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单位出纳述职报告范文

时间:2023-10-16 05:00:54

机关单位出纳述职报告

机关单位出纳述职报告篇1

述职报告是指担任领导职务的干部或单位负责人,根据制度规定或工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向选举或任命机构、上级领导机关、主管部门以及本单位的干部职工,陈述本人或单位在一定时间内履行岗位职责情况的书面报告。述职报告,按时间可分为年度述职报告、阶段述职报告和任期述职报告;按内容可分为个人述职报告、集体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一般由首部、正文和落款三个部分组成。

1.首部。主要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或称谓等内容。

(1)标题。述职报告的标题有单标题和双标题之分。单标题一般为“述职报告”,也可以在“述职报告”前面加上任职时间和所任职务;双标题由正标题和副标题组成,副标题的前面加破折号。正标题是对述职内容的高度概括,副标题与单标题的构成大体相似。

(2)主送机关或称谓。标题之下第一行顶格写主送机关或称谓。向上级机关呈送的述职报告,应写明收文机关;向领导和本单位干部职工作述职报告,则应写明称谓。

2.正文。由导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组成。

(1)导言。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任职介绍,说明自己的任职时间、担任职务和主要职责,简要交代述职的内容和范围;二是的岗位,有着不同的职责要求,即使是相同的岗位,也由于述职者个人的个性差异,其工作方法、工作业绩也不相同。因此,述职报告要突出个性特点,展示述职者个人风格和魄力,切忌千人一面。

(2)主体。这是述职报告的核心,主要陈述履行职务的情况,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任职期间的任务完成情况,取得的主要工作成绩;二是存在的问题及经验教训;三是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目标或打算。

(3)结尾。一般要求用格式化的习惯语来结束全文,采用谦逊式结尾、总结归纳式结尾或表决心式结尾等形式。

3.落款。包括署名、成文或述职时间两种。也可以将署名放在标题之下。

述职报告写作要求:

1.标准要清楚。要围绕岗位职责和工作目标来讲述自己的工作,尤其要体现出个人的作用,不能写成工作总结。

2.内容要客观。必须实事求是、客观实在、全面准确。既要讲成绩,又要讲失误;既要讲优点,又要讲不足;既不能夸大成绩,也不能回避问题。只有客观陈述履行职务的情况,才能有助于上级机关和所属单位群众对自身工作作出全面、准确、客观的评价。

3.重点要突出。抓住带有影响性、全局性的主要工作,对有创造性、开拓性的特色工作重点着笔,力求详尽具体,对日常性、一般性、事务性工作表述要尽量简洁,略作介绍即可。

4.个性要鲜明o不同的岗位,有着不同的职责要求,即使是相同的岗位,也由于述职者个人的个性差异,其工作方法、工作业绩也不相同。因此,述职报告要突出个性特点,展示述职者个人风格和魄力,切忌千人一面。

机关单位出纳述职报告篇2

述职报告和个人工作总结是使用比较频繁的两种事务文书。在实际工作中,有不少人在拟写述职报告时,往往把它写成个人工作总结,将两者混为一谈。要准确掌握它们的写法,关键在弄清两者的区别。

一、概念不同

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述职报告和个人工作总结在概念的本质上有所不同,应把两者加以区分开来。述职报告是各类公职人员向所在单位的组织、人事部门、上级机关和职工群众,如实陈述本人在一定时期内履行岗位职责情况的一种事务文书。《孟子·梁惠王上》说:“诸侯朝天子日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可见,所谓述职就是陈述职守,报告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而不涉及与本职无关的事项。而个人工作总结则是个人对做过的某一阶段的工作进行系统的回顾、分析,从中找出收获、经验教训及带有规律性的认识的一种事务文书。

二、目的作用不同

述职报告和个人工作总结行文的目的和作用是不一样的。述职报告是群众评议组织、人事部门考核述职干部的重要文字依据,不仅有利于述职者进一步明确职责,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高素质、改进工作,还有利于增强民主监督的良好风气。而个人工作总结则是为了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借以指导今后的工作,同时,也有助于针对性地克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

三、回答的问题不同

两者在具体写作中,文中具体所要回答的问题也有所不同。个人工作总结是对一项工作或一段时间里的工作给予的归纳,它要回答的是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成绩,取得了哪些经验,存在哪些不足,要吸取什么教训,今后有何打算等问题。而述职报告要回答的是有什么职责,履行职责如何,是如何履行职责的。称职与否等问题。既要表述履行职责的结果,展示履行职责的过程,又要介绍履行职责的出发点和思路,还要申述处理问题的依据和理由。

四、写作的侧重点不同

应用文在写作时,并不是对每个部分平均分配笔墨,把所有的材料罗列开来,而是有所侧重,详略得当。在这点上,述职报告与个人工作总结在写作的侧重点,主要着笔的地方也有所不同。个人工作总结一般以归纳工作事实、汇总工作成果为主。重点在于阐述主要工作,取得的成绩都可以归纳在总结之中。而述职报告则必须以报告履行职责情况、报告德才能绩为主,重点在于展示履行职责的思路、过程和能力,重点和范围有确定性,仅限于职责的范围之内,围绕职责这个基点精选材料,职责范围外的概不涉及。

五、结束语不同

应用文的结构一般有固定的模式,它崇尚程式化的结构,循规蹈矩而不别出心裁。述职报告与个人工作总结在结构上大致相同,只就是在结尾部分有所区别。述职报告结束时一般在指出存在的问题后,阐述自己的态度,欢迎大家对自己的述职报告进行评议,常用“以上报告请批评指正”、“述职至此,谢谢大家”、“专此报告,请审阅”等字样。而个人总结结束时即在指出存在问题后,还要写上下一步的工作打算、努力方向及解决问题的措施。

六、表达方式不同

机关单位出纳述职报告篇3

【关 键 词】监督 建设 审计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实行以来,对领导干部经济活动的监督作用日益明显,对被审计对象及其他党政领导干部起到了一定的教育警示作用。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对审计中发现的贪污、挪用公款和专项资金、工程项目不按规定招投标、项目预算无限膨胀等严重问题感到触目惊心,对巧立名目违规发放奖金等普遍性问题仍缺乏有效办法。审计发现了一些问题,但结果的运用仍不尽人意。如何深化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保持党的纯洁性,努力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深化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应加大宣传力度

