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工作感想范文

时间:2023-11-24 01:28:34

品质工作感想

品质工作感想篇1

[关键词]艺术设计;立体构成;创作构想

[中图分类号]J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20-0103-02

立体构成作为艺术设计教学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从其创作思维、构想、造型的创造及其创作所使用的材料、作品的形式、作品的视觉效果,都与平面构成及色彩构成有着很大的分类与不同,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特点。旨在培养学生对空间的理解和三维形态的创造。在学习中不但要求学生具备立体造型的创作能力、设计的思维能力,还要具备很强的实践性和动手操作性。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观念也与时俱进的发生着变化。新观念、新工艺、新技术在结合新材料所创作出的新作品,不断满足着人们新的需求,美化着人们的生活。这就要求我们在作品构想阶段,充分考虑材料因素,重视对材料的研究与使用。材料种类繁多,各种材料的性质、性能、形状会给人的视觉心理上产生不同的感受。可以看出,材料的选择对作品主题的表现有很强的提升作用。

一、立体构成创作造型思路

思维是去想,造型是去做。思维与造型设计是密切相关的。只有知道了怎样去想,才能知道如何去做。如何想是作品造型创作的首要条件。在思考创作之前首先有一个信息观察和接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就是去观察不同的设计作品,提升自己的观赏水平。在观察中怎样去想、怎样去看、看什么样的作品,对自己的创作有何启发,就成了观察思考的主要问题。观察中要注意选择好切入点,不同的切入点会得出不同的思考结果。设计过程中观察、思考、构想、造型在创作中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作品创作初期,大脑中要对创作的造型有初步的描绘,清理出新颖、象征、有审美形态的造型,提取精华,删去或忽略与其他设计者雷同或相似的方案及不完整的空间形态造型,形成设计方案。接下来就可以动手实践了。在实践过程中完善不足的设计思路,改进视觉效果,除去不恰当的地方。三维空间中点、线、面的不同位置排列构成立体形态,从而创造出一个理想的立体空间效果。同时考虑运用什么样的材料去实现,运用什么样的工艺和设计,什么样的结构才能创作出更好的效果,从而达到预期效果。

作品的初步设计阶段,作品创作思维、构成方案都基本完成。而现在的重点不是对作品形体的加工,而在于怎样使作品形态能给观赏者的视觉和触觉产生美感,提高作品的审美品位。对参观过作品的人留下美好的印象,让观赏者享受到视觉的空间美感。要达到这些目的,要求我们对作品材料进行初步研究。材料运用得当决定了立体构成作品的表现力,对材料的关注、筛选、加工运用就显得极为重要。因此,把材料问题结合到立体构成创作的研究中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材料与造型相辅相成

一件成功的作品除了有好的创意,材料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与作品主题相吻合且精彩的材料选择,会给观赏者带来视觉美感和冲击力,会从触觉上满足观赏者的体验需求。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尤其是电脑和多媒体的介入,很多人认为立体构成应摆脱手工课程的形式。但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它自身的规范和优势,在材料体验上,电脑是无法取代的。电脑只能作为一种快捷便利的手段,将学生的造型创意迅速以三维的形式呈现出来,它对创意阶段是很有帮助的。要充分体现作品的视觉美感,材料的应用与研究是不可或缺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彩而丰富的世界,每天都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的天然材料、加工材料、合成材料,通过积极用心地观察和思考,让作品呈现出材料自身的丰富质感,在让这些质感各异的材料充分为创作作品所服务,从而创作出精彩的立体构成作品,使作品呈现出较好的质感和完整的视觉效果。

(一)材料的分析选择

立体构成所涉及的材料极为广泛,有各种天然材料和合成材料等。在我们的生活中,可用的材料成千上万,不计其数,这还不包括没有开发的一些材料。不同状态的材料,其物理特征各不相同。至于如何选择和利用材料,关键是看哪种材料更符合我们的创意,更能体现我们的设计思维。在表现作品时,要根据作品的内容、存在的环境、经济、加工等诸多因素选择恰当的材料。例如:纸质材料作为立体构成基础训练的材料,容易切割,容易裁剪,容易定型,容易弯曲,折叠方便,价格便宜,加工简捷,且质地平滑光洁;木材材质轻、强度高,有较强的弹性和韧性,容易加工和雕刻表面装饰,同时具有温和、松软、轻快的心理特性;塑料是典型的现代工业材料,表面光滑,色彩鲜艳,花纹清晰美观,具有耐磨、耐湿、不易变形的特点;不锈钢富有金属光泽,质地坚硬,有较强的工业感和华贵感;玻璃清澈透明,质感脆硬,且易碎,可塑性、韧性都比较差,但有隔音、降噪、防火、防盗的功能等。这些种类繁多质感各异的材料为创作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如果能够正确巧妙地运用材料的个性和物理特征进行创作,就会充分具体地传达作品的视觉美感。因此,只有对各种材料透彻了解、熟悉之后,才能恰当准确地对创作作品所需的材料做出恰当的选择。

不同的材料,其特征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对作品所产生的视觉效果也不同。正确的选择材料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作品的美感,同时恰当选择材料也可以充分体现作品的质感美。如制作一件六边形柱体台灯,先以纸质材料制作,虽然制作加工裁剪都比较方便,但是根本就达不到台灯发光时的光感效果,在不要说作品的质感了。后改用透明光纤维材料去试验,使这个六边形柱体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台灯,视觉光感效果好,极富艺术感。如果选材不当会影响作品的个性,往往可能将一件极具有创意的作品削弱得极为普通。如设计一件能够体现力量与积极向上为主题的抽象雕塑作品时,先选用木质材料,它加工方便、成本低,但是始终无法表达出雕塑应有的强度与力量,更不适合在室外长期存放。改用玻璃钢材料,虽然解决了耐腐蚀与强度问题,但是普通的玻璃钢质感体现温暖与柔顺的美感,力度不够,仍然无法体现力量与积极向上的主题。最后选择了金属材料中的不锈钢。不锈钢本身就具有积极、坚定、有力的个性表现特征,用这种冷灰色的金属材料制成的雕塑作品,最容易体现造型语言。综合材料的使用,如废弃的生活用品和废旧的轻工业产品,在生活中都被视为垃圾,但这些垃圾材料却成为立体构成中很好的一些材料,它有自身形态、材质的优势。可以充分应用它们之间的对比、和谐关系,增强材质的效应。但在组合时,要注意它们的性质、特点,组合应是相长效应,不能变为消减作用。材料组合的关键原则是在增强对比的前提下,充分考虑立体构成作品的视觉美感,有的放矢的进行多种材料的体验。一件完整的创作作品必须在体现设计者创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本身的物理特征,真正的让作品做到创意造型与材料完美的结合。

(二)材料的造型体验过程

在立体构成造型的创作中,材料决定了立体造型的形态、色彩和质地,也决定了立体造型的强度、力度、加工性能等物理特征。在制作中所选材料的不同,会留下截然不同的视觉效果,这就需要在立体构成作品形态的造型创作中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去思考、体验,如何发现材料,如何处理材料,如何挖掘材料中的物理特性及潜在的视觉效果、触觉效果的美感。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材料都有一套成熟的造型加工方法,而立体构成创作作品不是用过去的方法来处理材料、加工材料,如果采用原来的加工方法会束缚我们创意思维的发展,要采取打破常规的新方法去体验,研究材料造型的各种可能性。材料形态的创新,也是对作品独创、个性形态的探索。用不同的材料去创新,满足人们对新奇造型视觉及触觉追求的欲望,从而在不断体验材料和发挥材料的基础上,寻求作品形式语言的突破,寻找、体验、研究、创新造型形态的乐趣。

