圾和卫生死角进行了清理。认真贯彻县环治办有关要求,对单位内部每周进行彻底打扫,并安排专人检查打扫结果,同时加强对公共区域的巡查劝导,对不文明现象进行劝阻。

四、组织检查,贯彻落实

我局对各旅游景区(点)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行了不定期的检查,根据各旅游企业的具体情况分别提出了要求,进一步推动了各旅游企业关于城乡综合治理的贯彻落实。各直属单位开展自查,并提交工作总结,严格考核。

五、扩大宣传,营造氛围

人居环境整治情况汇报范文第6篇

一、基本情况

我镇现有人口2.02万人,下辖11个村、2个居委会,共有81个小组。自从2009年启动垃圾集中处理以来,我镇对环境卫生工作进一步重视,目前,镇村组配备专兼职保洁人员99人,配备了必要的保洁车、垃圾池(屋、桶)。2009年,镇里投资40多万元新建了垃圾中转站,配备了专职管理人员。

二、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开展情况

1、重抓集镇环境卫生管理

(一)抓认识,转变思想观念。镇党委、政府对集镇管理和卫生高度重视,提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通过改善居住环境,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镇里于2009年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镇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工作的意见》,全面推行“组保洁、村收集、镇中转、县处理”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模式。理顺了集镇卫生管理的责任主体,以前由镇村建站负责集镇的管理,去年把集镇管理办公室划归到居委会,由居委会负责集镇的管理和保洁,今年,我镇加大改革力度,将管理和保洁承包给个人,由居委会定期进行检查,实行严格的考核,此措施实施以来,集镇的卫生和管理变化喜人。今年,我镇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的文件,要求各村积极创建优美村庄。

(二)抓宣传,营造氛围浓厚。今年以来,镇政府已投资5万多元加强对环境整治的宣传,先后印发了《致集镇居民的一封信》3000多份,制作了“三清工程”布幅标语40多条。对沿河路段的80多户居民,每户写下承诺书,不将垃圾和污水倒入河中,集镇的河道明显干净多了。对农村,通过宣传车进行集中宣传,宣传生态镇创建,提高村民的卫生习惯。截止目前,各村已悬挂横幅26条,书写永久性标语150条。

(三)抓重点,开展综合整治。重点实施了“六大工程”。一是绿化工程。中心集镇相关路段空地植草绿化,今年以来集镇已投入近100万元用于绿化和游园建设,新增加公共绿地面积1.9万平方米。二是净化工程。今年我镇已投入200多万元新建了日处理400吨、200吨、60吨的污水处理厂各一座,并已投入运行。投入280多万元配套了8.8公里的污水管网,达到路面排水畅通。建设垃圾中转站一座,实行组收集、村转运、镇集中、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新添置移动垃圾箱、固定垃圾池(箱)480个,改造水冲式公厕三座。投入150万元完成集镇农贸市场改扩建工程,我镇的农贸市场建设规模和运行质态排在乡镇的前列。三是美化工程。投入200多万元,对集镇主要路道进行美化亮化,两个集镇基本实现了墙体白色化。四是通达工程。加大道路硬化建设,经过多年的投入,目前全镇现有农村四级道路75公里,实现了村组通公路,交通条件极大改善。五是禁烧工程。全面推行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责任到户,干部深入田头地块,以“不点一把火,不冒一处烟”的要求落实禁烧,去年禁烧率达100%,建设秸秆预处理站一座,把秸秆预处理后当成沼气原料使用,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率达95%,六是环境整治工程。今年以来,共清理疏浚河道20条,达30公里,土方15万方,清理河道杂物、漂浮物800吨,清运路道、河道两旁垃圾1400吨,清理草堆杂物280处,清理小摊小贩占道经营和“四小”车辆乱停乱放乱占道,清理乱挂乱画乱拉乱摆现象,保持环境整洁,生态不被破坏。

2、开展村组环境卫生整治与管理

今年,我镇把3月、6月作为农村环境整治突击月,各村组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扫除”,各村将河道、道路两侧、庄台前后所有看得见的垃圾集中进行了清除,据统计,全镇共清理出垃圾至少200车,仅清运到垃圾中转站的就有50多吨。