当前,仍有相当一部分的党政“一把手”认为审计机关是“挑刺、找麻烦”,希望在任期内最好不要碰到审计。其实,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制度化的检查与监督。目前笔者所在地区实行的是经济责任审计单位分类管理的办法,即对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重要的经济管理职能,社会关注度高掌管使用财政性资金数额大的单位实行任中必审加离任审计,对全区各镇街道和预算经费数额较大或下属单位较多的单位实行任中抽审加离任必审,其他单位以离任审计为主加必要的任中抽审。从某种意义上讲,对领导干部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为了保护我们的领导干部。有些领导走上党政“一把手”岗位后,由于对这方面业务的不熟悉,什么时候违规了还不知道;有些党政“一把手”明知不能这么做,但迫于某种压力,最终以班子集体研究决定来实施。而通过审计,有利于规范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管理和经济运行;有利于减轻被审计对象承受的压力;有利于及时发现和纠正审计对象的违规现象;有利于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全面掌握干部情况;有利于界定或解除经济责任,促进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和廉洁自律能力的提高。我们的领导干部能走上现在的领导岗位其实也来之不易,应当好好珍惜;与其看见领导干部违纪受查处而痛心,不如事前加强教育和监督。笔者认为,经济责任审计观念要想入耳、入心、入脑,一方面,要通过会议等各种载体,加大宣传力度,从而端正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自觉接受审计监督。另一方面,要强化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学习相关的审计知识,熟悉在任期内应当承担的相关经济责任和评价内容,防止、不负责任等行为的发生,增强依法履行职责和反腐倡廉的自觉性。

二、深化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应试行审计结果通报制度

目前实行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处理程序是:由审计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按规定的审计程序出具审计报告,作出审计决定;向有关部门出具移送处理书;向本级人民政府提交审计结果报告,并抄送同级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关和有关部门。审计结果报告属秘密级公文,可见审计结果只局限在极少数的相关领导和部门,不要说社会公众,就连同级机关的其他党政领导也无从知晓,这就难以形成群众的监督氛围,不利于审计效力的发挥。为了更好地运用审计成果来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要积极大胆地探索行之有效的审计结果公开的方式方法。《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可以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或者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尽管审计结果公开制度目前还有较大的难度,但这个大方向势在必行。审计结果和责任追究的情况,应以适当的形式在一定范围实行公告或进行通报,可以在被审计单位内进行通报,在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上进行通报,在政府常务会议或全体会议上进行通报,有些典型的带有普遍性意义的审计案例,可以将审计结果报告普发至各机关单位,条件成熟的,或关乎国计民生的审计项目可通过新闻媒介向社会公开,以扩大影响,增强威慑力。公开是保证审计结果发挥最大效力的前提,要把对领导干部的审计监督与社会、群众的舆论监督结合起来,提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透明度,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强大的舆论监督,让违法违纪分子没有藏身之处。

三、深化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应严格责任追究制度

审计结果报告已经详细列出了审计发现的问题和领导干部应负的责任等,但在实际落实中往往因为种种原因,应被追究责任的领导干部却没有得到惩戒,“乌纱帽”亦纹丝不动,没有触到痛处,没有达到审计一个教育一片的效果。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对其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当负有责任,因未认真履行职责,给国家造成损失,构成犯罪或者违纪的及时移送相关部门处理,这方面已做到严格执行了。但对尚未构成犯罪,又够不上党纪、政纪处分的,也应当明确该追究的责任。可以分以下几种情况进行处理:

(一)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其单位在财政财务收支过程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负有直接经济责任的领导干部按照组织程序提议予以免职或降级。

1.提供严重失实的财政财务会计报告、做假账、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的;

2.移用或克扣救济、低保、社保、下岗再就业等专项资金或物资,情节严重的;

3.移用或克扣救灾、防灾、扶贫、教育等专项资金或物资,情节严重的。

(二)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其单位在财政财务收支过程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负有经济责任的领导干部予以通报批评。

1.阻挠、抗拒审计或拒不执行审计决定的;2.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由于决策失误或铺张浪费等主观原因造成赤字或者亏损数额较大的;3.违反规定乱收费、乱摊派的;4.未按规定填制、取得原始凭证或填制、取得原始凭证不符合规定,年度累计金额占年度经费支出总额的5%以上的。

(三)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其单位在财政财务收支过程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负有经济责任的领导干部予以谈话教育。

1.公款私存的;2.因管理不善,造成单位财务混乱的;3.会计核算年度漏缴税额在应纳税额10%以下的,且漏缴税额在1万元以下的。

四、深化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应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加强沟通与协调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相关部门的共同协作。如果仅有审计结果报告,发现了问题却不去纠正或纠正不力,那么审计结果报告就成了一纸空文。要以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为龙头,各成员单位按职责要求通力合作,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对象全力配合,才能确保审计结果的落实。

(一)被审计单位及领导干部的职责

1.被审计单位收到审计决定书后,应当在审计决定的期限内予以履行。对审计决定不服,可以根据决定书载明的,或提请人民政府裁决,或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不停止执行审计决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2.被审计单位收到审计报告后,应当自行纠正和改进审计报告中指明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违纪事项,认真研究并诚恳接受审计意见和建议;3.审计决定的执行情况和审计建议的采纳情况,应及时报告审计机关,并同时报送组织、纪检监察部门;4.被审计单位应当针对审计提出的问题、结合审计建议制订整改措施。整改措施应报组织、纪检监察部门,同时抄送审计机关;5.被审计单位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根据工作分工和职责,在述职述廉报告中应汇报审计决定的执行情况、审计建议的采纳情况、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

(二)审计机关的职责

1.在审计职权范围内,依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违法行为作出处理处罚,并监督检查审计决定的执行情况,了解审计建议的采纳情况;2.向组织、纪检监察部门报送审计结果报告、审计决定书、审计建议书;对审计中发现的严重违法违纪案件线索,及时移交纪检监察机关或司法机关立案查处;对严重违反财经法规及严重阻碍、拒绝审计的有关责任人员,移交并建议纪检监察、组织人事部门、主管部门处理;3.就审计查明的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违法行为及其他需要整改的事项,协助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关责成留任、调任和接任的领导干部及领导班子制订整改措施,并在要求的时间内,向组织、纪检监察部门等相关部门报告审计决定的执行情况、审计建议的采纳情况、整改措施及整改结果;4.向党委、政府报告审计结果,向联席会议通报审计结果和审计处理处罚结果。并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和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为平台,与联席会议成员建立正常的工作交流和协作渠道。

(三)组织人事部门的职责

1.将审计结果报告归入领导干部人事档案,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一项重要参考依据;将近3年审计结果报告写入干部考察材料,把审计情况作为被审计对象提拔考察谈话必须了解的内容之一。

2.收到审计结果报告后,视审计结果报告反映的情况,会同纪检监察部门,与被审计的、接任的领导干部谈话,并要求被审计的领导干部、单位领导班子在一定期限内提交存在问题和应予改进事项的整改措施,落实责任。