任何造型的材料,本来都是零散的、杂乱的、错综复杂的、不规则的,而构成作品造型的形态是要有目的地对一定的材料进行组合、分散,或有意识、无意识地去排列作品的造型形态,以合理地组织、安排、构成具有美感的造型。同时,在制作过程中对作品加工时所产生的一些意外痕迹予以保留,对创作过程中偶然得到的形态也要加以保留。这些在过程中得到的偶然结果会演化为新思路、新创意,来完善作品。对材料的认识和动手操作能力,实现了利用材料特性更好的呈现创作构想,提升作品品位的目的。

从作品创意、构思到作品的初步形成,再到材料的选择、体验、运用、加工、修改完善,最终作品完成、展示。材料的有效表达,对作品的创意、形态的存在、艺术的造型、加工与完成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立体构成创作中,应注重对材料体验、材料分析、材料选择、材料运用这一系列的引入,将立体构成与材料认识整合起来,使作品更完整、更清晰的展示出自己的风格,取得更佳的视觉效果。

总之,立体构成的造型也要靠实际材料来实现,好的立体构成不一定要用昂贵的材料,关键是思维的开拓和想法的创新。在材料中有选择、有组织、有变化的去创作,实现作品与材料的完美组合。好的创作离不开材料,材料依赖设计者的构想来展示材料本身的内在特征,任何一个设计作品最终都要落实到材料的运用上去,通过材料提高作品的审美品位,扩展创意,激发思维的创新意识,将每件作品的完成都看成一种新认识的开始。

[参考文献]

[1]徐时程.立体构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谷彦彬.设计思维与造型[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

品质工作感想篇2

关键词: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

在人的综合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放在各项素质的第一位,是灵魂。让道德实践者在道德行为之后倍感满足,身心愉悦,是德育工作追求的最高境界。在建设和谐中国、和谐社会的今天,从事多年教育工作的我,看到了教育工作新要求,即培养学生的和谐意识,而最重要的手段是从中学生的思想德育教育抓起。

少年兴则中国兴,少年强则中国强。只有我们的少年从小就具备小公民意识,具有良好的道德人格,我们的祖国才会更强大,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和谐。

教育心理学家林崇德认为思想德育教育是从习俗水平向原则水平过渡,从依附性向自觉性过渡,从服从型向习惯型过渡,根据这一时期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我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加以正确引导,则能促进中学生形成健康良好的品德。为了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坐起:

一、知、情、意、行是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四个方面密切相关,互相影响,协调作用,不可分割

现在由于认识上的误区,在一些青少年学生中是非颠倒:如视挥霍为慷慨,视节约为吝啬,视暴躁为直率,视友谊为"哥们义气",视尊敬教师为"拍马",视反映情况为"出卖朋友",视庇护错误为"忠诚"表现,视破坏公物为"英雄行为"等等。因此,掌握科学知识,增强判断能力,提高道德认识,乃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前提条件。情是道德情感,即对某种道德义务所产生的情绪体验。它是道德认识的具体表现,具有极大的感染力量。在青少年学生中,有的认识较高,但对真伪与美丑,缺乏爱憎的情感;有的情感丰富,但自控能力差,极易冲动,损害言行。实践表明:情感与理智结合,就能自我控制,产生正确行动;情感与冲动联系,必将主观武断,生惹是非。意即道德意志。它是在履行道德义务时自觉克服困难的坚强毅力,是人们能否达到一定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有了道德意志,就能不畏险阻,勇往直前,克服困难,实现目的。反之,必将遇难而退,半途而废,甚至屈服,变节弃义,行即道德行为。它是人的认识、情感和意志的集中表现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对人类社会一切基本准则的遵守与实践。在我国现实社会中,衡量一个人的思想觉悟,不仅听其言,更要观其行,看其行为是否高尚,并对人民有益。实践表明,道德认识是产生道德情感的前提条件,道德情感又影响着道德认识的一定倾向,道德行为习惯是以认识与情感为指导并在反复练习中逐渐形成的,而道德行为习惯又作用于认识与情感的巩固与发展。这就是说,学生有了正确的认识,就能作出恰当的判断,产生爱憎的情感,树立明确的信念,激发坚强的意志,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优良的行为习惯,又有助于认识的端正,情感的增强,信念的加深,意志的坚定。学生的身心条件各有差异,品德水平不尽相同,面对差异,贵在因人而教。只有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才能有的放矢。我们必须寓情于理,寓意于行,情理交融,意行结合,促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切实提高教育效率。

二、重视各种有形教育,组织高质量的交往活动

在实际工作中,一切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交往,就能使学生追求理想,自强不息,蓬勃向上,勇攀高峰,健康成长。反之,那些无益的活动交往,必然导致学生思想空虚,贪图享受,缺乏理想,鼠目寸光,甚至误入歧途,后果难以设想。因此,要十分重视活动交往内容的选择,做好引导工作,依靠学生集体的力量,达到学生在每一次活动交往中获取知识,转化思想,经受教育,提高觉悟的目的。一切交往活动的成功组织,并使之充分发挥有益的示范教育作用,是同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分不开的。正如加里宁所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学》第177页),可见教师具有高尚的品德、渊博的知识,以及感人的表率作用,永远是组织好交往活动,做好思想工作,提高教育效率的可靠保证。

三、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确保德育工作的最佳效果

德育须把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离开了教育的影响和作用,自我教育就难以健康发展;忽视了自我教育的特殊地位和功能,德育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个体自觉进行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活动,是学生自身思想品德塑造的最高形式。自我教育与教育相对应,自我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成效,是教育的一种折射和延续。它具有不同于教育的特性,其地位和作用是教育所不能取代的。首先,自我教育就其形式而言具有个体性,总是与个体的观念体系及心理活动密不可分的。只有通过自我教育,才能把社会性的教育要求转化为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其次,在自我教育活动中,个体一分为二。主体自我作用于客体的自我,主客体统一于自我的矛盾发展中。只有通过自我教育,才能使处于客体地位的受教育者逐渐成长为教育者所期望的主体。第三,自我教育是内部的思想转化活动。无论克服自身的消极因素,还是升华原有的积极因素,都表现为自动性,是内在的辩证否定。只有通过自我教育,教育活动才能与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相适应。

四、德育的根本目的不是束缚精神,而是解放精神

在人的综合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放在各项素质的第一位,是灵魂。让道德实践者在道德行为之后倍感满足,身心愉悦,是德育工作追求的最高境界。中学德育工作者应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因材施教,择其乐于接受,勤于实践的道德理念而授之导之,是提高德育有效性的根本途径。从根本上讲,德育实践更重于德育教育。

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正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领会和贯彻执行。并努力使中学德育工作形成"说起都知道,行动更重要,检查看实效。"的良好局面。同时,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剖析,学会用一分为二的方法,既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既不能估计过高,也不能贬低自己,过高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过低会丧失信心,通过正确估价自己,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参考文献

李永胜《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品质工作感想篇3

产品形态作为传递产品信息的第一要素,它能使产品内在的质、组织、结构、内涵等本质因素上升为外在表象因素,并通过视觉而使人产生一种生理和心理过程。与感觉、构成、结构、材质、色彩、空间、功能等密切相联系的“形”是产品的物质形体,对于产品造型指产品的外形;“态”则指产品可感觉的外观情状和神态,也可理解为产品外观的表情因素。

对于设计师而言,其设计思想最终将以实体形式呈现,即通过创意视觉化,用草图、示意图、结构模型及产品实物形式加以表现,达到其再现设计意图的目的。因此,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工业设计是作为艺术造型设计而存在和被感知的一种“形式赋予”的活动。形的建构是美的建构,而产品形态设计又受到工程结构、材料、生产条件等多方面的限制,当代工业设计师只有在更高层次上对科学技术和艺术整合,才能创造出可变而多样化的产品或创意。工业设计师通常利用特有的造型语言进行产品形态设计,并借助产品的特定形态向外界传达自己的思想与理念。设计师只有准确地把握形和态的关系,才能求得情感上的广泛认同。