通过环境整治,各村还拿出一条长庄台进行集镇整治,重点整治内容包括卫生、道路、河道、庄台前后、绿化、垃圾池建设等。我镇还组织各村支部书记和分工干部进行观摩,提出整改。通过此次活动,各村加强了保洁队伍建设,建设垃圾池的进度明显加快。同时,加快农村改厕步伐,全镇已改造无害化厕所1600多座,加大沼气池建设,已建设600多户沼气池。

3、加强镇村道路和河道保洁

对道路保洁,我镇聘请了18名养护人员,实行集中保洁,要求逢3的倍数必须上路进行保洁,并规定了每次保洁的长度和要求,各村对本村组的道路也聘请了专兼职的保洁人员,对公路、路面和河道进行保洁。

对河道保洁,一方面,我镇由水利站牵头,投资10多万元对全镇26条主要河道进行了集中保洁,聘请了15名专职保洁员,购买了15条小船,水利站定期进行考核;另一方面,各村对其他河道也进行了集中保洁,各村在主干道上还配备了垃圾池或垃圾桶,方便群众投放垃圾,方便清运。目前我镇的河道基本干净,群众的满意度比较高。

4、推进城乡垃圾统筹

目前,各村都有垃圾池,群众的卫生意识也在逐步提高,组保洁、村收集的工作进一步推进,各村能定期将垃圾运送到镇垃圾中转站。我镇制订了环卫基础设施设置标准和生活垃圾收集、清运、保洁标准及考核办法,要求各村将本村范围内的生活垃圾统一清运至镇垃圾中转站。加强垃圾中转站的日常管理。对站内员工进行合理分工,明确职责,明确专人负责机械设备的操作和定期保养保洁,维护站内车辆进出秩序,打扫站内卫生并负责消杀工作。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回顾总结我镇开展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上级要求和先进地区的经验,仍有一定差距,群众还不能自觉的参与到治理、建设自己的家园中来。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对照上级要求,大力开展“四位一体”工作,重点在以下四个方面加大力度:

一是继续加强宣传,营造全民参与的氛围。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加强对干部群众开展环境整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宣传教育,通过对全社会的广泛宣传,进一步营造领导重视、群众参与的浓厚氛围。

二是以文明小康村为标准,继续改善村庄环境。从治理“散、小、乱”和“脏、乱、差”入手,加大村庄环境整治的力度,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等。对各村聚居点的人居环境实行“六化”工程,即: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

三是实施生态城镇建设工程,提升小城镇的档次和品位。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重点做到“六整治、六提高”,用三年时间把各村的环境进行整治。在此基础上,将对镇村骨干道路进行绿化美化,规划建设绿色走廊,栽植香樟、垂柳、紫薇等绿化树木,提高绿化普及率。

四是订立责任制度,提高综合养护。我们将与各村订立环卫工作责任制,重点加强河道和路面的保洁,要求每条河道设置管护牌,明确管护责任人、管护范围和要求;要求各村建立保洁队伍,对村居实行定期保洁,村庄垃圾做到定期清运;将创新管护机制,继续把农村公路养护与村保洁进行挂钩,实行统一考核。

人居环境整治情况汇报范文第7篇

一、基本情况

镇共有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村、、),帮扶单位13个,帮扶责任人476人,经2019年第一、第二、第四季度贫困户动态调整(自然变更涉及64户69人,出列1户2人),目前全镇贫困户553户1720人(2016年脱贫47户149人,2017年脱贫133户479人,2018年脱贫304户930人,2019年脱贫61户147人,2020年预脱贫8户15人),监测户8户25人,低保户131户385人,五保户23户23人,兜底户26户60人,残疾人155户168人(其中困难残疾人52户65人),孤儿2户2人。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上下联动,精准数据信息。

一是规范完善基础信息资料。按照县扶贫办的安排,9月20日至今,我们先后召开3次帮扶单位和第一书记基础信息“回头看”工作会议,并抽调专人成立扶贫工作资料组,利用半个月时间,对全镇553户贫困户一户一档资料和镇村资料进行了建立完善。期间,对资料完善情况,入户开展了两次督查。二是扎实开展“五看六问三评估”活动。通过走访入户共梳理出贫困户环境脏乱差、数据不精准、政策宣传不到位、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帮扶人入户次数少等5方面问题,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成,并形成了镇、村、户小结书面资料。三是积极注册社会扶贫。目前共注册爱心人士319人,贫困户305人。