3.要求被审计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根据工作分工和职责,在述职述廉报告中汇报审计决定的执行情况、审计意见建议的采纳情况、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并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4.向联席会议通报运用审计结果任免、奖惩干部的情况。

(四)纪检监察部门的职责

1.将审计结果报告放入干部的廉政档案,作为干部遵守廉政规定情况的重要内容;2.对审计移送材料中反映的领导干部严重违法违纪问题进行查处,或以报送的审计结果报告为依据,对认为有必要深查的问题进行查处;3.就审计结果报告反映的情况和进一步核实的情况,会同组织人事部门或单独与被审计的领导干部谈话,或进行诫勉谈话;4.向联席会议通报运用审计结果处理违法违纪干部的情况。

以上各部门运用审计结果的情况,在每年年终以书面形式报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

总之,深化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有利于强化“以权制权”,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能有效落实“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违法要追究”的监督和问题机制,从而促进了权力与责任相匹配,对完善党内监督制度很有裨益,值得我们不断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郑江河.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9(19)

[2]曹子华.浅谈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价值工程,2010(18)

机关单位出纳述职报告篇4

出纳工作,一年下来,做得成绩如何,有收获,要整理好向领导去述职汇报。那你知道怎么写出纳年终述职报告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出纳年终述职报告范文,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出纳年终述职报告范文1出纳员的工作让我得到磨砺的同时也能轻易早出自身的不足,至少在年末之际可以发现自己处理出纳工作的效率并没有想象中那般快,以至于现阶段还遗留了部分没能完全完成的事务还真是令人感到有些惭愧,为了不因此影响到后续的工作还是应该尽快进行总结并完成手头的事务比较好。

处理好固定资产与部分现金的管理工作并得到了部门领导的认可,由于这类工作比较轻松的缘故只需按照出纳员的职责办事便能处理得很好,另外根据领导的指示对于印章的管理也要做好相应的保管以便财务部开展工作,所以为了防止这类物品出现遗失状况导致自己除了前往银行交接业务以外基本都待在财务室处理出纳工作,由于自己的谨慎从而有效完成了部分账单的审计工作以免为后续的发展造成阻碍,而且对于资金的申领状况若是有着领导的签字盖章则可以进行办理,否则的话仅仅以单据进行兑换则很难说明其中记录内容的真实性,所以我在处理好出纳工作的基础上往往都会确保自身保管的物品不会出现缺失。

对公司员工的工资进行核算并在各项数据的支持下进行下发,其实对于员工的工资问题需要在每个月都进行仔细的核算才能够得到相应的认同,为了防止自身的疏忽导致工资核算出现问题让我选择了加强与其他部门之间的交流,无论是人事部门的考勤记录还是办公室的绩效考核都可以用来当做工资核算的参照,而且即便是后勤部门的财务报销也要从中查看今年消耗的经费究竟有多少,所以对于这类信息往往都会让我列出详细的清单并在工资下发日交由公司员工用以增强工资核算的可信度。

参与财务账单的整理并对报表进行编制后交由财务部其他同事进行处理,虽然出纳职责中并不负责账单的记录工作却也会参与其中,无非是财务部人手不够的时候协助处理大量繁琐的工作以免为后续的发展造成影响,令人感到遗憾的是账单与报表的整理编制工作并没能够及时将其完成,再加上事先没有完整的规划导致自己的参与没能起到太多实质性的作用,尽管主要问题不再自己的身上却也没能发挥好出纳员的协助职责。

也许今后出纳工作的挑战将会增多导致自己需要加强做事的效率才行,尤其是通过总结让我发现自己今年的出纳工作其实存在着不少缺陷,所以我会认真处理后续的出纳工作以免因为些许的意外导致任务无法及时完成。

出纳年终述职报告范文2我调任到如今财务部出纳,在财务部业务种类繁多的地方,我的职责是现金收支,现金日记账的登记和账务核对,手写支票,工资及奖金的核对和发放。回顾这一来的工作,我虚心学习新的专业知识,积极配合同事之间的工作,努力适合新的工作岗位,以最快的速度和的状态进入自己的工作状态。我的缺点也是不可掩饰的。我的述职报告请大家评议,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首先,在领导的协助下我了解了出纳岗位的各种制度及其日常的工作流程。在同事们的指导和协助下使我学到了很多工作中的知识,使我最快的熟悉了这份新的工作。在工作岗位没有高低之分,一定要好好工作,来体现人生价值。同时为了提升工作效率,平时自学电脑知识和erp的出纳知识及操作,利用erp使工作更加准确和快速。

其次作为公司出纳,我在收付、反映、监督四个方面尽到了应尽的职责,过去的20--年里在持续改善工作方式方法的同时,顺利完成如下工作:

一、日常工作

1、严格执行现金管理和结算制度,定期向会计核对现金与帐目,发现金额不符,做到即时汇报,即时处理。

2、即时收回公司各项收入,开出收据,即时收回现金存入银行。

3、根据会计提供的依据,与银行相关部门联系,井然有序地完成了职工工资和其它应发放的经费发放工作。

4、坚持财务手续,严格审核(凭证上必须有经手人及相关领导的签字才能给予支付),对不符手续的凭证不付款。

二、其他工作

1、迎接公司上市财务审计,准备所需财务相关材料为迎接审计部门对我公司帐务情况的检查工作,做好前期自查自纠工作,对检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统计,并提交领导审阅。

在工作中,我忠于职守,尽力而为,领导和同事们也给了我很大的协助和鼓励。

2、完成领导交付的其他工作。

三、回顾检查自身存有的问题,我认为

1、学习不够。

当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会计软件的应用及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方法等不能完全适合新的工作。

2、对针对以上问题,今后的努力方向是:

增强理论学习,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对业务的熟悉,必须通过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虚心请教领导和同事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努力学习,争取在明年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综上所述。在过去的一年中,付出过努力,也得到过回报。人到中年,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工作,在工作中一丝不苟的执行制度,是我们的优势。我坚持要求自己做到谨慎的对待工作,并在工作中掌握财务人员应该掌握的原则。作为财务人员特别需要在制度和人情之间把握好分寸,既不能的触犯规章制度也不能不通世故人情。只有持续的提升业务水平才能使工作更顺利的实行。在即将到来的20--年,我会扬长避短,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

出纳年终述职报告范文3回顾上个月的工作,我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严格执行领导安排,积极配合同事开展工作,尽到了应尽的职责,顺利完成了本职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日常工作方面

1、严格按照财务制度要求,认真执行现金管理和结算。

及时收回各项收入,对每笔款项都开出收据、发票,并及时将现金存入银行,从无坐支现金现象。每天做好日常现金日记账及盘存工作,做到账实相符,防止现金盈亏。定期向会计核对现金与账目,发现金额不符的情况,做到及时汇报,及时处理。