产品形态的基本要素

现代产品一般给人传递二种信息,一种是知识即理性信息,如通常提到的产品的功能、材料、工艺等,是产品存在的基础;另一种是感性信息,如产品的造型、色彩、使用方式等,其更多地与产品的形态生成有关。从技术美学的角度来看,好的工业设计应该首先给用户带来最佳的问题解决方案。产品造型设计正是以此为基础而展开,融合了技术、材料、工艺等成就了一种系统的和谐美。产品造型设计不同于纯造型艺术。纯造型艺术追求纯感性美,可以是自然存在的,也可以由艺术家的灵感产生。作为产品造型设计则必须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形成技术解决方案。可以说,产品造型设计需要用理性的逻辑思维来引导感性的形象思维,以提供问题的解决方案为标准,不可能天马行空地任意发挥。产品形态美不再仅仅是一种视觉感受,它要体现在产品上和与用户的交互过程中,而不是有一个成果了事。产品造型设计是通过形、色、质三大元素给用户以美感影响的。

1、形――空间形态和造型艺术的结合

形是营造主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通过产品的尺度、形状、比例及层次关系对心理体验的影响,让用户产生拥有感、成就感、亲切感,同时还应营造必要的环境氛围使人产生夸张、含蓄、趣味、愉悦、轻松、神秘等不同的心理情绪。例如,对称或矩形能显示空间严谨,有利于营造庄严、宁静、典雅、明快的气氛;圆和椭圆形能显示包容,有利于营造完满、活拨的气氛;用自由曲线创造动态造型,有利于营造热烈、自由、亲切的气氛。特别是自由曲线对人更有吸引力,它的自由度强,更自然、也更具生活气息,创造出的空间富有节奏、韵律和美感。流畅的曲线既柔中带刚,又能做到有放有收、有张有弛,完全可以满足现代设计所追求的简洁和韵律感。曲线造型所产生的活泼效果使人更容易感受到生命的力量,激发观赏者产生共鸣。利用残缺、变异等造型手段便于营造时代、前卫的主题。残缺属于不完整的美,残缺形态组合会产生神奇的效果,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力和前卫艺术感。造型艺术能够表现引人投入的空间情态,如体量的变化、材质的变化、色彩的变化、形态的夸张或关联等,都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产品只有借助其所有外部形态特征,才能成为人们的使用对象和认知对象,发挥自身的功能。

通过产品形态体现一定的指示性特征,暗示人们该产品的使用方式、操作方式。通过造型形态相似性如裁纸刀的进退刀按钮设计为大拇指的负形并设计有凸筋,不仅便于刀片的进退操作暗示它的使用方式,许多水果刀或切菜刀也设计为负形以指示手握的位置。通过造型的因果联系如旋钮的造型采用周边侧面凹凸纹槽的多少、粗细这种视觉形态,以传达出旋钮是精细的微调还是大旋量的粗调;容器利用开口的大小来暗示所盛放东西的贵重与否、用量多少和保存时间长度等。

通过产品形态特征还能表现出产品的象征性,主要体现在产品本身的档次、性质和趣味性等方面。通过形态语言体现出产品的技术特征、产品功能和内在品质,包括零件之间的过渡、表面肌理、色彩搭配等方面的关系处理,体现产品的优异品质、精湛工艺。通过形态语言把握好产品的档次象征,体现某一产品的等级和与众不同,往往通过产品标志、常用的局部典型造型或色彩手法、材料甚至价格等来体现,如标志“Braun”象征剃须刀无与伦比的档次,象征物主的富有及地位但仅作为计时用的金表等。通过产品形态语言也能体现产品的安全象征,在电器类、机械类及手工工具类产品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体现在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著名品牌、浑然饱满、整体形态、工艺精细、色泽沉稳都会给人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合理的尺寸、避免无意触动的按钮开关设计等会给人生理上的安全感。

2、色——情感与文化的象征

色作为产品的色彩外观,不仅具备审美性和装饰性,而且还具备符号意义和象征意义。作为视觉审美的核心,色彩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视觉感受和情绪状态。人类对色彩的感觉最强烈、最直接,印象也最深刻,产品的色彩来自于色彩对人的视觉感受和生理刺激,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丰富的经验联想和生理联想,从而产生复杂的心理反映。产品设计中的色彩,包括色相明度、纯度,以及色彩对人的生理、心理的影响。色彩对室内空间意境的形成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它服从于产品的主题,使产品更具生命力。色彩给人的感受是强烈的,不同的色彩及组合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红色热烈、蓝色宁静、紫色神秘、白色单纯、黑色凝重、灰色质朴,表达出不同的情绪成为不同的象征。产品设计中的色彩暗示人们的使用方式和提醒人们的注意,如传统照相机大多以黑色为外壳表面,显示其不透光性,同时提醒人们注意避光,并给人以专业的精密严谨感,而现代数码相机则以银色、灰色以及更多鲜明的色彩系列作为产品的色彩呈现。色彩设计应依据产品表达的主题,体现其诉求。而对色彩的感受还受到所处时代、社会、文化、地区及生活方式、习俗的影响,反映着追求时代潮流的倾向。

3、质——材料质感和肌理的传递

人对材质的知觉心理过程是不可否认的,而质感本身又是一种艺术形式。如果产品的空间形态是感人的,那么利用良好的材质与色彩可以使产品设计以最简约的方式充满艺术性。材料的质感肌理是通过表面特征给人以视觉和触觉感受以及心理联想及象征意义。产品形态中的肌理因素能够暗示使用方式或起警示作用。人们早就发现手指尖上的指纹使把手的接触面变成了细线状的突起物,从而提高了手的敏感度并增加了把持物体的摩擦力,这使产品尤其是手工工具的把手获得有效的利用并作为手指用力和把持处的暗示。通过选择合适的造型材料来增加感性、浪漫成分,使产品与人的互动性更强。在选择材料时不仅用材料的强度、耐磨性等物理量来作评定,而且考虑材料与人的情感关系远近作为重要评价尺度。不同的质感肌理能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如玻璃、钢材可以表达产品的科技气息,木材、竹材可以表达自然、古朴、人情意味等。材料质感和肌理的性能特征将直接影响到材料用于所制产品后最终的视觉效果。工业设计师应当熟悉不同材料的性能特征,对材质、肌理与形态、结构等方面的关系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科学合理地加以选用,以符合产品设计的需要。

优良的产品形态设计,总是通过形、色、质三方面的相互交融而提升到意境层面,以体现并折射出隐藏在物质形态表象后面的产品精神。这种精神通过用户的联想与想象而得以传递,在人和产品的互动过程中满足用户潜意识的渴望,实现产品的情感价值。

形态观塑造的必要性

设计意味着创新,这决定了必须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设计及其形态,不然所设计的产品就会丧失生命力。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往往也通过产品形态所表达出的某种信息来判断和衡量是否与其内心所希望的一致,从而最终做出购买的决策。不同的时代都有自己的设计语言,时代在发展决定着设计师应不断地培植新型形态观,成为引领消费的先行者。以苹果公司所产个人电脑的设计为例,G3时代,人们看到的是多彩、透明、绚丽的外观,体现活泼的气氛、给人时尚的感受;在G4时代,呈现的是半透明、银灰色的外观,每个细节都体现着科技时尚。两下相比,人们会觉得G3电脑已不属于当前时代,因为它在视觉上已体现不出当前时代的气息,缺乏属于当前时代的设计语言;G4电脑则体现出理性、前卫,引领时尚潮流。关注NOKIA手机造型的趋势与走向,可以发现其产品造型在保留本产品品牌形象DNA的同时增添了几分时尚与动感的色彩,这些在以前的系列产品中是很难见到的,因为用户现在需要这种时尚元素与之共舞。