(二)聚焦问题短板,实现“五个保障”。

一是产业发展有保障。通过邀请专家研判和深入实地调研,镇党委、政府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助力脱贫攻坚。在、等村发展花椒3000亩,7月份组织村干部和部分贫困户到韩城参观学习种植技术,12月份,邀请韩城花椒局专家到林间田地为群众实地演示花椒修剪技术。目前全镇已吸收20户贫困户参与种植管理,预计每亩可增收6000元。不断扩大村玫瑰园种植规模,在原基础上再发展一百亩,吸引15户贫困户参与种植,预计每亩可增收3000元。

二是住房安全有保障。通过走访、调研、做思想工作,镇村两级干部协同,完成了全镇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17户,目前已全部通过验收。同时,协助财产保险公司,为村、大聂村、南范庄、等村8户贫困户办理了房屋财产险赔偿,共计12800元,减少了贫困户财产损失。

三是学习教育有保障。资助学前教育幼儿13名;小学义务教育寄宿生活补助39名;初中义务教育寄宿生活补助39名;高中助学补助16名;高中生入学资助2名;为40名学生办理雨露计划资助;为2名考入二本B类以上大学的建档立卡学生办理贫困大学生资助,总计37.28万元。

四是医疗健康有保障。对553户1720人贫困户建立健康档案。为2名新生儿进行了听力筛查。为9名贫困妇女进行了两癌筛查。为80个贫困人口办理慢性病门诊补偿4.8万元。配合镇卫生院在、村先后开展了3次健康扶贫暖心服务义诊活动和健康扶贫政策知识宣传讲座,受益人次100余人次。持续开展健康扶贫双签约服务,2019年续签24户61人。

五是饮水安全有保障。投资150余万元,对程官庄、东蔡、、小聂等村的自来水管网进行了改造,保障了群众的饮水安全。

(三)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农村环境。

镇党委、政府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民意的基础上,为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科学选定产业扶贫项目,项目一经敲定,全镇上下齐心、严格倒排工期、明确推进要求、认真监督实施。今年,共投资50万元,完成了村排水渠改造工程、村道路改造及排水工程和村北环路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确保了道路畅通无阻,群众饮水无忧。

(四)提高思想觉悟,激发内生动力。

坚持扶贫、扶志、扶智三驾齐驱,推动造血输血双管齐下。一是在主题教育中,组织党员干部入贫困户开展志愿服务,为贫困户打扫家庭卫生,让贫困户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增强致富信心。二是按照“户均一人技能人”的要求,根据贫困户就业意向,配合人社局在、程官庄、南范庄、北苏村、涧西村、村等村开展专业技能培训6次,参与人数达300人次。通过培训引导,解决了贫困户“不会干”的问题。

(五)严格人员管理,务求帮扶实效。

我镇将脱贫攻坚作为全镇中心工作来抓,镇机关干部、村干部、帮扶工作队三支队伍协同推进扶贫,做到“三个必须”:包村干部包村必须包扶贫;村“两委”主干汇报工作必须汇报扶贫;帮扶单位负责人和第一书记必须每月参与镇党委组织的扶贫工作例会,汇报上月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镇党委将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各村年终考核内容,今年我镇对脱贫攻坚工作开展督查2次,各村都能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基础设施亟待完善,大部分村的巷道破损严重、少数村无文化活动广场、人居环境整治、改厕任务依然艰巨等;二是少数村干部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安于现状,不求上进,发展后劲不足;三是部分贫困户存在等、要、懒现象,没有主动发展产业和外出务工的愿望。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人居环境整治情况汇报范文第8篇

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新农村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动员大会,主题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动员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广泛开展村镇环境综合整治,以此为突破口,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好头,起好步。刚才,和大家一起观看了赣州市以村容村貌整治为切入点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专题片,感到深受启发。赣州的经验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是突破口选得好、以奖代补政策用得好、群众积极性调动得好,他们用规划推动群众,用目标带动群众,用示范触动群众,用作风感动群众,上下一心,艰苦努力,取得了新农村建设的明显成效。我市要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也必须从村镇环境综合整治入手,使农村的面貌得以改观。发良同志刚才宣读了实施方案,希望大家认真研究,切实贯彻落实好。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村镇环境综合整治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突破口来抓

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央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要求。这个要求虽然只是五句话20字,但内涵非常丰富,它涉及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是一个不断努力的发展过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结合我市实际,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我市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即以生产发展为基础,发展新产业;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根本,培育新农民;以村容整洁为先导,建设新村镇;以乡风文明为动力,塑造新风貌;以管理民主为保障,健全新机制,扎扎实实推进我市新农村建设。当前,要把村镇环境综合整治作为重点,作为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突破口来抓。