2、根据会计提供的依据,与银行相关部门联系,井然有序地完成职工工资和其他应发放经费的发放工作。

3、对财务手续,坚持严格审核,凭证上必须有经手人及相关领导签字才能给予支付,对不符规定的凭证绝不付款。

外出借款无论金额多少,都报领导签字批准并通过借支单借款。

4、妥善保管支票及贵重物品,并认真完成领导交付的其他工作任务。

二、存在的问题

本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学习不够、经验不足。目前,我对出纳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方法等还不是十分精通,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及业务知识学习,并努力做到学以致用。同时,还要通过虚心请教领导和同事,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出纳的工作需要认真细心,不能出现丝毫的差错,我会坚持以严肃的态度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的执行制度,在自己的岗位上,更好的完成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出纳年终述职报告范文4转眼间一个月的工作时间就这样过去了,回首过去的一个月,内心不禁感慨万千,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战果,也算是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考验和磨砺。在一个月的出纳工作中,对出纳的岗位认识、工作性质、业务技能以及思想提高都是对我的职业生涯的填充和必不可少的弥补。之前,我以为出纳只是跑一下银行,算一下现金,认为只不过是些简单而琐碎的工作。在实习过程中的学习和工作后,我终于知道出纳工作并不是我想象中的简单。出纳工作是财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回顾一个月来的出纳工作,先是失误、还是失误……下面,我将出纳工作总结如下:

一、开支票的错误

制度要求:开具支票必须字迹工整、无连笔、不能修改等。这一个月来我填写的支票错了还真是不少,通过师傅在旁边教,我才终于把支票写完工整了,盖银行预留印鉴时也是一门技巧,印鉴重压象都会被银行退票,耽误工作。

二、出纳的工作

出纳工作看似简单,做起来难,对出纳有那么一点点的认识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单位领导的耐心教诲和无形的身教,一个月的岗位实战练兵,知道了要作好出纳工作绝不可以用“轻松”来形容,它是经济工作的第一线,财务收支的关口,占有重要的地位。

三、今后的工作计划

作为一个合格的出纳,必须具备以下的基本要求:

1、学习、了解和掌握政策法规和公司制度

2、出纳人员要恪守良好的职业道德。

3、出纳人员要有较强的安全意识,保管好现金、有价证券、票据。

以上是我近一个月工作以来的一些体会和认识,也是我不断在工作中将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个过程。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还应不懈的努力和拼搏,做好出纳工作。

在此,我要特别感谢公司领导和各位同仁在工作和生活中给予我的支持和关心,这是对我工作最大的肯定和鼓舞,我真诚的感谢。

作为一个合格的出纳,必须具备以下的基本要求:

1、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处理好同其他部门的协调关系.

2、做好正常出纳核算工作。

按照财务制度,办理现金的收付和银行结算业务,努力开源结流,使有限的经费发挥真正的作用,为公司提供财力上的保证。加强各种费用开支的核算。

总之在下个月,在闰梅姐的带领下我在出纳这一方面做的更好,严师出高徒这一句话对我来说很管用,我就需要严师这样才可以让我的脑袋可以挷的紧一些只有这样在工作上不会出错,总之在6月份觉不能像上个月一样了,随之隆哥要踏上了他自己新的工作岗位,今晚大家都为他践行,在出纳这一方面就由我来承担,让我一个人来独打一面,同时也很珍惜这个机会可以让我锻炼,让我更成熟一些,不管在生活上还是在工作上或者是与别人交流让我更上一层楼。

出纳年终述职报告范文5转眼间,20--年就过去了。展望未来,我对今后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希望,为了能够制定更好的工作目标,取得更好的工作成绩,我把参加工作以来的情况总结如下:

看似简单的账单制作日常收费银行对接建立收费台账与总部财务对接,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我自觉加强学习,虚心求教释惑,不断理清工作思路,在各级领导和同事的帮助指导下,从不会到会,从不熟悉到熟悉,我逐渐摸清了工作中的基本情况,找到了切入点,把握住了工作重点和难点,而随后财务助理兼客务代表的特殊身份更是加速缩短了我与“专业人”之间的距离。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也很重要,只有沟通好了,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人工成本。一方面,干中学、学中干,不断掌握方法,积累经验;另一方面,问书本、问同事,不断丰富知识掌握技巧。

出纳工作首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不能出任何差错,在每次报账的时候,每笔钱我都会算两遍点两遍;每日做好结账盘库工作,做好现金盘点表;每月末做好银行对账工作,及时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并做好和会计账的对账工作;工资的发放更是需要细心谨慎,这直接关系到职工个人的利益,因为日常的工作量已经基本饱和,每次做工资的时候,我都会主动加班,保证及时将工资发放给员工。

一、主要经验和收获

1、只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下功夫熟悉基本业务,才能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

2、只有主动融入入集体,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才能在新的环境中保持好的工作状态;

3、只有坚持原则落实制度,认真理财管账,才能履行好财务职责;

4、只有树立服务意识,加强沟通协调,才能把分内的工作做好;

5、只有保持心态平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提高、取得进步。

二、确立工作目标,加强协作

财务工作象年轮,一个月工作的结束,意味着下一个月工作的重新开始。我喜欢我的工作,虽然繁杂、琐碎,也没有太多新奇,但是做为企业正常运转的命脉,我深深的感到自己岗位的价值,同时也为自己的工作设定了新的目标:

1、做好财务工作计划,以预算为依据,积极控费用的支出,并在日常的财务管理中加强与管理处的沟通,充分发挥预算的目标作用,不断完善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总结反馈的财务管理体系。

2、实抓应收账款的管理,预防呆账,减少坏账,保全管理处的经营成果。

3、积极参预,配合管理处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

以上是我对自己工作的总结汇总,敬请各级领导给予批评指正。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将一如既往的努力工作,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以新形象,新面貌,为公司的辉煌发展而努力奋斗。

机关单位出纳述职报告篇5

被告人张某,退休后被上海市某公墓管理所(系国有事业单位)聘为临时工性质的出纳员。张某1996年至1998 年1月期间,利用出纳员的职务便利,先后多次挪用其保管的公款计人民币10万余元给陈某进行营利活动,后因陈某失踪张无法追回借款,自己又无偿还能力,便制造假象后向公安机关谎报假案,称其在为本单位解款途中遭歹徒暴力抢劫,被劫公款10万余元。公安机关侦查中发现张有报假案和自己作案的嫌疑,遂讯问张,张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案发后赃款未退缴。

二、分歧意见

对本案的定性有以下五种不同意见:(1) 张系国家工作人员,其行为性质属挪用,构成挪用公款罪。(2)张系国家工作人员,其行为性质属侵吞,构成贪污罪。(3)张不是国家工作人员,其行为构成挪用资金罪。(4)张不是国家工作人员,其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5)张系受委托管理国有财产的人员,其行为应当以贪污论。