从苹果和NOKIA的例子可以看出工业设计师的形态观是社会生活文化时尚的缩影,需要这种积极向上的形态观,走在时尚前面。

形态观的塑造历程

1、领悟生活的真谛

工业设计要以用户为中心,为人与技术之间的沟通而提供解决方案,让理性的技术获得一种感性的表达。而这是建立在设计师对生活深入理解的基础之上,源于生活体验和对事物的深刻洞察力。因此,设计师应该做生活的先行者。

三菱汽车设计部经理布雷一向以提供触动人心、尽情享受人生、充满情感与灵性的汽车为其设计理念。他认为上流的时尚并非源自上流社会,而是源自街头普通人群,设计师应当从各种艺术中吸取设计灵感。他为三菱打造了全新的汽车设计概念——3P精神Precision、Performance、Passion(完美精确、极至表现、富于热情)。每一辆三菱车的设计都体现这种精神,我们能感受到这种3P精神是领悟了生活的真谛,是对生活的一种完美追求。

书籍、电影、图片、电视、网络等传递的各种信息,正悄悄地改变着整个世界,当我们观看一场电影、一场球赛,当聆听音乐或轻盈漫步时,都可能获得体验,正是这些体验会激发创意灵感。作为工业设计师,最重要的就是对这些体验加以理解和升华,以感性赋予产品使其造型充满人文关怀。

2、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新生文化的创造

文化是工业设计的核心所在。工业设计是其民族文化的形象写照。工业设计在反映民族文化的同时又创造着新生文化。在设计史上出现的各种设计风格,都是在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新生文化之下诞生的。如文艺复兴时期的设计,受到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一反中世纪刻板的风格,追求富有人情味的曲线和优美的层次。17世纪中期以后,欧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出现了巴洛克和洛可可等浪漫主义的设计风格。接下来的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大工业生产,促进了技术革新和各种新思潮新思想的出现,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及各种风格流派等设计都因为新技术的运用、新产品的出现、新思想的传播,形成了新的文化主流。正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新生文化,使设计师产生了新鲜的灵感,时尚、前卫的设计便由此诞生。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不仅拥有优秀的造型艺术累积,也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开发现代文化和现代设计的巨大资源和宝贵财富。作为工业设计师要真正理解和消化我们的传统艺术,追根寻源,把握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融入到我们的产品设计之中。在重新整合的基础上注入新的形态艺术元素,以创造出更具民族精神和美感的优秀设计来。一件产品要更贴切反映时代或引领时尚,必须以传统文化为原点,清晰了解其来龙去脉,并预测其趋势走向。空间意境、时代气息、科学技术、哲学历史、文化传统、风土人情等都为造型设计提供源泉,用这种观念去思考设计产品的形态,定会给用户带来意外的惊喜。

3、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

科学技术进步加速了文化的发展与沟通。不同文化的相互碰撞与融合需要设计师具备开放的设计观。在我们民族原有的生活方式与外来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对立、交流与整合过程当中,工业设计师应当在吸取和借鉴中走向现代化,并最终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新型产品形态观和设计观。本土的环境氛围和历史文化是设计师思考的一部分,同时也要开放,尝试用国际现代设计语言表达我们的感受、美学意识及文化背景。文化以经济为基础。随着经济全球化,外来文化的冲击会越来越大,但这并不意味着必须抛弃我们的文化去模仿西方的设计思想,只有植根于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之上,又不断吸收当代先进的设计思想、理念,才能真正提升本土的工业设计水平,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结语

在人类发展的早期我们的祖先便尝试打制石器的“减法”造型和冶陶的“加法”造型。人类对形的认识和形的塑造(即造型)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仔细审视这一过程,不难发现的造物活动实际上就是造型活动,而这种活动正是建立在对形的感受和认识基础之上。大自然是最杰出的设计师,自然形态作为设计造型的优秀摹本是经过千万年的缓慢进化而来,人造形态的变化则越来越快,可谓是日新月异。在设计的过程中,人们一面创造着众多现实形态,另一面又参照着自然形态,在表现、摹仿、整合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形态。如何创造和设计出使人感到美好和愉悦的形态,对于设计师而言不仅仅是一个形态问题,从本质上讲,要为人类创造新的生活和培养人类对形态新的感知方式。

工业设计师形态观的塑造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同时又是一个滚动发展的过程。它应该与时俱进,又同本土文化一脉相承,形成一种互动关系。在反映设计文化的同时,推动着设计文化的创新,在互动过程中形成默契。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是在不断的进步中展开和提升,新的设计形态观必将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和人文艺术的发展而更新。未来的工业设计师必须从新的观念出发,从科技、功能、材料到美学形式和价值,关注产品的所有方面。新时代、新技术和新的社会要求,日益扩大着与设计师之间的距离,社会物质财富丰厚,科技高度发达,人们的精神需求日益高涨,要求工业设计师学会尊重人的个性化需求、审美和价值观,并且重视传统给予人的影响和力量,建立辨证的科学形态观,以符合新时代要求又具有中国特色,促进社会可持续全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邵龙赵小龙,走近人性化设计空间[M],河北美术出版社,2003

[2]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M],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

[3]巫建,搞好工业设计专业的形态学教学[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4.12

品质工作感想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素质教育;教学策略

引言:素质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核心品质,语文素质的培养需要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为了能够使学生走上全面发展的道路,实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教师需要对自身的教学思想进行革新,并创新出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德智体美综合能力,在时代的背景下,充分的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的进行引导和锻炼,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语文知识内涵,从而实现情感的共融。

一、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德语思想

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意识与能力的关键时期,启蒙教育质量受到了全社会的重视,在启蒙任务完成过程中融入素质教育思想,能够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成长发育。语文是一门注重文化和品质的学科,语文有多种教学内容,其中包括了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人文思想教学和实践教学等。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可以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方式实现[1]。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要对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进行提高,要对语文教材内容进行深化,善于利用创新的教学手段指导学生挖掘课文核心思想,帮助学生掌握到正确的学习方法,体会作者的情感,站在多种角度理解和分析课文表述的内容,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学会和作者进行情感的交融,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情感,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对语文教学中德语思想渗透的策略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一)在品味语句时渗透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和情感是贯穿于字里行间的。重点词语、句子、段落对表达文章的思想内容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文章的重点也就是德育渗透点。

(二)在指导朗读时渗透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方法。教师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层次,在朗读时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调表达不同的情感,学生就能在阅读中感悟到文章的内涵,了解人物的品质,从而受到思想教育。例如《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中,宪兵闯进院子时“我”和父亲不同反应的那两个句子:“‘什么?爹!’我瞪着眼睛问。”应该用紧张的语气读;“没什么,不用怕。星儿,跟我到外面看看去。”应该用沉着的、冷静的语气读。通过对比阅读,学生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那种沉着、镇定、临危不乱的高大形象,就会产生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从而学习人物临危不乱的品质。

二、在语文学科中培养审美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文质兼美,蕴涵着丰富的审美因素,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挖掘这些审美因素,久而久之,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都会得到提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随处可见,主要表现在:

(一)高尚的道德情操美据初步统计,在小学语文教材里,有上百篇课文是表现人物高尚情操的。这些人物,以其特有的魅力陶冶着儿童的情操,净化着儿童的心灵[2]。比如《丰碑》歌颂了军需处长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穷人》赞颂了渔夫和桑娜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好品质;《长征》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一夜的工作》歌颂了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用心灵倾听》赞扬了苏珊用心灵倾听孩子的心声,用爱帮助孩子的美好品质;《唯一的听众》赞扬了老教授爱护鼓励青年成长的美德。这些真、善、美的榜样,以无穷的力量激发着学生对美感的追求。