首先,这是一项民心工程。村镇环境综合整治符合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同时又符合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提高,广大群众对农村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目前,全社会抓村镇环境建设的意识还不强,“脏、乱、差”的问题十分突出,“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柴草乱堆”现象严重,农村小河道、小水沟臭气难闻,道路两侧乱搭乱建、乱丢乱弃、乱摆乱放;藏污纳垢的卫生死角常年无人清除,环卫设施建设滞后,村镇管理水平低下,长效管理机制尚未健全。村镇环境已经成为当前农村广大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

其次,这是新农村建设分步实施、点面结合的重要环节。一方面,省委把“百镇千村整治”工程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要求通过试点村先行一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农村面貌大改观。目前试点的步子还不大,示范作用还未发挥,建设新农村必须点面结合、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促进村镇环境综合整治在面上取得成效。另一方面,虽然新农村建设有完整的内涵、系统的目标,但起步阶段工作应该有所侧重,我市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的配套设施普遍较差,在起步阶段抓这些见效快、受益快、群众看得见、乐于参与的工作,有利于统一认识、增强信心,这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顺利起步的重要举措。

第三,这是改善农村发展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迫切需要。要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愈来愈有赖于发展条件和环境的改善。富而思洁、富而思美,这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要求。搞好农村环境卫生,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搞好生产、加快发展的积极性,而且也是营造良好生产和投资环境,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因此,开展村镇环境综合整治直接关系到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产条件的改善,是新农村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各地各部门和广大基层干部都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增强工作紧迫感,主要领导要亲自上阵,迅速组建工作专班,根据整治的内容,摸清底数,结合实际,制定好整治方案。要坚持分类指导、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抓好典型引导。在逐步摸索经验的基础上,在面上全面推开。

二、明确任务,理清思路,打好村镇环境综合整治这一硬仗

这次村镇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长期性、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必须总体规划,试点先行,政策扶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村镇环境综合整治的要求是“走硬化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烧沼气灶,住整洁房,办文明事”,坚持三个结合。即: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硬件建设与软件配套相结合,集中突击行动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今年内完成2个乡镇(岳口、皂市)、25个示范点(每乡镇1个)的环境综合整治任务;每乡镇必须完成30%的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到“十一五”末期,完成全市80%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任务。

主要工作任务:

《全市村镇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已经下发给大家。方案对整治工作安排得很具体。归纳起来就是要搞好“一图、二清、三归、四改、五有”。这里要强调以下几点。

一是科学制定规划。要以村镇综合整治规划为龙头,严格按规划办事。乡镇驻地要本着功能完善、布局合理、企业相对集中和节约用地的原则编制规划。村庄规划要依据现有的村庄建设基础,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以自然村落或联组编制村庄建设整治规划图,有条件的地方可编制中心村建设规划图。规划重点为人畜分离、柴垛归点、厕所改造、沼气建设、垃圾入池、饮水排水、绿化配植、路网摆布等。

村镇社会事业发展的规划,也要一并制定好,纳入总体规划,逐步实施。每个村做到“五有”,即有村民理事会、村民活动室、事务点、连锁便民店、产业合作社。赣州市在各个村建立村民理事会,以自然湾落为基础,由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老教师和农村能人中有声望、有公心的人组成,通过由群众来做群众的工作,由群众来组织办群众的事情,工作展开的非常顺利,可以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可以借鉴这些有益的经验。

二是抓好“两清三归”工作。清理路障和空心房,解决好垃圾归池、柴垛归点、畜禽归圈的问题。特别是垃圾,是造成农村“脏乱差”的主要症结。生活垃圾处理要做到联户建池,垃圾入池,定时收集,无害处理。有条件的乡镇,可以实行镇里统一收运、统一处理。偏远村和经济薄弱的村可化整为零,就地分类处理。要对村头地角、村道两旁、河边沟渠、房前屋后、公共场所及垃圾死角进行全面清理。垃圾清理归池后,要建立农村环卫清扫保洁机制。建立村镇(街道)环卫管理机构,完善环卫设施,做到市有垃圾处理中心,乡镇(街道)有垃圾中转站,村(居)有足够数量的垃圾收集点,垃圾清运、清扫器具齐备。