上述分歧意见的焦点在于对犯罪主体和行为性质(即挪用后报假案是否转化为侵吞) 的认识不同。现将有关观点分述如下。

1、关于犯罪主体

第一种观点认为张系准国家工作人员,具体又有两种不同意见。其一,认为张系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理由是,张虽不是国有单位的正式职工,但受聘担任出纳员,履行管理公款的职责,其工作性质不属劳务而属管理性的公务。只要在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则不论是否属正式职工,均应视为国家工作人员,因为法律对此未加限制。

其二,认为张系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理由是,张虽然不具有国有单位正式职工的特定身份,但由于国有单位通过签订合同这一法律程序,临时聘用其担任管理公款的出纳员职务,授权其与正式职工同样的从事公务的性质,张的临时身份具有法定性,即由有关单位决定并有聘用合同等依据。

第二种观点认为,张不是准国家工作人员。理由是,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具有特定身份和依法从事公务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1)张不是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因为张不是国有单位的正式职工,不具备特定的身份,与国家之间没有直接的法律关系,就不是国家 事公务的人员。(2)张也不是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首先,张从事的并非国家公务,刑法上的“依法从事公务”应理解为国家公务,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陪审员等从事公共的、宏观的、社会性事务即管理国家和社会的事务,而不包括集体公务和劳务。张从事出纳工作,是企事业单位的业务性管理工作,属集体公务的范围。其次,张职务的产生亦不符合“依照法律”的条件,依法一般指被选举或任命,而张是受聘用即受委托。

第三种观点认为,张系受委托管理国有财产的人员。理由是张担任出纳员工作,履行管理公款的职责,应当认为是管理国有财产,而张被国有单位临时聘用,则应当视为受委托。

第四种观点认为,张不是受委托管理国有财产的人员。理由是,刑法已将贪污罪犯罪主体之一的人员由原刑法的 “经手、管理公共财物”修改为 “管理、经营国有财产”,排除了 “经手”,而出纳的职务特征主要是“经手”不是“管理”。

2、关于行为性质

第一种观点认为本案属挪用性质 (挪用公款或挪用资金)。(1) 张利用职务便利,擅自动用公款借给他人从事营利活动,其行为显属挪用。(2)张挪用犯罪后又向公安机关报假案的行为不能改变原挪用犯罪的性质,因为司法解释只规定挪用公款后携款潜逃的可以转化为贪污罪,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张报假案的行为不能转化为贪污或者职务侵占。(3)被挪用的公款尚未销帐。

第二种观点认为本案属侵吞性质 (贪污或职务侵占)。理由是,张在挪用单位巨款后因无法归还,便以报假案的方法以达到不归还并占有公款的目的,其犯罪行为的性质已从挪用转化为侵吞。至于帐面处理问题,由于报假案的侵吞与其他方式的侵吞不同,不需要行为人销帐。

三、评析意见

笔者认为本案应根据刑法第 382条第 2 款的规定以贪污论。

1、应认定张为受委托管理国有财产的人员。(1) 贪污罪的犯罪主体包括受委托管理国有财产的人员。刑法第382条第 2款规定,受国有单位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国有财物,以贪污论。(2)张系受委托管理国有财产的人员。笔者认为,这里的“受委托”,是指正式的职务上的委托,本案中张受聘担任出纳员职务,符合“受委托”的特征。这里的“管理”,是指履行组织、领导、监督、管理等职责的工作,只要从事非劳务性的管理工作,均属 “管理”。本案中张从事现金管理的业务性管理工作,自然应当包括在内。(3)出纳员的职务特征并非仅为 “经手”公款。“经手”即“经过亲手 (处理)”,“管理”即“负责某项工作,使之顺利进行”,“经营”则为“筹划并管理(企业)”。贪污犯罪的“管理”必须是职务上的管理,而管理又多为直接 “经手”处理国有财产的行为,可见,这是两个可以统一的概念,在职责上有管理国有财产法律义务的“经手”,就是“管理”。刑法的修改,只是完善了对职务特征的提法以避免引起误解,明文排除的 “经手”实为职务范围外的经手。从本案看,张在经手公款的同时又在职责上对之有管理的法律义务, 当属管理国有财产。

2、本案已从挪用转化为贪污。(1) 案件的性质可以转化。转化型犯罪不仅有法律明文规定的情况,也普遍存在于司法实践中,例如行为人在犯罪过程中改变犯意并实施新犯意支配下的行为,便由原罪转化为新罪。要真正贯彻罪刑法定原则,就不能机械地束缚于法律的明文转化规定,而无视变化了的实际案情。(2)本案已转化为贪污罪。挪用公款与贪污的主要区分界限在于行为人的犯罪目的、犯罪手段和犯罪结果,尤以犯罪目的为要。张挪用公 款后谎报劫案,表明其犯罪目的已由暂时非法使用公款转化为非法占为己有,亦表明其犯罪手段已从擅自动用公款转化为虚构被劫事实意欲侵吞公款的欺诈手段,还表明国有单位的这笔公款所有权将遭受彻底损害。

综上所述,本案被告人张某受国有单位聘用担任出纳,系受委托管理国有财产的人员;张挪用公款后因无法归还公款,便以报假案的方法以达到不归还并占有公款的目的,其犯罪的性质从挪用转化为侵吞,应当以贪污论处。

四、处理结果

人民法院依据刑法第382条第2 款、第383条之规定,终审判决被告人张某犯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

机关单位出纳述职报告篇6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从严治党、从严治政的方针,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对领导干部监督管理的有效形式,充分发挥组织监督和民主监督的作用,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执政为民、依法行政、廉洁从政的整体水平。

二、对象和时间

(一)述职述廉的对象为市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和县(市、区)党政“一把手”,省直党政机关的省管干部(包括非领导职务)。上述人员中,党政“一把手”作年度总结述职述廉报告,其他领导干部只作述廉报告。

(二)述职述廉工作每年开展一次,与党政“一把手”年度总结报告工作同时进行,与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有机结合。在届中、届末考察时,此项工作与领导班子成员述职结合,不再单独进行。

(三)述职述廉工作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组织实施。各市和省直党政机关召开述职述廉会议,省纪委、省委组织部要派员参加;县(市、区)党政“一把手”作年度总结述职述廉报告时,委托各市纪委、市委组织部派员参加。

三、主要内容

(一)述职述廉的内容以《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中央关于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规定和省纪委、省委组织部《关于实施党政“一把手”年度总结报告制度的意见》(浙组[*]58号)为基本依据。