(二)壮观的自然景色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为人们创造了一个五光十色的、生机盎然的美丽世界。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爱畅游山河,欣赏自然的美景,寻找美的源泉,写下了美的诗篇。这些美景,经过文人的艺术加工,更能带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三)丰富的艺术形式美小学语文教材里的语言文字材料本身就是一种语言艺术,还综合了音乐、绘画、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美。小学语文教材中蕴涵的审美因素还有很多,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只要动手去采,随时会发现晶莹的宝石。”

三、在教材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是语文课程重要的目标。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充分认识语文学科内容的特点―丰富的思想素质因素和道德素质因素。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充分挖掘这些潜在的思想素质因素,对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训练与“渗透”。一是从情感目标和“文以载道”的角度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每篇课文、每组课文都蕴涵着十分丰富的思想素质因素。例如课文《桂林山水》,文章描绘出了一幅秀丽多姿的桂林山水画卷,在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欢愉的心情。细品课文,我们不难发现该文所蕴涵的思想素质因素: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审美教育因素和身心健康教育因素[3]。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充分感受桂林山水的美,还要结合课文的思想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去“热爱生活”,用健康向上的心理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从而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二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挖掘。儿童的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提高的过程,在挖掘教材内容的思想素质因素时应考虑他们的接受能力。一般地说,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他们还处在“感性”阶段,教师挖掘的思想因素应浅显易懂。如《小马过河》一文,我们挖掘的思想素质因素可以是“小马为什么能过河?你从小马身上学到了什么?”中年级的学生,处于“感性”向“理性”发展的阶段,教师挖掘的思想素质因素宜适中。如《倔强的小红军》一文,我们要让学生在领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红军战士“自我牺牲”、“互相关爱”的精神。高年级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不断提高,处于“理性”认识的初级阶段,作为教师在挖掘教材中的思想素质因素时,应充分考虑,尽量把思想素质因素挖掘得深入一些。在挖掘好教材思想素质因素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有机的训练与“渗透”至关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对学生的思想素质进行训练应抱着“务实”的态度,切忌离开内容空洞说教,还要结合身边的实例,用讲故事、打比方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训练,使其训练更加到位,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结语

总而言之,语文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在语文教学工作开展中融入素质教育理念,对学生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日后的教学中我们还需要不断的探索与实践,积累经验与教训,大胆进行教学规律的深入摸索,为了使学生能够走上全面发展道路,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师应该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为祖国的人才培养计划贡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韩雨芬.略谈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J];S石教育学院学报,2017(02)33-35.

[2]董兴.更新观念勇于实践(续)―――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全方位透视[J].广西教育,2016(10)15-15.

品质工作感想篇5

【关键词】德育工作 思政教师 教学改革 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69-01

一、德育工作的重要地位: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重视大学生道德教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我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高校德育工作对思政教师的新要求:思政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德育工作的导向者和示范员。

首先, 思政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德育工作的导向者。在高校德育工作中, 思政教师对大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都有十分重大的导向作用。思政教师既要有扎实的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功底,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的马列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同时还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德育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的正确的导向作用。

其次,思政教师应成为学生德育工作的示范员。德育工作要求将德育的内容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因此必须经过“内化”和“外化”阶段。“内化”即把外在的思想、政治的要求及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德发展的需要,并使之形成与社会要求相适应的思想品德。

三、思政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本”,推进教学改革,做一名合格的德育导师,增强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1.加强学习,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做好表率。

思想政治素质是思政教师整体素质的灵魂。在我国,社会主义的社会性质要求思政教师在思想政治方面必须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强烈的爱国热情和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要求思政教师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旗帜鲜明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表现出鲜明的政治责任感;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要求思政教师必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具备较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原理武装自己的头脑,能自觉地动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人生、认识社会和把握未来。

道德素质是指教师在道德品质方面的修养。思政教师自身一定要有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热爱教育对象,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锐意进取。思政教师的道德素质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有着主导性的重大影响。思政教师必须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从而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

2.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选择德育内容,构建适应社会的高校德育内容体系。

所谓高校德育适应社会是指高校德育内容利于大学生合适地应对各种利益关系,在促进大学生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显示其辅之以德、助人成材的现实效力。目前我国高校德育实效普遍低下,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德育的社会适应性不强不能不说是最为基本的原因之一。长期以来,在德育内容的安排上,存在“重规范轻心理”、“重理想轻现实”的突出问题。所以,思政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重构德育内容,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马克思主义常识和社会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道德规范教育、社会主义民主观念和遵纪守法的教育的同时、要突出强调个性心理品质的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道德的社会适应性。

3.关注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改进德育方法。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实现德育目标,提高德育实效,要靠正确的德育方法。思政教师必须走出单纯传递德育知识的误区,坚持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个性特点,因才施教,采用灵活多样的德育方法,可以通过生活关心、集体感染、个人谈话、家庭访问、奖励惩罚、心理辅导、挫折训练、人际交往训练、榜样模仿、偶像分析、民主对话、主题辩论、质疑答疑、师生研讨、情感沟通、心理咨询、两难问题抉择、价值观辨析等德育方法,突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情感为纽带,互相探讨,共同思考、学会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充分调动双方积极性,以此塑造健全人格,实现德育目标。

4.加强德育实践,落实德育实践性,促进学生由思想向行为的转化。

加强德育实践,落实德育实践性必须确立学生道德品质源自于实际生活和体现在实际行动的观念。首先,道德品质的形成动力来源于新的道德需要,新的道德需要产生于具体的生活实践,脱离了生活实践,学生的道德需要就会枯竭。其次,完整的道德品质由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共同组成,行为是一个关键因素,是道德品质的落脚点。如果思政教师仅仅满足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却不能使学生付诸于道德行为,这样的德育好像空中阁楼,收效甚微。思政教师必须在丰富学生道德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让道德回归生活,让生活成为道德最重要的老师。落实德育实践性,要求思政教师一定要想办法改变过去封闭的德育模式,加大实践环节,和班主任和相关管理部门沟通,让学生轮流担任班级干部、参与学校管理、负责学校事务;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参与社会服务、承担社会义务、讨论社会事件、学军、学农、野营拉练等,投身于火热的社会生活,体验复杂多变的社会道德情境,尝试进行道德抉择,使学生在与人交往中体验情感,在克服困难中磨炼意志,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履行道德行为,充分体现学生是德育实践的主体,建立全方位、多角度和开放式的德育模式,切实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

5.讲究德育艺术,把握学生心理,充分发挥德育工作效能。

思想品德教育,它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并不是宏论滔滔地讲大道理就能奏效的。如何强化这门学科,必须认真研究思想品德教育的艺术性。思政教师要运用好德育艺术,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1)要坦诚相待。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时,应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以诚信为出发点,开诚布公,敞开心扉,使学生内心有安全感,这样才能让他们感觉到师生间的关系是亲密的,进而心悦诚服接受教育。(2)要把握时机。我们平时要注意察言观色,当学生情绪良好时,不妨谈谈严肃话题,谈谈他(她)的不足所在,而当学生处于烦燥状态时,不要轻易再去增加新的心理负担,而是应及时帮助学生走出误区,渡过难关,跨过心理门坎,多替他们排忧解难。(3)要公正评价。民意调查学生,最不受欢迎的德育导师之一就是存私心,不能公平处理问题,公正评价学生的老师。这就要求我们处理学生问题时,公开、公平、公正,谈话前充分调查事情真相,然后再一分为二评价人与事,正确的给予充分肯定,错误的也应指出,使学生内心有平衡感。(4)要尊重隐私。指的是与学生谈话内容涉及到隐私部分,对外我们应严格保密,这样既维护了学生的尊严,又尊重了学生的人格,同时,提高了自身的威望,自然学生就会敬佩,开展德育工作将会如鱼得水。

参考文献:

[1]郭 涛,“两课”教师在高校德育中的作用[J].《贵州社会科学》,2003(6).