三是加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以解决交通、安全饮水问题为重点,着力抓好改路、改水、改灶、改厕工作。改厕、改灶可以结合建沼气池来抓。改厕,必须先改露天粪坑。要基本消除露天粪坑,河道、村道两侧要全面清除。鼓励农民新建或改建卫生厕所,建设三格式化粪池和沼气式化粪池,提高户厕的卫生程度。要加快农村公共厕所建设,合理规划建设一批沼气式化粪池为主的农村公厕,并加强日常管理,使农村公厕达到无蝇、无蛆、无臭、粪便无害化处理的“四无”要求。

三、强化措施,扎实推进,确保村镇环境综合整治取得实效

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市里的统一要求,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综合整治工作方案,逐级明确工作职责和具体责任人,切实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加大组织领导力度

村镇环境综合整治是我市新农村建设的一项艰巨任务,要切实加强领导。市四家领导负责所挂乡镇的村镇环境综合整治的督导工作,每月至少要到乡镇或示范点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帮助研究解决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抓。每个示范点要有一名乡镇班子成员带领工作组驻村,加大指导督导力度。村一级要普遍发动,户户行动,并制订村规民约来推动整治工作。

年底,市委、市政府把村镇环境综合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进行综合考评,作为党政干部责任状结账和干部实绩考核结账的依据。

----加大宣传力度

宣传、文化、新闻等部门要开展大力宣传,宣传村镇环境综合整治的重大意义,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村镇环境综合整治,及时报道综合整治工作情况,加强正面引导、树立典型、以点带面,表扬先进、鞭策后进。要由宣传部门、爱卫办、妇联、团委与新闻媒体组成宣讲队,建立志愿者队伍,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宣传,使这项工作家喻户晓,人人参与,营造良好的氛围。

----加大部门参与力度

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村镇环境整治的综合协调、示范点确定、考核验收的组织工作,要建立联席会制度,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加强督导检查,及时通报,督促整改。

市直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要求,密切协作,主动配合,确保如期完成任务。市建委负责“六镇五十村”的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是健康村的综合环境整治指导、督导工作,力争6月底取得实质性成效;市规划局负责全市乡镇镇区、每镇一个示范点和中心村建设规划编制,负责培训乡镇村庄规划编制业务人员,审核把关各地的村庄建设整治规划;市交通局负责改路建设;市水利局负责改水建设;市能源办负责建沼气池、改厕和改灶建设;市商务局负责便民店建设。各相关部门都要明确新农村建设的职能,主动工作,力争做到规划向示范点调整,资金向示范点流动,力量向示范点加强,项目向示范点倾斜。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为了推动村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市委、市政府筹资6750万元投入新农村建设,其中地方财政拿出750万元,整合各项支农资金6000万元,对达到整治标准村镇实行“以奖代补”,保证村镇环境综合整治的必要经费。

“以奖代补”政策项目:凡是群众积极性高、农民主体作用发挥好、村庄整治规划制定、建沼气池、改路、改水、改厕、村容村貌整治(砌水沟、新建人畜分离栏、新建垃圾池)等项目都可以享受“以奖代补”政策。

这里要强调,只有列入示范点的地方,才能享受以奖代补的政策。为了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做到先行动先受奖先受益,实行由下至上择优选择确定全市的示范点,通过村民理事会与农户签订整治协议,逐级申报到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公示后确定。为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对试点示范村实行动态管理。

四、着眼长远,创新机制,切实巩固村镇环境综合整治成果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村镇环境综合整治既是一项突击性的工作,更是一项长期的经常性工作。在工作中,要处理好“五个关系”。

“五个关系”是:

----试点先行与整体推进的关系

搞好试点、树立典型、积累经验、完善政策、以点带面,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建设新农村,尤其需要规划先行、试点起步、稳步推进。农村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试点示范。农民是最讲究实惠的,好的示范要比单纯的说教管用得多。典型应该是一个自然形成的过程。树立典型,要尊重典型的多样性。推广典型要避免几个误区,一是防止“一刀切”,照搬照抄,各地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二是要防止搞样板工程,防止搞政绩工程。三是千万不能借债搞建设。