(二)各级党委(党组)可以结合本地区、本单位领导干部的思想、工作、作风、廉洁从政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增加有关内容。可先在干部群众中征求意见,把干部群众意见比较集中、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纳入述职述廉内容。

(三)省纪委、省委组织部可根据工作需要,对述职述廉内容提出指导性意见。

四、工作程序

按照“自我总结、群众评议、反馈意见、认真整改”四个步骤扎实进行。

(一)撰写述职述廉报告。领导干部要按照要求认真撰写好述职述廉报告或述廉报告。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准确、简明扼要,对存在的问题不隐瞒、不回避。

(二)召开会议。会议由党委(党组)主持。参加会议的人员范围,原则上按照党政“一把手”年度总结报告制度的有关要求确定,党委(党组)认为需要时,可适当扩大。

(三)收集和反馈意见。采取请与会人员填写评议表、测评表,设置意见箱等多种形式收集意见。统计汇总工作,由纪委、组织部负责,并及时与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沟通,如实反馈群众提出的意见和民主测评的情况。

(四)报告工作情况。各级党委(党组)应于每年3月底前将上一年度本地区、本单位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的情况及领导干部本人的述职述廉报告,统一报上级党委,抄送纪委和组织部(各三份)。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级党委(党组)要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要认真制定方案,精心组织实施。要加强对下级党政机关实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的指导。各级纪委(纪检组)、组织(人事)部门要在党委(党组)领导下,积极主动地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并加强与上级纪委、组织部的联系和沟通。

(二)发扬民主,突出整改。应通过一定的方式提前让参加述职述廉会议的人员了解述职述廉内容及相关政策规定,以便于监督。对述职述廉中隐瞒、回避重要情况,民主测评中群众意见较大,或者存在其他不正常情况的领导干部,纪委、组织部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视情节轻重,对其实行谈话提醒、进行组织处理或在一定范围内通报批评,构成违纪的,按有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

(三)综合分析,运用成果。各级纪委(纪检组)和组织(人事)部每年要对述职述廉的情况进行一次综合分析,将述职述廉的成果运用到领导干部考核、奖惩和选拔任用中。领导干部的述职述廉报告、民主测评的情况以及对有关问题调查处理的结论性材料,按有关规定分别收入领导干部的考察工作档案、廉政档案。

(四)积极探索,不断完善。各地区、各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大胆实践,积极探索,不断完善述职述廉制度。同时,又要注意与已有的监督制度相衔接,形成对领导干部监督管理的整体合力。

本实施意见适用于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可参照执行。

机关单位出纳述职报告篇7

一、报告的含义、特点和类型

(一)报告的含义

报告是行政机关和党的机关都广泛采用的重要上行文。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对报告功能的表述是: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对报告功能的表述大致相同:

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作为党政机关公文的报告,和一些专业部门从事业务工作时所使用的、标题中也带有“报告”二字的行业文书,如“审计报告”、“评估报告”、“立案报告”、“调查报告”等,不是相同的概念。这些文书不属于党政公文的范畴,注意不要混淆。

(二)报告的特点

1.单向性

报告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时使用的单方向上行文,不需要上级机关给予批复。在这方面,报告和请示有较大的不同,请示具有双向性特点,必须有批复与之相对应,报告则是单向性行文,不需要任何相对应的文件。为此要特意提请注意:类似“以上报告当否,请批示”的说法是不妥当的。

2.陈述性

报告在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时,所表达的内容和使用的语言都是陈述性的。本单位遵照上级的指示,做了什么工作、怎样做的这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还存在哪些不足,必然要一一向上级陈述。反映情况时,也要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叙述清楚,向上级机关提供准确的现实性信息。即便是提出建议的报告,也要在汇报情况的基础上,才能深入一步提出建议来。

3.事后性

在机关工作中,有“事前请示,事后报告”的说法。多数报告,都是在开展了一段时间的工作之后,或是在某种情况发生之后向上级作出的汇报。但建议报告没有时显的事后性特点,应该尽量超前一些,如果木已成舟,再提建议也是没有意义的了。

二、报告的类型

(一)工作报告

凡是用来向上级汇报工作的报告,都是工作报告。

工作报告又可分为综合工作报告和专题工作报告两种。

综合报告涉及面宽,要把主要工作范围之内的方方面面都涉及到,可以有主次的区分,但不能有大的遗漏。大到国务院提供给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小到某单位向上级提供的年度、季度、月份工作报告,都属于这种类型。

专题报告的涉及面窄,只针对某一方面的工作或者某一项具体工作进行汇报,如党的机关关于“三讲”工作的报告,行政机关关于技术革新工作的报告等等。

(二)情况报告

如果本单位出现了正常工作秩序之外的情况,譬如说发生了事故,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问题等,对工作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应该及时向上级将有关情况原原本本的进行汇报。

即使对工作没有太大影响,一些有倾向性的新动态、新风气,以及最近出现的新事物等等,必要时也要向上级报告。

凡此种种,都属于“情况报告”。作为下级机关,有责任做到“下情上达”,保证上级机关耳聪目明,对下面的情况始终了如指掌,这就是情况报告的意义。如果隐情不报,则是一种失职的表现。

(三)建议报告

对自己职权范围内的某方面工作有了深思熟虑、切实可行的设想之后,将其归纳整理成意见、办法、方案,上报上级,希望上级机关采纳,这就是建议报告。如林业部制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报告》。

对于建议报告,上级如果采纳,可能会批转给有关部门实施,这是建议报告目的的最终实现。但上级部门也可能不予采纳,这也是很正常的。作为下级机关,有建议的权力,却没有逼迫上级机关一定采纳的权力,对此,也要有清醒的认识。

(四)答复报告

答复上级机关询问的报告,称为答复报告。这种报告内容针对性最强,上级询问什么,就答复什么,不能答非所问。对待上级机关的询问,一定要慎重,如果不了解真情,要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后再作答复。

(五)报送报告

这是向上级报送文件、物件时使用的报告,正文通常非常简略,只需写明“现将××××报上,请指正(请查收)”即可。真正有意义的内容都在所报送的文件里。

三、报告的写法

(一)报告的标题和主送机关

1.报告的标题

报告的标题,有两种写法,一是发文机关+主要内容+文种的写法,如《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清理党政干部违纪违法建私房和用公款超标准装修住房的报告》;二是主要内容+文种的写法,如《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公共场所防火工作的报告》。

2.报告的主送机关

行政机关的报告,主送机关尽量要少,一般只送一个上级机关即可。但行政机关受双重领导的情况比较多见,只报送其中一个上级机关显然不妥,因此,有时主送机关可以不止一个。报告应报送自己的直接上级机关,一般情况下不要越级行文。