[2]刘志山,当前我国高校德育的困境和出路[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

品质工作感想篇6

关键词:思想品德;大学;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5-0085-04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实际的德育工作中,需要在深刻理解思想品德各要素的内涵和本质基础上,全面认识各要素在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掌握受教育者在心理年龄、发展水平、个体性格等方面特点的情况下,进行德育模式的合理采用和德育方法的正确选择,如此才能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大学阶段的学生都是成年人,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已经基本成型,心智发展也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因而德育工作重在思想品德的发展而不是形成,此时德育方法的正确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一、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过程的基本认知

(一)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内在因素演化发展的过程

潘懋元先生认为,学生思想政治观点、道德品质的形成,可以抽象为一个完整的过程,即“知—情—信—意—行”。如果道德从认识产生情感,进而形成了信念,有坚强的意志,最后已经自觉地成为行为习惯,这个道德形成过程就是一个完满的过程。知、情、信、意、行是紧密联系、互相制约、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上述道德形成的过程是一个抽象化了的过程,实际的过程要复杂得多,它并不是一次能够完成的,是不断认识、不断实践的反复过程,是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1]。陈万柏、张耀灿认为,人的思想品德包含知、情、意、信、行几个因素,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内在转化过程,就是人们自身知、情、意、信、行诸因素辩证发展,从不平衡到平衡,又到新的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矛盾运动过程,也是思想品德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旧质到新质的矛盾运动过程[2]。

综合以上观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是人在主体实践的过程中,在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交互作用下,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内在因素演化发展、不断形成新的品质的过程,我们不妨称之为思想品德的迭展过程。迭代最初是源于数学领域的一个专有名词,是数学中的一种算法,是指将初始值经过相应公式进行计算后得到新的值,并通过相同方法对新的值进行计算,经过几次反复计算得到最终结果的一种方法,任何事物经过几次迭代之后都会蜕变成新的事物。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就是在既有基础上,在外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按照一定的规律、规则进行迭代,不断达到新的水平、形成新的品质的过程。

在思想品德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迭代过程中,对于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格类型、不同发展水平的德育主体,知、情、意、信、行各因素的地位作用、相互关系是不一样的。准确把握德育主体各因素的发展状况、地位作用及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与相互促进的运行机制,是确定德育工作重心、选择德育方法的基础条件。

(二)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内外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

人的思想品德固然是内在因素运动、发展演化的结果,但它不是与生俱来的,其形成发展过程受到外部社会环境因素的重要影响。大到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环境,社区的自然条件、人文环境、日常活动等生活要素,小到在学校、家庭等各类组织中学习、工作、生活过程中的人际交往,教师的引导、家长的教育、同学朋友的影响,广播电视等媒体的熏染以及网络的影响等,对个人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深刻影响。但人是具有自我意识的主体,对客观外界因素不是采取消极、被动反映的方式,而是会主动选择、消化、吸收,外部因素对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影响,需要通过内部因素的矛盾运动来得以实现。人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内外因素互相作用、互相协调的结果。

德育就是发挥外部因素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中的影響,通过教育者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规范学生知、情、信、意、行等内在因素的演化方向、促进内在因素的演化速度、提升演化水平,即把握思想品德迭代方向、提高迭代效率的过程。因此,如何充分尊重德育主客体的实际状态,深入分析受教育者内在因素的真实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恰当的德育方法,有效提高外部因素对内在因素的影响力,是德育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

二、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与德育方法的选择

在不同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阶段,需要结合学生德育发展的阶段特点、实际水平和客观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方法选择。

(一)道德认知与德育方法的选择

道德认知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最为重视,但也是理解偏差最大、教育效果最差的一个因素。对道德认知理解的偏差和教育方法选择的方向性错误,是影响当前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原因。

对道德认知理解的偏差,首先是对道德认知中所指的“道德知识”的理解偏差。潘懋元先生认为,与智育教学过程有所不同的是,智育方面所说的知识,看重要求学生懂得“是什么”、“为什么”,即懂得“这个事物是什么”、“这个事物为什么是这个样子”;而道德知识所要求的是学生对于是非、善恶、美丑能够有所认识、做出判断,是对于“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的认识和评价,而不只是“是什么”、“为什么”那样的一种认识。而且,道德知识和道德观念是着重于对人与人之间、人与集体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和对待这些关系的态度[3]。但在德育工作中,把对道德知识与对智育中知识的理解相混淆,按照智育中知识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的现象比比皆是,最突出的是在德育课堂上往往只强调对知识的灌输、记忆与复述,不重视学生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能力的培养。教师把教材中的内容、甄别好的结论作为真理强加给学生要求接受,在低龄学生阶段,或许是必要和有效的,但到了高中、大学阶段,还不重视学生辨别能力的提升,通过唤醒学生主体意识、引导学生正确的判别方向、教会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那样的德育势必是不被学生所接受的。其次,是对道德认知中所指“认知”的理解偏差。一是把记忆当成认知,让学生把概念、原理、方法等道德书面知识机械地背下来,然后用考试的方式检验教学效果,似乎能够复述、默写出来,学生就懂了、会了,以后就能够按照着去做了,殊不知表面的知识记忆,并不是真正的认知,并没有为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形成做好铺垫,更不能导致道德行为的自觉实施。二是把叙述当成认知,典型的现象就是学生犯错误时,在没有思想引导、是非辨别教育的情况下,就让学生纯粹地写书面检查,几百上千字,写的字数越多、叙述越深入透彻,就认为是认知越深刻,似乎学生写出来的就是真正认识到的、今后就能够做到的,殊不知这里有太多的口是心非,这样做反而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与伪善行为。三是认为认知是一蹴而就的,在教育过程中过度强调道德认知的重要作用,把德育的重点放在道德知识的学习上,通过灌输、记忆、解读、考试等手段,企图让学生一次性掌握道德理论、原则、规范,似乎学生只要道德认知到位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都会自然而然产生,似乎只有先掌握道德知识,才能够有道德情感、道德行为,没有认识到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迭代过程。

根据以上的分析,道德认知环节选择德育方法时,就不能生搬硬套智育知识的教育教学方法,而是要以道德知识的内化感悟而不是机械地记忆复述为掌握目标,以道德的认知、判断能力培养为重点,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的培育为关键,以道德行为的实际践行为归宿。西方的价值澄清理论和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都认为德育过程是培养受教育者道德能力的过程,特别是在大学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独立思考能力、是非辨别能力和较强的自我意识,德育工作者在进行德育方法选择时,要以说服教育代替强行灌输,强调正面引导和对理性思维的培养,采用专题讲解、案例分析、讨论辩论、谈心谈话等形式,要有充分的事实依据、详细的理论分析和严密的逻辑论证,在培养学生道德知识判断、辨别的能力的同时,使学生真心信服、自觉接受;要灵活使用情感教育法,通过真挚的情感、善意的言行,将道德知识与道德情感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深化对道德知识的理论认知,激发积极向上的动力;要灵活使用实践教育法,将道德知识与道德意志磨炼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在社会调查、实践活动中感动、感悟,提升道德品质。

(二)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与德育方法的选择

古人云,知易行难,道德认知转化为相应的道德行为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的根本性问题。在知行转换的过程中,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既是思想品德形成发展中道德知识的内化过程又是共振过程,发挥着动机激发、方向引导、行动催化、强度保持等作用。道德情感,就是关于道德问题的爱憎、好恶、追求或舍弃、赞成或反对等這样一些态度;道德信念,是指某些思想政治和道德观念已经成为人们真心诚意的信心,成为人生所追求的崇高理想;道德意志,是把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转化为道德行为时自觉地克服各种困难的心理品质[4]。