----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关系

在新农村建设中,政府的作用是引导,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各乡镇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把镇村两级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形成良好的村镇环境综合整治社会氛围。要通过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发挥农村党员的示范作用,带动农村广大农民群众自觉参与环境整治。对那些公益性建设项目如义务教育、乡村道路等,政府要努力加大投入;如农村卫生、农民建房等,主要是农民自己的事情,应当主要由农民自己来投入,让群众去做群众工作,让群众去办群众的事情。要充分发挥村级理事会作用,特别是在整治中,切实搞好资金的筹管、合同的签订、进度的督促、质量的监管。在村镇规划、“空心房”改造、道路建设等一系列事务中,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确保他们的知情权、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

----增加资金投入与创新体制机制的关系

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方面要继续努力抓政策、增投入、上项目,加快建设,加快发展,打好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要高度重视农村改革,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激活农村的各种生产要素,激发农民的创业热情。体制机制的创新,最终要落实到农村体制改革上来。我们要继续推进以税费改革为中心的农村综合改革,同时加快农业科技与推广体制、农民组织体制等改革。

----村庄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的关系

建设新农村不是简单地把城市的楼房搬到农村,把农村变成城市的缩影,把所有的农村都变成城市,而是应该把农村的特色原汁原味地保持下来,突出乡村特色、地域特色。切忌大拆大建、强制拆迁、随意撤村并村。这样做,会把地域特征、文化传统搞丢了,更重要的是违背了农民的意愿。要坚持“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保护耕地,节约用地,以人为本,保护环境”为原则,搞好村庄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

----村镇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的关系

村镇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长期的、涉及全局的系统工程。要彻底改变村镇环境脏乱差的面貌,制度问题是一个根本性问题,不可能也不应该毕其功于一役。重建设轻管理显然不行。要加快建立村镇综合管理的长效机制,通过机制解决问题。要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整治,不断积累经验,努力使村镇环境管理步入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积极探索研究新形势下村镇综合管理、科学管理的长效机制和措施。

人居环境整治情况汇报范文第9篇

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树好“村官”形象。到村任职后,我利用空余时间,继续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在从书本学习的同时,我还积极向基层干部学习,向村民学习,不断更新自己对农村工作的知识,尽快适应农村的发展需要。在工作生活中,我始终不忘加强品格修养。一是做到了严于律己。时刻严格要求约束自己,警示自己,严格执行镇党委、政府做出的政策决定,维护村两委班子团结,带头遵守村规民约。二是做到了心系群众。通过入户走访、代办服务,不断增进了与群众的感情。

(一)协助抓好班子队伍建设。在党建工作中我当好书记的助手,每月积极做好党员大会准备工作,确保会议顺利召开,并做好会议记录,身为支部委员从____1年到____2年我配合支部发展党员2名,并为村党支部60名党员创建个人档案信息表;借助远程教育学习平台,定期对班子成员、党员干部、致富能手等进行培训并做好记录,达到让党员干部长期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目的;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按照活动要求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按时观看电教片,跟随党员干部入户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建议虚心接受并及时整改提高了支部凝聚力;在重大节日期间,我和支部成员走访慰问老党员和困难户关心他们的生产、生活,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二)做好村务日常工作。加强计生、合疗、养老保险,小额保险的政策宣传,及时录入参保人员信息,完成每年目标任务。每当遇到群众来访政策性问题我会耐心的按照文件精神一一解释,化解矛盾。配合村两委积极争取一事一议项目资金,做好全套项目申报资料。____1年、____4年累计争取奖补资金40余万元,用于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村民出行和生产条件。

(三)落实好党委政府重点工作。在综治维稳工作中我认真收集资料做好“六本卷”内容,及时上报矛盾纠纷排查表。在____4年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中我通过小院会议、入户走访等方式宣传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村干部以身作则包联到户督促村民整治居住环境。按照弄干净、摆整齐的要求把____村打造成全县农村环境整治示范点。____4年316国道拆迁工作____村有44户拆迁户,我被分到第五工作组,跟随组干部丈量土地和房屋面积。当遇到村民有抵触情绪时,我耐心的讲解拆迁补偿政策,缓和矛盾防止引发村民与干部的冲突。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顺利完成了拆迁任务到得到村民的好评。在秸秆禁烧工作中,我负责第五村民小组,有的群众不理解禁烧工作,我就耐心的讲解禁烧的好处主要是保护环境也利于大家的身体健康,最后也得到了村民的支持。除了张贴禁烧标语,空余时间我就去田间地头遇到下地的村民就宣传禁烧政策,保护了本村的自然环境。