作为党的机关公文的报告,要按《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第十二条的规定执行:“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主送一个机关;如需其他相关的上级机关阅知,可以抄送”。

(二)报告的正文

1.报告导语

导语指报告的开头部分,它起着引导全文的作用,所以称为导语。

不同类型的报告,其导语的写法也有较大不同。概括起来,报告的导语有以下几种类型:

背景式导语。

就是交代报告产生的现实背景,例如:

前不久,中央纪委召开了部分省市清理党员干部违纪建私房座谈会,总结交流了各地清房工作的情况和经验,并就清房中遇到的一些政策性问题,进行了讨论,根据各地的做法和座谈会中提出的问题,中央纪委常委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根据式导语。

就是交代报告产生的根据,例如:

根据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的指示,我厅于去冬派人到涪陵市和渠县,与市、县的同志一道,对城镇贫困户的情况作了一些调查。涪陵市委、市政府和渠县县委、县政府对此十分重视,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立即采取措施,着手解决这一问题。现将两地城镇贫困户的情况及采取的措施报告如下:

叙事式导语

在开头简略叙述一个事件的概况,一般用于反映情况的报告。例如:

19××年2月20日上午9时40分,我省××市百货大楼发生重大火灾事故,市消防队出动15辆消防车,经四个小时的扑救,大火才被扑灭。这次火灾除消防队员和群众奋力抢救出部分商品外,百货大楼三层楼房一幢及余下商品全部烧毁。时值开门营业不久,顾客不多,加之疏散及时,幸未造成人员伤亡。但此次火灾已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92万余元。

目的式导语

将发文目的明确阐述出来作为导语。例如: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批转林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工作报告的通知》(国发〔19××〕42号)切实做好我市防火工作,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就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工作提出以几点意见:

报告导语的写法不止以上四种,运用时可以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灵活处理。

2.报告主体

报告的主体也有多种写法,下面择要介绍几种常见形态。

总结式写法

这种写法主要用于工作报告。主体部分的内容,以成绩、做法、经验、体会、打算、安排为主,在叙述基本情况的同时,有所分析、归纳,找出规律性认识,类似于工作总结。

总结式写法最需要注意的是结构的设计安排。按照总结出来的几条规律性认识来组织材料、安排层次,是最常用的结构方式。例如2000年3月5日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朱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分为十个部分,分别是:一、1999年国内工作回顾;二、坚持实行扩大内需的方针;三、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四、继续推进改革,全面加强管理;五、加快科技、教育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六、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七、搞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八、从严治政,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九、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十、关于外交工作。

“情况——原因——教训——措施”四步写法

这种结构多用于情况报告。先将情况叙述清楚,然后分析情况产生的原因,接着总结经验教训,最后提出下一步的行动措施。例如《××省商业厅关于××市百货大楼重大火灾事故的报告》,采用的就是这样的写法。

指导式写法

这种结构多用于建议报告。希望上级部门采纳建议,批转给有关部门执行、实施,是建议报告的基本写作目的。为此,建议要针对某项工作提出系统完整地方法、措施和要求,对工作实行全面的指导。形式上采用分条列项的方法逐层表达。例如《××省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厂矿企事业单位计划生育工作的报告》,针对计划生育问题向省人民政府提出了四条建议:一、加强组织领导;二、明确职责;三、提高干部素质;四、落实经费。

3.报告结语

机关单位出纳述职报告篇8

(一)查阅以前年度的审计工作底稿

对于连续审计业务,以前年度的审计工作底稿有助于注册会计师了解与特定经营活动和行业相关的一些因素。

(二)询问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员工

询问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内部其他相关人员是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一个重要信息来源。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向管理层和财务负责人询问下列事项:

(1)管理层所关注的主要问题。如新的竞争对手、主要客户和供应商的流失、新的税收法规的实施以及经营目标或战略的变化等。

(2)被审计单位最近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3)可能影响财务报告的交易和事项,或者目前发生的重大会计处理问题。如重大的购并事宜等。

(4)被审计单位发生的其他重要变化。如所有权结构、组织结构的变化,以及内部控制的变化等。

风险识别准则规定,注册会计师除了询问管理层和对财务报告负有责任的人员外,还应当考虑询问内部审计人员、采购人员、生产人员、销售人员等其他人员,并考虑询问不同级别的员工,以获取对识别重大错报风险有用的信息。

在确定向被审计单位的哪些人员进行询问以及询问哪些问题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何种信息有助于其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三)查阅被审计单位内部和外部的信息资料

内部信息资料主要包括中期财务报告(包括管理层的讨论和分析)、管理报告、其他特殊目的报告,以及股东大会、董事会会议、高级管理层会议的会议记录或纪要。注册会计师可以查阅被审计单位的组织结构图、关联方清单、公司章程、对外签订的主要销售、采购、投资、债务合同等,以及被审计单位内部的管理报告、财务报告、生产经营情况分析、会议记录或纪要等,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性质。

外部信息资料包括外部顾问、机构、证券分析师等编制的关于被审计单位及其所处行业的报告,政府部门或民间行业组织的行业报告、宏观经济统计数据、行业统计数据,以及贸易和商业杂志等信息资料。

(四)实地察看被审计单位的主要生产经营场所,检查相关文件记录

观察和检查程序可以印证对管理层和其他相关人员的询问结果,并可提供有关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信息,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下列观察和检查程序。

1.观察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

实地察看被审计单位的主要生产经营场所能增强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性质的了解。实地察看主要经营场所对于了解新承接的审计项目、收购了新业务的被审计单位和跨地区经营的被审计单位尤其重要。通过实地察看被审计单位的厂房和办公场所,可以使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布局、生产流程以及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状况获得一定的了解。在实地察看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存在问题的迹象保持警惕。

2.检查文件、记录和内部控制手册。例如,检查被审计单位的章程,与其他单位签订的合同、协议,各业务流程操作指引和内部控制手册等,了解被审计单位组织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情况。

3.阅读由管理层和治理层编制的报告。例如,阅读被审计单位年度和中期财务报告,股东大会、董事会会议、高级管理层会议的会议记录或纪要,管理层的讨论和分析资料,经营计划和战略,对重要经营环节和外部因素的评价,被审计单位内部管理报告以及其他特殊目的报告(如新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等,了解自上一审计结束至本期审计期间被审计单位发生的重大事项。

4.实地察看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场所和设备。

5.追踪交易在财务报告信息系统中的处理过程(穿行测试)。

(五)项目组内部的讨论

1.总体要求

风险识别准则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组织项目组成员对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进行讨论,研究和分析可疑迹象,并运用职业判断确定讨论的目标、内容、人员、时间和方式。