在西方的德育模式中,体谅模式是系统深刻探讨以道德情感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理论,既提倡教师在教育中对学生要“多关心,少评价”,又强调道德教育应使学生学会体谅别人。人本主义道德理论强调的“完善人格”、“自我实现”、“激发动机”、“心理体验”等概念,对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的培养理念和德育方法的选择也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在大学实际开展的德育工作中,对道德认知过度强调的同时,对道德情感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处于自发、凭感觉的状态,班主任、辅导员只是下意识地根据工作经验与教师的职业本能地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对于道德信念的教育则似乎仅是思想政治课专业教师的职责,而且主要是在课堂上从道德知识的层面进行灌输,缺乏有效的载体和方法;而对道德意志的砥练,更是处于无计划、无组织的状态。因此,大学德育迫切需要系统性地设计、有针对性地开展道德情感培养、道德信念教育和道德意志磨炼,构建德育过程的动力机制。具体的德育方法可以选择以下几种类型:一是环境熏陶,通过催人奋进的大学校园、学生社区的物理环境布置,积极进取的优良校风班风的建设,民主、团结、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室友关系的构建等,以德育情境的创设来感染、影响学生;二是艺术感化,有计划组织开展主题诗歌朗诵、电影欣赏以及正面典型榜样的塑造与激励等活动,从情感深处去激发学生的思想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高尚情操和优良品德;三是意志磨炼,通过开展拓展训练、实施挫折教育、引导自省慎独,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使他们在吃苦拼搏中坚定意志、坚韧性格;四是心理辅导,用心理学的方法解决学生思想上的困惑、缓解心理压力、维护心理健康、促进品德发展。

(三)道德行为、道德习惯养成与德育方法的选择

一切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都是内在的,最终必须外化为道德行为。所谓道德行为,是指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的支配之下所采取的行动。道德行为如果经过反复实践,就会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这就是道德习惯[5]。

中国传统思想对道德教育的要求比较强调“知行合一”,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在西方德育模式中,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强调促进学生行为与道德判断的一致性,价值澄清模式鼓励学生按照一种价值观,以一种合理而一以贯之的方式待人处世,也都强调思想和行为相一致的德育理念。美国学者纽曼开发的道德教育社会行动模式,对学生通过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等实践活动来发展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做法,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道德行为不仅是思想品德的外显,而且对深化道德知识的理解、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信念的坚定和道德意志的锤炼,也具有能动作用。因此,在日常的德育工作中,不仅要重视思想的引导、情感的培育,还要重视行为管理和素质养成教育,将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结合起来,强调实践教育法,具体包括以下方面:一是言行的纪律约束,对于不文明甚至违规违纪的言行举止,要显示德育刚性的一面,必须坚决、及时予以查处,开展批评教育乃至行政处罚,防止不良言行导致纪律的涣散和思想的松懈;二是注重细节的养成教育,督促、帮助学生培养主动问候、随手关灯关门、随手带离垃圾、集会提前等候、使用礼貌用语等良好行为习惯,做到了随时表扬,做不到及时批评,从小处着手随时随地开展品德教育;三是实践活动的组织开展,通过社会调研、参观走访、志愿者服务、公益活动等活动,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去感受感悟助人为乐的幸福感,在服务社会中品味高尚品德带来的愉悦感,在辛勤付出中品味收获劳动成果的满足感,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思想品德修养,并在活动结束后及时开展体会总结、感悟分享,激活更多的正能量,引导更多学生的向善行为。

三、关于大学德育方法选择的建议

根据以上对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与德育方法选择的讨论,对大学德育工作提出以下建议,以提升德育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一)强化系统性,做好与基础教育的衔接,并为

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是一个贯穿终生的过程,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呈现不同的特点、具有不同的社会要求。大学时代,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定型的关键时期,大部分学生关心关注的重点逐步从中学阶段的学习为主开始主动转向国家民族进步、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与自己今后就业、择业相关的行业要求与企业需求等方面,不再“两耳不闻窗外事”。对于国际国内形势、政治环境、社会现象等也有了更多的主动思考、客观分析和理性判断。因此大学阶段的德育工作,一方面,要做好与基础教育阶段德育工作的衔接,分析学生目前的德育总体水平,对应该具备但还比较薄弱的方面进行弥补性强化教育,进一步提升个人的思想素质和品德修养。在方法选择上要坚决摒弃在基础教育阶段已经被用偏而导致学生反感的德育方法,如纯理论灌输、机械式记忆和概念性笔试等,更多采用情感教育法、实践教育法、环境熏陶法、心理咨询法等多种形式的体验性教育方法,更多地重视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要根据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和德育目标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目标选择德育内容。方法上要结合大学的环境氛围和大学生的思想特点,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的自我教育。在毕业前阶段,要加强敬业爱岗、遵章守纪、诚实守信等职业道德教育,为学生走向社会做好思想品德准备。

(二)强调综合性,提升思想品德各要素的发展效率

虽然本文分成三部分对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及德育方法选择开展讨论,但并不是认为知、情、信、意、行各因素在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中是相互割裂的。日常德育活动的策划设计、组织开展,要综合考虑知、情、信、意、行各要素的协同发展,通过组合多类型的德育方法,调动各种积极因素为提升思想品德发展的效率服务,并尽可能在一个阶段教育活动中就形成思想品德发展的闭环。特别是德育课程的教学整体设计和学校层面组织开展的集体性教育安排,不能成为零碎的、单项的、相互之间缺乏关联的一大堆活动的简单堆砌,而是要争取帮助学生实现从品德的认知深化、情感触动上升到意志磨炼、信念形成,并在日常行动做到自觉落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完成思想品德螺旋上升中的一次完整迭代过程。

(三)突出针对性,目标、内容及方法的选择因时

因势而变

西方有各种德育模式,国内也有各种德育方法的总结,但每一种模式或方法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针对不同的德育对象或德育对象发展的不同阶段提出的,既具有相应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也有局限性,因此在具体使用时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大学阶段,学生通过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已经获得了大部分的道德知识,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基本成型,因此对于道德认知的教育,应该是对已有道德认知的改进、完善,是改造而不是从零开始的构建,是促进内化而不是背诵记忆。所以在整体方案的设计上,要更重视情、信、意、行的因素,重心放在体会、感悟、实践、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在当前“互联网+”时代,要与时俱进地分析网络世界对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巨大影响,创新基于网络的德育工作方法,研究利用网路的积极因素为大学生德育工作服务的方案和措施。

(四)增强融合性,以大德育的视野深化德育内涵

学生思想品德的提升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与专业学习和生活实践都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联。德育工作的开展,一是要加强与专业教学的融合,以思想素质的提升促进专业能力的培养,以专业学习与职业实践来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与鉴别判断能力,推进思想素质的内化与升华;二是要重视思想观念的引导、思维模式的转变、行为规范的教育与行为习惯的养成的融合,将德育融入日常生活与工作实践之中。

(五)注重全面性,保证教育的参与度和受益面

德育工作的全面性不仅指教育内容和德育过程的全面、系统,还应包括参与人员、规章制度、文化氛围等德育对象、主体、环境的全面性,需要构建“全员参与、全要素融合、全过程推进”的德育工作模式。尤其是全员参与,要强调教师、管理人员乃至后勤服务人员都负有明确的育人职责,都需要因时、因地、因事对学生开展教育,特别是专业教师,不能认为自己仅仅需要开展专业教育而忽视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不能认为德育就是思想品德课教师和辅导员、班主任的工作。同时,还要保证所有学生都成为德育主体,特别需要关注沉溺于游戏、经常违规违纪以及存在心理问题等情况的特殊人群,要对他们进行重点教育引导。