回顾到村任职以来的工作,虽然做到了尽职尽责,有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工作方法单一不能统筹兼顾,工作多的时候都是抓大放小;其次,工作经验不足,农村工作比较繁琐,没有现成的模式,必须要随机应变,灵活处理各种问题。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学习不够,工作没有方式方法,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经常向老干部请教、学习,工作中善于总结,尽快把自己完善起来,作一名合格的基层干部。

四年的基层锻炼,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提高了我的工作水平,我认为,这段工作经历将会成为我一生最大的财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继续做好党和政府的政策宣传员,利用小院会议、书写板报等形式宣传新的惠农惠民政策。遇到村民对政策有疑问时,要耐心讲解做群众的贴心人。

(二)认真做好日常村务工作,及时录入各类电子信息,整理归档各类文件资料。及时完成镇党委政府和上级部门安排的工作任务。

(三)坚定政治立场坚持政策原则大胆工作,敢于直面矛盾勇于担当,对待工作中具体的事情要提出自己的见解,维护村集体和群众的利益。

人居环境整治情况汇报范文第10篇

创建省级生态镇,是推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重要措施和重要载体,也是促进小城镇环境建设,提升其生态文明水平的重要举措。为了进一步落实县委、县府《关于生态县建设的实施意见》的要求,镇党委政府决定全面开展创建省级生态镇活动,现就此项活动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贯彻和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着力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功能,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主要任务

1、生态经济建设。要突出抓好生态工业建设,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通过调整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工业产业布局,推动清洁生产,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培育以低消耗、高产出、高质量和高效益为特征的可持续的工业经济发展模式,努力引进电子、高档五金制品、新型建材等科技型、规模型、环保型企业。要突出生态农业建设,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着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巩固提升南美白对虾,银鲫、花鲢、河蟹、果桑、罗池沼虾等六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示范园区建设。要提高农业产出率,建立健全农业产业体系、生产管理体系、市场流通体系、技术服务体系,努力培育规模型、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基地)。

2、生态旅游建设。加快生态旅游的开发步伐,把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多元化投资机制,提高旅游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全面提高旅游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在加强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真正把陶庄建设成为集生态、观光、休闲为一体的都市型农业生态示范区。

3、生态人居建设。在编制和完善小城镇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同时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整治,努力争创生态村和实施村庄整治建设,积极开展“绿色家庭”的创建活动。社区、村庄、集镇等的绿化地生态人居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要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绿化建设,重点建设公共绿地和道路绿地、滨河绿地,保持生态平衡,美化人居环境,提高公众生活质量,努力使全镇森林覆盖率达10%以上。

4、生态环境建设。要加强对水、大气、噪声、固体废物的治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全镇的环境质量,使全镇空气、水环境、声环境质量和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不断改善。要进一步加强污染治理,确保大气、水污染排放总量控制达标,所有工业污染物的排放,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处理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和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率不断提高,确保达到省级生态镇指标要求。要加大河道整治力度,营造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环境,大力建设绿色通道等生态公益林网,发展经济林和公路两侧企业的绿化,努力推进“绿色学校”、“绿色企业”的创建活动。

5、生态文化建设。培育和引导对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形成提倡节约和保护环境的价值观,普及生态科学知识和生态保护教育,显著提高公众的生态文明程度,在全社会中树立“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办、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观。要着力建设文化基础设施,建立和完善镇文化活动中心,创建文化达标村和文化示范户,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编制陶庄文化宣传册,丰富镇村各类专业文艺队伍,加强创建省级生态镇的宣传教育,营造全民参与的文化氛围。

三、保障措施

1、深化认识,加强领导。创建省级生态镇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际行动。要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各单位要根据具体的责任项目,加大建设力度,提出实施方案,周密部署,责任到人,确保目标任务和生态工程项目的实施落到实处,各责任人要将项目进展的动态情况每月向镇生态办书面反馈。生态镇建设领导小组将定期听取各责任人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同时还将组织有关人员到现场检查,加强指导。建立和完善分工负责和统一监督的工作机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创建工作不断深化。

2、健全机制,加大投入。要建立激励机制,出台生态建设扶持政策。要多渠道筹措资金,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加大生态建设的投入力度。同时要用足用活现有政策,积极鼓励和吸引民营企业和社会团体投资参与生态建设,吸引外资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重大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工程。

上一篇:人居环境整治内容范文 下一篇:人居环境整治半年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