2.讨论的目标

项目组内部的讨论为项目组成员提供了交流信息和分享见解的机会。项目组通过讨论可以使成员更好地了解在各自分工负责的领域中,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财务报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并了解各自实施审计程序的结果如何影响审计的其他方面,包括对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的影响。

3.讨论的内容

项目组应当讨论被审计单位面临的经营风险、财务报表容易发生错报的领域以及发生错报的方式。特别是由于舞弊导致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4.参与讨论的人员

注册会计师应当运用职业判断确定项目组内部参与讨论的成员。项目组的关键成员应当参与讨论,如果项目组需要拥有信息技术或其他特殊技能的专家,这些专家也应参与讨论。参与讨论人员的范围受项目组成员的职责经验和信息需要的影响。

5.讨论的时间和方式

项目组应当根据审计的具体情况,在整个审计过程中持续交换有关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可能性的信息。

6.与熟悉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的其他人员讨论。

(六)分析程序

分析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分析程序还包括调查识别出的、与其他相关信息不一致或与预期数据严重偏离的波动和关系。

分析程序既可用作风险评估程序和实质性程序,也可用于对财务报表的总体复核。准则主要说明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时使用的分析程序,即将分析程序用作风险评估程序。

注册会计师实施分析程序有助于识别异常的交易或事项,以及对财务报表和审计产生影响的金额、比率和趋势。

在 实施分析程序时,注册会计师应当预期可能存在的合理关系,并与被审计单位记录的金额、依据记录金额计算的比率或趋势相比较;如果发现异常或未预期到的关系,注册会计师应当在识别重大错报风险时 考虑这些比较结果。如果使用了高度汇总的数据,实施分析程序的结果仅可能初步显示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将分析结果连同识别重大错报风险时获取的其他信息一并考虑。

所谓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计程序时,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推断审计对象总体特征的一种方法。

抽样审计的特点

1、抽样审计不同于详细审计。详细审计是指百分百地审计对象总体中的全部项目,并根据审计结果形成审计意见。而抽样审计是从审计对象总体根据统计原理选取部分样本进行审计,并根据样本推断总体并发表审计意见。

2、审计抽样不能等同于抽查。抽查作为一种技术,可以用于审前调查、确定审计重点、取得审计证据,在使用中无严格要求。而审计抽样作为一种审计方法,需运用统计原理,并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和抽样方法的要求实施。

3、抽样审计一般可用于逆查、顺查、函证等审计程序,也可用于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但审计师在进行询问、观察、分析性复核时则不宜运用审计抽样。

所谓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计程序时,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推断审计对象总体特征的一种方法。

抽样审计的特点

1、抽样审计不同于详细审计。详细审计是指百分百地审计对象总体中的全部项目,并根据审计结果形成审计意见。而抽样审计是从审计对象总体根据统计原理选取部分样本进行审计,并根据样本推断总体并发表审计意见。

2、审计抽样不能等同于抽查。抽查作为一种技术,可以用于审前调查、确定审计重点、取得审计证据,在使用中无严格要求。而审计抽样作为一种审计方法,需运用统计原理,并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和抽样方法的要求实施。

3、抽样审计一般可用于逆查、顺查、函证等审计程序,也可用于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但审计师在进行询问、观察、分析性复核时则不宜运用审计抽样。

审计项目的分析与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纳税人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1.收集、调阅纳税人成立和开业的时间,合同、章程,行政组织结构和生产经营范围、期间;各有关部门的批文,可行性研究报告、验资报告及相关的个人资料等,并编制纳税人行政结构图表。

2.收集、调阅纳税人会计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办法、人事福利制度、奖罚制度、董事会决议等各项生产、经营管理制度。

3.收集、调阅纳税人纳税申报表、财务报表、为纳税人出具的审计报告、完税证(缴款书)、发货票领、用、存月报表等日常档案资料及各税种项目分析表和财务指标分析表。

4.收集、调阅纳税人以往年度税务审计工作底稿,了解纳税人以往年度的审计情况为本次审计提供借鉴。

5.收集、调阅统计、海关、工商、发改委、证监会等有关部门公布的纳税人相关的财务信息资料。

6.收集国际互联网上纳税人相关信息资料

审计人员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时,应首先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行业状况、法律环境及监管环境、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的经营风险、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等信息。在了解上述信息的基础上,审计人员运用风险分析性测试的技术和方法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和整理,使之成为评估财务报表是否存在重大错报的有用信息。

  (二)审计项目分析与评价

针对收集到的资料,运用分析性复核办法,对涉及各税种的审计项目进行趋势、比率及比较分析,寻找可能存在问题的领域,为确认重点审计项目提供依据。

(三)会计制度及内部控制的分析与评价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性质可以为收入确认的政策、特殊的会计政策与行业特定惯例等内容积累更多的信息。

(四)审计项目的确定

通过上述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拟定审计项目,考虑审计覆盖率和审计的重点。

确认审计重点项目是准备阶段至为重要的工作环节。审计人员选择重点项目,基本上依赖于对重要性、税法及征管风险、会计制度及内部控制的评价、分析性复核、前次审计结论等各方面的客观分析,进行主观性经验判断。

(五)审计计划的编制

根据所确定的审计项目,编制详细的审计程序;合理调配、组织人员、明确分工,做好时间预算,同时考虑专家的工作。

(六)下发审计通知书

根据上述的计划与安排,填写《税务审计通知书》至少提前三天,将所要进行审计的内容、具体时间、地点、审计人员所需审计的有关纳税资料和要求纳税人配合事项等通知纳税人。但对被举报有税收违法行为的;或税务机关有根据认为纳税人有税收违法行为的;或预先通知有碍审计的,经县以上税务机关批准,可对其实施突击审计,不预先告知。

1.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1)企业以其生产的产品作为非货币利提供给职工的,应按照该产品的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同时确认收入,销售成本的结转和相关税费的处理同正常的商品销售。

(2)将自有房屋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的,应根据受益对象,将住房每期应计提的折旧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3)公司将租赁住房等资产提供给职工无偿使用的,应根据受益对象,将每期应付租金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难以认定受益对象的非货币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和应付职工薪酬,同时,在计提折旧或缴纳租金时,冲销应付职工薪酬。

2.常见的舞弊

企业不计提或少计营业收入,或是违规进行折旧、租金的处理,多计或少记当期成本费用。从而调节当期利润和透漏税金。

3.执行程序

(1)检查以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的非货币利,检查是否根据受益对象,按照该产品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对于难以认定受益对象的非货币利,是否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和应付职工薪酬;

(2)检查无偿向职工提供住房的非货币利,是否根据受益对象,将该住房每期应计提的折旧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对于难以认定受益对象的非货币利,是否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和应付职工薪酬;

上一篇:主任科员述职报告范文 下一篇:乡镇主任科员述职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