(六)重视开放性,引入社会教育资源,形成德育

工作合力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德育工作要充分利用新思维、新技术、新工具,重视构建互联网+时代大学德育生态系统,整合学校、家庭、实习单位等各方教育资源和教育力量,形成德育工作合力。尤其是在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素质养成方面,更是要利用专业实习机会,有针对性地引入优秀的企业文化、典型的工作案例、感人的先进事迹等社会上具体生动的德育教育资源,邀请社会道德楷模、企业先进工作者、杰出校友代表等鲜活的榜样人物与学生进行座谈交流,让学生在特定的工作情境中接受熏陶、促进感化,提升教育实效。

品质工作感想篇7

【关键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一、道德教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我们可以把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形成和表现的德性,看做是教师的美德。教师的美德是教师的一种优秀品格,或者说卓越的人格品质,它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品格,这一种是理性的,不是通过道德评价来衡量的,另外一种是教师追求教育的伦理理想和道德价值而获得的道德性的人格品质。这两种品质都是好教师之为好教师的核心,它们都是在教师的专业工作中形成的,也就是在教育和教学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教师的专业品质包括:教育机智、教育热忱、敏锐、教育幽默、简明清晰、深刻、创造等等。教师的伦理德性包括:仁慈、温和、耐性、通达乐观、明智、公正、节制、希望、正派、诚实、信赖、友谊、智慧、真诚、宽容、理解、信任、欣赏等。如果说教育培养的公民不是掌握一些知识和技能的工作机器,而是一个有理性精神、有德性和有个性的社会发展的领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那么,公民整体的人格品质的发展就是教育的核心,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根本就不是狭隘地教给人以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不是程式化的、固定的知识传授过程,教师的工作也不是简单的学科知识教学或专业能力实践的过程,而是一种整体的伦理实践。其中,教师如何对待学生,如何出色地承担自己的伦理义务,如何在教育中实现学生的人格品质的提升是他的专业工作的核心。教师教育最为重要的内容是针对教师的道德教育,应把教师的伦理道德品格的培育、教师的教育目的感和价值感、教师的伦理实践智慧等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因为,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专业伦理是构成教师之优秀的核心要素,也是教师的教育行动实现教育价值的基础。我们的教师发展需要一场真正的转型,从技能和专业为中心的教师发展转向以完整的道德品质发展中心的教师教育。这是一场非常重要而且亟须的教师教育的变革。

二、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我们应该在全社会进行感恩教育,让感恩这一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发扬光大,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从小培养孩子有一颗“感恩”的心,这是家庭教育的必备内容,只有让孩子对父母产生感激之情,然后才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把这种情感扩展到身边的人,直至整个社会。感恩教育应该是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会懂得付出,有了感恩之心,才会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回报社会,对自己所做的事负责。

三、找到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切入点

针对目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 我认为做好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工作应该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入手, 形成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网络。当今青少年的知识结构复杂,他们个性突出,具有独立性。特别是在当今社会全球化和网络化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他们渴求自由和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这就为学校的道德教育增加了难度。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增设课程、增加课时,而在于如何改革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使之联系社会实际,贴近学生生活。道德教育不只是思想品德课的责任,而是各科教学和各项活动都应承担的责任, 同时也是家庭、社会这两种隐性教育的共同责任。

四、完善网络管理机制

当前,网络已融入现实社会,并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青少年作为社会上最为活跃的整体,已成为接触网络最早,受网络影响最深、最广的一族。的确,网络汇集的科技、文化、艺术等信息及成果,有助于青少年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但网络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大量不健康的东西,有的甚至语言粗俗、格调低下,如不善加引导,这将给青少年的精神和道德世界带来消极影响。有关部门应建立和完善疏堵并举的管理机制,充分利用网络手段,健全网上教育阵地,充实适合青少年浏览的内容,开设青少年网吧,大力倡导“网络文明公约”,组织开展“健康网上行、网络视频课堂、网页设计大赛”等健康有益的活动,把青少年吸引到传播先进文化的网站,使他们健康上网。

五、加强青少年活动场所建设

目前适合青少年活动的场所总量不足、形式单一,真正纯免费为青少年服务的场所更为缺乏。为了让广大青少年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成长空间,必须结合社区建设,整合社会资源,加强青少年活动场所建设,充分利用科技馆、展览馆、图书馆、博物馆、青少年宫等科普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帮助青少年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了解社会,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和毒害。

品质工作感想篇8

关键词:体育教学 思想品德教育 相结合 原则 基本途径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有着许多有利的条件,由于青少年活泼好动,而体育课正是在不断的活动中进行的。所以他们的思想、情感和意志等品德在体育活动中能充分地表现出来。这就是为教师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提供了条件。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是极其丰富的。

下面本人就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浅谈几点看法。

一、体育思想品德教育的结构与内容

体育思想品德教育的结构主要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识、道德习惯。这四个基本心理特征是相互联系,协调发展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经验的丰富,认识水平逐步提高,品德结构也就容易发生较大变化,必须抓住有利时机进行教育,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就体育思想品德教育而言,培养学生热爱人民、热爱集体,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等共产主义思想品德;培养学生责任感、义务感、光荣感思想品质。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完善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是一个认识――情感――行为的反复无穷的过程。

二、合理的步骤与严密的组织教学相结合

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在体育教学中应以正面教育表扬为主,典型榜样对学生具有很大的感染力。结合实际讲优秀运动员以优异成绩为国争光事迹,不但能使学生心中有学习的榜样还能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为国争光的信心。教学中善于发现先进,培养典型及时表扬。表扬和批评都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大。表扬中要防止偏爱,批评中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要从帮助爱护出发,根据不同对象及不同问题的性质采用的方式方法不同,帮助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改进的办法,学生就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三、体育教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坚持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师的主导作用非常重要,教育只有符合学生的内在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接受、内化才能奏效。在教学中要确立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他们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2.整体性原则,在进行教学时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其次必须将德育所包含的各项内容有机的联合起来,使学生德育索质全面和谐发展。

3.科学性原则,教育的内容必须有科学的思想性,用科学的方法实事求是分析,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把趣味性、思想性、科学性有机地结合起来,采取的一切教育措施都要有利于学生养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4.有序性原则,教师要有长远计划,将思想品德体现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从课的开始到结束,不失时机地进行品德教育,课与课之间要注意紧密联系,使学生掌握的更牢固、深刻。

5.差异性原则,因为学生间存在着年龄、性别、生活环境、思想认识、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在基本素质全面发展的同时,发展自己得个性。

四、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径

1.体育教学中对任何一项运动技术的掌握都要经过一个复杂的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付出较大的体力和进行积极的思维,在练习中会产生很多生理性反应,如:疲劳感、疼痛感、酸胀感等,因而引起一系列的心理情感如:怕苦、怕累、怕疼等,在这些情况下需要坚强的意志,克服一系列心理障碍,这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不畏艰难,不怕痛苦,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   2.学校体育教学从内容和形式上,从方法到要求都具有强烈的集体性。因此,无论参加哪一项体育活动的评比和竞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因此在体育活动中要提倡相互尊重,互教互学、互相配合、团结协作,抛弃个人的私心杂念,先人后己,公而忘私的集体主义精神。

3.体育运动最富有竞争性,体育教学常以对抗性练习和教学比赛的形式出现,通过比赛技能了解和掌握学生的体能状况、身体素质以及技术水平、战术意识等要素,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毅果断、自信、积极向上的品质,以及胜不骄败不馁,服从裁判遵守纪律,与同伴团结协作等优良作风。因此运动竞争是技术战术智力的竞争,是身体素质的竞争,也是意志品质心理素质的竞争。

五、教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教师的思想观点、工作态度、治学精神、品德修养、仪表风度、语言表达等对学生起到示范作用。教师的动作、语言文化修养在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效果如何,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综合素质修养。

上一篇:电气工作感想范文 下一篇:银行工作感想范文